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人生于世,不论为了生存、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还是其它相关原因,无不需要与人互相交往,而其中结交为友则是一种较为理想和稳定的关系模式。尽管于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心心相印、肝胆相照的人际关系,但还是由于种种原因而出现人与人之间不能友好往来、关系破裂甚或朋友反目为仇的现象。之所以如此,究其原因在于其交结只是为了暂时的私利需要,而缺乏纯洁的思想基础和正确的伦理行为标准。世人所谓“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此言较直白地说明了一般朋友关系的实际状况。尤其在信息发达、人与人之间交往频繁的时代,从人生和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要求来看,更加需要一套符合时宜的交友伦理思想。对此,佛教经典中的有关思想即显示出应有的积极意义了。特别是佛教“与天下人为友”的思想,对促进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章集佛教交友的有关资料,依其内容差异分作七章。第一章从不同角度对“善友”作了界定;第二章概括了善友的种类并指出了交友的范围;第三章指出了结交善友的基本准则和方法;第四章阐明了结交善友的有关意义;第五章对“恶友”作了界定,并指出了结交恶友的过失和应采取的对待方法;第六章综合概括了善友恶友的有关问题;第七章阐释了朋友的种类和交结的原则。
第一章善友之定义
提要
人与人之间因利益或情感而结交为友,即便是莫逆之交,也未必可称之为善友。唯有以良好的伦理道德思想和目的为基础所形成的良性互动的交往关系才称得上是善友。
本章将经典中对善友的有关界定列为四节,依其内容差异各分为一类。第一节以佛教信仰的建立为依据对善友作了界定;第二节以道德和人生事业的互助为依据对善友作了界定;第三节以三个方面的伦理行为为依据对善友作了界定;第四节以饶益于人的两个方面为依据对善友作了界定。
第一节云何为善友
亲近善友者,云何善友?
答: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及佛弟子皆名善友。复次,若有补特伽罗具戒、具德乃至广说,故名善友。于斯善友亲近、等亲近、极亲近,随顺承奉供养恭敬,是故说为亲近善友。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十七,《大正藏》第二十六卷439页C23-27行
第二节何名真善友
我略说友相,恶谏善劝行,
厄难相救济,是名真善友。
《佛本行集经》卷第十六,《大正藏》第三卷726页C17-18行
第三节何谓善知识
何故名为善知识耶?
善知识者能教众生远离十恶修行十善,以是义故名善知识。
复次,善知识者如法而说,如说而行。云何名为如法而说、如说而行?自不杀生教人不杀,乃至自行正见教人正见,若能如是则得名为真善知识。
自修菩提亦能教人修行菩提,以是义故名善知识。
自能修行信戒布施多闻智慧,亦能教人信戒布施多闻智慧,复以是义名善知识。
善知识者,有善法故。何等善法?所作之事不求自乐,常为众生而求于乐,见他有过不说其短,口常宣说纯善之事。以是义故名善知识。
善男子,如空中月从初一日至十五日渐渐增长,善知识者亦复如是,令诸学人渐远恶法增长善法。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五,《大正藏》第十二卷510页C25-511页A7行
第四节饶益名善友
饶益相故名慈善友,其饶益相略有二种:一欲利益;二欲安乐。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二,《大正藏》第三十卷338页B5-6行
略解
第一节“云何为善友”。此节以问答的方式对善友作了界定。此节的界定又分作两方面,第一方面说:“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及佛弟子皆名善友。复次,若有补特伽罗具戒、具德乃至广说,故名善友。”此说前一句说明佛及弟子都可成为人们的善友,而后面一句则说明凡是具有好的行为准则和道德的人同样也是人们的善友。据此而论,佛教所说的善友并非是狭义的私交关系,而是广义的正确对待一切人的行为要求。第二个方面说:“于斯善友亲近、等亲近、极亲近,随顺承奉供养恭敬,是故说为亲近善友。”此说提出了正确对待善友的方法,研习者宜与本篇第三章相结合。
第二节“何名真善友”。此节说:“我略说友相,恶谏善劝行,厄难相救济,是名真善友。”此说原则性地表明,真正的善友能制止于恶,劝行于善,在人生和事业上相互帮助克服困难。
第三节“何谓善知识”。此节提出了成为善知识的六点要求:1、善知识能够教人消除十恶修行十善;2、对于十善不仅教人自亦能行,凡事言行相符;3、自己修行菩提同时又能教人修行。从“菩提”所具有的伦理道德内涵而论,此要求自然不属于一般宗教意义。4、自己能修行信、戒、布施、多闻智慧,又能教人,此标准也属伦理道德要求。5、善知识须具其它善法,所谓所作一切事业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快乐,而是为了众生获得利乐;对他人的过失不加指责,口中经常向人宣示善的道理和事情。6、以初一日至十五日月亮渐渐增长为比喻,说明善友的重要功能在于使人渐渐去除恶法增长善法。此点更是典型的伦理道德要求。
第四节“饶益名善友”。此节说:“饶益相故名慈善友,其饶益相略有二种:一欲利益;二欲安乐。”“饶”义指富裕或丰富。“利益”,从“善友”角度的解释可参见第三十三篇第五章第二十八节“四亲可亲近”中的“利益亲”;有关其它方面的更详细的解释可参见第三十七篇“自利利他”。“安乐”的具体含义可参见本书第十八篇“苦乐”。
第二章善友之种类与交友之对象
提要
本章集经典中善友种类和交友对象方面的内容,对指导我们从伦理上建立和发展善友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共由八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异分作两类,第一至三节为一类,分别概括出了善友的种类;第四至八节为一类,从不同的角度指出了交友的对象。
第一节修德三善友
人当有三知识:一者富家;二者事贵;三者大尊者。
以布施是为富家;以持戒为事贵者;守意念道为是事大尊者。
《三慧经》,《大正藏》第十七卷702页C24-27行
第二节下中上三友
有三种亲友,谓下、中、上。
于下亲友作下心委寄;
若中亲友作中下心委寄;
若上亲友作上中下心委寄。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四,《大正藏》第二十三卷647页B1-3行
第三节四种善知识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何等人能为,远游善知识?
何等人能为,居家善知识?
何等人能为,通财善知识?
何等人能为,后世善知识?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商人之导师,游行善知识;
贞祥贤良妻,居家善知识;
宗亲相习近,通财善知识;
自所修功德,后世善知识。《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大正藏》第二卷262页B6-16行
第四节普世同亲友
普尽世间同一亲友,以无缘慈等爱众生。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十,《大正藏》第十四卷887页A21-22行
第五节利世不舍友
利益世间为不请友,常能卫护一切众生,与诸有情为不舍友。
《大宝积经》卷第一,《大正藏》第十一卷3页A18-19行
第六节为众不请友
普为众生作不请之友,大悲安慰哀愍众生。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大正藏》第十二卷218页B17-18行
第七节作众无请友
度诸所生,皆为一切无请之友。
《贤劫经》卷第一,《大正藏》第十四卷1页A23行
第八节与贤正为友
(一)
(尸毗)却坐一面而说偈言:
应共谁止住?宜与谁和合?
于谁得正法,获胜无过患?
尔时世尊以偈答言:
应共贤圣住,宜与贤和合,
从贤咨正法,获胜无僭过。
《别译杂阿含经》卷第十五,《大正藏》第二卷476页C20-26行
(二)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
与何人同处?复与谁共事?
知何等人法,名为胜非恶?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与正士同游,正士同其事,
解知正士法,是则胜非恶。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八,《大正藏》第二卷354页C9-14行
略解
第一节“修德三善友”。此节说:“人当有三知识:一者富家;二者事贵;三者大尊者。以布施是为富家;以持戒为事贵者;守意念道为是事大尊者。”此说是针对世人选择的结交对象而言的。世人在交友和社会关系的选择上几乎都是以富有、出身高贵、地位尊崇为标准的,这只是世俗势力眼光的反映,未必能成为伦理道德上的善友。佛教在此提出以“布施”、“持戒”、“守意念道”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结交“富家”、“事贵”、“大尊者”,既是一种交友概念的更新,也是对“富家”、“事贵”、“大尊者”的独特诠释,同时也引导人在交友上要更好地立足于伦理道德。
第二节“下中上三友”。此节说:“有三种亲友,谓下、中、上。于下亲友作下心委寄;若中亲友作中下心委寄;若上亲友作上中下心委寄。”从原则上说,亲友即是善友。此节首先指出亲友有三种,即下、中、上三种。然后提出如何与三种层次的亲友共事交往。“委寄”即委付寄托。“于下亲友作下心委寄”义指对下善友委付寄托,不可希望太高,因此名为“下心委寄”。最后之所以说对上亲友可“作上中下心委寄”,意思是对上亲友不论作什么程度的委寄,都是相对合适的。相比之下,若对下、中亲友作上委寄则是不谨慎、不妥当的。总之,人对于善友信赖程度是相对一致的。如何与下、中、上三善友共事交往,研习者宜与本篇第三章相结合。
第三节“四种善知识”。此节以问答的方式指出了四种善知识,即:“商人之导师,游行善知识;贞祥贤良妻,居家善知识;宗亲相习近,通财善知识;自所修功德,后世善知识。”此四种善知识主要是从人们处世的实际需要提出的,于第三十三篇第四章也有提及。“善知识”于佛教中即是善友的异名。
第四节“普世同亲友”。此节说:“普尽世间同一亲友,以无缘慈等爱众生。”“普尽世间同一亲友”,义指把世间一切人都看作亲朋好友,一视同仁,毫无分别。“以无缘慈等爱众生”,义指以无缘大慈作为平等对待爱护一切人的准则和方法。前一句重在说明朋友的范围,后一句说明对待朋友的准则和方法。概括起来说,本节对“友爱”的概念作了最好的阐释。“无缘”的含义于《大槃涅槃经》卷十五中解释说:“无缘者,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是名无缘。”
第五节“利世不舍友”。此节说:“利益世间为不请友,常能卫护一切众生,与诸有情为不舍友。”此说阐述了三种重要思想。第一句“利益世间为不请友”,义指作为一名佛教徒对于“利益世间”的事都要积极主动地去作。“不请友”即不请而至,作众生之善友。第二句表明,要以“常能卫护一切众生”为职责和义务。第三句“与诸有情为不舍友”,义指应与一切人作良友,且永不舍离。从某种意义上说,前两句可作为后一句的前提。概括起来说即是,以“利益世间”和“卫护众生”,作为与一切人为不舍友的前提。
第六节“为众不请友”。此节说:“普为众生作不请之友,大悲安慰哀愍众生。”此说前一句说明了与众生为友的准则,后一句说明了与众生为友的方法。不待他人来求助而与普天下人为友,予以利益或帮助是主动积极的自觉行为。“大悲、安慰、哀愍”之义可参见第五篇。
第七节“作众无请友”。此节说:“度诸所生,皆为一切无请之友。”对利益他人的事,须主动而为。
第八节“与贤正为友”。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以问答的方式说明了人应与何等人相处。其一说:“应共贤圣住,宜与贤和合,从贤咨正法,获胜无僭过。”此节说明佛菩萨一切贤圣乃众生之善友。应亲近贤圣,和敬贤圣,求教于贤圣。
第三章善友之标准和待友之方法
提要
上述两章阐明了什么是善友,以及应与一切人为善友的道理。本章从多层面进一步阐述了善友之标准,从不同角度指出了与善友相待的态度和方法。
本章共十五节,依其内容差异分为四类。第一至第二节为一类,较系统地说明了善友应具有的素养;第三至第十二节为一类,从不同角度上指出了与善友相待的态度与方法;第十三、四节为一类,提出了应向善友学习和请教的要求。第十五节为一类,指出了在没有善友的情况下应采取独善其身的方法。
第一节善友之四事
善友所摄者有四事:
一者善友不愚不钝黠慧不邪;
二者不教人放逸亦不以放逸之具授与他人;
三者不教人恶行亦不以恶行之具授与他人;
四者终不断人上信、上欲、上受、上精进、上方便、上功德令其退下,不以下信、下欲、下受、下精进、下方便、下功德授与他人。所谓断无上大乘令学二乘,断修慧与思慧,断思慧与闻慧,断闻慧与福业,断戒与施,如是等断上功德令其退下,以下功德授令修习。
《菩萨地持经》卷第一,《大正藏》第三十卷890页A16-25行
第二节善友之七事
菩萨成就几相能为善友?
由几种相善友不虚?
成就几相令善友性作信依处?
复有几种善友菩萨于所化生为善友事?
菩萨几种亲近善友?
由几种想于善友所听闻正法?
由几种处于善友所听闻法时于说法师不作异意?
1、成就八相能为善友
当知菩萨成就八支能为善友众相圆满:
一者住戒,于诸菩萨律仪戒中妙善安住无缺无穿;
二者多闻,觉慧成就;
三者具证,得修所成随一胜善,逮奢摩他、毗钵舍那;
四者哀愍,内具慈悲,能舍自己现法乐住,精勤无怠饶益于他;
五者无畏,为他宣说正法教时,非由恐怖忘失念辩;
六者堪忍,于他轻笑、调弄、鄙言、违拒等事,非爱言语,种种恶行皆悉能忍;
七者无倦,其力充强能多思择,处在四众说正法时,言无謇涩心不疲厌;
八者善词,语具圆满,不坏法性,言词辩了。
2、具五种相善友不虚
若诸菩萨具五种相,众德相应能为善友所作不虚:
一者于他先欲求作利益安乐;
二者于彼利益安乐如实了知无颠倒觉;
三者于彼善权方便顺仪说法,随众堪受调伏事中有能有力;
四者饶益心无厌倦;
五者具足平等大悲,于诸有情劣、中、胜品心无偏党。
3、成就五相善友信依
若诸菩萨成就五相,令善友性作信依处,令他远闻极生净信,何况亲睹?
一者胜妙,威仪圆满,威仪寂静,威仪具足,一切支分皆无躁动;
二者敦肃,三业现行无掉无扰;
三者无矫,不为诳他故思诈现严整威仪;
四者无嫉,终不于他说法所得利养恭敬生不堪忍,而常自励请他说法,复恒劝余于彼广施利养恭敬无谄伪心,又常于他其心纯净,见彼说法及得财敬深生随喜,如自所获利养恭敬心生欢喜,见他所得利养恭敬其心欢喜复过于是;
五者俭约,鲜储器物,随得随舍。
4、由五种相为善友事
善友菩萨由五种相于所化生为善友事:
一、能谏举;
二、能令忆;
三、能教授;
四、能教诫;
五、能说法。
如是诸句广辩应知如声闻地教授、教诫,广说如前力种性品。
5、由四种相亲近善友
当知菩萨由四种相方得圆满亲近善友:
一、于善友有病无病随时供侍,恒常发起爱敬净信;
二、于善友随时敬问、礼拜、奉迎、合掌,殷勤修和敬业而为供养;
三、于善友如法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随时供养;
四、于善友若正依止于如法义若合若离,随自在转无有倾动,如实显发作奉教心,随时往诣恭敬承事,请问听受。
6、作五种想从善友听法
若诸菩萨欲听法时作五种想,应从善友听闻正法:
一、作宝想,难得义故;
二、作眼想,能得广大俱生妙慧,因性义故;
三、作明想,已得广大俱生慧眼,于一切种如实所知,等照义故;
四、作大果胜功德想,能得涅槃及三菩提无上妙迹,因性义故;
五、作无罪大适悦想,于现法中未得涅槃及三菩提,于法如实简择止观无罪大乐,因性义故。
7、从善友听法由五种处不作异意
若诸菩萨欲从善友听闻法时,于说法师由五种处不作异意,以纯净心属耳听法:
一、于坏戒不作异意,谓不作心此是破戒不住律仪我今不应从彼听法;
二、于坏族不作异意,谓不作心此是卑姓我今不应从彼听法;
三、于坏色不作异意,谓不作心此是丑陋我今不应从彼听法;
四、于坏文不作异意,谓不作心此于言词不善藻饰我今不应从彼听法,但依于义不应依文;
五、于坏美不作异意,谓不作心此语粗恶多怀忿恚,不以美言宣说诸法,我今不应从彼听法。
如是菩萨欲听法时于是五处不应作意,但应恭敬摄受正法,于说法师未尝见过。若有菩萨其慧微劣,于说法师心生嫌鄙,不欲从其听闻正法,当知此行不求自利退失胜慧。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四,《大正藏》第三十卷534页C23行-535页C6行
第三节待善友四事
有四事得值善友,何谓四?
不慢无谄;
常加恭敬;
柔和顺言而不自大;
常受言教。
是为四。
《海龙王经》卷第一,《大正藏》第十五卷133页A18-20行
第四节友爱厚十事
有十事知爱厚:
远别不忘;相见喜欢;
美味相呼;过言忍之;
闻善加欢;见恶忠谏;
难为能为;不相传私;
急事为解;贫贱不弃。
是为十爱厚。经曰:化恶从善,切磋以法,忠正诲励,义合友道。
《佛说孛经抄》,《大正藏》第十七卷731页C4-9行
第五节爱善友如己
云何于亲友,爱重如己身?
不应于亲友,伺觅其过失;
亲友心愿同,相念常不忘。
如是之亲友,不为他沮坏,
应当恒敬念,爱重如己身。
《别译杂阿含经》卷第十一,《大正藏》第二卷453页B3-7行
第六节等心敬善友
等心敬善友,利义皆由之。
《度世品经》卷第一,《大正藏》第十卷619页B8行
第七节不谀谄亲友
不以谀谄亲善友。
《佛说须摩提菩萨经》,《大正藏》第十二卷82页B14行
第八节罪不藏善友
己罪不藏于善友。
《佛说须摩提菩萨经》,《大正藏》第十二卷82页B20行
第九节交友勿加害
善友交谈论,义利由斯获;
而众生不求,反更相加害。
《大宝积经》卷第四十三,《大正藏》第十一卷255页B14-15行
第十节善友他难离
(一)
凡为善知识,不以他语离。
《十诵律》卷第九,《大正藏》第二十三卷66页C9行
(二)
不得因他语,弃舍于亲友;
若闻他语时,当须善观察。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二十六,《大正藏》第二十三卷769页C8-9行
第十一节不依附善友
不远善友,所当近者亦不附著。
《度世品经》卷第二,《大正藏》第十卷625页C13-14行
第十二节善友相和顺
善友知识,互相和顺。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四,《大正藏》第十七卷428页B13行
第十三节亲善友受教
亲近善友,咨受正教。
《优婆塞戒经》卷第四,《大正藏》第二十四卷1055页B9行
第十四节近善友闻法
闻正法故亲近善友,供养善人爱重尊敬,思惟筹量:近善友故得大功德,若近恶友多招过咎,无有余法得近善友如闻正法,闻正法故得近善友。是故第一梵行谓近善友。
《正法念处经》卷六十三,《大正藏》第十七卷374页C29行-375页A4行
第十五节无善友独善
设不得善友,独游无伴侣,
应观诸国土,独善不造恶。
《法集要颂经》卷第二,《大正藏》第四卷784页B7-8行
略解
第一节“善友之四事”。此节首先概括说:“善友所摄者有四事。”此说阐述了善友的标准。“一者善友不愚不钝黠慧不邪。”此事属善友自身的素养。“二者不教人放逸亦不以放逸之具授与他人。”“放逸”于前已释。“三者不教人恶行亦不以恶行之具授与他人”,“恶行之具”泛指刀枪毒药等行恶的工具。“四者终不断人上信、上欲、上受、上精进、上方便、上功德令其退下,不以下信、下欲、下受、下精进、下方便、下功德授与他人。所谓断无上大乘令学二乘,断修慧与思慧,断思慧与闻慧,断闻慧与福业,断戒与施,如是等断上功德令其退下,以下功德授令修习。”“上”义指上乘或上好。此事义指善知识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力促他人向上进步,决非引导人向下发展。
第二节“善友之七事”。此节列举了成为善友和对待善友的七个方面的具体准则。前面四个方面属于善友自身的修养行为标准,后三个方面属于如何对待善友的行为标准。在本节中较系统全面地对善友的相关问题作了阐释。其中,七个小标题是编者所加。1、成就八相能为善友。此方面首先概括说:“当知菩萨成就八支能为善友众相圆满。”“支”又可名为相、分枝、部分、条件、表现、方面等。此方面中所提出的成为善友的八个重要条件,包括了人身、口、意中应有的主要德行。其中“三者具证,得修所成随一胜善,逮奢摩他、毗钵舍那。”此条件,于总体上表明,作为一个有益于他人的善友,于某方面的善业上须具有修证的经验。“舍摩他、毗钵舍那”是梵文的音译,义译为“止、观”,谓止息杂念专注一境,观察事理。2、“具五种相善友不虚”。此方面提出了作为一个善友能真实不虚地对待友人的五种行为准则,其主要精神在于积极地利益于友。3、成就五相善友信依。此方面提出了善友可以信赖依靠的五种准则:“一者胜妙”,“二者,敦肃”,系指仪表和言行威仪端庄;“三者无矫”,义指对待人不尚虚荣或狡诈;“四者无嫉”,是指对他人的名利,心无嫉妒;“五者俭约”指个人生活俭朴而将所有更多地去帮助他人。4、由五种相为善友事。此五点表明,善友对待于友须进行批评教育及帮助。5、由四种相亲近善友。此方面首先概括说:“当知菩萨由四种相方得圆满亲近善友。”“圆满”在此义指对待善友最为正确和完善的准则。前三种分别是指对善友身体、诚敬、物质上的供奉;后一种是指从善友处求教的正确准则。6、作五种想从善友听法。此方面提出了从善友处请教听法须具有的五种正确思想要求。“三菩提”:梵语菩提,旧译为道,新译为觉。一“真性菩提”,真名不伪,性名不改,不伪不改名为真性,以此真性为道,故名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谓能照真性之智称理不虚名为实智,以此实智为道,故名实智菩提。三“方便菩提”,谓善巧随机化用自在名为方便,以此方便为道,故名方便菩提。7、从善友听法由五种处不作异意。此方面表明,即使善友未必是完人,在从善友闻法请教时,应取所长,而不应计其所短。如:“一、于坏戒不作异意,谓不作心此是破戒不住律仪我今不应从彼听法。”“破戒”不论是佛教信仰上的轻重戒律,还是社会一般意义上的道德问题,假如善友有所亏损,佛教不赞成予以全面否定,而是要求人扬长避短。
第三节“待善友四事”。此节分为两部分,首先概括说:“有四事得值善友,何谓四?”“值”在此有值遇和对待两方面的含义。其次列举出了四事:1、“不慢无谄”,人待善友不可傲慢和谄曲,当谦和与正直。此事与第七节的内容要求相同。2、“常加恭敬”,凡善友即能益人且品德必高尚,须常加恭敬才是正确对待之法。3、“柔和顺言而不自大”,对待善友施以柔和不自高自大方显诚敬。4、“常受言教”,亲近善友的目的在于为己模范。若不能受教,则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第四节“友爱厚十事”。此节提出了朋友关系友爱深厚的十种事相,都具有极其现实的道德价值。如“远别不忘”、“贫贱不弃”,其充满了人与人之间至真的友爱精神。最后又概括说:“化恶从善,切磋以法,忠正诲励,义合友道。”对正确的友爱关系作了更加精确的概括。
第五节“爱善友如己”。此节首先提出:“云何于亲友,爱重如己身?”随后指出了二种重要方法,所谓:“不应于亲友,伺觅其过失;亲友心愿同,相念常不忘。”其中,第一种往往是朋友关系变故的重要原因。究其根源,在于不能对亲友“爱重如己身”。
第六节“等心敬善友”。此节说:“等心敬善友,利义皆由之。”此说前一句提出了行为准则,后一句则指出了相应的结果。“等心”是平等心的简称。人倘若以平等心敬重于善友,不论什么样的利和义皆会由之产生。
第七节“不谀谄亲友”。此节说:“不以谀谄亲善友。”“谀谄”义指阿谀奉承和曲意谄媚的不道德表现。若以谀谄对待善友,必然会失去与善友相交的意义。
第八节“罪不藏善友”。此节说:“己罪不藏于善友。”既与善友交,应当坦诚。若藏罪于善友,首先于关系上产生了隔阂,而于善友处求得善教也就不可能了。
第九节“交友勿加害”。此节说:“善友交谈论,义利由斯获;而众生不求,反更相加害。”前两句指出了与善友结交的意义,后两句则指出了世人对善友不亲不敬,甚至反相加害的愚痴行为。
第十节“善友他难离”。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其一说:“凡为善知识,不以他语离。”此说表明,凡为善友良朋,绝不会以他人挑拨离间之伎俩而分离。而其二则提出面对他人挑拨的对策——“若闻他语时,当须善观察。”人受挑拨往往是不能冷静地面对问题,因一时之义愤而失误。
第十一节“不依附善友”。此节说:“不远善友,所当近者亦不附著。”此说表明,对待善友固然要亲近,但也不可以附着。因为,佛教鼓励亲近善友在于相互切磋以得受益,不提倡无所事事凡事须依附于人。否则,很难保持良好的关系。
第十二节“善友相和顺”。此节说:“善友知识,互相和顺。”“和”谓和合,“顺”谓“随顺”。凡善友,皆能互相和顺。若不能“互相和顺”,如绝对一方顺从另一方,只能符合主奴关系,则难以成为朋友关系。
第十三节“亲善友受教”。此节说:“亲近善友,咨受正教。”此说主要表明了亲近善友请益受教的意义和关系准则。相对而言,世人所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其恰好说明唯利是图无善友。善友的根基是道义。
第十四节“近善友闻法”。此节强调了听闻正法须亲近善友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道德意义。研习此节时,宜与第十一节“亲善友受教”相结合。
第十五节“无善友独善”。此节说:“设不得善友,独游无伴侣,应观诸国土,独善不造恶。”此说表明,若无善友可交,不论在什么国土和社会条件下,只要独善其身便不致造恶。
第四章善友之意义
提要
本章集中了佛教经典中有关善友重要意义的阐释,为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善友提供了重要帮助。
本章由八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异分作四类。第一节为一类,从信仰的角度指出,人若能得到善友即是得佛道的重要意义;第二至第四节为一类,从道德的角度指出了结交善友的重要意义;第五至第七节为一类,以比喻的方式阐明了结交善友的意义;第八节为一类,指出了择交善友即是吉祥的意义。
第一节得善友如佛
阿难言:人得善知识为得佛半。
佛言:人得善知识为得佛道。
《三慧经》,《大正藏》第十七卷702页C22-23行
第二节善友为善本
(一)
善知识者即是一切善法根本。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十九,《大正藏》第十三卷132页B29-C1行
(二)
犹如放逸,于一切法能作无益;一切善法,亲近善友以为根本。
《正法念处经》卷第五十九,《大正藏》第十七卷350页A16-18行
(三)
世尊告诸比丘:于外法中我不见一法能令未生善法生,已生善法重生令增广,如说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诸比丘,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者能令未生正见生,已生正见重生令增广,如是未生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大正藏》第二卷202页A15-21行
第三节善友是善缘
吾从世尊闻如是语:苾芻当知,我观世间无别一法为诸有学未得心者,希求无上安乐果时,作外强缘如善知识。所以者何?彼诸有情因善知识所求皆遂,谓断众恶修习诸善,得无杂染真净之身。
《本事经》卷第二,《大正藏》第十七卷670页C11-15行
第四节善友令人善
(一)
问曰:何者是善知识?
答曰:随能令人增长善法名善知识;又一切善人住正法者,皆是天人世间善知识。
《成实论》卷第十四,《大正藏》第三十二卷351页C18-20行
(二)
善男子,如空中月从初一日至十五日渐渐增长,善知识者亦复如是,令诸学人渐远恶法增长善法。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五,《大正藏》第十二卷511页A8-10行
第五节善友如船师
云何善知识?佛言:善知识者如彼船师将运于船。
《证契大乘经》卷上,《大正藏》第十六卷656页A3-4行
第六节善友犹如香
若有手执沉水香,及以藿香麝香等,
须臾执持香自染,亲附善友亦复然。
《佛本行集经》卷第五十七,《大正藏》第三卷914页C26-27行
第七节善友如明灯
又善知识犹如明灯,有目无灯则不能见。如是行者,虽有福德利根因缘,无善知识则无所益。
《成实论》卷第十四,《大正藏》第三十二卷351页C16-18行
第八节善友为吉祥
友贤择善居,常先为福德,
敕身从真正,是为最吉祥。
《法句经》卷下,《大正藏》第四卷575页A7-8行
略解
第一节“得善友如佛”。此节说:“阿难言:人得善知识为得佛半。佛言:人得善知识为得佛道。”阿难与佛的对话表明,在信仰上得到善知识,其重要意义非止获得半个佛或佛教,而是可以得到整个佛。古语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若没有大量善知识弘扬佛教,人们也就难以正确信仰佛教。此道理,从佛教或世俗伦理的弘扬上都是同样的。因此,佛教经典中说:“一切人求善当近于善人。”
第二节“善友为善本”。此节集相关资料三条,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善友能使人增加善业的重要性。其一概括说:“善知识者即是一切善法根本。”此义与第一节是相通的。其二,以反喻的方式说明了善法的根本在于亲近善友。其三则具体列举了“八正道”善法的形成,是以“善知识、善伴党、善随从”为根本的。
第三节“善友是善缘”。此节阐明了善友是令人增长善法的“强缘”。其中“得心”之“心”义指诚实而无谄曲的“真实心”或“坚实心”。最后“得无杂染真净之身”,“真净”义指如来所证真实清净之法,于伦理道德上是指身、口、意业清净无失。换言之,即是通过善友的帮助,才能获得佛所具有的纯洁而高尚的功德智慧。
第四节“善友令人善”。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其一说:“随能令人增长善法名善知识。”此说在对善知识作出界定的同时,也表明了善友能令人增长善的道理。其二以月亮从初一至十五逐渐增长光明为比喻,说明了善友令人远恶增善的道理。
第五节“善友如船师”和第六节“善友犹如香”。此两节只是将善友简单地比喻为船师与香,其义易明,不复解释。
第七节“善友如明灯”。此节说:“又善知识犹如明灯,有目无灯则不能见。如是行者,虽有福德利根因缘,无善知识则无所益。”此说,前半部分将善知识比喻为明灯,后半部分则阐明了其中的缘由。对佛教修行者而言,即使自身有良好的基础,若无善知识的帮助也很难有进步。此理,对于所有寻求道德进步的人是一样的。
第八节“善友为吉祥”。此节说:“友贤择善居,常先为福德,敕身从真正,是为最吉祥。”此说指出了使人获得吉祥的三种事相,善友只是其首要的一种。“吉祥”有“善、美、祥瑞”等含义。
第五章恶友之事义
提要
本章集经典中有关恶友问题的论述,共分为十一节,因混合而成,故标题为“恶友之事义”。依本章内容差异,可分作三类。第一节为一类,对恶友作了界定;第二至七节为一类,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亲近恶友的恶果;第八至十一节为一类,指出了对待恶友的应有态度和对治方法。
第一节何谓恶友
由五种相建立恶友:
一、无羞耻;
二、有邪见;
三、有懈怠;
四、有邪行;
五、性怯劣。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四,《大正藏》第三十卷657页B28-29行
第二节近恶友生恶
(一)
莫亲恶知识,亦莫愚从事;
当近善知识,人中最胜者。
人本无有恶,习近恶知识,
后必种恶根,永在暗冥中。
《增一阿含经》卷第十一,《大正藏》第二卷597页A7-10行
(二)
世尊告诸比丘:于外法中我不见一法令未生恶不善法生,已生恶不善法重生令增广,如说恶知识、恶伴党、恶随从。诸比丘,恶知识、恶伴党、恶随从者,能令未生邪见令生,已生邪见重生令增广。如是未生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令生,已生者重生令增广。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大正藏》第二卷201页C29行-202页A6行
第三节近恶友造恶
以近恶友因缘故,造作无量之恶业;
若能远离恶知识,亦能远离诸邪见。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二十,《大正藏》第十三卷142页A10-11行
第四节近恶友妨善
一切善业,近恶知识则为妨碍,是故不得与之共语、去来、同住。何以故?恶知识者是贪、瞋、痴之所住处,有智之人,应当舍之,犹如毒树。
《正法念处经》卷第三十,《大正藏》第十七卷176页C7-10行
第五节近恶友大苦
人中大苦,所谓近恶知识皆无利益,一切苦因。近恶知识无恶不得,造身、口、意一切恶业。
《正法念处经》卷第五十八,《大正藏》第十七卷342页A13-15行
第六节近恶友无乐
近恶知识者,彼则不得乐;
近恶知识已,广得不饶益。
《正法念处经》卷第三十七,《大正藏》第十七卷218页B11-12行
第七节恶友如鱼臭
犹如在于鱼铺下,以手执取一把茅;
其人手即同鱼臭,亲近恶友亦如是。
《佛本行集经》卷第五十七,《大正藏》第三卷914页C9-10行
第八节恶知识如火
恶知识如火,畏烧故远离。
《大宝积经》卷第八十,《大正藏》第十一卷459页B19行
第九节恶友如火毒
恶友生放逸,起无惭无愧;
智者常远之,彼如火如毒。
《诸法集要经》卷第七,《大正藏》第十七卷493页B10-11行
第十节于恶友畏惧
菩萨摩诃萨于恶象等心无怖惧,于恶知识生畏惧心。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大正藏》第十二卷741页B11-12行
第十一节不亲近恶友
(一)
于一切众生起慈悲心,不近恶友,不与恶人言语谈论。常信三宝其心寂静,心无障碍意无散乱,不行恶法,不与下贱恶人交友。
《正法念处经》卷第三十五,《大正藏》第十七卷207页C11-14行
(二)
见恶知识而不亲近,不乐其行。不善恶人不正行人世间所贱,不共同行不与同住。
《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六,《大正藏》第十七卷152页C16-18行
略解
第一节“何谓恶友”。此节提出了成为恶友的五种表现。“一、无羞耻”,凡人在无羞耻之心的情况下,其行必无忌惮,一切道德观念即丧失殆尽。“二、有邪见”,“邪见”相对于“正见”,属思想观念上的问题。恶友之所以成其为恶友,邪见是一大主要原因。“三、有懈怠”,佛教认为懈怠是产生罪恶的渊薮。有关“懈怠”详细的含义可见第十一篇“懈怠”。“四、有邪行”,凡恶友其行必悖常理邪僻不端,如世人黄、赌、毒等行。“五、性怯劣”,“性”为性情,“怯”为懦弱而无主见,“劣”为乖戾和暴恶。
第二节“近恶友生恶”。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其一说:“人本无有恶,习近恶知识,后必种恶根,永在暗冥中。”此说表明了近恶友生恶的道理。纵观古今,凡走向犯罪入于黑道者,大都因交友不善所致。其二则具体指出,结交恶友是令人增长“八邪道”(对于“八正道”而言)的根源。
第三节“近恶友造恶”。此节前半部分说:“以近恶友因缘故,造作无量之恶业。”此说更加直白地表明了近恶友造恶的道理。
第四节“近恶友妨善”。此节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首先指出恶知识所造成的恶影响说:“一切善业,近恶知识则为妨碍”,进而提出对治方法:“是故不得与之共语、去来、同住。”后一部分首先指出恶知识之恶说:“恶知识者是贪、瞋、痴之所住处。”进而以比喻的方式提出对治方法说:“有智之人,应当舍之,犹如毒树。”
第五节“近恶友大苦”。此节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指出近恶友为人中大苦。后一部分则指出近恶友是使人造一切恶的原因。
第六节“近恶友无乐”。此节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从喜乐的角度指出:“近恶知识者,彼则不得乐。”后一部分从对人生的影响上指出:“近恶知识已,广得不饶益。”
第七节“恶友如鱼臭”。此节以人接触鱼铺下的茅草即可沾染鱼臭为比喻,说明交恶友之恶果。
第八节“恶知识如火”。此节将恶友比喻为火,并劝谏人远离。
第九节“恶友如火毒”。此节分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直接指出恶友所产生的恶说:“恶友生放逸,起无惭无愧。”后一部分提出对治方法并作比喻说:“智者常远之,彼如火如毒。”
第十节“于恶友畏惧”。此节说:“菩萨摩诃萨于恶象等心无怖惧,于恶知识生畏惧心。”恶象等之所以不足为惧,是因为充其量只能损人肉体。而恶知识能断人善根,损人慧命,致使无恶不造。
第十一节“不亲近恶友”。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其一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从利他的角度提出:“于一切众生起慈悲心,不近恶友,不与恶人言语谈论。”后一部分从自利的角度提出:“常信三宝其心寂静,心无障碍意无散乱,不行恶法,不与下贱恶人交友。”其二后半部分对“下贱人”作了解释:“不善恶人不正行人世间所贱,不共同行不与同住。”
第六章交友之五事
提要
上述五章主要从善、恶两方面归纳了佛教的有关交友思想,而本章则集中了有关交友的五个问题,对更进一步地识别朋友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由五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异分为四类。第一节为一类,从功利的角度将朋友分作四类;第二节、第三节为一类,指出了交友的时宜、进退、亲疏等问题;第四节为一类,说明了交友须以“净心”为本;第五节为一类,提出交友不应有势力强弱区分。
第一节友有四品
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秤;有友如山;有友如地。
何谓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捐之,见富则附,贫贱则弃,是花友也。
何谓如秤?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是秤友也。
何谓如山?譬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是山友也。
何谓如地?百谷财宝一切仰之,施给养护恩厚不薄,是地友也。
《佛说孛经抄》,《大正藏》第十七卷731页B19-26行
第二节交友之法
结友不固不可与亲,亲而不节久必泄渎,如取泉水掘深则浊。
近贤成智,习愚益惑;数见生慢,疏则成怨。
善交接者往来以时,亲而有敬久而益厚;不善交者假求不副,巧言利辞苟合无信。
接我以礼当以敬报,待我以慢当即远避。有相亲爱回相憎者,爱时可附憎不可近。
敬以亲善戒以远恶,善恶无别非安之道。
人无过失不可妄侵,恶人事己不可纳前,人欲疏己不可强亲。
恩爱已离不可追思,鸟宿枝折知更求栖,去就有宜何必守常。
朽枝不可攀,乱意不可犯。
人欲相恶相见不欢,唱而不和可知为薄。人欲相善缓急相赴,言以忠告可知为厚。
《佛说孛经抄》,《大正藏》第十七卷731页A16-29行
第三节交友三戒
世间亦有三种离间,云何为三?
知友不亲近,或复太亲密,非时从乞求,三种当离间。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二十四,《大正藏》第二十四卷322页A2-4行
第四节以净心交友
不以财利而作亲友,当以净心而作亲友。
《大宝积经》卷第八十八,《大正藏》第十一卷506页C23行
第五节交友无强弱
(一)
人之有朋友,不必择弱猛。
《鼻奈耶》卷第五,《大正藏》第二十四卷873页B26行
(二)
身虽自雄健,应以弱为友。
《十诵律》卷第三十六,《大正藏》第二十三卷264页B9行
略解
第一节“友有四品”。此节开头概括说:“有友如花;有友如秤;有友如山;有友如地。”此“四品”实际是以朋友之间因利益得失而选择取舍为依据而区分的。此节所说具有显明的伦理道德内涵。
第二节“交友之法”。此节由九个方面组成,主要从时宜、进退、亲疏三个方面上指出了交友的方法。
第三节“交友三戒”。此节说:“知友不亲近,或复太亲密,非时从乞求,三种当离间。”此三种“离间”实则是交友之所戒。世人多不知此理,致使朋友关系难以长久。
第四节“以净心交友”。此节说:“不以财利而作亲友,当以净心而作亲友。”此说前一句是以利益为基础的交友,于社会上十分普遍;后一句是以道义为基础的交友,于社会上十分稀有。
第五节“交友无强弱”。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其一说:“人之有朋友,不必择弱猛。”其二说:“身虽自雄健,应以弱为友。”前后两说有同有异。前一种是对所有人而言的,世人往往因贫弱而附炎,希望与有势力的人为友。后一种是针对具有权势的人而言的,世人有权势往往与更有权势的人为友。作为正确或健康的朋友关系而言,强弱均可友,因为对于人生和事业的发展来说,强弱均是有益的。作为具权势的“雄健”者来说,若不以弱为友即失掉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第七章善恶友综述
提要
本章集经典中对善友恶友同时综合加以阐述的有关资料,故标题为“善恶友综述”。
本章共由九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异分作四类。第一节为一类,指出了善友恶友不同的四种表现;第二、三节为一类,对善友恶友的差异进行了理论分析;第四、五节为一类,指出善恶的产生取决于善友恶友;第六至九节为一类,提出了对待善友恶友的态度和措施。
第一节善恶友四相
有四种非善友相
一、不舍怨心;
二、引彼不爱;
三、遮彼所爱;
四、引非所宜。
与此相违,当知即是四善友相。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大正藏》第三十卷303页B1-4行
第二节善恶友之异
云何恶知识,现善知识相?
云何善知识,如己同一体?……
云何恶知识,现善友相者?
内心实耻厌,口说我同心,
造事不乐同,故知非善友;
口说恩爱语,心不实相应,
所作而不同,慧者应觉知,
是名恶知识,现善知识相,
与己同一体。云何善知识?
与己同体者,非彼善知识,
放逸而不制,沮坏怀疑惑,
伺求其端绪;安于善知识,
如子卧父怀,不为傍人闻。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五,《大正藏》第二卷253页B7-C10行
第三节善恶友之辨
由自他对待,相勉远诸恶,
于难能救护,此说名知识。
常说利益言,令自他安乐,
若乐行众恶,彼则非其友。
若近恶知识,则能生苦恼,
依止贤善人,永离诸忧患。
彼二所习行,谓染污清净,
于此二友中,智者善拣择。
当远离诸恶,专修于众善,
既无其苦因,唯获于乐分。
若近善知识,得供养称赞,
亲附不善人,即堕于险难。
远离彼我慢,怖畏一切罪,
善拔诸罪根,除贪等过失,
坚固众善业,违背彼恶者,
增长功德行,不生诸懈怠,
具足于正见,心安固不动,
勇猛心调柔,此名为良友。
当知如是人,世间所希有,
诸有具智人,于此应亲近。
若离恶知识,则得善名闻,
如是善了知,相依求出离。
《诸法集要经》卷第十,《大正藏》第十七卷515页A19-B11行
第四节善恶因友生
世间不善及恶名闻由恶友生,诸善法利名闻福德皆因善友之所生起。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第七,《大正藏》第八卷899页C16-17行
第五节善恶友为最
诸不善法中,恶知识为最;诸善法中,善知识为最。
《寂调音所问经》,《大正藏》第二十四卷1084页A29-B1行
第六节远恶近善友
(一)
远离恶友,亲近善友,寻求善言,不生懈怠。
《大般若经》卷第五百六十八,《大正藏》第七卷935页C19-20行
(二)
邪见之人是智慧怨,汝等应当亲近善友,远恶知识。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第九,《大正藏》第八卷908页A26-27行
第七节舍恶近善友
伤哉众生!远善知识,随逐恶友不相舍离,如指与甲和合相依,造诸恶业无暂休息。当为说法令舍恶友近善知识。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第三,《大正藏》第十九卷537页C1-3行
第八节亲善远恶友
若见宝人则为乐,并与共住亦为乐;
若不见诸愚痴人,是则名为常受乐。
此颂意明亲近善人远离恶友亦是乐因,故上半、下半如次应识。言宝人者,于罪恶事远而舍弃,即此宝人有胜善德,见及同住并能生乐。若不修善品多为恶行,迷于正理故曰愚痴,不应亲近速当舍离。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第一,《大正藏》第二十四卷525页B19-25行
第九节叹善友呵恶
叹善友德,呵恶友过。
《优婆塞戒经》卷第二,《大正藏》第二十四卷1044页A10行
略解
第一节“善恶友四相”。此节首先提出了“四种非善友相”。“非善友”在此虽非杀生、偷盗之辈,但仍属恶友。“一、不舍怨心”,义指与朋友交心生怨隙而耿耿于怀不肯舍弃;“二、引彼不爱”,义指引导人们致于不喜爱的事;“三、遮彼所爱”,义指遮挡人们喜爱的事;“四、引非所宜”,义指引导人做不是其所适宜的事。反之,即是“四善友相”。
第二节“善恶友之异”。此节首先概括性地提出了两个问题,即“云何恶知识,现善知识相?云何善知识,如己同一体?”针对这两个问题,下文作了实际的剖析,对我们辨别真假善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第三节“善恶友之辨”。此节分辨了善恶友的利弊得失。全文共有二十二行,可分为九部分。前一至十二行每两行为一部分,十三至十八行为一部分,十九至二十二行每两行为一部分。
第四节“善恶因友生”。此节说:“世间不善及恶名闻由恶友生;诸善法利名闻福德皆因善友之所生起。”此说从道德和功利两方面指出了善恶友的关键作用。
第五节“善恶友为最”。此节说:“诸不善法中,恶知识为最;诸善法中,善知识为最。”此说从道德的角度说明了善恶友的决定性影响。
第六节“远恶近善友”。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其一说:“远离恶友,亲近善友,寻求善言,不生懈怠。”此说前一句提出了远恶友近善友的要求,而后一句则表明了寻求道德不懈努力的精神。
第七节“舍恶近善友”。此节先以哀叹的口吻说:“伤哉众生!远善知识,随逐恶友不相舍离,如指与甲和合相依,造诸恶业无暂休息。”最后则从社会道德责任和义务的角度提出要求说:“当为说法令舍恶友近善知识。”
第八节“亲善远恶友”。此节前面的摄颂概括说:“若见宝人则为乐,并与共住亦为乐;若不见诸愚痴人,是则名为常受乐。”此说将亲近善友远离恶友作为人生之乐事。“愚痴人”在此特指恶人。
第九节“叹善友呵恶”。此节说:“叹善友德,呵恶友过。”此说既是对善友恶友的态度,也是对善友恶友的奖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