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群歌
(五大菩萨)
—圣者的生命故事
明旸法师著
第一章 弥勒菩萨
弥勒的事迹
弥勒,全译‘梅达丽’(Maitreya),又译为‘慈’。弥勒是姓,名‘阿逸多’,义译为‘无能胜’。弥勒是公元前六世纪人,与释迦牟尼同时,生于印度婆罗奈国,劫波利村的波婆利大婆罗门家。
他生而相好庄严,聪慧异常。按印度的习俗,生了孩子要请相师看相。相师惊异地说:‘此人俱足轮王相,长大必然要当转轮圣王。’这话很快传到国王耳里,满朝文武惶恐异常,怕国内要发生政变,急欲觅得此子,加以杀害。其父亲感大祸临头,将其匿藏于母舅家中。及侵,舅氏虑其祸终不能免,即令其见佛闻法,从佛出家。
弥勒由于从小生活在经济富裕的族氏家中,出家后,依然交游族姓,喜爱穿著。如国王将一件金缕袈裟供佛,佛将它赐给诸比丘,大家看到这般华丽的袈裟,谁都不敢要。唯弥勒受之,并天天穿在身上。到处乞食。引起一些比丘议论,他听了根本不放在心上。
弥勒在《楞严经》里说:‘忆我往昔,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我从彼佛而得出家,心重名利,好游族姓。’《法华经序品》文殊也说:‘心常怀懈怠,贪著于名利,求名利无厌,多游族姓家。’说明他这一习性的养成,并非始于今日,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由来已久。
弥勒学佛的历史,比释迦牟尼资格要老得多。但他因喜好交游,爱吃穿,重视慧学,勇猛精进,不如释迦,结果释迦后来居上了。在《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里,释迦回忆说,‘弥勒发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大我于其后乃发道意。于此贤劫,以大精进,超越九劫,得无上真正之道,成最正觉。’‘我以十事致最正觉,一者所有无所爱惜,二者妻妇,三者儿子,四者头目,五者手足,六者国土,七者珍宝财物,八者髓脑,九者血肉,十者不惜身命。我以此十疾得佛道。’
弥勒出家后,不与小乘比丘为伍、生活或修学,而与文殊、普贤、观音、大势至等大菩萨同事,所以在大乘法会上,弥勒都占有重要的席位。如《华严经》弥勒故现楼阁,而令善财入于法界,《般若护国》为波斯匿王酬量希相,法华会上,而与文殊共任流通。《解深密经》释迦以瑜伽了义之教,传予弥勒,九百年后,畅弘于世。
释迦牟尼在他的众多弟子中,对弥勒总是另眼看待的。他选择弥勒作接班人,予以授记,次当作佛,这件事引起一些比丘的非议。如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优波离问佛:‘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断诸漏,此人命终当生何处?其人今者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佛说此人成佛无疑,此人命终生何国土?’
释迦牟尼回答优波离说:‘十二年后,弥勒于波罗奈国,劫波利村,大婆罗门家,本所生处,结跏趺坐,如入灭定,身紫金色,光明显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天,其身舍利,如铸金像,不动不摇。身圆光中,有首楞严三昧般若波罗蜜,字义炳然。时诸天人,寻即为起众宝妙塔,供养舍利。时兜率天,七宝台内,摩尼殿上,师子床坐,忽然化生,于莲花上,结跏趺坐,身如阎浮檀金色,长十六由旬,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悉皆俱足。与诸天子各坐华座,昼夜六时,不退转的法轮之行,度诸天子。’
在优波离等人的眼中,弥勒是一个‘不修禅定,不断烦恼’、‘未尽诸漏’的一个凡夫。释迦选这样的一个人接班,记别作佛,是难以想得通的。说明二乘人的偏见,对一乘佛道不能望其项背。弥勒精神体现菩萨在艰苦条件下,行菩萨道,著重利他,于利他中实现自利,完成佛国依正庄严。
过五十六亿万年,弥勒当下生于阎浮提,证得佛果,那时阎浮提的情况大致如下:
一、自然条件:国土长十千由旬,广八千由旬。土地平坦如镜,名华软草,遍覆其地。种种树木,华果茂盛,其树悉皆高三十里。
二、居民:人寿八万四千岁,智慧威德,色力俱足,安稳快乐。唯有三病:一者便利,二者饮食,三者衰老。女人年五百岁,尔乃行嫁。
三、城市:城市次比,鸡飞相及。有一大城,名翅头木,街巷道陌,广十二里,扫洒清净。有明珠柱,皆高十里,其光照耀,昼夜无异,灯烛之明,不复为用,时世安乐,无有怨贼劫窃之患。城邑聚落,无闭门者。亦无哀恼,水火刀兵及诸饥馑毒害之难。人常慈心,恭敬和顺,调伏诸根,语言谦逊。
四、政治:时有转轮王名叫儴佉,有四种兵,以威武统治四天下,王有七宝,又有四大藏,各有四亿小藏围绕,珍宝涌出,无守护者,众人见之,心无贫者。
弥勒下生后,也如释迦有托生、出家、成道、说法种种示相。
一、托生:有大婆罗门名曰妙梵,女曰梵摩波堤,弥勒托生以为父母。弥勒生后,肤紫金色,身高千尺,胸广三十丈,面长二十丈四尺,俱足三十二相,相好端正无比。
二、出家:弥勒观世五欲,致苦甚多,众生沉没,在大生死,甚可怜悯。如是正念,不乐在家。感王施物,终归毁坏,如一切法,亦皆幻灭,修无常想,出家学道。
三、成道:弥勒成道,生于龙华菩提树下,即日成就无上道果,应时三千大世界六种震动。地神乃至诸天,各相告曰:‘当今弥勒已成佛道’。
四、说法:时有魔王,名曰大将,率欲界无数诸天至弥勒佛所,请说施论、戒论及生灭之论 乃至诸佛所说,苦集灭道。时座上有八万四千天子,得法眼净。弥勒有三会说法:初会有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二会有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三会有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弥勒说法常赞释迦功德。弥勒寿命八万四千岁,般涅槃后遗教存世一万四千岁。
五、弟子:儴佉王将八万四千众,往至佛所,求作沙门。大臣长者,亦复如是。各自念言:虽复千亿岁,受五欲乐,不能得免三恶道苦,妻子财产,所不能救,世间无常,命难久保。我等今者,宜于佛法而修梵行,念已出家。
六、涅槃:弥勒寿命八万四千岁,入涅槃后,遗法留存一万四千岁。
弥勒的思想和慈氏的由来
汉译大乘佛法,关于弥勒的记载不胜枚举,现仅从他的姓名窥知其思想具有两大特色。
弥勒以修慈心观而闻名的。在《华严经.修慈分》里,佛告弥勒,应修慈心,以自调伏。于念念中常修六波罗蜜,修慈心时,未离分别,未能不起我我所见,当时六种梵天之福。若离分别,离我我所,此则名为‘广大之慈’。所有先世以来的罪障,皆得除灭,不久当证无上菩提。修慈心观而上求佛道,是弥勒思想一大特色,还表现在弥勒于一切时一切处,不起杀想,不啖众生肉。如《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说:
在过去无数劫时,有一世界,名胜华敷,佛号弥勒。有大婆罗门名一切智光明,闻佛说《慈三昧大悲海云经》,即便信服,为佛弟子,寻发菩提心,誓愿未来成佛,亦号弥勒。于是拾家入山,勤修梵行,八千岁中,少欲无事,乞食自活,诵持《慈心三昧经》,一心不乱。时洪水暴发,不得乞食,一切智光明仙人,已七日不进粒米,生仑垂危。时有兔王。母子二兽,为护法久住,投入火中,令己肉熟,供养仙人。兔王母子舍身护法的精神,对仙人教育很大。他看著烧热的兔肉,即说偈曰:
宁当燃身破眼目,不忍行杀食众生。
诸佛所说慈悲经,彼经中说行慈者。
宁破骨髓出头脑,不忍啖肉食众生。
如佛所说行慈者,此人行慈不满足。
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没生死不成佛。
更发誓言,愿我世世不起杀想,恒不啖肉,乃至成佛,制断肉戒。语已,即投火中,与兔王母子并命,这是‘慈氏’一姓的由来。
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弥勒对一切众生不起杀想的广大慈心观,即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宁破骨髓出头脑,绝不啖肉食众生’的坚定立场是不可动摇的。
他还制‘断肉戒’规定其弟子不得食肉。这里清楚昭示人们弥勒是一位素食主义的实践者和倡导者。从印度佛教史上考察,释迦牟尼在世时,还没有做到这点。可见在素食的问题上,弥勒比释迦是略胜一筹。
无能胜——名的含义
弥勒名无能胜,是因其修唯识观而著称于世。他修此观,非始于现在,而是源远流长。如《楞严经》说:‘我忆往昔,经微尘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我从佛出家。时佛教我修习唯心识定,入三摩地。历劫以来,以此三昧,事恒沙佛。至燃灯佛出现于世,我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乃至尽虚空,如来国土,净秽无有。皆是我心变化所现,今得世尊授记,次补佛处。’
弥勒的唯识观,不仅否定了娑婆世界外境实有,更彻底把尽虚空世界所有佛土一笔勾销。一切染净因缘没有了,复现诸法的‘我心’,又将安立何处?这种不定一法的精神,唯佛与佛乃能证知,非凡夫、二乘、权位菩萨,所能胜过,故名曰无能胜。
创瑜伽学派
佛灭九百年顷,中印度阿输遮国,有无著菩萨入日光定夜升兜率天。参预内院,法堂闻法,于弥勒处,受《瑜伽师地论》。昼为大众宣讲,弟子中有不信是弥勒说者,无著为释众疑,乃请弥勒降到人间,为众说法。即于输遮那讲堂,普施法雨。凡所说法,皆约为颂,无著依颂解释,乃成弥勒五论:
一、《瑜伽师地论》,理无不穷,事无不尽。文无不释,义无不诠。疑无不遣,执无不破。行无不修,果无不证。一百卷,玄奘译。
二、《分别瑜伽论》,显观行说,未传我国。
三、《大乘庄严论》,庄严大乘,十卷,波罗颇密多罗译。
四、《办中边论》,显主法相,三卷,玄奘译。
五、《金刚般若经论》,显实相说,一卷,达摩笈多译。
五论立字,罄无不尽。
传承弥勒学说,有无著、世亲兄弟。无著造有《显扬圣教论》、《大乘阿毗达摩集论》、《摄大乘论》等。世亲造有《摄大乘论释》、《十地经论》、《唯识三十颂》、《唯识二十颂》等。世亲之后,又有护法、安慧等十大论师,广造诸论,使弥勒之学,极盛一时。唐玄奘法师从戒贤学,回国后与弟子窥基专弘唯识。弥勒之学,兴旺于初唐,流传于日本、朝鲜等国。
弥勒在中国的传说
弥勒在兜率天内,不动本际,应现十方,若凡若圣,不可限量。传中国六朝齐梁时傅翕、五代梁唐时布袋和尚是弥勒的化身。现录其事迹,供研究者参考。
傅翕(四九七—五六九年),号善慧,浙江义乌双林乡人,父名傅宣慈。十六岁纳刘氏女妙光为妻,生二子曰普建、普成。
一日,一个印度和尚,嵩头陀访之,与传翕说:‘吾与汝毗婆尸佛所发誓,今兜率宫,衣钵见在,何日当返?’
因命临水观影,见圆光宝盖。傅翕笑答曰:‘炉輵之所多钝铗,良医之门足病人,度生为急,何思彼乐乎?’
嵩指松山顶曰:‘此可栖也。’
傅遂于此山躬耕而居之,日常营作,夜则行道。自谓得首楞严三昧,如是苦行七年。
时梁武帝称帝,崇尚佛教,傅上书曰:‘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白国主救世菩萨,条上中下善,希能受持。其上善:略以虚怀为本,不著为宗,无相为因,涅槃为名。其中善:略以治身为本,治国为宗,人间天上,果报安乐。其下善:略以护养众生,胜残去杀,普令百姓,皆禀六斋。’
书进,诏遣至。帝问:‘从何而来,师事何人?’
答曰:‘从无所从,来无所来,师事亦乐。’
翌日,武帝请讲《金刚经》,傅才升座,以尺挥案一下,便下座。
帝愕然,傅曰:‘陆下会否?’
答曰:‘不会。’
一日,傅讲经次,帝至。众皆起,傅端坐不动。众曰:‘圣驾临此,何不起?’
傅曰:‘此地若动,一切不安。’
太建元年(五六九),嵩头陀于柯山灵岩寺入灭。
傅曰:‘嵩公兜率待我,不可留也,四月二十四日趺坐而终。’著有《心王铭》传世。临终时对弟子说:‘我从第四天来,为度汝等,次补释迦。’
布袋则是五代时明州(今浙江宁波)奉化县人。自称‘契此’,世莫详其氏姓,但称之为‘长汀子’布袋和尚。常手持锡杖,身背布袋,出入聚落、田野间,后面有十八个小儿竞逐云。见醯醢鱼菹物,辄乞入口,余投袋中,至阛阓处,开袋尽取撤下,请众观看。常以纸包屎物示人说:‘这个兜率内院的。’
乞食所至,酒庐屠肆,皆恣其饮啖。遇雨,晨起曳高齿木履,竖股卧大桥上,是日必睛。遇睛,系草履疾走,是日必雨。抵闽,有陈居士者馆遇甚欢。及游两浙书喝于门口:‘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无一块泥土,无一点彩色。工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体相本自然,清清洁皎洁,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
至四明,与郡人蒋宗霸游,往来甚密。一日与浴长汀溪中,使蒋揩背,忽师背上有四目,炯然光彩,惊作礼曰:‘和尚是佛也。’师曰:‘勿说,吾与汝相聚三四载,可谓大有因缘,吾当去,汝勿忧也。’
贞明三年(九一七年)三月三日,示寂于岳林寺,庑下磐石上。邦人建塔于封山之原,其山皆岩石,石之洼穴,皆师之遗迹。
晋天福初,莆田县令王仁煦,遇和尚于江南天兴寺;后又遇于福州官舍,出怀中圆封书,诫王曰:‘我七日不来,则开看。’王如诫,开圆封,内诫曰:‘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世人皆不识。’后书九字云:‘不得状吾相,此即是真。’至是乃知和尚为弥勒也。
宋绍兴问,岳林寺住持圆明为新造封山塔亭。冯斯道等又施四围群山,为增广基地。崇宁三年(一一0四年)住持昙振募捐建阁寺后,塑像于阁内。天下佛寺山门供师像,肇始于此。
如傅翕事梁武帝,著《心王铭》,此与弥勒善交游望族,修唯识观,似有相同之处。布袋和尚笑容满面,心量广大,给人们一种皆大欢喜的享受,这正是慈心观的体现。
文殊的事迹
‘文殊师利’是梵文MANJUSRI的译音,略称‘文殊’。新译‘曼殊室利’,汉译为‘妙德’,义为万德圆明,皆彻性原。又译‘妙吉祥’,因他出生时。家里出现十大吉祥瑞兆:一、天降甘露;二、地涌七珍;三、仓变金粟;四、庭生莲花;五、光明满室;六、鸡生凤子;七、马产祥麟;八、牛生白犊;九、猪诞龙豚;十、六牙象现。
公元前六世纪(与释迦同时代),生于舍卫国的多罗聚落婆罗门族姓中。父名‘梵德’,从母右胁而生,身紫金色,坠地能言,如童天子,有七宝盖,随覆其上。文殊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与佛相同。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弥勒菩萨对善财说:‘文殊大愿,非余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菩萨之所能有。其行广大,其愿无边,出生一切菩萨功德,无有休息。常为无量诸佛之母,常为无量菩萨之师,教化成就一切众生,名称普闻十方世界。’在大乘佛教里,文殊是诸菩萨上首,常与普贤侍佛左右,所有的佛弟子,都把文殊当成智慧的化身,如说般若为诸佛之母,文殊为七佛之师。常见的文殊相,顶有五髻,表示五智无上无得之相。五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左手执莲花,花中安放《般若经》一部,表示般若一尘不染,如大火聚,四面不可触,触之即烧。右手执宝剑。表示大智能断一切无名烦恼,喻金刚宝剑,能斩群魔。或坐莲花台,表示清净,或乘狮子或孔雀,表示威猛。
释迦牟尼说法四十九年中,始自华严,终于涅槃,凡是大乘法会,皆百文殊参加。在辅助释迦牟尼佛,宣传大乘佛教思想方面,文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宝箧经》里记载,佛在舍卫国时,有一年,一连下了十天大雨,许多农田和住宅都被洪水吞没,祇园有八百比丘,万余菩萨,面临著饥饿的惨状。阿难请求文殊设法予以救济,文殊使众多佛弟子都得到饱足,安心于道。说明文殊在物质方面给予释迦僧团很大的帮助。
在释迦僧团中,婆罗门种姓占有绝对优势,他们有多数人是厌离心切,习惯于苦行,如迦叶等,对大乘法之‘行于世间而不为世间去所染:与外道和睦相处而不为其知见所动;虽断烦恼而不舍菩萨行;虽不住有为亦不住无为’接受不了。
文殊协助释迦做了大量工作,使许多声闻众回小向大,接受大乘教法。如灵山会上,五百比丘得通未得忍,以宿命智,各见过去杀父害母及诸重罪,于自内心,各各怀疑,于甚深法,不能得人,于是文殊仗剑逼佛,佛说:‘文殊住住,吾亦被杀,我被害矣,谁害吾。’于是五百比丘,自悟本心,了法如梦,皆得法忍,说偈赞曰:‘文殊大智士,深达法源底,手自握剑,逼持如来身,如剑佛亦尔,一相无二相,无相无所生,是中云何杀?’
文殊用杀佛的办法,来教育五百比丘,使之悟解大乘宗义,证得法忍,堪称释迦的得力助手。
又一次,文殊对众生宣讲大乘空义说:‘不用见佛,不用求法。’时有二百比丘,以为错乱说,舍佛而去。文殊于中途化作大火,比丘欲以神足飞空(跳过去),上见铁网,生大恐怖,回视祇园途径,遍布青莲。比丘即至佛所,白上所见。佛告比丘:‘内火未尽,欲度外火,无有是处。汝诸比丘,坠在见网,欲度铁网,亦无是处。……此之爱见,无所从来,亦无所至。从妄想生,无我,无我所。’二百比丘听到佛的教导,余漏永尽,成阿罗汉。可见文殊不仅是一位深解大乘空义的智者,对神通幻术的运用,也十分熟练。二百比丘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回头,心中的火气冷静下来,接受佛的教导,证得罗汉的果位。
还有一次世尊自恣日,文殊三处过夏,违反了僧制,迦叶以长老的身份,想拿起槌子把文殊赶出去,当迦叶刚拿起槌子时见千百亿文殊顿时出现。迦叶这时用尽一切力气,拿不起槌子。佛此时对迦叶说:‘迦叶!这么多文殊,你要摒除哪一个?’迦叶顿感自惭,觉得不是文殊的对手。
另有一次,舍利弗与文殊游诸佛土,有一佛土,到处都是大火,人行其中,顷刻化为灰烬,舍利弗见之,惶恐万状。文殊以神力令无数莲花遍布其中,踏上而行,如履坦途。舍利弗此时在文殊面前感觉到矮了半截。
以上这些例子生动地说明文殊和释迦在教育声闻萌发大心上,配合得十分有默契,得心应手。所以,《法经安乐行品》记文殊启请末世持经之方,佛特为说四安乐行,便于后世护持读诵《法华经》。文殊遵照释迦的嘱托,于佛灭度后,和阿难、弥勒在铁围上结集大乘经典,使大乘佛教赖以住世和发扬光大。
近人不察论述印度佛教史,认为大乘空有二宗肇始龙树、无著,斯乃枝末之见,实际上印度大乘佛教有空二宗的源头在佛在世时,文殊、弥勒是有空二宗佛教杰出代表,他的思想在佛学体系中一直享有崇高地位。
在《文殊般涅槃经》里说:佛灭后四百五十年,文殊到雪山,为五百仙人宣扬法化,最后诸有缘者悉皆得度,与五百仙人同到自己的家乡舍卫国多罗聚落,于尼构树下,结跏趺坐,入首楞严三昧,从周身毛孔出大火光,铄金色身,成琉璃像;琉璃像内,有真金像,正长六尺,坐莲花台,了了分明。五百仙人皆入涅槃,时有八大王,将琉璃像置金刚山顶,起塔供养。
文殊的思想
大乘经的发起和组织者,大乘经里称文殊为‘法王子’、‘导师’。这一尊称在佛弟子中是少见的。
汉地流传的一些重要大乘经基本上都是文殊发起的,在《华严经》里,文殊是青年的导师,他教育青年不要像舍利弗等比丘那样,整天坐在大树下面。要学习佛陀那样至高无上,修集善根,见佛闻法,学六波罗蜜,在学习上要永不满足。要不尽有为,不住无为,处生死海,去教化众生,行菩萨道。
他引导六千青年比丘,从事利他的普贤行,同印度的南部宣传大乘佛教。在福城(孟加拉湾西岸)的大塔寺开讲《普照德界经》。这里的居民多数是龙族,文殊的传教,使龙王、龙子、龙女都归信了佛教。文殊行的历史功绩,开辟了大乘佛教的根据地。后来的龙树在这里读了许多大乘佛经,经过整理,使之流传于世。
善财童子在大塔寺听了文殊的说法,发菩提心,立志学习大乘佛教的普贤行。文殊指导他求见善知识,进行参学,是入普贤行的不二门,这就是著名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在《圆觉经》里,文殊是发起人。他第一个发问,如来本起因行为全经的开端。而维摩诘生病,释迦牟尼派一个大型的代表团前去慰问,但派谁当团长?派舍利弗等十六弟子, 个个都不敢承担,都说自己曾被维摩诘喝斥过,派弥勒等大菩萨也不能胜任,都说自己挨过维摩诘的批评;最后以文殊为首的八千菩萨、五百声闻的庞大代表团,承佛委托,到毗耶离城的维摩诘宅舍来问候。
一部《维摩诘经》,基本上是文殊和维摩诘之间的问答词。《楞严经》以阿难遭到摩登伽女大幻术,摄入淫席,将毁戒体,佛派文殊前往救护,将阿难、摩登伽女二人带回佛所,佛对阿难进行教育,是为本经发起的缘由。
《法华经》是释迦牟尼在王舍城耆阇崛山,入无量义处三昧,放眉间白毫相光,照遍东方百千万亿佛前。弥勒对此不甚理解,请示文殊,以何因缘佛出此瑞相?文殊答覆说: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现斯瑞。文殊的话发起了释迦演说斯经。
一行三昧
文殊是以修一行三昧著称于世的。有一次他问佛(见《文殊摩诘般若经》):‘什么叫一行三昧?’佛答:‘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一行三昧的要点,是在观察事物时要从规律或法则的总体上著眼,不是就事论事地去分别它的差别相,如此才能居高临下,高屋建瓴。如何修行一行三昧?第一、要从知识处听闻般若波罗蜜,对事物的种相要深入理解,这样的人才能从事物的千差万别中,发现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对待真理,还要做到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第二、要在一个安静的地方,排除种种私心杂念,收摄心猿意马,于一切事物,不产生混乱的思绪,不去追逐尘境。第三、在净化思想的基础上,系心一佛,专持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如无量诸佛功德无二。这一可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辩才。如是入一行三昧,尽如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
又有一次,佛教文殊入不思议解脱三昧。文殊回答:‘我即不思议,云何更入不思议也。’(见《文殊摩诘般若经》)这里的不思议,是教人们不要舍本逐末,在事物的差别相上打转。根据事物的总相,才能明察一切差别相。
不二法门
文殊是大乘空义的奠基人,他的大乘空义特点,是不著空、不执有的‘不二法门’。‘不二’与‘无二’离空有二边的含义相同。文殊的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维摩经》、《思益梵天所问经》里,《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维摩诘问法自在等三十二位菩萨,如何入不二法门?法自在等菩萨皆以二说明不二。
最后维摩诘问文殊,文殊答说:‘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然后反问维摩诘,什么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默无言。文殊叹曰:‘奇哉奇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引文俱见《维摩诘所问经》卷中。
《思益梵天所问经.菩萨无二品》中,文殊认为无二是指一切法性没有二相。接著他给二与不二这两个概念,下了严格的定义。什么叫二?凡夫贪著我故,分别二耳。什么叫不二?虽种种分别为二,然而实际无有二相。这里文殊清楚地指出二是分别的核心,是指著我。无我即无分别,不二的境界则露然现前。
从此出发,文殊答覆梵天一些重要问题。
什么是修道?‘不分别是法是非法,离于二相,名为修道。’
什么叫道?‘是一切法不可得,名乱道。道不能令人离生死至涅槃,不离不至,名为圣道。’
什么叫解脱?‘不坏缚著。’
什么叫得度?‘不住生死,不住涅槃。’
什么叫漏尽?‘若有所尽,不名漏尽,如诸漏空相,名为漏尽。’
什么叫涅槃?‘涅槃无来处,无去处,不可得至。’
实际上文殊的不二法门,是离二边的即有而无,即无而有,亦有亦无的中道观。如善现问出世间法,文殊答曰:‘我觅世间相了不可得,子欲谁出?贪嗔痴,即平等法界,我于是中非已出离,非未出离。若出不出,则堕二见。’文殊的离二边中道思想,为后来的龙树及中国佛教各宗所遵循的重要原则。
有关文殊的传说
大乘佛经的人物有两个特点:
一、在时间上通三世,对一个人的研究,要从三世的角色上来考虑。
二、在空间上通十方,要将他方世界与娑婆世界结合起来探讨。
对文殊的研究,亦不能离开这一原则。关于文殊的传说约有以下几种:
一、过去古佛说:《首楞严三昧经》佛告迦叶,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于此南方,过十万国土,有国名平,地平如掌,有佛名龙树上如来,于彼国土,得无上觉,即今文殊也。这一传说,可能与《华严经入法界品》文殊去南印度龙族地区开辟大乘佛教根据地有关。《处胎经》说:‘昔为能仁师,今为佛弟子,二尊不并化,故我为菩萨。’文殊自称在过去世,他曾是释迦的老师,因为一个世界里只能有一个法王,所以这位老师便权居他的弟子之下。
二、现在已成佛说:《央掘经》说:北方常喜国,现今有佛名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即是文殊。
三、未来当成佛说:《悲华经》说:阿弥陀佛为转轮王时,第三王子名曰‘王众’,于宝藏佛所发菩提心,愿于来世,行菩萨道,无有期限,庄严佛刹,令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等十方佛土,为一佛刹,大宝填厕。又无恶能,及诸女人,及其名字,亦无声闻、辟支佛,一生菩萨,充满其间。佛号为文殊师利,于未来世,南方世界,名曰‘清净无垢宝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普现如来’。值得注意的是文殊佛土,是一个统一的大佛国。到那时将消除一切佛国之间的差别。由菩萨上首的文殊,彼时将为诸佛之上首了。
四、游方大士说:《华严经》说:东方世界十佛刹,微尘数世界,有菩萨名金色,其佛名不动智,文殊大士,将十万菩萨,从彼而来。
五、现诸形说:《文殊般若泥洹经》说:文殊住三昧力,能于十方世界,化现诸形,教化众生,偈云:‘文殊大菩萨,不舍大悲法;变身为异道,或冠或露体,或处小儿丛,游戏于聚落。或作贫穷人,衰容为老病,及现饥寒苦,处方而求乞,令人发一施,与满一切愿,令发信心已,为说波罗蜜。’
六、居住清凉山说:《宝藏陀罗尼经》佛告金刚密迹主言:‘我灭度后,于南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震旦,其中有山名曰五顶,文殊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此五顶山,即中国山西五台县的五台山。当汉明帝时,佛法初来,摩腾、竺法兰,以天眼通,看文殊菩萨住于此山,秦帝建寺于灵鹫峰,即今大显通寺。自此以后,五台山即为文殊道场。又《华严经》说:东北方有处清凉山,‘往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菩萨为何称名‘普贤’?
梵语‘输跋陀’,或‘三曼跋陀’,汉译‘普贤’。菩萨因何名为普贤?《悲华经》说:‘我行应当胜诸菩萨。宝藏佛言,以是因缘,今改汝字,名曰普贤。’对普贤一名的解释,历代大师各抒己见,今取唐宗密大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的解释。
一、约自体说: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
二、约诸位说:曲济无遗曰普,邻极亚圣曰贤。
三、约当位说:德无不周曰普,调柔善顺曰贤。
普贤与文殊为释尊的二胁士,普贤侍右,主特定德门;文殊侍左,主侍德智门。表示如来教法是行解并进,定慧双修。
唐朝的清凉国师对此解释非常透彻。他在制华严三圣圆融观中.先明二圣三对表法:
一、普贤表所信如来藏。故《理趣般若经》云:一切众生皆如来藏。普贤菩萨自体遍故,初会即入如来藏三昧。文殊表能信之心。《佛名经》说:一切诸佛,皆因文殊而发心故。如善财始见,即发大心。
二、普贤表所起万行,一切经中,皆说普贤行愿。文殊表能起之解。故弥勒对善财说:‘汝先得见诸善知识,闻菩萨行,入解脱门,皆文殊之力也。’
三、普贤表证空出缠法界。《华严经》说:身相如虚空故。善财见之,即得智波罗蜜者,依体起用故也。文殊表能证大智,显其有智方证理故。
然此二圣,各相融摄,依体起行,行能显理。
普贤与文殊,象征学佛要有信有解。信而无解,信即无明;解而无信,解是邪见。因此,这二位大菩萨,在释尊的常随菩萨众中是不能分离的一对。
普贤行愿(十大愿王)
《华严经.入法界品》,菩萨自说过去的行愿:
善男子!我于过去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杀微尘数劫,行菩萨行,求一切智。
善男子!我于尔所劫海中,自忆未曾于一念间不顺佛教,于一念闲生嗔害心,我我所心,自他差别心,远离菩提心,于生死中起疲厌心、懒惰心、障碍心、迷惑心。唯住无上不可沮坏集一切智,助道之法,大菩提心。
善男子!我庄严佛土;以大悲心救护众生,教化成就(众生),供养诸佛;事善知识;为求正法,弘宣护持,一切内外,悉皆能舍。……我所求法,皆为救护一切众生。一心思维,愿诸众生,得闻是法。愿以智光,普照世间(世间智),愿为开示出世间智,愿令众生悉得安乐,愿普称赞一切诸佛所有功德。(见《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八十)
四十卷本华严中,第四十卷一般称为《普贤行愿品》。经文是普贤菩萨为菩萨众说的,先长行,次偈颂。长行中揭示了普贤菩萨十大行愿:
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若诸菩萨于此大愿顺趣而入……则能成就普贤菩萨诸行愿海。(见《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十)
现对十大行愿略释如下:
一、礼敬诸佛:礼敬指生恭敬心,这于身口,遍行礼拜。即心观想,身礼拜,口称念:‘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世尊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心顶礼西方安乐土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及十方法界常住诸佛’。在顶礼时,达到一心不乱,五体投地,深入法性,离能所想。如偈说:‘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此道场如帝珠,阿弥陀佛影现中。我身影现弥陀前,头面接足皈命礼。’是则内佛外佛,同一实相,随一一礼,若佛若礼,重重无尽。自觉我身前有诸佛,诸佛前有我身。即是一一尘刹中皆有佛,一一佛前皆有普贤。一一普贤皆悉合掌礼拜。则一普贤之身,遍入一切普贤身内;一切普贤,皆摄归一普贤身内。正如《大般若经》说的:‘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
二、称赞如来:称即称颂,赞即赞叹。如来,佛的十号之一。如者如如不动,指不生不灭的心体,湛然寂照,亘古今而不变。来即去来,谓知如不动的心体,能生起万德。即于无去无来中,能去能来。佛有三身,称赞法、报、应三身的偈颂:‘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称赞法身佛的偈颂:‘清净妙法身,湛然应一切。’称赞报身佛的偈颂:‘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称赞应身佛的偈颂:‘堂堂黄金相,巍巍不动尊,天上与人间,无不咸恭敬。’称赞如来相,以身业礼,以口业赞,以意业敬,是为三业供养如来。
三、广修供奉:广指所供之境,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普贤菩萨对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悉皆供养。供养之物有财供养与法供养。财供养:有内财与外财。内财,如《法华经》说:用身、口、意三业敬供养,即礼拜赞叹供养。外财,指金钱田舍等。修行者具大悲心,随缘能施,尽心供养。即一香一华,亦称理成就。如偈说:‘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菩萨二乘僧。’法供养:以如来正法,开示众生,转迷启悟。如以‘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逢人即劝,逢人即念,是为法供养。吾人广修供养,可由小到大,由近及远。如法供养,可先劝一家,由一家及他家,从一方及十方。普贤菩萨,称性起修,一字一句,周遍法界。
四、忏悔业障:吾人由身、口、意而造十恶,由十恶而招致六道轮回之苦。如《行愿品》说:若此恶业有体相。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吾人即有业障,必当早求忏悔。帜者纤其前愆,悔者悔其后过。忏悔的最好法门,莫如念佛。经云:‘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又云:‘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故人能念佛持咒,则业障自除。且念佛法门,无论利根钝根,业轻业重,但肯信愿持名,不无往生极乐世界。
五、随喜功德:功德分二种:一者世间有漏功德,如慈善业、造桥修路、斋僧建寺等。二者出世间无漏功德,知了生脱死,广修六度四摄等。对这两功德,有力的则助力,无力的则赞叹,随喜而修,切不可讽刺打击,嫉妒诽谤。学习普贤菩萨随喜净土法门的精神,称赞阿弥陀佛的功德。
六、请转法轮:如来说法,一句一字,皆从菩提心中流出;大众闻法,一句一字入闻,皆转入心中而成妙法,现在释迦已灭,弥勒未生,我们应请大法师代佛说法,即请转法轮。法师转大法轮,能使人去恶向善,转凡成圣,说明请转法轮当有不思议的功德。
七、请佛住世:释迦灭后,弥勒未生,何能请佛住世?当知是心作佛,即心即佛。众生心净,见佛常住;众生心垢,见佛涅槃,若人念念在佛,即时时请佛住世。勤修六字洪名,净念相继,则佛常映心中。如经说:‘心佛即众生,是三无差别。’
八、常随佛学:我们时时以佛为学习的榜样,对佛的教法要依教奉行。总之,要诚心亿佛,从因至果,引得心智,随之而学。常常如此,始终不变。
九、恒顺聚生:以大悲心,平等饶益一切众生。对任何众生,都要承事供养,如敬父母乃至如来,等无有异。要求做到以下四点:于诸痛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困者令得宝藏。
十、普皆回向:菩萨作一切功德,都是为了一切众生,真正做到专门利人,毫不利己。怎样回向呢?经文中说:‘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悉智不成;所修书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回向的内容有三种:
一、回自向他:凡作一切功德,悉当回向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
二、回向因果:将自己日夜所念的佛号和每日课诵,为众生回向往生极乐净土。
三、回事向理:从理论上认识,所作的一切功德,即因缘所生法。缘生无性,当体即空。佛说功德,即非功德,是名功德。
我们学习普贤菩萨十大行愿,要牢记弘一法师书写的两句话:‘愿得普贤真妙行,常乐利益诸众生。’
普贤十忍
在《华严经.十忍品》里,普贤为菩萨摩诃萨提出十忍,若得此十忍,即能于一切佛法无碍无尽。
一、音声忍:菩萨对佛所说一切,不惊不怖不畏,深信悟解,爱乐趣向,专心亿念,修习安住。
二、顺忍:菩萨能于诸法思维观察,平等无违,随顺了知,令心清净,正住修习,趣入成就。
三、无生法忍:菩萨不见有少法灭。何以故?若无生则无灭,若无灭则无尽,若无尽则离垢,若离垢则无差别,若无差别则无处所,若无处所则寂静,若寂静则离欲,若离欲则无作,若无作则无愿,若无愿则无住,若无住则无去无来。
四、如幻忍:菩萨知一切法,皆悉如幻,从因缘生。于一法中解多法,于多法中纬一法。菩萨了达诸法如幻已,则了达国土、众生、法界、世间,悉皆平等,了达佛出现平等,了达三世平等,成就种种神通变化。菩萨虽成就佛国土,知国土无差别;虽成就众生界,知众生无差别;虽普观法界而安住法性寂然不动;虽达三世平等而不违分别三世法;虽成就蕴处而永断所依;虽度脱众生而了知法界平等;无种种差别;虽知一切法,远离文字,不可言说,而常说法,辩才无尽;虽不取度化众生事而不舍大悲,为度一切转于法轮;虽为开示过去因缘而知因缘性无有动转。
五、如焰忍:菩萨知一切世间,同于阳焰,无有方所,非内非外,非有非无,非断非常,非一色非种种色,亦非无色,但随世间的语言显示。菩萨如实观察,了知诸法,现证一切,令得圆满。
六、如梦忍:菩萨知一切世间如梦。譬如梦,非世间非离世间,非欲界,非色界,非无色界,非生非没,非染非净,而有示现。菩萨观一切世间,悉同如梦,无有差别。
七、如响忍:菩萨观如来说法声音,悉同于响。虽非内非外,非内外出,而能示现善巧名句,成就演说。譬如谷响,从缘所起,而于法性,无有相违。菩萨观察一切众生,以广长舌相而为演说,其声无碍,遍十方土。菩萨虽知声无起而普现音声;虽知无可说面广说诸法。妙音平等,随类各解,悉以智慧而能了达。
八、如影忍:菩萨非于世间生,非于世间没;非是世间,非出世间;非修菩萨行,非舍于大愿;虽常行一切佛法而能办一切世间事;不随世间流,亦不住法流。譬如日月男子女人。于明镜等清净物中而现其影,影与明镜,非一非异,非离非合。菩萨亦如是,于无二法中,分别二想,善巧方便,通达无碍。菩萨成就此忍,虽往诣十方国土,而能普现一切佛刹,亦不离此,亦不到彼,如影普现,所行无碍。
九、如化忍:菩萨观世出世间法,一切如化。观世间染法如化者:一切众生意业化。觉想所起故;一切世间诸行化,分别所起故;一切苦乐颠倒化,妄取所起故;一切世间不实化,言说所现故;一切烦恼分别化,想念所起故。观出世间净法化者:清净调伏化,无分别所现故;于三世不转化,无生平等故;菩萨愿力化,广大修行故;如来大悲化,方便示现故;转法轮方便化,智慧无碍,辩才所说故;菩萨行知化忍,能不住世间,不离世间;不住于法,不离于法。菩萨安住如化忍时,悉能满足一切诸佛菩提之道,利益众生。
十、空忍:菩萨了知一切法界、一切世间界、一切法犹如虚空,以无想、无起、无二故。一切众生行、一切佛、一切佛力犹如虚空,以无所行、无分别、无差别故。一切禅定、所说一切法、一切佛身犹如虚空,以三际平等,不可言说.无著无碍故。菩萨修空忍,能证知一切诸法而无分别;严净一切佛国而无所依身。通达一切波罗蜜,普坐一切金刚之座,普发一切随类之音,为一切世间,转于法轮,未曾失时。
耳识圆通
在《楞严经》里,普贤菩萨自述,已曾与恒河沙如来为法王子。十方诸佛都以普臣为榜样,教菩萨众修普贤行。修普贤行,须先悟毗卢性海,然后才入普贤行门。
佛问圆通,普贤答说:最初本因,但用耳识,随念分别,能发智慧光明,普照群机,得大自在。若于他方,恒沙界外,有一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我普贤即时乘六牙白象,分身千百,至其发心者面前,与之相见。纵然彼因障深,看不见我 我也会暗中为他摩顶,护持安慰,使他所愿成就。
修行圆觉清净境界
在《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普贤菩萨为与会诸大菩萨及末世一切众生,问释迦牟尼佛,提了四个问题:
一、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
二、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
三、若诸幻性,一切尽减,则无有心,谁为修行?
四、若诸众生,于生死中,常居如幻,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
佛分别回答四个问题:
修大乘者,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圆瑛老法师认为‘远离’二字,即是修法。乃用止观之功,先止息攀缘,亡情息念。次观察诸法,虚妄不实。以此止观之功,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
修大乘者,不仅远离幻境,以幻心离幻境的‘幻心’也要远离,以达到尘亡根尽的境界。
修大乘者,离了幻心后,还要离掉以幻心的‘幻智’。离了幻心,若爱幻智,亦即心病,故复当远离。
修大乘者,离了幻智。心中若有一个离字(即空),也要远离。最后得无所离,即除诸幻。
佛一口气说了四个离,离境、离心、离智、离空。层层剥尽,步步升高,由浅及深,行布分明,直到诸幻灭尽,寂灭现前。
灵山会上誓愿守护《法华经》
佛在灵山会上说《法华经》时,普贤于宝威上王佛国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菩萨共来听受。普贤在会上提出:如来灭后,善男子、善女人云何能得是《法华经》。若人能做到下列四点,必能得到是经:为诸佛护念;植众德本:入正定聚:发救一切众生之心。
普贤又在会上表示:世尊灭后五百年际,有人受持是经者,我当守护,除其衰患,令得安稳。是人若行若立读诵此经,我当乘六牙白象王,与大菩萨俱诣其所,供养守护,安慰其心。是人若坐思维此经,我复乘象王至其人前。是人对《法华经》,有所忘失一句一偈,我当教之,与共读诵。得见我身,甚大欢喜。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受持、读诵、书写此经,一心精进,满三七日,我当乘白象,与无量菩萨而自围绕。以一切众生所喜见身,现其人前,而为说法。若人爱持、读诵、正忆念,解其义趣,如说修行是行普贤行,为诸如来摩顶受记。若但书写,是人命终,生忉利天;若人受持读诵,解其义趣,是人命终,升兜率天弥勒菩萨所。
释尊对普贤护法精神,表示赞叹:‘汝已成就不可思议功德,深大慈悲。从久远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提心,而能作是神通之愿,守护是经。’
普贤道场峨嵋山
《华严经》有善财童子伫立妙高峰上,观此山如满月,大放光明,因此峨嵋山又称‘大光明山’。峨嵋山在晋代创有六大佛寺。晋隆安三年(西元三九九年)慧持和尚从庐山入蜀,在此修建普贤寺,供奉普贤菩萨。传峨嵋山成为普贤菩萨道场,即由此而来。
宋太宗派大夫张仁赞,以黄金三千两,购买赤铜铸造普贤骑象铜象一尊,高七.四米,长四.七米,净重六十二吨。普贤像头戴五佛金冠,身披袈裟,手执如意,神态庄重,趺坐象背上。大象造型逼真,四肢健壮,粗鼻下垂,目视前方,似欲留步远行。整个铜像,铸造精良,实属罕见。伏虎寺是峨嵋山最大的佛寺,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寺内‘华严铜塔’铸佛像四千七百余尊及《华严经》全文。
峨嵋的最高处是金顶,上建金顶寺,威镇全山。金顶寺又称‘光明寺’,因山顶常光明得名。每到午夜,在金顶上看群峰中有千百万点晶莹闪耀的光亮,从山沟里慢慢地升起来,像一盏盏明灯,忽上忽下,灿若明星,人称此奇景为‘万盏明灯朝普贤’。近年以来,我曾两次陪美国华侨和工作者,朝礼峨嵋名山,亲临其境。心身泰然,得大饶益。
为了大家时常思念,时常诵习,时常发愿,时常实行普贤十大行愿。现抄录十颂,以便修学。
一、礼敬诸佛:所有十总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体尽无余。
二、称赞如来: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贤佛甚深功德海。
三、广修供养: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四、忏悔业障: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我今一切皆忏悔。
五、随喜功德: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六、请转法轮: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
七、请佛住世: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八、常随佛学:我随一切如来学,修习普贤圆满行,我愿常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
九、恒顺众生: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众生乐,我常随顺诸众生,圆满无上大菩提。
十、普皆回向:所有礼赞共养佛,请佛住世转法轮,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阿缚卢枳多湿伐罗。汉译‘观自在’,指菩萨观有不住有,观空不住空,闻名不住于名,见相不惑于相,心不能动,境不能随,动随不乱其真,自在无碍之智慧。旧译‘阿那婆娄吉低输’,汉译‘观世音’。观,能观之智,能所圆融,有无兼畅,照穷正性,察其本末;世音,所观之境,万象流动,隔别不同,类音殊唱,俱蒙离苦。
菩萨因何名观世音?根据众经,现取三说:
一、《悲华经》:宝藏如来寻为授记,‘善男子!汝观人天及三恶道一切众生,发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我当字汝为观世音。’此说菩萨因地具大悲心,普令众生离苦得乐,因此宝藏佛为其命名观世音。
二、《楞严经》:‘恒沙劫前,有佛住世,名观世音。由我所得,圆通根本,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同遍法界。’当时观世音如来,在大会中,为我授记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无碍,如声逾垣,如月印水,有感必应,故观世音之名,遍闻十方世界。此约菩萨因地修行法门而言。一切众生,向外分别声闻,生毁誉心,起贪嗔痴,造淫杀业,受三途苦。菩萨耳根不向外闻,反闻耳根能闻的闻性,功夫成熟,六根应时销溶,寂灭现前,证圆明三昧,上同诸佛,下化众生,随缘施设,无不自在。
三、《法华经》:‘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此约菩萨利生法门而言,即通常说的寻声救苦。
观世音菩萨的相好
根据《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记载,观世音菩萨的相好如下:
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
头顶:有肉髻。
冠:以毗楞伽摩尼宝为天冠。天冠中有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
面:如阎浮檀金色。
眉间毫相:各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无数化菩萨的为侍者,变现自在,满十方界。
项:项有圆光,四周各有千由旬。圆光中有五百化佛,为释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
臂:如红莲花色,有八十亿微妙光明以为缨珞。其缨珞中,普现一切诸庄严事。
手掌:作五百亿杂莲花色。
手指:手一指端,各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一一画中,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中,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以此宝手,接引众生。
举足:举足时,足下有千辐轮相,自然化成五百亿光明。
下足:下足时,有金刚摩尼华,布散一切,莫不弥满。
又,根据《楞严经》记载,观音菩萨获得耳根圆通,能使见闻知觉浑然圆通,交彻互用,为一为多,随意自在,能现无数妙容,能说无边神咒。
首: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一百八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罗首。
臂: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因陀罗臂。
目: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印度补怛洛迦山
据唐西天竺沙门伽梵达摩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说:
观世音菩萨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如来。大悲愿力,为欲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诸众生故,现作菩萨。说明观音菩萨虽久远劫来已成佛道,复不离寂光,垂形九界,随类现形,寻声救苦,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
观世音菩萨与我们娑婆世界众生特别有缘,佛在世时,他就是释迦牟尼佛常随菩萨之一。他的道场现在可以考察的,在印度有一处,在中国有工处。
据《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第二十七参访观自在菩萨章》说:鞞瑟胝罗居士告善财言:‘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即说颂曰:‘海上有山多圣贤,聚宝所成极清净。华果树林皆遍满,泉流池沼悉俱足。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利众生住此山。汝应往问诸功德,彼当示汝大方便。’
尔时善财童子,渐次南行,至于彼山,处处求觅此大菩萨,见其西面岩谷之中,泉流萦映,树林芬郁,香草柔软,右旋布地,观自在菩萨于金刚宝石上,结跏跌坐,无量菩萨,皆坐宝石,恭敬围绕,而为宣说大慈悲法,令其摄受一切众生。
此说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名‘补怛洛迦’,位于南印度海上,是一个岛屿。这里自然环境优美,有各种花果树林,有柔软的香草,飞泉与镜湖,交相映彻,真是一个海上仙岛。无量菩萨围绕,观世音菩萨于金刚宝石上,结跏趺坐,对其宣说大慈悲法。说明慈悲是观音菩萨法门的根本。《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对观音道场也作了叙述:
一时佛在普陀洛迦山,观世音宫殿,宝庄严道场中,与无量数菩萨,无量大声闻,无量天龙八部神等,皆来集会。时观世音菩萨密放神通光明,照耀十方刹土,皆作金色,日月之光,皆悉不现。
总特王菩萨见此,怪未曾有。问佛:‘如此神通之相,是谁所放?’
佛言:‘今此会中,有菩萨名观世音,从无量劫来,成就大慈大悲,善能修习无量陀罗尼门,为欲安乐诸众生故,密放如是大神通力。’
此说普陀洛迦山上,有观世音宫殿。释迦牟尼佛在此山与观世音菩萨等无量数菩萨、声闻、天龙八部聚会说法。观世音菩萨除成就大慈悲外,还善能修持无量陀罗尼门,密放神通光明。唐代玄奘法师到印度时,曾到普陀洛迦山瞻仰观音圣地。《大唐西域》卷十写道:
秣剌耶山东有布怛洛迦山,山径危险,岩石奇倾。山顶有地其水澄镜,派出大河,周流绕山二十匝,入南海。池则有石天宫,观自在菩萨往来其间,其有愿见菩萨者,不顾身命,历水登山;忘其艰险,能达之者,盖亦寡矣。而山下居人,祈心请见,或作自在天形,或为涂灰外道,慰喻其人,果遂其愿。
玄奘所记的布怛洛迦山,陡峭挺拔,一般凡人难以攀登,唯观自在菩萨往来于此。观自在菩萨常现自在天形,或涂灰外道,慰喻世人,使其所求,得到满足,说明应以何身得度者,菩萨即现身而为说法。
布怛洛迦,梵文Potalaka,音译为‘补怛洛迦’、‘普陀落迦’、‘布达拉’等,意译为‘光明山’、‘海岛山’、‘小花树山’等。慧苑著《新翻华严经音义》卷下:‘此翻为小花树山,谓此山中多有小白花树木,其花香,香气远及也。’此山被定为现今西高止山南段,秣刺耶山以东的巴波那桑山Papanasam,位于提纳弗利(Tinnevery)县境,北纬八度四十三分,东经七十七度二十二分的地方,藏族僧人多罗那他(一五七五—一六四三年)名著《印度佛教史》记载:优婆塞寂光、月宫,曾到此山巡礼。中国浙江省的普陀山、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均此山得名。
观世音菩萨在此山为无数菩萨、声闻、天龙八部说法外,还常随释迦牟尼佛至各地说法。
如《十一面神咒心经》说:‘佛在室罗伐竹林道场,观自在菩萨与无量俱那庾多百千持咒神仙前后围绕。’《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经》说:‘佛在毗舍离,鹿罗树园,大林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菩萨二万人俱。时毗舍离国入民遇大恶病。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以大悲心,怜悯一切,救济苦厄,俱到此国,住城门间,放大光明,照毗舍离,皆作金色。毗舍离人,即具杨枝净水,授观世音菩萨。’观世音大悲薰心说《破恶业障消伏毒害咒》。《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授记经》说:‘佛在波罗奈仙人鹿苑中,与大比丘二万、菩萨二十人俱。西方极乐世界,观世音、大势至与眷属,如力士屈伸臂顷,至此世界。以大神通力,令此世界,地平如水,与八十亿菩萨前后围绕。以大功德,庄严成就,端严殊特,无可为喻。光明遍照娑婆世界。’
上述各经都说明观世音菩萨常随释迦牟尼佛说法度生。千江有水千江月,观世音菩萨虽然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侍辅。我们娑婆世界众生一心称名,他是寻声救苦,无处不现身。
浙江普陀山
唐懿宗咸通四年,日僧慧锷到五台山参拜文殊道场,看见观音大士圣像,清净庄严,想请回日本土供养,又怕该寺当家不肯,于是偷偷地将这尊圣像请走了。慧锷得到了这尊圣像之后,立即买舟东渡,准备回国。当这条船驶进浙江定海舟山群岛新逻礁的地方,忽然海洋中涌现无数铁莲花(今称莲花洋),挡住航道。便船不能前进。如此三日三夜,船无法开出,只能绕著普陀山四周打转。
慧锷见此奇异,当即跪在圣像前面忏悔说:‘大士,弟子因菩萨圣像庄严,我国佛法未遍,圣像少见,所以想请圣像回国供养。如果因我是不予而取的,或我国众生无缘供养,弟子就在此地建立精舍,供养圣像。’慧锷忏悔完毕,船称远地驶到潮音洞边,安然停下。
慧锷登山后,在潮音洞附近,找到一家渔人的茅舍,见舍主张翁说明来意。张翁欢喜异常地说:‘菩萨愿意住在这个荒山孤岛,说明与我们太有缘了。就请师父和菩萨一起并住在这里,我把房子让出来筑庵供奉菩萨,将全山民众召集起来参拜菩萨。’慧锷也就因此不回日本,在山筑庵安住。民众称此庵为‘不肯去观音院’。慧锷就成为普陀山第一代开山祖师。
从此,普陀山成为中国著名的观世音菩萨道场,而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便成为家喻户晓的大菩萨了。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据DL五世著的《西藏王臣记》载:西藏民族的起源,是观世音菩萨的悲力化成一头变种的猴,由圣教度母化作一个罗刹女,与猴配合,生出六个孩子。像父亲的孩子思想敏捷,悲心广大;像母亲的孩子,面多赤色,秉性刚强。由此逐渐繁衍而成西藏人民和区域。
观世音菩萨还化现人,藏王松赞干而想在布达拉(即普陀落迦)山顶达一王宫 住在那里,使四方所有的国王不由自主地倾向自己,八种自在功德能应运而生。于是,他亲眼看到天空中现起‘嗡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放出五色灿烂的彩虹,辉映到山石上,自然现出观世音菩萨、救度母、马头金刚等圣像,又从观世音菩萨像上放出光明照至六字真上。这些光明往来交织,成为稀有奇观。松赞干布即从尼泊尔请来匠人,依照自然出现佛像的丰姿,雕刻出身所依——佛菩萨像,语所做——六字真言。
松赞干布在达拉山建造出帝释王宫般的华丽高贵的王宫,将妃眷安置到这里,又将神变大将军安扎在宫里。西藏各地部落主,闻知松赞王能遣发神变大军,都慑于他的雄威,心悦诚服地表示归顺。这些传说,表示西藏地区对观世音菩萨的广泛信仰。
上述三说,说明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没有一定,哪里有虔诚的观世音菩萨信仰,哪里就有观世音菩萨大悲救世的精神,就是普陀落迦,也就有观世音菩萨,即所谓‘清净为心皆普陀,慈观济物即观音’。
大悲行解脱法门
《华严经》说:善财童子参访观世音菩萨时,请问应云何学菩萨行?观世音菩萨对他说:‘菩萨应学的法门无量无边。但在这无量无边的法门中,我是修学大悲解脱法门。’大悲是观世音菩萨的特德,被称为大悲观世音。大悲是佛具有的不共功德。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不护,合称为佛所特有的十八不共法。凡夫和声闻圣者,只能说悲,不能说是大悲。
佛的大悲是怎样的呢?《根本说——有毗奈耶杂事》卷二说:‘世尊于一切时,观察众生,无不闻见,无不知者,恒起大悲饶益一切。昼夜六时,常以佛眼观诸世间,于善根处,谁增谁减,谁遭苦厄,谁向恶趣,谁能受化?作何方便,拔济令出?’以大悲心观世间众生,是佛的不共功德。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大悲救苦,与佛的功德平等。
怎样修学大悲行解脱法门?主要是平等视一切众生,想其所想,急其所急,时时刻刻以拔除众生的痛苦为己任。如何能起平等心?根据佛法缘起的教义,人与人、人与一切众生的关系,是于互相依赖,彼有则此有,彼生则此生,彼无则此无,彼灭则此灭。
如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不依赖于农民的耕种,工人的建造,商人的流通,知识份子的教育,军警的保护,是不能生存的。人与众生的关系也是如此,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没有动物世界对人类的贡献,人类的生存也是困难的。
从根本上来说,一切有心识的动物,都是业障深重的苦恼众生,无始以来与自己都有过亲密的关系。能常常这样想,平等悲心,就会自然生起。
观世音菩萨大悲行解脱法门主要的内容,即《法华经》、《楞严经》记载的三十二应、十四畏无畏:
《法华经》、《楞严经》三十二应对照表
三圣 |
《法华经普门品》 |
四圣 |
《楞严经观音圆通章》 |
1.佛 |
1.佛 |
||
2.辟支佛 |
2.独觉 |
||
3.声闻 |
3.缘觉 |
||
|
4.声闻 |
||
七天 |
1.梵天 |
八天 |
1.梵天 |
2.帝释天 |
2.帝释天 |
||
3.自在天 |
3.自在天王 |
||
4.大自在天 |
4.大自在天 |
||
5.天大将军 |
5.天大将军 |
||
6.毗沙门 |
6.四大天王 |
||
7.天人 |
7.四天王国太子身 |
||
|
8.天人 |
||
十六种人 |
1.小王身 |
十三种人 |
1.有道君王 |
2.长者 |
2.长者 |
||
3.居士 |
3.居士 |
||
4.宰官 |
4.宰官 |
||
5.婆罗门 |
5.婆罗门 |
||
6.优婆塞 |
6.比丘 |
||
7.优婆夷 |
7.比丘尼 |
||
8.比丘 |
8.优婆塞 |
||
9.比丘尼 |
9.优婆夷 |
||
10.长者女 |
10.国家女主人 |
||
11.居士女 |
11.童男 |
||
12.宰官女 |
12.童女 |
||
13.婆罗门女 |
13.人 |
||
14.童男 |
|
||
15.童女 |
|
||
16.人 |
|
||
七种神 |
1.龙 |
六种神 |
1.龙 |
2.夜叉 |
2.药叉 |
||
3.干达婆 |
3.干达婆 |
||
4.阿修罗 |
4.阿修罗 |
||
5.迦楼罗 |
5.紧那罗 |
||
6.紧那罗 |
6.摩侯罗伽 |
||
7.摩侯罗伽 |
|
||
其他 |
1.非人 |
其他 |
1.非人 |
《法华经》、《楞严经》十四无畏对照表
|
《法华经普门品》 |
《楞严经观音圆通章》 |
1. |
百千那亿苦恼众生,一心称名,寻声救苦。 |
十方苦恼众生,一心称名,寻声救苦。 |
2. |
设入大火,火不能烧。 |
若入大火,火不能烧。 |
3. |
大水所漂,即得浅处。 |
堕大水中,水不能溺。 |
4. |
寻宝入海,解脱罗刹之难。 |
入诸鬼域,鬼不加害。 |
5. |
临被加害,所执刀仗,寻段段坏。 |
刀杖抵身,必自折断。 |
6. |
夜叉、罗刹等恶鬼,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 |
药叉、罗刹等恶鬼,不能睁眼视之,何况加害。 |
7. |
杻械枷锁,不能著身。 |
任何杻械枷锁,不能著身。 |
8. |
若人持宝,途经险路,当得解脱。 |
经过荒山险路,盗贼不能劫夺。 |
9. |
多欲众生,可得离欲。 |
多淫念众生,可离贪爱欲乐。 |
10. |
嗔恚众生,可得离嗔。 |
心怀忿怒众生,息灭嗔恚怒火。 |
11. |
愚痴众生,可得离痴。 |
昏迷愚昧众生,永离痴暗愚钝。 |
12. |
设欲求男,便生福德智慧之男。 |
欲求生男,可得福德智慧之男。 |
13. |
设欲求女,便生瑞正有相之女。 |
欲求生女,可得相貌端正、福德柔顺之女。 |
14. |
|
遍三千大千世界,现有六十二亿恒河沙法王子,随类化身教化众生。 |
从三十二应来看,观世音菩萨应化主要的对象,主要是天、人、神三类。三类之中,以人为主,如《法华经》列举人类有十六应,占三十二应的一半。再将第十六‘人’扩展为各式各样的人,那就是人类的海洋了。
值得注意的是,《法华经》说观世音菩萨现有优婆夷、比丘尼、长者女、居士女、宰官女、婆罗门女、童女等七种女身,充分说明观世音菩萨深切同情广大妇女苦难的命运。另外,女人的性格,慈忍柔和,具有无私的母爱,与观音大慈大悲有少分的相应。实际上,观世音菩萨是大丈夫相。《华严经》说:‘勇猛丈夫观世音。’
观世音菩萨怎样获得三十二应呢?据《楞严经》说:‘由于观音供养观音古佛,承蒙观音古佛教授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令我成就三十二应,入诸国土。’说明观音菩萨的三十二应,是从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心中流露出来的。
同体大悲、众生悲仰之心,即大士之心;大士悲悯之心,亦即众生之心。凡圣体同,感应道交,能令众生,于大士身妙应身心妙观心得十四种无畏功德。若众生在苦难中,一心称名,交相感应,便在怖畏之中的众生,蒙救得脱,即获无畏。由于大士圆通妙力,功能德用,故令众生,脱苦无畏。《普门品》云:‘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众生苦无边,观音的妙智力无边,对众生的苦,无所不救。此说十四者,略举数例而已,非谓大士仅救十四种苦也。
大智行深般若法门
菩萨修证的特点,是悲智双修。唯有建立在大智基础上的大悲,才能无感不应。观世音大菩萨的大智法门,在《心经》里称为‘深般若’,其内容: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经文三段,一标宗、二释义、三总结。
一、标宗: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佛教以五蕴概括物质与精神的现实世界。在众生的心目中,认为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自性),因而起种种执,生种种烦恼,造种种业,受种种苦,生死流转,无有解脱。观自在菩萨,观五蕴法依因缘而存在,没有孤立的独存性;依因缘而起灭变异,没有永恒的不变异性。深求诸法自性不可得,照见五蕴皆空,破除实有的错乱妄执,体证绝诸戏论的一切空性,而得生死解脱,度一切苦厄。
二、释义:一切法是因缘所生,是在种种关系和条件下的综合活动(复合体),求其独存实体(单一体)不可得,故名为‘空’。这个道理,顺于胜义,又称‘胜义空’。一切诸法,虽然无自性,而缘起法相,却在因缘关系下显现。这种空有不二的关系,古人概括为‘毕竟空而宛然有,宛然有而毕竟空’。例如‘阳焰’,水气在阳光下上升,远远望去,形成波动的一池清水。不但口渴的鹿,会向前去,人也会误认为是水。这如幻如化的‘阳焰’,说它是真实,探求却无一丝儿真实性可得。说它什么都没有,却又可见可闻,分明显现。世间的一切法。也是如此,说它是因缘所生,空无自性,却又因果分明,丝毫不爽。这一因缘有不碍自性空,自性空不拟因缘有的道理,阐述了依因缘有显示的自空性,依自空性而成立因缘有。因缘有与自性空,相依相成,相即无碍。观自在菩萨的空,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远离空有二边妄执,显示空有无碍的中道正观。由此菩萨才能‘世间即涅槃’,‘生死即解脱’,‘烦恼即菩提’,‘不离世间而同入法界’,‘不著生死,不住涅槃’。显露菩萨不离世间,不舍众生大智大悲的精神。
三、总结:菩萨照见五蕴皆空,指在修证上即色观空,证入诸法空相,空中无色、受、想、行、识。众生界的五蕴,是生死的现实,唯有即色观空而契入空相,才是转迷为悟,转九成圣的关键。所以,《般若经》说:‘慧眼于一切,法都无所见。’金刚经》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禅宗的祖师也说:‘终日看山不见山。’因观空而契入诸法实相,达到空有无碍,即是观自在菩萨的深般若法
耳根圆通(金刚三昧)法门
根据《楞严经》卷六,观世音菩萨自陈证悟的历程时说:回忆在恒沙劫以前,有佛出世名观世音,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我秉承教示,由耳根的闻性,下手起修。初于闻中,循性逆流,回光返照,不但不闻所闻的声尘,能闻的闻性,也复寂然。能所二相一起消失。如是定力日深,能闻的根,与所闻的声尘,同时俱灭,湛然无边的境相现前。继续用功修持,不但所觉的湛然境空,能照空境的智亦空。空觉极圆,不但智境寂灭,能空的空也灭。生灭灭己。不生不灭的真心自然显现,放大光明,于一刹那,忽然超越世出世间,不受空有等观念的系缚。寂照含虚空,十方圆明,一时俱足二种特殊功德:
第一,上契十方诸佛本觉妙心,与佛同体,并同一慈力,可运无缘大慈,普度众生。下合十方六道,一切众生心性,能与众生同忧患,共悲仰。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亦称‘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楞严经》说的三十二应与十四无畏不同于与《法华经》之处,《法华经》说是从菩萨的大悲心流露出来的,《楞严经》说是从金刚大定显现出来的,也即金刚大定的功用。所以能成就三十二应化身,随机赴感,任意游诸国土,普度群迷,同登彼岸,所以《楞严经》关于十四无畏的描述,每一条都连系到金刚三昧,然后著重指出这是三昧不可思议功能所起的德用。
例如第二条,设入大火,火不能烧。《楞严经》先分析观世音菩萨,旋转缘外尘的妄知妄见,返归自性的真知真见。见觉属火,即返妄归真,内见觉之火已息,世间外火,不能为害。以此功能而起德用,加被众生。故使诸众生,若入大火之中,只要一心称观世音的名号,就不会被火烧伤。
这样从理到事合乎情理分析,既肃清了神秘论的迷雾,又能使人们树立对观音的正确信仰。所以,先师圆瑛大师说‘《首楞严经》最上乘’,可谓深得如来深奥妙旨。
陀罗尼法门
陀罗尼法门或名总持法门,或名真言(咒),是佛菩萨修持得果的心法结晶,世有无量数佛,故有无量陀罗尼门。同一陀罗尼门,亦有无量数佛修持得果。观世音菩萨,从无量劫来,成就大慈大悲,善能修持无量陀罗尼门。根据《大正藏》卷二十、密教部三,有关观世音菩萨陀罗尼门的经咒、仪轨,有七十种之多,说明观世音菩萨在密教菩萨中占有重要地位。观世音菩萨的现身有十五种:
一、无染观音:指观世音菩萨虽处于五浊恶世的娑婆世界,仍能清净无垢,不被诸法染著,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意为观音菩萨以一切如来大悲心为体,观察诸法,除贪嗔痴三毒烦恼垢。
二、千手观音: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略称。有四十手,每手各有一慈眼,能随所欲,救度三界二十五有一切众生。
三、十一面观音:头上有十一面,表示断十一品无明,得十一地佛果。又十面表示现身十界,救度众生,合其身的正面,恰为十一面。
四、如意轮观音:表示菩萨住于如意宝珠三昧,转法轮的意思。指观音菩萨能如意说法,救度六道众生之苦,给予世出世间的利益,成就一切众生的所愿。
五、不空罥索观音:不空罥索,指菩萨以大悲为罥索,救度一切众生,使其所愿不空。又因菩萨披著鹿皮袈裟,故称鹿皮观音。
六、马头观音:指菩萨头戴白马头,现忿怒形,所以列入明王部,又叫‘马头明王’,或‘大力持明王’。指马思念水草毫无杂念,喻菩萨一心救度众生。马飞快地奔跑,喻菩萨迅速运其大悲,救度一切众生。
七、准提观音:又称‘准提佛母’,或‘七俱胝佛母’。准提意为‘清净’,功德广大无边,不管在家的出家的、清净的与不清净的众生,都能救度。
八、披叶衣观音:因其真言功效强,信奉的人特多。据称诵一次能护身,二次能护伴侣,三次能护全家,四次能护村落,五次能护国家。
九、白衣观音:因常居于白净处,得名。又有白身观音、大明白身观音、大白衣观音。意为清净,都以不染著观音为代表。
十、阿么提观音:阿么提译为‘宽广’或‘无畏’,其形象为骑乘白狮三面四臂像。据《阿么提观音仪轨》说:古代于阗国有一信士,常念观音圣号。时值邻国,刑律残酷。信上去拜谒国王,劝其实行仁政。国王领信士去看后宫,始知后宫为观音净土,王即观音菩萨。因该国众生刚强难化,观音即以刑戮来济度之,此即阿么提观音的由来。
十一、多罗观音:多罗译为‘眼睛’或‘目精’;亦译为‘度’或‘救度’。因其出生自观音的眼睛,故名。西藏地区信仰多罗观音的最多。在《观音授记经》里,对多罗观音的功德说明极详。
十二、青颈观音:此与马头观音一样,现忿怒形。
十三、毗俱胝观音:毗俱胝译为‘嗔目’或‘皱’。现忿怒形,因脸上有皱纹,又张目发怒,故名。
十四、杨柳观音:是由千手观音,四十手中的杨柳。杨柳喻菩萨利生,恰似杨柳随风荡漾,无处不现身。
十五、水月观音:梵语那迦室利,译为‘水吉祥’。《大日经疏》说:‘水吉祥,或自莲花中出水,垂手出水。’
上述十五尊观音各有真言,这里从略。中国流传最广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简称《大悲咒》,唐三藏法师不空译。此咒共计八十四句,内除‘婆啰婆啰’句,系表示五浊恶世外,其余八十三句,代表八十三位菩萨。虽咒内同句甚多,然所代表的菩萨,则短句不同,其图像见《大悲心陀罗尼经》。此咒系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说。观世音菩萨受之于千光王静住如来佛,时观音菩萨始住初地,一闻此咒,立超第八地;心生欢喜,发誓弘布,安乐众生,即时应愿,身生千手千眼。据《大悲心陀罗尼经》,持诵此咒有以下诸功德:
诵此陀罗尼者,当知是人:一、即是佛身藏,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爱惜故;二、即是光明藏,一切如来光明照故;三、是慈悲藏,恒以陀罗尼救众生故;四、是妙法藏,普摄一切陀罗尼门故;五、是禅定藏,百千三昧常现前故;六、是虚空藏,常以空慧观众生故;七、是无畏藏,龙天善神常护持故;八、是妙语藏,口中陀罗尼音无断绝故;九、是常住藏,三灾恶劫不能坏故;十、是解脱藏,天魔外道不能稽留故;十一、是药王藏,常以陀罗尼疗众生病故;十二、是神通藏,游诸佛土得自在故。可见此咒功德,赞不可尽。
诵此陀罗尼者,现生能得十大利益:一、能得安乐;二、除一切病;三、延年益寿;四、当得富饶;五、灭一切恶业重罪;六、永离障难;七、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八、远离一切诸怖畏;九、成就一切诸善根;十、临命终时,任何佛土,随愿得主。
诵此陀罗尼者,得十五种善生:一、所生之处,常逢善王;二、常生善国;三、当值好时;四、常逢善友;五、身根当得俱足:六、道心纯熟;七、不犯净戒;八、所有眷属,恩义和顺;九、资具财食,常得丰足;十、恒得他人,恭敬扶持;十一、所有财宝,无他劫夺;十二、意欲所求,皆悉称遂;十三、龙天善神,恒常护卫;十四、所生之处,见佛闻法;十五、所闻正法,悟甚深义。
诵此陀罗尼者,不受十五种恶死:一、不为饥饿困苦死;二、不为枷系杖击死;三、不为冤家仇对死;四、不为车阵相杀死;五、不为虎狼恶兽残害死;六、不为毒蛇蚖蝎所中死;七、不为水火焚漂死;八、不为毒药所中死;九、不为虫害死;十、不为狂乱失念死;十一、不为山树崖岸坠落死;十二、不为恶人魇魅死;十三、不为邪神恶鬼得便死;十四、不为恶病缠身死;十五、不为非分自害死。
诵此陀罗尼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若在山野诵经坐禅,如有山精魍魉鬼神恼乱,诵此咒一遍,诸鬼魔悉皆被缚。如法诵持者,观音菩萨,一切善神,金刚密迹,常随护卫,不离其侧。
大悲咒具有不可思议殊胜功德,因此为一般佛教徒朝暮课诵,不可缺少的内容。一切法会更是必诵之咒,希望大家精进诵持。
此外,在中国蒙藏地区,六字大明咒,即‘嗡嘛呢叭咪吽’。流传很广。此即观世音菩萨微妙心印,虽简单一句,同样能成就不可思议功德而证圆通。
净土法门
观世音菩萨与阿弥陀佛有著特殊关系:
一、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二、观世音菩萨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阿弥陀佛佛位的继承人。
三、观世音菩萨现于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辅佐,西方三圣的一尊。
三说之中,第三说至为普遍,谈的最具体的是《佛说亲无量寿佛经》。此经说:
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于一切处身同,众生但观首相,知是观世音,知是大势至。此二菩萨,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对上品上生、上品下生的人,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分别执金刚台、紫金合、金莲花,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一弹指顷,往生彼国。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的人,由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至行者前,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已信解,发菩提心,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上述内容说明对上品的人,西方三圣,齐去接引。对中品下生以下的四种人,则由观世音、大势至接引。可知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观世音菩萨协助阿弥陀佛的主要工作任务。
净土三经说持名,观想阿弥陀佛及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由西方三圣或观音、大势至,接引往生。但在观音的经中,若人忆念观音,临命终时,自己往生极乐世界,无须接引。如《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说:‘于此世界若有人想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名者,是人当来远离生老病死无常之苦,犹如鹅王,随风而去,速得往生极乐世界,面见无量寿如来,听闻妙法。如是之人,永不受轮回之苦。无贪嗔痴,无老病死,无饿饥苦,不受受胎胞生身之苦,承法威力,莲花化生,当居彼土。’
又若人诵持观音陀罗尼法门,也可得生极乐世界,如《佛说十一面观世音菩萨神咒经》说:‘持此咒者,现身复得四种果报。何种为四?一者临命终时,得见十方无量诸佛,二者永不堕地狱,三者不为一切禽兽所害,四者命终之后,生无量寿国。说明观音菩萨法门的归趣,是导向净土,使一切众生永远离苦恼,得安乐。’
地藏圣号的由来
梵语乞叉底檗沙(Ksitigarbha),译为‘地藏’。地即土地,具有七义:
一、能生义,土地能生一切生物、植物,喻菩萨能生一切善法。
二、能摄义,土地能摄一切生物,令安住自然界中,喻菩萨能摄取一切善法于大觉心中。
三、能载义,土地能负载一切矿、植、动物,令其安住世界之中,喻菩萨能负载一切众生,由众苦交煎的此岸,运载到清凉的彼岸。
四、能藏义,土地能含藏一切矿、植等物,喻菩萨能含藏一切妙法。
五、能持义,土地能持一切万物,令其生长,喻菩萨能总持一切妙善,使其增长。
六、能依义,土地为一切万物所依,喻菩萨能为一切众生所依。
七、坚牢不动义,土地坚实不可移动,喻菩萨的菩提妙心,坚如金刚,不可破坏。
藏者,具有秘密包容含育等义。指地藏菩萨处于甚深静虑之中,能够含育化导一切众生止于至善。世有秘密库藏,蕴藏许多金银财宝,则能济诸贫乏,利益人寰。喻菩萨具有如来三德秘藏,无量妙法,则能救脱无数众生,咸登觉岸。《地藏十轮经》云,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因此故名‘地藏’。
菩萨因何名为地藏?据《三宝感应要略录》载:
如来昔在灵鹫山时,地藏菩萨,游行诸国;教化众生,到毗富罗山下,至乔提长者家,其长者家内,被鬼夺其精气,其家五百人,并皆闷绝,不省人事,经于旬日。地藏菩萨见此情景,即作是念:‘实可苦哉,实可痛哉;世间有如是等不可说事。我今愍此众生,而作救济。’说此语已,便即腾身,往灵鹫山,白佛言:‘世尊!我儿乔提长者家五百余人,皆被恶鬼夺其精气,闷绝在地,已经数日。我见是事已,生怜悯心,生爱护心,唯愿世尊,许我设此救济之法。令诸恶鬼降伏于人,令诸行者随意驱使,便令长者还得如故。’尔时如来,从顶上毫,放光万寻,照地藏身。与会大众各相谓曰:‘今日如来,放光照地藏身,此菩萨必成大法,教化众生。’时地藏菩萨白佛言:‘我今有一神咒,能去邪心,复驱使诸恶鬼等。我念过去无量无边久远有佛,号烧光王。其佛灭后,于像法中,我住凡夫地。有一仙人,在俱特罗山,善行道术,我儿众生被诸鬼所恼,如彼长者家无异。我于尔时作是誓愿:迂善知识,求学降伏之法。即往俱特罗山,语彼仙人,仙人似心生欢喜,于三日内,授我预知万理善恶,又将一切恶鬼,招集我所,依师法教,调代其心,令发道心。于须臾间,一切地狱受苦众生,各乘莲花,诸苦停息。尔时仙人,见我得如是神力,与我授记,而作是言:汝于无量无边世,佛与授记,名曰地藏。于五浊世中,人天地狱,常当化身,救度众生,令离灾难,今见长者,如本无异。我今往彼家特救护之。’世尊听许。菩萨往化,五百余人,一时还活。
地藏菩萨本生事迹
关于地藏菩萨本生事迹,大乘佛经里有以下几种记载:
一、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号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地藏菩萨那时为婆罗门女,其母悦地利不信三宝,修习邪道,死后堕入地狱受苦。此女卖掉家宅财产,广求香华,于佛塔寺,大兴供养。以至诚恭敬,摒息杂念,一心称念佛号。其母承女孝顺,为作功德,离狱生天。
二、地藏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为孝女,名曰光目。其母生前喜食鱼子,犯杀生罪极重。光目女知母死后必堕恶道,请阿罗汉入定观察,果见其母在地狱中,受大苦难。光目女一心念佛,恭敬供养,以诚孝的力量,拔救母亲离地狱苦。
这两个故事,说明地藏菩萨提倡孝道,重视超度救济父母,当然更为重要的时候,是父母还健在的,为人子女要竭尽孝道,对父母除衣食供养、老病待奉外,最根本的是劝说父母,尊敬三宝,深信因果,止恶行善,俱足正见。中国人特重孝道,其慎终追远的精神,与地藏法门有所吻合。所以地藏菩萨在中国,受到人们普遍的尊敬,不无道理。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法会,七月三十日的地藏法会,在各地广泛流行的原因,是地藏法门与中国孝道结合。所以,明朝的紫柏、莲池、憨山、蕅益四大师和近代的弘一法师,都特别推崇地藏菩萨,其意趣所在,是将佛教的度亡与中国儒家的孝道糅合在一起,使佛教进一步与中国相适应。
三、在过去久远不可说劫前,地藏菩萨普为大长者子,彼时有佛名师子奋迅俱足万行如来。长者子见佛相好庄严,心生敬慕,问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佛答:欲得此相,为当久度一切苦恼众生。长者子遂发愿:我今尽未来劫,为一切苦恼众生,悉令解脱,我方成佛。
佛的相好,是功德庄严,俱足万行的体现。地藏菩萨于久远劫前行菩萨道,说明它是果位很高的菩萨,为度众生,故于秽土,现声闻身。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相貌长得好坏,是其思想与行为如何的集中表现。今人不察,不在行为美、思想美上狠下功夫,而是采取整容、打扮的方法,结果适得其反。师子奋迅俱足万行如来答覆地藏菩萨:‘欲得此相好,当久度一切苦恼众生。’此话发人深省。
四、过去无量劫前,有佛号一切智成就如来,未出家时,为小国王,与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饶益众生。一王发愿:‘早成佛道,普度群生’,此即一切智成就如来。一王发愿:‘若不先度一切众生,脱离苦恼,令其安乐,得至菩提,绝不成佛’,此即地藏菩萨是。
这个故事反映了地藏菩萨的大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萨度众生的特点:哪里最艰苦,就到哪里去。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最艰苦的地方,当然就是地狱。所以地藏菩萨的工作对象,是在地狱里度极重罪的众生,那些恶买满盈的众生,只要改恶从善,至心诵地藏菩萨圣号,可以解除一切苦厄,使地狱相,隐而不现。医生治病,要注意防与治相结合,地藏菩萨度众生也是如此。对已堕地狱的,令其离狱。但工作的重点,还是放在未堕地狱的众生身上,如何令其护持善根,永远不造堕地狱的恶业。
在《十轮经》卷三,介绍有四类十一罪,能使人堕入地狱。
一、五无间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二、五无间四根本罪:杀,盗,淫,妄语。
三、谤正法。
四、疑三宝。
若人犯上述十一种罪中的任何一种,必堕无间狱中。地藏菩萨向人们广泛宣传,这十一种罪是堕地狱的种子和因缘,使人们认清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特别要认清堕地狱的极恶业,才能避恶趋善;不造此类的恶业,就不受恶报,免堕地狱。
肩负重任的地藏菩萨
根据《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菩萨昔于忉利天宫,受释迦世尊的嘱咐,于释迦寂灭以后,未来的佛弥勒未生之前,在这个过渡时期中,娑婆世界众生由谁来负责度化?释迦佛把这一重担交给地藏菩萨,并殷勤嘱咐他,对那些尚在恶趣受大苦的众生,要特别关心,令其改邪归正,离苦得乐。至弥勒佛出世时,使娑婆世界一切众生,皆得解脱。
《十轮经》卷一说:‘地藏菩萨已于无量无数大劫,五浊恶世,无佛世界,成熟有情。’说明地藏菩萨于无佛出世的过渡时期,教化众生,非始于今日,无量无数大劫以来,一贯如此。
地藏菩萨每日是怎样的工作呢?在《地藏十轮经》说:‘地藏菩萨,每日清晨,入恒河沙走。从定起已,遍于十方诸佛国土,成就一切所化有情,随其所应,利益安乐。地藏菩萨每日清晨还以定力,除刀兵劫,令诸有情,互相慈悲,除疫病劫,除饥谨劫,利益安乐,诸有情事。’
地藏菩萨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常居秽土。‘我今学世尊,发如是大愿,当于此秽土,得无上菩提’(见《十轮经》卷一)。地藏菩萨的伟大精神,越是浊恶世界越要去,越是恶业深重众生越要去度化。释迦佛是在秽土成佛的,地藏菩萨发愿学习释迦佛在秽土成佛的高风,可见它是释迦精神的真正继承者。释迦佛因将无佛时期,在秽土教化众生的艰钜任务,交给地藏菩萨。自然是十分放心的。
二、现出家相:在诸菩萨中,地藏与众不同的是现出家相。不像其他菩萨,基本士都是现在家相的。如观音菩萨,现白衣大士,或天人相;文殊菩萨现童子相;普贤菩萨也现在家相。所以现在一般寺庙菩萨的塑像,或画像,文殊、普贤、观音、大势至等菩萨,都是头戴天冠,身披璎珞的天人相,唯独地藏菩萨则不然。
据《地藏菩萨仪轨》,画地藏像,须作声闻形,身披袈裟,覆右肩,左手执持莲花,右手施无畏,坐莲花台上,或有幢幡,左手持莲花,右手执宝珠。地藏菩萨为什么要现声闻形?这是由他在秽土的工作条件决定的。秽土的众生,无明痴暗、多诸邪见。地藏菩萨为了令众生‘尊敬三宝,深信因果’,故现出家相。《十轮经》说:出家的僧相,是秽土世界的清净幢相,可使大家见闻熏习,达到身心清净,为人们提出一条远离罪恶、解脱苦难的途径。
地藏比丘其人其事
地藏(西元六三0——七三九年),生于新罗国王族,俗姓‘金’,号‘乔觉’。生而相貌奇特,顶骨耸出特高,臂力甚大,可敌十人。为人心地慈善,颖悟异常,尝自诲曰:‘六籍寰中,三清术内,唯第一义,与方寸合。’
唐高宗永徽四年(西元六五三年),乔觉时牢二十四岁,出家剃发为僧。唐代的中国佛教,如日丽中天,吸引了一些日本、新罗、高丽、百济等国的僧人来华求法。地藏出家后,即携白犬善听,航海来华。至安徽省池州府青阳县九华山,见山峰状如莲花、峰峦耸秀,山川幽奇,便登高览胜,叹为稀有。遂于此山,深无人处,择一盆地,栖居岩洞,渴饮涧水,饥食白土(此土白而腻细,俗称观音士)。常被毒虫伤螫,亦端坐无念,置之泰然。地藏素愿写四大部经,遂下山,至南陵,俞荡等人写献,得以归山。
至德年初,地方绅士诸葛节率村人登山,见深无人迹处,有一和尚,坐禅于洞穴内。洞旁有一破锅。存在残粒和著白土,生活异常清苦,大为惊异。询知,此乃新罗王子,远来求法。诸葛节等人,深愧未尽地主之谊,遂发心倡议为地藏比丘建造禅宇。
时九华山地为闵让和所有,建寺须请其施舍山地。闵公素信佛教。素怀慈念,乐善好施。每斋僧百名,必虚一位,请洞僧地藏比丘,以足其数。闻知诸葛节等人要在此建造寺院,自然十分欢喜,乐意捐助山地。闵公对地藏说:‘九子山头的土地,尽为我有,任意所须。’地藏答曰:‘一袈裟地足矣。’闵公许之。地藏遂将袈裟一展,遍覆九子山峰。闵公见状甚喜,尽将所荫之地施予地藏建大道场,并遣其子出家,法名‘道明’。后来闵公亦舍俗离尘,礼其子道明为师。现今所见地藏菩萨像,左道明,右闵公。
寺院建成后,各方学者云集此山,特别是新罗国的僧人,来此日多。因国内外,僧众咸集于此,生活即发生困难。地藏于山中,掘石得土,其包青白,细如面粉,供众食用。手中僧人为求法而来。虽然一些人饿得皮骨相连,被人称为‘枯槁众’。但是他们在地藏的领导下,团结、精进,一心向道,以苦为荣。后来新罗国王得知地藏在九华山开办道场,即派人运粮供养。
地藏于开元十六年(西元七二八年)七月三十日夜成道,时年九十九岁。旋即召众告别罔知攸往。但问山鸣石陨,扣钟嘶哑,跏趺而灭。其尸坐于函中三年,开将入塔,颜貌如生,举畀之动骨节,若撼金锁。乃立小浮图于南台,此即地藏生前宴坐之地。此即九华山达寺之因缘。
由斯九华山与普陀山、五台山、峨嵋山齐名,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由全国佛教徒朝拜的圣地。地藏比丘被人们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每年七月三十日。九华山香火鼎盛,深为民众所信仰。
大愿解脱法门
中国熟知的四大菩萨,于名号上皆加一赞词,如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菩萨。可见地藏菩萨的愿力是特别深广的。
愿是十度中第八愿波罗蜜。《瑜伽师地论》说:‘由此愿故,烦恼微薄,能修精进,是故我说愿波罗蜜多与精进波罗蜜,而为助伴。’愿是精进的动力,精进是达到愿力的志趣。
实贤大师说: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无益。
愿有总愿和别愿。四弘誓愿是总愿,无论发什么愿,都离不开四弘誓愿;药师佛的十二大愿,观音的六愿及十二愿,普贤的十大愿,弥勒的四十八愿。释迦的五百愿,地藏的大愿。均称‘别愿’。地藏的大愿,又称‘本愿’。本即根本,即最初发心时所立志愿,乃至成佛,与本无异,故称‘本愿’。
地藏的本愿是什么呢?昔婆罗门女于觉华定自在王佛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令得解脱。’光目女于清净莲花目佛前,发誓愿言:‘若我母永离三毒及斯下贱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花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地藏菩萨的大愿,可以概括为:‘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地藏菩萨由于大愿俱足,度众生速度(精进)是惊人的。如《大方广十轮经》说:地藏菩萨以不可思议功德成就众生,于过去无量恒河沙诸佛所,久发大悲坚固誓愿,皆悉成就一切众生,庄严势力,犹如雷震。于一食顷而能成就无量亿等那由他人,俱足善根。
《地藏十轮经》亦说:‘此善男子,俱足成就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殊胜功德,常勤精进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曾于过去无量无数兢伽沙等佛世尊所,为欲成就利益安乐诸有情故,发起大悲坚固难坏勇猛精进无尽誓愿。由于大悲坚固难坏,勇猛精进,无量誓愿增上势力,于一日夜,或一食顷,能使无量百千俱胝那庾他数诸有情类,皆得解脱种种忧苦,及令一切为法所求意愿满足。’
地藏菩萨的大愿,令一切众生皆成佛道,然后才成佛,然众生无尽,地狱也难以度尽,这样就成为不成佛道的大悲菩萨。地藏菩萨发大愿,广设方便,宁可自己不成佛道,而专心普度众生,尽令解脱的伟大精神,可以说是真正作到先人后已,是值得我们崇敬和学习的!
地藏菩萨的功德
由于地藏菩萨悲愿特重,所以他的功德不可思议。
《十轮经》卷一说:‘诸大菩萨所,于万劫中,至心皈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求诸所愿。不如有人于一食顷,至心皈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地藏菩萨,求诸所愿,悉得满足……如如意宝,亦如伏藏。’
经上又说:‘若至诚皈依文殊、弥勒等诸大菩萨,称其名号,礼拜供养,求己所愿,如求健康,求财富,求断烦恼等,于一百劫中,求诸大菩萨,还不如有人,于一顿饭间,至心皈依地藏菩萨,称名念诵菩萨名号,虔诚敬礼地藏菩萨的功德大,若有所求,皆得圆满达到愿望。’释迦佛也曾赞叹地藏菩萨的功德说:‘闻是菩萨名字,或赞叹,或瞻礼,或称名或供养,乃至彩画刻镂塑漆形像,是人当得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见《本愿经》上)超越三十劫罪,生天不堕恶道,不受女身,受身尊贵端严,鬼神护卫。若人‘临命终时,得闻地藏菩萨名一声,历耳根者,是诸众生永不历三恶道苦。’(见《本愿经》下)
地藏菩萨为什么能具有不可思议功德?
《占察经》说:‘地藏菩萨发心以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萨婆若海,功德满足。但因本愿自在力故,权巧现化影应十方。’萨婆若,即一切智,佛的智慧。萨婆若海,形容佛的大觉悟大智慧,如海洋一样深广。此说地藏菩萨于无量无边劫修行,早已达到了佛的智慧海,功德圆满俱足,早已成佛了。但菩萨发愿要度尽一切众生,故隐其真实功德,以本愿力,自在神通,到处现身说法,普度众生。
《楞伽经》也说:‘有大悲菩萨,永不成佛。’是说菩萨以大悲愿力,发愿度一切众生,虽然功德智慧与佛齐等,而不现佛身,始终菩萨身,于十方世界,度脱众生。
一实境界
《占察经》坚净信菩萨问地藏菩萨,云何开示求大乘者?地藏菩萨答说:‘应依止一实境界,以修信解。’地藏菩萨对一实境界的开示,有以下三方面:
一、生佛无别,同一真如。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圆满十方,究竟一相,无二不别。不变不异,无增无灭。以一切众生心,一切诸佛心智同一真如故。这里可以清楚看出,地藏菩萨的一实境界,即是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里说的‘真知缘起’。
二、妄心无体,妄境不实。地藏菩萨看来,天下本无事,只因众生无明痴暗,熏习因缘,现妄境界,令生念著。所谓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谓有,起觉知想,计我我所。而实无有觉知之相,以此妄心,毕竟无体。苦无知觉能分别者,则无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别之相。以一切法,皆不自有,但依妄心,分别故有。
三、心境互依,似有实无。一切诸法,皆从妄想生,依妄心为本。然此妄心,与诸妄境,相依而有。所谓心生故,则种种法生,法生故,则种种心生。诸法从心所起,与心相应,和合而有,共生共灭,同无有住。一切境界,随心所缘,念念相续,生灭不停。一切诸法,这一互相依赖的生灭相,但有名字,实不可得。如镜中相,无去无来,本性空寂。
一心二相
地藏菩萨依一实相境界为体,认为心有二相。
一者心内相:有真心和妄心的区分。
一、真心:如如不动,清净圆满,无障无碍,微密难见,遍一切处,常恒不坏,是一切法建立和生长的依据。这个真心,湛然圆满,无分别相,亦名‘自性清净心’。俱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功德,清净之业,亦名‘如来藏’。遍一切处,圆满不动,亦名‘诸佛法身’。
二、妄心:起念分别,觉知缘虑,忆想等事,为因为体。虽复相续,能生一切种种境界,然内虚伪,无有真实。
二者心外相:如梦所见种种境界,为果为因,皆依无明妄识,心俱痴暗,因缘熏习力故,现妄境界;依妄境界薰习力故,起妄相应心,计我我所,造集诸业,受生死苦,说名众生。
修学二种观道
第一修唯心识观: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所有作业悉当观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随心所有缘念。令心自知知己内心,自在念想,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也。若使离心,则无一法一相而自见有差别相。常应如是守记内心,知唯妄念,无实境界,是名修学唯心识观。修学唯心识观的步骤有以下三点:
一、修色寂三昧:守记内心,则知贪嗔痴想,邪见想。知善,知不善,知无记。知心劳虑种种诸苦。若于坐时,随心所缘,念念观知,唯心生灭。譬如水流、阳焰,无暂时住,从是当得色寂三昧。
二、修奢摩他观:得色昧三昧已,进一步当修奢靡他观,思维内心,不可见相,圆满不动,无去无来。本性不生不灭,离分别故。
三、修毗婆舍那观:想见内外色,随心生灭。乃至见佛色身,也随心生灭。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相。非心非离心,非来非不来,非去非不去,非生非不生,非作非不作。离一切执,去一切见。
地藏菩萨认为,能如是修习唯心识观,名为最上智慧之门。能令其心猛利,长信解力,疾入空义,得发无上大菩提心。
第二修真如实观:修此观者,当知心性,无生无灭,不住见闻觉知,永离一切分别妄想。渐渐能过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定境界相。得相似空三昧。得此三昧时,受、想、行、识,粗分别相,不现在前,辗转得入心寂三昧。
上述二种观道的修学,利根者已知一切境界,唯心所作,虚诳不实,犹如梦幻。荫盖轻微,散乱心少,当修真如实观。钝根不知一切境界.悉是唯心,染著情深,盖障数起,心难调伏,应令先修唯心识观。
至于那些善根微薄的人,诸恶烦恼,不得调伏。畏堕恶道,畏不常值佛、菩萨,不得听闻正法。可于一切时、一切处,常勤念地藏菩萨名号。若得一心,善根增长,其意猛利,当观音菩萨法身及诸佛法身,与己身体性平等,无二差别。常乐我净,功德圆满。此人舍身,不堕恶道,八难之处,还闻正法,习信修行,亦能随愿往生他方,净佛国土。
因果报应
地藏菩萨根据秽土众生恶习很深,多造恶业的特点,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著重宣传因果报应说,并从业感差别角度,列举了二十三种因果报应,说明如是因必感如是果、自作自受、业感缘起的道理。在谈由因感果的问题上,说得这样具体和入理,在别的经文里,倘不多见。地藏菩萨的用意,是将因果关系说清楚,使人们都能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负责,由少造恶业,到不造恶业,这对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有著积极意义。欲知二十三种因果报应的具体内容,请看《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观众生业缘品第三》。
地藏菩萨说因果报应,很少神秘色彩。只是说明事物的性质和由此而引发的必然后果。这二十三条的内容,包括个人、家庭、社会许多道德范畴。如果我们仔细玩味,认真寻求,必能从中记取很大的教益。所以说,佛教的因果报应真理,是有益于社会人心的,这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