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与医学
作者:【道证法师编述】
拜佛与医学目录 前言 拜佛是“第一善”的紧密实践 拜佛经验谈
礼佛方法及观想 为什么要合掌? 为什么不宜咬牙切齿? 为什么站立宜‘前八后二’?
为什么站立时要以足跟支力? 为什么站立时(1)要收下巴(2)后颈贴衣领? 为什么拜佛须俯首(柔软垂首)? 为什么拜佛须躬身、观足跟中心(观心)?
为什么要合掌垂手(松肩)? 为什么拜佛,手按地,下跪前,边曲膝—边鞠躬—宜保持小腿垂直? 为什么要手先按地,而后跪下? 为什么要屈膝跪地?
为什么跪下之瞬间,要充分活动‘蹠趾关节’? 为什么膝一跪地,手就即刻放松? 为什么要跪坐于‘二足跟之内侧’? 为什么要俯首、伸手、迎接佛?
为什么伏地时(1)肘宜撑开?(腋下张开)(2)掌、指宜平贴整齐? 为什么礼佛要头面(印堂、眉心)贴地? 为什么要翻掌接佛? 为什么接佛后,又翻掌平贴地?
为什么恢复跪姿时,双手宜收到膝旁?(勿离膝太远) 为什么起身之前,须先跪‘翻脚掌’? 为什么由‘恢复跪姿’—‘起身’,皆宜以‘头部’作引领?(趁吸气起) 什么要趁吸气时,起身?
拜佛的深呼吸对身心的利益 差异对照表 疑问与探讨 后记及感恩
拜佛与医学目录
    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在‘毛毛虫变蝴蝶’录音带及书(‘癌细胞变快乐佛细胞’一集)中介绍过拜佛好处利益之后,陆续有很多人问起拜佛的方法,建议出版专集介绍,并提出各人学习拜佛中,种种身心的问题。原先,我们只拟用一小册,以图片简介‘方法’,但后来因问题太多,不得已须说明其中细节原理,使大家能明理,切实起行,自行调心调身,消除生活中身、心的痛苦、烦恼。

    为使读者对拜佛要领,内涵能一目了然,附上图解照片是必须的,但因无现成相片可用,故敬邀诸位发心习学之居士,各自在家拍摄‘分解动作’照片,寄给末学整理。由各人学习照片及心得中,发现了不少共同的问题,于是,篇幅越加越多,变成了“厚厚的”小册子。···

    本书内容,欢迎助印流通,请勿擅改、增减内容。

    为尊重书中人物肖像权,本书中之照片,请勿移作他用

    前言

    拜佛是‘第一善’的紧密实践

    拜佛经验谈

    礼佛方法及观想

    各‘分解动作’之佛法涵义及医学原理~

    [一]为什么要合掌?

    [二]为什么不宜咬牙切齿?

    [三]为什么站立宜‘前八后二’?

    [四]为什么站立时要以足跟支力?

    [五]为什么站立时(1)要收下巴(2)后颈贴衣领?

    [六]为什么拜佛须俯首(柔软垂首)?

    [七]为什么拜佛须躬身、观足跟中心(观心)?

    [八]为什么要合掌垂手(松肩)?

    [九]为什么拜佛,手按地,下跪前,边曲膝—边鞠躬—宜保持小腿垂直?

    [十]为什么要手先按地,而后跪下?

    [十一]为什么要屈膝跪地?

    [十二]为什么跪下之瞬间,要充分活动‘蹠趾关节’?

    [十三]为什么膝一跪地,手就即刻放松?

    [十四]为什么要跪坐于‘二足跟之内侧’?

    [十五]为什么要俯首、伸手、迎接佛?

    [十六]为什么伏地时(1)肘宜撑开?(2)掌、指宜平贴整齐?

    [十七]为什么礼佛要头面(印堂、眉心)贴地?

    [十八]为什么要翻掌接佛?

    [十九]为什么接佛后,又翻掌平贴地?

    [二十]为什么恢复跪姿时,双手宜收到膝旁?(勿离膝太远)

    [二十一]为什么起身之前,须先跪‘翻脚掌’?

    [二十二]为什么由‘恢复跪姿’—‘起身’,皆宜以‘头部’作引领?

    [二十三]为什么要趁吸气时,起身?

    [二十四]拜佛的深呼吸对身心的利益

    差异对照表

    疑问与探讨

    后记及感恩
前言
    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拜佛是自觉的律动,最高的享受

    礼敬之表达方式,各有差异

    五体投地,法虽有异,各有深义

    ‘学习拜佛’的正确心态

    勿以不良心态,障碍自己

    调伏身心,谦敬柔软

    拜佛是恢复健康的律动(整脊疗法)

    由礼佛之事修,契入深理

    礼佛是‘消业障’,并非‘苦肉计’,勿会错意

    ‘学习礼佛’疲苦之因

    置心一处,无事不办—勿耗神于‘叫苦’、‘埋怨’

    学习之难易关键

    疑问与探讨

    本书内容,欢迎助印流通,请勿擅改、增减内容。为尊重书中人物肖像权,本书中之照片,请勿移作他用

    序幕

    前言

    拜佛是自觉的律动,最高的享受

    有人一听到‘拜佛’,就斥为迷信的举动,其实是对‘佛’的内涵,和‘礼拜’的道理全然不了解,所产生的误会。拜佛并不是对外在神明的盲目崇拜、祈求,而是一种深入开发内在自性潜能的合理律动,不但有益身、心健康,而且可以训练高层次的觉照能力。如果再由它‘令心喜悦、舒畅、安定’的功能而言,它也是最高妙的享受和娱乐。假如能有一些基本了解的话,相信任何人都会赞成、推崇这种优秀的身、心、灵活动。

    礼敬之表达方式,各有差异

    各国的文化背景不同,表达礼敬的方式也有差异,比如:有的以‘拱手’、有的以‘鞠躬’、有的以‘磕响头’来表达。

    ◆在西藏、拜佛常用‘大礼拜’方式,甚至在冰天雪地,他们也虔诚全身直仆,趴贴在地,双手也向前伸直贴地。

    ◆在印度有九种表达礼敬的方式,称为‘天竺九仪’,即—

    (1)发言慰问。

    (2)俯首示敬。

    (3)举手高揖。

    (4)合掌平拱。

    (5)屈膝(印度以‘右’代表正道,所以在经典中,常见以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竖左膝来表达礼敬)。

    (6)长跪(两膝著地,足尖支地)。

    (7)手膝踞地。

    (8)五轮俱屈(五轮又称五体)即头首、二膝、二手五个部位,都屈曲。

    (9)五体投地是最敬礼,又称为‘顶礼’、‘头面礼’、‘接足礼’。意即以我最高之头面贴地,来敬礼承接对方之足。也称五轮投地,亦即头、两手、两膝都触地。

    ·以上九种是由轻到重,依次序列(这是根据大唐西域记中的记载)。

    五体投地,法虽有异,各有深义

    在我国各道场、寺庙、一般多采用‘五体投地’的方式来礼佛,而虽同是五体投地的方式,实地动作上亦有(1)先右后左,及(2)左右同运二大类不同—

    (1)先右后左:因印度以‘右’代表正道,故以右膝先跪,手亦先右后左,依序著地,代表尊重正法,愿使众生得正觉道。

    作法:正身而立、合掌垂首(手轻撩衣下摆)、初右膝、次左膝、两肘、依序著地;再伸两掌,掌心朝上,观想如触接对方之足,并以头额触地一拜。(佛光大辞典六五八二页)

    (2)左右同运:即两手对称同时按地,两膝亦同时跪地。此法是以左右手分别表示‘止、观’,‘定、慧’,‘权、实’,‘慈、悲’,故左右同运,表示‘定慧等持’、‘慈悲双运’、‘止观双运’等义。

    所以,这二类方法,是各有道理、各有深义的,我们要虚心学习、深入体会。

    ‘学习拜佛’的正确心态

    由上所述,可知礼拜有种种不同方式,我们在不同的道场,可能会学习到不同的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它的特色、含义,和优点。在这里,我们必须特别强调—如果到道场中,参加团体共修,就必须尊重领导者的教导,也要尊重别人的方便,和团体的整齐划一,那么就要遵照该道场采用的仪式来进行。因为能够尊重别人,也就是礼敬诸佛的表现,和恒顺众生的实践,我们要虚怀若谷地学习、吸收别人的长处,才能不断地改进自己、修正自己,这才是修行,才是拜佛、学佛谦敬的精神和正确的态度。我们在此所介绍的方法只是敬供大家作参考而已。

    勿以不良心态,障碍自己

    我们千万不要因为别人所用的方式,和自己原先所学的不同,或和自己固有的‘习惯姿势’有异,就产生种种抗拒不容的心理,自生懊恼乌云;(不仅拜佛如此,做任何事皆然)。或把精神浪费在‘怀疑’,而无法深入领会个中好处;或因某些动作,自己一时学不来就灰心退缩,或筋骨一向缺乏运动、比较僵硬,而做不到就打退堂鼓;甚至妄自批评,生‘轻慢心’。这都是自己用不良心态、障碍自己,和‘礼佛’的精神内涵,是全然不相应的;和开发自心佛性美德也是背道而驰的。

    调伏身心,谦敬柔软

    学习拜佛,首要降伏自己憍矜、怠慢的心态,调柔一向紧张僵硬的身心。心能宽、空灵、谦敬、慈悲柔软,身也自然能轻松,又端正、灵活而气血通畅。心如果紧绷、固执于某种习惯,身也会僵硬失去灵活的弹性,产生老化,功能退化和种种疾病。

    拜佛是恢复健康的律动(整脊疗法)

    佛是觉悟者,也是身、心的‘大医王’。拜佛是合乎医学原理的律动,透过内心和大医王的交流结合,发起自然疗能,加强免疫功能,自我调节产生身、心、世界的大调和,所以能消除病因,治疗疾病。

    (附注):

    礼佛本应服装整洁—

    ┌若出家众宜搭衣(缦衣、袈裟)。

    │

    └若已受戒居士、亦宜搭礼忏衣。或遵守团体规定,著统一制服。尽量避免服装不整,

    亦不宜戴帽、或著太短衣裤、露背露腿。而本集中为方便初学者明白各动作之要领,

    避免宽袍之遮挡,故各礼佛照片拍摄时未著海青或长挂,谨此致歉,愿大家自修时,

    能各尽礼敬之心。十分恭敬,十分利益。

    由礼佛之事修,契入深理

    我们在此介绍的拜佛法,基本上是遵照恩师忏公(上忏下云法师)在大专学生斋戒学会中所传授的方式(是属于前面所言‘左右同运’的五体投地),并配合解剖生理的原则,来作粗浅的说明。愿大家初步学拜佛时,先在动作上能得身心柔软舒适之利益,进而悟入深理。也就是初步上能符合解剖学、生理学、物理学之原则,(避免因‘身业障碍内心安定’),进而,再由拜佛之‘事修’,契入实相之‘理’。也愿大家勿因自己方法不当,违反生理原则—动作紧张吃力而自己制造出疲劳痛苦。(有人因此,又归罪于拜佛,到处向人说自己因拜佛而如何不适,好像十方佛都对不起他,这是双重的不明理,甚至又造口业,令别人错以为拜佛会不舒服很辛苦,其实是他个人搞错。)

    礼佛是‘消业障’,并非‘苦肉计’,勿会错意

    拜佛是消业障,可消除疲劳,及身体平日因姿势不当(身业不良)所累积的障碍,也可拉开紧缩处,消除瘀滞,疏通阻塞之处。锻炼身心无障碍,并不是‘苦肉计’—有人以为拜得越吃力痛苦,跪破膝盖、磕破头,就越能博取佛菩萨的‘同情票’,后来却因太吃力酸痛而无法持续,又退心后悔,因太苦难忍(也舍不得自己皮肉苦),就找一堆理由说—‘我因拜佛而如何不舒服,医生叫我不要拜佛’,这又是没信心,不明究理之表现。其实绝不会因‘拜佛’而不舒服,是因‘不会拜佛’又‘妄想多’才不舒服。

    末学初学时也是‘会错意’、‘不得要领’,拜得很吃力辛苦,以为拜佛很疲劳,后来才知是自己弄错。

    ‘学习礼佛’疲苦之因

    学习拜佛,最初的疲劳辛苦来自于

    一、方法不恰当,姿势违反生理健康之原则。

    没把握自然物理重心,没善用自然力,而自己错用力、白费力。(其实拜佛能‘得力’并不‘吃力’)

    二、自己某些关节、肌肉,原先就有瘀滞之废物,或有老病灶(就如水沟,原有污泥堆积)又久年缺乏运动(相当于水沟一向没清理),如此情况,一清扫时,当然沉滞之污泥会扬起,而使沟水出现一时过渡性之混浊,只要持续以清水冲刷,自然污泥能排除送走,恢复清净。大家都了解,清扫时沟水的混浊是‘原先的污泥’所致,并非因‘清扫’而有。若说因清扫才混浊就是观念不清。同理,拜佛若方法已正确,而觉得某些部位特别在拉开时觉得紧绷或酸痛,那是年久累积的‘污泥’所显现,表示该处原有瘀滞或老伤,这并不是佛害我们,也不是拜佛才引发的痛苦。相反地,打扫时的一时混浊,是清净之前兆,大家应有信心再清刷下去。愿大家能观念正确,事理分明,切莫看不见自己的毛病,都归罪于佛。

    平日缺少运动的人,即使只走一小段路,也觉腿酸,随便搬个重物,就说腰酸背痛,当然拜佛也有一堆埋怨,其实这是肢体缺乏训练、活动、循环不良,所以‘能量的转化传递’以及‘废物运送功能’都不好,这必须要好好训练,否则会丧失本具的良知良能。年轻缺锻炼,老来必苦不堪言。认真训练,即可突破。

    置心一处,无事不办—勿耗神于‘叫苦’、‘埋怨’

    佛门中,一天能礼佛三千拜默默用功的人很多,(而且面不改色,从容自在),可见是‘有方法’,而且‘可锻炼’,大家要善自珍重佛性本能,用心开发,切莫把大好时光、精力,浪费在‘叫苦’和‘埋怨’,甚至终日奔波去找别人诉苦解决,而不用心自己开发。若能把‘叫苦’‘不满’的心力,专注用来开发,就绰绰有余了!佛说—‘置心一处·无事不办’,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学习之难易关键

    观察大家学习拜佛方法,有个发现

    ·天真、轻松的小孩,心无成见,学起来最快!可以说只要示范一至三次,大多数孩子就学会了,可见这是一套简单易学的动作,大家切莫以为麻烦困难而自生退诿。由此也可见,心无挂碍,轻松柔软时,学习能力最好,‘觉性’最能起用,智慧最易开发。

    ·成人方面,也以‘从未学过拜佛’的人(心无成见),学起来最快,因不被‘过去习惯’绑住,很快能得要领,获身心柔软之利益。

    ·学习上,最有困难的是‘个性紧张僵硬’,又‘固执于过去习惯’的人。因为一向只迷糊依‘惯性’而动作,而未用当下一念之‘觉性’,所以拜佛常迷糊上下,心不在焉(身依‘习惯性’而起落,心另有他想),故不知自己正在做什么。站歪,不知站歪,合掌不知自己五指参差散乱,每个动作都在妄想、迷糊中疏忽而过,没有用清楚明白的心,观照自已(犹如一个晃动的相机,拍出来的照片,没有一张能用)这是放纵自己习气、辜负自己觉性。本来‘礼佛一拜’是几秒钟就能完成的,但若如此学习,可能十年也学不来,甚至十年过去,连第一个合掌的动作都仍做得参差散乱。该谦恭垂头时,总仍是迷糊仰头僵颈。‘当下’‘此刻’不用心,一个老毛病十年也改不过来。

    故而,学习并不是看‘资历’,而是看‘当下这一念心’,是不是专注、轻松、恭敬。

    疑问与探讨

    ★疑问:

    一、有人认为:‘拜佛既然只是表示礼敬而已,那么心中有敬意就好,何必讲“方法”呢?太麻烦了吧!’

    二、也有人说:‘佛和众生,本体都是空,既同是空性,何必执著拜佛的事相?又何必讲究拜佛的方法呢?’

    ★关于一:

    我们要了解,学佛修持,须‘事理圆融’,既不能只执著「理’,废于‘事’修;也不能执著「事相’,而不明其中之‘道理’。(蕅益大师云:执理废事,理亦不圆。)(全理成事,全事即理)

    心中有敬,须‘诚于中,形于外’,总不能说—我对你有敬意就好,而你到我家来,我对你不理不睬或白眼一瞪,就自己翘二郎腿只顾看电视;你问我话,我也不答;有好菜,我自己吃,丢些果皮、烂菜、馊饭给你—相信任何人在行动上(事相上)这样对你,你一定不会认为这叫做‘心中有敬意’。所以‘敬意’在心,也要有相应的态度和言语,也要有适宜的表达方法。

    我们如果肚子饿,心中有‘食意’,都会付诸行动、有所表现,以求饱足。‘有食意’尚且会去讲究种种吃法、食谱,甚至分析各种食物营养、效能,甚至讲究餐桌礼节,何以心中有敬意,反而不须讲究礼法呢?日日有食意,会餐餐去解决,不嫌麻烦,何况有敬意,怎会嫌麻烦呢?

    ★关于二:

    佛法的道理奥妙,在‘空有不二’,(若执著空,而废事修,亦是偏执。)

    ┌本体是‘空’┐(唯心所现,因心成体,体为法界。)

    一切森罗万象││

    └但仍幻现‘有’假相┘(如梦幻泡影,不妨作梦中佛事。)

    ┌既不能单单执著现象之‘有’,而不知本体之‘空’。

    所以│

    └也不能单单执著本体之‘空’,而忽略现象之‘有’。

    一切森罗万象,其本质实是空,然众生仍幻见万象之影相(如梦本空,而仍由心幻现人事物之假相),不但如此,而且假相的显现和变化,仍有其‘因果’定律存在。(若执著「空’而拨无因果,则成‘恶取空’。若不能火烧刀割皆泰然,则仍执著「有’,何能废事修?)

    我们人体虽也‘当体即空’,但凡夫未证仍执著「有’身体,而且有作用和功能。如果我们运作不当,不依照合理的原则动作,那么照‘因果’法则,就会产生不适和疾病。(‘生理原则’、‘物理原则’,都不外是‘因果定律’而已。)(‘疾病’当然也是‘空’,问题是修功未证到‘空性’的凡夫,必然会执著其苦痛。)

    假体如‘法器’,既不宜过度贪著,也不宜非理使用毁损。拜佛是‘藉假修真’,(运用假体修行,契入真理),既是假相之运作也就不离假相的因果法则,故须合乎生理、物理原则妥善运作,才能发挥良知良能,开发佛性潜能。拜佛的‘因’不同,‘果’也有异。而且凡夫一向把假相当真,就如作梦,总是把梦当真,何尝在梦中就能知是梦?假体若有病痛总是把病痛当真,何尝能当作是‘假’而不去在乎?故若我们运作假体,不能顺乎生理物理原则,必然会生障碍,困扰自己,口虽说‘空’理,病痛来时又‘空不了’,那才是麻烦!不如运作时先明白法则,妥善运用,才不会自造障碍,自受苦果。也免得拜佛疲劳不适时,又怪佛祖不灵没保佑。(其实是自己不灵,没有用觉性去明了道理。)严格说来,糊糊涂涂、散乱上下是不能叫‘拜佛’的,因为佛是‘觉者’,以觉醒的心,觉察、觉悟才能‘频道相应’。依地持菩萨戒,菩萨须日日修拜佛功德,否则犯戒。唯证初果以上之菩萨可例外(开缘)。若言不须拜佛之事相,是否已证初果了呢?既不执著,拜佛又何妨呢?

    注:我们一向认为‘物质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而如今科学家观察:物质是由原子,甚至更小的粒子—电子、中子、核子等组成,而这些微小的基本粒子,再研究下去,竟然发现,其中原来没有任何实质存在,只有‘场’(能量)而已。所以现代物理学先进的研究,证实了佛经中所说的‘空性’—万法皆空,森罗万象之本质都是‘空’。当然我们的身体也不例外。爱因斯坦,是近代伟大的科学家,他说:‘物质来自人类的错觉’,(就如我们把梦当真一样;一把旋转的火炬我们也会看成火轮;电影、电视之闪动的光点,我们也会看成人、事、物),其实追究本体,现今就无实质(非‘今有后空’),只是错觉而已。越是先进的科学研究,结论越趋近佛经的道理,也越肯定佛的超然智慧。科学家虽还不能亲自实证到空的境界,但,已能用实验及推理,明白‘物质是错觉’,亦即已能信解承认‘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错觉),‘当体即空’。盼自命科学而斥佛法为迷信者,能深省反思。

    ★敬请注意:

    本集中虽有分析礼佛各动作对身体—解剖、生理方面的利益,浅介各动作之‘理’,以便初学者能顺生理物理原则,而渐达身心之安定,避免姿势不当致‘身不安—心不定’。

    然而,要敬请特别注意的是礼佛的重点—是在对佛的礼敬,开发佛性‘礼敬’的美德,进而敬人、敬事、敬一切有情、无情,突破凡夫自私的执著。故学习礼佛,固宜动作‘合理’,但重黠并不是要把心(注意力)放在追求自我‘身体’的舒适,也不是要加强自私的‘身见’—反而加深对幻躯的执著贪恋。请特别警觉,此心之‘动机’,差之毫厘,就失之千里!

    敬请大家善把握‘心之动向’,一心虔诚培养敬心、开发觉性。若会错意,误将原来‘端心、端身’之旨,反变成‘加强身见’,贪求自身,则末学罪过甚矣!
拜佛是“第一善”的紧密实践
    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第一善—当自端心·当自端身

    为什么要端正·轻松(柔软)?(正而松)

    ‘令身正直’是修‘观’之基础

    拜佛:消除业障,开发潜能

    拜佛—调伏身心,消除障碍(无住生心),起心拜佛,佛即知之,放光加被

    拜佛是‘第一善’的紧密实践

    第一善—当自端心·当自端身

    ·无量寿经说:什么是第一善呢?—‘当自端心,当自端身’。而拜佛就是‘第一善’的紧密实践。

    ·由拜佛锻炼观照力,锻炼‘正而松’,调伏诸根,身心柔软。在规则之律动中,培养安定力、觉照力、和礼敬精神,再把这功夫,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境界,每一动作。并不是‘拜佛另外拜佛,生活另外生活’—打成两截。若生活与拜佛脱节,就失去拜佛的意义。

    ·整个日常生活,就是拜佛精神的展开—

    由散乱→专注,由紧张→轻松

    由僵硬→柔软,由执著→空灵

    由迷茫→觉照,由糊涂→清明

    为什么要端正·轻松(柔软)?(正而松)

    我们观察‘用吸管吸饮料’的情形,就能明白:

    (1)‘直而畅’的吸管,才能流通顺利。曲折之吸管,吸液就受阻。同理,身能端正,血管才能通畅。若身体,长时间僵持不合宜之歪斜姿势,则血管也如吸管持续被曲折,而血流不通。(如图示)

    (2)再观察:若以手,由外压捏‘直的吸管’,也会使吸液受阻,故—正直当中,尚须轻松。

    如果我们的肌肉紧绷,持续在收缩僵硬状态,则‘血管’夹在肌肉中受压迫,就如吸管被压捏,必不通畅,这是‘自己的肌肉’给‘自己血管’压力。这压力,源自于‘紧张的心’。心必须要放松,气血才能通畅,不会自己压迫自己,(自己制造的压迫,是最冤枉,委屈的)。心必须放松,才能开发觉照力,灵明专注。

    少忙理化数学,拼来奖状一叠,

    壮忙理想事业,拼来病历一叠!

    临终奄奄一息,救我除佛其谁?

    南无阿弥陀佛

    ‘令身正直’是修‘观’之基础

    礼佛偈云: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如来影现中,

    我身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归命礼。

    有人问:既要‘观空’,何必讲‘端身’之原则?

    修行贵有次第,地基不稳建高楼,则是危楼。请恭读古德著作,如善导大师,著观无量寿佛经疏,在开始教导观想之前,亦有基础安定身心之准备功夫,在教‘又令观身四大,内外俱空,都无一物’之前,有一段文字—‘教令跏趺正坐令身正,合口、齿勿相近,舌柱上齶,为令咽喉及鼻中气道宣通故。’

    此段文字正是教示‘修观’之前方便,乃极重要之指示,初学者切莫只好高骛远,忽略‘令身正’之功夫,(乃能‘观空’之观力基础)。无根之木易枯,愿初学者,皆能用心扎根。

    注:(齶,音ㄜˋ,齿内上下肉也。)

    拜佛殊胜功德

    业报差别经云:礼佛塔庙,得十种功德:

    一者得妙色好声。二者有所发言人皆信伏。

    三者处众无畏。四者天人爱护。

    五者具足威势。六者威势众生皆来亲附。

    七者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八者具大福报。

    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

    拜佛:消除业障,开发潜能

    ‘业障’两个字,浅显一点说—‘业’就是行为,‘障’就是障碍,也就是由过去种种行为累积下来所产生的障碍,不论是身体或是心理的障碍。所谓过去的种种行为包括—我们心里想的‘念头’,与嘴里说的‘语言’,和身体的‘姿势、作为’。

    有人以为,要去做相当大的恶事,才是‘造恶业’,才会有‘业障’。其实,只要心有动念,就有‘业’,(善念有善业,恶念有恶业,念佛是净业);身有动作姿势也是‘业’,某些动作、姿势会造成身的障碍,就是‘身业’方面的‘业障’。很多酸痛、疲劳、疾病,和平日‘姿势’有关,亦即和平日‘身业’有关,身业又受著「心’之指挥,心有牵挂、挂碍,身就有紧张的姿态,不自觉中就自己制造了障碍(业障)。

    为什么说念佛、拜佛可以消业障呢?因为在拜佛时心念要调整到‘恭敬’而且‘慈悲清净’,口里念佛就没有其他的杂话,达到‘言语清净’,身体的动作是柔软又谦和恭敬,可消除平日姿势不良,所造成的压迫、障碍。这样身口意三方面都清净恭敬,就可以消除过去自己身心行为不合理所制造的障碍(消业障),这也顺便训练在‘动中的安定’。也仿佛把水管不断的灌水、冲洗,慢慢的就可以流畅而清净,可以开发出潜能,也可以活化身体各部分的机能。

    我们静下来,观察自己的姿势(身业),或先由观察他人,来作自己的警惕、借镜—(但,注意,目标是在反观、修正自己,不是去批评、指责别人)。只要心有牵挂,身体必然不自觉地,会有一些肌肉紧缩起来,僵硬起来。

    比如:

    右手工作,

    左手虽没事,也整只僵持用力,肩膀也耸起,(白费力气),左腕也压折(冤枉阻折血管),左脚没事也翘著紧张(真委屈),下巴也抬起(脖子疲劳)。

    脑子忙著工作,

    脚趾也无端用力挤折,僵持压迫,手也耗力支载(其实不必要)。

    这都是自找的压力!

    由于一向缺少自我观照,所以很难发现,改正自己,即使很容易消除的障碍,也没机会消除。拜佛时,就是返照自己,调伏身心,作身心之大调节,使身心自在,得大轻松,不必冤枉紧张障碍。

    拜佛—调伏身心,消除障碍(无住生心)

    起心拜佛,佛即知之,放光加被

    ┌心—万缘放下—一心正念,念佛┐灵明觉照

    拜佛││

    └身—万肌放松—一心(自然物理重心,重心稳固)┘灵活松柔

    整个拜佛律动中,身心都轻松而恭敬专注,轻灵流畅活动。

    虽在动中—有安定之观照。

    动中—柔软,没有僵硬、紧绷,多处载力(多重心)之情形,符合金刚经—‘无住生心’的精神。

    比如:膝一著地—手就立刻放松(不僵住、白费力支撑),一坐下—则膝与全身又即刻完全放松(无住),随时练习,放下紧张执著的心,锻炼‘能提起、能放下’,使心与身都通畅无障碍。

    动中,随时能灵明地运作(生心)

    又随时放松不僵执(无住)

    轻松中,不断精进(无住生心)

    心如轮心,轮子运转,轴心是‘一心’,而且‘空心’无著。

    轮有前进、转动,而心无动摇。

    ┌拜佛训练目标

    ★下面以‘表列方式’对照说明│

    └应避免之错误

    拜佛训练目标:

    应避免之错误:

    1、开发佛性之力,

    培养礼敬(佛性美德)—礼敬诸佛

    带到日常生活(普贤菩萨行愿品)

    垢灭善生,身意柔软。(无量寿经)

    ×1、不敬、不专注,

    磕破头颅也徒然。

    2、动中‘定’

    如陀螺、车轮旋转中,心不动,

    则动亦安定。

    ×2、动中‘重心’不稳(变动)

    肌肉紧张,

    关节僵硬。

    3、趁安定之‘动势’念佛,加强念力。(寂而照)

    ×3、动中反增散乱。

    (急而躁)

    4、开发‘觉性’之用(高层都摄观照力)动中以觉性观照当下之动作,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以明白之心念佛,顺无量光名号之义念佛。(往生论)

    ×4、如同做运动,以‘惯性’动作

    ,盲目上下,无觉照,不知道

    自己正在做什么,动作如何。

    5、都摄六根(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眼:自然收摄,视力集中。

    ├耳:自然闻佛号,字字清楚。

    ├鼻:自然呼吸,而有观照—

    │知息出,知息入。

    │拜下:自然呼气到底,

    │(吸佛香)趁自然吸气之势起立。

    ├舌:(1)默念佛时,自然—

    │舌尖顶上齶、舌面上空,

    │下巴放松(唾液流畅)。

    │(2)出声念佛时,自然—

    │舌柔软,轻松。

    │下颌关节放松,能灵活持久,

    │净念相继。

    ├身:恭敬礼拜,自然动中安定有律,

    │轻松柔软中有观照。

    └意:一心念佛(或观想)(十六观经)

    ○调伏诸根,身心柔软。(无量寿经)

    ×5、六根不摄(托根缘尘)

    ×眼:‘开’—东张西望。

    ‘闭’—易头晕上火,姿

    势不稳,血压调节不良。

    ×耳:注意杂音。

    ×鼻:刻意矫呼吸,

    则气息不顺胸闷。

    ×舌:(1)默念佛时—

    舌整片密贴于上齶(气

    道不畅)(咬牙切齿—

    血流不畅)。

    (2)出声念佛时—

    舌僵硬,下颌关节紧张。

    ×身:肌肉紧张吃力,

    关节僵硬,

    动而无律(重心不稳)。

    ×意:胡思乱想。

    ×散乱、刚强,难调难伏。

    6、一心不乱(阿弥陀经)

    ┌身:一心,

    │自然物理重心:足跟。

    └心:一心,

    念佛。

    ┌心:万缘放下。

    └身:万肌放松(关节柔软)。

    ┌心:无住生心。

    └身:动后立即放松,不僵执。

    ×6、重心非自然物理重心,则

    ┌身:紧张吃力以维持姿势。

    └心:紧张挂碍,

    难以一心念佛。

    紧张吃力后—

    ┌身酸痛┐

    ││难以持续。

    └心疲劳┘

    知佛大悲,救我无倦。

    领纳佛光,身心柔软。

    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报谢佛恩,普施众生。

    今生极乐,与佛同在,

    息息相关,出入与共。

    不知佛慈,贪求无厌。

    自力挣扎,处处紧张。

    愁忧疑惧,常怀不满。

    未感佛恩,自私自利。

    心挂娑婆,去佛遥远,

    形似拜佛,貌合神离。
拜佛经验谈
    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拜佛经验谈(一)

    拜佛经验谈(二)

    拜佛经验谈(一)

    妙音法师

    拜佛点滴心得

    末学以拜佛为日课已多年,当时不知道要求自己拜佛姿势要合乎自然人体结构、生理法则,拜后常觉得很疲倦、手腕酸、头晕、面色惨白,故感觉很困惑。后来,在一偶然的机缘里幸遇证师父,蒙她慈悲指导开示,方知原来是姿势有误而导致,于是就发心从头学拜佛。

    学拜佛本来是很简单很容易,天真的小孩很快就学会了,而末学却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把最基本的动作姿势改正,稍练熟练。因受旧习气老毛病的障凝,加上学习能力差,所以学得很慢也很吃力。说来极惭愧,重新学习才发现自己以前连最基本的站立合掌,乃至起身方法都不会。站是三节六曲,合的掌是参差不齐,敬礼—脖子如钢柱水泥,躬身—脊椎骨如铁壁,又拜时重心常在脚趾不在足跟,翻掌如翻船。乃至不知呼而拜下,吸而起立,故常常拜得上气不接下气,喘嘘嘘!

    回忆刚开始学拜佛时,全身是僵硬不灵活,筋骨是紧而不松,拜起佛来如老牛拖重车,稍用力即全身汗流如雨,才拜几拜,衣服全湿。

    在学拜中,常常抓不到要领—不知重心要在足跟,才合乎物理之自然重心。开始也不会用丹田之力躬身、退腹,连垂头看脚跟中点都不自然—不知俯首垂头要用自然力柔软垂下,只会猛使力,结果矫枉过正,又弄得脖子很酸!

    初学每拜一拜,从头到尾都要全神贯注每一个动作是否正确,否则就会俯首而头不够垂(又偷偷仰头,后颈僵硬),弯腰而脊椎不后拱(腹不后退),甚至忘记呼吸。方法错误就会拜得腰酸背痛、头晕晕很辛苦,一点也没有法喜感!

    开始虽常错误‘冤枉辛苦’(无法喜),还是满怀信心继续练习无止,立志非学好不可,即使需一年或两年的时间,也要学拜下去,直到身心能松、筋骨会软,每一拜都能自然、轻松、柔软、法喜充满!

    因以前多年习惯,养成了‘惯性动作’,当一打妄想,心不专注在当下这一刹那,‘惯性动作’就领先出来,故要以高度‘警觉性观照’。

    要把过去多年所惯用不正确的姿势动作,改为正确的,实比新学者更困难(因有‘惯性’障碍,当中还有许多小插曲—过渡期的反应与考验。若没有大愿力的推动,相信一累就会退心不想拜了。因全身昔日有过旧伤或老毛病的地方,几呼在拜佛中,有如清理水沟,都有一时性反应的酸痛。也幸好没退道心,更提起信心与勇气继续拜下去,结果也因有反应,而得大改善。如因小时候头受过伤,颈椎有问题,时常头晕,在拜佛时,不知不觉地好起来,头不再晕,颈椎也恢复正常;又右小腿不知怎么地突然也肿起来凑热闹,又酸又痛,但继续拜下去很快地就消失无踪(垃圾清走了)。

    末学从小丹田无力,多说话就喘,课诵唱念更是胸闷、气短、难持续,也不会‘仰卧起坐’。后来,因拜佛的关系,腹部自然变得有力,现在也能‘仰卧起坐’,唱诵也能唱长音而不喘,学会深长呼吸。以前气色不好、脸色苍白、手掌很黄,很多人见到末学就会说:‘你应该吃吃补药’。而现在体质改变,气色也好,不再有人叫末学吃补药了。

    由于拜佛身体有了种种的改善,心也比较能专注安定,更不必苦于种种‘不必要’的症状。使得末学对这合乎自然法则,医学原理的拜佛方法,更具信心,对于拜佛深加好乐欢喜,一天不拜,就一天不畅快!

    有人说拜佛要怎么拜就怎么拜,还要讲究什么方法不方法,正确正确!

    要知‘姿势能导致健康,也能导致疾病’,关键就在如法与否!佛教示我们四威仪要‘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其道理就在此。因每一个动作姿势,都深深地影响著我们身心的健康,也大大地影响著我们修行的成就。有了健康的身心,才能修行无障碍。不只拜佛,日常生活中各种姿势的不正,或习惯动作的不当,就有可能会导致脊椎歪曲,而压迫血管、神经、内脏等,因而引发出各种的疾病、忧恼、痛苦。

    因此,既然有心拜佛,最好用对身心有助益的方法,是为明智之举。最后,祝愿有心学拜佛者,皆蒙诸佛护念、加被,能获得此法宝,依而行之,福慧双增,并发菩提心,欢喜念佛,同生极乐国。

    拜佛经验谈(二)

    台湾大学资管系副教授谢清佳博士

    终于得到了自然又轻松的拜佛方法

    上道下证法师问我:愿不愿写一篇拜佛的心得和莲友们分享?因为从拜佛中得到殊胜的欢喜和舒畅,因此,欣然愿乐,不揣庸愚,以野人献曝之心,写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互相切磋。

    很多念佛人,以拜佛为日课

    记得十多年前初学佛时,得遇一群念佛人,他们大多数都将拜佛列为日课,或二十四、或四十八、或六十、或一百零八、或二百、或三百、或五百、或六百。而我从完全不会拜佛,以自己揣测的外行拜法,向他们学得了一般的顶礼法,而从四十八拜开始,加到一百零八拜,也就以一百零八拜为定课,持续了数年。后来有因缘接触到密教大礼拜,初学时比较难,但一旦掌握其中要诀,就如鱼得水,全身贴地的刹那,好像一时之间一切都交给阿弥陀佛,无所挂碍。所以,就改为大礼拜。

    手术后,拜佛大受影响

    自得患乳癌,切除右边乳房之后,医生就告诉我:‘从此以后,右手臂不能打针,也不能量血压。’初听之下,不知其严重。其后,右腋下时常胀痛,右肩紧而痛,甚至痛到右肩胛骨,又有时右臂感觉像是脱臼般地难受。这大大地影响拜佛,往下拜时,要用手支撑全身重量,拜起时,又要用手用力撑起,右臂右肩会受力过多而难受,稍微拜多一点就不舒服。尤其是大礼拜,往下拜时,要用双手在瞬间撑住全身重量往下滑,受力特别大,即使不多拜,也会不适。所以,虽然很喜爱大礼拜,也只好不再强求,日课改回一般的拜佛。我之所以没有放弃拜佛是因为不拜也会难受,想想:就算拜得很累,总比不拜好,所以仍然照样拜佛。

    拜忏消业力量大,却因拜法不当,拜得很艰苦

    患病之后,体念到自己业障深重,而一切业障,从忏悔灭,于是就开始拜忏。我所用的忏本是夏莲居老居士晚年最后的著作《宝王三昧忏》,其中不但详细开示了忏悔的道理,要生起惭愧心,后不再犯,并融入了无量寿经的要义。黄念祖老居士说此忏本:‘以法藏因行,为自典范,弥陀果证,作我依归。寓理忏于事忏,人人皆可入手。’就以此忏为定课,每月拜一次。

    忏本前半,或跪著诵忏文或礼拜,约一小时,后半则称一佛名一拜,连续拜近三百拜。这对手术后的我,是一大挑战。每次拜忏之前,都要自己勉励自己一番,发一发大愿,鼓足勇气和精神,然后再拜忏。拜完之后,好像完成一件大事,但或多或少都会不适。莲友们看刚拜完忏的我,会问说:‘啊!你怎么脸都肿起来了?’手腕因用力撑起会疼痛,脚也会酸痛,尤其开过刀的右腋下和右上臂也很难受,会胀痛。还好不至于痛到不能忍受,想想可忏悔消消业障,不仅是自己的业障,一切众生的罪业,甚至是谤佛谤法的重罪,亦皆代为礼忏,所以也就行之经年。

    欣闻有‘拜三百拜也不累不喘’的拜佛方法,很欣慕却无缘获得

    前年暑假,听上道下证法师录音带,其中提到拜佛,说一次拜完三百拜,既不累也不喘,就好像刚刚拜了第一拜那样。心想:这真不可思议,若能如此就太好了。于是就把录音带听了好几次,照其中的提示,自己摸索著开始试拜,虽然改变了拜的动作,由于自己领悟不够,完全未能进入情况,不清楚法师是怎么一个拜佛方法。

    佛力加被,取得四页拜佛讲义,如获至宝,开始自学

    如是又过了一年,大概心里一直有这个祈求和愿望,终于取得一份拜佛的讲义,有四页纸,有分解动作,还有简单的图示,容易明了,如获至宝,仔细阅读之后,就依讲义的说明开始拜。果然比自己原来的拜佛方法省力多了。首先最大的改善二手的手腕不再痛了,脚也不那么酸了。虽然现在看来当时其中很多动作和用力的方法都还不对,不能自然放松,但已经有很大的改善。讲义上说拜佛是都摄六根、动中之定,才晓得不只是礼佛而已,还是一项观照自心的行法,只是不知该怎么下手去作。

    拜得吃力,是因为不会放松

    开始拜佛,自己觉得最吃力的分解动作是下面五个,这五个动作做不好,主要是太紧张,心有所求,不能放松,动作不标准,就会拜得很吃力,放轻松,就自然能拜好。

    一、躬身

    从胸口、胃、腰、小腹到膝盖往后退成一个自然的弓形。开始的时候,脊椎僵硬,很难做得很标准。但是每天拜,就会每天改善一点点,日积月累,就动作越来越轻松,姿势越来越标准。不要期待一下子能做得很完美。为山九仞,功在不舍。我自己是半年之后,才觉得可以很轻松而自然地做到这个动作。年轻的莲友,可以很快做好这个动作,台大晨曦社的同学,很多位都很快做到,不像我拜了半年之久,才做到。其实,放轻松,就能很快做好这个动作。我是自己刻意用力让身体成一漂亮有弧度的弓形,其结果当然不会自然。放松来做,不用力,反而就弓得很自然。

    二、曲膝

    正确动作

    此系练习中拍摄,小腿不够垂直,动作未达标准。

    错误动作

    这动作大概是大多数人最有问题的一个动作。要点是曲膝往下蹲时,重心要放在二个脚跟间的中心点上,也就是完全用二个脚跟做著力点直到双手能按地。小腿要保持正直,初学时,很难做到,要不就小腿倾斜,用脚掌著力;或臀部蹲得不够低;或中途头仰起、颈僵;再不就合掌的二手向前斜著出去超出脚底面积,而致重心不稳;也有重心向后超出了脚后跟而坐倒在地的情形。屡试屡败,甚至还起一心念认为这个动作是否违反力学原理,根本做不到吧!其实,这个心念是最致命的障碍,杀伤力最大。学佛学不好,也往往就是由于这种要命的‘自以为是’的念头。好在,我对法师有大信心,放轻松,反覆练习,目前不能说做得很标准,但可以很轻松地做这个动作。确实,在小腿垂直,脚跟著力的情况下,膝腿最不费力气,拜久了也不会伤到膝盖。

    三、两膝下跪,下跪后两膝和两手在地上成一直线

    蹲下后,二手前伸触地,稍用力撑住,膝盖就往下跪,跪下后,两手和两膝在地上成一直线。我以前的拜法是两手超两膝前约十五至二十公分,跪下时是两膝在后、两手在前,用两手来支撑一部份身体的重量,因此两只手腕受力不小。刚开始,学两膝和两手成一直线往下跪时,总不对劲,总不顺畅,总觉得‘是不是把讲义看错了?’,看了好几次,没错,就坚持照讲义去拜,大约一个月就顺畅了,能很自然地做到。也体会到,这种拜法,减少了二只手腕的受力,手腕不会因拜久而不适。

    四、跪坐

    两膝下跪后要跪坐,也就是臀部要坐在向上翻的两脚脚跟内侧。初学时,足踝关节僵硬,不容易做到,坐下时足踝会疼痛,但坐久了就不会了。我的经验是大约二、三个星期就坐得很好。

    五、深吸气

    五体投地后,翻掌迎佛足,接著,要趁深吸气起身。我开始学拜时,深吸气做得不够,但是这个动作不难,只要提示一下,人人都能做得很好,且无需反覆练习,就能做到。只是要记得作深吸气。

    每天拜三百,爬山四小特无疲惫

    我从去年十月起每天拜三百拜,因为每天时间有限,拜佛的时间增加,就要牺牲运动的时间。曾经每天跑大安公园四十至四十五分钟,跑了一年。后改为快走配合拍手一小时,也约有半年左右。为了多拜佛,就停掉了这些运动。当然,曾经顾虑,如此会不会影响体力。但是拜佛拜得很欢喜,就不管那么多了。久未爬山的我,上个月特别选择了一个周日跟李丰医师爬山,来测测自己的体力。结果很高兴,随他们夫妇走完四小时山路,不觉得疲累,一路上也跟得上他们的速度,他们可是天天爬山的爬山健将呢!可见,拜佛能维持很好的体能。

    脊椎自然调整,整脊师大吃一惊

    阴历年前,小女从纽约回来,一下飞机就说溜冰跌了一跤,要作脊椎矫正。我带她去找一位熟悉的治疗师治疗,他是一位虔诚的佛弟子,我们认识近十年。自己也顺便做矫正。谁知他一边做一边很吃惊地说:‘谢教授,你不一样哦!你真的不一样哦!你的脊椎和旁边的韧带都不一样了。你有十个月没来,照过去,一定要一两个星期才能把脊椎调开,可是今天一下就全开了。’他问我,你到底做了些什么?我很高兴而大声地回答:‘我拜佛啊!’。

    血压脉搏都不知不觉改善了

    开刀之后六年以来,血压都在90/60而脉搏也只有一分钟六十下。尽管努力作各种运动、打坐、吃中药,都未见改善。前二、三个星期,在我依上道下证法师拜佛方法每天拜三百拜约半年之后,随兴经过住家附近的小诊所,去请医师清一清耳朵。清完之后,看到桌上有血压计,就请医师量一量血压,结果出乎意料的,不是多年来的90/60,而是110/70。回到家就心血来潮自己测一测脉搏,脉搏也不再是多年来的六十,而是七十。这都是拜佛不可思议之功效。

    边拜边唱边听,边想阿弥陀佛,训练一心念佛,并使丹田有力不怕冷

    当拜佛的动作熟悉之后,就依法师指示加上唱诵佛号,每一拜拜下去吐气时唱一句六字洪名,起来吸气则不唱。开始也唱得很离谱,拜不到一半就没气唱了。想用二口气唱却又不想违反法师所教。就硬著头皮一口气唱,每唱一句之后,总要趴在阿弥陀佛面前,大喘三四口气才缓过气来。有一次唱到没气还拼命唱,结果右边胸口闷痛了一天。这下子就不敢强自妄为,而做了两个调整:(一)拜前深吸气,吸得很满很满再拜唱。(二)拜下去,若实在气不足,就再吸一口气唱。如此拜了二个多月,就变成不必刻意深吸气,也能够很自然地一口气唱完。配合呼吸拜佛,很快全身发热。我直说今年冬天不冷,后来发现,或许是拜佛的效果,以前冬天我穿的衣服总比我先生多,现在却发现,常常我只穿了衬衫和背心,而他却穿著厚夹克。另外,参加寺庙早晚课或打‘佛一’时,发现自己唱诵的声音比以前宏亮有力多了。其实,更大的收获是拜佛时专心地唱,专心地听,专心地拜,专心地想阿弥陀佛,能训练一心念佛,增长定力。一心向往成为一个老实的念佛人,这是我醉心于拜佛的真正原因。

    艰苦变欢喜,越拜越轻松,疼痛不药而愈

    依上道下证法师的拜佛方法拜佛,我的亲身经验是的确很省力,能摄心也能比较放松,一天拜三百拜,不再是一件艰苦的功课,而变成很欢喜的功课。有时,搬了重物,右臂右肩已很不舒服;或是已经上了六节课,很疲累,晚课还有一百五十拜,坚持拜下去,每次都很惊奇地发现,大约二十至三十拜之后,右臂右肩的不舒服反而消失了,人也不觉得疲累了。

    坚持拜佛,增长一心向佛之定力,期待成为一个真正老实的念佛人

    这套拜法,和一般人习惯的拜法不同,所以要有信心坚持下去。自己也曾有过这样的经验:自己在家以为拜得很好了,和莲友们切磋之后,才发现很多动作不标准,要再调整,就忽然觉得怎么也拜不好,很沮丧,但要坚持下去。自己还体会到:佛法是无尽藏,进步了还要再进步,不能固步自封,永远要以宽松的心开发涌泉,拜佛亦复如是,要深具信心,一旦信力圆时,全成佛力,自心本具之功德,会源源不龂而无止尽地开显。我只是一个初学者,因为无形中获益良多,不管是身体方面还是定慧修行方面,所以很乐于写下心得和大家分享。最后,我很感激佛菩萨给我这么好的因缘,能学习这套拜佛方法,也很期待,自己能拜著拜著,眼望著西方故乡的风月,想念著阿弥陀佛亲切的慈容,望眼欲穿地等待著娑婆游子回归故乡,而生起真实的信愿,增长一心向佛的定力,成为一个真正老实的念佛人。也祈愿天下所有的念佛人在走回西方老家的路途上,都有殊胜的因缘。阿弥陀佛。

    我以清净身语意

    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品

    虚空界尽

    我礼乃尽
礼佛方法及观想
    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1、佛者‘觉’也

    2、立如松,正而松

    3、合掌[摄心]

    4、俯首[反观]

    5、躬身[谦退]

    6、松肩[放下]

    7、曲膝—躬身而降[恭敬、柔软]

    8、按地跪下[谦恭到底]

    9、跪坐放松[狂心歇息]

    10、伸手迎佛[背尘合觉]

    11、五体投地[深投觉地]

    12、翻掌接佛[转凡成圣]

    13、与佛会心[生佛交彻]

    14、恢复跪坐[欢喜信受]

    15、跪翻脚掌[欢喜起行]

    16、恢复立姿[坚固不退]

    礼佛方法及观想

    1、佛者‘觉’也

    ●拜佛是‘觉性’之开发,非‘盲目崇拜’,亦非‘惯性动作’。[不知不觉被原来习惯性动作拖著走]。

    ●拜佛要培养‘回光返照’之能力。

    ·使‘觉性’在‘惯性’之前起用,而非一般之运动。故须时时观照‘当下之动作’。因此拜佛中注意‘勿闭目’。

    ·始终收摄眼神,观照自己—‘观自在’。

    ·视力集中于中线。

    ·须知道自己‘正在作什么’。[犹如顶上有佛在观自己]

    ·不可‘糊涂不觉’。[拜‘迷’,非拜‘觉’也]。

    ·须都摄六根,不可散漫上下。

    2、立如松,正而松

    ●两脚以‘前八后二’站立。

    ●顶天立地—立如松。

    ·以‘足跟’支力,深吸气,全身放松。

    ·检查‘足趾’—完全放松。

    ·头如悬钟,空灵端正,耳对肩中。

    ·后颈贴衣领,收下巴[颈椎—胸椎对直]。

    ·由足跟中点—脊柱—顶门上,仿佛一线拉直。

    ·下颌关节放松,勿咬牙切齿,舌、软齶、咽喉,都要放松柔软。‘舌尖’顶于上齶。‘舌根’上空,如含一团空气。[如此,唾液腺之‘开口’通畅,鼻中—咽喉气道亦通畅]。

    ·松则气脉通,顶上清凉,易保持正念,不昏不散。

    3、合掌[摄心]

    ●双手合掌当胸[肩臂放松]。

    ●‘拇指根’对齐‘膻中’穴。

    ·[‘膻中’穴,在二乳尖中点]。

    ·‘手’勿压迫‘胸’[约离一公分]。

    ●自己观照检查,五指并拢端正向上。[小指很不易合好,须用心观照,心散,则小指开]。

    ●手虽端正,而很松柔[勿紧张]有如左手贴右手休息,右手贴左手休息。

    ●深吸气,肩放松,腋下留些空间[腋勿夹紧]。

    ●保持端正放松,吸气充满状态。

    ●收摄眼神,观两手合缝[中线]。

    ●进观‘后鼻孔’中道之气息。

    4、俯首[反观]

    ●柔软垂头敬礼

    ●头如成熟稻穗低垂,至‘下巴贴胸’,颈放松完全不用力。[开始若不能做到,即是‘颈肌’长期僵紧缩短,只要放松,多练几次—‘有如瞌睡般,头自然松落,完全不著力的动作’就可放松拉长颈肌]。

    ●仍收摄眼神,反观自己,拜佛是修习‘动中定’—在动作中,眼前‘境’虽变动始终都摄眼神于中。[都摄六根]

    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

    —蕅益大师

    5、躬身[脊椎向后拱][谦退]

    注意:并非向前弯腰[重心偏于‘趾’]。而是向心躬身[重心保在‘跟’]。

    ●立定脚跟[趾松灵,不载力]。

    ●垂头,观照中心线,观照自己如何动作。有如要‘看自己足跟’般之动作。如仰卧起坐之用力方式,令‘心口—腹—腿—膝’一起退后,使脊椎向后拱起。[腹‘脐’可退一尺]。而手臂松、不动。

    6、松肩[放下]

    ●保持垂头,躬身。

    ●合掌之手,对准‘跟中’下垂。

    ●掌仍合好,沿中线用些‘向下伸’之拉力可把双肩拉下,拉开。

    消除平日肩背紧张之障碍。[手下垂对准足跟中点,尚可作为指标来检查,身是否已充分后退]。

    ******

    以下7.8.之连续动作是手触地〈跪前〉瞬间之‘过渡动作’。虽很快就过〈约三秒〉,但对保持重心不动,及开发‘足跟—丹田’之力很重要,故不可草率忽过,须明白观照。

    7、曲膝—躬身而降[恭敬—柔软]

    ●持续以上俯首—躬身—垂手。

    ●保持小腿垂直而曲膝,直到手触地。[仿佛后有椅子,而小腿贴靠椅脚,向后‘坐下’般。]

    ●眼神专注中线[二跟中点],‘脐’沿此中线,直下趋向‘跟中’直到手能触地。

    ●柔软分手[在小腿旁],手心转向后方便按地。

    [*初学者难免蹲时小腿向前斜,请参考后面之练习法。]

    [注]:因前‘躬身’动作时,腿和膝已曾向后退,故接著「屈膝’时,小腿尚能垂直,而不致斜向前。

    ┌若小腿直:重心在‘跟’—[自然物理重心]屈膝时,不耗力于平衡

    [比较]:│,腿不酸,可松。

    屈膝时∣

    └若小腿斜:重心偏前,则非自然物理重心,须耗力于平衡,紧张,腿

    酸。

    8、按地跪下[谦恭到底]

    ●至双手指尖触地,可以‘手’作支点时,足跟才离地,以膝著地,跪下。[跪之瞬间—脚底和脚趾间的‘关节’会充分拉开,每只脚趾之筋都拉到,运动到了。]

    ●手按地之恰当位置,是让膝跪下时,正好指尖齐膝。

    两膝分开些[约开5公分][不必太开,以免趴下时脊椎塌下。]

    ●膝一到地,手即放松[柔软][不白费力僵持,始终保持单一重心—一心]

    9、跪坐放松[狂心歇息]

    ●坐下—足底向上呈‘V’字,二大指轻轻相接触,而不相压,坐在二足跟之‘内侧’,跪著坐定,以体重压开二足跟。

    [可拉开踝关节,刺激‘淋巴反射点’]。[此时重心仍在‘跟中’]。

    注:‘跟中’—二足跟中点。

    10、伸手迎佛[背尘合觉]

    ●坐定、重心在后跟中,身放松。

    ●保持垂首[勿抬头]。

    ●双手柔软,向‘前方中央’伸直。[方向如图]↗↖

    [双手指尖贴地滑行]

    ●手虽‘伸直’而‘松柔’,不僵硬,但有拉开二肩之拉力。

    ●此时是小腹向地面贴近,上身松柔。[力在丹田]

    11、五体投地(深投觉地]

    ●坐定[跪姿][保持重心在后脚跟中]。

    ●以‘中指尖’为支点,按地。

    ●两肘,向‘外’‘前’方撑开,顺便贴地,肘对齐耳孔。二肩拉开[肩背平]勿耸肩局促,腋下拉开[放大心量],[加大肺活量]指、掌、完全平贴于地[平等心]。

    ●撑开肘之同时,上身也趴下,—‘印堂’向‘下’方贴地。[不必太向‘前’趴,向‘下’即可,使脊椎向上拱起]。如此方可作彻底深呼吸。[太向前趴,腰背肌肉会紧张,而迫使腰脊向腹部塌入,造成呼吸、及血流神经之压迫和障碍]。

    ●此姿势顶门—脐—跟中约呈一直线。

    12、翻掌接佛[转凡成圣]

    ●先轻轻半握拳[由小指带动]

    ●在将手掌翻转向上,如莲花开,如掏心供佛。[此表决志转变自己,向佛学]。[翻掌时,尽量‘翻平’—使掌心平面向上,[勿倾斜],但勿僵持使力,须立刻放松,使手指如莲花瓣轻柔]

    ●以此‘莲手’承接佛足。双手约于头前‘一拳’处,双手中指约距4寸,手指虽松,而须整齐柔软。

    13、与佛会心生佛交彻

    ●翻掌接佛时,观想佛立于我莲手上接受礼拜,此时与佛会心一笑。

    ●佛放光照我,佛光由顶门直入,充满全身心。[此时全身放松,微笑自然彻底深呼吸]。[由外可见,全身如充气般鼓起,甚至两‘腰胁部’亦鼓起,此是肺充分膨胀之吸气]。

    14、恢复跪坐[欢喜信受]

    ●接佛后亦先半握拳[以小指带动][领受佛力]

    再翻掌向下[平贴地面][平等布施]

    趁吸气之势—[自然吸,非刻意吸]

    由顶上拉起,恢复跪坐,手亦收于膝旁[指尖齐膝]。[由顶上拉起,如木偶之吊绳被拉起(被佛拉起),全身松,不用力,并非靠腰背使力坐起来]。

    15、跪翻脚掌[欢喜起行]

    ●以‘膝’作支点[双手于膝旁稍扶而已]。

    ●由顶上中线拉起,自然臀离坐,使脚能灵活翻转‘V’变‘八’。[身放松才能灵活][肩、手勿沉重载力下按]

    翻法如图:

    ┌二大趾向外点地[距8寸]

    └二足跟向内靠拢[距2寸]

    [目的是使站起时,脚之位置如最初站立之‘前八后二’,如此才能立于原位]。

    16、恢复立姿[坚固不退]

    ●趁著吸气之势[非刻意吸,是自然吸时]。[如木偶被拉一般]—被佛,由‘顶上中心线’拉起来,很松灵,瞬间就恢复立姿。

    [起立完全不费腰肌之力,亦不是靠双手往下按地之力,而是‘顶上拉力’。头始终在最高点,须用心体会此起身之要领—是如由顶上拉起般,心勿挂碍身体其他各部位]。

    ******

    注意:不宜先抬臀部,后抬头,如此则腰很吃力,腰酸背痛。

    一身复现刹尘身

    一一遍礼刹尘佛
为什么要合掌?
    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各‘分解动作’之佛法涵义及医学原理

    前面说明了礼佛方法及观想,此部份将进一步说明其所以然的道理,各别解释拜佛的每一个分解动作,在佛法修心方面的意义,以及依人体构造及医学原理说明在生理和物理方面的意义。此部份是以提问方式编写,共提出二十三项以‘为什么’为首的问题,再就每一问题加以解说。最后,第二十四说明拜佛的深呼吸对身心的利益。

    (*有人问:古德言拜佛如‘树倒山崩’,何以此书言宜依合理原则?

    ·古德之言是形容‘一心信靠’,犹如树倒山崩全任凭地心引力,靠倒大地怀抱,中无怀疑、隔阂、僵执。并非教人拜佛要砰然猛力摔落地。且树倒山崩必然依‘物理’重心法则,正是‘合理’之意。)

    [一]为什么要合掌?

    一、意义:

    ·佛家常以无言的手势、动作,代表极深奥的道理,故虽是极常见的姿态,也不宜轻忽而过,‘合掌’亦然。自古印度人认为右手为‘神圣之手’,左手为‘不净之手’,故日常生活中有分别使用两手之习惯—比如:持食物专以右手,而拭污秽以左手。

    然若两手合而为一,就代表‘神圣面’与‘不净面’合一,(代表种种‘对立’双方的融合为一,恢复本来一体的真实面目)也代表宇宙的真相道理(实相无二,亦无不二)。般若心经中的‘不垢不净’,亦如此意。故藉合掌来表现人类最真实的本来面目。

    ·礼佛,或平时见面合掌,即代表‘以真诚面目相见’——消除内心种种‘隔阂’、‘对立’,彼此之心融通、一如;也启示我们应返本还原,悟入真理,恢复本来面目,契入宇宙实相。

    ·亦有以左、右手,分别代表‘理’与‘智’,‘定’与‘慧’,故合掌代表理智一如,定慧等持;并将十指,配于五大(地、水、火、风、空)或配‘十波罗蜜’。

    ·另有一说:以手十指,代表十法界。手指散乱,代表心往十法界乱跑,合掌象征收摄乱心,而专注一心向佛(向一真法界)。一心向佛,心光就一时遍照十方。亦即提醒修行应‘事’与‘理’相应、契合。(当下,回‘事’向‘理’)。

    ·合掌所表的敬意,不是一般‘有差别性’的尊敬,而是由‘佛性本源’流露的恭敬。‘恭’—共心,共一佛心是体会‘彼此本来佛性平等’,由衷的平等恭敬。是体会—‘对立观念未建立之前,本来一体’的自然恭敬。

    二、方式:

    ·大日经疏,举出十二种合掌方式,乃是诸‘印契’之基础。与六种‘拳印’,同称为‘印母’。此十二种合掌,各有深奥佛法含义。(下图叙述中,由‘小指→大指’),分别以‘地、水、火、风、空’代表。)

    1、坚实心合掌:

    即坚合二掌,两掌间无空虚。

    2、虚心合掌,又称空心合掌:

    即如坚实心合掌,惟两掌间存少许空虚。

    3、未敷莲(华)合掌,又称未开莲合掌、如来开莲合掌:

    其形似虚心合掌,而内空稍呈穹隆,似莲花未开形。

    4、初割莲(华)合掌:

    即二地、二空相著,水、火、风三指稍离,如莲花初开状。

    5、显露合掌:

    即两手并排,二地相著,掌心向上。

    6、持水合掌:

    即两掌并仰,指头稍屈相著,仅二空各柱于二风侧,如掬水状。

    7、归命合掌又称金刚合掌:

    即十指头相交叉,右手之五指置于左手五指之上。

    8、反叉合掌:

    即两手背相合,十指相叉。

    9、反脊(背)互相著合掌:

    即仰右手,俯左手,两手背相著。

    10、横拄指合掌:

    即二手仰掌,仅二火相著仰之,余之指头稍开散。

    11、覆手向下合掌:

    即覆两掌,并二空,仅两火相著。

    12、覆手合掌:

    即覆两掌,二空并接,十指头皆向外。

    *一般在道场中,比较常用是1、坚实心合掌和2、归命合掌(亦称金刚合掌)两种。以下简单介绍:

    1、坚实心合掌

    要领:

    (1)双肩要放松,而端正,端正中又柔软轻松,不僵硬。

    (2)双手相贴密合,犹如左贴右休息,右贴左休息。(气流不受阻)。

    (3)合掌当胸,腋下空松(勿夹腋紧张),血流才通畅。大拇指指根,对膻中穴(两乳尖中点),但勿压胸。

    图1

    眼神未收摄,手太高

    (4)[1]眼睛观照‘两手合缝’,检查自己是否合得端正轻松,平日散漫之人,合掌很不容易作好,五指在散心时就散乱,尤其小指很不易密合,一不专注,小指就散开。(图2、3)必须用心观照,提起高度觉性,五指才会并拢合好。

    图2

    图3

    小指很不容易合好,心稍不专注,小指就散开。

    不观照、不专心,小指必大开。

    2、金刚合掌(归命合掌)

    经典中亦有称为‘合掌叉手’(如无量寿经),恩师忏公上人(上忏下云法师)在大专学生斋戒学会,教导拜佛提倡用金刚合掌,好拜好合,轻松不易上火。

    方法:右手在上,各手指以第一指节相叉合。

    表法:以左手表‘众生界’,右手表‘佛界’。意即:众生归命于诸佛。二手合之:代表‘能所不二’,‘生佛一如’。密教行者,以此代表对本尊恭敬供养,信心坚固之印。

    *(注)忏公上人慈嘱,到各道场共修,应遵守团体规则,合掌方式,亦应随顺领导者教示,随顺大众,方是礼敬诸佛之表现。

    ·合掌应观照,高低平胸得所,整齐端正。

    符合无量寿经所言—第一善—当自端心,当自端身。

    *不恰当之合掌。

    合掌太高,肩耸紧张。

    合掌松散,眼无收摄观照-

    肩背太紧张。

    东张西望,五指散开-

    合掌手指参差,又压迨胸。

    小指散开,合掌倾斜,无精打采-

    仰头,手臂撑得太辛苦。

    (自然下垂即可)

    仰头抬下巴,手太高。

    为什么合掌不宜压在胸口?

    ·这并不只是因为手压胸部,呈现懒散懈怠之相,而且会有生理上之障碍。

    ·一般人或许不知道我们胸口内有一‘胸腺’之构造,是重要的免疫‘淋巴器官’,(部位约如下图示,有时可大至伸入颈之基部)。我们的身体,有警卫般的系统,体内‘T淋巴球’就是重要的警官,它们会打退入侵的外物,也会吞掉(或感化)体内的‘太保流氓’(分裂错误的细胞—如癌细胞等)。‘T淋巴球’就是在‘胸腺’制造。胸腺,可以分泌出‘胸腺素’,使T淋巴球分化好、发育好(武功高强)。若精神压力大,胸腺会萎缩,功能差,手若压在胸口,也会使胸部受压大,气血不通。

    (注:有关‘淋巴’的来龙去脉和功能,请参考后面章节说明)

    ●‘胸线’—淋巴器官(是警卫系统—制造‘T淋巴球’—警官)

    把‘右肺’横切,显示出‘横断面’(约在支气管高度),绿色如细树枝之线条,表示密密麻麻‘小淋巴管’,收集淋巴液,(参考后面章节)进入较大的淋巴管(围绕气管小分枝),再汇入‘淋巴结’(绿色球),注意淋巴结在中央气管二旁,且‘胸骨’二旁亦有之,(‘胸骨’—见后面章节)若压迫胸部,易阻淋巴回流,淋巴最后送回静脉(锁骨下方)。
为什么不宜咬牙切齿?
    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各‘分解动作’之佛法涵义及医学原理

    [二]为什么不宜咬牙切齿?

    一、佛法修心方面的意义:

    l·善导大师所著‘观无量寿佛经疏’(四帖疏),在教导观想方法之前,有一段很要紧的‘前方便’(准备功夫),也是修观不可少的次第、基础,学者不宜好高骛远而忽略之—

    ‘令身正直,合口齿勿相近,舌柱上齶,为令咽喉及鼻中气道宣通故’

    这段文字是排在‘又令观身四大,内外俱空,都无一物’之前,可见观空或十六观之前,仍有‘令身正直’,‘合口、齿勿相近、舌柱上齶’等‘方便’(若咽喉及鼻中气道不能宣通,则脑尚缺氧混沌,一般功能都尚有阻碍,何况高深的观想功能?)

    儒家亦言—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初学者若不能在基础根本上老实力行,未老实扎根,开花结果是很难的。

    2·心有妄想、执著,紧张挂碍,自然表现于身,不自觉地,牙就咬紧了,舌也整片僵硬贴在上齶,鼻中—咽喉气道也不通畅了,颈部也紧了。不宜咬牙切齿,就是提醒我们放下妄想、执著。情绪激动时的咬牙切齿是很明显而可见;而平日心有所思的咬牙切齿,较不明显,也常不自觉,只要心有牵挂,脸上小肌肉,就立刻绷紧起来,也自然咬紧上下牙。勿咬牙切齿,是放松细微肌肉,也放松内心牵挂。

    二、生理方面的利益:

    1、使唾液腺管口通畅,唾液充足

    唾液是人体很重要之分泌液,不但能湿润食物,消化分解食物,而且含有抗体,增强人体抗病力。

    我们人类有三对大型的唾液腺(见下图)—即

    ┌(1)耳下腺┌位在耳朵前下方

    │(腮腺)└腺管开口:在上颌的面颊(和第二臼齿相对)

    ├(2)颌下腺┌位在下颚骨下的‘颌下三角’

    │└腺管开口:舌系带的舌下阜

    │┌位在舌头下方(口腔黏膜下)

    └(3)舌下腺├较大导管(颌下腺之导管常汇入于此)

    └小导管(约十条),各有开口,于舌下的口腔黏膜

    除以上三对大型唾液腺外,另有许多‘小型’唾液腺,分布在口腔内的面颊,上下唇、颚、和舌头上部。

    注:1、‘颌’音ㄏㄢˊ、ㄏㄢˋ、ㄎㄜˋ。指‘耳下骨’。亦通顄ㄏㄢˊ、ㄏㄢˋ、颐ㄧˊ。

    2、颚音ㄜˋ。义为面高貌、严敬。亦指上颚骨或下颚骨。

    3、齶音ㄜˋ。为‘齿内上下肉也’。(和‘颚’字,若严格区别,有指‘肉’和‘骨’之别)。

    唾液的来源—唾液腺

    把耳朵前方之皮肤去掉,显示出在皮下的‘耳下腺’(1)┐

    把左边的‘下颌骨’,切掉部份—显示出‘颌下腺’(2)│及其导管

    和‘舌下腺’(3)┘

    唾液腺(舌下腺)及其‘管口’:

    张开口,将舌尖顶于上齶,(齶,音ㄜˋ。为‘齿内上下肉也’。)可见舌下正中,有一‘舌系带’,‘舌系带’两旁,各有一小‘管口’,有唾液涌出,图上绿色小管是另一‘颌下腺’之导管,它也会入舌下腺之管口。

    当我们咬牙切齿时—

    ·以上唾液腺之‘导管、开口’,几乎就全部闭塞(被夹紧了)于是会缺乏唾液,不但口干舌燥,而且缺乏消化酵素,易致消化不良,同时会缺乏抗体,免疫力降低,故宜放松,不宜咬牙切齿。(但上下唇合)

    ·大家常去追求购买外在的饮料,不知最好的饮料,即是‘自家的唾液’。自家的唾液,虽然一日廿四小时源源不绝供应(如泉涌),然而多数人都自己咬牙切齿,切断其“洞口”,而阻其‘泉源’又怨叹‘口渴’,实在很冤枉。

    (常口干舌燥之人,必是心常有挂碍、焦虑、不自觉地咬牙切齿,阻断了唾液运送之开口。或因精神之紧绷影响自主神经,使唾液分泌减少。)

    ·大家可以试验:(下巴放松,勿咬牙切齿,颈肌也放松),将舌尖,轻抵上齶,但舌面、舌根和上齶之间,保持有空间距离,(如含梅子般,含一团空气),如此,则会觉唾液源源而出,(唾液腺之开口通畅),念佛拜佛则不觉口干,心静时唾液极甘甜,胜过世间一切饮料。由此一小小试验,可以体会,我们本有许多‘良能’,都是被自己的压力(执著)阻断了!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2、口腔放松,勿咬牙切齿,尚有一利益—

    我们可实验:

    当舌尖顶‘上门牙后约一、二公分处’,‘舌面’和‘软齶’保持距离(部位见下面图示),而放松时,立即会觉得‘悬雍垂’(俗称喉咙钟)后方之咽喉,通风清凉,呼吸道有如‘拓宽’而出入息通畅。越放松、越能感受呼吸时顶上清凉,不昏沉。

    ┌前—硬齶:与骨相贴之硬部。上齶

    上齶│

    └后—软齶:悬空之软部。

    (中有‘悬雍垂’)

    ·其实,即使只用吸管吹一小口气,我们就会感觉其风吹清凉,而何以平日时时呼吸,气流过鼻、咽,而不觉清凉?乃因平日多紧张,咽部小肌肉都绷紧,自己把气道压迫掉一大半了,所以氧气供应必然减少,不但不清凉,还很热恼。其实是不会用呼吸的‘内风’(免耗电冷气、凉风)。

    ·大家常向外争取‘拓宽马路’,以便奔波,不知自己有一条‘鼻道’‘气路’,本应‘尽虚空、遍法界’,但被自杂念闭塞。此是急应拓宽者。古人造字—‘鼻’是‘自’家的‘田’(心田),而且‘横竖皆通’,(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我们仔细思惟,确是如此。鼻孔与整个空间,何曾有隔阂?都因自己妄想执著,观念闭塞,才发生种种障碍隔阂,心越紧、气道越窄,呼吸越短浅。心宽,就能放松。

    3、不咬牙切齿,心易安定宁静,提高思惟功能—

    ·在做脑波检查时,只要一咬牙切齿,就会出现‘肌电图’,干扰脑波测录,可见‘咬牙’之肌肉紧张放出的电波,也会干扰心之安定。放松,心才能安定。

    ·有些研究显示,在咬牙切齿时,脑思惟分析、观想的高级功能会阻断关闭。故不利于佛法思惟、观想。

    4、提升听力—

    ·咬牙切齿,肌肉紧张(即身业),耳朵周围的大小血管都受压迫,故耳之功能、‘听力’都降低,是必然的,(业→障)。很多人抱怨,听佛法或听课,听而不懂,听过即忘和此亦有相当关系,只要警觉放松,即不致因身‘业’而有‘障’。

    咬牙与放松,牵涉到下颌关节的松、紧、开、合。(注:颧ㄑㄩㄢˊ,颚ㄜˋ)

    为什么不宜咬牙切齿?

    我们常听说‘鼻窦炎’,而很少人知道‘鼻窦’在哪里,人体有四组‘副鼻窦’,如图示:

    有些头颅骨内,含有空气,称为‘含气骨’,‘空腔’称为‘窦’。如图示:

    ┌额骨有‘额窦’┐均有‘孔’和鼻腔相通。(详见下图)

    ├筛骨有‘筛窦’┤故称为‘副鼻窦’。

    ├蝶骨有‘蝶窦’┤若‘孔’常闭塞,易造成‘鼻窦炎’。

    │(颚)(颚)│‘窦’不通气,易头痛、昏沉。

    └上颌骨有‘上颌窦’┘

    大家可体会,若咬牙切齿,则完全感觉不到这些通气‘孔’的气流,也感受不到骨头这些‘空腔’的通气状态(可说‘孔’闭塞了)。若颜面肌放松,不咬牙,则可感觉这些‘窦’很通风,清凉不昏沉。

    为什么不宜咬牙切齿?

    鼻腔内有上、中、下三‘鼻甲’(见下图)

    将‘鼻甲’切除一些,则可见到‘副鼻窦’和鼻泪管之‘开口’。

    l、蝶窦口┐

    2、筛窦口┐│若通畅,则气流可与头骨各‘窦’

    3、额窦口┴半月裂孔(前方)│相通,常觉头顶清爽,不昏沉。

    4、上颌窦口—半月裂孔(后方)┘

    (注:筛ㄕㄞ)

    右图是由正中线、直剖,观察左半边之鼻腔和鼻窦及鼻窦口。

    若咬牙切齿(心紧张)(脸部肌肉紧张),则各‘窦口’受压迫,易闭塞。不但气流不通,头昏脑胀,也易发生‘鼻窦炎’、感冒、呼吸道感染疾病。

http://www.fjzjg.com/files/article/attachment/2/2425/15612/223.jpg(42K)
http://www.fjzjg.com/files/article/attachment/2/2425/15612/224.jpg(41K)
http://www.fjzjg.com/files/article/attachment/2/2425/15612/225.jpg(31K)
http://www.fjzjg.com/files/article/attachment/2/2425/15612/226.jpg(46K)
http://www.fjzjg.com/files/article/attachment/2/2425/15612/227.jpg(46K)
为什么站立宜‘前八后二’?
    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各‘分解动作’之佛法涵义及医学原理

    [三]为什么站立宜‘前八后二’?

    一、生理、物理方面的意义(利益)

    1、佛家从来不对学者作‘无理’要求。站立时,二足跟相距二寸,是很有道理的,观察人体构造、骨骼:上身,因有一排脊椎骨(脊柱),在正中、偏后方,故比重上以中央后方(脊柱处)占最大份量,此重量,在站立时,宜以二足跟平均承载。

    ┌二寸(是比脊柱宽度略窄些),正好可平均承载脊柱

    │落下之重量。

    ├正好可使大、小腿内之‘骨干’正直。肌肉能均匀放

    │松。(大腿内有‘股骨’。小腿内有‘胫骨’‘腓骨’)

    │。(胫音ㄐㄧㄣˋ、ㄒㄧㄥˋ、ㄏㄥˋ)(腓音ㄈㄟˊ)

    └可使‘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之角度合宜,

    不因受力不正而致磨损、退化。

    二足跟距二寸

    *大家可以自己观察实验

    (1)若足跟太开:则二腿之‘骨干’歪斜,(各如斜塔,支持不久),且腿之肌肉拉力不均(疲劳),关节之角度不正,受力不均,容易磨损。

    (2)若足跟合并—腿骨亦不能正直,肌肉会较紧张。

    2、二大趾—距八寸,(八寸是约与肩同宽)

    上身最宽处是‘肩’,与肩同宽,则已足够承载,底面积已够大,足以使重心稳固。

    *若不足八寸:(比肩窄),则底部比上部狭小,重心不稳。

    *若超过八寸:腿肌须紧张,且物理上不必要。

    二、佛法(调心)方面之意义: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http://www.fjzjg.com/files/article/attachment/2/2425/15613/228.jpg(4K)
http://www.fjzjg.com/files/article/attachment/2/2425/15613/229.jpg(7K)
http://www.fjzjg.com/files/article/attachment/2/2425/15613/230.jpg(6K)
http://www.fjzjg.com/files/article/attachment/2/2425/15613/231.jpg(6K)
为什么站立时要以足跟支力?
    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各‘分解动作’之佛法涵义及医学原理

    [四]为什么站立时要以足跟支力?

    我们说过,这不是为了整齐美观的硬性规定,也不是表现给别人看的庄严,而是顺应人体‘解剖生理’的原则。

    注:不习惯足跟支力的人,可以先试‘垫起脚尖—放下’,体会刚放下(足跟落地)那一刹间,以‘足跟后部’支力的感觉,即是足跟支力的站立状况。如下图:

    一、佛法方面的涵义:

    *佛法讲:‘性空缘起’,诸法因缘生。‘体’是真空,但‘相’是妙有,我们众生,既有身体假相,假相当中就有其因果道理。万法皆空,但其假相之间的变化仍依循因果法则,故正常生理运作,也有因果条件。若违背了合理之条件,即是‘因’不良,依因果法则,就有不良之‘果’,故须顺应合理条件,才能发挥良知良能。

    *我们细细体会,佛的三十二相,其中有‘足跟广平’(足跟圆满、不露骨节),及‘足下安平’(足底平满)几种好相,就透露著「力道在足跟’的奥秘。

    *禅宗祖师,考验弟子,用功是否得力,是否得法,常问:‘脚跟点地了吗?’此值深思体味。

    *有人以为须整个脚板、脚趾都吃力才能站稳,其实古代女子缠小脚,只剩脚跟著地,也能站稳走稳。

    二、解剖生理方面之原因:

    仔细观察全身之骨骼构造。如下图:

    我们的小腿,乃至上身,是连接于‘脚跟’而上(脚板,是增加底面积),故自然物理重心,是落在脚跟这边,所以用脚跟载重,就如一个重心稳固的物体,自然摆正,不必费力。重量放在脚跟时,每个脚趾都能放松,脚肌肉都不必耗能量去平衡姿势,腰的肌肉也不必收缩紧张。如此,才不必白费力气,白受不必要的疲劳酸痛。

    *大家可以自己体验、比较,站立时自己用手抚摸腰脊,便可发现—

    ·若以‘脚尖’作支点,腰部脊椎会塌入腹部,脊旁肌肉紧缩凸出,如此易腰酸,也不能深呼吸。

    ·若以‘脚跟’作支点,腰部脊椎较直,不会塌入腹部。腰背,及脚、趾、肌肉都轻松。且易深呼吸(丹田呼吸)。若能再体会,由头顶上拔之势,则如拉一绳之二端,绳自端直、挺拔、站久也不吃力。

    (由照片1、2,长裤侧面之缝线,可以明显观察)

    ┌缝线呈倾斜

    图1、当以脚尖载力时│

    └大腿与骨盆都向前倾

    如此,不但腿的肌肉费力,而且‘关节’的角度也不正,容易发生关节痛,肌肉酸痛之症状,老来甚至关节变形。

    图2、以脚跟载重时—腿才正直(缝线正直)

    ※以脚尖、脚趾载力站立之不良影响:

    ●如此,至少会产生五种不艮影响:

    (一)、‘腰肌’、‘腿肌’须僵持收缩,久之疲劳酸痛。

    因为此种姿势之重心,不是自然物理重心,腿也呈倾斜状,支柱骨也倾斜,故所有的脚趾、腿肌、腰肌,都要耗力作功去维持平衡,易疲劳腰腿酸。而且腰塌向前时,自己可摸到腰脊两旁大肌肉都僵硬鼓起,很紧缩,而中央的腰椎陷入,这不但整排肌肉收缩耗力,而且把腰椎塌向腹部形成过度弯曲。不但拜佛如此,平日工作时,亦宜注意调整站立姿势(正身业)。

    以脚尖载力、吃力辛苦。

    以脚跟载力、较不疲劳。

    (二)、腰肌紧缩,则其间之‘血管’,有如吸管被由外握捏压迫,故血流不畅,其所供应之部位,也会循环不良。下肢会冰冷、易累、酸痛。

    (三)、腰、荐椎塌向腹部,骨盆向前倾,腹腔空间会变小,腹压加大,各脏腑受压,血气不通,功能会变差。(有关脊椎,请参考后面章节说明)假如站立时,以‘脚尖、脚趾’载力,则腹部会向前移(小腹前凸)骨盆就会向前倾斜,腰椎、荐椎会过度塌向腹腔。(很多人抬头挺胸,刻意挺直的姿势常是如此。其实,此种状况,脊椎并没有比较直,反而是比较弯曲,而且是塌向腹部,压向腹腔。穿高跟鞋尤甚。)如图:

    一般人以为这叫‘曲线美’,其实是为腰酸背痛,坐骨神经痛,及各种病症铺路。(其对神经之影响,说明于后)

    (四)、腰椎塌向腹部,连带‘横隔膜’后半部之下降,也会被阻挡,无法充分向腹部下降,使‘肺’之膨胀也受限制,故呼吸短浅,不能有彻底之深吸、深呼,(自觉呼吸只能到胸,不能深入下腹),如此容易‘缺氧’,也容易废气滞留。细胞缺氧很容易发生‘癌’病变。(横膈膜与呼吸,于二十四章专题讨论)

    (五)、由腰椎、荐椎出来之‘神经’,如坐骨神经、肠下腹神经(见下图)会受压迫,产生种种症状。平日姿势,腰塌前太甚者,常患‘坐骨神经痛’,及下腹部疾患。

    图上绿色线条表示‘神经’,由图知下半身神经(包括坐骨神经),乃是源自腰椎、荐椎各节间的椎间孔。若塌腰,压迫之,则易有病变。(若常拜佛拉开脊椎,则大有助于防治。)

    *‘姿势—脊椎—椎间孔—神经’之间的关系,须了解‘脊椎构造’才能明白。(详见后面章节说明)

http://www.fjzjg.com/files/article/attachment/2/2425/15614/232.jpg(19K)
http://www.fjzjg.com/files/article/attachment/2/2425/15614/233.jpg(16K)
http://www.fjzjg.com/files/article/attachment/2/2425/15614/234.jpg(46K)
http://www.fjzjg.com/files/article/attachment/2/2425/15614/235.jpg(30K)
http://www.fjzjg.com/files/article/attachment/2/2425/15614/236.jpg(58K)
为什么站立时(1)要收下巴(2)后颈贴衣领?
    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各‘分解动作’之佛法涵义及医学原理

    [五]为什么站立时(1)要收下巴(2)后颈贴衣领?

    (平日起居生活,亦当如此,并非拜佛站立才须要)

    ┌(1)‘收下巴’是为了使‘头部’和‘颈椎’之角度正确,合乎

    目的│解剖生理之原则。(即调整‘枕寰关节’之角度)

    └(2)‘后颈贴衣领’,使颈椎和胸椎,能对正、对直,气血通畅。

    一、佛法方面的意义:

    ·人往外看(向外攀缘)时,下巴必不自觉地抬起,而看不见自己。(失去自觉观照)(如图)

    ·须收下巴,方能看见自己,返照自心,都摄六根。否则终日都在忙著反应外来的刺激,追逐外境,毫不自觉,迷不知返,如狗盲目追外面扔来的石头,但追了半天,精疲力尽,却是一块不能吃、没用的石头。

    ·佛有‘七处隆满’之相,即颈项之肉,及两手、两肩、两足肉皆隆满。依佛说造像量度经解,佛有‘重颏’之相,即是收下巴之相,不向外驰逐,返求诸己。

    二、解剖生理方面的意义:

    ┌直而畅的水管,最流畅。

    ·大家都知道:│

    └弯曲、甚至压折的管子,必有阻碍。

    ·当我们收下巴,后颈贴衣领时—(如下方图(二))

    脊椎最正直,使‘脑—颈椎—胸椎’之间,交通顺利,功能优秀。(头的‘枕骨’,和第一颈椎(寰椎)之间叫做‘枕寰关节’,这个关节,在收下巴时,角度最好,最利于头颈之‘交通’。)

    ☆比较(一)┌未收下巴(二)┌收下巴之状况

    └咬牙切齿和└放松下颌

    ·而下巴抬起(往外看)时—(如上方图(一))

    (1)颈椎较曲折(向前塌入),甚至后颈部,可见皮肤折痕(横纹),(如吸管之折痕)。(如图1)

    (2)头颈之角度不正。

    (3)‘颈椎、胸椎’排列也拐弯抹角。如此拐弯抹角之‘管子’,流液必难通畅。(参考下图)

    注:[体内管子—包括血管、淋巴管、气管、食道、脊髓腔洞等等,易有废物、毒素、沉积于拐弯抹角处。而且迂回曲折,阻力大,压力必大(此乃自取的‘压力’),不但进入脑之血流会受阻,且血流须‘加压’来突破阻力,很耗能量(冤枉耗力)。]据说体内管子—血管、淋巴管大大小小,加起来总长度,可绕地球好几圈呢!

    ●长时间抬下巴,最少有四种不良影响(收下巴拜佛可改善)

    一、肌肉方面:‘后颈肌肉’变僵硬,甚至缩短(使垂头时下巴不能贴胸),(‘韧带’亦然)。肌肉紧缩,压迫血流,影响脑部循环。

    二、血流方面:我们人体供应脑部的血管,只有两对:

    ┌前面一对,叫颈动脉。

    └后面一对,叫椎动脉。

    后面这对‘椎动脉’,穿过颈椎的‘孔’(横突孔)进入脑,供应后半脑部。

    观察此椎动脉,既穿在颈椎‘孔’中,就随颈椎变形。颈椎曲折,它也曲折。且它在入脑之前,先天上有一迂回曲折。(如图)

    ●图示供应脑部二对血管(只表出右边)

    ·收下巴时,这‘回路’比较通畅。

    ·假如不收下巴,甚至仰头角度太大时,就会使此弯曲更曲折,甚至被压阻,脑血流就不足,脑功能变差,甚至退化(老年失智症)。而很不幸,人常忽略此‘极重要’之事,而去追逐外境‘不重要’之事。(如图)

    如果整天往外看,必持续仰下巴,为此老病铺路。若不知自我调节、自觉返视调整,收下巴,摄心念佛,待衰病时,无人能替,财亦不能买健康,不亦苦哉!

    三、脑脊髓液方面:很多人苦于头痛、头胀、头晕、全身疲乏健忘,脑功能减退,却不知起因乃是自己姿势不宜(身业不良)造成脑脊髓液之循环受阻所导致。‘脑脊髓液’这名词,对一般人而言,相当陌生,于此稍作简介:‘脑脊髓液’是循环在‘脑脊髓外围’及脑内部‘脑室’、‘导水管’和‘脊髓中央管’的液体系统。

    ●脑室透视立体图

    图中绿色■部份代表‘脑室’是个立体的腔室,夹在脑中其中充满了液体,液体是由脑室中的‘脉络丛’(见左页图)渗出,如箭头↑↓方向流动,由‘正中孔’流出,又包围循行于整个脑及脊髓‘外围’和中央管,如下图所示(绿色部份),然后回收入‘静脉窦’(位于头顶正中线),回收入血液。

    因我们的脑脊髓,质料像豆腐,为了‘保护’及‘运送营养和垃圾’,所以有‘脑脊髓液’之构造(衬于脑中,也包于脑外)。

    *如下图,以纵剖面看脑部,可见藏在其中的‘脑室’构造及‘脊髓中央管’,以及由‘脑室’之开口,循行到整个脑脊髓外层的‘脑脊髓液’。

    (图中以草绿色表示脑脊髓液)

    (红色箭头表示其流动方向)

    ·‘脑脊髓液’是流动的液体系统,夹在二层膜之间,它的功能:

    (1)避免震荡,保护脑脊髓(如豆腐泡于水中)。

    (2)供应营养。(3)运送废物。(4)调节脑压。

    ·若头颈角度不正,姿势不对——很容易阻碍此液体之流动,(因为此液层很薄,角度若太曲折时,必如吸管受折而不通)。

    ·而且‘下巴抬起不收’的角度,有时会正好在脑室之‘开口’(正中孔)附近曲折,造成极大压力,使流液受阻;也使极细的‘脊髓中央管’不畅。

    当‘脑脊髓液’流动受阻时,则如沟水淤塞,易发臭,不但营养送不到脑,垃圾也送不走。

    (本来此液由‘脑室’制出(每天约450C.C.)→循行至外层→又回收入血液及淋巴,约需一天或6、7小时,即可回收更新。若中途不畅,则不新鲜之水堆积,而且整个脑泡在不新鲜水中,必然昏沉浑沌,不可能开智慧,情绪亦必不佳,要安心修定慧,就有困难。)(注:脑脊髓液总约150C.C.)

    ·一旦脑室制造出来的液体,不能顺利由小孔外送去循环,则会逆流,积滞在脑室内,脑室就会像‘水袋子’灌得胀满,压迫脑子,而脑壳又是不能伸缩的硬壳子,故一时之间,脑子,外受限、内加压—(脑压加大)就会产生头痛、头晕、想吐、全身功能变差之症状。若长期脑室(水袋子)扩大压迫脑,脑会萎缩。此种阻碍与压力,当姿势改变时,即可渐渐解除,所以尚不致于像长肿瘤等器质性之阻塞,引起‘水脑症’(即持续性恶化之脑室水胀满),但只要连续抬下巴、仰头,阻碍一段时间不解除,便有症状发生。

    四、神经方面:头、颈部神经密布,非常复杂,以应付日常生活种种需要。(若受压迫则有病变,请参考下页附表一)而神经之营养,仰赖‘血流’供应,而脊髓血流又和‘椎动脉’之供应有关,当血流供应受阻,神经即使不直接受压,亦间接失去营养滋润。加上肌肉紧绷(压力大),神经传导亦受影响。此在轻微的抬下巴,影响较小,若仰头(尤其长期僵持性仰头太甚)则有较严重之直接压迫。(容后再述)

    ●以上是说明,抬下巴之各种不良影响。故,非但拜佛、站立须如此收下巴,调正头颈角度及脊椎,平日生活亦须觉照,把此拜佛之锻炼带出去。

    附图表一

    颈椎各节神经之供应部位及颈椎各节有压迫时之现象、症状。

    颈椎共七节

    颈椎神经共八对

    脊椎

    神经

    控制部位

    神经被压迫产生之病变(症状)

    颈椎1

    颈1

    头部血流循环,脑下垂体,头皮、脸、眼、耳、鼻、喉。

    头痛、头晕、神志不清、记忆减退、头皮炎(痛),失眠、高血压、眼疾、耳鸣、鼻病。

    颈椎2

    颈2

    眼、耳、鼻窦、喉、舌、声带口。

    耳聋、鼻过敏、鼻窦炎、扁桃腺炎、失声、耳鸣、眼疾(斜视)。

    颈椎3

    颈3

    咽、颊、肩、交感神经、横膈膜神经。

    咽喉炎、颈二侧(肩膀)酸痛麻、交感神经亢进、呼吸困难。

    颈椎4

    颈4

    头部肌肉、肩。

    三叉神经、牙痛、脸部痤疮、肩痛、(弱视)。

    颈椎5

    颈5

    食道、气管、肘。

    气管炎、手臂外侧痛、肘痛。

    颈椎6

    颈6

    甲状腺、副甲状腺、腕。

    甲状腺肿(包括突眼性)、甲状腺癌、副甲状腺炎、腕痛、拇指、食指外侧痛、五十肩。

    颈椎7

    颈7

    甲状腺、副甲状腺、大拇指。

    甲状腺肿、富贵手、手指炎、前臂内侧、小指、无名指酸痛麻。

    颈椎8

    颈8

    心脏、气管、食道、指尖。

    支气管炎、心脏病、动脉硬化、灰指甲。

    ·佛法是高度理性的法则,是高智慧的大学问,每个法则中,都含藏深刻的原理,不可等闲视之。学佛是合乎理则,来开发良知良能。拜佛是求诸觉性,返求诸己,非一般外求之迷信。

    ·反之很多人不明正常解剖生理法则,整天向外奔波追逐名医、秘方不知合理调身心。结果,追逐中,下巴必更抬,脑必更不通。

    其实,打折了的吸管,不通是必然,而只要将折处调直,通也是必然,(拜佛即是大调整)。

    姿势若不自调正直通畅,却一味向外求特效药欲把吸管弄直通,才是‘迷信’啊!

    ·若能端心、端身、合乎正常生理原则,身心功能必然改善。(此是佛性本能)。只要自己不歪斜曲折(加压于自身),又善于放松,又有谁能给我们压力呢?

    ·很多人以为是别人给他压力,殊不知最大的压力,来自于自心、自身。

    如:不收下巴,即是给脑脊髓压力,(仰头尤甚)。持续仰头不收下巴,即慢性自杀(损脑功能)。收下巴就是解压、自助、端心端身之善。

    ●日常生活运用

    所以日常生活,必须注意常调整姿势,常收下巴,放松颈部,作垂头等柔软运动,或常按摩热敷后颈部。不宜长时间抬下巴仰头工作或睡眠。否则,多少会有脑脊髓液不通之现象。

    ·若工作时,不得已须仰头、抬下巴,则须定时反方向运动(垂首、放松、运动),且须经常拜佛,才能矫正,防止不良影响、恶化下去。(如下图)

    ○自觉调整→收下巴

    ×抬下巴工作,姿势不当-

    ←双手交叉,轻松放在头(枕骨)后方,垂头、放松。以手之重量,载于枕部,调整拉开头、颈之关节,(枕寰关节),及颈椎各节-

    ○自觉调整—收下巴

    ×

    ·很多人,因长期‘颈向前塌’,已经不知如何是‘直’,也无法后颈贴衣领。

    练习:可以躺在硬板床上(垫被、隔湿冷)收下巴,让后颈尽量贴近床板,体会‘直’的感觉。(胸椎—颈椎对直)

    注意:上下牙也要松开些,如此可自然改善很多头颈疾病。

    (颈椎神经压迫症状表,见前表列)

    平日仰头太过者—简易调整颈椎法:

    ‘不收下巴’的孩子(仰头看电视)(仰卧),颈椎太向前塌,容易感冒、咳嗽、脑力降低,且易患眼、耳、鼻、口,(如扁桃腺),咽喉之疾病。

    若仰头更甚,则更严重。

    矫正法:(矫正太前塌的颈椎)

    可在轻松愉快中,将枕头(勿太软)(外软、内硬)放在颈部(枕骨)(较靠‘头顶’)(收下巴),让‘颈椎’完全放松,依自然重力(地心引力)颈椎可拉开,复位,恢复正常。

    亦可趁孩子仰睡时(完全放松、柔软),为孩子如上述垫枕,使‘收下巴’,可调整已前塌之颈椎,改善血流、神经、免疫力,改善脑功能。

    每天能如此调整几分钟(十五分),就有改善,并非整夜如此睡。(睡眠宜右侧卧)

    注意观察:

    仰卧睡眠时,太仰头(抬下巴)颈部青筋(静脉)鼓起,即是‘阻力大’,流动难,故‘加压’鼓起—疲劳不适—血流循环不良。

    注意:

    ‘下巴未收’青筋仍是鼓起。

    注意:一收下巴(下巴贴胸)青筋就消失(不鼓出)(阻力变小)—流畅。

    仰头工作者—

    ┌后颈、筋缩紧

    └颈椎太向前塌

    睡前应调整,

    ┌只枕靠头顶之‘枕骨’。

    以枕头│

    └不枕颈椎。

    下巴自然收。

    睡前如此调整一下,并非一夜如此睡。

http://www.fjzjg.com/files/article/attachment/2/2425/15638/237.jpg(35K)
http://www.fjzjg.com/files/article/attachment/2/2425/15638/238.jpg(72K)
http://www.fjzjg.com/files/article/attachment/2/2425/15638/239.jpg(34K)
http://www.fjzjg.com/files/article/attachment/2/2425/15638/240.jpg(47K)
http://www.fjzjg.com/files/article/attachment/2/2425/15638/241.jpg(59K)
为什么拜佛须俯首(柔软垂首)?
    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各‘分解动作’之佛法涵义及医学原理

    [六]为什么拜佛须俯首(柔软垂首)?

    一、佛法方面的涵义:

    ·俯首,在佛法方面的涵义是代表对佛的礼敬、尊重。也是心悦诚服的自然流露。亦即完全接受教诲的‘点头称是’。也代表返观、检视自身,由五欲六尘中一念回心,反躬自省,回首如意莫外求。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无须翘首东张西望)

    ·拜佛不是向外追求,是向自心开发,故俯首返观。开发出自性一分恭敬,即现一分光明,得一分利益。开发出自性十分恭敬,即现十分光明,得十分利益。(不但对佛恭敬,是对一切人、事、物都恭敬。)

    ·我们的佛性,本具一切光明、智慧和福报。但被贪、嗔、痴、慢、疑种种乌云垃圾蒙蔽障碍。其根源来自‘自私’的自我意识。为了我,不惜侵占他(贪);为了我,就气他、怪他(贪、嗔);为了我,怠慢他(我慢)—总以为自己比别人好、比别人高、强,比别人重要—这就是违反佛性平等的错误见解和错觉,就是‘我慢’的乌云。(为了我,怠慢他)(尊重自我,轻慢他)。

    ·人常自以为是,自以为傲、为荣,而轻慢他人和佛法,不知正沦为‘憍慢的奴隶’,被傲慢所缚,不知这‘我慢’,正是一片大乌云,障住了佛光之福慧。拜佛,柔软俯首是自省,降伏一向的‘我慢’乌云,降伏自高自大的错觉(垃圾),开发谦恭美德。

    ·易经六十四卦,唯‘谦’一卦,六爻皆吉。唯谦敬,处处吉利,所向无敌。此乃真正‘神通’。

    ·俯首亦表蕅益大师所言—‘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

    ·俯首,在身体动作上是观照‘重心’之安定稳固。在心法上,也是‘观心’。

    二、解剖生理方面原因(利益):

    ┌拉开颈椎各节间隙

    (1)│

    └矫正颈椎,(解除神经、血管、淋巴管及脑脊髓之压迫)

    ●为什么要以‘俯首’来矫正颈椎?

    这是因为一般人,日常工作或休闲活动,多是仰头、抬下巴向外张望,(即使‘向下弯腰’工作,亦仰著头)(其不良影飨已在上面‘抬下巴’篇说明),日久,颈后面常会出现一条深凹的横纹,(如吸管折痕)(更严重的,横纹之下会有隆起较肿之组织,是流液受阻之郁积)。

    日常生活,多仰头张望,使头颈角度不恰当,若长期持续,未善调整,则危害健康!

    盼贤明家长老师发心注意!

    即使向下之工作,或看书、写字,也多仰头。

    向上工作,不得已须持续仰头。

    ·因为日常生活,多是后颈肌肉,僵持收缩之状态,故而日久,颈椎之排列也被牵扯成过度向前塌。

    过度向前塌的颈椎,除了前述(抬下巴)之不良影响外,对‘神经’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挤压。(请参考前附表)

    *要明白此中道理,必须先了解‘脊椎’之正常构造。了解脊椎之构造,方能了解正确姿势的重要性。也方能略明佛教我们‘行住坐卧,种种威仪’中的深奥医学原理。

    ●以下我们简介‘脊椎骨’构造,以及‘神经’由脊椎(椎间孔)出之情况。

    以便让大家明白,僵持仰头的不良影响。才能了解,拜佛‘俯首’矫正颈椎之必要性。

    *脊椎骨头共有33节

    如图示:颈部7节、胸部12节、腰5节、荐椎5节、尾椎2-4节,但因荐椎融合为一大块,尾椎也合成一块,故共26块骨头。

    *请注意‘椎间孔’。注:棘音ㄐㄧˊ

    ·我们的脊椎骨,虽每块形状略异,但有基本相同之构造:

    下面以图文配合说明单块脊椎之构造:

    (以颈椎为例)(由上往下看)(依数字顺序看)

    1、前面有‘椎骨体’(椎体)。

    2、后面有‘棘突’(弯腰、垂头时背后中央可摸到一粒粒突出之骨,即是棘突)。

    3、中有一个空洞(每个脊椎的空洞,对齐成为一条管道—‘脊椎腔洞’,管道中即是‘脊髓’通过处。)(见下方左图)

    4、横突:为肌肉韧带提供有力的附著。

    5、横突孔:椎动脉穿过其孔中。(此乃颈椎所特有)

    单快脊椎之构造:

    于我们背部中线,可摸到脊椎骨一个个突起,即是‘棘突’。

    ·如上所述,

    脊椎骨:本是一块块个别的骨头。是由5条主要的‘韧带’,将它们连接成串。周围又附有数十条肌肉。每块脊椎骨体中间又有一块富有弹性的‘椎间板’,充当衬垫。

    所以种种‘脊椎不正’的问题,通常不是‘骨’本身的问题,而是周围韧带肌肉牵拉不均。而何以牵拉不均?常是因姿势不正。

    ┌左边肌肉、韧带收缩变短。

    如:(1)头常歪向左边,当然颈椎│

    └右边肌肉、韧带伸张拉长。

    久之,颈椎就因此长期牵拉不均,歪斜了(压迫神经)。(如图)

    ┌后颈肌肉、韧带收缩变短。

    又如:头常上仰,当然│

    └前颈肌肉、韧带伸长。

    久之,颈椎就向前塌(弯曲变形了)。

    由脊髓而出之神经,分布到内脏、四肢:(故非常重要!)

    ●不可以不良姿势,而自行压迫之。

    ┌右半边—拆掉肩胛骨,和部份肋骨、肠骨、荐骨。

    此图是由‘背面’观—│

    └左半边—保留肩胛骨、肋骨、肠骨、荐骨。

    将脊椎骨之后部切除,以便观察贯穿在整串椎骨中的‘脊髓’,以及由各节脊髓分枝出来的‘神经’—左右成对,由‘椎间孔’穿出。分布到全身各部位(包括内脏和四肢)。注:肱音ㄍㄨㄥ

    有些人喜好躺在沙发扶手上看电视、或睡觉,这种姿势使脖子过度歪向一侧(甚至歪了近90°),这种角度,对神经、血流是极大压迫,醒来常觉肢体麻木,严重者不能动弹。甚至更危险的—此姿势可能会使颈椎的‘椎间板’突出—压迫脊髓,若不及时矫正,可能瘫痪。

    (小插曲)

    一独居老人,冬夜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睡著了,醒来时发现手足全不能动弹,想去打电话向亲人求救,但仅仅二公尺距离,却奋斗得受伤也爬不到电话边,大小便也失禁,全身泡在屎尿中二天二夜,才被邻人发现,大家本以为是脑中风,而当时末学正好有缘在附近,邻人情急找末学去帮忙。末学见状诊断是姿势不正引起之脊髓压迫,非脑中风,经大家合作帮忙紧急予以矫治,幸很快恢复,老人欢喜笑呼‘阿弥陀佛’!故知‘姿势’甚重要,歪斜之姿势,即是自害、自杀。

    当自端心,当自端身—第一善。

    为什么讲拜佛‘俯首’要牵扯到‘脊髓神经’和‘椎间孔’?

    ·因为脊髓神经控制我们内脏各部位及血管的功能,也是脑部和身体各部位之联络要道。同时也是我们临危紧急的反射中枢,故非常重要。而椎间孔之空间大小及其周围压力又影响由其中伸出之‘神经’。此何以和拜佛有关?乃因我们的姿势是俯首或仰头直接决定椎间孔之大小,故也决定了其中神经血管所受压力。

    俯首:

    则脊椎各节后边,如扇状展开,由上下二凹所合成的‘椎间孔’也较开,空间大—压力小,故通过其中的血管通畅,神经舒畅。

    仰头:

    则脊椎后侧各节相挤迫,椎间孔之二凹也相近(空间小),相对所受压力大,故通过其中的血管不畅,神经不舒。

    解剖图

    比较三种不同姿势之椎间孔大小。

    一、脊髓的“包膜”和血流供应。

    二、椎间孔的内涵。

    ★请注意每个椎间孔

    ◎有些人脊椎长骨刺,若脊稚各节间隙大时,骨刺不会压到由椎间孔出来的神经就无所谓,没症状。若姿势不对—常仰头、塌腰,使脊椎各节间隙迫近,则骨刺可能压到神经,产生种种疼痛症状。故拜佛俯首,拉开各节脊椎,可以解除此压迫症状。且丰富脊椎血流,提高自然疗能,骨刺亦可改善,不恶化。(因骨刺是‘退化性关节炎’。‘退化’和姿势不良,血流受阻有关。)

    ★拜佛即是矫正平日姿势之偏差(正身业),解除种种压迫(拔苦予乐),消除各种症状(消业障),恢复佛性本能。

    头、颈部,(包括眼、耳、鼻五官)及肩、手有毛病的人,可以详细对照,检讨改善,增福增慧!

    ●下面讲拜佛‘俯首’第2个解剖生理上的理由(利益)

    (2)使椎动脉血流丰沛

    ·我们前面介绍过‘椎动脉’。它穿过各颈椎的‘横突孔’又转了个弯才穿入头颅底下的枕骨大孔,进入脑,供应脑细胞。

    ·椎动脉先天上就有迂回曲折,加上人们平日抬下巴,仰头工作,常使头骨(枕骨)和第一颈椎的间隙(枕寰关节),变得狭窄,而压迫到这本就迂回的椎动脉,使进入脑部的血流减少,缺氧—脑功能日渐衰退。不但会引起头痛、头晕、昏沉、情绪不稳、焦虑不安、失眠,也会引起血压之升高,内分泌失调(月经不顺)。

    ·很多长年仰头工作(如开车、漆油漆、采槟榔、打电脑者)有此现象。如果久久不改善,脑必衰退,而有‘老年失智症’,甚至未至老年,就相当昏沉、记忆、脑力大衰,此皆源于椎动脉受阻之害(缺血又缺氧)。

    ☆拜佛俯首(下巴贴胸骨)正可拉开‘头—颈关节’,使椎动脉不受压迫,入脑之血流丰沛。

    ☆故拜佛开发觉性,开发脑功能、佛性潜能,实有其解剖医学上之根据。

    ●拜佛俯首的第3个解剖生理方面原因(利益)

    (3)使脑脊髓液流通顺利

    ·上面已说过脑脊髓液之功能及受阻的影响。俯首之动作正可解除平日仰头压折其通路的不良影响,而使其流动及回收入静脉窦都顺畅。使脑之营养充足,废物能排除,脑压正常,功能优秀。

    ●拜佛俯首的第4个解剖生理方面的原因及利益

    (4)拉长放松已拘紧变短的肌肉韧带

    ·长期紧张忙碌工作(仰头),后颈肌肉、韧带持续在收缩状态,很少放松,久之,缺乏弹性又变短—低头时下巴碰不到胸。

    ·俯首—如打瞌睡状,令头自然松落,可将后颈肌、韧带拉松、放长减少压力。

    *缩紧严重者,可以用很烫的毛巾,连后颈和耳热敷(热敷时,须垂首方有效)肌肉放松,才不会持续加压于血管、神经。(详参本章末附录图文)

    *缩紧已久者,初拉开肌肉时,其内藏积之‘垃圾’释出,可能有些酸痛,可热敷加速垃圾送走,并持续拜佛俯首,以维持通畅,很快会改善。若一酸就停顿不拜,则垃圾送不走,堆久必有病。

    拜佛俯首之要领:

    须如成熟稻子,自然垂下。

    亦如‘打瞌睡’(脑缺氧时之自救)般,让头自然垂落完全不著力。

    ☆注意:不要反造成前面颈肌之勉强紧张,拜佛是柔软放松的,如孩子安心回到母亲怀中。

    *若下巴不能贴胸者,只要反覆如瞌睡之自然松垂,或加以后颈热敷,即可做到。

    *或俯首作两手指交叉,置于后脑部之动作。手可放松,不必用力,以自然重量加压,拉开颈椎各间隙。

    章末附录:

    大家可以自己试验

    (1)只要一天做持续‘不收下巴’的工作(如开车、打电脑)之后,拿一汤匙,在颈后,及肩上皮肤轻刮(擦些油)就会出现很多‘痧点’,(红色如小沙粒之点)(见下图(1)),这并非刮伤出血,而是沉积在细胞间之淤滞‘垃圾’,因阻力太大使淋巴、血管不能完全畅通(犹如塞车),致使垃圾送不走,郁积于局部。颜色深红,甚至发紫的(变黑的)更是缺氧严重,可说是‘陈年老废物’,若不清除,必然积久成疾。(业障,包括此种身业之障)拜佛是最好的消除法(消业障),使‘交通顺畅’,垃圾能处理运送。而最好是平日,注意行住坐卧威仪,‘正而松’使不产生疲劳及废物沉积,方是根本之策。

    (2)工作后,或打坐后,宜按摩后颈部一、二百下(垂首施行才有效)(配合念佛深吸气)。(见下图(2))

    (3)若有热水处,方便用热毛巾(烫些)边敷边按捏,消除疲劳,改善脑脊髓功能。(图(3))

    (1)

    (2)

    (3)

    ■若拜佛俯首时,下巴不能贴胸者,(多因长期仰头,肌肉,韧带缺乏弹性、缩短)有空暇时,宜常以手辅助调整。(如开车塞车时,正好做此调整)—

    作法:如图示(图中以一手按对侧头顶)(反之亦然)以手按头顶不同部位,用力向对侧扳,一次约扳十秒钟(扳住:念十声佛)。扳不同的部位、方向,可拉开不同之肌肉。

    如此可拉长放松各条筋肉、韧带改善压迫症状,消除疲劳。或参考上章末附录之方法。

    ●‘枕头’对脊椎神经的影响

    侧卧时,枕头之高度,对‘颈—胸椎’角度,影响甚大,若角度不对,一夜睡卧,连续压迫数小时,不但血流不通,易做恶梦;也由于脑和脊髓,供血不良,会波及全身,发生严重影响。请注意:各图中脖子的‘斜度’。(枕头高度不同)

    右侧卧

    (1)不用枕头,颈向右肩歪斜甚,压迫右边颈神经及血管,脑供血不好。

    (2)枕头太低,颈亦向右肩歪斜,亦压迫右神经、血流。

    (3)枕头太高(如:以沙发‘扶手’为枕),颈向左肩歪斜,(连胸椎也歪)压迫左颈神经、血流。长期严重者,先酸痛麻,甚至一边萎缩或瘫痪。

    (4)枕头高度适中(外柔内刚)(有支撑力),颈呈水平,胸椎—颈椎,呈水平直线,再配合收下巴,则血流神经可通畅,脑功能良好,如此睡眠方可‘通电’修复。
为什么拜佛须躬身、观足跟中心(观心)?
    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各‘分解动作’之佛法涵义及医学原理

    [七]为什么拜佛须躬身、观足跟中心(观心)?

    目的:保持动中,重心不动。

    ★注意:‘身形’和‘足跟垂线’之关系

    ·非向‘前’之弯腰。(身向前倾)重心偏向‘趾’。

    (趾、小腿皆吃力)

    ·是向‘心’之躬身。

    (脊椎向后拱,身后退)

    重心保持在‘跟’。下身后退(腹可退一尺—‘肚脐—对—足跟’)。

    一、佛法调心方面的涵义:

    ·脊椎(胸椎—尾椎)后退—(向后拱起如拉弓)—表谦退、礼让,躬身退后,亦表恶法退(善法自进)。

    佛法—‘但去凡情,别无圣解’,只要凡情、烦恼‘退去’,则道自‘进’。★鞠躬的‘躬’,是‘身如弓’,依说文,弓有‘以近穷远’之意,弯身如拉弓,将弓弦向后拉,‘拉力’虽向后,‘射力’却向前。修行亦如此,‘私心’后退,‘道力’向前。

    ·拜佛不同于一般运动;拜佛乃在锻炼‘动中,心不动’—动中定,动中一心不乱,故身虽运动,而‘重心’安住不动。

    ┌身:只有一心(一重心—自然物理

    即动作中│重心)

    └心:一心念佛

    若动中,重心时时偏移,则须耗力于‘平衡’。很多肌肉要紧张吃力,心就不易放松,而多所住著。(多心、乱心)

    二、解剖生理意义:

    1、矫正平日‘骨盆’过度前倾,腰椎过度塌向腹部之五大不良影响

    ·如前所述,若站立时,以‘足尖’载力(重心偏前),则腰椎过度向前塌,至少有五种不良影响。

    ·此‘向心躬身’(重心在后跟)之动作,即是针对此偏差之矫正。

    矫正功能如下:

    (1)可拉开,放长平日已缩短僵硬之腰背肌肉,韧带及‘腿后部’之肌肉。

    (因平日之僵紧,这些肌肉多少已缩短又缺乏弹性,若继续下去必‘老倒缩’(台语),出现运动障碍。)故初学拜时,要做此动作—拉开已缩紧之肌肉,会觉得绷紧,或稍痛(沉积之垃圾释出)这是必然现象,只要持续拜下去(方法正确),又拜后以热水沐浴,帮助‘垃圾’清走,即能快速改善。

    (2)如(1)所言,肌肉拉松、放长,减少对‘血流’之压力、阻力,其中‘血管’也连带拉动,促进循环。

    (3)脊椎向后拱(图1→2),会拉大‘椎间空隙’,各‘棘突’拉远了等于整条脊椎‘拉长’了,又整条脊椎向后移,可减少对前方脏腑之压力。

    拜佛之动作由躬身—五体投地,脊椎拉开、放长之程度(由背后中线量)可长十多公分。(间隙拉开、拉长)

    拉开脊椎间隙矫正骨盆前倾

    (4)脊椎之前方有很多重要构造,若向前压迫太甚,则影响其通畅。简述如下:

    (将下腹部,由正中线,直剖成左右二半,观察右半骨盆)

    腰荐淋巴结

    主要显示出在腰椎、荐椎前面的大血管(红色—动脉,蓝色—静脉)和淋巴结(绿色)

    (将下腹部,由正中线,直剖成左右二半,观察右半骨盆)

    若腰、荐椎向前塌入太甚,则给其前方大血管及淋巴结之压力大,阻力大,不利流通。

    又如:第一腰椎前面,有一‘乳糜池’。‘乳糜池’收集了下半身的回流‘淋巴液’(包括双脚及腹腔消化道),汇集后,往上送入胸管(入胸腔)。

    注:咱们的身体,很会‘资源回收’。淋巴液,犹如各细胞运用过后之水,须回收处理。(另有警卫系统免疫功能。)

    ‘乳糜池’,是大回收站。各淋巴结,是小回收站。(负责过滤抗菌)

    ‘回收站’若交通阻塞,与垃圾堆积,造成公害,身体亦同然。平日腰椎过塌者,若塌在第一腰椎附近,则会影响‘乳糜池’之回收,各细胞会‘废水回收不良’,而有肥肿现象。

    此图简示:

    ┌(1)左下肢(左腰干)┐

    (一)‘乳糜池’—收集├(2)消化道(肠干)├三大路线来的淋巴液。

    └(3)右下肢(右腰干)┘

    (二)由乳糜池往上,是人体最大最长之淋巴管,叫做‘胸管’—(约30—40公分)。胸管,由腹部穿过横膈膜(和主动脉一起),上至胸部,行在胸椎之前,它一路收集胸部各处来的淋巴液,最后进入脖子的基部。

    乳糜池上行为胸管

    ┌左边头颈部┐┌左锁骨下静脉

    和││来的二支会合—注入左静脉角(即│之交会角)

    └左上肢┘└左颈内静脉

    胸管这一路线收集全身3/4之淋巴

    ┌头颈┐

    右边││之淋巴,以及右边胸腔的淋巴(下图■部份)

    └上肢┘

    集合成一‘右淋巴总管’(约只有1—2公分)注入右静脉角(上图)

    (5)拜佛躬身,使腰椎向后移,对‘横隔膜’之‘下降’有重要影响。因横膈膜后方中央附在腰椎之前方。(此详见[二十四]‘拜佛深呼吸利益’章)

    ·腰椎后拱:整片腰背后移,横膈膜后半部,可下降无阻,吸气时,‘肺’方可充分膨胀(开发丹田呼吸)(横膈呼吸)。

    ·腰椎前塌:障碍‘横膈膜后半部之下降,也障碍‘肺’之膨胀,故呼吸短浅。

    (6)如前所说—‘俯首’可使颈椎后部扇状展开,椎间孔空间加大之原理—同理,‘躬身’可使整条脊椎后部(棘突)扇状展开。

    解剖图(比较三种不同姿势时‘椎间孔’之空间大小)

    如图(3),俯首或躬身时,椎间孔空间加大,亦可调整太过前倾之骨盆。故通过各节椎间孔出来的‘神经血管’都减压舒畅,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及神经功能。以下附二表,列出常见的病症,都和脊椎神经受压有密切关系,各人可依自己的病症,检讨脊椎受压之部位和自己姿势之间的关系,拜佛予以矫正,并注意日常工作姿态,妥善调整。

    附图表二

    胸椎各节神经之供应部位及胸椎各节有压迫时之现象、症状。

    胸椎共12节

    胸椎神经共12对

    脊椎

    神经

    控制部位

    神经被压迫产生之病变(症状)

    胸椎1

    胸1

    心脏、食道、气管。

    心脏病、大动脉炎。

    胸椎2

    胸2

    心脏、食道、气管。

    心脏病(心瓣膜炎、心肌痛、胸闷)、食道炎、手臂内侧(小指、无名指)酸麻痛。

    胸椎3

    胸3

    肺、支气管、食道。

    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食道炎、肋膜炎、感冒。

    胸椎4

    胸4

    肺、支气管、食道、(胸腔)。

    肺炎、肋膜炎、乳房炎、乳癌、癣。

    胸椎5

    胸5

    肝、脾、胃。

    肝炎、肝癌、胆囊炎、胃〈贲门〉炎、倦怠、喉干。

    胸椎6

    胸6

    胰、胃、胆。

    胰脏炎、胃(本体)炎(灼热)、胃痛、打嗝、胆囊炎(消化不良)。

    胸椎7

    胸7

    胃、十二指肠。

    胃(幽门)炎、胃下垂、十二指肠炎、(肝炎)。

    胸椎8

    胸8

    小肠。

    小肠炎、(糖尿病)。

    胸椎9

    胸9

    小肠、肾上腺。

    小肠炎、肾上腺功能不良、全身水肿、湿疹、频尿。

    胸椎10

    胸10

    盲肠、大肠、肾脏。

    盲肠炎、疝气、肾脏炎(水肿、尿血)、肾病引起高血压。

    胸椎11

    胸11

    大肠、肾脏。

    大肠炎(下痢)、大肠癌、肾脏炎(少尿)、皮肤病、湿疹。

    胸椎12

    胸12

    大肠、肾脏、膀胱。

    大肠炎、肾脏炎、膀胱炎(频尿)、下腹疼痛。

    下身的神经由腰椎、荐椎来,不但支配腹部(内脏),也支配脚,若压迫之,则有种种症状,如下表。

    绿色线条表神经。

    附图表三

    腰椎各节神经之供应部位及腰椎各节有压迫时之现象、症状。

    颈椎共七节

    颈椎神经共八对

    脊椎

    神经

    控制部位

    神经被压迫产生之病变(症状)

    腰椎1

    腰1

    输尿管、大腿前侧、股四头肌。

    输尿管炎、血尿、尿床、大腿前段(前侧)酸麻痛。

    腰椎2

    腰2

    卵巢、输卵管。

    卵巢炎、卵巢癌、子宫外孕、输卵管阻塞、静脉曲张、大腿中段酸麻。

    腰椎3

    腰3

    膀胱、子宫、大腿外侧。

    膀胱炎、子宫肌瘤、膝痛。

    腰椎4

    腰4

    下腰部、膝、坐骨神经。

    下腰痛、膝痛、坐骨神经痛。

    腰椎5

    腰5

    足、直肠、膀胱、子宫。

    坐骨神经痛、小腿痛、踝痛、脚冰冷、痔疮。

    荐椎

    1-5

    直肠、肛门、膀胱(摄护腺)、生殖器、大腿后侧。

    痔疾、疝气、摄护腺炎、生殖器、关节炎、坐骨神经痛。

    尾椎

    尾椎

    神经

    直肠、尾椎。

    直肠炎、直肠癌、肛门炎、尾椎痛。

    2、躬身后退另一作用—为下一步‘曲膝’作安顿准备

    比较一和二:

    一、若下身(膝、腿)先退,则曲膝时,小腿才可保持垂直,重心保持于后跟这边,自然重心稳固,不须耗力支持平衡,全身可放松,持久活动也不累。(如图)

    (先退,才能一心,不动)

    小腿垂直,手也垂直,(近脚跟)如‘香菇’形重心稳固,安定不吃力。

    ★此动作之要领,并非只于‘拜佛’中用,而且可推于日常生活之每一动作—如刷牙、拖地等须低头、弯腰之动作。

    二、若躬身时,下半身(小腿—膝—大腿—腹)不先后退,则随著上身向前弯,重心必偏移向前(超出底面积外),为了平衡,趾、腿部肌肉很吃力,紧张收缩会压迫神经血管,非但不消除障碍(消业障),反增压迫。且下一步曲膝时,膝会超出脚趾前(重心向前偏移)膝及腿承载重量,非常吃力,腿酸、膝痛难以维持久。

    小腿斜,‘膝’和‘手’都超出脚底面积,重心偏前,吃力。

    ●作法要领:

    因很多人不会作此‘脊椎后拱’之躬身动作,不能体会其要领。故于此略作说明:

    此动作之用力方式,犹如仰卧起坐之腹部用力方式(可先练习几次仰卧起坐,体会腹部用力,脊椎后拱之感觉),但此是很柔和恭敬的动作,很圆滑,而不是猛烈唐突用力。

    练习法:

    (1)立于离墙壁约一脚掌长之处,胸、腹、腿一齐退后,使‘腰背’能贴墙。(非‘臀贴、腰不贴’)。小腿向后斜。

    (2)亦如躲避由前方而来的刺击之物,而以脚跟支力,躯干后退(肚脐退至对脚跟)。

    ·另有人因昔日腰背曾受伤,有瘀积,或一向少作运动,脊椎各节韧带,及各关节已僵紧,一时难以拉开放松,则可参考下面作法,利用工作、等车闲暇调节。

    若拜佛作‘俯首’、‘躬身’有困难者,(多因颈椎、腰荐椎已过度前塌),或平日工作姿势,不得已须仰头、塌腰者(如开车、打电脑等),工作空暇,须时常作以下动作,以兹调整、解除压迫。

    以手轻松,载于后脑部,藉自然重力、拉开颈椎,(手的位置稍移动,可拉开不同的筋脉)

    加上—小腹贴大腿,拉开腰、荐椎。

    常以热(烫)毛巾,热敷后颈(连耳)(后擦干)(以俯首、压头之姿)(脊椎后拱)改善颈部及入脑血流,消除疲劳,提神醒脑。

    打坐时,脊椎要‘直’(既不宜驼背,更不宜太挺,腰反塌)如何才‘直’?

    练习:可躺在木板床上(垫薄被,防湿冷),盘腿如下图(收下巴)体会—脊椎,由上到下,‘整条’‘每一节’都贴在床上,即是‘直’的状况。

    收下巴后—若颈椎与床,仍距太远者,多有头、及肩手疾患,打坐也易上火,须多拜佛调整。

    若腰椎,不能密贴者,打坐腿易酸痛麻,(坐骨神经受压故)

    ·宜多拜佛调整。

    ·可以用手扳住膝—使大腿贴腹—然后放松—深吸气,反覆多作几次,拉开腰肌,即可调整。(图见上面)

    拜佛,可说是练习打坐前必要的‘前方便’,因为若颈椎,腰椎过塌,压迫神经和血流,是不可能坐好的,故初学者,宜先礼佛,再打坐。忏公恩师教导初学,拜半小时,坐半小时。(动静调和)。拜一小时,才好坐一小时。

    初学者,打坐之前,宜先如图示,

    盘腿—垂头、弯腰—放松颈部腰部(向左右侧亦然)。使坐时,身能‘正而松’,(注意:趁吸气,坐直起来)

    如上面动作,而更柔软、放松些,可做到额头贴地,由左缓移至右,每个角度停几秒(念佛)。

    放松拉开各节脊椎,然后趁深吸气,缓缓坐直,(仿佛汽球靠打气膨胀,维持形状。)

    如此可改善昏沉、腿麻痛之状况。
为什么要合掌垂手(松肩)?
    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各‘分解动作’之佛法涵义及医学原理

    [八]为什么要合掌垂手(松肩)?

    一、佛法调心方面的涵义

    1、代表谦下。

    2、代表放下。

    放下烦恼、忧愁、紧张、挂碍,种种执著、个性。

    心有挂碍、紧张,则肩必耸起;

    肩放松、放下之同时,妾念也放下┐

    │万缘放下,一心正念。

    仍合掌,一心专注,觉照念佛┘

    二、解剖生理方面的意义

    (1)此动作,可拉开放松肩胛附近的肌肉、韧带,使肩关节灵活,解除肩硬、酸痛等症状。

    ·一般人,平日肩胛周围的肌肉,都在紧张状态,常常不自觉地就耸肩、紧绷。(如图)

    很少能自己觉察而去放松,久之,肌肉就紧缩、变短硬,也压迫血管,血流不通,肌肉代谢的废物,因‘交通阻塞’而送不走,局部堆积,就出现肩膀酸痛等症状。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肩凝等病症,出现之年龄明显提早,昔日言‘五十肩’,现在‘三十肩’、‘二十肩’大有人在。

    我们由图可了解、肩胛附近的构造:

    肩关节的构造:

    肩胛骨(1)外侧有个‘凹窝’┐

    │‘球状头’卡入凹窝—形成肩关节。

    手臂‘肱骨’(2)上方是个‘球状头’┘

    ┌肩峰(3)—在肩之最高峰┐

    肩胛骨还有二突出构造││二者以韧带(蓝)相连接。

    └啄突(4)—形状如鸟嘴┘

    第二肩关节:

    ‘肩峰(3)—锁骨(5)’也以韧带相连,如‘拱门’。拱门和肱骨又形成了一个关节,号称第二肩关节。上肢运动,除了靠以上二肩关节,尚须靠‘锁骨—胸骨(6)’、‘肩胛—锁骨’关节之配合。

    ·下图是以简单‘线条’,代表位于背部而和‘肩胛骨’活动有关之肌肉,由图可看出,肩胛骨‘内侧’的肌肉,连接到‘颈椎’和‘胸椎’。

    ·也因它们有附著到‘颈椎’,故当我们做的动作时,须配合俯首(拉开颈椎)才能充分拉开、舒活这些肌肉。而又因肩胛中央和外侧的肌肉,是连到手臂(肱骨)上,故俯首又垂手(合掌下垂时)能充分舒展它们,使肩胛及膏肓穴之酸痛消除。

    ·将肩自然松、落(如掉下般),又合掌下垂于中线(端正而松柔),合掌之手,沿中线,再往下伸拉一些,(上身不动,肩、肘松),可将二肩胛骨,拉得更开阔、更舒服。使平日已紧绷缩短的肌肉,韧带都拉长,拉松。

    ·几乎,每个人以此法拜佛一段时间,都会发现—‘手臂变长了许多’,实际上,是肩胛周围的肌肉、韧带都拉长、放松了,恢复了本来‘正常’之长度,久年的肩臂酸痛也痊愈了!

    (2)且因拉开颈椎、胸椎间隙,使肩、手之神经舒畅,血流丰富。

    ·由右图左右手,可了解整个上肢神经,追溯其来源,是由‘颈椎’(4、5、6、7)及‘胸椎’之间的‘椎间孔’出来(会合为臂神经丛)。亦即颈椎第5、6、7、8对神经,和第一胸椎的神经,支配肩部和手,而平日仰头之动作常会压迫这些神经,故造成肩酸痛、手麻、无力。

    ·若能礼佛,常作,充分垂头(下巴贴胸)有助于拉开各椎间之距离,使椎间孔空间变大,神经、血管舒畅,可消除平日工作时,僵持仰头之害。

    ·若不配合俯首,拉开颈椎及胸椎,舒活神经,则长期压迫,不只肩会酸痛,连手臂、手指亦会酸、麻、痛。若能俯首,拉开颈椎,则可改善。故此动作之要领,是要在垂头状态下,松肩。

    ·古人看相,言‘手长’是好相,圣人手长及膝,佛之三十二相,有‘正立手摩膝相’,可能是圣人不紧张执著,心宽柔、不耸肩局促,故肩松,手长吧!

    ●日常运用:

    日常生活中,宜用此‘松肩,手腕柔软’之原则,气血通畅。

    如图:

    ×耸肩紧张僵硬

    ○收下巴○松肩灵活柔软
为什么拜佛,手按地,下跪前,边曲膝—边鞠躬—宜保持小腿垂直?
    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各‘分解动作’之佛法涵义及医学原理

    [九]为什么拜佛,手按地,下跪前,边曲膝—边鞠躬—宜保持小腿垂直?

    ●目的:整个连续动作中,身虽动,而重心不动(重心是自然物理重心)不耗力于平衡。直至‘指尖’能按地,方便跪下。

    膝、腿先退,脚跟载力,脚趾松。

    曲膝如向后下方坐椅子般,(小腿如贴靠椅脚)手指松柔整齐。

    只是脐沿中线直下,趋近‘足跟中点’而已,全身放松不吃力。小腿、手皆垂直。

    手心转向后(方便按地)腕关节松柔。↖↗分手按地。手按地之前,重心一直在后跟,脚趾毫不载力。

    很多人,一时不能体会,在曲膝中,‘小腿直,重心定在脚后跟’的感觉(会感觉很稳固,犹如桌椅的脚,钉得很直,就很平稳;脚跟有“木桩插入地”的稳立感)。

    一般而言,曲膝常有以下状况:(请参照图文)

    (1)一曲膝,小腿就向前斜了,大家可以试试,腿越斜越酸,表示不平衡,很耗力,甚至有人腰会前塌,很吃力。

    (2)或小腿不但向前斜,而且还向外斜。(注:所谓小腿直,是前看、侧看都直)

    (3)或手伸远,未能按地,脚跟就离地,脚趾载力,重心不稳故腿很酸。

    (4)也有人小腿虽直,重心放在足跟,却蹲不下去,无法弯腰。这是腰下部脊椎太僵紧,(腰荐关节)一时拉不开。(多练则慢慢开)

    *大家试以如上面(1)(2)(3)的姿势,停住一下就会酸疲难持久,表示要很吃力去平衡。虽然拜佛动作中不必‘停住’持久,但‘过程’吃力,就必累积酸痛。

    ●如何能曲膝小腿直?

    *练习方法:

    ·针对此提供二方法以便练习,只要确实做几次,把握到要领,就很容易体会小腿直,脚跟载力的‘省力、稳固、得力’之利益。

    [1]由前方顶住(用一椅靠墙,如图,在前面顶住膝)(脚跟不动)稍熟悉这感觉。初学者练习时也可用下垂的‘手肘’,顶住膝使不向前斜,手也垂直,小腿也垂直。(如图)

    [2]后方靠稳(用一椅靠著墙,或用一矮柜在后方作靠山)。

    小腿及膝向后贴,靠稳必然能直,注视中线,上身松垂,‘脐’沿中线,直下降,趋近足跟。

    体会这曲膝,重心不动的感觉(后脚跟载力,如插桩入地)。腰部下方(腰荐关节)都拉开。

    直到手触地,小腿依然直,力在后跟。(不用柜子也能做到了!)小腹贴在大腿上休息。

    ★初学者一时做不到别气馁。70多岁白发老菩萨,如此勤练也能顺利做到!

    一、佛法方面的涵义

    ·曲膝:表折伏傲慢,降伏烦恼

    ·鞠躬:表谦卑恭敬,尊重圣道,身心柔软,消除我执

    ·整个连续动作中,保持重心稳固不动,表‘一心不乱’,锻炼动中之‘定’,动中之‘观照力’。柔软又安定地准备跪下。

    ·双手下垂,并运按地,有相当深刻之涵义—

    右右观慧实悲智慧

    佛法中分别以手代表

    左左止定权慈慈悲

    ┌定慧等持

    故双手同时并运按地,代表├止观双运等涵义

    └悲智双运

    双手下垂,表放下烦恼得自在,一心向佛。

    双手按地、下跪,表谦恭到底,慈悲到底。(另有‘先右后左’法,见后面说明)

    二、解剖、生理和物理方面意义:

    ●此动作包含俯首、躬身(脊椎后拱)、松肩三章所说之利益(如上已述)。尤其能拉开腰椎、荐椎关节,有益‘下半身’疾病防治。

    ●小腿垂直,以足跟支力,身形如香菇,支柱在中正部位,重心稳固。依物理原则,任何重心稳固之物,皆可自然摆放得很妥当、稳固、不倾倒,也不必耗力去扶著。跪之前,任何连续动作,若保持重心稳固,则如重心稳固之物,自然放著而已,不须耗力于维持平衡。故肌肉不必紧张吃力,以免酸痛而难以持久。肌肉若吃力紧压,血管阻力就大。若动作正确,即使停住于其中某一分解动作,都可以持久不累,轻松柔软。

    注:所谓小腿直,是正看侧看都垂直,好像房子的支柱、桌椅的脚,正直了才稳固平衡。歪斜的柱子或歪斜的桌脚、椅脚也是支持不久的。骑脚踏车或玩陀螺就能体会—动中的正直安定。歪斜就倒了。像这样的圆桌,支柱直就能稳,若支柱斜了就不稳,渐趋倾斜。

    *故此连续动作,虽只是手按地下跪前瞬间之动作,却不宜草草忽过,须谛实自审做好(宜紧密观照),应专注看好自己之动作,不宜瞬目眨眼就滑过!很多学习者都体会到,如果动作正确,下巴也切实贴胸骨,即使冬天很怕冷的人,也很快热流灌身!但很多人把握不到以足跟载力的奥妙,或以足跟站不稳,其关键在:心要专一,‘眼神’要收摄、专注视中轴,看足跟中点,勿眨勿闭,眼一闭,平衡之调节就变差,故不稳。其实只是上身沿中轴往下直降而已(肚脐直下趋‘足跟中点’而已),所以肌肉很放松,根本不吃力,而且能得力。好像上身放松摆在大腿上休息而已。心要定,重心才能不动,不晃不摇。善用足跟—丹田之力,即放松之自然重力。

    ●有些人是头太往下栽,向前伸手按地。(如图)

    如此忽然头倒栽(比臀部低),头部忽然充血,血压变化大易头晕。而且手前伸,脚尖载力腿易酸。

    ●·手下垂时,应松而整齐,手指并拢而柔软。

    ·臂—腕—指,呈柔软之直线状,血流才顺畅,神经才能获充分滋润。宜避免肩手僵硬。(若腕关节紧张,呈‘曲折水管’之状,则血流易受阻)。(如左图)

    手未到地,不必预先曲折僵硬。(白费力,徒增阻力)

    手按地宜松柔,手指并齐,不宜张开挤折载力。(指易受伤)

    (注:‘腕关节’处,有一‘阳池穴’,若‘腕’曲折甚,阻碍此穴道之气脉,则阳气受阻,易患手足冰冷。)

    很多人平日不觉中,常有‘腕关节’曲折90度之动作,(如上图)无形中‘压折血管’太甚,故平日宜放松腕关节。

    佛说造像量度经解,描述‘佛手’云:

    不露骨节,而柔和如意

    屈伸悠然,犹如象鼻之弯转焉。

    ☆注意:另有些道场,采用右手先按地于中,次而左手按地之法,(即两步半拜法)此亦有深义—因印度,以右代表‘正道’,故右手先按地,乃代表尊重正法,愿使众生得正觉道。

    ·故‘双手并运’和‘先右后左’之法,各有深义,平等无优劣,大家勿妄生分别,自是非他,轻慢他人。(因自是非他,轻慢他人,即违‘礼敬诸佛’之意)。

    若自修,可随个人根机,而采用适宜契机者。

    若共修,则须尊重团体规矩,方是礼敬诸佛,恒顺众生之真精神。

    ●附录:

    两步半拜法(先右后左)之图解(见下图)

    注:即使用两步半拜法,亦要顺解剖生理原则,如俯首、躬身、松肩、重心稳固等原则还是应当把握。不宜用违反生理、物理原则之姿态—如仰头、塌腰、手僵硬紧张等

    两步半拜法之正确示范:

    两步半拜法之错误示范:
为什么要手先按地,而后跪下?
    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各‘分解动作’之佛法涵义及医学原理

    [十]为什么要手先按地,而后跪下?

    因若不先以手按地,就猝然膝落地跪下,则膝关节易碰撞受伤。前已言拜佛是开发觉性的柔软律动,并非苦肉计,不必碰得混身受伤。故宜先以手柔软触地作支点,而后,脚跟才离地跪下,在柔软中调伏身心。双手到地而跪下,表谦恭到底,慈悲到底。

    愿将佛手双垂下

    摩得人心一样平

    手按地能支力时,脚跟才离地,瞬间松然跪下。

http://www.fjzjg.com/files/article/attachment/2/2425/15643/242.jpg(19K)
为什么要屈膝跪地?
    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各‘分解动作’之佛法涵义及医学原理

    [十一]为什么要屈膝跪地?

    一、佛法方面的涵义:

    屈膝,代表折伏傲慢,降伏烦恼。

    跪地,表示彻底折伏无明,深投觉地。

    二、解剖生理方面利益:

    消除膝关节之障碍—

    很多人因站立、走路姿势不正确,或长年负重、工作,使膝关节承受很大力,血流不畅,变形、退化。若能经常作礼佛正确之屈膝(重心在跟)—跪地之活动,则能活化、强化膝关节周围之构造,使膝关节灵活,不致僵硬老化。

    注:(初学者,最好用隔湿、稍有弹性之拜垫,但依戒律,勿高过二吋。)

    注:1、胫:音ㄒㄧㄥˋ、ㄐㄧㄥˋ、ㄏㄥˋ

    2、膑:音ㄅㄧㄣˋ(图见下下图)

    3、腓:音ㄈㄟˊ

    ┌人体最长的大腿骨‘股骨’(1)

    膝关节是连接│

    └───和第二长的‘胫骨’(2)

    尚有一块会活动的膝盖骨(‘膑骨’)(3)

    因股骨—胫骨之间有相当空隙(关节腔大)

    ┌前十字韧带┐(4)

    又有关节内的韧带││

    └后十字韧带┘(5)

    故膝关节可作相当大幅度的曲伸运动,另在胫骨这边,有纤维软骨的‘半月板’衬垫保护。

    ●有人误以为:‘屈膝跪地,会磨损膝盖’。其实不然,甚至还能强化呢!

    屈膝跪时,因有以下构造,故可保护减少骨骼肌肉摩擦。

    (1)膑骨

    (2)膑前皮下囊

    (3)膑深下囊

    (4)膝盖上囊

    (5)膑下脂肪体

    (6)膑下滑膜襞

    注:襞音ㄅㄧˋ,本意是‘折叠衣’。

    跪坐到底,重心在后,才能善用(3)(5)(6)等衬垫构造。

http://www.fjzjg.com/files/article/attachment/2/2425/15644/243.jpg(62K)
http://www.fjzjg.com/files/article/attachment/2/2425/15644/244.jpg(75K)
为什么跪下之瞬间,要充分活动‘蹠趾关节’?
    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各‘分解动作’之佛法涵义及医学原理

    [十二]为什么跪下之瞬间,要充分活动‘蹠趾关节’?

    一、佛法方面意义:

    跪地—代表‘谦恭到底’,‘彻底改造内心’。而活动最底下的‘蹠趾关节’代表由最底层、最深处改造起,清扫起。(如图)

    二、解剖、生理方面意义:

    这动作可拉伸每一条脚筋,使令松灵,也可使平日沉积于脚底、脚趾之废物、垃圾有机会清除。平日,因地心引力,会使很多废物,沉在脚底,及脚趾末端,犹如从无机会打扫的‘墙角之尘,沟底之泥’,此动作,予以扫动,清出。

    一般人,这末端的关节很少活动,且长年绑在鞋中,甚至连走路时,都很少灵活地舒活脚底筋脉,而多采用‘足趾、足踝都很僵硬’的走路方式,进而影响相关的内脏。(内脏在足底有‘反射区’)。

    ·拜佛是‘由头顶至足趾末端’都完全运动的‘觉性活动’,不藉外来人力,而自己在观照中,灵活运动全身大小肌肉筋骨。乃至内脏,均予以按摩(气体按摩)—(如后‘拜佛深呼吸’章述)。

http://www.fjzjg.com/files/article/attachment/2/2425/15645/245.jpg(17K)
http://www.fjzjg.com/files/article/attachment/2/2425/15645/246.jpg(53K)
http://www.fjzjg.com/files/article/attachment/2/2425/15645/247.jpg(72K)
为什么膝一跪地,手就即刻放松?
    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各‘分解动作’之佛法涵义及医学原理

    [十三]为什么膝一跪地,手就即刻放松?

    无量寿佛

    亦号无量光佛其有众生遇斯光者,垢灭善生,身意柔软。若在三途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终皆得解脱。

    —无量寿经

    膝一落地,(尚未坐下)手就放松柔软。

    一、佛法方面涵义:

    ·无论拜佛,及日常动作中,随时要锻炼‘一心’,‘放下杂缘’。

    ┌身:一心—一个自然物理重心,不必多处‘白耗力’紧张。

    └心:一心念佛,不必处处挂碍,身意柔软。

    ·阿弥陀佛48大愿,愿愿非救我不可!无须抵抗佛力,紧张挂碍自寻烦恼。放心交给佛,任凭佛救度吧!

    ·跪时,膝既已落地可载重稳当,手就不必白白耗力,在旁僵硬紧张(徒增阻力),故跪地之同时,手刹那间就放松。此亦即练习,‘生心’即刻‘无住’,‘无住’又‘生心’(正念)。渐渐能体会金刚经‘无住生心’之道理。

    ·练习—动作中,心只专注于此刻‘当下’,过后,即不挂碍,(随过、随放)(过去心,不可得),亦不为‘下一动作’预先紧张(未来心,不可得),如此一心专注于当下,才能身心放松自在(现在心,不可得)。

    二、解剖、生理方面的意义:

    随时放松,可使血流、淋巴之阻力减少,循环顺畅。肌肉不耗力收缩紧张,则‘耗氧量’减少,也不耗能量,不易疲劳,且产生之废物少,不易堆积‘酸痛’物质。

    开始练时,因为肩僵硬,手肌长期紧张,弹性差,且缩短,可能无法跪在‘膝齐指尖’之位置。但,只要多拜,则肌肉能放松拉长,肩关节也松灵,手会明显长很多,身心柔软。

    三、日常运用:

    (1)人常有挂碍、紧张的习惯,如:

    右手工作时,明明左手没事,也跟著悬在半空紧张。(如炒菜(1))右手炒菜,左手白耗力紧张。

    ×(1)左手没事,别紧张。

    ○(2)放松,专注,多自在!

    炒菜也要念佛!

    (2)又如下图:

    坐著没事,也有一只脚翘著紧张。

    仰头、手载力、肩紧,易疲、易老。

    其实,人只要采用重心稳固的姿势,就可以全身放松,根本没必要紧张僵硬。

    一生紧张执著,不会得到什么,只会混身酸痛。

    放松,会更灵活自在,不会失去什么!
为什么要跪坐于‘二足跟之内侧’?
    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各‘分解动作’之佛法涵义及医学原理

    [十四]为什么要跪坐于‘二足跟之内侧’?

    足跟内侧

    以‘体重’压开二足跟,重心仍在二足跟中。

    一、佛法方面涵义:

    1、彻底放开根本执著,彻底降伏根本烦恼。

    2、楞严经云:‘狂心若歇,歇即菩提’,坐定放松—狂心歇息。

    3、对‘跏趺坐’之练习很有帮助。

    二、解剖生理方面之意义:

    1、拉松‘踝关节’,坐于足跟内侧,以体重自然加压,可把平日僵紧之‘踝关节’压开。礼拜中,跪坐又站起,等于一压一放,活络其筋脉。以中医经脉理论而言,足部之六经脉,加‘阳蹻’、‘阴蹻脉’,都通过足踝。若足踝僵紧、不灵活,则各经脉都受阻。(踝音ㄏㄨㄚˋ,语音ㄏㄨㄞˊ。)

    臀部髋关节反射区在踝下缘。

    ‘足踝’有淋巴反射区

    下半身淋巴反射点。

    上半身淋巴反射点。

    如图所示:

    ┌内侧:下身

    ·足踝两侧有‘淋巴反射点’│淋巴反射点。

    └外侧:上身

    此处平日极少灵活运动,久之堆积甚多垃圾(压之甚痛),会使免疫力减弱。(淋巴功能降低)

    ·淋巴相当于体内警卫系统,国防军队,也可以协助静脉,把各处细胞要送回心脏处理的东西运走。(有如资源回收之管道)

    注:我们的血液带著养分和氧气,由动脉(大道)送到微血管(如各地小路小巷),血中部份的液体就会由微血管壁渗出,渗到细胞间隙,形成细胞间的液体,细胞浸润于其中,可作‘物质交换’—细胞把‘要的’吸收入细胞内,把‘不要的’东西排到其中。这液体包括死掉的细胞、血球、细菌,分二路运走:

    (1)微血管→静脉→回心脏。

    (2)·淋巴管(负责运送小部份液体,及大分子物质)以‘向心’方向流动(在淋巴结过滤、消毒)→静脉→回心脏。

    ·此图简示全身最重要的四大‘回收站’—‘局部淋巴结’。(负责过滤、抗菌、消毒)

    (↑↓表示淋巴液之流向)

    (1)头┐──→集向颏下、颌下、颌下腺上方、耳前、耳后、枕部。

    (2)颈┤──→集向‘锁骨上方’。

    │之淋巴

    (3)胸、上肢┤──→集向‘腋窝’。

    (4)下半身┘──→集向‘鼠蹊部’。

    (注:颏音ㄏㄞˊ、ㄏㄞˋ、ㄎㄜ,俗称‘下巴’乃人面最下部。)

    ·拜佛之动作中,俯首、躬身、跪伏、撑肘等动作,无形中,正好能活动疏通这四大‘回收站’。等于是反覆作‘一挤压—一放松’之大按摩,产生如挤海绵般的最佳大清理效果。

    ·淋巴另有一功能—吸收运送营养。如腹腔、消化道上的淋巴系统,能吸收和运送‘脂肪’的分解产物,和溶于脂肪的‘维他命’。

    ·拜佛动作,跪坐压开踝关节,又加灵活翻足起身,对淋巴反射点,有一压一放之按摩效果,促进循环。对增加免疫力,有极大帮助。

    注:初学者,很多人无法坐在二足跟内侧(因踝关节僵硬难开),甚至坐下时,‘臀’与‘足跟’无法贴在一起,这是腰、腿之肌肉,经年久紧张、僵硬未放松运动,已缩短。只要持续拜(方法正确),在轻松中跪坐,以体重自然压坐,不久就可恢复正常之长度,及灵活度,不要著急气馁,须以信心信佛力,信自性本具良知良能,一定可以开发。有人只拜几小时,在一天中就恢复了。年纪大者,多拜几天也能恢复,只要专注念佛身心柔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亦可配合热水泡脚,泡至足变红,且红一段时间,使僵紧筋柔软、活络)(泡脚,初以能适应之温水,渐加入热水,热至足能转红,达到活络之效。)

    若洗足时当愿众生具神足力所行无碍

    —华严经净行品
为什么要俯首、伸手、迎接佛?
    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各‘分解动作’之佛法涵义及医学原理

    [十五]为什么要俯首、伸手、迎接佛?

    坐定于足跟内侧,上身伏向前,约45°角,此时是—丹田用力。(小腹向下贴近鼠蹊部)(头、肩放松)两手相尖,轻触于中线上,俯首,视力集中。

    (另有一法:二手指相叠于中线,右在左上。)

    一、佛法方面涵义:

    1、伸手迎佛:代表背尘合觉,澄浊返清,与佛相应。

    2、保持俯首(不可中途仰头),表一路恭敬,谦卑到底,才能相应。

    3、坐定,保持重心不动(在跟中),表一路观心、安住心、不动不转。

    4、两手伸向中心线↗∣↖,代表—‘向中道’,两手相触于中线上。手‘直’而且‘柔’,代表‘直心,柔软心’。且手指整齐并拢—代表一路摄心不散。

    5、二肩拉开:表‘开心’。

    二、解剖生理方面涵义:

    1、俯首:如上已述。

    2、坐定,‘丹田’向下使力,使上身略向前倾45°。(注意非上身载力)(上身松柔软)。

    3、脊向后圆拱,尤能拉开腰荐关节。

    4、肩放松,而拉开,手尽量向前方中央伸出(柔软、不僵硬,而又能直),尽量拉开肩、腋窝。(伸手至有拉动肩胛骨之感)(手先伸直,做下一动作—趴下撑肘,才能充分拉开腋下、及肩周围各肌肉,疏通血脉及腋下淋巴)。因腋下有很多淋巴结,须要舒展运动,使令流畅疏通,才能清除废物,加强免疫力。(淋巴结负责过滤、抗菌、消毒。)

    此图是去掉胸、腋、手之部份皮肤和皮下脂肪,显示出腋窝、胸壁和手臂‘表面’的‘淋巴结’和‘淋巴管。’

    这只是大略表示‘表浅’部份,‘深部’的淋巴更复杂(省略)。

    这些淋巴结,收集上肢,胸部外侧及乳房来的淋巴液(淋巴液,前已介绍),而由锁骨下干,回收入静脉。

    ·因‘腋下’的部位,平日都被夹住、压迫,很少舒展活动,尤其肩膀常紧张者,压力更大。压力大时,当然阻碍这种‘逆地心引力’而向上之回流,故不利于血液、淋巴之疏通。

    此及下一动作(撑肘、趴下),予腋下最大舒展空间—不但利于淋巴、静脉回流,且利于腋动脉之输出。

    ★注意:肩、手勿僵硬紧张,手放柔软些,(力在丹田)。

    未坐定,上身吃力,仰头压迫颈椎神经血管,令手僵紧、曲折。
为什么伏地时(1)肘宜撑开?(腋下张开)(2)掌、指宜平贴整齐?
    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各‘分解动作’之佛法涵义及医学原理

    [十六]为什么伏地时(1)肘宜撑开?(腋下张开)(2)掌、指宜平贴整齐?

    一、佛法修心方面的意义:

    1、放大心量,包容一切,等同佛心。

    2、手指整齐表‘心不散乱’,掌平贴表示‘平等心’。(佛之手掌有‘平坦柔软’之相。)

    二、解剖生理方面利益:

    1、拉开肩关节,增加灵活度。

    2、拉开胸廓(包括和呼吸有关之胸廓肌肉),可加大肺活量,帮助彻底呼吸,增加细胞之带氧量。

    3、活化肩、腋等部位之血流、淋巴。(肩背平,勿耸肩。)

    ·此图是以简单‘蓝线条’,代表‘肌肉’,表现出由‘胸部’(锁骨、胸骨、肋骨),连到‘上臂’的肌肉以及由‘肋骨’连到‘肩胛’的肌肉。

    ·拜佛中,此连续动作

    肘向外撑(撑开腋下及肩膀),即充分舒展图中所表示之肌肉,可增加吸气量。

http://www.fjzjg.com/files/article/attachment/2/2425/15649/248.jpg(5K)
http://www.fjzjg.com/files/article/attachment/2/2425/15649/249.jpg(47K)
为什么礼佛要头面(印堂、眉心)贴地?
    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各‘分解动作’之佛法涵义及医学原理

    [十七]为什么礼佛要头面(印堂、眉心)贴地?

    一、佛法修心方面之意义:

    1、彻底降伏‘我慢’之烦恼。(以我最尊之‘头面’,礼迎佛最低之双足),意即—谦逊至极,才能‘体会’觉悟之基础。彻底放下自私我执的妄念,才能契合佛道。(平等法)

    二、解剖生理方面之利益:

    1、印堂(眉心)贴地时,(眼须张开,勿闭),头之顶门与肚脐—足跟中点,约在一直线上。(此姿势,类似胎儿于母胎中之姿势)

    2、头与心脏,与全身乃至足底几乎拉平,又拉开脊椎各节,使脑脊髓液,回流顺畅。

    3、‘头’与‘心脏’,高度差不多,入脑之血流,不必向上‘抗地心引力’,而可平顺而入,故脑部循环良好,改善对全身之指挥功能。

    4、下半身,因此跪伏之姿,产生一过性之‘挤压’作用,站起时又放松,犹如压海绵,一压一放,可挤出含藏之污物(运回心肺处理)。且因‘跪伏’,使下半身与心脏贴近,血流送回心脏时是‘平流’,不必耗很多能量向上加压运送,故血液循环良好。又,脊椎向背部拱起,不致压迫位在腹腔中、脊椎前之大血管,故血流阻力小。

    5、脊椎向背部拱起而趴伏(见下图):

    ·一方面:腹部空间较大,位在脊椎前方之大血管,流通较顺利,使腹部之器官、及下肢血流供应丰富。

    ·另一方面:如前述,脊椎向背部拱起时,对脊髓神经、血流皆有相当利益,兹不重复。

    ·第三方面:横膈膜可充分运动,达到彻底深呼吸。

    正(合于医学、物理原则)

    脊椎向上拱,各节拉开,血流丰富。

    误(不合医学、物理原则)

    臀部抬起,头太向前趴,腰肌紧张,腰椎塌向腹部,压迫腹腔及神经血流。

    *请注意,五体投地时,臀部勿抬高翘起,非但不雅观,且臀高头低呈倒栽状,易头晕。若血压调节不好的人,忽然脑部降得比臀低,压力变化,大脑一下充血,会头昏脑胀,失去拜佛‘清明觉醒’之意义,而且颈部也挤折不适。

    亦非以‘头顶’著地。头顶著地,易有‘臀高头低’之势,且呼吸,气道较不顺。

    由图可见,脊椎骨塌下,脊稚二旁之肌肉鼓起紧绷,此状况,会压迫血流神经,不但易腰酸、背痛、腿麻,也对腹部内脏不利。
为什么要翻掌接佛?
    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各‘分解动作’之佛法涵义及医学原理

    [十八]为什么要翻掌接佛?

    一、佛法修心方面的意义:

    ┌我决定要转变自己的心境,来迎接佛的光明。

    1、代表│

    └我要翻转凡心,成为佛心。(接受佛的教导)

    2、先如半握拳,再翻转,令手心向上。也代表—我要掏尽我的心,来供养佛,毫无保留。

    3、手心尽量翻平向上,勿倾斜,表示心平气和(佛手,平坦柔软如兜罗绵,我们亦效法之),(但初因手臂筋紧缩,不易做到)。手指如莲花瓣,柔软而整齐(勿僵硬、散乱、使力)。仔细观察—当心紧绷,手必紧硬(有些微妄想,就有一指,不自觉紧起来),心散乱,手指必杂散。须调至空灵、柔软,却不失整齐,如莲花瓣,柔软当中,排列整齐。我们常说人往生西方,有瑞相—全身柔软。‘全身柔软’,来自安心、放下自在—‘心之柔软’。相对的,观照手之全然放松,亦可达到心之宽松,而开发观想、智慧的功能。

    奇哉!奇哉!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4、双手如莲,心开花开。此动作,亦提醒我们—莲花的开放,并不是靠外面的力量,而是由内部自觉的力量。我们的心花开放也是一样。

    5、翻掌接佛时,观想:

    大慈大悲的佛,站在我们双手莲花上,接受礼拜,我们可以和佛面对面,这是多么欣喜、幸福之事啊!此时自然由内心绽放微笑。(拜佛是欢喜事,千万别紧绷著脸、呕气般!佛拈花,我们就微笑。)

    再观想,佛放清净慈悲的光明,由我们顶门照入全身,使全身全心都清净光明,每个细胞每个毛孔都欢喜放光,光明遍照十方,普摄一切众生同沐佛光。

    6、一切病痛、烦恼,就好像黑暗,有了光明,就没有黑暗,全心观想光明,以‘心’转变‘境界’成光明。(心转、境转)

    7、再观想,所有众生,都和我们一起礼佛,沐浴在佛光中,一起用‘心’转‘境’。

    若能转境,即同如来

    —楞严经

    二、生理解剖方面的意义:

    1、如下图,越是末梢细微精密活动,越属高层脑部管辖。各种动物都难以有像人类般的手指活动,(图上可见管手指活动之管辖区,在脑中占特别大的比例),尤其‘小指’和‘心的专注程度’有密切关系。

    心不专注,小指很难听使唤,故—由小指带动,作翻掌之柔软动作,可放松内心的紧张,也舒活大脑相应管辖部位之功能。

    大脑左侧面观

    (一)

    ‘橘红色部分’表示—‘脑部’管各部分‘运动’之中心。

    (二)

    将(一)图‘橘色部分’作剖面图,显示脑中各区及其所管辖之对应部位。

    2、一般人,因为长期紧张执著,肌肉都多少有缩紧变短之现象,所以伏地翻掌之动作,都很难做到完全将掌翻平,而呈倾斜之面,这是靠大拇指那侧之肌肉(由拇指—肩之肌肉群),已明显短缩,气血不畅。若要勉力翻平,则大拇指那侧肌肉要相当用力,但若持续用力,就会僵硬,血气不通。

    请注意翻掌接佛,手指勿僵硬、紧张、散乱,掌面勿倾斜。

    心未放松,有所紧张挂碍,大拇指就僵硬紧张。大拇指之背侧,不能平贴于地,显示该侧肌肉群,平日因紧张,已有缩短现象。

    故初学者,若掌不能翻平,只要每拜翻掌时,‘刹那’使力翻一下,就即刻放松、深吸气,勿持续紧张用力。每拜若能‘刹那’拉开一下、又放松,不久就可恢复原来肌肉的弹性和长度,很容易将掌翻平。翻掌虽是个小动作,却和整个上臂之肌肉、血流神经有关,乃至牵涉到脊髓和脑部(锥体径路)之传导,故不宜草率。

    礼于一佛,即礼一切佛

    礼一切佛,即是礼一佛

    以佛法身,体用融通

    故礼一拜,遍通法界

    —三藏勒那
为什么接佛后,又翻掌平贴地?
    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各‘分解动作’之佛法涵义及医学原理

    [十九]为什么接佛后,又翻掌平贴地?

    一、佛法修心方面的意义:

    1、接佛后,又轻轻‘半握拳’,代表领纳佛光,领受佛教,欢喜信受。

    也如蕅益大师云:

    ‘行人信愿持名,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

    握拳表‘全摄’—全部领受在握,入心。

    2、握拳又平贴于地,代表领受佛教后,以‘平等心’普遍布施。

    二、解剖生理方面利益:

    1、约同前章,(省略)。
为什么恢复跪姿时,双手宜收到膝旁?(勿离膝太远)
    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各‘分解动作’之佛法涵义及医学原理

    [二十]为什么恢复跪姿时,双手宜收到膝旁?(勿离膝太远)

    因下一个动作是翻脚准备起立,此动作之支点是在‘膝盖’,故双手若先收到膝旁时,则头、肩、手整个上身,重量也正好会落在膝盖间。如此,重心稳固(一心、无二心),全身方可轻松、灵活翻脚。

    翻脚支点是‘膝’,若双手不收到膝旁(离膝太远),则整个上身重心也必离膝较远,则重心不稳。甚至尚须以手用力按地,作另一支点,则肩、手也载力沉重,膝、腿也载力僵硬,翻脚就难以灵活自如,起身也站不稳。
为什么起身之前,须先跪‘翻脚掌’?
    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各‘分解动作’之佛法涵义及医学原理

    [二十一]为什么起身之前,须先跪‘翻脚掌’?

    转足踝—

    ·二大趾向外、前方分开。

    ·二足跟靠拢。

    一、佛法修心方面涵义:

    1、学习佛法,贵在切实起行,灵活运用于日常生活。灵活翻足掌,转足踝,目的是为起立时能保持于原位(保持原初发心)此代表:随缘灵活运转,而重心不动,初衷不变。此中有随缘不变之‘坚固’深义,有不变随缘之‘灵活’。修学佛法,理事不二,愿大家恭敬行之,切勿草草忽略。

    二、生理方面利益:

    现代中医临床研究,在内踝、外踝处有‘踝脉增氧穴’,该穴,予以磁针,或予以刺激按压,能增加带氧量。灵活翻转足踝翻脚,自然而然活动刺激踝脉增氧穴,使全身氧气充足。(经行时,灵活动足踝,并以足跟支力亦有此功效。)

    若不先翻好脚掌,而如此起身,很吃力、不灵活,也不能立于原位。
为什么由‘恢复跪姿’—‘起身’,皆宜以‘头部’作引领?(趁吸气起)
    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各‘分解动作’之佛法涵义及医学原理

    [二十二]为什么由‘恢复跪姿’—‘起身’,皆宜以‘头部’作引领?(趁吸气起)

    ·譬如拉一木偶,只拉‘头顶一线’,即可全身提起,既已接佛、礼足佛光加被,如被佛‘由顶上提起’般,由头顶引领起身。

    一、佛法修心方面之意义:

    ┌提纲,则众目张。

    1、│

    └挈领,则襟袖至。

    以头部(顶上一线)作引领,代表‘提纲挈领’,把握‘源头’重点。

    2、提示我们:做事、动作皆须掌握‘要领’和‘施力点’、‘支点’。提衣,若不由领子中央提,则歪斜、拉杂;拉木偶,若不由顶上一线拉,亦不得中正。

    *注意:

    起身时,不垂头,颈和背直。(亦不仰)

    由伏地—恢复跪姿

    若趁吸气,如由‘头顶一线’拉起—头一起,则肩、手随之而起(收回膝边)。(—挈领则襟袖至)

    由跪姿—恢复立姿

    亦是同一要领,—提纲挈领。

    二、生理方面的影响:

    参考前面,知统理肢体运动之中枢,其实是在脑部,故由头部引领,由顶上一线提起,全身放松不著力,反而活动自如,翻脚起身特别灵活。若不以头部作引领(趁吸气起),则肩、手载力沉重,起身腰也吃力,可说处处紧张、著力,处处疲劳。

    起身若不由顶上拉起,易倒栽向前。(吃力)

    如此起身,亦很吃力。
什么要趁吸气时,起身?
    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各‘分解动作’之佛法涵义及医学原理

    [二十三]为什么要趁吸气时,起身?

    一、物理、生理原因:

    ┌不吹饱气,就扁塌皱折。

    一个汽球│

    └一灌饱气,就膨起硬朗,能支持形体。

    ┌不打气,就扁塌,无能承载车之开动。

    一个轮胎│

    └一打气,就饱满,能支持,有承载力。

    同理:

    人不充份彻底吸气,不靠气体支撑力,就得耗很多能量、力气,维持姿势;若能善用吸气,藉空气之力,就能节省能量而动作轻松灵活。大家不要小看‘吸一口气’之力量,昔日火车即藉‘蒸汽之气力’而发动,喷射机亦藉‘向后喷气’而产生‘向前推进’之力,各人自己实验体会,就能明白—

    ┌趁吸气时,站起来┐

    ││二者之间的差异,就知‘吸气而起’之奥妙。

    └呼气(将了)站起来┘

    因我们的肺,是由很多小肺泡构成,每个肺泡,如同一小汽球,若不吸气,个个汽球扁塌,支持力就差。若彻底吸气,个个汽球饱满,就能助维持形体姿势,犹如打气于轮之内胎,外胎亦可维持形状及支撑力。(参考下方图示)

    了知法界,本无有阂,

    有我无始,顺于凡俗—

    非有有想,非阂阂想。

    今达自心,虚通无阂,

    故行礼佛,随心现量。

    —三藏勒那

    二、由‘一口气’体会佛法:

    很多人误会,自己的‘身’,是小小一个皮囊肉,其实,我们的鼻孔,完全和整个宇宙空间相通、无隔,吸一口气,随时可取用自‘无限远的气流’,我们能自由吞吐天边的云彩,也能自由吸极乐世界的莲香,说实在,我们和十方诸佛,根本是同一鼻孔出气。他呼出的,我吸进来;我呼出的,他吸进去。深深体会,其实我们和一切众生,不但息息相关,且,一口气全然相通,我们不能离呼吸这一口气而活,故,实际上,我们的‘身’也遍及这口气出入的整个空间,而且‘互相呼吸’、‘互相涉入’,难以画出‘隔阂,界限’。但人心虚妄设立,画定界限,又妄自尊大,认为我自己重要,轻慢众生,由此虚妄界限,生出无限贪、嗔、痴、慢、之恶业,又虚妄受苦。礼佛中,由专注清净,吸一口气的体认,渐渐体会—心、佛、众生,本无差别,本体广大平等,渐渐放下种种‘自以为是的憍慢’,放下‘自我意识’走出自私执著,实践平等慈悲。人能放下一向固执的—‘我的见解’、‘我的意见、个性’才能柔软体会众生的心,发挥‘拔苦予乐’慈悲的功能,否则,老坚持自己的‘个性’去衡量别人,一定会格格不入。

    礼佛—

    让我们的‘个性’由刚冷易碎的‘冰’,化成柔软流通的‘水’,再升华成遍布法界虚空的‘云’。

    佛教导弟子,修习定心之法,初步要‘知息入,知息出’。呼吸的‘息’,中国字即是‘自心’二字之合成,心与呼吸是有直接关连的,而且,可说是一体,我们平时,不知‘息出’、‘息入’,何以‘不知’?因为心攀缘于外务,挂碍外境,充满杂念,所以不知息之出入。当能‘知’息出入之刹那,就是已放下外境万缘,故佛教导散乱心的弟子,学习静下来,知息之出入。心安定,息必长而稳定,心散乱,息必短而气浮粗。呼吸是每日不间断之‘身业’,但反而被忽略了!日日糊涂,一口气不来之时,必更糊涂!礼佛,乃练习息息与佛相连,息息念佛,一口气不来,就生在佛前。
拜佛的深呼吸对身心的利益
    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各‘分解动作’之佛法涵义及医学原理

    [二十四]拜佛的深呼吸对身心的利益

    ·姿势正确拜佛、自然引发深长呼吸(丹田的呼吸)。

    ·当姿势正确拜下去,自然有强而有力,彻底的‘呼气’,可以把我们体内废气,乃至内心烦恼,气闷怨恨,一起吐出去。把内心执著一扫而光,产生‘安定心’作用。

    ·彻底吐气,然后全身放松,充分吸气,如此彻底换气,不会有‘死腔’‘废气沉滞’。

    ·我们吸气时,犹如‘拉风箱’。(我们人体的风箱,就在‘胸腔’。)靠著拉大风箱体积,使风箱内压力变小,外面空气自然向‘压力小处’流入,形成了充气(犹如人体吸气情况)(下右图)。而压缩风箱体积,内部压力就变大,大于外界气压,则气体就流出(犹如呼气状况)。(下左图)

    ·上面说:我们人体的‘风箱’就在我们的胸部,藉著两种方式进行呼吸,分述于下:

    一、藉由‘胸廓肌肉的拉动’

    ┌变大(则压力减小),外面气体可以流入—吸气。

    使胸腔┤

    └变小(则压力加大),把气体往外压出—呼气。

    下图表示:

    胸廓肌肉拉动—胸腔变大变小,和肺、呼吸的关系。(剖面图)

    为说明之方便,图中肺泡是“放大”表示出。

    其实肺中充满了密密麻麻小肺泡(约六亿个)直径约0.14mm,如果总计肺泡的表面积,大至六十平方公尺,几乎可铺满一个网球场。肺泡群聚如空心葡萄,上覆满了‘血管网’(如葡萄皮上的脉络),肺泡壁和血管网可以互相交通,血中废气,透过肺泡壁—呼出;新鲜氧气,透过肺泡壁—渗入血管—供应全身。

    二、藉著「横膈膜’的升降

    ‘横膈膜’是胸部和腹部的分界膜,它会下降也会上升。

    横膈膜由侧前方观

    横┌下降—相当于把风箱底部往下拉,风箱变大—胸腔变大(压力就减小),造成

    膈│空气入肺。

    膜└上升—相当于放掉(不拉风箱),风箱弹回—胸廓恢复原状,把气体排出,造

    成‘吐’气。)

    下图表示横膈膜之下降及上升

    横膈膜下降↓

    肺可随之↓往下膨胀(吸)

    心脏也可随之下降↓

    一般常用‘赫氏的模型’来了解呼吸作用。以无底玻璃瓶,下包橡皮膜,下方‘橡皮膜’—相当于横膈膜。

    (1)将橡皮膜往下拉,则‘瓶连膜’空间变大,则瓶内压变小(小于瓶外压力),气体依自然物理原则‘往压力小’处去,故瓶外空气往瓶内流,使气球充气—相当于肺膨胀—吸气。

    (2)放掉橡皮膜—‘瓶连膜’空间变小,瓶内压上升,压力使气球内之气体外流,故气球扁掉,相当於呼气。

    ●横膈膜是胸部和腹部之分界膜

    (1)若‘由前往后’透视,则横膈膜有如‘帽子型’或‘降落伞’,呈‘弧型面’,它后面在背部附著的状态,如图示,有几对‘脚’,附在腰椎上。靠中线的一对脚(左右脚)附在腰椎2、3、4节的前面,另一对脚附在腰椎(第一节)横突上。

    由腹面向后看横膈膜,可看出它呈弧形面,有如降落伞,它靠腹侧这一面,附著在胸骨、肋骨(缘)。它靠背侧那一面,附著在腰椎(横突),及肋骨。它背侧尚有几对‘脚’,延伸到腰椎第四节。

    由背面看‘横膈膜’,图中显示它和肋骨、脊椎、心脏之相关位置,可看出下缘之附著部位。

    (2)若‘由上往下’透视,则横膈膜有如‘腰子型’(肾脏型)

    ●为什么要讲解“横膈膜”构造?

    因为一般人不了解横膈膜构造功能,常以不当姿势,阻碍它的活动,影响呼吸,造成疾病。如我们站立时,若以‘腰椎前塌太甚’的姿势站立(脚趾支力)。则横膈膜之‘后半部’以及前面提到的横膈膜几对‘脚’,就会被这塌向腹部的脊椎挡住,不能充分往下移动,所以肺之膨胀也会被障碍。

    试比较以下三种不同状况的横膈膜:

    简示脊椎和横膈膜升降的关系:

    橙色—横膈膜(像帽子般的弧形面,但因后方有脊椎嵌在其中,故它有围绕在脊椎

    前、及侧面之部份。)

    绿↓—横膈膜的下降运动。

    拜佛时:作躬身(脊椎向后拱)的动作,

    以及跪伏之动作时,可消除‘腰椎前塌’对横膈运动之障碍,而且因横膈膜下缘的‘脚’,附在腰椎上,故当腰椎‘后拱’—就连带拉动横膈膜。而腰椎‘后退’—同时也使横膈膜可充分往腹部降下去,而不受‘腰椎前塌’之障,则肺可充分往下膨胀充气。

    在跪伏姿势时,充分吸气,由背后可以见到腰椎之两侧‘腰胁部’也充气鼓胀起来,此即‘横膈’充分下降—‘肺’可充分往背后、下方膨胀吸气之状态,甚至连‘小腹’、‘尾骨周围’皆受推动而膨胀。(平日亦宜如此彻底呼吸,非仅拜佛时。)

    我们一面拜下去,一面唱念佛号,就可以自己体会—

    1、如果姿势正确,自然发音容易又顺畅,因呼与吸的气体量多,无形中一口气会变长,而且越拜下去跪伏到地时,发声越易,能越大声,(呼气长而有力),这对全身细胞换新鲜氧气,有大助益。

    2、如果姿势不当,(如:腰塌),不合生理原则,则拜下去就觉没气发音,唱不出来,此即横膈活动有障碍。

    ·横膈膜有个外号叫‘第二心脏’。横膈膜强力收缩时自然诱发丹田呼吸。拜佛的动作,促使横膈充分发挥功能,呼吸大量气体。

    ·大多数人,平日都是很浅的呼吸,故肺部中有不少‘死腔’,没有作气体交换,累积著废气废物。

    在正确拜佛的动作中,如躬身、跪伏—腹部的肌肉自然往内压缩,腰部的肌肉一起协调,就会在彻底呼气中瞬间加大腹内的压力,这时候,腹部的内脏就会像含水的海绵受挤压一样,把内脏里面静脉中含著废物、废气的血挤压出来,挤得彻底些,把这些垃圾送回到心脏、肺脏去换新鲜的血液。而放掉海绵,自然松开吸满新气,此正是全身放松而吸气之状态。清洗一块含污的海绵,若不彻底在水中一压一放,则不易洗净每一孔洞,同理,若不彻底深呼吸,也不能充分新陈代谢,排出废物。

    我们的肺脏是负责把废气(二氧化碳)呼出去的,而在拜佛的动作中,强大的深呼气,刹那之中就可以排出大量的废气,几乎达到平常浅呼气时的四倍。要有深的吐气,才能够有深的吸气(大舍大得),才能够吸入足够的氧气来供应细胞的需要。一般人因为忙著注意外在的事务,呼吸是很浅的。所以肺有一部份没有膨胀起来,好像扁扁的汽球,可以说是‘死腔’,身体中就有很多的废气堆积著,排不出去。所以,细胞的‘含氧量’也常不够。缺了氧气的细胞就容易发生癌病的变化和各种疾病。

    根据‘血液动力学’,当我们深吸气的时候,胸腔扩大了,就会变成‘负压’,因为体积变大,压力减少了,它的压力比大气压力要小,所以能够发生吸引的作用,把空气吸进来,也如用吸管吸水,或抽水机之功能,帮助血液吸回到胸部—心脏、肺,做排废气,吸鲜气的工作。

    拜佛念佛时自然会引发深的呼气,深呼后,只要完全放松,自然伴随著深的吸气。拜下去的时候是最深的吐气,呼气呼到极点。趁正要深吸气时站起来(自然而然,非刻意)。这和‘血液动力学’有密切的关系。这样的呼吸,仿佛按摩一样,以“气体压力”来按摩,一压一松来按摩每一个内脏,这是最深入柔和的按摩。横膈膜仿佛一只柔软的‘佛手’,时时亲切地持续为我们一上一下按摩。胸部、腹部的内脏,都直接、间接被横膈膜运动所按摩,这样使得血流变得强大而且顺畅。这种惊人的按摩会使得各内脏活跃起来,也生起调和的作用。拜佛的动作,使这只常体贴按摩的‘佛手’,更活跃柔软,更有弹性发挥‘内脏按摩’的功能!(佛的按摩比人为,殊胜多了!)

    而且拜佛时深长的呼吸,可以使心脏冠状动脉的血流丰沛起来,并且脑子里面负责送走垃圾的静脉血也可以顺利的回流,不致于停滞在脑子。有些人,额头上有青筋暴露起来,当生气的时候更明显,这是头部的静脉血流瘀滞的现象。也就是因胸腔压力大、阻力大,(没有深吸气),故没有办法顺畅回流到心脏的情形。

    如果能够反覆五体投地的拜佛,拜下去的同时唱念佛号,那就等于是长而且强的吐气,吐气尽头,放松自然就会吸气。吸气的时候站起来,靠著空气膨胀的力量站起来。这样多次之后,脑子的静脉就能够顺利回流更新,消除脑静脉血流的瘀滞状况。连带地,含有大量氧气的动脉血,就能够顺利送到脑部,精神的活动就能够提升,所以也有安定心的功能。

    因为脑子里面如果废物太多送不走了,必然发生刺激,会令人心不安,甚至脾气不好、想不开,就容易造恶业,就没有办法修行诸善功德。更重要的是,拜佛的时候,最好能配合佛号的唱念,佛号是佛的万德洪名,融合佛修行成就的一切功德在里面。佛名的每一个字,它的音波震动都是震彻整个宇宙法界。佛名音波震动对我们都有提升开发佛性的功能,当然有治病的效果。只要您愿意实行,都可以亲自体会不可思议的效果。

    要知道,我们的呼吸与整个宇宙,其实是没有隔阂的,是一气相通的。我们和佛也是一体的。吸气的时候,吸的是极乐世界的芬芳;呼气的时候,呼的是满虚空阿弥陀佛的心香。透过拜佛的时候,专注一心,及呼吸的体会,进而可以和尽虚空、遍法界的佛、菩萨合而为一,和阿弥陀佛同一鼻孔出气。

    南无阿弥陀佛

    我此礼敬无有穷尽

    念念相续

    无有间断

    身语意业

    无有疲厌
差异对照表
    差异对照表

    ○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不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双脚以‘前八后二’站立。

    双脚太开了。

    (载重角度不恰当,易疲劳关节痛)

    ○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不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以‘足跟’支力,腿能正直。顶天立地。

    以‘脚尖’支力,腿及骨盆向前倾斜,腰椎向前塌。

    ○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不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足跟支力,脚趾松,全身正而松。

    矫枉过正,脚趾反翘起紧张。

    ○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不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头如悬钟,有上拔之势。

    颈椎—胸椎,对直,管道通畅。

    (耳朵直对肩中)(收下巴)。

    头太仰(未收下巴),颈后出现横纹。(压折痕迹)(耳朵倾斜)

    头太垂,(耳朵超出肩前),颈—胸椎未对直。

    ○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不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立如松,正而松。合掌端正轻松。

    以足跟支力,颈椎胸椎对直,收下巴。

    仰头(抬下巴),手离胸太远,腰椎太塌向前,小腹凸。

    未收下巴,合掌手压胸,重心偏向前(不以足跟支力)。

    ○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不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向心躬身—(眼观重心—足跟中点),重心保持在后跟,脐退至对齐足跟。

    向前弯腰—(眼往前看),重心偏前,足趾载力,肌肉紧张。

    ○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不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以足跟支力,垂首,躬身。胸、腹、腿,一起后退,脊椎后拱。可拉开脊椎各节空隙。此动作可运用于日常生活之弯腰、低头工作。

    头未垂,只有臀部后退,而腰腹、胸没退—腰背肌缩紧,腰椎挤迫,神经血管受压甚,日常生活、弯腰不宜如此。

    ○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不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躬身如拉弓(拉力往后,射力向前)弓(拉力→),(‘脊’如‘弓之将发射箭’)(亦如香蕉,圆弧均匀),手臂松垂柔。

    背太驼,腰太直(腹未退),脊弧度不均匀,手臂太向前撑,又太僵硬。

    ○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不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躬身约30°—40°即可。身、腿后退。

    向前弯腰,腰太弯,(身未退)(重心偏前。)

    ○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不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俯首—躬身、松肩、垂手(重心在足跟、肌肉放松)。

    仰头、塌腰、肩紧张,颈肌、腰背肌都吃力,脊椎塌向腹部,压迫椎间孔之神经、血管,及腹部内脏。

    ○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不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躬身、松肩要点—头比脐高,俯首躬身,垂手对‘重心’(足跟中),曲膝时,重心可保不动。

    躬身时,头太低(低于臀),则往下之曲膝动作,重心必偏前。且头倒栽,脑忽充血,易头晕。

    ○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不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手垂直,对准‘足跟中点’。

    肩放松,如掉落,合掌之手,于中线上,向下伸一些,更把肩关节充分拉开,消除平日紧张累积之酸痛。

    肩紧张,没放松。心散—手指没合好。

    ○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不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小腿直,向重心(足跟中)垂手,蹲下。

    向前蹲,重心不稳,脚趾支力腿酸。

    ○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不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眼注视二足跟中点。

    曲膝时,小腿越垂直,越得力。(正看、侧看皆垂直)

    膝太开,小腿太斜,如桌椅脚斜、不稳。

    ○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不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垂首观照,小腿尽量垂直地面,脐沿中线,直下趋“足跟中”,手按地(跪下)之前,一直是以‘足跟’载力如此才能保持重心不动,(身动,心不动)可开发足跟—丹田之力。

    小腿太斜(膝超出脚趾之前),则重心偏前(不在足跟),腿必须耗力平衡支持,腿会很酸不能持久。

    ○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不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保持垂首,上身自然松垂。眼观足跟中点。

    中途仰头,压迫颈椎神经。

    ○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不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至手触地,仍是小腿直,脚跟载力,重心不动,全身松柔。

    手未触地,脚跟就离地,重心偏移,肌肉紧张。

    ○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不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手触地时,小腿仍垂直,力在脚跟。

    按地手太开,膝也太开,如斜柱子不稳。

    ○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不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跪下时,膝微开(约5公分)(勿超4指宽),指尖对齐膝。

    膝分得太开了。

    (会使趴下时,脊塌下)

    ○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不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脚掌没翻好

    跪时未翻脚掌

    脚掌V字形

    跪下,脚掌翻向上,二大趾轻相接触,坐在二足跟内侧之间,(以体重压开踝关节,刺激淋巴反射点)

    脚掌虽翻,而散乱。

    脚掌相压迫,则左右侧不等高。

    ○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不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小腹向下贴,重心在‘后’,腰背脊圆。

    ‘腰肌’错用力(向前),重心‘前’移,‘腰’背直硬。

    ○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不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手臂神经’,源自‘颈椎’神经。

    俯首—颈椎之‘椎间孔’空间大,其中之神经血管舒畅,可改善肩臂之循环,治疗肩手之疾。

    仰头:后颈肌收缩,颈椎后部被拉近,相挤,则颈椎‘椎间孔’之周围压力大,挤迫,出入孔中的‘血管神经’都受压。不利于肩、手之循环。

    ○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不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手先伸直,再撑开。

    保持俯首,脊椎后拱。肘由‘直柔’状态,以指尖为支点,向外方撑开。

    头仰起,肘弯弯按下,没先伸直再撑开(不能充分拉开肩腋)。

    充分拉开肩关节,增肺活量。

    ○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不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肩背平。

    肘分开,腋下尽量撑开,增加肺活量,肺可舒畅膨胀。

    肩耸起。

    肩、手挤迫,心、肺不舒。

    ○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不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太向前趴,臀翘起,脊塌下,手僵硬。

    五体投地时,顶门—脐—足跟中点,约在一线上,肩、腋张开,肩背平,脊椎拱起︵,印堂(二眉中间)贴地。掌心向上,掌尽量平(勿倾斜),手指放松,如莲瓣在头前约一拳之距,二手中指距4寸。

    臀翘起,头额顶著地,手伸得太远。

    ○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不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膝微分开(勿超出4指),腿能支持,令脊圆拱,神经血管舒畅。

    膝分太开,脊易塌陷,压迫神经血管。

    ○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不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由跪姿准备起身,以膝为支点,手于膝旁稍扶,‘力’由顶上拉起,则臀自然离坐,足踝灵活—翻脚掌。注意,‘颈后缘’和‘背’,对直,(颈椎—胸椎对直)

    若‘力’载于手,上身就下栽,僵硬吃力。足踝也不灵活、不易翻脚。

    ○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不合于生理、物理原则

    起立之前,先跪著,力由顶上拉起,翻脚掌翻成八字,起立才能恢复‘前八后二’,站在原位。

    没有翻好,站起不能站在原位。
疑问与探讨
    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附录

    疑问与探讨

    ·有人问:脊椎呈S型是‘生理弧度’,本就应该如此弯曲,才是‘正常’的。为什么佛家说脊椎要正直呢?(打坐七支坐法,亦有言‘脊直’)。

    ·探讨:脊椎呈S型,在医学书上,叫做‘生理弧度’,是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如此,于是就‘理所当然’认为人类应是如此,认为这样才‘正常’。(‘正常’二字,有时只能说是‘普遍如此’,和‘正确’是有别的。)到底,脊椎变成S型,是不是‘必要’的呢?人在胎儿时期,脊椎呈圆弧型(形如拜佛跪伏之状),婴儿亦然。幼儿期,刚学坐,学走路,脊椎还是‘直直的’,而长大后为什么变S型呢?(老时更严重),这是因为心多向外探寻,起立就仰头向上看、东张西望追求,很少返观收下巴;又多自以为是,少低头,慢慢颈椎就向前塌,弯曲了。又坐著,站著,忙料理眼前的外物,(如写字、读书、看黑板、打电脑、看电视、洗碗、吃饭、开车。)心被前面事物所牵引,向外攀缘,身也自然,一直向前倾,又要抗地心引力平衡姿势,久之,腰就向前用力—腰椎塌向前,骨盆也前倾了。因大多数人都如此,所以脊椎几乎‘统一’变成S型,S型变成无可避免的‘必然’(犹如空气污染)。但‘必然’,是不是‘必要’呢?是不是‘理想’、‘妥善’的状况呢?

    ·教科书上解释S型的好处,只是说—‘跳跃时有缓冲,避免直接震荡脑子’。但,事实上我们观察,人跳跃时,一定不可能以‘笔直’的姿势跳跃,一定会先弯身再跳,所以,是否须为偶而的跳跃,就把脊椎弯S型呢?—使平时体内一些该直畅才好的‘管腔’,都变成扭曲阻力大,较不通畅(这是不是很大的牺牲、损失呢?)也使脑脊髓液流动常受曲折之阻,反而影响‘缓冲’‘保护’的功能。

    ·观察许多病因,多来自脊椎太弯曲产生压迫,(包括末学自己的病因,也不例外)若能用自觉(调心)把脊椎调直些,血流之阻力、压力必会减少,免疫功能会加强。且脑脊髓液也会流畅,不但脑之营养改善,调节功能好,保护、防震的功能也会好。拜佛是很好的‘整脊疗法’,端心自然端身。

    末学昔日常苦于种种症状及阻塞、疼痛,后来,信受、体会佛这教导,又由拜佛体会‘拉开脊椎’的利益,体会调直通畅的好处,种种症状都改善了。(销除身业之障)

    ·佛家只贵‘自愿’、‘自觉’、‘自端心,自端身’,不勉强任何人。只贵亲身体验,不贵争辩胜利。您愿意坚持S型,或愿信佛,调直些,随您的智慧、福报,自由选择。因为一切善因善果,是自己享受,而苦因苦果也是自己承受。

    *肉体虽是幻化之躯,然于修行人而言,是‘法器’,用以藉假修真,虽不必贪著刻意去练身,反增长‘身见’,却也不宜非理使用,致妨碍道业,增加苦受。但始终掌握无量寿经‘端心、端身’之旨,都摄六根,一心念佛,礼敬诸佛,善用法器,导归极乐,方是至要。
后记及感恩
    拜佛与医学

    道证法师编述

    后记及感恩

    在‘毛毛虫变蝴蝶’录音带及书(‘癌细胞变快乐佛细胞’一集)中介绍过拜佛好处利益之后,陆续有很多人问起拜佛的方法,建议出版专集介绍,并提出各人学习拜佛中,种种身心的问题。原先,我们只拟用一小册,以图片简介‘方法’,但后来因问题太多,不得已须说明其中细节原理,使大家能明理,切实起行,自行调心调身,消除生活中身、心的痛苦、烦恼。

    为使读者对拜佛要领,内涵能一目了然,附上图解照片是必须的,但因无现成相片可用,故敬邀诸位发心习学之居士,各自在家拍摄‘分解动作’照片,寄给末学整理。由各人学习照片及心得中,发现了不少共同的问题,于是,篇幅越加越多,变成了“厚厚的”小册子。

    过程中,很感谢各位法师居士们不惜辛劳、资财,甚至重复多次拍摄,如紫华园居士伉俪,为了改正一、二个动作,就拍了十卷底片,由炎夏忍受灯光高热,拍到寒冬,还是一片热诚欢喜。参与的每位菩萨都很有耐心,忍耐‘失败重来’的辛劳。而‘利他’之事,无形中必定‘自利’—有几位居士因重覆改正拍摄努力练习,结果,无形中矫正了脊椎压迫之老毛病,宿疾因而改善痊愈了,甚至人也长高,(脊椎间隙拉开),手也变长了(关节松灵)。有的老菩萨本是满头白发而常礼佛后,新长出之头发竟是黑的。

    又因书中言及医学原理,必须引用‘人体解剖图’,以说明构造,而每本解剖教枓书上,都标明不允许任何型式之翻印,为了尊重作者、出版社及版权法规,故而无法采用现成图谱,只好自己亲手学习恭绘各解剖图。末学参考学习各书所绘的简图,当然没有原教科书上的照片详细精美,此实不得已之作法,恳祈大家原谅包涵。学习恭绘解剖图中,也体会到一套解剖教科书图谱制作之困难。末学参考模仿现成的图书,要恭绘尚且不易,何况原作者由详细解剖大体(尸体)到构思、立体表现,及透视图策划绘制,他们的历程一定更困难、艰钜。

    末学傻傻地以愿帮助大家礼佛同成佛道之心,一笔一佛号,习绘解剖图供养大众,谨向各参考书籍之作者们,致深忱敬意、谢意,并念佛回向,同生极乐国。

    深深感恩素未谋面的‘○○念佛会’,毅然承担下来繁琐的出版前编辑工作,会中同仁热诚发心负责电脑合成及打字。为了帮助大家观想当下立在莲花上拜佛、接佛足,三宝弟子(他(她)们不肯列名)诚恳求佛加被,用心制作。由于各自拍摄之相片,有的背景光线未臻理想,故而使相片处理工作相当辛苦吃力,但令人非常感动的是他们整个过程都说‘满腔欢喜’,更使末学‘满怀感恩’。

    也感恩陈医师及电脑工程师林正楷居士,热诚相助打字、制作‘拜佛深呼吸对身心利益’章中的图。大家有时难以想像,为了一张表现呼吸动作的解剖图,由揣摩,到绘出修改,须耗费多少生命光阴。但也唯有投注付出的人,最能获得‘了然于心’,扎实的利益。

    一纸、一笔、一刀、一图的提供,甚至奔波邮寄、包装、影印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缘,感谢大家慈悲发心,愿一切合作因缘都化作往生佛国之资粮,回向众生同生极乐。谨向诸位合作出书的菩萨们,深致敬意谢忱。

    示范及摄影:林美雅、刘文隆、邓焕云、王玉娟、何三江、张碧香、黄南旸、蔡凤宝、吕振安、蔡佩芹、黄崇玮、罗晓蓉、侯怡如、许琼文、黄靖婷、黄靖欹、叶庭沂、蔡淑惠、蔡之芸、游金花、罗玉实、叶美淳、叶全佑、朱文央、林永风、曾丰琇、林翔逸、林浩霆、魏瑞云、黄文龙、杨厚生、谢清佳、苏义发、蔡碧秀、魏志雄、蔡志明、郑素水、叶全真。

    美术编辑电脑合成:三宝弟子、林正楷、许育硕、罗晓蓉、方铭诗

    电脑打字:三宝弟子、蔡凤宝、黄南旸、林正楷、林珊如、谢慧芝、何文绮。

    骨骼、模型、器材及参考书提供:道祥法师、妙音法师、蔡木象、林陈玉女、陈忠铃、陈忠信、林永风、吴建峰、林美津、林美薰、林美瑛、李翼安、林昌棋、林淑美、蔡平贵、谢素珍、王世勋、高韵淳、沈文示、陈建利、游芬媛、刘文隆、林美雅、何三江、叶宽财、林宏荣、蔡平佃、吴秀鸾、蔡文基、林来宸、蔡志凯、蔡佩谕、许琼文、侯怡如、蔡绵绵、陈智濠、陈守村、林淑容、魏瑞云、魏白桂、许应鹏、林冠宇、林佳仪、郭惠瑛。

    校对:妙音法师、魏仰莲、侯怡如、许琼文老师、杨厚生、谢清佳

    感谢凡云企业慈悲允用观音圣像

    图谱参考书籍及CD:

    THECIBACOLLECTIONOFMEDICAL

    ILLUSTRATIONS(FRANKH.NETTER.M.D.)

    ATlasofHumanAnatomy(Sobotta/Figge)

    ColorAtlasofAnatomy(Rohen/Yokochi)

    TheAtlasoftheHummanBody(Takahasinagao)

    3D人骨百科全书(玉课科技)

    图解临床脑波检查法(黄世贤译)

    五行磁吸针磁疗针灸学(郭立文著)

    针灸科学(黄维三著)

    中国针灸学基本教材(庄育民著)

    感谢台湾大学晨曦佛学社念佛组全体学长,及台湾科技大学杨锦怀教授、邹永雪伉俪、台湾大学谢清佳教授及李郁雅、黄上铭、李志伟、林志雄、徐佳琳、吕瑞旻、林慧怡、刘嘉凡、张国忠、李伟菁、叶馨琇、徐湘婷、罗正普、许云翔、王敏华、李文钟、江育贤等慈悲切磋,提供宝贵意见,协助出版。

    本书内容,欢迎助印流通,请勿擅改、增减内容。为尊重书中人物肖像权,本书中之照片,请勿移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