佛教圣典(道友篇)
关世谦居士译
道友篇
第一节 出家生活
(一)想要做我的弟子,必须舍离家庭、舍离世间、舍离财富。必须舍弃所有的一切,才能做我的继承者,亦称为出家僧。
——巴利本本事经一○○·中部一·三·法嗣经
譬如说,有人扯著我的衣襟,跟随在后面,踩著我的脚印,亦步亦趋,但是心被欲望所迷乱,这样的人离我很远。又如虽具出家僧的形象,但他从未听过教法;未见过教法之人,亦从未见过我。
譬如离开我何止几千里,其心平正而安静,且又远离欲望,这样的人,犹如在我身边。何以故?因为他已接触到教法;接触到教法的人,就等于见到了我。
——巴利本本事经九二
(二)出家弟子,必须以下列四项条件作为生活基准:
一者,必须用旧布缝缀起来做衣服。二者,必须靠托钵得来的食物过活。三者,必须以树下或石上作住宿。四者,须用腐尿药来作药。
手持盛食物的容器,去挨户乞讨,称为乞食行。这样做并非被人所胁迫,亦非出于别人的诱骗或欺凌,只相信这是为了免于社会上的一切苦恼,而远离迷惑的教法之一。
能如此地出家,但不能远离欲望,心被嗔恨所扰乱,也守不住五官的门户,那确实是没志气的人。
——巴利本律藏大品一·三○
(三)相信自己出了家,如或经人问起,自己也答说出了家,这样的人必须做到下述事实:
‘我必须遵守出家人所应做的一切。谨以此出家的诚意,凡是布施与我的人,必将获致大的幸福,同时也达成我自身出家的目的。’
究竟出家人必须应做的事体是甚么呢?那是:具有惭和愧,使身、口、意三种行为的生活清净化。严守五官的大门,勿使心被享乐所挟制。此外,不可以称赞自己而毁骂别人,更不可以懈怠得总想睡懒觉。
日落黄昏之际,须静坐或步行;夜半时分,右胁在下而卧,两脚重叠,静静地思虑白昼所做的一切,安祥地入眠。拂晓即起,静坐或步行。
在行住坐卧中,经常处心必须正当。选择一个宁静之处设座,身心均须正直,心中远离贪婪、嗔恨、愚痴、睡眠、心神不定、悔恨、疑惑,致心于清净之境。
在这种情况下,心意使之集中而得定功,卓越的智慧由之而起,断除一切烦恼,专心一意趋向觉悟。
——巴利本中部四·三九·马邑大经
(四)如果以出家之身,仍然不舍贪婪,不离嗔恨、怨怒、嫉妒、自大傲慢、欺骗等,一干过失都覆藏起来而又不停止,就像衣襟里包藏著两刃之剑一样的危险。
穿著僧衣,还不能算是出家,托钵也不能就算出家,诵经也不能算是出家;那只能说是具有出家的形象罢了,事实不过如此而已!
只把外形整理妥当,还不能祛除烦恼,就像给婴儿穿上僧衣,依然不能称他是出家人。
能具有血可涸、骨可碎的决心,加倍努力,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奋发精进,最后终于达到了出家目的。如此作为,才能成就出家的清高行持。
——巴利本中部四·四○·马邑小经
(五)出家之道,另外还有一项,就是传播教法。向一切人演说教法,能使沉眠的人觉醒起来,使邪见之人观念正确,不惜身命,去推广教法。
——法华经第一九·法师品
但是,演说教法,事亦不易,必须以演说教法为职志,而且又须穿佛之衣、坐佛之座、入佛之室以演说。
穿佛之衣,须具有柔和忍耐心;坐佛之座,须视一切事物当体皆空,不取执著;入佛之室,对一切人,都必狈抱著大慈悲心。
——法华经第一九·法师品
(六)此外,发心演说教法的人,必须将心注意到下面的四件事:一者,关于此身之所行;二者,关于出言的遣词用字;三者,关于愿望和乞求;四者,关于大悲心。
第一,演说教法的人,处心于忍耐大地,柔和而不粗野,视一切皆空,不起善恶的衡量,亦不应有执著的想法,致心于安稳之境,身之所行,必须温文有礼。
第二,心中必须作种种的准备,以期因应各种不同的对象及环境。不要接近有权势或生活靡烂的人,更不可接近异性。找个宁静的处所修心,思惟由一切因缘所生起的道理,用以安定心意,不欺诳人、不轻蔑人、不讲别人的坏话。
第三、经常保持自心的安定,对佛犹作慈父想,对同修道友作师长想,对一切人起平等大悲想,而向他们演说教法。
第四,发挥与佛同等的慈悲心,对不知修道的人们,发愿必须使他们都能有听闻教法的机会,然后依愿努力,以求实现。
——华严经第一四·安乐行品
第二节 信徒之道
(一)相信佛教的人,如前所述,就是相信三宝:佛、教法、僧团。因此,信仰佛教的人,对于佛、教法、僧团抱持颠扑不破的信仰,守持教法中制定信徒应守的戒律。
在家人的戒律包括:不取物命、不窃盗、不行邪恶的爱欲、不说谎、不饮酒。
——巴利本相应部五五·三七
在家人信仰三宝和守持在家的戒律,并且希望别人亦同样能得到如此的信仰和戒律。努力促成亲戚、朋友与相识之间,互为同修的道友。这样做,期能同浴于佛陀慈悲光中。
——巴利本相应部三·七五
对三宝深具信仰,守持在家戒律,为求得到觉悟,虽然生活于在家的天伦环境中,亦必须不被情爱所系缚。
——巴利本相应部五五·三七
父母至亲,到头来终须一别,家族亦有离散的一天,就连这世界也有消殒之期。不要把心念系缚在必须分别、必须离去的事物上,要将心寄托在无所别离的涅槃之境上。
——巴利本相应部五五·五四
(二)聆听佛的教法,信心深厚,如不退失,自然充满欢喜与和气。达到这番境地,任何事体都崭露曙光,呈现喜悦。
他的心能清净而柔和,经常忍辱持重,凡事与人无争、不恼害于人。因为心中以佛、教法、僧团为念,自然欣喜而和气,到处都能显露光明。
由信仰而与佛为一体,处事不先作‘我’想,当然亦不含‘我有’的蓄意,从而日常生活中即无顾虑,自然亦无厌烦于外来的毁谤。
相信可以往生佛国,故而死亦无所畏惧。相信教法的真实与尊贵,纵在人多众广的场合出现,都可以从容讲述自己信仰的过程,而一无顾忌。
又以慈悲为心之本,故对一切人皆示友善,没有厌恶想,心正而清净,进而修学一切善行。
不论处身于顺境或逆境,信仰与日俱增,心怀惭愧以尊敬教法。说得出就做得到,做得到的才说出口,言与行力求一致。以光明的智慧,看清一切,心如泰山般不动不摇,愿求觉悟之道,日益进步。
并且,不论遭遇任何变故,都以佛心为自心的向导。在浊世中的人类,与被污染的人相交往,竭尽所能,使他们转向善道。
——华严经第二二·十地品
(三)因此,任何人都必须先求愿自己能得闻教法。
任何人都要具有‘进入燃烧的火中,以期得到教法’的决心。
进入充满火焰的世界以闻佛名,才是真实的救度人类。
如此地自己得到教法,并且遍行布施,尊敬应该敬重的人,服务值得效劳的人,以深切的慈悲心接近人类。自私自利和任性地为所欲为,都不是修道的人所当行。
既然得闻教法、信仰教法,不再羡慕别人,亦不为别人所蛊惑。事不干己,不必去操心,别人的作为也不必摆在心上,万事都莫如修心最重要。
不信佛的人,只管忧虑自己的一切,心量狭小,总是小器应事。但是信佛之人,相信潜在力量、潜在的大悲力,因而自然心意开阔,处变不惊。
——大般涅槃经
(四)聆闻教法的人,本应视此身是无常、视为聚苦的根本、视为罪恶的渊薮,故而不执著此身。
但是又须珍重此身,不可丝毫大意,盖即防范此身贪图享乐,使令转趋觉道,进而传播正教以至永世。
如果不能调身若此,则无法圆满达成生命本具的旨趋,因而也就无从依教身体力行,更谈不到推广教法以传后世。
想要渡河的人,一定要看顾好筏子;要想去旅行的人,必须把马匹照顾好。是故,聆闻教法的人,一定要调身自重。
准此,信佛的人,穿著衣物,应该不以虚荣为目的;但能遮羞防御寒暑,使命已经算达到了。
摄取食物也不可只为嗜欲,而是为滋养身体以修持教法,从而得能以之敷演教法。
住家也是同样情形,不为此身的舒适或炫耀豪华。应该校正的观念是:为了住觉悟之家、防烦恼之贼、避邪教的风雨。
一切都能如此思考,则万事都不为自身著想,对人又不作骄傲想,只一心为觉悟、为教法,一切为别人设想。
职此,即使居家与家人共住,其心又何曾片刻离教?以慈悲心与家人相聚,以种种方式,晓喻他们处世的道理所在。
(五)在佛教教团中的在家者,平时要用种种的心行以侍奉父母、爱护家人、照顾自己,以及供奉于佛。
侍奉父母时,尽一切供养,使其犹如得到永远的平安;与妻子儿女共聚,必须怀有逃脱牢狱系缚的想法。
听音乐时,须作得闻教法之乐的想法;静居在室时,须有进入贤者之境、离开污秽的想法。
当施惠与人时,作舍尽一切、丢却贪心的想法。众人集聚时,作诸佛聚会的想法。当遭遇灾变时,求愿能得到不为任何事动摇其心。
当归依佛时,求愿与人类同能领会至高的觉道,生起求道的心。
当归依教法时,求愿与人类同能深入教法的宝藏,得到如大海般的智慧。
当归依僧团时,求愿与人类同能领导大众,祛除一切障碍。
此外,当穿著衣服时,不要忘记是为了善根和惭愧,故而穿用。
当大小便溺时,求愿能祛掉心中的贪嗔、愚痴和污秽。
见到一步步升高的道路,应该作矾登无上觉道、超脱迷惘世界的想法。
看见走入低下的路途,求愿能安祥谦逊地进入教法的深处。
当见到桥梁时,求愿以教法作桥梁,救度人类。
见到忧愁悲伤的人,就该生起世事一切都是变迁无常的心。
见到沉湎于欲乐中的人,求愿赶快离开如幻的生活,得到真实的觉悟。
一旦得到美味的食物,求愿应知节俭,能少欲而远离执著。如果得到的是粗劣食物,亦当求愿永久远离世间的欲乐。
当盛夏酷暑时,须求愿远离烦恼之热,寻味洧凉的觉悟;当严冬酷寒时,求愿能得到佛陀的大悲温暖。
当诵经时,须求愿护持一切教法,永不忘记。
思佛、念佛,尤愿得到如佛的智慧眼。
当夜眠时,求愿身口意停止作为,心得清净;清晨觉醒,求愿觉悟一切,任何事省察不爽。
——华严经第七·净行品
(六)信佛的人,了解一切事物本体皆空的教法,对于社会和人际间种种事体,不予轻视,当体都能接受,而求达觉悟之路。
人世间的事体是迷惘而乏味的,觉悟的世界是殊胜的,两者并不各自分开。其实,世间的一切变故中,都具有觉悟的意味在内。
被无明蒙蔽的眼,所见的世间是乏味而颠倒的;但光明智慧之眼所见的,当下就是觉悟的世界。
事物的乏味和具有意义,并不是两码事,善与恶亦非不同的别体,硬把它一分为二的,则是人们的心机罢了。
撇开心机用事,以智慧之光照注事物,一切都具有殊胜的意义在其中。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
(七)信佛之人,必须如此地信奉于佛。并以信仰心体验世事的郑重,亦以同样的心情谦虚此身,以帮助别人。
因此,信仰佛教的人必须心无骄傲、心怀谦虚,发心帮助别人。既如大地之运载万物,而心中却了无助人之想;内心忍受一切苦趣,而又无骄傲之意,从而兴起惠施一切苦恼大众以慈善的心意。
以怜悯一切苦恼大众的心,培养能对待一切人均如母亲般的慈心,从而敬重一切人犹如父母。尊崇信仰佛教的人,假如想惹起千百人的怨恨、敌视乃至蓄意加害,都无法如愿以遂。这正如再剧烈的毒素,投之入海,都无法将大海的水污染。
——华严经第二一·金刚幢菩萨十回向品
(八)信仰佛教的人,当你回顾已往,方自庆喜这颗信佛的心,乃由佛力所成,更应该感谢佛陀所恩赐。
我们晓得在烦恼的泥淖中,虽然找不出信心的种子,但泥淖中如果种下佛的慈悲,生出信佛之心,该是极明显的事。
一如前述,按道理在耶烂陀林中,是发不出栴檀木的树芽;一如在烦恼的胸怀中,信佛的种子不会生芽的道理一样。
但是,我们要知道:在烦恼的胸中,目前已经发了芽,而且开出欢喜之花,可是它的根却滋生在佛的胸怀中。
信佛之人,如果也涌现‘我’的想法时,将由贪、嗔、愚痴的心中去嫉妒别人、愤恨别人、憎恶别人、甚至损害别人。但是一旦归依了佛,仍如上述情形以事奉佛,诚可谓之不可思议。
——大般涅槃经
第一节 幸福的家庭
(一)人不知灾祸的发生是由内在的,如果认为是从东、西各处而来者,那是愚痴的。不晓得修持内行,一心只顾回避于外来的灾祸,这是错误的。
清晨早起、漱口、洗脸,然后礼拜东西南北上下六方,认为已经封住灾祸的来路,进而求愿整天的平安,这是一般世俗人的作为。
但是,在佛的教法上,却与此不同,面对正当真理的六方,表示尊敬;行持高尚的道德,便可防止灾祸。
守护六方,首先必须祛除四种污垢的行为、遏止四种恶心、堵塞倾家荡产的六种出路。
四种污垢的行为是:杀生、偷盗、邪恶的爱欲和虚谎。
四种恶心是:贪、嗔、愚痴和恐惧。
六种倾家荡产的来路是:酗酒而不诚实、深夜冶游、沉迷音乐和戏剧、嗜赌、结交恶友,以及怠忽职守。
把这四种污垢的行为祛除,遏止了四种恶心,堵塞住倾家荡产的六种出路,才是真实的礼拜六方。
真正的六方道理是甚么呢?东是父子之道、南是师徒之道、西是夫妻之道、北是朋友之道、下是主仆之道、上是信仰佛法者的道理。
首先,须守持东方的父子之道。儿女对待父母,有五件事要遵行:侍候父母、助理家事、尊重门风、守护产业、父母殁后须虔诚祭祀。
针对上项事实,父母对于儿女,亦复五事是期:止恶、进善、施教、主持婚嫁、善理家业。相互之间如能遵守五项事体,家庭自然和谐,相处融洽。
其次,南方是师生之道。弟子对师长应该:起座相迎,好自服侍,率直从命,供养不怠,谨慎受教。
与此相对,为师者对待弟子亦必须:自身正,然后以教弟子,尽一己所学倾囊相传授,言词要正当,教诲须正派,时而称名嘉奖以示鼓励,护念其行止起居。
师生之间,如能在这种原则下相互体念,必致和睦相处。
再次,西方是夫妻之道。丈夫对妻子须以尊重、忠诚、体谅相对待,把家事付托给她,并须适时给予相当的装饰。妻对丈夫,则应该把家务治理得井然有序,对待佣人亦应适当量力差遣,守妇道,不浪费丈夫辛苦赚来的金钱,家事不劳丈夫操心。如此夫妇生活才能敦睦尽伦,不起任何争执。
复次,北方是朋友之道。对方或有需要,尽量相助使其称意,讲话态度要诚恳,斟酌利益行事,经常以温和的言词体谅对方。
同时尚须留意于朋友,不可任其堕落恶流之中。万一见有不轨的倾向,应积极设法为其确保资产,并在他忧心时,作为他谈话的对象。当他一旦发生不幸,即应适时伸出援助之手,必要时并可为其代养妻子以尽义行。朋友间能如此信守美德,相互双方都有幸福。
又次,下方是主仆之道。雇主对佣人须守持下述五项:衡量他的力量委以职事、给与较厚的报酬、患病时恳切予以照顾、偶尔亦以礼物相馈赠、时常给予休息的机会。
针对这些,佣人对雇主,亦须以五种心相奉侍:清晨须比主人早起、夜晚要比主人晚睡、凡事均须真诚相待、善尽职责、留心于不可损伤主人的名誉。这样一来,主仆之间才不致产生纠葛,常保和气。
信仰佛教者所必当走的路径,必须使佛的教法进入任何家庭,并且让接受教法的人对于法师都须身口意情意殷切,诚恳地迎请。领会到的教诲,必须信守,而且要供养无缺。
针对这些,特别是演说佛法的法师,必须深解教义,远离恶行,进修善业,经常演说道法,与人相处尤须和气敦睦。这样做才能成为家庭的教养中心,进而保持成长。
明了礼拜六方的道理,并不是狭义的礼拜六方的方位,期以避免外来的灾祸;而是积极地坚守为人的六方,先自遏止发生于内部的灾祸。
(二)为人必须审慎地辨明:值得亲近的朋友和不可接近的朋友。
不可接近的朋友是:贪心重的人、巧言令色的人、阿谀谄媚的人、挥霍无度的人。
值得亲近的朋友是:真正可以相扶持的人、苦乐与共的人、不吝惜忠告的人、同情心深厚的人。
给与诚挚的关切,暗中寄以怀念,灾难时相慰藉,紧急时挺身相助,不揭发隐私,经常引导走向正当的途径,这才是值得亲近的朋友。
虽说结交这样的朋友不太容易,但是,自己居心必须成为这样的友人。善良的人,由于行为所致,其在世间亦如太阳般的辉煌。
——六方礼经
(三)父母的深恩,任你再努力都无法尽报。譬如:在百年之间,右肩担父、左肩担母而行,总也无法报答。
又如在百年中间,日夜以香水为父母洗浴身体,尽心于一切孝养,即使让父母升上王位,甚至再奋勉努力,让父母乐享荣华富贵,依然还是报答不了如山的重恩。
但是,如果能引导父母信仰佛的教法,舍邪而趋向正道、摒除贪心而好乐惠施,这才是真正报答父母的恩德,况且还有更超脱的收获。
孝敬父母,使家庭充满和乐,就是佛菩萨投宿之家。
——巴利本增支部二·四
(四)家庭是心与心接触最相近的地方,如能和睦相亲,无可讳言,将有如花园的美胜。但是,心与心一旦失去调和,轩然大波登时涌起,因而导致家庭破裂亦属常事。
这样情形,姑且不谈别人的种种,首先必须坚守自心,步向应行的正道。
——巴利本增支部三·三一
(五)从前,有位信仰深厚的青年,父亲早逝,母子俩相依为命地过活,后来娶了新媳妇后,就成了三个人的家庭。
刚开始还能过著和睦相处的美满生活,后来由于一点偶发的小事,婆媳之间便发生龃龉,于是家庭起了风波,而不得收场,终于母亲离开了小俩口易地而居。
在与母亲分居之后不久,年轻媳妇生下一个男孩。‘跟婆婆在一起,她每天喋喋不休地啰嗦,总也没有甚么吉庆事,如今分居了,所以吉庆事也发生了。’媳妇的这番闲言,很快便传闻到孤寂独居的婆婆耳里。
婆婆登时震怒叫屈:‘真是世界上没有真理了!把母亲赶出门,还说是吉庆事,世界莫非是颠倒了。’
婆婆嚷喊著:‘现在还不为正义举丧,更待何时!’说著,气吁吁像疯狂似地奔向墓场。
有位天神晓得了这件事,现身在这婆婆的面前,问明缘由,多方劝解,但是总是无法平息她的怨愤。
神决然说:‘既然你没办法释怀于心,那么这样好了:我索性把这可恨的媳妇和孙子一起烧死,总行了吧!’。
神的话使她骤然吃惊,愧疚于自心的过失而萌起歉意,转而乞求饶赦孙儿和媳妇的性命。儿子和媳妇亦于此时,为以往的误会而深具悔省,乃去探望母亲,在走向墓场的中途相遇。神为她们婆媳和解,终于恢复了家庭的和谐。
自身不失于正,教法就永久不灭。教法的毁灭,并不是教法消失,而是人心失之于正的关系。
心与心的不能沟通一致,确实会带来可怕的不幸。即使是一点小误会,也会导致大的灾祸,尤其是在家庭生活上,更须特别注意。
——巴利本本生经四一七·迦栴延本生
(六)任何人对于家庭的生计,必须像蚂蚁般的勤勉、蜜蜂般的辛劳。不能仰赖别人的力量,更不可坐待布施。
由勤勉所得到的财富,也不可认为就该属于己有,或留待自己享用,应该拨出几分给别人,更应该储蓄几分以备不时之需。又必须以欢欣之心,量力为国家、为社会、为教法所用。
——六方礼经
‘身体’,也不是属‘我所有’的东西,一切事物都靠因缘而来,充其量,不过暂时寄存于此罢了。
(七)当优陀延那 Udayana 王妃沙摩婆帝 Syamavati 向阿难供养五百套衣服时,阿难马上就接受了。
王者听到这件事,怀疑阿难或是出于贪心才接受这么多的大供养,于是去探询阿难,问明所以:
‘尊者,您一次接受这么多衣服,怎么穿呢?’
‘大王!很多比丘穿的衣服都破了,把这些衣服分给他们换旧。’
‘那么,他们那些破衣服怎么办呢?’
‘破衣服用来做床单啊!’
‘那么旧床单呢?’
‘做枕头套子啊!’
‘那么旧枕头套子呢?’
‘做褥垫啊!’
‘那么旧褥垫呢?’
‘做擦脚布啊!’
‘那么旧擦脚布呢?’
‘做拖把布啊!’
‘那么旧拖把布呢?’
‘大王!我们大家共同把拖把布撕得细碎,和进泥土,盖房子时,把它抹进墙壁里。’
一切物品,必须珍视它,以物尽其用,而且要注意灵活地运用。这不是属于‘我有’之物,而是寄存于世间之物的用法。
——法句譬喻经四
第二节 女性的生活方式
(一)世界上有四种类型的女人:第一种妇女,芝麻小事就发脾气,心情浮动、贪欲心重,见到别人幸福就嫉妒,不知道施惠与人。
第二种妇女,好生气、反覆无常、欲望心重,不羡慕别人也不嫉妒幸福,还算晓得同情于人。
第三种妇女,心量宽大、不乱发脾气,也不会忽三忽四,知道抑制欲望,但羡慕别人,心不嫉妒,却不知道发布施心。
第四种妇女,心量宽大、从不发怒,能控制欲望心而稳重,不羡慕别人,且又知道布施。
——巴利本增支部四·一九七
(二)少女当结婚的时候,下面的几件事必须牢记在心,不可忘记:好好侍奉丈夫的双亲,并以礼尊敬。公婆与我们应谋共同利益,亲情深厚。应做感恩的侍奉,时时以能为双亲服务为荣。
丈夫的法师把尊贵的教法相传授,自己亦应珍视与尊敬。因为,人如果没有心之导师是生存不了的。
丈夫的事业,必须悉心地全盘理解,必要时给予适当地协助。丈夫的事业,不可认为那是他自己的事,因为这是不负责任的想法。
丈夫家里的佣人或经常来往的人,对他们的性格、行为、喜好等,必须深切了解,予以诚恳对待。又必须把丈夫的收入储存起来,绝不为装饰自己作浪费的花用。
——巴利本增支部五·三三
(三)夫妇相处之道,并不是由于情势所趋而生活在一起,也不是肉体上共住一处,就算尽了责任。必须是夫妇共同接受同一种教法,彼此作心性上的修养。
一对足可誉为模范夫妻的老俩口,来到世尊的住处,对佛说:‘世尊!我们俩自幼即已相识,后来结为夫妇,从来在我们心灵深处没有贞操的污点存在,这一辈子,我们俩就这样地过了一生。请教世尊!可有机缘,后世再做夫妻吗?’
世尊答覆说:‘两个人一起有相同信仰,很好!接受同一教法,同样修养心性,同样作布施,智慧亦相同,到了后世,也可以同一心意生存。’
——缅甸佛传
(四)给孤独 Anathapindada 长者的儿子娶了玉耶女 Sujata 为妻,她性格骄慢,不知尊敬长上,也不听从父母和丈夫的话,经常都是家中发生勃溪的根源。
有一天,释尊来到长者的家里,目睹这种情形,就把年轻的玉耶女叫到跟前教诲她说:
‘玉耶女!世界上做妻子的有七种类型:
第一,像凶手般的妻子。以污秽心对待丈夫,从不知敬爱,时而移心向别的男人;竟有这类的妻子。
第二,像盗贼般的妻子。对丈夫的事业完全不理解,一心只想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了口腹之欲,浪费丈夫的金钱,等于是向丈夫偷窃;也有这类的妻子。
第三,像主人般的妻子。不料理家务事,本身懒惰,奔走于口腹之欲,经常出言粗暴,申斥丈夫;也有这类的妻子。
第四,像母亲般的妻子。对待丈夫,体贴恩爱,像母亲对儿子一样的守护,珍惜丈夫的金钱入息;也有这类的妻子。
第五,像姐妹般的妻子。侍候丈夫尽心诚意,以姐妹般的情爱对待,心怀感激对待丈夫;也有这类的妻子。
第六,像朋友般的妻子。通常见到丈夫,心怀欢喜,好像遇见久别重逢的朋友,并且举止端庄,敬重丈夫;也有这类的妻子。
第七,像女佣般的妻子。殷勤地侍侯丈夫、敬重丈夫,丈夫的任何行为都能逆来顺受,不怀怨恨,经常都关切丈夫的生活;也有这类的妻子。’
佛陀分析过妻子的类型,然后问道:‘玉耶女啊!你在这中间,想做那一类的妻子呢?’
听完佛的教诲,玉耶女深为自身的行为感到惭愧,从而甚表忏悔。从此以后,她转变得像女佣般的妻子,协助丈夫,并且发誓要共同修行觉道。
——巴利本增支部七·五九·玉耶经
(五)庵婆波利 Amrapali 是毗舍离 Vaisali 地方出了名的娼妇,自己是拥有众多娼妓的鸨母。有个时期,想要听听好的教法,于是去拜谒佛陀。
佛对这女人教示说:‘庵婆波利啊!女人的心是极易迷乱的,行为很会错误的。因为欲望深,素住吝惜,所以嫉妒心很强,与男人相比,必须说是她们的障碍很多。
因此,女人在道业的精进上比较困难,何况年轻貌美,更是如此;惟其能战胜财和色,才可以奋勉道业。
庵婆波利啊!对女人来说,具有强烈诱惑的财与色,不是绝对永久的宝物,只有觉悟之道才是永久不坏的宝贝。强壮的人被疾病所侵犯,年轻为老衰所侵蚀,生存被死亡所威胁。还有:心中所喜爱的,偏要分离;心中所怨恨的,偏又常处一起;所希求的事物,总是不如理想,这就是世间的常情。
因此,在这中间,你必须守持的只有觉悟之道,所以,赶紧去乞求吧!’
这女人听了佛的教诲,当下就做了佛弟子,并向僧团捐赠了一座美丽的庭园。
——长阿含经第二·游行经
(六)在觉悟的路上,是没有男女的区别。女人如能发起求道心,也同样可以称为‘求觉悟者’。
波斯匿 Prasenajit 王的女儿,阿踰阇 Ayodhya 国王的妃子胜鬘 Mallika 夫人,就是乞求这觉道者,虔诚归依了世尊的教法,并在世尊座前发了以下的十大誓愿:
‘世尊!我从现在开始直到觉悟为止,努力于:
(1)所受之戒,永不毁犯。
(2)不侮辱长上。
(3)不惹一切人类恼怒。
(4)对别人的姿色、形态或持有物不起嫉妒心。
(5)在心意和事物上,不作贪爱想。
(6)不为自己储藏财物,收到的东西,都分赠给穷人作为幸福的奉献。
(7)布施温和的言词和助人的行为,为别人设想,不为自己打算,不做污秽的行为,不为恶,用无障碍心包容一切人类。
(8)面对孤独的人、身系牢狱的人、为病痛所苦的人,见了这些种种苦楚的人类,马上给他们以安乐,演说道理给他们听,替他们解除痛苦。
(9)如果见到捕捉生物、玩弄它,乃至毁犯种种戒律的人,必尽己力之所及,应该告诫的告诫他;应该晓谕的晓谕他;使他们的恶行立即得以遏止。
(10)不忘求得正敦;忘却正教的人,离开普及一切的正教,就无法去到觉悟的彼岸。
我还为了救度那些不幸和值得怜悯的人们,再立三个誓愿:
(1)我以此诚实的愿力,给一切人以安定;然后再以此善根,不论受生为何,都能得到佛教正法的智慧。
(2)既得佛教的正法,不做恶事,说法给一切人类听,但愿都能听到。
(3)得到的佛教正法,即使舍弃身体、生命和财产,决心守持到底。’
家庭的真实意义是互相提携以进觉道。虽然是妇女,一经发起精进道业的心,像胜鬘夫人所立的大愿力,堪称为杰出的佛弟子。
——胜鬘经
第三节 服务人群
(一)关于兴盛国家,这里有七条教法:
第一,民众须经常聚会以讨论政治,国防须严密地自己来守御。
第二,上下团结一心,共同议论国事。
第三,尊重国体,不可任意更改。注重礼节,尊敬仁义。
第四,男女之别以正为准,遵守长幼的秩序,善自保持社会和家庭的纯洁和谐。
第五,孝顺父母,奉侍师长。
第六,追荐祖先的祭奠,祭祀礼仪必须恭谨。
第七,尊敬道业,崇尚德行,仰慕道德高尚的师长,供养丰富。
任何国家如能严守这七项教法而不毁破,其国家的兴盛殆可预期,更不致于受外国的侵略。
——长阿含经第二·游行经
(二)从前,有位大光王,他说明了自己的治国之道是:
治理国家的道理,先要调御自己,培养自己的慈心。以此慈心来统辖民众,教导众人祛除心中污垢,使身心调和,以能得到佛教正法的喜悦,胜于世间的享乐。
其次,穷困的民众到来时,打开仓库,尽量地施舍给他们。以此为桥梁,教诫他们远离一切恶行。
人类各以其心为本,所见各自不同,同是城中的民众,有人见此都市是美丽,也有人所见是污秽。这都是各人以其本心,针对环境所使然。
尊敬教法,心正而直率的人,纵使是木是石,亦见其灿放琉璃之光;但欲心深重而又不知修行者,即使如宫殿般辉煌,亦看不出壮丽的所在。
国民的生活、万事,亦复如斯,以心为本,把治理国家的大根本,置于使民众先修其身心。
——华严经第三四·入法界品
(三)如大光王所说,政治之道的大根本,是使民众都能各自先修其心。
修心就是直进觉悟之道,因此从政者,必须先信服于佛教。
如果执政者信仰佛、信仰教法、敬重慈悲深厚及道德高尚的人,并供养他们,自会化伏敞人,消灭仇恨,必定将促成国家的繁荣无疑。
那么,国家既已繁荣,自然不致于去侵略别的国家,从而作为侵略工具的武器亦将派不上用场。
而且,国民都心满意足,安享乐利,上下和睦,增善积德,敬爱欢悦,寒暑调顺,日月星辰不失正常的秩序,风雨亦能按时兴止,人们终于都能得到安乐,自然亦都得免于各种天灾人祸。
——金光明经第一二·四天王护国品
(四)为王者是人民的父母,要能勤政爱民,更能以佛的教法护念民众。化育民众就如父母之养育婴儿,不待婴儿的呼唤,父母就自动地把湿尿布给他换上干的,经常都以施与幸福和祛除苦恼的爱心化育他。仁德的王者,要以民众为国家之宝,这样才能安抚民众,建立政道。
因此,为王者关切国民的心意无时或忘,亲身体察民众的苦乐,为民众的富裕而尽心。为此,经常去了解水、风、雨等的实际情况,了解收成的好坏,了解干旱的程度,了解民众的喜好或厌恶,了解犯罪的情形,和政绩的成效,赏罚之道更要严明。
如此了解民心,必须适时地造福民众。必须征收的,衡量情形收取,不要与民众争夺利益,尽可能采取轻税政策以利民生。
王者是凭力量与权威以保卫民众,这样做才能得到民心,而被称为善护民众之王。
(五)世间的王中之王,称为转轮王。转轮王必须是家世正当、行止孚众望、统辖四方,同时也护持教法的王者。
转轮王所到之处,没有战争、没有怨恨,善能依据教法施政,民众都能得到安乐而远离邪恶。
转轮王必须又是不杀生、不偷盗、不犯邪恶的爱欲,不说虚谎、恶口、挑拨离间、巧言的话语,不贪婪、不嗔恨、不愚痴。以此十种善行,作为祛除民众十恶的准则。
因为以教法引导政治,故而能使天下达到理想境界,所行之处没有怨恨,大家互不侵犯,民间从而得以安和,国家平定,民生趋向乐利,所以才称之为护持教法之王。
转轮王既称王中之王,四方诸王都称赞他的德行,遵从他的教化准则,以治理各自的国家。
这样的转轮王,领导诸王把各自的国家治理完善,才算达成在正教下王者的任务。
(六)复次,王者之于审判罪行,必须以慈悲为本,以聪明的智慧去观察事实,根据五项原则妥为处置。这五项原则是:
(1)根据事实,不凭虚伪。先要查明事实,以事实再来论断罪行的成立与否。
(2)依时不依非时。时,亦即王者的权威显赫之时;否则,权威不彰,就是非时。王者的权威正盛,施以处罚自然有效;否则,权威不显时施以处罚,徒自造成混乱而已。因此,必须创造机运赏罚以时。
(3)依动机不依结果。这是深入了解犯罪者的心态,明辨他的行为是否出于故意?如非故意,是值得同情的。
(4)依亲切语不依粗暴语。根据罪行,公正判定应该科以何项法律,不施以本罪以上的处罚。又须以温和的言语晓谕他的不当,不以粗暴的语言,而使其有所省觉。
(5)依慈悲心不依嗔恨心。我们是憎恶罪行,但不憎恶其人。以慈悲心为本,对待犯罪人,使其悔改罪过。
(七)作为国王的重臣,如不以国家大事为虑,只求个人私利,收取贿赂,歪曲政道,败坏民间的风气;使民众相互欺诈,强者欺凌弱小、尊贵卑视平民、富豪欺负贫穷,以邪恶道理歪曲正义,终将增长灾祸的发生。
如此一来,忠诚的贤臣自动隐退,热心人士懔于危害,遂告沉默。结果只是谄娟者当政,然后滥用公权以利自己,于一般贫民很少做到体恤。
这样下去,政令不能下达,政道完全失之于正。
在这种情形下,坏人蓄意夺取民众的幸福,遂摇身一变而为盗贼。对国家而言,这是更大的恶贼,因为他们欺上乱下,是全国灾祸的根本。所以,王者必须对这一类人处以严厉的制裁。
生存在以教法施政的王国,如果不遵守教法行为,不怀念父母养育之恩,一心只留意妻子的享乐而忽视父母的孝养,甚至谋夺父母所有,这也算是大恶之中的一分子。
为甚么呢?因为父母的恩德确实深重,纵使有生之年悉心孝养,也无法报答亲恩于少分。
对于国家不够忠实,对双亲不尽孝道,这是极大的罪人,必须接受严厉的制裁。
生存在以教法施政的王国,如果对佛、教法和僧团这三者没有信心,毁坏寺院,毁灭佛经,缉捕僧人,或妄加驱使等破坏教法的行为,那是罪大恶极的人。
何以致此呢?因为一切善行根本的民众信心,至此已完全崩溃,这些人的善根都被销毁净尽,等于自己挖掘了墓穴。
这三种罪都很重,因之必须施以严厉的惩罚。至于其他的罪行,与此相比较,可谓尚属轻微。
(八)卫护正教。国土的内部如兴起叛逆之贼,或是遭遇到外国的侵略时,正教之王必须具备下列三种考虑:
第一,不论叛逆或外寇,他们的暴行对象是伤害人民或涂炭百姓,对此必须诉诸武力以解救民众的苦厄。
第二,运用策略,最好不动兵刃就能讨平叛逆或外寇。
第三,制敌之道,尽可能采用诱降或生擒的方式,以不事杀戮为上,藉以削弱其势力。
王者的心中具此三种想法,然后部署战略,下达命令,开始对敌。
这样的决策,战士们自然会敬服于国王的威德,百姓亦同怀感恩,均将深自体解战争的本质而效命国家,一方面庆幸王者的慈悲而免于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为报国恩所从事的战争,不只是求得战争的胜利,亦能体验到战争也是一种功德。
——大萨遮尼犍子所说经
第一节 和睦的道友
(一)一片广阔而黑暗的原野,没有一点光明,无数的生物都在那里蠕动,由于黑暗,相互之间不知道你我的存在。各自孤独的每个人,生活中百无聊赖地竟自有些颤抖,神色中显得十分的哀怜。
忽然间,一道光明照注下来,无意中出现了一位伟人,手里擎著大火炬高举过顶,原本一片黑暗的原野,顿时变成了光明的大地。
原本在荒野暗中摸索蠢动的生物,立刻站了起来,举目瞭望附近,这才发现四周很多都是自己的同类,惊喜之余,齐声欢呼、相互围拢拥抱,一阵欣喜的细语,显得热闹异常。
如今这称作原野的是人生;所谓黑暗,就是缺乏智慧之光。人们相处在一起,心中如果不具智慧之光,纵使厮守终日,亦如陌生的人不知和合。独自生来又独自死去,都是孑然一身,整天都是那些机械式的动作周而复始;凄凉得发抖,想来亦属当然。
伟人擎著火炬出现,是指佛陀举起智慧之光,照示了人生的方向。
在智慧光的照耀下,人们才开始体会到自己的存在,同时也发现了别人,相互惊喜,大家都生逢在这和合的国土。
百千万人共住一起,如非相互结识,就不能成为社会。
社会该是纯真智慧的发扬,大家互相了解而信任,才算是和合团体的典型。
诚然是和合的社会,团体的生命具有其实质的意义在里面。
——大般涅槃经
(二)在此世界中,有三种不同的团体:
第一,具备权势和财力,为了领导而集合的团体。
第二,只是在某种情况之下结合,对有利于自己的这一方,不须争执而仍能继续存在的团体。
第三,以教法为中心,以和合为生命的团体。
其实,在这三种团体之中,真具实质意义的团体就是第三种。这种团体的生活是以一条心为心,从而生出种种功德;其中有和平、有喜悦、有满足、有幸福。
就像雨水降落在山巅流泻下来,成为谷川,渐渐汇入大江运河,终于归向大海。
遭遇到种种境遇的人类,接受同一教法之雨的滋润,从一个小团体渐渐流向社会,终于流入到同一滋味的觉悟之海。
每颗心,像水乳般交融,一个完美的团体从之而生。
因此,正教的法,实际上就是制造完美团体的根本力量。一如先前所述,在发现互相存在的智慧光照耀下,把人类心中的凹凸予以敉平,使之显现和合共存。这个真实的团体,是以教法为其根本力量,故亦称之为教团。
人们都以这种心思维护教法。教团的内涵,虽然包含了大地上一切人类,事实上,则是同一信仰的团体。
——巴利本增支部三·一一八
(三)以上述事实形成的僧团,演说教法施惠给在家人,从而得到了衣食的布施。两者相辅相成,僧团因而得以维持和扩张,孜孜努力于教法的传播,直到永世。
僧团中的成员既以和合为宗旨,每个人都念念于达成僧团的使命。其中的僧众热心教导在家人,从而在家人得以接受教法,进一步信仰教法,彼此得以和合地共存下去。
互相和睦无争,甚至在同一信仰之下共住,感觉到无限欣喜与庆幸,互相慈悲交往,大众一条心精进道业。
——巴利本相应部
(四)僧团中的和合有六项原则:一、以慈悲的语言叙话;二、一切行为都出于慈悲;三、坚守慈悲心志;四、所接受到的物品,互相均分;五、共同守持清净的戒律;六、彼此的见解都属正确。
在此六项原则中以正确的见解为中心,涵盖了其他的五项。
——巴利本律藏大品一○·一·二
另外,还有促使僧团兴盛的两项七原则:
1、经常聚会,讨论教法。
2、上下互相尊敬和合。
3、尊崇教法,不得擅自妄论改革。
4、长幼的交往,保持礼貌。
5、守护自心,以诚实敬业为宗旨。
6、置身于幽静,行为清净;让人为先,自己处身于后,循道而行。
7、爱护任何人,凡来者均以热诚相待,对待病患悉心照顾。
大家都能遵守这七项原则,僧团定然不衰。
其次的七个原则是:(一)守持清净心,不求杂事繁多;(二)决心祛除欲望而不贪婪;(三)守持忍辱,不与人争执;(四)保持沉默,不多言语;(五)心怀教法,不起骄傲;(六)守持正教致一,不务其他教法;(七)坚持节约,衣食仆素。如得严守这七项原则,教法决不致于衰败。
——长阿含经第二·游行经
(五)如前所述,僧团是以和合为其生命;僧团若不和合,就不能称之为僧团。僧团中的成员,务须共同努力,使在僧团中不和合的情事不致发生。万一发生不和,即应从速找出不和的原因,将之消灭于无形。
血,不能再用血将之洗净;恨,不能再以恨来施予报复;只有忘记恨,才能息恨于无形。
(六)古时,有一称为长灾的国王,国家被性喜侵略的梵摩达多 Brahmadatta 王所夺取,王妃与太子都在逃难中为敌人所缉获,仅有王子一人幸运地得以逃生。国王被绑刑场,临刑之日,王子伺机想救父命,但是苦无机会,在哀泣与追悔中,只有远远地注视著父亲的身影。
国王也在人群中,看到了王子,喃喃自语著:‘不能长时追究,也不能急促报复,仇恨只有靠忘记怨恨,才能趋于平静。’
此后的王子,专心一意寻求复仇之道。后来,得到一个机会应征来到皇家,努力邀宠渐次接近国王,并且获得了信任。
有一天,国王出外狩猎,王子心想,今天必将达成我的宿愿。暗中安排把主军的势力遣离王者,只剩下他自己紧随国王在山中驰骋。终于国王疲惫已极,停下来暂且以这亲信青年的大腿作枕头,小睡片刻。
现在时机已到,王子连忙拔刀加在王者的脖子上;刹那间,想起父亲临终的言语,几次执刀欲刺又止,就在这一刻,国王睁开眼睛醒了,自语著说:‘刚才做了一个可怕的恶梦,梦见长灾王的王子拿刀想刺我的脖子。’
王子这时按住国王举起刀子,同时自己报上名字说:‘现在总可一报杀父之仇了!’话虽这样说,转念间,王子却丢下刀子,委身跪在国王面前,哭诉先王临终的经过。
国王听了长灾王的遗嘱以后,大为感动。于是,也对自己以往的罪行深表歉意,彼此同获谅解,并把原来的国家还给王子,其后两国间敦睦永世。
这里所谓的‘不能长时追究’,说的是仇怨不要继续增长;至于说‘不能急促报复’,说的是不可莽撞从事而破坏了情谊。
仇恨,若再报之以仇恨,则永无止息之日;必须忘记仇恨,才能趋于平息之境。
在和合的僧团中,常常寻思这故事的精神所在,是非常必要的。
不但僧团如此,在一般世俗生活上,亦有其同样的道理。
——巴利本律藏大品一○·一·二
第二节 佛之国土
(一)僧团以和合为主的精神,已如前述。尤应将宣扬教法的使命,永远铭记在心,而且须渐次扩大僧团的范团,以推广教法。
这里所谓推广教法,就是能使修养心性的人一天天地增多。使以往在这世界上掌控制权的魔王——无明和爱欲,率领他的魔军——贪、嗔、痴从此溃退。自今尔后,让智慧、光明、信仰、欢喜掌握大权,支配一切。
魔军的领土就是欲望,它是昏闇的,是争执的;是剑、是血、是战争、亦是嫉、妒、憎恨、欺诈、谄媚、阿谀、隐瞒和毁谤。
如今得以智慧的灿烂,慈悲的滋润,信仰的扎根,绽放出欢喜的花朵,恶魔的领土转瞬间就是佛的国土。
——巴利本相应部
和煦的微风,一朵盛开的鲜花,都像在向大家宣告春天已经来临。一个人如果一旦开启觉悟,草木国土、山河大地,一切都成了佛的国土。
——中阴经
何以致此呢?因为心如清净,其所及之处,也都是清净的。
(二)教法中所说的世界,人心是那么纯真。这是由于无恶的大悲接触到经常照护人类的佛心,使令污秽之心转为清净。
这颗纯真的心,是深厚心、致道心、惠施心、守戒心、忍耐心、精进心、安静心、智慧心和慈悲心。巧妙地施以方便,发心使人类都能得到觉道,进一步则奠定了一个庄严的佛土。
有妻子共处的家庭,也是佛的堂皇住处;乃至有差别社会的国家,无非都是佛陀修心的王国。
由染污欲望的人所建立的宫殿,并不是佛的住处。虽然只是一间夜漏月光的小茅屋,只要纯真的心能做得主人,那就是佛的住宿之所。
佛陀之国奠立在一个人的心上,呼吁同一信仰的人,使人数愈益增加,在家庭、在村庄、在城镇、在都市、在国家,渐次扩散开去。
推广教法,除了普遍地扩张佛土之外,没有其他方法。
——维摩经
(三)我们这个世界,从另一方面看,是恶魔的领土、是欲望的世界、是血肉战场。但世界上信仰佛道的人,把世界的污血化为乳水,以慈悲代替欲望,从恶魔手中夺取过来,成为佛的国土。
用一只杓,想把海水舀干,谈何容易?但若立志生生世世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才是信佛人的心愿。
佛站在彼岸等著我们。彼岸就是觉悟的世界,是永远没有贪、嗔、愚痴、痛苦、烦恼之国。那里智慧之光灿烂,慈悲之雨静静地滋润著一切。
世界上苦恼的人、痛苦的人,以及宣扬教法而疲惫的人,统统都可以进去休憩的国度。
——大般涅槃经
这个国度,光辉是无尽际的,寿命没有终了之时,也不会复陷迷惑;是佛的国度。
这个国度充满了觉悟之乐,花香处处,散发著智慧;鸟鸣莺啭都是在演说教法,这个国度,实在是一切人类最后的归宿。
——阿弥陀经
(四)但是,这个国土虽是一个极乐之处,却并非闲逸之地,即使那莲华的座台,也不是随便可以躺卧的地方,那是以真实修行所获致的成果,将之储存于此的地方。
佛的工作是永远也不知有所终尽,只要有人类生存、只要生物继续存在、只要种种生物之心继续制造出种种世界,就没有停止的片刻。
如今凭著佛力到达彼岸净土的佛子们,纷纷再度回归到各自有缘的世界,参与了佛的度生工作。
——无量寿经
点著一支灯火,渐次就会引燃到其他无数的灯火,直到无尽际。佛心中的明灯,一个个点燃了所有人类的灯火,直到永远。
佛子们继承佛的工作,勤勉从事,永无停止,以净化一切人类的心灵,庄严佛的国土。
——维摩经
第三节 佛国的卫道者
(一)优陀延那 Udayana 王的妃子沙摩婆帝 Syamavati 是皈依释尊的虔诚弟子。王妃深居后宫很少出门,身边的一名侍女——郁多罗 Uttara 是个驼背,记忆力很强,经常前往释尊的讲经法座,聆听释尊的教法,然后,原原本本地转诵给王妃,由此使得王妃的信心愈形深刻。
——巴利本法句经注一
另一名妃子摩犍提 Magandiya ,嫉妒沙摩婆帝王妃,蓄意将她谋杀。于是接连不断地向优陀延那王中伤她。终于,心为所动的王者兴念要将沙摩婆帝处死。
这时候,沙摩婆帝王妃安祥地站在国王面前,她那充满慈悲的风度感动了国王,使举弓在手的国王无法放箭,终于释心于怀,并以自己粗暴的作为向王妃表示歉意。
摩犍提王妃越发怨怒倍增,趁国王出门的时候,与恶棍们密谋,潜往沙摩婆帝的后宫放起火来。王妃用教法勉励惊惶失措的侍女们,不要惊恐畏惧,世尊的教法永远是长生的,然后从容地殉了道,驼背侍女郁多罗亦一并被烧死在火中。
后世赞扬世尊的在家弟子中,以沙摩婆帝为慈心第一,郁多罗是多闻第一。
——增一阿含经三四·二
(二)释迦族的王者摩诃那摩是世尊的堂兄弟,深刻的信仰世尊的教法,竭诚归依而为佛弟子。
拘萨罗 Kosala 国凶恶的毗琉璃王 Virudaka 在攻灭释迦族的时候,摩诃那摩王出城去会见他,要求能救出城中的百姓,凶恶之王没有轻易答应。转而只好乞求至少允许让自己沉入池中的刹那时间,打开城门好让百姓逃生。
毗琉璃王心想,一个人沉入水中的一刻毕竟是一点点的时间,因而也就答应了。
摩诃那摩王果真沉入池中,城门打开,人民高兴地逃脱了。但是伫候良久,依然不见摩诃那摩浮上水面。原来他跳进水中解开头发,拴在柳树根上,是以自杀来解救城中的百姓。
——增一阿含经三四·二、巴利本法句经注
(三)莲华色 Utpalavarna 是神通第一的比丘尼,足可以和目犍连 Mahamaudgalyayana 相伦比,经常带领很多比丘尼到处去宣化,在比丘尼中是一位杰出的教导者。
——增一阿含经五·一
提婆达多 Devadatta 唆使阿阇世 Ajatasatru 王,企图对世尊反叛,后来王者归依了世尊,从而不再理他。提婆达多有一次想去见王,来到城门被挡了驾而没法进去,只好停留在城外。正在这时候,眼看莲华色走出门来,登时大怒,用尽所有的力量举拳向她的头顶打下。
莲华色强忍疼痛回到僧寮,佛弟子们惊异而悲伤地安慰她:‘姐妹!人命本是无可计量的,世间上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无我的,只有觉悟的世界是安定的、是可以投靠之处,努力奋勉地修道吧!’终于静静地死去。
——有部律破僧事一○
(四)曾经是杀人魔王,谋杀过很多人的性命,后来被世尊所度化,成为佛弟子的指鬘 Augulimalya ,因为出家前的种种罪行,所以,在托钵的途中经常受到人们的迫害。
有一天,进城去托钵,被痛恨他的人打得遍体鳞伤,血淋淋的回到僧寮,顶礼佛足,很欢喜的说:
‘世尊!我本来名叫无害的,由于愚痴,曾伤害过很多人的生命,并剁取一指;为了收集这些洗不干净的血指,所以得名叫指鬘。
一般人驾御牛只和马匹要用鞭子和绳索,世尊并未使用鞭子、绳索和钩子,却驯伏了我的心。
如今归依了三宝,得到了觉悟的智慧;今天的我,接受我应得的报应,既不贪生、亦不怕死,静静地等候因缘的到来。’
——鸯掘摩经
(五)目犍连 Maudgalyayana 与舍利弗 Sariputra 并称为世尊的二大弟子之一,善能体会世尊的教法,像水一般的浸润人心。异教人为此而兴念嫉妒,从而施以种种骚扰与迫害。
但是,再怎么障碍,都无法阻止真实教法的推广,异教徒门想拧下世尊的手和脚以施报复,所以目标先指向目犍连。
一次、两次,目犍连都躲开了来自真教徒的攻击,第三次被大群的外道人众所包围,终于遭到了惨害。
目犍连的血肉模糊,静静地忍受著暴徒们的无情蹂躏,专心于觉道的心志却毫无退缩。他那安祥而平和的心意,一直到生命终了。
——增一阿含经二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