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说
    陈那的著作,可分前、后期。前期的代表作是《因明正理门论》,后期的主要作品是《集量论》。《因明正理门论》内容分两部分,前一部分讲能立及似能立,后一部分讲能破及似能破。他从两个主要方面创立新因明体系:①改古师五支论式为三支论式;②继承、完善因三相理论(见印度逻辑史)。

    陈那在哲学上是法相唯识论者。他虽然毕生致力于改造印度的形式逻辑,创造性地建立新因明,但他把逻辑有机地与认识论结合起来。陈那的作品,特别是最后的《集量论》是他的逻辑理论和哲学观点的总结。

    陈那在《集量论》中巧妙地将其唯识论哲学观点寓于量的解说中。量,意即“知识来源”、“知识手段”或“实证知识”;印度哲学通常承认三量:现量,即直接感觉或认识;比量,即推理或间接知识;言量,即圣者或权威人物的言论或证言。陈那从逻辑实证出发,只承认现量和比量,取消言量。他在《集量论》中把现量划分为世俗现量和瑜伽现量,即经验的直接知识和超验的直接知识。世俗现量又分根识现量、意识现量和自证现量。根识现量,是五根感官(眼、耳、鼻、舌、身五官)直接与外境接触而产生的认识;意识现量,又称一念意识,是内感官(意根)对外感官与外境接触而产生的5种直接的认识,认识的第一念便是前五识产生后续起而同时直接缘色的一念意识;自证现量,是对内在的喜怒哀乐等的感觉或统觉。意识现量和自证现量是把内在的意象作为对象,故无论对象或认识,都是纯心理、纯精神的。世俗现量认为,外部事物大至山河土地,小至针线草芥,都是一种实际的存在。但在本体上,则虚幻不真。按世俗现量说,无论其为内在的主观现象,或者是外部的客观现象,都是刹那起灭、变化无常的。和世俗现量相反,瑜伽现量则是真正的现量,永恒的实在。瑜伽,是一种内在反思方法,它要求修瑜伽者把思虑、语言、行动三者完全集中于精神上的一点。当在这一点上获得完全成功的突破时,能量的“见分”(主观意识)和所量的“相分”(客观意识的对象反映在主观上的意象)立即统一,出现一种绝对的精神境界──神秘的自证现量或超验的现量。在这些论述中,陈那虽然没有涉及唯识二字,但其实质是为了论证唯识论这一唯心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