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佛教的修行方法
    下篇:佛教的修行方法

    前言

    非常谢谢贵纪念堂理事长吴侠民先生,昨天、今天一再给我介绍。我非常感谢有此机会

    到多伦多来为侨胞们讲佛法,同时也觉得非常难得的有醒华日报的总编辑简许邦先生担任翻

    译。今天星期一,所以听众没有昨天多,请各位尽量坐向前排,把你们和我的距离拉近些,

    因为佛教徒向法师们请教和学习,称为亲近善知识,意思是亲切地接近被你们尊敬的人。

    修行的意义

    今天的讲题是「佛教的修行方法」。很多人认为修行是出家人到山里去,或是关起门来

    在寺院里才能修行。事实上修行二字固为佛教名词,但在每个人日常生活里也都用得到。修

    就是修理、修正或修持。我们房子坏了破了要修理,家具破了坏了要修理,同样的,我们的

    生理行为或心理行为如果不常检点的话,我们也会渐渐变成坏人。中国的曾子所讲的「吾日

    三省吾身」,就是说我们应该每天检讨自己的行为。每天若都这样反省的话,纵有错误,也

    容易随时改正。至于「修持」,是修正、修理而且要持之以恒,日日时时,乃至每一秒钟都

    要修行。有些人做了错事,当天或能觉察,且有悔意,到了第二天又会再错,他没有勇气和

    决心把自己改正过来,那便不是修行。修行则一定要在发觉自己有错误之后,加以修正、修

    理,并且应该切切实实地照修正过的行为继续努力下去。所以我们说修行要反省自己:不该

    做的事不再做,该做而尚未做的事,应该就开始去做。

    修行的器量

    从佛教立场讲修行,有大器和小器之分,也就是大修行和小修行之分。中国的孟子曾

    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以人的立场看,如果能独善其身地修行,已经不

    错,真正能达到这种程度,并不容易,可是在我们佛教来说,这尚是小乘。所谓小乘是对大

    乘而言,大乘不但自己要修行,而且要兼善天下,帮助所有的人都能修行。譬如说:我们现

    代的交通工具有很多种类,从脚踏车一直到飞机,从水陆到空中,有大有小。但脚踏车只能

    载一人,而且走得很慢,坐火车则快些又可以载很多人,有时还必须乘轮船或飞机。所以大

    乘和小乘,事实上就是说自修自度的人,是乘用小的慢的交通工具,自度度他的人,是乘用

    大的快的工具。能自度已不容易,自度度他当然更不容易。譬如说:自度不了而度他者,就

    像不会游泳的人,看见有人掉下水喊救命,便跳下水中去救人,结果救不了人,反而自己也

    淹死在水里。因此要做大乘也好,做小乘也好,最基本的原则是切实的修行。修小乘也得先

    学修行小乘的方法,好像买不起飞机的人,至少先要有钱买辆脚踏车。不论小乘或大乘,修

    行是第一。

    修行的层次

    我们在一刹那间就做大乘菩萨,是办得到的,不过,大乘并非与小乘对立,大乘之中必

    包含了小乘,同时也包含了凡夫的人及天,所以大乘的本身共有五个层次:(1)人,(2)天,

    (3)声闻,(4)独觉,(5)菩萨。修行是一步步上去的,大乘不是比小乘显得高超,乃在于发

    心的伟大,他们修行是为了度众生,而非仅为自己求解脱。世界上有很多宗教家、思想家,

    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而专门批评其他宗教或其他思想是害人害世的魔鬼邪说,佛教则不必反

    对任何宗教及思想。在佛教的立场看,一切方法只要是在道德行为上有用的,都是好的,不

    过是有深浅高低的不同而已。昨日有位李先生,对我说他信道教,也信佛教,他认为佛道是

    相同的,问我可否同时修行?佛和道的基本立足点应该是相同的,但在修行的方法上及最终

    目标的证果上是不同的。虽然是同一立足点,由于方法不同,出发后的力量不同,得到的结

    果也就不同了。从同为一个劝善行善、造福人群的立足点上,佛教可以承认一切的宗教家、

    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乃至一切行业的一切好人,都是佛法的一部分,因为佛

    教承认他们各有其本身的价值,可是他们所用的方法,因对象不同,程度不同,结果也不

    同。大乘佛教的特点,是教你先发广大心,发心之后,你仍得根据你的程度来修行。你要先

    认清那一样方法适合你的趣兴和性格,或者那一样是你所能接受吸收的。那么,那一方法对

    你就是好的,不论高低,都是大乘法门。

    现在,我们把五个层次的修行阶段,一一讲解下去。

    (一)人

    我们不可好高骛远,也不可小看自己,因为各人都有他们现在的立场和现在的程度。诸

    位曾否听过「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你们信不信一个杀了很多人或牲畜的人,把刀

    一放,就可以成佛?假如真有这样的事情,佛教便不值得信仰,佛也不足尊敬了。不过,这

    句话的确没有讲错,因为「立地成佛」的意思,是指如果能够把屠刀放下,不再杀生,从此

    即能开始一步一步地接近于佛,一点一点成功为佛。

    还有一句话,「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意思是说,我们向海中一直游出去;或者在海

    中浮沉漂流下去,是上不了岸的,只有当我们希望登岸而掉过头来时,就朝著岸的方向了,

    掉过头来虽非立即登岸,但已面对著岸并且向岸接近,那是不容置疑的事。因此,我们发心

    要成佛,必须先从我们现在的立场和程度做起。

    我们是人,成佛就必得从人的本位开始,如果人尚不能做好,成佛自是不可能的。

    (二)天

    「天」,是指各国家、各民族、各时代的一切宗教所信仰的对象及所向往的境界。宗教

    殊少不求升天,中国道教所谓「白日飞升」「长生不老」「羽化登仙」,都是要升上天去,

    西方的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也都要求升天,但假如连人还没能做好,能不能升天

    呢?的确,有的宗教认为只要信仰神,并且有幸被神选中的话,纵使做再多坏事,也能蒙神

    赦免而得救升天,这种说法,是不合乎逻辑的,应该说成:你做好了人,再信仰神,就有升

    天的可能。很多人都说佛教是主张出世的,其实,佛教更重视入世,如果没有入世的基本道

    德的训练,便不可能出世。很多人看到我做了和尚,而问我:「喂!和尚,如果人人都做了

    和尚,人类岂不会在这世界上消灭了?」遇到这种场合,通常我会反问他:这世界上有几个

    像我这样出家的人?」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可能出家和适合出家的。佛教固然愿度尽一切众

    生,离苦得乐,解脱生死,而事实上并不能使得所有的世人都出家。所以佛教认为先有好的

    在家人,才会产生好的出家人。如果做父母不尽父母的责任,做儿女不尽孝道,做师长不尽

    师道,做朋友不尽友道,这种人成为佛教徒的资格是有问题的,出家更有问题。唯有能完成

    做人的基本要求,才能进一步考虑是否适合出家修行,因此,做人既是升天的基本条件,也

    是成佛的基本因素。

    (三)声闻

    「声闻」,是出世的,是把人做好了,做完美了之后,走上出世之路。但出世并不一定

    要出家,因此在声闻里有四个不同的阶段,我们称为:初果须陀洹(七返生死),二果斯陀

    含(一返生死),三果阿那含(不还生死),四果阿罗汉(解脱生死)。从第一果到第三

    果,在家人都可以达到,第四果在家人也可以到,但到了那阶段,自然而然会摆脱世俗一切

    名利权势等欲望而出家去,此时,一切烦恼以及贪欲心、嗔恨心、不明是非之心都断了,便

    真正做到了出世,也就是对于世间的物欲──财产、眷属,乃至自己的身命,均己没有了我

    及我所有的系缚心,这时才真正到了阿罗汉的境界。所谓解脱的意义,是不受任何思想及物

    质行为的影响,生活在身心自在、生死一如的境界中。所以请不必担心著说:「如有一天人

    人都到了第四果,世界上就没有人了。」我告诉你们:假如我们人人都是无烦无恼、无有苦

    痛的阿罗汉,岂不好吗?但是这一天的出现并不容易。

    (四)独觉

    「独觉」,事实上独觉和声闻是一样的意义,但由于修行入门的不同而异其名。声闻是

    听到佛说法、僧说法或从经典中看到脱离生死的方法而修行证果的。

    独觉则是在没有佛教的时代,没有佛经可看的时代,也没有什么人说佛法的时代,从自

    然界某种现象的启发,得到佛法的真理及开悟解脱的。这两种都叫做出世间道,也叫做出世

    的佛教。对一般人来说,实在是并不容易的事。

    (五)菩萨

    「菩萨」,菩萨是最伟大、最崇高的,但也是最平易的,因为从普通人一开始相信佛

    教,就愿意照著佛教所说的成佛方法去做,这便是初发心的菩萨。所以成菩萨要比成罗汉容

    易。不过,菩萨分成五十三阶段,从最初一层到最高一层──佛的阶段,要经过五十二个层

    次。初开始,我们要做个好人,希望人家也成为好人,不管你是否真有力量帮助他人得到幸

    福,只要你心里确是如此希望,这种心就是菩萨心了。现在请问诸位,比如这座房子发生火

    警了,外面警铃在响,到处是烟,此时你怎么想?我想,最初的反应,是想自己如何逃出

    去,这种只是关心自己安危而不顾他人的人,是不能称为菩萨的。如果有人首先考虑到,如

    何使得老弱妇孺离开火宅,而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这人就是菩萨心肠了。地藏菩萨曾

    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又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他的最大志愿是到地狱

    去救人,而不在于自己成不成佛。这一点很重要,最初信佛的人,希望成佛,是必要的,当

    你信佛修行有了相当基础之时,就要教你把成佛的念头搁在一边了,因为,希望成佛的念头

    虽好,仍是一个「有我」的妄想,所以你如希望自己成佛,你将永远不能成佛。有我的观

    念,即是自私心,有自私心而能成佛,那就岂有此理了!菩萨先要试著忘了自己,专为他

    人,接著虽然终日为救他人而工作,却把能救的自我,被救的对象,以及用以救人的智慧及

    事物,也全部忘了,那才真是菩萨。

    修行的方法

    对修行者而言,一位高明的师父是不可缺少的,他可使你少走许多冤枉路,更不致走错

    了路。在修行的准备工夫而言,节制五欲,是很重要的。这是由于五官的媒介而产生的种种

    不好的心理活动。这些由五官反应而生的种种是修行的障碍。所谓五官的反应,是指眼所

    见、耳所听、舌所尝、鼻所闻、以及身体所触,而使心里产生了喜怒哀乐种种情绪,这就叫

    做五欲。因此,修行的人,对日常物质上的生活要淡泊,不可被声、色等五欲所迷乱,然后

    才能讲到主要的修行方法。

    大乘菩萨的主要修行方法,叫做六度。六度是用六种方法由有生死有烦恼的凡夫这一

    边,到无生死无烦恼的那一边去。也就是从生死的苦海到达涅盘;从烦恼的凡夫转成菩提。

    就如乘坐一艘具有六种器具设备的船,航向对岸成佛的路上去,这就叫六度。

    (一)布施

    六度第一是「布施」,布施是最容易的方法,通常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钱也无

    力的人怎么办呢?那你从旁用嘴说两句好话好了,哑子呢?那就只要心想这是好事,我若有

    能力一定去做,人家做好事,我也满心欢喜。可是如果有人,不出钱出力,专门叫人去做好

    事、帮忙人,是否也算得是布施?事实上他劝人为善的行为,即是出力的布施。世界上行善

    布施的人,并不全是富翁,甚至所谓同病才能相怜,自己有痛苦有困难,觉得需要人家帮

    助,因此见到别人有痛苦困难,便也希望有人去帮助。有人厌恶不肯出钱做善事、布施的富

    人,而称之为「为富不仁」。其实富人的钱,如果不是横财,原是由于舍不得用钱,把一个

    钱一个钱省下来,积聚而成富人;如果把钱全用了出去,他就成不了富翁。所以我们应该劝

    富人布施,但不可挖苦他。

    布施有二个对象:一是布施贫穷的人,即是帮助需要救济的人。另一是布施宗教团体,

    即是佛教说的佛、法、僧三宝。我在纽约曾对学生说,你们要多多布施给三宝,有一个学生

    嘻嘻笑起来,我说:「你笑,是不是因为我是三宝中的出家人,我要你们布施,要你们不可

    贪心,结果把钱都给了我?」他说是的。诸位有没有想到为什么要布施三宝?佛教说布施三

    宝比布施穷人功德来得大。我们用钱救助人,是希望以一个钱救十个人,还是希望一个钱救

    不了一个人?布施给三宝,三宝所做的事是,帮助所有需要救济的人得到佛法。因为人类的

    真正痛苦,不在于缺少物质。佛教的重点是帮助人们在心理上解决痛苦、解决烦恼,这是彻

    底解决痛苦的方法。布施给三宝,三宝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解决重大的问题,所以布施三宝比

    布施穷人的功德来得大。也有人说,出家人不做生意,也没有钱布施给人,是不是也修布施

    功德?告诉诸位,布施并不全是用钱,而且,用钱财布施只是小布施,用佛法智慧布施才是

    大布施。因为救济人身的困难是小布施,救济人心而得解脱生死的痛苦是大布施。昨天与今

    天,我在此地就是做的大布施。

    (二)持戒

    第二「持戒」,持戒不仅仅是守清规的意思。持戒的本意是:所有不该做的坏事应该戒

    除,已戒除的坏事不应该再做;没做过的好事应该去做,已做过的好事应该持续不断地做下

    去。总而言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三)忍辱

    第三「忍辱」,忍辱不但要忍受一切侮辱,而且要忍受一切痛苦,更要忍受所得到的快

    乐。如果能忍受痛苦、忍受快乐的话,就是我昨天所说的「八风吹不动」的境界了。

    (四)精进

    第四「精进」,精进是为了我们肉体的生命和佛法的法身慧命。所谓肉体的生命,是指

    血肉之躯的生活现象;佛法的法身慧命,则是我们的信仰所赖以延续的活动现象。为了神圣

    的悲愿,我们要花最大的努力,不灰心、不退缩地做下去,便是精进,假若没有精进的精

    神,便可能凡事虎头蛇尾,或者一曝十寒。那么,无论是对日常的生活,对身体的维持,以

    至信仰生活的修持,不是半途而废,便是萎靡不振,无法达成预期的目的。

    (五)禅定

    第五「禅定」,我教禅定,分成三个步骤,也可说分为三个阶段,而达到三种不同的境

    界。第一是身心平衡,第二是物我合一,第三是物我双亡。

    (1)身心平衡,就是使我们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理。做到了,我们便是正常

    而健康的人。

    (2)物我合一,是一般宗教经验所希望达到的境界。即是我和世界万物合而为一,

    凡是中西历史上的大哲学家及大宗教家,都可能达到这一阶段。

    (3)物我双亡,只有禅才能达到这一目的。禅,就是教你达到「无」的境界,无,

    并非等于没有东西,而是没有之中,一切都存在,可又并不等于物我合一。

    物我双亡是到了真正开悟之后,觉得我们这个世界完全是假的,虽然是假的,

    世界还是照常存在。在此三阶段之中,我们又可以用三个名词来解释。

    1.身心平衡是小我的阶段。即是平常所感到的正常心理状态之下的平静安逸的

    自我感。

    2.物我合一是大我的阶段。此我的存在和宇宙万物的存在合而为一,不管上帝

    在我心里或我在上帝里面,都是大我的观念。

    3.物我双亡是无我的阶段。既无小我,也无大我,只是清楚地、自然地、活泼

    地、无碍地存在。

    诸位不要以为修禅定必须要坐在那里的。修禅定有许多方法,静坐只是一种基本方法而

    已,禅的开悟,并非只靠静坐,只是开始时,需要静坐的基本训练。

    实际上念佛、诵经、忏悔、礼拜、祈祷,无非是要使心力集中,而禅的初步工夫,便是

    如何训练你的心力集中。所谓「诚之所至,金石为开」,「诚」;便是心力集中。心无旁

    □,只有一个念头,集中在一个念头,这就禅定的初步工夫。所以诸位不可把禅定的范围看

    得太狭小,禅定是包括一切修行方法在内的,禅是通于大小三乘及显密二教的。

    (六)智慧

    第六「智慧」,智慧包括有三个项目:闻慧、思慧及修慧。闻慧是经由眼耳所见所闻的

    一切修行方法而得到的启悟。思慧是看到、听到、或学到东西以后,加以慎思明辨的工夫。

    修慧是从修行前面所说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及禅定的五种方法中所得的悟境。

    以上六种修行方法,是一体的,其重心则在智慧上。不过,想要得到真正的智慧,则必

    须兼修其他的五种方法。如果撇开其他五种,仅修其中一种,譬如说老是打坐的话,纵能开

    悟,悟也不会深的。

    在此,我要告诉诸位,为什么六度把智慧放在最后,因为佛教的一切修行方法,无非希

    望修行者的最终目标是智慧,得到了智慧,即是开了悟,开悟可使人们摆脱烦恼。如果想得

    到智慧,一定要解除自己的烦恼,烦恼解除了,智慧自然出现,智慧出现了,烦恼便解除,

    这是循环而互为因果的,所以修行越深悟境越高,智慧越深烦恼越薄。

    最后为诸位祝愿,身心愉快,法喜充满。

    一九七七年十月廿四日(星期一)讲于加拿大多伦多市中山纪念堂

    简许邦录音•张刘佩珍笔录

    三、在家居士如何学佛

    佛学与学佛

    很多人都以为佛学很不容易懂,因为专门性的名词太多、经典太多、论书太多、教理思

    想的派别也太多,初进佛门的人,颇有望洋兴叹而不知何取何舍的困难。即使是专门以研究

    佛学的学者而言,也很难找到几位精通全部佛学而了无疑问的人来。因此,佛学两字,对于

    一般人来讲,的确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其实,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宣讲的佛法,是将他亲自体证到的如何成佛的方法,告

    诉了我们。他的目的是希望一切的人,都能依照他教的方法来修学,他没有希望他的教义,

    被视为一派哲学的体系,当然不会希望学者们把他所证得的佛法,看作一门学术,放到研究

    室和图书馆里去,让人家用科学方法去研究它。

    所以,从佛教的根本之理而论,只有学佛,没有佛学。学佛,是信仰佛教的目的,唯有

    学佛,始有转凡成圣而至成佛的可能;佛学,是研究的一门人文科学,它能告诉我们佛教在

    形态和地域上的演变,以及在思想上的发展,也就是将佛教的教团史和教理史,作各种角度

    的分析和考察,而视之为佛教的考古学、社会学、文学和哲学,它并不负有劝人信仰和实践

    的责任。

    一般人所说佛教的难懂,应该是指的佛学,而不是学佛。因为,释迦牟尼佛当时向弟子

    们宣说的佛法,如果是难懂的话,他的教化,便不可能普及到各阶层去,即使现在,我们从

    比较原始的佛经中,仍可体味到,释迦佛陀的教义,相当朴实,与一般人的生活行为有密切

    关系。所以,我敢向诸位肯定地说,学佛很容易懂,大家以为难懂的,是指佛学。凡一桩事

    物,历史久了,在它上面堆积的东西,必然越来越多,清理这些堆积物,便是一门深奥的学

    问,假如要想从这些堆积物里,找出最简单、最根本、最平实的方法,来让大家实行,便是

    学佛的工作,可是,要做这番找的工夫,也非普通的人能够办到。这就是我们身为法师者的

    责任,法师们应从难懂的佛学之中,找出易懂的学佛的方法,来告诉广大的群众及佛教徒。

    因此,我们要弄清,佛学虽难,学佛却易。佛学的研究,虽非释迦佛陀设教的目的,站

    在文学的立场,对佛教作学术性的研究,仍是值得鼓励的。不过,对于广大的信众而言,佛

    经不是让你研究的,而是教你照著去实践的,实践佛的教义,便称为学佛。

    学习成佛的方法

    佛教,当然不是唯物论的宗教,却是无神论的宗教。不像其他一神论的宗教,虽然也有

    各种对于道德生活的教训,那是为了求得神的眷顾和救济,信徒们才去遵守那些所谓神的启

    示,因为他们相信他们所信的经典中记载的神,是宇宙间唯一的、至高的、至大的、至尊

    的,人们除了接受神的启示,没有别途可以选择。

    所以,他们是为信仰神有权威,而遵守道德生活的教训,他们无权因为遵守道德生活而

    求达到与神同等的地位,甚至也无权向神要求,非把他们救济到天国去不可。

    这在佛教,颇不相同,佛教以为,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是由我们生活在这环境中的每

    一个人的业力感得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的无数生死之中,造作了相同相类的行为,结

    果,便形成一个让我们共同来接受和生存的自然环境。所以,佛教不承认宇宙间有任何绝对

    权威的神。

    佛教,同样强调信仰的重要,那是信仰释迦佛陀所说的法──成佛的方法,绝对正确,

    绝对真实。可是在你信仰之后,便该照著佛陀所示的方法,来实行于你的日常生活之中。因

    此,佛教徒虽将佛陀视为崇拜的对象,与他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宁可说是佛陀的教法。

    依照佛陀所示的生活方式来做,渐渐地,便能达到解脱一切身心苦恼的目的。佛陀,是从一

    切的身心苦恼中得到了解脱的人,也是至高、至大、至尊的超世界和超宇宙的伟大人格,但

    是,佛陀的伟大,虽充满于时间与空间,却不占固定的时空位置,所以,人人可以成佛。

    释迦佛陀在世的时代,随缘开示,应机教化,所说的佛法很多,归纳起来,不出戒、

    定、慧三个项目的范围,我们学佛,其实就是学这三项。世间可学的东西很多,那些都是苦

    乐相对的、有限的、得失交替的,变动无常的,所以佛教称其为有漏之学。戒、定、慧名为

    三无漏学,学这三项东西,可以防止所得成果的漏失,继续学到佛的程度为止。戒、定、慧

    虽分三个项目,事实上有连锁的关系,如同一物的三个支点,缺一不可。要想求得智慧,须

    先有禅定的工夫,如希望得到禅定工夫,须先有持戒的宗教生活;持戒的宗教生活越清净,

    越可助成高深的禅定,在深定之中,便能产生超人的智慧;回转头来,再以智慧的判断和选

    择,来指导持戒的宗教生活,来监别禅定工夫的深浅和邪正。

    戒

    戒的定义是:有所不为,有所不得不为,它含有训诫、规劝、警告、指导等意思。通常

    的人,仅以为佛教的戒是消极地防止犯罪,事实上,那只是就有所不为的一点而言。这点固

    然重要,站在大乘佛教的立场,有所不得不为的积极态度,更为重要。损人利己和损人不利

    己的行为,佛教徒不可有,此为消极的要求;自利利人乃至损己利人的行为,佛教徒不可没

    有,此为积极的要求。一个初信佛教的人,当做到第一点要求,信佛学佛较久的人,必须从

    第一点进展到第二点,第一点是止恶,第二点是行善;止恶是自利,行善是利他,有了自利

    的基础,而不推展利他事业的话,便无从达到成佛的目的。因为,戒的内容,是从「贪」、

    「嗔」、「疑」的凡夫行为,净化复转变为「喜舍」、「慈悲」、「智慧」的圣者行为。

    佛教的戒,虽因出家与在家的分别,而有繁简不同的要求,对在家居士而言,共有,不

    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五条,称为五戒。此与其他宗教一样,凡是宣誓

    信仰佛教的人,从开始接受佛教信仰的同时,便也接受了作为佛教徒行为标准的五戒。因为

    这五戒是「贪」、「嗔」、「疑」三种心理行为,藉身体四肢及口舌行为所作的具体表现,

    故其虽为在家戒,实际上也是一切佛戒的基准。佛是人格的究竟完美者,没有完美的人格作

    基础,便无从成佛,因此,佛教的五戒,也是人类道德生活的共同要求。

    (一)不杀生:

    佛教的戒杀生,虽与素食主义有关连,却并不等于素食主义。佛教鼓励少吃动物的肉乃

    至不吃动物的肉,是基于戒杀的要求。如果不是我亲手杀的,不是特别为了我想吃肉而教他

    人杀的,不是他人为了我想吃肉而杀的,便不禁止。而且,佛教的戒杀,固然是为了对一切

    有生命的,施予爱护的慈悲心,最主要的是不可杀人。假如你不预备将来杀人,希望将来不

    犯杀人罪,这条杀戒是应当受持的。

    (二)不偷盗:

    除了以正当的谋生方法,取得合法的利润报酬之外,不贪取不义之财,乃是不偷盗的定

    义。为了警策我们,勿要从贪图小便宜,在金钱方面与他人纠缠不清,而演成吞没公款、收

    受贿赂、侵占他人财物等的罪行,这条戒是应该受持的。

    (三)不邪淫:

    除了正式夫妇之间,正常的性关系之外,不乱伦、不破坏他人的家庭、不沾污他人的妻

    女、不妨害社会的风化。总之,把男女的性关系,视为夫妇之间的责任和义务,乃是不邪淫

    的定义。为了维护家庭的和乐、子女的幸福、社会的安宁、自身的健康,这条戒是必须受持

    的。

    (四)不妄语:

    此可分为大小两类,通常的说谎、戏笑,是小妄语。为了名闻利养,自己不是圣者而妄

    称是圣者,是大妄语,在家居士冒充圣者的不是没有,可能性却很少的。因此,诸位居士也

    能受持这条戒了。况且,为警惕我们不要变成搬弄是非的人,不要被人看作不可信赖的人和

    口不择言的人,也应该受持这条戒的。

    (五)不饮酒:

    酒的本身并没有罪恶,饮酒的人也不一定是坏人,甚至世界上有很多宗教,以酒来作为

    人和神之间的媒介。禁酒乃佛教的特色之一,原因是饮酒能使人的心智浑浊,过量则能使人

    趣于狂乱如兽或愚疑如泥的状态。佛教是个强调求智慧的宗教,酒性与智慧的原则背道而

    驰,所以主张禁酒。事实上,也唯有不饮酒的人,能够经常保持头脑的清明。在今日的社会

    中,多一分清明的头脑,便多一分成功的可能性,既然要求在驾驶交通工具之前不可饮酒,

    在有重要的会议之前不可饮酒,在重大的决策待考虑之前不可饮酒,又何妨乾脆把酒戒掉

    呢?

    与戒、定、慧的三无漏学,对照起来,贪、嗔、疑被称为三毒,由于这三种毒物为害,

    不易行善,纵然行了善,也不能持久、不会达到纯洁的程度,三毒好像是三个大漏洞,能把

    善行的功德漏掉,为了补好这个大漏洞,唯一的方法,便是修学三无漏学。最初著手修学之

    处,便是持五戒,能持五戒,至少能将三毒的毒焰压住,然后再用禅定和智慧的水,来把三

    毒之火彻底熄灭。

    五戒是戒除五项恶行,五项恶行与三毒的相互关系,即是身、口、意的相互关系,可用

    一张图表来说明:

    由贪、嗔、疑的三种心理行为,表现为身及口的动作,便成为五种恶行。五戒的功能,

    是从外表的身及口的动作,加以禁止,使三毒的心理活动,得不到向外表现的机会,同时用

    禅定的工夫使它平静,又用智慧加以观察、分析,渐渐地使之转变为喜舍、慈悲、智慧的活

    力。这便是戒的定义:从「有所不为」而做到「有所不得不为」的地步了。其前后的关系,

    也可用图表加以说明:

    定

    贪、嗔、疑的特性是由心理活动,而表现于身及口的动作,再藉身及口的动作,发泄于

    人、事、物等的对象。戒的功能,是约束身及口的动作,定的功能,是将向外散漫的种种心

    理活动,拉回到内心,并且使之安静而至于物我合一,乃至物我双亡的心理状态。但是,定

    的功夫,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因此,定的修学,可分为九个要点和两重层次来加以说

    明。

    第一重层次-在平常生活中用功

    (1)坚固的信念:无论做任何事,无信则不立,当在对自己的立场和能力了解之

    后,也会明白何者能做与何者不能做了。不能做的事,不要动妄念,能做的

    事,应该建立自信心,勇往直前地做去了。同时要考虑到那件事的本身,是

    否值得去做,是否有去做的必要,也当听听他人的忠告。如果对那件事的了

    解已够深切,那么,对于那件事的一定要完成,一定可以完成,建立信心。

    有自信和信他的信念之后,便可冲破一切难关,百折不挠地来进行你的事业

    了。诚之所至,金石为开,坚固的信念,可产生无比的力量。

    (2)冷静的思考:凡在从事一项工作或任务之前,应当多作准备,孟子所说:「

    豫则立,不豫则废」,通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开始得顺利,

    必须多作事先的准备。在准备阶段,就应该考虑到实行的步骤,和可能发生

    的情况。到了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则要随时审察、检点缺陷、纠正错误。好

    的情况要设法使之更好,坏的情况要设法使之改善。这种判别力和决断力,

    均系来自冷静的思考。

    (3)安详的言行:一个人如果希望被人视为有品德的、可让人尊敬和信赖的人,

    他就必须谨慎他的言论和行动,一个轻言狂语和轻举妄动的人,他是得不到

    好评的,当然也不可能促成伟大的事业、博取崇高的社会地位。

    (4)专注的精神:不论做任何事,如果精神不专注,纵然做成了,也不会是杰出

    的。中国有一句谚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意思是说:工作和职

    业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如果你能在你从事的那一分工作或职业上,全心

    全力,将整个的身心投注进去,便可能使你成为你这一门行业中的最杰出者。

    第二重层次-坐禅的原则和要诀

    (1)坚信修行的方法:在你实际进行坐禅之前,对于你所学到的方法,一定要有

    绝对的信心。你要相信佛陀不会骗我们上当,也要相信指导你坐禅的老师,

    是从亲身的经验中过来的识途老马,你是一匹小马,跟著老马走,绝对不会

    有问题。当然,谁是值得被你信赖的老师,是重要的,如果你对他的信心不

    够,对他指导你的方法,半信半疑,你就不要跟他学,否则那将对你有害无

    益。

    (2)思考修行的情形:修行禅定,不能没有检点和考察的工夫。要留心每次坐禅

    时,发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现象,有的使你觉得轻暖舒畅,有的使你疼痛难

    受,有的使你欢喜,有的使你恐惧,这些很可能发生在一个初学坐禅者身上

    的情况,如果你自己能够明白其原因,是最好,否则,你当随时请教你的老

    师,他会帮助你,使你安下心来继续修行的。

    (3)调身:定的工夫的表现,是在身、口、意的三方面,也可以称为身定、口定、

    心定。要达到这三定的目的,便得从调理它们著手。调身,是使身体完成一

    种适合于坐禅要求的正确姿势。

    (4)调息:坐禅时的呼吸,要细、要长、要均匀。

    (5)调心:把向外冲击、浮动和散乱的心念,收摄起来,最初的方法,是以念头

    看住念头,最后做到被看的念头不起了,能看的念头也不见了,清清楚楚有

    一切外在事物的存在,内心却是寂寂静静地不波不动,好像镜子的镜面虽映

    现出镜外的各种或动或静的景物,镜面的本身是静寂不动的。但是,这样的

    工夫,说来容易,得来却颇不容易。

    一般的人,从第二层次的坐禅工夫,可以得到第一层次的四点功力。不从第二层次中下

    工夫,第一层次的功力,便强不起来。我虽把它们分作两个层次来说明,其实是一体的两

    面。同时,我也常向跟我学禅的人强调,静坐有三样好处:(1)能使身心健康,(2)能使头

    脑清明,(3)能使人开悟。入定与开悟,当然不是容易的事,至少它能强健你的体魄,坚实

    你的心力,助成你所努力的事业。

    现在将我为美国佛教会周日坐禅会所拟的「坐禅须知」,抄录如下,以供有心学习静坐

    的读者参考。

    坐禅须知

    (一)、坐禅的准备:

    (1)坐垫:四方形宽大松软及圆形高约四寸的坐垫各一个。

    (2)场所:整洁、寂静、肃穆神圣的室内。

    (3)时间:精神饱满之每晨,起床漱洗之后最佳。每日定时进行,每次二十分乃

    至四五十分钟。在饱食、暴饮、性行为、激烈运动之后,以及疲倦欲睡、正

    午中夜之时,不宜坐禅。

    (4)饮食:每餐以八分饱为佳,食后暂作三十分钟休憩,开始坐禅。

    (二)、坐禅的方法

    (1)调身法

    1.坐法:

    a结跏趺坐(Ⅰ)吉祥坐-右足架于左腿上再以左足架于右腿上。(Ⅱ)金刚坐-

    左足架于右腿上再以右足架于左腿上。

    b半跏趺坐-右足置于左腿下,左足架于右腿上。

    c交足坐-左右二足随意交叉平放。

    d椅子坐-整正坐于椅上,两足自然垂直。

    e日本坐-两膝长跪、两足向后伸直足尖相叠,腰干伸直,坐于两足跟上。

    2.手式:二掌向上左掌置于右掌上,二拇指轻轻相接,中间成圆形。

    3.身姿:左右摇动数次,以确定坐姿的平稳,背脊骨伸直颚

    向内收。

    4.视线

    a闭目-精神饱满时。

    b注视正前方一公尺处或壁之一点-略感昏沉时。

    c闭目及注视交替使用。

    (2)调息法

    坐下后作数次深呼吸,最后一次吸入丹田(下腹部),便恢复平常呼吸。

    (3)调心法

    数息观,调息后即由一至十,反覆地默数呼吸。a出息观;b入息观

    慧

    慧是包括知识范围的「认识心」和「检择力」,知识不能涵盖慧的内容,从知识可以升

    华到慧的领域,佛教不是知识的宗教,却是使知识升华为智慧的宗教,那是因为除了肯定世

    间的知识之外,更著重在超知识的「悟」的经验下而获得智慧,智慧便是由悟而得的超知识

    的「认识心」和「检择力」。不过,慧的获得虽在于悟,慧的寻求,仍不能离开知识,它有

    「闻」、「思」、「修」的三个连环性的步骤:

    (一)闻慧──虚心学习:

    佛教徒修行成佛的方法,称为学佛,在烦恼没有断尽以前的人,称为住于「学地」的

    「学人」,并且每天应该记诵四句话:「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

    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也就是说:如果你有成佛的愿望,你当断尽一切的烦恼,救度无数

    的众生;如何断烦恼?怎样度众生?那就非得学习种种方法不可了。因此,对于佛教徒而

    言,有一天不成佛,就得有一天学习,假如最初你是一个没有学习兴趣的人,当你对佛教产

    生信心之后,你便不会不学了。

    闻慧的学习方式,是用耳朵和眼睛等的官能。听人开示佛法,讲解经论,是用耳朵;自

    己阅读佛教的经论,看佛教道场的庄严神圣和僧尼的威仪齐整,是用眼睛。凡此种种,只要

    能够使你的身心得到若干乃至少许益处的,均称为闻慧。

    进一层,悟性高的人,或者修学佛法有了相当工夫的人,他们可以从与自然界各种现象

    的接触之中,学习到佛法,也能从人与人的平常应对接谈之间,学习到佛法,尤其在中国禅

    宗的记载,这种例子特别多。因此佛法不一定在佛经之中,世间的一切事物、一切现象,才

    是真实的佛法。不过,人们最初理解佛法,需要通过佛经的说明而已。

    (二)思慧──缜密研究:

    对于已经听到和看到的东西,应该下一番研究的工夫,来消化它们,将你从各方面学得

    的东西,当作没有经过处理的原料,然后,依照你的理解程度,分类研判,把你觉得适合你

    程度及当前用得到的,接受下来。被你怀疑的东西,你尚无法理解的东西,或者觉得无关紧

    要的东西,便把它们搁置一边,作为参考,当你的程度高升到某一阶段之时,现在以为没有

    用,不合理的东西,也正是那个阶段觉得最有用、最合理的东西。因此,佛教徒的学习态度

    是精密而且客观的。

    (三)修慧──实际体验:

    学以致用,把学到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出来。慧的表现,是全部身心的实际体

    验,它与知识的最大不同者,知识可以贩买,可以现买、现卖,一般的知识分子,可以把学

    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慧则不同,慧是身心内在的体验,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清楚,所谓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可以传授如何获得慧的方法,慧的本身乃是无法传授的。又所谓

    「大智若愚」,正因为慧不是知识,无从说明,所以有大智慧的人,很可能是不善于辩论的

    人,但他必定是有完美人格的人。如果要认识「慧」是什么形态,也许可以从考察一个有道

    之士的实际生活中,得到若干印象。

    修慧,修什么呢?修习如何获得慧的方法。关于这一点,我己告诉了诸位:从闻、思所

    得的慧,指导我们持「戒」和习「定」,便是修慧的具体内容,再由持戒和习定,产生更强

    的慧力,如此循环不已,最后,便是最高、至尊、无上人格的完成──佛陀。

    一九七六年五月九日讲于美国佛教会佛诞法会四、小乘当真不好吗?

    中国是大乘佛教的再生地区,所以中国的佛教徒,不喜欢小乘一词,一谈就是大乘法门

    的菩萨道与菩萨行,如果被人戴上了小乘人的帽子,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事实上,大乘精神,固然伟大,小乘佛教,也就当真不好吗?

    小乘人的缺点,端在自求解脱,而此解脱之道,却非佛果的圆满,所以被大乘佛教斥为

    「自了汉」斥为「焦芽败种」。其实,凡是信仰佛教,而达于圣位的境界,他自己解脱了,

    也必影响他人走向解脱之道。辟支迦佛是小乘圣者,但如有人供养了辟支迦佛,便可有愿必

    成,也将必可得到解脱之道;佛时的诸大弟子,都是大阿罗汉,阿罗汉是小乘,但是除了少

    数的例外,绝对的多数,无不尽其所能地去度脱有缘的众生。许多的阿罗汉,当他们尚未证

    果之前,专事修持,一旦「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之后,便去积极地为僧团大众服务了,比

    如沓婆摩罗子,即是最好的例子,再如舍利弗、目犍连、富楼那、迦留陀夷等,在他们的行

    谊之中,根本看不出所谓「自了汉」的惰性来。相反地,中国的大乘佛教,比如禅宗的祖

    师,主张于未悟之前要寻师访道,参得个「入处」之后,倒要在水边林下去长养圣胎了。这

    种大乘精神,岂能不算自了?当然,禅宗的开悟,只是悟得一个「入处」,并非即是证果

    (即使也有可能证得大乘贤圣的阶位),所以开悟的人,未必已能决定不再退转,所以他们

    仍要如理修持,长养圣胎,而不立即广度众生。

    中国佛教之隐于山林,而与人间隔离者,与禅宗的风气,有著深长的影响,虽然禅宗之

    隐于山林,仍能吸收新的份子,但此总不能算是大乘佛教所独有的精神。南传的是小乘佛

    教,如说小乘只管自度而不度他人,南传佛教应该早已灭亡了,实则竟又不然呀!

    大乘佛教的义理之高超,境界之广大,这是无可否认的,也是值得我们大乘佛教徒所引

    以为荣的。但是中国佛教之未能将大乘精神充份地表达为实际的力量,也是无可否认的事

    实,甚至以大乘佛教的招牌作为掩护,竟把小乘佛教的美德也拒之于千里之外了!

    大乘经论中,每皆呵责小乘,但是也有赞叹小乘的。大家都在好高骛远地「迷信」大乘

    佛教(未解大乘胜义,未能如实而行者,仅仅以耳代目,仅仅拾人牙慧,岂不等于迷信),

    实则尚不足以衡小乘人的心行。故我希望中国佛教徒们,应该返身过来,重新肯定小乘的精

    神,再谈大乘也不为迟(其实,原始佛教中,根本没有大乘与小乘的问题)。

    《涅盘经》中说:「五篇七聚,并是出家菩萨律仪。」

    五篇七聚是比丘戒,比丘是声闻众,所以严格地说,比丘戒是小乘戒,比丘也是小乘

    众,比丘之成为大乘众,乃是由于菩萨戒而来,但是比丘成了大乘菩萨,仍不能因了大乘戒

    而废弃小乘戒,以此可见小乘戒的重要性了。

    《菩萨戒本经》中说:「若作如是言:菩萨何用声闻法为?是名为犯。何以故?菩萨尚

    学外道异论,况复佛语。」

    《地藏十轮经》中说:「三乘皆应修学,不应骄傲,妄号大乘,谤毁声闻缘觉乘法。」

    小乘乃是大乘的基础,如果抛弃了小乘,而光谈大乘,除非是大权示现,那就要求升反

    堕了。可惜,今世的中国佛教徒们,尤其是出家弟子,竟在大乘的外衣下,两头落了空,中

    国佛教的衰微,原因即在于此,如果再不猛省回头,便要不堪设想了!同道们,不要自欺欺

    人,自我陶醉罢!试问:我们表现了那一点是独有的菩萨精神?除了素食之外,又有多少成

    绩比小乘佛教表现得更好?

    有人说,大乘佛教是东方文化的遗产,到如今我们这些大乘佛教徒,竟是破落户的守财

    奴了,甚至连守的责任都未能尽到哩!如果再不反省,我们将成大乘佛教的罪人了。

    五、佛子能拜鬼神吗?

    我们中国人信佛,大部份是神佛不分的,其实那些神佛不分的佛教徒,如果严格地说,

    他们不是佛教徒,而是神教徒。不过他们之有宗教的信仰,仍是根源于佛教的关系,所以他

    们本身,不会否认他们信的是佛。

    既然神佛不分,他们所崇拜的对象,也就很复杂了,凡是泥塑木雕油漆墨画的偶像,不

    论什么名目的偶像,都在他们的崇拜之列。一般浅知者批评佛教的「满天神佛」者,也就是

    指的这一现象。

    事实上,他们并不是佛教的正信弟子,他们也没有归依三宝,如果归依了三宝之后,他

    们就不会如此的「迷信」了!因在三归之中,就有三项规定:

    (1)尽形寿归依佛,不归依天魔外道。

    (2)尽形寿归依法,不归依外道邪说。

    (3)尽形寿归依僧,不归依外道邪众。

    既然不得归依外道,自也不会再去崇拜外道的神像了。再说,一般人所拜的鬼神,都是

    低级的,都是不辨善恶的,敬他者未必得福,逆他者必定招祸,其实那些鬼神,多半是厉鬼

    之类的邪灵所化。

    但是邪不敌正,只要我们归依了三宝,这些邪灵,自会□迹,在《灌顶三归五戒带佩护

    身咒经》中说,归依三宝之后,即有三十六位鬼神之王,随逐护助。

    如能再受五戒,每持一戒,即有五位护戒天神,随逐护身。因此,在《佛说消灾经》中

    又说,一人因受五戒,吃人鬼即不敢近身。可见凡是归依了三宝的佛弟子,一般的邪灵鬼

    神,不唯不敢受礼,并且还会遥遥地逃避哩!

    不过依照《优婆塞戒经》中说,在家的佛弟子们,为了护持舍宅与身命,可以祭祀诸

    神,如果为了恭敬诸天拥护佛法的功德,供养礼拜,也是可以的,并也可以礼拜世间国王、

    长者、贵人、老者、有德之人,但那仅为恭敬,而非归依。

    在家人,在俗随俗,但却不得因随俗而流俗,而去敬信外道,宣说邪法。同时,礼拜天

    神,也仅限于拥护正法的天神。否则的话,便要失去归依三宝的身份了。

    至于出家人,无论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绝对不可礼拜任何鬼神,

    寺院内虽然庄饰护法伽蓝的神像,僧人也不得礼拜,否则便是犯戒。

    六、观世音菩萨

    (一)前言

    今天是观世音菩萨的圣诞日,所以向诸位介绍伟大的观世音菩萨。这对圣严本人来说,

    尤其感到无限的亲切和无限的赞仰,因我自幼至今,无一天不是沐浴在这位大菩萨的恩光之

    中。

    我生而病弱,由我母亲虔信观音而得不死。我的兄姊皈依理教,我也参加过理教的法

    会,理教虽非正宗的佛教,理教的信仰中心「圣宗古佛」,其实就是观世音菩萨。我在童年

    出家时的江苏南通狼山,其所奉的大圣菩萨,原系唐高宗时代由西域来华的一位高僧,名叫

    僧伽,据《宋高僧传》的记载,他曾现十一面观音像,所以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我少年时

    很笨,虽不像佛世的周利盘陀伽,佛经说他三个月诵不会一首偈,教他「扫帚」两个字,记

    住了扫字便忘了帚字,记住了帚字又忘掉了扫字,但他毕竟由于佛陀的有教无类而证到阿罗

    汉果。可是,据我母亲说,我到了六岁才会讲话,到了九岁才开蒙读书,当我十三岁出家之

    际,仅仅是个初小四年级的小学生。可是,出家之后,师父讲给我听的第一个故事,便是向

    观世音菩萨求智慧得智慧的事例:宋朝的永明延寿禅师,因修法华忏法二十一天,梦见观世

    音菩萨以甘露灌其口,便得无碍辩才,他著有《宗镜录》一百卷及《万善同归集》,乃为佛

    教史上的不朽名作,他的地位之高因此可见。

    所以我的师父教我每天早晚,至少要拜二百拜的观音菩萨,我拜了半年多,边拜边作观

    想:观音大士手执杨枝,以甘露清凉净水,洒在我的头上,因此,我对厚厚的一本《禅门日

    诵》在数月之间就背熟了,当时连我自己也有点意外地吃惊。后来我到了上海,狼山的下院

    大圣寺,天天做经忏,适巧静安寺创办佛学院,现在我们善导寺的监院妙然法师及知客守成

    法师,也是当时负责院务及管理的人员。我要求师长上人送我去求学,上人则说我的程度太

    差,纵然送我去了,第一是考试不会录取,第二是即使录取了,我也听不懂课。我在失望之

    余,每天夜里起来礼拜观音世菩萨,过了半年,我终于达成求学的目的,做了静安寺佛学院

    的插班生。这使我又是一次意外的欣喜。

    民国三十八年春天,在前所未有的大动乱局面之下,我加入军队到了台湾,以我当时的

    身体状况,有的同学认为不消三个月,就会在军中拖死,但在我的心中始终没有离开观世音

    菩萨,往往利用行军及晨操跑步的时间默念观世音菩萨,所以我也经常都在观世音菩萨的慈

    光照顾之下。军中一住十年,最后退役,随东初老人重行出家之后,我的愿望是求菩萨赐我

    一个静修用功的道场,所以天天礼大悲忏,念观音大士圣号,当时有几个朋友都认为我的愿

    望是注定要落空的,在台湾这个地方,有一些长老上座,要求一个理想的用功之所尚不容

    易,何况我是一个初出家的人呢?当时我对台湾的佛教界,可用「人地生疏」四个字来形

    容,在无从找人资助道粮,也无从探听何处容我安身静修的情形之下,竟由于浩霖法师的偶

    然介绍,以及悟一法师的从旁协助,使我认识了高雄山区美浓镇的两位尼师,因此去朝元寺

    一住就是六年多,若非悟一大和尚把我请来本寺,我尚可以在那里继续掩关下去。

    由于我自己如上所说的经历,我对观世音菩萨的有求必应,那是深信不疑,也是感恩不

    已的。

    《二》观世音菩萨的出典

    现在我们再从藏经中检阅关于说到观世音菩萨的许多资料。释尊化世之际,在各大乘经

    中,说到诸大菩萨之处极多,就以佛在灵鹫山的法华会上,便有八万多位大菩萨,重要的也

    有十八位,观世音菩萨是十八位大菩萨之一。但是,在印度、在西域、在越南、在日本、在

    韩国,特别重视观世音菩萨的信仰,这从各地古代佛教美术的表现中,发现所有的绘画及雕

    塑,以观音圣像占有多数的比例,可以得到证明。尤其在我国,西藏的密教中心,便是观音

    信仰,没有观音便没有西藏的佛教。至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的民

    间,以及南洋的华侨,他们尽管可以不知有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却无一不信有观世音菩萨

    的。所以俗说:「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可见观音菩萨之于佛教中的地位和观念,对

    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来说,仅次于释迦世尊与阿弥陀佛。就是由于这位大士和我们这个娑婆

    世界的众生特别有缘,寻声救苦,有求必应。至于这位大士的出典,反而很少有人注意了。

    虽然,信仰的本身,并不一定要理解它的道理,只要依照佛的开示,知道观音菩萨是有

    求必应的,救苦救难的,信仰他而祈求他,你就可以得到灵验。但是,信仰的维系和发扬,

    必须要有事实的例子及理论的基础来支持。所以今天我才选择了本题,来向观世音菩萨的诸

    位弟子们介绍,便得已经信仰的人更加虔诚,也使尚未信仰的人赶紧信仰。

    观世音菩萨在梵文佛经中称为「阿缚卢枳帝湿伐逻」(Avalokitesvara),在中文佛典

    中的译名,有好几种,竺法护译为「光世音」,鸠摩罗什的旧译为「观世音」,玄奘的新译

    为「观自在」,中国通用的则为罗什的旧译。我们中国人好求简约,一般略称为观音。但照

    梵文原义,尚可译作「观世自在」、「观世音自在」、「□音」、「现音声」、「圣观音」

    等。

    我们中国通常多用观世音来称这位大菩萨,主要原因是由于《妙法莲华经》第二十五品

    (普门品)的盛行,我国通行的《法华经》,即是鸠摩罗什所译。至于(普门品)的盛行,

    最早是由五胡乱华时代的北凉国主沮渠蒙逊害了一场大病,正在群医束手,百药罔效之际,

    有一位来自印度的译经法师昙无谶,劝他至诚读诵(普门品),即可消障除病,能使身体恢

    复健康。沮渠蒙逊就遵照昙无谶法师的指示去做,真的使他那场怪病,不药而愈。因此,不

    但国主教令国人读诵(普门品),很多人也自动地读诵(普门品)了。所以,《法华经》是

    经中之王,(普门品)又是《法华经》中与我国最有缘的一品。

    我们再来介绍观世音菩萨的意思,可有两种解释:1.是《楞严经》卷六所说这位菩萨最

    初的修行方法,是耳根不向外闻,而是向内自闻耳根中能闻的闻性,由此做到「动静二相,

    了然不生」。不若一般人的耳根是向外分别声音,致受外境例如赞叹或诽谤所动,生起贪镇

    爱恶的烦恼,促成杀盗淫妄的恶业,再受轮转生死的苦报,这也就是观察分析世间音声之虚

    妄不实,而能不受所动,入于如如不动的大解脱境。2.是《法华经•普门品》所说的:「若

    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

    声,皆得解脱。」也就是说,凡有众生,若在苦恼之时,只要听说有一位观世音菩萨,而专

    心虔诚地称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便会立即听到每一众生的音声而同时予以救济,所以叫做

    观世音。《悲华经》中也说:「宝藏佛授记云:汝观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

    欲众生住安乐故,今当字汝,为观世音。」可见,《楞严经》是依观音法门的自修而言,

    (普门品)及《悲华经》则是依观音菩萨的度他而言。

    至于「观自在菩萨」,是唐玄奘的新译,最有名也最通用的,是出于《般若波罗蜜多心

    经》的头一句,现在流行的《心经》,便是出于玄奘的译笔。但是,《心经》自古以来,共

    有七种汉文译本,玄奘属于第二译,初译则出于罗什之手,故在玄奘未去印度求法之前,他

    已学到了《心经》,而且对于观世音菩萨抱有绝对的信仰心。根据玄奘大师传中记述,他至

    少有多次祈求观音灵感的经验,例如:1.是当他经过八百里流沙河的时候,上无飞鸟,下无

    走兽,只是妖魔鬼火之多,犹如天上的繁星,不知遇到了多少恶鬼邪妖,在他前后缠绕,他

    都以念《心经》而遣散了这些魔鬼的作祟。2.是当他出了玉门关,晚宿沙漠中,随从他的胡

    人忽起变心,拔刀指向玄奘三藏,玄奘即时诵经念观世音菩萨,胡人见了顿失杀心,又睡了

    下去。3.是玄奘正在横度八百里流沙,亦即是莫贺延碛的时候,经过了五天四夜的沙漠旅

    行,未得滴水可饮,他和他所骑的马,均因缺水而倒卧在沙漠之中,奘师便在心中默祷观世

    音菩萨,他说:「玄奘此行,不求财利,无冀名誉,但为无上正法来耳,仰惟菩萨,慈念群

    生,以救苦为务,此为苦矣,宁不知耶?」祷告之后到第五夜半,忽有凉风触身,爽快如沐

    寒水,全身舒畅,眼得明朗,马儿也能起来走了,走了十多里,马儿忽然走向岔路,制之不

    住,又经数里,忽见青草数亩,并有一个水池。奘师与马,始得救济,重保身命,此一水草

    绝非原有,乃是观音菩萨慈悲变现而来。

    为什么观世音又名为观自在?根据梵文「阿缚卢枳帝湿伐逻」的原义,含有「观照纵

    任」或「君主」的意思,也就是观照万法而任运自在的意思。现在借用太虚大师的话来作一

    解释,他说:「因为观世音菩萨有般若的智慧,照见五蕴皆空,所以能救苦救难。平常人执

    五蕴为世界、为我,就不能照见五蕴皆空,有自、有他、有人、有我。要能照见五蕴皆空,

    则人我、是非皆能消除。真正做到无人无我,则能以众人苦难为苦难,这样才能成为无我的

    大慈大悲,才能成立大公无私的伟大人格,发挥救苦救难的功用。」(见《太虚全书•杂

    藏》五五一页)

    实则,观音菩萨的名字,在许多的大乘经中,都有说到。在显教方面,例如《成具光明

    定意经》、《维摩诘经》、《放光般若经》、《光赞般若经《、《大宝积经》第八十二卷及

    第一百卷、《楞严经》卷六、《旧译华严经》卷五十一、《新译华严经》第六十八卷、《悲

    华经》、《地藏经》、《阿弥陀经》卷上、《无量寿经》卷下,以及《观无量寿经》等;在

    密教方面则有《金刚恐怖集会方广轨仪观自在菩萨三世最胜心明王经》、《陀罗尼集经》、

    《一切功德庄严王经》,《清静观世音普贤陀罗尼经》、《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大方广曼殊利经》、《大日经疏》卷五、《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理趣经》、

    《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阿俐多罗陀罗尼阿噜力经》、《不空★索神变

    真言经》等。

    *由此可见,观世音菩萨是显密两教共同重视,且特别尊仰的一位大菩萨。不过,在

    我们中国,《法华经》的(普门品)及《心经》,特别受到普遍的宏扬和诵持。(普门品)

    的内容,重在观音菩萨的化迹示现,是对凡夫众生在现实生活及实际苦难的救济。《心经》

    则为说明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法门,是从观照人生宇宙的缘生空性,而证入究竟理体,发出大

    慈大悲的救世精神。

    正由于观世音菩萨的悲愿宏深,感应广大,故从历代以来的佛教史传之中,对于观世音

    菩萨的信仰及灵感事迹,可谓俯拾即是,笔不绝书。例如《法苑珠林》、《比丘尼传》、

    《高僧传》、《名僧传抄》、《唐高僧传》、《出三藏记集》、《弘明集》、《观音义

    疏》、《法华义疏》、《辩正论》、《弘赞法华传》、《法华经传记》、《三宝感通要略

    录》、《往生集》、《宋高僧传》、《佛祖统纪》、《说郛》、《五朝小说》、《旧小

    说》、《太平御览》、《金石续篇》等书,均有关观世音灵感的许多记载。

    又自北魏时代的孙敬德开始,依据经义,编出了《高王观音经》,接著又出现了《观世

    音菩萨救苦经》、《观世音十大愿经》、《观世音三昧经》、《观世音咏托生经》,其中除

    《高王观音经》及《救苦经》,如今尚可找得之外,其余的已不流传。但请诸位不要以为这

    些经典系由中国人编写的,就没有灵验。关于这点,我在八年以前的「今日佛教」杂志第四

    十一期就曾说过:「文字虽出伪造,诸佛菩萨圣号,却是出于佛经,所以仍有灵验可观。」

    又例如最受我重视的一部(大悲忏),它的全名应该是(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忏法),乃

    是出于宋朝的慈云忏主遵式大师,根据伽梵达磨所译的《千手经》编成,我们绝不能说忏仪

    是祖师所编就不灵验,事实上这是一部极其灵验的忏法,真可做到有求必应的程度。

    *正因为「观音」普遍地受到广大众生的欢迎,中国民间,也就出现了以观音菩萨为

    题而写的小说,最有名的便是一部《观音得道》又名《大香山》的传奇小说。关于这本小

    书,凡是略具佛学知识的人,谁都知道它的内容并非事实,它的观点也不够正确,但到目前

    为止,这本小书已被改编成好多部话剧和电影。去年香港的邵氏电影公司,还推出了一部叫

    做「观世音」的影片,就是根据《观音得道》这本小书改编的。这部小书的内容,大约是说

    有一位妙庄王,生了三位公主,大公主爱文才,招了一个文驸马,二公主爱武才,招了一个

    武驸马,三公主妙善爱修行学佛,仁孝贞洁,慈悲爱物,舍己为人,后来在大香山成了正

    果。此一传说,原出于《汝州志》。汝州是河南省的一个地名,民国以后改为临汝县,唯在

    这部志书中所说的观音之父,名叫楚庄王,小说中则改为妙庄王。可是这个故事为观音感通

    录等佛教典籍所不载,所以不能信为事实。此书在中国民间的影响力极大,其大原则,在于

    教导大家仁孝慈悲,并不违背佛教。

    又因为发生在人间的观音灵感事迹,与时日俱增,所以就有人发心,将这些事迹编集起

    来。初有会稽地方的谢敦和吴郡的陆澄,合撰了《观音验记》,陆皋撰《续观音应验传》,

    王琰的《冥祥记》,宋朝临川刘义庆的《宣验义记》,清朝周克复的《观音经持验记》,弘

    赞的《观音慈林集》等。近人的著作之中,则有慈航法师的《怎样知道有观世音菩萨》(搜

    于《慈航法师全集》第玖册),家师东初老法师的《救世大悲者》(六十四开单行小册),

    煮云法师的《普陀山传奇异闻录》,另有印顺老法师在担任善导寺住持期间的两篇开示记

    录,也很有价值,现搜于印老的文集《顽石点头》一书之中。此外凡是有关(普门品)的诸

    家讲记及注释,都录有许多观世音菩萨的灵感事迹。

    《三》观世音菩萨的道场

    观世音菩萨究竟是何许人氏,他老人家究竟是住于何处?这是很多人希望知道的事,正

    像尊客初次见面,先要请教一下贵姓大名,贵府上是那里一样。

    根据佛经的记载,以及后来的示现而言,有好多种说法,现在试为介绍其重要者如下:

    依照《悲华经》所说,观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他是即将继承阿

    弥陀佛佛位的大菩萨。他在阿弥陀佛因地之时,做转轮圣王之际,是千子之中的第一太子,

    名叫不□,出家后号观世音,他将在弥陀入灭后成佛,号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那时他

    的国土叫做「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

    同时在《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以及《观世音受记经》等,也说观世音菩萨是

    西方阿弥陀佛的胁侍,常住于极乐世界,以阿弥陀佛为师,并辅助弥陀之教化。又在《观无

    量寿经》中也说,观音菩萨于宝冠中,戴阿弥陀;若有众生愿生极乐,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及

    观音等诸圣众,来现此界,手持莲台,接引往生。由此可知,观音菩萨的根本道场,是在西

    方极乐世界。

    但是,依照《华严经》的记载,叙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过程之中,第二十八位大善知

    识,便是参访的观世音菩萨,说在印度的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那里住的一位菩萨,就是

    观自在。此山是在海上,山为众宝所成,极其清净,遍山都长满了花果树林,泉流及池沼,

    也均极巧妙之能事。观音菩萨在那里,结跏趺坐,无量菩萨恭敬围绕,聆听观音菩萨宣说大

    慈悲法。从这一记载看来,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就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南印度了。

    又照我国一般人的信念来说,观世音不在西方净土,也不在南印度,而是就在我们浙江

    定海县的普陀山。南海普陀山之得名,实系受了《华严经》

    所说补怛洛迦的影响而出现。《华严经》有晋朝佛驮跋陀罗所译的六十卷本及唐朝实叉

    难陀所译的八十卷本与般若所译的四十卷本之三种。至于浙江定海的普陀山,本名梅岑,古

    时我国与日本、高丽、新罗等诸国来往,多取此岛为转站,以候风信扬帆。到了五代的后梁

    贞明二年(西纪九一六),距今一千零五十二年之时,有一位日本僧人,名叫慧锷,来华求

    法,请到一尊观音像,想带返日本供养,谁知他的坐船经过舟山群岛,却被狂风恶浪阻住了

    归程,传说当时的海面伸出了许多铁莲华,船不能前航,被迫将圣像请上了一个小岛,筑了

    一所茅蓬来供养。观世音菩萨与此岛有缘,日子久了,朝拜的人日渐多了起来,终于更名为

    普陀山,成为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与文殊菩萨的五台山,普贤菩萨的峨嵋山,地藏菩

    萨的九华山,并美齐名。

    又在西藏的佛教徒,相传他们的民族是由观音的化现所生,在西藏历史上的名王及高

    僧,也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现在的达赖喇嘛,仍被信为观音的权现。他们相信世界如一

    朵莲花,西藏的拉萨为莲华的中心,为观音的净土,所以将达赖喇嘛的所居,命名为布达拉

    宫,布达拉之得名,则同我国普陀山之得名一样,是由梵文的补怛洛迦而来。我们知道,西

    藏的民族,除了佛教之外,便没有文化;也可进一步说,西藏的人民除了观世音菩萨之外,

    佛教的信仰,便不能完成。所以,西藏的人民,虽然不能像喇嘛一样地接受系统性的佛教教

    育,他们只要一位观世音菩萨,就足够安慰了。我们又知道,佛教有一个六字大明王咒「□

    嘛呢叭弥□」,这在中国内地的盛行,为时并不太古,它是元朝时代随著蒙古人的崇信喇嘛

    教,而由西藏传遍内地的,这就是西藏民间家喻户晓的观世音菩萨六字陀罗尼。在西藏民

    间,认为持诵六字真言的功效,可以大得不可限量,故在每逢节期,大家就持诵不息,平时

    遇到困难,便持诵真言。

    如此看来,观世音菩萨的道场,究竟是在印度,是在中国的浙江省,还是在西藏的拉

    萨?可谓莫衷一是。实则,我们对此问题,大可不必追问。我且试举一例,比如有一居士,

    他是广东梅县的客家人,却在上海长大,后到美国留学,得到硕士学位,又到德国留学,取

    得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北平一所大学教书,抗战期间,又去重庆服务,大陆沦陷后他同我们

    一样住在台湾宝岛。他也有语言天才,现在能操客家话、广东话、上海话、北平话、四川

    话、台湾话,外国语文则通晓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同时,他在宗教信仰方面,也

    有几度的转变,首先他是无宗教信仰的青年,到了美国,他信了基督教,到了德国又改信了

    天主教,到了台湾又选定了佛教,作为他最后皈依处。

    现在试问诸位,这位居士究竟是住在那一处的?是说什么话的?是那一个宗教的呢?我

    们固然可说他的祖籍是广东,是佛教徒。但这能够包括他的全部吗?因为他的一生,事实上

    曾在许多不同的地方居住,接触了各种环境中的亲戚和朋友。

    同样的,观世音菩萨的化现,也因时机因缘的不同,而会在许多的地方出现。他的圣号

    叫做观自在,他可以观察众生的需要而自在地到任一处所应现。

    若据《千手陀罗尼经》(简称千手经)等记载,观音菩萨,乃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

    所现,他老早就是古佛,为度众生而现菩萨身的。可知,乃至西方极乐世界的观世音菩萨,

    也是方便的权现,而非他的根本道场,何况其他地方呢?佛陀以全法界──横遍十方、竖穷

    三际为理体,观音菩萨虽现菩萨身,但在密教的经中,已把观音菩萨与阿弥陀佛合而为一,

    认为观音是弥陀的因相,弥陀是观音的果德,所以修持弥陀净土法门的人,念观音菩萨圣

    号,与念弥陀圣号的功德,是可以相辅相成的。至于他的道场在何处?实在不必追问,只要

    你修观音法门,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就在你的面前,所以太虚大师曾说:「清净为心皆补

    怛(普陀),慈悲济物即观音。」

    《四》观世音菩萨的示现

    在佛门课诵之中,有一首观音赞,其中有四句话,很可借来一用:「三十二应遍尘刹,

    百千万劫化阎浮。」又说:「千处祈求千处现,苦海常作度人舟。」

    根据《阿弥陀经》所说,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已经十劫,十劫的时间,对我们娑婆世界

    的凡夫众生来说,的确是非常的长久,但在佛菩萨而言,实在微不足道。我们已知道,观世

    音菩萨,将在阿弥陀佛灭度之后,继承佛位,可是我们也知道,阿弥陀佛的寿命无可限量,

    所以又可译作无量寿佛,要等阿弥陀佛涅盘入灭,实在尚有一个无法可数其年代的时间距

    离,足徵观世音菩萨的悲愿,与地藏王菩萨相当。地藏誓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

    尽,方证菩提」。观音救世,则选择在无量寿佛之后方成佛道,不像一般的凡夫众生,每希

    望向上爬得越快越好,在历史上,甚至有王子谋杀了老王,使得自己早日登上国王的宝座。

    因此,前面所说「百千万劫化阎浮」,百千万劫,也只是无量数劫的一种表达方法罢了。阎

    浮,就是我们的世界。

    观世音菩萨用怎样的态度和方式来广度众生呢?这就要说到「三十二应遍尘刹」了。三

    十二种应身,典出《楞严经》卷六,也就是观音菩萨为了适应各种不同根性及类别的众生,

    他可化现三十二种不同的身份,为之说法教化,那便是:佛身,独觉身、缘觉身、声闻身、

    梵王身、帝释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四天王身、四天王国太子身、人王

    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比丘身、比丘尼身、优婆塞身、优婆夷身、女主

    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龙身、药叉身、乾闼婆身、阿修罗身、紧

    那罗身、摩呼罗伽身、人身、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等的变化身)。

    但在《法华经•普门品》,则举出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三身,名目则与《楞严经》的三十

    二身大致相同。那便是:佛身、辟支佛身(即是独觉和缘觉)、声闻身、梵王身、帝释身、

    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将军身、毗沙门身(四大天王之一,印度又视为财神)、小王

    身、长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罗门身、比丘身、比丘尼身、优婆塞身、优婆夷身、长者

    妇女身、居士妇女身、宰官妇女身、婆罗门女、童男、童女、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

    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及非人等身、执金刚神身。

    若据近世发现,梵文的《法华经》中,又只有十六身了:佛身、菩萨身、缘觉身、声闻

    身、梵天身、帝释身、乾闼婆身、夜叉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转轮王身、鬼神身、毗

    沙门身、将军身、婆罗门身、执金刚神身。

    这些应化身的多少出入,不过是传诵及翻译者之间的详简增损而已,于观世音菩萨的慈

    悲化现没有影响,各经所举,亦不过列其大略,实际上由于众生千差万别,可以随著时代不

    同、环境不同、品类不同,而作千差万别的身相来迎合众生、教化众生、救济众生。以上所

    举的三十二身,或者三十三身,或者十六身,仅是适应佛陀当时的印度社会而说,如果佛陀

    在今天的中国来说《法华经》,一定会加入更多的身分,也会减略几种身分的。因为,事实

    上的观音菩萨,乃是随类应化,无类不现,遍于尘沙法界。所谓法界,便是众生身心的类

    别,众生所处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观音便是遍于一切、平等救济的大菩萨,当然不能用有限

    的身份来概罗他所应机示现的身相了。可知,前面所说「千处祈求千处现,苦海常作度人

    舟」,所谓的千处,也仅是象徵性的一个形容词,并非仅限于一千个地方求他,他就显现,

    多了一处求他,他便不现了。苦海也未必就在海中,而是象徵众生生死之苦的如海无涯。佛

    经的文字,请不要用计算器来分析它,因其经义往往是在文字之外的。

    讲到这里,不妨顺便一提,就是有好多教外的朋友们,往往讨论到观世音菩萨是男人还

    是女人的问题,甚至于广播电台及刊物中也出现这个问题的讨论。

    我在十来岁时,就曾听我父母两人,对著观音圣像争论,父亲说观音大士一定是男菩

    萨,因为大士长有一双男人的大脚,而且还是光脚板。母亲则说,观音大士才不是男菩萨

    哩,因为她要到处奔走,救苦救难,要是把脚缠成像我母亲一样的三寸金莲,出远门时,自

    顾不暇,那还能够救人呢?不过,母亲的最大理由是,有好多人都称观音菩萨为观音娘娘或

    观音老母,并且观音常常照顾妇女,为没有子女的女人送来聪明智慧的子女。结果,当然是

    我的母亲胜利。

    实际上,在佛经中的观音,例如《楞严经》及(普门品)所举,为了化度众生的需要,

    固可应现种种形态的妇女身,但也可现种种形态的男人身。

    观音菩萨的本身,乃是相好圆满的大丈夫,即如《八十华严》的六十八卷所说,印度南

    方海上,补怛洛迦山的观音,便称为「勇猛丈夫观自在」,根据研究,中国的观音圣像,在

    唐朝以前,是大丈夫相,唐朝以后,才有女相的观音像出现。

    将观音做成女相,是由于观音常现妇女身度人的缘故。据《观音感应传》中记载,在唐

    宪宗元和十二年,陕右地方的人尚不知有三宝,有一天突由金沙滩上来了一位绝色美貌的少

    女,手提鱼篮,到那里卖鱼,许多的男人,都为这个卖鱼女的美艳倾倒,向她苦苦求婚,卖

    鱼美女说:「我只一人,怎么能嫁你们这许多的人呢?好吧,如果谁能在一夜之间背熟(普

    门品)的,就嫁给他。」第二天,能背者竟有二十人,卖鱼女又说:「我还是不能嫁给你们

    二十个人,能在一夜之间背熟《金刚经》的,我就做他的妻子。」结果尚有十人能背。卖鱼

    女再要他们在一夜之间背熟一部《法华经》,终于仅有一位姓马的青年做到。但是万万想不

    到,在新婚之日,女的刚到新郎家里,就患急病死亡,并且立即腐烂,只好马上收殓埋葬。

    这位姓马的青年,心中的悲痛,可谓到了极点。几天之后,又来了一位僧人,劝他开棺看

    看,棺中并无尸首,僧人便告诉他说:「这不是什么卖鱼的女郎,实是观世音菩萨的示现

    啊!」说完话,这个僧人也不见了。

    由于这一应现,在观音像中,就有女相的「鱼篮观音」,在《法华经显应录》中,又将

    之称为「马郎观音」。此外,在许多的观音灵感记载之中。

    示现女相的尚有极多。观音为何常现妇女相?因为第一,女人的苦难,自古以来,一直

    比男人多;第二,女人的特性,是慈和的,是柔忍的,例如伟大的母爱,在父性之中是不易

    多见的。所以观世音菩萨的应现妇女身,乃是藉女性受苦之多以表现菩萨忍耐,藉女性的母

    爱以表菩萨的慈悲。尤其是于女人之身而深入妇女群众,广度多苦多难的妇女。同时,经中

    有言:「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妇女之身可度女人及儿童;示现美艳的妇女之身,尚

    可广度男人,比如刚才所说的鱼篮观音,便是一例;示现老妇人身则可接近广大的人众。

    《五》观世音菩萨的形像

    在人间应现的菩萨,必定是与人类相同的形像,最多是相貌比一般人庄严而已,否则他

    便不能接近人类,或人类纵然敬仰、敬畏他,也不敢亲近他了。所以观音应现度人的时候,

    被度的人往往是到事后才能发觉的,当时很难使人意识到是观音的应现。

    因此,曾有一位基督徒到一所佛寺中,问了一位法师:「你们佛教讲慈悲,为什么会有

    千手千眼的观音像呢?手中拿了各种古代的兵器,胆小的人岂不要被菩萨吓倒吗?如果真有

    这样的菩萨,他也该为自己改换一套新式装备了,大炮、坦克车、火箭、原子弹,岂不要比

    那些古代的兵器威力大得多。」请问在座的诸位,我相信诸位之中绝多数是信仰佛教的,诸

    位,站在佛教的立场,当作如何解答?

    告诉诸位,那位被问的法师,并未因此语塞,他很坦然地告诉那位基督徒。他说:我们

    佛教,在许多地方,都是采用象徵的手法,佛教既以所奉的圣像为佛菩萨的象徵,而不以为

    圣像即是佛菩萨的本身。那么,千手千眼的观音像,也是一种象徵的手法,千手是象徵观音

    菩萨的大悲愿力,纵然全宇宙的众生在一时间同时祈求观音,他老人家也能同时以各种不同

    的方式,救济全宇宙的众生。可见,说他有千手,尚不能形容其救济力量之无远弗届及无微

    不至于万一。千眼是象徵观音菩萨的无限智慧,他能在同时知道全宇宙的众生,对他发出各

    种不同的祈求,也能同时决定各种不同的救济方法,若以他实际的观察能力而言,说他有千

    眼,也是不能形容其智慧程度于万一的。所以,观音像的千手千眼,乃在表徵菩萨的大悲及

    大智,手中各种兵器的是否落伍,并不值得我们去计较。

    至于千手千眼的来历,据《大悲心陀罗尼经》说,观世音菩萨,在过去千光王静住佛

    时,教他受持大悲咒之后,观音菩萨便发了一个大愿,他说:「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

    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

    这个大愿一发,果然生了千手千眼。实则这也是一种大愿力大智慧的象徵,当然,如以

    菩萨的神通力,化现一个千手千眼之身,也决不是困难的事。所以在必要之时,他会显现异

    乎常情的身相。例如,在中国梁武帝时代的宝志大士,就曾在当时名画家张僧繇的面前,现

    出十二面观音,妙相庄严,或慈或威,使得受了梁武帝之命来为他画像的张僧繇,不能画出

    来(见于《梁高僧传》)。

    其他在《楞严经》卷六中,尚有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臂,乃至四十

    臂、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乃至一百八目、千

    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

    由于观音应现及其形像的差异,在许多佛典中,就有好多不同的数量分类。

    《摩诃止观》卷二上,举出六种观音:大悲观世音、大慈观世音、天人丈夫观世音、大

    梵深远观世音、师子无畏观世音,大光普照观世音。

    《诸尊真言义抄》,举有十五种观音。

    《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经》,举有二十五种观音。

    普通于《佛像图汇》中,则有三十三种观音像。

    凡此各种分类数量,无非出于各时编集者所收的不同,例如鱼篮观音像,在唐朝以前,

    这个灵感事迹尚未发生,所以不会有的。

    讲到这里,观世音菩萨的主题,我们已经讲完,最后我要奉劝诸位:诸位来听圣严讲观

    世音菩萨,是在了解观世音菩萨的伟大精神,及其自度度人的伟大法门,我们若能以自己的

    信仰行为和愿力向观世音菩萨学习,便能更容易与观世音菩萨的愿力相应,更容易得到感

    应。临时遇到苦难时向观音菩萨求救,菩萨固然会来救你,可是,假如平时不念观音圣号,

    临到苦难来时,恐怕会想不到念观音圣号了。所以,观音菩萨虽是有求必应,你不求他,他

    是不应的,因为感应是从虔诚的信仰中产生的。

    最要紧的,我们念观音圣号,勿存功利观念,菩萨不会由于你许了为菩萨装金的愿,而

    助你去做损人利己的坏事,你来供养三宝,应当是出于清净的求福之心。你之常念观音圣

    号,观音固然会在冥冥之中,随时给你保护,你却不一定老是为求菩萨在物质生活上给你帮

    助,应该更进一步地向人格的内心下工夫。所以〈普门品〉中告诉我们:「若有众生多于淫

    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镇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镇;若多愚

    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最后,祈愿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保佑诸位,身心健康,福智增长,同成佛道。同

    时,谢谢诸位的光临。

    「本文讲于民国五十七年三月十七日(古历二月十九日)善导寺第二十二次佛教文化讲

    座」,并刊载于《佛教文化》季刊九期,民国五十七年五月一日。

    《六》观世音菩萨的法门

    本节补述于民国七十五年九月廿四日

    观音法门很多,大致分为显密二门。密法多用观想,必须身口意三业齐修,修学者必须

    师师传承,师弟亲授,修行时必须供养、作观等仪轨坛场,而且不是短时能够成办。显法则

    不拘形式,不限时地,不择师资,只要持之以恒,必有效验。所以本文仅将人人可修的观音

    显法,介绍如下,愿十方大众,人人择一而修,祈观音加护,处处皆成佛土。

    一、楞严经的耳根圆通法门

    这是修定发慧的方法,出于《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

    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

    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

    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

    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

    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此一法门的修法与层级段落,已经非常清楚,不过初修之时,未必人人能够得其要领,

    所以我在教授初入门者的初步修法,称为「闻声音法」,共分四个步骤:1.专念普听一切声

    音,不选择对象,不分别对象,由大至小,由近至远,不以耳根去听,乃让声自来。2.知道

    自己在听声音,也有声音在被自己所听,此时只有声音和自己的和应,没任何杂念现前。3.

    仅有声音而忘失了自己,自己已融入无分别无界限的声音之中。4.声音与自己双亡双照,双

    亡则无内外自他,双照则仍历历分明,故与世间的四禅八定的仅存独头意识的境界不同,也

    与小乘的灭受想定有异经此四阶,再对照《楞严经》的耳根圆通法门,继续用功修行。

    二、般若心经的照见五蕴皆空法门

    《心经》开头便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

    厄。」这是观音法门中大小乘共通的基础,也是大乘的极则。即是用分析的方法,观察众生

    及众生所处的环境,包括色法的物质世界和心法的精神世界,不出五类,物质的色法,即是

    众生的身体及身体所赖以生存活动的环境,精神的心法,即是心理的活动以及其动因、动

    力、动的结果,此结果又成为另一循环的动因,佛学专有名词,称之为心念,称之为识。凡

    动皆由于因,凡动皆产生果,其间动的作用,称为造业,造业的结果,称为业力的感受果

    报。如果众生能洞察,五蕴所成的世界,无一是真,无一能常,便不起贪镇等执著,不执著

    的当下即能不受贪镇等的烦恼所苦,便能不再继续造循环不已的生死业,便能虽处生死,而

    离一切苦了。观自在菩萨是以甚深的智慧力,直下彻见五蕴的世间法,无非是空。小乘知空

    而不住有,所以出世;菩萨证空,连空亦无,所以入世。凡夫未证五蕴皆空,所以恋世、迷

    惑、困扰、不知何去何从,而又事事执著,处处烦恼。

    三、法华经普门品的持名法门

    〈普门品〉云: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

    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接著说明,若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即能入火不烧、入水不淹、恶鬼远离、刑器自毁、

    怨贼消退、除一切障、免一切难、满一切愿、成就一切福德,而且随类应现、处处化身、救

    苦救难、无求不应。

    这是最平易近人,人人可修,时时可修,处处可修,效验也最彰著的一种法门。只要持

    之以恒,信之恳切,有事无事都可称念的法门。

    四、大悲心陀罗尼经的大悲咒修持法

    此经属于密教部类,却是一种素朴的密法,虽无上师传承,人人也都可以修持。该经中

    说:

    观世音菩萨重白佛言:世尊!我念过去无量亿劫,有佛出世,名曰千光王静住如来,彼

    佛世尊,邻念我故,及为一切诸众生故,说此「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以金色手,

    摩我顶上,作如是言:「善男子!汝当持此心咒,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我

    于是时,始住初地,一闻此咒,超第八地。

    此咒是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前的千光王静住佛处初闻,一闻此咒,顿从初地越登第八

    地。而且受命普为未来恶世的一切众生,以此心咒,作大利乐。嗣后观世音菩萨又于无量的

    佛前,无量法会之中,重闻此咒。由于诵持此咒,故所生之处,恒在佛前,莲花化生。该经

    宣称:若能深信不疑,诵持此咒,可得无量利乐,例如: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援手;

    不堕三恶道;生诸佛国;得无量三昧辩才;现在生中,所愿皆遂;转女成男;消灭侵损常住

    的重罪;能除十恶五逆、谤法谤人、破斋破戒、破塔坏寺、偷僧只物、污净梵行等罪;能得

    十五种善生,并除十五种恶死。

    又说此咒的相貌,即是大慈悲心、平等心、无为心、无染著心、空观心、恭敬心、卑下

    心、无杂乱心、无见取心、无上菩提心。所以诵持此咒,即能通达外道典籍,能治世间八万

    四千种病,能降一切天魔鬼神,能缚一切山精、魑魅魍魉,而能感得一切善神、龙王、金刚

    力士,常随卫护。持此咒者,不论在何时何处,若有任何恐惧、灾难、危险、迷路、病变、

    烦恼业障,确可应验化解。所以名为无碍大悲、救苦、延寿、灭恶趣、破恶业障、圆满、随

    心自在、速超上地。

    「大悲心咒」,简称大悲咒,共有八十四句,到处可以请到,此处不录。根据此经的要

    求,诵持此咒者,也有规定:要发广度众生的大菩提心;身持斋戒;于诸众生,起平等心;

    常诵此咒不断。并且要求:住于净室,沐浴净衣、悬□燃灯,香华及各味饮食,供养观世音

    菩萨,然后摄心静虑,不起杂念,如法诵持。这种规定,即是仪轨。若能如法如仪,当然最

    好,否则,至少也当以恭敬心及专注心来诵持此咒,若能恭敬专注,必能有愿皆成。

    五、六字大明咒

    六字大明咒即是「□嘛呢叭嘧□」,在中国的流传,始于元代,是跟著西藏及蒙古喇嘛

    密教的传入而到汉地,故在元朝以前的佛教文献中,尚未见到,至清初已被收入《禅门日

    诵》所录十小咒内。然在蒙藏喇嘛教的化区,此咒是一般信徒经常持诵的法门,即是表徵观

    世音菩萨利益六道的神咒。

    六、白衣大士神咒

    此咒的出现和流传,为时更迟,不知出于何经,为何人译出,大概是出于大士化现时为

    某人所授的法门,而非来自印度的传译。内有「天罗神、地罗神、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

    殃化为尘」的句子,相当俚俗化,近于道佛相融的民间信仰。可见,其中的归敬三宝,归敬

    观世音菩萨,归敬摩诃般若波罗蜜,乃是自古即为佛教徒们日常持诵的内容,所以灵验非常

    显著,民间的传诵也极为普遍。并以持诵一万二千遍为一愿,一愿不成再持二愿乃至多愿,

    必得成就。满愿后即当印施此咒一千二百张。此咒的内容是: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三称三拜)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南

    无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怛垤哆□伽罗伐哆伽罗伐哆伽诃伐哆罗伽伐哆罗伽代哆

    娑婆诃天罗神地罗神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南无摩诃般若波罗蜜

    此咒文见于大陆时代,仅仅于一张纸上,印刷白衣大士像、咒文、六百个小圆圈,以备

    持诵者每诵二十遍点一圆圈的计数之用。目前则有人参考了大悲咒持诵法而为之加上了持诵

    的规则,而谓欲持诵此咒者,宜先在大士像前,沐手焚香、恭敬供养、至诚顶礼,诵毕则发

    愿回向。凡为正当心愿,如求愈病、消灾、解危、求福、求职、求子、求延寿等,均有奇

    验。

    七、延命十句观音经

    民国七十六年一月二十日再次补述

    此经系《高王观音经》的精简本,同出于古人的梦中传授。《高王》早在东魏时代即已

    传出,《十句》则出于刘宋元嘉二十七年(西纪四五○年)。据赵宋时代四明志磐于一二六

    九年撰成的《佛祖统纪》卷三十六所载:「元嘉二十七年,王玄谟北征失律,萧斌欲诛之,

    沈庆之谏曰:『佛狸(魏世祖小子)威震天下,岂玄谟所能当,杀战将,徒自弱耳。』乃

    止。」不仅来遭刑戮,后来官至开府,年八十二,寿终正寝。王玄谟如何得此际遇?乃由于

    受诛之前,夜梦异人,告以若诵《观音经》千遍,可免死难,并口授经文十句:

    观世音,南无佛,与佛有因,与佛有缘,佛法僧缘,常乐我净,朝念观世音,暮念观世

    音,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大正藏经》四九三四五页)

    这部观音经,虽出于古人的梦中感得,并非传译自印度,以其仅仅十句,已具足三宝及

    观音的持名念法,故迄赵宋乃至清初,仍受到佛教界的普遍传诵。特别是相当于中国清初的

    日本江户时代的白隐禅师(一六八五~一七六八),为了弘扬此经,搜罗资料,编写了一部

    《延命十句观音灵验记》。近代的日本著名禅匠原田祖岳,也写了一部《延命十句观音经讲

    话》。而在我国,竟很少有人知道此一法门,所以乐为介绍,普劝诵持。

    八、结语

    从以上列举的七种法门,可知观世音菩萨的救苦方便,有深有浅,有本有末。《楞严

    经》的「耳根圆通」,是用禅定的观法而达到彻悟究竟的目的。《心经》的「五蕴皆空」,

    是用观照世间无常无我的方法,以证般若实相。这二部经是要众生还归法性而与佛同体,除

    一切烦而亲见本来面目。〈普门品〉的持名,则强调观世音菩萨的救济,重于解脱现实人间

    的苦恼。「大悲咒」的持诵,则虽重在现实疾苦的解除,也说因此而得「莲花化生、恒在佛

    前」。持诵「白衣大士神咒」的功能,几乎全是为了现世的利乐,所以更为民间化和普及化

    的法门了。

    不过,任何一种法门,不论其层次高下,只要不谤三宝,不违背因果原则,都应受到发

    扬。而且,一般人信佛学佛的初阶,多是从求现世利益及现前幸福开始的,种下善根之后,

    逐步听闻佛法,渐渐提高层次便会修习《心经》及《楞严经》等所示的法门了。因此,「白

    衣神咒」虽近似民间信仰,毕竟仍是佛法中的一个层次。

    七、念佛与助念

    (一)念佛的方法

    一、共修念佛

    各位莲友:当你们要来寺院念佛的那一天,应该从早上开始就做好身心的准备。这一天

    最好能不吃荤腥,至少也□吃肉边菜,并且不抽烟、不喝酒。万一无法做到,或是到了晚上

    才想起要来共修念佛,而当天未茹素,没有关系,不要因此就不来,来了总比不来更好。

    来参加共修念佛时,一入寺院,说话就要轻声细语,若无要事,最好不说话。已备海青

    者,先在玄关或客厅里把海青穿好,然後进入佛殿,找好位苇□礴A一边拜一边默念「南无

    阿弥陀佛」,听到集众的鼓声,便停止礼佛,排班站好。未穿海青者,站於後排。

    念佛开始时,先唱「赞佛偈」。如果不会唱,就轻声地跟著别人唱,唱过几次以後,自

    然就会了。赞佛偈後,接著念佛、绕佛,念佛时先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这时要注

    意脚步是否与佛号的节拍相符,步伐要跟著木鱼的节奏而移动,不可错乱。要能做到天如惟

    则禅师所说的「心与口声声相应,念与佛步步不离」。

    念佛时,听著大众的声音,而不是自己的声音。把自己的心专注在那有规律的大众念佛

    声中,不起任何杂念和妄想。假使还有些微杂念,也不用管它,若能大声念,精进勇猛念,

    那些念头就会越来越少了。如□□驮□□n卷四所录慈云遵式的「念佛方法」有云:「若恐

    心散,须高声疾唤,心则易定,三昧易成。」又云:「大声称佛,虽少而功多;小声称佛,

    虽多而功少。……故今特示此法,切劝凡念佛时,一心不乱,高声唱佛,声声相续,不久成

    功也。」

    绕佛时,不得东张西望,目光自然下垂,若有若无地看著前面一人,顺著节拍,沈稳地

    向前走。别理会已走到什麽地方,也不要注意别人怎麽走,此刻的身、口、意,应该是专注

    而一致的。等到转念四字佛号「阿弥陀佛」时,脚步仍然配合著木鱼的声音走。敲二下木

    鱼,移动一步。心里依然保持平静,同时要一面听大众的念佛声,一面随著称念佛号,不可

    只听人念而自己不念。

    印光大师的‘□婴礞□k》有云:「当摄心切念」,「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

    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

    妄念自息矣。」

    绕佛後是「坐念」,坐下前先向上问讯。问讯後以打坐的姿势坐下,尽量使腿脚等任何

    部位,不感到不舒服为原则。把腰挺直而不是挺胸,小腹放松,不要仰头或低头,如果小腹

    放松後,无法念佛,则不管小腹,而以能念佛为先决条件。

    止静时,坐的姿势不变。但要把身体和头脑放轻松,气沈丹田,舌尖轻抵上颚,眼睛微

    睁,亦可闭上。继续不断地默念四字佛号,不观想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此如]□簏*□Y

    经》所说:「能於一佛,念念相续。」又云:「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

    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专注念佛而断一切杂念,故如□般舟三昧

    经》云:「心有想是痴心,无想是涅盘。」

    默念时,速度要适中,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太快了会紧张,太慢了易生妄想,一直

    不停地默念。此时也可采用十念记数念佛法,如印光大师‘□婴礞□k》所说:「所谓十念

    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

    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

    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

    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此本可作出声、

    默念的两种用法,甚至行住坐卧,无时不宜,唯静坐默念时效果更佳。此法乃系参考五停心

    的数息法而来,所以对於初心念佛者,最能摄心。

    二、平时念佛

    本寺的念佛会一星期只有一次共修,所以,共修念佛固然重要,平时念佛也很重要。平

    时念佛可分三种:(一)是方便工作忙碌或公务繁剧的在家居士修行的晨朝十念法门。即是

    每日朝起後,修十念念佛。此含有多种方式:如宋朝遵式大师教令尽一口气念十句佛号,又

    元朝天如惟则大师则云:「每日清晨,面西正立合掌,连声称阿弥陀佛,尽一气为一念,如

    是十气,名为十念。」或以数口气念十句佛号等。(二)是昼夜不离佛号,不论在何时何处

    或做任何事,心中经常以「阿弥陀佛」的圣号为主要念头。此如永明延寿大师,日课佛号十

    万句。(三)是以上两者的折衷,得闲即念佛,事忙则做事,以免心分两头,如此则仍有很

    多机会念佛。

    专心念佛时,不计环境净秽,不论工作贵贱,在清除垃圾、打扫厕所乃至正在排便排溺

    时,也无不可念佛。唯有在须用思考、分析、听讲时,不便念佛,因为一念佛就无法专心

    了。但若能达到永明延寿禅师的程度,则随时随地都可以念佛,只是这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

    翩A否则是办不到的。

    晚上睡觉时,最好是以右侧卧,心中观想光明相,全身放松,心里默念佛号,直到入

    睡。若能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即便在睡梦中,也照样能念佛。万一忘了念佛,那麽,醒来

    之後,即刻把身体的卧姿调整好,再舒舒服服地躺下,继续观想光明相,并持念佛号。一旦

    观想光明成功,那将不是在迷迷糊糊的情况下睡著,而是睡在清凉自在的光明世界中。而且

    很容易就能消除疲劳,并使精神饱满,身心愉悦。像这样,醒时既能作主,睡中也能作主。

    如此念佛,还有不生净土的道理吗?

    三、念佛三种人

    念佛的人有三种:

    第一种人,是为了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或是使家人开智慧得平安。此乃消灾祈福,解怨

    释结。

    第二种人,是为了人间苦多乐少,生命危脆,所以求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待至位阶不

    退,再入娑婆,广度众生,成就无上佛果。

    第三种人,相信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此如禅宗四祖道信大师所说:「若知心本来不生

    不灭,究竟清净,即是净佛国土,更不须向西方。」五祖弘忍门下诸师,则多用「齐速念佛

    名,令净心」。他们念佛,都没想到求生西方,但是每次念佛,都感到身心宁静,烦恼减

    少,而且自己的心力越来越能与佛的慈悲愿力相应。此正是□[无量寿经》所说的「是心是

    佛,是心作佛」的体现。这种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但自己能得到利益,其他有关的人亦能因

    他而获得利益。这就是因为念佛恒常不断,最後必得念佛三昧,必发悲智愿行。这一等人,

    虽不求生净土,但亦不得不生。得到念佛三昧时,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不一不二,那时,

    时时处处都能见佛在说法,时时处处无非极乐国土了。

    依佛法来说,第一种人,仍属於人天善法,所谓民间信仰的层次;第二种人是正信的佛

    子;第三种人则是上乘的利根。由於众生的业深障重,在修行净业时,一开始即以第三种人

    自居,是不安全的,也是不切实际的;然而仅以第一种人的立场来念佛,所求又太少了。以

    第二层次来修念佛法门,是最落实可靠的,既可深植善根而臻於上乘,又能兼得消灾植福的

    现世利益。

    75.3.22.於农禅寺福慧念佛会开示.陈明霞录音整理

    (二)念佛法门的层次

    修学念佛法门可分两种层次,第一种是求感应;第二种是不求感应。但是,若不从第一

    种开始,而直接修学第二种方法的话,可能有些人比较不容易做到。今天有人问我:「]赵

    知绣g》里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师说:『东方人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念佛要到那里去?』这

    句话是不是反对净土?」我回答:「不是的,因为净土法门是三根普被,程度浅的人修净

    土,程度较高、根器更深厚的人也是修学净土,只是态度不一样罢了。」

    初机学佛的人,如果不求感应,由於信心不足,很容易起退心,修不了多久就会说「没

    有净土,不想生净土」等等的话,也不想继续修行了。如果首先告诉他净土佛国是实有的,

    佛经所说是绝对可信的,特别是阿弥陀佛以本愿力度一切众生是最可靠的,凡是相信弥陀法

    门,持念弥陀圣号,愿生弥陀国土者,当来必定往生彼国。假如,自己没有生死自主的力

    量,甚至连主宰自己身心的力量都很薄弱,就说有把握达到禅宗六祖那样的程度,这种人自

    信虽然可嘉,可惜没有实证的自信,只是虚骄、狂妄、不切实际而己。所以劝导初机学佛的

    人,修净土念佛法门,依弥陀愿力求生西方净土,是最可靠最安全的。

    有些年轻人,误认为念佛是为老年人而说的法门,至於年轻人,在世界上正准备做很多

    的事情,大概没那麽快就离开人世间,又何必急著念佛求生净土呢?可是,谁有把握自己能

    活到几岁?更何况,求生西方,只是一个愿望,谁说念佛的人一定是立即会死亡?生西方净

    土,是极终的目标,却不是说现在念佛现在便去。等到要去的那一天才念佛,恐怕已无力念

    佛了,所以在平时就得先做好准备。

    再说,平时念佛,心向西方净土,也有现世的利益可得。阿弥陀是梵语音译,意为无量

    寿与无量光。所以□[无量寿经》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是人中芬陀利华(莲

    华)。」又说佛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如能一心称念佛名而得念

    佛三昧,则如]j智度论》所说:「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念佛不仅为求临终

    往生净土,也能消除现世烦恼及先世的罪障,而得种种利益。念佛者既如人中的莲华,则何

    愁不得健康长寿、幸福和乐、吉祥如意、受人尊敬等等的利益呢?这都由於念佛的人,心向

    著佛,能有净化身心、庄严环境的力量的缘故。比如]j阿弥陀经》所见第二十五愿:「光

    明照诸无央数天下幽冥之处,皆大光明,……见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又第四十六愿:

    「闻我名号,皈依精进,皆逮得普等三昧,至於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继续

    不断地念佛,如能念到不念而自念,念到自己和阿弥陀佛互相交融、不分彼此的时候,虽然

    还没有死,实际上已经是在极乐世界了。极乐世界在那里呢?经上说:从此土向西方,距离

    十万亿个佛土之外。可是当我们念佛念到非常纯熟的时候,自心之中自会现出阿弥陀佛的极

    乐国土。如□[无量寿佛经》云:「於现身中得念佛三昧」,「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

    佛。」可见,弥陀净土的清净庄严,解脱自在,都可以在未死之前的心地中出现,虽然弥陀

    的四十八愿,多半是为成就西方的极乐国土,以及接引众生往生彼国而发。所以净土虽泛指

    诸佛国土,而诸大乘经中,独对弥陀净土的赞扬最多。

    念佛而不求现世利益,也不求往生西方净土,那必定另有殊胜的方便才可以,否则念佛

    而没有目的,为什麽又要念佛?禅宗的四祖道信禅师、五祖弘忍禅师及其弟子神秀禅师,都

    讲到念佛法门。道信的’w心方便》有云:「念佛心是佛。」,并引□[无量寿经》:「是

    心是佛,是心作佛。」根据▲□k宝纪》所说:「忍、如、大通之世,则法门大启,根机不

    择,齐速念佛名,令净心。」也就是说五祖弘忍及其弟子法如、大通(神秀)等,都用念佛

    法门普遍接引群机。到了六祖慧能的□绣g》,主张「不染万境而常自在」的「无念」,实

    即是四祖以来所称「念佛心是佛」的表现。不过,不用称名念佛作下手功夫而能做到心「不

    染万境而常自在」,的确不容易。所以弘忍门下,四川净众寺的智协(西纪六○九~七○

    二),其弟子处寂(?~七三二),三传新罗无相,教人修行的方法有三个步骤:一、引声

    (尽一口气)念佛;二、开示;三、坐禅。(见□□N三宝纪》)另有同为弘忍门下的四川

    宣什宗、圭峰宗密的▲□掘g大疏钞》卷三之下,称为「南山念佛门禅宗」。以「念一字

    佛」作为「净心」方便,印顺法师说,这是从]□□说般若经》的「念一佛名」而来的。

    (见]什篪I宗史》一五六页)这些都是与六祖慧能及其二传、三传弟子们同时代的禅门人

    物。只有马祖道一、石头希迁等及其派下诸系的禅师,便不念佛而专事提倡「见本性为禅」

    的法门。唯其易生滥凡为圣、混染为净的流弊。故有华严宗四祖清凉澄观(七三八~八三

    八)的△□Y经疏钞》所举念佛的五门方便;华严五祖圭峰宗密(七八○~八四一)的’□

    @品疏钞》也举出了四种念佛法门;禅宗的永明延寿(九○四~九七五),著☆U善同归

    集》,以伸张念佛法门是万善众行的总摄,权实双行,空有并收,普应一切根机,此为後来

    开出禅净一致的广大法门。散心念佛者,可藉弥陀愿力,求生乐邦;专心念佛而得三昧正定

    者,可即自心而现佛土佛心。人虽有不同的根机,确都有以散心念佛而到专心乃至到达慧能

    大师所说「无念、无相、无住」的程度。可是,若尚不能达到「不染万境而常自在」的程

    度,便反对念佛法门,或拒修念佛法门,甚至妄称「无佛可念,无净土可生」,那就太不切

    实际,而且也真不知净土念佛法门的慈悲广大了。

    因此,我要劝告诸位,修念佛法门的学佛过程,最好还是逐步向前。初机者一定要相信

    实有极乐世界,一定要发愿往生西方净土,这样的话,才不致两头落空。自心的净土未现,

    尚有西方净土可去,这岂不是安全又可靠的办法吗?

    净土是一切法门共同的归宿。虽然历代各宗的大善知识,对净土的认识和说明,各有不

    同的层次,但毕竟不离净土。相传为天台智者大师所撰的□五方便念佛门》,提到:一、称

    名往生念佛;二、观相灭罪念佛;三、诸境唯心念佛;四、心境俱离念佛;五、性起圆通念

    佛。华严五祖宗密大师所举四种念佛法门是:一、称名,二、观像,三、观想,四、实相。

    宋朝的知礼主张「约心观佛」;大行及道镜二师强调「信心念佛」;法照等师主张「高声念

    佛」;道绰、善导、怀感、慈愍诸师,均主张坐禅、诵经、忏悔、十念称名念佛。明末莲池

    大师的持名念佛,分作事持的称名、理持的体究;□益大师将念佛分作三类:一、念他佛;

    二、念自佛;三、俱念自他佛。他也说持名念佛有事持与理持,事持如子忆母,决志求生西

    方净土,理持是信西方弥陀乃我心具,是我心造。

    佛国净土,也有多种层次,’辰□□□n有一、无色无相的理土,二、实佛自受的报

    土,三、佛为初地以上菩萨所现的报土,四、佛为小乘凡夫及地前菩萨所现的化土。天台宗

    也说有四土:一、凡圣同居土,娑婆是同居秽土,极乐是同居净土。二、方便有馀土,为小

    乘圣者所居。三、实报无障碍土,亲证法身的菩萨所居。四、常寂光净土,唯佛所证的法性

    土。弥陀净土究竟属那一层次?净影寺的慧远、三论学者吉藏,以极乐世界为应化土。摄论

    学派的诸师,依据摄论等的见解,主张弥陀净土是报土。天台家则以之为凡圣同居的净土。

    □益大师主张依据持名念佛的断惑多少,而生四种层次的净土,也就是说,弥陀净土分为四

    等,由持名而带惑往生与断惑往生的不同,便生不同的净土。由此可见,念佛的法门有深

    浅,净土的层次也有高下。谁敢说学佛而不念佛,又有谁敢说修行而不生净土呢?

    最後,我还是劝大家好好念佛,不管程度如何,最好是把自己当成初机的钝根,若心存

    虚骄,就是不切实际,明明是凡夫,偏偏以圣人之位衡量自己,不仅仅是增上慢,还很可能

    是大欺诳。因此说,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皆收,绝不是骗人的话。愿诸位莲友能好好

    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每周六都要来参加念佛会的共修,同时还要带动亲友们一起来修行,

    使得七宝池中的莲花愈来愈多。莲花分九品,希望大家品品高升,均臻上品上生,念佛要精

    进不懈,莲花才会愈开愈大,不仅共修时要念,平常也要念。共修时念佛,能集大家的力量

    成为每一个人的力量,所以很重要;平常念佛,则能继续增长你的信心、愿心、深心。

    75.3.8.於农禅寺福慧念佛会开示.陈果益整理

    (三)报恩佛七的意义

    最近我收到一封来自法国的信函,这是一位教授所写的,他认为我这麽忙还能写书、出

    书,一定是个身体强壮、精力充沛的人。我回信告诉他,我从小就是一个多病鬼,没有一天

    不生病,只是为了报答三宝的恩惠,我还是用这个多病的身体来还我的「草鞋钱」。所谓

    「草鞋钱」,就是在修行过程中得自他人的各种帮助以及三宝的加持。为了报答这些恩惠,

    我尽自己的力量去做,这就是所谓「报恩」。

    只要我们从佛法中得到过一点受用,就应该「报恩」,因为得自佛法的利益,比世间上

    的一切知识学问、物质财富都更加可贵。因此我们要利用时间好好「修行」,以报答三宝的

    恩。

    修行如何能报恩呢?修行,可以将我们向上的心力普及到每一个众生的身上去。如果不

    修行,那你的心就会和三恶道的贪嗔痴相应;相反地,只要肯修行,你的心也就趋近於佛法

    的戒定慧。一是光明面,一是黑暗面,而我们这世界,只要有一个人知道「佛、法、僧」的

    可贵,肯去修行,这个世界的光明就存在,更何况我们现在有这麽多的人,在此做「七天」

    的精进修行。

    在佛法上要报的恩有四种:一是三宝恩,二是国家恩,三是父母恩,四是众生恩。

    第一种是「三宝恩」

    其实三宝恩是无法报的,而三宝本身也不需要我们报恩,只是我们以「报恩」为目标来

    修行。

    第二种是「国家恩」

    今天我们能够在此安居乐业,这都是国家的恩惠所赐,如果国家不安定,我们又如何能

    平安度日呢?所以,我们希望国人不要作奸犯科,制造动乱,也没有来自外国的欺凌和侵

    略,愿政府有贤明的官员来领导,人民个个健康,社会处处安定;这些我们都可以用「修

    行」来祈祷,使我们的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是我们报答国家恩的方法。

    第三种是「父母恩」

    父母有现世父母和过去世的父母。过去世的父母,我们无法知道,但现世的人,纵使是

    孤儿,也由父母所生,并有人将其扶养长大。所以,还是要报父母恩。

    普通人只在父母去世後,才遗憾父母在世时未能尽孝;能够於父母健在时,即已思及父

    母年迈,来日无多,必须好好照顾和孝顺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所以「清明报恩佛七」,除

    了超度过去世的父母外,也要为现世的父母祈求健康。我们可用三宝和共修的力量为父母祈

    福,这是办得到的。

    个人修行犹如一根纱,很容易被扯断,如果许多人一起修行,就像许多纱结合在一起,

    变成坚韧的绳索,那力量就很大了。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因此得整体的力量。因此,我们

    为报父母恩,还是以「共修」的方式,功德最为殊胜。

    第四种是「众生恩」

    「众生」是什麽人?可能是你的儿女、亲友、部属,甚至冤家以及其他的人;凡是对我

    们的生命过程有过帮助的都是。我们常听人说:「遇到贵人。」而「贵人」往往只是普通的

    人,只要他曾替你解决问题,启示过你,以致转变了你的命运,他就是你的贵人。因此,我

    们要报「众生恩」,必须将所有的人,都视为恩人。

    想想我们从小到大,不知接受过多少人的恩惠;佛法说:「众缘和合所生。」任何事的

    完成,都是集合了许多人的力量,个人所能提供的,实在很有限。所以,在寺院用斋後,都

    要感谢所有布施的施主,并祝福他们「有愿必成」。

    至於在家居士是否也有施主呢?或许有人认为他的一切都是自己用钱买的,但是人类社

    会是一个互助的环境,虽然是用自己的钱买的,也还是要有感谢心;若是别人不卖东西给

    你,你有钱又如何呢?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对自己所得的存有感谢心,则世界上每一个人都

    是善人和菩萨。因此,报「众生恩」时,眼中无一是仇人或坏人。世上只有坏事,没有坏

    人。人做了坏事,只要以後不再犯,仍然是好人。因此,佛法对任何一个人都不失望,这就

    是将所有众生都视为「恩人」的缘故。

    最後要说「佛七」的意义:为什麽要用「七天」的时间呢?这和整个天体宇宙的运行有

    关,从古至今,无论东西方,都以「七天」为宇宙运行之一循环。我们的身体和精神活动都

    是配合整个宇宙的运行而运动,所以用七天的时间来修行最恰当,犹如我们以自己身心的小

    宇宙来配合大宇宙而修行念佛法门,如果七天不够,还可再增加至十四天、二十一天,甚至

    四十九天。

    参加精进组的,必须在此修行七天;随喜的则可来一天、两天,甚至只参加一支香或几

    支香,都比自己在家修行的好。佛法说:「人生即是苦报。」所谓「业不重不生婆娑,障不

    重不为凡夫」。平常我们很少感到自己的业重,只有在修行的时候,才会生出「切肤之

    痛」,而深刻地感觉到生命就是「苦果」。唯有「知苦」,才会发出真正的道心,因为生而

    为人已是这样的苦,那麽三恶道的众生则更加痛苦。我们「知苦」,所以要好好地念佛修

    行,以求「离苦得乐」,因为能知道「苦」,才会同情其他更苦的众生。因此,想要产生慈

    悲心,一定要先吃苦。吃苦、知苦,并且切实地修行,才会发出真正的慈悲心。

    74.4.2.清明报恩佛七开示.陈明霞整理

    (四)助念的意义与规则

    一、前言

    今天我非常欢喜,能见到这麽多人来参加。我希望诸位不是只来听一次开示,而是真正

    地发心,参加本寺念佛会助念团的实际活动。

    我们的念佛会已成立两年多了,也曾经组成过助念组,但成绩并不理想。原因是:一则

    参加的人员太少;二则大家恐怕参加以後,常常要到病危病故的人家去助念;三则大家担心

    晚上回家会太迟。因此,既然诸位今天来参加,我祈愿以三宝的加持力,愿大家能发长远

    心、发菩萨心。

    今後,我们的助念团会组成数个小组,各小组的组长之间,能相互调配。只要属於本会

    会员病危病故者,不论在什麽情况下,一定要派人前去助念。

    二、本会助念的对象

    (1)以念佛会会员为第一优先。也就是说,莲友中若知道某一位会员病危,或直接接

    获其家属通知,我们便一定派人前往助念。

    (2)本念佛会会员的近亲家属。如父母、子女及配偶,为第二优先。

    (3)会员的亲属。亲属有近亲及远亲之分,由於本会人力有限,故以近亲如兄弟姊

    妹、祖父母为第三类对象。

    (4)若助念团之人力不足,则以优先次第,仅为会员本人助念。

    (5)请求助念者,须已加入本会三个月以上,并经常参加本会共修者。会员三个月内

    未到会共修,除本寺热心之护法外,即失去请求权。

    三、助念的意义

    人都会死,但死後往那里去呢?若不解脱生死,便是轮回生死。生死中又有两条路:一

    是上生天、人、神的三善道;一是下堕地狱、饿鬼、畜生的三种恶趣。人在世间,如自己平

    时尚未修行到生死自主的程度,或根本不曾修行也不知道要修行,到临命终时,都需要他人

    帮忙助念。那是依靠阿弥陀佛本愿力的加持,以及助念者的功德力量相扶助所共同产生的功

    效。

    对病危者而言,首先要使他知道并相信,只要念佛必生净土。因为,一般人在临命终

    时,能得心不颠倒、意不贪恋是不多的,而助念者的佛号,声声入耳,正可使病危者避免恐

    惧、焦虑、舍不得等颠倒妄想,而将念头导入一心向往净土的正念。如果病危者心里尚有恐

    惧、焦虑、舍不得等杂乱心,便会促使他下堕而难以上生。

    至於佛的本愿力量,根据□[无量寿佛经》记载,阿弥陀佛在最初发愿时,曾开殊胜方

    便:虽十恶五逆之人,於临命终时,若遇善知识,说法安慰,教令念佛,至心令声不绝,具

    足十念「南无阿弥陀佛」,即得往生彼佛净土。今日的助念者,便是病危者的善知识,劝他

    念佛,也助他念佛,助他至心称念弥陀圣号,此即是藉著助念者的力量,加上佛的本愿力,

    而使临命终的人往生净土。如已解脱生死者,临终由人助念,便是和他结净土缘,恭送他往

    生莲界。

    四、助念所需法物

    (1)两把引磬,敲上、下板,不需木鱼。

    (2)准备一尊金色的阿弥陀佛接引像,佛像高度以病危者躺在床上所能看到者为准。

    (3)携带香炉,准备檀香或沉香制成的上等末香或线香。若烧线香,则只需一柱即能

    使满室生香,长短大小约能燃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为佳。至於蜡烛,则可带可不带,因为现

    在到处都有电灯。

    (4)若能带些素雅的鲜花最好,如果时间来不及,不带也无妨。

    (5)助念者在一接到助念的通知後,即须心系佛号,恳切至诚,身心肃穆,直到返家

    为止,不得轻举言笑。出家众衣袍须整齐,在家众则穿海青。

    (6)带供佛的清水及小杯子,以及助念者自己喝的饮水及杯子。

    五、助念的方式

    助念的方式,可分成两个段落:

    第一、对神智清楚者,应先说法安慰,劝导一心念佛,由出家的法师或助念团领众的居

    士来说。内容为:「某某居士,现在请你什麽也不要想,清楚地听几句佛法。佛说人有生、

    老、病、死,这是必然的现象。所以,生,不一定可喜;死,也不一定可怕。离开人间後,

    若能够往生西方佛国,最最幸福。现在,用你一生中所做一切善事的功德,求生佛国,一心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如果你还不该往生,阿弥陀佛是大医王,他会使你马上恢复健康

    的。现在大众来为你助念,你能念,就小声地跟著我们念,不能念的话,就听著我们念的佛

    号,心里跟著默念。什麽都不要想了,一心祈求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往生佛国净土的七宝莲

    池。」

    同时,要劝告其家属,助念时不要向病人嘘寒问暖,或让亲友摸头触脚,如果方便的

    话,家属最好随著我们一起念佛。假如其家属根本不相信三宝,不同意我们助念,则不必强

    求留下,当即刻离去,只有在心中为其助念。

    另外,当助念者进入病危者的家里,千万不可检视其衣物,或东张西望,或任意闯入其

    他房间。如此,则万一他们家里丢失东西,我们也惹不上嫌疑了。所以,一进病家的门,供

    妥佛像,就开始说法助念。

    第二、如果病危者已经神智不清了,我们仍然要为他开示佛法。所谓神智不清,可分两

    种,一是身体虽不能动、眼睛不能看、嘴巴不能说,但心里还是清清楚楚,耳朵可能还听得

    见,所以还是当他是神智清楚的人,可以对他作简短的开示。二是已经断气了,但你不要失

    望地说:「他已经去了,我们走吧。」既然来了,我们还是要说法及助念的。

    人断气以後,有三种可能,一是造大恶业的人,一死以後,马上堕入地狱、饿鬼、畜生

    等三涂。二是净业深厚的人,死後往生净土,禅定功夫深厚的人,死後往生禅定天;又善业

    力量强的人,则往生人间及欲天。三是随各人的业力,等待因缘而生於三界中的六道。死後

    与生前的过渡阶段,称为中有身或中阴身。但是,有的人虽已断气,生理上已经死亡,他的

    神识却可能认为自己仍然活著,或仍守住遗体而没有离开。因此,人死之後十二小时内,不

    要移动死者的身体;最好不要在二十四小时内埋葬或火化,能在一星期之後则更好。在遗体

    还没有全部冰冷,还有些温热的情况下,不要去摸触、移动,或抚□痛哭,因为这样可能会

    扰乱亡者的神识。因此我们到达丧家以後,最好能立刻开始念佛。再者,亡者即使已於死後

    立即下堕、转生或往生,助念仍然有益於亡者的超生、增福及莲品高升。

    六、助念的规则

    既然我们相信人死後,神识仍未离开身体,所以正常的助念时间是十二个小时,不可以

    随便念几句就走了。要分成几组,轮流值班,一组四个小时;或分两组,每两个小时轮流休

    息。

    怎麽念法呢?不需要唱赞佛偈,一开始就举: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

    佛,接下来连续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如果我们刚到,病患就要断气了,则省略

    前面二句,就位以後,马上念「南无阿弥陀佛」。念的时候,自己本身要专注一意,声音要

    整齐清越,不要太快太高声,也不要悲戚或急躁,以一种庄严、肃穆,而又和谐、安宁的声

    音,轻轻地念。使得病人能在安详、恬静、怡悦、自在的情况下往生。至於引磬,也要轻轻

    地敲,不要太用力。

    助念者如果是分成两组,那麽一组正在念时,另一组不可离开太远;吃饭的时间,也由

    两组轮流交替著助念。能够维持十二个小时佛声不断是最好,如果人员不足,而□能派人去

    助念两个小时的话,那也比无人助念来得好。

    连续念六字洪名,每次接替换班时,也维持同样的速度与声浪,直到助念结束之前,始

    转「阿弥陀佛」四字佛号,然後接回向偈: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华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唱毕回向偈,如果病患或亡者尚未皈依三宝,有法师同去时,当由法师为之授三皈依。

    若仅居士前去,也可代某一特定的法师为之说三皈。为亡者授三皈依时,当请他的全体家人

    或家人的代表代为接受。皈依词是这样的:

    (1)我某某人(病患、亡者的岫W),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念三遍,每遍就

    地一拜)

    (2)我某某人(病患或亡者的岫W),已经皈依佛、已经皈依法、已经皈依僧。(念

    三遍,每遍就地一拜)

    (3)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念三遍,每遍就

    地一拜)

    三皈依完毕,接著念回向偈: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华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如果亡者的家人不会拜佛,也不懂三宝的意义,应当先教他们拜佛,并略说三皈要义。

    对於未受三皈的亡者说三皈,乃是必需的,应该列为助念的条件之一。说完三皈回向,就可

    以离开了。

    现在有人用念佛的录音带来助念,也不能说它没有用,□是录音带是没有心的,所以也

    没有感应力,以人助念,则可由助念者的愿心、信心,来感通阿弥陀佛的愿力。录音带也能

    带动病者念佛,然其气氛及功效与人助念相比,则大不相同。除非不得已,最好不用录音带

    代替助念。

    另外有一项必须遵守的规矩是:助念的人,不接受病患及丧家的饮食招待,不得收受红

    包。不仅在家居士没有理由收受红包,出家众也不得因了助念而收红包,否则便成了变相的

    经忏应赴了。如果,有些人家因为是他们主动请求我们去助念,不给钱,就好像欠了我们什

    麽,那就告诉他们:为人助念,是我们修行的法门之一,目的不是为钱而来,若有人要为病

    危者或亡故者作功德,可到寺院布施供养,但那已是另外的事,当与助念无关。有的家属一

    定要给钱,那我们可收红纸袋而将钱还给他,这种做法成习惯之後,大家便会感到自然。如

    果出外助念时,既受饮食招待,又收红包作衬,便失去助念的意义了。

    如果经过十二个小时的助念,病危者突然病况好转,该怎麽办?这也正是助念的目的之

    一,能以助念功德为人植福延龄,岂非更好。佛法本为活人的现实所需而设,岂仅为了人死

    之後的前途应世?

    七、净土法门略释

    最後,我要说明的是,由於农禅寺举办禅七、禅训等的活动,许多人便认为我们专事禅

    修,跟阿弥陀佛的念佛法门是无关的。其实我们一年举办两次禅七,也举行两次佛七。本寺

    有禅坐会,也有念佛会。而且净土可分为四等:凡圣同居土、方便有馀土、实报庄严土、常

    寂光净土。不论修禅、修净,其最终目的,皆是常寂光净土。修行而不生净土,岂不是邪见

    的外道?常寂光净土是诸佛共证同在的大涅盘境,阿弥陀佛称为法界藏身,当然不离四等净

    土。所以,禅的修行者,既不离弥陀,也必生净土。禅宗四祖道信大师主张修持「念佛心是

    佛」的一行三昧;明末的莲池大师普劝修行念佛三昧,并且主张持名念佛,事念见应身佛,

    理念见法身佛,事持称名,理持体究,念佛至事一心得定心,至理一心则明心。明末□益大

    师则以念佛时的断惑多少来配合往生四种净土。此皆是禅与念佛法门同举并扬的例子。

    助念固然是为协助病危者求生净土,同时也是促使助念者自己修行的因缘,助念虽能利

    益他人,但受益最大的仍是念佛者本人。诸位应当争取受派助念的因缘,并当以感恩之心,

    感激成就我们去助念的人;不论为谁助念,无不是成就我们於莲邦培养莲胎的殊胜法会。所

    以,我希望诸位都能发长远心,来参加念佛会助念团的活动。

    八、问答

    问:助念的时候,是不是愈快愈好?

    师:不,不可愈念愈快,否则念的人太吃力,而听著默念的人,也会急躁不安,最好是

    平缓的念。

    问:有些人见到亡者的遗体会害怕,怎麽办?

    师:没有关系的,刚去时会害怕,念佛时就不会害怕了。

    问:有些人认为由於生辰八字不对,在遇到出殡的时候,就会被冲到或煞到,而倒运害

    病,是真的吗?

    师:那是民间信仰,在佛法里是没有这种禁忌的。皈依了三宝的人,便有四大天王派遣

    三十六位善神随身护持,助念是去念佛,不仅善神护持,也得龙天护持。所以不必顾虑民间

    信仰的禁忌。

    75.1.25.讲於农禅寺念佛会助念团.钱果苏整理

    附录一:福慧念佛会唱诵内容

    赞佛偈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绕念数匝,再转四字佛号,归位毕坐念,止静)

    三皈依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教书籍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