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篇 忏悔与改过
    概述

    古梵语所音译的“忏摩”或“叉摩”简称为“忏”,其含义是指向自己所侵犯的人请求忍恕。然而,忏者只有在内心能悔改的情况下,向他人求忏才有意义。因此,“忏悔”两字实则分别指出了人外在和内心自我改变的行为表现。“悔”是中国“悔改”这一本有词的简称,佛教将“忏”与“悔”这两个含义相近的词合一,即形成了“忏悔”一词。

    佛教中并无对人绝对不犯任何罪的苛求。除了杀、盗、淫、妄四条根本大戒或相应的法律问题外,其它罪过即使有意违犯都可以通过忏悔予以宽恕。所以,“忏悔”这一法门是给普通犯罪者以自新的出路。除于《四分律》、《根本说一切有部律》等各部律中针对出家五众有规定严密的忏悔问题及方法外,在包括如本篇所涉及到的很多有关经论中忏悔方面的内容也还有很多,如《佛说舍利弗悔过经》、《佛说文殊悔过经》。在中国佛教历史上形成的有关忏悔仪规很多,如《三昧水忏》、《法华宝忏》、《地藏忏》、《万佛忏》等。

    佛教的忏悔虽作为修学佛道的法门,但同时也具有重要而又普遍的社会道德意义。世人正因为掩过饰非缺乏忏悔的精神,所以才使得严刑峻法都难以改变社会的犯罪问题。其实,佛教的社会道德教化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引导人们注重忏悔而实现的。

    在佛教中忏悔并不限于一时一事,而是要对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罪业忏悔,甚至天天将忏悔作为一种功课来修。除了忏悔各人罪业外,还要为六亲眷属、一切冤亲债主乃至所有众生忏悔。通过这样的忏悔,既有利于增强信仰和提高自身的道德,也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本篇由两章组成,第一章名为“忏悔”,集中了佛教经典中有关忏悔的资料;第二章名为“改过”,集中了有关改过的资料。忏悔与改过是两个紧密相关的概念,故合为一篇。

    第一章忏悔

    提要

    本章集相关资料十三节,依内容之差异分作七类。第一节对悔作了界定;第二、三、四节指出了忏悔和受悔可以消灭罪恶的重要意义;第五至第八节指出了忏悔的四种积极意义;第九节同时指出了忏悔与不忏悔的不同结果;第十节指出了智愚在是否忏悔问题上的不同选择;第十一、十二节指出了忏悔的范围和对象;第十三节提出了信仰佛教应先行忏悔的要求。

    第一节何谓悔

    云何名悔?云何悔已而得安隐、既生悔已断不善法?

    云何生悔?若见他人造作不善身、口、意业,他作身业而呵毁之,应生悔心不共同住。若有因缘自起不善觉观之心,随生即舍不生忆念,不味不著,内心生惭愧。于他人勤修精进,令其不生、不受觉观,心呵恶觉观。

    譬如大坑满中粪屎、死狗、不净,有清净人入中求净,既入坑中不净没咽。尔时其人心生厌恶,若有起于不善觉观,其心生悔亦复如是。

    譬如异人常求净行,以不知故误食粪秽,或有强力怨家强令食粪,食已恶贱心生悔恨后更不食。若有行于善业之人,惭愧呵毁不善觉观亦复如是。

    《正法念处经》卷第六十,《大正藏》第十七卷357页A8-21行

    第二节悔过罪消除

    (一)

    设有作重罪,悔过更不犯,

    此人应禁戒,拔其罪根原。

    《增一阿含经》卷第五,《大正藏》第二卷567页C24-25行

    (二)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

    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大正藏》第一卷893页C12-13行

    第三节忏悔不集恶

    复有业作而不集,若有众生身口意等造诸恶业,造已怖畏惭愧远离,深自悔责更不重造,是名作而不集。

    复有业集而不作,若有众生自不作业,以恶心故劝人行恶,是名集而不作。

    复有业亦作亦集,若有众生造诸业已,心无改悔而复数造,亦劝他人,是名亦作亦集。

    复有业不作不集,若有众生自不造业亦不教他无记业等,是名不作不集。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大正藏》第一卷893页C14-21行

    第四节受悔者罪灭

    时有师与弟子作不共语,弟子不肯悔过,以是白佛。佛言,不应不悔过。应作如是悔过: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以两手捧师足极自卑下白言:我小、我痴后不敢复作。尔时有师不受弟子悔过,以是白佛。佛言,若还有惭愧敬爱供养不应不受悔过,受悔过者罪则除灭。

    《弥沙塞和醯五分律》卷第十六,《大正藏》第二十二卷113页C19-25行

    第五节忏悔断后悔

    云何名断诸悔恼?于诸罪过至诚忏悔更不重造,修诸善法故。

    《月灯三昧经》卷第十,《大正藏》第十五卷616页C6-7行

    第六节悔过明人行

    觉恶悔过,此明人行也。

    《佛说优填王经》,《大正藏》第十二卷71页B6行

    第七节忏悔福德大

    于诸福德中,忏悔福德最大,除业障罪故。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六,《大正藏》第二十六卷48页B1-2行

    第八节忏悔善业本

    不放逸人能起悔心,放逸之人则不能悔,如是一法是诸善业之根本也。

    《正法念处经》卷第六十,《大正藏》第十七卷357页A25-27行

    第九节悔不悔之果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止其心,罪来归身犹水归海自成深广矣。有恶知非,改过得善,罪日消灭,后会得道也。

    《四十二章经》,《大正藏》第十七卷722页B11-13行

    第十节忏悔与智愚

    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诸恶;二者作已忏悔。愚者亦二:一者作罪,二者覆藏。

    虽先作恶后能发露,悔已惭愧更不敢作,犹如浊水置之明珠,以珠威力水即为清;如烟云除,月则清明。作恶能悔,亦复如是。……忏悔怀惭愧者,罪则除灭,清净如本。……

    修一善心破百种恶,……亦如少火能烧一切,如少毒药能害众生,少善亦尔能破大恶。虽名少善其实是大。何以故?破大恶故。……若作众罪,不覆不藏,以不覆故,罪则微薄;若怀惭愧,罪则消灭。……如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善心亦尔,一一善心能破大恶。

    若覆罪者罪则增长,发露惭愧,罪则消灭。是故诸佛说:有智者不覆藏罪。……若有众生造作诸罪,覆藏不悔,心无惭愧,不见因果及以业报,不能咨启有智之人,不近善友,如是之人,一切良医乃至瞻病所不能治。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九,《大正藏》第十二卷477页C2-25行

    第十一节忏悔诸恶业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恚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大正藏》第十卷847页A16-17行

    第十二节为自他忏悔

    起罪之由出身、口、意,身业不善杀、盗、邪淫,口业不善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意业不善嫉妒、瞋恚、骄慢、邪见,是为十恶,受恶果报。今当一心丹诚忏悔,若于过去、若于今身有如是罪,今悉忏悔,出罪、灭罪。当自立誓:从今已往不敢复犯,并为我等先人、父母、夫婿、兄弟所有过罪,我今一心代其忏悔。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卷下,《大正藏》第十七卷582页B25-C2行

    第十三节信佛前忏悔

    南无过、现、未来十方三世尽虚空界一切诸佛,归命忏悔,至心忏悔。

    弟子等,自从无始以来至于今日,或盗他财宝,兴刃强夺;或自恃身逼迫而取;或恃公威,或假势力,高桁大械枉押良善,吞纳奸货,拷直为曲,为此因缘身罗宪网;或枉邪治领他财物,侵公益私,侵私益公,损彼利此,损此利彼,割他自饶,口与心吝;或窃没租估,偷度关税,匿公课输,藏隐使役。如是等罪无量无边,今日至诚皆悉忏悔。……

    又复无始以来至于今日,或作周旋朋友、师、僧、同学、父母、兄弟、六亲眷属共住同止,百一所须更相欺罔;或于乡邻比近移篱,拓墙侵他宅舍,改标易相,掳掠田园,因公托私夺人邸店及以屯野。如是等罪无量无边,今日至诚皆悉忏悔。……

    又复无始以来,或攻城、破邑,烧村、坏栅,偷卖良人,詃他奴婢;或复枉押无罪之人,使其形沮、血刃,身被徒锁,家业破散,骨肉生离分张异域生死隔绝。如是等罪无量无边,今日至诚皆悉忏悔。

    又复无始以来至于今日,或商贾博货,邸店市易,轻秤小斗,减割尺寸,盗窃分铢,欺罔圭合,以粗易好,以短换长,巧欺百端,希望毫利。如是等罪无量无边,今日至诚皆悉忏悔。

    又复无始以来至于今日,或穿逾墙壁,断道抄掠,抵捍债息,负情违要,面欺心口;或非道陵夺鬼神、禽兽、四生之物;或假托卜相取人财宝,如是乃至以利求利,恶求多求,无厌无足。如是等罪无量无边,今日至诚皆悉忏悔。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大正藏》第十四卷380页A20-B28行

    略解

    第一节“何谓悔”。此节开头即提出:“云何名悔?云何悔已而得安隐、既生悔已断不善法?”此说提出了三个相关的问题,于下文中都作了回答。对第一个问题回答说:“云何生悔?若见他人造作不善身、口、意业,他作身业而呵毁之,应生悔心不共同住。”这段话是指见他人作不善业不但要生悔心而且不与之共住。接着又说:“若有因缘自起不善觉观之心,随生即舍不生忆念,不味不著,内心生惭愧。”这段话是指在自己产生“不善觉观之心”时,即能随时舍弃不玩味执著,且须心生惭愧。“觉观”又名“寻伺”,“粗思名觉,细思名观”。又接着说:“于他人勤修精进,令其不生、不受觉观,心呵恶觉观。”此说要求修行的人们应为他人不致生悔而勤修精进,使他人不产生、不接受、内心呵责厌弃恶觉观。由此三点来看,真正能生悔过的人,除须正确对待他人的罪业外,还要及时纠正自己的过错,又应积极地做到令他人不产生恶的思想和恶的行为。这段话既是对悔过的解释,也是对忏悔的解释。

    第二节“悔过罪消除”。此节集相关资料二条,其一说:“设有作重罪,悔过更不犯,此人应禁戒,拔其罪根原。”其二说:“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通过这两条可以看出,“悔过”与“忏悔”意思是等同的。

    第三节“忏悔不集恶”。此节指出了四种作业与集业的情况,其中只有第一种属于本节的范围,其余三种之所以同时采录,意在帮助人们加强对忏悔问题的认识。此节首先说:“复有业作而不集,若有众生身口意等造诸恶业,造已怖畏惭愧远离,深自悔责更不重造,是名作而不集。”此说指明了忏悔的目的在于使人止恶不复重造。可结合第二节与第四节加深对此节的理解。

    第四节“受悔者罪灭”。此节说:“时有师与弟子作不共语,弟子不肯悔过,以是白佛。佛言,不应不悔过。应作如是悔过: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以两手捧师足极自卑下白言:我小、我痴后不敢复作。尔时有师不受弟子悔过,以是白佛。佛言,若还有惭愧敬爱供养不应不受悔过,受悔过者罪则除灭。”于此段文字中,既阐明了忏悔的基本方法,也清楚地表达了接受他人的忏悔才能使其罪除灭的道理。本节忏悔的事例虽是佛教的师徒关系,但对任何不同的社会关系而言,若通过忏悔改善或修补相应的关系,其大体方式概莫能外。“不共语”系僧界中的一种惩罚措施。

    第五节“忏悔断后悔”。此节说:“云何名断诸悔恼?于诸罪过至诚忏悔更不重造,修诸善法故。”“悔恼”又名“恼悔”、“懊恼”或“懊悔”,通常称为“后悔”。对于一个有正确人生信仰和追求人生进步的人而言,行若有亏不能及时纠正必导致后悔,而忏悔则能及时矫正其心行而免后悔。

    第六节“悔过明人行”。此节说:“觉恶悔过,此明人行也。”“明人”系指“明智之人”或“明理之人”。此节主要说明了悔过人的品行。

    第七节“忏悔福德大”。此节说:“于诸福德中,忏悔福德最大,除业障罪故。”“福德最大”换种表达方式也可说是“道德最大”。中国古哲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此说与本节所说有相通之处。

    第八节“忏悔善业本”。此节说:“不放逸人能起悔心,放逸之人则不能悔,如是一法是诸善业之根本也。”此说首先指出了不放逸和放逸人对忏悔的不同选择。忏悔之所以说是诸善业根本,是因为忏悔是导人向善的根本方法。忏悔是“善业之根本”,和第七节“忏悔福德大”所表达的意思相同。

    第九节“悔不悔之果”。此节说:“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止其心,罪来归身犹水归海自成深广矣。有恶知非,改过得善,罪日消灭,后会得道矣。”此节对上述七节而言,更加具体地阐明了忏悔与不忏悔所形成善恶结果的基本原理。

    第十节“忏悔与智愚”。此节首先概括说:“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诸恶;二者作已忏悔。愚者亦二:一者作罪,二者覆藏。”对此智愚的不同表现,于本节后作了较详细的解释。这对本章上述八节而言同样具有很好的注释作用。

    第十一节“忏悔诸恶业”。此节说:“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恚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人的恶业以内在意业的贪瞋痴为根本,具体表现在外在身语二业上。对于无始生死轮回中所造作的一切恶业须加以忏悔。暂不论过去世的恶业,单说人当生的恶业,释迦牟尼佛曾说:“一切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人若反观每日每时的内心动态,在思绪万千之中纯洁高尚的成分微乎其微。正因为人们欠缺对自己身口意恶业的及时忏悔,往往会积成恶习而造恶多端。因此,佛教信仰者于每日都要进行忏悔。

    第十二节“为自他忏悔”。此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指出对自己过去生和今世所作的一切恶业进行忏悔。此部分对上一节具有注释的作用。第二部分说:“并为我等先人、父母、夫婿、兄弟所有过罪,我今一心代其忏悔。”这种代为过去生和现在世亲眷忏悔的行为具有更深的感情和负责的精神,对增进和营造亲情关系中的道德氛围也大有帮助。

    第十三节“信佛前忏悔”。此节提出了信佛的人须首先彻底忏悔的要求。此节分别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忏悔的具体内容。第一方面指出对借政治势力所行恶业进行忏悔的具体内容,如其中说:“……或恃公威,或假势力,高桁大械枉押良善,吞纳奸货,拷直为曲……或枉邪治领他财物,侵公益私,侵私益公,损彼利此,损此利彼……如是等罪无量无边,今日至诚皆悉忏悔。”第二方面主要是指对六亲眷属及乡邻等社会关系的侵犯行为要进行忏悔,如其中说:“或作周旋朋友、师、僧、同学、父母……百一所须更相欺罔;或于乡邻比近移篱、拓墙侵他宅舍,改标易相……今日至诚皆悉忏悔……”第三方面主要是指以暴力或军事行为对人们的侵犯要进行忏悔,如其中说:“或攻城、破邑……或复枉押无罪之人……身被徒锁,家业破散,骨肉生离分张异域生死隔绝……”第四方面主要是指对于商业上的欺诈行为要进行忏悔,如其中说:“或商贾博货,邸店市易,轻秤小斗,减割尺寸,盗窃分铢,欺罔圭合,以粗易好,以短换长,巧欺百端,希望毫利……”“尺”、“寸”、“分”、“铢”、“圭”、“合”都是比较小的度量单位。“尺”、“寸”为长度单位;“分”、“铢”为重量单位,1分=0.24铢,1铢=0.65克;“圭”、“合”为容积单位,一合=40圭,一圭=0.5毫升。第五方面主要是指对于盗窃、欺骗等行为要进行忏悔,如其中说:“或穿逾墙壁,断道抄掠,抵捍债息,负情违要……或假托卜相取人财宝……今日至诚皆悉忏悔。”这五个方面将社会罪恶几乎全部进行了概括,要求信佛的人在正式信仰前对自身各种罪恶进行忏悔,其既有利于社会道德的进步,也有利于保持佛教的纯洁性。

    第二章改过

    提要

    忏悔的最终目的在于使人改过自新,因此改过自然就成为与忏悔紧密相关的问题。本章集佛教经典中有关改过和正确面对过失的思想资料,以指导忏悔的可操作性。

    本章集相关资料四条,从四个方面指出了改过的正确方法。

    第一节常省己过

    常省己过,不观彼缺。

    《菩萨地持经》卷第四,《大正藏》第三十卷911页10行

    第二节不隐己过

    不隐己过,不讥他短。

    《宝云经》卷第三,《大正藏》第十六卷223页A17行

    第三节朝闻夕改

    去恶就善,弃邪为正,朝闻夕改。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四,《大正藏》第十二卷298页A15行

    第四节改往修来

    改往修来,洒心易行,端正中表,自然作善。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四,《大正藏》第十二卷298页A24-25行

    略解

    第一节“常省己过”。此节说:“常省己过,不观彼缺。”“省”是反省的简称,具有忏悔的含义。一个人唯有经常反省自身的过错,才有利于德行的提高。如果不善于自我反省,天天只看别人的缺点,则必扰人误己。

    第二节“不隐己过”。此节说:“不隐己过,不讥他短。”人只有敢于暴露自己的过错,不掩过饰非,才能有利于改正过错,作一个光明磊落的人。而本着“不讥他短”的原则,才能坚守个人操守,公正对待他人。

    第三节“朝闻夕改”。此节说:“去恶就善,弃邪为正,朝闻夕改。”“去恶就善,弃邪为正”是人生正确的道德选择,也是忏悔精神的体现。“朝闻夕改”则体现了及时改过自新的态度,同样也是忏悔精神的反映。

    第四节“改往修来”。此节说:“改往修来,洒心易行,端正中表,自然作善。”此节前三句实属使人改过自新的三大方面。总的说来,忏悔的根本精神就在于使人改往修来。“中表”义指内在的思想和外在的行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