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戒律看原始僧团的教育制度
作者:济群法师
从戒律看原始僧团的教育制度      
从戒律看原始僧团的教育制度
    济群

    中国佛协已故会长赵朴初生前曾经说过:“当前佛教界重要任务,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培养人才。”台湾佛教界的大德圣严法师也提出:“今天不办教育,明天就没有佛教。”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已成为当今佛教界的共识。本次研讨会也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开展的。

    虽然教界已认识到办教育重要性,但如何才能办好教育?受上世纪初庙产兴学风潮的影响,教界开始引进社会的办学模式,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这种学院式的教育虽也培养了不少人才,但离教界所需要的理想僧才还有相当距离。

    我觉得,纯粹走学院式的办学道路是有问题的。原因在于,社会办学和佛教教育的目的就不同。社会院校是以传授知识和生存技能为主,而佛教教育则是完善人格的教育,是改造生命的教育,是解脱烦恼生死的教育,也是成佛做祖的教育。两者的目标相差甚远,方法也迥然不同,照搬社会的教育方式,怎能达到佛教办学的要求呢?

    所以,佛教教育还得回到佛教的传统教育中。佛陀既是究竟的觉悟者,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佛法在古今中外的弘扬过程中,祖师大德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契合时代并扎根本土,形成三大语系及各个宗派。使佛法推广到世界各地,令无量众生走向解脱之路、成佛之路。同时,也为我们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经验,这都是佛教特有的教育传统。

    试问,在佛教教育的问题上,难道还有人比佛陀更权威、比历代祖师大德更权威吗?我们今天要做的,首先就是立足于自身传统,在向佛陀和历代祖师学习的前提下,在以传统佛教教育为根本的基础上,吸收学院教育的优点,以此建构当代的佛教教育。舍此一途,只能是南辕北辙。

    本文将从戒律的角度探讨原始僧团的教育问题,希望对确立佛教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依戒律建构教育次序

    社会教育一般是依年龄或文化程度,分小学、中学、大学或初级、中级、高级。佛教教育则以契理契机为原则,重视对机设教,同时也依据戒律建立教育次第。

    佛教有声闻乘和菩萨乘两大修学体系。依出离心受声闻戒,成为声闻行者,接受声闻乘的教育;发菩提心受菩萨戒,成为菩萨行者,接受菩萨乘的教育。

    声闻乘有七众之分,包括在家二众和出家五众。其中,出家众又是从在家众而来。一般来说,学佛都是从在家众开始,由三皈五戒取得优婆塞、优婆夷的资格,也就是亲近三宝学习佛法的近事男和近事女。下士道的教育体系,就是依三皈五戒而建立,通过深信因果、持戒布施、止恶行善,从而成就人天善果。

    出家众中,剃度并受沙弥十戒后,就成为沙弥众。沙弥还不能在僧团独立生活,必须依止和尚接受沙弥阶段的教育,遵行十戒并学习种种威仪。然后,还需要进一步受比丘戒,正式取得僧伽的资格,学习二部律及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中士道的教育体系,就是依出家声闻众的律仪而建立,通过发出离心,依戒定慧修行,了知苦空、无常、无我,从而成就解脱。

    菩萨众也包括在家及出家两类。发菩提心、受菩萨戒后,成为菩萨行者。《善戒经》说:“要有受声闻少分戒的基础,然后才能受菩萨戒。”可见,菩萨众的教育是建立在声闻教育的基础上。上士道的修学体系,就是依菩提心和菩萨戒而建立,誓度一切众生,誓学一切法门,通过修习六度万行,成就无上佛果。

    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和人天乘、声闻乘、菩萨乘区别,显示了佛教教育的不同层次。其中,人天乘为下士道,是初级教育;声闻乘为中士道,是中级教育;菩萨乘为上士道,是高级教育。

    二、受戒——教育资格的获得

    在社会教育中,除最基础的教育外,通常需要经过入学考试,考核通过才能获得接受教育的资格。进入佛门也是同样,受三皈而成为佛弟子,并没什么资格限定,只要对三宝生起信心即可。而要进一步受五戒,就有相应的条件要求。受过三皈五戒后,才能深入修学佛法,接受在家众的教育。

    佛弟子虽有在家与出家七众,但根据声闻戒的精神,佛陀是鼓励弟子们出家修行,受持出家律仪,从而趣向解脱。剃度出家需要问遮难,即相应的考核条件,必须没有十三难和十六遮,才能如法出家。进而是受持沙弥戒、比丘戒,其要求和仪式也远比在家戒复杂。

    受了沙弥戒,才有资格在僧团生活并接受教育,同时,享受僧团部分待遇,参加僧团部分活动。受了比丘戒,才能成为合格的僧伽,接受作为僧伽的全部教育,享受僧团全部待遇,参加僧团所有活动。

    但受戒只是资格的取得,持戒才是身份的完成。受三皈五戒,是取得在家优婆塞和优婆夷的资格。而亲近三宝、如法持戒,才能成为合格的优婆塞和优婆夷。受沙弥戒,是取得沙弥的资格,能如法行持沙弥十戒,才能成为合格的沙弥。受比丘戒,是取得比丘的资格,能如法行持具足戒,才能成为合格的比丘。

    就像社会教育中,进入中学或大学,不等于就是合格的中学生或大学生。只有通过几年的教育,各科成绩都通过考核,才能成为合格的中学生或大学生。

    三、五年学戒、不离依止

    受了出家戒,就成为僧团的一员。在僧团教育中,取得沙弥、比丘资格者,先要经历“五年学戒、不离依止”的教育阶段。

    戒律是出家众的行为准则和生活规范。五年学戒,就是了解作为沙门释子应有的行为准则——“此应做,此不应做”。由于无始以来的贪嗔痴串习,人们往往有这样那样的不良习气,仅仅依赖戒律条文进行改变,是非常困难的。在现实僧团中,懂得戒律者不是没有,但又有几人能如法持戒呢?

    戒律非常重视依止的作用,尤其在培养僧格的阶段。通常,沙弥和新戒比丘应当依止剃度和尚或受戒和尚。在没有因缘依止和尚的情况下,当选择依止阿阇梨,从而在师父的监督和言传身教下如法生活。

    关于依止的意义,道宣律祖在《四分律行事钞·师资相摄篇》中说到:“依止意者,新受戒者,创入佛法,万事无知,动便违教,若不假师示导,进诱心神,法身慧命,将何所讬。故律中制未满五岁及満五岁愚痴者,令依止有德,使咨承法训,匠成已益。”

    就像婴儿必须在父母关照下成长一般,初出家者在僧团也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必须依止和尚、阿阇梨生活。婴儿不可一日离开父母,初出家或新戒比丘也不可一日离开依止师。《十诵》云:“无好师,听二、三夜;有好师,乃至一夜不依止,得罪。”《五百问》云:“若不依止,饮水食饭坐卧床席,日日犯盗。”

    出家僧格的养成,法身慧命的成长,也端赖依止师的教化。《僧祇》云:“日别三时,教三藏教法不能广者,下至略知戒经轻重,阴界入义。若受经时、共诵时、坐禅时,即名教授。若不尔者,下至云不放逸。”弟子有了过错,当师父的要给予惩罚。《善戒经》云:“不驱谪罚弟子,重于屠儿旃陀罗。”

    师父有教育弟子的责任,而弟子则有恭敬、侍奉依止师的义务。《四分律》云:“清旦入房,除小便器,白时到等。应日别早中日暮三时问讯和尚,执作二事,劳苦不得辞设。”这种恭敬有三种意义:“一则自调我慢,二则报恩供养,三则护法住持,正法久住也。”

    僧伽教育是树立僧格的教育,是改造生命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建立在弟子发心自觉的前提下,是建立在依止师人格力量的感召下,是建立在师资感情的交流下,是建立在弟子对依止师的恭敬下,也是建立在依法依律的准则下。五年学戒,不只是对戒律知识的掌握,更是僧格的全面养成。

    四、布萨——清洗自己的人格

    僧伽每半月半月要过组织生活,戒律中称为布萨。

    布萨,此云净住。《善见》云:“云何得知正法久住。若说戒法不坏是。”《摩得伽》云:“布萨者,舍诸恶性不善法,及烦恼有受,证得白法,究竟梵行事,故名也。”又云:“半月半月自观身,从前半月至今半月中间,不犯戒耶。若有犯者,于同学所忏悔。”《毗尼母》云:“清净者,名布萨义。”

    布萨是僧团极为重要的大众会议。通常情况下,每半月要举行一次,《戒经》中称为半月半月说。布萨会议的举行,同一界内的所有出家众都要参加。在布萨羯磨中,维那师说戒前会问:僧集否?和合否?未参加的比丘说欲及清净否?僧集否,是问在同一界内生活的比丘是否都来参加?和合否,是说参加者行为和目的是否一致?此外,若有人因特殊情况没来参加,是否请假,并对僧团做出的所有决定表示无条件的认同?

    布萨,汉译为净住。内容主要有二:一是说戒,二是忏悔。说戒,是由上座比丘或上座指定善于诵戒的比丘诵读《戒经》,大众以虔诚心恭敬聆听,并以《戒经》内容对照半月来的行为。《戒经》由五篇七聚组成,上座比丘每诵完一篇后,会有一个提示:诸大德是中清净否?连续问三次。若有人发现自己犯了哪条戒,就应出来发露忏悔。若犯戒却有意隐藏,其他人也可以根据见、闻、疑,以慈悲心帮他检举出来。通过僧团大众的威力及布萨的庄严气氛,达到教育效果。

    众生因为无明,无始以来都生活贪嗔痴烦恼中,造作杀盗淫妄种种罪业,为烦恼所杂染,为业所杂染,为生所杂染。通常,我们只是随自己的情绪、好恶在生活,根本不知道究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出家人必须半月半月参加说戒,以此强化对戒律的学习。让《戒经》的每条戒相,深深印在自己的思惟中。每当我们起心动念时,戒律自然会起到约束作用。这样也就不容易犯戒了。

    在持戒过程中,因为串习力强大,难免会犯戒。这就会使戒体受到染污,必须通过发露、忏悔进行弥补。如果任意放纵烦恼,而不懂得以忏悔来清除尘垢,内心就会成为一个垃圾场。所以,在培养僧格的阶段,忏悔非常重要。因为忏悔是人格的清洗剂,也是完善人格必不可缺少的方式。

    依律而制的忏悔法门,是根据罪行的轻重不同进行处理。有些只须自责就能忏已还净,有些需要对一两位比丘发露方可,还有些要4位比丘通过羯磨作法来忏罪,更有些需要有20位比丘作法,才能达到忏悔效果。总之,是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来净化僧格、净化人格。

    五、云游——淡泊人际关系

    在家人总是对家充满着执著,可以说,家就是执著的堡垒。正是由于对家的执著,远离家乡的人总是有份难以摆脱的牵挂。一旦回到家中,心也就安然了。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心安便是家。

    为了摆脱对家的执著,于是便有出家这种生活方式。

    出家是对家的超越,对私欲及占有的勘破。出家人还有没有家呢?严格地说,出家人是没有家的。出家人不仅要出世俗家,更要出五蕴家、出烦恼家、出三界家,只有超越一切执著和牵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出家。

    在家人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这就需要购买住房。为了居住舒适,还要进行装修,添置物品。进而是娶妻生子,建立庞大的交际圈。为了使之正常运转,就得努力赚钱。对来之不易的这一切,一旦拥有就会执著不舍,一旦失去则会痛苦不堪。

    出家要超越对环境和人际关系的牵挂,自然不能像在家人那样生活。为了避免这种对家的执著,佛制比丘不能长年居住在固定地点。在戒律中,头陀行者不能在同一棵树下住三个晚上,而比丘也应每三个月更换住处。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对住处产生贪著,若长期居于一地,就会对此地产生眷恋。此外,对于长期居住者来说,会觉得东西多是方便。而对云游在外者来说,会觉得东西多是累赘。从这一点来看,处处无家处处家的云游生活,本身就能帮助修行人克服对拥有的执著。

    佛陀在49年的教化中,足迹遍布各地,常随弟子达一千多人。他们追随佛陀,游行于各地,所到之处随缘弘法,把佛法种子洒遍各地。所以,佛弟子的云游,既是为了寻师访道,亲近善知识闻法,也是为了在弘法中度化众生,使正法传遍四方,代代相续。

    六、安居——定时潜修

    比丘每年要有三个月的定期潜修,以便专心学习、精进道业,戒律中称为结夏安居。

    安居是相对云游而言。当时,有些比丘终年在外云游,但印度夏季多雨,云游在外多有不便。且夏季昆虫很多,行路很容易损伤生命。鉴于这些过失,佛教也制定了结夏安居。安居并非佛教特有的修行传统,佛世时,其它宗教早已有之。佛陀只是将这种修行传统为我所用而已。

    对于凡夫而言,长期居住一地,内心容易贪著;而总是漂泊不定,身心又不易安住。佛陀是大智慧者,善知众生种种习性。为避免比丘对贪著住处,规定不得长期固定一处;为使比丘有相对稳定的学修环境,又制定结夏安居。

    道宣律师撰写的《四分律行事钞》时,将这部分内容名之为“安居策修篇”。元照律师在《资持记》中解释道:“形心摄静曰安,要期在住曰居,随时警励曰策,三业运善曰修。”夏安居为时三月,在此期间,比丘们摈绝外缘,收摄身心,全力以赴地精进学修。

    从现实僧团来看,安居这一制度极为重要。在科技和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许多寺院都成了闹市。出家人整天忙于应酬,既要管理寺院,还要从事弘法、教育、慈善等利生事业。尤其是寺院管理者,几乎和在家人一样忙碌。而长期从事各项事务,难免沾染世俗习气,增长烦恼妄想。久而久之,便会忘失正念,失去自我观照能力。为期三月的安居,能使长期处于劳作中的身心得到缓解,并通过闻思经教来培养正念,通过修习禅定来增长定力。经过这番充电,再面对事务性工作时,就能保有良好心态,至少不容易沉溺其中,为八风所动。

    七、简朴的物质条件——避免拥有的贪著

    人生存在世间,需要有相应的物质资源。所以,世人往往常年忙于生计。他们人生目的,无非是为了改善生存条件,此外就别无他求。

    而出家人是以追求解脱、成就菩提为人生目标,生计问题自然不是最重要的。佛世时,印度宗教师多以乞食获得生活资粮。在印度传统中,沙门乞食是受人尊重的。因为他们放弃对五欲的占有,为追求真理而生活,理应接受大众礼敬。

    通过乞食获得生存资粮,注定出家人必须奉行简朴的生活。佛教僧团成立之初,佛制比丘依四依生活,也就是着粪扫衣、常乞食、树下坐和吃腐烂药。粪扫衣,是将人们丢弃的破衣烂布缝制为袈裟。常乞食,是只以乞食为生,不接受信众供斋。树下坐,是住在树下而不是房舍中。吃腐烂药,是生病后吃人们煎煮过的草药。

    其后,佛陀又以四依为基础施设头陀法门,并时常赞叹头陀行。《增一阿含经》说:“其有毁赞十二头陀行者,则为毁赞于我,我常赞此法,由此住世故,我法久住于世。”《杂阿含经》也记载:如来移身分座给迦叶,又手授僧伽黎易迦叶所著大衣,于大众中称赞头陀行。这都说明了佛陀对头陀行的重视和提倡。

    无论是四依还是头陀行,从教育意义上说,都是为了减少我们的妄想、烦恼和执著。因为拥有越多,妄想就会越多,烦恼就会越多,执著也会越多。倘能奉行简朴的生活原则,妄想执著也会随之减少。

    当然,每个出家人的根机不同,身体素质不同,能适应四依或头陀行的比丘毕竟是少数,所以佛教的教育并非千篇一律,对比丘的生活问题还有许多不同规定。比如衣服,除粪扫衣外,又制三衣、百一乃至长衣。三衣,是比丘只能拥有三衣,如果多一件便是犯戒。百一,是在三衣外的生活用品,为生活方便,各种允许拥有一件。长衣,是三衣、百一外多出的生活用品,需要说净后才能合法使用。佛弟子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或依粪扫衣生活,或依三衣生活,或依百一物生活,或依长衣生活。佛陀制定的这些戒律,既使弟子们减少对物质的贪著,又考虑到生活方便,开中有制,制中有开,可谓用心良苦!

    八、总结

    综上所述,可见佛陀的教育的确不同于世间教育。其主要特点有四:一、佛教自身有着非常完整的教育体系,也有非常优秀的教育思想。二、佛教教育和世间教育的目的完全不同,世间教育着重知识和生存技能的培养,而佛教教育则是转凡成圣、断惑证真、成佛做祖的教育。三、两种教育目的不同,采取的教育方法自然也有区别。四、戒律教育虽以相应的律学知识为基础,但主要是通过如法的实践来完成。由律仪生活养成高尚僧格,由律仪生活为人天树立德行典范。

    佛教有八万四八法门之说,虽然只是一个笼统的数字,却反映了佛教教育的多样化。佛教有三大语系及各个宗派,各自都有完整的教育体系,这些丰富的宝藏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我们今天来研讨佛教教育,还是要本着契理契机的原则,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积极适应当代。唯有做到这两点,才能更好地弘扬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