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天竺三藏法师波罗末陀译
《大正藏》第68卷No.2269
No.2269[cf.No.1595]
摄大乘论释略疏第一
陈天竺三藏法师波罗末陀译
日域东都长泉院苾刍普寂疏
夫此摄大乘论者。无著菩萨为申阿毗达磨经摄大乘品以提示大乘纲领造也。当时有天亲无性二大士制之释论。今之所疏乃天亲释也。凡此论十种胜相。始于依止终于智果。因缘唯识以阖辟之。无相真如以彻尽之。盖斯彼大乘三摩地中来。少文句中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欲使乐大乘者生深信解解以起行行以成果。其犹神龙滴水雨澍大木。无言之言抗思议而玄籍云布。非有之者泯能所而邃彩月玄。实乃摄大乘之玄轨趣菩提之王路也。苟学大乘者。宁可外乎此而异求焉哉。今将解此论略开十门。一教兴所因。二藏教所摄。三所诠宗趣。四能诠教体。五教所被机。六依止差别。七遣除情计。八矫救时弊。九传译不同。十随文解释。
初教兴所因者。是中有三。谓本教兴起。本论教兴。释论教兴。初本教兴起者。夫佛教之兴因缘无量。经言。如须弥山不以无事及少事少因缘而能令动。佛亦如是。大因缘故而有所说(云云)华严性起品初广说性起正法有大因缘。又智论之初广辨般若教起因缘(云云)可讨。次本论教兴者。阿僧佉菩萨位登初地证法光定。得大神通事大慈尊。慈氏菩萨恒于夜分从睹史天降于禅省。为说五论之颂(云云)瑜伽五分之宗教于是兴起焉。此论乃瑜伽十支之一支也。盖斯依阿毗达磨经及诸大乘经。为单显示菩萨所应知之法义以使大乘种性及不定性者直尔趣入于大菩提故制也。后释论教兴者。传云。婆薮槃豆初学小乘。不信大乘。谓摩诃衍非是佛说。阿僧佉法师教谕(云云)渐得悟知大乘乃究竟了义小乘而非极。遂回趣于大乘。遍学方等经典悉得通达。因闻诵华严十地品阿毗达磨摄大乘品深悔前非。欲割舌以忏罪愆。无著菩萨止其自割。示谕云云。乃嘱以十地经。制以摄大乘品。令其造释。故此二论乃婆薮槃豆菩萨创归大乘之作也。本末教兴梗概如是。
二藏教所摄者。此中分二。初明藏摄。后辩教摄。初明藏摄者。此论者二藏中即菩萨藏摄。三藏中即阿毗达磨摄。诸藏名义开合等具如大乘义章第一法苑藏章等明。可寻。后辩教摄者。教有三种。一小乘教。二大乘教。三一乘教。初小乘教谓二乘道。是人空教。次大乘教谓三乘共学。是法空教。后一乘教谓但菩萨乘。是如来藏教。所谓一乘教中有始门焉。有终门焉。若始门所说则以生灭阿梨耶为缘起本。真如藏理为诸法性。言真如凝常与诸法非一非异。不许随缘。言依他是相圆成是性。未许性相不二。言三乘五性不同。趣寂二乘永不作佛。无性有情毕竟不成三乘道果。真俗二谛迢远不同。以有为智证无为理。四智心品为相所迁。佛果报应有为无漏等教理智断分齐调然。若终门所说则建立真如缘起。即言生灭不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阿梨耶识。说依他无性即圆成实。说一切众生平等一性。谭真俗不二理智不二一切法常住圆融无碍等教限可辨。今此论本末所说正明始门。兼含容从始入终之密意。与隋唐译颇有迳庭。次下当辨。
三所诠宗趣者。先辨宗。后乃明趣。初辨宗者。此论十种胜相。即以大乘境行果为宗。谓初二是境。次六是行。后二是果。于初境中。初乃阿梨耶依止诸法如实因缘。第二乃明一切法唯识。三性三无性二无我真理。次行六义中。初一乃地前有相方便行。次二乃地上无相真修行。通达修习二位可知。次三是三学圆满。后明果中。初乃断果。后乃智果。十义连接宗致炳然可知。后明趣者。盖此论乃以十义次第显明菩萨乘教理行果。使有种性者信解诸法如实因缘三性三无性理。修唯识观行。从缘修行入十地真修道三学圆满。成就十波罗蜜。破二执。断二障。证得智断二果而为其趣已矣。
四能诠教体者。法苑总章广明教体。初举外道六计。次叙小乘六计。后明大乘二宗。谓边体中体。于中体中亦叙二计。初则龙军无性及佛地论中一师说。后乃护法亲光等说。次举二种四重出体料简(云云)唯识述记对法抄明大乘论体大旨相同。此释义旨精密。但以无性论师同计龙军者不允。唯识料简末云。又解。无性且约亲缘。说自心现。以为教体。非无佛等所说本教故(云云)此似基师后自知其非加此会释应考。今此论教以本从末则以声名句文为体。以末从本则以唯识为体。摄相归性则以真如为体。可知。又华严探玄记第一广开十门。约教辨体。从浅至深而无余蕴矣。具如发挥辨可寻。
五教所被机者。所谓菩萨乘始门则建立五种性。于中但有菩萨种性及不定种性而堪受此教也。余非其器。若据终门说则五种种性乃约此世。而不由毕竟。故以菩萨种性及不定种性为正所被。余为转为远为。何以故。以许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故。今此论也。其显了说则虽判在于始门分齐。其秘密说则往往有二乘毕竟回趣大乘之旨。可谓从始向终之玄猷矣。对挍诸隋唐译。颇有抐凿。入文当辨。
六依止差别者。此中有二。初辨识名数。后正辨依止。初辨识名数者。先释名。后辨数。初释名中。初正释阿梨耶名。后因释阿陀那名。初释阿梨耶名者。是有诸家异释。若据地师意则大乘义章三末云。阿梨耶者。此方正翻名为无没。虽在生死不失没故。随义傍翻名别有八。一名藏识。二名圣识。三名第一义识。四名净识。五名真识。六名真如识。七名家识亦名宅识。八名本识(略抄)若依摄论则以藏为阿梨耶义。而以三义释藏。而新旧两译释义颇异。至下当知。唯识论师亦以三义辨藏。诸师异同可知。次因释阿陀那名者。是亦诸师异解。若夫地论师则以阿陀那为第七识名。大乘义章云。阿陀那者。此方正翻名为无解。体是无明痴闇心故。随义傍翻差别有八。一无明识。二名业识。三名转识。四名现识。五名智识。六名相续识。七名妄识。八名执识(略抄)名义可寻。若依新译唯识宗则以阿陀那为第八识名。执持为义。如章疏释。若夫摄论旧翻则或为第八识名。或为第七识名。新译家以谓旧翻错矣。寂曰。旧亦有道理。非必错谬也。至下当辨。后辨数者。识数多少。亦有异说。或立六识。如小乘诸部经论及般若部经论或立七识。谓眼识乃至阿陀那是也。第八梨耶体非心识。是空理故。如菩提流支等或立八识。如旧地师勒那伏陀等及新译唯识论宗或立九识。是有二说。一真妄相对。以成九识即取真如为第九阿摩罗识。如大乘同性经金刚三昧经决定藏论转识论等说。真谛法师等建立九识乃由此说也。二因果相对。以成九识即开如来净第八识为第九识。如慈恩等。如法苑唯识章明。后正明依止者。所谓梨耶依止异义纷纠。今且举四说。备之检寻焉。何等为四。一者地论师说。二者摄论家说。三者唯识论师说。四者起信论家说。初地论师说者。地论第八释余处求解脱之文(云云)又第十云。复住报行成者。善住阿梨耶识真如法中故(云云)地师依此等文。以计。阿梨耶是本净。如来藏识。阿陀那是执识也。无明妄识也。妄识与四烦恼相应污染本净识。生起执持二种生死不净品法(云云)如大乘义章八识义中明。章旨甚深。宜细披寻。二摄论家说者。论第一胜相中广明阿梨耶依止。乃说阿梨耶是无明无记识而新旧两译颇殊泾渭。入文当悉。三唯识论师说者。凡有二说。如安慧难陀等计阿梨耶识无明不了与微细法执相应故。亦有所知障(云云)如护法等计阿赖耶识不与二执二障俱。何以故。不与无明及慧相应故。二空智品俱起故。梨耶是白净无记识故(云云)古人会云。两俱有理。何者此识有二门。诸业烦恼所感义门是异熟果故非是迷执。护法等师乃得此义门。若据根本无明所发义门是等流果是即迷执。安慧等师乃得此义门(云云)寂曰。此辨固有一理。恐未允当。余窃谓护法所计乃大乘始门之义。安慧等说是从始向终之义。故有此异耳。李唐已来。泥慈恩家之流偏尚护法以为正义。贬安慧等为不正义。盖不是公论也应思。四起信论家者。谓生灭与不生灭和合不一不异名阿梨耶识。建立如来藏缘起许真如熏变(云云)此即依楞伽胜鬘等诸大乘经而立义焉。如上诸家。护法所立是大乘始门之说也。起信论十地论所说乃大乘终门之义也今此摄论者。若陈译则正是始门之论。而隐然含从始向终之趣。至文当明。若其后译则与护法宗。大旨相似。如安慧难陀等计仿佛于旧论。往往有从始向终之义门。但十师各论不传故难知巨细。寂深憾焉所谓始门乃地前教。地前智浅故未全显阿梨耶之实义。故于唯生灭白净无记识立缘起本。所以智断行果并皆不出其范围所谓终门乃地上教。地智深胜故显了说梨耶之实义建立如来藏缘起。所说分齐如上已明。所谓从始向终之义门即当地相似分。如台教谭别向圆修也。如上三门盖斯法性自尔之原言也。例如大小两乘之四问有分通大乘之小教也。是亦有原理而然也。岂可偏执一门乎哉。
七遣除情计者。第一义谛迥出四句。经所谓生生不可说。生不生不可说。不生生不可说。不生不生不可说。不可说亦不可说。但由有悉檀因缘故得有四说。赴缘四说。但有假名。假名之名名即无生。是名无说之说无示之示。是为真佛教。夫大乘方等所说缘起乃界外不思议之法门。是于无相无倚大空寂中而施设焉。犹如空中风之不可把捉不可数量。岂容得以情谓而计较乎。法入情窠便堕四句。所谓法性缘起即堕自生句。所谓无明缘起即堕他生句。所谓法性无明和合缘起即成共生句。所谓法性自尔即堕自然计。如是四句即名四取。四取是生死本。亦伤慧命之见刺也。所以龙树大士所造诸论以遣荡四句为先。遣荡乃破相也。当知一切法空是大乘缘起之基础也。若空慧未明而建立大乘秘密缘起者。犹如软泥上构大厦。随建随颠。安得成立焉。如夫马鸣无著天亲等并皆证得大乘三摩地。凡有所说悉从空寂无相无倚依中来。故或说法性缘起。或说无明缘起。或说共缘起。并皆妙说。互不相妨。而传译已后。通论诸师转入情见淳源渐漓。如来藏阿梨耶将仿佛乎僧佉自性之计。故天台法华三部中凡欲明如来藏圆实性理则必以拂四句而为先驱。指摘地摄通论家之说将堕四句其旨恳恻。其恶四句。犹如仇怨。其贱情见。恰如粪唾。斯乃由恐大乘秘密缘起才入见丛则翻然堕于外计也。智者拔萃出类之知见如是。而后学台教者则不然。不尚空宗。不喜遣荡。偏以说具谭性而为高到。以愚见之其将入四取之趣几倍于地摄师。智者今若见之其谓之何乎。苟欲学阿梨耶缘起之教者。先须于是舐胆矣。
八矫救时弊者。夫法久之生弊。弊极之为邪者运之自尔也。佛灭四五百年后。毗婆沙宗。日寖陵夷。名相烦芜。如闹丛林。至乎众贤其弊极矣。三藏实义于是蔑如。时有马鸣龙树无著天亲等大士。兴起大乘教以显三藏实义。是乃弗获已而开阐如来秘藏而已。暨于法入像末。大乘教中众弊竞起。至今滋曼。其弊颇多。今且略出最蔀障正法者四焉。一如文取义之弊。二学躇阶之弊。三以权蔽实之弊。四以实废权之弊。初如文取义之弊者。凡方等大乘经典者界外秘密不思议之教。虽寄名事。其旨则不必如名事。故经论之中切诫随文解义之文甚多矣。即此论之中处处指斥依文判义。至下当知。七卷楞伽第四广说不应依语取义(云云)颂曰。若随言取义。建立于诸法。以彼建立故死堕地狱中(云云)十卷经第五亦同又四卷经第四云。如来不说堕文字法。又十地论第二云。汝等不应如声取义。随声取义有五种过。一不正信。二退勇猛。三诳他。四谤佛。五轻法。探玄第十释云。如言之义都无所有。而谓实有故不正信。二不能励心舍相求实名退勇猛。三法实不然为他宣说云法正尔故云诳他。四言是佛说故云谤佛。又佛意正在离言之义。而谓佛智缘所执相故亦谤也。五谓法浅薄同于世称言之事故云轻法(云云)又云。小乘言教显如言义。大乘言教显离言义。妙玄第六云。方广一部从所表为名者。方广之理虽以名说。而妙出名言。虽寄事以彰。然不可如事而取。故不就名。不就事。就所表以为名也。(文)大乘秘藏不应如文取义也。佛教祖诰大略如是。浇季之世。人机渐薄不乐修智。贪速功而乏远志。竞名相而蔑理致。虽终日对文句。于文外之妙旨则眊眊焉。便方等不思议之玄文同队于世问浅薄之名言。甚则遂至有将醍醐为毒药去而欲使他啜其毒涎者。诳他谤佛之愆。岂可不惧哉。惟阿含等三藏界内教尚有叵如文取义者。况于大乘界外玄藉乎。佛藏经云。力轮害阎浮人其失犹少。有所得心说大乘其罪过彼也。(文)此有所得者即指堕四句之心也。问。不如文取义。岂容易乎。学者如何免其失耶。答。闻思修证次第进趣。渐入玄城者。是为免守文失义之咎者。若不堪思惟修证者。自知闻所成慧犹如蹄涔更有灵慧似乎江海而不生上慢。不入见丛。谨心受读研核经论及古贤章疏。毫不加胸臆者。亦应能免其咎也。次学躇阶之弊者。夫教之被机有横有竖。所谓横者。谓由十因缘所成众生机类不同教亦非一。诸乘诸教随应其感。是名为横。所谓竖者。谓人天善增胜位乃厌三界心生入于人空教。人空智极位入于法空教。法空智极位入于中道第一义随位增进乘教随转。从卑至高。犹上阶梯。是名为竖。如天台四教华严五教及大日经十住心等并皆有横竖二义。若通论十方世界则横竖二化随时随处悉檀成益。其犹经纬。若别就阎浮一化则竖为正轨。横为密化。法华迹门开显涅槃前分诸喻大日经十住心三劫六无畏等即显示阎浮一化渐入秘藏之秘术也。可察。后代学教者偏执横义。忘却竖义。妄贪高妙。不修卑近。恰如鄙夫之论宸扆。只是虚头全无实义。是名学躇阶也。今此论中处处显竖入之密意奇且妙矣。唐译之中都没其趣者何耶应思。次以权蔽实之弊者。印度有一类偏执三藏不信大乘者。其计云云。支那有慈恩宗。以三乘五性之教为了义真实。以一乘一性之教为不了义方便(云云)盖基师乃创业垂统之初簧鼓五分宗之一术而已。不可深责焉。后承嗣者展转固执。果然而成权蔽实之弊。而察其弊源。盖乃由不领会教之原旨也。此弊极则遂成以权谤实之邪见。此见决定则入阿鼻。若印度无垢友新罗顺憬覆辙。岂可不惧哉。此论往往有从权入实之密旨。是医此弊之良药也。可知。后以实废权之弊者。夫权实教法乃最清净法界等流毗卢遮那之智印也。非实则无由施权。非权则无由显实。权实不离。如婆罗迦邻提。所以深则由深即玄。浅则由浅却妙。大小高下皆亦如是。譬如三层楼之由基础。人天善法犹如基础。二乘善法犹如初级。法空大乘犹第二级。如来藏教如第三级。岂有楼之不由基础乎。岂有上级之不由下级乎。合譬可知。嵯乎奇哉。佛灭过千年后。以大废小之弊起焉。尔时正法灭而入于像法。二千年后。以圆废偏之弊起焉。尔时像法灭而入于末法。法衰之与弊起啐喙同时之理数耳。十轮经第五第六第九深诫权实互障互谤之大罪愆。可寻。上件四弊乃障正道之荆棘。损慧命之砒鸩也。苟志学道者不可不务袪此弊矣。
九传译不同者。此中有二。初正明传译不同。后因叹疏不传。初正明传译不同者。本末二论各有三译。本论三译者谓魏译陈译唐译。释论三译者谓陈译隋译唐译。事缘出于续高僧传。可寻。世称三论同本异译矣。寂窃谓此非必同本也。所以知者。前译有之而后译无之者。岂三五数也。而其此有彼无者多。是从始入终之奇说也。盖印度已有两本流行而传译不同乎。然两译之所有无学者诤论云云。印度学人有规规乎始门者削去从始入终之说与。有好乐终门者增加从始入终之说与。此不易知也。然译本优降不可辄议焉。但所以余深尚陈译加之疏解者颇多矣。今且略提其二焉。一者文义雅古间有超情风。二者处处含容从始向终之趣。超情乃入理之梯隥。佛门之标帜也。岂可不崇哉。少有从始入终之趣则自显始终一致始终相成等之义。亦能彰始终二门各有原旨乘教低昂悉妙。亦能除遣前科所列众弊。其益不可称计焉。惟旧翻经论多存此幽致。惜哉不传者大半矣。真谛三藏曾翻十七地论。译出五卷。后翻广义法门经及唯识论等并皆不行。余窃谓旧十七地论唯识论应与旧摄论而同致也。所以知者。妙玄及大乘义章所引唯识论文硕异唐译。是其证矣。寂不能不慨然于此。今赘论焉耳。后叹疏不传者。此论传译已来制疏者盖向数十家。谓真谛疏。智恺疏。慧赜疏。昙迁疏。法护指归。道基疏。僧辨疏。慧体疏。灵润义疏。智俨疏。窥基疏。神廓疏等。载在史传。而其书都无流于此邦者。世传神廓疏在于南都库藏。而未闻有亲阅览者。未审昔在而今已湮没乎。嗟乎其似乎碔𥑇类乎砒霜之书盛行于世。而人亦十袭珍重。其玙璠者夜光者多逸而不传者何耶。教家所可憾者多矣。愚衷为此𢢀然。斯其一也。
十随文解释者。今旦就释论以分科节。文分为二。初叙题号。后正释论文。初中有二。今初题号。
摄大乘论释卷第一。摄大乘名义具出于初章首。次下当辨。○后撰号。
天亲菩萨释。大士事迹载在于天亲菩萨传。可寻。○后正释论文于中分三。一归敬叙由分。二正释分。三叹德劝诫分。初中亦二。初归敬三宝。后叙释论由。初中有三。今初归敬佛宝。
释依止胜相中众名品第一(寂曰。此品名应在于偈颂后。今从文便而安于兹耳)。
智障极盲闇(至)顶礼佛世尊。此中初二句出所破障。次二句显能破智。次一句明障尽果满。次二句叙断智二德。次五句彰恩德。次四句明不住处涅槃。次二句明二利究满。后二句正述归敬。所谓智障即所知障也。有相有分别转心障智令不明了。智不明了则不能真俗融即不二。菩萨登地已一数数修智。及入第五地方得真俗融会。尚有功用故或时间断。第七地无相行成已。入第八地。从是已去。不二心品恒转不由功用。但有极最微细法执。至佛究尽。今此论正明菩萨道。为胜者说故单叙智障。而不言烦恼障耳。如理如量者即指真俗二智。唐译云尽其所有如所有是亦如次权实二理也。文旨稍异。可知。无分别智光者。如下慧学胜相中辨。理断及恩德具如后二胜相中明彰恩德中。初一句明行大悲。后四句明随机说法无功用。次明不住处涅槃中。由智故不住生死是不同凡夫。由悲故不入涅槃是不同二乘。次明二利究满。由智故自利极。由方便故利他极。或可二利两由般若方便而究竟焉。后正明归敬中。三业敬仪如诸疏述。○二归敬法宝。
是无上正法(至)顶礼真实法。此中初二句正显法宝。次三句明受行得胜果。次二句明诽谤堕恶道。后二句正明归敬。所敬法宝不出四种。谓教理行果是也。今初四句如次当于理教行果可知。甘露妙迹者大小不同。若小乘法则。或以见谛迹为甘露。或以灭理无为为甘露。若大乘法则。或以诸法实相为甘露。或以大般涅槃为甘露。今正指大乘甘露。兼通二乘甘露。次明谤罪中。无底狂坑者乃指地狱。狂应作枉。枉者邪曲也。谤法得罪且如法苑珠林二十六引经论明可寻。后正明归敬中。由智者解也。此即标由智及信以显非是由名利谄谀等心也。○三归敬僧宝。
住道住果僧(至)佛圣弟子众。此中初二句正标僧宝。次六句显僧宝德。后二句正明归礼。初中言住道者。道有多种。谓二道。三道。四道。五道等也。二道谓有学道无学道。三道者。谓见修究竟是也。四道者。即加行。无间。解脱。胜进。五道者。即上三道加资加二位。今即言住二道三道也。唐译云学无学是也。若约菩萨僧则初地已上为真僧宝。唯取有学等可知。住果者即四果支佛。若约大乘则亦取十地菩萨。是分果故名为住果。问。此论单显菩萨乘理。应唯归菩萨僧。何归礼二乘僧耶。答。瑜伽是三乘共教故。六十四卷明三宝中通取三乘三宝。藉令单明一乘。一乘始门即同三乘共之大乘故。且依从小向大从始向终之秘密则二乘僧即菩萨僧也。二乘无学者若据智障厚薄则尚不及菩萨十行。若据惑障有无则比肩于八地。经言阿罗汉独觉大力菩萨者由此也。格位依教差别可知。问。僧宝唯圣耶。将通凡耶。答。福田僧通凡圣。僧宝唯取圣位。瑜伽云见道已上可见。法华三宝章中说二义。以局圣位为正。次六句中。初一句标二智是自利德。后五句显田益是利他德。福田义具如法苑珠林二十九明。三宝差别出于大乘义章第十法花三宝章贤首三宝章等辨。可寻。○后叙制释论由。于中有二。初叙本论所由。后依尊下叙释论所由。初中亦二。初叹时人弊。后正明本论兴起。今乃初也。
聪明邪慢人(至)正理非所证。此中初二句明时人退失教证。后二句明教行殉执正理紊乱。唐译云。轨范诸师今减少。真法正理多浑浊。皆由聪睿邪慢人依自寻思失教证。文旨明着。可知。○后正明本论兴起中二。初正明论兴起。后广论主智辩。今乃初也。
事弥勒菩萨(至)下心归尊敬。此中初一句举所承师。次一句出所依定。次二句叙能证智。实法相三字即所证理。次二句正彰论说。正法等者指所诠理。次二句明弘通遍。次二句显论胜妙。初句乃标深大多。后句乃述所依胜。后二句叙他信服。事弥勒等者。唐译有我师言。今颂窄故义不周足。可知。依止日光定者。此论第十七明显现甚深中云。遍满诸世间由法光如日。释曰。说三乘十二部经。犹如光明定。唐译云放大法光三摩地。事慈氏入法光定之事缘。如天亲传载。无动及出世者盖指无漏不退智也。甚深等者。庄严论第一以甚深广大种种说释。可见。○二叹论主知辨。
细密法难通(至)雨甘露文义。此中十句。初八句述智德。后彰辨说。初中初一句标所知法深玄。次四句明智无著无碍称其名。次一句叙智人称赞。后二句述天人智识礼敬。细密法等者。解深密经云甚深最甚深微细。最微细难通达极难通达。是利等八世法亦云八风。增一阿含三十九(十四纸)瑜伽伦记五上(二十纸)云云。余文可解。○第二正叙制释论由。
依尊随分闻(至)怖畏大海人。此中初二句明有师承。次二句明依摄决择意以作释。后二句叙制意。尊者指阿僧佉菩萨。随分闻者自谦词也。犹如乞雨鸟者显所闻未满犹渴望师教。乞雨鸟者盖指雨鸠也。天将雨鸠频鸣。宛似乞雨故称乞雨。古诗云鸣鸠唤雨来是也。次二句中决定藏者是指瑜伽摄决择也。唐译即言从广决择。可见。后二句中怖畏大海人者乃指不堪广闻者也。唐译云怖于极大文海者。寂谓准望唐译今本大字是文字形误乎。应考。归敬叙由分竟。
○第二正释分。于中有十三品。初依止胜相中。众名品中二。初分章。后释文。今初。
释曰此品(至)众名。○二释文中二。今初标章名。
无等圣教章○二正释中分为五段。初标所依经名。于中有三。一述标所依经名由。二重释三藏二藏义。三引起后文。今乃初也。
论曰摄大(至)多罗释曰(至)法性为相。此中初明大乘教依一切种智因甚深广大法性而起。次明大乘若离佛加则不应解脱。次若离下明标依经所由。于中初乃为显此论是圣教。次则为显所依经名次则因述造论所为。次述标经名二由。次彰大乘言简小乘对法。次明说修多罗名乃简非圣说。次明为显此论是菩萨藏摄。寂曰。次说下应有大乘言。后复次立藏下明三藏摄。庄严论一颂云。入自大乘经。现自烦恼灭。广大甚深义。不违自法空。释曰。今此大乘亦不违三相。入自大乘修多罗故。现自烦恼毗尼故。由菩萨以分别为烦恼故。广大甚深即菩萨法空。不违此空得大菩提故(云云)唐释则摄举此文。其旨似释佛说大乘即三藏摄。如陈隋译则似转用彼文以显此论是大乘阿毗达磨。学者思焉。○第二重释三藏二藏义。于中有三。初明三藏二藏乃开合异。二释藏名义。三广释三藏义。今乃初也。
此菩萨藏(至)菩萨藏。此依庄严论四述求品。○二释藏。
此三及二(至)应知义。此中上句乃释藏名。下此摄等句是释藏义。藏之名义如俱舍论第一疏记辨。可讨。○三广释三藏义中三。一明九因成三。二明三藏通用。三明三藏各有四义。初中亦三。初标数。次正明九因成三。后结释。今初。
云何成三有九种因○二正明中三。今乃初三因。
别立修多(至)实法相故。此下通别二释。全依庄严论第四之文杂集论亦引此释。彼第十一云。问。何故如来建立三藏。答。为欲对治疑随烦恼故建立素怛缆藏。为欲断除所化有情于种种法发起疑惑。宣说契经应颂等故。为欲对治受用二边随烦恼故建立毗奈耶藏。二边者谓欲乐行边。自苦行边。对治受用者。遮彼受用畜积等故。开彼受用百千如法衣服等故。为欲对治自先取执随烦恼故建立阿毗达磨藏。处处广释诸法差别如实相故(文)增一阿含第十说二事。一着乐是卑下凡贱之法。二诸苦行是外道法。舍此二法为至要之道(取意)○第二三因。
复次为说(至)。无倒义故。杂集十一云。为欲开示三种学故建立素怛缆藏。所以者何。要依此藏所化有情解了三学。由此藏中广开三种所修学故。为欲成立增上戒学增上心学故建立毗奈耶藏。要依此藏二增上学方得成立。所以者何。广释别解脱律仪学道。圣教为所依止。方能修治净尸罗故。依净尸罗生无悔等渐次修学心得定故。为欲成立增上慧学故建立阿毗达磨藏。要依此藏增上慧学方得成立。所以者何。由此藏中能广开示简择诸法巧方便故(文)三藏诠三学处有克性门。有兼正门。如搜玄记及起信义记等辨。又法苑藏章广解云云。○第三三因。
复次正说(至)阿毗达磨杂集十一云。为欲开示正法义故建立素怛缆藏。依止此藏。文义易了故。为显法义作证安足处故建立毗奈耶藏。依止此藏能修二种作证学行故。毗奈耶是法义作证安足处。安足处者是所依义。为令智者论议决择受用法乐住故建立阿毗达磨藏。依止此藏诸有智者更相问答论议决择受法乐住。由此藏中以无量门开示诸法自相共相等真实法性故(文)○三结释。
由此九因缘故立三藏○二明三藏通用。
此三藏通(至)故得解脱庄严论四云。问。别用如此。通用云何。答。熏觉寂通故解脱生死事。此明解脱生死是其通用。由闻故熏。由思故觉。由止故寂。由观故通。由此四义生死诸事大得解脱(文)○三明三藏各有四义中二。初先述其胜益。后正明。今乃初也。
若略说(至)则至流尽。庄严论四(六纸)云云。与今相同。但彼云成就一切种智为异。可知。○二正明三藏各有四义中有三段。今初明修多罗四义。
云何一一(至)灭惑是事。庄严论四云。修多罗有此四义。一依。二相。三法。四义。能显示此四义故名修多罗。依者是处是人是用。谓随是何国土。随是何诸佛。随是何众生。如来依此三种说修多罗。相者谓世谛相及第一义谛相。法者谓阴界人缘生谛食等法。义者释所以(文)寂曰。依相法三诸论概同。但释义之文各异。隋译云义者随顺相续故。唐译云义者谓随密意。余窃谓庄严及今译摄论其旨易解。此论释义是为要妙。应思。○二阿毗达磨四义。
阿毗达磨(至)故名解。庄严论云。对者是向涅槃法谛菩提分解脱门等说故。数者是相续法。于一一法色非色可见不可见等差别无量说故。伏者是胜上法。于诤论众中决判法义退彼说故。解者是释义法。由阿毗昙修多罗义易可解故(文)唐译释数法云数数宣说训释言辞自相共相等无量差别故。法苑藏章释云。以理为法。以教为数。法之数故云云。准此诸文。数字去呼。古人以入声释者。不允。何以故。指种种说名为数数故。○三毗奈耶四义中二。今初四义。
毗奈耶有(至)法尔所得庄严论四云云。与今粗同。彼明缘起中唯出四种。不言八种。四种中第四言无恭敬心。瑜伽九十九(五纸)与今同。初二为下品。第三烦恼盛为中品。第四为上品。可知。隋译明还净云。由净心非治罪法。如禁戒摄持故。唐译云。退净者谓由意乐不由治罚。如受律仪。文明出离中。庄严论云。出者罪出离。此有七种。一者悔过。谓永遮相续。二者顺教。谓与学羯磨治罚。三者开许。谓先时已制。后时更开。四更舍。谓僧和合与学者舍。是时先犯还得清净。五者转依。谓比丘比丘尼男女转根出不共罪。六者实观。谓法优陀那由胜观察。七者性得。谓见谛时细罪无体。由证法空法尔所得(文)隋唐两译文稍有异。义则无违。如瑜伽六十八六十九九十九第一百卷广明毗奈耶法。○第二四义。
复次毗那(至)云何不犯。庄严论云。四义者。一人。二制。三解。四判。人者谓犯罪人。制者谓依彼犯人大师集众说彼过失制立学是。解者谓如所制。更广分别。判者谓云何得罪。云何不得罪。如是应持(文)此论文旨明畅。可解。○三引起后文。
今当释本文○第二说处。
论曰佛世尊前。释曰欲显(至)无异言。隋唐两本其旨全同。○第三能说人。
论曰善入(至)萨释曰已得(至)二行。已得陀罗尼等者显大乘所说是三摩地总持中法门。又显等者彰所说从证诸法如实相来。何故但言等者征也。欲显诸等者释也。何故说两名者征也。欲显等者释也。两名者指菩萨摩诃萨。二行者即上求菩提行下化众生行也。○第四显所说法中二。今初说意。
论曰欲显大乘(至)大乘教。释曰唯大(至)依大乘教。○二正显所说法三。一标列十胜相。二略释十胜相。三重明大乘殊胜。初中有三。今初标所说无等。
论曰说如是言(至)于余教。释曰此言欲(至)中解唐译论云为显大乘体大故说谓依大乘诸佛等。释言依大乘者依止大乘而起所说等。寂曰。若依今释则依大乘教言属上说意。若依隋唐译则属下所说。虽两可通。后译为优应思。为实有者。庄严论第一遮小乘师言大乘非真佛说。乃举八因成立大乘真是佛说。其第五明体云。第五体者。若汝言余佛有大乘体此佛无大乘体。若作此执亦成我义。大乘无异。体是一故(云云)小乘师以为。今佛以说四真谛为体。大乘非今佛所说故。今言实有。唐译言大乘实有大体。如来十号如智论第二瑜伽伦记十上(四纸)等明。可见。○二正列十胜相。
论曰有十(至)胜相。释曰由依(至)智差别。净不净品法即三性差别。至下当知。譬如石子者显是持业释。小石名为石子。石即是子故。第二乃至第八释名。可解。第九中言最胜者。转依断果于一切法最胜妙故。言品类者盖乃指六转依也。自对解脱者。隋译云自体灭于烦恼障智障故。唐译云自内弃舍烦恼及所知障。寂谓。今本对字恐体字音误乎。第十智差别。释名可解。○三结释大乘无等真是佛说。
论曰由此(至)佛说释曰云何(至)大乘说。庄严论第一广叙小乘师所计大乘非真佛说。以八因破彼所言。以显成大乘真佛说(云云)大乘是诸圣内证。三摩地法门故。付法藏诸祖心传密付。未尝为凡庸而说。佛灭过半千年后。马鸣龙树无著等诸大士弗获已而开发如来秘藏。兴起大乘法教。故时辈多疑怪者(云云)庄严论首辨明是事。可寻。○二略释十胜相中三。今初标大乘十义胜于余教。
论曰复次(至)小乘中无○二正释十胜相。
何者为十(至)智果相。释曰何以(至)应有三身。
本文明着。可解。释中今译似文错误。何者于地中下释三依学。次明学果。次无分别智名依下复释依慧学。文不次第。可知。学果即是灭等文应入于异相如此之下。隋唐两译并善矣。可检。明智果中。若离自性下明三身不离必应具三所由。所谓法身者合立法身自受用身。所谓应身者谓遍他受用身也。地上菩萨受用法乐至下当知。明化身中。隋译云。若离此解行中诸菩萨及诸声闻粗浅解。初发修行亦不成。唐译云。若无化身胜解行地诸菩萨众诸声闻等劣胜解者最初发趣皆不应有。寂曰。此一段文奇且妙矣。应知大乘深经多是甚深三摩地总持法门非凡愚之所测知焉。○三结十义由三义胜于小乘。
论曰如此(至)十义释曰此十(至)小乘。庄严论第一成宗品明大乘是无上菩提因。次归依品云大乘归第一。种性品云种性得第一。可寻。大乘但佛说等者此语最奇矣。何者大乘经中有菩萨说。有天等说。而今言但是佛说故学者应思。但为菩萨者。下论所说至文当辨。三义者。谓无上菩提因但是佛说但为菩萨说是也。○三重显大乘胜于余乘中二。今初明十义所说无等能引无上菩提。
论曰故依(至)不相违。释曰此三(至)菩提。论文初明十义所说无等。次明大乘是如来正说遮小乘即大乘之计。后明十相有三义引出无上菩提。言小乘即大乘者。有一类计谓小乘即大乘。若能久行声闻乘则得大菩提果。庄严论第一遮此计明声闻乘与大乘有五种异。一发心异。二教授异。三方便异。四住持异。五时节异(云云)。可寻。释中此三义者即指上所言三节。或可指成就随顺不相违三义。两意俱通应思。成就者。唐译云善成立。是即闻思位随顺者谓修位。不相违者。谓证位十地位修。三譬可知。生死涅槃不相妨者。谓不住处涅槃十地位中分证得故。寂曰。此处陈隋两译文有错误。次下第十六纸右第四行复有别释至以后释前一百一字应入能引无上菩提下。四道理者。谓观待道理。作用道理。证成道理。法尔道理。如解深密经第五·瑜伽七十八·杂集论十一等明。三量者。·谓现量·比量·圣教量。如二十唯识疏·因明论疏·瑜伽伦记五上等辨。四句偈文举纯善意显不相违。菩萨于生爱悲摄受而已。离我见故。非先白后黑先有益后有损等。故名不相违。唐译安文得处。然偈第二句诸译不同。陈译云随顺于善故。隋译云亦随顺诸善。唐译云后随顺不善。唐本与古二本意趣相反。唐译不字恐亦字形误乎。应考。以后释前者。以后句成前句之义。谓不相违故随顺。随顺故成就。可检唐译也。○二明十义具足三德是一切智智因。
论曰为诸(至)智智释曰由此(至)智智十种胜相配境行果。如上宗趣中辨。菩萨乘中境行及果具说焉则教理智断行位因果悉能摄在于此十义无有余蕴。依此修学则必定至得无上菩提。成满一切智智。余文可解。○五以偈结撮。
论曰而说偈(至)十义胜。结摄偈文应在章终。隋唐两译安文失所。盖会者之错耳。上来无等圣教章竟。○第二十义次第章。于中分二。今初标章名。
十义次第章第二。○二正释文。
论曰云何(至)圆满释曰此十(至)说次第三译文旨明着。可解。但其说经劫之文颇有异致。今译本论云应修随一三阿僧祇劫。释论云于十地中随差别应修习各三阿僧祇劫。盖斯依三十三阿僧祇之说耳。隋译云于十地中经三阿僧祇劫分分应修旨同陈译。唐译云于十地中分分差别应勤修习。谓要经三无数大劫。是似将今论说牵合通途所说。然今论文势颇异通途。唐译之中削去奇说以殉所宗乎。梵本有此异乎叵知。复有别释已下错简如上已述。十义次第章竟。○第三众名章二。今初标章名。
众名章第二之一○二正释文二。初引经偈证阿梨耶识体。后以理教辨依止识名。今乃初也。
论曰此初(至)涅槃。释曰今欲(至)解脱论中初征问。后如佛世尊下正引经偈证本识体。释论之中初标章。后此即此下正释。于中二释。第一释中别释四句。释初句中。初明此界。后约此界下释无始时。初中以性释界。以解为性。是即如来藏觉照之义与起信所说本觉大旨相似。正义亦与华严楞伽胜鬘等经及佛性宝性起信等论。其旨吻合。而此五义盖方等大乘之枢柱也。如来藏心湛若虚空。本来寂灭自性涅槃。是心即众生正体。是一切圣法之因也。一切法之真实也。自性善也。是故与此相应随顺则必生因果二位一切善法。若违逆此法则自体成壳隐藏真性。生惑业苦。而三杂染乃成壳。众生心中妄计其无所有如虚空华。故诸杂染法虽不离此如来藏非是藏性。犹如空华非是空性。胜鬘经云。如来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间上上藏。自性清净藏。宝窟云。如佛性论说一如来藏以自性为义。一切诸法不出如来自性。无我为相故。二法界藏者彼说正法藏。今言法界者界即境界。即是因义。圣人四念处等取此性作境故。三法身藏者以至得为义。至者证也。一切圣人信乐正性。由此信乐令诸圣人得如来功德。四出世间上上藏。三由有倒见不得圣法。具此三义。名之为世。此法无此三义故名出世真实也。五自性清净藏以秘密为义。若一切法随顺此性则名为内。是正非邪。若违此理则名为外。是邪非正云云。寂曰。此是方等之大宗。性相之纲纪也。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六波罗蜜。凡一切世间出世间善法悉从如来藏性等起故。起便顺性损减无明壳。诸杂染法违逆真性。起便增无明壳隐覆真性。是故善染于性顺违天殊。所谓善恶不二染净不二者。此即就善恶等空性而说焉。非有实物为恶为善者而不二也。近世有谬解圆教法门者。以妄情谓浪说不二。遂使人谓真如缘起为善恶等如一团铁作之如意现可爱相造之剑戟现可畏相等记无异。此是流俗之意见也。欲学方等教者必须务遣除此情见也。约此界等者释无始时。接者犹住。胜鬘经云。生死者依如来藏。以如来藏故。说本际不可知云云。如经言世尊此识下释第二句。胜鬘经云。如来藏离有为相。如来藏常住不变。是故如来藏是依是持是建立。世尊。不离不断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世尊。断脱异外有为法依持建立者是如来藏云云。又云。世尊。有二种如来藏空智。世尊。空如来藏若离若脱若异一切烦恼藏。世尊。不空如来藏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云云。此经文义如胜鬘宝窟起信义记等辨。经云是建立。今所引云是处。异义可知。处者盖指所缘执处也。此中初明真性常住德。后明有为生死法。如来藏性恒沙功德与自体相应。不离自体。具大智光明常住不变是即不空如来藏也。一切生死法虽与藏性俱虚空恒隔。无明隐蔽。舍离智明。如是二法顺违虽殊。无不如来藏是依是持是处。故云一切法依止。如经言世尊若如来藏有等者释第三句。若如来藏有则不可生死是有。然众生无明不了故如来藏隐。生死法起故云若有诸达有。如经言世尊若如来藏非有等者释第四句。胜鬘经云。若无如来藏者。不得厌苦乐求涅槃云云。当知从初一念厌生死乐涅槃心乃至金刚一切圣法悉是如来藏心等流也。复次此界下第二释。此中三义可知。初释初句中。此句拣有始。若无此句不显依止本际无始故。释第二句。可解。若有诸道下合释后二句。此中初明依止胜能。后明依止下劣。初中有二。初列果报等四。后结有胜能。初中先明由此有果报。次明由果报众生令生正解。次明成上胜行应得胜德。后明烦恼依止。极重烦恼等者。唐译中言猛利烦恼长时烦恼。隋译云极重烦恼及牢固烦恼此等四种果报中胜者身有堪能等。三译文旨犹异。今且就今译而判之。此四种中。初则补特迦罗自体。次二乃解行。后一是所对治。当知由阿梨耶如来藏故有诸道。有诸道故有果报等四。由此四故得有生死及证得涅槃。故名依止胜能。次明依止下劣中。翻此四种者。盖乃指昧劣众生及外非情等。如是征劣生死中不但诸道非有。涅槃义亦无有。何以故。若无所救所断所知则智断恩德无由显成故。寂曰。此一段释隋唐两译文甚简略。义亦与今大有迳庭。第一释中。彼但以因释界。不出如来藏五义。亦不言以解为性。不引说如来藏经之三文。第二释中文旨硕异。可见。今译此文大抵与楞伽胜鬘佛性宝性等经论其旨相同。前所谓今译宗致含容从始向终之趣者此文最为显著矣。学者察焉。○第二以理教辨本识名中二。初承上起下。二正释。今初。
应知依止(至)梨耶识名○二正释中二。初正明本识名。后释异名。初中亦二。初明阿梨耶名。二明阿陀那名。初中二段。初引阿毗达磨证。后引解节经证。初中有二。初正引经偈。后显立名因。今乃初也。
论曰阿毗(至)人说。释曰诸法(至)萨说。第二句一切种子识自显诸法依藏住。可知。阿梨耶识相续前果报后成因者显阿梨耶识种现但是一体义分。寂曰。慈恩宗家释阿赖耶种现调然如谷麦种。而斥他言种现不异之义云云。今释之出往往有种现一体之趣。以余思之。旧论所说其义深玄应思。为胜人说者。若论正为则指地上大菩萨。若言兼为则地前菩萨及二乘见谛迹已上亦胜人摄。胜鬘经云。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可了知。如是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萨摩诃萨乃能听受。诸余声闻唯信佛语云云。又彼经出三种人可见。中论云为已习行堪受深法者以大乘法说因缘相。十二门论云摩诃衍者十方三世诸佛甚深法藏为大功德利根者说。乃至诸佛大人之所乘故名为大。观世音弥勒等大士之所乘故名为大。无性摄论云即大菩萨有堪能故。如来藏阿梨耶者。三乘见道已上所受界外妙理。非凡夫所测也。若其未见谛者则但信仰而已。后人谭圆教者学躇阶云云。不顾自己脚缘下云何。妄谈虚论无所不至。盖时运之所使也。三乘见道已成就者仿佛乎知如来藏阿梨耶。故云菩萨境界。亦阿梨耶无明识中有微细法执所知障能障菩萨道。故梨耶法教为菩萨说可知。寂曰。安慧等计能合今论所说。斯其一矣。○二显此识立名因。
论曰此阿(至)梨耶。释曰此语(至)不断故。此中初承上起下。可知。一切有生下明藏三义。初乃能藏义。一切杂染法种子摄藏于此识中故不净品为因。本识为果。五种净品者谓资粮等五位净法。是道谛所摄故名为清净。此识于下明所藏义。此识隐藏于诸法中。以本识为因。以诸法为果。复次诸众生下明执藏义。一切众生恒执内我缘本识。起微细一类相续。由此执藏说众生名。可知。从来所明三藏义与新唯识论所说。其旨稍异。可知。○二引解节经证。
论曰阿含(至)为我。释曰前引(至)不为说。今译以此经证属证阿梨耶名之科。隋唐两译属证阿陀那名之文可辨。阿含云者标教证。解节经者。真谛译解深密经有四译。是其一也。释中初引理教二证。次引经文。后释偈文。经文及偈并出于解深密经第一瑜伽七十六卷。唐译所引全同瑜伽。今译所引文虽稍异。义则不违。文中初明本识二执受。次明依本识诸识得生。次明通达心意识秘密善巧。此中初明地前行相。后明地上证位。如实不见下新旧文异。五教章下卷初引之。如衍秘释。释颂可解。○二释阿陀那名。
论曰云何(至)陀那。释曰前已(至)陀那。此中有二。初征问。后答释。释中有二。一执受有色诸根。二正结生意取生阴自体当知。有色诸根一期连持不失不坏。及结生相续为此识之所执受。具如唯识论及疏明。无性论云。何缘此识亦复说名阿陀那识。执受一切有色根故。一切自体取所依故。所以者何。有色诸根由此执受无有失坏。尽寿随转。又于相续五结生时取彼生故执受自体。是故此识亦复说名阿陀那识(文)唯识演秘以三义释取义。以四释辨结生。评取初后。初则生无色。命终三位若生欲色界中有末心。第四义则谓命终心及中有末心但名结生。瑜伽六十六云若结生相续无间之心亦是异熟是也。由有此二执受此识名阿陀那。○第二明异名二。一明心意识。二显小乘密意立异名。初中有二。今初标章。
论曰或说(至)意识释曰(至)云何。○二正释中二。初明意名。后明心名。初中有三。一列释二意。二明诸染污识依止二意起。三别明染污意。今乃初也。
论曰意有(至)无明释曰若心(至)为无明此中初明无间灭意。后明染污意。初中亦二。一前灭识名意。二正生识依止。此依止即梨耶识种也。寂曰。于第一意分别二义其旨甚深。至下当辨。隋唐两译与今颇异。文亦未了可检。后明染污末那。阿陀那识名即指染污意。问。上以阿陀那为本识名。今复为末那识名者何耶。答。按。今译一名两用盖乃以本识执受有漏五根结生相续全由染污意执我等故。阿陀那名通用二识。古书之中间有此例。不可疑怪。新译家以为旧错释中初释独行无明。次明此无明于五识非有。次于染污下明此无明于染污意识非有。何以故。此无明恒不间断。若于意识有此无明则第六识一向不净。以恒与无者非也。○二明诸染污识依止二意起。
论曰此识(至)名意释曰此染(至)名意。此中初正明二意是染识依。若人正起等者明末那染污不妨六识三性心起。后由缘尘等者明识意异。此文稍似回文未尽。唐译云。了别境义故。等无间义故。思量义故。意成二种者。谓于此中由取境义说名为识。由与处义名第二意。由执我等成杂染义名第二意(文)此文易解。可寻。○三别明染污意中三。一证有染污意。二明识性及恒相续。三明此识离本识不可得。初中二段。初长行。后结颂。长行中三。今初征问。
论曰云何(至)释曰(至)此义。○二答释中分为六段。今初独行无明应无证。
论曰若无(至)释曰独行(至)过失。不共共无明者大小通说。若小乘所说则如婆沙三十八俱舍第四(八纸)光记四(三十二丁)明大乘说者。唯识述记五末广释(云云)。
<PIC>T68013001.GIF</PIC>
释中初释独行无明。次明此无明于五识非有。次于染污下明此无明于染污意识非有。何以故。此无明恒不间断。若于意识有此无明则第六识一向不净。以恒与无明俱故。次若有人下明立无明与善等相应则有过失。后若有人说下明立染污意俱转。意识或唯善心引对治道无生则无有过。何以故。末那染心不妨三性意识。俱转故。○二五识应无证。
论曰与五(至)释曰(至)应尔。○三意名应无义证。
论曰复次(至)释曰(至)无体故。若立前灭识以为意则意名无义。前灭意是已灭无故。于无立意名不应道理。可知。○四二定应无别证。
论曰复次无(至)释曰(至)无异。以有染污无染污二定成异。若无染意则何以辨异。以二定同意识不行故。二定义如余处辨。○五无想天应成无漏证。
论曰复次于(至)慢等。释曰于无(至)污识。此下二段会者谬为一段。其非可知。无想异熟六识不行。若无染污意应是无流。余文可解。此一段论文似有脱语。隋唐二译亦同。应考。○六我执应不遍诸识证。
论曰复次一切(至)过失释曰由我执(至)此事此识恒带我执不妨三性意识俱行。若于意识立此无明则唯染恶心与我执相应。于善无记中则不应行故。若立染污意有此无明则无此失。何以故以染污意相应无明不妨三性意识故。○三结有染污意。
此无明(至)无有别体○二以颂结。
论曰无独行(至)独行无明。颂中初二句如次颂第一第二证。第三句乃越颂第四证。第四句却颂第三证。第五第六句颂第五证。善恶无记下四句颂第六证。于中初二句明不立染意则我执应不偏三性心。离染心不有者明意识有此无明对治道不能生。二与三相违者。二乃指染离染。三即指三性心。其旨可知。寂曰。今译及隋译并无释颂。唐译之中有释颂文。陈隋两译应正。所以知者。其释二三成相违之句之文甚不应理故。予窃谓。印度讲习者傍注此颂。后人错谓是释论乃混入诸论文耳。学者察焉。后无此一切处下明由有染污意我执恒行障真实知见令不得生。可知。○二明此识性及恒转中二。初明识性。后明恒行。初正判识性。后举譬明。今乃初也。
论曰此心(至)相应释曰此心(至)恒起。此中二段可知。此识三性分别如唯识述记五本(七十一纸)明。四惑相应者。同卷(三十二纸)云云。○二举譬明。
论曰譬如(至)藏故释曰界以(至)是善。文旨明着。可解。○二明恒行。
论曰此心(至)释曰此染(至)不废。此识恒行。于一切心但在灭定及出世无漏心中暂不现行。至阿罗汉得永不行。如唯识明。○三明此识离本识不可得。
论曰寻第(至)得生。释曰第二(至)名意根。此中初正明第二意不离第一识。言第一识者即指前灭意识熏种本识。所谓前灭意识者。离熏于本识种子则体不可得。故前灭意识熏种本识。识种与自类识生为所依止。故心意识三通名本识。可知。寂曰。此一段文甚深难解。欲解此文者先须领得诸识如水波一异不可得。亦复应须知本识种现一体义分。亦复应须了前灭与。自类起为次第缘。亦熏种本识与自类起而为依止此二不相离。于此三义不了了则此一段文恐难消释也。隋唐两译与今颇异。文言约略。义亦未了应考。○二明心名。
论曰云何(至)释曰第一(至)质多。此中初明种种。后明滋长。初中十义即指增上缘等十可知。滋长三义。可解。○第二明声闻乘中异门密意以别名说此识中四段。一明大小所说不同由。二正明声闻乘中以别名说此识。三斥异计。四显大乘所立名义最胜。初中有二。初明声闻乘中不说此识。二明大乘中应说此识。初中有三。今初明声闻乘不说微细境界。
论曰云何(至)释曰问名(至)藏摄。此中初征问。后微细等者答也。释中问名名字恐别字。写误。阿梨耶识者已见谛者所知境界故。亦是界外微细。境界藏故不宜为二乘说也。微细差别如华严二十二初说。玄谈一(二十纸)六(二十九纸)瑜伦说十四下(十六纸)云云。广明可寻。○二明声闻乘不说所由。
论曰何以(至)释曰何故(至)除灭声闻乘中以四真谛人无我理建立法门。由若等智对治重垢。是故未显了说界外微细境。何以故。以声闻人未成得一切智智胜位故。○三结声闻乘中不说。
论曰是故(至)释曰诸佛(至)不为说。声闻乘中成人空智尽三界惑。得甘露界自教足矣。不须说界外甚深微细道。其旨可解。○二明大乘中宜。说此识。
论曰诸菩(至)释曰诸菩(至)有此义。大乘人已成胜位。应为说甚深微细境。甚深微细境即此论所说十胜相是也。离此求灭自他惑障及智障。求证菩提涅槃。无有是处。○二正明声闻乘以别名说此识中有三。一标章。二别显。三结诸名。今乃初也。
论曰复次(至)释曰复有(至)显现。二别显中三。初增一阿含说。此中有二。今初出其说。
论曰如增一(至)及似法。释曰初句(至)为体。
今所引增一经盖上座部受持之阿含也。今行于世四阿含乃大众部传持之经。不见此文也。释中初约三世释。次或执此四句下约三爱释。次或约四倒等者第三释。次或约四爱等者是第四释。次有五个或欲各是一义。总成九释。解正法及似法。三释可知。准隋唐译。则下由如来等文与今一连经乎。但余译无如本识言。应考。○二结经中由别义以显本识。
论曰由如(至)释曰别义(至)释义。如来出世四种功德经者即指上增一阿含说如来出世四功德也。别义三种初别意谓如来出世是第一希有。显现世间功德与本识生大功德其义相似。故说阿梨耶。而非欲显阿梨耶识也。别名可解。别义者。微细甚深境不为声闻说。但由本识与如来功德义相应故说名。而不说本识深微细义也。隋唐两译全无此文。此一段文隋唐易解。可检。○二摩诃僧祇部阿含说。
摄大乘论释第二。
论曰复次(至)。释曰此识(至)尔。文旨明着。可解。○三弥沙塞部说。
论曰弥沙(至)释曰云何(至)死阴。此说与阿梨耶建立其旨吻合。如经量部说根边蕴一味蕴或名细意识等率同此说。可知。○三结诸名。
论曰是应知(至)王路释曰此三(至)王路释中此三者应言初三也。上座部说有分识者。如唯识述记四本(三十五纸)出。由此名等者。唐译云。由此异门阿赖耶识成大王路。释曰由此(至)大王路者是极广义(文)大乘中显了说此识。声闻乘中由异门密意以显此识。然则此识大小通说公然之大道也。岂非王路哉。大王路者出于起世经二(六纸)涅槃经十二(十纸)婆沙百二十九(初)等。可寻。○三斥异计二。初正叙异计。二显诸师迷自乘教行所执不中理。初中有四。今初斥有余师计心意识名异义同。
论曰复有(至)有异。释曰此义(至)可违。由小乘师于同义异名阿梨耶阿陀那二名立为异义。却于心意识立为同义故有此反质。意及下正明心意识应有别体。二名有二义者即指识意二义。于心意识三不以心名目于本识则本识应有体无名。故大乘教中以心为本识名。心意识义若小乘说则出于婆沙七十二(三纸)俱舍界品。若大乘说则出于瑜伽一(九纸)伦记一上(十五纸)显扬一(初)二十唯识述记上。(十纸)大小各说异同可辨。大乘之中非无于一识上立三名之义。但由彼不领于三识别立三名之深旨故作此立破耳。可知。○二叙有余师执以五取阴为阿梨耶。
论曰复有(至)释曰小乘(至)梨耶。小乘诸师以所爱着处为阿梨耶故种种异说。此师计众生于取阴恒生爱缚故取阴是爱着处。经中说此名为阿梨耶。○三叙有余师执乐受与欲相应名阿梨耶。
论曰复有(至)释曰此五(至)着处文旨炳着。可解。○四叙有余师执身见说名阿梨耶。
论曰复有(至)释曰若人(至)资粮释中斥前计。取爱着乐受之根本我见为爱着处。说名阿梨耶。○二显小乘诸师迷自教行所执不中理。于中有二。今初总摄诸师异说明由教行迷此识。
论曰如此(至)释曰为摄(至)迷此识。等言摄四计。可知。言迷者。犹曰愚。小乘诸师所以愚。于阿梨耶乃有二种。一由教。二由行。教谓虽以异门密意说阿梨耶名。未如理决判此识义故愚于此识。行谓声闻乘是界内粗浅道。故其行未至证界外深细境。是故亦迷于此识。次下当更辨。○二明诸师所执不中理。
论曰由随(至)释曰(至)所违故。释中意谓诸师所立不但不中大乘理。亦不应小乘理。何以故。小乘阿含中以异门密意以别名说本识故。当知。离本识说阿梨耶亦违自宗。可知。悉檀此翻名宗。隋唐二译与今少异。可知。○四显大乘安立名义最胜中二。今初略明大乘所立最胜所由。
论曰若有(至)释曰不迷(至)为最胜。不愚阿梨耶人即菩萨。又广慧大声闻回向大乘者亦名菩萨。声闻乘唯诠界内教中为劣机者隐深胜义作秘密说。大乘法中为摄大机作显了说。故菩萨了解深义知有此识。又若人破欲界惑则见自身犹在色缚中。更离色界惑则知自心犹系无色缚。若修行出过三界系则见身被界外阿梨耶识缚。从是以后。为灭此识行六波罗蜜成十地道。是名菩萨。菩萨由行知有此识安立阿梨耶名。故名义相称则为最胜。寂曰。此一段文最为要妙。以此文证大乘教但是一类大根性者及三乘已见谛乃至无学位三界结使灭尽无余者之所被也。宜哉小乘阿含中不显了说阿梨耶实义也。瑜伽五十一云。非未见谛者于诸谛中未得法眼便能通达一切种子阿赖耶识。此未见谛者修如是行已。或入声闻正性离生。或入菩萨正性离生。达一切法真法界已。亦能通达阿赖耶识。当于尔时能总观察自内所有一切杂染。亦能了知自身外为相缚所缚内为粗重缚所缚(云云)问。智论第四以小乘经为显示教。以大乘经为秘密教。与今相反者何耶。答。约阎浮一化判之则声闻乘三藏是显了教。大乘方等乃内证秘密说也。若约诸法真实义了未了则小乘三藏未显诸法真实如来藏三性三无性理。隐覆密说故名秘密说。大乘法中显了宣说甚深广大之境。而其说有二。一教说。二证说。教说乃以音声说。所谓证说者。或以光明说。或以草木国土说。或以虚空说等。彼此二说显秘旨殊。可察。秘密有二者。如华严探玄第二明。○二遮前计有过失。以显大乘安立最胜。于中有二。初遮前计有过失。后正显大乘安立最胜。初中亦二。今初重征最胜由。
论曰云何最胜。○二正遮前计有过失中二。初标牒。
释曰显示(至)过失者。○二正遮前计中有三节。今初遮取阴为阿梨耶之计。
论曰若执(至)不生释曰恶趣(至)更生。论文炳然。可解。释中言果报果相似果者即新译所谓异熟果等流果也。今乃言四恶趣。隋唐出三恶趣。今乃谓四恶趣并有等流乐。无异熟乐。若依唐译则似就三恶趣中一向苦受那落迦判乐有无。隋译云。恶趣一向苦者。彼趣报体一向非爱故。彼处若有乐受生即是津液果云云。此文似约总别二报拣乐有无也。评若约异熟等流二果则唐译为优。可知。若约引满二果则虽理应有不顺前后文旨也。应思。余文可解。○二遮与欲俱乐受为阿梨耶之计。
论曰若是(至)道理。释曰此受(至)道理文旨明着。可解。○三遮身见为阿梨耶之计。
论曰若是(至)释曰若说(至)着处。遮三计竟。寂曰。此三计中。第一第三颇有道理。非辄可破。但由彼不了大乘阿梨耶甚深理趣而设此破○二正显大乘所立名义相称最胜中三。今初标章。
论曰此阿释曰六道(至)我见。意执内我。如上已明。释中内我自在清净者显我体。能证为相者谓我相也。由外具等谓我用也。能证者盖言随缘变现也。外宗立二量名为比量证量。证义可察。○二别释中三。今初明纯苦众生虽厌取阴不免爱执此识。
论曰若生(至)自我释曰此人(至)外具本文简易。可解。释论中。初举外计。次明于苦处起无有爱愿我我与外具永绝相离舍苦取阴。后明不了本识故缘此识起我执欲安乐此我故不求永灭不生。○二明第四定已上众生虽厌舍乐受不免爱执本识。
论曰彼第释曰。由不(至)着处。本末二文其旨明畅。如行康庄。可解。○三明正法内人虽厌身见于本识则不能离自我爱。
论曰复次释曰复次(至)阿梨耶。本文可解。释中分别三品。初二人在三贤。后一人即见道已上至金刚。闻慧粗浅不能伏惑。思修二慧能伏我见。渐顿可知。有学圣人各随其位除灭身见。而位不至无学则不能不于本识执为内我。是故以阿梨耶为本识名于义最胜。可知。○二正显大乘安立最胜。
论曰以阿。释曰由此(至)众名品。释中意谓以爱着处名拟度诸师所执取阴等并皆名义不相称。若以此名拟对阿梨耶识名义相称。故引彼阿梨耶名成立本识。如是安立道理最胜可知。言第一者。此一段首标出阿梨耶识故名为第一也。上来明大乘安立名义最胜中。诸译虽于义则无有相违。文颇有异。今译精致。可知。上来释众名品竟。
○大段第二释相品于中三。初显品名。二分章。三正释。今乃初二。
释相品第二。
释曰此品(至)四缘。○三正释七章。初相章中二。初标章名。后正释。今初。
相章第一。○二正释文二。今初承上起下。
论曰复次。释曰已依(至)其体相。○二正释体相中二。初标立三相。后别释三相。今乃初也。
论曰此相(至)果相。释曰决定藏(至)三种决定藏论者。是瑜伽菩萨摄决择同本别译也。然新旧二文其旨颇异。可检。唯识论明三相云。初能变识大小乘名阿赖耶。此识其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谓与杂染互为缘故。有情执为自内我故。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自相。摄持因果为自相故。此识自相分位虽多藏初过重。是故偏说(已上自相)此是能引诸界趣生。善不善业异熟果故说名异熟。离此命根众同分等恒时相续。胜异熟果不可得故。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果相。此识果相虽多位多种异熟宽不共。故偏说之(已上果相)此能执持诸法种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种。离此余法能遍执持诸法种子不可得故。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因相。此识因相虽有多种持种不共。是故偏说(已上因相)此文精致。其旨易解。但与今少有左右。此论意则诸法种子即阿梨耶识体。故本识种现一体义分。又非离诸法种子别有本识种子。此义甚深。至下更辨焉。如新唯识则不然。本识种现条然不混。诸八识种摄藏本识等(云云)十师各论一不翻出。无由评量者也。○二别释三相。于中有三。今初安立自相。
论曰立自相者(至)自相释曰自相(至)摄持。作器者即显摄藏。此识受诸识熏自体名为自相。诸法种子熏习本识时泯然一味。是即本识生诸法功能差别。非如囊中容谷麦等也。应思。○二安立因相。
论曰立因。释曰八识(至)因相一切种子识者即指本识也。本识受七转识熏已成生诸法功能。功能胜异拣未熏习识不有功能也。既是言一切种子识。一切色心等种即阿梨耶识也。○三果相。
论曰立果相。释曰依止(至)果相。此即依无始时来杂染熏习阿梨耶识相续而生。是为果相。言三种者。谓名言等三也。○第二熏习章二。今初标章名。
熏习章第二二正释文中二。今初问起。
论曰何法。释曰此二(至)得名。○二答释中三。一总明熏习。二别举事显。三结释。今初。
论曰此法。释曰此谓(至)所成此中有二。初法。后譬。唯识论第二云。种子既是习气异名。习气必由熏习而有。如麻香气华熏故生(云云)共生共灭拣不生不灭无熏习义。生灭因缘力故成熏义。后变为诸法生因是名所显。譬喻可知。后变者指生果用。○二别举事显中二。今初举杂染品习气。
论曰若人(至)生因释曰数起(至)烦恼浊。本末二文其旨明着。可知。○二举清净品习气。
论曰若多(至)持法释曰多闻(至)持法人。此中三节。初明闻熏习为心明了生因。次明于思修得坚住。后结不忘失。○三结释。
论曰于阿。释曰若善(至)此知。○第三不一不异章二。今初标章名。
不一异章第三。○二正释文中二。今初问起。
论曰此染。释曰是不(至)不异义。本文可解。释中初征问。次若尔等者反征。次若异中出异不异并有过失。初出种子异不异失。后出本识与种子异不异失。初中亦二。初难种子体异则阿梨耶识亦应有无量分。后难种子异本识不异则刹那刹那同生同灭义应不成。后若此识下难此识与种子异不异。此中初难异。意谓若种子与本识异则善恶等种子各应住其性。汝既许本识所有种是无记。安得与本识而异乎。次难不异。可解。○二答释中二。初答不一不异。后正显不一异义。今乃初也。
论曰不由。释曰此阿(至)以故。本文可解。文义雅畅可尚矣。释中初举喻显不可说异。后既不可说下引例彰不可说不异。意谓虽本识与种子和合无异体可得。能所依别。假实义殊。譬如于一有漏五阴建苦集谛虽无别体假实义异。今亦复尔。虽难分别而非不异。寂曰。种子假无体。本识实有体。此文明断。然瑜伽五十二云。然此习气是实物。有是世俗有。望彼诸法不可定说异不异相(云云)此文与今而似有异。其旨同致。种子假实安慧护法异计如唯识章疏明。不遑此述。苦集一体义分如俱舍论二十三瑜伽五十一等明。可寻。○二正彰不一异义。
论曰阿梨(至)种子。释曰若不(至)不异。本文可解。释中初约法明。后约譬明本识与种子但是一体义分。七识起时熏种本识。本识受相见分熏后。为生诸法因。本识上有此义分异于前时未有功能。喻如明镜之现像有自体明净与现像二义只是一明镜之义分也。后代学新唯识者往往以谓本识摄持诸法种子。如囊中谷粟。岂其然乎哉。夫七八二识建立乃大乘秘密法门。非凡识之所辄测。其能熏所熏互为因果等之义至其深细。尚非静虑者静虑境界。况于闻思者乎。况于创学肤见者乎。寂谓。若欲学阿梨耶识缘起法门者必须披读此本末二论而晓其大旨也。不者多乃为新唯识家名相之风之所转。徘徊性相浅浅底之户庭。不顾有缘起最甚深之堂奥。虽是人机浇浮抑亦末运之所使耳。予深惧。此风不转则无著天亲之玄宗日寝衰替。遂乃至使人忘却阿梨耶缘起三性唯识最秘密处乎。若未了达此宗躇说如来藏缘起者多入伪滥。不仿佛乎僧佉自性之宗计者几寡矣。岂可不慎哉。不一异章竟。
摄大乘释论略疏第一(尾)
摄大乘论释略疏第二
释论第二(十二纸)
陈天竺三藏法师波罗末陀译
日域东都长泉院苾刍普寂疏
○第四互为因果章二。今初标章名。
更互为因果章第四。○二正释文中三。一标章。二举二譬喻明。三重彰互为因果由。今乃初也。
论曰云何。释曰阿梨(至)说譬。种生诸法时本识为诸法因。诸法熏本识时本识为诸法果。诸法于本识亦尔。云何可知下起后。○二举二譬明中初喻。
论曰譬如释曰由炷(至)可见。灯焰生光烧炷。生烧同时。光焰与炷互为因果。合法可知。○第二喻。
论曰又如释曰如二(至)法果。芦束喻以显本识染污法更互依持互为因缘。○三重彰互为因果由。
论曰何以。释曰何故(至)应尔。此中二段。初征问。后答释。此二法者即指本识与染污法。释中言于世间中者。拣除真谛中有圆成实。有为法中唯有分别依他二法。更无余法故。问。通途判诸八识或说三分四分皆依他。或说自体分是依他相见分是分别。不言本识外一切法悉分别性。今于本识与诸法断断乎剖判二性耶。答。今文固为奇说。谈唯识家与今抵牾。不须强会。然今此说即大乘终门之义。率合于楞伽起信等说。贤首宗所谓终教与此相似。若依此义则一切法虚妄分别。此妄分别息则依他阿梨耶识亦止。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独存。至下当知。前所谓此论含容从始入终之趣者即此等也。共有因者。新所谓俱有因也。功力果即士用果也。○第五因果别不别章中二。今初题章名。
因果别不别章第五。○二正释文中二。初征起。后答释。今乃初也。
论曰云何。释曰此难(至)同时。本文可解。释中明于俱有因则不成难。若难异熟因。此应成难。何以故。俱有因乃同一刹那无有因果异相可难故。若异熟因则梨耶种子无记一相。而至果之时现种种别异相。故所难应成。可知。○二答释中二。今初譬喻。
论曰譬如释曰引此(至)相现。缬系也。系缯染为文也。又彩缬也。譬喻巧妙。可知。○二合法。
论曰如此(至)显现释曰阿梨耶(至)说果。本文明着可解。释中作业出两三种。初三种即加行根本后起也。此三时业各取与果如俱舍唯识等明。后三种可知。如是善恶诸业种子在于本识同无记性无差别异相。后至生果显现无量种别异相。如染衣譬。言现生后者即指顺现业顺生业顺后业也。若汝下遮妨难。常途云异熟因必有记。今云本识所持种子同无记。此义无异。其云有记者记熏种因。今云无记者正说种子。种是能熏现行之果故言于果说果。余文可解○第六缘生章二。今初题章名。
缘生章第六○二正释文二。今初标章。
论曰此缘释曰欲显(至)为二。缘起缘生义。出于中阿含第二十四·第四十七。长阿含第十。增一阿含第三十·第四十·第四十二·第四十五。杂阿含第十二。大集经第一·第二·第四。涅槃经二十七·三十四。智论第五·第三十一·第三十二·第四十四·第八十。瑜伽第九·第十·第九十三。对法第四十。地论第八。唯识论第八等。长阿含第二十四广明缘起甚深(云云)大集经四云。十二因缘甚深难解故着二法者不能知(云云)又第八云。深法界即十二因缘也。又瑜伽九十三广明缘记最极甚深。可寻。三种缘生者。谓分别自性缘生。分别爱非爱缘生。受用缘生也。言小乘但二种者。除第一分别自性缘生。分别自性缘生亦名穷生死缘生。小乘不说本识故但立后二缘生。至下更辨焉。何者为二者起下之辞。○二别释二。一广明二种缘生。二更明受用缘生。初中亦二。初开章。后正释。今乃初也。
论曰若略。释曰由此(至)。已显。是大乘二缘生也。此二种中含摄受用缘生。故开则成三。合便为二。是乃由义门异耳。○二正释中三。初正释二种缘生。二明迷二缘生起妄计。三略标三相以彰本识摄一切法。初中有二。今初明分别自性缘生。
论曰依止(至)性故。释曰由诸(至)非爱者一切诸法生起因及一切诸法自性差别无非一阿梨耶识缘起转变。何以故。无始以来自性分别差别分别总执分别虚伪名言熏习所依所缘悉皆依止本识故。二分别等者起下。○二明分别爱非爱缘生。
论曰复有(至)因故释曰约三(至)非爱。本文可解。释中显三世两重十二缘。显因者。谓前际唯说无明行因故。显果者。谓后际唯显生老死果故。显因果故者。谓中际具显三因五果故。根本八分者。盖指五果三因也。十二缘起支不出惑业事三。如俱舍论第九(十三纸)广明。乌沙絺梵语未考。芭蕉梵名乎。二种生身者即爱非爱二身也。此二是福等三业所感果报可知。福业乃感欲界人天果。不动乃引上二界果。非福业乃引三恶趣果(云云)如俱舍业品明。余文可解。○二明由迷二种缘生生妄计二。初正明。二约譬明。初中亦二。一明由迷第一缘生生二见。二明由迷第二缘生执我作者受者。初中有二。今初总标。
论曰若人。释曰迷有(至)因者。释中末一句是起下。可知。○二别释中二。今初明执不平等因。
论曰或执(至)在我。释曰僧佉(至)无忧。此中四计。初僧佉自性计。二宿作因计。三自在天计。四八自在计。初僧佉自性计具如金七十论及唯识论疏明。五义以证立自性是实有。可知。后代学佛教者谭性理多堕此见处。不可不辨。后三计可解。外道诸见。如长阿含十四。增一阿含四十三。婆沙百九十九·第二百。瑜伽第六·第七·八十七。显扬第九·第十。大乘义章四。末法苑义林第四末等明。今略不辨。○二执无因。
论曰或执。释曰由不。外人见世间现事一分有法尔自有不由因。比判道理以为无因。如法苑六十二见章等明。○二明由迷第一缘生执我作受者。
论曰若迷。释曰亦由(至)。受者。本文可解。释中三。惑者即上所举三惑也。此中初总标。次明增因减因。次明增果减果。次明增事减事。次结上。次明生我执作者受者执。我者如我所谓本识。作者如本识变造诸法。受者如本识所执取。可知。○二约譬明中二。初正约譬明。二结释。今乃初也。
论曰譬如(至)受者。释曰众多(至)见等。阿梨耶识体性因果即上三相也。文旨明着。合法可解。六十二见者。如长阿含十八。婆沙百九十九等出。○二结释。
论曰由不。释曰品初(至)者执。本末文义明了。可解。○三略标三相以彰本识摄一切法中二。今初正举三相以彰本识摄一切法皆尽。
论曰若略(至)皆尽。释曰阿梨(至)识摄。此中初明三相。后由此下明本识摄一切法尽。初中本识种现一体义分。可知。后中三界六道四生只是义门差别而已。如是杂染一切诸法无有不入本识中摄尽者也。可知。○二以颂显。分为七段。今初略显外内别。
论曰为显(至)真实释曰已说(至)本故。偈中初句若具说者应言外内不明了明了。偈窄故。如斯至释当知释中言种子有二种子外等。下子字应一字写误。是有记有字恐无字写误耳。隋译云外种子不可记义故。唐译云外种子是无记义。可寻。次辨内外假实。可解。○二明种子六义。
颂曰一切(至)自果释曰一切种子(至)生义。种子六义具如唯识论第二(二十一纸)及疏明。可寻。颂中云。如引显自果者。如字恐能字写误。○三明所熏四义。
颂曰坚无记(至)相应。释曰如此方便(至)受熏所熏四义如唯识二(二十三纸)论及疏明。能熏亦有四义。如彼论辨。可见。○四结释本识具诸义受熏义成。
颂曰若异(至)体相。释曰若异(至)以故。此中初叙唯本识应受熏非余法。次明本识具六义。次明生起识虽具六义得为种子全缺所熏四义故非是受熏识。本识能具六义及四义故能受熏习转为种子也。生起识虽具六义等者。若是设言之词则义不违常途。若是实说则是亦从始向终之说也。余识则等八字乃承上起下之辞。○五遮余识立熏种。
颂曰六识(至)应尔。释曰六识(至)相熏。此中自四义。初明六识无前后相应义。二明三差别相违。三差别者。谓别别所依。别别所缘。别别作意也。寂曰。今译似文有脱错可考。隋译云三差别相违者一一识各各依止生各各攀缘生各各作意。复有别义谓诸识各别相故。唐译云三差别相违者谓彼诸识别别所依别别所缘别别作意。复有余义别别行相一一转故(文)今译未了可察。三明二识不同时。遮经部师计前念熏后念。唐译云。譬喻论师欲令前念熏后念。为遮彼故说言二念不得俱。无有二刹那一时而有俱生俱灭熏习住故。隋译云。譬喻者说前念得熏后念。为遮此义故论云二刹那不俱。无有二刹那并起义。若同生同灭熏习乃得住(文)后两译文旨分明。今译虽其旨同回文未尽乎。应知。四若汝言下遮识类受熏计。彼言。前识后识虽不同时并起。是识类故亦得相熏。故言余生例应尔。非汝所执等者。非字。盖以字草误耳。彼亦不许诸根净色相熏。故举彼所计以例准之。诸色根虽同净色类汝既不许相熏。六识例亦应尔。虽同识类不相应故不可说熏习。隋唐两译其旨了了可见。○六明外内二种子各有生引二因。
颂曰此外(至)灭尽。释曰前已(至)灭尽。此中初正明二因。二约譬明。三结释。文旨了然。可解。今此明二因之文自有两势。一显种子有生引二功能。二暗斥譬喻者计前后念相熏识类相熏。以转转相生相续是本识所持种子力用非前后相熏等义故。余文可解。○七重明外内种子其义不同。
论曰譬如(至)有熏。释曰若内(至)熏习。此中初半偈是总标。后二颂是别显。释中初略明外内不同。次此义非证下显不同所由有三。初约闻等熏习明内外熏有无。二复有下约二过失以显内有熏习。三复次云何下明外若成种必由内种。何以故。以一切法悉从本识种而生故。是故内有熏习。外无熏习。后一由下结上三节。可知。○二更明受用缘生。于中有二。初正明受用缘生。二引证明。今乃初也。
释曰前已(至)云何。论曰所余(至)用识。释曰此六(至)貌云何。若大乘始门说则诸识各别体。从各种生是依他性。若终门说则七转识全揽本识生。犹如水波。唯是一体之义分而已。故三界六道四生等执为我法。虚妄分别境为生起识。虚妄分别所遍计依他离言实体名为本识。然则本识与诸识但有二义。而无二体。今此论陈译中往往有顺终门之说。可谓从始向终之意趣矣。又此前后唯辨本识及与生起六识。不言第七末那。是亦与起信论宛相似焉奇哉。余文可解。○二引证明二。今初引中边分别论偈。
论曰如中。释曰一说(至)心法。释中云云。与成实论等所立大旨相同。可知。辨中边论上(四纸)偈曰。一则名缘识。第二名受者。此中能受用。分别推心所。长行曰。缘识者。谓藏识是余识生缘故藏识为缘。转识受用主故名为受者。此诸识中。受能受用想能分别思作意等诸相应行能推诸识。此三助心故名心所(文)新旧二论其旨颇异。可知。○二引阿毗达磨偈。
论曰此二。释曰此言(至)常住。此一段文与上互为因果章其旨全同。今但由二识更互为因果是缘起之大本引以为证耳。○第七四缘章二。初标章名。二正释文。今乃初也。
四缘章第七。○二正释文中三。一总标。二别显。三结释。今乃初也。四缘者出于瑜伽第五。杂集四及五。智论五十五。唯识第八。述记八本。大乘义章三本。
释曰如此(至)四种缘。第一穷生死缘生即上二缘生中分别自性缘生也。○二别显中三。今初明第一穷生死缘生为是因缘。
论曰若于。释曰因缘(至)因果。毗婆沙宗说因缘是五因性。今大乘因缘硕异于彼。但于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建立因缘。种种相续亦因缘摄。除此所余无亲因缘。如唯识明。○二明第二缘生是增上缘。
论曰于第。释曰由无(至)报故。二种增上缘与通途异。其旨珍奇。可知。云若下无明者。谓见所断分别起无明。言修道无明者。谓修所断俱生起无明。言须陀洹人等者。举见所断惑已断者不造感有业。以证无若下无明诸行不生。言阿那含等者。举那含欲惑已离故不受欲界生以明无修道无明诸行不熟。可知。○三明第三受生缘生有三缘。
论曰复次。释曰从根(至)次第三缘生六识。可知。种子生六识者即是第一缘生故非今所明。今但由根境及前灭识为缘生六识之义以明受用缘生耳。非六识生时无因缘也。○三结释。
论曰如此。释曰以四(至)四缘。显了义乃如上所说。所谓隐密义者即大乘终门之缘起也。华严五教章六义为因缘中明从始教缘起向终教秘密缘起。从终教缘起入圆宗十玄缘起之义趣(云云)若约大乘秘密则一切法但一如来藏心回转。故曰因曰缘曰果只是义门差别而已。是故三种缘生皆悉具四缘。可知。今译有从始入终之旨。此文特着矣。隋唐两译全无此文。具略料简如悬谭述。四缘之义大小两乘法门之枢柱也。具如瑜伽论第五。杂集论第四·第五。唯识论第八。智论五十五。俱舍论根品等明。不遑此载。上来释相品竟。
自下第三引证品三。初题品名。二分章。三正释。今乃初二。
摄大乘论释卷第三
释引证品第三
释曰此(至)道理。○三正释六章。初烦恼不净章中二。今初释章名。
烦恼不净章第一。○二正释文二。初承上起下。二正释。今乃初也。
论曰此阿。释曰如此(至)立诤。○二正释中二。初征问。后答释今乃初也。
论曰云何。释曰彼云(至)问故。○二答释中二。初总明若无本识则一切种子依止不成。二正明烦恼不净品离本识则不可成。今乃初也。
论曰若离(至)。成就。释曰若汝(至)此名。此中初明三义离本识则不应成。三义者谓净不净品及正道理。后开三章以为六章。于前三义。净中开世间净出世间净。不净中开烦恼业生。此六义离阿梨耶识则皆不成就。可知。○二别明烦恼不净品熏习种子离本识则不成中。初正明离本识所余非烦恼品法熏习依止。后结释。初中有三。一正明离本识所余非烦恼品熏习种子依止。二约从上生下初受生识明。三约有学圣人入出观辨。初中有五。一总明眼等非欲等熏习依止。二明种子不得住于欲中。三明眼俱欲等于余识亦无熏习。四明眼等同类亦无熏习。五准例余识。初中有二。初正明。后引例明。今初。
论曰云何(至)成就。释曰欲依(至)灭故。根本烦恼者指六烦恼。少分烦恼者谓随烦恼。此中初明六识非种子依止。次约眼识明眼与欲俱起时余识非熏习处。然此眼俱欲等已谢灭。或余识间起时前眼俱欲等熏习依止皆不可得。已灭是无法。安得熏种。释中举无识地有识地二灭。释已灭无法不应成种子所依止。可解。○二引例明。
论曰譬如(至)。释曰过去(至)无故。此中初举过去已灭业。次准例有欲眼。后斥毗婆沙师过去实有。余文可解。○二明眼俱欲等种不得住于欲中。
论曰复次(至)住故。释曰眼识(至)依处释中举入灭定及余识所间明离本识余则熏习不成。言自在法及相续坚住法者。即如本识者是也。○三明眼俱欲等于余识熏习亦不成。
论曰此欲。释曰种子(至)不成。此中二义以明眼俱欲等于余耳等识熏种不成。言此识者即是眼识。言彼识者谓耳等识。○四明眼等同类亦无熏习。
若如说(至)。论曰同类(至)所熏。释曰眼识(至)所熏。斥同类相熏。如上已明。○五准例余识。
论曰如此(至)思量。○二约从上生下初生识明。
论曰复次(至)余故。○释曰从上(至)为因。本文云从无想天以上等。释论云从上界堕等。若约从上二界堕生此间则其义易解。若局从无想以上退堕则其旨难解。唐译本论云从无想等上诸地。此即与释论符顺。以是思之。陈隋译文云从无想天以上者。恐回文未尽乎。从上界退生此间者。初受生心离本识则不成。何以故。下地诸惑昔已伏除故。若无本识持种则初受生心应无因而得生也。○三约有学圣人入出观辨中二。今初明有学圣人住无漏心时若无本识则余烦恼种应无依止。
论曰复次(至)灭次。释曰若汝(至)解脱。惑对治识者指无漏识。言自性解脱者。谓无漏心起则其性解脱故必不应与漏相应。若无本识何识持有漏识种。若无有漏种则应是无学也。释中举二过失。初过失者即此一段文旨。后过失者预叙次下所说可知。如四向三果圣人。入无流观时虽意识纯无流心。本识持所余惑种故。出观则尚有惑起。故名有学人。若无本识则意识住无流位既无惑俱。应是无学。若是无学则何用修道。若言无流意识得与惑俱无流意识不得解脱。与流俱故。○二明若无本识则有学人出观起世间心而应无因。
论曰复次(至)得成。释曰须陀(至)而生。本末文旨明着。可解。○第二结释。
论曰是故释曰若汝(至)可立○第二业不净章。于中为二。初标章名。二正释文。今初。
业不净章第二○二正释文二。今初标章。
释曰若人拨(至)污义○二别释中二。一明若无本识行缘识义不成。二明行缘识义不成则取缘有之义亦不应成。今乃初也。
论曰复次。释曰行有(至)此义。若无本识则不能摄持诸业种子以引果报。故行缘识之义不成。可知。○二明行缘识义不成则取缘有义亦不成。
论曰若无。释曰若无(至)染污。此中初正明云云。二因释业染污名。可知。前段明若离本识则不能摄持业种以引果。今乃显若离本识则惑不能令业种圆满。释业染污者。可解○自下第三生不净章中二。初标章名。二正释文。今初。
生不净章第三。○二正释文二。今初开章。释曰若离(至)说之○二正释中三。今初征问论曰复次(至)成故○二正释。分为九段。初明若离本识结生不成中二。初标章。二别释。今初。
论曰结生不成故。释曰此生(至)何以故。释中何以故者起下。○二别释中三。初显结生识。二遮异计。三显正义。今乃初也。
论曰若人(至)受生。释曰不静(至)受生。不静地者谓欲界地。言有中阴者是欲色界。言无中阴者是无色界。今约欲界胎生者以明结生中阴末心起染污意识。此识无间受生。异熟无记心生焉。今之所诤即此托生心也。柯罗逻托生如俱舍论第九(五纸)明。又彼论九(六纸)说胎中五位可寻。结生之言凡有四释。一谓结生即润生。若生无色命终三位名为结生。若生欲色界中有末心名为结生。二正受生时名为结生。瑜伽第一云云。三云。合前二义名为结生。四谓命终心及中有末心俱名结生云云。今云染污识者即当于第一义第四义。托柯罗逻识即当第二义结生。此两位并有结生义。第三义即依此意。可知。○二遮异计中四。今初牒异计略斥。
论曰若但。释云若汝(至)何以故。有余计受生柯罗逻识是意识。此为依止。有别意识起。寂谓。此计与经部等立细意识其旨相似。可知。释中征托生识与余意识异同。初斥同。次明不同则不可言意识。后复引无识地征破(云云)若汝说下乃起下。○二约二识并起遮。
论曰于母。释曰此言(至)起故。本文可解。释中初正以二识并起辨斥。次举彼计明柯罗逻识非是意识。即以二因证其不同。复更以二义释成二意识并起不应理。可知。○三以三义证托生识非是意识。
论曰已变(至)知故。释曰初受(至)意识。结生柯罗逻识三义非意识行相。故知是即阿梨耶识。非是意识也。○四征何识是一切法种子以显托生识是阿梨耶识非是意识。
论曰若此(至)不成。释曰若已(至)义岂成。依止此识生余识者。是即前所谓别意识也。唐译云此识所生余意识。可见。余文可解。○三显正义。
论曰是故(至)得成释曰此识(至)得成。○二明若离本识则执持色根不可成。
论曰复次(至)得成释曰前已(至)不成。本文之中。初明执持色根离本识则不成。后明色根无执持识不应理。释中举三义以显离阿梨耶识此义不成。余文可解。○三明若离本识识名色互相依义不成。
论曰复次。释曰于经(至)识食。此一段文具如唯识述记四本(九十一丁)明。释此经文凡有七释。如了义灯出可寻。释中若离阿梨耶识下乃起后之文也。隋唐译(云云)可捡彼文矣。○四明离本识识食不成。
论曰复次(至)能故。释曰此言(至)不成。四食义出于增一阿含二十一。杂阿含第十五。瑜伽五十七·六十六·九十四。婆沙百二十九·百三十。俱舍第十。法苑章四本等。若离本识则识食不可成之义具如唯识述记四末初明。○五明若离本识则等引地受生不可成。
论曰若人(至)不成。释曰于静(至)受生上已明不静地结生不成。今乃明静地结生相续离本识则不成。释中言方便生及正生者即指中有及生有也。受生识必具四义。若离本识则此义不可成。当知上地本识无始时来成就。为不动业力之所感。染污心无间引起中有生有最初受生心为上静地生。若于余识则此义不成。○六明若生无色界起染污及善心时若无本识则应无依止。
论曰复次(至)得成。释曰显已(至)续住。总报果体必无覆无记性。若无本识则无色众生起染善心时应无依止。若无依止无色果报必应断灭故。余文可知。○七明若无本识于无色界起无漏心界即坏灭。
论曰于无。释曰若人(至)此识。文旨明着。可解。○八明若无本识有顶众生或时依无所有处定起无漏心时。非想处·无所有处二地并舍应无依止。
论曰若众(至)依止。释曰若圣(至)何法。此中明三义不成依止。言三义者。谓非想非非想处。不用处。及涅槃。此三并非彼依止也。○九明若离本识舍命时或上或下冷触次第生义不可成。
论曰复次(至)得成。释曰若人(至)死身。舍命时冷触下上次第起。如俱舍论第十(十七纸)瑜伽论第一(十五丁)伦记一上(三十九纸)明。释中言此依上身上字恐止字形误。余文可解○三结释。
论曰是故释曰生染(至)不成○第四世间净章中二。初标章名。二正释文。今初。
世间净章第四○二正释文中二。今初开章。
释曰由如此(至)说之○二正释二。一明若离本识则色界善心生无有因缘。二准例一切离欲地。初中有二。初正明色界善心离本识则无有因缘。二明加行善心俱为增上缘。初中亦二。初正立义。后遮异计。
论曰云何(至)种子。释曰若人(至)得生世间净品者谓色无色界善品也。欲界善心与色界善粗细动静等异。故不得俱生俱灭相熏习。若无本识则色界善心无有因缘能令生此。可知。释中修行人二种。初乃正在闻思慧。后乃初将修闻慧者。此二人并是未得色界善。是将生色界善修加行位故。今举此二人耳。闻思等各有三品。如下出世净章明。欲色善心四种异相第三自性修异者。欲界善心是生得。色界善心必由修得故。余三可解。○二遮异计以显正理。
释曰若汝(至)以故。论曰过去(至)因缘释曰无始(至)何用。有余部计。过去已生色界善心未灭。为今色界心作因缘(云云)遮破可解。释中言非至定者即未至定也。若以宿世下起下。○二明加行善心但为增上缘。
论曰此加释曰此加(至)因缘修加行心能引起色界善心。但是增上缘而已。其亲因缘者。本识所摄持无始时来熏习种子也○二准例一切离欲地。
论曰如此释曰若约(至)了别。准上离欲界欲得色界善心。今亦乃约四空离色界欲。例释若离本识则不可成。可知。○自下第五出世间净章中二。初标章名。二正释文。今乃初也。
出世间净章第五○二正释文二。今初开章。
论曰云何(至)释曰今当说此义○二正释中三。今初明出世净因。
论曰佛世。释曰清净(至)为因。出世无流心品以正见为上首。无流心品最初生起名未知欲知根。闻思修慧作增上缘引起无流心品。然此二因各有四义。可知。○二明若离本识余识则非出世净熏习处。于中有二。一明闻思等种子不能熏耳等识。二结释离本识则出世净心无熏习依止。初中亦二。今初遮闻思等慧与耳等识前后相熏。
论曰此闻(至)得生。释曰他音(至)相熏。此中初总明于耳及意识单熏双熏叵得。次明不得熏耳识。后明意识亦为散动识。所间故不得度前思于后思熏习义不成。准前可解。○二明世出世心无同时相熏。
论曰复次(至)种子。释曰正思(至)不成。文旨明着。可解。○二明若离本识则出世净心无熏习依止。
论曰是故(至)种子。释曰若离(至)种子。本来未曾有起出世净心与闻思等俱生俱灭。云何得熏习成种。是故若离本识则出世心起无有因缘。○三明出世净心种子依附本识而能对治本识。于中有二。初征诘本识持染净种子不应理。二答释出世净心种熏习本识而能对治本识。今乃初也。
论曰云何(至)应答。释曰本识(至)令答。释中言对治即除或者。或字应作惑。此中初征本识摄持染净种。后明无始来未曾起出世心何得熏种于本识。余文可解。○二答释中分为六段。今初显出世心种。
论曰最清。释曰欲简(至)得生。寂曰。依大乘终门则以真如为正因佛性。以闻思修等为了因佛性。以一切万行为缘因佛性。此三即如来藏空不空义。亦真如体相用也。三德秘藏由是显生。如华严楞伽胜鬘等经起信佛性宝性等论说。今此论乃从始向终之说。故未分明显如来藏缘起之源底。所说未了。斯教限耳。言如理如量通三无性者。谓如理如量唯是一真如故。言六种熏习者谓刹那灭等六义。如上已出。○二明此与本识虽俱和合而不同性能灭本识。
论曰此间(至)子故。释曰若尔(至)对治。此中初总征同性不同性。次别难同性不同性。后至诸佛下答释。闻熏习出世心种子依止本识俱生俱灭。犹如水乳。虽是和合俱生灭非是同性。乃能为本识对治种子故。○三明三品熏习即法身种子非是本识。
论曰此中(至)世心。释曰此中(至)世心。此中初明闻熏习三品展转相生。释中初分闻熏习功能三品。次明三慧各有三品。次出解脱分品等三。次明闻三义。次明闻熏习下中上品对治本识上中下品。次明三品相生能对治本识所由。次明闻熏习下中上品是法身种子。释中何法名下明法身转依相。次明由闻熏习以成四法。四法为四德种子能对治本识。次乃明闻熏习是五分法身有为无漏法种子故。但是四德道种子能显四德。四德即真如本来自有不从种子生。从因作名故称种子。寂曰。此说即大乘始门故未显真如熏变。不说五分法身即常住可知。次由对治下明闻熏习种子非是阿梨耶识摄。性相违故。此种即为五分法身因能对治本识。释中言七种若谛等者。此论下文或云七有。或云七种生死。而未显何为七种。台教中引摄论。以分段流来支出方便因缘有后无后。为七种。予窃谓七种应是分段三界及变易四种生死。流来支出等盖斯摄论通释家暗索之说。不足凭用者也。三种集谛者应是指见思惑及所知障也。余文可解。○四明出世净心种子有四种对治功能。
论曰何以(至)菩萨。释曰何以(至)所摄。四种对治出于婆沙百八十一瑜伽六十六杂集第九等。四种者何。谓厌患对治。断对治。持对治。远分对治。是即当于加行无间解脱胜进四道。然今所说稍异常途。可知。初明厌恶对治中。言上心惑者指现行惑。菩萨三贤位虽未能断惑种能伏现行粗惑。是名厌患对治。次明除灭对治中。三定聚者出于婆沙百八十六。瑜伽六十四。伦记十一上(八纸)十八上(十纸)起信义记下末初等。依教有异。可知。若依瑜伽论宗则菩萨入见道入正定聚。尔时于四恶趣得断对治。次明朽坏对治。后明依摄对治。可知。四摄义出于瑜伽四十三(九纸)伦记十下(二十八纸)智论六十六·八十八等。可寻。多闻四义。可知。○五明多闻熏习种子是法身及解脱身摄。
论曰此闻(至)身摄。释曰耳识(至)当说。解脱身即有为无为解脱。断除烦恼障得证此身。法身即理智悲。除灭二障证得此身。今此闻熏习初修观胜解行地菩萨虽是尚世间法属法身摄。何以故。以是从最清净法界等流教法正闻熏习种子起而能为法身至得因故。言十解已上悉属圣位者是大乘终门之说。不与瑜伽论合可谓奇说矣。隋唐两译全无此说。可检。寂曰。此论以未知欲知根已还为世间法者与瑜伽符顺焉。言十解已上为圣者全不顺瑜伽者何耶。学者思择焉。次拣异二乘三乘所得解脱身以显如来法身无等。可知。○六明此与本识渐增渐减转依相中二。一正明增减转依相。二明此种与本识和合而一灭一在。今乃初也。
论曰此闻(至)皆尽。释曰闻熏(至)之异。此中初明闻熏习种子与本识渐增渐减相。后正明转依。转依义如此论第十六初。唯识论第十等明。转依有五义。转依所依是本识。转依智是无分别智。转依障乃八分别所感果。是涅槃转依位。分满可知。至下当辨。释中以有种子无种子一切尽为三位。此释隋唐所无。隋本论云。依止即转依止。一切转已。此一切种子果报识悉无种子即一切皆灭。(云云)下品上本识等者准上文旨。上字恐生字形误。舍初地等者渐次转舍转得故。○二明此与本识和合而一灭一在。
论曰若本(至)亦尔。释曰前举(至)此生。此中举水乳譬以难一灭一存。次譬如下以鹅唼乳譬解释一灭一在。后犹如下引世间离欲转依以例证出世转依。释中言闻熏习与解性和合等。解性之言似指如来藏性觉照。此即与第一卷初明如来藏五义其旨一揆。颇是奇说。即从始向终之意趣也。隋唐两译全无此文。可检。○自下第六顺道理章二。初标章名。后正释文。今乃初也。
摄大乘论释第四。
顺道理章第六。○二正释文中分四段。一正引经说以证本识实有。二叙十义以明灭定中非有转识。三斥色心次第生是种子计。四结释不立本识则一切染净品不成。初中有二。一明经所说(云云)是本识。二出其所以。今乃初也。
论曰若人。释曰此章(至)本识。说灭定识不离身者是引经所说。婆沙等中亦引此说即言契经云。灭定义具如婆沙百五十二至百五十四。俱舍论第五。瑜伽五十六。成实论第十六。杂集论第九(十纸)大乘义章第九(三十一丁)唯识述记七本(七十八纸)等明。可寻。释中初标章。次牒异计。次佛世尊下立正义以遮异计。后出二过失释成所立。可知。○二出其所以中二。初明灭定不为对治本识。二明若无本识从此定出后识不可更生。今乃初也。
论曰何以(至)治故。释曰复以(至)于身。灭定是为对治生起识得寂静住离退失过而修。非为对治本识。如上已明。○二明若无本识出定后识不更生。
论曰云何(至)得生。释曰如此(至)本识。释中初牒他所计。后明若无本识从灭心定起后不可有识更生义。○二叙十义明灭定中非有转识中三。初总标。二别释。三结释。今乃初也。
论曰若人。释曰言有(至)成心。言不成心者即指他所计灭定中心。唐译云若有执以意识故灭定有心此心不成。可见。○二别释有十。初定义不成故。
论曰何以(至)成故。释曰欲更(至)不成。释中初述立破大旨。次明有心离心法义不可成。心若有受想亦应有。三法若不灭则灭心定及灭受想定不可成。后若人执下述正义。○第二解相及境不可得故。
论曰解相。释曰此第二(至)显故。释中初明能缘行相有二种以辨证比二知。前五识必唯现量知。意识迩现此知。次明所缘有二种。后心及下正明第二义。本识乃能生依止识故。所缘行相俱不可知故。此定中虽有则无有妨。此识能生等者。隋译云此识以摄持身得名故。唐译云执受所依之所显故。义无所违。可知。○三与善根相应过故。
论曰与善。释曰此第三(至)为善。此明灭定中。若有心是善则应与无贪等善根而相应。此不可许。何以故。若此与善根相应则受想等亦应相应。若其尔则应至失灭心定义故。又若言此心是自性善不与善根相应则此亦不许。何以故。以不可有善心不与善根相应故。○第四与恶及无记不相应故。
论曰与恶。释曰此第四(至)记性。此定于大小乘判以为善。四种善中是等起善故不可此定中心与恶及无记相应。其旨粲然。○五想及受生起过故。
论曰想及。释曰此第五(至)善心。其旨可解。所对治是受想。能对治是灭定。若灭定中心与受想相应则能所对治应俱时有。岂可许乎。引欲等与不净观能所对治不俱以例证之。○六三和有触故(云云)。
论曰于三。释曰此第六(至)以故。灭定中。若有心则三和应有触。若定中有触则必应生轻安或生乐受或生舍受。何以故。以于余定皆有此功能故。此定亦应尔。何以故者承上起下。○七但灭想过患故。
论曰但灭。释曰此第七(至)无故。文旨昭乎。可解。○八作意信等善根生起过故。
论曰作意。释曰此第八(至)理故。其旨可解。释中若汝欲下举异解以起下难。此文应属于下文也。应知。○九拔除能依离所依不可得故。
论曰拔除(至)可得故。释曰此第九(至)不然。
释中初正出其非。次牒计破。于中有二。初遮执定前加行厌恶触受想等。故拔除心法但有心。后斥执定前方便与无贪等善根相违故。无贪等善根不生但有善心。可知。○十方譬喻故。如非一切行至不如是故。
论曰有譬(至)是故。释曰此第十(至)离身。寂曰。从来十科遮灭定中有转识以显本识不离身。然此论文以故字分句则有十一句。隋唐两译并有十一句。而不言第一第二等。今译分明以十科释。若分为十科则应以有譬喻故如非一切至是故属第十科也。不则如非一切等句为则文。会文未正。可知。譬喻有二。初引经说。以觉观灭则言语不生比况心行灭则心亦随灭。后举四大及四大所造色不可相离。遮从所依拔除能依。初中先引经略释。次以觉观灭则语言不生比例心行。息则心亦息。次遮他以身行灭而身犹在将成立心行虽灭心则不灭之义。其身行灭而身不坏灭者。由有饮食寿识等能持色身令不坏灭之别因。心行灭时无别法持心令不灭。是故引例不齐。可知。次述正义。后更明能依所依不可令离。举四大及四大所造色不可令离以证心心法不可相离。后若汝执下牒救破他救。云离能依所依不可相离由定前深厌恶受想故唯此二法定中不行是亦不然。何者若非遍行心法应有如是义。非遍行心法如此不生故。何以故。既是名遍行故。非一切行者即如别境心所等是也。○三结释。
由有此说(至)如前说。此下重叙上十义释成说灭定识不离身定是本识非是余识故应信决定本识实有。言无第五无记者。谓异熟·威仪·工巧·通果。此四无记外无第五无记也。余文如上已辨。○第二遮色心次第生是诸法种子计。于中有三。一总破。二举别失斥。三结释是次第缘非是因缘。今乃初也。
论曰若有。释曰若有(至)不然。上座部及经部一师作如是执。其旨可解。○二举别失斥。
论曰何不(至)得成。释曰前过(至)此义。此中初明前过。后举别失。初中有二。初出识相续断后识无因之失。后出从无色界退生欲色界后色生亦无因之失。后举别失中亦有二。初出从无想天退及出灭定后生心应无因之失。后出前色前心能生后色后心则阿罗汉最后心应不成之失。可知。○三结释前后次第生是次第缘非因缘。
论曰若离。释曰此前(至)脱故。此乃纵前后次第生是前色前心与后色后心为次第缘以显非是因缘。可知。问。色法立等无间缘者是上座部经部师等所计。毗婆沙宗不许此义。如婆沙十一(四纸)八十九(十五纸)百九十六(十五纸)等明。瑜伽论中亦不许色法等无间缘。今此论中于色法许有等无间缘者何耶。答。由来讲唯识者以谓。摄论自宗不立色法等无间缘。但为显成诸法亲因缘是阿赖耶识故且纵许色法等无间缘。顺彼所许却破彼离本识建立因缘(云云)。寂曰。此不必然也。熟按此论。其不顺婆沙论瑜伽论者。岂啻一二数乎。由是观之。大乘宗致不应局执一部拘拘乎名相。此论往往依凭异部。不专攻一部者翻是超上也。学者察焉。违解脱者。谓前色前心传传相生。后色后心起不可尽。故解脱不应成。是故彼计非理。○四结释若无本识。一切染净品不成。于中分三。初开章。二说偈。三释颂。今乃初也。
论曰如此。释曰此义(至)行偈。此中结若离本识净不净品不成以劝信。下说偈中特明转依不成。释中标上颂意。可知。○二说偈。
菩萨于善识(至)转依义不成○释颂。
释曰菩萨(至)。信有本识。颂意谓若安立本识则转依义成。何以故。本识是所转依。善无漏意识是能转依。善无漏意识起除遣二执。治对二障。则转灭摄持杂染法种子本识。转得无杂染法种子本识。故一切杂染法及种子永灭不生。是名转依。若不安立本识。则能对治善识起时既无五识。亦无染污意识及有流善识。既是善识故无无记识。以何等法为所转依。若言此能对治即转依则此不应理。有因果无差别等过故。释中菩萨有二种等者。隋唐二译全无此文。可见。言则离余五识等者。谓五识恒不相应之义。言转依以何方便作者。隋译云转依何心作。释云云。唐译云心转依云何汝当作。释云。若汝信有阿赖耶识可作一切杂染种子无种子义名心转依。若不尔者。云何当作(文)此文易解。非灭故不成。释中以二义显非对治是转依。可解。果因无差别。释文义虽可通似回文未尽。唐译本末文义明畅。可讨。于无二无故等者。隋译释云。于生起识无种子。及无体。如此为转依。彼无二无故转依则不成。唐释论云。若于转识作无种子或即无体许为转依。无彼二无故转依不应理。杂染转识此定位中不得有。故亦无种子可令作无。无二可无而名转依不应道理(云云)此亦易解。可见。今译之中无作亦无四字难解。作字恐法字写误乎。应思。余文可解。上来释引证品竟。
○自下第四释依止胜相品中。差别品中。三。初标品名。二分章。三正释文。今乃初二。
释差别品第四。
释曰此品(至)当更说。○三正释中七章。初言说章中二。初标章名。二正释文。今初。
言说章第一○二正释文中二。今初征问。
论曰此阿。释曰此问(至)差别○二答释中三。初标三种四种。二叙三种名。三别释名言熏习。今初。
论曰若略说。释曰今就(至)差别○二叙三种名。
论曰三种。释曰论本(至)不释○三别释名言。
由言说熏(至)第一差别二种名者。谓以音声诠显自性名言说名。直以心想思惟其名名思惟名。凡一切诸法缘生无性无有实体。但由无始虚伪名言熏种子为生起因。今举眼根生因以例所余。至下当更辩焉。○第二我见章中二。今初标章名。
我见章第二○二正释文。
论曰由我。释曰有染(至)差别。一切有情无始时来依止有身见。于本识起我我所熏习。由此熏习力故分别自他彼我(云云)○第三有分章二。初标章名。
有分章第三○二正释文。
论曰由有。释曰由随(至)差别。文义明着。可知。○第四引生章二。今初标章名。
引生章第四。○二正释文。
论曰四种。释曰引生(至)习果。此中初叙四种差别。后正明引生差别。自下四种差别不出前三种差别。但由义门有别分为三种四种耳。今此引生因即明若无本识则业能引果惑能润业引生后有差别则不可成。是与前有分熏习而义门稍异。可知。释中若无引生等者。谓行缘识之义。由取所摄等者。谓取缘有之义。若不安立本识。则如是熏习不成。可知。法取法字恐此字写误乎。○第五果报章。初标章名。
果报章第五○二正释文。
论曰果报。释曰行有(至)报果。此与上有分差别其旨相似。但上就因明。今就果论。义门差别。可知。释中言更生为法者。准本文及余译。为字恐诸字写误乎。应思。○第六缘相章二。今初标章名。
缘相章第六○二正释文。
论曰缘相。释曰此本(至)似果第二识内缘本识为我见境。第六识取蕴相执我我所。若无本识则我执所缘境不成。由本识有执我所缘相意及意识能起我执。相续不断故云相似果。相似果即等流果也。隋唐两译言染污意。不言第六识。其旨稍异。对照可知。○第七相貌章二。今初标章名。
相貌章第七○二正释文中二。初明四种相。二因辨诸相。初中亦二。初标列。后正释。今乃初也。
论曰相貌。释曰相貌(至)四种○二正释中二。初正明四种相。二明共不共因同生一果。初中亦二。一明共不共相即二种种子。二明此二种子对治起时所治有别。今乃初也。
论曰共相。释曰本识(至)无觉无受。无受生有受生之目三译并同。此与无执受有执受其异可知。释中初明共相从无受生种子生。次不共相下明不共相从有受生种子生。后若自别因下明他有情法别因所感故如木石无觉受。此文旨与隋唐译硕异。可知。○二明二种子对治起时所治有别中二。初征起。后正释。今乃初也。
此二种子(至)所破○二正释中二。一明不共种子为道所破。二明共种子离缚于境所见清净。今初。
论曰若对。释曰此不(至)功用一切有情杂染种子皆由无明妄倒熏习。无流智明与彼相违。犹如明闇。对破可知。于共下起下。○二明共种子离缚于境所见清净中三。一辨对治道于共种子功用有无以明所见净。二引瑜伽者以例证。三说偈重明。今初。
论曰于共。释曰道于(至)不同。共相法者。多众生共业所感故。自他识共所变故。自识种子虽灭他识所持故不能都灭。但得道以后。于境离缚所见清净。无功用有功用可知。慧眼照真则但见真如。不见诸法。法眼照俗则见一切诸法非有似有似有无性。乃悯迷倒众生不了缘生无自性妄执我法三道流转起大慈悲。由如量智更起分别。然此分别恒不离如。故所见清净见清净刹。可知。唯一境下起下之语。征有缚无缚众生所见不同。○二引瑜伽者以例证。
论曰譬如。释曰由观(至)净见。瑜伽者由定力故境随乐转。道力于境得净亦复如是。○二说偈重明中二。今乃初偈。
论曰此中(至)佛见清净。释曰结有(至)故见佛见。此二颂有二段。初五句明对治道生时共结不灭。后三句明共相虽不灭得道人所见清净。初中初明二结。二结亦名二缚。相缚粗重缚义如显扬论十六唯识论第九述记九末(六十四纸)等明。约二结明难灭难解(云云)次约二道辨难灭难解(云云)次释共结名。后举三义明共结难灭难解。寂曰。初约二结二道释难解难灭甚不合今颂意。何者颂云共结者。谓共相境乃众生共变故。对治生时不能除灭如内种子之旨趣耳。虽是言结非二结等。二结乃见道已后。随应除灭。外结虽清净人不灭。但得所见净而已。何得一混焉。隋唐两译全无此释。予窃谓。结有二种已下四行余盖梵土讲学者傍加笺释。后人错混入于论释乎。学者更思焉。释后三句中。明对治道生时虽共结不灭于境得所见净文旨明着。可解。五义以释佛见(云云)义有傍正。可知。○二别偈明观行人随乐变境。
论曰复有(至)有识。释曰此偈(至)有本识。释中初以二义显颂大旨。菩萨于内观唯识无尘。观心成就则正智现前。不共种子灭。于共种子得心自在则境随心转。所以境随心转变即由实无外境唯有识也。余文可解。○二明共不共因同生一果中二。初承上起下。二正释文。今乃初也。
前已明觉(至)生一果○二正释。
论曰是不。释曰共不(至)互相见。寂曰。此一段文本末意趣似不允合。何者本文乃明不共种子生众生世间共种子感器世界以结成上。释乃明共不共二因同生内五根及内五尘故。即内根尘为自六识而作依止亦能为他六识所缘。是为二因生一果之义。岂非柄凿不投乎。隋唐二译全无此释应考。内根及尘自他识变差别唯识论疏颇有异义。不遑此述。○二因辨诸相中五。一明粗重相细轻相。二明受不受相。三明譬喻相识。四明具不具相。五明本识是白净无记。今乃初也。
论曰复次(至)得成。释曰若无(至)得成。大小二惑者即指烦恼随烦恼也。于理及事心无功能者。谓惑心违性起故失心功能。善法顺性起故成胜功能。可知。释中以等流异熟二果辨(云云)本识中摄持粗细二种种子。故善恶二趣六道生死等流异熟生起不同。若无本识二果差别则不可成。可知。○二明受不受相中二。初正明二相。二明无本识二相不成。今初。
论曰复次(至)子故。释曰欲明(至)过失。受不受相新云有受尽相无受尽相。释中同业种子者应言不同业种子。恐脱不字乎。同一切法者。同字恐说字写误。应思。此二相具如唯识述记八上(六十一纸)瑜伽伦记一下初明。三烦恼亦名三随眠如解深密经及瑜伽七十八等说。或云皮肉心。亦曰皮肤骨。肉烦恼乃分别起二障。皮烦恼乃修断惑。心烦恼者俱生所知障。与瑜伽等大同小异可知。三种烦恼并皆无始以来虚伪名言熏习种子前因后果等流相续。二种生死犹如暴流。是名无受尽相。○二明若无本识则二相不成。
论曰若无(至)得成。释曰若无(至)二相。此中二段。初明若无本识有受尽相不成。作不作者即表无表业也。此业与果则功能灭尽。有受相可知。若无此义则解脱不可成。传传引果不止故。后始生下明无受尽相。释中意谓若无久远熏习名言种子则今时名言熏习无由生起。何以故。以此等流果无同类因故。若无同类因而果得生则二乘无学应更生烦恼。
若无同类因而果不生则离本识无始名言熏习则应无根本烦恼。若无根本烦恼则无业。若无烦恼业则应无苦集差别。若无苦集则应有自然解脱之失也。然则若言无因而果得生则有无解脱之失。若言无因而果不得生则有自然解脱之过。可知。及差别之及字恐若字写误乎。无无解脱者。盖无字衍。可知。结文云云。○三明譬喻相识。
论曰复次(至)此事。释曰譬如(至)识生。释中以末那四倒释。其旨甚深。可知。隋唐两译文言极略。全无如此配释。可诃。○四明具不具相。
论曰复有(至)得成。释曰约此(至)不成。具缚可知。已离欲染者除皮烦恼一分。故名被损。乃至不用处惑可知。声闻有学乃能除分别起烦恼。修所断惑断或不断随应可知。所知障则一向不断。菩萨入见道位断分别起二障。俱生起二障如应可知。三乘无学所断差别文旨分明可解。如此诸相并皆随本识所摄持种子有无差别。若无本识则如此诸相皆不可成。○五明本识是无覆无记中二。今初略标。
无记中二。今初略标。
本识于三性(至)报故○二正释。
论曰何因(至)记性。释曰非烦(至)记性。其皆明着。可知。唯识论第三(五纸)云云可寻。上来四品应知。释依止胜相竟。
○自下第五释应知胜相。于中有三。初标品名。二分章。三正释。今乃初二。
释应知(至)之一
释曰此义(至)意依。○三正释中四章。初相章中二。初标章名。二正释文。今初。
相章第一。○二正释文中二。今初承上起下。
论曰如此。释曰前说(至)可见○二正释中二。初开章。二广解。今乃初也。
论曰此应(至)性相。释曰此下(至)是名。○二广解中二。一正释三相。二重举十一识明无尘唯识。初中有三。一依他起相。二分别性相。三真实性相。初中有二。初明十一识以三熏习为因。后明十一识虚妄分别是非有虚妄尘显现依止。今乃初也。
论曰依他(至)子生。释曰此下(至)为因。此即五法中名为分别。又辨中边云虚妄分别有是也。十一识即由三种熏习。本识所变异虚妄分别而已。余文可解。○二明十一识依他相是分别性依止。
论曰由如(至)性相。释曰一切(至)性相。有四种识者。辨中边偈曰。识生变似义有情我及了。此境实非有。境无故识无。论曰。变似义者。谓似色等诸境性现。变似有情者。谓似自他身五根现。变似我者。谓染末那与我痴等恒相应故。变似了者。谓余六识了相粗故。此境实非有者。似义似根无行相故。似我似了非真现故皆非实有。境无故识无者。谓所取义等四境无故能取诸识亦非实有(文)十一识四种识虚妄分别是本识所变异。体非都无。但由此依他相为依止非有虚妄尘显现。使迷倒众生妄计实我实法不能了依他似有无性。依他遍计不可相离。何以故。以于依他法执似为实故。至下当辨○二分别性相。
论曰分别。释曰如无(至)别性。于十一识四种识不能了唯有识非实我实法。种种遍计。是名分别性相。依他相如水。分别性相如波。而波之与水全无别体。依他性分别性亦复然。十一识等唯有识无尘等义边名依他性。尘等差别显现名分别性。上以阿梨耶为依他性。余一切法为分别性者。即此意也。
新译唯识家所计不止与陈译摄论而有抵牾。于隋唐译亦有顺违。可知。○三真实性相。
论曰真实。释曰虚妄(至)性相。辨中边偈曰。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论曰。虚妄分别有者。谓有所取能取分别。于此二都无者。谓即于此虚妄分别永无所取能取二性。此中唯有空者。谓虚妄分别中但有离所取及能取空性(云云)此文即明三性相。可知。○二重举十一识明无尘唯识于中分三。一以十一识配十八界以明无尘唯识。二约譬喻显无尘唯识。三立难解释。今乃初也。
论曰由身(至)等故。释曰此言(至)得成。此中初以十一识配十八界。后明唯识无尘。释中以二谛明以十一识为俗。是即所谓道理世俗也。若无尘等。者乃承上起下之辞。○二约譬喻以显唯识无尘中二。初正举譬明。后更由教及理证。今乃初也。
论曰譬如(至)此觉。释曰梦中(至)亦成。本末文旨明着。可解。○二更由教及理证中二。今初教证。
论曰若人未得(至)如尘释曰由此(至)得成。此中初引十地经第六地之文。次引解深密经。释中释三时文最为奇释。学者察焉。十一切入新名十遍处。如瑜伽论第十一。杂集十三。智论十二·二十一·二十八等明。地·水·火·风·青·黄·赤·白·无边空处·无边识处。是名十遍处。可知。解深密经第三分别瑜伽品中广说云云。可寻。○二理证。
论曰譬如(至)比知。释曰此譬(至)别境。理证中二。初以镜喻显。后对忆持识辨。寂曰。镜喻出于解深密分别瑜伽品。是教中所兼之理证也。故无性论云此教中亦即兼显比量道理。非忆持识等者。无性论云。恐彼异计故作此说。谓若有人作如是计。由彼先于澹泊路等见骨锁等今犹忆持。为三摩地所行影像遮此计故。故言云云广说余文可解。○三立难解释中二。初立一难解释推上。二举二问通释。今乃初也。
论曰是种(至)应知。释曰十一(至)此知。此中初难后通释。初中先纵眼识等识唯识义。后难根及尘。等名为识。后通释。已悉于上所引教及理中故推上不释。○二举二问通释中二。初问。后答。今初。
论曰若色(至)相似。释曰此问(至)别色。二问可知○二答中二。初长行释。二说颂释。今初。
论曰由颠(至)是实。释曰能颠(至)别法。依他性与分别性相应故虚妄颠倒。由虚妄颠倒故似我似法显现。由我法执故二重障生。本识变似色等相续坚住。余文可解。○二说颂释。
论曰此中(至)得生。释曰无中(至)得生。色等能作境生识故名为乱因。即诸六识名为乱体。由有乱因乱体便生。由乱因乱体故本识似色等现。相续坚住诳惑愚夫。可知。释相章竟。○自下第二差别章中二。初标章名。后正释文。今初。
差别章第二。○二正释文。于中六段。一明十一识中前五识一身俱转。二明后六识差别。三以三相明诸识皆唯识。四明一意识义。五安立三识。六举四智。以证唯识无尘。今乃初也。
论曰云何(至)显故。释曰此五(至)合生。唐译云。何故身至能受识于一切身中但有和合转。能圆满生受用所显故。释曰。所显故者是彼因性(文)今乃以十八界于一身中不可相离为其所以。以受生必具根尘识故。○二明后六识差别生。
论曰云何(至)摄故。释曰此更(至)生死。文分六段。可知。释中明言说识(云云)隋译云。无量所作事更互言说故。唐译云。诸所作事展转。言说无数量故可寻。次明自他差别识(云云)无量摄者。我见生因受用差别。乃我所见因。隋译云无量摄受受用差别故。唐译云各别摄取受用差别无数量故。次明善恶两道生死识中云云。释证得文奇矣。隋译云受无量生老死差别故。应思。○三以三相明诸识皆唯识中三。一总标三相。二别释三相。三释偈颂。今初。
论曰云何(至)唯识。释曰前记(至)唯量。今译意谓今此三相明后六识令成唯识。隋唐译世亲论及无性论并皆以为三相成十一识唯识。寂曰。隋唐译等于义稳当。今译约后六识最不应理。未审梵本有错误乎。译家失旨乎。应思。○二别译三相。
论曰唯有(至)生故。释曰于六(至)显现。此中三。文可解。初明唯量。量犹分。唐译云唯识。由十一识唯一识义分无有别体故名唯量。次唯二可知。后明唯种种中。明眼等识各以色等自境为相。意识通以十八界为相(云云)释中初明六识各有相见起种种相取种种相故名唯种种。后明五识缘局自境。意识通缘一切法。五识不能分别。意能分别。故但意识缘境名唯种种。寂曰。前解为正。后义则不顺本文旨。无性论中无第二释。可见。今于眼等六识明唯种种。释中言成立世等六识枘凿可知。○三释颂。
论曰此中。释曰此偈(至)前解。此中初释三相。后明能通达人。释中二段。所取尘若无下第二释可知。然释能通达之文今译硕异于余译。隋译云。唯量二种种。观行人能入得入唯心时。此心亦灭离。释曰。观行人能入者。谓修行人相应故(至)由正入唯心时则义无所有识亦不有。若无所取义云何得有能取心也。唐译云。唯识二种种。观者意能入。由悟入唯心彼亦能伏离。释曰。观者意者。诸瑜伽师所有意趣。问。于何悟入。答。由悟入唯心彼亦能伏离。若能悟入唯有其心都无有义是则于彼亦能伏离。既无所取义。何有能取心(云云)无性论大旨相同。寂曰。隋唐两译其旨明着。无容间然。今译以空处乃至灭定为伏离位者义似不顺。学者幸思焉。○四明一意识义中二。初正明一意识义。后引经证。初中亦二。初正出一意识计。二举例明意识依六根生显现二相。今乃初也。
论曰诸师(至)业名。释曰诸师(至)别名。此中初正明一意识。后引身口业例可知。凡判一意识有三家别。一六识体一。二七识体一。三八识体一。古来异诤。如余处辨。寂曰。此三说以理会取则无所相妨。何者论次下文以阿梨耶识为义识。余一切识为相识。意识识及所依止为见识(云云)深密瑜伽等说镜像水波譬喻。本识如镜如水。诸识如像如波。若据非离本识有别诸识则八识体一义自成立。以水波不相离故。若据波浪识一识随依止得别名则六识体一义亦自成。第七识即本识染污义分与诸染污而为所依。故或时别立。或不别立。七识体一亦有道理。今言更无余识异于意识离阿梨耶识。唐译云。非离意识别有余识。唯除别有阿赖耶。盖斯以末识拣本识以言别有。非必言是各别体。古人以谓此论与无性论意趣不同今论出别师义者不允。按。此一意识计意大抵与楞伽等说相似。与慈恩宗所立颇有迳庭。今论主举彼计而不遮遣。由是观之。无著天亲等诸大士其说通宏。无所固必。与后代局执新唯识者之知见天渊不啻也。可知。○二举例以显意识依诸根生起显现二相中二。今初举例。
论曰譬如(至)。意识亦尔。○二正明意识依诸根生起显现三相。
论曰此识(至)身生。释曰谓依(至)而起。此中初标一意识依诸根而得别名。次明意识依六根生显现二种法而显唯识。后明意识必依身故似触显现虽无五识缘内受生似触于身作或损或益。譬如下引例。可知。○二引经证中三。今初法足经偈。
论曰此中(至)魔缚。释曰诸菩(至)此义。唐译云。若远行独行无身寝于窟调此难调心。我说真梵志。释云云。唯识论第七疏七本(三十八纸)等引此以证唯心无心所之义。今证唯一意识无别识。可知。○第二证。
论曰如经言。释曰此五(至)生因。隋唐两译与今少异。可知。○第三证。
论曰复有。释曰此更(至)余识。文旨彰然。可解。○五安立三识成唯识义。
论曰是处。释曰是本(至)止事。以本识为义识。此本识由无明力变异为相见识。意识及意识依止名为见识。眼等及余一切为意识缘境者名为相识。然则阿梨耶识为阿陀那之所执持。自体成壳。似能取所取示现。所谓能取名为见识。所谓所取名为相识。意识及依止者即指意识及二意根也。言我识者犹曰实识。盖此义字与上所说义硕异。可知。与彼至相指实佛而言义佛其旨相似焉。寂曰。今此一段文大抵与楞伽等意合。又安慧等所立似此意趣。与后代谈唯识者之所计其异可知。隋唐两译文言简易。可寻。○六举四智以证唯识无尘中二。今初总标。
论曰如此。释曰四法(至)无尘。佛世尊说者即指阿毗达磨经所说也。唯识论第七引之以明唯识无境。可见。○二别释中四。今初成就相违识相智。
论曰何者。释曰于一(至)为智。唯识云。成就四智菩萨能随悟入唯识无境。一相违识相智。谓于下处鬼人天等随业差别所见各异。境若实有此云何成(云云)○二成就无所缘现可得智。
论曰二由。释曰有时(至)等境唯识云。二无所缘识智。谓缘过未梦境像等非实有境识现可得。彼境既无。余亦应尔(文)譬如识等者。识字恐缘字写误耳。可考隋译。○三成就应离功用无颠倒智。
论曰三由释曰菩萨(至)颠倒唯识论云。三自应无倒智。谓愚夫智若得实境彼应自然成无颠倒。不由功用应得解脱。○四成就三种胜智随转妙智。
论曰四由(至)是等。释曰一切(至)所有此中有三智。唐译分明牒释三种。可寻。唯识云。四随三智转智。一随自在者智转智。谓已证得心自在者随欲转变地等皆成。境若实有。如何可变。二随观察者智转智。谓得胜定修法观者随观一境众相现前。境若是真宁随心转。三随无分别智转智。谓起证实无分别智一切境相皆不现前。境若是实何容不现(文)此中三文可解。由境界等下结释三智。后依智学者下第十五卷(二十一纸)广说(云云)释差别章竟。○第三分别章中二。初标章名。二正释文。今初。
分别章第三。二正释文分为十段。一明三性体义及立名。二明三种分别。三明三性非异非一。四明三性品类差别有几种。五明四种分别。六明五种分别。七明十种分别。八明依他性成三性不相杂。九明依他分别二性不同体。十广明三性有无等差别。初中有三。今初明依他性名义。
论曰若唯(至)依他。释曰离尘(至)依他。此中初显依他性自体。后云何说此下明依他性名。余文可解。○二明分别性名义。
论曰若分(至)分别。释曰此问(至)分别。初明分别性义中三意可解。后释名(云云)○三明真实性名义。
论曰若真(至)真实。释曰分别(至)真实。初明真实性体。后于胜义下释名。初中二义答两问。寂曰。此释奇说。应思。唐译云。由无变异性故者。谓无虚诳性如不虚诳性。又由清净所缘性故。一切善法最胜性故。由最胜义名圆成实者。谓依清净所缘性故。最胜性故。名圆成实(文)四种清净者。次下所说。五种无分别者。下第十五(三纸)说无分别智自性离五相。可见。此真实性离诸虚妄能为一切清净品所缘。是一切善法中最胜胜义善。可知。○二明三种分别中二。初总标。二别释三种。今乃初也。
论曰复次(至)。释曰欲问(至)别名。○二别释三相中二。初总问三种。后正释。今初。
论曰此中。释曰一一(至)异相○二正释中三。一明分别。二明所分别。三明分别性。今初。
论曰意识(至)分别。释曰此下(至)分别。具三种分别者即指今三分别也。或可自性随念计度三分别也。意识起时必有根境识现。此三即从二种熏习种子生。于彼彼境起彼彼分别。故名分别。言以根似尘者。以字乃似字形误。可知。○二明所分别。
论曰此依(至)分别。释曰此下(至)分别。依他性即本识也。寂曰。今论释所分别旨趣与唯识论第七所说颇有左右。可知。今乃指本识随因缘流变为依他性。以似根尘识显现一切法悉属分别性。此趣甚深。宜细思忖矣。○三明分别性二。初正明分别性。二问答广解。今乃初也。
论曰此中。释曰(至)别性。成依他性因即次下所说六因也。○二问答广解中。初问。后答。今初。
论曰云何(至)增益。释曰此下(至)他性。此中初总问。后缘我境界下别问。可知。○二答中亦三。初总叙意。二别释六因。三结释。今乃初也。
意识名分别(至)此义。○二别释六因。
论曰由名(至)增益。释曰由依(至)益执。第三决判起见中。约外计分别起惑明。隋唐两译并言。由见执著者。如所取相如是执着。寂曰。今此六因通是分别俱生一切妄分别。而非局外计等也。今译文旨似不允当。余文可解。○三结释。
论曰由此。释曰由此(至)别性。此六因能起意识分别。使依他性成所分别。○三明三性非一非异中二。初问答总标。后别明异不异。今初。
论曰此三(至)此说。释曰问此(至)此说。○二别明异不异中二。初明异义。二明不异义。初中亦二。初总标。后别释。今乃初也。
论曰有别(至)真实。释曰此下(至)亦尔。此标由义门三性有异。○二别释三。今初明依他性名依他。
论曰何者。释曰此下(至)二性。三熏习者。初乃名言熏习。次三识熏习。色识乃根尘相分。识识者即本识自体。见识者即意识及意依止。后即惑业苦熏习。此三种种子所生名为依他。是乃本识。依他起之义分而已。○二明由别义此依他性为分别因。
论曰复有(至)分别。释曰识以(至)别性。唯一识义分属依他性。属分别性。其义甚深。可知。○三明由别义此依他性成真实性。
论曰复有。释曰依他(至)实性。文旨可解。为存有道故等者。明为显灭道二谛有别故不说依他性即真实性。寂曰。此一语乃从始入终之旨趣也。若据此意则此论不显了说真如缘起者唯教限而已。若约密意则依他起性即真如故二性唯一心义分也。后代执相学以说真如熏变为译家意等者谬之甚矣。可知。○二明不异义。
论曰复有(至)生故。释曰此更(至)子生。如上已明。本识如水如镜。转识如浪如影。其旨可知。又如绳上蛇。麻全成绳。绳全成蛇。相见识如蛇。识识如绳。无离绳之蛇。无离地之绳。识变亦尔。转识起时即其相见识。于种子生边则阿梨耶识依他离言法体也。于其种种能所取相貌显现义边则分别性也。于此依他性显现诸相永无所有边则是真实性也。如此依他一识上义分无有异体也。○四明三性品类差别有几种中三。今初明依他性体类及义。
论曰依他(至)他性。释曰此问(至)依他。此中初明依他体类。后明依他义。初中二种可知。后中言不成就者谓无定性之义。言境界清净者谓正说大乘法。言道清净者谓诸波罗蜜及一切助道法。言果清净者谓菩提涅槃。余文可解○二明分别性有二种。
论曰分别(至)差别。释曰如眼(至)差别。二类可知。○三明真实性亦有二种。
论曰真实。释曰谓有(至)真如。○五明四种分别。
论曰复有(至)分别。释曰若众(至)无觉。自性差别至下当知。○六明五种分别。
论曰复有(至)何名。释曰义谓(至)向释。隋唐两译可见。○七明十种分别中二。今初总标。
论曰若摄(至)十种。释曰如前(至)皆尽○二别释中有十。今初根本分别。
论曰一根。释曰(至)耶识○二相分别。
论曰二相。释曰(至)尘识。唐译云。缘相分别者。谓色等识为所缘相所起分别。○三依显示分别。
论曰三依。释曰此分(至)依止。隋译曰。似相分别者。于彼相种类中若分别生。于所分别中能分别故得此名。即是眼识等识体及依止故。唐译云显相分别。释云云。○四相变异分别。
论曰四相变(至)变异。释曰相谓(至)色界。唐云缘相变异分别。三译文旨大抵相同。但释在时节等之文少有异同。可知。○五依显示变异分别。
论曰依显(至)分别。释曰谓眼(至)分别。唐译云。显相变异分别者。谓眼识等显现似彼所缘境相所有变异缘此显相变异分别。此亦如前所说老等种种变异。由此亦于老等位中变异起故。隋译云似相变异分别。率同唐译○六他引分别。
论曰六他。释曰此分(至)分别。○七不如理分别。
论曰七不。释曰是(至)法外。○八如理分别。
论曰八如。释曰是(至)法中。○九决判执分别。
论曰九决。释曰以不(至)分别。隋译云见处相应分别。唐译云执着分别。○十散动分别二。初举色明十种散动。后准例四阴及四事。初中有三。一标十散动。二别释十散动。三结十散动。今乃初也。
论曰十散动。释曰菩萨(至)八法。释中言初二法者。谓真空对治无相散动。遣俗有对治相散动。至下当知。次明五事有三解。五事者。谓名事各有两句。物有一句。是名五事。具八法者即指十中后八散动也。次下十种于后一事五阴中一色阴明散动对治。至下当知。三解云云。此一段文隋唐两译全所不出。对照可知。○二别释十散动。
论曰无有(至)起名散动。释曰无有(至)执着。
初言无有相散动者。唐译云。此中无相散动者。谓此散动即以其无为所缘相。为对治此散动故。般若波罗蜜多经言实有菩萨。言实有者。显菩萨实有空体。空即是体故名空体。次有相散动者。唐译云。谓此散动即以其有为所缘相。为对治此散动故经言不见有菩萨。此经意说不见菩萨以遍计所执及依他起为体。次增益散动云云。次损减散动云云。唐译举经言。即彼经言。不由空空故。谓法性色不空故。次一执散动云云。唐云一性散动。次异执散动云云。唐译云异性散动。释云云。次通散动云云。隋唐并言自性散动。次别散动云云。隋唐并言差别散动。又释云若生即有染若灭即有净。文则虽殊。义则一致。可知。次如名起义散动云云。唐云如名取义散动。次如义起名散动云云。余文可解。○三结十散动。
论曰为对(至)执着。释曰为对(至)别惑。此一段文会本错置可知。十种分别具如杂集论十四(十八纸)明。可寻。○二例准余四蕴及余四事。
如观色(至)别义。释曰如八(至)种观。上来于色遣下八分别故。今例余阴及名事四句。上来释十种分别竟。○八明依他性成三性而不相杂。
论曰若由(至)分别。释曰此问(至)分别。此中问答。答中三节。可知。○九明依他性分别性不同体中二。初长行。后释颂。初中亦二。今初问。
论曰云何。释曰此问(至)同体。○二答。
论曰未得(至)相违。释曰依他(至)一体。此中三证。可知。依他离言法性即真实性。非分别之所缘着。其为分别作所分别者但名而已。名之与义而不同体。可知。瞿名目九义。如俱舍论根品明名句文中及疏记明。可寻。○二释颂。
论曰此中(至)虚空。释曰重显(至)清净。此初四句颂上三相违。后四句释弟子疑。可知。○十广明三性有无等差别。于中分五。一明依他性是染净本非无。二引经明三性差别。三释于依他性说诸譬喻。四引经明三性不相离。五会经随义异说。今乃初也。
论曰云何(至)清净。释曰此问(至)同体。此中初征问。后答释。释中长行偈颂可知。寂曰。今此一段今译会文错误。今准隋唐以匡正之可知。依他虽有。离言法性不如情有。可知。○二引经明三性差别于中有二。初长行。后偈颂。今初。
论诸佛世尊(至)皆尽。释曰由是(至)真实。此中初引经显三性别。后明四清净。寂曰。此四清净即众生心性出障显现及真性等流道教。凡一切方等深经所说皆亦如是。可知。○二偈颂。
论曰此中(至)品类。释曰欲重(至)分别。释中但释初二句。余无释文。盖斯上已所明故耳。○三释于依他性说众譬中二。初正明。后别义。今初。
论何因何缘(至)变化譬。释曰为此(至)显现。
幻等十喻具如智论第六第九十五等说。今乃出八喻。其旨明着。可知。○二别义解八譬。
复有何义(至)随顺经义。其旨可解。如是众譬显依他性。若能知依他性如幻等则自知分别性计谓实有全是妄计都无所有。亦能知所显现永无所有真实性。当知三性即一理义分。亦是大乘法教之纲领也。所以一切大乘经说无尽法义无有不以三性三无性以为纲纪也。是故随顺三性三无性者名为正法。不顺三性三无性者名为邪说。可知。○四引经明三性不离中二。今初引婆罗门问经。
论曰婆罗。释曰依他(至)如此。华严五教章中卷于从大乘始门入终门之分齐以明三性同异义。其旨宛转善美备矣。即引此经明三性不离可寻。隋译云梵天问经。唐译云梵问经。此经不翻传。不知孰正。余文可解。○二引阿毗达磨经二。初法说。
论曰阿毗。释曰阿毗(至)此说。此说与前婆罗门问经其旨同。可知。○二譬喻说。
论曰于此(至)地界。释曰如来(至)可信会本错置可知。此譬巧妙哉。阿梨耶识犹如地界。分别性三界惑业及苦譬之土相。圆成实四清净譬以金相。一切凡夫三道流转虚妄显现隐覆依他阿梨耶识及真实性。譬如土相显现时不止无金相亦不显地界。无分别智火烧炼则三道士相不复显现。四清净圆成实金相自然现成。而四清净乃真实性。如金是地界真性。惑业苦是虚妄性。虽不离阿梨耶识非是梨耶真性。如土相非是地界真性。亦如绳上蛇非是麻性。宜深思惟矣天台诸文引用此譬喻与今少异。彼师所览盖错本乎。台之末学传传纰缪。可知。从上三经文并是从始向终之妙旨矣。○五会经随义异说。
复次有处(至)涅槃。释曰诸法(至)亦尔此中初长行。后偈颂。长行中。初释常无常无二。余准例之。常即真实性。菩萨入初地位无分别智现前则常住显现。然细惑未尽故生死分别性不灭。出观则依然住生死法。位登八地惑障永灭。真性恒显。而人空智现前时微细智障尚起见细生灭。唯有如来二生死尽湛然常住。若能见常住者便见不二。不二即中道也。今此论乃大乘始门之说。故于依他性有二分以明无二。未显了说中道秘极耳。后代妄说常住妄谈不二。不知己生死无常法毫不损伏之非可察。苦乐无二乃至生死涅槃无二可准知矣。偈颂中。初明法非法无二。次明有非有无二。次明永无非无无二。后二颂中。初一颂乃显无性意。后一颂乃明由无性故无生无灭本清净自性涅槃展转得成。初中亦有二意。初二句明大小通说无性。后二句显唯大乘所说无性句。无性即真实性。无生无灭本来寂灭自性涅槃。是胜义谛相。一切法门所归处矣。后代所计以三性为大乘究竟义。以三无性为密意说不了义者。颇违深密经等所说。其义具如法苑总章纂注述。不遑此出。释分别章竟。
摄大乘论释略疏第二(尾)
摄大乘论释略疏第三(论本第七)
陈天竺三藏法师波罗末陀译
日域东都长泉院苾刍普寂疏
○第四显了意依章二。初标章名。后正释文。今初。
显了意依章第四○二正释文。大分为二。一正明四意四依。二明解释大乘三相。初中有二。初总标。后别释。今乃初也。
论曰复次(至)。释曰如来(至)此法。四意者。大乘庄严论第六。杂集论第十二(云云)庄严论及今论陈隋译并曰四意。魏译唐译及杂集论中云四意趣。可知。四依者。庄严论云四节。今论魏译云密语渐次。隋译云四合义。唐译及杂集论云四种秘密。可知。此四意及四依由三性故可决了者。谓一切教门不出三性。何以故。以说诸法真如是由真实姓。说梨耶种子从因缘生乃由依他性。为调伏众生故以补特迦罗及时方等而说者是由分别性。离此三性无别道理故。意依差别至下当辨。○二别释中二。初明四意。二明四依。初中有二。初正明四意。后明意依差别。初中有四。今初平等意。
论曰一平(等)成佛。释曰譬如(至)等意。有人执平等法尔等者。唐译云。平等意趣者。谓如有人取相似法说如是言。彼即是。我世尊亦尔云云。与今少异可知。我名毗婆尸等者。唐译楞伽第四云。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以何密意于大众中唱如是言。我是过去一切诸佛及说百千本生之事。我于尔时作顶生王大象鹦鹉月光妙眼。如是等佛言。大慧如来应正觉。依四平等秘密意故。于大众中作如是言。我于昔时作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云何为四。所谓字平等。语平等。身平等。法平等。云何字平等。谓我名佛。一切如来亦名为佛。佛名无别。是谓字等。云何语平等。谓我作六十四种梵音声语。一切如来亦作此语。迦陵频伽梵音声性不增不减。无有差别。是名语等。云何身平等。谓我与诸佛法身色相及随形好。等无差别。除为调伏种种众生现随类身。是谓身等。云何法平等。谓我与诸佛皆同证得三十七种菩提分法。是名法等。宋译第三魏译第五亦同。通别平等。可知。唐译云胜观如来。梵汉异耳。○二别时意。
论曰二别(至)受生。释曰若有(至)时意。将释别时意三门分别。一引诸文。二判弥陀佛国。三斥通论家谬。初引诸文者。瑜伽论七十九云。彼一切世界当言平等平等。为有差别。答。当言有差别。彼复有二种。一者清净。二者不清净。于清净世界中无那落迦傍生饿鬼可得。亦无欲界色无色界。亦无苦受可得。纯菩萨僧于中止住。是故说名清净世界。已入第三地菩萨。由愿自在力故于彼受生。无有异生及非异生声闻独觉若异生菩萨得生于彼。问。若无异生菩萨及非异生声开独觉得生彼者何因缘故菩萨教中作如是说。若菩萨等意愿于彼如是一切皆当往生。答。为化懈怠种类未集善根所化众生故密意作如是说。所以者何。彼由如是蒙劝励时便舍懈怠。于善法中勤修加行。从此渐渐堪于彼生当得法性。应知。是名此中密意。(文)伦记二十一上(二十六纸)云云。以别时意释。可寻。庄严论第六云。别时意者。如佛说若人愿见阿弥陀佛一切皆得往生。此由别时得生故如是说。如是等说。是名别时意。(文)唐译云。二别时意趣。谓如说言若诵多宝如来名便于无上正等菩提已得决定。又如说言由唯发愿便得往生极乐世界。释曰。别时意趣者。谓此意趣令懒惰者由彼彼因于彼彼法精勤修习彼彼善根皆得增长。此中意趣显诵多宝如来名因是升进因。非唯诵名便于无上正等菩提已得决定。如有说言由一金钱得千金钱。岂于一日意在别时。由一金钱是得千因故作此说。此亦如是。由唯发愿便得往生极乐世界当知亦尔(文)隋译其旨全同。杂集十二云。别时意趣者。如说若有愿生极乐世界皆得往生。若暂得闻无垢月光如来名者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决不退转。如是等言意在别时故(文)二判弥陀佛国者是亦有二。初总明佛国土。后正辨弥陀佛国。初总明佛国土者略出四家。一天台说。二贤首说。三净影说。四相宗说。初天台说者。净名疏云。二别明佛国者。诸佛利物差别之相无量无边。今略为四。一染净国凡圣共居。二有余国方便人住。三果报国纯法身居。四常寂光即妙觉所居也。前二是应即应佛所居。第三亦应亦报即报佛所居。后一但是真净。不应非报即法身所居。言染净者九道杂共也。何者六道鄙秽故名为染。三乘见真故名为净。三六共居故名染净。亦名凡圣同居国也。就染净国凡圣各二。凡居二者。一恶众生即四恶趣也。二善众生即人天也。圣居二者。一实。二权。实圣者。四果及支佛通教六地别十住圆十信后心通惑虽断。报身犹在二。权圣者。方便有余三乘人受偏真法性身为利有缘愿生同居。若实报及寂光法身大士及妙觉佛为利有缘应生同居皆是权也。是等圣人与凡共住故云凡圣同居。四恶趣共住故云秽土。二明同居净土者。无量寿国虽果报殊胜难可比喻然亦染净凡圣同居。何者虽无四趣而有人天。何以知之。生彼土者未必悉是得道之人故。经云。犯重罪者临终之时忏悔念佛业障便转即得往生。若但圣生凡夫何得愿生彼土。故知虽具惑染愿力持心亦得居也。圣生权实类前。可知。但以无四恶趣故名为净。乃至二明有余土者。二乘三种菩萨证方便道之所居也。何者若修二观断通惑尽。恒沙别惑无明未断。舍分段身而生界外。受法性身。即有变易所居之土名为有余。亦名方便。方便行人之所居也。乃至三明果报土者。即因陀罗网是华藏世界纯净法身菩萨所居。以其观一实谛破无明。显法性得真实果报。而无明未尽。润无漏业受法性报身。报身所居依报净国名果报国也。以观实相发真无漏所得果报故名为实。修因无定色心无碍亦名实报无障碍土。言无障碍者。一世界摄一切世界。一切世界亦如是。此名世界海。亦名世界无尽藏。别教初地入此世界有七种净义。乃至华严明因陀罗网世界。摄大乘明华王世界皆明果报土无障碍相。四明寂光土者。妙觉极智所照如如法界之理。名之为国。但大乘法性即是真寂智性。不同二乘偏真之理。故涅槃云。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此经云。若知无明性即是明。如是皆是常寂光义。不思议极智所居故云寂光。亦名法性土。但真如佛性非身非土而说身土。离身无土。离土无身。其名土。一法二义故。金刚般若论云。智集唯识通如是取净土。非形第一体。非庄严庄严。乃至普贤观云。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文)二贤首说者。探玄记第三明世界种类云。小乘唯有一类娑婆等界。无别净土。三乘中有二。一约佛自住处有三。一法性土。二实德土。谓行等。三色相土。谓胜宝等。后二为自受用土。此三非是摄化处。故此中不辨也。二约佛摄化处亦有三。一化身土。此有二。一染。谓此娑婆等。此约释迦。二净。谓余方化土。此约余佛。二变染土。谓足指按地等。三他受用土。谓十八圆满等。初中二。若依始教唯有百亿阎浮百亿释迦为摄化境。若依终教如智论中。以三千大千世界为一数。数此至恒沙为一世界性。数此复至恒沙为一世界海。数此复至恒沙为一世界种。数此复至无量恒沙为一佛所化分齐。其受用土若依始教在色界顶。为引小乘在同界说。若依终教不在三界。如涅槃云。西方去此三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无胜。是释迦佛实报净土。又于一切须弥楼山世界畔间往往安一净佛土。此通报化为引众生。三依一乘有二。一约果分。十佛自体国土海此当不可说。寄缘说十。如第二会说。二约摄化处有三类。一从须弥山界及树形等已去。乃至一切众生形世界海为第一类。二三千界外别有十世界。一世界性。二世界海。三世界轮。四世界圆满。五世界分别。六世界施。七世界转。八世界莲华。九世界须弥。十世界相。此等当万与已去轮王境界。为第二类。三十莲华藏庄严世界海具足主伴。如帝网等。是佛境界为第三类(文)又梵网本疏出五说(云云)三净影说者。大乘义章第十九明净土义。今略出之。净土有三。一事净土。是凡夫有漏净业所感。是亦有二。一则凡夫求有净业所得土。如上诸天等。受用之时还生三有烦恼。二则凡夫求出净业所得土。如安乐国众香界。受用之时能生出道。二相净土。谓声闻缘觉及诸菩萨所居土。如龙树云。有妙净土出过三界。是阿罗汉当生其中。此诸贤圣修习缘观对治无漏。所得境界离垢清净土。虽清净妄想心起。如梦所睹。虚伪不真。相中离垢。故名相净。修因之时心无局别。故受报之时土无方限。所得境界随心回转(云云)约行约心二门(云云)三真净土者。初地已上乃至诸佛所在土也。诸佛菩萨实证善根所得之土。实性缘起。妙净离染。常不变故。故曰真净。然此真净因无缘念。土无相状。如梵王顶上宝珠体虽是有而无青黄赤白等相。亦如比丘无作戒法体虽是色而无一相有。又此真土因无定执。土无定所。因无分别。土无彼此自他之异。于中菩萨所得之土名离妄真。所得真土还与妄合。如空在雾。于此门中土随位别。阶降不等。随诸地位。妄土渐灭。真土渐现。如雾渐消虚空转现。如来所在之土名纯净真。纯真无杂。如净虚空。土虽清净应与染合。如是真土智悲所得。智依空成。以智摄行。行皆离相。所得之土还同彼因。妙寂离相。犹如虚空。悲随有生。以悲摄行。行皆为物。所得之土还同彼因。随物所现。犹如净珠无色不现。是乃由如来藏中法门有二。谓寂灭门。缘起作用门(云云)四相宗说者。相宗所依经论其说非一。且如瑜伽论第四说色顶成佛相。第七十八卷明净土秽土别相。第七十九卷初说清净不清净刹差别。其言净土言清净刹者。指已入大地菩萨所居土。其言秽土言不净刹者。即指娑婆世界。其余无别明佛身土之文。杂集论第六曰。复有清净世界非苦谛摄。非业烦恼力所生故。非业烦恼增上所起故。然由大愿清净善根增上所引。此所生处不可思议。唯佛所觉。尚非得静虑者静虑境界。况寻思者。庄严论第三说三身。谓自性身。食身。化身。土亦准知。今论第十六说三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此中自性身者。是诸如来法身于一切法自在依止故。受用身者。诸佛种种土及大人集轮依止所显故。此以法身为依止。诸佛土清净大乘法受乐受用因故。变化身者。以身为依止。从住兜率天及退受生(云云)说八相。唐译第九(云云)唯识论第十释大牟尼名法曰。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名法身。二转依果皆此摄故。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云云。二受用身。此有二种。一自受用云云。二他受用云云。三变化身云云。即判如来身土出三义。有义如来功德身土甚深微妙。非有非无。离诸分别。绝诸戏论。非界处等法门所摄。有义如来五根五境妙定生。故法界色摄非实五境五识。故知如来唯有意法意识三法。有义如来功德身土如应摄在蕴处界中云云。以第三义为如实义。佛地论第一亦出三义。初义即当唯识第三如实义。第二义同彼第二说。第三如实义即当唯识所出第一义。师资异义。可知。寂曰。佛地三义中。初义则大乘始门之说。后二义则大乘终门之说。今论所说大旨同后二说。且按无著天亲等古说。建立三身三土。不显了分自他受用。佛自受用含摄自性受用之中。而非有孤然自受用色等而诠缘可攀。后至唯识佛地二论条然分别四身四土。虽二论所判极精密。不如古说淳朴似疏却妙乎。至下更辨焉。二正辨弥陀佛国者。经论及释家判弥陀佛国其说颇多矣。或说为报土。如大乘同性经摩诃俱絺罗经悲华经楞伽经华严经寿命品无性摄论第九佛地论第一等。或说为变化土。如鼓音声经等。或说为通二。如智论等。如无量寿等三部经等诸师所判非一。如净土论说为莲华藏世界。意趣可知。天台判为凡圣同居上品之净土。净影判为事净土。如前已出。至相云。阿弥陀国一乘三乘不同。若依一乘阿弥陀佛土属世界海摄。何以故。为近引初机成信欣境。真实佛国圆融不可说故。若依三乘西方净土实报处。通成四土。一法性土。二事净土。三实报土。四化净土。是报化也。非化身化。观经玄义分判为唯报非化云云。慈恩佛土义林以二义判弥陀佛土。以观经第九观证他受用。引鼓音声经证变化土云云。群疑论第一出三释。一谓西方极乐是他受用土云云。二谓变化土云云。三谓通二土。地前见变化土。地上见他受用土云云。判西方三界摄不摄异论云云。又判观释九品分齐众说纷纭。不遑此载。问。上来诸说孰是孰非。答。并皆有道理。随顺圣旨。不可偏执诤竞是非矣。三斥摄论通释家谬者。当初摄论通释家盖多矣。而典藉不行于世。故叵辨其说之巨细。今准群疑所举以弹斥之。彼云。自摄论至此百有余年。诸德咸见此论文不修西方净业云云。彼说当时障蔽净教。可知。今将辨彼非略出二失。一者不辨教格之失。二者执一妨余之失。初不辨教格之失者。大乘有始门终门。智断行位条然有差。如悬谭述。四意四依等乃大乘始门之说也。如瑜伽摄论等以他受用土名为净土。不许变化土有他方净刹。唯识论中虽于化土立净秽名。所谓净者即指慈氏出世。是与瑜伽摄论等所言净土硕异。若以西方净土为他受用土则以说异生菩萨发愿得生。判为别时意者是五分八教之定格也。岂可怪乎。无量寿三部经等乃大乘终门之说。而开宣愿力摄受门与瑜伽摄论宗致各别。岂可得以彼说为定量判断余深经乎。故世亲论主制若干论随其所依宗致自别。情无固必。如玉走盘。摄论释中说别时意。净土论中劝奖愿生。论家之通宏大率若是。通论诸师不循此洪范。墨守一途障闭大道。遂使时人不修净业。盖斯不辨教格之所致也。后执一妨余之失者。凡佛教门有无量差别。所谓性相分别门。结缘劝信门。遮止恶非门。遣荡执情门。出假利生门。唯识缘起门。实相中道门。感应道交门。佛力加持门。秘密理趣门等。是乃由十因缘所成众生有种种根性种种欲乐种种信解。不可以一法门摄化犹如一匙之不能开众户也。如是异门不止不相障碍。亦能相成。互相助显。譬如人一身皮肉筋骨脏腑荣卫互不相离互相资成。是为大道。名真佛教。是故执一妨余则蓦地违害于普门应机之智印。其过莫大焉。论诫之为地狱业。岂可不惧哉。智论第一说四悉檀明说化之善巧。天台诸部以此为判教之洪基有旨哉。又次下众生乐欲意趣了然日下。摄论通释家何其不思之甚矣。如夫玄义分群疑论等则以唯愿无行之义遮彼部障。可见。此辨叵此罄。略述梗概而已。○三别义意。
论曰三别(至)觉了。释曰此言(至)义意。唐译云。别义意趣中。于大乘法方能解义者。谓于三种自性义理自证其相。若但解了随名言义是佛意者。愚夫于此亦应解了。故知此中言解义者意在证解要由过去逢事多佛(文)涅槃经四依品云。善男子。若有众生。于凞连河沙诸如来所发菩提心。乃能于此恶世受持如是经典。不生诽谤。若有众生。于一恒河沙诸如来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受乐是典。不能为人分别广说。乃至若有众生于八恒河沙诸如来所发菩提心。然后乃能于恶世中不谤是法。受持读诵经卷。亦劝他人令得书写。乃至具足能解尽其义味云云。其旨可解。○四众生乐欲意。
论曰四众(至)种意。释曰有众(至)毁义。其旨明着可解。此中言修者。应通禅慧。非唯指定无漏戒定慧体。若虚空无可毁义可知。○二辨意依差别。
意及依异(至)为依唐译粗同。但释秘密云决定令入圣教为异。无性释云。远观于他欲作摄受名为意趣。近观于他欲令悟入说为秘密。隋译其旨同唐。可知。○二明四依中二。初正明四依中四。今初令人依。
论曰四依。释曰于正(至)入依。此与四悉中世界悉檀其旨相似。可知。言通别二相者。隋唐二译云自性差别。自性差别至下当辨。○二相依。
论曰二相。释曰于正(至)相依。此与第一义悉檀其旨相似。可知。无性释曰。相秘密者为令悟入所知相故(文)凡一切教法数过尘算。论其大体则无不由三性相之理。故云相秘密。○三对治依。
论曰三对。释曰于正(至)治依。此与对治悉檀其旨相同可知。八万四千惑者。如智论五十九探玄十六等明。此一段文今译与余译异。可知。○四翻依。
论曰四翻(至)多摩。释曰于正(至)正说。今译及隋译偈出梵语。魏译唐译以汉语颂。秘密语义出于涅槃经大众所问品。广博严净经第四。发智论第二十。今论第十四。杂集论第十六。孔目章第二(二十八纸)五十要问答下(二十七纸)探玄记三(六纸)等。杂集论中出于三偈。广如解释。孔目要问答明翻依所由。可寻。杂集十二云。转变秘密者。谓经所说隐密名言。如说觉不坚为坚善住于颠倒极烦恼所恼得最上菩提。此中密意者。谓于不散动起坚固胜觉。所以者何。坚有二义。一贞实。二散动。由此散动令心刚逸。故亦名坚。善住于颠倒者。谓翻常乐我净四倒为无常等。故名颠倒。于此不退故名善住。极烦恼所恼者。谓于长时精勤苦行极为劳倦所逼恼故。得最上菩提者。若具如上所说三事定速当证无上菩提(文)如罗睺罗法师等者。无性释云有颂曰。可考。○第二明翻依所为。
欲令众生(至)是名翻依。孔目第二(二十八纸)广明翻依所为。可见。○第二明解释大乘三相。于中有二。初先总列三相。后别释。今乃初也。
论曰若人(至)所说诸义。悉字乃义字形误。可知。○二别释中三。今初广解缘生体相。
广解缘生释曰外尘(至)为因。本识与生起识更互为因者。如上互为因果章说。○二广解释依因缘已生诸法实相中二。初长行。后偈颂。今初。
论曰广解(至)显现。释曰是诸(至)切果。已生诸法不出相识见识。此相见识依他性本识为依止。分别为相。真如为性。是故一切从因缘生法于三性中则得显现。可知。顺逆二相其旨奇矣。是亦从始入终之说也。隋唐全无此文。问。顺相易解逆相之中。言由分别故有法尔者其义云何。答。虚倒及所起果生分别。由分别加行熏修。真性显现。岂非由分别而有法尔也。○二偈颂中二。今初颂。
论曰如偈(至)见此。释曰诸法(至)真实。凡夫迷依他性故见生死。而不见涅槃。圣人悟依他性故见涅槃。而不见生死。如说见般若者不见一切法见一切法者不见般若亦此意也。凡之与圣所见虽殊。其见不见同时则同焉。可知。○第三颂。
论曰如偈(至)平等。释曰为显(至)得义。此颂与前颂其旨全同。○第三广解成立所说诸义中三。一总标。二别释。三结颂。今乃初也。
论曰广解(至)义依止。释曰因前(至)因事义(会入不允)。初科明本识生起识互为因。第二科明所知三相。此二摄尽诸法体义。故今应示解释轨则矣。○二别释中二。初明功德依止。后明因事义依止。初中亦二。初叙出二十一种功德。二明解释轨则。初中有二。初总句。后别句。今乃初也。
功德依止(至)净慧。依功德(至)此义二十一种功德出于佛地经论二(初)。可寻。○二别句中有二十。今初无二行。
论曰无二。释曰不如(至)无二。唐译云不二现行。佛地经说同译。可知。○二无相法为胜依意行。
论曰无相(至)。释曰即是(至)意行。隋译云无相法为胜道。释曰。第一清净者。清净真如即是无相法。此真如非有相。由一切法无所有故。亦非无相。由有自体相故。此真如于无相法中为第一清净入处故言令入。功德最胜故名为道。道者入处义。故名为道。唐译云趣无相法。义者同隋。○三住于佛住。
论曰住于。释曰此显(至)佛住。诸译皆同。此论十六(二十七纸)明四住。佛住其第四也。又智论第三初辨三住或四住。可寻。○四至得诸佛平等(唐云逮得一切佛平等性)。
论曰(至)得。释曰依止(至)至得。唐译曰。即是于法身中所依意乐作业无差别功德(文)四平等如上已明。○五行无碍行(隋云至无障碍处。唐云到无障处)。
论曰行无。释曰为对(至)障碍。三障者谓惑业苦。如来修觉慧对治诸障者。谓如来智慧三世融即周遍法界。是言对治。非如来尚有三障故修对治。如说精进无减等。可知。○六不可破无对转法(唐云不可转法)。
论曰不可。释曰于世(至)性故。无失本性者。谓如来所说是最清净法界等流称性法门。故非魔外之所能破。可知。○七不可变异境(隋云无碍境界唐云所行无碍)。
论曰不可。释曰世间(至)如空。八法者亦云八风。名八世法。谓利衰等八。如增一阿含三十九瑜伦记五上(二十纸)等明。境即四念处等者。此一句最珍奇。胜于夜光。隋唐全无此文。可知一切佛弟子皆依四念处修学。如来遗敕意在于斯矣。○八不可思惟所成立法(隋云不可思议成立。唐云其所安立不可思议)。
论曰不可。释曰修多(至)相应。十二部经乃最胜真如等流。一文一句悉是毗卢遮那之智印也。岂可凡小之所测知。故鸠摩罗迦叶八岁出家得阿罗汉之缘出于诸律。新译律第十七广出其缘。亦如经律异相引僧祇律。可寻。○九云三世平等(唐云游于三世平等法性)。
论曰至三。释曰如来(至)平等。此中明二平等。初智平等。后说平等。四答者出于婆沙十五智论二十二三十五瑜伽八十一等说。隋唐释此句云即是授记功德。其义未了。可知。○十于一切世界现身(隋云遍行一切世界身。唐云其身流布一切世界)。
论曰于一。释曰为化(至)为行。二身者谓受用身变化身也。○十一于一切法智慧无碍(隋唐文言粗同今译)。
论曰于一。释曰由得(至)决疑。隋唐云断疑功德。四无畏者如增一阿含第十九智论第五第二十五杂集第十四明。四无碍辨如瑜伽四十五显扬第四大乘义章十一等明。○十二一切行与智慧相应(隋云一切行具足智。唐云于一切行成就大觉)。
论曰一切。释曰如来(至)空过。神通等三轮如下第十(二十七纸)出。○十三于法智无疑(唐云于诸法智无有碍惑)。
论曰于法。释曰此法(至)立教。唐译云知当来如是法生。可见。○十四不可分别身(唐云凡所现身不可分别)。
论曰不可。释曰众生(至)分别。如来一切化用悉成事智所作。如摩尼天鼓无思作事。准此思之。上所说四意等只是法门耳。今此所说是真实义门。与华严所说等合。○十五一切菩萨所受智慧(隋唐可检)。
论曰一切。释曰由无(至)依止。唐译云云。与今其旨稍异。可知。○十六至无二佛住波罗蜜(隋云到无二佛住第一波罗蜜。唐云得佛无二住胜彼岸)。
论曰至无。释曰如来(至)成就。唐曰。得佛无二住胜彼岸者。即是平等法身波罗蜜多成就满功德。谓无二法身名平等法身。即于如是此无二法身。得善清净波罗蜜多。○十七至无差别如来解脱智究竟(隋云。于如来无差别智中解脱究竟故。此中解脱者。即是增上解故。唐云。于无杂如来智中胜解脱究竟此中胜解脱与今异。可知)。
论曰至无。释曰于无(至)脱故。唐译可见○十八已得无边佛地平等(隋云入无边无中佛地平等。唐云经无中边佛地平等)。
论曰已得。释曰如来(至)身外。其旨甚深。宜细思筹焉。○十九法界为胜(隋云法界第一。唐云极于法界)。
论曰法界。释曰如来(至)穷尽。此一段文奇且妙矣。隋唐两译全无此趣。因化身下意趣甚深。幸留意焉。○二十虚空界为后边(隋云尽虚空界等。唐云尽虚空性穷未来际)。
论曰虚空。释曰如来(至)虚空。唐译释中广明云云。○二显解释轨则。
论曰最清。释曰由二(至)成就。以别成总。其旨可知。余二十二句者下二之字恐衍。○第二明因事义依止中二。初正明。二示解释轨则。初中有三。初总标。二别释。三示解释轨则。今初。
论曰因事。释曰因事(至)菩萨。大集经及宝积经论说菩萨三十二法与今颇异应披。余经因事二义。可知。次下出十六业。后有十六句以释诸业。故成三十二法。至下当知。○二别释中二。今初总句。
论曰于一。释曰于一(至)句义。于一切等者。上句则约第一义。下句则约俗谛。可知。○后别句中有十六业。今初传传行业(隋云展转起行业。唐云展转加行业)。
论曰令入。释曰若菩(至)知之。此中初正明展转行业。后略明别以显总。○二无倒业(唐云无颠倒业)。
论曰我今。释曰若菩(至)倒业。唐译云无颠倒业者即是自知我今何假智故云云。隋云知我何价故云云。中善处中字恐衍。○三不由他事自行业(隋云他不请作亦自行业。唐云不待他请自然加行业)。
论曰舍高。释曰此人(至)正法。○四不可坏业。
论曰坚固。释曰由菩(至)乐心唐译云。不动坏业者即是坚牢胜意乐故。不以有情作邪行故动坏菩萨利益安乐增上意坚固之心。○五无求欲业。
论曰非假(至)余生。释曰前有(至)可知。此中有三句。所牒可知。前三句即指本二句。后三句者指不会报等解释二句。余文可解。此无求欲意下乃起下之语。○六随处相应言说业(唐云相称语身业)。
论曰称量。释曰此二(至)欲业。唐译云。此二句中。应量而语及先言是语业。含笑是身业。应量语者唯作法语言含笑者。舒颜往来。作饶益事(文)此二称下起下。○七有苦有乐无二众生平等业(隋云于苦于乐及非二中平等业。唐云于乐于苦于无二中平等业)。
论曰于诸。释曰于有(至)欲业。○八无下劣业。
论曰于所。释曰若菩(至)弱心。○九不可令退转业。
论曰无厌。释曰菩萨(至)厌倦。○十摄方便业。
论曰闻义。释曰若人(至)修行。○十一厌恶所对治业。
论曰于自。释曰由智(至)瞋轻。唐译云。厌恶所治业者。即是于自作罪深见过故。于他作罪不瞋而悔故。由此方便乃能如实调伏有情。○十二无间思量业。
论曰于一。释曰此显(至)菩提。威仪清净品者。隋译云净行修多罗。唐译云所行清净契经。今此一文全与华严净行品意同。未知是指彼品乎。将阿毗达磨经中有此品乎。○十三行进胜位业(唐云胜进行业)。
论曰不求。释曰前有(至)之因。前有七句者。从不求果报至四摄相应之七句也。后总举等者。指正修加行已后二句。余文可解。○十四方便成就业。
论曰于持(至)二句。释曰前有(至)云何。唐译云。十四成满加行业。此有六句差别应知。谓亲近善士故。听闻正法故。住阿练若故。离恶寻思故。作意功德故。此复有二句。差别应知。助伴功德故。此复有二句(云云)余文可解。○十五显方便业(唐云成满业)。
论曰恒治(至)功德。释曰前有(至)两法。唐译云。谓无量清净故。得大威力故。证得功德故。释曰。恒住四梵住故。常游戏五神通故。依趣智故云云。隋译文似缺脱。应考。○十六安立他业(隋唐并言安立彼业)。
论曰于住(至)污心。释曰前有(至)污心。唐译可寻。言无不定故不信受者。不信不字恐可字形误。余文可解。○三结释。
论曰与如(至)名菩萨。○二示解释轨则。
论曰如此文。释曰初句(至)释总。三结颂。
论曰此中(至)句别。释曰以一(至)别义。是颂结上功德依止因事义总别句法。隋译第一第三句云初句所摄故。唐译云由最初句故句别德种类。由最初句故句别义差别。今译取字盖乃显取初句义别句中分别种类差别。可知。上来释应知胜相品竟。
○自下第六释应知入胜相品。于中有三。一题品名。二分章。三正释。今乃初二。
摄大乘论释第八。
摄应知入胜相品第六。
释曰此品(至)差别。○三正释十章。初正入相章中二。初标章名。后正释文。今初。
正入相章第一。○二正释文二。今初问起。
论曰如是。释曰一切(至)此问。释中初释应知胜相名二义云云。后释最奇。是亦有从始入终之旨。可知。后明入应知相中。初明三种性云云。是文亦超异可尚矣。后略明入相。此一段文后译全无。未知孰是正本矣。○二正答释。
论曰多闻(至)意言分别(至)。释曰于大(至)法因此一段文明出世心种子能生正思惟意言分别。此正思惟从净法界等流正法教生起。瑜伽论五十二终云。问。若此习气摄一切种子复名遍行粗重者。诸出世间法从可种子生(乃至)。答。诸出世间法从真如所缘缘种子生。非彼习气积集种子生(文)然印度诸论师有三家异诤。如护月等计一切种子皆本性有。不从熏生。由熏习力但可增长云云。如难陀胜军计。种子皆熏故生。所熏能熏俱无始有。故诸种子无始成就。种子既是习气异名。习气必由熏习而有云云。即引此论文证。如护法等计。诸有情无始时来有无漏种。不由熏习法尔成就。后胜进位熏令增长无漏法起。以此为因无漏起时复熏成种。有漏法种类此应知。即会此论文云。闻熏习中。有漏性者是修所断。感胜异熟为出世法胜增上缘。无漏性者非所断摄。为出世法正为因缘。此正因缘微隐难了。有寄粗显胜增上缘。方便说为出世心种云云。具如唯识第二明。如难陀等释瑜伽文乃有二义。一谓诸佛菩萨由证真如展转流出十二部经。流行在世。见道已前顺解脱分顺决择分缘彼经教作所缘缘生。从本为名名从真如所缘缘生。二谓初地出世圣道一从世第一法顺决择善为增上缘等无间缘生。二从真如所缘缘生。若依护月护法等亦有二释。一云。本有无漏种子为增上缘。真如为所缘缘。故顺解脱分等善根得生。二云。以本有无漏种子为因缘。解脱分等为增上缘。世第一法为等无间缘。真如为所缘缘。故初地出世间法得生。论从后缘说。故云诸出世间法从真如所缘缘生。寂曰。三家所说虽各有理。若以显了而论焉则难陀胜军等义正当瑜伽摄论等之旨趣。虽然如是诸家所论并皆大乘始门之说。故未尽其理。教限应尔。若欲究此理之渊极者。应须披读思惟大乘终门之经论及章疏矣。释依止中二说云云。寂曰。前义为正。若依后义则恐不连属于下句乎。应思。明正思惟中。离邪思惟者拣非外道。离偏思惟者谓拣二乘道。余文可解。意言。分别至下当知。正入相章竟。○第二能入人章中二。初标章名。后正释文。今初。
能入人章第二。○二正释文中二。今初问起。
论曰何人。释曰此问(至)止力。○二答释。
论曰大乘(至)资粮。释曰为离(至)入人此中四节可知。明正思惟力中出三种信即是信三佛性。至下当知。此文及举三贤位等隋唐全无。可知。能入人章竟。○第三入境界章中二。今初标章名。
入境界章第三。○二正释文中二。今初问起。
论曰诸菩。释曰此问(至)识位。○二答释。
论曰有见。释曰此法(至)法相。因大乘法。生意言分别。此意言分别中有二相。谓相及见。是为胜解行地菩萨唯识境界。可知。入境界章竟。○第四入位章中二。今初标章名入位章第四。○二正释文二。今初总标。
此意言(至)四位故。问起在于前章。可知。○二正释中二。初正叙四位。后更显其缘境。初中有四位。今初愿乐行地。
论曰于愿。释曰有意(至)乐位。隋译云信解行地唐译云胜解行地。此位菩萨意言分别有相有见。有能取所取修唯识观。可知。○二入见道位。
论曰见道。释曰如此(至)见位。○三修道位。
论曰修道。释曰意言(至)修道。此中初正明修道。后明见修别相。后中五义。可知。事不成者。见道位唯通达唯识真理。未能以后所得智照了俗谛差别。故名为事不成。此拣别二境之释。隋唐全无。寂曰。此五义之中第二释。应思。○四究竟位。
论曰究竟。释曰究竟(至)境界。此中释文与隋唐译硕异。可知。诸地之中有分究竟。可解。杂集论第八(十八纸)已下辨五种道。开胜解行地以为一道。谓资粮道加行道故成五道。广释云云。至第十终可寻。若人入等者起后之语。○二更释其缘境。
论曰一切。释曰此言(至)竟位。言四界者。盖斯指分段三界及变易生死耳。以识真如为诸法体相即为方便道见道所入。此文亦有从始入终之密意。可察。此一段文隋唐所无。可知。入位章竟。○第五入方便道章中二。今初标章名。
入方便道章第五。○二正释文中三。今初问起。
论曰云何得入。释曰此问(至)方便。○二起下。
何者为善(至)所明。○三正释中二。初明善根力持。后明八处入方便。今乃初也。
论曰由善。释曰未有(至)为八。此释文隋唐所无。可知。善根力应知下起下之语。○后明八处入方便中有八。初三练磨为三处。于中有二。今初总标。
论曰由有。释曰此即(至)屈心。寂曰。隋唐两译并无八处名目。可知。且此本论文总系下八处之文。而释论中唯举三种练磨心而作释焉无。乃本末不符顺乎。应思。○第一练磨心中二。今初起下。
何者三(至)磨心。唯识论第九(八纸)云云。○二正释。
论曰十方(至)磨心。释曰此显(至)磨心。文旨明着。可解。二轻贱下起下之文。○第二练磨心。
论曰由此(至)磨心。释曰此显(至)磨心。此中初明菩萨正意为方便体相以况己正意。后明诸菩萨三功能方便以况已所修诸波罗蜜心决定而不动转。所谓正意即信乐大乘心。所谓施等诸波罗蜜是所修功德。如是信乐及所修以为比况生勇进心谓方便体相及功德与他无异。他既成满。我何不得也。结释之中明信乐三因佛性云云。此文与佛性宝性等论旨相邻。可知。隋唐两译文义颇异。可检。三疑应得下乃起下之文。○第三练磨心中二。今初长行。
论曰若人(至)磨心。释曰人即(至)不生。此中初举凡夫及二乘所修善得果不虚。比况菩萨所修福智诸波罗蜜发愤思惟。彼小善有碍善既能克得所期果报。何况我广大无碍善。岂可不成满大果哉。于是怯退心灭。余文可解。○二偈颂。
论曰此中(至)何无。释曰偈中(至)言无此中初以三义除退屈心。从初至下劣一颂第一练磨。次一颂第二练磨。后一颂第三练磨。·次明善心作增上缘生施等果。前前善心作同类因生后后善心。施等望施等同类因。引等流果亦尔。次举凡小善比况勇进云云。如上已明。言移位者。谓转凡位趣圣位。○第四处明灭四处障中二。初长行。后偈。初中亦二。今初总标。
论曰由灭。释曰八处(至)说之。○三别释中四。今初舍离二乘思惟障。
论曰由舍。释曰二乘(至)思惟。寂曰。从空出假法门也。菩萨十解证悟人空时了了知见生死是大灾患大过失涅槃是大寂静大安稳。故动则堕二乘无为坑不能出假利生。是名菩萨死。为击发此沉滞故说从空出假法门贬二乘道。名为曲见。或称邪见。大乘始门之说往往有此法门。可知。若凡夫法望二乘道则凡法是曲也邪也狭也劣也。二乘道乃直也正也广也胜也。若二乘道望菩萨十地道则二乘道者偏邪也狭小也粗劣也。菩萨道者中正也广大也胜妙也。故以菩萨道引二乘道。以二乘道治凡夫法。是为阎浮一化之正轨。然后代学教之流谬解大乘经中从空出假一法门拟对凡夫。尊珍凡法。弃掷二乘。恰如匹夫闻见三公之藐视列卿效之以己贱下侯伯。不亦错乎。应思。○二除于大乘中邪意及疑。
论曰于大。释曰于大(至)乃疑。隋唐二译与今稍异。今译旨趣明畅可尚。○三闻思法中除灭法执。
论曰是所。释曰闻思(至)方便。释中初明闻思境。次明法执我我所。举执涅槃我我所例证云云。以执有涅槃涅槃有离苦用名为邪执。是执障入唯识故。后明今唯除法执人执前已灭除之旨。此一段文与后两译大异。后译极略。可知。今译中云十解已上名为圣人意在于此矣。○四除于一切相分别障。
论曰安立。释曰于散(至)分别。此中明于散心所缘境定中所缘境如是一切相悉不分别。何以故。见境无相。见识无生故。○二偈颂。
论曰此中(至)上觉。释曰此偈(至)上觉。此偈唯颂第四除障。余则不颂。○第五处入方便。于中为二。初标章。后正释。今初。
论曰缘法。释曰此即(至)说之。法乃十二部经。义乃十二部经所诠义。理是所缘境。○二正释。
论曰何因(至)别故。释曰此问(至)尘故。此中初问起。后答释。明闻思二慧为入唯识之因以答第一问。余文可解。○第六处入方便。
论曰由四。释曰此即(至)亦尔。此明四寻思。四寻思四如实出于瑜伽三十六。显扬第六。杂集十一(九纸)唯识论第九。述记九末(五十三纸)等。瑜伽论云。云何名为四种寻思。一者名寻思。二者事寻思。三者自性假立寻思。四者差别假立寻思。名寻思者。谓诸菩萨于名唯见名是名名寻思(大乘义章四初云。废名息相去其言。说以求诸法。诸法体同犹如幻化。因缘虚集。非有非无。无一定相。可以自别类名藉相假于言说。施设彼法。法随名等有种种)事寻思者。谓诸菩萨于事唯见事。是名事寻思。自性假立寻思者。诸菩萨于自性假立唯见自性假立。是名自性假立寻思。差别假立寻思者。谓诸菩萨于差别假立唯见差别假立。是名差别假立寻思。此诸菩萨于彼名事或离相观。或合相观。依止名事合相观故通达二种自性假立(文)显扬全同。杂集云。名寻思者。谓推求诸法名身句身文身自相皆不成实。由名身等是假有故观彼自相皆不成实。事寻思者。谓推求诸法蕴界处相皆不成实。由诸蕴等如名身等所宣说事皆不成实。是故观彼相不成实。推求者是观察义。自体假立寻思者。谓于诸法能诠所诠相应中推求自体假立言说自性。能诠所诠相应者。此二种互为领解因性。所以者何。善名言者。但闻能诠。由忆念门即于所诠得生领解。或但得所诠。由忆念门便于能诠得生领解。于如是共立相应法中眼等自相唯是假立。但于肉团等名言因中起此名言故。若如是观察。是名自体假立寻思。差别假立寻思者。谓于诸法能诠所诠相应中推求差别唯是假立名言因性。所以者何。以于能诠所诠相应中推求若常无常有上无上有色无色有见无见差别相唯是假立名言自性如是观察。是名差别假立寻思(文)若就通言。地前地上并修此观。若就别说唯在四加行位。寻思在暖顶。如实在忍世第一。推求智名为寻思。决定智名为如实。凡夫无明妄执故谓名属于义义属于名名义不相离。是遍计所执生死之根本也。菩萨观名但假施设依名求义必不可得。故言于名唯见名等。下三准此。可知。此下明入方便以答第二问。四寻思中。前二名离相观。后二名合相观。可知。文中明菩萨观名义各异自性差别唯有言说实性不可得。次明名义互为客不是同体。次又若下明名义非实相属。次复次曰下更明名义了不了二法各异。次复次若下引例证名义各异。后由如下结释。可知。○第六入资粮章中二。今初标章名。
入资粮章第六。○二正释文明第七处中二。初明四如实智。后明入唯识观。今乃初也。
论曰由四。释曰此即(至)实智。此中初正明四寻思所引四如实智。后结四寻思四如实名义。初中四节。可知。瑜伽论三十六云云。何名寻思所引如实智。谓诸菩萨于名寻思唯有名已。即于此名如实了知。谓如是名为如是义。于事假立。为令世间起想起见起言说故。若于一切色等想事不假建立色等名者。无有能于色等想事起色等想。若无有想则无有能起增益执。若无有执则无言说者。能如是如实了知。是名名寻思所引如实智。云何事寻思所引如实智。谓诸菩萨于事寻思唯有事已。观如一切色等想事性离言说不可言说。若能如是如实了知。是名事寻思所引如实智云何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谓诸菩萨于自性假立寻思唯有自性假立已。如实通达了知色等想事中所有自性非彼事自性而似彼事自性显现。又能了知彼事自性犹如变化影像响应光影水月焰火梦幻相似显现而非彼体。若能如是如实了知最甚深义所行境界。是名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云何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谓诸菩萨于差别假立寻思唯有差别假立已。如实通达了知色等想事中差别假立不二之义。谓彼诸事非有性非无性。可言说性不成实故非有性。离言说性实成立故非无性。如是由胜义谛故非有色。于中无有诸色法故由世俗谛故非无色。于中说有诸色法故。如有性无性有色无色。如是有见无见等差别假立门。由如是道理一切皆应了知。若能如是如实了知差别假立不二之义。是名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愚夫于此四如实智有所阙故不现前。故便有八种邪分别转能生三事。能起一切有情世间及器世间。谓由此邪分别起诸杂染(云云)。
○后明入唯识观中有二段。初观四境遣外尘。二证得意言分别遣分别。今乃初也。
论曰若菩(至)为量。释曰已入(至)通达。十信三贤四善根通名如行。初修观时观名义自性虽似显现唯是意言分别难此无别外境。此中初观名。次此义依下遣义。后此名义下遣自性差别。如是四境唯意言分别似而显现耳。○二证得意言分别遣分别。
论曰亦如(至)识观。释曰是观(至)真观。此中初明证得一切唯是意言分别不见四境。次明境已无故分别亦无有实体。后结四寻思四如实智观意言境入真唯识观。○第八处入方便中二。今初问起。
论曰于唯。释曰此下(至)入譬。○二答释中有二。初答第一问明所入法。二举譬答第二问。初中亦二。初略叙所入三法。后重释所入法今乃初也。
论但入唯。释曰此下(至)得入。此中三节。初明入唯量。次明入唯二。后明唯种种。明唯二中。因者即相识。果是见识。所依能依亦应准知。明唯种种中与隋唐译颇异。隋译云。唯是一识。种种相生非速疾故次第而生。唐译云。种种性者唯是一识显现。似有种种相非速疾故别别而现(文)诸译各有道理。未知熟正。三法即指上三节。可知。○二重释上所入三法。
论曰名义(至)生故。释曰名义(至)藤譬。此中三节。初明六相无义。显入唯量义即指定实法。名义及名义上自性差别唯是识量。无定实法故言六相并无义。次由此下明入唯二。于相见离言依他性遣能所取分别性。后一时下明入唯种种。种种相貌非有似有。是依他离言种种。非情计种种。可知。为显入三性等者起下之语。○二举譬答第二问中二。初举譬喻。二合譬明入三性。初中有三。初明于藤蛇乱智转。次乃明蛇智不起唯藤智在。三明藤智亦灭知真。今初。
论曰譬如(至)有故。释曰人见(至)法故。此中举蛇想譬分别性。三烦恼者谓皮肉心三烦恼。如上已明。二若乘者字倒。可知。二乘唯有法执分别性。凡夫人法具有。此二执相犹如藤上蛇。虚妄不有。可解。○二明蛇智不起唯藤智在。
论曰人已(至)智在。释曰于依(至)智在。此举蛇智灭时藤智自生。譬了依他性则分别性灭。可知。○三明藤智亦灭知四尘实。
论曰此藤(至)可灭。释曰若人(至)可除。此举分折藤唯是四尘似藤而现无有实藤以譬依他细执亦灭入真实性。○二合譬明入三性中三。初入分别性。二入依他性及以真实性。三总结。今乃初也。
论曰若如(至)蛇智。释曰一如(至)别性六相无义如上已明。文旨分明。可解。○二入依他性及真实性中二。初略明入依他性及真实性。后重广明证真如法界入真实性。今乃初也。
论曰于伏(至)智故。释曰于入(至)实性。藤智譬依他性。四微譬真如。菩萨先以依他性遣分别性。今亦依真如无生性智遣依他假智识入真实性。是名入依他性及真实性。○二重广明证真如入真实性中二。初承上起下。二正释。今乃初也。
论曰如此。释曰若菩(至)实性。本文承上入分别性入依他性以问入真实性。释中略明入三性。可解。○二正释中二。初长行。后偈颂。初中亦二。初明伏灭尘想。后明入真观。初中有二。今初正明伏灭尘想。
论曰若舍(至)尘想。释曰若菩萨(至)尘想此明修此观位先所闻数习熏修力能伏灭尘想。是乃前所熏习闻思慧功成位真修现前之趣也。○二明伏灭尘想由。
论曰以一(至)得生。释曰昔意(至)得生。此中本文上句明一切尘不生所以。下句明一切想不生所以。释论之中。总明尘想不生。而不分句释。会本分为二段者。盖不得释论之文旨故耳。○二明入真观。
论曰由此(至)实性。释曰由菩(至)为名。释中二问。以二义酬此问。初以无分别智为名。后以至究竟名为名。是名为菩萨将入真观时所住。究竟名至下当知。次以无分别智证真如法界为酬第二问。次明菩萨无分别智证住真如法界。故心行平等平等离能取所取。十种平等者出于十地经论第八(初纸)后由此义下结入真实性。前说菩萨下起下。○二偈颂。
论曰此中(至)别境。释曰为答(至)如境。此结颂明第十究竟名是菩萨所住。音字合三十七者。大品广乘品。智论二十八·四十八·八十九。华严五十八。涅槃经第八。大集经第四。大日经具缘品等。说四十二字门。大集第十(十八纸)说二十九字母法门。(云云)○三总结。
论曰如是。释曰如此(至)胜相。上来入资粮章竟。○第七入资粮果章中二。今初标章名。
摄大乘论释第九。
入资粮果章第七。○二正释文中三。初开章。二正释。三结释。今初。
释曰由入(至)有八种。○二正释中八种果。今乃初三。一得胜时。二得胜方便。三得胜果。
论曰由入。释曰此文(至)摄故。释中初明得胜时。次明得胜方便果。后明得胜果。又障名摄者。三烦恼者是地所对治故。○第四得胜通达果。
论曰善通。释曰即明(至)二乘。释中以三义明胜通达。初由得四依者。四依有三种。谓人四依。法四依。行四依。今乃指法四依。法四依者出于涅槃经第六(十八丁)大乘义章十一本(十五纸)法苑珠林百十八(八纸)等。依法不依人者。谓菩萨自深通达法性得决定智。不由人语而心移转。故言依法。第二释云云。十地即法界始终。出障显现必有此躇通达此始终。故云善通达。第三释中言四种方便者。指四寻思四如实。二方便者即指寻思如实二方便。凡夫不达生死苦故不修二方便。二乘不达不住涅槃故速修是方便趣求涅槃。菩萨不然云云。余文可解。○第五得胜定位果。
论曰得生。释曰即明(至)佛家。如来家即一真法界也。入见道位无分别智冥合真如法界。是名生佛家。余文可解。○第六得胜恩养果。
论曰得一。释曰即明(至)自苦。是亦通达法界故。即见自他法界平等成四种恩养而自利利他所究竟。般涅槃为归处。无余依涅槃界是一切乘所归处。最极无上甘露界可知。○第七得胜意用果。
论曰得一。释曰即明(至)解脱。文旨明着。可解。四摄者如大品二十六。智论六十六·八十九。瑜伽四十三。伦记十下(二十八纸)等明。可寻。○第八得胜至得果。
论曰得一。释曰即明(至)平等可解。○三结释。
论曰此观。释曰菩萨(至)次第。上来入资粮果章竟。此一章文在隋唐译仅十二行。文义极略。结释三见全无。可见。○第八二智用章二。今初标章名。
二智用章第八。○二正释文二。今初问起。
论曰复次。释曰此问(至)益用。○二答释中二。一明入唯识观。二正明二智用。初中有二。初明入唯识观。后标二智。初中亦二。初所缘境。二能缘智。今初。
论曰由缘。释曰先明(至)无倒。释中通法四品。可知。初三品乃声闻乘见谛智所缘境。上上品乃大乘二智所缘境。可知。唐译云。由缘总法出世止观智故。由此后得种种相识智故。为断及相阿赖耶识诸相种子(云云)释曰。此后得智复何所用。无分别智。不能宣说诸因果法无分别故(云云)○二能缘智。
论曰出世(至)智故。释曰即第(至)方便。止观义如涅槃经三十一。及瑜伽三十七·三十八·六十四·七十六·七十七。伦记十一上(二十五纸)十八下(十三纸)等明。瑜伽七十七(十三纸)说奢摩他毗钵舍耶已云。一切胜三摩地皆此二所摄。又云。善男子。一切声闻及如来等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当知皆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所得之果。此二能作何业。善男子。此能解脱二缚为业。所谓相缚粗重缚云云。○后标二智。
论曰由无(至)智故。释曰欲显(至)难得。寂曰。此章从由缘至毗钵舍那智故是明根本无分别智。从由无分别至相智故是明后得智。应思。○二正明二智用中二。初明本智用。后明后智用。初中有二。一正明三用。二结三用。初中有三。今初灭障。用。
论曰为除。释曰此下(至)识中。此中初列三用。次释灭除二字。次释共阿梨耶。次释本阿梨耶。后更明种子因果。此一段文最奇矣。隋唐两译其文极略。义亦未了。可知。○二立因用。
论曰为生。释曰即明(至)菩提菩萨所行虽过尘数总摄六度。至下当知。○三得佛法用。
论曰为转(至)智智。释曰此下(至)智德。此乃三德四无畏。可知。四无畏者如智论第五(二十纸)二十五初杂集十四(五纸)等明。○二结三用。
论曰故入。释曰为成(至)后智。此中初正结上三用。入观后下乃起下文。○二明后智用中。初正明后知无颠倒。后明二利用。今乃初也。
论曰无分(至)颠倒。释曰此文(至)流故。此中初标智无倒。次明本识依他性是因。所生识识相识是分别性是果。菩萨于此因果中正知正见无复颠倒。三相即根尘识也。内外相等者如上第四卷明。后明菩萨后智了达如幻等不由见闻觉知而取诸法定实相。何以故。一切法唯本识所流故。○二明二利用。
论曰由此(至)偏倒。释曰如幻(至)利他。二文可知。五明者如瑜伽论第十三至十五及第三十八伦记十上(十三纸)等明。○第九二智依止章中二。初标章名。后正释文。今乃初也。
二智依止章第九。○二正释文中二。今初问起。
论曰是时。释曰此问(至)此法。释云真境者。前所谓极通境即三无性真如也。四种三摩提如次下说。○二答释中二。初明四种三摩提。后结释。初中有四。今初光得三摩提暖善根依止。
论曰由四(至)依止。释曰乐观(至)四分。此是下品。无尘忍未离三相。三相者即三轮相。谓能忍所忍忍者。或可指观善成就因缘。惑者即分别也。光得三摩提唐云明得。三摩提名如瑜伽伦记四上初明。五分五智未详指何。瑜伽第十二明圣五支三摩地五圣智三摩地。伦记四下释之。虽是圣定亦通地前。今乃入见道方便故具五分五智乎。次福德下初明暖行。次明通达分。通达是见道也。次明善根。次明依止。后复释通达分。○第二光增三摩提顶善根依止。
论曰于最。释曰已离(至)云何。是最上品。无尘忍光增。唐译云明增。顶三义可知。已说菩萨下乃起下之文。可解○第三通行三摩提忍善根依止。
论曰于四(至)依止。释曰若菩(至)名忍。此中初明四如实智。入唯识观。依除无明及疑惑。次明入真义一分了悟无相性。后明此定即非安立谛忍依止。余文可解○第四无间三摩提。世第一法依止。
论曰此三(至)依止。释曰此三(至)第一。此中初明先了别无相性。今复思量能所缘不可得。了别无生性入见谛道。于其中间有此三昧。次明无间名。后释世第一名。可解○二结释。
论曰此四。释曰前二(至)方便。四修者。俱舍论第二十七明佛德云。复有四种。一无余修。福德智慧修无遗故。二长时修。三阿僧祇耶修无倦故。三无间修。刹那刹那修无废故四尊重修。恭敬所学修无慢故。今以二修判四种定。其旨未详。应考○第十二智差别章中二。今初标章名。
二智差别章第十○二正释文二。初问起。二答释。初中有二。初举已得见道。后正问修道。今初。
论曰若菩。释曰此下(至)地果。释中初明见道为修道所依止。次举真俗二谛不相离。明见道为修道·依止所以。后显四义。可知○后正问修道。
论曰云何。释曰此云(至)初地。释中初释云何。十义乃地中所有义别。瑜伽八十一出十义。一地义。二相义。三作意等义。四依处义。五过患义。六胜利义。七所治义。八能治义。九略义。十广义。又同卷(十一纸)云云。虽与彼义稍异。释义相类。可知。今此十义自出于答中。可知。次释修习。后释观行。菩萨下乃起下。○二答释中大分为二。初长行释。后说颂。初中有二。初正答所闻。二明菩萨见道与二乘别。初中二释。今初释中二。初正释。后重释云何。今初。
论曰如佛(至)加行。释曰此中(至)更修。释初明三慧境中。小乘十地者。大乘同性经下(十一纸)说三乘及佛果各有十地。可寻(隋译曰。如是入地菩萨入唯识故得见道。云何发起修道。随所成立说十地。一切修多罗摄取现住事通相法为缘。出世间及后得奢摩他毗钵舍那智。无量百千俱胝那由他劫数习故。为转依止得三种佛身故修行。释曰。随所成立说者。谓若为成立故说。十地经中诸地故)无量无数百千等者。瑜伽七十八(十五纸)有说。可见。○第二重释云何中二。今初释中二。初释云何。后正释答文。初中亦二。今初释。
复次论曰云何。释曰(至)加行。此问分为六义。一修位境界。此中三种。如次三慧境。二约修位三慧功能。配文可解。三约修位修慧因果。此乃成二智问。四约修位四修可解。五约修位依止。此乃为转依问。六约修位胜用。可解。此与上释大旨相同。○第二释。
复次论曰云何。释曰(至)是利他。此中亦分六段。与上少异。可知。○第二释。
复次论曰如佛(至)更修加行。所合之境即真俗。真俗别说为单。真俗双诠为复。余文可解。寂曰。前来以多义解释此章。隋唐两译极略。与今颇异。唐译曰。如是菩萨已入于地。已得见道已入唯识。于修道中云何修行。于如所说安立十地摄一切经皆现前中。由缘总法出世后得止观智故。经于无量百千俱胝那他劫数修习故而得转依。为欲证得三种佛身精勤修行。释曰。于如所说安立十地者。谓于随说安立菩萨十种地中。由缘总法者谓缘总相。非分别缘。言出世者无分别智。后得即是能成立智。此不应说唯是世间。由于世间未积习故亦不应说唯出世间。由随世间而未现前故由是因缘不可定说。而得转依者。由缘总智故得转依。为欲证得三种佛身精勤修行者。谓我当证三种佛身故勤修行。(文)准隋译云随顺世间行未现前。未字恐衍耳。寂曰。隋唐两译简易可尚。虽然今译释义精密。其旨幽邃。未知熟正。十地安立摄一切经。意旨深玄。可知。○二明二乘菩萨见道有异中二。初问起。后答释。今初。
论曰是声。释曰声闻(至)云何。此论说大乘阿梨耶缘起法门故。菩萨为自。声闻为他。可知。○二答释中二。初总标。二别释。今初论曰声闻。释曰前五(至)别者。○二别释中有十一。分为二段。初五明道差别。后六明果差别。今初。
论曰何者(至)出离。释曰如来(至)别者。此中第一乃闻慧境。第二是思修依止即道方便。第三即真实慧是正道体。第四第五是修道。第四是为无为果。第五是有为果。下中上者即三乘道。四种生死乃因缘方便有有无有。后六等者起下。○后六明果差别。
论曰六七(至)果故。释曰前有(至)此事。此中前五地中果。后一乃究竟果。前中第一内清净。菩萨能断正使及习气异于二乘唯除正使。第二外清净。谓菩萨恒居清净刹故。第三成熟众生。第四种性成就。第五显现。大集云云。寂曰。此释奇且妙矣。何者登地已上恒集会于如来大法会中摄受正法。如华严世间净眼品及探玄等明。一人不集则于法界伽蓝成别众过。亦名破僧。大集法华等说诸佛菩萨与欲事即此趣也。法轮义者如探玄第三发挥钞明。第六果差别。可知。○第二说偈中二。初以两偈明入见道。后更引诸经论偈明。今乃初也。
论曰此中(至)无性。释曰此中(至)安立谛。
释颂诸译相似。但末句陈隋两译并言入三无性。唐译云入三性。虽其大旨则不相违旧译为优。余文可知。○二引诸经论偈明见修道中二。初引分别观论明入见道。二引庄严论五偈具显五位道。今乃初也。
论曰又正(至)无得。释曰今此(至)无性。此中初释偈颂。后辨与前偈异。分别观论新云分别瑜伽论。是瑜伽十支之随一而不流此方也。此颂与上颂大旨相同。后明与前偈异中。正教者新云教授。教授教诫义。如瑜伽三十八(二十纸)已下广说。○二引庄严五颂明五位道中二。初总标。二别释。今乃初也。
论曰复有。释曰经义(至)了义。庄严论第二真实品偈今现流本作五言偈。可寻。○二别释五偈中二。初正释五偈。后判五偈以配五位。初中五。今初颂。
论曰菩萨(至)别因。释曰菩萨(至)能了庄严论偈云。福智无边际。生长悉圆满。思法决定已。通达义类性。释曰。此偈显第一集大聚位。福智无边际者由差别无数及时节无边故。生长悉圆满者。菩萨集此大聚到彼岸故。思法决定已者。依止定心而思惟故。通达义类性者。解所思诸法义类悉以意言为自性故(文)此中释无量际最是奇说。硕异于后两译。释第三句中又释亦余本所无。可知。○第二颂加行位。
论曰已知(至)无二。释曰由菩萨(至)已证。庄严颂云。已知义类性。善住惟心光。现见法界故。解脱于二相。释曰。此偈显第二通达分位。由解一切诸义唯是意言为性则了一切诸义悉是心光。菩萨尔时名善住唯识。从彼后现见法界了达所有二相。即解脱能执所执(文)○第三颂见道位。
论曰若离(至)法界。释曰由此(至)法界。庄严颂曰。心外无有物。物无心亦无以解二无故。善住真法界。释云云。与今同致。唐译云。体知离心无别物。由此即会心非有。智者了达二皆无。等住二无真法界第四颂修道位。
论曰由无(至)除毒。释曰此已(至)生智。庄严颂曰。无分别智力。恒平等遍行。为坏过聚体。如药能除毒。释曰。此偈显第四修道位。菩萨入第一义智转依已。以无分别智恒平等行及遍处行。何以故。为坏依止依他性熏习稠林过聚相故。问此智力云何。答。譬如阿伽陀大药能除一切众毒。彼刀如此(文)隋唐二译不释譬喻。唐译偈云。慧者无分别智力。周遍平等常顺行。灭依榛梗过失聚。如大良药销众毒。释云。周遍平等常顺行者。于平等中随顺而行。观契经等一切诸法。犹如虚空性平等故。隋译可见。○第五颂究竟道。
论曰佛说(至)人(至)。释曰一切(至)海岸。庄严颂曰。缘佛善成法。心根安法界。解念惟分别。速穷功德海。释曰。此偈显第五究竟位。缘佛善成法者。诸菩萨于佛善成立一切妙法中作总聚缘故。问。云何总聚缘。答。心根安法界。此明入第一义故。由此慧安住法界。是故此心名根。问。此后复云何。答。辨念惟分别。谓此后起观如前观事处处念转。解知诸念唯是分别非实有故。问。如是知已。得进何位。答。速穷功德海。如是知已。佛果功德海能速穷彼岸故(文)今译释成立正法文最奇妙。与后两译硕异。可知。今所谓一乘最胜者。与天台贤首所判究竟一乘其旨颇殊。可察。○二判五偈以配五位道。
此中五偈(至)究竟道。上来释应知入胜相品竟。第七释入因果胜相品三。今初标品名。
摄大乘论释第十。
释入因果胜相品第七。○二分章。
释曰此义(至)互显。○三正释十一。初明因果位章中二。初标章名。二正释文。今初。
因果位章第一○二正释文二。初承上起下。
论曰如此。释曰总举(至)易见。○二正释中二。初总标六度是因果体。二别释因果义意。今乃初也。
论曰由六。释曰此答(至)为果。六度义出于瑜伽三十九至四十三第七十五第七十八庄严论第七至第八杂集十一(十二纸)智论十三至十九及五十一八十九十一等。可讨。○二别释中二。初明六度是入唯识因。二明入唯识得清净信乐所摄六度果。今乃初也。
论曰云何(至)识观。释曰向虽(至)入因。此明由缘修六度能除六弊故成入唯识因。初明六度能除入唯识障。后明菩萨能修此故得入唯识。六障出于瑜伽七十八云。波罗蜜多相违事。略有六种。一者于喜乐欲财富自在诸欲乐中。深见功德及胜利。二者于随所乐纵身语意而现行中。深见(云云)三者于他轻懱不堪忍中(云云)四者于不勤修着欲乐中(云云)五者于处愦闹世杂乱行(云云)六者于见闻觉知言说戏论(云云)○二明得净意乐所摄六度中二。初长行。后结颂。初中有二。初略标。后广解。今乃初也。
论曰由依。释曰若菩(至)清净。释中五因缘者。瑜伽论七十八(九纸)云。世尊。何因缘故波罗蜜多说名波罗蜜多。善男子。五因缘故。一者无染着故。二无顾恋故。三者无罪过故。四者无分别故。五者正回向故。无染著者。谓不染着波罗蜜多诸相违事。无顾恋者。谓于一切波罗蜜多诸果异熟及报恩中心无系缚。无罪过者。谓于如是波罗蜜多无间杂染法离非方便行。无分别者。谓于如是波罗蜜多不如言辞执着自相。正回向者。谓以如是所作所集波罗蜜多回求无上大菩提果(文)次说波罗蜜多相违事即上所明六障也。次明波罗蜜多果异熟六种。次明波罗蜜多间杂染法有四。次明非方便行。可寻。○二广解。
论曰此正(至)圆满。释曰已入(至)三偈。此中初重牒由行六度入唯识地。次明得清净信乐意所摄六波罗蜜。次明见位已上真修六波罗蜜不作功用而恒时法尔功用满足。例如瑜伽四十一说若已证入净意乐地常无违犯。由得清净意乐菩萨譬如已得证净苾刍恒时法尔于佛法僧以胜供具承事供养等。文中五段可解。○二结颂三。今初偈。
论曰此中(至)大说。释曰先于(至)二偈。四位四障如佛性论二(十二纸)宝性论第三等说。忍上上品者谓登地已上忍。而非指如行位中忍。虚空器者具言破虚空器定。亦云贤护三昧。破虚空名由破二执。一者声闻执涅槃如虚空(云云)此定破彼执故名破虚空。二者始涉大乘人闻说如来法身如虚空不知为破着。执虚空是如来性。此定破彼执故名破虚空器。言等者等取集福王首楞严等。如下第十四卷中明诸定。以甚深广大为菩萨境界。深趣可知。○第二颂。
论曰觉唯(至)意地。释曰菩萨(至)云何。七有者谓七种生死。如上已明。七爱者即感七生死烦恼所知二障所摄爱惑也。余文可知。○第三颂。
论曰菩萨(至)得故。释曰清净(至)显现。三种佛性者如佛性论第二第四明。唐译分此三颂为七。谓资粮堪忍所缘作意自体瑞相胜利。可见。○第二成立六数章中二。今初标章名。
成立六数章第二。○二正释文中二。今初问起。
论曰何故。释曰此问(至)不减。○二答释中二。初标三义。后别释三种。今乃初也。
论曰为安。释曰立破·(至)利益瑜伽七十八(七纸)以二因缘建立六数。一饶益诸有情故。二者对治诸烦恼故。前三饶益有情。后三对治一切烦恼(云云)杂集十一(十四纸)云。六波蜜多决定数者。谓波罗蜜多数唯有六不增不减。何以故。一切菩萨道略有二种。一增上生道。二决定胜道。如其次第。三三摄故。所以者何。增上生道有三种。一大资财。二大自体。三大眷属。故施戒忍如次感此三果。决定胜道有三种。一伏诸烦恼修习善品方便。二成熟有情方便。三成熟佛法方便。进禅及慧如次成此三方便云云(取意)次出二义。与瑜伽同。可寻。○二别释三种中三。今初为除惑障。
论曰为对(至)六数。释曰贪着(至)正解。此中三段。初对治不发行心。是成立施戒二波罗蜜之所因也。次若已下对治退弱心。是成立忍进二波罗蜜之由。此中忍退二文可解。后坏失下对治散乱邪智。是成立禅慧二度之所由也。此三段文唐译之中文义易解。可见。○二为生起佛法。
论曰为一(至)六数。释曰六度(至)于疑。一切众生由六蔽隐覆如来藏心。如来藏心是佛法体也。般若智光能显此真性。是名生起佛法。前五度能开发助显此般若。于中前四度乃除遣四障离散乱因。禅度即不散乱体能为般若依止。复次下约五盖明。五盖义如瑜伽二十一。智论十七。大乘义章第五本。法苑珠林八十九等明。余文可解。○三为成熟众生(会本不正可知)。
为随顺成(至)六数。释曰善教(至)善教。唐译易解。可见。○第三相章二。今初标章名。
相章第三。○二正释文二。今初问起。
论曰此六。释曰何故(至)蜜相。○二答释中二。初举六种最胜明波罗蜜相。后四句分别。今初。
论曰由六(至)尽故。释曰此明(至)果位。杂集论十一(十五纸)明波罗蜜相。谓种性。愿。意乐。事。自体。云云广说。又智论第十二·第二十三(初)二十九(七纸)五十三(三纸)六十等明波罗蜜名义。可寻。初依止无等可解。二品类无等中施等皆有三种者。瑜伽论七十八(八纸)杂集论十二(五纸)及下差别章广说云云。外内等者。外谓施财宝等。内谓施身肉等。内外者谓施妻子等。三行事无等。可解。四方便无等明三轮清净。涅槃高贵德王品及智论八十八(十七纸)明施三事空。可见。若菩萨了达一切法空唯识则心无分别。无分别故智得清净。杂集十二(四纸)明依止方便修云。由无分别智观察三轮皆清净故云云。五回向无等六清净无等云云。惑智二障断位如法苑断障章明。○二四句分别。
论曰施即(至)四句。释曰此问(至)简别。此中初问后答。答中有二。初于施波罗蜜四句分别。后例余度。可知。杂集论十二(八纸)广明。可见。○第四次第章中二。今初标章名。
次第章第四。○二正释文二。今初问起。
论曰云何。释曰此或(至)须问。隋唐两译全无此释。无之为正。应思。○二答释二段。今初前生后。
论曰前前。释曰菩萨(至)生后。杂集十一(十六纸)云。次第者。谓前前波罗蜜多能为后后所依止故。所以者何。菩萨摩诃萨由施波罗蜜多串习舍施内外事。故不顾身命。弃大宝藏。受持禁戒。由护戒故他所毁骂终不反报。由如是等遂能堪忍。以能堪忍寒热等苦虽遭此缘加行不息。发勤精进。精进方便证究竟果。成满静虑。静虑满已。由净定心。如实知故证得出世究竟大慧(文)○二后持前令清净。
论曰复次。释曰施由(至)次第。杂集云。复次前前波罗蜜多后后所持故。谓戒能持施。乃至慧能持静虑。由具尸罗施得清净。乃至由具慧故静虑清净。何以故。若由无量门数数观诸法。能证内寂静增长三摩地。又伽他云。无有静虑而不由慧(文)杂集此次有由粗细次第。可见。隋唐两译但说前前生后后次第耳。如是次第并大乘始门之说矣。可知。隋唐二译极略。仅两三行。可见。○第五立名章二。今初标章名。
立名章第五。○二正释文二。今初问起。
论曰依何。释曰世间(至)罗蜜。○二正释中二。初释通名波罗蜜。二释别名施等。初中有二。初最胜无等。二到彼岸。今乃初。
论曰于一。释曰有六(至)菩提杂集十一(十七纸)云。波罗蜜多三种最胜。一自体最胜并积习。二方便最胜。三果最胜。积习者谓长时施故云云。次举十二最胜释波罗蜜多。可寻。前六相者。上相章中明六种无等是也。五种清净者出于此卷(三纸)○二到彼岸。
论曰以能。释曰到彼(至)那等。此中三义明着。可解。○二释别名施等中六。今初陀那。
论曰能破(至)称那。释曰吝惜(至)陀那。陀那亦云檀那秦云布施。今以义分二字为灭恶生善之义。非谓陀那梵语的翻如是。下皆准此。○二尸罗。
论曰能寂(至)称罗。释曰因时(至)尸罗。尸罗此云清凉智论云。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音义云。正翻止得。谓止恶得善也。今论所言即当止得。盖斯义翻耳。掎谓轻安也。○三羼提。
论曰能灭(至)称提。释曰因时(至)羼提。羼提此曰安忍亦言忍辱。观五义者。瑜伽四十二(六纸)说五想。一宿生亲善想。二随顺唯法想。三无常想。四苦想。五摄受想。云云广说。与今义同。但二三前后不同耳五德者。庄严论八(二纸)云。五德者是忍果。如经中说忍得五种果。一得少憎嫉。二得不坏他意。三得喜乐。四得临终不悔。五得身坏生天(云云)与今略同。彼偈说三忍二因二利等(云云)可寻。○四毗梨耶。
论曰灭除(至)梨耶。释曰于恶(至)梨耶。瑜伽四十二(十六纸)说四种精进。一离染法精进。二别白法精进。三净除业精进。四增长智精进(云云)今文初段是离染法精进。后段即后三精进。可知信乐因果等者。庄严论八(三纸)云云。○五持诃那。
论曰能灭(至)称那。释曰散乱(至)诃那。瑜伽伦记四上云。驮衍那此云静虑。旧云禅义不正也。或云持阿那讹也。俱舍光记云驮南。此云静虑。旧云禅那。或云禅。或云持阿那。皆讹也。隋译云持耶那。未知孰正矣。五种散乱。可解。○六般罗若。
论曰能灭(至)称若。释曰见行(至)罗若隋译云。能除遣一切见处恶智故名钵罗。得知真如法及种类法故名贤穰。是名钵罗贤穰。六十二见者。如婆沙百九十九瑜伽八十七大乘义章四末法苑章四末等明。名等五者。谓名相分别正智如如如瑜伽七十二已下显扬六(初)十六(四纸)等明。余文可得。○第六修习章中二。今初标章名。
修习章第六。○二正释文中二。今初问起。
论曰云何。释曰世间(至)可知。二答释中二。初明五修。后明六意。初中亦二。初总标。二别释。今初。
论曰若略。释曰若广(至)胜故。释中举十二修云云。明治成修中言五失者。谓懈怠·忘念·惛沈·掉举·及不作行作行。辨中边论中(十三纸)曰。依住堪能性。为一切事成。灭除五过失。勤修八断行。懈怠忘圣言。及惛沉掉举。不作行作行。是五失应知。为断除懈怠。修欲勤信安。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为除余四失。修念智思舍。记言觉沉掉。伏行灭等流(云云)言八灭资粮者。新云八种断行。瑜伽二十九(七纸)说谓欲勤信安念正知思舍。伦记七下有释。杂集十(五纸)明八断行。可见。初际修随顺颠倒者。凡夫位中修倒想尚不止故。余文可解。○二别释五修。
论曰一加(至)罗蜜。释曰谓身(至)他事。庄严论七(十九纸)云。诸菩萨修习诸波罗蜜有五依止。一者物依止。二者思惟依止。三者心依止。四者方便依止。五者势力依止。物依止修诸波罗蜜有四种。一依止因。二依止报。三依止愿。四依止数。次思惟依止亦有四种。一心思惟。二味思惟。三随喜思惟。四希望思惟云云。心依止修诸波罗蜜有六种。一无厌心。二广大心。三胜喜心。四胜利心。五不染心。六善净心云云。广说方便依止修有三种。即是三轮清净云云。势力依止修有三种。一身势力。二行势力。三说势力。身势力者应知是佛自性身及受用身。行势力者应知是佛化身以此化身于一切相为一切众生示现一切善行故。说势力者谓演说六波罗蜜一切种时无滞碍故(取意)今于思惟修以说六意庄严。于心依止修明六意。其异可知杂集论十二(初)云。云何修。略有五种。谓依止任持修。依止作意修。依止意乐修。依止方便修。依止自在修(云云)广说。与庄严论所说其名虽异。其义全同。可检。今论说利益他事修即当庄严势力修杂集依止自在修。然今论所说意趣甚深。应知。佛所得大涅槃是真无余涅槃。是为法身。应化二身是不思议妙用。由无量无数大悲愿熏修力有惑则似色心而显现。修诸波罗蜜。其旨可知。○二于思惟修明六意中四。初总标列名。二别释。三明三思惟。四叹法劝修。今乃初也。
论曰复次(至)好意。释曰此章(至)此三。爱重等三思惟修是登地已上真修。亦名清净位修。菩萨入见道位如实证真如法界。转凡夫依。成圣人依。任运安住广大乃至善好意乐。故成此三思惟修。恒时法尔修习诸波罗蜜。供养无量诸佛。是名得清净意乐菩萨。愿行位中则无此义。可知。○二别释中六。初明广大意中二初明行施广大意。后明修余五度无厌足心广大意。今乃初也。
广大意(至)不满足。释曰总举(至)言凉。此中初明长时缩为刹那。后明长时以多施物行施心不厌足。杂集十二(初纸)文义明着可寻。七阿僧祇劫三十三阿僧祇劫至下当明。○二明修余五度广大意。
如此多时(至)大意。释曰此下(至)厌足。庄严论七云。若菩萨有恒河沙数自身。一一身复有恒河沙数劫寿。一一寿中复乏一切资生。于此乏中复有火聚遍满三千大千世界。菩萨以此多身经此多寿。在此火聚起四威仪于一刹那但修一戒。如是乃至尽诸戒聚。乃至尽诸智聚。能得无上菩提者。菩萨修之心不厌足云云。杂集十二(三纸)亦同。○后明余五意。
若菩萨从(至)好意。庄严论七(二十一纸)杂集论十二(三纸)略同此意。可寻。○三明爱重等三思惟。
由此六意(至)思惟。释曰爱重(至)进心。此三思惟具如此卷(四纸)因果位章中明。庄严杂集开为四种。庄严论七(十九纸)云。思惟依止修诸波罗蜜亦有四种。一者信思惟。于诸波罗蜜相应教而生信心故。二者味思惟。于诸波罗蜜中见功德味故。三者随喜思惟。于一切世界一切众生所有诸波罗蜜皆生随喜故。四者希望思惟。于自身及他未来所有胜波罗蜜起希望故。杂集论十二(初纸)明依止作意修。四种其名虽殊。其义全同。可寻。○四叹法劝修。
论曰若人。释曰有二(至)修行。庄严论第八广明诸度灭恶生善二力广多无边。可寻。上来修习章竟○第七差别章二。今初标章名。
差别章第七○二正释文二。今初问起。
论曰云何。释曰此问(至)显现。○二正释中二。初总标。二别释。今乃初也。
论曰由各。释曰此总标数以答问。瑜伽七十八(八纸)庄严论第八。杂集第十二(五纸)唯识论第九(二十一纸)等广说云云。○二别释中三。今初施三品。
论曰施三。释曰法施(至)三品。三施如智论十二涅槃经三十一等明。○二戒三品。
论曰戒三。释曰守护(至)三品。三聚戒出于璎珞经下(十四纸)瑜伽论四十七十五七十八地论等。释中守护戒是余二戒依止者。瑜伽七十五(三纸)云。由律仪戒之所摄持令其和合。若能于此精勤守护亦能精勤守护余二。若有于此不能守护亦于余二不能守护。是故若有毁律仪戒名毁一切菩萨律仪云云。二释可解。后三品戒配四无畏。初律仪戒是断德漏尽无畏因。摄善法戒是智德正等觉无畏因。摄利众生戒是恩德障道无畏出苦道无畏因。○三忍三品。
论曰忍三。释曰由毁(至)三品。毁辱忍新云耐怨害忍。余文可解。○四精进三品。
论曰精进。释曰云何(至)三品。唐译云。精进三品者。一被甲精进。二加行精进。三无怯弱无退转无喜足精进。释中引经云有势有勤有勇坚猛不舍善轭。杂集论中初二同此。第三名饶益有情精进。唯识云被甲摄善饶益。瑜伽云被甲转生善法加行饶益有情加行。诸论所说名义稍异。可知。○五定三品。
论曰定三。释曰有定(至)三品。瑜伽唯识杂集等其名各异。其义粗同。当下心学品中明也。三轮者如法苑义林六(末)瑜伽伦记九下(十七纸)等明。○六慧三品。
论曰般若。释曰从闻(至)三品。此三般若至下慧学中。广说云云。瑜伽云。慧三种者。一者缘世俗谛慧。二者缘胜义谛慧。三者缘饶益有情慧。唯识云。般若有三种。谓生空无分别慧法空无分别慧。俱空无分别慧。杂集全同瑜伽。可知。三无漏根如俱舍根品瑜伽五十七伦记十六上(三十五纸)等明。大小乘所立少异。可知。般若三种能成无漏性住用。至下当知。上来差别章竟。
摄大乘论释略疏第三(尾)
摄大乘论释略疏第四(论本第十)
陈天竺三藏法师波罗末陀译
日域东都长泉院苾刍普寂疏
○第八摄章二。初标章名。后正释文。今初。
摄章第八○二正释文二。初问起。后正释。今初。
论曰云何。释曰余一(至)应知。○二正释中二。初正释一切善法悉波罗蜜所摄。后明其所以。今初。
论曰一切。释曰一切(至)所摄庄严论八(四纸左)偈曰。一切白净法应知。乱定但六度总三。双是类皆悉摄释(云云)杂集十二(六纸)说摄与今旨异。可寻。智论处处明六度摄一切善。九十一云云。○二明其所以。
论曰以为(至)成故。释曰由波(至)相摄。此中三由。一者一切善法以波罗蜜为性故得相摄。二者彼所流果故得相摄。三者彼为因所随成故得相摄。隋译云。此等摄一切善法故。彼体相故。彼随顺故。彼津液故。释曰。此中一切善法即是菩提分法。彼体相故者是般若体相。彼津液故者彼六神通十力等诸余功德皆是必津液。彼随顺故者谓信猗者与此相随顺故。唐释云。是其相故。是随顺故。是等流故。释意同隋。今译意旨甚深。可知。○第九对治章二。初标章名。
对治章第九。○二正释文二。今初问起。
论曰云何。释曰如波(至)应知。○二答释。
论曰以为(至)果故。释曰如波(至)相摄。此中三由准上可知。庄严论八(五纸)明六波罗蜜治障说七着(云云)杂集十二(七纸)云。所治者。谓施等六如其次第以悭吝犯戒忿恚懈怠散乱恶慧为所治。复次乃至一切波罗蜜多彼所对治及所知障皆是波罗蜜多所治(文)余文可解○第十功德章二。今初标章名。
功德章第十。○二正释文中二。今初问起。
论曰云何。释曰行世(至)应知。○二答释中二。初总标。二别释。今初。
菩萨波罗(至)种者。智论二十九(初)五十三(十七纸)广明六波罗蜜有世间出世间。与今义异。可知。彼于菩萨所修六度地前所行名为世间。地上所行名出世间。今以世间求有施等对望菩萨所修以辨同异。二别释中初明六因。后明四异。今初。
论曰菩萨(至)所摄。释曰转(至)轮种者。瑜伽七十八(九丁)云。一切波罗多果异熟略有六种。一者得大财富。二者往生善趣。三者无怨无坏多诸喜乐。四者为众生主。五者身无恼害。六者有大宗叶。杂集十二云。功德者。谓依五果无量无边称赞胜利皆名功德。谓永断自所对治是诸波罗蜜多离系果。于现法中由此施等摄受自他是士用果。后后增胜展转生起是等流果。大菩提是增上果。感大财富。往生善趣。无怨无坏多诸喜乐。有情中尊身无损害广大宗族随其次第是施等波罗蜜多异熟果(文)。隋唐两译乃于外道行施等辨同异。可见可知。十八明处者如演奥钞二(二十五纸)明。○二明四异。
论曰如慧(至)异故。释曰菩萨(至)异相。第一异相可知。明第二异中三种欢喜者。庄严论八(八纸)三彼乞求者于菩萨生三喜。一得见时生喜。二遂愿时生喜。三求见求遂时生喜。乃至菩萨一切时于乞求者翻彼三喜亦生三喜。一得见彼时生喜。二遂彼愿时生喜。三求见求遂彼时生喜(云云)后二异可解。○第十一互显章中三。初标题名。二正释文。三结愿。今初。
互显章第十一。○二正释文二。今初问起。
论曰云何。释曰如般(至)应知。般若经中有度摄品。智论八十至八十一广说(云云)三十六句至下可知。○二答释。一一度各具余五出如来说意。
论曰世尊。释曰五波(至)六句。庄严论八(十六纸)云。次说六波罗互显。偈曰。恼摄及差别。作法亦为因。六度反相成一切种分别。释曰。六波罗相成自有四义。一相摄。二差别。三作法。四为因。相摄者。无畏施摄戒忍二度。由此二度能与无畏故。法施摄定智二度。由此二度能与法故。俱施摄精进一度。由此一度能行二施故。问。戒摄几种。答。摄善法戒一切檀等皆摄。如是忍等互摄如其所应作云云。杂集论十二(七纸)云。更互决择者略有三种。一方便。二差别。三差别显示。方便者谓施方便中一切可得。如舍内外一切身财是施方便。此方便中若舍一切是施波罗蜜多。即于此中若慈悲心遮防一切损害逼迫恼乱他性是戒波罗蜜。乃至即于此中能取施行如实因果不取异见是慧波罗蜜多(云云)差别省略有四种。一自体差别。二助伴差别。三劝赞差别。四种植差别。施等波罗蜜多。自体差别者。如其次第以弃舍防护堪耐策勤心住决择为体。助伴差别有谓施等方便中余波罗蜜多妄随转。如前广说。劝赞差别者。谓施等劝勤赞美随喜庆说。种植差别者。谓于他相续中建立施等波罗蜜多。此中施波罗蜜多是财施。余五波罗蜜多是无畏施。一切六是法施。皆于他相续中种植故。差别显示者。谓由一行等差别。显示施等波罗蜜多云云。上来所明是大乘始门之说也。若举大乘终门说登地乃至八地以上不思议六波罗蜜则与今所说颇有迳庭。大品一念兴万行品云云。智论八十七(二十纸)说行般若时一念中行六度乃至一切善品。乃至第八十八广说云云。又华严十玄门第七诸藏纯杂具能门中明八地已上无得自在受摄。可寻。○三结愿。
论曰此中(至)度义。此偈略摄上十一章为令易解故科在于互显章。可知。上来入因果胜相品竟。
○自下第八释入因果修差别胜相品。于中分三。初标品名。二分章。三正释。今初二。
摄大乘论释第十一。
○释入因果修差别胜相品。
释曰此义(至)修时。○三正释五章。初对治章中二。初标章名(寂云。章名在下。盖斯二正释文。今初曾名错矣。可检隋释)。对治章第一○二正释文中二。今初问起。
论曰如此。释曰前已(至)应知。此问起颇异于余译。然以入三无性为入理极。于理深玄。与后代学相宗者枘凿不投。上云无相大乘教。今以入三无性为唯识智所归处。其旨可察。目前总说目字盖自字形误乎。应考。○二答释中二。初略答。后广解。今初。
论曰由十。释曰若欲(至)为十○二广中二。初问起。后答释。今乃初也。
论曰云何。释曰此问(至)十地。此举所证真如唯一无相法界以问诸地差别。○二答释中二。初由地障十种无相明。二举能题法界十相明。今乃初也。
论曰为对(至)为障。释曰真如(至)十地障。十种功德十种正行至下当知。释曰此十下初明无明覆障相。次标十种无明名。次凡夫性下广释十种无明。初明初地障中法执为因。我执为果。以执心外有法分别是我执根本故。唯识论九(二十七纸左)云。一异生性障。谓二部中分别起者。依彼性立异生性故。二乘见道现在前时唯断一种名得圣性。菩萨见道现在前时具断二种。名得圣位(云云)次依身案下明二地障。唯识第九云。二邪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方及彼所起误犯三业彼障二地极净尸罗。入二地时便能永断(云云)此地通达一切恶法以十恶业为本一切乘善悉以十善道为根。故任运弃舍一切恶业。设令微细误犯永不现前。菩萨未入下明此位悟达一乘。若依大乘修门之说则登地上一乘智转。至于二地其智弥明。除灭求异乘心。故作此释。又释下更明一乘义。此释最奇绝矣。大日经疏第二释入心所因云。自心实相薰习因缘力也。如最初种子离微尘许心垢时。即显如微尘许净心势力。虽云善男子生其实相是不生。生以此坚固性故。在众生识心终不败已。未至自心实际大金刚轮中间更无住处。虽果复成种展转滋长然亦不出阿字门。故云最二大乘恒心续生之相诸佛大秘密外道不能知。法华药草喻品意亦在于此也(文)今意全同。今译处处显一乘一性之旨与相宗所立具旨天渊。此乃从始入终之说。可知。言方便者二乘道也。正道者菩萨乘也。次心迟苦下明第三地障。唯识云。三闇钝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所闻思修法忘失。彼障二地胜定总持及彼所发殊胜三慧入三地时便能永断云云。次微细下明第四地障。唯识云。四微细烦恼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识俱身见等摄最下品故。不作意缘故。远随现行故。说名微细。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时便能永断。次于下乘下明第五地障。唯识云。五于下乘般涅槃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厌生死乐趣涅槃同下二乘厌苦欣灭。彼障五地无差别道。入五地时便能永断。次粗相下明第六地障。唯识云。六粗相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执有染净粗相现行。彼障六地无染净道入六地时便能永断。次微细相下明第七地障。唯识云。七细相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执有生灭细相现行。彼障七地妙无相道入七地时便能永断。如经言等者。大集经第一对陀罗尼自在王菩萨说十二因缘不生。略同此旨。可寻。次于无相下明第八地障唯识云。八无相中作加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无相观不任运起。前之五地有相观多。无相观少。第六地有相观少。无相观多。第七地中绝无相观虽恒相续而有加行因。无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运现相及土如是加行障八地中无功用道。故入八地时便能永断。次于众生下明第九地障。唯识云。元利他中不欲行障。诸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合于利乐有情事中不欲勤行乐修己利。彼障九地四无碍解入九地时便能永断后于众法中下明第十地障。唯识云。十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合于诸法不得自在。彼障十地大法智云及所舍灭所起事业入十地时便能永断(文)余文可解。○二明能显法界十相中有三。一正明十相。二明二乘菩萨异。三显立十由。初中有二。初长行。后颂。初中亦二。初总标。后别释。今初。
论曰何者。释曰此间(至)德相。○二别释中二。初明十功德相。后十不共果。初中十。今初遍满义。
论曰于初。释曰真如(至)相地。唯识论十(三纸)云。一遍行真如。谓此真如二空所显。无有一法而不在故(文)与今旨同。○二最胜义。
论曰于二。释曰人法(至)二地。唯识云。二最胜真如。谓此真如具无边德。于一切法最为胜故。辨中边论上(十六纸)云。第二地中所证法界名最胜义。由通达此故作是思惟。是故我今于因出离一切行相应遍修治。是为劝修相应出离。○三胜流义。
论曰于三。释曰真心(至)三地。辨中边云。第三地中所证法界名胜流义。由通达此知所闻法是净法界最胜等流。为求此法设有火坑量等三千大千世界投身而取不以为难(文)与今义同。○四无摄受义。
论曰于四。释曰于最(至)四地。唯识云。四无摄受真如。谓此真如无所系属。非我执等所依取故。辨中边云云。○五相续不异义。
论曰于五。释曰此法(至)五地。唯识云。五类无别真如。谓此真如类无差别。非如眼等类有异。○六无染净义。
论曰于六。释曰三世(至)六地。辨中边论曰。第六地中所证法界名无体无清净义。由通达此故乃知缘起法无染无净。唯识云。六无染净真如。谓此真如本性无染。亦不可说后方净故(文)诸论所说大旨虽同。释义稍异。可知。○七种种法无别义。
论曰于七。释曰十二(至)七地。辨中边云。第七地中所证法界名种种法无差别义。由通达此知法无相。不行契经等种种法相中。唯识云。七法无别真如。谓此真如虽多教法种种安立而无异故(文)今约行证一味以明无异。可解。○八不增减义。
论曰于八。释曰菩萨(至)八地。辨中边云。第八地中所证法界无不增不减义。由通达此圆满证得无生法忍。于诸清净杂染法中不见一法有增有减。有四自在。一无分别自在。二净土自在。三智自在。四业自在。法界为此四种所依名四自在依止义。第八地中唯能通达初二自在所依止义。第九地中亦能通达智自在所依义。圆满证得无碍解故。第十地中复能通达业自在所依义。随欲化作种种利乐有情事故。唯识云云。可见。○九智自在依止义。
论曰于九。释曰初二(至)九地。四无碍解如瑜伽四十五(二纸)十地论十一探玄十四(四十三纸)大乘义章十一等明。○十乘自在等依止义。
论曰于十。释曰通达(至)入十地。唯识云。十业自在等所依真如。谓若证得此真如已。普于一初神通作业总持定门皆自在故。○二明十不共果。
若通达法界(至)利益果。○偈颂。
论曰此中(至)应当了知。摄上十功德相。可知。中边分别论者。辨中边论上(九纸)亦同可见。唯识云。虽真如性实无差别而随胜德假立十种。虽初地中已达一切。而能证行犹未圆满。为令圆满后后建立(文)当知虽真如性无染无净非善非恶具足生善灭恶除染成净之德用。故以末论本则应言真善妙常等也。是大乘性理之大宗也。○二明二乘菩萨异
复次此无。释曰二乘(至)差别。所知障是法执所起。唯障菩萨趣大菩提饶益有情之事。不障二乘涅槃。故在于二乘则无覆无记性○三明立十由。
若菩萨于初地(至)差别。唯识论第十(四纸)云云。如上已出。○第二立名章二。初标章名立名章第二○二正释文。
论曰云何(至)身故。释曰菩萨(至)为义。此中十段可知。十地名义如瑜伽七十八(三纸)庄严论十三(九纸)明。又如地论地地初广释。可寻。○第三得相章中二。今初标章名。
得相章第三。○二正释中二。今初问起。
论曰云何。释曰若菩(至)应知。○二答释中有二。初总标。后别释。今初。
论曰由四。释曰四种(至)则无。庄严论偈曰。由信及由行。由达亦由成。应知诸菩萨。得地有四种。释云云。愿行位中虽有总行信未决定行亦未净。二位异相至下当知。○二别释中四。今初已得信乐相。
论曰一由。释曰有五(至)地相。五种信乐。可知。四不坏信亦名四证净。如婆沙百三(十三纸)显扬论三(十八纸)明。入地位如实证真如故。于真如及三宝得极净信。如须陀恒见谛迹于四谛及三宝成不坏信。故引以例证。其异于地前信乐。可知。○二已得行位。
论曰二由。释曰若菩(至)障道。十法行者。如辨中边论下(六纸)显扬论第二(十纸)说。十七地论者。瑜伽异译。真谛三藏仅译中五卷。而不行十地。惜哉。显扬偈曰诸行通达性。论曰。诸行者谓十种法行。广说如经。一于菩萨藏法若多若少尊重恭敬书持法行。二若劣若胜诸供养具供养法行。三若自书已以矜愍心由矜愍心施他法行。四若他发意恭敬尊重以微妙声宣扬阐读由宗师故谛听法行。五发净信解恭敬重心披读法行。六为欲修习法随法行从师受已讽诵法行。七既讽诵已为坚持故以广妙音温习法行。八悲愍他故传授与彼随其广略开演法行。九独处闲静极善研寻称理观察思惟法行。十如所思惟修行奢摩他毗钵。舍那为令趣入乃至为令诸所求义成就法行(文)辨中边偈曰。行十法行者获福聚无量。胜故无尽故。由摄他不息。论云云。○三已得通达相。
论曰三由。释曰由四(至)不异。如初地所得真如地地通达不异。何以故。以一无分别智通达真如无余相故。○四已得成就相。
论曰四由。释曰成就(至)行心。瑜伽论七十二出四种心。与今相似。可见。得相章竟。○自下第四修相章二。今初标章名。
摄大乘论释第十二。
修相章第四。○二正释文中二。初问起。后答释。今乃初也。
论曰云何。释曰已说(至)应知。○二答释中二。初明五修及五修果。后因明十波罗蜜。初中有二。初明五修。后明五修果。初中有三。谓标释结。今初。
论曰诸善。释曰三世(至)萨地。众生心性寂而常照。但无明妄动故自体成色流转生死。动寂故散乱。失照故颠倒。奢摩他止动焉则散乱复寂。毗钵舍那破昏焉则颠倒归正。流转还灭相翻缘成。○二释。
论曰何者(至)足修。释曰依佛(至)无厌。此中五段可知。初中言名义等皆不可得者即是破相空。是空故非遍计分别。是破执空故非依他圆成。故不可说有。虽然此空是清净梵行所成故不可说无。第二中五种清净者如上第十(三纸)说。第三第四可解。第五中如前所说者。如上第十(十二丁)明六修广大意长时意中说。不生疲厌者。主字应作生字。○三结。
论曰应知。释曰诸地(至)不失。○二明五修果中。初正明五修果。后因辨诸地义。初中二。今初总标。
论曰此五。释曰五修(至)名果。○二别释。
论曰何者(至)聚集。释曰何者(至)修所得。此中五段可知。初中唐译云。谓念念中销融一切粗重依止者。谓烦恼障及所知障无始时来熏习种子。说名粗重。此二障聚由缘总法止观智力念念销融。此中意取障聚破坏故名销融。或令羸损故名销融。第二中唐译云。离种种想得法苑乐者。契经等法住种种性。远离如是种种性想。即是证得法苑之乐。于中可居故名为苑。复有余义。于随所受寻伺法中不起粗显领纳观察。但由止观忆念光明而起微细领纳观察(文)第三中今译文旨明畅。可知。第四第五无后两译。大同少异应对照焉。杂集十二(十六纸)云。方广方中于法三摩地善巧菩萨相云何。可知。谓由五种因故。一刹那刹那消除一切粗重所依。二出离种种想得法苑乐。三了知无量无分别相大法光明。四顺清净分无分别恒现在前。五能摄受转上转胜圆满成就佛法身因。又云。有二种。一刹那刹那胜进轻安无有间缺遍所依故刹那刹那消除一切粗重所依。二胜解谛观一切教法无有差别因一味故远离种种蕴界处等诸义相忽得契经等喜乐法尔。又云。五修得五果。谓息相修和合修无相修无功用修转相修。○二因明诸地义。二今初总标。
所余诸地(至)十地行。有能无能等者出于次下灭三障得胜功德中。○二别释四段。一明由愿忍成得二种胜能。二明立六度十度由。三明十种学处前前成后。四明十地行十度圆满。初中有二。初明愿忍成。二明由愿忍成有二种胜能。今乃初也。
菩萨先在(至)无分别智。此中初明由销行地中修十法行得愿忍成入正定位。次明十大愿。后明忍成。十大愿者如地论第三初(三十纸)广说。又瑜伽论四十五(十六纸)地持论六(二十四纸)云云。○二明由颠忍成有二种胜能中二。初总标。二别释今初。
由愿忍成(至)胜功德。二十二无明十一粗重如解深密经瑜伽论七十八(四纸)唯识论第九(二十七纸)至卷尾广明。三障者谓所知乐无漏业及变易生死是也。此能障地道故名为障。○二别释十一段。初初地。
初地能灭(至)初地圆满。唯识云。由斯初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执着我法愚。即是此中异生性障。二恶趣杂染愚。即是恶趣诸业果等云云。十方圆满可解。第十中言于外者乃指壳外。菩萨已入地则决定得破生死壳出于二死外故。○二第二地。
菩萨于初(至)二地圆满。此中初明前地不能以显此地能。下皆准此。唯识云。由斯二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微细误犯愚(云云)二种种业趣愚。即彼所起误犯三业云云。八种清净者。瑜伽论七十八(五纸)所说与今全同。可见。○第三地。
菩萨于二(至)三地圆满。唯识云。由斯三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欲贪愚。即是此中能障胜定及修慧者。彼昔多与欲贪俱故名欲贪愚(云云)二圆满闻持陀罗尼愚。即是此中能障总持明思慧者(文)余文可解。○第四地菩萨于三(至)四地圆满。唯识云。由斯四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等至爱愚。即是此中定爱俱者。二法爱愚。即是此中法爱俱者(文)○第五地。
菩萨于四(至)五地圆满。唯识云。由斯五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纯作意背生死愚。即是此中厌生死者。二纯作意向涅槃愚(云云)。○第六地。
菩萨于五(至)六地圆满。唯识云。由斯六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现观察行流转愚。即是此中执有染者。诸行流转染分摄故。二相多现行愚。即是此中执有净者。取净相故。相观多行未能多时住无相观(文)与今大旨相同。可知。○第七地。
菩萨于六(至)七地圆满。唯识云。由斯(乃至)一细相现行愚。即是此中执有生者。犹取流轮细生相故。二纯作意求无相愚。即是此中执有灭者。尚取还灭细灭想故纯于无相作意勤求未能空中起有胜行(文)与今意同。可知。○第八地(地论第十)。
菩萨于七(至)八地圆满。唯识云。由斯(乃至)一于无相作功用愚。二于相自在愚。令于相中不自在故。此亦摄土相一分故。八地以上纯无漏道。任运起故三界烦恼永不现行。第七识中细所知障犹可现起。生空智果不违彼故(文)○第九地(地论第十一)。
菩萨于八(至)九地圆满。唯识云。由斯(乃至)一于无量所说法无量名字句后后慧辨陀罗尼自在愚(云云)如次配义法词三无碍解。二辨才自在愚。即是辩无碍解(已上取意)与今少异。可知。○第十地(地论十二)庄严论十三(五纸)云。第十地有四名。一名大神通。菩萨得大神通故。二名满法身。具无量三昧门陀罗尼门故。三名能现身。菩萨住兜率天等示相身故。四名受职(云云)。
菩萨于九(至)十地圆满。唯识云。由斯(乃至)一大神通愚。即是此中障所起事业者。二悟入微细秘密愚。即是此中障大法智云及所含藏者○第十一如来地。
菩萨于十(至)诸波罗蜜。唯识云。由斯(乃至)一于一切所知境极微细着愚。即是此中微所知障。二极微细碍愚。即是一切任运烦恼障种(文)七种清净者。瑜伽论七十八(十纸)明波罗蜜多七种清净。可见。十地功德下明因果异。○二明立六度十度由中二。初明说度有六由。后明说度有十由。今乃初也。
是菩萨学(至)烦恼对治。菩萨学处生善治惑皆为利他。不为自利。可知。○二明度有十由。
或说有十(至)罗蜜助伴。四中方便是前波罗蜜助伴能成前三。愿力智三如次助成后三波罗蜜。隋唐两译云云。可讨。○三明十种学处前前摄成后后。
复次菩萨(至)力能引智。文旨明着。可解。不惜六度六度二字未详。恐文字误乎。应重不惜身财而可也应考。○四明十地行十度。
初地通达(至)智圆满故。此一段文如上明十功德十不共果中辨。不复更释。显扬论三(初)说十地。以二地为戒蕴。以三地为定蕴。以四五六地为慧蕴。以七八九十地为解脱解脱知见蕴。○二因明十波罗蜜中二。初明前六度准上。后明后四波罗蜜。今乃初也。
论曰于十。释曰前六(至)前说。前六度如上明六波罗蜜中辨。故今略不明。○二明后四中三。今总标。
论曰于后。释曰若说(至)问故。十波罗蜜显扬论三(三纸)有说(云云)唐译七(二十左)云。若于见处宣说十种波罗蜜多。此中唯说无分别智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其余方便善巧等四波罗蜜多后得智摄。今何云前六波罗蜜耶。答。入见道位成就无分别智。至第六地入智圆满。由五度助无分别智极得清净。故总云前六耳。○二别释中四。今初沤和拘舍罗。
论曰一沤。释曰若人(至)问故。净名云。方便为五。肇云。方便即智之别用耳。智以通一穷微决定法相。无知而无不知。谓之智也。虽达法相而能不证。处有不失无。在无不舍有。冥空存德。彼我两济故曰方便(云云)方便即以权智为体。权智即如量智。是菩萨权巧之能。巧用诸法随机利物。故云方便。复云何下乃起下之语。下皆准此。○二波尼他那。
论曰二波。释曰此愿(至)问故。波尼他那或云尼抵。此翻云愿。余文可翻。○三婆罗。
论曰三婆。释曰于余(至)问故。婆罗此翻云力。释文炳着。可解。自地或成字应作惑。○四若那。
论曰心若。释曰此度(至)后智摄。若那此云智肇法师云。决定审理谓之智。造心分别谓之慧(云云)余文可解。○三结。
论曰后四明。释曰随别(至)同时。此一段文今译未了。隋唐两译文义周足。可依凭焉。唐译云。由增胜故说十地中别修十种波罗蜜多(乃至)又于一切地中非不修习一切波罗蜜多。释曰。初地布施波罗蜜多最为增胜。其余一切波罗蜜多非不修习随力随分。乃至第十地智波罗蜜多最为增胜。其余一切波罗蜜多非不修习随力随分。是故说言由增胜故等。隋译其旨同此。今译恐有错误。可察。○二结释。
论曰从波。释曰一切(至)胜故。唐译云。如是法门是波罗蜜多藏之所摄。释曰。此中一切大乘教法皆通说名到彼岸藏。如是所引十地法门是彼藏摄。非声闻藏所摄。一切地中皆修一切波罗蜜多。如是诸地遍于一切诸佛国土。一切诸佛同所宣说。是故最胜。由此法门是最胜故于最初时最胜处说。此处高广殊妙坚牢。故名最胜。隋译旨同。寂曰。此文似指华罗为十地波罗蜜多法门。若其然则持处及与既说者并皆不可思议。所谓最初是无初之初。所谓胜处是无处之处。时处既尔主之与主之与王岂情谓之事乎。隋唐两译唯说时处殊胜。今译说众生世间器世间殊胜。其异可知。大矣哉。十地波罗蜜藏是一切佛法之根本。河沙胜德之都会也。万善从是流出焉。还会归于斯道。故寄胜时胜处以表显耳。上来辨修相章竟。○第五修时章中二。今初标章名。
摄大乘论释第十三。
修时章第五。○二正释文中二。初问起。后答释。今初。
论曰于几。释曰此十(至)行时。声闻有种类。极速三生。极迟六十劫。中间可知。独觉有钝利。四生乃至并皆以速为狭少道。为钝根修。以迟为初。以六十劫为广大道。如余处辨。大乘道中修行时分依教有别者。依大乘始门之说则以三阿僧祇劫。名具定量。如瑜伽唯识等说。若依大乘终门之说则或说云何僧祇。或说无量无数阿僧祇劫。此义甚深。不遑此辨。具如五教章中卷第五修行时分中明。至夫菩萨修道三阿僧祇劫即是时文性最广大道之标帜也。其说无量无数阿僧祇劫者是一乘究竟之极说以是故。由时长以显其道广大甚深。故后代谭圆明者无淳慕顿成。其所言则以高妙。其所志则堕凡情。殊不知由贪速成而骎骎焉入最狭劣道矣。今乃言所应至处最高远。譬以文行。是真菩萨道也。可知。○二答释中三。初总标三说。二别释。三明三劫修始。今初。
论曰有五(至)三十三阿僧祇劫。此中初乃本说。后二乃异部说。隋唐两译唯出初说。全无后二。其异可知。○二别释中三。今初说三阿僧祇劫。
何者为正。释曰何等(至)位摄。释中初明三劫有五人。次明五人位。此中初明愿行位未得清净意未得正定名。次明清净意行自在四种。次此清净意下明有相行。此中明四种境界相。初有分别相此乃毗钵舍那境。若无分别为奢摩他境。缘此境则生舍。舍梵云优毕叉。此云止观平等。亦云不诤。亦云不观。亦云不行。止举舍三相如瑜伽三十一明。次明后二相。第七地下明无相行有功用。熟思量者乃指胜行淳熟。次清净意下论第二劫有三人。次若人入八下明无相行无功用行。此中初明入八位初。次明八九十地成满无相无功用行历第三阿僧祇劫。次举声闻位以例证之。先明声闻三果制立五人。后明大乘二段。初分十地位以为三位。后分十地以为五位。可知。后复次下以大乘十二位比对小乘十二住。孔目章一(三纸)明声闻十二住。一声闻自种姓住。二入正未越次取证方便住。三越次取证住。四得不坏净味圣戒转上漏尽住。五依增上戒增上意学出生住。六七八得真谛智增上慧学住。九观察生无相三昧住。十究竟无相住。十一解脱学处住。十二一切种阿罗汉住(文)此中第一乃种性住资粮位。第二乃四加行。有云配七方便者恐不允当。今言若法忍等者。盖斯指观谛十六圣行。而非指见道也。或可加行下脱正定位者四字乎。第三乃入见道初果。第四第五乃圣位所得。戒定是无漏慧学所依止。第六第七第八乃无漏慧学是断欲界九品修惑分位。第九乃得四根本定断色缚位。第十得无色定离三无色缚位。第十一乃断有顶惑乃得灭定位。第十二可知。大乘十二住者。一种性住。二群行住。三净心住。四增上戒住。五增上意住。六增上慧住。七谛相应慧住。八缘起相应慧住。九有行有开发无相住。十无行无开发无相住十一无碍慧住。十二最上菩萨住。具如瑜伽四十七至四十八说。可寻。后此十二下明此十二人即五住所摄。隋唐译本明胜解行地及十地位分为五补特迦罗。无大小十二住配对之说。可见。○二七阿僧释劫说二。初问起。
论曰复次。释曰欲显(至)阿僧祇。释中初辨七阿僧祇劫与上三阿僧祇劫同等但由开合而成异。次明阿僧祇劫有二。瑜伽论四四十八(二十纸)云。此中略有二种无数大劫。一者日夜月半月等算数方便。时无量故亦说名为无数大劫。二者大劫算数方便。超过一切算数之量亦说名为无数大劫。若就前说无数大劫要由无量无数大劫方证无上正等菩提。若就后说无数大劫但经于三无数大劫便证无上正等菩提不过此量(云云)同七十八(十五纸左)亦同此说。准瑜伽说。今论说行年双三字恐是错误。应知。约除皮肉心等者。瑜伽四十八(二十一纸)云。当知一切所知障品所有粗重亦有三种。一者在皮粗重。二者在肤粗重。三者在骨粗重。当知此中在皮粗重极欢喜住皆悉已断。在肤粗重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皆悉已断。在骨粗重如来住中皆悉已断(云云)又七十三(八纸)云。其最后乘要经三种无数大劫方可证得。依断三种粗重别故。何等名为三种粗重。一恶趣不乐品。在皮粗重由断彼故不往恶趣(云云)二烦恼除品。在肉粗重由断彼故一切种极微细烦恼亦不现行。然未永害一切随眠。三所知障品。在心粗重由断彼故永害一切所有随眠。遍于一切所知境界无障得智自在而传(文)。今之所说与此符同。可知。后明三大劫超若干劫。上来所说其大旨则虽与过去三阿僧祇劫而无有异。其开为七阿僧祇及超劫等说未见现流诸论中有此说。不可知其说之巨细也。○二答释中三。初明地前三阿僧祇劫。二明地中四阿僧祇劫。三结。
论曰地前。释曰复有(至)阿僧祇。此中初明缘境所行三种不同地前之三劫。地前得无流等者。与瑜伽本末论旨颇成泾渭。大乘终门之教往往有初住已成人空无漏之说。今所明三位即当其意。今第一位即当住前信想菩萨。第二则当三贤位。非黑白法即无流法。第三则当四加行位。当但无流者约义次第判之。非谓此位纯无流相续。义门者何。谓从有流住入无流杂位。从难法位入但无流。人空无流空竟净位入法空位。入法空位则二空所显真如出现。是名地道。由此次第要立三劫耳。○二地中四阿僧祇。
论曰地中。释曰初地(至)摄二地。释中初明四位摄十地。次谛有三种下释谛三种。次菩萨如昔下明依四位住。次菩萨立誓下明四位行六度。此中初明依四位行施。财物受者。行施灭尽如次贪瞋无明怖畏之境。可知。灭尽者谓财等灭尽。次如昔所立下明依谛等行戒。次如昔至能忍下明依谛等行忍。次如昔至能作下明依谛等行精进。次如昔至能思下明依谛等行定。后如昔至了达下明依谛等行般若。次随应知下释四位名义。次三谛下明四位三种能违三失。次依谛摄下明谛舍寂静智慧互摄。次是故六波下明谛等为六度作至摄长净之因。次初以谛下明谛舍寂静是道始中终智慧涉始中后。后四依与下广明四依与十地相摄文者可解。○三结。
为此义故(至)僧祇。此是别部所执与东流圣教其旨稍异。不可故加评量也。○后三十三阿僧祇劫说中初问起。后答释。今初。
论曰复次。释曰有诸(至)三十三。释中初明欲显地前三阿僧祇有别。后欲显入住下明欲显十地位中安立三十三劫。可知。○二答释中二。今初地前。
论曰方便。释曰地有(至)向行。释中云云。此与上七阿僧祇劫中地前三位大旨相同。可解。明精进行中不借乐厌者。借字恐惜字写误。应思。○二地上。
论曰于中。释曰为除(至)义如前释。释中初明由所对治有三故立三劫。次明三品道翻破三惑。次结立三劫由。后明此三十三阿僧祇劫与本说三大阿僧祇劫同等但由开合而有别。○三明三劫修始。
前已说论曰如此(至)成就。释曰菩萨(至)成就。
唐译曰。如说经三无数大劫得佛菩提。无始生死数修施等。数值诸佛。齐于何时名最初修三无数劫。故以伽陀显释此问。清净增上力者。谓善根力及大愿力由善根力。应知所治不能降伏由大愿力。应知常值诸善知识。坚固心升进者。谓发牢固心起增进行。牢固心者应知所发大菩提心。诸恶友力不能令舍。增进行者应知现在及生生中善法常增。终无退减(云云)寂曰。隋唐两译并出伽陀。今译四句不言伽他者恐有脱语乎。上来五章入因果修差别胜相品竟。○自下第九释依戒学胜相品中二。今初标品名。
释依戒学胜。相品第九。○二正释文中二。初问起。后答释。今乃初也。
论曰如此。释曰前于(至)应知。○二答释中亦二。初指本说。二正说。今乃初也。
论曰应知。释曰地有(至)此知。○二正说中三。一略标四种差别。二广释四种差别。三指广说。今初。
论曰若略(至)深差别。释曰若广(至)所行。唐译释曰。此中问答辨诸菩萨所学尸罗于声闻等有大差别故名殊胜。又此增上戒等三学即前所说波罗蜜多自性所摄。何故别立。于先所说波罗蜜多别义建立。今当显示为显展转相因性故别立三学。谓依尸罗发生静虑。复依静虑发生般若(文)明共不共中初正辨共不共。后此二等下明非止不具学处有别共学处亦有不同。余文可解。○二广解四种差别中二。初明四种差别。后结释。初中有四。初明品类差别中二。初明三种戒。二明三戒能名三法依止。今初。
论曰品类(至)益戒。释曰论比(至)益戒。三聚戒者。如璎珞经下(十四纸)大集经四(十四纸)瑜伽论四十二十七十五七十八地论四(二纸)等说。华严十九(七纸)云三种戒。或云三种净戒。不出别因。诸说异同。如梵网摘叶辨。今论所说大旨同于瑜伽第四十所说。可寻。明摄众生戒中出二四种。初以善道及三乘益为后四。四种可知。云何此三下明大小受持分满不同。文旨可解。○二明三种戒能为三法依止。
论曰此中(至)依止。释曰若人(至)众生。此中初明初戒为二戒依止。如上引瑜伽七十五(三纸)明律仪戒为后二戒所依。次明摄善法戒为一切善法依止。次明摄众生戒为四摄依止。次明三种戒同。此中初明信等五种于此三戒为通别因。次明六法为因。可解。次明四种因。瑜伽四十(初纸)云。云何菩萨自性戒。谓若略说具四功德(乃至)何等为四。一从他正受。二善净意乐。三犯已还净。四深敬专念。无有违犯(云云)广说可寻。次明四种菩萨戒清净因。此中前三可解。第四由具根本等者。谓具五支戒。涅槃经圣行品说五支戒。一者根本业清净戒。二者前后眷属余清净戒。三者非诸恶觉觉清净戒。四者护持正念念清净戒。五者回向具足无上道戒。如大乘义章第十(二十六)释。寂曰。此释未详。此五中初三为律仪戒。第二是性戒。第三是遮戒。次二如次定道二戒。第五是大乘戒。与今全同。可知。后此三种下明三种戒体用。文旨明着。可解。○二明共不共学处差别中三。一明六学处。二明不共学处。三结共不共。今乃初也。
论曰共学。释曰杀生(至)学处。性遮差别如梵网摘要辨。此中初约染心所犯以明性罪。次约有制无制皆悉成罪以辨性罪。余文可解。○二不共学处中二。初约别戒明不共。后约三业明不共。今初。
论曰不共(至)无罪。释曰谓立(至)不犯。释中举掘地拔草等叙如来制意。引安居一例以安不共。具如瑜伽戒本中出不共学处。亦有相违学处现前时应行不应行分齐。可知。○二约三业以明不共。于中分二。初正明三业差别。后略辩应行不应行四句。今初。
论曰菩萨(至)此事。释曰戒类(至)云何。此中初明所制别。次明戒体别。次明犯相别。后略明菩萨所应行。释中言七种觉观者。地持论四。成论第十六说八种恶觉。一欲觉。二瞋觉。三害觉。四亲里觉。五国土觉。六不死觉。七族姓觉。八轻侮觉。今言七者。盖乃前七觉也。是辩三觉四寻耳。四种寻者。谓亲里等四出于俱舍论二十一。可寻。○二略辩应行不应行四句。
论曰若略(至)修行。释曰若有(至)修行。次举女人譬。瑜伽四十一(六纸)云云。与今义别。余文可解。寂曰。无性论七明共不共差别中不出女人缘者善矣。可察。如女人缘者。是性罪现行应于甚深差别中而论(云云)○三结共不共学处。
论曰如此。释曰如(至)有几种。文旨分别。可解。菩萨至复有下乃起下之语。○三广大差别。
论曰广大(至)广大。释曰广大(至)差别。此中总别。总中释出四义。大乘光等次品当辩。别中第一广大。谓如来藏心本来清净。与诸杂染法而不别应故。此心发生则一切恶无不离。又藏性具恒沙胜德故。此心发生则一切善无不修。又藏性具同体大悲故。此心发生则一切生无不度。此藏性即真法界。横同十方竖彻三世故。时节无除。功用无余。大矣哉菩萨尸罗。一心真法界为三种体性。自利利他为功用。可知。第二广大中言六度四摄各有九品。瑜伽论第三十九(初)至第四十四(终)明六度四摄各有九种相。地持亦同。可寻。第三广大中以四释释利益安乐意。可解。第四广大中三种戒是三德因。六度四摄因中有九种相。故果上亦有此九所熏习之德。可知。次明三义广大。后结两乘异。可知。○四明甚深差别中三。一正明性罪现行。二明变化逆行。三结释。今乃初也。
论曰甚深差。释曰如菩(至)如是。瑜伽四十一(五纸)所说与今旨同。但文少异耳。然性异现行有释家诤。如摘要辨。○二明变化示现逆行中二。初明变化事以显甚深。二举事明示现逆行。今初。
论曰复次。释曰前明(至)戒故。此中初明三业变化以身口为全。决明所作所为。后明化作虽非本身口所作亦名为戒之由。○二举事明示现逆行中二。一明现爱畏事摄化。二明现本生通行益物。今初。
论曰由此。释曰众生(至)善处。拘物头此云地喜华。亦云黄莲华。耶曼王等者。华严入法界品所说。旧云满足王。新云无厌足王。隋译云如阿那罗王为善财童子示所现事。唐译云无厌足王化导善财童子等事。今译及字写错。可知。○二明现本王益物。
论曰或现。释曰为化(至)利益。毗苟陀王等者。隋译云如毗输安怛啰王子(此云多能。即是须达拏也)本生经中说云云。须提梨拏王子施妻子之缘出于智论十二(六纸)法苑珠林九十七等。探玄记第八(二十二纸)叙施妻子三缘以分别其化实。可寻。又如药藏等者未考此本缘。杂宝藏经说。释迦文佛过去人远作白香象令二国王止斗安国。二国者。一迦尸国。二比提醯国。此缘与今相似。可见。○三结释。
论曰生他(至)差别。释曰先令(至)差别。准此结释。性罪现行乃登地已上之事。非地前之应行之。宜哉南山慈恩等判为地上所行也。○二结释。
论曰由此。释曰从他(至)名持。○三指广说。
论曰复次。释曰从此(至)差别。毗奈耶瞿纱毗佛略此翻云律藏方广。此经未渡。相传云。真谛三藏将菩萨律藏拟来此土。于南海上船。便欲没。省去余物。仍犹不起。仅去律本。船方得进。真谛叹曰。菩萨戒律汉土无缘。深可悲欤。真谛疏云。婆薮斗律此翻品类律。此律多说缘制诸轻戒。优婆提舍律此翻正教。此律正说是罪非罪制诸重罪。抄批亦同。定宾出婆薮斗即犍度者恐不允。释中正护一戒四万二千者是明了论说。彼论(三纸)偈曰。倍二十一千福河。流善法水洗除污。释曰。云何倍二十一千福河成四万二千福河。律中如来所立戒有四百二十。于婆薮斗律有二百戒。于优婆提舍律有一百二十一戒。于比丘尼律有九十九戒。此四百二十戒中随一一戒各能生摄僧等十种功德。能生十种正法。谓信等五根。无贪等三善根。及身口二护。合成四万二千福河。由此福河能洗除破戒垢行(云云)余文可解。依戒学胜相品竟。
○第十释依心学处胜相品中二。今初标品名。
摄大乘论释第十四。
释依心学处胜相品第十。○二正释文中二。初问起。后答释。今初。
论曰如此。释曰菩萨(至)可知。○二答释中三。初标六种差别。二列六种差别。三别释六种。今初。
论曰略说。释曰若广(至)此义。三摩跋提新云三摩谛庭。此云等至。智论五(七丁)云。复有人云。一切三昧法有二十三种。有言二十五种。有言五百种。摩诃衍最大故无量三昧(云云)付法藏经二(三十二丁)商那和修举五百三昧问其名字(云云)○二列六种差别。
论曰何者(至)。由事差别。○三别释六种中自有六段。今初境差别。
境差别者。释曰所缘(至)二境释中初明三境。初乃真谛境。后二乃俗谛境。次出中边十二种境。辨中边论云。所缘有十二种。一安立法施设所缘。二法界所缘。三所立所缘。四能立所缘。五任持所缘。六印持所缘。七内持所缘。八通达所缘。九增广所缘。十方证所缘。十一等运所缘。十二最胜所缘(第九第十如来地境)与今少异。可知。九种正事即指因中九相果上九德也。○二众类差别中三。今初标。
论曰众类。释曰有四(至)德道。四种三摩提破四障等者。四种障者地前所对治。今乃约习气云破。如五教章断惑分齐分别。此义如上引佛性论等明。○二释众类。
论曰大乘(至)提等。释曰大乘(至)诸定唯识论第九引此文云。定学有四。一大乘光明定。谓此能发照了大乘理教行果智光明故。二集福王定。谓此自在集无边福。如王势力无等双故。三贤守定。谓此能守世出世间贤善法故。四健行定。地论经一(十丁)云。何以故。以得菩萨大乘光明三昧法故(云云)同经(十三丁)云。菩萨元明法门所谓分别十地事。诸佛子。此事不可思议。论(十五丁)云。光明者。此大乘法显照一切余法门故。谓佛菩萨大健有情之所行故。十五光明者。盖斯指四十心十地及佛果智光。唯识述记十本(四十三丁)明定学云云。义灯云。四明云。旧法师判初定。则初四地所修。次则五六七地。次则八九十地。后则金刚及佛。四定如次。今谓不然。何者若定有四即别配地。戒慧亦尔。何不配地。故知随分地地皆修。寂曰。旧判甚有道理。亦演秘举有义弹云。初二弹亦有道理(文)余文可解。○三结。
论曰摄种。释曰五百(至)所摄。○三对治差别。
论曰对治。释曰无分(至)差别。总缘之智如瑜伽七十七明。本识相续中有无始时来惑业苦染污种子。障覆四德令不显现。菩萨大定能拔此种从粗至细能治智慧从劣之胜。楔喻可解。○四随用差别。
论曰随用。释曰菩萨(至)差别。菩萨大定不思识力不由地系自在受生。可知。○五随引差别。
论曰随引。释曰菩萨(至)差别。引有二种。能引是定。所引通慧。所以融引。但有体。而无事用。事用乃属所引通慧。可知。○六由事差别中三。一明引摄神通所作事业。二明引摄十难修正行。三明引摄波罗蜜乃至一切佛法。今乃初也。
论曰由事(至)通慧。释曰由如(至)总句。唐译云。作业差别者。谓能振动。炽然遍满。显示。转变。往来。卷舒。一切色像。皆入身中。所往同类。或显惑隐。所作自在。伏他神通。施辨。念。乐。放大光明。引发如是大神通故。释云云。隋译云。震动故。炽然故。普遍故。显现故。转变故。往来故。延促故。聚散故。一切色像入身中故。所往同类故。所为自在故。伏他神通故。与辨故。与念故。与乐故。放光故。出生如是大神通故。三通慧者。婆沙百四十一说三神通。一运身通。二胜解通。三意势通。与今粗同。促远已下三事唐译云卷舒。释文稍异。可知。无复中间者谓极逼近。言具八自在者八自在如上已说。此释与余译其旨异。唐译云。所作自在者如变魔王作佛身等。隋译亦同。余文可解。余译极略。可知。○二明引摄十难修三行中二。初总标。后别释。今乃初也。
论曰能引(至)行故。释曰成就(至)正行。○二别释中二。初正明十难修正行。后更明随觉难修。今初。
论曰何者(至)行故。释曰若依(至)难修。此中初自受难修。唐云自誓难行。十愿如上已明。第二不可回难修。唐云不退难行。二不背难修。唐云一切有情虽行邪行而不乘故。第四现前难修。第五无染难修。诸译粗同。第六信乐难修(云云)余译颇异。隋译云。信乐难行。于大乘中虽复未解。然于一切甚深广大生信乐故。唐云胜解难行。义同隋译。寂曰。此品所明正明登地已上所行胜定。两译何云未解。今译应正。第七通达难修。本文者谓译旨同。释文奇趣。余译全无。可知。第八随觉难修。若本文者诸译粗同。今译有释。乃以二义判不了义。知则以未尽理为不了义。后以秘密语为不了义。今之所用即取后义。可知。秘密语义如上明四依中广明。第九不离不染难修。今译明畅。其义周足。后译疏略。可知。第十加行难修是依今译。精微可知。○二重明随觉难修中有二。今初标。
论曰于随。释中十难(至)其相。此即以隐密语为不了义。为折伏轻慢众生故作此说。菩萨应随理觉察。以是故今圣广明焉。○二别释中三。一于六度说。二于十恶说。三于佛法甚深说相中有二。初举施经释。后例余度。初中摄出十文。今乃第一文。
论曰如经。释曰菩萨(至)行施。释中二意。可知。隋唐译但有后义。不出前义。无性论八(五丁)云。诸菩萨一切有情摄。为已体通达自他平等性故。彼行施时即菩萨施故。无少施而名能行施。又以一切所有财物施于一切。是故说名无少所施。又所施物施者。受者皆不可得故三轮清净。是故说言无少所施。○第二文。
论曰云何。释曰若菩(至)行施。释中八施者。俱舍论十八(十三纸)云。八施者何。一随至施。二怖畏施。三报恩施。四求报施。五习善施。六希天施。七要名施。八为庄严心为资益心为资瑜伽为得上义而行惠施(云云)此中前七非真实施。第八真实最胜行施。今拣菩萨不具净心施故云不乐八施。义至二字恐字倒。或可是行复次下第二释。复释著名下第三释。隋唐译本疏略。义亦未了。可知○第三文。
论曰云何。释曰由菩(至)成信。无性释云。若诸菩萨不信如来而行布施者。谓证法性自了自信而行惠施。非唯信他。故前有根者谓自诠施。后无根者谓由他信。寂曰。今译本论似回文未尽。可考。不行诸佛等者谓非权信教已。○第四文。
论曰云何。释曰若菩(至)行施。无性论云。谓任运常行施故不须自策。而能策他劝令施故(文)寂曰。今译义正。无性论旨恐非经意也。○第五文。
论曰云何。释曰菩萨(至)物施。唐译云。云何菩萨于施耽乐等者。谓诸菩萨常行施故无暂时施。一切施故无少所施(文)今译回文未尽。可知。○第六文。
论曰云何。释曰婆罗(至)大名。诸译义同。于中今译文义周悉。可知。○第七文。
论曰云何。释曰郁波(至)清净。隋译云云。唐译云。殟波陀者。显曰生起。密诠拔足。波陀名足。殟名为拔。今取密义。拔除悭足令面倾覆而行惠施。是故说为殟波陀悭(文)与今旨同。○第八文。
论曰云何。释曰究竟(至)相符。诸译及无性论释其旨全同。但今译文义精微。可知。○第九文。
论曰云何。释曰若菩(至)自在。诸译旨同。但唐译其文易解。可见○第十文。
论曰云何。释曰无余(至)无尽三。译旨同。但无性论释稍存异致。可知。○二例余度。
论曰如施。释曰如施(至)分判。○二于十恶密语。
论曰复有(至)观察。释曰若有(至)邪行。此中十段。初于杀生密语。次于不与取密语。诸译粗同。次于欲邪行密语。今译意谓。菩萨三业与淫欲相反。永断其事。但一念一刹那有安缘着诸尘。是应欲邪行。余译旨殊。隋译云。云何欲邪行者。若念知此欲是邪如是行故。唐译云。谓知诸欲皆是其邪而修正行故。寂曰。今译应正。次于妄语密语(云云)次于两舌密语。是与余译异。唐译云。云何贝戍尼者。此贝戍尼显目离间语。密诠常胜空(乃至)今取密义。与答相应。是故答言。若能常居最胜空住(乃至)次于恶口密语。诸译粗同。次于不相应语密语。隋译曰。云何得成杂乱语。若于差别种类法中如其相说故。唐译曰。云何绮问语。若正说只类差别(文)次于贪欲密语。次于瞋恚密语。后于邪见密语。诸译七义大抵相同。但余译释文极略。可知。○三于佛法甚深密语中三。今初标起。
论曰复有(至)分别。释曰初明(至)甚深。○二译。
一切佛法(至)染故。释曰诸佛(至)于世。此中七文。初会一切法常住(云云)今据大乘始门之说约佛法身以明一切化法常住。若据大乘终极之理则与今不同。如法华涅槃经及疏明。不遑此述。次以断为佛法。次以生起为佛法。可解。次以得为佛法。隋译云。证见法是佛法。众生八万四千行并对治皆证见故唐译云。又有所得法是诸佛法。八万四千诸有情行及彼对治皆可得故。次以有贪瞋痴为往。释中出二义。初义则诸译皆同。后义则余译所无。瞋痴及凡夫法亦应准知。菩萨定智悲等似贪等而现故。次二可解。隋译云无染法不污法。唐本云无染法无行法。其旨率同。可解。○三地。
论曰是故。释曰此语(至)甚深。难思等三如次当理行果甚深。可知。○三明引摄波罗蜜等。
论曰为修。释曰此论(至)此知。文旨明着。可解。唐译大抵与今译同。隋译极略。可知。上来释依心学胜相品竟。
○自此第十一释。能慧学差别胜相品中二。初标品名。后正释文。今初
摄大乘论释第十五。
释依慧学差别胜相品第十一。○二正释文中二。今初问起。
论曰如此。释曰菩萨(至)体相。释中初明三智差别。后此三智中下明三种中成立无分别智则前后二智自成立。十九差别者。今译出十九种差别。隋译出十八种。不叙威德。唐译举十六种。不出建立救难及威德。隋唐二译并以若字而成句别。可知。寂曰。威德有无异本应尔。立救难二句唐译无之。于义稳当。可察。○二答释中大分为二。初正明十九义。后重辨诸义。初中亦二。初总标。二别释。今初。
论曰由无。释曰谓由(至)云何。释文可解。后一句乃起下之语。下皆任此。○二别释十九。今初自性中二。初长行明离五相。后结颂。今初。
论曰无分(至)别智。释曰若具(至)智相。五中前四拣非相似无分别。无分别智即般若妙慧。非是以粗无分别名无分别智。由证真如实相名为无分别智。今此前四虽是无分别非证如智。故非是无分别智。后一虽是缘如是有分别故离却之。此智离分别相而独实证真如。譬如五识无分别对色等境各各别转。余文可解。○二释颂。
论曰于此(至)分别。释曰于此(至)例尔。释颂中以无分别智自性为菩萨自性之释奇且妙矣。隋唐两译全无此文。可见。○二明依止中二。今初叙意。
如此说菩(至)说偈。此中初承上起下。后前说下设问叙明依止所以。可解。○二释颂论曰诸菩。释曰此智(至)依止。唐译第四句云非思议种类。释曰。此智所依不名为心。亦非非心。心所引故此生所依。是心种类亦名为心。因彼而生(文)隋译旨同。寂曰。如此是大乘始门之说。故不显一乘终极之玄旨。可谓引而不发者矣。○三明因缘。
为显。论曰诸。释曰(至)为境。第二句有言者谓依正教。唐译文同。隋译云有意言闻熏。释曰。有意言闻熏者。由于他音适正闻熏习。以此熏智为因生思惟意言。名正思惟(文)○四明境界。
论曰诸菩萨。释曰前偈(至)云何。法性若约真谛则一切法无所有故不可说有。二无我空性真理实有故不可说无。若约俗谛则一切法空无所有故不可说有。似有显现故不可说无。可解。○五明初貌。
论曰有善。释曰是智(至)分别。文旨分明。释义甚深。奇且妙矣。可察。若一下乃起下之语。○六立。
论曰相应(至)义成。释曰一切(至)何成。此乃立不可言说性是所分别。所分别唯有言说无有别物。隋唐两译举斫刍名以释字展转相应相。此旨如唯识述记初明。可寻。又如上明名事互为客中释也。唐译中此下二颂并为释疑难之文属行相科。而不立为别句。义意稳畅。唐译八(十五丁右)若一切法不可言。复以何等为所分别。释相应自性义云云。此云何成。释字展转相应云云。如言斫刍云云。又一切法皆不可言。因何成释非离。彼能诠智于所诠云云。若言要待能诠名于所诠义有觉知起。为遮此故说是言。非诠不同故。寂曰。相应已下二颂就上一切法不可言说问所分别。答以虽一切法不可言说于名句字三法相续中成所分别之义。是即初颂。次释。若以名句字相续为所分别者。何故言一切法不可言说耶。乃答。虽以言说为所分别离名言无分别境。所言法体与言不同。故一切法性非一切言诠之所及。下偈颂显此理耳。由是观之此二颂乃傍论。就一切不可言生难及过。然则唐译以此二别属于行相。科者甚应道理。义亦甚深。下乃起后。○七救难。
论曰离言(至)可言。释曰若人(至)摄持。此乃明所分别离言说无有别物故离言说则智不起。而言说于所言说不同故言所言悉不可言也。○八摄持。
论曰诸菩。释曰是无(至)伴类。隋云住持。唐云任持。今译文明。可解。○九伴类。
论曰诸菩。释曰伴类(至)果报。唐云助伴。诸本旨同。文义明着。可解。○十果报(唐云异熟)。
论曰诸菩。释曰有但(至)云何。共用者谓器界等。独用者谓五根及根依处等。于此共不共有四句分别。如唯识论疏等明。寂曰。此一科文今译直以应化二身为根本及加行智果。若依唐译八(十六丁)云云。菩萨依加行智生化身土感异熟果。依根本智感受用土异熟之义。若隋译八(十五丁)同今译。两本并有道理。可察。准次有等流等。唐译为优。○十一等流。
论曰菩萨。释曰果或(至)云何。同类因感等流果必于等及与胜。如俱舍根品明。今乃无分别智前前于后后等及胜为因。从初地乃至佛果展转增胜。后释增胜之辨余译所无。应思。○十二出离。
论曰诸菩。释曰灭惑(至)究竟。此中初明出离。次明具三离故名曰出离。后明得成就。○十三究竟。
论曰诸菩。释曰究竟(至)上果。此中初标二种究竟。后释四究竟。十自在者出于次卷。(十五丁)○十四明无分别智功德中三。初明加行无分别智。于中有二。初明加行无分别名。后正释文。今乃初也。
无分别智(至)与壁云何。○二正释文。
论曰不染。释曰此无(至)云何。此中初明无分别智不为四尘所染。次明重恶业。诸恶业生于三业具不具判轻重等。又有见修惑所起业。有唯修惑所起业。如对法明。极重烦恼等明重恶因。俱舍论第十五(十七纸)颂由重惑净心。及是恒所造。论云云。又第十八(十四纸)明造作业增长业。增长业由五种因。颂曰。由审思圆满。无恶作对治。有伴异熟故。此业名增长(文)审思者第一因也。此拣率尔。思圆满者第二因也。拣业力未满。无恶作对治者第三因也。造恶不追悔名无恶作。造恶不忏说名无对治。有伴者第四因也。谓造恶以不善为助伴。名增长也。是拣造不善以善业为助伴也。有异熟者第五因也。谓定感异熟之业名为增长。具如婆沙二十四及百十九明。若人深信乐如来正法教三无性二无我则能破如是极重恶业。所以可知。○二明根本无分别智功德。
论曰清净。释曰如虚(至)云何。三净四障如上已明。此障根本等者起后之辞也。准前后立障字乃即字写误。可知。○三明无分别后得智功德。
论曰如虚。释曰虚空(至)是譬。八法者。唐译云利衰誉毁称讥苦乐。此八世法亦曰八风。增一阿含三十九(十四纸)云云。○十五无分别智差别。十六三智譬喻合颂。于中五颂。今初如哑譬。
论曰如哑。释曰譬如(至)差别。此中初约譬分别三智。后初来下约法分别。初来来字恐求字形误。求得向得即加行由。以对正得已得。可知。○第二颂。
论曰如愚释曰未识(至)云何释义准上。释曰二字是剩。可知。○第三如五颂。
论曰如五。释曰五名(至)差别。五识无分别现量得缘实境。第六意识与五俱起。虽在现量所得今唯约有分别意识以为缘虚。可知。求觅五尘或缘实等者。寂曰。隋唐译云云。无性论云。譬如五识求之境界。虽有所求而无分别。如是加行无分别智当知亦尔。准此等文。言求受者指正受前刹那。非谓分别希求。今译以五识意识问起而作解者非矣。是必后人之所加。可知。○第四于论颂。
论曰如未。释曰譬如(至)云何。此约未解已解解究竟以喻显三智差别。大旨同上。○第五颂。
论曰如人。释曰此偈(至)云何。此喻显正后二智。闭目即会假入空智。开目乃从空出假智。又可闭目是从假入中智。开目即中道成所作事用。凡学佛道事以闭目为入理始。以开目为悟后胜用。未闭之目是凡夫偏计盲识也。闭而不开是二乘无为也。闭而更开是菩萨通也。后代学佛之流全不修闭目之方便。恒住偏计盲眼。滥拟一回闭而更开不思议眼。扬扬弛弛。嗟乎释迦文佛正法为此湮灭。岂可不洪叹哉。从前指喻应知此旨也。○十七二智威德。
论曰如空。释曰譬如(至)说偈。偈中言异者即是分别。可知。上二句则明根本智。下二句乃明后得智。隋唐两译与上颂同为二智譬不立威德之科。可知。隋译八(十七丁左)云。复次若以无分别智名为佛者。既离分别众生。云何得成众生利益事。唐译八(二十一丁)其旨全同。无性八(十八丁)亦同。准此三本。今译若佛果是下脱无字。若佛果下乃起后之文。○十八无功同作事。
论曰譬摩。释曰譬如(至)天鼓。天鼓者天帝释所得鼓。如立世毗昙等说。○十九无分别智甚深义中二。初征问。后正释。今乃初也。
此无分别(至)义则不成。问意可解○二正释中二。初正明甚深。后引经释无分别。今初释非智非非智中。隋八(十八丁)云云。唐八(二十二丁)云。根本无分别智正定是智。以于加行分别智中此不生故。亦非非智。以从加行无分别智因而得生故。复有别义。非于此非余非智而是智者。以非于此分别转故。说为非智。以非于余即于分别法性转故。
论曰于此。释曰此智(至)说偈。非清净清净通相不通相如次当依他诸法与依他法性。非不缘识者。谓此智缘识性故。余文可解。○二引经释无分别。
论曰佛说。释曰一切(至)无明。此中初明一切法自性无分别。何故无分别。谓所分别一切诸法本不可得故。凡一切分别者义悉是虚妄义。至无分别是真实义处。可知。唐译(二十二丁)云。应知一切法本性无分别。所分别无故无分别智无。今译第四句语不巧。隋云无无分别智。若由下征一切诸法本性涅槃。但由无始无明虚障故不得自性解脱。缘了开发。加行修成方能解脱。如明镜金矿等譬喻。可知。○自下第二重辩诸义中五段。一重辩三智差别。二成立无分别智义。三明无分别智与般若波罗蜜名异义同四明声闻菩萨智慧差别。五于菩萨自在释通疑难。初中有二。初开章。后正释。今初。
于自性无(至)差别。○二正释中二。初总标三智。二别释三智各有别类。今初。
论曰此中。释曰于自(至)十一种。○二别释中三。今初明加行无分别智约因有三种别。
论曰加行。释曰此三(至)力成。唐译文旨明着。易解可寻。○二明根本无分别智约人有三种别。
论曰无分。释此三(至)知故。唐译之中释义稍异。其旨无违。○三明无分别后智约事有五种别。
论曰无分。释曰此五(至)显示。唐译云通达随念安立和合和意思择差别。释云云。大旨相同。唐译九文最明畅。易解。隋云以一切法为一搏相总相攀缘智。与今少异。隋译释与今同。唐译云。和合思择者。谓总缘智观一切法皆同一相。由此智故进趣转依。○二成立无分别智义中二。初总标。二别释。今初。
论曰为成。释曰已说(至)说偈。唐译云无分别智成立因缘。可知。○二别释中有二颂。今第一颂。
论曰饿鬼。释曰譬如(至)说偈。此譬与后两释其旨稍异。今译乃约一水四见明境非有。隋唐两释初明傍生见水饿鬼见陆之异见。次出人见粪秽猪等见净宅之异见。后叙人见饮食天为不净物之异见(云云)其致虽同今译允雅。可知。合譬成立境非实有。可解。若无实境下举唯识四难即推彼论。唯识四难者。二十唯识论举四难。第一难云。若离实有色等外法。色等识生不缘色等。何因此识有处得生非一切处。第二难云。何故此处有时识起非一切时。第三难云。因一处时有多相续。何不决定随一识生。第四难中有三。一云。何因眩翳所见发等无用。余发等有用。二云。梦中饮等云云。三云。寻香城等云云。成唯识论第七(十二纸)出九难中第二云。若唯内识似外境起。宁见世间情非情物处时身用定不定转。如梦境见。应释此疑(云云)具如二十论通释。故今指彼耳。又上第五明四智。成就相违识相智即留此义。○第二偈。
论曰于过。释曰过去(至)说偈。文旨分明。可解。此四智中成就无所缘现可得智。可解。○第三偈。
论曰若尘。释曰若尘(至)分别。此亦如四智第三成就应离功用无颠倒智中明。下一句可解。后次有下乃起后。○第四偈约外境显尘无自性。
论曰得自。释曰菩萨(至)云何。此乃四智第四成就三种胜智随转妙智有三种中。第一随自在者智转智。第二随观察者智转智。第三随无分别智转智是也。如唯识论第七(二十一纸)明。唐译九(四丁)云。得自在菩萨者谓已证得自在菩萨。由胜解力故者由愿乐力。如欲地等成者谓令地等成金等相。随欲皆成得定者亦尔者谓余声闻等。成就拣择者者已成满毗钵舍那。有智者诸菩萨。得定者得三摩地。此偈下乃起后。○第五偈明内境无自性。
论曰成就。释曰简择(至)自性。诸译同致。可解。隋九(三下)云。成就观行人者。又得寂静思性一切法如其义显现。无常等十想如增一阿含四十一(十七纸)涅槃经三十八(初)智论二十三等明。○第六偈结内外境无自性。
论曰无分。释曰若菩(至)为异。文旨分明。可解。隋九(三丁)云。智行无分别一切义不现即知无有义识亦不得有。此智下乃起后。○三明此智与般若波罗蜜名异义同中二。初正明其因。后引经证。今初。
论曰此无。释曰不以(至)是同。○二引经证。
论曰如经(至)槃处。释曰欲成(至)果故。此中初明菩萨为圆满所行离五种处修诸波罗蜜。次明离五处。后明无分别智异所离五处。可解。隋唐译中全无分别智异所离五处之一段。○四明声闻菩萨智慧差别中二。初长行。后偈颂。初中二。初问起。
论曰声闻。释曰已说(至)差别○后答释。
论曰应知(至)此故。释曰声闻(至)差别。此中五义差别。初无分别差别者。声闻法中以入无为为究竟处。故离见人空。除烦恼障而已。法执所知障不妨彼果。故住有分别。菩萨不尔。可知。第二非一分差别者。唐译云非少分。义分三种。今译为二。可知。唐译九(六丁)云。非少分差别者谓显三种非少分性。一所通达真如非少分性。二所知境界非少分性。三所度有情非少分性。所通达真如非少分性者。谓菩萨智具足通达补特伽罗法无我性。声闻等智入真如时唯能通达补特伽罗无我之性。所知境界非少分性者。谓菩萨智普缘一切所知境界。声闻等智唯缘苦等诸谛而生。所度有情非少分性者。谓菩萨智普为度脱一切有情勤修菩提。声闻等智唯求自利。第三无住差别。可解。第四恒差别者。隋唐云毕竟差别是亦今译详悉。可解。第五无上差别。可解。○二释颂。
论曰此中(至)为远。释曰为摄(至)云何。此中明不正智有五胜修福广大果报亦胜妙。第四句唐译云说此最高远。寂曰。唐译应允当。应知菩萨福智高远广大能显示世间胜果报及三乘果报也。隋云世出世果报。当知不为远。释云。世出世果报者。谓色无色等是世间果报。声闻等是出世果报唐云世出世漏中说是最高远。释似隋本。无性释云。静虑无色名世间漏。声闻乘等所得涅槃名出世漏。是皆胜彼故说高远。诸菩萨也至下乃起后。○五于菩萨自在释通疑难中二。初明菩萨有体有恩得极自在。后正释通疑。今初。
论曰若菩(至)胜能。释曰此显(至)此义。此中初标。后释。有体者即菩萨智断实德。有恩者即菩萨恩德化用。三学摄十度等是有体德。具十自在作一切利他事是有恩德。余文可解。此一段文最为要义。隋唐两译全无此文。无乃缺脱乎。唐译九(七纸)云。若诸菩萨成就如是增上尸罗增上质多增上般若功德圆满。于诸财位得大自在。何故现见诸有情匮乏财位(云云)隋译亦同。○后正释通疑难中二。初问起立难。复通释。今初。
论曰云何。释曰此次(至)为重。释文可解。○二通释中二。初长行。后偈颂。初中亦二。初释。后结。今初。
论曰由菩(至)因缘。释曰菩萨(至)智力。此中五段。诸译旨同。余译无配十力之文。可知。○二结。
论曰是故。释曰胜能(至)众生。余译之中全无此结文。可知。○后偈颂。
论曰此中(至)萨施。释曰为摄(至)萨施。余本颂文少异。义意无违。上来释依慧学胜相品竟。
○第十二释学果寂灭胜相品中二。今初标品名。
摄大乘论释第十六。
释学果寂灭胜相品第十二。○二正释文中二。初问起。后正释。今初。
论曰如诸。释曰菩萨(至)可知。○二正释中二。初明灭果无住处涅槃。后明转依。初中有二。初总标。
论曰诸菩。释曰二乘(至)无所住。唯识第十云。涅槃义别。略有四种。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三无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四无住处涅槃。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转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为涅槃。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无学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言具四。如何善逝有有余依。虽无实依而现似有(云云)余译极略不出四涅槃。可见。○二解释中二。初征起。后正释。今初。
论曰此相。释曰无住(至)为相。○二正释。
论曰舍离(至)他性。释曰若菩(至)本依。菩萨转依位证得灭惑无余不舍生死二所依真如。是为无性处涅槃。若论起用则虽有前后。其所得涅槃则二义在于一时。可知。次明本识为依他住具净不净二分。此一段文虽今译与后译纲纪相同。其意趣则颇有迳庭。可知。○二明转依中二。初乐行。后偈颂。初中有四。一正明转依相。二明六转依。三明下劣转过失。四明广大转功德。今乃初也。
论曰转依。释曰转依(至)本性。释中初释本文。后配释五分法身。寂曰。此释五分之文道理极成。无复余蕴。由斯应知婆沙等所明五分法身是未尽理之说也。后译全无此释。可知。见谛等或字应作惑字。○二明六转依中二。初总标。后别释。今初。
论曰此转。释曰若约(至)六时。○二别释中有六。今初益力损能转(隋译名同。唐译云损力益能转)。
论曰一益(至)行故。释曰由三(至)过故。诸译率同。隋译云。由信解力住闻熏习故。有惭微烦恼行不行故。释曰。阿梨耶识中染污熏习损其能益对治力。是故得转住。解行地者住闻熏习力得转依故。若烦恼现行。彼有惭愧故现行烦恼熏习薄少。唐译云。由胜解力闻熏习住故。由有羞耻令诸烦恼少分现行不现行故。释曰。若烦恼现行即深羞耻。或少分现行。或全不现行。寂曰。准余译。惭弱惭字恐暂字形误。惑永不行惑字或字写误。庄严论十(初丁)说有羞四种相。一于诸度障增时极生羞耻。二于诸障治减时云云。三修诸度懈怠时云云。四随顺烦恼法行时云云。唯识第十云。一损力益能转。谓初二位由习胜解及惭愧故损本识中染种势力。益本识内净种功能。虽未断障种实证转依而渐伏现行亦名为转(文)寂曰。今译或言十解已上是圣。或云十解已去证得人空。与余译及唯识所说崇卑不同。断伏亦殊。可谓今译总笼奄含始终二理故耳。可察。○二通达转。
论曰二通(至)六地。释曰得无(至)其位。诸译粗同。但唯识论旨与今不同。彼论唯以见道为通达转。即真如断分别生云。二通达转。谓通达位由见道力通达真如。断分别生二障粗重证得一分真实转依(文)彼亦会释摄论异说。次下当出。○三修习传。
论曰三修(至)十地。释曰前位(至)其位。三相即三性相。三性若有三相则非是真实。三相不显现入三无性真实显现。此一段文与新唯识论家所说冰炭。可知。唯识论曰。三修习传。谓修习位由数修习十地行故渐断俱生二障粗重。渐次证得真实转依。摄大乘中说通达转在前六地。有无相观通达真俗。间杂现前令真非真现不现。故说修习转在后四地。纯无相观长时现前。勇猛修习断余粗重。多令非真不显现故。三异趣。可知。○四果圆满转。
论曰四果。释曰三德(至)依止。唯识论云。四果圆满转。谓究竟位由三大劫阿僧企耶修习无边难行胜行。金刚喻定现在前时永断本来一切粗重。顿证佛果圆满转依。穷未来际。利乐无尽。○五下劣转。
论曰五下。释曰人境(至)舍集。诸译旨同。唯识论说。义趣亦同。○六广大转。
论四六广(至)舍故。释曰人境(至)生死。此即与前所明无住处涅槃其旨全同。唯识论云云。孔目章等明法无我未证则人无我智亦不清净之趣者。盖乃议此论旨耳。可知。○三明下劣转过失。
论曰若菩(至)过失。释曰欲显(至)断德。余译极略。其旨无违。○四明广大转功德。
论曰诸菩(至)功德。释曰欲显(至)可说。十自在至下当知。释中明四相之文最为要义。但余译中全无此说。可知○二释颂。
论曰此中(至)不得。释曰为显(至)得义。三释义同。文旨明着。可解。上来释学果寂灭胜相品讫。
摄大乘论释略疏第四(尾)
摄大乘论释略疏第五
陈天竺三藏法师波罗末陀译
日域东都长泉院苾刍普寂疏
○第十三释智差别胜相品中二。今初标品名。
释智差别胜相品第十三。○二正释文中二。初问起。后正释。今初。
论曰如此。释曰前已(至)可知。○二正释中大分为三。一正出智果体。二重以十义证成法身。三广分别诸义。初中有二。初标出智果。后分别三身。今初。
论曰由佛。释曰智差(至)三身。法身以如如如如智为体。余二身乃为悲智之所击动示现应化身成利益他事。虽非唯智以智为主。故以三身明智差别。至下当知。○二分别三身中二。今初总标三身。
论曰一自。释曰身以(至)化身。三身义出于
【T2269_,P187jpg】胜义谛(如来身上甚深微妙绝言绝虑非身非非身非三科等所摄谁云三非三)
世俗谛依机所现说有三身
法身空理
报身空智
变化身利物所现
有义谓意法意识三法所摄法身(以真如为体)
自(大定智非增上六七八识及相应品)
受用身
他(平等性智所现身土)第七识智意意识
(妙观察智现自共土)
变化身(成所作智所现身土)第六识色法
(起化用者)
有义如应三科所摄。此有四说
自性身(清净法界)(大圆镜智)
○一说自(平等性智)
受用身他(妙观察智)
变化身成所作智
自(清净法界真如)
○二说受自(四智品中真实功德镜智所起常遍色身)
他(平等智品所现佛身为十地)
变(成身智品所现随类身为凡小)
○三说金光明说真有法身(如如清净法界无为如如智四智品常遍色身有为)
假有应身(如如如如智愿力故具足三十二相八十好此皆圆光)
化身(由愿力故为诸众生现五趣身现通化身)
佛地经说(云云)
自性身(清净法界)
○四说受用身自(四智自性相应共有色身真实功德)他(四智所所十地所感一分细相)
变化身(四智所现三乘有情所感一分粗相)
金光明经第二。心地观经第二。大乘同性经下。金刚般若论上。大乘义章第十九。法苑义林七之本等。法苑章叙异说为三段。今以图出焉。
<PIC>T68018701.GIF</PIC>
○唯识论第十释大牟尼名法云。如是法身有三相别。一自性身。谓诸如来真净法界受用变化平等所依。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二受用身。此有二种。一自受用。谓诸如来三无数劫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所起无边真实功德。及极圆净常遍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二他受用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法轮决众疑网。令彼受用大乘法乐。合此二种。名受用身。三变化身。谓诸如来由成事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各获得诸利乐事。以五法性摄三身者。有义初二摄自性身。经说真如是法身故。论说转去阿赖耶识得自性身圆镜智品转去藏识而证得故。中二智品摄受用身。说平等智于纯净土为诸菩萨现佛身故。说观察智大集会中说法断疑现自在故。说转诸转识得受用身故。后一智品摄变化身。说成事智于十方土现无量种难思化故。又智殊胜具摄三身。故知三身皆有实智。有义初一摄自性身。说自性身本性常故。说佛法身无生灭故。说证因得非生因故。又说法身诸佛共有遍一切法犹若虚空无相无为非色心故。然说转去藏识得者。谓由转灭第八识中二障粗重显法身故。智殊胜中说法身者。是彼依止彼实性故。自性法身虽有真实无边功德而无为故不可说为色心等物。四智品中真实功德镜智所起常遍色身摄自受用。平等智品所现佛身摄他受用。成事智品所现随类种种身相摄变化身。说圆镜智是受用佛转诸转识得受用故。虽转藏识亦得受用然说转彼显法身故。于得受用略不说之。又说法身无生无灭唯证因以得非色心等。圆镜智品与此相违。若非受用属何身摄。又受用身摄佛不共有为实德故。四智品实有色心皆受用摄。又他受用及变化身皆为化他方便示现故不可说实智为体。虽说化身智殊胜摄而似智现。或智所起假说智名。体实非智。但说平等。成所作智能现受用三业化身。不说二身即是二智。故此二智自受用摄云云。寂曰。如此诸义乃大乘始门之意趣也。若据终极之说则三身不即不离智即是色。非情谓境。思之可知。古说明受用身异于唯识佛地等所判之辩。及以唯识佛地二论异义等如上显了意依章疏中明。此中分别自然得入功得。文旨可解。自性身中摄后所判四身中法身自受用。受用身中唯取他受用。条理显然。他修行地者盖乃指地前缘修之行位也。○二别释三身。今初自性身。
论曰此中(至)止故。释曰此三(至)智故。此即空不空如来藏寂照不二真身也。二种生死因亡果灭。恒沙功德具足圆满。是为自性身。此身即摄后所判四身中法身自受用身。而始终二门义意不同。可知。十种自在至下当知。又因下第二释。可解。寂曰。今译文言详悉。理致圆备。后译并无性论文甚简略。义亦未详。可检。○二受用身。
论曰受用(至)因故。释曰土有(至)云何。种种土即登地已上菩萨所感无量净土是也。言二事者谓诸净土及与菩萨大集轮也。此二事依应身显现故。受用二释可解。此身即当后判四身中他受用身。无性论云即是西方极乐土等清净佛土等。可见。变化身下乃起后之词也。○三变化身。
论曰变化(至)现故。释曰法身(至)谤故。余译云依法身。可知。应身以大定智悲等者。应身以大定智悲为体。体唯意法意识三法而已。虽有身土等是定果不思议身土。非五识境。是即大乘从始入终之说也。余译无此文。可知。以退为中阴是亦奇释也。唐译云现没。可见。王秘密等者下第十八云六十四王伎秘巧术法。又云六十四能。盖是印度王家所学伎能有六十四故耳。六十四数是八八大数。如六十四音六十四异书六十四有情等。八相义如探玄十一(七纸)瑜伽伦记九下(十五纸)等明。变化身示受生于天人中。三由可解。○第二重以十义证明法身中二。今初问起。
论曰诸佛。释曰欲引(至)此问。法身中自含摄余身。如前引唯识。○二答释中二。初郁陀那颂总摄十义。授别释十义。今初(会本错置。今准隋唐释以改窜之。可知)。
论曰此中(至)佛身。释曰为摄(至)第释郁陀那新云嗢陀南。此云总摄。嗢陀南颂有三。一初以一颂总列诸门。后依门释。二者中间重颂辨法未了。三者辨法竟。总举重颂总收前义。今乃当初。嗢陀南三别如瑜伽伦记七下(三十四纸)等辨。颂中十义。可知。○二别释十义。第一明相中二。初总标。后别释。今初。
论曰若略。释曰若广(至)相义。○二别释五相中五。今初法身转依为相。
论曰五相(至)相故。释曰法身(至)身相。今译义趣精致。余译极略。可知。无性释论文虽简略。义意明畅。可寻。今译判三界内外之文异于通途。可知。○第二净白法为相(隋云白法自体相。唐云白法所成为相)。
论曰二净(至)得成。释曰一切(至)自在。言四种善者。盖斯指世间善及三乘善也。于中法身是真实善。是最上无上善。是广大圆满善故。是为大白法界。六译定并以善为相。瑜伽四十三指菩萨修果六波罗蜜言大白法界。法界无差别论以白法所成相为如来藏一相。当知在因焉则名为佛性。在果焉则名曰法身。极善清净为任修集六度大白法旗之所显现。是即一切大乘通宗。从始门乃至终极其揆一致矣。后代所谭如来不断性恶之义。深成矣此大宗。可察。苟欲学佛道者。应须澡心信乐心性是大善具六波罗蜜故修集六波罗蜜大白法旗。则无明黑法所起二种重障灭除转得大白法界矣。十自在义诸译率同。文义明畅。可解。○第三无二为相中有三义。今初有无无二相。
论曰三无(至)相故。释曰无二(至)身相。文旨分明。可解。○二有为无为无二相。
论曰复次(至)相故。释曰无二(至)无为。有为无为是相待法。是分别境故名为非清净境。真如是有为无为无颠倒离言说法故名为清净境。此义具如解深密经胜义谛相品中说。○三一异无二相。
论曰复次(至)真如。释曰无二(至)异相。诸佛法身一异不可得。可知。新旧文旨稍异。大旨无违。如是不一不异乃大乘始门之说也。可知。○四常住为相。
论曰四常(至)竟故。释曰此下(至)常住。此中以三证成立法身常住。初一是本性常。亦名自性常。后二乃不断常。相续常。义亦云异门常密意常。至下有辨。无性释论文义乃然。可见。○五不可思议为相。
论曰五不。释曰法身(至)思议。以三因缘明不可思议。文旨炳焉。余译极略。无三义别可见。○第二明法身证得中二。初问起。后答释。今初。
论曰复次。释曰有证(至)云何。有证不得者如遍计所起杂染法。虽是圣智所照非所得法故。言有转不证者如自性住佛性虽一切众生从本成就未尝触证故。诸佛如来所得法身最初触是证是得。今之所问可知。○二答释。
论曰是触(至)应知。释曰为显(至)此知。初标证得。次举眠见色五义喻况。配对可解。五修及五修果者如上第十二卷初入因果修差别品中第四修相章明。金刚喻定者如婆沙二十八(初)百五十五(终)瑜伽第十二伦记四下(三十九丁)杂集论第十唯识述记十本(五十纸)大乘义章第九等明。又涅槃经二十四第三十云云。
<PIC>T68018901.GIF</PIC>
一有实境对根缘一切法总相真如
二根不坏无分别智离相清净
三有觉观喻无分别后得智毗钵舍那
四识不乱奢摩他三相
五无闇等障灭离一切障
五修因不失因圆满因
福慧伴类
故障功能
○第三明法身自在中二。今初问起。
论曰此法。释曰欲显(至)此问○二答中初标。
论曰若略。释曰若广(至)五种。○二别释中有五。今初净土现色身无边音无见顶自在。
论曰一净(至)依故。释曰如意(至)自在。无性论云。由转五蕴依故得五自在。诸声闻等怖畏苦故永断诸蕴。如愚癞人自舍身命。若诸菩萨摄巧方便转灭有罪色等诸蕴。转起无罪色等五蕴。如智癞人求诸良药转有病身成无病身。此中由转色蕴依故得能示现佛土自在。(云云)梵王不见顶缘如法苑珠林等出。余文可解。○二无失无量大安乐住自在。
论曰二无(至)依故。释曰不为(至)自在。其旨可解。○三具足一切名字句正说自在。
论曰三具(至)依故。释曰一切(至)自在。唐译云。由转想蕴依故得于名身句身文身辨说自在。以能取相故名为相。由名身等能取其相转染想蕴还得如是清净想蕴。○四变化改易引摄大集等自在。
论曰四变(至)依故。释曰未有(至)自在。诸译率同。可知。○五显了平等回观作事智自在。
论曰五显(至)依故释曰如来(至)自在唐译云。由转识蕴依故得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此中大圆镜智者。谓无忘失法所知境界虽不现前亦能记了。如善习书论光明。平等性智者。谓先通达真法界时得诸有情平等心等。应知此中究竟清净妙观察智者。谓如藏主如其所欲随于何等陀罗尼门三摩地门。作意思惟即得自在无碍智转。成所作智者。能示现从睹史多天宫而没乃至涅槃。种种佛事皆得自在(文)无性论明转识得智云转五识得妙观察智乃至转意识故得成所作智等。唯识演秘所引庄严论颂曰。智镜不动三智之所依。八七五六识次第转得故。然考现流庄严论第三(二十纸)偈第三句。云八七六五识。又无性论朝鲜本云。转意识故得妙观察智。转五识故得成所作智。由是观之演秘所引庄严偈及现流无性论应是错本也。虽然佛地论第三(六纸)叙二师释。初为正义以斥后说。然则其错本者印度旧来流行。可察。○第四明法身几法依止中二。初问起。后答释。今初。
论曰此法。释曰欲显(至)此问。○二答释中二。初总标。二别释。今初。
论曰略说。释曰若广(至)唯三。○二别释中三。今初诸佛如来种种住处依止。
论曰诸佛(至)无量。释曰住有(至)依止。瑜伽论三十八说三住。伦记十上(三纸)明三住四住。四静虑四无色定是名天住。四无量定是名梵住。空无相无愿住及灭定住名为圣住。首楞严定十力四无畏不共法等名为佛住。智论第三初说三住四住。其说稍异。可知。唐译云。佛住依止者。谓佛安住圣住天住及与梵住故言种种。法身为此诸住所依故说名佛住依止(文)与今少异。可知。次说二颂。隋译云。或有人作是念。诸佛何须现化身。以诸声闻不证此故。离五喜等(云云)唐译亦有此意。义意烦矣。恐是新语。可考。明五喜五因中初二因由诸译相似。而今译意趣超异。可知。第三明同法美味中全是大乘终门之说。即三乘会归一乘之密意。可知。此一段文颇异余译。可检。第四欲德成。唐译云。义德俱圆满。可见。第五喜所因可解。○二种种受用依止。
论曰种种。释曰诸佛(至)依止。诸译同致。可解。○三种种化身依止。
论曰种种。释曰此法(至)依止唐译云。由若离此下劣信解诸声闻等应不成熟。言多为者应知摄取胜解行地诸菩萨众。隋译云信行地。无性论云初业菩萨。可知。○第五明法身摄持中二。今初问起。
摄大乘论释第十七。
论曰有几。释曰不(至)此问。唐译云。应知法身由几佛法之所摄持。○二答释中三。初总标。二别释。三结释。今乃初也。
论曰若略。释曰若广(至)六种○二别释中六。今初清净类法。
论曰一清。释曰灭不(至)类法。无性释云。谓由清净佛法摄持法身自性。以其法身体清净故。净谁转谁而得清净。为答此问说如是言。转阿赖耶识得法身故。由阿赖耶识执持一切杂染种子。对治起时转灭。如是一切染种转得随顺一切无罪圆满功德。譬如世间阿揭陀药能变有毒令成无毒故说名转(文)余文可解。○二果报类法。
论曰二果。释曰有如(至)类法。此乃由转五色根得色等智。于尽十方界随类示现五根五识。虽以根识唯是清净无垢果报类智。应知如来示现色根色识全是无相无垢果报智耳。○三住类法。
论曰三住。释曰如来(至)类法。唐云安住。言四不护者。瑜伽五十(十一纸)杂集论十四(八纸)说三不护(云云)次卷说四不护即于身口应命说四不护。如来三业清净现行无不清净三业可须覆藏。谓勿他知我之过非。又离一切邪命等缘心恒清净。定慧初应无有误失。故云不护也。○四自在类法。
论曰四自。释曰于一(至)类法。○五言说类法。
论曰五言。释曰如来(至)类法。唐译云。转世间见闻觉知言说戏论得于见闻觉知自在。由此证得能令一切众生心喜智自在故(文)○六拔济类法。
论曰六拔。释曰是诸(至)类法。世间法中有救济灾横事法。对治起时转舍蕴所有拔济法。转得不可思议最胜力拔济一切众生粗细三道大灾慧妙智自在故云类法。寂曰。若据大乘终极之说则于此类法颇有深秘。学者应思。○三结释。
论曰如此。释曰此六(至)此知。暂利者谓世间益。永利者谓出世间益。可知。○第六明法身无差别有差别中二。今初问起。
论曰诸佛。释曰十方(至)有异。○二答释中有三。一明法身。二明受用身。三明变化身。今初。
论曰由依。释曰诸佛(至)有差别。诸译大旨相同。可知。○二受用身。
论曰如法。释曰诸佛(至)有差别。此中初明无差别。后明有差别。明有差别中本末稍异。唐译云不由依止无差别故无量依止差别转故。无性释云。此说意乐及业无别。不说依止无有差别。无量依止差别转故。谓于一切别世界中诸佛国土众会名号身量相好受法乐等各不同故(文)。此乃法身中具三。即摄法应化以为法身。故法身之中明三无差。受用之中唯说意乐及业。此与今译义意稍异。可知。今译明受用中言依止业。而不言意乐者。于义允当。何以故。以应化有他依心无自依心故。○三变化身。
论曰变化。释曰由依(至)差别。隋唐无释。可知。○第七明法身功德中二。今初问起(会本错误。可知)。
论曰此法(至)功德相应。释曰此身(至)此问。○二答释中大分为二。初明大小共功德相应。后明大乘不共功德相应。初中有二。初总标。后别释。今初。
与最清净(至)诸法相应。○二别释。于中二十一。今初明四无量相应。
论曰此中(至)顶礼。释曰偈有(至)二益。此中二释。可知。四无量定出于婆沙八十一(十四纸)俱舍定品。显扬四(初)杂集十三(十七纸)大乘义章第十一等。今此论所说与通途大别。可知。○第二八解脱相应。
论曰解脱。释曰此一(至)劣心。八解脱藏如婆沙八十四。瑜伽论第十二·第十五·五十六·七十三。显扬四(二纸)杂集十三(十八丁)智论二十一等。凡圣通局如止观私记九(三十六纸)明。○第三八制入相应。
论曰降伏。释曰此句(至)是佛。八制入亦云八胜处。如俱舍定品杂集十三等明。○第四明十一切入。
论曰应知。释曰心于(至)解脱。十一切入亦名十遍处。是亦如婆沙俱舍杂集等论明。心解脱下结。二三功德。可知。○第五无诤三摩提相应。
论曰诸众。释曰此偈(至)愍心。无诤三昧如婆沙百七十九(六纸)杂集十四等明。○第六愿智相应。
论曰无功释曰此半(至)无著愿智如婆沙百七十八(十三纸)杂集十四(初)等明。○第七四无碍解。
论曰一切。释曰此下(至)说者。四无碍解如于婆沙百八十(九纸)瑜伽四十五(二纸)显扬四(六纸)大乘义章第十一等明。○第八六通慧相应。
论曰摄寿。释曰此偈(至)自在。通慧义如婆沙九十九至百三·及百四十一·百四十九·百五十·百八十六。瑜伽三十七。伦记九下。杂集三(四纸)十四(六纸)智论二十八及四十(十三纸)等明。今此偈中初句明留住舍专。留舍寿行如婆沙百二十六(初)俱舍第三(八纸)唯识述记八末。伦记二十一下(十七纸)明。次二句释文。可解。定通自在可讨上所引论等也。○第九三十二大人相。第十八十小相二功德相应分颂。
论曰诸众。释曰此一(至)净心。三十二相出于大般若三百八十一。智论二十九·八十八(终)婆沙百七十七(十纸)等。八十小相如般若三百八十一。智论八十九(初)涅槃经二十四(十六纸)等明。可寻。○第十一四种一切相清净相应。
论曰故随。释曰此偈(至)此能。杂集十四(三纸)云。清净者谓四清净。一依止清净。二境界清净。三心清净。四智清净。如是四种一切相清净唯佛世尊及得大神通菩萨摩诃萨所得。依止清净者谓依止静虑于随所欲依止取住舍(云云)境界清净者谓于随所欲境界变化智具足中(云云)心清净者谓于如所欲三摩地门自在(云云)智清净者谓依止静虑于随所欲陀罗尼门任持具足中(云云略抄)今此颂所说功能即四清净所生。可知。无性释论中列四清净名。然余译中全无解释。可知。○第十二十力相应。
论曰方便。释曰从出(至)众魔。文旨分明。可解。十力义如瑜伽四十九(十五纸)杂集十四(四纸)智论二十四(初)等说。可寻。○第十三四无畏相应。
论曰智灭。释曰此偈(至)邪魔。文旨炳着。可解。四无畏义如增一阿含十九(十五纸)智论五(二十纸)二十五(初)杂集十四(五纸)等说。○第十四四不护相应。
论曰无制。释曰此偈(至)戏论。瑜伽五十(十一纸)杂集十四(八纸)说三不护。今更加命。如来于四最极清净。非故作意防护离过。可知。○第十五三念住相应。
论曰于众。释曰此偈(至)大众。三念住者如瑜伽五十(十一纸)杂集十四(七纸)明。○第十六永断习气。
论曰于利。释曰十方(至)不虚。准上标列。释论之初应有此偈明永断习气之一句也。永断习气者如瑜伽五十(十二纸)杂集十四(八纸)说。○第十七无忘失。
论曰于一。释曰此偈(至)自他。无忘失法亦如瑜伽五十(十一纸)杂集十四(一纸)明。○第十八大悲相应。
论曰日夜。释曰此偈(至)亦尔。大悲亦出于瑜伽杂集及智论二十七等。可见。日夜六时观众生者。下第十八(十八纸)云云。十住论及智论五十五(二十三纸)有此说。然此盖随转理门之说。故妙玄第四判为三藏门义。如私记四末(二十六纸)明。可寻。○第十九十八不共法。
论曰由行。释曰此偈(至)不共。十八不共法者如智论第二十六及八十八明。○第二十一切法最胜智。
论曰由三。释曰此偈(至)除断。瑜伽第五十及杂集十四(十五纸)云一切种妙智。释义稍异。大旨全同。可见。○第二十一六种清净相应论曰无系。释曰此偈(至)清净二十二业者出于俱舍论十五。(十六纸)可寻。七种生死如上已辨。余释唯有本颂。都无释文。无性释论每事有释。但无此一段六清净为所等之文。寂曰。此一段释最可怪矣。以等为下等则其所等根。岂止六清净耶。应思。○第二明大乘不共功德相应中二。今初承上起下。
论曰诸佛。释曰前所(至)相应。○二正明大乘不共功德中亦有二。初总标。后别释。今乃初也。
论曰谓自。释曰此中(至)说偈。此中初列六种。次释不共。后说偈。可知。○二别释十六。初法身自性。
论曰尊成。释曰此句(至)自性。唐译云尊成实胜义可知。○二法身因。
论曰修诸。释曰此句(至)法身。○三法身果。
论曰至他。释曰此句(至)觉等。○四法身业。
论曰解脱。释曰此句(至)乘人。○五法身相应。
论曰无尽。释曰此两(至)相应。五种胜可知。余译及无性全无此释。无性论云。无尽无等德相应者与诸功德相属相应。无边不共力无畏等无尽无等德相应故(文)○六法身生起。
论曰于三。释曰此两(至)能见。此一段文与余译具略颇异。唐译云。现世间可见者此说变化身。及众会可见者此说受用身。非见人天等者此说自性身。诸天人等皆不能见。此显佛身三种差别说名为转。无性论释大旨相同。可见。然今译所明学大乘者须知之紧要处也。宜熟读思惟矣。凡一切众生执有我我所者不能见知身见灭处甘露界。未见此处者躇阶妄谈法身如来藏。则所谓法身如来藏者便陷于自性神我等文见说也。故上古切忌妄意说如来藏。良有由哉。后代夸大乘者骎骎乎伍数胜之队者盖为此也。○第八明法身甚深中二。今初问起。
论曰复次。释曰以难(至)可见。○二答释中有三。初总标。二别释十二甚深。三结释。今初。
论曰此中。释曰如大(至)此义。○二别释十二甚深。今初生不住业住甚深。
论曰佛无(至)为食。释曰此下(至)甚深。此中四甚深各以十因证明其义。隋唐二译十因名义互有异同。可检。明第四句中诸佛不实者。准余译意。不字恐亦字形误。又三为显因等者因字应同字形误也。段等四食出于增一阿含二十一(七纸)杂集五(十纸)唯识述记四末法苑章四本等。余文可解。佛食时诸天受之说隋译云复有说言。盖乃有余师作斯说耳。未知其本据出于何典也。○第二安立数业甚深。
论曰无异。释曰此下(至)道故。此中有三甚深。初安立甚深诸译大抵相同。第二数甚深诸译旨殊。隋译云。无数量一业者此是数甚深。乘虽无量诸佛一业故(文)此与今同。唐译云佛虽无量而同一果。无性云。虽有无量而无别业。何者一业变化受用业无差别成他利故(文)。明业甚深中。隋译云动不动业。以受用变化配坚不坚。三译旨同。但今明化身不坚固。文旨硕异余译。盖斯旌迦文一化之正轨之明释也。此义如余处辩。无性论译坚不坚与今不同。彼云。不坚业坚业者。自性身业是其坚住。余二身业是不坚住(文)寂曰。两论各有道理。准第四句。无性论旨于义允当。应思。○第三正觉甚深。
论曰无一。释曰此下(至)不觉。此一段文意趣甚深。可察。无性论云。现等觉非有者。依他起中遍计所执性非有故。一切觉非无者。依他起中圆成实性是真有故。一一念无量者。谓遍无量说河沙数诸世界中念念俱时有无量佛。现等觉故。有非有所显者。谓如来是有非有空性所显。成显成尊位故(文)释第二句二论异致可解。释第四句。今译与余译稍异。今译特尚空无性不可言说以为理趣。可知。○四离欲甚深。
论曰无欲。释曰此下(至)出离。此一段文今译甚深义含始终。隋唐两译及无性论大抵相同。而意趣浅略。可知。今译引无上依经即是大乘终门之说。而诸部大乘方等深经说以此旨为其纲纪。言杂深法即如等者斯指惑等空无性而已。非实有如谓惑等便为妙物。后谭圆教者于此交际生一解解。大滥圣旨坏乱方等大宗。不可不知。○第五灭阴甚深。
论曰诸佛。释曰此下(至)最胜。诸译率同。隋译少异。于诸译中今译特善矣。凡诸大乘经中所说蕴即真如悉同此旨。后代谭阴即是者动入解见。以如今所说者辄谓是始教也终教也等。掉头不顾。执僻见处错为圆妙。岂可不慨哉。我今试问彼焉。华严般若法华涅槃等皆同今所说阴即是非一非异之旨。宁可言彼华严乃至涅槃悉始教也终教也废弃之乎。废弃如此经典而何经典中有汝所计阴即是哉。然此理公然如大王路。但于此理有七地已还所证与八地已上所照之异。此义甚深。非此所启。可寻华严法华等疏钞中矣。○第六成熟甚深。
论曰诸佛。释曰此下(至)事成。诸译旨同。无性释论文义明着。可见。○第七显现甚深。
论曰由失。释曰此下(至)佛耶。诸译旨同。文义了然。可解。○第八菩提涅槃甚深。
论曰或现。释曰此下(至)后故。初二句释诸译旨同。但第三句文义颇异。隋译第三句言不生亦不有。与今意同。而无释文。唐译第三句云此未曾非有亦无解释。然此句与今义成左右。虽各有理今译及隋译其旨奇绝。可知。○第九住甚深。
论曰如来。释曰此一(至)住。此明诸佛反道逆行住四最胜住不可思议。诸译粗同。今译旨趣深玄。可知。唐译第四句云最胜自体住。隋译云自位最胜者。可知。○第十显现自体甚深。
论曰佛一。释曰此下(至)境界。三译释义全同。释初二句二义可知。无性释中但有前义。释后二句中诸佛不现不字恐示字形误。○第十一灭惑甚深。
论曰诸惑。释曰此下(至)圆智。此乃明诸佛惑灭二障永尽不同二乘速灭般涅槃。初说留惑事乃出诸佛二障究竟永灭所由耳。诸译文义大旨相同。余文可解。○第十二不可思议甚深。
论曰诸惑。译曰此下(至)思议。此亦明菩萨留惑净用至成佛果大用显现。苦集二谛是菩萨觉分。如净名佛道品等广说。可寻。留惑净用反道逆行并皆最甚深秘密境界。非初业菩萨及二乘之所能测。何况于凡夫乎。更辄作解成恶见取矣。○三结释。
论曰由此(至)。思议甚深。○第九明念法身中二。初标章。二正释。今初。
释曰佛有(至)应缘法身。○二正释中二。初问起。
论曰诸菩。释曰法身(至)几相。○二答释中大分为二。初略说七相。后复次诸佛下明净土清净。初中有三。一总标七相。二别释七相。三说颂重明。今初。
论曰若略。释曰此七(至)清净。此释余译所无。而其旨要妙。可知。○二别释中七。今初诸佛于一功德至无碍自在。于中有二。初正释。后说偈释难。今初。
论曰何等。释曰三世(至)无等文旨分明。可解。六通慧如上已明。○二说偈释难。
论曰此中。释曰若诸(至)缘故。诸译相似。但明因不具中今译云此位中。此似约此世间谓永无般涅槃性。可察。有六通差别者。通字是道字形误。可知。二种不可转业地论一(二十四纸)云云。○二如来身常住。
论曰二如。释曰以十(至)为相。三因证法身者。上第十六明五种相。第四常住为相中引三证云。真如清净相故。昔颠倒道最为极故。应作正事求究竟故。是为三因。今所出者即当彼第一因。可知。七因证余身者。下第十八(二十六纸)明二身常住。至彼当知。余文明着。可解。○三如来最无失。
论曰三如。释曰一切(至)相离。○四事无功用。
论曰四一。释曰作意(至)不尽。如来所作事业成所作智所现。故一切无功用。可知。○五大富乐位。
论曰五如。释曰大富(至)清净。净土中有八不可得等者。瑜伽七十八(二十六纸)说八事易得二事难得。净土中与此相违(云云)是解深密所说。与今全同。佛土清净次卷当辨。○六如来最无染着。
论曰六如。释曰上心(至)亦尔。今译其旨周足。余译无释。可知。○七如来于世间有大事。
论曰七如。释曰如来(至)般涅槃。○三说颂重明。
论曰此中(至)此念。释曰此中(至)法身。文旨分明。明应以七圆德如次配对上七相而消释也。○第二明净土清净中二。初问起。后答释。今初。
摄大乘论释第十八。
论曰复次。释曰前(至)土相。问意可解。○二答释中二。初出所说经。二正明净土相。今初也。
论曰如言。释曰总举(至)功德。释如言之文可怪。隋译云如百十偈修多罗菩萨藏缘起中说。唐译云如菩萨藏百千契经序品中说。然今此所出经文即佛地经序品之说。而立十八圆满名以判经文者是佛地论一(五纸)之释文也。由是观之。今佛地经乃百千契经中之一分乎。华严经虽有十万颂现流经中无如此说。可考。○二正明净土相中二。初明十八圆净。后结释受用中土功德。初中亦二。初正明十八圆净。后别明佛住处。初中十八。今初色相圆净。
论曰佛世。释曰一全(至)圆净。唐译文稍有异。名为显色圆满。○二形貌圆净(唐云形色圆满)。
论曰无量。释曰此庄(至)圆净。如此显形二色以何为体。谓平等性智大慈悲力由圣者所修利他无漏纯净佛之因缘成就。随十地菩萨变为净土。器土即以无漏色蕴四尘而为体性。佛所变土者定唯无漏。菩萨变者通有无漏。五八识变唯是有漏。六七识变通有无漏。一切色法准此可知。○三量圆净(唐云分量)。
论曰大城。释曰径度(至)圆净。他受用土随十地菩萨所宜而现大小胜劣前后故转。初地净土百叶台上。二地净土千华台上。如此渐渐转大。渐渐转妙。如余处辨。○四处圆净(唐云方所圆满)。
论曰出过。释曰三界(至)为体。他受用土者。瑜伽七十九(初)云。于清净世界中无那落迦傍生饿鬼可得。亦无欲界色界无色界。亦无苦受可得。纯菩萨僧于中止住。是故说名清净世界。已入第三地菩萨由愿自在力故于彼受生。杂集六云。复有清净世界。非苦谛摄(云云)佛地经云。超过三界所行之处。论曰。非三界爱所执受故离相应所缘二缚随增。言超过三界故。是道谛善性所摄。彼出三释。有义各别。有处说在净居天上。有处说在西方等故。有义同处。净土周圆。无有边际。遍法界故。如实义者。自受用土周遍法界无处不有。不可说言离三界处即三界处。若他受用之或在色界净居天上或西方等处所不定。法华云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稳天人常充满。十地所见乃是报土。地前所见乃是化土。随宜而现。所得定方别指一处。欲令众生起胜欣心别指处所。虽然如是横竖二义随众生心量而有局通。此实则是变易不思议境界。非分段众生之所测知也。若非苦集下乃起下之辞也。○五因圆净。
论曰出。释曰二乘(至)善法。今约八等已上善明。唐译云胜出世义。不云八地上。或处言初地已上生受用土。或处云已入二地菩萨。或处云八地已上。盖斯由菩萨受变易身或住类智通分齐不可定根也。天台师于变易报建立方便土十方无障碍土。其旨精妙。可寻。明净土用者如法苑义林七之末(六纸)明。又孔目章第四(六纸)约六因四缘辨。可见。今云无分别智无分别后智者约正助因。无分别后智造受用土正因也。无分别智及加行智并是助因也。泛明因缘则信愿及福慧诸度悉是受用土因缘也。今乃由智为主因故以智说因圆净。○六果圆净。
论曰最清。释曰菩萨(至)圆净。二智因行所感最极自在。净识为果。非是苦谛。佛地论云。最极自在净识为相。谓大宫殿最极自在佛无漏心以为体相。唯有识故非离识外别有宝等。即佛净心如是变现似众宝等(云云)法苑章七末(九纸)云云。○七至圆净。
论曰如来。释曰如此(至)圆净。佛地论云。如来所都谓大宫殿诸佛世尊为主。非余。以殊胜故。唯属世尊。或唯世尊住持摄受。非余所能。乃至他受用土虽诸佛变。然一合相亦一相身。摄受为主。不相障碍(文)法苑章七末(十二纸)云云。○八助圆净(唐云辅翼圆满)。
论曰菩萨。释曰自受(至)圆净。佛地论云。诸大菩萨众所云集。谓大宫殿常有无量大菩萨僧常来辅翼。故无怨敌能为违害(乃至)诸佛慈悲于自识上随菩萨宣现粗妙土。菩萨随自善根愿力于自识上似佛所生净土相现。虽是自心各别变现而同一处形相相似。谓为一土共集其中(云云)○九眷属圆净。
论曰无量。释曰净土(至)所食。佛地论云。谓大宫殿唯有天等眷属围绕无有余类等者。等取药叉揵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莫呼洛伽等。莫呼洛伽即摄大蟒。云何净土超过三界所行之处而有天等以为眷属。天等皆是三界摄故。净识如是。摄受变现为严净土。故不相违。或有成熟所化有情示现如是变化种类。如为调伏劫比拏王现化无量转轮王众眷属围绕。或诸菩萨化作无量天龙等身住净土中以供养佛。或自化身作天龙等翼从如来。故无有过(文)。当知他受用中有二乘及八部并是权现不可思议之事。不可以情谓而揣度焉。○十持圆净(唐云住持圆满)。
论曰大法。释曰大乘(至)等业。佛地云。此净土中诸佛菩萨后得无漏能说能受大乘法味生大喜乐。又正体智受真如味生大喜乐。能任持身令不断坏。长养善法故(文)。○十一业圆净(唐云三事业圆满)。
论曰一切。释曰凡夫(至)利益。佛地云。作诸众生一切义利。谓于此中自能现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或令一切有情自作一切义利。现益名义当益名利。世间名义出世名利。离恶名义摄善名利。福德名义智慧名利。如是等别虽在寂定。由先所修加行愿力任运能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文)○十二利益圆净。
论曰一切。释曰三界(至)畏不。佛地论一(十五纸右)广释(云云)大旨不异。可寻。○十三无怖畏圆净。
论曰非一。释曰净土(至)有不。佛地论云云。大意相同。但彼明如来永离一切魔菩萨住净土中离粗四魔无五怖畏。可寻。○十四住处圆净。
论曰胜一。释曰非惟(至)入路。佛地论释大旨相同。可见。○十五路圆净。
论曰大念。释曰大乘(至)何法。佛地论中二释。初以三妙慧释余慧行已。次云。此说菩萨因三妙慧得入净土故名游路。若诸如来大念即是无分别智。由念安住真如理故。大慧即后所得智。分别诸法真俗相故。此二皆有造作净土增上业用。故俱名行。由此二智通生净土故名游路。或大念行是自利行。内摄记故。大慧行者是利他行。外分别故。如其次第通生如来二种净土故(文)○十六乘圆净。
论曰大奢。释曰大乘(至)门入。佛地论释云云。其致一揆。可见。○十七门圆净。
论曰大空。释曰于大(至)何法。佛地论云。谓大宫殿三解脱门为所入处。解脱即是出离涅槃即大空。等名解脱门。依从此门而入净土偏计所执生法无我。说名为空。缘此三摩地名空解脱门。相谓十相。一色二声三香四味五触六男七女八生九老十死。即是涅槃。无如是相故名无相。缘此三摩地名无相解脱门。愿谓求愿。观三界苦无所求愿。故名无愿。缘此三摩地名无愿解脱门。由此空等三解脱门得入净土。故名为门。大如前说。此净土中亦应有事。路乘门等为令有情欣乐实德故就行说(文)寂曰。今此结释应思契经旨不。○十八依止圆净。
论曰无量。释曰以大(至)住处。佛地论云云。与今文义颇异。彼就事明。今乃以真如法界为大莲华王。今文深玄旨趣无穷。可察。○二别明如来住处。
论曰大宝。释曰此别(至)功德。如世间下乃起下之辞也。可知。○二结释受用净土功德。
论曰如此。释曰恒无(至)此知。佛地论中云一向净名一向安乐一向无罪一向自在。今论二译可解。问。上来所叙十八圆净即明他受用土相。所以变化土中为当有净土。为当无净土。答。瑜伽庄严集论古说中判净秽土。以受用土为净。以变化土为秽。未尝细判变化土中有净秽别。于唯识佛地等论并言变化土通净秽。而所谓净者或指弥勒出世时。或指暂变净。然则虽曰净土此与瑜伽等所谓清净世界其义大别。以义会之则诸论无违。如瑜伽等则以法身菩萨所得一向净一向乐一向无罪一向自在变易不思议境界建立他受用净刹。其余一切三界所系众生所感世界不问净秽二相都名秽土。如唯识等就其秽土中更判净秽以分其相而已。如是所判大抵大乘始门之说也。若据大乘终极之说则不必如斯。欲知其旨者应须披读华严经及探玄记等而思惟研核矣。○第十明法身业中二。初正明五业。二说偈明诸佛同业。初中亦二。初总标。后别释。今初。
论曰复次。释曰诸佛(至)暂离。此一段释妙互深矣。法界即如来藏心。是心邑如虚空。本来寂灭清净光明。但由无明妄动自体成壳。隐藏是心令不显现。无所有中起惑业苦。是心内熏缘了萠生则虚妄三道渐除。阴谷灭却。本净显现。今此五业即法界五义所生妙业。而亦此业能显法界性。可知。余译全无此一段释。可见。○二别释五业中五。初救济灾横业。
论曰一救。释曰此明(至)灾横。值遇如来者免灾除厄等事其如经论出。不遑此载。○二救济恶道业。
论曰二救。释曰此明(至)行善。隋唐二释本末文合。今译释文不顺本论。恐文有脱错乎。或可救济其因果亦随无之谓乎。无性论中有其因若无果亦无之语。应考。○三救济行非方便业。
论曰三救。释曰此明(至)教中。通慧导者是神通轮。三轮立名三神变。亦名三示导。如婆沙一百三俱舍论二十七(十三纸)明。○四救济行身见业。
论曰四救。释曰此明(至)缘由。此一段文奇且妙矣。凡三界分段生死以有身见为其祸根。此有身见众生不能直入大乘圣道。故如来先说二乘人无我教令对治有身见。是道道即入大乘之圣道之妙方便也。次下当知。唐释云即说三界为萨迦耶(云云)然唐译意趣与今颇异。可检。○五救济乘为业。
论曰五救。释曰此明(至)大乘。此一段文亦奇说矣。是即入于大乘修门之要领也。与新唯识家所立天渊不啻。隋唐两译大抵相同。率顺唯识论家宗致。可知。今译意趣。谓未成就菩萨正定聚者云未定根性。二乘若约此世则有定不定性。若据异境则一切皆有可转为大义。故无非未定根性者。至下分明显示其旨。当知。○二说偈明诸佛同业。
论曰于如(至)一业。释曰世间(至)世将。此中初叙意。后说偈。于中初半颂明众生不同业。后半颂明诸佛五业不异。可知。
○自下第三广分别诸义中有七段。一显说一乘意。二辨如来一多。三明诸佛非一向涅槃非非涅槃。四明受用身不成自性身。五明变化身不成自性身。六明三身常无常差别。七释法身本有不可藉修之难。初中有二。今初问起。
论曰若尔。释曰若诸(至)成佛。○二答释二颂。初颂以了义明。后颂以密义明。今初。
论曰此中(至)一乘。释曰为显(至)一乘。庄严论第五(八纸)颂曰。法无我解脱。同故性别故。得二意变化。究竟说一乘。释曰。此中八意。佛说一乘。一者法同故。谓声闻等人无别法界。由所趣同故说一乘。二者无我同故。谓声闻等人同无我体。由趣者同故说一乘。三者解脱同故。谓声闻等人同灭惑障。由出离同故说一乘。四者性别故。谓不定三乘性人引入三乘故说一乘。五者诸师得同自意故。诸佛得如是意。如我所得一切众生亦同我得。由是意故说一乘。六者声闻得作佛意故。谓诸声闻昔行大菩提聚时有定作佛性。彼时佛加故。胜摄故。得自知作佛意。由此人前后相续无别故说一乘。七者变化故。谓佛示现声闻而般涅槃。为教化故。如佛自说。我无量无数以声闻乘示现涅槃。由离此方便更无方便化小根人入大乘故。理实唯一故说一乘。八者究竟故。谓至佛体无复去处故说一乘。如是处处经中以此八意佛说一乘。而亦不无三乘。问。若尔复有何义以彼彼意而说一乘。偈曰。引接诸声闻。摄住诸菩萨。于此二不定。诸佛说一乘。释曰。彼彼意有二义。一为引接诸声闻故。二为摄住诸菩萨故。若诸声闻于自乘性不定佛为引接彼人令入大乘故说一乘。若诸菩萨于自乘性不定佛为摄住彼人令不退大乘故说一乘。云云广说。此与今全同。又显扬论二十(十一纸)说六因(云云)今一颂即庄严论中后颂。可知。○后偈以密义明。
论曰法无(至)一乘。释曰由法(至)一乘。此即庄严前颂。于中初三因与彼全同。第四性别故因彼此少异。可知。第五因今译未了。与庄严论旨大异。无性释云。得二意乐故者谓得二种意乐。一者诸佛于一切有情得同自体意乐。言彼即是我。我即是彼。由此因缘此既成佛。彼亦成佛。是故名得第一意乐。二者世尊法华会上。与诸声闻舍利弗等受佛记别。为令摄得如是意乐我等与佛平等无二。又此会上有诸菩萨与我名同。得授记别故。佛一言含二种益。谓诸声闻摄得同即自体意乐。及诸菩萨得授记别(云云)此释符顺庄严。今译第五因中为声闻人意乐不应道理。第六因缺脱主意。盖乃印度学人展转写错作此差乎。第七曰。彼此相同。第八因彼以佛果为一乘。其旨妙矣。寂窃谓。庄严论等有说文相似易意趣难测。且三乘差别似非论毕竟性。今释分明约此世根辨定不定。至隋唐释其旨似就毕竟以辨定不定。虽然论文从容不堕情谓。如法苑义章释此十因(云云)将建立三乘五性宗旨废斥一乘一性之义使法华胜鬘涅槃会三归一之说殉同自三乘五性之趣。盖斯虽负扶宗之时安得能免以权蔽实之重愆乎哉。应思。○第二明诸佛一多中二。今初问起。
论曰三世。释曰诸佛(至)言一。法身是一。而无量菩萨修因穷满现等觉。故有多佛之义。上已所明非今正问。今正问征于十方界同时唯一佛出世耶将有多佛出世耶。○二答释。
论曰于一。释曰一法(至)义成。此中初句明如来是一。于中二义。初约法身共一。后约一世界一时无多佛。颂乃当后义。可知。释第二句中立十方世界同时多佛出世可得之理。第三句可解。释第四句中初标十方世界有无量佛同时出世之宗。次会经说中初出经说。次此经为当下双阙征问。次立应详释下出萨婆多义。乃引有经证会梵王经(云云)次复有余部下出大众部义。今当详辩下乃会前经说明十方界同时多佛出世应理。后结释今颂即同后义。俱舍论第十二(十纸)叙此二说。全同今文。论主勒思。文旨似以有余部说为优。瑜伽论旨明十方世界多佛出世。伦记十上(七纸)云云。智论第四(三十三纸)第九(十七纸)亦同此旨。大乘宗致多顺大众部等。可知。隋唐两译文义极略。可知。○第三明诸佛非一向涅槃亦非非涅槃中二。初问起。后答释。今初。
论曰云何。释曰有诸(至)所显。此一段文最为要义。释中出二家失。后代谭大乘者多入初过。是诸论所诫。可知。○二答释。
论曰此中。释曰为显(文)涅槃。如来具四涅槃。理趣显然。可解。○第四明受用身不成法性身中二。初问起。后答释。今初。
论曰云何。释曰应身(至)可知。唐译云佛受用身即自性身不应道理。此释易解。此下二段遮遣有部以释迦佛为实报身以五分功德。是为法身他方世界出世以为化身之计。可知。○二答释中三。今初标。
论曰由六。释曰有六(至)非义。○二别释中六。今初色身及行身显现故。
论曰一由。释曰十入(至)非道理。释中言不离化身者总摄应化而名化身。今此所明受用有色行皆指他受用。古说与后代论家异同。可察。古说多以如如如如智而为法身。此法身中含摄法身自受用身。如台家四土事寂光之中摄法性土自受用土。其旨相似。错宗并随时运转成变态。而其前前者就智建立。其后后者渐入情窠。入情法门犹知饴糖凡流所嗜。由智法门如水淡味故人多不喜。宜乎古说渐隐。新说日盛。浇世佛法运应尔矣。○二大集轮显现故。
论曰二由。释曰应身(至)法身。是亦其应身者指他受用佛。是身即智悲功用。所谓理智悲乃法身自受用身也。日夜六时等者。庄严论十三(十八纸)云云。如上已明。○三随乐显现自性不同故。
论曰三随。释曰彼谓(至)法身。应身由感见不同有种种声明等差别。法身不如是随乐有种种异故受用身非自性身。○四别异见自性变动显现故。
论曰四别。释曰有一(至)法身。文旨明着。准上可解。○五菩萨声闻天等大集会相杂显现故。
论曰五菩。释曰应身(至)法身。有三相杂是亦与上相似。可解。○六本识及生起识转依非道理故。
论曰六阿。释曰阿梨耶(至)用身。今译意谓。阿梨耶识及生起识即是受用身。此二转依名为法身。法身即如如如如智。此如如如如智有机所惑显现诸识。是名受用身。此旨最奇。颇有旨理。应思。隋唐两译硕异今旨。唐译曰。又转阿赖耶识得自性身。若受用身即自性身转诸转识复得可身。由此非理故受用身非自性身。无性释曰。谓转阿赖耶识得自性身。转诸转识得受用身。故受用身非自性身。○三结释。
论曰是故。释曰由此(至)理义。○第五明变化身不成自性身中二。初问起。后答释。今初。
论曰云何。释曰变化(至)可知。○二答释中三。一以八因明变化身非即自性身。二以六因明化身不得永住。三明如来不永般涅槃。初中有三。一标八因。二别释八因。三说颂结证。今乃初也。
论曰由八。释曰有八(至)非义。二别释八因中八。今初第一因。
论曰一诸。释曰菩萨(至)化身。是乃明化身为二乘及凡夫而所示现化身非余二身。○第二因。
论曰二诸。释曰六十(至)用身。六十四能如上已明。佛本行经等云云。乘除者算法之辞。离乘除观聚知数知量亦是算者之一术。今时所行算法亦有是术。余文可解。○第三因。
论曰三诸。释曰菩萨(至)二身。悉达太子往外道所全是示现。非余二身。可知。○第四因。
论曰四诸。释曰诸菩(至)二身。○第五因。
论曰五诸。释曰诸菩(至)二身。萨婆多等计此阎浮提出世释迦为一实身。余万亿阎浮出世为化身佛。故今斥之。不别于一胜处等者难不如大乘所立于摩醯首罗智处实佛成佛无化万亿。万亿世界但一阎浮实身成。不应通理。可知。○第六因。
论曰六若。释曰若汝(至)二身。与上同致。难意可解。释中得无上菩萨者。萨字恐提字写误。今以兜率陀天上而作难旨共许处故耳。○第七因。
论曰七若。释曰若不(至)二身。斥偏于一阎浮实身成佛无数亦无理。可知。○第八因。
论曰八二。释曰一婆(至)如此。一三千界多佛出世并是化身非余二身。经说一世界。无二如来出现于世。是约一阎浮而已。会释可解。○三说颂结证。
论曰此中。释曰为显(至)此义。诸译旨同。唐译易解。可对。○二以六因明化身不得永住中二。初正出六因。后以颂结摄。今初。
论曰有六。释曰有六(至)永住。此中初总标。后别释中第一因易解。第二因中诸译硕异。隋译云。为转乐欲涅槃意令求常住佛身故(文)此即同今译意。唐译云。二为令舍离不乐涅槃为求如来常住身故无释(云云)义意未详。恐唐译梵本错乎。今译意趣甚深。正当从小向大秘密。可知。第三因中诸译有异。隋云。三为转于佛所起修修意令于甚深法正说中生觉了故。唐译云。三为令舍离轻毁诸佛令悟甚深正法教故。然今译意趣极甚深。可尚矣。第四因中隋译同今。唐译云。四为令于佛深生渴仰恐数见者生厌念故。此文虽异义乃无违。第五因者。隋云。五为生自精进由知说者不可得故。唐云。五令于自身发勤精进知正说者难可得故。第六因诸译旨同。○二以颂结。
论曰此中。释曰为摄(至)此义。二颂中第二句今译隋释其旨一致。唐译大异。如上已辨。余句三译大旨不违。可知。○三明如来不永般涅槃。
论曰为度。释曰如来(至)有果。此一段文若隋唐译则在于上八因证变化身非即余二身文之终。两各有理。不可是非焉。○第六明三身常无常差别中二。初问起。后答释。今初。
论曰后次。释曰若如(至)为身。○二答释。
论曰由应。释曰法身(至)常住。此中初明由依止故常。次由应身下明应身不断常。后由化身下明化身相续常。庄严论第三(十九纸)偈曰。由依心业故。三佛俱平等。自性无间续。三佛俱常住。释曰。彼三种身如其次第。一切诸佛悉皆平等。由依故一切诸佛自性身平等。法界无别故。由心故一切诸佛食身平等。佛心无别故。由业故一切诸佛化身平等。同一所作故。复次一切诸佛悉同常住。由自性常故一切诸佛自性身常住。毕竟无漏故。由无间常故一切诸佛食身常住。说法无断绝故。由相续常故一切诸佛化身常住。虽于此灭复彼现故。又法苑义林七本(二十九纸)引经论广释(云云)上十七(三十纸)云十种因证三身常住。盖斯指佛性论四(十七纸右)所出三身常住十因乎。应考。○第七释法身本有何须修得之难中二。初举难。后释难。今初。
论曰若法。释曰若法(至)修道。无性释曰。此中有难。诸佛法身无始时来无别无量作证得因。为求佛果何须功用。复有难言。诸佛法身无始时来无别无量。一佛即能具足成辨一切有情诸利乐事。不应为得之作功用(文)此为二难。意趣易解。○二释难中二。初略答显大意。后说偈广释。今乃初也。
论曰为得。释曰虽尔(至)身故。虽法身无始时来无别无量。诸佛证得此法于利益他事具足胜能。一切众生垢障自隔。不能证得此真如法界。故为显证此法身不应不正勤修行。此文标后代滥染圆教之辈错谓圆人不藕修之僻见之漫帖也。僻者或云摄论等乃权教也。又圆门经疏中诫此僻执之说岂止三五数乎。不遑此载○二说偈广释。
论曰此中(至)应理。释曰为释(至)是处。释初句中不须自作等者。自作作亦恐舍字写误乎。应思。释第三句中若是因者若字应作苦字。从昔以来无复等者。无复二字恐写误耳。无性论云。若离正勤得佛果者一切有情未应皆得(文)今立应言一切凡夫乎。释第四句中其旨要妙。可知。上来释智差别胜相品竟。
○自下大段第三叹德劝诫分中三。初出所依品目结上。二说颂劝诫。三更以三颂结撮前颂。今初。
论曰阿毗(至)究竟。此论正依阿毗达磨大乘藏故摄大乘品。兼依诸大乘经所说而造矣。如序品中已述。○二说颂劝诫中分名五段。初二颂者明造论所为。次二颂者明佛教及随顺佛教阿毗达磨而可依凭。次二颂者明佛教尊胜违则生愆顺则得利。次三颂者明伤法因果。后一颂者结结释回愿。今乃初也。
由依佛言(至)亦复尔。此中二颂。初一颂则正明造论所名。后一颂则举譬况法。初中初一句及二字乃彰依阿含及道理而造论。为自等五字及次二句正出所为。所为有三。初自利。次利他。后令法久住。后一颂中初二句举譬。后二句咒法。譬中上句以前圣教下句乃喻教益。说法中上句叙所依佛。下句中四字说论后三字合譬。○次二句明经论而可依凭。
若真实义(至)如佛教。此中初一颂则指佛圣教。后一颂则显此论依佛言故亦如佛教。初中初标净法界等流教法。次句明治障。次句述显德。后标余非。后一颂中初句标制论。次句述本师。次明说顺正道后句可解。乱心人者是指凡人。乃论主自谦之语。可知。○次二颂明佛教尊胜违则招咎顺别得益。
世无慧人(至)净非垢。此中初三句明佛教兼胜。次三句出违教失。后二句述禀教德。初三句中初明佛无等。次二句述教无等无动次三句可解。后二句中初一句明此能生智离障。后一句譬显三污即指三杂染。庄严论三(三纸)云。众生三染污。谓烦恼染污业。染污生染污(云云)○次三颂明伤法因果中二。今初因。
智钝离信(至)谤正法。此中初明无信及余善法。次一句明凡愚慢执。次一句述外道爱见。后彰二乘执劣乘住下愿。可知。○后二颂伤法果。
于大蛇怨(至)。得解脱。此中初一颂则举喻明伤法罪愆深重。后明邪师邪教起过之本以诫伤法。此中第三句劝思离过。可知。○后一颂结释回愿。
众宝界如(至)。成正觉。此中初一句明教所诠七种句。宝性论二(二纸)云七种金刚句。一者佛。二者法。三者僧。四者众生。五者菩提。六者功德。七者业。今言众宝者即是三宝也。界如即众生是如来藏也。德即功德业则可知彼论有释。可见。第二句可解。第三句若就事论焉则谓愿托生净刹亲睹受用佛身。若就理谈焉则见寂照不二真性。名为见弥陀。何以故。以寿光即理智也即寂照也。是故初地入见道亲证真如得无生法忍。名见弥陀。第四句可知。○三更三颂结撮前颂。
如此十句(至)说胜果。此中从此者谓依教及理。言为此者即指三所为。由此者即指依灯电等一颂。言是所说者即指若真实义等一颂。言此流者谓说论。即当若乱心人等四句。为显前五义等者指世无慧人等三句。守自身方便者指若违正法已下五句。伤法因等者指智钝离信等一颂。偈法果说三者指于大蛇怨已下二颂。至大集者指众实界等二句说论事。杂集论十六云。何故此论名为大乘阿毗达磨集。略有三义。谓等所集故。遍所集故。正所集故。乃至等所集者谓证真现观诸大菩萨共结集故。遍所集者谓遍摄一切大乘阿毗达磨经中诸思择处故。正所集者谓由无倒结集方便乃至证得佛菩提故(文)法忍者指见弥陀。证无上等者指末句。可知。此三法者谓大集法忍证菩提也。上来释叹德劝诫分讫。
摄大乘论略疏第五(大尾)。
佛教书籍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