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篇 嫉妒与谄曲
    概述

    在佛教的唯识学中,“嫉妒”与“谄曲”属于十种“小随烦恼”(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有关具体内容,研习者可参阅第八篇“烦恼”。“嫉妒”与“谄曲”是人类世界普遍存在的伦理道德问题,社会大众和伦理学家虽偶有关注,但尚未予以应有的重视。而佛教对这两个烦恼却给予非常确切的界定和系统的认识。佛教对这两个问题的阐释,对促进人们道德意识的提高、心灵的净化,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善,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嫉妒

    提要

    本章由两节组成。“嫉妒”在佛教中通常单称作嫉,往往于解释中包含了妒。因此,“嫉妒”两字的含义于佛教中是互用的。这一心理的不道德活动往往会导致人行为上的不道德。若说得通俗一点,也可说“嫉妒”是种“精神疾病”、“心理不健康”、“行为不道德的温床”。人类很多罪恶其渊薮莫不在于“嫉妒”。在人类大加标榜自身文明的时候,不应忽视“嫉妒”这个魔魇。佛教针对“嫉妒”的对治方法是“随喜功德”和“随顺众生”。

    第一节何谓嫉妒

    (一)

    其嫉妒者自求名利不欲他有,于有之人而生憎恚,是为嫉妒。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大正藏》第十六卷791页C29-792页A1行

    (二)

    云何为嫉?谓于他盛事心妒为性。

    《大乘五蕴论》,《大正藏》第三十一卷849页B9行

    (三)

    云何嫉?谓于所嫌不欲彼利,起心妒忌。

    《众事分阿毗昙论》卷第二,《大正藏》第二十六卷635页A25-26行

    (四)

    心怀染污不喜他荣,故名为嫉。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九,《大正藏》第三十卷802页B22-23行

    第二节五种嫉妒

    何谓五嫉妒?舍宅嫉妒,豪族嫉妒,利养嫉妒,名闻嫉妒,恭敬嫉妒※,是名五嫉妒。

    ※编者注:《大正藏》注中增补。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十九,《大正藏》第二十八卷652页B27-28行

    略解

    第一节“何谓嫉妒”。本节集相关资料四条,分别从四个角度对嫉妒作了界定。其一说:“其嫉妒者自求名利不欲他有,于有之人而生憎恚……”此说从两个方面指出了嫉妒者的特征,1、“自求名利不欲他有”属于有己无人高度自私的不良心态;2、“于有之人而生憎恚”属于嫉贤妒能和仇恨富人的不良心态。其二说:“云何为嫉?谓于他盛事心妒为性。”“盛事”泛指一切有益于人生幸福事业发达的事。“性”为“特性”。“心妒”即是其一中所具体描述的心态。此说较为原则。其三说:“云何嫉?谓于所嫌不欲彼利,起心妒忌。”这种嫉妒具有简别的特性,指出这种人未必对所有比自己好的人都嫉妒,而是对所嫌弃的人获得利益产生嫉妒心。其四说:“心怀染污不喜他荣,故名为嫉。”这里直接指出了嫉妒者内心的污垢和肮脏。“染污”,世人通常称为“污染”,相对于内心清净而言。

    第二节“五种嫉妒”。此节说:“何谓五嫉妒?舍宅嫉妒,豪族嫉妒,利养嫉妒,名闻嫉妒,恭敬嫉妒,是名五嫉妒。”这五种嫉妒是对嫉妒者而言的。时至今日,世人所追求的“盛事”莫过此五种,而使人所嫉妒的主要对象亦莫过于此。

    第二章谄曲

    提要

    “谄曲”两字互通是佛教的习惯用法,“谄媚”是世俗人的习惯用法,虽两者的表达方式有接近之处,但对问题的认识程度则相差甚远。相比之下,佛教对“谄曲”的认识全面而透彻,这对提高人类的道德境界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意义。

    本章由七节组成,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第二节为一部分,对谄曲和无谄曲作了界定;第三、四节为一部分,对谄曲者的思想行为表现作了概括;第五节为一部分,对谄曲的过患作了总结;第六、七节为一部分,第六节对谄曲与质直的利弊取舍作了对比,第七节指出了在不谄曲的基础上正确对待他人的原则。

    第一节何谓谄曲

    (一)

    云何谄?谓起心曲行。

    《众事分阿毗昙论》卷第二,《大正藏》第二十六卷635页A27-28行

    (二)

    心不正直,不明不显,解行邪曲,故名为谄。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九,《大正藏》第三十卷802页B25-26行

    (三)

    云何为谄?谓覆藏自过,方便所摄,心曲为性。

    《大乘五蕴论》,《大正藏》第三十一卷849页B11-12行

    (四)

    骄现恭顺,名之为谄。

    《大乘百法明门论疏》卷上,《大正藏》第四十四卷56页B6-7行

    第二节何谓无谄曲

    云何名为无有谄曲?谓有纯质,为性正直,于其大师及诸有智同梵行所如实自显,如是名为无有谄曲。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五,《大正藏》第三十卷421页C12-14行

    第三节谄曲之行事

    欲界中谄有八种行及七种事。

    云何八行?一迷惑谄行;二覆藏谄行;三显示谄行;四结构谄行;五恭顺谄行;六谋计谄行;七推注谄行,八现悲谄行。

    云何七事?一言说事;二诘问事;三违争事;四现亲友事;五现委信事;六所作假托事;七艰辛事。

    由初事故,其谄曲者与诸世间随起言说,于非义中示现为义,以相迷惑,或于义中示现非义。如于义、非义,于有、非有当知亦尔。

    又于现行谄曲所起诸恶行中,若他诘问,谄者则便覆藏实罪,显不实德。

    又争论者将欲推其功德、过失,尔时谄者则便结构诸恶朋党。

    又谄曲者见争论人有力暴恶,心生怖惧,即以卑下身、语二业,随顺恭敬现亲友相。

    又谄曲者若见软直可规其利,内与不可委信者等,而外现已极可委信,谓行、住中虚诈积集清善之相。

    又谄曲者于诸亲善得意友朋,未来广大所作事中,先诈为伴,后所作事现在前时,矫现种种方便推注,谓为遮防自劬劳故。

    又谄曲者随遭一种苦恼事已,于彼怨对所遭苦事,实无如是重忧、重苦,然自显示有重忧苦,谓深叹恨、愁忧、苦恼乃至闷绝。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八,《大正藏》第三十卷675页B20-C13行

    第四节谄曲心不实

    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大正藏》第九卷8页B19行

    第五节谄曲之过患

    问:如世尊言:汝等苾芻勿行谄诳。此中如来观见谄曲几种过患,诫诸苾芻不令行谄?

    答:观谄曲者有十二过患故:

    一、谄曲因缘不能证得真实智慧;

    二、退失名誉;

    三、退失他信;

    四、退失功德增长;

    五、退失于智者边听闻正法教诫、教授;

    六、诸恶增长;

    七、令心相续远离诸善;

    八、由谄不平损害其心,常怀苦恼不安隐住;

    九、虑后苦法;

    十、非圣法器;

    十一、临终追悔;

    十二、身坏已后堕诸恶趣,生那落迦。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八,《大正藏》第三十卷675页B10-19行

    第六节不谄曲应质直

    汝等比丘,谄曲之心与道相违,是故宜应质直其心。

    当知谄曲但为欺诳,入道之人则无是处,是故汝等宜应端心以质直为本。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大正藏》第十二卷1111页B25-27行

    第七节不谄曲待人

    无有虚伪谄曲之心,和颜软语先意承问。

    《无量寿经》卷上,《大正藏》第十二卷269页C14-15行

    略解

    第一节“何谓谄曲”。本节集相关资料四条,分别从四个角度对谄曲作了界定。其一说:“云何谄?谓起心曲行。”“起心曲行”义指思想与行为不相符合,此说较为原则。其二说:“心不正直,不明不显,解行邪曲,故名为谄。”“心不正直”的含义易于理解;“不明不显”义指人掩饰自己的思想,不明确地外露和显示出来;“解行邪曲”义指人的见解与行为邪僻不正直。此说较为具体地概括了谄曲者的思想行为状态。其三说:“云何为谄?谓覆藏自过,方便所摄,心曲为性。”此说指出了谄曲者的三个特征。“覆藏自过”是谄曲者最根本的问题,包含了道德和法律方面的问题。“覆藏”义指掩盖,“过”义指过失或罪过。“方便所摄”义指谄曲者的行为方式。“方便”义指“方法便用”,用现在的表达方法来说即是灵活变通的手段。“所摄”义指所属的范畴或类型,“摄”即含摄。“心曲为性”是说谄曲者内心弯曲或歪曲为特性。此说指出了谄曲者对自己过失的掩盖。其四说:“骄现恭顺,名之为谄。”此说从人们曲意对他人或权贵奉承恭顺这一外在表现上指出了谄曲者的特征。

    第二节“何谓无谄曲”。此节说:“谓有纯质,为性正直,于其大师及诸有智同梵行所如实自显,如是名为无有谄曲。”此说从三个方面说明了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是无谄曲。“谓有纯质”义指具有纯真质朴的修养,“为性正直”义指为人的性情正当直率;“如实自显”义指将自己的思想行为真实地向人显示出来。

    第三节“谄曲之行事”。此节将“欲界”人类的谄曲概括为“八种行及七种事”。“八种行”是指“一迷惑谄行;二覆藏谄行;三显示谄行;四结构谄行;五恭顺谄行;六谋计谄行;七推注谄行;八现悲谄行。”七种事是指“一言说事;二诘问事;三违争事;四现亲友事;五现委信事;六所作假托事;七艰辛事。”“八种行”具体体现在“七种事”上面。其中“迷惑谄行”和“显示谄行”体现在“言说事”上;“覆藏谄行”体现在“诘问事”上;“结构谄行”体现在“违争事”上;“恭顺谄行”体现在“现亲友事”上;“谋计谄行”体现在“现委信事”上;“推注谄行”体现在“所作假托事”上;“现悲谄行”体现在“艰辛事”上。本节对谄曲者的思想行为方法剖析得淋漓尽致,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第四节“谄曲心不实”。此节中说:“谄曲心不实。”此说指出了谄曲者的心理状态。

    第五节“谄曲之过患”。此节指出谄曲者有十二种过患。“过”义指过失或过错,“患”是由过失所招致的祸患或后患。“一、谄曲因缘不能证得真实智慧”,此说表明,在学习方面,不正常的思维方式必然导致不正常的结果,因此也就不能证得“真实智慧”。“二、退失名誉”,谄曲者的表现很难获得众人的赞赏,甚至会有损于自身固有的名誉。“三、退失他信”,因为谄曲者虚情假意曲意奉承的行为最终会被人识破,从而失去他人对自己本有的信任。“四、退失功德增长”,人的功德来自于人的善行,谄曲的行为本身即属于恶,对于一个心行不一的人来说很难产生真正的善行,功德也就无从增长了。“五、退失于智者边听闻正法教诫、教授”,谄曲者既然不具备真诚的心理基础,就必然失去向“智者”求学知识、接受批评和教育的机缘。“六、诸恶增长”,谄曲之心会令各种恶业不断增长。“七、令心相续远离诸善”,对于人来说为恶易为善难,谄曲者的不良心态只会使自己日益远离于善。“八、由谄不平损害其心,常怀苦恼不安隐住”,因为谄曲的人患得患失穷于计较,造成了内心的不平衡,从而对内心造成伤害,以至于天天忧悲苦恼,生活不得安宁。“安隐”包含了“安宁、安全、安稳”等含义。“住”有“保持”、“确定”等含义。“九、虑后苦法”,对谄曲者来说必然会忧虑其言行的苦果。“十、非圣法器”,“圣”在此指的是阿罗汉、菩萨、佛等圣位,而谄曲者自身已丧失了成为圣人的资质。“法”义指佛法;“器”指器具,在此用作比喻,如古代的青铜器中有“礼器堪为大用”之说。“十一、临终追悔”,谄曲者一生患得患失,蝇营狗苟,不论是留有过失还是无所成就,其临终追悔莫及自当是必然。“十二、身坏已后堕诸恶趣,生那落迦”,“恶趣”又名“恶道”,于佛教中具体指的是“地狱、恶鬼、畜牲”三恶道。“那落迦”是地狱名,为古印度文的音译,义译为“恶者”。此十二种过患绝大部分都具有普遍的道德意义。

    第六节“不谄曲应质直”。此节的内容是释迦牟尼佛针对出家比丘说的,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同样具有教育意义。此节针对“谄曲”提出了“质直”。“谄曲之心与道相违,是故宜应质直其心”,此说表明谄曲之心是与佛道的修学相违背的,而质直之心则与佛道的修学相吻合。“当知谄曲但为欺诳”,之所以“谄曲”,只因“欺诳”。这是极端不道德的思想行为。此说从伦理道德角度深刻地剖析了谄曲者的卑劣心行,并指出其对治方法。

    第七节“不谄曲待人”。此节说:“无有虚伪谄曲之心,和颜软语先意承问。”此说要求人们消除“虚伪谄曲之心”以作为对待他人的良好基础,然后以“和颜软语先意承问”等原则对待他人。“先意承问”义指要主动承事和问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