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漏学’略讲
作者:徐恒志
第一章:修学戒定慧的重要性 第二章:戒、定、慧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有关戒定慧的实践问题 第四章:念佛与止观
第一章:修学戒定慧的重要性
    各位大德、各位同学:

    我们学佛的目的,在于坚持五戒十善,来断恶修善,净化自己;广修六度四摄,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转化烦恼习气,彻证常住真心,从而彻底解脱生死流转和世出世间的一切苦厄,这是我们生命史上的一件大事因缘,是学佛的基本要求,也是人间佛教的主要内容。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我们必须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精进修学戒、定、慧三无漏学。现从三方面进行讲述。

    一、修学戒定慧的重要性

    为了息灭贪、嗔、痴,必须勤修戒、定、慧。由于我们无始劫以来染著了贪、嗔、痴、慢、疑、恶见等见思烦恼,终日迷妄颠倒,妄心流注,如水漏泄,以致长期以来生死流转,未能出离。如果我们能精进修学‘三无漏学’,使烦恼妄心逐步由伏而断,便能踏上解脱之路,而不漏落于生死。而且只有学戒持戒,得定开慧,才能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开悟无常无我、缘起性空的道理,树立起佛教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否则便会产生我执和法执,引起种种烦惑,造出种种恶业,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痛苦和损失!

    上述这种惑、业、苦三者的连锁反应,在佛法上叫‘三障’:‘惑’是烦恼障;‘业’是业障;‘苦’是报障。三障使自己昏昧不明,颠倒行事,因果循环,受无量苦。故佛教导一切凡夫要清净持戒,端正行为;要寂静不动,制止纷扰;要智慧觉照,化除愚昧,使转痛苦为安乐,转烦恼成菩提。

    为了教化众生重视‘三学’,促使具体实践,佛对戒、定、慧有大量开示:

    在‘戒’的方面,如佛遗教经说:‘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梵网经心地品说:‘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

    在‘定’的方面,如佛遗教经说:‘若摄心者,心则在定,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是故汝等,当勤精进,修习诸定。若得定者,心则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法华经安乐行品说:‘在于闲处修摄其心,安住不动,如须弥山,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无有坚固,不生不出,不动不退,常住一相。’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说:‘为度众生,以巧方便,精进修习相应静虑,无相正智犹如虚空,清净无垢,常住不变。’

    在‘慧’的方面,佛遗教经说:‘实智慧者,则是度老病死坚牢船也;也是无明黑暗大明灯也;一切病者之良药也;伐烦恼树之利斧也。’八大人觉经说:‘第一觉知,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华严经说:‘善观诸法,慧根增长。勇猛精进,摧伏四魔。无量智慧,威光炽盛。’

    佛的这些开示,正说明了戒、定、慧的重要性。我们必须细心体会,提高修持‘三学’的自觉性和迫切性,牢牢打下实践佛法的基础。
第二章:戒、定、慧的主要内容
    二、戒、定、慧的主要内容

    (一)什么叫戒学

    戒是佛弟子的行动规范和守则。当佛将灭度时,告诉弟子们:‘尸波罗戒是汝大师,依之修行,能得出世甚深智慧。’梵语‘尸罗’,译为‘戒’,也译为‘清凉’,能焚烧学人的热恼而得清凉。戒有防非止恶的功能,严防身、口、意三业,不做一切非法的、不合理的、足以使身心染污的事情。如果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合乎戒的规律,自然能促使身心安定,品行纯洁,达到清净无染的境界。法句经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所以学戒不仅要认真贯彻执行戒相、戒条,更应注意通过持戒,收摄其心,自净其意,使不散乱;果能心地清净,一切杀害、偷盗、邪淫、妄语等,亦就不会发生。所以楞严经说:‘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1.戒的分类

    1.在家近事男近事女的五戒、八关斋戒。五戒虽似简单,实际上,它是一切佛戒的根本,各种戒都以五戒为重戒。如果人人受持五戒,我们这个世界便是人间的净土了。所谓八关斋戒是由此可通出家之道,关闭生死之门,故称为‘八关’。

    2.沙弥、沙弥尼的十戒。

    3.式叉摩那(学法女)的六法戒。这是沙弥尼欲受具足戒者的预修。

    4.比丘的二百五十戒和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依四分律)。

    以上总名七众别解脱戒。依戒修持,可使身口等恶业各别获得解脱。

    5.优婆塞戒经所说的在家菩萨六重二十八轻戒;通于在家出家的大乘菩萨戒——如梵网经菩萨戒本所说的十重四十八轻及瑜伽菩萨戒本所说的三聚净戒等。

    2.戒的分科

    1.戒法:佛所制订的法规、制度。

    2.戒体:在戒的授受过程中,经过受戒作业(羯磨)活动,领纳戒法于心中,能起防非止恶的功能。受戒后,这种功能,恒常持续,不必再经受戒作业,故也叫无作戒体。

    3.戒行:依据戒律,使身口意三业,如法、合理地行动。

    4.戒相:即各种戒条各有差别之相,以及依严持戒行所成就的德相、仪表。

    3.戒的贯彻

    在戒的贯彻过程中,有开、遮、持、犯的不同。

    1.持:即持之不失,可分为‘止持’和‘作持’二种。能认真地防恶止非的叫‘止持’,能积极地依法作善的叫‘作持’。有些戒规定,应作善的而不作,也算犯戒,如不修福慧,不化众生,不看病,懈怠不听法等。

    2.犯:就是侵犯戒条的规定。

    3.开:就是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开。例如杀害、偷盗、淫欲、妄语是四种根本戒,是大小乘各种戒法的基础,是不能开的(在家的制邪淫)。但在大乘法中,一切服从于‘饶益有情戒’,如杀盗以安众,是符合大乘佛法精神的。

    4.遮:在平时一般情况下,必须‘遮护’,不使违戒。

    上述开、遮、持、犯必须很好学习,才能保证戒的顺利贯彻。

    (二)什么叫定学

    定,梵语叫三昧,或称禅那、禅定。禅那译为静虑。由于在生活实践中所发生的种种烦恼妄想,大都是因定力不足,思想纷扰所造成,所以必须努力学定,才能转散乱为集中,转愚痴为智慧,转痛苦为安乐。禅可分为四类,略说如下:

    1.世间禅:即天乘所修的禅定。色界四种禅定,无色界四种禅定,合称‘四禅八定’,也叫根本禅,是从观息‘气息’入门的。如加上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也叫十二门禅。(在初禅以前,还有粗住、细住、欲界定、未到定。)这些禅定虽有觉、观、喜、乐、舍、定、慧等等功德,但即使修到非想非非想处定,泯然寂绝,清净无为,虽无粗烦恼,但仍有十种微细烦恼,还是属于有漏禅定,仍不免生死流转。

    2.世出世间禅:也是从观息入门,即六妙门、十六特胜(能发无漏善业,故叫‘特胜’)、通明禅(通于观息、观色、观心三法,故叫‘通明’)。所谓世出世间,是说修这些禅定,虽不离世间禅,但若在修持过程中,于一切法,能心不住著,便能证入涅槃,有出世功能。

    3.出世间禅:即小乘人所修禅,是从观色入门的。有观、练、薰、修的四种。‘观’是观破不净等,就是九想观、八背舍、八胜处等。九想观,是观察色身死去,顺次变坏的种种不净:即膨胀、青瘀、破坏、血涂、脓烂、虫啖、分散、白骨、火烧。观察纯熟,能治贪欲。‘练’是由浅入深,顺次锻炼,一禅一禅次第而入,就是九次第定。‘薰’是薰修成熟,顺逆进退,无不自在,就是狮子奋迅三昧。‘修’是进一步修治,使臻精妙,就是超越三昧。

    4.出世间上上禅:即大乘菩萨所修的禅,是从观心入门,即法华、般舟、首楞严等诸大三昧以及九种大禅:如自性禅,即观自性实相;一切行禅,即大乘一切行法,无不含摄;清净净禅,惑业净尽,净相亦空,得大菩提等。从总的来说,如果行者,通过观心、参禅、修密等法门,一念顿歇,寂而常照,灵明洞彻,便证入真如三昧,渐渐出生无量三昧。

    此外,六祖惠能大师说:‘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又说:‘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这是顿悟自性本来清净,即悟即证,即心即佛,定慧不二的最上乘禅,也叫如来清净禅。可见禅宗的禅,虽然也取静虑之禅的名义,实际上是直显涅槃妙心,与色界的禅,有本质的不同。

    (三)什么叫慧学

    慧,梵语叫般若,译为智慧,智慧是从寂定的性体上所起的慧照妙用,有照了一切事事物物的功能。它与一般所说的‘聪明’不同,因为聪明是根尘和合所起的‘识’的作用。严格地说,智与慧也有不同,慧是能照真谛,了解真空;智是能知俗谛,通达妙有。但空有不二,真俗圆融,二者还是统一的。

    在佛法中,对智慧的分类很多。从修习次地来说,有闻、思、修三种加行慧;有我法二空的二种无漏慧。从证得出世圣智的深浅来说,可概括为三类:

    1.一切智:是声闻、缘觉的二乘智慧,能了知诸法的总相,也就是了知一切事事物物,无不是缘起性空,是从假入空的智慧。

    2.道种智:是菩萨的智慧,能了知道法的种种差别,以无量法门,济度众生,虽性空而缘起,是从空出假的智慧。

    3.一切种智:是佛的智慧,能了知事物的总相、别相、化道、断惑一切种法,双照二边,即空、即假、即中,一心三观圆融具足的智慧。
第三章:有关戒定慧的实践问题
    三、有关戒定慧的实践问题

    (一)戒定慧的相互关系

    戒定慧三学,所说虽有先后,在具体实践中,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三者是相辅相成。戒定是以慧为先导,定慧是以戒为基础;戒慧是以定为依止。说戒则定慧在其中;说定则戒慧在其中;说慧则戒定在其中,举一即三,圆融无碍。凡夫心乱慧浅,正像风中油灯,灯光摇晃不定。如果加上玻璃罩子(戒),就能光定(定)明生(慧)。又像灭除寇盗,先检查严防(戒),盗来捉住,缚使不动(定),然后依法杀之(慧)。所谓杀之,是以智慧照见诸法本空,烦恼习气便化于无形了。

    另外,在入定时,能自然不犯诸恶,与戒相应,这叫‘定共戒’。在证道、发真无漏智之后,对于律仪能自然相应无犯,这叫‘道共戒’,乃至六度、四摄、三十七道品、无量法门,都从‘三学’开出。列表如下:

    (二)‘三学’与止观的关系

    定慧(戒在其中)即止观,也即寂照;可以说:止观是因地下手方便,定慧和寂照是功效和结果。实际上,因果不二,始终一如,三者是统一的。

    止观法门是超生死、证菩提的要法,一切大小乘佛法离不开戒定慧,即离不开止观。所谓止,就是止息妄念;所谓观,就是观照自性。通过止观彻证不生不灭,不来不去的常住真心。

    (三)关于止观的实践

    止观法门,是天台宗初祖慧文大师因读大智度论‘三智实在一心中得’(‘三智’指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及中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有所悟入,创立了‘一心三观’法门。

    慧思大师继承和发展了慧文大师的止观学说,说了大乘止观法门。到了智者大师,传慧思大师三种止观:一、不定止观,即六妙门,或次第相生,或方便对治,无有定法;二、渐次止观,即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初持戒,次修禅定,后渐修实相,次第而入;三、圆顿止观,即摩诃止观,初后不二,行解俱顿。另外,还为其俗兄陈针讲了小止观。

    小止观中,为了对治粗乱妄心,提出了:1.系缘守境止,即系缘鼻端或脐间,或观诸佛相好。2.制心止,念起即以放下二字制伏之,不使驰散。3.体真止,体真空之理而不动心;或观缘生无性,三心皆不可得,但不同于木石,寂而常照,与真如自性相应,这便是‘实相观’。所以虽叫小止观,实际上已经初步提出了‘一心三观’的基本思想。所谓‘一心三观’,举一即三,言三即一。寂然无念是空观(体真止);明明了了是假观;(方便随缘止。知空非空,随缘利生。)寂寂无念,而又了了常知,寂照同时,不落二边,就是中道第一义观(息二边分别止)。小止观在最后一章里,已阐述了这三种观法。

    唐荆溪大师著述了始终心要一卷,说明了‘三谛’是天然的性德,众生因迷于‘三谛’而生‘三惑’。所以用‘三观’来破‘三惑’,惑破便成‘三智’,智成便证‘三德’而显‘三谛’。兹将止观修证情况,列表如下:

    一般说来,在修系缘止,或修数息、随息、或随习气以‘五停心观’对治,调停粗重习气的基础上,应时时刻刻回光返照,注意察看当下心念,不随不遣,不取不舍,日久功深,妄想自能逐步歇下,而本具智光同时逐步发露,空寂灵明的无念心体,便清楚现前。观世音菩萨修耳根圆通中所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黄檗禅师传心法要也说:‘但直下无心,本体自现。’
第四章:念佛与止观
    四、念佛与止观

    现在特别需要提出的,持名念佛与止观是完全可以一致的。因为一句佛号蓦直念去,杂念不起便是止;一句佛号心念耳听,明明历历便是观。古德说:‘一念相应则一念是佛,念念相应则念念是佛。’所以简单易行,直捷了当,无如念佛。当然我们在念时,必须一心专注而念,都摄六根而念,才能获得真实之利。

    从深入一步来说,净土法门是超情离见、不可思议难信之法。这一句佛号惟佛与佛乃能究竟,所以华严经说,十地菩萨一切所作不离念佛。我们凡夫至诚恳切念佛之时,即是善根福德同佛之时,因为以佛的果地觉,作为我们因地心,所以因地心,即同果地觉;而且一句弥陀即是自心实相,即是法界全体。因为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自心起念,还念自心。而极乐净土无量清净庄严,全显当人自性,正所谓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故经说:‘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愿与在座诸上善人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