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惟贤法师
讲经缘起
各位师父们、居士们:
今年适逢“华严座主”应慈老法师圆寂四十周年,上海佛教界进行纪念,特别举行纪念法会,包括一系列活动,讲经法会就是活动之一,我应上海佛教协会觉醒法师、观性法师、德育法师之邀有缘参加法会,讲《华严经》的要义,这个因缘很殊胜,非常难得,在此,我对上海佛教界的居士们,还有玉佛寺、沉香阁诸位师父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大乘经典中,《华严经》被称为经中之王,本来《法华经》是经中之王,《华严经》在历史上判为“一乘顿教”,所以一般称为“经王中之王”,由此可见《华严经》的重要性。《华严经》是唐朝实叉难陀尊者翻译过来的,一共八十卷、三十九品,有四万五千颂,过去我们的一些老师父们费了很多心,把《华严经》字数数出来,一共是十兆九万五千四百八十四字,卷帙很浩翰。
武则天与《华严经》的因缘
关于这部经,我们应该怀念唐代武则天,武则天曾经在尼庵住过一段时间,对佛教有深切的了解,也有深厚的感情,从入皇宫以后,没有忘记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经典里的《华严经》。
《华严经》的翻译是在东晋时期,当时翻译的是佛陀跋陀罗,在建康(即今南京)翻译的,那个时候叫《六十华严》,其中的缺点是什么呢?就是卷帙不全,很多内容没有,所以武则天深感遗憾,希望得到全本,后来听说在于阗国,就是现在新疆的西边,叫和田的一个地方,那个地方盛行大乘佛教经典,同时有一个印度尊者实叉难陀,深习大小乘经典,学问很广博。武则天听到以后很高兴,就派人迎请他到当时的洛阳,同时把梵本《华严经》也带到洛阳,带到洛阳以后,就进行翻译,在宫廷中的皇家寺院遍空寺进行翻译,当时参加翻译的还有菩提流支等好几位梵僧。
在翻译过程中,武则天很重视,翻译完后,武则天亲自题写书名,亲自作序,不久就请法藏法师进宫宣讲《华严经》,法藏法师即是贤首国师,是正式建立华严宗的祖师。
在翻译和宣讲过程中有几个预兆,当实叉难陀要翻译《华严经》的时候,武则天有个晚上做梦,梦到天降甘露,她起来以后就感觉奇特殊胜;法藏法师开讲《华严经》的时候,讲到华藏世界品,大地六种震动,这种震动不是普通的地震,是吉祥的预兆,动而不受灾,是很好的预兆。这两件事情都是记载在历史里面的,说明这部《华严经》是很殊胜、很希有、很难遇的。
实叉难陀在翻译完《华严经》以后,又回到和田,后来的唐中宗,就把他请到京都来,但是不幸的是,不久他遇到疫症,是不治之症,就圆寂了。圆寂以后,经过火烧,舌头不烂,有很多舍利子,他的弟子就把他没火化掉的舌头、舍利子,送回于阗建塔供养。所以《华严经》的流传,武则天出了很大力量,我们今天要怀念她。
《华严经》的大乘境界实际是菩萨、佛的境界。佛当时成道以后,在第二七日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讲法,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佛就在菩提树下为法身大士讲,所以这是佛的自证境界,菩萨的最高境界,我们今天能够听到这部经,是很大的佛缘。
听经要存三种心
在这里我告诉大家,在听经的时候要存三种心,第一个寂灭心,第二个恭敬心,第三个广大心。在本经的《净行品》中,智首菩萨代表大众向文殊菩萨请教“如何发愿”,文殊菩萨的原话是什么呢?他告诉智首菩萨,“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最上胜妙功德”。从这句话中我们就了解到,发菩萨大愿要像文殊菩萨发一百四十一愿一样,首先把心净化下来,要善用其心!不能善用其心,你就不会了解、不会悟入,不会深入法藏,更说不上结合修行!所以要注意这颗心!要善用这颗心!
在经中注解有譬喻,就好像在大海中行船,行船要顺利,要找到方向,必须要靠舵手,舵手掌握得稳当,看得清方向,才能乘风破浪,达到彼岸。否则,如果舵手忽略了、马虎了,随随便便的,那就危险了,一是可能会触礁,二是可能会翻船,就有生命危险。
善用其心,掌握其心,就好像大海中航船的舵手一样,一定要掌握稳啊。我们在座的都是学佛的、皈依三宝的,希望你们能够善用其心,保持心灵安静,使它能够安宁,使它能够发菩提心,向上追求,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不辜负。
应慈老法师的华严妙行
沉香阁现在举行“华严法会”,来纪念应慈老法师。应慈老法师在他圆寂以前长期住在沉香阁,在沉香阁弘扬华严教义,讲《华严经》,同时和当时月霞法师办华严大学,培养研究华严的接班人。我在重庆开县的时候,有位慧西老法师,就是研究华严的,在华严大学毕业。重庆的遍空老法师、竺霞老法师,也是研究华严的,慧西老法师当年在重庆南岸大佛寺办华严学校时,他们在里面学《华严经》,遍空老法师现在已经一百多岁了,竺霞老法师已经圆寂了。我就是从那个时候,晓得上海的应慈老法师。
应慈老法师功德很大,被海内外教徒赞奉为“华严座主”。玉佛寺已经圆寂的真禅老法师,他的亲教师就是应慈老法师。在一九九五年十一月,由真禅法师发起,当时佛教协会高振农居士还在主持会务,组织了一个研究会,就是“应慈老法师佛学思想研讨会”,我当时应邀参加,参加之前,我看了应慈老法师的有关传记和他的一些思想特点,就在会上提出了应慈老法师几点重要思想:一、教宗华严、行在禅那;二、般若不明、万行虚设;三、禅净同源;四、出世而入世的菩萨行。
我在会上就提了这几点,这是对应慈老法师的华严思想和华严妙行,大概的一个总括,当然没有完全总括到,因为《华严经》精深博大,应慈老法师道高德重,这只是根据我的浅见提出的概括。现在我就把这四点简单解说一下。我们纪念应慈老法师,就要学习他的华严精神,并运用在实际行动上,这是很重要的。
一、教宗华严,行在禅那
这说明应慈老法师崇奉的大乘教就是华严教,以华严教为宗,为什么?因为华严教是一乘顿教,其中心内容就是显示如来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众生的身心本体,所谓明心见性,性就是指这个,禅宗讲叫本来面目,讲真谛是它,讲法性也是它,讲诸法实相还是它。
一真法界是直说明真心,我们学佛法,就是要恢复这个真心,明心见性,这中间性与心是有区别的,性就是本来不动的本性;心,即在起心动念的时候叫做心,经过修行去了无明障蔽之后才叫做真心,也就是真性。我们必须要恢复妙明真心,这叫一真法界,就是如来的法身,学佛就要达到这个目的。
那么,什么叫法界观?就是菩萨的和谐宇宙观,包括一切色法、心法、善法、恶法、无记法,包括这个器世界、有情世界。这个器世界、有情世界能够以如来真心加以融通,就把世间所有矛盾、差别、对立、斗争就融化了,就象如来的心一样:广大、真实、平等、清净。
这个法界观,也就是和谐宇宙观,就是被真心融通以后,成为菩萨的缘起观,对宇宙的观察,一切缘起法,互相依存,不再相对立,法法相资,法法平等,在众生间,就打成一片,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众人中有我,我就有众人;国家有我,我就有国家;世界有我,我就有世界。这就成为很融洽、和谐、平等的这么一个世界。在这种情况之下,人人学佛法,人人学普贤菩萨,做到真俗圆融、悲智兼运,做到众生无尽,愿行无尽,一直与一真法界相应,完成佛果,这个境界好高大!这是我们学佛人,也希望一切众生应该走的共同道路,只有走这条道路,才能解脱,才能成佛,所以希望大家要了解这个道理。
现在这个世界,人心混乱,灾难频繁,战争潜伏,充满恐惧,如何转变过来,必须希望人人学菩萨,弘扬《华严经》,现在中国讲建设和谐社会,只有“人人都学菩萨”,才是真正的和谐。达到这个和谐,社会就安宁,国家就繁荣,世界就和平,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华严,弘扬华严,在今天的意义很重要。
“教宗华严、行在禅那”,这就说明,要了解华严,要与一真法界真心相应,要建立法界观,必须在行上用功夫,不能是专讲教义,不能夸夸其谈,谈而无用,说食数宝,必须在行动上,要修习禅观。
禅那,是印度语,翻译到中国来,叫静虑,静中思维,静就是止,思维是观,修静必须要达到止观双运,关于止观的功用,前人有这么几句话:
破执著之利斧,
断情见之钢刀,
趣菩提之阶梯,
除烦恼之妙药。
这四句很重要,为什么要修止观,其功用很大的,就好象利斧一样,很锋利的斧头,可以劈柴,可以砍树,我们是砍什么呢?要把无明执著砍掉,“我执”、“法执”,这个执著是生死根本啊!执著不断,生死就不能解脱。所以说是破执著之利斧,断情见之钢刀。
什么叫情见?就是由世俗之情、物欲之情,生起来的邪见解,包括五种见: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身见,即是我见;边见就是执常、执断,认为世间上是常存的,或者生命消灭了就没有了,成为断灭见,叫做执常、执断;邪见就是诽谤因果,拨无因果,从而毁谤三宝,这是断人善根的;见取见就是执著以上的见解为正见叫见取见;戒禁取见就是一种邪法的修行,过去印度有滚粪坑的外道,现在美国的很多地方有外道集体自杀升天,搞这一套的,就叫戒禁取见。学佛要超尘出俗,超情离见,就要修止观,由止观修慧,证得般若就可以断除。
“趣菩提之阶梯”,从初发心学佛之后,逐步走上菩提道路,但是难关很多,八风吹动,各种困难都要来,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必须具有定力,没有定力那就退了,堕落了。你能够走上菩提阶梯,一步一步走上去,要靠止观。
“除烦恼之妙药”,止观是妙药,可以消灭心中烦恼,什么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为六个根本烦恼,还有二十个随烦恼。《瑜伽师地论》讲了一百多种烦恼,细细地讲,有八万四千烦恼,形容大大小小的烦恼很多,如果修止观,就可治烦恼病,它就是妙药,有首偈子:
若能静坐一须臾,
胜造七宝微妙塔,
宝塔顷刻化微尘,
一念静心成正觉。
这就说明止观很重要。能够静坐短时间哪,都胜过造七宝塔,因为有形的塔很容易破坏,就如我刚才说那个实叉难陀的家乡,后来经过一次灾难,先是经过回族侵入,后来经过天灾,落得城都没有了,什么大小寺院哪,什么塔呀,统统没有了,现在能保留下来的历史都是经过考古学家挖掘出来的一些文物。所以这个物质的东西是靠不住的,都有“成、住、坏、空”,但是我们内心的宝塔呀,你修好了,永远存在,火也烧不倒,水也淹不倒,风也刮不倒,人为也破坏不了,这很重要的,所以“宝塔顷刻化微尘,一念静心成正觉”。宝塔很快就化为微尘,没有了,但一念静心存在的话,相续下去,可以成菩提果,完成正觉。这是刚才我讲的静坐的重要。
当然这个静坐,大家注意啊,不要学外道那些禅,那种静坐会走火入魔,为什么?我执没有断,烦恼没有除,是非得失的心没有去掉,执著各种相,贪心不除,你修静,一是静不下来,二是容易走火入魔,所以必须修出世禅。
太虚法师讲到禅,有四个方面:一、安般禅;二、五门禅;三、念佛禅;四、实相禅。安般禅就是修数息观,以数息入静,它专门有套修法的。五门禅是针对你的病根来修,贪心重修不净观,瞋心重修慈悲观,痴心重修因缘观,慢心重修界差别观(观十八界),散乱心重修数息观,这是五门禅。第三是念佛禅,念佛是件好事情啊,念佛入定,就可以得念佛三昧,叫念佛禅。第四实相禅,那就是像须菩提一样,发大心,在修行中观三轮体空,超出一切相,叫实相禅。念佛禅也可以与实相禅相结合,念佛到念而不念,不念而念,离能所相,那叫实相禅。
二、般若不明、万行虚设
在六度万行中,般若度是第一,假若你修其他的善行,没有般若为指导就是人天善行,人天小果,还是在轮回中,所以般若很重要。《华严经》是智慧的经典,般若讲缘起性空、缘起性空之智,空就是根本智,缘起是后得智,空就是无漏无分别智,缘起就是无漏有分别智。这个分别不是一般的虚妄分别,而能够善查因果,善识善恶,分清邪正,走正大光明道路,这就是妙有,就是缘起,《华严经》所讲的根本也就是这些。
由真心融通世出世间,一切万法,不管生物界、自然界、社会界、人类,以真心融通,彼此达到法法相通,法法平等,从真空见妙有,妙有见真空,这是般若的内容,假如不明白这一点,你在行动上没有指南,纵然有一点小善,功德也不大,如果以般若为指导,你能够做福德的事情,修善,那么功德就不可限量。这点《金刚经》已说得很清楚。
三、禅净同源
这是中国大乘宗派从唐以来的一个优良传统,中国的丛林、居士团体、佛学社、念佛社,一般都是讲禅净双修,这也是汉传佛教的特点。为什么叫禅净同源呢?尽管两者在修持方法上稍有差别,但是他悟入的大乘境界、达到的佛果是一样的,在修心方面是一样的。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开首第一偈讲:
都摄六根,
净念相继,
入三摩地,
斯为第一。
这就是禅净双修的功夫。念佛的人,要使六根不要乱动,先要守根,守根以后就护意。
“净念相继”,念佛,保持正念,就能够护意,能够守根护意,就能进入禅那境界。
“入三摩地”,三摩地就是三昧耶,是禅的功夫。什么叫三昧耶呢?三昧耶译为等持、等至,内心达到平等运持,进入轻安的境界,这就是禅宗的功夫。所以禅与净是一致的,历史上各宗各派的祖师,尽管他研究的教义各有发挥,但落实在实际行动上都是念佛参禅,所谓“教研本宗,行在净土”,或者是禅净双修,一直到印光法师,都是这种提法。
四、出世而入世的菩萨行
这种行就是大乘菩萨行。《大方广佛华严经》,这个“华”是什么呢?就是莲花,修六度万行的因花,以此因花而庄严佛果。出世而入世的精神,就好象莲花一样,莲花的功德微妙香洁,微妙就是智慧很高,处污泥而不染;香洁,就是品行高,处污泥而不染,但是也不舍污泥,不舍众生。所以华藏世界有净土也有染土,佛菩萨不舍众生,以大悲大愿、出世入世精神,广行六度万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
在抗战时期,日本的飞机从上海炸到重庆,在飞机轰炸之下,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巨大损失,当时我在重庆,才十多岁,我亲眼看到,重庆几乎被炸成一片废墟。就在这种情况之下,佛教徒奋不顾身,组织僧侣救护队,从上海到武汉,武汉到重庆,都组织僧侣救护队,在日本飞机轰炸之下,救护伤亡的军民,死了的、牺牲了的,抬出去安埋;活了的,做医治。僧侣们背起药包,抬起担架,不怕牺牲,这说明佛教徒的无畏精神、慈悲精神。
有一个乐观法师,他从上海到重庆,就住在慈云寺,发起组织僧侣救护队,抗战结束之后,他写了一本书,叫《奋迅集》来记述这些事情。我在《奋迅集》里看到应慈老法师的一篇序,他很赞扬这种精神,他说:僧侣在平常好好修持,念经拜佛,遇到国家有灾难的时候,应该奋勇站出来救国救民,这就是大无畏精神,这就是狮子奋迅精神!所以叫《奋迅集》嘛。
应慈老法师在抗战时期,爱国爱教,他本人主讲《仁王护国经》,曾经修建护国息灾法会,这是爱国组织,也是爱护众生的悲心表现。同时在乐观法师的《奋迅集》里,他提出“狮子奋迅精神”,应慈老法师不单是讲经弘法,在实际行动中爱国爱教爱众生,这些都是具体表现。
从以上这四段,我们就可以看出,应慈老法师研究华严,他的人生观,他的行动,是以华严为指导。以上这些内容作为我讲《华严经》要义的一个引言,也是众缘和合,在沉香阁开讲《华严经》的因缘。
关于本经之宗趣,我是根据华严宗四祖澄观法师(又叫清凉国师)著的《华严疏钞》来讲的。清凉国师是华严宗的第四代祖师,法师崇拜文殊菩萨,常朝拜五台山,他对《华严经》研究很深。
曾经有这么一段故事,当《华严经》翻译回来以后,华严宗三祖贤首国师宣讲过,后来澄观法师发心写疏钞,在没有写之前,他就拜佛,拜华严三圣,在拜的时候他就祝愿,希望能够合乎佛心,把这部书顺利完成,求佛加持。当天晚上他做个梦,梦中见到诸佛菩萨充满虚空,一片光明,他就在光明中礼拜诸佛菩萨,同时他捧起那片光呑下去,第二天他的境界就不同,深入悟境,智慧很高,写起来文笔流利,疏钞得以圆满完成。一般研究华严必须要读清凉国师的疏钞。
华严宗二祖智严法师建立法界观,解释十玄门,清凉国师又建立了十玄门,出入不大,但秩序有点不同,所以智严法师的叫老十玄门,清凉国师的叫新十玄门,内容都差不多,我现在就是根据清凉国师《华严经疏钞》大义进行解释。《华严经》总共八十卷,加上般若三藏里的《普贤行愿品》,就是八十一卷,一共三十九品,文义浩瀚,现在这个法会开讲,只有短短的一个多星期,照文讲没有办法讲完,所以只有提纲来讲,能够顺利地讲完就好,这是我的愿望。
第一节宗趣
澄观大师的注疏里的宗趣讲:“本经宗趣:以明法界缘起,理事因果,不思议为宗;以真俗圆融,悲智兼修,契入一真法界为趣”。
什么叫法界
什么叫法界?法界的界一种从性来讲,就是体性,理性;一种从差别事物来讲,就代表各种事相。理性代表真心之体,就是一真法界,如来法身;差别事物,就代表因缘生法。理与事是不能分开的,事是由理来成就的,理因事显,事由理成,所以理中有事,事中有理,这是圆融无碍的。佛教把这个没有分开,有心就有物,有物就有心,心物不二;不像一般的哲学讲心就是主观的心、第六意识的心,讲物,就是自然界的物、物质的物,把心物分开,就有偏见,难免就有矛盾,就有差别。佛法讲心物总合,理事圆融,理代表一真法界,如来真心,他的功德就是广大、真实、平等、清净。
第一广大,就是不狭隘,佛心广大如虚空。
第二真实,就是不虚假,没有半点虚假,是怎么样就怎么样,为诸法真实相。
第三平等,没有差别,一切法平等平等,心性平等平等,因此没有矛盾。
第四清净,清净就不染污。世间上的事情,随五浊恶世,难免染污。要符合心体就是清净的,纯洁的。所以说到理方面代表佛的心体;说到事方面就是因、缘、果,因缘生法的一切差别事相,这些事相在唯识学来讲是法相,包括色法、心法、善法、恶法、染法、净法,森罗万象。这些法在众生境界来讲,差别重重,矛盾重重,斗争重重,烦恼重重,不说做菩萨,做人都做不好!
必须以真心融通,做好人,特别是做好菩萨,象佛心一样,都能够存广大心、真实心、平等心、清净心,以这种真心融通世间一切现象:自然现象、人生现象、宇宙现象,就达到消灭差别、平等圆融、和谐无障碍。这种“观”就是菩萨的宇宙观,有这个观,再结合行,什么行呢,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行,其中包括六度万行,就可以救苦救难。
普贤菩萨四无尽,即虚空有尽,众生有尽,众生业有尽,众生烦恼有尽,我的愿才有尽;但是虚空无尽,众生无尽,众生业无尽,众生烦恼无尽,我的愿就不尽!而且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了不起啊!这种愿望,每一念一念,刹那刹那的,都没有间断,在行动上身业、语业,都不疲厌,都不感到疲厌,结合学普贤菩萨这种愿行,就是整个法界观,从理论到实践的内容。所以我说,法界观是什么?就是菩萨圆融的、和谐的宇宙观。能够以此观,就可以达到菩萨愿望,根据愿行,与一真法界相合,得到庄严佛果。
什么叫做相
什么叫做相呢?唯识学解释的法相,有三种:第一相貌,第二义相,第三体相。
第一、相貌。相貌是什么?意识和前五识,同时显示的色尘,显色、形色、表色,是可以看得到的,叫相貌。
第二、义相。就是第六意识根据印象了解的相,进行思维、分析、判断,引起的影相;同时第七末那识,缘根本识所生的我相,都包括在里面。
第三、体相。就是一种最单纯实体之感觉,一般称为直觉。完全用于前五识,非第六意识。
所以法相唯识,对相分析得很微细,比如说这个色,除五根、五尘外还有无表色、法处所摄色,其中又分五种: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定自在所生色、遍计所生色,都是一般人眼看不到的。有些科学仪器可以验出来,如声波、光波、电波,但有些验不出来,如由定力所产生的色,由受戒产生的色,由执我产生的色,就验不出来。所以佛教讲的色,范围很宽,《心经》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体现妙有真空,而这个色范围非常广,说明佛教教义精深博大。
第二节一佛三菩萨
你要认识《华严经》的内容,进一步了解《华严经》的宗趣,必须要认识一佛三菩萨,一佛是指毗卢遮那佛,三菩萨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一般讲是华严三圣,中间是毗卢遮那佛,实际是报身卢舍那佛,左边文殊,右边普贤,这里还提到弥勒,因为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以后见弥勒菩萨,登弥勒楼阁,圆成佛果,弥勒菩萨起了关键作用,所以要提到弥勒菩萨。
毗卢遮那佛
毗卢遮那佛翻译过来就是光明遍照,这种光明遍照尘沙世界,在经上佛陀没说法而是放光,以放光而说法,不说而说。智慧光明,是如来的法身,以法身为体。
文殊菩萨
文殊师利翻译过来叫妙吉祥,以妙智为用,妙智就是普光明智,这种智慧就是根本智、空性智,发出来的就是差别智,只有这个智慧才能够了解、观照如来的心体,了解以后才能真正起信仰,建立正信,所以佛教的信不是一般讲的什么迷信、邪信,而是智慧之信。
本经六位修行阶梯,第一位就是十信,这是由文殊菩萨的大智建立起来的,在建立正信发菩提心后,接着就要靠普贤万行引导,以普贤行磨炼其心,增进功德。普贤是等觉菩萨,等觉仅次于妙觉。
普贤菩萨
什么叫普贤呢?德无不周为普,至善调顺为贤。他的德普于三界九有,他的善是至善调顺,能够调伏一切众生的烦恼心,解决众生一切痛苦,顺成善法,所以叫普贤。
在文殊的大智之后,结合实际行动,就必须要有普贤之行,普贤十大愿,普贤二千行。在行中,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救苦救难,到了功行圆满,就能契入一真法界,圆证佛果,在这个时候,就可以见弥勒,登弥勒楼阁。《入法界品》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以后,就到了弥勒楼阁,见到弥勒。弥勒菩萨是印度语,在中国叫慈氏,是因为他世世生生修慈心定。
弥勒菩萨
文殊、弥勒、普贤都是佛的大弟子,弥勒住在兜率陀天内院。兜率陀天内院不象外院,外院是天人境界,内院是菩萨境界,在若干万年之后,他下生在人间,那就是一个人间乐园,也就是人间佛教所讲的人间净土,过去形容什么花果满园、五谷满仓、牛羊遍野,都远远不及这个境界。所以弥勒菩萨,叫做一生补处,只得一生就登入佛果,若干万年之后生在人间,也是龙华三会,在龙华树下说法,广度众生。
现在一般寺庙里供奉的弥勒菩萨,那是五代时候的化身,叫布袋和尚,大肚子,经常笑嘻嘻的,提着一个布袋募缘,别人骂他、讽刺他,他都不管。打他,他就跑得远远的,心胸广大,面带笑容,代表欢喜吉祥。善财童子经过五十参以后,最后遇到弥勒菩萨,进入楼阁以后见到殊胜境界,契入法界。然后,弥勒菩萨就叫他见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又叫他见普贤菩萨,来圆成这部《华严经》一真法界的内容,圆因圆果。
华严经的精髓
发心是很重要的,你能够发心而且坚定下去,必然完成正觉,打个譬喻来讲,由上海坐飞机到北京,飞机票买了,登上飞机了,必然要到北京,因果相应嘛。所以善财见文殊菩萨就表示,佛果与最初的信心是相应的,有信心,走上菩提道,必然会完成佛果。文殊菩萨又叫善财童子见普贤,是什么道理呢?必须要结合实际行动,修六度万行,在实际行动中逐步升华,才能证入一真法界,完成佛果。
《华严经》的要义,讲体用因果,以毗卢法身为体,以文殊菩萨妙智为用,因智起行,普贤菩萨妙行为因,行竟则一生补处弥勒菩萨为果。《华严经》的内容,整个体系以一佛三菩萨就可以说明,这就是《华严经》的精髓,不单有理论,而且要结合行。信解行证是相应的,教理行果也是相应的。佛法在行方面讲信解行证,在理论方面讲教理行果,这是不能分开的。《华严经》八十一卷,不出信解行证,不出教理行果,都是有系统的,研究它必须从这方面着手。应慈老和尚讲的“教宗华严,行在禅那”,而且提出“出世而入世的菩萨行”,都是要注重行动,不注重行动,口说没有意义。
一念不生全体现
所谓“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大家要好好体会这句话。学佛不要丧失信心,禅宗讲的“狂心顿歇,歇即菩提”,能把那个狂妄心停止下来,你当前就可以证入菩提境界,大地山河,无非菩提境界,有首偈云:
一念不生全体现,
六根浮动被云遮。
什么一念呢?妄念不生,妄念没生起来的时候,万里无云万里天,虚空广大,法界无边。如何一念不生,那就好好持戒,修定。在唯识来讲,要断除遍计执、我执、法执,在《金刚经》来讲,要消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法相、非法相。这个妄念要去掉的,不生这个妄念,就会“全体现”,什么全体现?一真法界的“全体”就现了,像太阳当空,慧日朗照,所以《华严经》有首偈:
若人欲识佛境界,
当净其意如虚空,
远离妄想及诸取,
令心所向皆无碍。
这就是“一念不生全体现”,佛的境界。假如你眼耳鼻舌身意动了,随境所转,自己作了环境的奴隶,做不了主,天空就出现乌云,太阳光就不能显现,就受到无明我执障蔽,不能明见心性。所以学佛在念头,念头很要紧,这个念头在眼前来说是一念,时间很短,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生灭,很微细的呀,就在一念中就有过去现在未来,过去现在未来其中又分过去现在未来,这样一推下去,前前无始,后后无终,时间很长。
《华严经》里面讲,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一念之间通于过去和未来。我们要保持正念,一般凡夫就是一念之差,起恶因了,就造业,有因必然有果,那就是未来不好。所以一念之间很重要。我特别强调:要守根护意,六道大门守不好,强盗要进来偷,偷你的法身慧命。守根护意,不管禅宗、净土宗,还是其他宗派,都是行持的基本功夫,只有这样,才能解脱。
本经之经题略释,是根据《华严经》的离世间品提出来的,包括:《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经题的定义、佛以德显示的十身、菩萨在修行中常见到的十佛身。有些人怀疑:为什么《华严经》常讲有恒河沙数的菩萨和佛,真有这么多的佛菩萨吗?殊不知华藏世界,重重无尽,境界不可思议,你能够把尘心转为真心,与一真法界相应,那就是在有形无形间,随时可以见到佛,这个道理,要好好思惟。能够与真心相应,无处不是佛地,无处不是佛身。
第一节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定义
从题名就可以知道这部经典的重要意义。经名一是法喻因果并具,二是理智人法兼备,有法有喻,有因有果,有人有法,有理有智,结合起来的。
什么叫大方广
什么叫“大方广”?大代表真心之体,方代表真心之相,广代表真心之用。学习经典,如法修持,就可以恢复真心的体、相、用。学佛就是要达到这个目的,这是说明佛证的果。
“大”,真心之体。佛的真心,就代表如来之性,这个体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光明遍照,无处不在,这是真如之性,无生无灭,超越空间和时间。
“方”,真心之相。就是方圆正直、万德庄严,包括方正、慈悲、智慧、安隐、清净。庄严,是真心之相,得四无畏妙相庄严。
“广”,真心之用。就是由真心发挥的妙用,由体显用,能生万法,世出世间一切善因善果,都有真心妙用。
以如来三身来表示,真心的体就是如来的法身,真心的相就是如来的报身,真心的用就是如来的化身,这都是佛果啊,大方广就是代表佛所证的法。
什么是佛
“佛”,佛就是佛陀,佛者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是指的果位的佛。能够证得微妙的心体,微妙的心相,微妙的心用就是佛,由本觉到始觉,由始觉到妙觉,完成佛果,到这时的佛,三觉圆,万德具,具足三身四智、五眼六通。
佛果的功德是难可思议的,我们要有深切的信仰,要以智慧眼来观察。“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对于佛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绝不能疑惑。
“三身”是法、报、化三身。
“四智”是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
“五眼”是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
“六通”是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
这是佛的功德,佛的果位的不可思议的具足的福德智慧,应该深信不疑。
什么叫华严
什么叫“华严”,这是讲因位,指佛在因位之中修菩萨行,即六度万行之因花。
“华”就是莲花,莲花的功德微妙香洁。微妙,就是甚深奥妙,形容其大智慧;香洁,形容其品德之高,处污泥而不染。所以菩萨行,就是莲花行,具足大悲大智。大智,不着污泥;大悲,处污泥而不染,而且能够喷洒芳香,净化国土。
菩萨行,就是佛在因位上种的花,以此因花,庄严佛果。因花就是修德,果就是证德。这是个譬喻,指以六度之因花,庄严佛果,就是由修德庄严果德。
心与性是一体的
在这里要补充一个问题,讲到心、性,其实心与性是一体的,明心见性。其中又有些区别,一般讲的心是动的,是虚妄的,是有为的,至于讲性,就是真如性、真实性、不生灭性、常住性,是处于静态,而心是处于动态,就象水波一样,水被风吹动,波浪滔天,这是心的作用,妄心的作用。当风平浪静时,水天一色,可以显映森罗万象,智慧明朗,静照万物,这就是性。所以唯识法相讲五位百法,心法八个,心所法五十一个,都包括在这里面,在没成圣位以前,都是这个心,经过修行以后,真心显现,那就是性。
一真法界,就代表性,这个性,即毗卢遮那佛的性,第一它是众德圆满,由修位到果位所证;第二常住不变,不象有为法,是无为法;第三能够融通身土,就是说佛身有佛土,比如毗卢遮那佛就有华藏世界,阿弥陀佛就有西方世界,药师琉璃光佛就有东方世界,佛身有佛土,既有正报,又有依报,这是毗卢遮那佛的功德显的妙用。在《入法界品》普贤菩萨赞扬佛的功德,有这么几句:
虚空真如及实际,
涅槃法性寂灭等,
唯有如是真实法,
可以显示于如来。
这是佛果的功德。“虚空”言其广大;“真如”言其真实不变,如如不动;“实际”就是离相,无相而离相,遣除诸相,《金刚经》讲“离一切相即名诸佛”;“涅槃”就是佛的清净寂灭境界,消除烦恼,断除生死,清净寂灭;“法性”就是遍于一切有情无情,这个法性是普遍的,法性也是客观实际的;“寂灭”,这是涅槃之相。这几个功德,虚空、真如、实际、涅槃、法性等,这种真实法,才可以显示于如来的功德,这是普贤菩萨在《入法界品》赞扬如来的功德。
另外提到法性,经上有这首偈说明法性的功德:
法性本寂无诸相,
犹如虚空不分别。
超诸取著绝言道,
真实平等常清净。
“法性本寂无诸相”,法性本身就是一种寂灭的,远离诸相的,就好象虚空一样,没有虚妄分别,没有能所分别。
“超诸取著绝言道”,不是象凡夫一样有能取所取——有能取的我、所取的法,这个境界是不可以思议的,是用语言描述不出来的。
“真实平等常清净”,就是说这是真实不虚妄的,平等无差别的,清净无染污的,这就是法性,这就是如来的真实性。
所以,“大方广”是所证的法,“佛”是能证的人,“华严”是佛在因位上修的万行因花,大悲大智大愿大行,代表悲智愿行,以这种因花而庄严佛果,有此能修的因才有所证的果。诸佛众生,佛性平等,此“大方广”系三世诸佛所同证,十方菩萨所同修,大千圣众所同尊,法界众生所同具!佛佛同体,佛佛道同!
佛法讲众生平等,佛性平等,这与崇拜梵天,崇拜上帝,崇拜神我是完全不同的。佛说《华严经》是对菩萨讲的,即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但也是给佛灭度以后一切众生——能够发菩提心的、学菩萨的众生,对他们讲的,能够发菩提心、能够修菩萨行,就与佛同等,为什么?因为佛性平等,佛说法是为众生而说,能发心学佛,发了大心,佛是忆念到你的,佛是加持你的。《金刚经》里讲: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如来善付嘱诸菩萨。你能发心,如来经常都在念你,在加持你,还要告诉你,如何登上菩萨阶梯,达到果位,佛真是大慈大悲啊!佛恩难报!
所以,佛说《华严经》,虽然华严境界很广大、很深奥,但是也是为众生讲的,为接引众生而宣说的这部经。
以上,就是“大、方、广、佛、华严”这几个字的意义。
什么是经
“经”,在印度语叫修多罗,翻译成华语是契经。契,就是上契诸佛理,下应众生机,根据众生的根机而说各种法门,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所以,经是依佛法修持的准则,依佛法修持的典范,依佛法修持的正道。经典就是佛的法身舍利,要尊重经典,供养经典,读诵行持经典,是不可轻慢的。能够如法行持,就是恭敬佛的法身舍利,功德是很大的。
第二节以德显示佛的十身
上面讲了佛的功德大,具足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以德显示,佛具足十身:第一菩提身,第二愿身,第三化身,第四力持身,第五相好庄严身,第六威势身,第七意生身,第八福德身,第九法身,第十智身,这叫佛的十身,也包括了上面所讲的“法报化”三身。
融三世显示佛的十身
第一、菩提身。就是佛在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成正觉,证得了佛果,禅宗神秀讲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这句话就代表佛果。
当佛在菩提树下睹明星时,朗然大悟,叹息:“奇哉!大地众生无不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时就证菩提身,也就是这时不久就讲《华严经》,发挥他这段话的妙义。
第二、愿身。这就代表佛的悲愿。佛在三大阿僧祇劫,舍弃了国臣妻子宫舍,舍弃了财产享受,牺牲自己,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就基于这个愿力。佛佛同等,十方诸佛都有愿,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文殊菩萨一百四十一愿,普贤菩萨十大愿,观音菩萨十二大愿,地藏菩萨也发大愿。虚空有尽,我愿无穷,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有愿必成。当然这个愿不同普通一般人的愿,普通的愿,为家庭,为名,为利,为金钱,为地位,因此尔诈我虞,你争我夺,这个不是那个愿,是基于大智慧、大悲心,超凡脱俗而发的这个愿。
第三、化身。佛证了果以后,发挥真心的妙用,本着大悲心,以千百亿化身救苦救难,千江有水千江月,月亮映在各处,江河大海都有月亮,形容佛的化身,你只要静下心来,就可以得到佛的感应,见到如来佛的化身:
诸佛清凉月,
常游毕竟空。
众生心垢尽,
诸佛影现中。
有些人说:我没有见到佛,我没有得到感应哪?!你内心的污浊除掉没有?你的邪恶思想除掉没有?你要自问一下,你如真正除掉了污浊,佛的化身可以感应你,加持你。
第四、力持身。说明佛的力量象金刚一样坚固,住持正法,永久不坏。
第五、相好庄严身。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只是个形容,其实无量无边地好,赞扬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数亦无边。
这都是佛的相。佛眉间放光,光明遍于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华严经》中,佛一说法就放光,而这个放光代表佛说法,佛是无说而说。
第六、威势身。代表佛的大雄大力,是有威有势,降伏众魔,而且这一种威势显出来就象天空的月亮,光明焕发,其他星宿的光都显不出来。
第七、意生身。就是说你只要有诚心,佛就用意生身来加持你,意生身就是一种心意,心心相应,感而遂通,此感彼应。
第八、福德身。就是说佛的福德很深厚,若大海之浩瀚,渊深无量,广大无量。
第九、法身。法性微妙,湛然圆满,竖穷三际,横遍十方。
第十、智身。形容佛的智慧广大,明朗决断,智觉圆满。
以上就是以佛的德,显示佛的十身。其次从三世来看佛的十身,从佛修因到果位,这十身是:一众生身,二国土身,三业报身,四声闻身,五缘觉身,六菩萨身,七如来身,八智身,九法身,十虚空身。从过去到现在,佛三世所现的身,佛有业报身,但他的业报与众生不同,由悲愿所显,佛也现国土身,佛也现众生身、声闻身、缘觉身、菩萨身,到最后如来身,时间不同,但都是如来所现身。
处处都是佛地
为什么经上处处提到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数世界,都有佛在说法,都有菩萨围绕?若是你的心坚定信仰三宝,坚定信仰因果,坚定信仰佛菩萨的净土世界,能够具足这种信仰,同时闻熏教法,那么你就在一真法界包摄中,就与佛的真心相应,你就不是一般的众生。尽管是凡夫,你已经在菩萨的因位上,等于受菩萨戒一样,你受了在家菩萨戒,就登入菩萨位,在《华严经》的菩萨阶梯中,就在信位,已经登入十信位!这是不简单的啊!对于这一点,大家一定要自信,要自尊,当你真正了解了这个道理以后,就能明白“处处都是佛地,处处都是佛菩萨”!
关于放光
《华严经》是佛成道后第二个七日讲的,共讲了三个七天,共二十一天,在七个地方讲,所以说七处九会,七个地方:菩提场、普光法堂、忉利天宫、夜摩天宫、兜率陀天、他化自在天、重阁讲堂,以后第七、第八会又重新回到普光法堂,一共是七处九会。而且在说法的时候,放光说法,不是他说,一般是菩萨来讲,特别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其间有两个方面是很殊胜的:一是放光,二是短短时间内以神通力量到天宫,这在普通人来看是不可思议的。
《华严经》是释迦佛,现身卢舍那佛,对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讲的,这个境界很高,不是一般凡愚所能了解、所可思议的。但是佛说的经典是为众生讲的,不是只为大菩萨讲,要普度众生、接引众生,不舍弃众生。你只要有信仰,有这个知见,佛不会舍弃你,希望你同大菩萨一样,同他一样,进入华藏世界,进入毗卢道场,佛菩萨就是这个心。
至于放光,现代科学证明,这已经不是一个很神秘的事情,根据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现代的科学证明:人体有光,地球有光,物体都有光环。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读苏联科学院院士华西列耶夫,他有一篇报道:说人体可以发光,发出电波,一秒钟之内可以发出一千五百周电波,他当时取了个名称叫“生命电流”。这是五十年代我看到的记载,当时苏联是很“左”的,但苏联科学家很客观。
在八十年代,我看了一个英国科学院士的报告,提出人体随着生理和心理的不同,力量的强弱不同,光环就不同,有黄色的,有白色的,有红色的。有些静坐的、修气功的光环,都可以看得出来。这在佛家来讲,禅定境界越高,静力越强,光速就越大,而且随着内心的境界,光的颜色也不同。慈悲、和平、仁爱、善良的人,现黄光或白光;心术很坏的小人,他的光是黑漆一团,与妖魔鬼怪为伍,这是可怕的;所以人的心术要正。阿罗汉、菩萨、佛都有禅定的境界,力量强度还是有差别。佛在定中,他比菩萨的境界高,无量劫以前的事都知道,菩萨比罗汉知道得多,光都有所不同。所以说到放光,大家一定不要怀疑。
神通很平常
神通其实也是很平常的,中国历史上,晋朝的佛图澄,就有神通,他以神通将杀人不眨眼的暴君石勒降伏了。他念个咒,盆中就生青莲花;在地上画条龙,再念个咒,龙就飞走,把石勒弄得眼花缭乱,这在《晋书》上是有记载的。你说这些记历史的人都是封建迷信吗?他不顾事实吗?中国的史官宁愿不要脑袋,也要记实,秉笔直书!还有宋代的道济和尚,就是一般大家知道的济颠和尚,被叫做神僧。还有现代的虚云老和尚被称作东方神僧,都有些神异事情。所以,《华严经》七处九会,佛在说法时放光,在三个七天之内,走了七处,从人间到天上,天上转人间,这没有神通不行的,这并不为怪。
第三节菩萨常见之十佛身
根据《华严经》的离世间品,是说明菩萨修行中常见的十佛身。能够修菩萨行,常行利益众生的事业,在十法中能够安住,就可以常见十佛,以十法见十佛。
十法见十佛
第一叫成正觉佛。修菩萨因,求菩提果,但是对于菩提果应无所住,因为其广大高深,若有所住,不成菩提,若能无所住,就叫做成正觉佛,无所住就与佛相应。
第二、愿佛。你能够学菩萨,发悲愿,大慈大悲大愿,你就可以见到愿佛。正觉佛、愿佛,尽虚空遍法界,随时可以见到,就看你是不是住于正觉,是不是发悲愿。
第三、业报佛。就说你能够信仰三世因果,相信业力不灭,造业有报,能够对此生起信仰就见到业报佛,实际上都在一真法界中,这是正念正信,这个力量很大,不要轻视。
第四、住持佛。对佛法生起正念,希望佛法常住世间,随顺于佛法学习,希望正法久住,你就见到住持佛。
第五、涅槃佛。对于涅槃,佛的果报,涅槃境界,清净平等这种境界,你能够深入深信,特别是佛菩萨的大涅槃,无住涅槃,你能深入深信就见到涅槃佛。
第六、法界佛。你的真心像佛的真心一样,内心清净,对于事事物物都能以清净心对待,不染污,不执著,真心遍于法界,能如此就见到法界佛。
第七、心佛。何为心佛,你内心安住,安住于什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对内不起妄念,对外不追求六尘境界,保持真心,内心就得到安住,这种叫心佛。禅宗二祖慧可求达摩祖师,求达摩赐法,什么法呢,他认为心没有安,安住不了,求达摩祖师给他安心,达摩祖师说“那你把心拿来我看看”。这是为何?二祖慧可心有执著,执著内、执著外、执著相,所以达摩祖师说“你把心拿来我看看”,他东找西找找不到这颗心,二祖说:师父啊!我觅心了不可得!达摩祖师说:好!我给你安上了!心是不容易安的,所以安住于心就叫心佛。
第八、三昧佛。三昧就是定力,修定而不执著定,这个定很多的,而定力也是了不起的,能够八风吹不动,能够修定而不着定,定力深厚就可以见到三昧佛。
第九、本性佛。就达到明心见性了,把内心尘埃消除,烦恼无明消尽,就象天空乌云除掉,明月显现,就见到本性,当你开悟时,根本智出现时,无能所,本智一如,这时就见本性。
第十、随乐佛。能够普遍地随顺众生,随众生根基而感化之、教化之,就见到随乐佛。
随时都可见到佛
从以上内容可知,其实随时都可见到佛,在于心如何安法,起什么见,起什么信,起什么行,能够安往此十法,就可以见到十佛,而且无所处而非佛,安住十法,就常见十佛。《梵天思益经》有首偈子:
诸法因缘生,故无有定性。
若知是因缘,则达法实相。
若知法实相,则能知空相。
若知空相者,则为见导师。
能够了解缘起性空,就可以见到佛,须菩提在深山修行,修空观,就见到如来法身。当佛在忉利天宫为母说完法,下来时,很多宰官、居士、比丘、比丘尼都去见他,有个莲花色比丘尼,现转轮王身去接佛,她先见到佛很高兴,佛就微笑说:不是你先见到我,是须菩提先见到我。《金刚经》上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所以你能够修缘起,修空观,可以见到佛,就与佛的法身相应。宋代苏东坡,据说他是戒演禅师转世,他的诗文带禅意,有很多诗形容佛境,有一首:
溪声尽是广长舌,
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
他日如何举示人。
溪沟里的水,潺潺地流,哗哗地响,就象佛的广长舌一样,在佛法来讲,显示了一切无常。一切无常是佛教的根本教义,无常故苦,苦故空,空故无我,流水之声,长江大河之声,都是广长舌之音。
“山色无非清净身”,你能够具足真空见,具足般若慧,在山上反映的太阳光,光明遍照,就是如来的法身,可以当境见空。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示人”,他晚上悟到这个境界,即是如来说的八万四千偈,内容多得很,但是我说不出来,别人又不懂,不可思议。他还有首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你在庐山里面看庐山,你只看到高高低低的山峰,至于庐山整体的形式是怎样,就看不清楚。这就是说我们人啊,若有主观的执著,那么,事物的真理、法界的真理,你就悟不了,本来面目也认识不到,那的确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东坡类似的诗比较多,他的诗与词,均带禅意。一般带哲理的文艺也有这种描写:从一朵花知春天,从一滴水知大海;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这个境界就是华严境界,一朵花就牵涉无尽缘起,他不是孤立的,成为一朵花,需要时间、水份、土壤、人工,要有各种缘,而这个缘又有各种缘,缘缘无尽。从一朵叶子了解其性空,就可以见如来。
复次,从缘起,我们可以了解,器世界从微尘能见到三千大千世界,从有情世界就可以了解三界五趣、四生六道、胎卵湿化。从空性来讲,了解其性空的道理,就可以见到诸佛如来,见到佛国佛土,这是华严妙境,这必须要经过修行,修禅定,从实际行动中才能悟入。这就是《华严经》的境界。
一心通十法界
《华严经》讲十法界,中间一个心,在圈圈以内,就是四圣六凡,一心通十法界,就看你是什么心,假如合乎佛的心,觉悟的心,那就是佛界。假如是慈悲心就是菩萨界。假如能够了解四谛的道理,晓得世出世间的因果,就证入声闻界。能够了解十二缘起的生灭门和流转门,就可以证入缘觉界。这就是四圣。
反之,你修普通善行,五戒十善,就是人界、天界。虽然修,有福而无德,嗔心重,那就是修罗界。行十恶业,杀、盗、淫、妄,说妄语、粗恶话、离间话、破坏话,内心贪嗔痴重,就是三恶道,上品地狱,中品饿鬼,下品畜生。就看你生什么心,而这个心就在一念之间就可以体现。
天台宗智者大师讲“一念三千”,就从十法界分析出来,十法界每一界有十,成百法界,百法界每一界有十如,有其性,有其体,有其相,有其力,有其用,有其因缘果报,这几种都含有佛性,本末究竟,这叫做十如。百法界每一界有十如叫百界千如,百界千如再分析开,五蕴世界、众生世界、国土世界各一千,称一念三千。所以念头不要乱起,一个念头通过去,通现在,通未来,前前无始,后后无终,你现在起什么念头,由这个念表现于行动,将来就有什么结果,所以说要知你的过去就看你的现在,要知你的未来也看你的现在,当前一念相当重要,学佛的人要修禅定,修禅定就要保持正念,正念相续就是正定,有定力就不怕六尘境界、八风吹动。
经典结集
佛在世时说经典,并没有文字记载,但是当时听经的,在声闻乘中,千二百五十人俱,其中有十大弟子:阿难、迦叶、目犍连、舍利佛、阿耨楼陀、难陀、富楼那等等。在菩萨众中有文殊、弥勒、普贤等等,有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佛说法的法会规模很大。尽管当时没有记载,但是在佛灭度后,大弟子们就将佛教经典的流传作为第一件大事。
佛入涅槃,火化以后,八国国王将舍利子分开修塔供养,就在此时,迦叶、阿难就提出对佛说的经、律、论三藏要进行结集,最初结集就在王舍城外的七叶窟,以迦叶尊者为上首,由阿难诵经,优波离诵戒,富楼那诵论,这是窟内结集的经律论三藏,经典如《阿含经》等等,这是原始佛教经典也叫小乘经典。另外,还有窟外大众部的结集,系大乘经典,大众部结集的一般是大乘经典。大众部以外,根据历史的记载,还有文殊菩萨和阿难结集大乘经典。
文殊菩萨是实有其人,据历史记载,佛入涅槃以后四百年间文殊菩萨都还在,这个时间不短哪。文殊菩萨和阿难结集大乘经典,其中包括《华严经》,是有事实的根据。结集不止一次,一共是四次结集,包括在斯里兰卡也有一次结集,所以藏经很多,有八千多卷,新编藏经二万三千多卷,当然新编的藏经把后来历史的著述都加进去了,这是基本的藏经内容,包括显教、密教、大乘教、小乘教等经律论三藏。经过多次结集,传到中国以后,又经过历代的祖师,特别是两晋到唐朝以后,不断的翻译,费了很多人力,好多心血,才有经典的存在。
龙树菩萨取华严
佛灭度后六百年间,龙树菩萨出世,专门弘扬般若,其实,他不单弘扬般若,其他宗派都弘扬,称为八宗祖师。根据《华严经传》的记载,龙树菩萨在大龙菩萨的指引下,到了娑伽罗龙宫,在龙宫中见到《华严经》,分为上、中、下三部,其中上部、中部特别多,卷轶浩繁,只有下部卷轶少一点,适于在人间流传,所以龙树菩萨就带出来,开始在印度流传,为解释《华严经》的十住品,还写了一部书,叫做《十住毗婆沙论》,一共十七卷。
龙树菩萨又叫龙猛,为何姓龙,因为种族是龙族,为何叫树呢,是母亲在树下生出来的,生下来以后很不平凡,学问广博,特别不同的是他还学神仙术、具有神通。他的传记上记载:他有隐身法,隐身法一使,任何人看不见他。但那时他是外道,没学佛以前,就有些不正当,他伙同其他道徒混入国王宫中,对宫女进行淫乱,后来被发现,尽管他能隐身,但王宫宫门一关,御林军步步为营,抡刀乱砍,其他的道徒都被杀了,龙树虽然聪明,躲过了这场杀戮,但受到了很大的惊吓,此事让他铭记于心。
他这时才开始有点觉悟,知欲为苦本。五欲境界是痛苦的根本,是流转生死的根本,乐是苦因,贪恋五欲就把自己送入苦海中,堕入深渊中,特别是流入生死苦海中,轮转不息。大家想想,现在社会上,就是这么一回事,唱歌跳舞,跳得妻离子散,赌博打牌吃吗啡,也是弄得家破人亡!乐为苦本啊!龙树菩萨因此生起出离心,皈依三宝,并经明师指点学习经论,弘扬大乘,后来还带了很多弟子。
佛陀跋陀罗译六十华严
第一位把《华严经》首先弘传在世间的是龙树菩萨;第二位就是东晋时候的西域僧人佛陀跋陀罗,翻译成华语叫觉贤,这个高僧博学群经,特别精专禅教、戒律,其他大乘论藏都懂。
佛陀跋陀罗先到了长安,那时鸠摩罗什还在长安。鸠摩罗什也是一个译经家,但是佛陀跋陀罗在长安与鸠摩罗什一派的见解不合。鸠摩罗什讲般若,而佛陀跋陀罗偏于讲华严,讲法界观,这两种见解就有些差别,佛陀跋陀罗提出来“一微空故众微空,众微空故一微空”,此观点提出来以后,鸠摩罗什都弄不清楚,觉得很怪:中观讲一切皆空,诸法皆空,还分什么一微空,众微空?殊不知华严法界观就从“一个真心,涉诸事相,建立缘起”这方面来讲的,其义理是一致的,特别突出讲事事无碍法界,从事相方面来分析,从缘起法来分析,这就比较宽广。由于见解有点不合,佛陀跋陀罗受排斥,后来他就离开长安,到了江西庐山,在庐山住了一段时间,翻译了很多经典,当时被誉称为庐山十八高贤之一,现今庐山还存有他的译经台。
晋朝义熙十一年,佛陀跋陀罗又到了建康,就是现在的南京,在南京道场寺,与法显法师(历史上出名的翻译家,到过斯里兰卡,写出《天竺求法记》),合译关于戒律方面的《摩诃僧祇律》,还有《大般涅槃经》,就在这期间,他翻译了《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卷。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
在唐代,武则天海圣元年,由于武后的启请,为何当时武后还要启请呢?因为六十华严还不全,后面几卷没有,听说于阗有实叉难陀,他是研究华严的,很有学问,那里有《华严经》的全本,所以武则天就派人去迎请实叉难陀。实叉难陀翻译成中文叫学喜,他被请到当时的东都洛阳,在东都洛阳的皇家寺院遍空寺,同其他的高僧一起,译出《华严经》八十卷,比六十卷多,八十卷是三十九品,四万五千偈。在译的过程中,武则天亲自到译场关心,译成后,亲自题写书名,写序言,今天法会上唱的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据说就是武则天当时写的。《华严经》译成以后就在皇宫中弘讲。后来实叉难陀又回到于阗,唐中宗又把他迎请回来,不久他就得病圆寂了,火化后舌头火烧不烂,有很多舍利子,他的弟子又把舍利送回于阗修塔供养。
般若三藏译普贤行愿品
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印度到中国来的高僧般若三藏,般若是智慧的意思,又在长安崇福寺翻译出《华严经》四十卷,这四十卷《华严经》是普贤行愿品的广本,又译成了《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略本,将略本附在八十华严以后,是八十一卷,一般单行本是《普贤行愿品》。
以上从龙树到佛陀跋陀罗、实叉难陀、般若三藏,就是《华严经》译传到中国的经过。
马鸣菩萨的起信论
《华严经》在印度、中国的传承,是指师资之传承,首先从印度来讲,印度有马鸣、龙树、世亲,是很著名的几个人。
马鸣菩萨生于佛灭度后五百年,接近龙树菩萨的时间,为何说马鸣菩萨是传承《华严经》思想的?因为马鸣菩萨讲“唯心缘起”,他写了《起信论》,这个人很聪明,会写诗歌,当时在印度被称为诗人,他的诗歌是赞扬佛陀的功德,名《佛所行赞经》。他还写了很多著作,印度古代文学关于诗方面有他的记载。
他为何叫马鸣呢?据说他在说法的时候,听众很多,他门前系的马,由于他辨才无碍,说法很感动人,不仅人听了感动,马听法以后也大声鸣叫,表示高兴,所以叫马鸣。当然,类似于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很稀奇,比如明代莲池大师读《法华经》,连蜈蚣都听他读经。虚云法师说法,猴子老虎都听他说法,这些事情并不奇怪,因为生物都有灵性,只是嘴说不出来,佛法讲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不过是受业力束缚,不自由而已。
马鸣菩萨写了一个很著名的著作叫《起信论》,就是要启发大家对大乘经典的信仰,《起信论》中讲三心,学佛要有三心,学菩萨也要有三心:第一真实心,真实心就是佛心;第二深心,就是合乎一切善法的心;第三广大心,就是慈悲心。心能生万法,但众生境界由于被无明障蔽,就在生灭中流转,假如去掉无明,就可以证得真如,所以他的论分为二门,一是心生灭门,二是心真如门。
心生灭门就是讲流转过程,内容就象十二因缘一样,它是讲三细六粗。三细六粗包括有烦恼,有行动,有苦果。
心真如门讲如何转入心净的境界,建立信仰,与真如相应,一直成佛。《起信论》在民国以来有争论,有些日本人,和支那内学院,根据历史进化论来考古,说大乘经典非佛说,包括《起信论》不是马鸣写的,来提出论战。过去在武昌佛学院、内学院,还有很多居士也卷入这场论争中,搞得轰轰烈烈。论点是:马鸣菩萨在《起信论》中讲到:“真如熏无明,无明熏真如”,提出论难说:真如是常住不灭的,不生不灭的,如何熏?如何受熏呢,这句话在唯识学讲不通,所以绝对不是马鸣菩萨讲的,是假造的。
后来太虚法师站出来,提出《起信论》是马鸣菩萨写的,起信论的论点还是合乎唯识法相的。太虚法师根据三自性来解释,唯识讲: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三自性代表诸法现象,世出世间法都包括在其中,第一个遍计自性,那是一般众生因我、我所执,周遍计度而产生的,那是没有的,是虚妄的;第二依他起性,就是一切法待众缘生,因缘生法,这些事事物物,千差万别,是存在的,但是假名存在,如幻存在,不是实的;第三圆成实,就是真如境界,圆满成就真实,圆满说明他的法性周遍一切,成就说明法性常住不变,实就是真实,真实不虚的客观存在,所以叫圆成实。
至于说“真如无明相熏”,那个真如就是唯识讲的如来藏,阿赖耶识是凡夫境界的,具染污性,但是阿赖耶识中藏有如来性叫如来藏,在众生境界名阿赖耶识,属于依他起,因缘生法,因缘生法有染有净,有染法熏习,有净法熏习,染法就是虚妄的,带我、我所执的,成为染污的阿赖耶。也有净法熏习,譬如你听闻经典,走入佛道,受戒,勤修戒定慧,这是净法熏习,这个净法就包含在真如里面,唯识法相讲十真如,其中就包括这些,受戒叫最胜真如,了解空性叫遍行真如,所以马鸣菩萨说的“真如受熏”是“在缠真如”,“无明熏真如”是“在缠真如”,是在烦恼掩盖之下的真如,也就是说的如来藏。
至于说“真如熏无明”,那个真如就是净法的、善法的熏习,受戒、修定、了解空性,这也是真如。根据这个结论,太虚法师断定这是马鸣菩萨写的。太虚法师提出:对佛教研究,不能仅从世间上的眼光,凭进化论、考据论来认识佛法,这些看法是把佛菩萨的境界——禅定、神通什么的都否定了。
我认为太虚法师是有正见的,可以说今天还有一部分人有这些观点,我在这里专门提一下。太虚法师讲:佛的大乘经境界,不管小乘大乘,都是佛的自证境界,这个自证境界超越空间时间,不是一般的意识想得到的,一般意识,一般言论根本就不能说出来,不能代表出来,也想不到。那样来研究佛法就说不出其特点,说不出其尊贵,今天应该坚持这点。
九十年代复旦大学的教授王雷泉,他有一篇文章题目是《不愿成佛作祖的出家不是真正的出家》,教授对佛法是很有研究的,出家不想成佛做祖,出什么家?也可以说,你学佛就应该信仰三宝,你不信仰三宝,不想学菩萨成佛,你皈依什么?!这是个根本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引起注意。
以上就是我介绍的马鸣菩萨,他是华严教法开始的传授者,他讲唯心缘起,这与《华严经》意趣相合。
龙树写十住毗婆沙论
第二讲龙树。龙树生于佛灭度后六百年间,被尊称为八宗祖师。他为解释《大般若经》写有《大智度论》一百卷,为解释《华严经》的十住品写有《十住毗婆沙论》,在《十住毗婆沙论》中,他宣扬“一切唯心造”的道理。尽管他弘扬空宗,关于“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他也提倡。在这部书中,他特别提出难行道、易行道,易行道就是往生西方,难行道就是根据菩萨阶梯,三大阿僧祇劫修行,这比较难,因此也推崇净土法门的易行道。
世亲菩萨回小向大写十地经论
第三个世亲。世亲菩萨又叫天亲菩萨,生于佛灭度后八百到九百年间,是无著菩萨的弟弟,两弟兄都出家。世亲菩萨先学小乘,弘扬小乘经典,为了解释《阿含经》写了一部最著名的《俱舍论》。他当时弘扬小乘,诽谤大乘,而他的哥哥无著菩萨与他相反,学的是大乘,无著菩萨为了把世亲菩萨感化过来,有一次故意装病,叫世亲菩萨来看他,由于兄弟之间的感情,世亲菩萨就赶来,到后,他问无著害什么病,无著说我为你害病,你诽谤大乘,罪过大,不要诽谤啊,诽谤堕地狱,而且堕无间地狱。这样世亲就开始警惕起来。
章太炎去阴间判案
“若人不造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如果想不堕地狱,首先不要谤如来的正法。地狱是客观存在的。你以为没有地狱吗?过去有个国学大师叫章太炎,他有一段亲身经历地狱的故事。
章太炎是很出名的啊,讲学、写文章,还有很多弟子,有一次晚上梦见一乘轿子来接他,接到哪里呢?接到阴间去,干什么呢?让他判案。因为章太炎很正直,他不怕权势,连袁世凯都不怕,袁世凯把他囚禁起来,他每天写字,写“袁贼袁贼”,骂袁世凯,不怕杀头,后来袁世凯很恭敬他,就把他放了,就是这么一个正直的人。
每晚他到阴间地狱去判案,久而久之觉得疲倦,怎么得了:白天要写文章,要教弟子,晚上要到阴间!?这件事他就向印光法师汇报了,印光法师说可以解决,你多念金刚经,不要间断。他如法奉行,后来不久就没有了,杜绝了这件事。这件事情当时上海的《佛法日报》都登载了,你能说地狱没有吗?就看你造不造这个因,你若造了这个因,等于刑事犯罪分子一样,到时间就得被判刑。
所以在这里,无著菩萨就警惕世亲菩萨不要再造这个因——诽谤大乘经典,否则会堕地狱。世亲菩萨就害怕起来,就想割舌头悔过,无著菩萨告诉他,你不要割舌头,你那个舌头弘扬小乘,可以转过来回小向大,专门弘扬大乘。在那个时候,无著菩萨叫世亲菩萨读诵《华严经十地品》,他觉得那个境界很高,很高兴,就坚决回转过来,弘扬大乘。他转学大乘后,写了《十地经论》十二卷,提出“三界皆虚妄,唯是一心作”,与《华严经》讲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相合,从此就开始弘扬大乘,写了唯识方面的很多著作,小乘、大乘著作上千篇,所以被尊称为“千部论师”。
以上所讲马鸣、龙树、世亲,他们都是传承《华严经》思想的。
正法住世的标准
太虚大师讲:佛法弘扬本在僧。在现代就需要大批弘扬佛法的人,要有一批杰出的、能够住持正法的僧人,既能管理寺庙,又能弘扬佛法,居士里面也需要培养接班人,都要提高素质,才能好好护持正法。尽管现在是末法时代,实际上这没有一定的标准。据历史的传说正法是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但根据佛说的标准,只要是有教法、有证法住世,都算是正法。只要有人修行、有人讲经、有人学,正法就住世。
华严宗的思想与传承,在中国是从东晋到唐代这段时间,为五祖相承,历史上最突出的是在唐代,以后虽然历代都有,但是讲教理的较少,禅宗、净土宗比较盛行,直到民国初年以后才逐渐复兴。华严宗在中国的五祖为:杜顺大师、智俨大师、法藏大师(贤首国师)、澄观大师(清凉国师)、圭峰大师(宗密大师)。
杜顺大师
第一位杜顺大师,杜顺的法名叫法顺,杜是他的姓,一般喊惯了,喊杜顺。他生在南朝的最后一代,陈武帝永定元年,出生在甘肃的永州。因为当时佛法很盛行,他小时候就受佛法的熏陶,礼佛啊,拜佛啊,象现在的一些小孩一样。最特异的是,他经常将一批小孩子聚集在坟山上,他就坐在中间讲法。稍大,他读书,博通儒家经论,很有才华,十八岁出家。出家以后,由于他历年的修行有一定的功夫,一般人叫他敦煌菩萨,就是因为他有些奇异的行迹,比如把疯子治愈了,把最凶恶的人调伏了,把聋哑盲人治愈转好,有个地方虫子为害,他把虫移走了,诸如此类的神奇事情。
唐太宗有一次生病怎么也治不好,御医想尽了办法都治不好,就问他,请他治,他说:皇上啊,你最好是大赦天下!因为唐太宗南征北讨杀了很多人,这是冤业病。唐太宗就听他的话,大赦天下,并做了很多法事,超度亡灵,不久唐太宗的病就好了,对他很感谢,听他讲法也合他的心,就赐他法号“帝心”,即深合“皇帝”心之意。
他一生志在读《华严经》,行在普贤行愿。根据他修学《华严经》的心得,建立了法界三观,又叫三门:真空门、理事无碍门、周遍含融门。这三门发展到后来,到四祖澄观法师成为四法界。
真空门主要是扫荡妄情执着,消灭我、法二执,证悟我空、法空,也就是真心的境界,真如的境界。
理事无碍门,就是说心与事物是融通的,不能分开的,理中有事,事中有理,宇宙事事物物,千差万别,都是通于理,都离不开心叫理事无碍。
周遍含融门,就是说真心遍于法界,事事物物,大至山河,小至微尘,无不没有真心,了解这个道理,在事物中就可以破除差别,圆融无碍,行住坐卧,言谈举止都在道中,这个境界很广大的,所以叫周遍含融。
华严的法界观就是杜顺法师开始发扬起来的,叫三门,后来又叫三观,发展到澄观大师,建立起四种法界观。而以周遍含融建立事事无碍法界观,六相、十玄都是解释事事无碍法界观。杜顺法师一共活了八十四岁。
智俨大师
第二是智俨大师,生于西元六零六年到六六八年,唐代初年。他生平读《华严》学《华严》,作《搜玄记》,发明十种玄门,另外以六相融释之。他有一次在梦中见到一个印度高僧(梵僧),对他说:你把《华严经十地品》好好读一下,其中有解释六相的,你将六相融通,对事事无碍法界就可以解释清楚了。他果然依高僧指点就学习十地品,建立六相,以六相配释十玄门,何为玄门?表示事事无碍法界,意义很高很深,所以叫玄门。他在六十七岁圆寂。
法藏大师
第三法藏大师,又叫贤首国师,贤首是当时唐代宗封他的,他生平读诵奉持华严,讲华严三十多遍,读《华严》,拜《华严》,也出现一些奇迹:天干缺雨,他拜《华严经》有雨;虫子为害,需要下雪,他拜《华严》就下雪;如有外敌侵略中国,要御敌,他就拜《华严》,帮助国家抵御敌人,击退敌人。
他有很多奇异现象,一是由于他的诚心,二是说明《华严经》是不可思议的。他生平经历五个皇帝,活了七十岁,五个皇帝都拜他为师,他成为五帝的国师。他在讲《华严经》的时候(八十华严翻译过来后他讲华严),讲到华藏世界品,大地震动。他生平建立华严的三时五教,三时按一天来算,第一时:太阳初次出来照耀高山;第二时:再逐步上升到日中;第三时:下午太阳偏西以后返照大地。
这个三时教,第一时就是佛说华严,佛在菩提树下成道后,经过三个七日说华严教。第二时就是太阳渐次上升,到中午对小乘人说缘觉十二因缘、声闻四谛;第三时是到了落土时,太阳回光返照,对大地众生说大乘教、圆教,不舍众生。这叫三时,称为三时教。
五教就是小、始、终、顿、圆。小乘教最初讲阿含,讲四谛;始教包括法相和般若;终教讲心性,如楞严、起信讲心性;顿教不在言语上表示,言不尽意,如圆觉、楞伽经等;最后是圆教,就是华严。这三时五教,与天台判教五时八教相仿。这是法藏即贤首国师的具体情况。
澄观大师
第四澄观大师,又叫清凉国师,生于中唐时期,活了一百零二岁,在五个祖师中,澄观法师活的岁数是最大的,他经历的皇帝一共是七个,身为七个皇帝的国师,唐德宗封他为清凉国师,世寿一百零二岁。他高度地赞扬《华严》:“交映千门,融冶万有”、“广大悉备,尽法界之性”。他写《华严疏钞》,在没写之前,拜佛,希望佛加持,晚上在梦中见到虚空中充满佛菩萨,光明灿烂,他就捧起光喝下去,因此开悟发慧,写出《华严疏钞》,很合佛心。
他在圆寂时,告诉弟子们:“你们当取信于佛,不要取信于人”!他的意思是说你们要信佛说的,不要取信人,要依佛不依人。在修持方面,他说:“对境无心,逢缘不动,对于一切外境不要起妄心,不要攀缘,不要心随境转;不管什么事情,好的、坏的、不好不坏的、恶的干扰,心都不要动,要八风吹不动。这样一来,保持真心,就可以与一真法界相应,这个意趣在禅宗六祖大师《六祖坛经》里讲得有,叫“一相三昧”。
宗密大师
第五圭峰宗密,是唐德宗建中元年生的,宗密大师住在圭峰,是四川西充人,平生专研华严,著书也很多,有二百多种,他的思想体系是继承了澄观大师,圭峰大师也是很有智慧的人,六十二岁圆寂。
以上五位都是从南北朝到唐代,华严思想的传承者、发扬者。宋代、明代、清代也有弘扬的,不过不多,到民国以后,月霞老和尚、应慈老和尚,也都是弘扬华严的。
第三节明菩萨修学阶梯
菩萨修学阶梯,是菩萨的路线图,《华严经》正宗分的各卷都说明此内容,分为七个阶段: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十信
信,要凭理智对于佛的境界有所认识。《华严经菩萨问明品》是专门说明十种信心:一信心,二念心,三精进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护法心,八回向心,九戒心,十愿心等。
第一、信心。是指听到大乘经典,大乘佛菩萨的境界,没有疑惑,坚定信念;
第二、念心。经常忆念三宝的功德,念持不忘。
第三、精进心。不要懈怠,要策励自己:身业、口业、意业,不能放松,身拜佛,口念佛,心想佛。
第四、慧心。慧就是智慧,要善于观察,检查善恶邪正,不起恶心,不起邪心,而要起善心,正心,这要靠智慧的心灵。
第五、定心。内心要随时保持定力,不要散乱,不要随随便便的,时高时低的。
第六、不退心。遇到什么困难,不退,困难是各种的,有些朋友、儿女、亲戚,拉你的后腿,有些外人要讽刺你一下,或者有什么阻碍,遇难不退。
第七、护法心。知道三宝的功德,佛法的伟大,就要护持正法,时时护念正法。
第八、回向心。就是要随时把你的功德回向无上菩提,不是为了人天小果。
第九、戒心。就是在信仰过程中,要严守三皈,奉行五戒,内心常常要提起警惕,保持三业清净。
第十、愿心。要发大愿,要发四弘誓愿,学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的大愿,不要失掉愿心。
以上就是十信。这十种信仰,都属于资粮位,这个资粮位,学佛才走第一步,是最基本的。
十住
什么叫住,内心要安住,心猿意马,要开始收拾。安住于菩提境界,就必须要有般若正见,菩提是由般若而生的,般若首先要有正见。有正见就与般若相应,有般若就可发菩提之心,证菩提之果。十种就是:一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
第一、发心住。发心就是以正见发菩提心,这是很重要的,学大乘经,学菩萨,菩提心不可缺少,“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一初发心即成正觉”,这叫发心住。受菩萨戒,必须发菩提心,菩萨戒又名金刚光明宝戒,价值非常高,与无漏真如相应。
第二、治地住。治就是治理的治,地就是心地的地,为了度众生,要治理心地,开阔心地。因为地能生万物,心能够治理,就能生出种种功德,种种善法。
第三、修行住。要安心住于修行,安心行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为了度众生,要修六度万行,一心专注,不要二用。
第四、生贵住。就是能坚持这种行动,就是出生佛菩萨的,就好象生在佛的种族家,很珍贵;世间上的人生在王宫,就很尊贵,能够学佛法,依法而行,就是生在法王家,法王比帝王更高贵。
第五、方便具足住。就是世出世间,二谛圆融,弘法度生,既要有原则,又要有善巧,真就是真谛,真如、法界、真心,是真;俗就是世俗谛,一切缘生法,一切世间法,都在其中,真俗并用,方便善巧,接引众生。
第六、正心住。就是心要正,光明正大,不忘佛法,不忘佛恩,虽然遇到恶境恶缘,其心不动。
第七、不退住。就是走上正道,对于三宝、因果、三世、佛菩萨境界,坚定信心,修学不管什么恶缘现前,不恐惧,不后退,要有大无畏的精神。
第八、童真住。童真是形容,象小孩子一样天真无邪,保持这种童真之心,不被淤泥所染。
第九、法王子住。能够从真入俗,由俗入真,不失真谛,也能善于用俗谛,真俗圆融,与佛心相合,就可以绍隆佛种,就象法王子一样,成为佛的儿子。
第十、灌顶住。成就了智慧,住于十地的十智,即将成佛,就象王子登位,首先举行灌顶之礼。
以上十住说明学佛要把心意收拾起来,安住于十方面,就有正见,具足般若,就在菩萨道上走,故称为十住。
十行
上面讲了以智慧心,于佛的菩提道,安心而住,接着在行动上实践万行,做到自觉觉他,自利利人:一欢喜行,二饶益行,三无恚行,四无屈饶行,五离痴乱行,六善现行,七无住行,八难得行,九善法行,十真实行。
第一、欢喜行。就是能够行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解决别人的困苦问题,使别人从忧恼中感到欢喜,予乐拔苦,是最使人欢喜的事情,菩萨就要这样,不要烦恼别人,干扰别人。
第二、饶益行。要严守菩萨的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摄律仪戒指不要损害别人,要严守戒律;摄善法戒就是要广修善法,不管小善大善,世间善出世间善;饶益有情戒是以悲悯心修四摄六度饶益众生。
第三、无恚行。恚就是嗔恚,人一定要消灭恨心,烦恼火一起来,那罪就大了,“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就要修忍辱。忍有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耐怨害忍,就是对冤家仇敌要宽容忍耐,以德报怨,冤家宜解不宜结;安受苦忍,生活中有痛苦,遇天灾人祸,能够忍受;谛察法忍,对佛法深刻信仰,坚定不移。这三种又名:生忍、法忍、无生法忍。《金刚经》讲“佛说我得无诤三味,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佛是赞扬无嗔无恚的,修行办道,不修忍辱是办不到的。
第四、无屈饶行。就是要精进于正道,坚持正法,不屈不饶,有威力加到你身上,不怕,不退,不屈服。
第五、离痴乱行。心中随时要保持一颗定心慧心,铭念不忘,对一切外境无所惑乱,临境不迷,假如临境迷了,就会迷失正路。
第六、善现行。就是经常要读经,要有正见,随时要与般若智慧相合,洞察一切,就象日光一样,朗照一切,这叫善现,这就必须要了解二空——人空、法空的道理。
第七、无住行。一切遭遇,随缘不变,保持真心,真心就是随缘不变,有两句话:随缘不变,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就是在一切缘中保持真心,不变随缘就是在一切缘中发挥真心的妙用,真心不失,心无所住。
第八、难得行。做到善根智慧都能坚持,达到自他二利,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很难得。
第九、善法行。以微妙的善法之力,有智慧,有辩才,说法利生,令他生解,这就有四无碍解“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辞无碍解、辩无碍解”,到了善慧地就具足这四无碍解。法无碍解,谓能通达一切世出世间的法;义无碍解,对于文字的意义都能了解;辞无碍解,对一切名字辞章都要通达;辩无碍解,就是辩才无碍,能够四通八达,信手拈来,都成妙语。善法行就必须要以一种微妙善法之力,具足四无碍解,使他生解,说法度生。
第十、真实行。就是根据佛的真实智慧,在心中,语言中、行动中,做到说真实话,但重点是在行上。要言行不二,理论与实践一致,不要诳惑别人。
以上十信、十住、十行在菩萨的阶梯上都是属于资粮位,即准备成佛的资粮,这叫顺解脱分。什么叫顺解脱分?就是能够如此行持,就顺于涅槃菩提的道路,是在走解脱的道路,而不是世俗的道路。
十回向
回向最重要的是悲智兼修,心要广大,不能自私,不能处处为我。自己在修行中积累的功德、培养的善根要回向众生,回向菩提,回向真如境界。
十项回向重点一是回自向他,把自己的功德不占为私有,布施给别人,这叫法布施,以法施人。二是回俗向真,就是修行的目的要达到真如境界,要象佛一样契证真如,达到一真法界,常住不变。三是回因向果,修习善法的因,目的是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要有这个远大的、崇高的志向,不是修来世,不是人天果报,而是无上菩提。
回向共有十项,《华严经》十回向品是正说十相名的,一是救生离相回向,二是不坏回向,三是等一切佛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随顺坚固回向,七等顺众生回向,八真如相回向,九无著无缚解脱回向,十法界无量回向。
第一、救生离相回向。救生就是我们的心,处处要想到众生,想到众生的苦难,不离众生,要救度众生,必须要以大悲为根本,广行济度,在广行济度中,有功而不自居为功,有德而不自居为德,心无所住,这是有大智慧,有大智慧必定同时有大悲心。悲智兼运,就包括四无量心,六度四摄,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慈能予乐,悲能拔苦,见善随喜,布施平等,叫慈悲喜舍,这个心很广大,功德也是无量无边,所以叫无量心。我在读《大般若经》时候,经中佛就赞扬四无量心,心无量,行无量,功德无量,能够修四无量心,可以降天魔,伏妖怪,除灾害。所以四无量心,在修学菩萨行中第一第一,大悲广济,大智无住。
第二、不坏回向。对于三宝功德应该扎根信仰,坚定不移,不要破坏,若失掉对三宝的信仰,断了善根只有下堕,要自己和他人都不断善根。
第三、等一切佛回向。这就是《普贤行愿品》中的常随佛学,我虽然未成佛,但是我要向佛学习,我的行动,等同佛行,不管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佛是怎样修的,我就怎样修,所以叫等于一切佛回向。
第四、至一切处回向。就是心胸要广大,我的礼拜供养不是一个佛,而是十方诸佛、法界诸佛。至一切处,就是到一切十方世界三宝之前修供养,饶益众生,为众生谋利益,叫至一切处,这就是悲愿广大。
第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就是境界无量,功德无量,果报无量,不离众生,广修善根。“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要把真心奉于尘尘刹刹的境界,尘尘刹刹的众生。这就有无尽的功德,我的身体存在,是为贡献三宝而存在,为救度众生而存在,不是为我自己,所以《法界观》的中心,要处处想到众生,众生中有我,我与众生打成一片,如此,无尽的地方,无尽的众生,无尽的功德,成了无尽的宝藏,这是我们最大的财富,而不是世间上金银财宝的财富。
第六、随顺坚固回向。什么要坚固呢,善行要坚固,悲智要坚固,六度要坚固,不能有一点动摇,象金刚一样的不坏。
第七、等顺众生回向。等顺就是以平等心随顺众生,破除一切执着,铲除一切障碍,消除一切相的分别,平等平等,随顺饶益。
第八、真如相回向。就是说回向要顺于真如,修慈悲行,在修行中要无住生心,不要有所住相,就达到与真如境界相合。
第九、无著无缚解脱回向。要修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行,既不住,也没有缠缚,既不住于相,也不住于见。在修行中,不为名利,不为自己,专利他人,这样就住于无缚,有住就有缚,缚就是束缚你,无住就无缚。
第十、法界无尽回向。定心纯净,远离垢秽,以法施,以清净心施于众生,心胸广大,等同虚空,周遍法界。总之,要心胸广大,修悲,修智,修行,其中真俗并融,悲智兼运,普周法界。
十回向中,每一个回向分为入心、住心、满心。从你发起心以后,最初叫入心,进入心的境界了,入心以后就是住心,有个过程,就是安住于一段时间,功夫到了一定的程度,最后就是满心,就是说这心已经要圆满了,要进入另外一个阶段了。
就在第十回向中,满心之后接着就是加行位。什么是加行位?即加功用行,勤修止观,要把内心知见纯正起来,由于错误的知见生起的人我执、法我执,要将其扫荡干净,就必须要加功用行,修止观,止观就是禅定,有四个阶段。《华严经》是属于修心的,要通过修心观阶段,其他各个宗派,不通过这个阶段也不行,什么原因?大家要知道,佛法讲修心,内心要净化,净化功夫就是要遣除我执、法执,建立我空、法空,否则,真空见就立不起来,般若慧无从发生,你则无从开悟,开悟就是破我执、法执,才能把生死根本拔掉,就如禅宗说的打破黑漆桶,因为我执、法执在,胸中是黑漆一团,见不到光明。所以这个静的功夫,相当重要。
四加行
加行位分四个阶段:暖、顶、忍、世第一。这里解释一下,暖就是暖和的暖,温暖的暖;顶就是山顶的顶,头顶的顶;忍就是忍辱的忍,忍可的忍;世第一就是世间上第一,数第一。小乘、大乘都是同样的称呼,但是境界不同,这叫四加行,由四加行才能入于见道,进入通达位,也就是一般说的开悟。
有些人动不动就说我悟了,我开悟了,哪有那么简单!?有些居士好象很聪明的样子,说我悟了,悟个什么,悟的什么境界啊?!没有经过前面几个资粮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些没有锻炼好,开什么悟?还没有修加行位,悟什么悟?!顿悟的功夫,是从渐修来的,由渐到顿,哪有一步登天梯的道理,所以学佛不能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这里有几个定,在暖位修明得定,顶位修明增定,忍位修印顺定,世第一位修无间定。
什么叫暖,就是说你最初有点智慧、智火了,智火显发,很温暖的,叫暖。顶呢?智火显发进一步提高了,增加了,就象爬山,登到山顶了,叫顶;忍就是继续忍可下去,又要加功用行,巩固已有的成绩,转入一个新的境界;世第一呢,到了这个时候,做到能取、所取俱空,达到二空境界,世间是第一的,修道是第一的,叫世第一。这就是暖、顶、忍、世第一。
明得定,就是最初心里明白了,了解了,也就是智光出现。明增定,就是继续修,继续观,这种智光智火增加。印顺定,能够印证前面境界,又顺于后一步境界,前面证得所取空,后面就要进一步证能取空。所取就是境界,不执着境界叫所取空;能取,也不要执着内心,执着一个心,一个我,那都是错误的。所以印前顺后叫印顺定。无间定,就是很快。进入无间定以后,功夫就差不多圆成了,进一步证入见道位,那就是悟的境界了,证入见道位,就已经踏入第一地,十地中的欢喜地。
以上道理再重复补充:
第一位、暖位。由下品寻思观外境不实,不过是名义、自性、差别、假名安立,就印见所取空,一切境界是假的、空的。
第二位、顶位。又继续深入寻思,细微地寻思,叫上品寻思,进入顶位,加深了对所取空的认识,经过寻思以后,明确了,决定了,没有疑惑了,经过反复拣择、分析、推论,到此时内心得到决定了,这叫做如实智。
第三位、忍位。由下品如实智就进入忍位,不单是观所取空,进一步观能取空,能取的心、能取的我还是空,不要执著一个我,不要执著一个能取的心,讲唯识,识也是空的,等于般若一样,讲空,空还是空的,讲不可得,不可得还是空的,一切不可得,要把妄情杂念空得一干二净,才是真正的智慧,所以以下品如实智进入忍位,得了印顺定,既印证前面所取空,又顺于观察能取空。
第四位、世第一位。由上品如实智进入第四位,世第一位,双证能取所取,所取的境界既空,能取的心识也空,不要执着心,心也是空的。这样才将妄情执著扫荡得很彻底。
佛法讲神通,大家注意:真是到了这个境界,才有通,没到这个境界,内心有一点私心杂念,你通什么?!障碍多得很,你还证什么通!所以搞外道的,没有经过这些阶段,一上坐,就想神通,飞这里飞那里,想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结果走火入魔,我相、法相,种种魔相就生起来了,他得什么通?只能说邪通,所以学佛不要首先想得通,首先要想好好修习,象菩萨修行一样,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悲智兼修,积累福德智慧资粮,这样才踏实,再经过加行进入见道位,菩萨的悟道境界,这时就进入十地的第一地,住于欢喜地。
十地
何为欢喜?内心得了法喜、轻安,有这个基础,就可悲智兼运,饶益众生,所以叫欢喜。到了这时,断了由后天邪师、邪友、邪见熏习的三界见惑。就进入菩萨的修道位,继续修行,彻底断除烦恼障、所知障的现行和种子,经过十地。何为地?这是个譬比,到了这个阶段,福慧比较圆满,悲智也上升,就可生一切佛法,一切功德,就象大地能生万物一样,所以叫地。
十地依次是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真正到了初地,开了悟以后,才晓得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真理。
何为欢喜地?就是由见道进入初地,此时生起无漏无分别智,契证了真如,悟得了人、法二空,再由无漏的有分别智,断了分别的二障,即烦恼障、所知障,这二障属于邪分别生起来的,能够断掉分别二障,就能够自利利他,生大欢喜,广修布施,圆成布施,施而不执,三轮体空,圆成施度。
二是离垢地,垢就是污垢,到这第二地,心性清净,具足清净见,在行动中远离烦恼污染,严持戒律,菩萨的三聚净戒,圆成戒度。
三是发光地,成就胜定即殊胜的禅定,证得微妙的法乐,生起慧光,心胸广大,忍辱柔和。一个心胸广大的人,能忍辱、柔和的人,是能发光的。此地修行圆成忍辱度。
四是焰慧地,由定光发出智慧的火焰,如火烧薪,慧焰增盛,在修行中精进努力,安住于菩提分法,即是三十七菩提分、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把身见、边见、一切邪见能够除掉,慧焰增胜,圆成精进度。
五是难胜地,就是难能可贵,很殊胜的,至此世俗谛与胜义谛,同时俱起,真俗互融,非常殊胜,修行禅定,圆成静虑度。
六是现前地,般若智现前,了解缘起性空的道理,在此时,缘起性空之义了了分明,圆成般若度。
七是远行地,何为远行?从初地到七地,观一切诸法无相,都是用力观察,加功用行,从时间上讲,即是第二阿僧祇劫,很长的阶段,加功用行,诸法无相的观察,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故叫远行地,这时修习方便般若,圆成方便度。
八是不动地,观诸法无相,而是任运观察,由勉强到自然的阶段,任运自如,修无相观,观我、法二空,一切内境外境现前,做到如如不动,不为无明烦恼所障,叫不动。读《心经》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实际上是第八不动地的菩萨,这一地的菩萨悲心很深,智慧很高,观察诸法空相到了甚深微妙的境界,任运自如。这种智慧相续不断,一切内境外境都干扰不了,真是到了“八风吹不动”。这时完成愿度,真正才有大愿,普贤菩萨的大愿,文殊菩萨的大愿,观音菩萨的愿,到这时才能真正体现。
九是善慧地,经过八地以后,就成就了殊胜微妙的智慧,叫善慧,有这个智慧,就具备四无碍解: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辞无碍解、乐说无碍解。法无碍解就是通达一切世出世间法,就象现在说的知识广博,这是佛法的知识,不是世间上的知识,是智慧发出来的;辞无碍解就是通达一切名相、言辞,文字般若;义无碍解就是名相中的内容能够了解;乐说无碍解,就是能够善巧地左右逢源,因机说法,又叫辩无碍解。此时就能说法利生,这一度完成力度。何为力?智慧才是力量,所以说大势至菩萨有大智慧,不是说双手能举千钧,而是指大智慧的力量。
十是法云地,就是十地圆满地,具足众妙功德,断除一切烦恼障碍,已经进入法身圆满的境界,法云是个譬喻:证得法身,智慧就象天空的云一样,满布天空,降大法雨,使众生得到滋润,大地得到清凉,到此时烦恼障所知障的现行和种子,彻底伏除,进入金刚道。
等觉
金刚道以后就是第六位叫等觉,此时就是成佛的预备阶段,即是一生补处,弥勒菩萨的地位,也是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的地位,所谓等觉,就是等同于佛果,但是觉行还未圆。
妙觉
等觉以后是第七妙觉,就是佛位,此时圆证菩提,证得无漏的智果和涅槃果。智果就是菩提,涅槃就是真如,具足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等无量功德。
第一节明万法唯心
佛教是修心法门,能够清净其心,则能明心,明心就能见性,性是什么?如来性!这个心,不是一般说的肉团心或者神经中枢,也不是一般人讲的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是虚妄分别,落于言诠,相对之中。而这一颗心,是广大、真实、平等、清净的真心。《楞严经》里第一大段,七处征心说得很清楚。学佛就是由妄归真,要恢复真心,山河大地,一切一切,都在真心包摄之中,不过众生境界,真心受了蒙蔽,因为众生背觉合尘。佛菩萨的境界是由真心显发出妙用,这是因为佛菩萨经过修行,背尘合觉,但都离不开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平等平等。
华严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华严经十地品》在现前地里面讲了“三界虚妄,唯是一心作”、“十二缘分,皆属依心”,《菩萨明难品》里讲:“一切世间法,唯以心为主”,另外也有一段讲:
心如工画师,
能画诸世间,
五蘊悉从生,
无法而不造。
这颗心象绘画的画师,能画这样也能画那样,不管色法、心法,森罗万象,心这个画师都能画出来,所以说心如工画师。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是由于心的业力所感的总报或者依报,这就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说宇宙的森罗万象,不管心理现象、物质现象、自然现象,都是唯识所变。
《华严经》是唯识法相六经十一论之一,而且是主要经典。唯识所变,一是转变的变,二是变现的变。这个变不是变戏法,为什么能变?由于种子,种子就是潜在的心力,一切离不开能力,宇宙万法出不了能力,没有能力就没有万法,跟现代科学讲的“物质的推动完全由于力,没有力物质就无法转动”是一样的道理。
种子就是力,就是能,一种是亲生诸法的种子,叫等流种子,又叫名言种子。另外还有两种,是构成生死、业果相续的种子,即我执种子、异熟种子,也叫业报种子。由我执种子、异熟种子,感生生死相续、生死轮转;由等流种子(或叫名言种)产生一切现象,都含藏在阿赖耶识中。其中属于染污的就构成染污的现象世界,属于清净的,就逐步使如来藏现行,恢复真心,经过一定的阶段,构成正觉世界。这些内容很深,很有条理的。
“识”变一切,“识”又缘一切,以所变为所缘,《成唯识论》有一段:“阿赖耶识,因缘力故,自体生时,内变根身,外变器界,即以所变,为自所缘,行相仗之,而得起故。”这不是变戏法,也不是上帝来决定,因缘力故。一切讲因缘,有因有缘才有果,这不是一般宗教讲的,也不是一般的自然现象,当这个现象已经成功后,又以这个现象为所缘,内心变成四份: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
“见分”是能缘,“相分”是所缘。这个相分,又有亲相分、疏相分。山河大地,是疏相分。眼中影像,是亲相分。清不清楚靠自证分,自证分清不清楚,靠证自证分,即心力的反射,分析得很详细的。所以关于讲识变,唯识法相详细解释了这个道理。佛法讲自净其心,有情世间,器世间都是由心所造,圣者世间是佛菩萨的真心体现,无不由心,《华严经》讲的“法界缘起”也叫“唯心缘起”,这听起来有点玄,但是没关系,听一下熏习一下,多思惟,多学习,慢慢就懂了,就怕不熏习,就没有办法。
第二节明法界缘起
法界缘起,界者,一种是性,一切心物的体性,那就是真心,另一种代表事相,有分界,有很多差别,宇宙万法,森罗万象,事事物物,都有差别。法界一方面讲心,一方面讲事,体现了心与事物的总和,在真心融通之下,一切心理现象,事物现象,互为缘起。佛教的缘起一般讲,有业感缘起、阿赖耶缘起、性空缘起、真如缘起、六大缘起(六大缘起是密宗所讲的)。《华严经》讲法界缘起,是缘起教义的高峰,它不离开一切现象,不离开现实,讲真心在现实中找,讲道心也在现实中找,讲开悟也在现实中找,比较实际,世间哲学是讲不到的。
四法界
《华严经》所讲法界共有四种: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
第一事法界,事相差别,其中:宇宙森罗万象各有差别,地水火风,地是地,水是水,火是火,风是风,是不同的。
第二理法界,这就是心、性,不管多少事法,森罗万象,都是同一心性所现。离不开心,这心就代表理。
第三理事无碍法界,具“性”、“相”两义,性相代表本体与现象,虽然是两种,但是二而一,不能分开,现象由本体所成,本体由现象所显,事由理成,理由事显。可以理事融通无碍,叫理事无碍法界。
第四就是事事无碍法界,专门讲事,事与事间都是通达无碍的,这一点世间哲学、自然科学在讲的时候,把它分得很严格,事物是独立的,各有差别,因此难免矛盾,难免是非,难免争斗,事与事间不能融合。华严讲事法界,事事无碍,一切都是因缘,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缘之有,离不开众缘,众缘之有,离不开此缘,缘缘无尽,这叫做无尽缘起,大家想想这个思想好伟大。这就是现代讲的辩证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讲:讲到辩证法,只有佛教徒的思想达到了最高的水平。
但是佛教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又有差别的,不能混同一谈。同是讲矛盾,自然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事物永远都在矛盾进化中”。佛法讲的就不同,佛法讲一切事物在真心融通之下,法法相资,法法平等;真俗圆融,二谛融通。真就是真谛、胜义谛,属于真心;俗就是世俗谛,属于缘生法;一个性空,一个妙有。二谛圆融,这是最高的智慧,由二谛圆融产生的行动是什么呢?由于真谛就有大智慧,不着一切,不染污泥,不贪恋世间;由于俗谛讲缘起,非断非常,住于中道,不否定因果,而且认识缘起法法法相资,法法平等,众生对我都有恩德,应该报众生恩,众生在苦难中,应该生起悲心,拔苦予乐。因此以真谛生起大智慧,以俗谛缘起不否定因果,生起大悲,救度众生,这就是事法界缘起的真谛义。
发菩萨心,修菩萨行,就根据这个宇宙观,沿着菩萨的阶梯,学普贤菩萨修十大愿,结合六度万行。华严讲十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方便、愿、力、智,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缘缘无尽,众生无尽,菩萨愿行也无尽。这个法界缘起观,内容很高的,这就是事事无碍法界的中心思想。
根据上义再详细补充:在真心融通之下,一切分歧差别的事法,大如须弥,小如芥子,或如毫毛,得理法界之融通,皆具理性而普遍,彼此不相妨碍,如性融通而重重无尽,一摄一切,一切入一,一切是无量的诸法,无量的事相,入一呢,归于真心,为真心所融通,叫一切入一。一心摄万法,万法只一心。所以说:“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就是这个意思。
一摄一切,就包括有数量、大小、长短,一切世法分不开这些。
从事相来讲,有大有小,由小到大,小如微尘,大如须弥,在真心融通之下,大小相容,小不离大,大不离小,所以叫“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
从数量来讲,一就可以摄一切,一切就包括在一中,就是一多相即,一与多是离不开的,多由一来,一离不开多,多离不开一,都是相即、相入的。
从时间上来讲,长劫、短劫,一念之间,分为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而过去里面又分三世,现在又分三世,未来又分三世,加上现在一念,叫十世;一念通十世,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离不开一念间,所以说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修行人在定力中,转瞬之间经历若干世,但一般人来看呢,不晓得有多长,很长很长的时间,修持禅定者的感觉却是非常短的时间。
以上说明在真心融通之下,虽然有差别,差别而无差别,都是相应的,相通的,虽然讲真而不失俗,讲俗而不失真,二谛圆融。菩萨行就在中间,不舍真不离俗,修莲花行,具体讲修普贤行,不舍普贤大愿,不舍普贤苦行,这就是整个法界观的思想。
所以法界观的中心还在事事无碍法界,能够了解这个道理,我们人与人相处,就应该舍小我顾大我,舍大我成无我。小我离不开大我,大我最终还要无我。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有国家,国家就有我,我有世界,世界就有我,我有众生,众生就有我,这就融合在一起了。还有什么不平等?还有什么差别?还有什么斗争?还有什么是非啊?!这就是华严的菩萨的和谐圆融的宇宙观。以此观来指导菩萨的行动,愿人人成菩萨,人人都是毗卢遮那佛,人人都是文殊菩萨,人人都成普贤菩萨,人人都成弥勒菩萨,就是这个中心思想,所以《华严经》岂止为菩萨讲,是为一切众生讲,希望众生都成菩萨,这是佛的大慈大悲。
十玄门
十玄门专门解释事事无碍法界,有智严大师的十玄门,澄观大师的十玄门,这里介绍的是智严大师的十玄门,老十玄门。
为什么叫玄,就是说比较深,虽然深,若肯学肯修,还是能了解的。这十种是:同时具足相应门、因陀罗网境界门、秘密隐显俱成门、微细相容安立门、十世隔法异成门、诸藏纯杂具德门、一多相容不同门、诸法相即自在门、唯心回转善成门、托世显法生解门。一共十种,现在只简单地提一下。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
这个相应,即前后相应,就是有始就有终,有因就有果,这中间包含很多内容,这里只举因果来讲。譬如毗卢遮那佛的果位的圆满,功德很多,以文殊菩萨的智慧为用,生起信心,“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心坚定,就在这个同时,发菩提心,经上讲“一初发心,即成正觉”。
发心与成正觉是相应的,发心是因,成正觉是果,所以说学佛就看你发不发心,看你是否坚定信心。你若能够坚定信心,发菩提心,也就是求成菩提,只要有这个信心,就与菩提相应,与果报相应。就象禅宗讲的“狂心顿歇,歇即菩提”,普通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你能够放下屠刀,你就能成佛,就转过来了,因果相应。其实事物是联系的,不是单独的,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缘缘相应,所以经上讲,“一初发心,即成正觉”,又说“悉成正等觉,不舍初发心”。虽然得了佛果,但是回转过来,不要把初发心割断了,就是由于初发心的关系,才能完成正觉,这就是“悉成正等觉,不舍初发心”,说明信心与发菩提心的重要。所以希望大家坚定信心,不舍菩提心。信解行证,有行最后必定有证,是有连带关系的,这是不能分开的。
二、因陀罗境界门
这是以譬喻来讲的,就是说缘与缘的关系是连带起来的,此缘离不开彼缘,彼缘离不开彼彼缘,推下去,等于象珠子一样是连串起来的。
这里介绍的是帝释的因陀罗网,据说在帝释宫殿,罩有因陀罗网,网上有很多珠子,珠子灿烂光辉,明朗夺目,珠子与珠子相照,这个珠子里有那个珠子,那个珠子里有这个珠子,珠影重重相映。就象一室燃灯,中供佛像,四面悬镜:中间有个灯,周围上下也安起灯,佛像在中央,上下周围都有佛像的影子,影子里面又有影子,重重无尽。与因陀罗网的珠子是一样的,一珠为首,其余众珠的影像都影现其中,一切珠子都是这样的。
一切事相由因缘所成,此缘由彼缘成,彼缘由彼彼缘成,一缘望多缘,多缘望一缘。一个事物的缘可以成功多缘,而多种事物的缘也可以成功这一缘,彼此相望,互为因缘,法法相资,以此相推,重重无尽,如《楞严经》讲的“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毛端很小,但是可以现出宝王刹,佛的法会,可以现其中,一个微尘虽小,可以转大法轮,佛说的八万四千法都在里面,小中有大,大中有小。
“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就是说我们的正报可以摄持依报,正报小,依报大,与整个大千世界都有关系。
“坐微尘里转大法轮”,就是说微尘虽小,微尘与各种微尘相接,就是无量无边的世界,就是无尽的缘起,也代表无边的空性,从一微尘中说明缘起性空,就代表佛说的三藏十二部教典、八万四千法门,所以说“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即“微尘剖出三千界”,微尘也可以显出八万四千法门,以小转大,以小摄大,我们这个心包括万有。古代圣人孟子讲到这一点“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心量放大,可以摄到十方世界,缩小呢,就是很微,很隐密。心包万有,万有归于一心。我们修道,与真如相契,则法界就广大,宇宙就广大,小中有大,大中有小。
有篇《金狮子章》,是法藏法师为武则天写的,以金狮子作譬喻,狮子是金质的,本身是金的质量。因此狮子身上的毛也代表金狮子,狮子身上的眼耳鼻舌,各种肢节也代表金狮子,狮子整体也就是金狮子,而这一切,一根毫毛就可以代表,从小见大,小的可以包括大的,大中含小,就是这个意思。
三、秘密隐显俱成门
这是从缘起来讲,佛说法的缘起,因机制宜,因时制宜,不管说小乘教、大乘教、般若、唯识法相教、显教、密教、权教、实教,都是归于一乘,这是秘密的,目的就是要成佛。但是从明显来分,就有大有小,有显有密,有渐有顿,有权有实,这是根据众生的机缘来讲。说小乘教,大乘教就隐;说大乘教,小乘教就隐;说显教,密教就隐;说密教,显教就隐。象月亮一样,这边看是缺的,那边看是圆的,但是不管是大小,显密、顿渐、权实,终归一乘,意思就是大小显密等是圆融的,是无碍的,是相容的,最后都要达到佛乘。
四、微细相容安立门
这是从相方面来讲的,相,有小有大,由小到大,一微尘即成世界,所以大中有小,小中有大。《金刚经》讲“说微尘即非微尘,说世界即非世界”,这是胜义谛,讲空,微尘是各种分子合拢来的,本性是空,世界由微尘组成的,还是空。但从世俗谛来讲,有小有大,有细有粗。真心融通之下,大小相融,小中有大,大中有小,这不能分开,所以事相、小大、微细都是相容的,相即相入,如上面所讲的“芥子纳须弥,须弥纳芥子”,澄观大师譬喻的好象一个大琉璃瓶,里面装很多芥子,大小相容不能分开。佛法讲真心融通,大小相容。就是此理。
五、十世隔法异成门
隔法就是时间隔开了的,但是相通。就三世来讲: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中又各有三世,在现前一念中出现共为十世,看起来是隔了,是分开了的,实际是相通的,有短劫就有长劫,有长劫包括短劫,所以叫长劫入短劫,短劫入长劫,彼此相通,佛法讲空间无量无边,时间无始无终。佛教的世界观很宽,生命不断延续,虽然相即相入,而不失先后、长短。
澄观大师有个譬喻,说有个人晚上作梦,梦是三更半夜,时间很短,但他在梦中的经历就长了,一百年的经历。你看中国小说《黄梁梦记》,人虽是在枕头上很短很短的时间,而在梦中就经过很多年,从生下来到作官,当宰相,生儿育女一大堆,醒来后老道的黄梁还没熟,叫黄梁梦,这是心力作用,时间长短相入,转瞬不过百年,“一夕之梦,翱翔百年”。
六、诸藏纯杂具德门
这是从修行十度来讲,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到方便、愿、力、智。修布施度,财施、法施、无畏施,能够做到三轮体空,一切万法、一切善行都叫做施,具有空慧,不管哪方面行持,一切都叫施。但是在修行过程中分阶段,就具体行持各有不同特点。初地以布施为重,另外持戒等属于杂,纯施中附有杂行,是二而一,都是属于佛法修行之宝藏,所以叫诸藏纯杂俱德门。
七、一多相容不同门
这是从理方面来讲,从缘起的道理来讲,缘起法从一到多,多中包一,重重无尽,一切相即相入,彼此相容,有一就有多,有多就有一,一摄一切,一切摄一。
从事相上讲,一多相即相入,虽然有一有多而相容,但数字不会混乱。澄观大师举了一个譬喻,譬如一个讲堂燃了千灯,不管一盏灯、十盏灯,或是千盏灯,数字不同,但是灯光互相交融,光光相网,而不相碍,所以叫一多相融,这个譬比很生动,一室千灯,光光相网而不相乱,从一到千是一体不会乱的,光光相网,互相容纳,是一体的,互摄互入。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有这么一句话:一切众生身入一众生身,一众生身入一切众生身,而不相碍,不失一多之相。这个道理很明白,那就是我有众生,众生就有我,这里含着:我中有你,你就有我,我中有众人,众人就有我,相即相如,彼此无碍,这是大我,大我到无我。这叫一多相容不同。虽然不同而相容,即依缘起的道理来讲。
八、诸法相即自在门
这从作用来讲,你发了心就起很大作用。你不要以为只发了一点心,“一初发心,便成正觉”啊!经上又讲,“彼一念功德,无量无边际,如来分别说,穷劫不可尽”,你能发一念,这个善念,功德既深且广,没有边际,如来说,假如分开来讲的话,长劫都讲不完,这是心力的作用。
心力不可思议,你发了愿心,就要坚持,有愿必成,发了信心,只要坚持,也必成菩提,力量很大的。移山倒海都做得到。你如不发心,哪怕一点小事也做不成功,就是这个道理,发心之用,不可思议,即始即终,一即一切,无有穷尽。虽然是相即,从初到终,不失菩萨行的阶段。
九、唯心回转善成门
这是从心方面讲,一切唯心造,心外无别物,善恶随心,顺转就成涅槃,逆转就成生死。顺于真性,就是顺于真心,众生是逆于真心,佛菩萨是顺于真心,这叫唯心回转。善成就是你能有真心,结果就好。这是以心来讲的,所以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尽管是生死,你转过来,消灭烦恼,消灭了妄心,就是涅槃;尽管是烦恼,你能转烦恼,消灭贪嗔痴,就成菩提。就在一心之间。
十、托事显法生解门
这是从智慧方面来讲,《华严经》世尊说法放光,从智慧来理解,放光就是佛说法,佛证了果位才放得出来,才有这么大的光,这种光周遍法界,无处不入,只有佛的神通才办得到,所以由放光就显示佛果的功德、佛果的伟大,就在说法,托事显法嘛,如禅宗祖师棒打拳打交加,“七尺竿头开正眼,一声吼下歇狂心”。临济祖师,你问他一下他就打你一下,托事显法,就是把你无明去掉,使你觉悟,又比如善财童子,登了弥勒楼阁,见到各种殊胜境界,重重楼阁,庄严美妙,这就是法界的境界,这都是托事显法。
以上十门,说明一切事物,不管各种心法现象、事法现象,在真心容摄之下,都是相融通的,这就是事事无碍法界。
六相
六相,这是从形体相状来分析事物,说明缘起法在整体的各种相之内,互相依存,和合无间,圆融无碍,六相就代表事法界的内容,也是事法界的补充。
六相成为专章,是因为华严宗第二祖智俨法师有一次在梦中,有位印度高僧指示他,你要阐扬法界缘起,必须在《华严经》的十地品中,其中的六相要加以阐述,智俨大师根据这一段梦中指示,就在十地品中的第一地“欢喜地”,找到这段原文,在“欢喜地”,佛告诉弟子们:你们要弘法利生,必须善于解释六相,而且指出了哪六相,缘起是什么样的。所以,六相是说明事物的整体关系,每一个事物都有六相,人有六相,一栋房子有六相,一部机器也有六相,每一相都相连,不能分离。
下面,我就解释一下六相。哪六相呢?即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每一个缘起的事物都具足这六相,就成为一个整体。
譬如总相,用人来举例:人体就是总相,这个五蕴身有六根,眼耳鼻舌身,内部有心肝脾肺肾,表面有皮肤、毫毛,这样子成为一个总体,现在生理学家分析得很详细:人脑有一百四十亿个神经细胞,人体有二百零六根骨骼,六百九十多块肌肉,一样都不能缺少,就成为人的总相,否则不能成为一个人体。
第二别相。就是在各种根门中,各个有别相,体虽然是一种,但是根,五脏六腑不同,各有各的相,差别不同,这叫别相。
第三同相。就是由于诸根和合而成一个整体,离不开和合,这中间就有心灵的支配,假如眼睛没有看,耳朵没有听,则眼见不到色,耳听不到声音,鼻没有嗅闻不到香,舌没有尝就不知味,没有这个根,就没有这个识,各有各的作用,由各种根门合成的法,互不相违,虽然各有特性,但同心协力,分工合作,而不相妨碍,成为一个整体,这是离不开的。同相,其实也就是和合相。
第四异相。异就是不同,虽然分工合作,构成一体,但是各个部门,他的作用不同,他的形状不同,象眼睛不同,耳朵不同,鼻子也不同,嘴也不同,虽然不同,但是分工合作,成为一体,在一体之中,各自发挥各自的作用,各有其功能。
第五成相。成功的成,不管你总相别相,最初要成才行,由不成到成的阶段,这也就是各个根门,各个部门互依互存,相互合作一法,到了成功的时候,就叫成相,成为一个总体。
第六坏相。专门指自相自体讲的,在总相中,只就某一个部门来看,就不成为成相,也不成为总相,如单从眼睛来看,只能看,光凭眼睛不会成为总体,从这方面来讲,叫坏相,这个坏不是破坏的坏,是指不能成为一个整体。
所以每一个事物:人、动物、生物、物质、有机的、无机的,都是有六相。总的说来,因缘生法,彼此相依相存,缺一不可。从人来说,这根毫毛很小,但你扯一根试试?拔一毛而动全身;牙齿也很小,你拔一颗看看?痛得不得了,而且缺了牙齿,吃饭、说话都不方便。所以,小中有大,大中有小,芥子纳须弥,须弥纳芥子,就是这个道理。小可以成大,大可以涵小,小大不相离,有和合性在其中,不是绝对分开的。
另外从修房子来举例,一座房子是个总体,在总体之下有别相:柱子、横梁、桷子、天花板、地板,细到一块砖,一匹瓦都不能缺,缺一样都不行,就不能成为房子。譬如机器,大零件,小零件,缺一个镙丝都不行。譬如飞机、火车、汽车,镙丝钉出了故障就会发生危险。所以大小不相离,因为有个和合关系在其中,缘生法就是和合性,佛说缘生法是以慧眼观察一切,不象世间上差别相太大,界限森严,你我他分得那么严格,结果就斗争、造业。
法界缘起的中心思想是和谐、和合,了解缘起,从缘起中了达性空,与真心相融,一切事物相依相存,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因此菩萨就具足大智慧、大悲心,誓愿度众生,以此成佛道,这是佛说法界缘起的意思,《华严经》的重点就是法界缘起。
海印三昧与大圆镜智
《华严经》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有些人半信半疑,世俗的人不相信。真正要彻底相信,要完全了解,必须是经过开悟以后的初地菩萨,开悟以后,回顾整个众生境界,大梦一场,就好象晚上睡觉一样,梦中有各种形象、各种经历,但是身在梦中不知梦,到了梦醒以后回想一下,才知刚才的境界是梦。法界观是佛说的,佛在什么境界中说的?是在海印三昧中,发了大圆镜智而说出来。
何为海印三昧?三昧,就是定、禅定、止观,又叫奢摩他。大家设想一下,我们在大海边,当清风明月之夜,天上是月亮星星,或者有点云彩,那个时刻大海风平浪静,天上的月亮、星星、云彩清清楚楚地映在海中,海中就出现各种形象,这个大海,有影子映上去,它是这个样子,清清楚楚的,没有影子,它还是这个样子,清清楚楚的。他把天上的各种东西照得清清楚楚,就好象一面大圆镜一样,把森罗万象、事事物物照得清清楚楚的,这种定就叫海印三昧。
“海印者,真如本觉也,妄灭心澄,万象齐现,犹如大海,因风起浪,若风止息,海水澄清,无相不现”,《起信论》云:“无量功德藏,法性真如海”,“今云森罗万象,一法所印,一法者,指心也,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即是法界大总相法门体,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真如炳现,故云海印三昧”。以上引的是注释海印三昧的经文。众生平时的心是一种意识的妄心,属于染污的,有妄念,有我执,有烦恼,就象海水一样,起了大风浪,波浪掀天,在此情况之下,对万象森罗,对事相,对道理,如何能清楚?无明障蔽,心中黑漆一团,因此造业受苦,在生死中轮转不息。真心不显,妄心作怪。
在唯识来讲,转八识成四智,到了成佛的境界,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何为成所作智?在凡夫境界,我们的根门:手、脚、身体,不会正用,很多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破坏他人的利益,眼耳鼻舌身乱动,就是这种情况。到了成佛的时候,叫成所作智,就是说那时我们的根门,我们的动作,一切为了成就众生,众生有所要求,就成就他们的各种愿望,这时的身体作用就不同了。
转第六意识成妙观察智。意识在凡夫境界,虚妄重重,颠倒重重,看问题不清楚,戴有色眼镜,所以发生颠倒、造业的行为,到了佛的境界,就转成妙观察智。就是对于诸法,一切共相、自相、总体、别体都能够善于观察,哪怕是万象森罗,都能在观察中了解得清清楚楚的,因此对于众生,根据妙观察智而说佛法,给众生予智慧。
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第七识叫末那识,在众生境界,执我、执法,执生命的主体为我,执一切法为我所,贪心重重,这是生命的祸根,是痛苦的根本,因此有许多差别相,如《金刚经》里讲的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法相、非法相,各种差别相生起来。转成平等性智之后,就可以消灭差别相,把第七识转为平等性智,自他同体,心境一如,平等平等。
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第八是阿赖耶识,在众生境界是染污性,受熏习也是染污的,执持的种子亦是染污的,当然它也不只是受染污的,也有清净的受善法熏成的善种,但这种人还不多。若能修学正法,熏习善种、清净种子,从而克服、消灭了染污种子,到了佛地,转为大圆镜智,这时就象大圆镜一样,朗照虚空,无物不现,清清楚楚,这就是从海印三昧中才能产生出来,没有那种定力就没有那个智慧。
要证得海印三昧,发大圆镜智,必须要注意几点:
第一消灭第六意识的妄念。要根据文字般若,生起正见,能分别是非,分别善恶,分别邪正,相信因果,这离不开文字般若。
第二破除我执,破除烦恼。我执是根本烦恼,必须要以观照般若,修定才能破除,没有定是不行的,百千三昧都是一个定。
第三要达到海印三昧,生起大圆镜智,必须彻底拔除异熟果报的根根,离开生死。生死分为两种生死,一种叫分段生死,一种叫变异生死。分段生死在菩萨修行的第二个阿僧祇劫——七地位断除俱生烦恼障才能结束。分段是什么?就是一辈子一辈子的分段受生,离开这个分段生死,七地以后,因为还有微细的所知障,现行和种子还在,第八地一直到十地,现行时起时伏,就象生死一样,在变异中,叫变异生死。必须离开两种生死,圆证佛果,才能够证得海印三昧,发出大圆镜智。
有些人会说:这么深、这么高,我们怎么办得到呢?你不要怕,只要你深信三宝,深信因果,就开始走这条道路,逐步就可以提高,这是有阶段性的,如不经过踏实的修学功夫,那是不行的,所以法界观是佛在海印三昧中发生大圆镜智而说出来。你要学佛,就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能够静下来,善于观察,逐步提高,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上升,就没有多困难,你如果怕难就没有办法。
全经组织从内容说是七处九会,包括了三十九品的内容,七处就是菩提场、普光法堂、忉利天宫、夜摩天宫、兜率天宫、他化自在天宫、重阁讲堂。普光法堂讲了三次,第二会、第七会、第八会都在普光法堂,第九会是重阁讲堂。七处九会,每一会都有说法主,包括说法内容,这七处九会包括了八十卷三十九品的内容,是很有组织,很有秩序的。
另外就是摄九会以为四分:第一会从世主妙严品至毗卢遮那品,有六品十一卷,为举果劝乐生信分;从第二会如来名号品至第七会如来出现品,有三十一品四十一卷,名修因契果生解分;第八会离世间品,有一品七卷,名托法进修成行分;第九会入法界品,二十一卷,名依人证入成德分。
根据以上内容,有两个表,我现在综合讲一下。
第一会:菩提场/诸佛和普贤/说如来依报因果
第一会:世主妙严品以下,共六品,地点在菩提场,普贤菩萨为会主。
所谓第一会,就是第一次集会,是释迦佛在菩提树下成道以后,现毗卢遮那的身,在印度摩揭陀国阿兰若菩提场中,放光,放眉间光、齿光。眉间光就是眉间放白毫光,齿光就是牙齿放光,入于毗卢遮那藏身三昧,此时是以普贤菩萨为会主,因为普贤菩萨具有大愿、大智慧,他就是毗卢遮那的代言人,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说法。
是哪四十一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加上等觉菩萨,共四十一位。这个甚深之法,是为法身大士讲,说明是菩萨境界。讲佛果的正报庄严、依报庄严,显示佛果的功德。其中共有六品:世主妙严品、如来现相品、普贤三昧品、世界成就品、华藏世界品、毗卢遮那品。经文有十一卷,八十卷中的最初的十一卷,其中宣说演扬如来依报、正报,因位果报的境界。说法的目的是使众生兴起敬慕,而生起信心。这必须要有智慧的认识,以文殊菩萨的智慧生起大用,使众生对于佛果功德,由欢喜而敬仰,生起信心。在四分中属于举果劝乐生信分,在五宗中属于所信因果宗(澄观大师将其总括:全经分为四分,又分为五宗,四分是从信解行证来分的,五宗就是从教理行果来分的)。
普贤菩萨入于三昧,知道佛的依、正二报,对这个依、正二报的由来加以解说,说明往昔毗卢如来,居于华藏世界,此世界系因缘果满所现的依、正二报,由于在因行中修因广大,所获的果报也是无量无边。三世诸佛都以利益众生的因果来严净刹海,庄严佛土,所以目的是劝请后世众生,就象诸佛菩萨那样如法精进修行。修因才有果,这个果从菩萨行中饶益众生、难行能行得来的。
第二会:普光法堂/文殊与十首/说十信法门
第二会:如来名号品以下,地方是在普光法堂,说法主就是文殊与十首菩萨,说法内容是十信法门,一共六品:有如来名号品、四圣谛品、光明觉品、菩萨问明品、净行品、贤首品。卷数是四卷,普光明殿,就在离菩提树三里的恒河湾处,离菩提树不远,这也表现了佛开始说法,说菩萨行,开始建立信仰是不离人间的,成佛就是由凡夫开始,不是离开凡夫来成佛,也说明佛法是不离人间的。这里说十信法门。
此时世尊放两足轮光,两足轮光是表法的,说明我们由修行种因到果,证得正觉果海,就必须脚踏实地,不是光嘴说,关键要行,理论与实践一致,愿行结合,只要这样,就可以一步步登上去。
此时是以文殊菩萨为会主,文殊菩萨在四大菩萨中,智慧第一,所以佛法的信仰不是叫人盲目的信仰,必须认识了解佛的果德,这种果德,显示如来境界是广大的、真实的、平等的、清净的、慈悲的,这就是在心灵方面得了解脱,发出光辉,要认识这一点,就要生起信仰,要净化心灵,走佛的道路。在这方面就要有认识、抉择,佛法的信仰不是勉强叫你信,佛教徒从历史到现在从不拉人勉强信,这是佛教的特点,这个信仰必须由理智认识而产生。这一品由文殊菩萨首先出来,文殊菩萨具有无量智慧,就说明佛教的经典,必须要有正知正见,要有智慧,来了解、认识、信仰。
第三会:忉利天宫/法慧菩萨/说十住法门
第三会:地点是忉利天宫,说法主是法慧菩萨,说法内容为十住法门。一共有六品:升须弥山品、须弥顶上偈赞品、十住品、梵行品、初发心功德品、明法品。卷数有三卷,这里就是释迦佛以两足趾发光,以法慧菩萨为会主,入无量方便三昧。
在这个地方,你们要注意两点:
第一:一会、二会都在人间,现在由人间引向忉利天宫,忉利天宫是在四天王天上面,四天王天又在须弥山顶,这说明什么含义呢?就是由人间上升天上,希望把人的一切行动从污浊罪恶的凡夫世界,引向高尚清净的境界。在天上看到人间,凡尘扰扰,波浪滚滚。由五浊恶世,引向佛果,必须境界高尚,超尘出俗,达到高尚清净的境界。
这里说的十住法门,十住就是代表具备的般若正见,与佛心相应,此时已发了菩提心,《华严经》讲:“一初发心,即成正觉”,说明重在发心,发心是了不起的,要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有这个因,就与佛的果海相应,故“因该果海,果彻因源”。菩提心就是:上成佛道,下化众生。要成佛道,必须救度众生,不离众生,才是成佛的基础,离开众生去成佛,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心境要广大,要站得高,看得远。
第二:佛不单此时讲《华严经》在忉利天宫,在此之前,佛成道以后,就到过忉利天宫为母说法。佛诞生以后不久,他的母亲摩耶夫人就升上忉利天宫,佛长大是靠他的姨妈波阇波提哺养的。学佛就要讲孝道,这是根本,佛在成道以后,不忘父母恩,在宫中父王有病,亲自侍奉汤药,父王死了,亲自抬棺材,同时想到母亲生在忉利天宫,就升到忉利天宫为母亲说法,讲了一部《地藏经》。
《地藏经》的内容一是说明儿女要尽孝道,比如婆罗门女、光目女两次进地狱寻母亲,她们是地藏菩萨前身;二是要发大愿,光目女听母亲说地狱的痛苦,地藏菩萨想到地狱苦,由地狱苦想到众生苦,于是由报母恩发展到报众生恩,特别是地狱里最苦的众生;三是说明因果业报,《地藏经》讲业报,讲因果,为什么人要堕地狱?堕三恶道,是有原因在其中,不是无缘无故的,这一点《地藏经》的《业报品》说了很多,要人人相信因果,不要造业;另外就是广修供养,设坛广陈鲜花、水果、灯烛为现在母亲忏悔,消灾免难,为先亡母亲超度。《地藏经》的内容说明佛教首先以报恩为本,报答四恩:三宝恩、父母恩、国家恩、众生恩,《地藏经》就是一部报恩经,又称孝经。
第四会:夜摩天宫/功德林菩萨/说十行法门
第四会:升夜摩天宫以下,地点是夜摩天,说法主是功德林菩萨,说法内容为十行法门。一共四品:升夜摩天宫品、夜摩宫中偈赞品、十行品、十无尽藏品。经文一共三卷。
夜摩天在忉利天宫之上,又升了一层,夜摩天有个特殊情况,它不象忉利天以下的娑婆世界,有太阳、月亮、星星,夜摩天没有这些,是以莲花的开敷而分白天晚上,这说明什么?说明佛说法,菩萨度众生,要因机施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就是要顺于世俗谛,顺于机宜,用现在话说要与时俱进,方便善巧。
此时的说法主是功德林菩萨,说十行法门。功德林菩萨乘佛威神之力,入于菩萨善思惟三昧,受到十方诸佛的加被、摩顶,从定起来以后,就代表佛宣讲利益众生的十行法,这个十行法也代表由根本智生起普贤行。普贤行是差别智,根本智是与真谛相合,差别智与世俗谛相合,要明因识果,明了缘起法,悲智双运广度众生,所以就在行上表现。这种行就是要根据众生的根机进行说法、救度,这就是普贤行。
第五会:兜率陀天/金刚幢菩萨/说十回向法门
第五会:升兜率天宫品以下,地点是兜率天,说法主是金刚幢菩萨,说法内容为十回向法门。共三品:升兜率天宫品、兜率宫中偈赞品、十回向品。经文的卷数有十二卷。
这里要了解几点:
第一,兜率陀天又叫知足天,兜率陀天内院就是弥勒菩萨住的地方,尽管在天上,实际上区别于其他的欲界天,叫知足天,作到少欲知足,体现了菩萨的悲智双运,常处中道之中。
第二,佛放两膝轮光,膝就是膝盖骨,人要走路,离不开膝盖骨,这个膝盖骨可上可下。人在行动中,上与下由膝盖骨做主,可以轮转。在菩萨行中,菩萨的行为是上承佛道,下化众生,菩萨就必须要有这种精神,这种心胸和行为。菩萨修行,有功而不自居为功。经过上面的十信、十住、十行以后,所有功德以悲心摄持,进行回向,不据为己有。
这个十回向,重点是:
1、回自向他。自己的功德不据为己有,回向给别人,你们居士在皈依以后,每天早晚要行持,行持有三个环节:一忏悔、二发愿、三回向。
首先要忏悔,不忏悔就没有把自己身上洗干净,清净三业达不到,就不能接受善法,所以第一忏悔很重要。《普贤行愿品》里有忏悔业障,众生从多生累劫以来,堆积的业障不少,必须要忏悔,不单是早晚忏悔,随时随地都要反省、忏悔,身心才清净。
二要发愿,要有广大的愿望,愿度众生,愿断烦恼,愿学佛法,要广行善法,愿成佛道。要发四弘誓愿,受持菩萨的三聚净戒,将志向端正过来,不能象世俗人一样,专门为名、为利、为家庭,要有悲心、有智慧而发菩萨愿,具有远大的愿望、崇高的理想。
三就是回向,不管是念经、念佛、拜忏,完了以后要回向,不要据为己有,以此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包括六亲眷属、师长朋友、冤家仇敌、一切众生,使他们都得到好处,这就是法布施。
2、回因向果。要将种功德的因,回向得到菩提果报,要求菩提,不是为其他。
3、回事向理。以这种行动达到最后契证真如境界,恢复妙觉明心,亦就是一真法界。
第五会是金刚幢菩萨说法,金刚幢菩萨入菩萨智光三昧,出定以后就说十回向法门,金刚幢喻悲愿如金刚坚定。
第六会:他化自在天/金刚藏菩萨/说十地法门
第六会:十地品,地方是他化自在天,说法主是金刚藏菩萨,说法内容为十地法门。十地法门只有一品:十地品,共六卷。
这里要说明几点:
1、到了十地,就是由贤位进入圣位,小乘是三贤四圣,大乘三贤十圣。以上十住十行十回向,菩萨叫三贤:下贤、中贤、上贤,三贤以后,进入十地,从初欢喜地到第十法云地,都是圣位,而十地菩萨的行动是纯为利他,修行十度万行,中心以智为主,实践的果就是亲证真如,断一分障,证一分真,分分断,分分证,逐步升华。
2、佛在此时放白毫光,白毫光就是佛果之光。阿弥陀佛赞,“白毫宛转五须弥”,那个范围大得很哪,五须弥只能说是一个数字,还没把这个数字说完,而这个光明遍照整个法界,只有佛才能有这样周遍法界的光明。另外说明一个问题:凡是开悟后进入欢喜地的菩萨,从初地菩萨到十地以后都有光明,因为开悟以后结合修行,智慧光明就发出来了,这种光明比声闻、缘觉、罗汉高,而且在十地中,一地一地的逐步升高,力量强大。
3、此时金刚藏菩萨说法。何为金刚藏?菩萨第一就是要有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慈能予乐,悲能拔苦,见善随喜,平等施舍,这叫四无量心,四无量心发了以后,就象金刚一样的坚固,不能破坏,而且可以摧毁魔军,扫除一切障碍,坚如金刚,所以菩萨戒又叫金刚光明宝戒。因此学佛后不要怕这怕那,就看你发不发心,意志是否坚定,是否照着佛教导的去行,如果你真是意志坚定,信仰坚定,就不用怕,所以菩萨既有悲心,又有智慧,悲智为体,而地上菩萨特别偏重于智,智如金刚,也代表这个意思。
第七会:普光法堂/普贤菩萨/说因圆果满法门
第七次集会:十定品以下,地点是普光法堂,又到了人间,说法主为普贤菩萨,说法内容共十一品:十定品、十通品、十忍品、阿僧祇品、如来寿量品、诸菩萨住处品、佛不思议品、如来十身相海品、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普贤行品、如来出现品。一共十三卷。
从四分说,从如来名号品、四圣谛品,到普贤行品、如来出现品,叫第二修因契果深解分,这一分,经文有四十一卷,品数有三十一品,加上第一分的六品,到这里就是三十七品了。
从五宗差别来分,这一段里有二十九品是属于因果差别宗,因不同则果不同,而三十一品的最后两品:普贤行品和如来出现品,在五宗中叫平等因果宗,以上是关于四分和五宗的分法。
这一段要注意的是:说明从初发心,经历了五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到这里,就做到因圆果满,这中间既说了等觉,又说了妙觉。如来放光,放眉间光及口光,眉间光、口光解说等觉、妙觉法,赞叹佛陀果行及智德二位的功用,进而谈到庄严报身的广大自在。
但是妙觉并不离开本觉,本觉、始觉、妙觉是三位一体,有本觉才有始觉,有始觉才有妙觉,所以本始不二,这是《华严经》的中心,一经发心,就一定成佛果,这是相应的,这就是刚才说的“因该果海,果彻因缘”。你发了心,就把佛果包容进去了,就走上佛道了,果是如何来的,离不开因,念阿弥陀佛,一句佛号就包括阿弥陀佛的果德,佛果就贯彻这个因,因果相应,所以圣号功德很大,不但是念了净心,还有力量得到佛的加持,自力、他力合成这个功德。
第八会:普光法堂/普贤菩萨/说普贤二千行法门
第八次集会:离世间品,地点在普光法堂,说法主是普贤菩萨,说法内容为普贤二千行法门,只有一品:离世间品,经文一共七卷。
在四分中是说法进修成行分,就是进一步修行,普贤二千行;在五宗中,就是成行因果宗,在行中有因就有果。
为什么叫离世间品?就是说虽处世间,而对于世间的六尘,五欲境界,无所染着。佛在这里,没有放光,为什么呢?就是要了解世间一切微妙难信之法,需要透过最高的智慧光明,就是要自己心灵发光,而且结合在实践的体验上,才能够直接觉悟,说明这个道理。在禅定中发出最高的智慧,了解世间森罗万象,一切事事物物,这就是普贤菩萨的差别智。学佛就要靠自己的心灵发光,自己的亲身体验。普贤菩萨说二千行门,是根据根本智发出的后得智,解释世间上一切根本哲学问题,什么本体论、现象论、行为论哪,都包括在其中,内容很宽广。
第九会:逝多林重阁讲堂/如来示相百城善友/说入法界法门
第九会:入法界品,地点是逝多林重阁讲堂,说法主:一是如来示相二是百城善友,说法内容:入法界法门。此处只有一品:入法界品,经文卷数较多,共二十一卷。
在四分中是以人证入成德分,事事要靠人,人不动也是不行的,善财童子走了一百多个地方,参访一百多位善知识,才有所收获,有所契证,成就他的果德,所以称“以人证入成德分”。在五宗中就是证入因果宗,实际有所修证,证入法界。
入法界品,最重要的是由文殊菩萨指引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在经过中最重要的含义是:修行由渐到顿,最后才有顿,没有渐就没有顿,从本到末,必须由渐到顿。说明华严的宗旨:始末不二,因果不二,渐顿不二,这是大乘境界。妙明真心,人人具足,如何证一真法界?必须由渐到顿,由因到果,不要怕路长,要发心,发心以后要实践,只要肯实践,还是很快的。
譬如念佛来说,不念佛就没有办法,只要肯发心念佛,依佛修行,与佛相应,就快得很,就怕自己不发心,不行动。本品声云如来入于狮子频申三昧,也叫狮子奋迅三昧,狮子一吼,百兽震惊,狮子就代表智慧很高,振聋发聩,具足大雄大力。在此时,经过修行,到了最后入于狮子奋迅三昧,就说明佛果境界一时顿证,有无限的威力,所以叫狮子奋迅三昧。
这九次集会,从始到终,从最初两次说法在人间,以后又回到了人间,就体现了学佛法重视人间,不离人间,善财童子最后见了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发愿将来下生,龙华三会,也在人间。
佛法不离人间!大家应该深刻体会:能够生在人间,是最殊胜的,为何?三恶道最痛苦,天界最快乐,快乐极了就要堕下来,只有在人间是苦乐参半,有苦就有道心,不会只图快乐,不会乐以忘忧,所以古代的圣者、贤者都有这个感叹,曹操说:“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苏东坡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不能专门耽恋快乐,知道乐极生悲,只有人才有这个觉悟,在三恶道即便知道了也来不及了。有这个觉悟就可以升华,发大悲愿,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象地藏菩萨一样,救度三涂特别是地狱苦难众生。
但是救度三恶道众生,必须在人间做好,如何做?要宣传弘扬佛法的道理,明因识果,制止人们贪嗔痴的发展,贪嗔痴的发展就是堕三恶道的原因。治病要治未病,不治已病,病已经发生了就麻烦,疾病需要预防,所以菩萨发心在人间修行,就是杜绝三恶道众生的恶因。尽管三恶道在冥间,实际上三恶道也在人间,嗔心重、痴心重、贪心重就是人间的地狱、饿鬼、畜生。所以佛菩萨来净化人间,弥勒菩萨将来的志愿也是净化人间,太虚法师提倡的人生佛教,也是基于这一点。
净化人间,在人间使人们明因识果,止恶修善,修大悲心,进一步发菩提心,目标是成佛,这就是人间的殊胜。《华严经》七处九会说法就含有此意,所以《华严经》是最现实的。
以上就把《华严经》的组织,七处九会的内容、重要点提出来了。
《华严经》卷帙很多,意义深远,现仅就精华举例:华藏世界、文殊一百四十一愿、普贤十大愿和二千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弥勒楼阁。
华藏世界
《华严经》的重点是无尽的法界缘起,法界缘起里面讲四法界、十玄门、六相,这是大纲,这是《华严经》的教义精华所在。法界观是事事无碍法界,从现象界、事物界方面加以分析、观察,不脱离现实,不离开森罗万象,这其中包括心理现象、物理现象、自然现象,而这个法界观就是根据华藏世界将其发扬出来的。华藏世界就是毗卢遮那佛在历劫修行中,由于修菩萨行,所感的正报和依报。此依报既庄严,又伟大、崇高。
我们现在所讲仅是根据经文提一下纲要,但此可言说的经文境界没达到佛的果地,从文字上看还是有限量的,经文所讲,仍是有限度的可思议的范围,而佛的果地,是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境界。
《华严经》里处处讲十,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无尽藏等,一切离不开十。十,是个无尽的数,重重无尽,代表无尽数,所以光从经文来了解,只能说是意识上的一个比量,很有限,不过从这里面可以了解一个大概,根据《华严经》讲:
华藏世界所有尘,
一一尘中见法界,
宝光现佛如云集,
此是如来刹自在。
这说得很清楚,华藏世界,一一微尘,都有无边的法界,都有无边的诸佛,都有无量的圣贤境界,所以“宝光现佛如云集”,其中就是如来妙用自在的境界,这种境界是如来在往昔因中,为了救度众生,舍弃头目脑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而感得的一种果报。
经云:“世尊往昔于诸有微尘佛所,修功德净业,故现种种宝光明,华藏庄严世界海”,这也说明这个原因:世尊在往昔多生累劫以来,是在微尘,就是无量无边,象微尘数一样,修行功德积累净业,所以由此功德积累,最后感得华藏庄严世界海,现种种宝光明,非常殊胜。没有这个因就没有果。
经上又讲“华藏世界海,法界无差别,庄严悉清净,安住于虚空”,这说明法界庄严世界海,彼此相望没有差别,都很清净,其境界象虚空一样广大,无量无边,无尽庄严,都是由无尽的万行之因所感得的。只要修万行之因,根据真俗圆融,悲智兼运,做到这一点,就同佛一样,可以感得华藏庄严海,进入华藏世界,所以众生心就是佛心,众生与佛平等,佛可证,众生可证,要有这种心。
以上就是以经文解释因果关系,无因不成果,因果相应。如何净心?如何修行?主要靠自己,由本觉到始觉,始觉到妙觉。本觉就是自己如何启发,人人都有一颗明珠,只不过明珠上面蒙了灰尘,被无明烦恼所障蔽,学佛就是把明珠上的尘垢打扫干净,由本觉到始觉,明珠发出光辉,恢复明珠的本来面貌,就是成佛。
所以华藏世界的成因,是毗卢佛在过去多生累劫以来修六度万行,纯粹利益众生,现身尘刹,证佛果后,成就华藏世界海这个庄严依报。这个华藏世界,庄严美妙,非常之圆融、和谐、清净,也就体现了佛果本身的功德。
下面就是华藏世界的相状,根据文字记述,实际上我们凡夫的第六意识的境界是很有限度的,根据经文记载,我们所能想象的也与实际情况差得远,因为这是佛的境界,不是众生的境界。
此华藏世界中央有二十重,从一重到第二重,其远近距离,第一重就是一个佛刹微尘数的世界,第二重至三重,二重为二佛刹微尘数的世界,三重为三佛刹微尘数的世界,乃至二十重,为二十个佛刹微尘数的世界。从低到高,从一重到二十重,逐步增加,渐渐上升,远近数等,毗卢遮那佛就住在十三重,娑婆世界也在十三重,当然还有其他世界。形状就象三角形,平的一面在上面,尖的一头在下面,又象一把大伞,大伞是撑开的,由小到大。
我想到《楞严经》楞严咒的咒心,在我当小和尚的时候,师父教我们念“摩诃悉怛哆般怛那”,据说这个咒心威力很大,楞严咒本来是降天魔,而咒心的力量是相等的,这是师父教的。
楞严咒心“摩诃悉怛哆波怛那”,翻译成汉字,“摩诃”就是大,“悉怛哆”就是白,“波怛那”就是伞盖,具体名称就是“大白伞盖”。这个大白伞盖是形容佛的法、报、化三身的功德。“大”形容佛体,法界、真如、法性,体很广大,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白”形容佛在相方面的功德,相很清净、很庄严、很方正,一般白形容干净;“伞盖”形容佛心、佛体的妙用,可以广生善法,广度众生,所以大白伞盖就形容毗卢遮那佛的体、相、用。
我读华藏世界,读到这一段,觉得很适合,就象一个伞盖,形容佛的体大、相大、用大,就以这个为核心,毗卢遮那佛就在中间。二十重从下到上,一重至二十重,重重相连,广博严净。
此华藏世界是在十重风轮上。此风轮上,是普光摩尼香水海,海出莲花,名光明蕊香幢,莲花周围就是金刚轮山,里面就是平面大地,平面大地庄严妙好,七宝合成,宝光灿烂,在中间又围绕很多香水海,香水海之间又有香水河,都是在莲花包围中,所以叫华藏。在这个境界之内,佛刹重重相连,奇妙无比,广博严净。
又从平面数量来说,距二十重中心的周围,有十世界,十世界之外,又有十世界,就是百世界。一百一十世界种,各有所表,在顶外,还有四重世界,重重无尽,一重世界就是一个佛刹,包括微尘数的世界。我想到现在天文科学讲,已经发现的世界有一百亿个银河系,一个银河系是一千二百颗恒星,一颗恒星就是一个太阳系,在这些世界上,有生物世界,当然没有发现的更多,现在仅就发现的就有这些数字。
佛经上讲:释迦佛在娑婆世界成佛以后,一个佛所管理的范围,就是三千大千世界。一个世界就是一个星球的地方,一个太阳系;千个世界就是一个小千世界;千个小千世界就是一个中千世界;千个中千世界就是一个大千世界;称为三千大千世界。这个范围不小,也就是很多的银河系在其中,单是一个佛土就有若干银河系,依华藏世界的数字算,是若干亿银河系,说不清楚,如此庞大。
再总结代表的法义:这里说的是十重风轮之上,有香水海,其中有大莲花,大莲花中间有二十重,二十重周围又有十重,十重周围每一重又有十重,在外还有四重,从数字来表的法义是:外十重代表菩萨的五位,因位、果位各五位叫十位,五位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修菩萨行要经过五位,从因到果,五位有其因有其果,故称十重,十重外面各有十重,代表菩萨从因位果位之中修十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方便、愿、力、智,叫十度万行。
外面还有四重代表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以十度自利利他,以四摄法饶益有情,这就是普贤菩萨修的。普贤菩萨在无量劫中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众生无尽,悲愿无尽,所以最初讲的一佛三菩萨就把《华严经》的中心体现出来了的。一佛就是毗卢遮那佛,三菩萨就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实际上四位一体,毗卢遮那佛就代表佛的果体,万德庄严;文殊菩萨代表智慧的根本之体,法界智、根本智;普贤菩萨代表用差别智即无漏有分别智,以此为体发挥悲心的妙用;弥勒菩萨代表即将成佛的果体,这个思想组成了《华严经》的中心。
尽管说《华严经》是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讲的,实际上是给后世发菩萨心的众生讲的,只要有这个心,修这个行,种这个因,就能得这个果。人人都可以入华藏世界海,人人都可以成毗卢佛,这个思想是很伟大的。所以华藏世界海不是我们所想象得到的,只能从文字上初步体会。这种胜妙庄严,都是佛在因行中修悲、修智,修十度万行所感的果报,在华藏世界中还有婆娑世界,婆娑世界是一种染污世界、五浊世界,这说明佛菩萨不舍众生,在污泥中还要度众生的悲愿。
《华严经》的法界观就是据此发扬出来的,这就是事事无碍法界世界相连,大小相容,重重无尽,而且这些境界都是广博严净,庄严和谐。建立法界观就是要在毗卢遮那佛的那种广大、真实、平等、清净、慈悲的心体之下,把有情世界和器世界融通起来,把器世界和有情世界的差别相、矛盾相消灭,统一起来,融合起来,所以在器世界中一切事相大小相入,一多相融,长短相入,大不离小,小不离大,一不离多,多不离一,长不离短,短不离长,互不相离,这就是一个人生宇宙充满和谐的世界,应这样观察。
在讲六相时,比喻人体是一个总体,外有四肢百骸,内有五脏六腑,大大小小的器官不少,缺一个也不行,别说脏器肢节,就是一根毫毛、一颗牙齿也不能缺,缺了就有问题,拔一毫毛而动全身。所以一个人体要正常,就要保持和谐。从人类来说,就要互相分工合作,彼此相对,平等尊重。
现在我们中国讲究建设和谐社会,其实《华严经》讲的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观、法界观,消灭差别相、对立相。世间的辩证法难免差别对立,佛法的辩证法是消灭差别对立的,这是不同的,所以大家了解华藏世界,再回想前面讲的法界观,就可体会。
文殊菩萨一百四十一愿
文殊菩萨在四大菩萨中是智慧第一,《华严经》净行品里面,提出一百四十一愿,就体现文殊菩萨从智海中,结合生活对众生的悲愿。
文殊菩萨在第一品里面,从智慧中了解佛果的功德,坚定信仰,发菩提心,从信仰中结合行动,行动就是从身、口、意三业中来表达愿望,把自私心、无明烦恼心逐步对治扫除,就可以从净愿成为净行,则在生活中、尘劳中不受染污,当前一切行为:对人对事,都成为清净的修行。
文殊菩萨指示:坚定信仰以后,发菩提心,从愿力和实践中,使行为清净,以事入理,以真向俗,达到真俗圆融,理事无碍。文殊菩萨的一百四十一愿,是针对在家菩萨、出家菩萨讲的,在家的菩萨共十一愿,出家较多,共一百三十愿,包括出家、受戒、披剃、坐禅、托钵乞食、经行、起居坐卧各方面。
其中十善业道戒通于在家出家,作为菩萨应该以大悲心为首,根据十善业,不作罪,不思罪,同时不离世间,不舍世间,要把出世道运用在世间法中,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讲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法华经》讲:“一切世间经书、治世语言、资生事业皆顺正法”。所以说在家菩萨、出家菩萨并不是离开尘世生活,只不过身心不同,特别是心。身在尘世,心在山林,心要清净,以这种心处理各项工作,过生活,处理事物就属于正道,故文殊菩萨最初讲“要善用其心”。
这个问题最初是由智首菩萨提出来,智首菩萨问如何修行,如何修心?文殊菩萨答复:“善哉佛子,汝今为善多所饶益,多所安隐,哀悯世间,利乐天人,问如是义,佛子,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入诸法相,悉能通达,当如普贤,色相第一,一切行愿皆能具足,于一切法无不自在,而利众生,作第二导师”。
这段《华严经》的原文中有最重要的四个字:善用其心。不善用其心,一切行为都是邪的、恶的,不是正的,不是善良的,善用其心在行动上是正的,就象大海航船的舵手一样,航船不翻船,必须靠舵手,能够掌握方向,才能顺顺利利地到达彼岸。假如舵手方向迷失,船就触礁,容易沉没,就有危险,所以文殊菩萨告诉智首菩萨首先要善用其心,这一百四十一愿都是在善用其心的前题之下发的愿望,下面再引几段《华严经》的原文:
“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是说在家菩萨,虽处家要有正确观念,处家不恋家,要认识家也是变化的,知家性空。为何是变化的呢?终究要分散,从几千年历史看,哪个家保下来了?不管家庭以及其他什么物质,都是空的,因此要看淡放下,应尽的责任尽了,尽到心力就算了,不要一天到晚都在想,有些人到了呼吸上不来的时候还在想,那不划算。想得开就逍遥自在,想不开就披枷戴锁,故说“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孝事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鼓励儿女要孝养父母,以孝为第一,但是要发愿:还要恭敬佛宝,善事于佛宝,要供养、恭敬、承侍,父母是我的肉身父母,佛是我们的法身父母,不要忘记,而且要度我们的父母,还离不开佛法,离不开佛,因此要念念恭敬佛。
“妻子集会,当愿众生,怨亲平等,永离贪着”,在家难免有妻子,妻子集会,说明有缘,缘有顺缘,有孽缘,顺缘还好一点,孽缘就会有生不完的气,此时你就要会想:这都是缘,随缘满了就行,要做到冤亲平等,不要再结冤,这样你就不受系缚,贪爱心也就可以淡薄下来,怨亲平等,永离贪着。
“若得五欲,当愿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乐”,五欲:财、色、名、食、睡,佛家讲生活要少欲知足,穿得暖吃得饱就行了,用不着贪,贪起来,过于追求,欲为苦本,就象箭射到身上不得了,要拔出欲箭,就不要有贪心,这样才安稳。这个红尘世界,一般人追求五欲,就造成很多混乱,痛苦不堪,有些搞得家破人亡,都是因为欲造成的,在家人要知足常乐,生活能够维持就行了。
上面几段都是针对在家菩萨的,下面还有几段:
“脱去俗服,当愿众生,勤修善根,舍诸罪轭”,就是说出家人将世俗服脱了,就愿意众生,多修善法,才能脱离苦厄。
“剃除须发,当愿众生,永离烦恼,究竟寂灭”,在剃度时,要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远离烦恼,达到究竟寂灭清净的境界,须发就象烦恼一样,出了世俗家,还要出烦恼家、生死家,不然就不是真正出家,只是形式上的出家。
“正身端坐,当愿众生,坐菩提座,心无所著”,在端坐的时候就象坐菩提座,佛坐菩提座修道就成佛,也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坐菩提座,内心无所贪恋,无所执著,达到究竟解脱,完成佛道。
“洗浴身体,当愿众生,身心无垢,内外光洁”,在洗澡时,要发愿,希望一切众生达到身心清净,不单是表面清净,内心也要清净,内外光洁,庄严首先要内心庄严,配合外表庄严,只讲外不讲内,不是彻底的庄严。
普贤菩萨十大愿和二千行
普贤菩萨十大行愿专门有一品,是般若三藏翻译的,后来加到八十华严里面,就成为八十一卷,在八十卷中,也有专门的一品,讲普贤二千行,所以结合起来讲。
普贤菩萨是《华严经》的枢杻,为什么呢?有信仰、有了解以后必须要结合行,信解行证要相应,如果解与行不相应,就不能证佛果,有行才能证得法身,才能实现真如的理体,所以在普贤菩萨身上,既代表愿行,也代表佛的真如理体。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是相应的,文殊菩萨代表解,普贤菩萨代表行,文殊菩萨代表智,普贤菩萨代表理。所以华严三圣:中间是毗卢遮那佛,左边文殊菩萨,右边普贤菩萨,是配合起来的。
根据十大愿来讲,早晚课诵都有十大愿,诸佛菩萨的愿,就在十大愿中,结合修行,饶益众生。同时最重要的是十大愿配合普贤菩萨的四无尽:虚空无尽,众生无尽,众生烦恼无尽,众生业无尽,普贤菩萨的愿也无尽,这很伟大。
十大愿是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这十大愿不单是愿,还结合行,愿行结合,从学佛来说,不管在家菩萨、出家菩萨,都应以十大愿作为自己的功课。除了功课以外,要结合行持。
一者礼敬诸佛。代表礼拜恭敬,这是很重要的,要提到第一位来讲,所以大家不要忽略,要拜佛,礼敬要做到三业礼敬:身体礼,口念,心观。礼这尊佛同时要观想礼十方诸佛,从礼敬中消灭罪恶,消灭妄念,消灭散乱,这个功用很大的,大家不要小看礼敬。
解放前,四川省成都市有个昌圆老和尚,没有文化,他从皈依以后到出家学佛,除了劳动以外就是礼佛,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就在礼佛过程中开悟,开悟之后,他虽然没有文化,但能讲法,当时那些省政府的官僚,从省长一直到各个厅长,都皈依他,他的弟子很多,象隆莲法师(生于1909年,现仍健在,为四川尼众佛学院院长)就是他的弟子。
大家都认为磕头很简单,真是这样的吗?不是的!你若能坚持磕头,就在磕头中使你脱胎换骨,由五蕴身改变成为莲花身,它的功用就有这么大。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很讲礼,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处处讲礼,对父母要有礼,对兄长要有礼,对长辈要有礼,对朋友要有礼,对师长要有礼,各方面都有礼,走路要讲礼,座位要讲礼,无礼不成章,以礼法治国,所以中国文化能够发展几千年,就是讲礼节,礼敬诸佛很重要。
二者称赞如来。称扬赞叹,赞扬如来的功德,不能象俗人一样毁谤、讥笑,那样做是罪业,在语言中,说话,与人谈话,要称扬如来,平常做佛事,念经、赞呗,都是称赞如来,以如来之言行作为我之言行,这种语言就是最高的语言,最有功德的语言。
三者广修供养。供养有:财供养、法供养。财供养就是十种资财:香、花、灯、水、果,茶、食、宝、珠、衣;法供养就是如说修行,佛如何说的,你就照着办。《华严经》里讲广修供养,法供养有七种:如说修行供养、发菩提心供养、不舍众生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代众生受苦供养等等。许多人认为供养香花灯叫供养,却不知法供养。佛说:一切布施中,法布施第一,一切供养中,法供养第一。
四者忏悔业障。每天要忏悔,学佛法,走正道,必须首先洗净自己身心的污垢,清净三业,才能接受善法。忏悔是根本,我们做佛事,在家、出家受戒,首先就要忏悔,洗净身心,才能接受善法,忏悔必须以四种心:真实心、惭愧心、畏惧心、勇猛心,要以这四心来忏悔。
真实心就是不虚假,在佛菩萨面前不能掺假,要真实忏悔,痛哭流涕,洗心革面。
惭愧心就是做错了事,再不忏悔,继续这样下去,就对不起自己、师长、父母,要自惭,要愧对别人。惭愧心是善根之一,唯识法相里讲善心所就包括惭心、愧心,发了惭愧心就增长了善法,而且也是彻底斩断罪恶根源的最好方法,他不会再犯了,因为有惭愧心。世间上犯罪的人,一进宫、二进宫、三进宫,哪怕最后枪毙都不害怕,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惭愧心,没有把病根挖除。
畏惧心,畏惧我再不改悔,前途不妙,死了堕地狱、饿鬼、畜生,应该悬崖勒马。
勇猛心,勇猛就是勇气鼓起来,快刀斩乱麻,从现在开始,绝对不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要用这四种心来忏悔,至于忏法有两种:事忏、理忏。事忏就是针对某种罪忏悔,理忏就是达到内心清净,消除烦恼,从根本消除罪恶。
五者随喜功德。见善随喜,见别人学法、礼拜三宝、护持三宝、周济贫穷、戒杀放生,不管大善、小善,大功德、小功德,要生起欢喜心,敬仰别人,称赞别人,而且跟别人学。不要障碍别人、嫉恨别人、诽谤别人。
六者请转法轮。请佛说法,请转法轮,就是使众生的法身慧命得以延续,佛不在,对大德高僧、大善知识,也要请求他说法。法是人天眼目,法是指路明灯,法是苦海中的航船,非常重要。
七者请佛住世。要请佛常住世间,佛住世间就是众生的福报,众生法身慧命才能延续,世界才有光明。佛不在世,要请佛的经典住世间,佛的经典是法身舍利,也等于佛,所以要尊重经典、恭敬经典,要学法,要尊重法,弘扬佛法,流通佛法。
八者常随佛学。佛就是佛陀、如来,如来在因位时是怎样行的,如来在果位怎样以悲心利益众生,说法度生,我们都要学。
九者恒顺众生。在生活上、行动上各方面,要随顺众生,满足众生的各项要求,满足众生的愿望,解决众生的困难,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上有四种:于病苦者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
第一于病苦者为作良医。对于病苦的人,要使他得到医药,救治他的病苦,要施医施药,侍侯他,医治他。问候病苦是最大的福田,菩萨戒里有这条。
第二于失道者示其正路。别人失路要为其指点路,或者别人迷失了正道,走入了邪道,要将其挽转过来,指点他。
第三于暗夜中为作光明。是在暗夜中能够指导别人看到光明、不迷失路,别人不懂佛法,要能对他解释真理,使他能够觉悟。
第四于贫穷者令得伏藏。别人贫穷,缺乏资产,衣食困难,要想法为他解决,挽救他,使他免于困难,作菩萨的心要处处想到这些。
十者普皆回向。以你功德回向给众生,进行法施,回向有三种:回自向他、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自向他是将自己的功德布施给别人,不要占为已有;回事向理,就是将自己的修行,能够由此而悟入真理,悟入真道,由世俗谛入胜义谛;回因向果,把这种因行回向能够证得无上菩提,而且愿众生都能证得无上菩提,不管从利益方面、功德方面、说法方面,还是从成佛的愿望方面,都想到众生,都回向众生。
普贤愿行在《华严经》中很关键,是修华严妙行的枢杻,因为尽管前面讲了建立信仰,发菩提心,具般若慧,但是佛法是讲信解行证,这四个字前后是贯通相应的,缺一不行。特别是在行上,学佛的人最重要的是行,所以说普贤愿行是关键,是枢杻。
为什么呢?有这么几句话:修一切行,就是十波罗蜜的六度万行;除一切障,就能够除一切障碍;积一切德,可以培积一切功德;成一切功,功行就逐步成就;见一切性,从性中证得佛性,毗卢遮那佛的真如性;证一切果,从行到果,先后就有连带关系。从这几句话可知行的重要,不能行,就不能除一切障,就不能积一切德,成一切功,不能见一切性,最后就不能证一切果。
这个行就是根据如来的真心,融通在行上,真俗圆融,悲智兼运,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只有这样,才能够证佛果,才能够证入一真法界。所以普贤菩萨既代表行,又代表所证的一真法界的理体,有首赞扬普贤菩萨的法身的偈:
普贤法身遍一切,
能为世间万象主。
无始无终无生灭,
性相常住等虚空。
普贤菩萨既代表行,从行中证得毗卢遮那的理体,也就代表毗卢遮那佛的法身。此法身广大无边,遍满虚空,充塞法界。由法身的妙用,可以生起诸法,生起妙用,生起善因善果,此法身不是有为法,是无漏法,时间无始无终,空间无生无灭,性相常住等虚空,其体性,其相状,常住在世,广大无边,等同虚空。
四川的峨嵋山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峨嵋山在《华严经》中叫光明世界,五台山叫清凉世界,为什么叫光明世界呢?因为峨嵋山顶现佛光,这大家都知道,很多人朝峨嵋山就想看到佛光。佛光很奇特,一个人站在那里,就看见一个人,而且有些人在佛光里看到菩萨相,青狮白象等。还有万盏明灯朝普贤,也代表光明,这是峨嵋山的奇景,这说明普贤菩萨由于他的行,他的果,智光普照,万德庄严。
在第三十八品离世间品,进一步提出了普贤菩萨的二千行,离世间品就是专门叙述二千行。离世就是虽然在世间,而不受世间的污泥所染,修菩萨行就必须有这个条件,就象莲花一样,不被污泥所染,但是不舍污泥。这就是莲花行。
在这一品中,法会中有个普慧菩萨提了二百个修行问题来问普贤菩萨,哪二百个?就是根据十信行、十住行、十行行、十回向行、十地行、因圆果满行(即等觉和妙觉行)来提出的。在十信行中提出二十个,十住行提出二十个,十行行提出了三十个,十回向行提出了二十九个,十地行提出五十个,因圆果满行提出五十一个。因圆果满称为等觉和妙觉,等觉三十二个,妙觉十九个。普慧菩萨一共提出了以上二百个问题,来问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很慈悲,不厌其烦的根据二百个问题,每个问题发挥开来又答复了十个,这样一共答出了二千个关于修行的问题,从十愿到二千行,数字很大,当然这只是代表数字。佛法为了对治八万四千尘劳,修八万四千大行,那是最高的数字,普贤菩萨为何叫大行?即体现大悲大愿的精神。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善财童子,可能家家都知道,善财、龙女,观音菩萨左边善财,右边龙女。《西游记》将善财说成红孩儿、哪吒太子,那是神话。实际上华严会上的善财童子是很有根器的,是菩萨现身。龙女出自于《法华经》,法华会上,龙女成佛。所以学佛人,不要轻视一切人,一切众生,平等平等,不分别男女、老幼、尊卑、贵贱、贫富等等,也不要分别畜生等各种动物,一切有灵知、有感情、有心识的众生都是佛性平等的。社会上从过去到现在,轻视女性,从佛法来讲是错误的。《法华经》特别提出龙女成佛,龙女曾经亲近、礼拜过观音菩萨,所以成为观音菩萨的侍者。
五十三参,代表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这里体现出的意义是:
第一,学佛的人要依止善知识,要广学多闻。
第二,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学问,都要学。善慧地菩萨得四无碍解,首先就是法无碍解,即是通达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在《瑜珈师地论》里讲要遍学五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这些都要通达。
有些人不了解,认为学佛就是拜佛、念佛就行了,还念什么经哪?念佛不学经,学佛不学经,这是错误的理解。学佛就是要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善财童子就是一个榜样。
他生长在印度的福城,当他降生的时候,满室祥光,满室珠宝,有这个吉兆,这就代表他来历不凡,特别有福报和慧根。成人以后,皈依三宝学佛,遍礼明师。
在福城,一次他谒见文殊菩萨,文殊菩萨首先叫他发菩提心,其次叫他从此南行,参访各种善知识,广学经教。善财童子根据文殊菩萨的指示,开始南行,最后一直到弥勒楼阁,经历一百一十个城,在参访的经历过程中,参访的善知识有菩萨、声闻、缘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男、童女;仙人、婆罗门、梵行者等等。还有撑船的船师,看病的医师,可以说各行各业都有。
遇到观音菩萨,菩萨教他修慈悲大行;遇到罗汉,教他清净行,解脱行;遇到船师,教他好好掌舵,看风向;遇到医师,教他辨药性,开药方。因机对治,类似于此的内容很多,不胜枚举。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在修行五位之中,这些大德除了以言说开示以外,还有以行动表示五位之法: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
譬如,德云比丘就是代表十住行的,怎样为住?就是说学佛人信仰佛以后,心要安住,安住于禅定境界,在禅定境界中观照不二,同时不单坐着才是禅,行也可以叫禅,坐好了,坐惯了,养成静的功夫,在日常生活中,语默动静无非是禅,处处都在禅中,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皆安然。德云比丘一时坐在树下,一时东南西北漫步经行,所以德云比丘是代表住的境界。
十行,有个善见比丘,在行动中体现修行妙境,他也是在林中慢步经行,出于自然,表示妙行无住,行而住,住而行,无住而住。
第三,十回向。有个药香长者,是位居士,等于我们现在做香烛的,和合诸香,香做成功以后,供养三宝,叫药香长者。他代表以悲智心,运用悲智双修,真俗圆融,以此回向一切众生,一切法界,具体讲就是回自向他、回真向俗、回事向理、回因向果,代表即是要有和合精神。
第四,十地。有位春生夜神示现女身,十地菩萨从初地开始,菩萨的精神纯粹是利他,菩萨万行,纯为利他,这是菩萨的功德、菩萨的殊胜,所以十地菩萨以大悲为主。大悲能够长养诸善法,能够出生佛种,万行殊胜。《华严经》的“华”就是莲花,莲花就是庄严佛果的因花。
“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这几句话是密宗《大日如来灌顶经》所讲,尽管是密宗讲,实际贯通于显密,一切佛法都贯通。作为一个学佛的,学大乘佛法的人,这三句要贯通,其中大悲为根本,是很重要的。
昨天所讲到的莲花藏世界,这个华藏世界是最形象的。以事物来表现,风轮之上,香水海就是大莲花,大莲花就把华藏世界包完了,中间是二十层,从一到上,象伞盖一样,毗卢佛就在中间,娑婆世界也在其中,围绕中间的二十层,边上又有十层,十层边上又有百层,百层边上又有四层,一重就代表一个佛刹、微尘数世界,在层层佛刹之中,有金色、银色的宝阶和大地,有香气充满大海,在边上还有象金刚一样的金刚山,保护起来,外魔不敢侵,灾害不能犯,就是这样一个境界,很形象。
这个世界就在大莲花包围之中,这个大莲花就是普贤的万行因花,以大悲为主,故大悲为根本,很重要。学佛就要修大悲心,没有大悲,菩提心不能增长,没有大悲,就不能结合行,就不能成佛果。所以十地就是因为菩萨有大悲心,可以长养善根,长养佛法,菩萨万行,由此而生,就象大地能够生长万物一样,故称之为地。
第五,等觉和妙觉。十一地,等觉在此处,以摩耶夫人为代表,善财童子参访到摩耶夫人处。摩耶夫人是佛母,她代表的是佛体、佛的智慧、佛的大悲,在这个位置上,真如理体,大智妙用,大悲殊胜,三法合为一体,有此三法,如来就诞生,生长于如来,所以摩耶称为佛母就是这个意思。
善财经此以后,到了弥勒楼阁。以上五位是表法,善财参见佛菩萨,除了学知识以外,还表法。五十三参也是表法,要经历五十三个阶段,最后才见弥勒楼阁。
弥勒楼阁
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下弥勒菩萨。一般人只知道四大名山,不知道还有另外一个名山,宁波奉化,四明山雪窦寺,雪窦寺在唐代末年五代时候就是弥勒降生应化的地方。现在每个大庙,一进山门的天王殿,塑的就是弥勒像。这尊弥勒像,满面笑容,大肚子,提个布袋,所以叫布袋和尚。
当时弥勒降生以后,就现此相,法名契此,经常手提布袋,笑嘻嘻的化钱,有一次他向一位高僧化钱,高僧就说:你要化钱,你站着我问问你。高僧问:什么是本来面目?!弥勒菩萨不开腔,把口袋放下来。又问:什么叫向上一着?弥勒菩萨还是不开腔,将布袋提起来就往前走了。高僧说:还可以,弥勒菩萨不是一般人。弥勒为什么不回答呢?他当然会答,但他那样做是表法。弥勒经常背个布袋要钱,要东西,但很满足,不多要,很知足。他有很多奇异事情,临终时坐在石头上说了一首偈:
弥勒真弥勒,
分身百千亿。
时时示世人,
世人自不识。
他圆寂以后,大家才知道他是弥勒菩萨下生。雪窦寺供奉的弥勒相就是他下生时的相,至于在兜率内院的相是天人相,北京雍和宫有个很高的弥勒像,就是天人相,天人相的弥勒菩萨就与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差不多,头戴天冠,身披璎珞。
弥勒翻译成中文叫慈氏菩萨,因为他在修菩萨行的时候,发愿修慈心定,觉得世间众生太可哀悯,世世生生修慈心定。慈与悲是联合起来的,慈能予乐,悲能拔苦,解决众生的苦难,不厌其烦。他又叫阿逸多尊者,为何叫阿逸多?翻译成中文叫无伦胜,就是慈心定很殊胜,无可伦比,所以叫无伦胜。他在佛的法会中、大乘经典里面都出现。
叙述弥勒菩萨的事迹,大乘经典一共有三十多种,就象观音菩萨的事迹一样多。佛在世的时候,弥勒菩萨也在世,他的具体称呼就是“一生补处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天的兜率内院。兜率天分内院和外院,外院是一般天子、天女住的,内院就是菩萨住的,这个内院很清净庄严,是一个佛土。
据经上记载,世界经过成、住、坏、空,到了空劫,大地不存在,欲界天、色界天都难免遭灾。火烧初禅,水淹二禅,风刮三禅,天人都要受灾,只有兜率天内院像佛土一样还存在。据古佛给弥勒授记,将来在一生以后,就继承释迦佛的位置为佛,时间是八百八十五万年以后,这是根据人间时间来算的。
他成佛以后,就成为贤劫中的第五尊佛。那时的人间就与现在不同,人民皈依三宝,奉行五戒十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人丰衣足食,互相尊敬,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和谐相处,是人间的净土。将来弥勒下生就是这么一个净土,此时弥勒菩萨成佛,在龙华树下三次大法会,称为龙华三会,一共度二百八十二亿人,这就是佛经记载的弥勒菩萨的情况。
善财童子最后到达了弥勒楼阁,弥勒菩萨赞扬他:经历了一百一十城,参访了一百一十位善知识,其中最重要的是五十三参,经过这些善知识的教导,不辞厌倦,不怕艰苦,发菩提心。《华严经》赞扬善财发菩提心的内容很多,以二百二十一条比喻,来赞扬菩提心的功德,这在《华严经》的最后一品,占了很大的篇幅,赞扬善财童子发大菩提心,成于大慧,住于大悲,救护众生,因此在一生内,能够以甚深智慧入于法界,成就十波罗蜜的万行。
然后是善财赞扬弥勒的功德,篇幅也很长,赞扬弥勒以后,就恭敬顶礼、右绕弥勒菩萨,说:“唯愿大圣,开楼阁门,令我得入”。我现在诚恳地希望大圣(对弥勒菩萨的尊称)把楼阁门打开,我想进楼阁。
经文上记载:“尔时弥勒,前诣楼阁,弹指出声,其门即开,令善财入,善财欢喜,入楼阁门已,门即还闭”。当善财提出请求以后,弥勒菩萨就到门前,弹指出声,随着指声,弥勒楼阁门就开了。门打开以后,善财欢喜,进入楼阁,进入后,门就闭了。
当善财进入楼阁以后,所见境界很奇妙:“善财尔时顿见楼阁之内,重重楼台,庄严宏伟,种种妙宝,种种奇异,种种殊胜不思议境界”。在顷刻之间,他置身在众楼阁之上,也就是说到处都是楼阁,到处都是善财,分身各处,礼拜诸佛。其实这时他已进入禅定境界,在禅定中,分身各处,礼拜诸佛,这个境界是微妙不可思议的。
不久,弥勒就又弹指,之后善财出三昧定,出定后,弥勒就告诉他:“此是法性真如所显诸幻相,种种幻相重重无尽,由幻入真,因真显幻,无相而相,相而无相,真俗圆融,不可思议”。这句话很重要的,学佛就是在禅定中,要修如幻三昧。
《金刚经》最后有一首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众生迷,就是迷在境界中,执著我有,执著境界有,因此生起种种妄念,心随境转,自己不能做主,因此无明烦恼障蔽,造业不止,受苦不止,在生死中轮转。
能够了达外境如幻,从中就可以见空,见如来的法性。故《圆觉经》说:“知幻即离,离幻即觉”。这个如幻三昧,相当重要!大家注意,如能真修如幻三昧,把一切看空,一切放下,慢慢就知道了,心就能作主,不会随境转,六根就会为自己所用,不会被境界所用,这点很重要的。
一切法界,菩萨观之也是如幻,从幻中才能了解真如境界,才能证真,假如不知道如幻,执着真以为真,在空中执空,着诸空相,那又错了,知空而不执空,三空:我空、法空、空空。不要执空,达到究竟寂灭的境界,这才是真如即一真法界。
要这样必须修如幻三昧、无相三昧,相而无相,无相而相,真俗圆融。所以最后这一段,弥勒告诉善财的话,对于学佛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能够知幻就知空,故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就是中道实相。
当弥勒告诉善财以后,接着又叫回见文殊菩萨,文殊菩萨赞扬善财以后,又叫他回见普贤菩萨,这是什么意思?弥勒代表自性根本智果,文殊代表自性光明的智体,由智体发妙用,才可以见到智果!普贤代表自性差别的智用,以差别智用才能发出无尽的大悲大愿,以此为因,与真如相应。有因有果,有体有用,因果不二,体用不二,三位一体,佛与众生都是三位一体的。
有智果,有智用,有差别智,有根本智,由根本智发生差别智的妙用就是悲愿,众生都有。但是众生为什么在生死中,就是被无明烦恼障蔽,不能恢复。诸佛是背尘合觉,众生是背觉合尘,假使能够背尘合觉,象《华严经》这种次序讲的:由智慧妙用深信佛的果德,信了以后发菩提心,安住于般若智慧,修福德智慧资粮,以后入见道,入见道以后入十地修行,分分断障,分分证真,一直到等觉进入妙觉,证得毗卢遮那的果体。
了解这个道理后就知道《华严经》是佛悲悯众生讲的,留下了这部珍贵的法宝,使我们建立菩萨圆融和谐的宇宙观,以佛的广大、真实、平等、清净、慈悲的体,来融通我们的心,也象佛一样,在众生境界中,达到理事无碍,在生活中、工作中,一切行动中,以佛心为心,以佛行为行,指导自己的行动。能够如此,也就是修普贤行,最后才能入于一真法界,人人都能成佛,众生都能成佛,则我们这个世界就是人间净土,是圆融和谐的世界,这是佛的慈悲。
所以文殊菩萨显般若是由用归体,普贤菩萨显大行能够由体显用,弥勒菩萨显佛果,入大圆镜,清净无碍,朗照法界。本经要点就是这几个意思。
讲到这里,回顾从八月二十七日到今天一共是九天。《华严经》卷轶很多,八十卷,三十九品,四万五千颂,依照经文讲可能要一年二年乃至若干年,现在九天讲完了经文提纲,因缘很殊胜。这次沉香阁纪念应慈老法师圆寂四十周年,举行法会,讲经也是重要的活动。从开讲以来,诸位居士们很整齐,用心地听,师父们做佛事,也很严肃,念诵很整齐,法音嘹绕,很感动人。还有我们常住老和尚、监院师、知客师等各位师父都很辛苦,关怀大家的生活。对于我关怀很细致,很耐心,我在此表示感谢,同时祝愿大家在佛光加持下,身体健康,平安吉祥,同登法藏玄门,共入毗卢性海!
佛教藏经阁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