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遍上人
简介:
本书编译自日本净土门「时宗」开宗祖师一遍上人(1239-1298)的语录及问答。因一遍上人,舍离一切名利,不住一处,游行全国,唯劝念佛,使净土法门真正普及化、庶民化、生活化,时人尊称「游行上人」,且被认为是大势至菩萨的应化。
一遍上人生平不留作品,此《金言录》乃其及门弟子所编集。全书分四部分:前三部份包括诗偈、语录(一)(二)系日文体,原名「一遍上人语录」;第四部分「播州问答」,则为汉字原文。
《念佛金言录》的编译者,是中国净土宗善导流导师慧净法师,译笔古朴严净,与原著之旨趣深相契合。以下为慧净法师对本书的一段引介文字:
「《念佛金言录》乃直承善导大师『一向专称』之宗义,是真实中之真实,直截中之直截;本愿之归宗结顶,念佛之不二法门;可贵之至,赞叹之极,故以『金言』名之。」
《念佛金言录》编译序
此《念佛金言录》是编译自日本净土门的另一位祖师一遍上人(一二三九~一二八九)的撰着,一遍上人自己不遗留作品,此《金言录》乃是上人之及门弟子们所留所记而编集的。分为四部分:第一至第三部分原名为《一遍上人语录》,第四部分系汉文体,原名为《播州问答》,与第三部分的内容大同小异,前者纯是一条条的法语,未有体系;而后者是以问答的方式,将其内容组织而成体系化。以上两篇均收录于《大日本佛教全书》第六十六册。
一遍上人时人称为游行上人,且认为是大势至菩萨的应化,明治天皇敕封为圆照大师。七岁时就学于天台宗继教寺之缘教法师,十岁丧母,痛感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乃乞请出家,于缘教法师之下剃度,法号随缘。生性聪慧,好学不倦,日夜勤笃,不浪费寸阴。可谓玄心独悟,俊气高朗,深明天台六十卷。然而细细思惟,圆顿行门,系缘法界时,不可分别善恶邪正;而我执之心未忘,憎爱嫉妒之念难息,简邪好正,是故或因他人诽谤而生憎,或得大家赞美而庆喜。如此则虽口宣善恶不二、邪正一如之理,而心常背之。深悲凡夫心之卑贱,于是想进一步再以圣教为明镜,以便断除顽劣习性,乃重窥《摩诃止观》,此中所明四种三昧之中,第一「常坐三昧」之下释言:「诸教所赞,多在弥陀,故以西方,而为一准。」第二「常行三昧」之下释言:「若称弥陀,即是称十方佛功德正等,但专以弥陀为法门主;举要言之,步步声声念念,唯在阿弥陀佛。」第三「半行半坐三昧」之下释言:「生安乐国,十地究竟。」第四「非行非坐三昧」之下所释,引用《观音经》「可念弥陀之由」。因此乃舍弃天台之学,而寄心于念佛一行,致信于弥陀一佛。此时法然上人之上足证空上人之高弟圣达和尚正住钖于弘西寺专弘净土之教,劝导往生一行。心中大喜,乃前往拜谒,师事圣达上人,听闻念佛法门,心地豁悟,信知弥陀本愿、释尊付嘱、诸佛证诚,唯在念佛一行;立即舍自力之难行,归他力之易行,因而改法号为「智真」。于圣达上人之门下研究净土教理,先后十二年。三十三岁时安置「二河白道图」,隐居念佛,经三年,有更深的体悟,而写了一首偈颂(十一不二颂):
十劫正觉众生界一念往生弥陀国
十一不二证无生国界平等坐大会
有此领悟之后,便不住一处,出而游行全国,以劝人念佛、一心愿生为其使命。于三十六岁(一说三十七)拜谒熊野之证诚殿(在当时咸谓此是弥陀权化之处,为与众生结广大之缘,乃和光同尘,垂迹于此地。)于此念佛百日,蒙弥陀示现,授予一偈(六十万人颂):
六字名号一遍法十界依正一遍体
万行离念一遍证人中上上妙莲华
并为其开示济度众生的方法而言:
汝誓愿不可思议,哀愍一切众生故,专劝融通念佛,此是最上善根,慈悲至极。然而或论信不信,或简机非机,此义违佛本愿。当来经道灭尽之众生,如何论信?如何论机?尔时唯有多少任凭口称名号,随声灭除罪障。佛法流布之今时,已是信者少不信者多,广大众生,大多未闻佛法,无善知识随身,孤独卑贱恶癞病人等族有之,何况经道灭尽之时乎?望汝自今以后,智慧门任他,慈悲门自领。不论净秽,不论善恶,不论信疑;总之,不可论心之是非,凡夫之心,善恶共迷,不可作为出离之要道,唯称南无阿弥陀佛,即得往生也。
经此弥陀开示之后,乃真正彻入本愿的堂奥,领受他力的正旨,而改名为「一遍」。回头重新再阅读善导大师的《观经疏》,觉得一文一句无非都是南无阿弥陀佛的功能,始自〈玄义分〉的「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是南无阿弥陀佛;迄至最后,文文句句皆是名号。
从此劝人一心凭弥陀,一向称名号,舍掉心中所有观念,所谓舍善恶净秽的顾虑,舍信疑迷悟的执着,舍缁素智愚的分别,心中一切观念皆舍,唯独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欢喜、感恩时是南无阿弥陀佛,悲伤于自己无欢喜无感恩时亦是南无阿弥陀佛;惭愧,忏悔时是南无阿弥陀佛,深耻于自己无惭愧无忏悔时亦是南无阿弥陀佛;心静时是南无阿弥陀佛,心乱时亦是南无阿弥陀佛。
不论善恶、罪福,不论智愚、迷悟,不论净秽、信疑,不论时处、诸缘,不论十方、三世,轻松自在,天真烂熳,以称名号。
诚然,愿生彼国者,应知名号即信心,信心即称名,称名即往生。名号中一切具足,凡夫虚妄,一切不具,故善导大师云:「纵发清心,犹如画水。」因此唯有念佛,道绰禅师对念佛有「现当二世、始终两益」的开示,善导大师亦有「念佛三缘」(亲缘、近缘、增上缘)之说,亦有「念佛四德」(赞佛、忏悔、发愿回向,庄严净土)之论,并有「念佛五誉」(好人、妙好人、上上人、希有人、最胜人)之赞,及显明「念佛五增上缘」(灭罪、护念、见佛、摄生、证生)之益。故《观经疏》的结论,废定废散,舍机舍法,独举「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的旗帜,朗然地显示信心在于名号本身,若知「但能一向,必得往生」,信心自然在于其中。若论弥陀之恩,固然粉身碎骨亦丝毫未足酬报,何况凡夫亦无真正粉身碎骨报佛恩之心;那将如何?曰:「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感恩报德时,赞美欢唱时,悲时喜时,清净时妄想时,三思百想,千言万语,皆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何况既已机法一体,说信心说报恩,即是义子,古人云:「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纵然作到极处,俱是合当如此,着不得一丝感激之念;如施者任德,受者怀恩,便是路人,便是市道矣!」故善导大师所言之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之「一向专称」,实含有深义。一遍上人最初写一首和歌表达自己的体悟:
称念者无佛亦无我
南无阿弥陀佛之声而已
觉得不足以显明本愿深义,乃重写为:
称念者无佛亦无我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方始满意。
善导大师之《观经疏》有二眼目: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前者为开宗明义,后者为指归、结论;首尾呼应,始终一贯。亦即一切善恶凡夫之得生极乐世界,都必需乘托弥陀大愿业力之救度;然而一切善恶凡夫之中,有智愚、迷悟、信疑等千差万别之芸芸众生,如何乘?如何平等往生?此善导大师之结论很简洁扼要而鲜明的解释说:「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但能「一向专称」即是「乘」,信心、报恩,自在其中,必得往生。善导大师以此「一向专称」之文总结《观经》。
法然上人开示「上来虽说...」之文,而言:「一切善恶凡夫,依口称念佛,往生无漏报土,是弥陀化身之善导和尚所解释也。」
又,弥三郎赖纲问往生之道于法然上人,上人阐述本愿救度之后,将「上来...」之文诵两遍,然后说:「往生与否,在汝之心;一向念佛者,往生无疑。」
此「一向」是指「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之意。
故《往生礼赞》云:「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而《观经疏》之〈二乘门〉亦云:「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又云:「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又《往生礼赞》云:「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又于《观念法门》云:「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此之「称我名字」与「乘我愿力」,意义相同:「称我名字」即是「乘我愿力」,欲「乘我愿力」者,但一向「称我名字」也。
法然上人常向大众所说的一句话便是《观经》〈流通分〉之文:「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并说:「闻名不信如未闻,信而不称如不信,唯应常称弥陀名。」此即是传承自善导大师所言「一向专称」之文意。
法然上人对念佛有「胜」、「易」二义的开示:
胜:体外无名,名外无体。
万善妙体,即名号六字;恒沙功德,备口称一行。
大愿业力所构出,令万德让与行者;
他力难思巧方便,使一称超过众善。
知识广赞,猛火为清凉;善友教称,金莲如杲日。
名号大利无上功德也。
易:不论行住坐卧,修之预来迎;
不论时处诸缘,称之得往生。
不论身心浊乱,只论他力引接。
「定散两门」之中,「定」是十三观,「散」是三福九品,而机深信、法深信亦在其中。此「定散」两门皆非本愿,唯「一向专称」是本愿,显示「一向专称」是具足一切,含盖一切。但能「一向专称」,阿弥陀佛的功能自在其中,而自然运作。
若论「往生报土,在信非行」,在信之「信」是指他力之信,亦即弥陀本愿名号之力谓之信,而「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即自然具足此信。若能如此,则知其理者,即是明信佛智,契合本愿;不知其理者,亦是潜通佛智,暗合道妙。故法然上人说:「但知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则自然具足三心(信心)。」又说:「若未知念佛往生之义,学而知之,粗知则足矣;设得广学,凡智无几。莫徒好智解,废称名之光阴也。」诚然,愚痴凡夫,若徒好智解,自力如何,他力如何,信如何,疑如何;无常迅速,未决之间,不觉落入阎王掌中。
法然上人说:「欲往生者,念佛第一也,不用学问。但,若为信『念佛往生』之理,可学之也。」
又说:「念佛无甚深义,念佛之人,但知『念佛必往生』而已。」
又说:「不知其义,不知其文也无妨,唯依称名,必得往生。」
又说:「唯思『本愿不虚,称念必生』之外,心无所系也。」
又说:「念佛是以无样为样,唯常念佛者,临终佛必来迎,而往生极乐也。」
又说:「虽知三心,不念佛无益;纵虽不知三心,若一向念佛者,则具足三心,必生极乐。」
又,非行之「行」,乃指杂行杂修,以此杂行杂修作为回向往生之业,善导大师说这非弥陀弘愿(第十八愿),这是定散要门,往生化土。
南无阿弥陀佛之六字洪名不可思议,非迷悟善恶、信疑自他之法,是依「凡称念者必迎生极乐」之弥陀誓愿。第十八愿言: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其愿已成,故善导大师云:
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并于《观经疏》之结论云: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故若能依教奉行,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必定往生,皆依名号之力导归极乐证涅槃。《大经》言:「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又言:「彼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故法然上人说「念佛以无义为义。」
「念佛」乃是弥陀对众生的要求与敕命,所以《大经》言「乃至十念」,又言「一向专念无量寿佛」,《观经疏》也以「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为结论。
念弥陀者:弥陀光明摄取,十方诸佛护念,天神地祇恭敬。念杂念者:弥陀光明不摄,十方诸佛不护,天神地祇不敬,引来恶鬼凶煞厌弃吐痰。
「世间虚假,唯佛是真。」世间一切,森罗万象,都是虚假,不足系念。而凡夫之心,也都是虚妄、杂念、烦恼,无一真实,不可安住。是故,若不念佛,必念虚假、妄想、杂念、烦恼。与其生妄想杂念,起无明烦恼,遭恶鬼吐痰;何不系心,安住弥陀,与佛同在!
一个愿生者,欣慕真实、清净、光明;厌离虚假、污秽、黑暗。故自然常系心于「唯佛是真」的弥陀佛名,厌弃此心所起之妄想杂念;此心总是向善向真向净,向往真实、清净与光明。
凡夫习气繁重,念世俗五欲之心强,念弥陀佛名之心弱,故应自我惕励,不应自我放任。当然睡眠、作事等不能念则姑且置之,其它时间即应念佛。若喑哑者,心中念佛,存想佛恩。
是故,愿生彼国者,不论信疑自他,不论时处诸像,唯应「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古德云:「世出世间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法然上人云:「三心五念四修,皆南无阿弥陀佛也。」
一遍上人的思想、行谊,亦可谓「偏依善导」,此「偏」是完全、纯然、专一之意。与善导大师一样,一遍上人不论三业,常口称佛名,且舍离一切名利权位,不住一处,游行全国,深入民间,到处弘扬本愿,宣说弥陀救度,劝人念佛,一意往生;使净土法门真正普遍化、庶民化、生活化。而此《念佛金言录》所引证之文,也绝大多数地引证自善导大师之撰着,可知一遍上人是如何地尊崇、向往、效法善导大师了。
一遍上人与证空上人、亲鸾上人同为法然上人以下之祖师级人物,在同时代中,就智慧、学识、悟境,及法化之盛,皆超胜觉如、存觉之上。在当时觉如上人继承看守本愿寺(供奉亲鸾上人灵位的小庙)的职位,眼看法然上人几位高徒,弘扬净土大有绩效,已将净土的教化,普遍、深入于各阶层,且各自有其本山,有其传人,及广大信众。反观同样奉法然上人为师的自己祖先亲鸾(觉如之外曾祖父),老年回到京都,一直寄人篱下,信徒鲜少,生活艰困。于是发奋图强,有将本愿寺发展为全国净土门的总本山之雄心壮志,因此书写《口传钞》《改邪钞》《御传钞》等(觉如为了开创自宗,故此等语录之中,有些事迹并不合乎史实),意图争取、表明只有他才是法然上人之法脉的嫡传,只有他这一流派的论说才是唯一正确,其它流派都非正确,而且他这里才是本山,其它是末寺。可是依然信徒很少,寂寞之极,门庭之萧条,几可用门可罗雀形容。
觉如、存觉父子年青时代曾先后进入证空上人再传弟子彰空上人之门下学习,故其父子俩亦拥有亲鸾上人所无之机法一体、名体即行等教理、思想,而此思想之代表作《安心决定钞》亦传授于其父子之手。然而后来觉如以为存觉对教理的见解与自己相左,思想既不一致,乃与其断绝父子关系,并将职位改传次子之儿。经此变卦,信众分歧,家道不兴。一直到莲如上人重视《安心决定钞》的教理,视为金矿,四十年间阅读不厌,将其思想融入于教化中,本愿寺派才略具规模,逐渐壮大,而成为亲鸾一派的主流。附表如下:
(图暂略)
一遍上人住世时间不长,寿命只有五十一。这或许由于悲心深切,为了行脚全国,教化众生,故一生居无定所,食不充饥,且长年栉风沐雨,涉水翻山,以致身羸形困,寿命不长。也由于厌离娑婆之心强,而愿生极乐之心切,行云流水之身,毫无滞碍,一旦缘到,洒然而去。法然上人云:「待晓天之商客,闻鸡鸣则喜;愿极乐之行人,得病患偏乐。」正显示愿生心切,厌离情真。
往生之前,诵完《阿弥陀经》之后,将所携带的书籍,及自己的著作,一概付之丙丁,而言「一切圣教尽成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以此行为显示临终遗言。诚然,一代圣教皆是六字脚注,六字名号含盖一代藏教。通宗通教之士,不归弥陀,不得往生;愚夫愚妇之辈,但称名号,速证涅槃。莲池大师云:「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印光大师云:「莫讶一声超十地,当知六字括三乘。」古德云:「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凭六字出乾坤。」
又,由于一遍上人积极地遍入民间布教,故信奉、跟随之大众,逐日而增,直至往生之前,随从之僧俗,不下二百数十人;因而自成一个教团,称为「时宗」,奉一遍上人为开宗祖师,至今传承不绝。
「时」字有多义,主要依据《阿弥陀经》之「临命终时」及善导大师《往生礼赞》「恒愿一切临终时」之文义。亦即临终即平生,平生即临终,故行住坐卧,称名相续之意。又依据道绰禅师《安乐集》上卷所引《大集经》所言:「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及「若教赴时机,易修易悟;若机教时乖,难修难入。」际此末法时运,下劣根机,依本愿之念佛,正是时机相应,时教相符。又,众生往生之行,成于弥陀正觉之时。以上诸义,故名「时宗」。
善导大师于《往生礼赞》以四十八字解释弥陀之本愿文与成就文,可谓句句显佛悲心,字字皆放光明,贵重无比,云: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法然上人对此文尊崇之极,赞叹之至,而言:
此文应常称于口,浮于心,寓于目。
此文者,四十八愿之眼也,肝也,神也。
释慧净谨识
佛历二五四四年(公元二○○○年)三月
《念佛金言录》(一)
一遍上人作慧净法师译
【别愿和赞】
一、明身可厌舍
(一)述身命无常
1观身如水泡灭后无此人
思命如月影出入息不留
(二)明果报乖情
2人天善处形虽惜不能持
地狱鬼畜苦虽厌而易受
(三)明五欲不久
3眼前之形质盲者不见色
耳边之言语聋者不闻声
4嗅香及尝味唯是暂时程
息机若断绝此身无功能
二、明妄念轮回
(一)明妄念背理
5自过去远昔至今日今时
所念所思事悲哉皆不契
(二)明智还成妄
6圣道净土门虽悟者晓者
皆妄念不绝还成轮回业
(三)明解行相背
7善恶不二理彻底违背故
思邪正一如愧于冥知见
8烦恼即菩提虽闻而造罪
生死即涅槃虽言犹惜命
三、明别愿超世
(一)明通途法身义
9自性常住法身如如常住之佛
无迷亦无悟故知不知皆无益
(二)明通途报身义
10万行圆备报身理智冥合之佛
无境亦无智故心念口称无益
(三)明通途应身义
11断恶修善应身随缘治病之佛
十恶五逆罪人无缘出离无益
(四)明弥陀报身益
12名号酬因报身凡夫出离之佛
十方众生之愿故无一人漏过
(五)明别愿超世义
13别愿超世之名号他力不思议之力
但任口称弥陀名因声消灭生死罪
四、正劝进念佛
(一)明念无始终、念念往生义
14从初一念之外虽无最后十念
以累念为始以念尽为终
(二)明机法不二、能所一体意
15念尽之后虽无始终
佛与众生一体故名南无阿弥陀佛
(三)明一心专念
16应早抛万事一心凭弥陀
称南无阿弥陀佛息绝是念之际限
五、明终时往生安养
(一)明圣众引接
17此时从极乐世界弥陀观音大势至
无数恒沙大圣众显现行者之眼前
一时佛圣皆授手来迎引接念佛人
(二)明须臾到彼岸
18即乘金莲台随从于佛后
经须臾之间往生安养界
六、述生后得益
(一)明渐至佛所
19行者下莲台五体投地礼
即从众菩萨暂至于佛所
(二)述闻法得益
20诣大宝宫殿听闻佛说法
登玉树楼阁遥见他方界
七、述度生谢恩
21一到弥陀安养界还来秽国度人天
慈悲誓愿无际限长时长劫报慈恩
【百利口语】
一、明六道轮回
(一)明独生独死
1六道轮回间孤独无同伴
独生又独死悲哉生死道
(二)明善恶循环
2或上有顶云或下无间狱
依善恶二业无不至之栖
(三)明恶道难出
3然人天善所得生甚难有
常以三恶道为栖难得出
(四)明三恶道苦
4黑绳众合骨烧刀山剑树肝裂
饿鬼饥无食畜生愚痴报
二、劝令厌生死
(一)明偶受人身
5受此苦恼身暂免三涂苦
偶得人身时何不厌生死
(二)明徒出地狱
6虽成此人身世间欲无尽
故身心苦恼出地狱无益
(三)明报同鬼畜
7物欲之心根犹如饿鬼报
迭起瞋害心不异于畜生
(四)哀未出火宅
8起此等妄念徒过日夜身
系缚五欲绊悲未出火宅
三、明无常可叹
(一)明死期速到
9虽千秋万岁只如闪电光
光阴易逝死期速到
(二)明生老病死
10生老病死苦不厌任何人
无贵贱高下贫富共难免
(三)明无常转变
11寿命如朝露瑶台不久居
无常风一吹花容亦散尽
(四)明爱着境界
12自父母妻子至财宝所住
百千万亿等以为皆为我
(五)明无一随者
13惜育哀愍之甚至舍此身
魂魄独逝时冥途谁相送
(六)明业牵独逝
14六亲眷属聚虽抱尸悲嚎
被业牵而迷生死梦未觉
四、明激发道心
(一)明总舍妄缘
15自闻如是理不惜身命财
既舍虚妄境独身出世外
(二)明广济有缘
16旷劫多生间无一非父母
伴一切众生速往生净土
五、明修行用心
(一)明背常合道
17欲入无为境弃恩真报恩
口所称念佛普施于众生
(二)明不求住处
(1)明不住一处
18处处无定宿处处为常栖
所至多屋宇不遭雨淋身
(2)明不好领主
19虽维持此身主与我皆同
最终咸舍尽欲主何所为
(3)明不劳修治
20既知本火宅烧损亦莫惊
虽茅屋陋室更无修治心
(4)明容膝知足
21一席铺于地不以为狭小
念佛之起卧无妄念住居
(三)明不求道场
22道场未必用四威仪称名
六字之名号是此身本尊
(四)明不求利益
23不增利欲心不作劝进圣
不离五不净说法成过咎
(五)明不求资檀
24不欲说法主亦不畜弟子
不依靠檀那则不谄于人
(六)明不求衣食
25暂存之此身未必离衣食
此亦前世因更不营生计
(七)明自然供养
26不尽词行乞不愿谄求人
若仅为延命自有人供养
(八)明不厌饿死
27若此亦不得饿死无所惜
死而生净土更是殊胜事
(九)明衣服随得
(1)明法衣无定
28不喜假出世衣亦无常定
任人之所著以不烦为主
(2)明内衣任有
29冬夏衣纸衣下雨着莚蓑
但为御寒故任有而缠身
(十)明饮食随得
(1)明不为病死
30支命之食物随附近之缘
此身不叹死亦不为病嫌
(2)明不为色力
31此身不悲弱亦不为力忧
不为色身故不嗜味珍馐
(十一)明善恶共舍
32善与恶皆是轮回生死业
三界六道中更无所羡慕
(十二)明蒙佛护念
(1)明归命奉事
33归命阿弥陀称念弥陀佛
蒙摄取光照是名真奉事
(2)明无怖横难
34二圣为胜友不求凡夫朋
诸佛常护念无一切横难
(十三)明欢喜佛恩
35能知如是理偏蒙佛恩德
一想便欢喜愈称弥陀名
六、明游行利益
(一)明为物祈神
36为一切众生巡求无其益
一年诣熊野祈祷证诚殿
(二)明神敕化益
37晓更得灵梦任彼过此身
后生无依怙唯此平等益
(三)明无心信谤
38但不净脆弱身终舍于土
信我者无益谤我亦无罪
(四)明普益万机
39口所称名号不思议功德
见闻觉知人皆醒生死梦
(五)明所劝行体
40信谤皆共有利益他力不思议名号
无始本有之行体莫谓现在开始修
七、明本誓普摄
(一)明谬见迷悟
41佛性本一如无迷悟差别
忽然妄念起误认有迷悟
(二)明本为愚迷
42然弥陀本誓布施迷众生
为钝根无智非智慧辩才
(三)明摄定散机
43不简施与戒亦不简破戒
定散共摄护四威仪无碍
(四)明摄无善机
44善恶皆不隔不舍恶业人
杂善皆不生善根不思量
(五)明放下身心
45不修饰身仪亦不饰人目
心不凭计度悟心彻底绝
八、明念佛深旨
(一)明非迷悟法
46无量寿佛之名号诸佛光明所不及
非迷非悟之法故称赞为难思光佛
(二)明生佛一如
47信乐此法时生佛皆不隔
彼此三业不舍离是故名无碍光佛
九、明委身念佛
48止一切思量此身仰凭佛
出入息皆念南无阿弥陀佛
誓愿偈文
我弟子等
愿从今身尽未来际不惜身命归入本愿
毕命为期一向称名不说善恶不思善恶
如此行人依本愿故阿弥陀佛观音势至
五五菩萨无数圣众六方恒沙证诚诸佛
昼夜六时相续无间如影随形无暂舍离
慈悲护念令心不乱不受横病不遇横死
身无痛苦心不错乱身心安乐如入禅定
命断须臾圣众来迎乘佛愿力往生极乐
时众制诫
专修称名行莫勤于杂行专信所爱法莫破他人法
专起平等心莫作差别思专发慈悲心莫忘他人愁
专备柔和面莫现瞋恚相专住卑下观莫发憍慢心
专观不净源莫起爱执心专观无常理莫发贪欲心
专制自身过莫谤他人非专游化他门莫怠自利行
专恐三恶道莫恣犯罪业专愿安养乐莫忘三途苦
专住往生想莫怠称名行专持念西方莫分心九域
专修菩提行莫交游戏友专守知识教莫恣任我意
道具秘释
碗钵
南无阿弥陀佛,信无量名号生命法器心,是即无量光佛德也。
箸筒
南无阿弥陀佛,信无边入众功德生心心,是即无边光佛德也。
网衣
南无阿弥陀佛,信善恶弥陀同摄本愿心,是即无碍光佛德也。
袈裟
南无阿弥陀佛,信除苦无对恼法名号心,是即无对光佛德也。
帷
南无阿弥陀佛,信火变化佛成风来迎心,是即焰王光佛德也。
手巾
南无阿弥陀佛,信一念即灭弥陀多罪心,是即清净光佛德也。
带
南无阿弥陀佛,信回光照行围绕者身心,是即欢喜光佛德也。
纸衣
南无阿弥陀佛,信行住念念坐卧临终心,是即智慧光佛德也。
念珠
南无阿弥陀佛,信毕命念念为期称名心,是即不断光佛德也。
衣
南无阿弥陀佛,信此人芬陀人中利华心,是即难思光佛德也。
履
南无阿弥陀佛,信最下乘最凡夫上愿心,是即无称光佛德也。
帽巾
南无阿弥陀佛,信诸佛诸教密意最顶心,是即超日月光佛德也。
本愿名号中有众生信德众生信心上显十二光德
他力不思议凡夫难思量仰称弥陀名蒙十二光益
南无阿弥陀佛一切众生往生极乐
六十万人颂
六字名号一遍法十界依正一遍体
万行离念一遍证人中上上妙莲华
十一不二颂
十劫正觉众生界一念往生弥陀国
十一不二证无生国界平等坐大会
一称万行颂
弘愿一称万行致果号三字众德源
不蹈心地登灵台不假工夫开觉藏
六字无生颂
六字之中本无生死
一声之间即证无生
本无一物颂
如来万德众生妄念
本无一物今得何事
《念佛金言录》(二)
一遍上人作慧净法师译
一、
他力称名者,不可思议之一行也;
超世本愿者,凡夫出离之直道也。
诸佛深智非所测,三乘浅智岂能窥!
莫留诸教之得道于耳底,唯称本愿之名号于口中。
称名之外不用我心,此云:「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而无我心,此云「临终正念」。
此时蒙佛来迎,往生极乐,谓之「念佛往生」也。
二、
「念佛往生」者,我等众生,无始以来,成就十恶、五逆、四重、谤法、阐提、破戒、破见等无量无数大罪,因此未来轮回无穷生死,六道、四生、二十五有之间,受大苦恼。
然而,法藏菩萨五劫思惟之智慧,证悟名号不思议之法,成为凡夫往生之本愿;十劫以前,此愿成就时,十方众生往生之业,决定于南无阿弥陀佛。
此觉体既显现于阿弥陀佛之名,则有志于厌离秽土、欣求净土之人,不论我机之信不信、净不净、有罪无罪;唯喜得闻如斯不思议之名号,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息断命终时,必蒙圣众来迎,当契无生法忍也,此云「念佛往生」也。
三、
「念佛往生」者:念佛即往生也。
南无者,能归之心;阿弥陀佛者,所归之行。心行相应之一念谓之往生。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之后,不论我心之善恶是非,不用后念之心,此谓之信心决定之行者也。
现在称名之外,不可期临终;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毕命为期也。
四、
名号之外无机法,名号之外无往生。
一切万法皆是名号体内之德也。
然则,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而息断之处得无生忍也,如是领解之一念,云「临终正念」,是则十劫正觉之一念也。
五、
所谓「念佛行者之用心」者,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之外无用心也,此外亦无可开示之安心。
诸学匠所立之种种法要者,皆对治初惑假初之要文也;然而念佛之行者,于如斯之事,皆悉舍弃,唯应念佛。
往昔有人问空也上人:「如何念佛?」唯答「舍」而已,此诚金言也。
念佛之行者,舍智慧愚痴,舍善恶境界,舍贵贱高下之道理,舍怖地狱之心,舍愿极乐之心,诸宗之悟亦舍;一切皆舍之念佛,则契弥陀超世之本愿。如是称名念佛者,无佛亦无我,何况此中种种道理,亦皆无也。
善恶境界皆净土也,此外不求不厌。一切万物,山河大地,吹风起浪之声,无不念佛。
毫无拟议,唯任凭本愿而念佛也。
念佛者,不论安心不安心,但任口称,即是正定业,不违他力超世之本愿,于弥陀本愿,既无缺,亦无余。此外尚有何事可用心乎!
唯还愚者之心而念佛也。
六、
生死者,我执之迷情;菩提者,离念之一心。
生死本无故,学亦不契;菩提本无故,行亦不得。
然而,不学者愈迷,不行者更回。
因此,舍身而行,尽心而修。此理者圣道净土皆同也,故《法华经》劝言:「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观经》亦言:「舍身他世,必生彼国。」
然而,圣道门者:自力之行,故舍身命为道,命存之间,以证佛道。
净土门者:他力之行,故归身命于佛,命尽之后,即证佛性。
然如吾等凡夫者,一向称名之外,无出离之道。
《阿弥陀经》言:「念佛之人,蒙六方恒沙诸佛护念,决定往生,必无疑也。」
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之外,无我之身心。
唯一名号,周遍法界,故名一遍。
七、
春去秋来,难进者出离之要道;
惜花咏月,易起者轮回之妄念。
罪障山高,烦恼云厚,佛光之日,不遮眼前;
生死海深,无常风烈,真如之月,不宿心水。
随其受生,从苦入苦;随其归死,从冥入冥。
六道之衢,无不迷之处;
四生之枢,无不宿之栖。
生死转变,梦耶现耶?
言其有者,云上烟消,虚空无留影之人;
言其无者,恩爱别离,心中有断肠之叹。
芝兰契袂,抱尸悲叹之炎,不解红莲大红莲之罪冰;
鸳鸯衿下,湿眼慈爱之泪,难灭焦热大焦热之业火。
与其徒叹徒悲,人迷我迷;
何不早出三界苦轮之客舍,
速归四色莲台之家乡。
然,苦恼娑婆,非容易可离;
无为境界,非等闲得到。
适遇本愿之强缘,若不急励,更期何生?
他力称名者,不可思议之一行也;
超世本愿者,凡夫出离之直道也。
应忘己信乐,任声称名也。
八、
生死本源之形者,男女和合之一念;
流转三界之相者,爱染妄境之迷情。
男女形破,妄境自灭;生死本无,迷情爰尽。
爱华咏月,造轮回业;起心动念,经地狱炎。
唯一心本源,自然无念,无念作用,缘真法界。
一心变三千,本来不动。
虽然,失自然之道理,抽意乐之恳志;
迷虚无之生死,求幻化之菩提。
如此凡卑之族:
深厌离秽土,欣求净土志;
喜息绝命终,蒙圣众来迎。
称弥陀名号,临终命断时,应契无生法忍也。
九、
五蕴之中,无病众生之病苦;
四大之中,无恼众生之烦恼。
唯背本性一念以来,以五欲为家,三毒为食,受三恶道苦;此自业自得之理也。
然若不自发心者,三世诸佛之慈悲亦不及也
《念佛金言录》(三)
一遍上人作慧净法师译
一、
圣道净土之二门,应详分别。
圣道门者:谈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然我不教此法门于人,不契当今之机。所以者何?返回烦恼本执,有自损损他之失故也。
净土门者:放下身心,乐欲往生。三界六道之中,无一希望也。此界之中,一物亦非要事,置此身于此界中,无有出离生死之期也。
二、
三心者即名号也,故善导大师释「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谓之「称我名号」,故称名之外,全无三心也。
三、
「至诚心」者:舍自力我执之心,以归命弥陀为真实心之体也,是故善导大师释曰:「贪瞋邪伪,奸诈百端。」此即嫌舍众生之意地也,三毒是三业之中意地具足之烦恼也。
「深心」者:善导大师释曰:「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舍烦恼具足之身,以归弥陀名号为真实之体。
然则「至诚」、「深心」二心者,厌舍众生身心二妄,归他力名号之相也。
「回向心」者:自力我执时之诸善与他力名号所具诸善一味和合时,能归所归,成为一体,显现南无阿弥陀佛也。此后上之三心者,即施即废,而唯独一南无阿弥陀佛也。
然则三心者:放舍身心而念佛之外,别无道理也。
其舍身心之相者,唯是声声南无阿弥陀佛也。
四、
「至诚心」言「真实」者,善导大师释曰:「至者真,诚者实。」唯是名号真实也,即是以弥陀为真实之意也,非我心所起之真实心,以凡情测量之法者无真实。所以者何?能缘之心虚妄,故不真实也。故说名号为「不可思议功德」,又说为「真实」也,《理趣经》之首题云「大乐大日金刚阿閦不空宝生真实弥陀三昧耶不空成就经」。
本来真实者,弥陀之名也。
然则「至诚心」云「真实心」者,归他力真实心也。
五、
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乃至无有出离之缘」,而归他力时,种种生死即止也。一切教法若入此位,则解脱生死也。
名号者能所一体之法也。
六、
立「净土」者,为使生起欣慕之心,以劝往生也。劝欣慕之心者,乃为称名也。然则「深心释」者,「使人欣慕」也。闻说净土庄严微妙之相,当发「愿往生心」,此心若发,必称名号;若称名号,必得往生。然则愿往生心者,欲归名号初发之心也。我心者六识分别之妄心故,非净土之因;唯称名号,即得往生也,故名「他力往生」。
七、
「深心释」言「佛遣舍者即舍」,「佛」者弥陀,「舍」者自力我执。言「佛遣行者即行」,「行」者名号。言「佛遣去处即去」,「处」者秽土。言「随顺佛愿」,「佛愿」者弥陀佛之愿也。
八、
言「念念不舍」者,南无阿弥陀佛之机法一体之功能也。或云就机,或云就法,皆偏见也。若知机与法是名号之功能,则就机就法皆不相违。所以者何?机法不二之名号故,南无阿弥陀佛之外,全无能归,亦无所归也。
九、
言「我」者烦恼也,所行之法与我执之机各别故。但有我执,修行不成就,一代之教法是也。善导大师释曰「随缘治病各依方」亦此意也,是自力之善也。
十、
今他力不思议之名号者,自受用智也,故云「佛自说」,亦云「随自意」。
「自受用」者:水吞水,火烧火,松者松,竹者竹;言其体本无生死也。
然众生自迷我执之一念以来,已成常没之凡夫;若归弥陀本愿他力之名号者,还入生死本无之本分也,此云「努力翻迷还本家」也。若不归此名号,争还本分本家乎?
十一、
能归者南无也,十方众生也,即是命浊中夭之命也;然若归常住不灭之无量寿,我执迷情速尽。能归所归,一体不二。成就南无阿弥陀佛,即是「生死本无」之相也。如是领解,谓之「三心智慧」;言其智慧者,舍离自力我执之情量也。
十二、
放舍身心,归入名号,与南无阿弥陀佛一体,谓之「一心不乱」也。然则「念念称名」者,念佛在念佛也。然而我能领解,我能念佛,思得往生,尚未尽自力我执,如是之人,恐不得往生。
若念不念、作意不作意,总而不饰我分,成为唯一念佛,言「一向专念」也。
十三、
本来自己本分非流转,唯因妄执而流转也。
本分者,诸佛已证之名号。妄执无所因、无实体,本不生也。
十四、
世人谓分别自力他力,知胜劣,依他力,可得往生矣,此义不可也。自力他力者初门事也,舍自他位,唯一念佛云他力也。
不论信不信,不论有罪无罪,一切众生之往生,于十劫正觉之时,已由南无阿弥陀佛所决定也。
十五、
自力诸善不离憍慢,故言「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亦释「三业起行多憍慢」。若归无我无人之南无阿弥陀佛,则无可憍之我,亦无可慢之人。此理《大经》说「住空无相无愿三昧」,亦说:「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
十六、
极乐是空无我之净土故,善导大师曰:「毕竟逍遥离有无」,又《大经》说往生人是「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然则名号非青黄赤白色,非长短方圆形,非有非无,亦离五味故,口虽称念,亦不觉有何法味,非凡夫可思量之法,此谓之「无疑无虑」;十方诸佛赞叹此而言「不可思议」。
唯任声称念,则离无穷生死;言语道断之法也。
十七、
自力之时,起我执憍慢之心,所以者何?我能学之,我能行之,我能出离生死,智慧亦增,修行亦进,心思无如我之智者,无如我之行者,妄念炽盛而高己慢人也。若归他力之称名者,无憍慢心,亦无卑下心。所以者何?放下身心,归无我无人之法,无自他彼此之人我,田夫、野人、愚痴、无智,平等往生之法故,是名他力之行也。《般舟赞》言「三业起行多憍慢」者,自力之行也。言「单发无上菩提心,回心念念生安乐」者,劝三心也;自力之行起憍慢故,劝发三心也。
十八、
又说一譬喻,守护信心,以防外邪异见之难中,中路「白道」者,南无阿弥陀佛也。「水火二河」者,我等之心也。不被二河所侵者,名号也。
十九、
《阿弥陀经》所言「一心不乱」者,名号之一心也。
若名号之外求心者,可云「二心杂乱」,不可云一心。
故《称赞净土经》说:「慈悲加佑,令心不乱。」
非机所起妄分之一心也。
二十、
「安心」者南无也,「起行」者阿弥陀之三字也,「作业」者佛也;成就机法一体之南无阿弥陀佛故,三心、四修、五念,皆名号也。
二十一、
因决定往生之信不立故,人皆深叹,此无谓之事也。
凡夫之心无决定,决定者名号也;虽决定往生之信不立,但任口称,必得往生。
是故往生不依心,依名号往生也。
立决定之信,思量当得往生,尚有拘于心品之失。
舍离我心,一向称名,知定得往生,自然起决定之心也。
二十二、
所谓「决定」者,名号也,我身我心皆不定也。
身者无常迁流之形故,念念生灭;
心者妄心故虚妄,不可依靠也。
二十三、
名号者,不论信不信,只要称念,由他力不思议之力而往生;不可以自力我执之心分别计较。
极乐是无我之净土,故以我执不得往生,唯以名号得往生。
二十四、
万法从无而生,烦恼从我而生。
二十五、
生死者妄念也,妄执烦恼,本无实体;然以此妄执烦恼之心为本,以分别善恶之念想,欲离生死,更不可能。念即出离之障也,故释「念即生死,离生死者,即离念也。」以此本来妄心,欲出生死,全无可能。
二十六、
径山有山寺,禅寺也,山麓之塔铭云:「念起是病,不续是药。」法灯国师以此颂文得法。
二十七、
名号亦云念佛,然非意地念,唯称名号而已;譬如称松、竹,自然所成之名也。
二十八、
法然上人言「念声是一」,念是声之义,非意念与口称相混而一,本来念与声一体也。念声一体者,即是名号也。
二十九、
言「念佛三昧」,「三昧」者,即见佛之义也。常途谓定机现身见佛,散机临终见佛,故名三昧;此义不可,此之见佛,皆是观佛三昧之分域。
今言「念佛三昧」者,无始本有、常住不灭之佛体故,名号即是真实之见佛、真实之三昧,故念佛三昧谓之「王三昧」。
三十、
不可于称名之外求见佛,名号即是真实之见佛也。
三十一、
魔者有顺魔与逆魔:有顺从行者心意之魔,有违乱行者身心之魔。此二魔中,顺魔更是大魔。
三十二、
「摄取不舍」四字,释为三缘:「摄」者亲缘之义,「取」者近缘之义,「不舍」者增上缘之义。
三十三、
真实之忏悔者,名号他力之忏悔也,故释「念念称名常忏悔」。
以自力我执之心,全不可立忏悔者也。
三十四、
他力称名之行者,此身虽暂在秽土,心已遂往生而在净土,此旨应各深信之。
三十五、
慈悲有三种:小悲、中悲、大悲。
大悲者法身之慈悲也,今别愿成就之弥陀,以法身之大悲救度众生,故真实不虚;是故《观经》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三十六、
往生者:往者理也,生者智也;理智契当云往生也。
三十七、
「唯信罪福」之人,疑佛五智,以自己执情愿往生故,虽往生,有花合之障。以六识凡情,虽修功德、凝观念;能缘之心虚妄故,所缘之土亦不实。
极乐是无我真实之净土故,以自力我执之善,总不能生,唯弘愿之一行得往生。
然则以凡夫之意乐,不能往生;毕命为期称名号之外,求觅种种意乐者,是不知真实佛法,故不能往生。
三十八、
无心寂静名佛,起意乐者不可名佛;意乐者妄执也。
三十九、
法照禅师云:「念即无念,声即无声。」然则「名号即无名号」。龙树菩萨曰:「为众说法无名字」。
故阿弥陀三字云「无量寿」,此寿无量常住之寿,不生不灭,即是一切众生之寿命也,故云弥陀为「法界身」。
四十、
无量寿者,一切众生之寿不生不灭而常住,故云无量寿,此即所赞之法也;西方之无量寿者,能赞之佛也,诸佛道同之佛故也。
四十一、
人皆思若知南无阿弥陀佛之义即可往生,此甚无谓之事也。非六识凡情可思量之法,但知「领解者即非领解之法」也。故善导大师释曰:「三贤十圣,弗测所窥。」
四十二、
十方三世诸佛赞叹「不可思议功德」,又《大经》说:「诸佛光明所不能及」,光明者智相也;然则诸佛之深智亦所不及,何况以凡夫妄智妄识可思量乎!
唯仰信称名之外,不可求意乐之智慧。
四十三、
南无者,十方众生也;阿弥陀者法也;佛者能觉之人也。六字虽暂开机、法、觉三字,终以三重成一体也。
然则名号之外,无能归众生,亦无所归法,复无能觉之人。是则绝自力他力,绝机法之处名为南无阿弥陀佛。
如火烧薪,薪尽火灭;机情若尽,法自息也。故《金刚宝戒章》云:「南无阿弥陀佛之中,无机无法。」
乃立机法,而论迷悟,此病药对治之法,而非真实至极之法体。
绝迷悟机法,忘自力他力,即名为不可思议之名号也。
四十四、
南无者,始觉之机;阿弥陀佛者,本觉之法。
然则始本不二之南无阿弥陀佛也。
四十五、
一念十念非本愿,善导大师之释可知其意。
文殊菩萨授法照大师言:「经虽有一念十念之文,唯念佛往生也。」
念佛者南无阿弥陀佛也,本来名号即往生也,名号之处无一念十念。
四十六、
往生者初一念也,言初一念犹是就机而论;唯南无阿弥陀佛本来即往生也,往生者即无生也。所遇此法,且云一念;归入三世截断之名号,便是无始无终之往生也。
虽分别临终平生,亦就妄分之机所谈之法门也。南无阿弥陀佛无临终、无平生;三世常住之法也。出息不待入息故,当体一念定临终也。然则,念念即临终,念念即往生。故善导大师释曰:「回心念念生安乐」。
大凡佛法,当体一念之外所不谈也,三世即一念也。
四十七、
「无后心、无间心」者:当体一念之外无所期,云无后心,亦云无间心;即三世一念之义也,总在舍离区区妄心也。
四十八、
念佛三昧者,无形无色,不可得法也。
名号是能成之法,万法是所成之法。故善导大师释曰:「法即薰成三贤十地万行之智慧」。(观经疏.散善义)
弥陀色相庄严,皆是万善圆满之形也。极乐依正二报者万法之形也,来迎之佛体亦是万善圆满之佛,往生之机亦是万善也,万善之外,无十方众生。善导大师释曰:「一座无移亦不动」者,是念佛三昧,即弥陀也,无彼此往来,无来无去,不可思议不可得法也。
四十九、
称名之位即真实来迎,虽云来迎,非有往来,无来无去。凡名号之外,皆幻化之法也。
五十、
《大经》说:「住空、无相、无愿三昧」,此即名号也。我等不修无相离念观法,亦不成自性无念之觉悟。
底下具缚之凡夫,唯放下身心,依凭本愿,一向称名,即是自性无念之观法、无相离念之证悟。此《观经》说:「廓然大悟,得无生忍。」
凡归名号者,功德无不足,此云「无上功德」,亦云他力之行。
五十一、
云罪云功德,凡夫浅智,难以分别。空也上人释云:「智者之逆罪,变为成佛之直道;愚者之勤行,过成三涂之业因。」然则愚者所思功德,智者前之罪也;愚者所思之罪,智者前之功德也。其理深远微细,我等愚痴身,岂能分别乎!
何况善恶二道,皆非出离要道。但以作罪受重苦,作功德生善处故,总劝止恶修善也。
然则善导大师释曰:「不问罪福时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总之,不论罪福,并舍智慧;不惜身命,唯独称名之外,余皆不论。
五十二、
恶二道者机品也,颠倒虚假之法也。
名号者,摄取善恶二机之真实法也。
五十三、
有心是生死道,无心是涅槃城;离生死者,即离心也。
然则赞净土之德云:「无心领纳自然知」,亦释「未藉思量一念功」,或云「无有分别心」。
起分别之念想,故有生死也。
然则心是第一怨,缚人令至阎罗处,不可不慎也。
五十四、
修行佛法有近对治及远对治。
近对治者:临终时正念翻妄念,成一心不乱。
远对治者:道心之人,兼舍一切恶缘也,临终方舍则不及也。
平生所作之事,临终必定现起。故善导大师释曰:
「忽尔无常苦来逼精神错乱始惊忙
万事家生皆舍离专心发愿向西方」
五十五、
厌苦者,苦乐皆厌舍也。苦乐之中,厌苦容易,舍乐则难。以舍乐为厌苦之体,所以者何?乐之外无苦。是故善导大师释曰:「虽言是乐,然是大苦,毕竟无有一念真实乐也。」或释「总劝厌此人天乐」。
然则,乐之外无苦故,厌乐即厌苦也。
五十六、
三界是有为无常之境故,一切皆不定也、幻化也;在此界中,思常住安稳,犹如漫漫波上,欲舟不动,不可得也。
五十七、
「一念弥陀佛,即灭无量罪;现受无比乐,后生清净土。」此「无比乐」者,世人谓世间之乐;非也,此无贪之乐也。其故者,成为决定往生之机者,三界六道中,无可羡、无可贪;生生世世,流转生死之间,悉皆受尽。
然则一切无着,云无比乐也,世间之乐皆苦故。
岂佛祖心愚,而言世间之无比乐乎!
五十八、
乐无别体,苦息为乐;苦无别体,乐息为苦。
五十九、
心外见法名外道,心外置境而起念谓之迷;境灭独一之本分心无有妄念。生起心境各别为二以来,流转生死也。
然则应舍离恶缘恶境也。
六十、
心外置境,止恶修善者,经无量劫不能离生死。一切教法皆言:「入于泯绝能所之位而解脱生死也」。
今之名号者,能所一体之法也。
六十一、
「虽生而死,静待来迎」者:不绮万事,舍离一切,孤独独一谓之死也。
生独也,死亦独也,虽则与人共住亦独也,无可伴之人故。
无心无我而行念佛则是死也;以我之计量而疑往生者,错谬之事也。
六十二、
莫装饰念佛之素质。
念佛者,修相不往生,声相不往生,身相不往生,心相不往生;唯南无阿弥陀佛独往生也。
六十三、
《小经》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并非过十万亿之里数,乃指众生妄念之隔离也。善导大师释曰:「隔竹膜即逾之千里」。唯约妄念云「过十万亿」,并非经过里数,故《观经》说:「阿弥陀佛去此不远」,示众生心之意也。
凡大乘佛法,心外无别法。但圣道门者,修万法一心;净土门者,万法成为南无阿弥陀佛也。万法亦是无始本有之心德,因我执妄法所覆,其体无由显彰。
然弥陀世尊以本愿力,成就一切众生之心德为南无阿弥陀佛时,众生之心德开显也。然则名号者,即是心之本分也,此言「去此不远」,亦云「莫谓西方远,唯须十念心」。
六十四、
迷亦一念也,悟亦一念也。
迷出法性都者,由一念之妄心,故翻迷亦是一念也。
然则一念不往生者,无量念亦不能往生。故善导大师曰:「一声称念罪皆除」,亦释曰:「一念称得弥陀号,至彼还同法性身。」
然而称念能离生死之南无阿弥陀佛,犹疑往生者,犹如正当饮食,尚求止渴药也。
六十五、
衣食住三,则三恶道业也。求装衣裳畜生道业,贪求食物饿鬼道业,构设住处地狱道业。欲离三恶趣,可离衣食住三也。其离三者,离着是也。
六十六、
言「信」者,任凭也,任凭「他人之意」,故谓之「人言」,我等即是任凭于法也。然则衣食住三勿自求,应任天运。空也上人云:「任三业于天运,让四仪于菩提。」此是归他力之行相也。古湛禅师云:「勿烦转破,只任天然。」
六十七、
本来无一物故,于万事勿生实有我物之想,应舍离一切,归入名号也。
六十八、
临终念佛之事者,人皆谓病苦死苦所责,临终不能念佛,有损往生;人人疑之,此无谓之事也。
所行念佛者,佛之护念力也,临终正念,亦是佛之加佑力也;于往生法者,一切功能皆是佛力法力也。
即今念佛之外无临终念佛,临终即平生也;前念是平生,后念是临终也。
故善导大师释曰:「恒愿一切临终时」。
平生不念佛者,临终亦不念佛也。
不可远论临终,应恒常念佛也。
六十九、
虽万法唯一心,然自己不能显其体性,如以我眼不能见我眼;又木虽有火性,其火自身不能烧其木。若向镜者,则以我眼能见我眼,是镜力也。镜者众生本有之大圆镜智之镜,诸佛已证之名号也。故我等凡夫应以名号镜见本来面目,是以《观经》说:「如执明镜,自见面像。」
又,若以别火烧木,木则烧也;今火与木中火,非别体之火。
故万法皆以因缘和合而成,其身虽有佛性之火,不能自烧烦恼之薪,以名号智火之力可烧尽也。
净土门有「离机摄机」之语,应与此合思。
七十、
名号者诸佛已证之法也:三世诸佛证弥陀三昧成等正觉故。法然上人于《大原谈义》释为:「佛觉他之同体大悲,成为弥陀一佛。」(取意)
七十一、
法华与名号一体也,法华是色法,名号是心法;色心不二故,法华即是名号也。故《观经》说:「若念佛者,即是人中芬陀利华。」芬陀利华者莲华也,故法华名《萨达摩芬陀利经》。
七十二、
有人问:诸行往生可否?又,法华与名号,何者殊胜?
上人答:诸行之往生亦可,不往生亦可;名号之胜法华亦可,劣法华亦可。停止世智辩聪,一向念佛之人,善导大师赞言「人中上上人」。
以法华为出世本怀者,经所说也;然释尊于五浊恶世中,出世成道者,为「说此难信之法」,亦是经所说也。随机有益者,皆胜法也,皆佛之本怀也;若无利益者,皆劣法也,亦非佛之本怀也。
念佛法门之外,尚有余经余宗,故有此问。然三宝灭尽之时,岂有一切之教可对论胜劣哉?法灭百岁之机,除念佛外,有何法门可知可学?是故唯应一向念佛也。
此是无道心之问也。
七十三、
净土门中立各种异义者,皆人我执情也;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者无义也。若依义往生者,则可寻之;然往生者,更不义,唯依名号。名号者,不依义、不依心之法故;应止息是非取舍之妄念,唯信「称念者必往生也」。
譬如以火点物,心念勿烧,口言勿烧;然而不依念力,不依此言,唯是火之自性,自能烧物;水之湿物,亦复如是。
然则今此名号,本然自性具足能令众生往生之功德,是故不依义、不依心、不依言;应信「称念者得往生」,故谓之「他力不思议妙行」也。
七十四、
我修学净土法门十二年,未舍自力我执。悟得「不可有心品分别,此心善时恶时皆迷故,不成出离之缘,唯南无阿弥陀佛之往生也。」我从此时放舍自力之意乐,自此以来,见善导大师之释义,一文一句,无非名号功能;始自《观经疏.玄义分》之「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此即是南无阿弥陀佛也;迄至最后,文文句句,皆名号也。
七十五、
一代圣教之所诠显,唯是名号也,所以者何?
天台言:「诸教所赞,多在弥陀。」
善导大师释曰:「是故诸经中,广赞念佛功能。」
《观经》以「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付嘱阿难尊者。
《阿弥陀经》以「难信之法」付嘱舍利弗尊者。
《大经》以「一念无上功德」付嘱弥勒菩萨。
三经及一代圣教,究竟在说念佛。
圣教者教此念佛也,如此知者,应舍诸余万行,归于名号一行,专一称名念佛也。
若偏好学问不念佛,或执圣教不称名,是执千金契券,不取其金也;犹如「日夜数他宝,自无半钱分」。
七十六、
有某尼师,于学而不知之法门则置之自然,常言曰:「虽知而成为不知之身,智者亦还愚痴而念佛。」此意甚契净土法门。
七十七、
善导大师释本愿文曰:「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重愿」者,「重出之誓愿」也。
「本誓」者,四十八愿也。
「重愿」者,重出之念佛往生愿也。释曰「一一愿言」者,亦此意也。
七十八、
善导大师曰:「圣众庄严,即现在彼众,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观经疏.玄义分)
约酬因功德之名号时,十界无差别。
娑婆念佛众生,同列极乐正报。
约妄念分别之凡情时,净秽各别,生佛不同。
七十九、
水入杯中,终有干时;入海不干,且同一味。
吾等命浊,无常之命,若归弥陀,无量寿者,
既无生死,寿同无量,不生不灭,三世常住。
道绰禅师言:
寄花五净,风日不萎;附水灵河,世旱不竭。
八十、
功非功,德非德;善恶诸法皆如是。
故南无阿弥陀佛之外,悉皆不论。
八十一、
名号之外,于我身一切皆无功能;皆诳惑我者也。
念佛之外,余言皆戏论也。
八十二、
「大地之念佛」者:法界身之弥陀名号是酬因之法界功德,若离此者,则无可行之法,亦无可归之处。
此善导大师于《往生礼赞》释曰:「十方诸佛国,尽是法王家。」
故众生念佛,如物依大地。
八十三、
空也上人者,吾先达也,其词常染于心、诵于口:
「心无所缘,随日暮止;身无所住,随夜明去。
忍辱衣厚,不痛杖木瓦石;慈悲室深,不闻骂詈诽谤。
信口三昧,市中是道场;随声见佛,息精即念珠。
夜夜待佛来迎,朝朝喜最后近。
任三业于天运,让四仪于菩提。」
八十四、
有人问:上人往生之后,如何选定遗迹?
上人答:我之遗迹者,以无迹为迹。留迹者为何事乎?世人之遗迹者,财宝与土地,以着相为迹,故成罪咎;我无财宝,无土地,离执着心。
我之迹者,一切众生念佛之处是也。
南无阿弥陀佛
八十五、
或人疑有紫云立空,天散妙华,问于上人。
上人答云:华者问华,紫云者问紫云,一遍不知。
八十六、
一遍上人是势至菩萨化身之事由,唐桥法印携其灵梦之记而来。
上人云:唯念佛是至极之信。因势至而信者,信势至也;若无势至,则不可信耶?
上人如是诫之。
八十七、
上人往生之前月十日之朝,诵《阿弥陀经》而亲手烧尽自己所有书籍,而言「一代圣教皆尽成南无阿弥陀佛」。
八十八、
往生前记述最后遗诫之法门,并重示之:「我往生之后,身投海底。若安心决定者,一切皆不相违;然我执未尽者,则不可如此。得难得人身,遇难遇佛法,空然舍弃求佛道之身者,可愍也。」
八十九、
往生前信众皆请求最后之开示。
上人云:离三业之念佛,虽皆同之,只是文字,不知义理,一念发心亦无之人也。「他阿弥陀佛(真教上人)!称南无阿弥陀佛,喜乎?」他阿弥陀佛不觉落泪。
九十、
上人云:于我门弟者,勿营葬礼之仪式,应舍于野施于兽。但,为满在家众结缘之志者,不在此限
《念佛金言录》(四)
一遍上人作
一、教相章
问曰:圣道净土二门,其相如何?
答曰:先「圣道门」者:谈说烦恼即菩提,晓谕生死即涅槃。
然此法门不契当今之机。所以者何?还烦恼本执,有自损损他之失也,故我所不教之也。
次「净土门」者:放下身心,乐欲往生。三界六道之中,无一希望也,故知万物不足可用。特地思量,于此界中保护此身者,无出离生死之期也。
二、宗旨安心章
问曰:宗旨安心,云何可知耶?
答曰:安心者即三心也,三心者即「名号」也。所以善导大师释「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云「称我名号」。故称名之外,全无三心也。「三心」者,《观经》曰:「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至诚心」者:舍离自力我执之心,归依弥陀真实之体也。是故释曰:「贪瞋邪伪,奸诈百端」矣,是则嫌舍众生意地也。三毒是三业之中,意地具足烦恼故也。
「深心」者:舍烦恼具足秽身,而归弥陀清净本愿为体。是故释曰:「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等也,本愿者即名号也。
然则「至诚、深心」二心者,厌舍众生身心二妄,归入弥陀名号一实之相也。
「回向心」者:自力我执所修诸善,及与他力名号所具诸善,因果合会之当体也。能归所归,一体不离,显现南无阿弥陀佛之时,上来所判三种安心,即施即废,而唯独一南无阿弥陀佛也。
然则「三心」者:放舍身命称名号也。其舍身命之相者,唯是声声南无阿弥陀佛也。
又「至诚心」言「真实」者,释曰:「至者真,诚者实。」菅三品云:「读书习,有训读,有不训读。」今至诚不可训读,名号真实故也。唯是弥陀则谓真实之义,全非我心所起真实之心也。以凡情而所识量法,总无实故。故知能缘之心虚妄而非真实,所缘名号但是真实也。《大经》曰:「惠以真实之利」。《理趣经》首题云:「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摩耶经」,此所谓真实者,即是弥陀佛也。尔以「至诚心」言「真实心」者,即是他力名号不可思议心也。然善恶二道,机品种类,皆颠倒不实,虚妄假法也。他力名号者,即摄善恶二机真实法也。
又释「深心」之文言「使人欣慕」者,凡立净土为欲令生欣慕心也,劝欣慕心为称名也,劝称名者为往生也。若夫有人闻说净土庄严微妙之相,发愿往生之心,此心若发,必称名号,若称名号即得往生也。然则愿往生心者,欲称名号初发心位也。此心者则六识分别妄心,故非净土生因;唯称名号位即是往生也。是则离自妄心,故云「他力往生」也。是故当知欣慕心位全非往生也。又释「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处即去。是名随顺佛教,随顺佛意,是名随顺佛愿,是名真佛弟子」矣。所言「佛」者即是弥陀也,「舍」者自力,「行」者即名号,「去」者即秽土,「教」者即是弥陀佛教,「意」者即是弥陀内证。「愿」者即是弥陀本愿,「真佛弟子」者称名行者也。又释「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所言「念念不舍」者南无阿弥陀佛功能也。或云就机,或云就法,皆是偏也。只知名号功能,不违何义。其所以者:南无阿弥陀佛机法不二法,名号之外全无能归,亦无所归也。
又「回向诸善」者:随喜于名号所具诸善,及与众生自力时诸善一合时也。自力时诸善者,三福九品诸善也。上中六品诸善说自力所成善体,下三品说烦恼贼害相也。然释「一明三福以为正因,二明九品以为正行。」三福九品,共以正因正行善也。又「自力善」者随缘杂善也,故释「随缘杂善恐难生」也。「随缘」等者,心外置境修行也。携外境养心故,心灭境灭,境灭心灭也。「缘」者即我执烦恼也,此所行法,与我执机,其相别故,更不成就,谓之自力诸善也。释「随缘治病各依方」亦此意也。一代教法,八万随情,亦复是也。
又「他力善」者,名号所具善也。他力不思议名号者,自受用智也。佛自说故云「随自意」也。自受用者,水吞水,火烧火,松松竹竹。其体已圆成,本无生死也。然众生虽迷我执一念以来,常没常流转凡夫,无有出离之缘。归依弥陀本愿他力名号,还入本无生死本分也,是云「努力翻迷还本家」也。若不归此名号,争还本分家乎。又其「能归」者即是南无也,亦是十方众生命根,五浊之中命浊之命也。又其「所归」者阿弥陀佛体性是也。若归于常住不生不灭无量寿佛,我执迷情速尽。能归所归,一体不二,显现南无阿弥陀佛,是则生死本无之容也。如是领解,即为三心智慧。
其智慧者,总之离于自力我执情量智慧,放下身心,归入名号,南无阿弥陀佛一体合成之义也,《经》说「一心不乱」是也。然则「念念称名」者,念佛即称名念佛之义也。若念不念,若作意不作意,总而不绮吾我分上,但以口称一念,即为「一向专念」焉。诚以自己本分全非流转,妄想所执即流转也。其本分者,诸佛已证名号是也。故知妄执无所因、无实体,若归名号则除灭也。然世人谓分别自力他力,知于胜劣,依于他力可得往生矣,此义不可也。自力他力者初门事也,舍自他位,唯一念佛云他力也。
阿弥陀佛示现而言:「不论信不信,不谓净不净。一切众生往生,十劫正觉之时,决定南无阿弥陀佛。」尔时舍离自力我执妄心,领解他力本愿深意。自力诸善不离憍慢,故释「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亦释「三业起行多憍慢」焉。归依无我无人之名号,则无可憍之我,亦无可慢之人。此《大经》说「住空、无相、无愿三昧」,亦说「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矣。极乐既是空无我土也,故善导大师释「毕竟逍遥离有无」。又《经》说往生人云:「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然则名号非青黄赤白色,非长短方圆形,非有非无,总非凡夫可思量之法也。是以三世诸佛称赞「不可思议功德」。唯任声称念,则离无穷生死。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法也。
又说一譬喻,守护信心,以防外邪异见之难中,「中路白道」者,南无阿弥陀佛是也。「水火二河」者,我心是也。二河不侵者即名号也。
三、三心经证章
问曰:宗旨三心,其证如何?
答曰:《小经》曰「一心不乱」,所言「一心不乱」者即名号也。若名号之外求心者,可云二心杂乱,不可云一心。
故《称赞净土经》说「慈悲加佑,令心不乱」。当知非从机所起妄分之一心也。
四、心行业三章
问曰:「安心、起行、作业」,其相如何?
答曰:「安心」者南无也,「起行」者阿弥陀三字也,「作业」者佛也。然则三心四修五念皆是名号也。
五、决定往生信章
问曰:纵虽称名号,烦恼具足凡夫,妄念暂无止时,往生得否难决定,如何?
答曰:决定者即在名号也,纵决定往生之信不立,但任口称,得往生也。
立于决定往生之信心,忆当得往生,还有拘于心品之失。往生不依心品,唯依名号也。然则舍离我心,一向归依名号,知可得往生,自然决定往生之信心成就也。
我身心者,无常迁流之形,念念生灭之心,皆以不定也。又名号者,则信不信共称,依于他力不思议力,皆悉得往生也。不可以自力我执心分别计较,极乐国土无我之境故。
夫万法从无而生焉,烦恼从我而生矣。
然则以我执不可得往生,唯以名号得往生也。
凡生死者即妄念也,妄执烦恼,本无实体。以此妄执颠倒之心,欲离生死,更无其理。
有念则出离障,故释「念即生死,离生死即离念」也。汉土天台山应真壁间铭云:「念起是病,不续是药。」法灯国师以此公案得法。
以妄执心,出离生死,全无由也。离念者即南无阿弥陀佛也。
六、念声一体章
问曰:既名号亦云念佛,似用意地念如何?
答曰;呼意地念非云念佛,但是称名号也。譬如世俗云松竹,已成名也。
念者即声义也,故云「念声是一」,此全非意念与口称混言是一,唯是念声一体之义也。念声一体者即名号也。
七、念佛三昧章
问曰:何故名念佛三昧乎?
答曰:三昧者则见佛义也。常途谓定机平生见佛,散机临终见佛也;此义不然,是皆观佛三昧分域也。
念佛三昧者:无始本有常住不灭佛体名号即见佛也。是则真实见佛、真实三昧,故「念佛三昧」云「王三昧」也。
八、念佛三缘章
问曰:念佛之行,谓具三缘,其义如何?
答曰:「摄取不舍」四字即三缘也。摄者则亲缘,取者则近缘,不舍者则增上缘也。
九、忏悔章
问曰:念佛行者,可用忏悔乎?
答曰:忏悔者,但以名号即为忏悔,名之他力忏悔也。以斯义故,释「念念称名常忏悔」。以自力我执心全不可立忏悔者也。
十、念佛利益真实不虚章
问曰:念佛利益甚深,可云真实不虚乎?
答曰:慈悲有三种:一众生缘慈悲,二法缘慈悲,三无缘大慈悲矣。
所言大慈悲者,即是法身慈悲也,正今别愿成就弥陀,直以法身无相大慈悲而度众生,故真实不虚也。
是故《观经》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也。
十一、念佛往生名义章
问曰:往生者,其义如何?
答曰:往者理也,生者智也,理智契当云往生也。
夫虽信罪福,疑佛五智,偏以自性,愿往生者,虽得往生,有华合之障。
又虽以六识凡情,修诸功德,凝于观念;能缘心既虚妄,所缘净土亦以无实体。
极乐世界无我真实国土,自力我执诸善,总不能生;弘愿一行,得往生焉。
然则以凡夫意乐,不得往生;唯须毕命为期称佛名,称名之外,求觅种种意乐,不知真实佛法故,更不得往生也。
又念佛之机有三品。其上根者:虽带妻子、励家业,不着往生。其中根者:虽舍妻子、带于住处衣食,不着往生。其下根者:舍离诸缘得往生也。如吾辈者,既是下根之一分也,若不舍一切,必定命终时耽着诸事,可损往生。常忆常念,应当思量者也。
寻云:《大经》三辈之中,上辈说「舍家弃欲,而作沙门」,违今释义如何?
答云:一切佛法,心品为本。故以心品不着,全是舍家弃欲者哉。若夫居家不著者,可谓上上根人也。此是今就于离着强弱,且分三品。各据一义,并不相违也。
十二、三字相翻深理章
问曰:「阿弥陀」此翻「无量寿」,有深理乎?
答曰:「无量寿」者,言「不生不灭,三世常住」也。是则本有本来一理,人人具足佛性也。
然则一切众生性命,是所证法也;现在西方无量寿佛,是能证佛也。能证所证,应思而知矣。
十三、弥陀名号非思量法章
问曰:知名号义理之行者,易得往生;若不知者,虽行难得往生耶?
答曰:不然。弥陀名号,非以六识凡情可思量法。
故善导大师释「三贤十圣,弗测所窥」矣。
又十方三世诸佛同心赞叹「不可思议功德」。
加之《大经》说「诸佛光明所不能及」焉。
既三世诸佛深智所不及也,何况以凡夫妄智妄识,宁可思量之哉也。
唯领解一切众生往生,决定念佛一法之外,更不可求意乐智慧。若能如是者,则真实行者也。
十四、名号泯绝机法章
问曰:名号则是授与之机令修行法,何云泯绝机法乎?
答曰:言南无者,即是十方众生也;言阿弥陀者,即是法也;言佛者,即是能觉人也。故知六字名号,但暂开于机法觉三字,终以三重成一体也。
然则名号之外,而无能归众生,亦无所归法,复无能觉人也。
是则忘却自力他力,泯绝机法当体,名为南无阿弥陀佛耳也。
譬如火烧薪,薪尽火自灭,机情已尽法自息也。
故《金刚宝戒章》云:「南无阿弥陀佛中,无机无法」矣。
乃立机法,而论迷悟,病药对治之法,而非真实至极之法。泯绝迷悟机法,忘却自力他力者,则是不可思议功德名号者也。
十五、名号始本不二章
问曰:六字名号,是为本觉?亦为始觉?
答曰:南无者,即是始觉之机;阿弥陀佛者,即是本觉之法。
是故当知,始本不二之南无阿弥陀佛也。
十六、一念十念往生章
问曰:或云一念往生,或云十念往生,异论难决如何?
答曰:往生不可依念数,唯依名号一法也。其由云何者:一念十念全非本愿,名号但是本愿也。是以第十八愿不云十念往生愿,唯云「念佛往生愿」也。
法然上人云:「诸师别云十念往生愿,则其意不周。所以者何?上舍一形,下舍一念故也。善导总云‘念佛往生愿’,则其意周。所以者何?上取一形,下取一念故也。」
又文殊授法照言:「经虽有一念十念之文,可云‘念佛往生’也。」念佛者即为往生之法,南无阿弥陀佛也。
然则名号之体,全不应有一念十念算数者也。一念十念之数者,且还机情所论也;全是不干法体之法门也。本愿十念,愿成一念,思而应知焉。
凡往生者初一念也,言初一念,犹是就机所论也,唯南无阿弥陀佛即往生也。往生者则无生也,所遇此一法,且云一念也,归入三世常住名号,无始无终之往生也。
分别临终平生,且约妄分机;南无阿弥陀佛无临终无平生,三世常恒之法。此乃出息不待入息,当体一念定临终也。然则念念即临终也,亦以念念即往生也,
故释「回心念念生安乐」焉。
大凡佛法,当体一念之外所不谈也。当体一念之外更无所期,即云无后心,亦云无间心,是则三世一念之义也。总之舍离区区妄心,可为直视直念者也。
十七、来迎章
问曰:来迎者但局念佛乎?亦通诸行否?若云局念佛者,《观经》九品但说来迎;若复依之总通诸行者,来迎本愿偏被念佛之机?如何?
答曰:来迎佛者,万善圆备之佛体也。往生之机,亦即万善之体也。万善之外非有十方众生,故云诸行往生。诸行之外亦无机情,故总通九品诸善皆说来迎。虽然非云诸行本愿,言往生者就机谈故,普以可云诸行往生也。
言念佛者偏是生因本愿行故,来迎亦偏被于念佛之机。
故愿成就之文,普虽举于诸行,一向之言偏置于念佛一行矣。
名号是能成法,万法是所成法。若知名号所具万法者,诸行悉皆真实功德也;此是以诸行当体即非云真实,名号所摄故云真实也。
所以然者:三福九品诸善皆是福业,而非出离要道,合会名号时自为正因正行也。
阿弥陀佛殊妙相好即是万善圆满之形也,极乐世界二报庄严并所成万法也。
故知称名即来迎,决定应有来迎;名号全弥陀故,称名之位即真实来迎也。
虽云来迎,非有往来,无去无来,不可思议不可得法也,故云「一座无移亦不动」矣。故知无色无形,不可得法,即是念佛三昧也。
十八、无相离念章
问曰:师常言「悟无相离念者,即是念佛三昧也」,其义如何?
答曰:《大经》说「住空、无相、无愿三昧」,则是名号也。
我等不修无相离念之观法,亦不成自性即佛之觉悟。底下具缚之凡夫,唯放下身心,依凭本愿。
一向称名,无我无佛,唯一南无阿弥陀佛也。岂是非自性即佛观,悟无相离念乎。
是以《观经》说「廓然大悟,得无生忍」矣。
故归名号一行,功德无不具足,「无上功德」之金言宁妄谈乎。
诚是他力不思议妙行者哉。
十九、智者逆罪愚者逆罪同异章
问曰:智者逆罪及与愚者逆罪,为同为异?
答曰:以凡夫浅智难分别之乎。
空也上人释云:「智者逆罪变成成佛直道,愚者勤行一念过成三涂因」矣。
然则愚者所思功德,智者前逆罪也;愚者所思逆罪,智者前功德也。其理深远微细焉,我等愚痴身,争可分别之哉。
何况善恶二道,共非出离要道。但以作罪则受重苦,作功德则生善处,是故总劝止恶修善也。
然则善导大师释「不问罪福时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矣。
总之舍于罪福、论谈智慧;不惜身命,唯须一向专称佛名也,是则顺次得脱要行也。
二十、生死涅槃章
问曰:生死即涅槃者,云何可知乎?
答曰:有心则生死道,无心则涅槃城也。
是故离生死者即离心也,离心者即无心,无心者即涅槃,涅槃即净土也。
然赞净土德释「无心领纳自然知」,判「未藉思量一念功」,或云「无有分别心」矣。
从起分别念相以来,迷于无穷生死。心是第一怨,缚人令至阎罗处,不可不慎也。
二十一、远近二种对治章
问曰:总而佛法修行,有远近二种对治。于念佛一行,亦应用之耶?
答曰:最可用也。
所谓「近对治」者:正至临终时,正念翻妄心,成一心不乱,遂往生是也。
「远对治」者:平生所作之业,必定临终现起;临命终时,始而舍焉最难,故须兼舍一切恶缘也。
故善导大师释「忽尔无常苦来逼,精神错乱始惊忙。万事家生皆舍离,专心发愿向西方」矣。
诚夫三界六道,有为无常境,一切悉皆幻化虚妄也。在此界中,思忆常住安稳者,譬如渺漫浪上,欲不动舟而浮,然此义不可也,平生最须舍离诸缘者也。
厌舍之中,苦易厌舍,乐难舍离。
若不厌乐,苦亦难舍。乐即苦因,苦即乐果故。
若夫苦乐俱舍,则为真实厌苦者哉。
释「人天五欲、放逸缚系等乐,虽言是乐,然是大苦,毕竟无有一念真实乐」也。
乐无别体,苦息为乐也;苦无别体,乐止为苦而已。
二十二、无贪乐受章
问曰:既《宝王论》云「一念弥陀佛,即灭无量罪;现受无比乐,后生清净土。」今何劝厌乐乎?
答曰:此无比乐,世人谓世间乐也;不尔,即是无贪乐也。
其故:成决定往生机者,三界六道中,无可羡、无可贪。世世生生,流转生死间,悉皆受尽无穷苦乐,鉴照之则一切苦乐皆是苦也。
然则一切无着,则真实无比乐也。苦乐颠倒,如前应知矣。
二十三、心境一体章
问曰:师常言「心外置境,止恶修善者,经无量劫不可离生死。」此义不明。念佛行者,念净土依正二报境界得往生,尔者如何?
答曰:是且示离念。心外置境起念实是迷也,离念独一则云本分;本分心田,曾无妄念。从起心境各别念想以来,流转生死也。若能缘心与所缘境,永各别者,实不可往生,绝能所位止生死也。任何教法,若入此位,则解脱生死也。
能所一体法,则是南无阿弥陀佛也。
二十四、虽生而死章
问曰:师云「虽生而死,可静待来迎」。生身当体,云何可知死底耶?
答曰:「虽生而死,可待来迎」者:不绮万事,舍离一切,唯独自明,则云死也。生而独也,死而独也;然则与人俱住亦复独也,无可副果人故;唯无心无我而行念佛,是则云死底也。
总他力称名行者,可思虽此身暂在秽土,心既遂往生在净土也。
亦闻他称念佛,我心浮南无阿弥陀佛,则是名号闻名号也,名号之外全无可闻者也。
尔念佛者:行风情不往生,声风情不往生,身举动不往生,心意乐不往生;唯南无阿弥陀佛独往生也。
二十五、往生径路章
问曰:《小经》说「过十万亿」,《观经》说「去此不远」,相违如何?
答曰:指「十万亿」说「去此不远」,故非相违。所以者何?
世界无边对,二十万三十万,才是十万亿也。最在近故,云去此不远也。然则十万亿者,全真实不背去此不远道理也。
又十万亿者化用边也,去此不远者实体边也;体用不二,故非相违也。
他力实体者,周遍法界理,净秽不二,凡圣一如也。
凡大乘佛法,心外无别法,是圣道习,万法一心。净土者,万法成为南无阿弥陀佛也。
虽为万法,亦是无始本有心德,众生所蔽我执妄法,其体无由显彰。
然弥陀世尊以本愿力,彼接一切众生心德成南无阿弥陀佛也;故乘此愿力时,众生心性即开发也。
然则名号是一心本分也,此说去此不远,或云「莫谓西方远,唯须十念心」焉。
尔生当处极乐,而不坏十万亿程;十万亿虽遥,生当处极乐。是故本愿所乘机,名号酬因德,开则十界无差别也。虽娑婆众生,列极乐圣众。净秽不二,凡圣一如,非适今也。
若我执妄法不除,生佛各别,净秽永隔,不可不信行也。
二十六、一念多念章
问曰:罪障无数,不依多念之功,不可往生,如何?
答曰:迷出法性都,依一念妄心;翻其迷情,亦是一念也。然则迷一念迷,悟一念悟。若一念不往生者,无量念不可往生。
故释「一声称念罪皆除」,亦云「一念称得弥陀号,至彼还同法性身」矣。
虽称本离生死南无阿弥陀佛,犹疑往生;譬如虽吃饭,愿止渴药也。
既遇一念无上名号,何期明日?延生无益,唯须急死,是最行者本意也。久居娑婆,欲积多念功之人,多损临终也。
佛法无价,以舍身命为价;不舍身命而无得证利,是云真实归命也。
二十七、离衣食住章
问曰:不离衣食住三,不可往生乎?
答曰:衣食住三,则三恶道业也。
求装衣裳畜生道业,贪求食物饿鬼道业,构设住处地狱道业。
欲离三恶趣,可离衣食住三也。其离三者,离着是也。
然则勿于自求,应任天运也。
空也上人云:「三业任天运,四威仪让菩提」矣,是则归他力行相也。
本来无一物,将求何事。万物如梦幻,勿生实有念。当舍离一切,归入名号也。
二十八、平生临终章
问曰:正至临终,死苦所逼,病苦所逼,不能念佛,可损往生。人人疑之,为是为非?
答曰:所行念佛者,佛护念力也,临终正念亦佛力也;于往生法者,一切功能皆是佛力法力也。
即今念佛之外,不可有临终念佛,临终平生,全非异时。前念是平生,后念是临终也。
故善导大师释「恒愿一切临终时」矣。
平生不进念佛者,必临终不行也。远不疑临终平生,可励念佛也。
二十九、法华名号一体章
或人问云:法华与名号,胜劣如何?
上人答曰:法华与名号,则是一体也。
法华是色法,名号是心法;色心不二,故法华即名号也,何可论胜劣乎!
故《观经》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华」矣。芬陀利华者,即是莲华也。
故法华名「萨达摩芬陀利经」也。
唯止邪论妄法,应一向念佛也。此善导和尚赞「人中上上人」也。
但以法华为出世本怀者,即经所说也。又云释迦佛,五浊恶世中,出世成道者,为说此难信之法,亦是经文也。
随机有益者,皆胜法也,皆本怀也。若无利益者,皆劣法也,亦非本怀也。
于戏!夫余经余宗,转昌转难。三宝灭尽之时,宁可论胜劣哉焉。
《大经》曰:「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
唯成法灭百岁时机,应一向念佛也。
三十、祖师所立深奥章
或人问曰:净土门学匠,流议区区焉。归依何所立,可得往生乎?
上人答曰:异议区区焉,人我执情也。
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曾以无议。因兹往生一路,更不依议,唯依名号。然则止息是非取舍妄念,唯依名号,可遂往生也。
假令思惟法师所劝名号,若信不可往生;犹若称名号者,则可往生人也。
所以者何?譬如以火点物,心念勿烧,口言勿烧;不依此言,不依念力;火之自性,而能烧物。水能湿物,亦以同焉。
然则今此名号本然自性,能令往生。是故不依议,不依言,不依心,称则得往生也,是则他力不思议妙行也,谁不信之哉。
总而自力我执时,憍慢心起也。所以者何?我能学之,我能行之,我能出离生死;如是思惟故,智慧增进,行亦增进;不可有如我之智者,不可有如我之行者;妄念炽盛而自贵贱人也。
若归依他力称名,无我无人法,故无憍慢心,亦无卑下心也。放下身心,更无我他彼此人情。田夫、野客、尼入道、愚痴、无智,平等而得往生之法,是名他力妙行,此偏他力所致也。
夫我法门阿弥陀佛口传也矣,年来修学净土法门,十有一年焉,总以不习失于意乐者哉。然阿弥陀佛示现云:「不可有心品分别,此心善时恶时俱迷故,不成出离之缘,唯南无阿弥陀佛之往生也。」我从此时,放舍自力意乐,领解他力深意。自尔以来,窥善导释义,一文一句,无非名号功能焉。
诚夫三昧觉王弥陀如来,本誓至重矣。和光同尘,今也不忘其往昔,而示本愿深意,可谓愿王直受法门也焉。既是证诚念佛故,可仰可信。
其谁人可疑我家法门哉。机教时乖,难修难入。今此念佛一门,诚是时机相应宗也。
唯须放下诸缘,一向专称南无阿弥陀佛。
三十一、一代圣教所诠章
问曰:一代圣教所诠,可云唯是名号耶?
答曰:一代圣教,所诠唯是名号也。
故《观经》说「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付嘱阿难。
亦《小经》说「难信之法」付嘱舍利弗。
复《大经》说「乃至一念无上功德」付嘱弥勒。
因兹天台释「诸教所赞,多在弥陀,故以西方而为一准矣。」
善导大师释「是故诸经中,广赞念佛功德」。
须抛于诸余万行,归于名号一法者也。
然顷学人偏好学解,而曾无行称名矣。是恐如「为千金券契,不取其金」。犹若「日夜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也。冀学者须留心思量之者也
一、一枚起请文
法然上人作
非中国、日本诸智者所言观念之念佛;
亦非学文悟念心之念佛;
为往生极乐,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而无疑,思「决定往生」而称念之外,无别事也。
但,所谓三心四修者,皆含于「称南无阿弥陀佛,决定往生」之想念中。
此外若存深奥,则外于二尊之怜愍,漏于本愿。
欲信念佛之人,纵使能学一代之法,亦成一文不知、愚钝之身,如同无智之辈,勿现智者之相,唯一向念佛。
以两手印为证。
净土宗之安心起行,以此纸为至极;源空所知,此之外全无别义。为防灭后之邪义,所知记毕。
源空御判
(收录于《大正藏》八三.二三六)
【译注】
此《一枚起请文》可谓法然上人绝笔之「遗言书」,贵重无比。法然上人于八十岁之正月二十五日午时往生,二十三日侍者势观上人请示而白言:「念佛之安心,虽年来荷蒙教诲,尚请恩师亲笔简单地写下肝要之处,兼作未来之纪念。」
法然上人欣喜应诺,随即提笔,以一枚之纸写下此文,并且郑重地以两手盖印,作为证明。此情此景,不禁联想到《大经》发起序中,阿难尊者起请,世尊宣说本愿的殊胜法缘。此文自古以来皆谓法然上人显示「出世元意」之文。所谓「出世元意」即是大势至菩萨之所以示现法然上人而应化于此世的根本精神,亦即究极目的、唯一使命。
此文字少义丰,品高词美,简要易解。净宗宗旨,尽在其中;本愿正意,一眼便知。一种信仰,如此简单明了的显示,实不多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三心五念四修皆南无阿弥陀佛之文
法然上人云:拜见善导大师之释,源空之眼中所见:
三心亦是南无阿弥陀佛,
五念亦是南无阿弥陀佛,
四修亦是南无阿弥陀佛,
三心五念四修皆俱见南无阿弥陀佛也。
(《大正藏》八三.二三六下、二七二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镇劝用心
(汉字原文)
证空上人作
1睡而明一夜,报佛酬因之榻即明;
觉而暮一日,弘愿内证之里即暮。
2根力顽莫生却虑,佛摄下根之誓已成;
行业乏莫致狐疑,经要十念之言是验。
3急励乎喜,正行精进故;
懈倦乎快,正因圆满故。
4徒论机善恶,不忘于正觉之强缘;
益搁自堪否,可仰于深重大悲耳。
【译注】
此《镇劝用心》之文简洁扼要,意味无穷;可谓本愿之心要,他力之精华,安心之极致,化用之良方。
此文分为四段,其所显示者:
第一段生佛不二机法一体
第二段第十八愿圆满成就
第三段业事成办安心满足
第四段不顾自身唯凭弥陀
然此文乃「日式中文」,故有人不易领会,试解译如左:
1一夜之眠,卧在弥陀救度之床;
一日之醒,行在弘愿功德之中。
2根机虽劣莫顾虑,弥陀救度下根之誓愿已经成就;
念佛虽少不须疑,大经乃至十念之约束已经灵验。
3努力称名可喜,念佛之正行精进故;
懈怠疲倦亦快,往生之正因圆满故。
4莫徒然谈论自己是善是恶,而忘失弥陀无条件之救度;
应舍自己能与不能之计度,完全凭靠弥陀深重之大悲。
又,小栗宪一法师将此文修饰成词赋的体裁,而作其所著《净宗教旨》的总结,文词雅丽,甚易朗朗上口,如左:
1睡去一夜兮,卧在光明摄取床;
醒来一日兮,坐在常行大悲场。
2根机虽劣兮莫卑下,佛有拯救下根之大悲;
行业虽疏兮莫疑虑,经有乃至一念之要文。
3称名可喜兮,佛恩报尽故;
不称亦喜兮,业事成办故。
4宜顾身之分限兮,
勿忽佛之冥见兮。
证空上人法号善慧,乃法然上人的上足弟子;可谓宿缘深厚,其来有自,有十一面观音示现之称。十四岁时即不肯接受戴头帽的成人仪式,而主动请求进入法然上人之门剃度出家,法然上人喜获麒骥,欣然为其剃度,提携膝下,亲自调教。其生性俊逸,慧解天然,一旦见闻,无不悉皆通达。亲炙上人有二十三年之久,具承法然上人的宗义;于善导大师之《观经疏》特别喜好,深加钻研,经常阅览,曾读破三部。法然上人撰述《选择集》时,负责勘文之役;并尝代替上人前往当时宰相藤原兼实的府第讲说净教。又曾为天皇、皇太后授戒,历代天皇曾先后赐以「弥天国师」、「鉴知国师」等徽号;而此《镇劝用心》即是应当时道觉亲王之请所写。其德行学识之厚,深受皇室尊崇。
法然上人往生前曾交代弟子们,若于法义有不知,可询问证空上人;其受法然上人之器重可知。
其往生之正因满足,而正行亦精进,每日称名六万遍,虽至半夜亦不睡眠,晓更即起而暗诵法门、称念佛号,未曾懈怠。七十一岁时预知时至,于十一月二十六日早上即披袈裟,与大众同声读诵《阿弥陀经》,诵毕便敷演净土法门,之后于本尊前向西,念佛至正午,合掌端坐往生,灵瑞亦多。
其所创建之寺院有十一座,著述甚富,有百卷之多。弟子颇盛,皆各主一方。
(《大正藏》八三.四○五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白木之念佛
证空上人作慧净法师译
自力之人者色彩之念佛也:或以大乘之悟彩色,或以甚深领解彩色,或以戒彩色,或以调静身心彩色。有定散色彩之念佛则往生无疑而欢喜,无色彩之念佛则不得往生而悲叹;此之悲喜皆自力之迷也。
《大经》所言法灭百岁之念佛,《观经》所言下三品之念佛,皆是毫无彩色之「白木之念佛」也。善导大师释本愿文之「至心信乐」谓之「称我名号」,亦是成为白木之心也。
《观经》下品下生之机者,佛法世俗二种善根皆无之无善凡夫故,毫无彩色也。何况死苦所逼,已成茫然,三业皆无正体也。一生皆是恶人故,平生之行皆无可凭;临终死苦所逼故,止恶修善之心,大小权实之悟,不能措心;起立塔像之善,此仪不契;舍家弃欲之心,此时难起;实是「极重恶人,无他方便」也。虽然教其领解他力,念名号之不思议;然而被苦所逼,次第失念之故,转教口称而言:「汝若不能念者,应称无量寿佛。」此时虽然意业茫然,然而十声称佛,声声消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蒙「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之益。此义者:就机而论,毫无道心,亦无定散之彩色;只随善知识之教,别无贤能,是白木之念佛而往生也。譬如牵幼儿之手而书写文字,岂小儿之高名耶!下下品之念佛,亦复如是:只随善知识及弥陀之意,但以口称而得往生也。弥陀之本愿特殊,苦行难行之愿行,皆为五逆深重之人故,五劫兆载之愿行,缩于失念位之白木之念佛,无穷之生死缩于一念,僧祇之苦行成于一声也。
又《大经》所言三宝灭尽时之念佛,亦是白木之念佛也。其故者:大小乘之经律论,皆隐于龙宫,三宝悉灭,阎浮提之冥冥众生,唯恶之外,无善之名,教导戒行之律藏先灭故,依何而有止恶修善之心乎!说明菩提心之经卷亦灭故,依何经而发菩提心乎!世上无知此理之人,亦无习知之道。故唯有定散色彩皆失之白木之念佛、六字之名号,住于世上也。善导大师言:「尔时闻一念,皆当得生彼。」此机之一念十念而往生者,佛法外之人,只以白木念佛之力而往生也。
由当时大小经论兴盛故,彼时众生,虽有上根利器之人,然而下根之我等,与三宝灭尽时之人无异;世犹佛法流布之世,而身独三学无分之机也。虽有大小经论,无勤学之志;如斯无道心之机者,虽遇佛法,亦无其益。虽生佛法流布之世,然而既不能持戒,亦难修定慧,正显示机之愚劣无道心也。
虽如是愚身,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者,佛之愿力悉皆圆满故,此即白木念佛之益也。就机而论,安心起行,诚然甚少,前念后念皆愚也。妄想颠倒之迷,随日而深,日夜皆被恶业烦恼所吞缚之身中所出之念佛者,虽烦恼不灭、亦毫无定散色彩之称名,然前念之名号中,摄尽诸佛万德故,能生不受心水泥浊所染之无上功德也。
不顾此心,信称念必生,而常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者,即是本愿之念佛也,此名「白木之念佛」。
念佛之行,不论机之净秽,不论罪之轻重,贵贱智愚,但称念者皆得往生之行;而自力根性之人,以定散之色彩为指南,无色彩之念佛则以为不得往生而视为徒然。莫作此想,应舍自力根性,而向他力门。若能如是,则证悟大乘之人、深入经藏之人、净持戒律之人等,其所念佛,皆不违于本愿,此之分别,应善加明辨。(《敕修御传》第四七卷)
【译注】
证空上人十四岁进入法然上人之室,成为常随给仕之弟子,于净土法门彻入无遗。为令时众易闻易知故,常以「白木之念佛」之喻,说明本愿念佛之义。
「白木」即是原木之意,未加任何颜色之彩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自然法尔章
亲鸾上人作慧净法师译
言「自然」者:「自」者:「自然而然」,非行者之计度,自然而然之语也。
「然」者:「所令然」,非行者之计度;是如来之「誓愿」故。
言「法尔」者:如来之「誓愿」故,所令而然,谓之法尔。此「法尔」是「誓愿」故,皆无行者之计度。故「他力」者,以「无义为义」,应知。
言「自然」者:是「本来所令然」之语也
我闻曰:「弥陀佛之誓愿,本来非行者之计度,是依‘凡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者,必来迎接之誓愿’也。行者之或善或恶皆不虑,此谓之自然。」
誓愿之作用者:是誓愿使我等成「无上佛」也。
言「无上佛」者:亦「无形相」也。亦「无形相」故,名为自然;若有形相,则不名为「无上涅槃」。
我闻曰:「使知形相亦无,始名之为弥陀佛。」
言「弥陀佛」者:是为使人知其乃是「自然」之作用也。
知此道理之后,此「自然」之事,不可常论议也,若常论自然者,则所谓之「以无义为义」者,岂非尚有其义耶!
此是佛智之不可思议也。
(《大正藏》八三.六六八中)
法然上人云:有「法尔」之道理,如炎升空,水下流;果中亦有酸有甘,此皆法尔之道理也。
阿弥陀佛之本愿者,誓言「以名号引导罪恶众生」故,唯念佛者,佛来迎接,是具备法尔之道理也。
(《大正藏》八三.二三八上)
《末灯钞》第十二章云:所谓弥陀本愿者,誓言「称名号者,迎生极乐。」
(《大正藏》八三.七一六上)
《叹异钞》第十一章云:称此名号之人,必来迎接之誓愿。
(《大正藏》八三.七三○上)
【译注】
亲鸾上人二十九岁之前在比叡山修天台之行,二十九岁时遇到法然上人禀受净土教法,五十八岁时生病发高烧昏迷三天,在昏迷中发现到自己长久以来的自力心仍在,亦即四十三岁时即发愿要读诵净土三经各一千部,用以回向供养其因时代战乱、饥馑而死去的众多亲戚。此种心态一直深植心中,直到此次藉着昏迷才被发觉,同时体悟到善导大师所言「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以「自信教人信」之外,有何不足、有何功德比这更大而须诵经之助行?所谓闻其名号,威神功德;专行念佛,不须助业。此五十八岁时才完全纯然地进入第十八愿的他力世界。
此《自然法尔章》乃亲鸾上人思想圆熟的八十六岁之老年时期所述,并于八十八岁时再度缮写,补入于《三帖和赞》之后作为总结,故此章亦可谓亲鸾上人之绝笔
南无阿弥陀佛
佛教书籍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