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出世的历史背景
印度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由于其悠久的文明历史和多元化的民族与宗教,印度永远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国土。去过印度,特别是去过恒河的人们,都会看到一种特殊的现象,每天有大批的印度人来这里沐浴。他们在这里沐浴的目的,并不是除去身体上的污垢,而是为了去掉心灵上的污染。他门认为恒河是圣河,如果每天能在恒河沐浴的话,他们以前所做的一切恶业都可消除。对于受过教育的现代人来说,这真是一种迷信,但对于印度人来说,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虽然现在恒河的污染相当严重,但是,人们还是像往昔一样,每天去恒河沐浴。
据考古发现,早在公元前叁千年前,印度文明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准,如合拉吧(Harappa)和摩享左达罗(Mohenjo-daro)之文明。那时人们已经懂得使用地下水道和浴室等设施,并已经有了宗教,当然没有人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宗教,但从一个古老的钱币上的静坐的人像,可以想象其一般。到了一千五百年或二千年之后,由于亚利安人的入侵,印度文明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吠陀文明时期。到公元前六世纪时,也就是佛陀出世时,印度已出现了大都市,如王舍城和舍卫城。许多原来的小部落,此时都发展成了小王国,如著名的有摩揭陀和沙罗等佛经中所提到的十六大国。这时在印度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相对稳定的社会局面,人们安居乐业,并发展其社会。
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提出的有两个王国,在我们以后讲述佛陀的一生时,我们会经常提到这两个王国及其国王。首先,沙罗国是佛陀故国迦罗卫国的邻国,它的首都是舍卫城,在迦罗卫城的西边,国王是波斯匿王,他与佛陀是同一时代的人而且同岁,也是佛陀最虔诚的护法之一。舍卫城中,有着名的树给孤独园,佛陀经常在这里讲法。
另外一个是摩揭陀国,它的首都是王舍城,位于恒河中游,现在巴特那市。其后,阿育王将摩揭陀国首都迁至华氏城。此城成为佛陀传教中心地之一,附近有着名的迦兰陀竹园和灵鹫山等,释尊也常在此地说法。国王是频婆娑罗王,他对佛陀尊敬毕至。频婆娑罗王去世后,其子阿世王亦特别信仰佛陀,相传佛陀入灭后第一次结集经典时,就是在阿世王的支持下举行的。
由于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和社会的相对稳定,它给思想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土壤。印度很快由崇拜多神发展到了崇拜一神:创造宇宙世界与人类的大梵,然后由崇拜一神发展到了奥义书的一元论。而在印度的东方出现了沙门团体,如六师外道等。这个时候,及公元前六世纪时,印度的思想界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所以在佛经中经常提到六十二种见,也就是六十二种哲学思想与宗教。所有这些思想可以分成两大阵营:婆罗门集团和沙门集团。婆罗门集团的活动范围主要在西部的印度河流域,后来也逐渐发展到了东部。而沙门集团的主要活动范围,则是东部的恒河流域。
婆罗门教是印度传统而古老的宗教,它有叁大纲领:第一,婆罗门是社会上最高阶层的人。因为据婆罗门教来说,社会分成四大种姓,即婆罗门,以祭祀和举行宗教仪式为主要职业的宗教人员;刹帝利,以保护和统治国家为其任务的王族;吠舍,以从事农业、商业和手工业为主的人;首陀罗是服务于以上叁种姓的奴隶或工人。
第二,梵书天启。梵书是指四吠陀:《梨俱吠陀》(Rgveda),在书中有有关于创造天地和人类的哲学思辨的内容,所以它是四吠陀中最重要的一部。其它叁部吠陀是《娑摩吠陀》(Sama-Veda),《夜柔吠陀》(Yajur-Veda),和《阿闼婆吠陀》(AtharvaVeda),这些是婆罗门教的圣书。根据婆罗门教的教义来讲,这四部吠陀是由大梵的启示而得来,也就是说它不是凡人的作品,而是神那里来的圣书。
第叁,祭祀万能。根据婆罗门教的教义来讲,认为祭祀可以解决世间的一切问题。因为通过祭祀的方式,人们可以请求神的恩赐和帮助,因此人们也可以通过祭祀获得自己所想要的一切。根据婆罗门教而言,祭祀一定要通过婆罗门来做,才能有效。因此婆罗门就有了特权。
沙门集团在印度的出现正是以反对当时婆罗门教思想为主。这些沙门集团都是以自由思想家为领导,因此他们在思想方面不受婆罗门教思想的束缚,各抒己见,有些甚至走了极端。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以独身修道,云游传教为职业。在这些沙门当中,除佛教之外,最有影响的就是佛经中常常提到的六师外道。
(一)珊耶罗胝子(巴SanjayaBelatthiputta),他是怀疑论者。不承认知识有普遍之正确性,而主张不可知论,且认为道不须修,经八万劫后,人们自然而获得解脱。
(二)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巴AjitaKesakambala),他是唯物论、快乐论者。否认因果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四大元素地、水、火、风而组成,无论是有智慧的人或是愚笨的人,生命都是一样的,死后什么都不存在,因此他们生活的目的就是寻求快乐。没有任何沙门或婆罗门能够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做善事,了解此世和下世。所以阿耆多也否认有个人的神通和来世。他只信仰有感官认识,并说所有的宗教导师都是愚人。由于他否定因果,所以佛陀把他称为邪命外道。
(三)末伽梨拘舍梨(巴MakkhaliGosala),他是宿命论之自然论者。他主张苦乐不是由因缘而来,而是自然产生。所以他否认因果和人的创造力。他原先是耆那教创始人大雄的弟子,后来由于意见分歧,他另创一派。他是一个忠实的宿命论者。末伽梨不信人们的痛苦与解脱有其特别物质原因,所以在因与果之间没有必要的关系。人们无论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不会有结果,也不会对将来有影响。因此他否定有道德因果,不信人类能以自己的努力能改变自身。并且认为所有?生由命运决定他们的一生。
末伽梨认为,无论是聪明人或愚蠢人都会经过轮回,当他们在轮回结束的时候,他们的痛苦也自然结束。没有人的力量能缩短或加长这轮回的时间,轮回的长短已经决定,每一个人都要通过它,当人们通过了轮回这一长途,解脱自然到来。这种教义使人变得消极,所以佛教对它批判最重。
(四)富兰那迦叶(巴PuranaKassapa),他是无道德论者。否认善、恶之业报。他否认善恶有报,他说人们的造作,不会有善或恶的果报,即使一个人杀死世界上所有生灵,把他们的头骨堆成一大堆,他也不会有罪。同样,即使他住在河岸边广施供养,又做祭祀,也不会获得功德。因此自我控制、供养、真理不会为人赢来多少荣誉。
(五)婆浮陀迦旃延(巴PakudhaKaccayana),他是无因论之感觉论者。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与人类都是由地、水、火、风、空、苦乐和灵魂等七个独立的要素而组成。这些元素不增加、不减少、不再生、不可动,同时,这七种元素不会以何任方式给人们增加快乐或痛苦。它们不会改变或变形,也不会互相影响而起作用。任何事物或人都不能改变它们,因此人们也称他为永恒论者。所以当一个人把另一个人头用剑劈成两半,也不是杀害生命,因为剑只能从七大元素的之间通过,而不能伤害七大元素。对于人而言,人的身体最终总要毁坏,还回七大的。婆浮陀也是邪命外道之一。
(六)尼干陀若提子(巴NiganthaNataputta),又名大雄,是耆那教之创始人。他是佛陀同时代的人,同样他也是出生于皇族家庭。耆那教徒相信有24位祖师,大雄是最后一位,因此他也不能被称是创始人,因此在他之前耆那教的教义就有了。但是大雄给了耆那教新的血液。大雄,30岁出家,经过在12年的苦行,他称自己证得了果位,在72岁时作为一种修行自己饿死。
他的教义有两大特点,第一是苦行。因为他主张,宇宙中的一切生物都有一个灵魂,所以生命的目的就是净化灵魂,要使灵魂从肉体中解脱出来,修行者必需通过苦行来消除这些恶业,所以他主张极端的苦行。同时他认为:苦乐、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有其果报,是典型的宿命论。第二是不杀生,因为杀害生命,无论是大小都有业报。因此就是微生物也不能杀害,所以耆那教们走路时要扫地,平时要带口罩,因为空气中有微生物。由于耆那教的教义所限,此教团只流行于恒河流域一带。
以上的六派,今天只有耆那教还存在以外,其它的五派都早已消失。
这些沙门集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居无定所,四处游方,从乡村到城市传播自己的言教。他们的生活很简单,每天都靠乞食为生,不论人们给什么,他们都会接受,从不选择,更不挑剔,而且也不储存,吃剩下了就布施给鸟等动物。他们所穿的衣服,大部分是用从冢间或垃圾里捡来的破布缝制而成,只是为了遮寒遮羞而已。每当他们游方来到一处,他们都会极力地宣传自己的教法与人生哲学。因为印度天气炎热,到了晚上,他们就随意地找一棵树,就在树下过夜。他们的行为很受人尊敬,在普通人的眼里,他们是圣人或哲人,或甚至是得道的罗汉。所以有一次,沙罗国波斯匿王正在与佛陀谈话,突然看到许多的苦行沙门从他们的身边走过,波斯匿王赶快起身向他们远去的方向顶礼膜拜。
释尊的故国——迦罗卫
在印度的北部,喜马拉亚山的南麓,有一个小小的王国叫迦罗卫。它的主要的城市也是迦罗卫。该城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里克(Tilori-Kot)附近,拉布提河(Rapti)东北。国土面积约三百二十平方里。法显和玄奘都曾来过这里,并且留下了宝贵的游记。据他们的记录和其它史书的记载,目前考古学家已发现了古老的迦罗卫城的遗址,并在做进一步的研究。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迦罗卫国占据了得天独厚,优越的自然条件,土地肥沃,风调雨顺,所以它的农业很发达。从释迦牟尼父亲的名字“净饭王”和经中描述的“王耕节”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农业的发展,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是举足轻重的,因为当时的社会是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而商业正在兴起。商业兴起最好的标志就城市的出现与发展。
从种族上来说,迦罗卫国的人是释迦族。我们在经典中经常读到,释迦族的人非常自豪,认为他们是印度最古老的、太阳种族的后裔,所以他们为了保持其血统的纯洁,而不与外族通婚,只是与其邻国的天臂城主世代联姻。也由于他们的自豪,当波斯匿王提出,要娶释迦王族的女子为妻时,他们把自己的一位婢女打扮成公主,送与了波斯匿王,所以后来当这位女子所生的儿子继承王位后,他几乎完全消灭了释迦族。佛陀到现场进行两次调和,到第三次时,大目犍连等建议释尊施予援手,佛陀了解道,再去调和已无效,因为这是释迦族人之共业。但是据一些学者的研究,释迦族是属于蒙古族人种。
从政治上来说,迦罗卫国并不是当时的大国,它臣属于沙罗国。因为沙罗国的波斯匿王曾说,佛陀是沙罗人,他也是沙罗人,并引以为自豪(大正藏,第一册797页)但是迦罗卫国又有很强的实力和自己独立的自主权,为此波斯匿王又娶了释迦族的女子,来与迦罗卫国达成联姻,以加强自己的实力。这一点,从《大般涅盘经》中描述佛陀入灭的一段也可以证明。当佛陀要在拘尸那(Kusinara)城入灭的时候,阿难陀请求佛不要在拘尸那这样的小城入灭,因为还有像毗舍离的王舍城、胆婆国、婆国、波罗奈国、舍卫国等大国,而且多有信佛者。但是此处并没有提到迦罗卫国,可见在阿难陀的眼里,迦罗卫国也是很小的地方。
迦罗卫国所实行的是贵族共和制度,城中选出最有势力之人为领导者。净饭王虽然称为王,但是也不过是当时释迦族共和国之领袖之一而已。在《大涅盘经》中提到跋耆人,他们也是贵族共和制度,其中所有的贵族都称为王。因此经中讲到,跋耆人常集会讨论诸事,不轻易制立法令,已制立者,不轻易废弃,尊崇实践往昔跋耆人所制立之国法。经典中所描述的释迦族也经常集会,而且在提到他们的王时不只有一个。国内凡有大事,由国王召集大会,共同讨论并做出决策。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波斯匿王要求与罗卫国联姻一事,就是经过共同的讨论,才做出送与婢女的决定。由于迦罗卫国臣属于沙罗国,净饭王一定与沙罗国有过很多的交往,如参加族首会见等。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和她的妹妹波波提都是邻国居利族天臂城主之女。
[NextPage]诞生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其实“释迦牟尼”是佛陀成道后,同时代的其它的沙门给与的名字。“释迦”是佛陀原来种族的名字,“牟尼”是圣人之意,所以“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出身之圣人,有时也译作能仁、能忍、能寂、寂默、能满等,梵名Sakyamuni。他的姓是乔达摩(Gautama),名是悉达多(Siddhartha)。在古代印度来说,这是一个很高贵的姓,它与高贵的种族有联系。释尊的父亲是净饭王,即国王,母亲是摩耶夫人。释尊就诞生在这样一个王族之家。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虽然净饭王在书中被称为王,但是迦罗卫国是共和制度。在南传律部中记载,佛陀的堂兄弟跋提有时被称为王(南传《律部》,第二册,第181页)。因此,王的称号并不代表绝对的权利。
有关释尊的年代,南北传的说法不一,各种史书的记载也不同,佛教学者们根据考古与各种文献的记载,经过仔细的考证与推算,得到以下的年代:释尊诞生于公元前566年,入灭于公元前486年。目前,许多史书都采用以上的计算年代,我们在本书中亦采用这一年代。这一说法的主要根据是《众圣点记》。
根据经典的记载,摩耶夫人将分娩之前,依习俗返回娘家天臂城待产,途中经蓝尼园小憩时,即于无忧树(梵Asoka)下生下了释尊。这一天正是四月初八日,南传国家的佛教徒认为是四月十五的月圆日。
目前考古学家已经找到了释尊的诞生地蓝尼园,同时发现了阿育王当年来释尊诞生地朝圣时所立的石柱。石柱上的文字记载是:阿育王即位二十年后,来此地朝圣——即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地。并且,他令建立了石柱,石柱头上雕刻有牛像,以此来纪念世尊在此诞生。同时他还把释迦族人民的税率减少到了原来的八分之一。所有这些物证,与法显和玄奘的记载很相符合。一百多年前,许多的西方人认为佛陀并非历史人物,只是太阳神话而已。现在,由考古的发现已证实了佛陀是历史人物这一事实。
太子诞生的消息,很快就传回到迦罗卫城净饭王的耳中。由于太子是净饭王的长子,所以王宫中很快就热闹起来了。根据经典中的记载,净饭王请了许多婆罗门来为太子取名,经过仔细思考,他们为太子取名为:悉达多,意译为“一切义成”或“一切事成”。同时他们发现太子生相与常人不同,所以他们认为:若太子在家而继承王位,将会成为转轮圣王;但是,若太子出家修道,将会成佛证果。得到太子诞生的消息,一位经常来净饭王皇宫的仙人来看太子。当他看到太子时,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悲伤。此时净饭王迫切地问道,是否有什么不祥之兆,仙人答道:“太子长大后,会出家修道而成佛证果,这是一件喜悦之事,可是我已年老,等不到太子长大成佛之时了,因此我悲伤。”
这些故事是真是假,我们暂且不谈,但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可以想象到,释迦牟尼佛从小很聪慧,但是又非常喜欢沉思。由于他聪慧,所以释迦族的人们盼望他成为一位伟大的君王,把小小的迦罗卫国扩展成为一个大国,甚至是一个统一全印度的帝国。同时这也表示,在这个故事产生的时候,印度的人民希望有一个有力的君王来统一全印度,从而消除群雄割据,达到世界太平的局面。但是,从释迦牟尼从小又喜欢沉思的一面,人们又想到,他可能会成为一位宗教导师,因为释迦牟尼经常与来到迦罗卫国的游方宗教人士接触,并谈论人生问题。
教育与婚姻
摩耶夫人于分娩后七日就去世了,太子遂由姨母,摩耶夫人的妹妹摩诃波波提抚育成人。据《佛本行集经》卷十一、《有部奈耶破僧事》卷叁等记载,太子从小就聪颖过人,凡所学习各种技艺,悉皆通达。太子少时随从婆罗门奢蜜多罗学习文艺,随羼提提婆学习武技,悉皆通晓。悉达多太子一定学习并且掌握了吠陀典籍,熟悉婆罗门教的教义和当时所有的学说。在成道后四十五年的弘法中,佛陀经常提到婆罗门的各种教义进行批评,尤其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的理论。有些学者认为,释迦牟尼是在出家后从其两位导师,学习了婆罗门教的教义和当时所有的学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首先,释迦牟尼向他的两位导师所学的是禅定,这在经中有记载。
其次,虽然经典没有详细记载,释迦牟尼还是太子的时候,无疑他一定受过良好的教育,因为他是刹帝利种姓的后裔。至于他学习了什么,我们只能推想而己,因为原始经典中无有记载。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到,他一定学习了当时社会上认为是主要的知识,这包括婆罗门教义。
悉达多太子,从小就很慈悲,爱护一切动物。有一次,他去皇宫外面的公园去玩,正在行走的时候,突然有一只受伤的天鹅掉了下来,落在了离悉达多太子不远的草坪上,于是他赶快走了过去,拾起受伤的天鹅,抱在了自己的怀里,一心去照顾它。这时悉达多太子的堂弟,提婆达多过来并说:“请给我天鹅,因为它是我射下来的。”悉达多太子答道:“如果天鹅死了,那是你的,但是现在我救活了天鹅,所以天鹅应该是我的。”两个人争来争去,各不相让,于是两人去请长者评理,最后天鹅属于太子。
悉达多太子不仅慈悲,而且从小就很喜欢沉思,他时常坐在皇宫内,向北面远望那高大的喜马拉亚山,思考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事物。经中记载,当太子还很小的时候,他跟随父亲一起去参加王耕节。当人们都沉浸在那快乐的节日气氛之中时,太子一人却在一棵大树下静坐,而进入了初禅。(南传《中部》的《萨遮迦大经》)这一次经历对于悉达多太子非常重要,因为在他六年苦行都未证道时,他回想起了这一段经历,并由此修行最后成道。
悉达多太子在王宫中的生活非常自在,由于净饭王害怕太子出家,所以为他建了叁时宫殿,每座宫殿都有红蓝白各色的莲花池,并有许多人在身边侍奉。在《增一阿含经》中,释迦牟尼佛对自己做太子时的情形,有这样的描述:
“比丘们阿,我当时的生活非常的优越,我所穿的衣服全是上等的,我所用的物品也全是最好的。在这幸福的生活中,我想到:世人的生活受生老病死的逼迫,我虽然生活优越,但也不免生老病死之苦。每当我想起这些的时候,我生活中所有的幸福都消失的无影无踪。”由此可见,释迦牟尼从小就喜欢沉思人生的问题。
当太子十六岁的时候(公元前550),在父王的安排下,迎娶天臂城主善觉王之女耶输陀罗为妻,也就是悉达多太子的母亲,摩耶夫人的侄女。但是天臂城主善觉王认为悉达多太子武技不够好,只会整天的沉思,不懂军事。于是安排了一次比赛,在这次比赛中,悉达多太子战胜了所有的对手,证明了自己的能力。经中很少描述悉达多太子婚后的一段生活,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悉达多辅助父王处理国事,管理农业。因为当时大部分的人口,包括大多数婆罗门和贵族都从事农耕。
出家
悉达多太子从婚后到二十九岁出家的这一段时间里,很可能帮助他的父亲管理一些国家事务,因此接触到了许多世间无常之事,如生老病死等人生不可避免的事。同时,虽然他生活愉快,但他也看到了普通平民百姓生活的痛苦与艰辛。悉达多太子从小就充满了慈悲之心,他经常想,如何才能使他们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问题。悉达多太子也经常去附近的公园,如尼拘律树园。当佛陀成道后回故乡看望父亲时,就住在尼拘律树园。可见尼拘律树园就是那些游方人士与苦行僧们经常来往住宿的地方。他们坐在凉爽的树荫下,与来听他们言论的人们讲解哲学问题、人生问题,以及他们自己所发现的如何得到人生解脱的问题。而这些正是悉达多太子经常思考,而又找不到答案的问题。
这些游方人士大都聪明智慧,各有自己对人生的见解和对人生问题解决的方法。他们四处游方的目的就是教授人们,他们所创立的解脱人生问题的方法。而他们的生活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居无定处,四处游方。悉达多对他们所讨论的问题和他们的生活都很感兴趣。
很可能悉达多太子很早就有出家的意念,但其父亲净饭王不允他出家,一心想要他继承王位。因为悉达多太子很聪明,有领袖的才能,同时能言善讲。这两点从他后来的言教中和所建立的僧团就可以证明,因此他是继承王位的最好的人选。悉达多太子多次请求他父亲的允许,但都被拒绝了。很可能他的父亲净饭王一定要给他生一个孙子,才允许他出家,这样家族就有了继承人。所以等到罗侯罗一出世,悉达多太子便立即决定出家,加入沙门的行列。在《中阿含经》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
“当我还很年轻的时候,我常常想:在家的生活像牢狱一样,而出家生活像广阔的天空一样,如果我剃除须发,披上袈裟出家不是很好吗?…当时我正是一位黑发青年,风华正茂,我不顾父母的反对,在父母的哭泣声中,我毅然离开了家,成为一位沙门。”(《增支部》第一卷,第三、四经)
“我被生、老、病、死、忧伤、苦恼所束缚,但为什么还要追求具有同等无常性质的事物?受缚于本质不实之物,我应如何去认识它们的利害关系。从而追求未曾证得的,无上圆满的安乐涅盘。”(《中部》第一卷,第二十六《罗摩经》)“家庭生活使人受到束缚和限制,是一挣扎不休的火坑,但是,出家人的生活如天空一样广阔。因而作为一个在家人,想要究竟圆满,清净无染地修习梵行是非常困难的。”(南传《中部》的《萨遮迦大经》)
根据经典的记载,悉达多太子在侍从的陪同下,于午夜骑上白马跨出了城门,向南奔去。他一直来到阿耨马河,在这里悉达多太子脱下了太子服和所带的首饰,交给侍从带回皇宫,换上沙门的衣服,开始了他真正的修道生活。有关悉达多太子出家的真实原因,有多种说法,有些学者认为,佛陀出家是因为迦罗卫国很小,它面临着强大的、来自外部的压力,如来自沙罗国的威胁。迦罗卫国随时都有灭亡的危险,所以悉达多太子弃家而出家。这种说法是没有理论根据的。根据释迦牟尼的个性来看,他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就是在以后苦修的时候,他的五位同修都离开了他,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失望,反而,他更加坚定,最后经过自己的努力而证道。
[NextPage]求道生活
悉达多出家后的第一站就是摩揭陀国,因为这里婆罗门的势力较弱(婆罗门教的主要势力是在印度西部的印度河一带,就是佛经中经常提到的五河流域),是沙门活动的中心。如佛经中经常提到的六师外道,耆那教的大雄,邪命外道等经常在这里传播他们的言教。还有佛陀曾经从师学习过的两位导师也在这里。所以这里受婆罗门思想的束缚较小,思想活跃而自由。而且摩揭陀的频婆娑罗王支持所有的宗教导师和思想家,所以各种修道沙门都来这里游化说教。
其次,摩揭陀国的势力正在扩大,其人民富饶,王舍城正在成长为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这给乞食的修道士提供了很好的食物来源。因此在佛陀涅盘后,王舍城很快就变成了一个大的商业城市。
沙门乔达摩首先跟贤者阿罗逻迦蓝(梵Arala-kalama)学道。阿罗逻迦蓝所教的禅定最高能达到的是无想定,但是这并非究竟的解脱。沙门乔达摩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学完并获得了最高的成就。阿罗逻迦蓝看到这位年轻的初学特别聪明,有潜力,于是请求沙门乔达摩与他共同指导他的弟子修行,可是沙门乔达摩的目的不是要成为一个导师,他真正的目的是寻求真理,寻求解脱生老病死之道。所以他毅然离开了阿罗逻迦蓝,又向郁陀迦罗摩子(梵Udraka-ramaputra)求法。
郁陀迦罗摩子所教的禅定最高境界是非想非非想定,这也不是究竟的解脱。与前者同样,沙门乔达摩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学完并获得了最高的成就。这次郁陀迦罗摩子并不是请求乔达摩与他共同教导他的弟子,而是将其所有的领导地位都让给沙门乔达摩。但是,乔达摩并没有被导师所给与的地位所迷惑,他还是离开了郁陀迦罗摩子,去寻求真正的解脱之道。因为,他仍然感觉到,他所追求的最高真理还没有实现,他的意识虽能完全自在,但距离最终的解脱还很遥远。他所追求的是至高无上的涅盘、苦的彻底的消灭、各种贪欲的彻底的消除。从佛教对四禅八定的解释来看,我们就知道,乔达摩认为非想定和非非想处定,是世界禅的最高的境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习,就可以证得阿罗汉果。由此可见,释迦牟尼是接受了他的导师们关于信仰和行为的一般理念,也就是法、律和禅定的修习。但是他认为他们教义的内容不究竟、不圆满,所以辞别而去。
离开郁陀迦罗摩子之后,沙门乔达摩来到了离王舍城不远的菩提伽耶(梵Gaya)南方之优楼频罗村(梵Uruvilva)的苦行林。这里是有名的修苦行的地方。在这里,他找到一处美丽而安静的森林,旁边有清澈小河可以沐浴,附近还有村落可以乞食,沙门乔达摩在这里开始六年的苦行生活。这时他是三十岁。
开始的苦行,对过惯了太子生活的乔达摩,是非常艰苦的。所以,在《中阿含经》中,当佛陀讲到自己当时修道时的经历时说:“在寂静的森林中苦修是一件相当艰苦的事,无快乐可言,而夜间就更可怕了,当野兽经过或是孔雀折断树枝,或是树在风中沙沙地作响,我都会感到非常恐惧。”经过了很长时间的修行,乔达摩才战胜了恐惧,得到了自我的平衡。
在古代印度来说,苦行是一种共同认可的修行方法,几乎所有的印度宗教都有不同方式的、不同程度的苦修。但是耆那教的苦行方法可能是其中最为严厉的一种。
苦行的方法有各种各样的,佛经中所描述的就有许多。如有的人像牛一样的生活,四肢走路,只吃青草;而有的人像狗一样的生活,只吃他人丢弃的食物,而且是不用手只用嘴从地上吃。像这样的苦行在当时是非常盛行的。佛陀在经中批判他们:像牛一样生活的人来世一定为牛,像狗一样生活的人来世一定为狗(南传《中部》的《狗行者经》)。从经中我们知道,乔达摩所修的苦行主要有两种:绝食和停止呼吸的瑜伽。在修停止呼吸的瑜伽时,乔达摩经历了极端的痛苦。经中是这样描述的:“当我停止呼吸的时候,两耳就会听到像雷鸣般的响声,然后是巨烈的头痛与肚痛,全身像燃烧一样。”而当他修习绝食的时候,每天只吃一麻一麦,几乎达到了死亡的边缘。
经中是这样描述乔达摩当时的状态的:“我摸肚皮的时候,能够透过肚皮摸到背脊骨;我摸后背的时候,也能摸到肚皮。通过这次绝食,我的后背和肚皮,变得如此接近。当我摩擦四肢活动血脉的时候,汗毛纷纷下落。”于是他仔细的思维,觉得他已达到了自我克制的极限,然而尚未获得觉悟,必然别外还有一条获得知识的道路。这时他回忆起青年时,随父亲一起参加王耕节时的一段静坐的经历,进入了初禅的禅定境界,难道这不是解脱之道吗?
这时他觉得,那必然是觉悟之道。为什么要畏惧这种快乐呢?但是要想达到这种快乐境界,他就必须要有更强的体力,要有体力,他就必需进食。所以他放弃了苦行,返回正常的生活。
成道
经过六年的苦行,虽然形体枯瘦,心身衰竭,而始终未能成道。于是乔达摩悟到苦行非得道之因,遂出苦行林。这时与他共同苦修道的五位同修,非常失望。因为他们认为,经过这样的苦修,乔达摩一定会是他们当中的第一人首先证道。而于失望,他们五位离他而去,到鹿野苑去修苦行了。
乔达摩虽被五位同修舍弃,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失望。他一人来到尼连禅河(梵Nairajana)沐浴,且接受牧女乳糜之供养。恢复体力后,至伽耶村毕婆罗树(梵pippala)下,以吉祥草敷金刚座,东向跏趺而坐,并发誓道:若不成佛,不起此座。然后他端身正念,静心默照,思惟解脱之道。根据南传经典的记载,释迦牟尼此时所修禅定的方法就是数息观。
这时于初夜,他于定中观察自己的前生,一生一世,所生的地方、家庭、父母、姓氏等等,一直到百世千世无数世。这是佛所证悟的第一种知识。
于中夜,他于定中观察一切众生的前生,一生一世,所生的地方、家庭、父母、姓氏等等,一直到百世千世无数世。这是佛所证悟的第二种知识。
然后于后夜,他于定中彻悟苦集灭道之四圣谛,这是佛陀证悟的第三种知识。佛陀时年三十五岁,公元前531年由此因缘,乃称毕婆罗树为菩提树。
在佛传当中,把佛陀成道说成是“降魔成道”,但是这里的“魔王”并不是与佛陀在菩提树战斗的有血有肉的敌人,它是指人们共有的邪恶而不善的意念,如佛经中所讲的三毒贪、嗔、痴。所以《经集》中所描述魔王的十军是:欲望、厌恶、饥渴、贪婪、懒惰、畏惧、疑惑、伪善、名利和称己毁他。《杂阿含经》中提到的魔王的三个女儿分别是:贪婪、不满足和情欲。这显然是魔王的十大军之三。
初转法轮
释迦牟尼佛初成道后的四十九日当中,在菩提树下享受解脱的法乐。这是他经过六年苦行的寻求与艰苦的修行才获得的,所以这里的一切对于初成道的佛陀来说都是特别的亲切。就在这时,有两位商人路经这里,他们看到佛陀坐在树下,就向佛陀供养了食品,这时佛陀给他们授了归依。由于此时还没有僧团,所以他们只归依佛和法。这是佛陀最早的在家居士。
这时佛陀有点犹豫,因为他想到:“世界人竞逐名利,而我所证悟之法是如此甚深微妙,以不贪为目的,以解脱为究竟,如果我宣扬此与世法相反的言教的话,恐怕世人既不能理解又不会接受,那将是一件非常厌倦的事。”此时梵天得知佛意,便来请佛说法,讲道:“如果世尊不说法,那么世人就会由此而失去听法的良机,所以请佛说法。有些世人聪明智慧,少欲少恼,若佛不说法,那么他们就会因此而沉沦,可是如果他们能听佛法,他们就会获得解脱。”
这里所说的梵天其实就是佛陀的一念悲心。起初佛陀想到佛法深奥,无人能够理解,但是这时佛陀的慈悲之心升起,他观察到世界的人如池里的莲花一样,有的伸出了水面,有的则浮在水面上,而有的则沉在水里。如不说法,那些伸出水面的,有智慧善根之人,将会由听不到佛法而消逝。于是佛陀决定,不论有多少人能够听懂并理解他所说之法,他都要将之宣讲给他们。
此时,释迦牟尼佛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求道时所遇到两位导师,但是他们就在佛陀初成道时就已去世。接着佛陀又想到了与自己一起同修苦行的五位同参,他们会很快地理解此深奥之法。此时五位正在波罗奈城附近鹿野苑修苦行。从佛成道的菩提伽耶到鹿野苑是一段很远的路,佛陀边行脚,边乞食,所以至少也要两周才可到达。
在途中,佛陀遇到一位邪命外道无波卡。他所祟信的是宿命论,他观察到佛陀神态怡然,超凡脱俗,于是他向佛陀问道:“贤者瞿昙,你的五根清净,形色极妙,面光照耀,你的导师是谁,他的教法又是什么?”此时佛陀很自信地答道:
我最上最胜,不着一切法,诸爱尽解脱,自觉谁称师。
无等无有胜,自觉无上觉,如来天人师,普知成就力。(《大正藏》,第一册,第777页)
但是无波卡不相信佛陀所言,他讲道:“也许是这样吧。”于是摇着头扬长而去。因为无波卡善根没有成熟,所以面对圣人而不知是谁。所以法师们经常讲,佛法虽大,不度无缘之人。
当佛陀来到鹿野苑时,阿若陈如、跋提、婆沙波、摩诃男、阿说示五位以前的同参并不高兴。他们约定既不站起来,也不去迎接佛陀,但是佛陀的威德很快就摄受了他们。他们有的上前迎接佛陀,有的拿钵,有的准备洗脚水,有的准备坐位,他们称佛陀为“朋友”。佛陀讲:“比丘们,请不要称如来为朋友。如来是圆满正觉的佛陀。”但是五位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不认为一位放弃苦行的人可以证悟真理。于是佛陀为他们说了《转法轮经》。
佛陀在本经中,开宗明义,一开始就批评了苦行与享乐的两个极端,说明修行要取中道,不可走这两个极端。然后佛陀讲四圣谛、八正道。这时陈如第一个领悟,然后其它四位相继而领悟。这时五位要求以佛为师,成为佛的弟子,佛陀讲道:“善来比丘,为解脱故,劝修道业。”这就是最初的出家并受戒形式,也就是说,最初,出家与受戒是一起举行的,是一回事。这就是最初的五比丘。到此僧团就成立了,世界上有了三宝。接着佛陀又为他们说了《无我相经》,解释五蕴皆空,诸法无我之理的深奥教义。此时五比丘全都获得了解脱,成了圣者。自此以后,释迦牟尼佛开始了他四十五年的弘法事业。初转法轮后,释尊自称如来。如来之语意义甚多,一般意指“乘如实之道,而善来此娑婆世界”。
[NextPage]佛度耶舍
离鹿野苑不远就是波罗奈城,在此城中住着一位大富长者,长者有一独子名叫耶舍。耶舍过着极其优裕的生活,如佛陀一样,住有三时宫殿,就是所穿的鞋都是金色的。但是,他对这样生活已经厌倦,一心寻求一种清净的生活。一天早晨,耶舍漫无目的地闲逛,来到鹿野苑,他偶然看到一位沙门在树下静坐,于是他赶来与佛陀讲话,谈论人生解脱的问题。此时,佛陀观察到这位年轻人的根基已熟,于是佛陀开始为耶舍说法,从供养、持戒、升天到五欲无常。耶舍理解力很快,佛陀接着又讲了四圣谛。耶舍听法后得法眼净,了知“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的深奥教义。
这是佛陀说法的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叫“渐教法”,就是从最简单最基本的供养行善开始,然后逐渐深入,当听众的根基成熟,佛陀才正式开始讲解深奥的佛法,如四圣谛,八正道,诸法无我,缘起性空等。
在此同时,耶舍的母亲早晨一起来就发现儿子不在家,由于她知道耶舍已厌倦了这样的在家生活,她非常的忧虑,请求丈夫快去寻找儿子。耶舍的父母四处寻找,最后来到了鹿野苑,看到佛陀在树下静坐修行,于是他上前来询问儿子的消息。佛陀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请他坐下,为他讲法。但是由于耶舍的父亲为寻找儿子而着急,所以佛陀为他只讲了供养、持戒、升天等初步教义,耶舍的父亲归依了佛陀。这时耶舍的父亲发现耶舍也坐在附近。此时耶舍听法后已经获得了解脱,对于世间之事已无兴趣,请求随佛出家。佛陀接受了耶舍的请求并说道:“善来比丘,为解脱故,勤修道业。”于是耶舍成了第六位比丘。耶舍的父亲看到儿子的心意已定,不可挽回,于是他请佛与诸比丘来日一起去他家应供,佛陀以沉默表示答应。从耶舍的出家,我们可以推知,当时印度的人们,正在寻求一种解脱的之道。
听到耶舍出家的消息,他的四位最要好的朋友,都是波罗奈城富商之子,在耶舍引导下也出家成了佛陀的弟子。接着又有耶舍的五十位朋友出家。他们在佛陀的教导下很快都证得了阿罗汉果,获得了解脱。到此,包括佛陀在内,世界上已有六十一位解脱之圣人。
此时佛陀对六十位弟子讲道:“比丘们,为了芸芸众生之幸福和善益,出于对世界的悲悯,为了人天的幸福和善益,去弘法吧。请两个人不要走同一条道,宣讲这个开始是光荣的,中间是光荣的,末尾也是光荣的,精神和形式也都是光荣的教义;宣扬一种圆满无缺清净的圣洁生活。世界上有的人善慧聪明,可以领悟此法,如果他们能听到此法,就可以得到解脱。比丘们,我要到优楼频罗村去弘法。”
这样佛陀与他的六十位弟子,开始了弘法云游的生活,直到他最后一刻。
佛度三叶
离开鹿野苑之后,佛陀返回其成道的优楼频罗村,度化拜火教之苦行外道优楼频罗迦叶、那提迦叶、伽耶迦叶等三兄弟,及其弟子千人。根据经中所描述的来看,这一次的度化很不容易,因为拜火教之迦叶三兄弟已经成名,而且他们是有组织的宗教团体,从理论到实践,他们都有自己的一整套体系。不仅如此,优楼频罗迦叶自认为自己已是一位得道的圣者。所以能度化他们,对于刚刚开始传道生涯的释迦牟尼来说,那将意味着是一次伟大的成功。所以经中讲到佛陀在这里现了两次神通,才能度化迦叶三兄弟。
佛陀来到优楼频罗迦叶所住的尼连禅河时,要求住在其存放火的地方。年老的优楼频罗迦叶看着年轻的佛陀警告道,存放火的地方有一条毒蛇,如果佛陀不怕的话,可以住在那里,但是佛陀非常坚定。当佛陀进入火屋的的时候,四处冒出烟火,优楼频罗迦叶与其弟子以为佛陀已被毒蛇所伤。但当佛陀出来后,安然无羔,而且降服了毒蛇。虽然如此,优楼频罗迦叶还是认为,佛陀的成就没有他的成就那样高。这是梵本大事中的记载,但巴利文律部的大品中还记载了另外一次神通。
从佛陀四月初八成道以来,印度已从冬季进入了旱季。当佛陀度化了五比丘和耶舍及其朋友后,返回优楼频罗村时,印度又转入了雨季。所以经中描绘道,当时下了很大的雨,尼连禅河河水上涨,淹没了河边优楼频罗迦叶的茅屋。此时佛陀正住在附近的树林中,树林也被洪水淹没。优楼频罗迦叶驾着小船来看望这位年轻的客人,但他惊奇地发现,四周的树林都被水淹没了,只有佛陀所在的地方没被洪水所没。
此时优楼频罗迦叶被佛陀的神通所折服,请求归依佛陀,成为佛陀的弟子。但佛陀对他讲道:“在你如此行事之前,你要对你的弟子有一个交代,给他们自由,做自己的选择。”当优楼频罗迦叶告知他的弟子,他要成为佛陀的弟子时,所有的五百位弟子也一起归依了佛陀。他们把侍火的用具全部投到了河里。当下游的那提迦叶和伽耶迦叶看到顺水漂下来的侍火用具时,他们以为其长兄遇到灾难,于是马上赶来看是什么原因。当他们发现优楼频罗迦叶归依了佛陀时,他们也毫不犹豫地与他们所分别带领的三百与二百弟子归依了佛陀。这时僧团一下增长到了一千零六十人。
许多学者认为,佛陀在鹿野苑度过第一个雨季,但是根据佛教的传统,佛陀在一开始并没制定雨季安居制度。当初佛陀的弟子无论是雨季还是旱季,都是四处云游的。后来在居士们的建议下,佛陀才制定了雨季安居的制度。佛陀很可能是在优楼频罗村(梵Uruvilva)度过第一个雨季的,因为从以上经中所描写的来看,当时有很大的雨,以至尼连禅河河水上涨,使住在河边的迦叶三兄弟都受到了水灾。可见,当佛陀度化三迦叶时正是雨季。根据《大事》的描述,佛陀度化三迦叶时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所以当佛陀到王舍城时,已是冬季。
王舍城度化
佛陀度化三迦叶之后,带领着一千多人庞大的团体来到了王舍城。有的学者认为,佛陀来王舍城,是因为以前三迦叶与其一千多人的弟子都是自食自助的,现在佛陀度化他们之后,他们都成了乞食的沙门,不用说优楼频罗这小小的村庄,就是附近的伽耶也无法供给这么多人的食物。而王舍城是一个仅次于舍卫城的大城,所以有能力供给,这样庞大的乞食者,每日所需之食物。而其它的学者认为,当时佛陀为了保证自己在七年前就答应频婆娑罗王的诺言,成道后回来见国王,并且也是为了让王舍城的人民知道,佛陀度化了三迦叶。
到底佛陀为什么要到王舍城,我们是不可能知道的,但是王舍城是一个新兴起的城市,它受婆罗门思想的影响较小,反婆罗门的沙门思想却特别活跃,许多沙门团体都以王舍城为中心,在摩揭陀国一带游化说教。如舍利弗和目犍连的导师僧伽耶,耆那教的大雄,邪命外道阿耆多等经常在此活动。而且摩揭陀的国王频婆娑罗王,尊敬并支持所有的沙门与婆罗门在其国内演说他们自己的言教。由于受婆罗门思想的影响较小,所以王舍城人民也乐于供养这些沙门。所以佛陀很可能,是要以王舍城为中心而弘法。
释尊度化迦叶三兄弟的消息一定传得很快,因为他们很可能是当时最有影响的沙门团体之一,具有一千多人的徒众,频婆娑罗王也一定听到了这个消息。所以当佛陀来到王舍城时,频婆娑罗王以盛大的仪式出来迎接,并把佛陀和他的弟子请回王宫供养。但是频婆娑罗王还不知道,到底是优楼频罗迦叶是佛陀的弟子,还是佛陀是优楼频罗迦叶的弟子。这时优楼频罗迦叶起立并拜佛,然后讲道:“世尊是我的导师,我是世尊的弟子。”因为优楼频罗迦叶是一位很知名的苦行者,频婆娑罗王感到非常吃惊。佛为王说法,王及大臣全部归依佛陀,成了佛陀的在家弟子。频婆娑罗王于迦兰陀长者所献之竹园中建立精舍,供养释尊,称迦兰陀竹林精舍。
在王舍城所发生的另一大事件就是舍利弗及目犍连归依佛陀。其后二人成为释尊之两大高足。他们两位原来是六师外道之一的诡辩派僧伽耶的弟子,他们俩约定,无论是谁先学到真理,一定要讲给另外一位听。因为舍利弗持戒多闻,敏捷智慧,善解佛法,被称为“智慧第一”。而舍利弗之归信佛陀,就是听了马胜比丘说了一首偈而有所证悟。如第二章所讲。
因为舍利弗智慧敏捷,马胜比丘讲了此偈正对舍利弗之利根上智之机,所以舍利弗会立刻有所领悟。舍利弗闻法后忽开心眼,随即返回相告目犍连。二人于是决定去见佛陀,并跟随学法。当珊耶的二百五十位弟子听到舍利弗及目犍连要归依佛陀时,他们也跟着一起来至竹林精舍见佛陀,并全部归依了佛陀。而舍利弗和目犍连闻佛说法后,净诸尘垢,得法眼净。
至此,佛陀的弟子已经达到了佛经中所提到的“千二百五十人”,佛教教团之进展遂呈丽日中天之势,佛陀的名声亦远扬北印度。此时佛陀的弘法生涯才刚刚开始一年多,由此可见佛陀弘法的成功了。
任何组织或团体的建立与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正像佛陀所讲: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佛教的产生与发展也受这一法则的约束。换句话说,佛教有其产生的时候,但也有其消亡的时候。为此佛陀早有预见。就在佛教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由于释迦牟尼善于处理问题,所以佛教发展的比其它的沙门团体要快。由于僧团人数的增多,许多外道加入了僧团,所以出现了一些不如意的现象,这时佛陀建立了许多戒条,如外出时要穿好僧衣,乞食时要端身正念,用食时要静语,新出家的比丘要尊敬长者,要经常清扫所住之茅屋等等。
根据一位学者的估计,当时的王舍城大约有六万多人口,而仅是佛的弟子就有一千二百五十多人,再加上在王舍城附近游化的还有耆那教大雄的弟子,邪命外道阿耆多的弟子以及其它的沙门与苦行僧。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每天早晨,进入王舍城乞食的沙门会有多少。因此人们开始抱怨,王舍城到处都是沙门。律部中记载,当佛陀初成道时,王舍城的许多人跟随佛陀出家,因此王舍城的妇女批评说,佛陀使她们失去了丈夫和儿子。这反面证明佛教的发展很快,因此引起了其它教徒的反对。
[NextPage]返回故乡
当佛陀成道并在王舍城说法的消息传到迦毗罗卫的时候,年已花甲的净饭王渴望见到已获觉悟的儿子。这种心情越来越强烈。他一连九次派了九名近臣使者,带着很多的随从,前去请佛回迦毗罗卫国。但每次都大大出乎他的意料,这些侍臣听闻佛法之后,都不声不响地出了家,加入僧团,得阿罗汉果。因阿罗汉把世间之法看得都很淡薄,他们没有把净饭王的信带给佛陀。
舍利弗和目犍连归佛不久,从佛陀的故乡迦罗卫来了一位客人,名叫乌大英(Udayin),他也是净饭王派来的使者,请佛陀回故乡探亲,当时正是冬季之末,因此佛陀并没有马上动身,而是答应第二年的秋季回去。乌大英听佛讲法后也跟随佛陀出家,但不久,他就先返回迦罗卫,向净饭王报告佛陀回故乡消息。
佛陀在王舍城度过雨季后,便开始向喜马拉雅山的故乡前进。这大约是佛陀出家后的第八年(529年),成道后的第三年。从王舍城到迦罗卫大约有六百多公里,佛陀与舍利弗等大弟子行脚大约两个月才到达迦罗卫。这是佛陀第一次返回故乡,佛陀度化了许多亲人和族人。
有的人认为佛教不讲孝道,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佛陀这次回到他的故乡看望他的父亲就是孝道的具体表现。而且佛陀还制定了戒律,允许他的弟子回自己的家乡看望父母,并侍奉他们。
当佛陀回到故乡后,他并没有直接就到王宫去见其父净饭王,而是依照沙门的规范先来到尼拘律树园休息,这里是各种沙门与游方苦行者,路过时逗留的地方。很显然,净饭王当时还不知道佛陀已到达。第二天清早,佛陀还是依照沙门的规范进迦罗卫城乞食。当净饭王听到自己的儿子在迦罗卫城内乞食时,他很不高兴,因为佛陀是王族出生,乞食仍是一种很不光彩的事。但是佛陀答道,遵守乞食是沙门的礼仪和过去古佛的传统,而不是王族的习俗。于是净饭王请佛陀与其弟子一起到王宫去。在王宫,佛陀见到了姨母波波提、妃耶输陀罗、子罗侯罗等所有的亲人。
因为这是佛陀自出家以后第一次回故乡,佛陀的亲人和迦罗卫城的人们所记的还是小时候王子形像的悉达多太子。而今天,佛陀回到故乡时已不再是太子,而是一位沙门,而且不是一位普通的沙门,是一位名扬北印度的宗教导师。佛陀的一言一行都表现出了圣者的行为,所以众多的释迦族青年,如姨母弟难陀、子罗侯罗、堂弟难陀、阿难陀、阿耨楼陀、提婆达多、理发匠优波离等,皆剃发出家,成为佛陀主要的弟子。特别是阿难陀后来成了佛陀最虔诚的侍者,跟随佛陀二十年如一日。
这次佛陀的归来,两位佛陀的亲人最感动,净饭王和耶输陀罗。当净饭王八年后再见到自己的儿子后,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是多么的高兴。但是,他看到儿子光着脚,穿着破旧的衣服时,又非常的悲伤。就在这次,净饭王将尼拘律树园布施与佛陀,作为佛与弟子们休息与静修的场所。
一天,佛陀来到堂弟难陀家乞食,而难陀正准备要结婚,难陀出来给佛陀施食,但是佛陀并没有接过钵,而是转身向尼拘律树园走去。由于难陀出于对佛陀的尊敬,他跟着佛陀来到了尼拘律树园,此时佛陀便为难陀剃发出家。
耶输陀罗见到佛陀后自然是非常的激动,她以最高的礼仪,即以头顶礼佛脚迎接佛陀。这时佛陀讲到,在前世当释尊修习梵行时,那时耶输陀罗很虔诚地侍奉佛陀。当佛陀离开的时候,耶输陀罗叫八岁的儿子罗侯罗向佛陀请求继承权,当然是王位的继承权。但是佛陀已不再是太子,佛陀所想到的是佛法的继承权,要想继承佛法,他就要出家。于是佛陀带着罗侯罗回到了尼拘律树园,请舍利弗为罗侯罗剃度,罗侯罗成为僧团中最年轻的一位。《大藏经》中的《罗云经》、《中部》的《小罗侯罗经》、《经集》中第二品的《罗侯罗经》等都是佛为罗侯罗所讲。
罗侯罗出家之前,佛陀收出家弟子的仪式非常简单:来啊,比丘,就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就成了佛陀的弟子,也成了比丘。这时佛陀本人就代表佛法僧叁者。由于罗侯罗的出家,佛陀第一次制定了出家的仪式。因为罗侯罗是依舍利弗为师,所以舍利弗请问佛陀收弟子的方式。佛陀讲道:念颂叁归依:即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准备出家的人跟随他要出家的师父念诵此叁归依叁次,就是出家了。
当净饭王听到罗侯罗也出家的时候,他非常伤心,于是他马上赶到了佛陀所住的尼拘律树园,请求佛陀在没有得到父母的同意时,不要接受任何人出家为僧,净饭王讲道:“世尊,当世尊出家之时,使我遭受莫大的痛苦,后来难陀出家时,亦复如是。今日罗侯罗出家,亦使我遭受莫大的痛苦。世尊!爱子之情,深入皮肉,达于骨髓。未得父母许可,请勿受人出家。”佛陀表示同意,这就是出家时要征求父母同意的这一条戒律的来历。
接着又有七位释迦族青年跟随佛陀出家,为了使其它六位释迦族青年减少他们的骄傲,佛陀先给理发匠优波离出家受戒。因为在僧团内部,长幼之分不以岁数大小而分,而是以出家之先后,受戒的先后为次序。后来优波离尊者成为专精戒律的律师。阿难陀和阿耨楼陀都是佛陀的堂弟,对佛陀非常虔诚,阿难陀二十年后成了佛陀最亲近的侍者,直到佛陀八十岁入涅盘。阿驽楼陀以天眼第一而着称。还有搏古、金罗、提婆达多和提耶。提婆达多在佛陀晚年的时候反对佛陀,一心想成为僧团的领袖,以至最后害佛;提耶是七位当中地位最高的一位,有时经典中说他是释迦族的国王,也许是净饭王下面的一位大臣。
再回王舍城
佛陀在故乡住了大约半年或不到半年之后,又回到了王舍城。在王舍城的南部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小山叫灵鹫山,山上有两个自然的山洞可供住宿,所以这里成了佛陀经常来往说法的地方。就在这时有两位虔诚的在家弟子归依了佛陀:给孤独长者和耆婆伽(Jivaka)。
舍卫城的须达长者是一位乐善好施之人,他经常救济孤独者,因此人们称他为给孤独长者。他在王舍城时遇到佛陀,为佛陀的言教所摄受,于是皈依了佛陀。他想寻觅一块地为佛陀建一座精舍,供佛陀和他弟子休息。他在舍卫城见到陀太子的花园清净闲旷,是静修的好地方,于是想买下来。但是太子想拒绝他,于是太子告诉长者,只有用黄金铺满花园,他才出售。须达长者听了以后,没有说二话,就用大象驮黄金铺地,太子为须达长者的诚心所感动,遂将园中所有林木奉施佛陀。因此,这个园林就以二人的名字命名为祇树给孤独园。佛陀曾在这里度过许多雨季,而且大多数的经典也是在这里讲的。祇树给孤独园与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并称为佛教最早之两大精舍。
耆婆伽为佛陀时代之名医。他原是一位弃子,由频婆娑罗王之无畏王子抚养成人。曾至希腊殖民地附近之德叉尸罗国学医七年,后返王舍城,为频婆娑罗王与阿世王之御医,同时频婆娑罗王也要他为佛陀和他的弟子治病。虔诚信仰佛教,屡次治愈佛弟子之病。曾引导弑父之阿世王至佛陀面前忏悔。
波斯匿王
波斯匿王为中印度萨罗国国王,约与释尊同时。住舍卫城,为释尊教团的大护法,兼领有迦尸国,而与摩揭陀国并列为大国。就在佛陀来舍卫城接受陀王子和给孤独长者供奉的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亦来拜见佛陀,其中的一段对话很有意思。
波斯匿王问佛:“你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吗?”佛陀答道:“我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就我所知,所有的沙门婆罗门都宣称自己得道,但是你是他们当中最年轻的。”这时佛陀答道:“有四种人与物,虽小但不可轻:太子,蛇,火和僧人。”波斯匿王听到佛陀机智的回答,便皈依了佛陀并成了佛陀虔诚的在家弟子。
就是在和波斯匿王的对话中,佛陀讲了表彰妇女的四种品德。这一对话记载在《相应部》的第一品,第叁相应,第十六经。经中讲到:
“有些女子真的比男人强,万民之主啊,请把她抚养成人。
她们有智慧,有道德,忠贞诚实,敬奉公婆如神明。
如此高贵的妻子会生下勇敢的儿子,他可能成为国王。
同在《相应部》的第一品,佛陀与波斯匿王又讲到:
“人非由其外表而得名,初识之时不必生信;
徒有外在的伪善者,世界多有放逸人,犹如泥耳环假充真。
亦如分文渡金钱,有人伪装行世间,内心不净外表清。”
《杂阿含经》中记载了佛陀与波斯匿王的二十五次对话,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载,如来成道未久,波斯匿王即位后,想娶释迦族之女,与释迦族交好。但是释迦族非常骄傲,于是摩诃男选他的婢女的女儿送波斯匿王。王立她为第一夫人,后来生一儿子名流勒。(T2,690a-693c)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流勒即王位后,以报其仇恨,杀了许多释迦族人,流血成河,同时烧了迦罗城。
波斯匿王初暴恶无信,归依佛陀后,屡蒙佛陀教化,笃信佛法,曾与其夫人摩利迦问答,得“人皆深爱自己”之结论。其后,请教释尊,其对话迄今仍知名于世。《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言:王随寿在世,命终之后,流勒为王。然而南传记载、有部奈耶杂事卷八与西藏佛传等所记与此不同,谓王乃因太子流勒篡位,于逃亡途中饿死。
[NextPage]频婆娑罗王
频婆娑罗是摩揭陀国的国王,以王舍城为首都。他是佛陀另外一个王家大护法。频婆娑罗15岁登基,在位长达52年之久。
悉达多太子出家后,在王舍城的大街上乞食时,频婆娑罗从寝宫里看见了他,立刻就被他的相貌和高贵的举止所摄服。他马上派使者前往打听悉达多的身世。乔达摩答道:“大王,喜玛拉雅山的南面,居住着拘萨罗这一古老家族。这个王国繁荣富强,物产丰富,我就是来自这个太阳王朝的家族,出生于释迦种姓。不求物质享受和色欲,认识到贪欲的罪恶,以及离欲的安稳,我前往追求究竟解脱,以此为乐。”国王随后邀请太子在觉悟后到他的王国来行化。所以,佛陀成道后同叁迦叶及其弟子一同前来王舍城见频婆娑罗。《摩诃那烂陀迦叶本生故事》
频婆娑罗听了佛陀讲演的佛法后,即开法眼。频婆娑罗即证预流果,即第一果,请求归依佛陀,又请佛陀及其弟子们在第二天到宫中用斋。就在这一次,频婆娑罗向佛陀和他的弟子供养了竹林园。这是一个安稳的地方,离城不远不近,信仰者能方便到达,风景怡人,白天不甚拥挤,夜晚不甚吵闹,空气流畅,适宜隐士生活。此园没有任何房屋,但有许多绿荫成蔽的大树,清静安然。这是赠送给佛陀的第一个居住地,佛陀在此竹林精舍连续度过了叁个雨季。
频婆娑罗的夫人柯沙罗,同大王生有一子,名叫阿世。王子曾试图刺杀国王而篡位,但被当场抓获。悲悯的父王不但没有对他残忍的行径进行惩罚,反而把他企盼已久的王位让给了他。
经典中讲,阿世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儿子,他将其父饿死监狱中。频婆娑罗死后即升四天王天,而为天人。后来,阿世王皈依佛陀,成为一名着名的在家弟子。在佛陀涅盘后的第一次结集中,他起了积极的作用。
比丘尼僧团的建立
当佛陀在吠舍离时听到父亲净饭王逝世,这大约是在佛陀第一次回故乡之后,四、五年的事,于是佛陀再一次返回故乡。这时佛陀的姨母波波提已经很老,她来到佛陀的住地,迦罗卫附近的尼拘律园,叁次请求佛陀接受女子出家,但是都被佛陀拒绝了。波波提非常伤心,但她并没有失去希望。当佛陀离开迦罗卫前往舍离的时候,她与其它几位释迦族的妇女,自己剃除头发,披上袈娑,跟在佛陀后面也来到了吠舍离,站立在佛陀住的精舍俱多伽罗的大门口,“双脚肿胀,盖满尘土,满面愁容。”当心地善良的阿难陀看到时,接见了她并且入内见佛,转达了她的请求,但是叁次同样地受到了拒绝。但阿难陀力争说道:“妇女可以在世尊的法与律下出家,并获得解脱吗?”佛陀答道:“是的,阿难陀。”“世尊,妇女可以在世尊的法与律下出家,并获得解脱,波波提是佛的姨母,在佛的亲生母亲去世后,她亲自抚养佛陀,为此原因,如果能让妇女出家,那将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此时佛陀讲道:“阿难陀,如果她们能遵守八敬法,就可以出家。”当阿难陀告诉波波提这个消息后,她非常高兴地接受了八敬法。从此比丘尼僧团就成立了。后来,耶输陀罗等亦出家,此为比丘尼教团之始,波波提则为佛教教团第一位比丘尼。此后释尊巡历印度各地说法布教,无论贵贱男女,悉施教化。其教法予印度文化及宗教影响甚巨。释尊成道以后四十四年间结夏安居之处所,于《僧伽罗刹所集经》卷下有详细记载。依之,释尊先后住于波罗奈国、灵鹫山顶、摩拘罗山、叁十叁天、鬼神界、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柘梨山等地。另据《八大灵塔名号经》载,释尊曾于雪山修苦行,后历住沙林、惹里、大野(梵Alavi)、尾努聚落等。又英国学者理斯.戴维斯(1843~1922)据锡兰及缅甸之佛传、巴利文《法句经注》等,谓祇树给孤独园建立以后,释尊曾住于舍离城之大林、摩拘罗山、僧迦舍、巴利雷雅卡、曼特剌等地。此外,《大智度论》卷叁、《分别功德论》卷二、《高僧法显传》等对此亦有记载。综合以上诸说,可推知释尊弘法之地多在王舍城与舍卫城一带。
佛陀一日的生活
根据觉音大师的记载,佛陀在黎明以前起床,往往独自静坐,一直到外出乞食为止。但是常常会觉得动身的时间太早,因而先去探访附近的某个僧人。然后他率领弟子们到城中或村中乞食,手持饭钵,接受人们放进去的任何食物。他有时一边走路,一边和弟子谈话。他常常不出去乞食,而接受虔诚人士的邀请,到其家中吃饭,此人并请他的全体弟子,尽力为他们准备佳肴。这种邀请往往是在前一日访问佛陀时提出的,佛陀以沉默表示接受。第二天上午,主人亲自或派人前来通知,饭已准备好,佛陀持衣钵,至其家中,主人亲自侍候客人。佛陀饭后,为其说法,或和众人进行问答。当他自己乞食,回寺时,也是和弟子们进行问答。佛陀日中一食,时是午前十一点到十二点之间。午后,佛陀往往静坐休息,因为印度的中午是很热的,所以直到傍晚的时候,佛陀再出来,或为其弟子说法,或解答他们所有的问题,有时也接待来访的客人。
[NextPage]相关的原始资料
有关佛陀的一生,在经典中只是有一些很零散的记载。因此我们很难完整地把乔达摩(Gautama)佛陀的一生描写清楚,特别是他成道后到涅盘的一段生活。但是,有关佛陀的晚年的事件,留传下来的记载比较详细。因为到了晚年的时候,乔达摩佛陀已经是一位名扬四海的宗教导师。根据经典记载,他身边经常有几百位弟子跟随。所以弟子们对他的一言一行,尤其是他对弟子们的最后教导,记得特别清楚。因此德国佛教学者温特尼兹(M.Winternitz)讲到:无疑,从经部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最早的佛传,但是,就在《大涅盘经》当中,也只有几处可以说是真正的最古老的部分。这部经典不是由一个人一次完成,它是由许多形成于不同时代的小的部分组成,有一些可能是在佛陀去逝后就已集成。随着时间推移,以这些最古老的部分为基础,此经逐渐扩大,并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直到它形成现在我们看到的完整的经典。
温特尼兹认为,最古老的部分应是下列几处:1)记载佛陀的生病,佛陀告诉阿难陀,他不是那种在袖中隐藏密秘之人,他毫不吝啬地把他所证悟的全部教给了他的弟子。接着佛陀说他不是僧团的领导。2)记载阿难陀看到佛陀就要入灭,心里非常的悲哀,因此而哭泣的一段。3)经典中诗歌的部分,记载佛陀或他的弟子们的言论。在这些地方,佛陀是一位导师,与他的弟子讲话。
根据温特尼兹的推论,《大涅盘经》形成目前的形式,可能不是在佛涅盘后就形成,因为经中讲到如何鉴定一部经是不是佛说的四个条件。经典的最后又讲到分佛舍利和建立佛塔的事。它的最后形成可能是在阿育王时代。
现存的记载佛陀最后生活的《大涅盘经》共有九种:
一、巴利本《大涅盘经》,现有巴宙教授的中译本。
二、《游行经》是《长阿含经》的第二经,由后秦佛陀耶舍与竺佛念共译,现存于《大正藏》第一册,第11a-30b页。
三、《佛般泥洹经》,单译本,由西晋白法祖译,现存于《大正藏》第一册,第160b-175c页。
四、《般泥洹经》,单译本,译人已失,现存于《大正藏》第一册,第176a-191a页。
五、《大般涅盘经》单译本,由法显译,现存于《大正藏》第一册,第191b-207c页。
六、《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唐义净译,现存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第382b-411c页。
七、梵文本《大般涅盘经》,十九世末在土耳其发现了四种梵文本的碎片,其中虽然有受地方语言的影响,但是大致是属于梵文,由德国的瓦律多守密陀教授把它整理出版。瓦律多守密陀教授又把它和巴利文、藏文本、汉译本作对照和比较研究。
八、藏文本《大般涅盘经》,这是瓦律多守密陀教授根据藏文大藏经的律藏,节选出来的。
九、中村元先生在他的《乔达摩佛陀》(GautamaBuddha)一书中提到,那利那瞿舍罗博士出版的梵文本中有关佛陀晚年生活的片段。
虽然以上几种《大般涅盘经》都是记载佛陀最后的一段生活,但是这些经典的成立年代大约是在佛灭后的百年或更晚。再加上,这些经典在口口相传过程中,加入了许多神话。正如巴宙教授所言:写成于此时期的作品对事实的真相或已不甚明晰,因而对佛陀的人格一部份已被渲染成“超人化”,“神化”或“神话”。因此要想了解到真实的历史上的释迦牟尼,我们就要把这几种不同版本的《大般涅盘经》进行对照,特别是南北传的版本。因为南北传的版本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分别流传,也许可以推溯到公元前二、三世纪。如果这两种传承的版本中有相同的地方,那一定是很古老的了。现在我们根据以上几种版本的《大般涅盘经》,尤其是南北传的版本,来讨论佛陀最后的生活。
经典的开始
释尊在世之最后一年或半年的生活记载于《大涅盘经》。因为此时,僧团已经建立起来,并已完善,佛陀身边有许多弟子,经中经常提到,有五百多位弟子常随佛陀,所以佛陀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记在了他们的心中。因此《大涅盘经》详细地记载了佛陀最后的事迹。经文一开始讲到,阿阇世王派其大臣雨舍问佛,若他进攻越祗族人是否能够成功,佛陀说,只要越祗族人行动一致,行为端正和尊敬佛法,他们就不会衰亡,而只会兴盛。雨舍大臣走后,佛陀招集所有在王舍城的比丘们,向他们讲如何使僧团和合相处的原则。
佛陀的这次最后旅行,由王舍城出发,沿途的几站有那兰陀,巴连弗城,吠舍离,畔陀伽摩,波伐,最后在拘尸那入灭。这时大概是四,五月份,跟随他的弟子很多。他的路线是向北进行,目的地可能是舍卫城,也可能是迦毘罗卫故国,但很可能这两个地方都不是,佛陀只是依往常一样行脚弘法而已。因为,根据佛经的记载,在此不久之前,拘萨罗国的国王曾经屠杀了几乎所有的释迦族人,迦毘罗卫城也几乎被毁灭了,学者们有各种各样的猜测,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从王舍城到竹园
佛陀从王舍城出发后,第一站是竹园,佛陀在这里为信众讲戒定慧三学。根据南传的注疏,在这里小住以后,佛陀又来到那兰陀。在佛陀入灭一千多年以后,玄奘大师来印度留学的时候,那兰陀是一所着名的佛教大学,大小乘佛教皆有。但是,在中文的五种译本中,都无佛陀来那兰陀的记载,而是说佛陀从王舍城出发后,来到巴连弗城。但从地理位置和路线来看,要从王舍城去巴连弗城,路上必须经过那兰陀。由此可见,也许是梵文的记录者或传诵者认为这一段不重要,而省略了,或者是在原始的传诵本中根本就没有。
根据巴利本的记载,佛陀在这里见到了他的大弟子舍利弗,舍利弗赞扬佛陀道,无论在过去和未来,无论在沙门或婆罗门中,于般若智慧中,无有超越佛陀的人。这时佛陀讲道:“那你一定了解过去和未来诸佛之智慧了?”舍利佛答道:“世尊,我不知道。”“那么,那你一定了解,现在如来的智慧了?”“世尊!我不知道。”“那你为什么讲话这样大胆?”从此我们可以看到,佛陀要他的弟子讲话时,要讲自己所知道的事,讲自己的经历,不要讲超出自己所知道的范围,因为这样很容易犯错误。
从那兰陀到巴连弗城
从那兰陀,佛陀来到了巴连弗城,阿阇世王的大臣雨舍正在这里修筑防御工事。佛陀受大臣雨舍的邀请应供后,为讲说受持五戒的功德。在此佛陀预言,巴连弗城将来会成为一座很繁华的商业中心。佛灭两百多年后,阿育王在此建都,并取名为华氏城,它成为了当时印度的商业中心。有些学者因此认为,这一段或整个《涅盘经》完成于阿育王时代。换句话说,佛陀并没有这样的预言。但是这种猜测并不一定对,不能因为佛陀的预言正好符合了巴连弗城在阿育王时的繁华,就说此经是完成于阿育王时期。然后佛陀离巴连弗城,渡恒河,前往拘利村。在佛陀离开巴连弗城时,大臣雨舍将巴连弗城的城门命名为瞿昙门,把佛陀渡恒河的渡口命名为瞿昙河。
庵婆婆梨
经拘利村并小住,佛陀来到那陀村。此处佛陀为阿难解说了那陀村几位居士命终之后所生之处,然后说了《法镜经》,据此可以判断,修行者死后的去处。从此佛陀和阿难来到吠舍离,住于奈园中。得知佛陀来到吠舍离的消息后,妓女庵婆婆梨来见佛,佛陀为其说法,庵婆婆梨请佛于第二天应供,佛陀接受其邀请。此时,吠舍离的离车大姓青年亦闻佛到,来见佛。他们穿着华丽,乘着各种彩车,上有幢幡,五百多人,顺路而来。佛陀见离车族大姓到来,对诸比丘们说道:“你们若要知道忉利天之天子游戏园观的话,请看离车诸子,威仪容饰与此无异。”
离车族大姓来见佛听法,中文译本中记载,于离车族大姓中有一梵志叫宾自,听法后赞叹佛陀的功德,五百人各脱上衣供养于佛一段。离车族青年也要请佛应供,但佛表示已接受庵婆婆梨女之请,于是离车族大姓离佛而去。这件事证明,佛陀视一切众生平等,并不因为离车族是大姓就亲近他们,也不因为妓女庵婆婆梨出生低贱,就置之不理,佛陀以大悲心,视一切众生为其子。
第二天,佛与诸弟子在庵婆婆梨女家中应供,并为其说法。根据巴利本,庵婆婆梨女以其芒果园供佛,而五种中文译本中,只有《游行经》有此记载,其它四本皆无。根据中文译本中的描述,似乎庵婆婆梨女早已将其芒果园供佛。
第一次生病
佛陀与阿难以及诸大比丘从庵婆婆梨女处来到竹园,准备在此安居过夏。这里《游行经》中还提到了一位婆罗门来见佛并请佛及比丘们应供。
根据中译本中的记载,这一年吠舍离国饥荒,很难乞到食物,于是佛陀与诸弟子讲,请他们随意与朋友各自组合,去别处安居,佛陀阿难就在竹园安居。巴利本中无有提到饥荒一事。就在这次安居中,佛陀生了一场大病,几乎涅盘。但是佛陀以他坚强的意志力,战胜了疾病。佛陀这次生病很可能与饥荒有很大的关系。根据南传的注疏,由于佛陀六年苦行时只食很少的食品,甚至是绝食,所以他的胃不好。
病愈之后,某日佛与阿难坐在树下,阿难说佛陀患病之时,他的安慰就是想着,佛陀不会不为僧团遗留最后的训戒而与世长辞。佛陀的回答是一段很有意义的话。
“阿难陀!僧团还期望我做什么呢?我已不分显密宣讲了真理,因为关于真理,如来的教义并无隐密。如果有人以为‘是我领导僧团’或者‘僧团依赖我’,那就应该由他来教导;但是如来不作如是想,认为他领导僧团,或者僧团依赖他。所以他为什么要遗留教诫呢?我已是年迈老人,我的行程已经终了,我的岁月已到顶点,我的年龄已近八旬;犹如破车需要加意爱护才能行走,如来身体亦复如是,需要加意爱护才能生活。如来只有停止注意一切外在事物,专心入定,只有此时,如来的身体才感到舒适。因此,阿难陀!你们要作自己的明灯,皈依自己,不要寻求别的皈依;以真理为你们的明灯和皈依处,不要在别处寻求皈依。”
“阿难陀!现在或我涅盘后,凡能自作明灯皈依自己,不求其它皈依而依真理为明灯和皈依处者,即为我的首要弟子,就是切望学习的人。”
这一段讲话在许多种译本中都很相近,证明他是相当古老的。
[NextPage]宣布三月之后入灭
佛陀与阿难来到遮婆罗塔,佛陀对阿难讲,如果如来愿意,可以住世一劫。佛陀讲了三遍,但是阿难没有回答。此时魔罗请佛入灭,佛陀回答说:三月之后将要入灭。此时大地震动,阿难问佛是何原因,佛说地震是因为佛陀要入灭,接着佛讲了地震的八种原因。
根据巴利文的记载,当佛陀离开吠舍离时对阿难讲道:“阿难陀!吠舍离是多么快乐的地方,遮婆罗塔是多么的美丽。”梵文本中亦有类似的记载:“此世间是美丽的,人的生命是尊贵的。”汉译本里也讲道:“阎浮提地,如五色画,人生于世,以寿为乐。”这是在整个早期佛教经典中,记载佛陀流露情感的地方。
此时佛陀请阿难召集诸弟子,并与弟子讲道:“一切有为法,都变易不定,你们应当,勇猛精进,勤修解脱,如来将于三月后入灭。”这一段记载中文译本中无。然后佛与阿难一同游行,经过十多个村落,来到负弥城北,住在尸舍婆林。此时佛为诸大弟子讲了“四大教法”,由此来审定什么是佛说。
周那供佛与第二次生病
佛陀与阿难从负弥城渐渐游行,来到波婆城。这里有一名工师之子周那,来见佛并请佛及弟子于次日至其家应供,周那为佛及比丘们特别准备了香饭,糕饼和各种菜,其中有一碟菜是栴檀树耳,世所珍奇(巴Sukaramaddava)。有关这种食品,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说是木耳,有人说是一种植物的根,是当时印度人所喜欢的一种食物,总之这是一种很难消化的食物。佛陀叫周那把这一碟菜全部给他吃,又叫弟子们吃香饭糕饼。佛陀吃了一些之后,就请周那把剩余的菜埋入土中,并讲道除佛以外,没有人能消化得了这种食品,所以佛陀吃了周那的饭之后就生了重病,由此而最后入灭。
此时慈悲的佛陀,为了不让周那有懊悔之意,因为吃了他的饭,佛陀由之而生了病。佛陀请阿难告诉周那,世界上最有功德的供养有两次,一次是佛陀成道以后的第一餐,另一次就是临入灭时的最后一餐。
当佛陀离开周那家的时候,身患痢疾,腹痛剧烈,但是佛陀忍受痛苦,与阿难和其它弟子们起程前往拘尸那。途中他渡过迦俱多河,感到身体疲乏不堪,于是他坐在一树下休息。这时来了一位外道,是佛陀修苦行时的老师阿罗逻迦蓝的弟子,来见佛,并与佛讲了他的导师是如何修习禅定的。佛为其讲法,他供养佛两件衣,并于佛法中出家。但巴利本的《大般涅盘经》中,说他没有出家,供衣后就离开了佛陀。而《般泥洹经》,《佛般泥洹经》和《杂事》中则说是华氏城一位大臣,叫褔罽,而非外道。
当佛穿上所供养的衣时,佛陀的皮肤荣光焕发,阿难非常惊讶,佛陀告诉他,如来在两种时候,身体发光,成道之夜和入灭前。有特殊才能的人,身体发出如此光明,以至在经典中都留下了如此记载。
然后他们来到拘尸那的一座树林中,阿难为佛陀在娑罗双树间准备好了卧具,此时虽不是开花的季节,但是树上的鲜花盛开,空中充满了各种音乐和香气。看到佛陀身怀重病,阿难非常伤心,于是就哭了起来,此时佛陀讲道:“阿难!不要啼哭,我以前不是告诉你,我们必然要和我们最亲近的事物分离吗?凡有生者,众缘组合而成,皆具有分解消失的必然性。由五蕴组合的人,怎么会不消亡呢?阿难陀!你长期以来和我非常亲近,对我和善友爱,始终不变,异乎常人。阿难陀!你做得很好,认真努力,你不久就可以获得解脱。”
印度人有一种强烈的心情,认为著名的人物一定要在适当的地方入灭,阿难请求佛陀不要在这个森林之中泥墙土壁的小镇中入灭,而应到像王舍城,舍卫城等大城市涅盘。这时佛陀讲道,拘尸那并非平凡之地,它是转轮圣王出生之地。于是佛陀在此说了《转轮圣王修行经》。
最后的弟子
这时,一个不信佛的苦行僧,名叫须婆陀,来请求见佛陀。阿难陀要他走开,不要打扰及将去世的佛陀,但是当佛陀听到他们的讲话后讲道:“不要阻止须婆陀,无论他要问什么,他都是为了获得知识,而不是来打扰我。他将很快理解我的教义。”于是佛陀为他说法并讲道:
“我年二十九,出家求善道,须婆我成佛,今已五十年。戒定智慧行,独处而思惟,今说法之要,此外无沙门。”须婆陀很快就理解并证得了罗汉果位。这是佛陀最后的弟子。
时间已经到了后夜,佛陀说:“阿难陀!你们也许有人会认为,世尊的教导已经终了,我们再也没有导师了,但是你们不要这样想,我为你们大家宣说的教法和制定的戒律,在我去世以后,就是你们的导师。”
“我入灭之后,如果僧团愿意的话,可以废除一切不重要的戒条。”后来僧团虽未废除不重要的戒条,但是他们把握了佛陀讲此话的精神。
佛陀把他所证悟的真理,毫不保留地都教授了他的弟子,真理是不可少和不变的,但真理必须成为信仰者的一部分,换句话说,要使真理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佛陀很关心他的弟子,最后再一次说道:“如果某些人对佛陀或他的教法还有疑问的话,你们可以随便发问,不要以后自己责备说:我们的导师曾经和我们面对面在一起,但我们竟没有问他。”当时大家都默然无声,佛陀三次提出相同的问题,大家仍然默不作声。“你们也许是因为敬畏导师,而不敢提出问题。你们彼此交谈吧。”大家还是默不作声,后来阿难说道:“世尊!奇哉!异哉!会众之中无有一人对佛陀或对于教法有任何疑问。”此时佛陀讲道:“阿难陀!你说的话是出自信仰,如来确实如此,此五百众中最迟钝的人,亦已得度,不致生于恶趣,定能获得最后解脱。”
然后佛又讲道:“比丘们,我告诫你们,存在的因素就是无常,认真努力吧!这就是如来最后的言教。”这时佛陀进入禅定,而后入灭。这一年是公元前四百八十六年。
大涅盘
释尊入灭后,末罗族的人按照印度的习俗,为佛的尸体举行了火葬。经典中有种种的传说和神话,但是有一点是南北传所共同记载的,那就是直到摩诃迦叶到达后,才举行的火葬。经典中如此记载:
“于是拘尸那罗的末罗族的人以新布包裹如来的遗体,继以新净棉,再以新细布缠之。如是,一层布,一层棉,至各有五百层为止。然后将其安放在有油之金棺内,复以另一金棺盖之;用诸种香作火葬场,遂将如来的遗体置于其上。”
这种火葬的方法很可能是确实的,因为今天,印度人火葬还是用同样的方式。
火葬后,佛的舍利分成八份,分别由八个国家拿去供奉,其中的一个国家就是佛的故国迦毘罗国。所以在一八九八年,佩佩于尼泊尔南部皮不拉瓦发掘出几个舍利石瓶。其中一个石瓶盖的边上,用印度古代文字刻有“这是释迦族佛陀世尊的舍利瓶,由苏克醍兄弟姊妹妻子一起以虔诚之心安放。”这与佛经中的记载相符。
释尊入灭之年,于王舍城之七叶窟,举行第一次经典结集。时以大迦叶为主要召集人,阿难与优波离各依其听闻佛说之记忆诵出经、律,复经大众讨论勘订,而成为后世经律之准则。此后历经变迁,释尊之教法遂分为以巴利语为主之南传系统,与以汉译经典为主之北传系统,广传于后世。
后记
在这本小书完稿之后,我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他们为本书做了多次的校对和修改工作,其中有贤戒法师,吴秀娟,崔中慧等。在此我表示衷中的感谢。
广兴
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
二零零五年八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