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佛教所讲的“心”是指人的思惟功能,而不是物质的脏器。人心的道德行为功能和其他功能都是以思惟为基础的,因此人心与思惟本是同一个意思,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世人常常将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根源最终归结于人心,如“世道人心”,“人心不古”,“人心思变”,“人心难测”,“人心不足蛇吞象”,“人心齐泰山移”,“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等等。人们普遍承认人心对事物的决定性,但人们却往往不能驾驭自心,更缺乏对心的系统认识和净化方法。与追逐名利所花费的功夫和投入的财力相比,人们用在认识和净化内心上的力量却少之又少。
通过本篇所阐述的内容可知,佛教对人心的认识是系统的,所提出的净化方法也是切实可行的,这对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和其它行为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本篇共由五章组成,所涉及的有关人心问题大体有十七种,总体上可称之为“心理道德”。
第一章人心之定义与功能
提要
本章由八节组成,其内容可分为三类。第一节为一类,对人心作了界定;第二节为一类,阐明了心的形成原因;第三至第八节为一类,分别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心的功能。
第一节何谓人心
云何人心?谓思念利他。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一,《大正藏》第十八卷2页C26行
第二节心从因缘生
复作是思惟:随何等心从因缘生,见彼诸心皆由他力而有。是菩萨不见离心而有菩提,知此心法即是菩提。菩萨尔时即得心自在,以得心自在故,即于大乘而得自在。尔时即于一切众生得平等心。是菩萨尔时住于大乘中,不依他力,是名菩萨心念处。
《佛说法集经》卷第四,《大正藏》第十七卷629页A8-14行
第三节心为诸法本
一切诸法以心为本。
由心清净获得人天殊胜快乐;
由心杂染便堕地狱乃至傍生贫穷之苦。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卷中,《大正藏》第十八卷726页B8-10行
第四节心生一切法
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
《大乘起信论》,《大正藏》第三十二卷577页B18-23行
第五节心为诸法首
一切法中心为上首,若善知心悉解众法。种种世间皆由心造,心不自见。若善若恶悉由心起。心性回转如旋火轮,易转如马,能烧如火,暴起如水。作如是观于念不动,不随心行,令心随己。若能伏心则伏众法。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大正藏》第八卷697页C9-13行
第六节由心有业果
心能造作一切业,由心故有一切果,
如是种种诸心行,能得种种诸果报。
《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大正藏》第十七卷114页B3-4行
第七节标心后成志
如人贪名官者,发求名官心,修理名官行。若贪财宝者,发求财宝心,作经营财物行。凡人欲求善之与恶,皆先标其心而后成其志。
《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大正藏》第三十二卷572页C5-9行
第八节诸苦从心生
(一)
诸苦从心生,了彼非他得;
逼迫难堪任,皆由心轻动。
《诸法集要经》卷第五,《大正藏》第十七卷482页B8-9行
(二)
天子汝当知,自乐自善成,
自惑生自苦,苦乐不离心。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五,《大正藏》第十七卷432页C29行-433页A1行
略解
第一节“何谓人心”。此节说:“云何人心?谓思念利他。”此说表明,人心即是以利他为本的思想。这既是人心的伦理标准,也是人生的行为标准。其言下之意无疑表明,人心不能思念利他即非人心。
第二节“心从因缘生”。此节本是菩萨修“心念处”的方法,其伦理意义十分重大。但本节的标题只是取其中“随何等心从因缘生”、“见彼诸心皆由他力而有”的含义。此两句揭示了人心的思想活动不是凭空形成的,而是受外在环境条件的影响。“因缘”泛指一切主客观因素条件,“他力”义指外力的影响。
第三节“心为诸法本”。此节说:“一切诸法以心为本。由心清净获得人天殊胜快乐;由心杂染便堕地狱乃至傍生贫穷之苦。”此说三句中,第一句是总纲。就人生和人生所形成的社会而言无不以心为本。第二、三句是对心具体作用的示例。人的苦乐固然有其复杂的原因,但追根揭底则取决于心理状态。唯心清净才会获得真正的精神、物质文明。否则,在无精神文明的情况下,即使用尽各种手段聚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也不可称之为文明,其最终难免罪恶和痛苦的结果。
第四节“心生一切法”。此节可分作三部分:1、“一切法皆从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别即分别自心,心不见心无相可得。”此对心的认识可谓精确,尽管外在事物纷繁,但人所能认识的终究是思想意识的分别而已。至于是否能尽见事理,就难说了。2、“当知世间一切境界,皆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住持。”此部分对人的意识境界作了总结。而事实上众生面对同一件事物之所以喜怒哀乐不同,其原因正是妄心的执著使然。3、“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心虚妄,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因为一切事物本身即是因缘假合的幻象,反映在人心中的又岂能真实?
第五节“心为诸法首”。此节与第三、四节所阐释的义理相同,在此可分为四部分:1、“一切法中心为上首,若善知心悉解众法。种种世间皆由心造,心不自见。”此部分同样阐明了心在一切事物中所具有的主导地位,以及认识自心所具有的重要意义。2、“若善若恶悉由心起。”此部分明确地将人的善恶问题的产生和有无归结于人心。3、“心性回转如旋火轮,易转如马,能烧如火,暴起如水。作如是观于念不动,不随心行,令心随己。”此部分先以譬喻的方式指出了心起伏变化的特色,最后则要求人善于把持自心。4、“若能伏心则伏众法。”此部分指出了伏心的重大意义。
第六节“由心有业果”。此节前半部分说:“心能造作一切业,由心故有一切果。”此说较之第三节所说,更明显地说明了心对人的行为及其结果的决定作用。
第七节“标心后成志”。此节说:“如人贪名官者,发求名官心,修理名官行……凡人欲求善之与恶,皆先标其心而后成其志。”此说较之上面两节更加具体和明确地说明人先标心立志直到最后得到结果的转变过程。最后一句最具概括性和经典性。
第八节“诸苦从心生”。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其一说:“诸苦从心生,了彼非他得;逼迫难堪任,皆由心轻动。”单从痛苦的方面来说,人固然有疾病与贫穷等痛苦,但人真正的痛苦和如何对待痛苦最终取决于心。如人因嫉妒和仇恨而造成的痛苦,即完全取决于心。
第二章善恶无记心
之一善心
提要
此部分集中了佛典中有关“善心”的伦理思想资料,共由四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异分为四类。第一节对善心作了界定;第二节提出二十二种善心;第三节指明善心是一切善的根本;第四节指出具有极上善心后的道德境界。
第一节何谓善心
无诸恶故名为善心。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一,《大正藏》第二十六卷23页C27-28行
第二节善心二十二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欲得无上正等菩提,当于何住?应云何住?
1、平等心
佛言:善现,若菩萨摩诃萨欲得无上正等菩提,
当于一切有情住平等心,不应住不平等心;
当于一切有情起平等心,不应起不平等心;
当于一切有情以平等心与语,不应以不平等心与语。
2、慈心
当于一切有情起大慈心,不应起瞋恚心;
当于一切有情以大慈心与语,不应以瞋恚心与语。
3、悲心
当于一切有情起大悲心,不应起恼害心;
当于一切有情以大悲心与语,不应以恼害心与语。
4、喜心
当于一切有情起大喜心,不应起嫉妒心;
当于一切有情以大喜心与语,不应以嫉妒心与语。
5、舍心
当于一切有情起大舍心,不应起偏党心;
当于一切有情以大舍心与语,不应以偏党心与语。
6、恭敬心
当于一切有情起恭敬心,不应起骄慢心;
当于一切有情以恭敬心与语,不应以骄慢心与语。
7、质直心
当于一切有情起质直心,不起谄诈心;
当于一切有情以质直心与语,不应以谄诈心与语。
8、调柔心
当于一切有情起调柔心,不应起刚强心;
当于一切有情以调柔心与语,不应以刚强心与语。
9、利益心
当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心,不应起不利益心;
当于一切有情以利益心与语,不应以不利益心与语。
10、安乐心
当于一切有情起安乐心,不应起不安乐心;
当于一切有情以安乐心与语,不应以不安乐心与语。
11、无碍心
当于一切有情起无碍心,不应起有碍心;
当于一切有情以无碍心与语,不应以有碍心与语。
12、亲情心
当于一切有情起如父母,如兄弟,如姊妹,如男女,如亲族心,亦以此心应与其语。
13、朋友心
当于一切有情起朋友心,亦以此心应与其语。
14、师徒心
当于一切有情起如亲教师,如轨范师,如弟子,如同学心,亦以此心应与其语。
15、阿罗汉心
当于一切有情起如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心,亦以此心应与其语。
16、独觉心
当于一切有情起如独觉心,亦以此心应与其语。
17、菩萨心
当于一切有情起如菩萨摩诃萨心,亦以此心应与其语。
18、如来心
当于一切有情起如如来应正等觉心,亦以此心应与其语。
19、供养尊重心
当于一切有情起应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心,亦以此心应与其语。
20、救济覆护心
当于一切有情起应救济、怜愍、覆护心,亦以此心应与其语。
21、空无心
当于一切有情起毕竟空无所有、不可得心,亦以此心应与其语。
22、空无相无愿心
当于一切有情起空、无相、无愿心,亦以此心应与其语。
《大般若经》卷第三百二十四,《大正藏》第六卷657页A24-C9行
第三节善念诸善本
善念诸善本。
《增一阿含经》卷第五,《大正藏》第二卷566页C14行
第四节极上之善心
如人极上善心之后不起重恶。
《大乘义章》卷第九,《大正藏》第四十四卷645页C23行
略解
第一节“何谓善心”。此节说:“无诸恶故名为善心。”此对“善心”的界定与人们通常所说的“善心”有质与量的不同。一般所指的善心仅是指人们于某时具有善心的表现,既非本质上的纯善,亦非内心一切思想活动都是善的。这一界定,对人们认识真正意义上的善心提供了依据。
第二节“善心二十二”。此节提出了二十二种善心,其中每种善心的小标题都是编者所加。于本节的开头说:“善现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欲得无上正等菩提,当于何住?应云何住?”“住”义指“安住”或“安立”,用现在通俗的话说即是“确定”、“坚持”。“于何住”义指应以什么作为安住的立足点。释迦牟尼佛向弟子指出了达到“无上正等菩提”应坚守的立足点和方法即是二十二种心。如第一种“平等心”所说:“当于一切有情住平等心,不应住不平等心;当于一切有情起平等心,不应起不平等心;当于一切有情以平等心与语,不应以不平等心与语。”又如第十九种“供养尊重心”所说:“当于一切有情起应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心,亦以此心应与其语。”此二十二种心具有普遍的伦理意义。人但能安住坚守于这样的善心,人生和社会的一切恶业定会消灭,一切道德定能增长。
第三节“善念诸善本”。此标题即是本节的全部内容。“念”即是心的思惟活动。心之所念决定着人的善恶行径,不仅只是善业。
第四节“极上之善心”。此节说:“如人极上善心之后不起重恶。”此说在于阐明,人一旦具有极其崇高的善心境界后,即使道德上不能尽善尽美,但也不会起心动念造作极其严重的罪恶。
之二恶心
提要
此部分集中了佛典中有关“恶心”的伦理思想,共由五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异分为三类。第一、二节为一类,指出了如何消除恶心的方法;第三、四节为一类,指出了心怀恶的恶果;第五节为一类,指出了内心无恶即不生过错的道理。
第一节如何弃恶心
云何名憎弃恶心?所谓知愚痴法弃之不与共俱故。
《月灯三昧经》卷第十,《大正藏》第十五卷617页B11-12行
第二节不生九恶心
不生杂染心;不生疑惑心;不生憎嫉心;不生悭吝心;不生破戒心;不生瞋恼心;不生懈怠心;不生散乱心;不生愚痴心。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十一,《大正藏》第八卷659页B11-13行
第三节恶心反自贼
恶从心生反以自贼,如铁生垢消毁其形。
《佛说孛经抄》,《大正藏》第十七卷731页B11-12行
第四节恶心兴己衰
夫恶心之兴,兴己之衰。
《罗云忍辱经》,《大正藏》第十四卷769页B20-21行
第五节心无恶无失
若心不造恶,过失则不起。
《诸法集要经》卷第五,《大正藏》第十七卷482页C29行
略解
第一节“如何弃恶心”。此节说:“云何名憎弃恶心?所谓知愚痴法弃之不与共俱故。”弃除恶心首先须知愚痴法(恶法),然后“弃之不与共俱”。
第二节“不生九恶心”。此节具体提出不应产生的九种恶心,所谓:“不生杂染心;不生疑惑心;不生憎嫉心;不生悭吝心;不生破戒心;不生瞋恼心;不生懈怠心;不生散乱心;不生愚痴心。”此九心即是恶心,都属于愚痴法。此节与第五节具有相互注解的作用。
第三节“恶心反自贼”。此节说:“恶从心生反以自贼,如铁生垢消毁其形。”此节在于说明,人心生恶是自我损害的根源。世人痴迷,内心因恶念填塞致使渐渐走向自我毁灭,甚至最终也不醒悟。“贼”义指“败坏”或“伤害”。
第四节“恶心兴己衰”。此节说:“夫恶心之兴,兴己之衰。”此节与第三节所表达的道理一样,也说明了恶心的兴起即是兴起自己衰败的开端。此两节所阐释的思想同样具有相互注解的作用。
第五节“心无恶无失”。此节说:“若心不造恶,过失则不起。”此说从正面说明了心不生恶念,行即不生起过失的道理。此节与本章之一第三节“善念诸善本”所表达的含义相同。
之三善恶无记心
提要
此部分除对“善恶”进行综合性的阐释外,还提出“无记”的概念。
此部分共由四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异分作三类。第一节为一类,对善恶心作了界定;第二、三节为一类,指出心是造作善恶的根本;第四节为一类,提出了善、恶、无记三种心。
第一节何谓善恶心
云何善心?若心修是名善心。
云何不善心?若心断是名不善心。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二十七,《大正藏》第二十八卷698页C19-20行
第二节善恶心为本
(一)
一切善不善法,心为根本。
《正法念处经》卷第六十一,《大正藏》第十七卷365页A10行
(二)
若善牵心者,如是则得善;
若随不善者,如是得不善。
《正法念处经》卷第四十二,《大正藏》第十七卷第247页C17-18行
(三)
善恶因心造,如影不离身,
蜜毒互相和,衰损亦如是。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四,《大正藏》第十七卷429页A27-28行
(四)
诸根为善恶,皆由于自心,
心起烦恼集,而得善恶果。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八,《大正藏》第十七卷446页A20-21行
(五)
夫善恶之本皆心所为。
《分别功德论》卷第三,《大正藏》第二十五卷40页B15行
(六)
善恶皆由心,解缚亦如是。
《诸法集要经》卷第三,《大正藏》第十七卷469页C22行
(七)
夫人祸福随心而起,心念善故受报亦善,心念恶故受恶果报,心念苦乐受报亦尔。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卷下,《大正藏》第十七卷582页A15-17行
第三节心作善恶事
善恶之事自由心作,祸福由人如影追形响之应声,戒行之德应之自然。
《佛说阿难分别经》,《大正藏》第十四卷759页B2-4行
第四节善恶无记心
云何软心?若心不善是名软心。
云何中心?若心无记是名中心。
云何上心?若心善是名上心。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二十七,《大正藏》第二十八卷699页A9-11行
略解
第一节“何谓善恶心”。此节分别对善恶心作了界定。对善心的界定是“若心修是名善心”;对恶心的界定是“若心断是名不善心。”“修”义指修善;“断”义指断善。另外,“修断”在佛教中又名“四意断”或“四正断”。其中“四正断”第四名为“修断”,义指能修作正道令其生长而断除诸恶。
第二节“善恶心为本”。此节集相关资料七条,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心对善恶的决定作用。其一说:“一切善不善法,心为根本。”此说最具有原则性。
第三节“心作善恶事”。此节用譬喻阐述了人的一切善恶之事皆由自心造作的道理。
第四节“善恶无记心”。此节说:“云何软心?若心不善是名软心。云何中心?若心无记是名中心。云何上心?若心善是名上心。”“软心”、“中心”、“上心”是“不善心”、“无记心”、“善心”的另外一种表述方式。善恶只是伦理道德问题对立的两方面,而“无记”是指不善不恶介于中间的一种思想行为状态。
第三章治心之道
之一持心之法
提要
此部分由十一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异分作五类。第一至第三节为一类,提出了治心的三种原则性的方法;第四节为一类,提出了自能系心和降伏心的意义;第五、六节为一类,提出了如何护持和提高心智的方法;第七节为一类,提出了人心同一的要求;第八至第十一节为一类,提出了以善心促使行为不造恶,及以修善促使心善的修心方法。
第一节作心之师
愿作心师,不师于心。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八,《大正藏》第十二卷534页A4-5行
第二节持心如山
持心如山,行无缺漏。
《菩萨璎珞经》卷第一,《大正藏》第十六卷3页C3行
第三节心怀谨慎
心怀谨慎,弃众不可。
《菩萨璎珞经》卷第一,《大正藏》第十六卷2页C29行
第四节系心一切系
若能系一心,一切皆能系;若自降一心,一切自降伏。
《菩提行经》卷第一,《大正藏》第三十二卷545页A13-14行
第五节护智心四法
善男子,复有四法护一切智心,何等四?不为色醉及财封醉,非眷属醉及自在醉,是为四。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卷上,《大正藏》第十七卷839页B6-7行
第六节策举心智法
云何名策举心智?所谓知精进果不失智故。
《月灯三昧经》卷第十,《大正藏》第十五卷617页B18-19行
第七节心同相见欢
人心平均皆同一意,相见欢悦善言相向。
《增一阿含经》卷第四十四,《大正藏》第二卷787页C28-29行
第八节护心不造恶
若不护于心,随顺于诸欲,
恒驰散放逸,一切无不为。
若善护于心,不随顺诸欲,
无驰散放逸,一切皆防护。
《本事经》卷第五,《大正藏》第十七卷687页C13-16行
第九节心不忘善恶
修集于念心,不忘善恶业。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二,《大正藏》第十三卷9页B18行
第十节善业引于心
善业引于心,定招于胜果,
应当行善行,无复造诸恶。
《诸法集要经》卷第五,《大正藏》第十七卷483页B5-6行
第十一节修善心无倦
修善心无倦者,善法名可亲近,修习能与爱果,修如是法时心不懈堕。
善法因缘名四摄法、十善道、六波罗蜜、菩萨十地等,及诸功德。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二,《大正藏》第二十六卷29页A18-21行
略解
第一节“作心之师”。此节说:“愿作心师,不师于心。”此说要求人们,应该成为心的导师,而不要成为心的学生。因为人的心妄念纷杂,若受其主导,必遗害无穷;若能以功德和智慧予以驾驭,方可利益自他。凡是烦恼痛苦及罪恶的人,无不因随心所欲所致。
第二节“持心如山”。此节说:“持心如山,行无缺漏。”“持”义指把持,“山”义指坚固稳定。人如果没有善于把持内心的能力,心如猿猴躁动,其行必易产生缺漏。
第三节“心怀谨慎”。此节说:“心怀谨慎,弃众不可。”“谨慎”相对于大意。俗有“谨言慎行”之训。佛教将谨慎作为把持内心的方法,于根本上解决了言行上的道德问题。
第四节“系心一切系”。此节说:“若能系一心,一切皆能系;若自降一心,一切自降伏。”“系心”与“降心”其义相同,都是为了说明将自心首先把持好后才能正确把持外在面对的一切。
第五节“护智心四法”。此节说:“复有四法护一切智心,何等四?不为色醉及财封醉,非眷属醉及自在醉,是为四。”“色”指美色;“财封”,“封”指富厚;“眷属”指亲眷;“自在”泛指舒心得意;“醉”指沉醉或迷恋。人心若沉醉于此四事当中,必然导致腐化堕落。当今社会的许多问题莫不因人心沉醉于这些方面而失去理智所致。
第六节“策举心智法”。此节说:“云何名策举心智?所谓知精进果不失智故。”“精进”相对于“懈怠”及“放逸”。精进在于正精进。“策举”义指策励和提高。人的心智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空想而成的,唯有通过正精进才能获得。佛教所引导人们正精进之处在于“闻、思、修、戒、定、慧、五戒、十善、六度、八正道、四无量”等一切世间出世间正业。精进的详细道理可参见第三篇“六度”。
第七节“心同相见欢”。此节说:“人心平均皆同一意,相见欢悦善言相向。”此说所提出的人心要求,以及外在的人际关系准则,对文明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都是必须的。
第八节“护心不造恶”。此节从正反两方面提出了护心与不护心的利害。首先从反面说:“若不护于心,随顺于诸欲,恒驰散放逸,一切无不为。”“护”义指守护或护持。人不能守护自心则随欲所为,其必然造作一切恶业,无所不为。又从正面说:“若善护于心,不随顺诸欲,无驰散放逸,一切皆防护。”“防护”义指防护自身不造诸恶。
第九节“心不忘善恶”。此节说:“修集于念心,不忘善恶业。”“念心”义指正念之心。人心只有具备坚定的正念,才能明辨善恶。
第十节“善业引于心”。此节说:“善业引于心,定招于胜果,应当行善行,无复造诸恶。”此说关键在前两句。唯有以五戒、十善、六度等善业引导于自心,才能将心行置于善中,最终获得殊胜可意的结果。
第十一节“修善心无倦”。此节首先提出修善心无倦的要求说:“修善心无倦者,善法名可亲近,修习能与爱果,修如是法时心不懈堕。”后面又说明什么是善法说:“善法因缘名四摄法、十善道、六波罗蜜、菩萨十地等,及诸功德。”“十地”是菩萨修行成佛的十种道德境界。有关“十地”的详细解释可参阅《大方广佛华严经》或《佛学大词典》。
之二垢净心与信佛心
提要
此部分共由九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异分作六类。第一节为一类,指出了二十一种心垢,将心须正确面对解决的一系列问题指了出来;第二节为一类,指出了人的垢净取决于心的垢净;第三节为一类,提出了两种人所应有的真实净心;第四至六节为一类,分别从三个方面阐明了心净的重要意义;第七节为一类,指出了先净心才能修仁义的道理;第八、九节为一类,指出了信仰佛教者首先应具有的心理基础。
第一节二十一心垢
何谓二十一心垢?希望是心垢,瞋恚、睡眠、掉悔、疑、恼害、常念怨嫌、怀恨、焦热、嫉妒、悭惜、诡诈、奸欺、无惭、无愧、矜高、争讼、自高、放逸、慢、增上慢,是名二十一心垢。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二十,《大正藏》第二十八卷656页A21-24行
第二节人垢净由心
(一)
吾从世尊闻如是语:苾芻当知,一切诸法略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杂染,二者清净。
应正观察由一法生,所以者何?若于一法能正守护则于一切能正守护,若于一法不能守护则于一切不能守护。云何一法?谓众生心。
若有于心不能守护,则不能护身、语、意业。若不能护身、语、意业,是人即为身、语、意业皆悉败坏。身、语、意业皆败坏故,其心即有扰浊垢秽。心有扰浊垢秽者能正了知自利乐事、他利乐事、俱利乐事无有是处,能正了知善言说义、恶言说义无有是处,能证一切胜上人法、真圣智见亦无是处。所以者何?心有扰浊及垢秽故……
若有于心能善守护,则能善护身、语、意业。若能善护身、语、意业,是人即为身、语、意业皆不败坏。身、语、意业不败坏故,其心即无扰浊垢秽。心无扰浊及垢秽者,能正了知自利乐事、他利乐事、俱利乐事,斯有是处;能正了知善言说义、恶言说义,斯有是处;能证一切胜上人法、真圣智见,斯有是处。所以者何?心无扰浊及垢秽故。
苾芻当知: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是故杂染、清净二法皆依止心,从心所起。
尔时,世尊重摄此义而说颂曰:
若不护于心,随顺于诸欲,
恒驰散放逸,一切无不为。
若善护于心,不随顺诸欲,
无驰散放逸,一切皆防护。
世间聪慧人,能防身语意,
令不造诸恶,名真健丈夫。
《本事经》卷第五,《大正藏》第十七卷687页A21-C18行
(二)
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
《成实论》卷第三,《大正藏》第三十二卷259页C17行
第三节二种真净心
初发心坚固有二事于诸众生起真净心,一者安隐心,二者快乐心。安隐心者,为诸众生除不善处安置善处;快乐心者,贫乏众生无所依怙,能以摄法等心饶益。
《菩萨地持经》卷第一,《大正藏》第三十卷890页B19-22行
第四节心净佛土净
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维摩诘所说经》卷第一,《大正藏》第十四卷538页C4-5行
第五节慧净则心净
随智慧净则其心净。
《维摩诘所说经》卷第一,《大正藏》第十四卷538页C3行
第六节心净功德净
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
《维摩诘所说经》卷第一,《大正藏》第十四卷538页C3-4行
第七节净心修仁义
夫欲修仁义,皆应净心行。
《佛说灌顶梵天神策经》卷第十,《大正藏》第二十一卷527页A15行
第八节信成发三心
信成就发心者发何等心?略说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
《大乘起信论》,《大正藏》第三十二卷580页C6-9行
第九节求佛行四心
求佛道者当先行四无量心,其心无量,功德亦无量。于一切众生中凡有三分:一者父母亲里善知识等;二者怨贼嫌人常欲恼害者;三者中人不亲不怨。行者于此三品人中,慈心视之当知亲里。老者如父母,中年如兄弟,少年如儿子,常应修集如是慈心。
《思惟略要法》,《大正藏》第十五卷298页A16-21行
略解
第一节“二十一心垢”。此节提出了二十一种心垢,所谓:“希望是心垢,瞋恚、睡眠、掉悔、疑……焦热……”此二十一种心垢大多数易理解。其中“希望”之所以被称为心垢,是从“希望”的负面而言的。希望又可名为欲望,就一般人来说,大多数的希望是有所贪求的。因此,于经典中佛说:“一切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焦热”主要是指人的精神状态,具称为“焦躁热恼”。人的心理焦热通常是因为其它不良的思想行为造成的,而焦热本身也会对内心造成不良的影响。此二十一种心垢较全面地概括了人的不健康心理,是净化人心所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第二节“人垢净由心”。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较为详细地阐释了人的垢净取决于心的道理。如从“垢”的一面阐释说:“若有于心不能守护,则不能护身、语、意业。若不能护身、语、意业,是人即为身、语、意业皆悉败坏。身、语、意业皆败坏故,其心即有扰浊垢秽。心有扰浊垢秽者能正了知自利乐事、他利乐事、俱利乐事无有是处,能正了知善言说义、恶言说义无有是处,能证一切胜上人法、真圣智见亦无是处。所以者何?心有扰浊及垢秽故……”此说将人心垢秽对人生一切事业和命运发展的负面影响,剖析得非常透彻。接着又从“净”的一面阐释了人心清净对人生事业和命运的正面影响。最后归纳说:“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是故杂染、清净二法皆依止心,从心所起。”通过此节可以加深对第一部分内容的理解。
第三节“二种真净心”。此节说:“初发心坚固有二事于诸众生起真净心,一者安隐心,二者快乐心。安隐心者,为诸众生除不善处安置善处;快乐心者,贫乏众生无所依怙,能以摄法等心饶益。”“初发心”义指初发菩提心。此心又名为利有情愿成佛。于道德意义上讲,又可说是初发道德之心。此初发心所表现的二事是以真实清净的心对待众生,具有非常积极的伦理道德意义。
第四节“心净佛土净”。此节说:“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净土”全称清净土或清净国土,不单指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对秽而言净,秽者,烦恼垢秽。人心主导人的一切行为造作,人的行为造作则直接影响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的净化即是净土,而社会净化的根本则是人心的净化,故说心净则佛土净。
第五节“慧净则心净”。此节说:“随智慧净则其心净。”第一部分第四、五节中提到“智心”和“心智”两个相关的概念,而此节又提到智慧与心净的关系。其实心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心之垢净、好坏取决于其所依从或选择。若心依从并选择于善或其它如理如法之事即是智心,若心依从于善业并转增善业即是心智。因此,一方面智慧净则其心净,另方面又可说心净则智慧净。
第六节“心净功德净”。此节说:“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功德是利他之善行。此节可以第三节“二种真净心”作为注解。
第七节“净心修仁义”。此节说:“夫欲修仁义,皆应净心行。”“仁义”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观念之一,是对人们道德表相的概括。佛教在早期的佛经翻译中借用了“仁义”一词,但在理解上显然更加深刻了。它比传统意义上的“仁义”概念更加清晰、明了,易于把握,而且具有非常切合实际和翔实的思想理论依据。
第八节“信成发三心”。此节说:“信成就发心者发何等心?略说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此“三心”是作为佛教信仰者信仰成就所应具有的根本的内在标准提出的,由此即可以发现佛教信仰所具有的高度伦理意义。“真如”两字含义有别,“真”为真实,“如”为如常。诸法之体性真实而不虚妄,故名为真;永恒而不改变,故名为如。
第九节“求佛行四心”。此节可分作两部分:1、“求佛道者当先行四无量心,其心无量,功德亦无量。”此部分表明,对于一个追求佛教信仰的人而言,须首先建立起“四无量”的心理基础。2、“于一切众生中凡有三分:一者父母亲里善知识等;二者怨贼嫌人常欲恼害者;三者中人不亲不怨。行者于此三品人中,慈心视之当知亲里。老者如父母,中年如兄弟,少年如儿子,常应修集如是慈心。”此部分要求信仰者以四无量心去对待周围乃至社会上的一切人,其伦理道德意义是极明显的。
之三摄伏心
提要
此部分由九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异分作五类。第一节为一类,对如何摄伏心作了界定;第二节为一类,要求人们应首先摄伏自心;第三、四节为一类,分别指出了摄心须解决的问题是“放逸”和“忘念”;第五至八节为一类,从三个方面说明了摄心的意义;第九节为一类,提出了调伏心的道德方法。
第一节何名摄伏心
云何名摄伏于心?所谓思念一切白法不失利益智故。
《月灯三昧经》卷第十,《大正藏》第十五卷617页B17-18行
第二节人应自伏意
人不能自伏意,反欲伏他人意;能自伏意,他人意悉可伏。
《三慧经》,《大正藏》第十七卷702页C28行-703页A1行
第三节摄心不放逸
汝心莫游行,恣意而游逸;
我今还摄汝,如御暴逸象。
汝心莫游行恣意而放逸者,心之为物犹豫不定,著色、声、香、味、细滑法,犹如猿猴贪著果瓜,舍一取一意不专定,心亦如是横生万端,造作众患不能舍离,是故说曰汝心莫游行恣意而放逸也。
我今还摄汝如御暴逸象者,我当以不净观摄此心意使不流驰,如御暴象不使放逸,是故说曰我今还摄汝如御放逸象。
《出曜经》卷第二十八,《大正藏》第四卷759页A23-B2行
第四节摄心不忘念
汝等比丘求善知识、求善护助而不忘念,若不忘念者,诸烦恼贼则不能入,是故汝等常当摄念在心,若失念者则失诸功德,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著铠入阵则无所畏,是名不忘念。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戒经》,《大正藏》第十二卷1111页C21-25行
第五节摄心则心定
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是故汝等常当精勤修集诸定,若得定者心则不乱,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为定。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戒经》,《大正藏》第十二卷1111页C26行-1112页A1行
第六节摄心明善恶
一切三昧即是一切善法根本,以是因缘应当摄心,如人执镜则见一切善恶之事。
《优婆塞戒经》卷第七,《大正藏》第二十四卷1074页B11-13行
第七节调伏心引乐
应善调伏心,心调能引乐。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二,《大正藏》第二十九卷9页C22行
第八节伏心苦不害
若作种种业,处处妄攀缘,
以心迷惑力,一切业成就。
前心最胜故,后心相续生,
无间引生彼,三界因无尽。
一切业报身,离心不可得,
是故降伏心,当获无尽果。
汝速勤修进,调伏离执迷,
满善得随心,究竟获安乐。
心若恒调伏,永不增诸过,
智者善伏心,诸苦不能害。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五,《大正藏》第十七卷431页C28行-432页A8行
第九节调伏心之法
云何能调伏心?……不滥他事先思后行,心性调直离谄曲行,不自矜高意常柔软……如是行者能调伏心。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六,《大正藏》第八卷717页C10-14行
略解
第一节“何名摄伏心”。此节对摄伏心作界定说:“云何名摄伏于心?所谓思念一切白法,不失利益智故。”“摄”义指引导,“伏”义指降伏;“白法”义指善法;“利益智”义指使自己和他人获得利益的智慧。“摄伏于心”的目的首先能使思想纯洁善良,不失利益自他的智慧。研习此节可与第一部分第四、五节,第二部分第六节相结合。
第二节“人应自伏意”。此节说:“人不能自伏意,反欲伏他人意;能自伏意,他人意悉可伏。”此节说明,人不能首先降伏自己的内心,欲降伏他人之心是不可能的,只有先降伏了自己的心才容易去降伏他人之心。由此可知,于道德上只有首先自律才能去帮助他人。
第三节“摄心不放逸”。此节前的摄颂说:“汝心莫游行,恣意而游逸,我今还摄汝,如御暴逸象。”此义于后面长行中作了具体的解释。其主要含义在于说明,应如摄伏恶象一样,使心不恣意放逸,以免横生万端造作众患。
第四节“摄心不忘念”。此节说明了摄心不忘念的利益。首先提出不忘念的方法说:“汝等比丘求善知识、求善护助而不忘念。”此说表明,“不忘念”的主要方法或条件在于依靠善,不论是善知识、善师友,还是一切善业,只要以善引导自心、充实内心,就可减少及避免忘念。进而又说:“若不忘念者,诸烦恼贼则不能入。”“烦恼贼”即是“忘念”,彼此互为表里。
第五节“摄心则心定”。此节说:“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这段话说明了通过摄心可以增强把握和认识世界的能力。进而又鼓励说:“是故汝等常当精勤修集诸定。”最后又指出心定的意义说:“若得定者心则不乱,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为定。”在佛教中“戒、定、慧”三学是三个增进的阶梯,心定既可以蓄集智慧,也同样可以作为积累功德的保障。
第六节“摄心明善恶”。此节说:“一切三昧即是一切善法根本,以是因缘应当摄心,如人执镜则见一切善恶之事。”“三昧”为古梵文译音,义译为“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等。于《大智度论》卷五中说:“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此种解释与本节所说之义最相契合。研习此节时宜与第五节相结合。
第七节“调伏心引乐”。此节说:“应善调伏心,心调能引乐。”“调伏”与“摄伏”的含义相同。之所以说“心调能引乐”,关键在于通过调心能消除内心烦恼忧愁,使心随顺善法,从而使心纯洁获得快乐。概括起来说,即是调心以善为乐。
第八节“伏心苦不害”。此节可分作五部分:1、“若作种种业,处处妄攀缘,以心迷惑力,一切业成就。”此部分指出人的内心在迷惑无智的情况下造作种种恶业,处处妄加攀缘,从而使一切善业恶业得以成就。2、“前心最胜故,后心相续生,无间引生彼,三界因无尽。”此部分在于说明,在人心相续的引导下,致人造作诸业,于三界中流转无尽。3、“一切业报身,离心不可得,是故降伏心,当获无尽果。”此部分一方面表明,是因为心的作用而生成了各种业报不同的生命,另方面则说明了降伏心所具有的良好结果。4、“汝速勤修进,调伏离执迷,满善得随心,究竟获安乐。”此部分指出了尽快调伏心可获得人生最大安乐的意义。5、“心若恒调伏,永不增诸过,智者善伏心,诸苦不能害。”此部分相对于上部分,指出了调伏心离过免苦害的意义。
第九节“调伏心之法”。此节说:“云何能调伏心?……不滥他事先思后行,心性调直离谄曲行,不自矜高意常柔软……如是行者能调伏心。”此节所提出的调伏心的三种方法完全立足于伦理道德,其实际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之四治心与正心
提要
此部分由五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异分作三类。第一节为一类,提出了应当首先自治其心的要求;第二、三节为一类,提出了正心的方法;第四、五节为一类,阐明了制心的意义。
第一节但当自治心
勿以恶加人,但当自治心。
《佛说花手经》卷第六,《大正藏》第十六卷170页C11行
第二节以慧善正心
意使作□※,难护难禁,
慧正其本,其明乃大。
轻躁难持,唯欲是从,
制意为善,自调则宁。
意微难见,随欲而行,
慧常自护,能守即安。
※《大正藏》注:使作□=驶于响。
《法句经》卷上,《大正藏》第四卷563页A4-7行
第三节常顺法正心
若善正心者,常顺法观察,
不为过所使,如日光除暗。
《正法念处经》卷第三十七,《大正藏》第十七卷218页A27-28行
第四节制心除苦患
若人善制心,则除诸过患;
离过乃智人,于苦则不受。
《诸法集要经》卷第五,《大正藏》第十七卷482页B6-7行
第五节制心后无恶
先当制善心,摄持恶根本;
由是兴福业,心由乐于恶。
先当制善心摄持恶根本者,善心具足勿令分散,执意在前如擎油钵,战战兢兢如避劫烧,当以无常、苦、空、非身除心秽垢沐浴使净,是故说曰先当制善心摄持恶根本也。
由是兴福业心由乐于恶者,人不行善作后世资粮者,命终烧身之患,日夜为恶不能自改,是故说曰由是兴福业心由乐于恶也。
《出曜经》卷第二十五,《大正藏》第四卷745页C11-19行
略解
第一节“但当自治心”。此节说:“勿以恶加人,但当自治心。”此两句是对人的两个相关联的要求。“勿以恶加人”是外在行为上的问题。人若禁外在之恶,必根除内在之因,而根除内在之因必须自治其心。
第二节“以慧善正心”。此节从三个方面指出了导正心意的方法。首先说:“意使作□,难护难禁,慧正其本,其明乃大。”《大正藏》注:“使作□=驶于响。”“意驶”义指思想意识变化速度;“响”义指声音,即今所说的音速。此方面在于说明,意识的变化速度超过音速,难以守护和禁止。唯有以智慧才能正其根本,从而使其光明增大。中间说:“轻躁难持,唯欲是从,制意为善,自调则宁。”此方面在于说明,意识轻躁多变难以把持,其唯欲是从造作多端,唯有加以制约才是善事,若能调伏,人生方得安宁。最后说:“意微难见,随欲而行,慧常自护,能守即安。”此方面进一步说明,心意微细难以眼见,其随欲而行多为恶业,唯有以慧常自护持,才能坚守使行善业,以致人生获得大安。
第三节“常顺法正心”。此节说:“若善正心者,常顺法观察,不为过所使,如日光除暗。”“顺法”义指随顺五戒、十善、四摄、六度、四无量等一切正法。作为一个善于正心的人,唯有常随顺正法来衡量观察是非,才不为各种过失所驱使,具一切善德智慧光明,除却所有愚恶黑暗。
第四节“制心除苦患”。此节说:“若人善制心,则除诸过患;离过乃智人,于苦则不受。”此说表明,若人善于制心,则能消除一切过恶和相应的灾患。脱离了过恶即是智者,最终则不会有痛苦的结果承受。
第五节“制心后无恶”。此节对摄颂的解释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说:“先当制善心摄持恶根本者,善心具足勿令分散,执意在前如擎油钵,战战兢兢如避劫烧,当以无常、苦、空、非身除心秽垢沐浴使净……”“制善心”义指制约善心勿令分散;“非身”又名“无我”。人唯有树立“无常、苦、空、非身”的观念,才能除却内心贪瞋痴等一切秽垢,如同沐浴使心清净,使恶根本得以断除。后部分说:“由是兴福业心由乐于恶者,人不行善作后世资粮者,命终烧身之患,日夜为恶不能自改……”人本应兴造福业,但因内心乐于恶业,致使日夜为恶不能自改,从而无有善业资粮,一旦命终难免堕入恶道遭受烧身之苦患。
第四章心导与心行
提要
本章由五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异分作两类。第一至第三节为一类,阐明了心对世间和善恶的主导作用;第四、五节为一类,分别说明了心行的相互关系和差异。通过本章,可以了解佛教对心的认识,增加新视角。
第一节心导世间
心导世间。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七,《大正藏》第二十九卷366页C29行
第二节心导世间恶
世间所有恶不善法于生起时,诸不善品、诸不善类一切皆由意为前导。所以者何?意生起已,恶不善法皆随后生。
《本事经》卷第一,《大正藏》第十七卷663页C28-664页A2行
第三节心导世间善
世间所有白净善法于生起时,善品、善类一切皆由意为前导。所以者何?意生起已,白净善法皆随后生。
《本事经》卷第一,《大正藏》第十七卷664页A9-12行
第四节心行相影响
一切凡夫所有身心不得自在,或心随身,或身随心。
云何名为心随于身?譬如醉人酒在身中,尔时身动心亦随动,亦如身懒心亦随懒,是则名为心随于身。又如婴儿,其身稚小心亦随小,大人身大心亦随大。又如有人身体粗涩,心常思念欲得膏油润渍令软,是则名为心随于身。
云何名为身随于心?所谓去来坐卧修行施、戒、忍辱、精进,愁恼之人身则羸悴,欢喜之人身则肥鲜,恐怖之人身体战动,专心听法身则怡悦,悲泣之人涕泪横流,是则名为身随于心。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四,《大正藏》第十二卷504页A18-B4行
第五节心行之异同
有人行细,心不正实;有人心细,行不正实;有人心细,行亦正实;有人心不细,行不正实。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八,《大正藏》第十二卷528页C16-18行
略解
第一节“心导世间”。此标题即是本节的全部内容。从总体上指出了心对整个社会所具有的主导作用,其中自然也包括了伦理道德问题。
第二节“心导世间恶”。此节说:“世间所有恶不善法于生起时,诸不善品、诸不善类一切皆由意为前导。所以者何?意生起已,恶不善法皆随后生。”此节阐明了人类社会的一切罪恶完全是由人的内心意识作为主导。
第三节“心导世间善”。此节的阐释方式与第二节相同,阐明了人类社会的一切白净善法都是由人的内心意识决定的。
第四节“心行相影响”。此节的开头即概括说:“一切凡夫所有身心不得自在,或心随身,或身随心。”对此,随后又通过现实的事例作了解释。此节说明,在人的道德行为上,心具有相对的主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道德行为又反影响于道德心理。
第五节“心行之异同”。此节说:“有人行细,心不正实;有人心细,行不正实;有人心细,行亦正实;有人心不细,行不正实。”此说从四个方面对人心行的总体状况作了概括。“行细”义指行为上臻密细腻;“正实”义指正真诚实。在现实当中,若认真观察,此节所概括的四种人心行的问题是容易发现的。“正实”属于重要的伦理道德准则。此四种心行的差异,除了可作为认识人们一般思想行为差别的衡量标准外,同样可用以认识人的道德心理和行为。单从道德角度可理解为:有人外在行为有道德而内心欠缺道德;有人内心有道德而行无道德;有人内心有道德,行亦有道德;有人内心无道德,行亦无道德。
第五章慈心与菩提心
之一慈心
提要
慈悲心是佛教伦理道德的重要基础。此部分汇集了与慈心相关的部分资料,分为三节,
第一节慈心于天下
比丘僧当有慈心于天下,有慈心于佛。人骂不得应,不得恨。持慈心向天下,如狱中有系囚,常慈心相向。人处世间亦当慈心转相愍念。
《佛般泥洹经》卷上,《大正藏》第一卷161页C21-24行
第二节慈心为众生
不以无害心,尽为一切人;
慈心为众生,彼无有怨恨。
不以无害心尽为一切人者,尽当除弃怨憎恨心,慈愍一切众生之类,是故说曰不以无害心尽为一切人也。
慈心为众生彼无有怨恨者,视己如彼身而无有异,若闻好语、丑语不经心怀,无有怨恨,无复害意向一切众生,战战兢兢终不舍离,是故说曰慈心为众生彼无有怨恨也。
《出曜经》卷第二十八,《大正藏》第四卷762页C13-21行
第三节慈心为一切
慈心愍一人,便获诸善本;
尽当为一切,贤圣称福上。
慈心愍一人者,如佛契经所说:若有人施一切众生,加以慈心施一人者,其福何者为多?比丘报曰:行慈之人愍念众生者,其福甚多!是故说曰慈心愍一人便获诸善本也。
尽当为一切贤圣称福上者,惠施一人其福难量,况施一切众生之类乎?其福无限无量不可称计,巨亿万倍不可譬喻为比,是故说曰尽当为一切贤圣称福上也。
《出曜经》卷第二十八,《大正藏》第四卷762页C22行-763页A2行
略解
第一节“慈心于天下”。此节说:“比丘僧当有慈心于天下,有慈心于佛。人骂不得应,不得恨。持慈心向天下,如狱中有系囚,常慈心相向。人处世间亦当慈心转相愍念。”以慈心面向天下所有的人,是一种博大的伦理道德胸怀。此要求是释迦牟尼直接向出家弟子提出的,对所有的人而言,皆可作为秉持的行为准则。人类社会建立在家庭或小群体基础上的伦理道德标准,不能适应当今世界一体化的发展需要,唯有以“慈心于天下”为基础,才能使人类道德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第二节“慈心为众生”。此节的摄颂说:“不以无害心,尽为一切人,慈心为众生,彼无有怨恨。”此说一方面提出了“慈心为众生”的伦理准则,另一方面又提出了其应有的意义。“为一切人”与“为众生”的含义相同。第一节的“慈心于天下”与本节“慈心为众生”的含义相同,只是表述方式有差异而已。
第三节“慈心为一切”。此节摄颂说:“慈心愍一人,便获诸善本;尽当为一切,贤圣称福上。”此说前两句以慈心愍一人为例,说明其道德意义巨大。后两句又提出以慈心为一切人,其可获福无有限量。此节所说“一切”包含了人等一切生命。
之二菩提心
提要
此部分由五节组成,汇集了佛教伦理道德的另一基础“菩提心”的有关资料。此部分依其内容差异分为三类,第一、二节为一类,指出了菩提心的两种境界;第三、四节为一类,说明了菩提心对伦理道德的决定性影响;第五节为一类,提出了唯菩提心才是人生的真正皈依处。
第一节初发菩提二心
初发菩提有二种心,何等为二?
一者为施众生安隐;
二者为施众生快乐。
以诸善法化诸众生令离恶法,是名安隐。
能以财物账给众生令离贫穷,所谓衣、食、房舍、卧具、病瘦医药,是名快乐。
《菩萨善戒经》卷第一,《大正藏》第三十卷965页B2-6行
第二节不退菩提二心
不退菩萨有二种心,何等为二?
一者性庄严;
二者专心受持庄严。
常念欲令众生安乐,是名性庄严;
终不退转菩提之心,因是至心能施一切众生安乐,是名受持庄严。
《菩萨善戒经》卷第一,《大正藏》第三十卷965页B6-10行
第三节菩提心为善种
世间有情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实为难得。当知菩提心如世间种子,以世间一切善法悉种植故;如一切佛法境界,一切恶作能尽烧故;犹如劫火,一切不善法能销坏故;犹如大地,一切义能成就故。
《大乘宝要义论》卷第一,《大正藏》第三十二卷51页C2-7行
第四节菩提心为善根
一切善根皆菩提心以为根本。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卷第一,《大正藏》第二十六卷341页B5-6行
第五节菩提心为归依
安隐一切诸众生故,菩提心者则为所归;利益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者则为所依。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七十八,《大正藏》第十卷429页C12-14行
略解
第一节“初发菩提二心”。此节说:“初发菩提有二种心,何等为二?一者为施众生安隐;二者为施众生快乐。”随后又分别解释说:“以诸善法化诸众生令离恶法,是名安隐。能以财物账给众生令离贫穷,所谓衣、食、房舍、卧具、病瘦医药,是名快乐。”“初发菩提”又名“初发菩提心”。“菩提”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简称,本是梵文的音译,义译为无上正觉或大觉悟,又义译为利有情愿成佛。学佛的人若能发起这种心愿即是行菩萨道,入菩萨数。以本节这两种心来看,实是对学佛人的两种社会责任要求。一“施众生安隐”的立足点和方法,在于能够使众生弃恶向善,此可谓是精神文明。二“施众生快乐”的立足点和方法,在于帮助众生脱离贫穷,生活富足有社会保障,此可谓是物质文明。“能以财物账给众生”指用一切合法的手段帮助众生摆脱贫穷,生活富足。此节于第一篇中已引用。
第二节“不退菩提二心”。此节首先概括说:“不退菩萨有二种心,何等为二?一者性庄严;二者专心受持庄严。”具体解释说:“常念欲令众生安乐,是名性庄严;终不退转菩提之心,因是至心能施一切众生安乐,是名受持庄严。”“安乐”即“安隐”“快乐”。“性庄严”之“性”有习惯之为性的含义。“受持庄严”之“受持”则有持之以恒的含义。人立足于此“不退菩提二心”,以此既可内庄严自身增长功德智慧,也可外庄严一切众生使获得无上安乐。“庄严”有装饰、完善、华美等含义。此节于第一篇中也有引用。
第三节“菩提心为善种”。此节中后通过四种比喻的方式称赞菩提心说:“当知菩提心如世间种子,以世间一切善法悉种植故;如一切佛法境界,一切恶作能尽烧故;犹如劫火,一切不善法能销坏故;犹如大地,一切义能成就故。”总之,菩提心作为觉悟者的愿心,是一切真善美的基础。菩提心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绝非是囿于宗教巢臼中的偏狭思想。政治家们所提倡的觉悟与佛教有其相近之处。
第四节“菩提心为善根”。此节说:“一切善根皆菩提心以为根本。”说明菩提心是一切善根的根本依托。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看,可以说菩提心是一切伦理道德的根本。
第五节“菩提心为归依”。此节说:“安隐一切诸众生故,菩提心者则为所归;利益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者则为所依。”佛教信仰的宗旨在于“安隐利益”一切众生。归依佛教的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发菩提心安隐利益一切众生。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归依佛教最终在于归依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