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中的激素知多少?
    还没有哪种食品像牛奶这样让国人如此神经紧张,年年要折腾一回,而且涉及的还都是大品牌。2008年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09年的蒙牛特仑苏事件,现在又冒出了圣元奶粉的“激素门”。最新的这个事件的起因是武汉三名消费者声称其宝宝吃了圣元奶粉后出现性早熟,媒体曝光后,其他地方也有人这么声称,一时搞得人心惶惶。

    但是在目前看来,断定圣元奶粉能导致女婴性早熟的证据不足。如果圣元奶粉的成分有问题,那么就会有众多婴儿受影响,而不会只有个别案例。而且,女婴性早熟有一定发病率,病因复杂,不能因为刚好吃了某种奶粉就认定那是病因。从报道看,有的怀疑吃圣元奶粉导致性早熟的女婴其实是假性性早熟,只是乳房增大而没有别的症状,医学上叫单纯性乳房早发育,是一种自限性、良性状态,原因不明,无需治疗就会自行消失。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在女孩中的发病率是千分之二,在服用圣元奶粉的人群中肯定能找到很多人有这种情况。

    媒体对此事的炒作有的到了荒唐的地步。例如有报道称,河南安阳一名8个月大的男婴持续低烧,到北京市儿童医院就医,“经过医院检查发现,其心肌酶、转氨酶等各种激素都超出正常孩子几倍,而且有性早熟的迹象。”也怀疑是吃圣元奶粉所致。这就是笑话了,心肌酶、转氨酶是多种酶的统称,并不是激素,如果它们的量超标,可能是心肌、肝脏有炎症,和吃奶粉能有什么关系?媒体再这么炒作下去,婴幼儿出现的任何疾病都要被归咎于吃奶粉了。

    记者缺乏医学常识,见风就是雨,还可以理解。而有的人并非专业出身,缺乏生物化学常识,却也揣着糊涂装明白,以专家的身份在媒体上信口开河,误导、吓唬消费者。

    例如,有一名“食品营养专家”声称,“奶牛吃的饲料或草料含有激素的可能性最大”。其实现在用于奶牛的几种激素都是注射的,口服无效,怎么可能添加到饲料中?

    又如,一名“国内资深乳业专家”表示,即使是进口的乳品原料,也不能完全保证没有激素残留,“比如新西兰本身就有使用激素给奶牛统一发情。”一些国家的奶农的确会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给奶牛统一发情,但是GnRH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只有2~4分钟,很快就降解得难以捡出了,所以注射的GnRH在牛奶中是没有残留的。牛奶中含有微量GnRH是奶牛自己产生的。而且GnRH是一种多肽类激素,在消化道中会被降解,喝牛奶不会让GnRH直接进入人体发挥其激素作用。

    这名“国内资深乳业专家”还表示,“通常在饲养中也会使用催产素、催奶素等,那么多环节有可能用到激素,就有可能残留,而且这种残留是可以检测出来的。”催产素在血液中的半衰期也只有3分钟,也不可能在牛奶中有残余。而且催产素也是多肽类激素,同样会在消化道中被降解。

    有人以为“催奶素”就是雌激素,奶农给奶牛注射雌激素催奶,因此导致奶粉中雌激素含量高。实际上,如果给奶牛注射雌激素,那将会抑制产奶。所谓催奶素应是指用来增加牛奶产量的生长激素。牛奶本身含有微量的牛生长激素,注射过牛生长激素的奶牛产下的牛奶,其生长激素的含量并未明显增加。生长激素不能耐热,用巴氏消毒灭菌后牛奶中90%的生长激素会失去活性。生长激素是一种蛋白质,口服它将会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掉,难以完整地进入体内,因此必须通过注射才能发挥作用,口服无效。而且,牛生长激素和人生长激素有很大的区别,即使牛生长激素进入人体,也不会发挥生长激素的作用。由于以上这些原因,可以认定牛奶中的生长激素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如果圣元奶粉真的能导致女婴性早熟,那就是因为含有高量的雌激素。要检测牛奶中的雌激素含量并不难,做一个放射性免疫测试即可。如果从奶粉中检测到了雌激素,是否就是罪魁祸首呢?未必。还要看其含量多少。“天然”的牛奶本身就含有可检测出来的雌激素,不同样本的检测结果有所差异,但浓度大约都是每毫升几十皮克。即使一天喝一升牛奶(一般人不可能喝这么多),即使牛奶中的雌激素全部被人体吸收(实际上不可能),也不过几十纳克。但是青春期之前的儿童身体自己制造的雌激素的量每天已达到大约10微克,是牛奶的数百倍。所以牛奶中的雌激素微不足道,不会对身体产生影响。

    如果奶粉中的雌激素要导致性早熟,其含量必定是远远高于“天然”的牛奶,达到微克级的。但是在养牛业正常使用的激素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奶农、厂商也不可能往牛奶里有意添加雌激素,因为这么做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只是增加了成本。所以如果圣元奶粉中真的含有高量雌激素,可能是在生产过程受到了污染,或者是人为的破坏。

    现在并无证据表明圣元奶粉与女婴性早熟有关,没有理由怀疑该奶粉含有高量雌激素。卫生部对圣元奶粉的抽检结果,未检出外源性性激素(指人工合成的),内源性性激素含量在正常范围内。虽然有很多人怀疑这个检测结果,这不过是政府公信力下降导致的惯性,并没有依据。无论如何,那些“专家”对牛奶中“激素残留”的种种说法都是危言耸听。在食品安全如此受到关注,消费者已成惊弓之鸟的今天,专家更应慎言,不要吓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