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法师
    慈航法师(1893-1954)俗名艾继荣,闽北人,17岁在福建大金湖剃度出家,后追随太虚大师,于中国各地巡回弘法,后访南洋,宣传抗日国策;晚年驻锡于台湾,创办“台湾佛学院”,开创台湾僧伽教育,收留大陆到台青年僧人,1949年,受诬告以“匪谍罪”被台湾有关方面逮捕入狱。1954年在关房中示寂,寂后坐缸,面目如生,五年后开缸检视,面呈紫色,全身完好。慈航法师金身供奉于台湾弥勒内院。

    编辑本段受戒学法

    慈航法师,俗姓艾,名继荣,字彦才,福建省建宁县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八月初七生。他的父亲慈航法师

    炳元公,监生出身,设塾授徒为业;母亲谢太夫人,以淑德闻于乡里。慈航法师幼年随父读书,不幸10岁那年,母亲谢氏病故。过了2年,父亲炳元公亦谢世。他有一弟早夭,至此他孑然茕独,为外祖母接回家中,依舅氏以活。他的舅父业裁缝,专门为出家人缝制僧衣。以这种因缘,10多岁的慈航法师也就随着舅父学裁缝手艺,并且经常到各寺院送衣服。他到寺院,每闻钟声梵呗之声,心生欢喜;时与寺中僧侣接谈,亦甚契机,由此结下佛缘,日久之后,萌生出家修道之心。1912年,他18岁,机缘成熟,辞别外祖母和舅父,到邻邑泰宁县的峨眉峰,礼自忠和尚为师,剃度出家,法名慈航。初出家之年,随师礼佛诵经,翌年秋间,往江西九江能仁寺受具足戒。受戒后的慈航,曾学禅于圆瑛法师,听经于谛闲法师,学净于度厄老和尚。以后他行脚参访,到过泉州的开元寺,宁波的天童寺、七塔寺,金陵的栖霞山,安徽的九华山,常州的天宁寺,扬州的高旻寺等诸大寺院;并朝参了普陀、天台等名山。1927年,慈航33岁,听说厦门南普陀寺开办了“闽南佛学院”,9月,他赶到厦门南普陀寺,申请入学,作了佛学院的学生。这时的闽南佛学院,太虚大师以南普陀寺住持兼佛学院院长,常惺任副院长,蕙庭任教务主任。大师在闽院主持了开学典礼,即回到杭州,院务由常惺代理。后来,常惺应云南佛教人士之请,往昆明弘法,院务由蕙庭代理,会觉、满智等任讲师。冬天佛学院闹学潮,误传有慈航法师在内。学潮和慈航法师没有关系,但慈航法师却因此事而离开闽院。因为学潮处理后,“留院者已寥廖无几”。慈航法师离开闽南佛学院的确切日期,不得而知,大概是在大醒、芝峰到校以后,整顿院务期间,他自动退学的。这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次进入佛学院读书,前后不到半年。1928年秋天,安庆迎江寺的竺庵法师请他任住持,这样他到了安庆。慈航法师“天资欠敏”,学识基础也并不算好,他幼年读过几年私塾,母亲逝世后就失学了。在闽南佛学院时,曾因功课成绩欠佳受到大醒法师的申斥。到了迎江寺后,他感于身为住持,岂能不通达经论,于是发愤苦学,曾向武昌佛学院函购唐大圆编撰的《唯识讲义》,用以自修。他把这本讲义带在身边,随时随地拿出来阅读、揣摩,多年之后,终于精通唯识,以后也宣讲唯识。在迎江寺的住持任内,他设了一所义务夜校,还设了一个僧伽训练班,曾请出身于常熟兴福寺法界学院的道源法师,到迎江寺助理院务。道源在迎江寺停留未久,1929年下半年就到武昌佛学院去了。1930年初,迎江寺发生火灾,房舍烧毁了一半,慈航法师因而辞职离开。后来以到香港讲经的因缘,随之由香港到了缅甸的仰光。

    编辑本段海外弘法

    缅甸是南传的小乘佛教国家,宣扬大乘佛教的中国僧侣为数不多,仰光唯一的中国寺院是龙华寺,慈航法慈航法师手书

    师到仰光,住在龙华寺内。他在仰光那几年,龙华寺的住持是万蕙法师,当家和尚是圆慈,寺中常住是40多人,慈航法师担任讲师,领导常住僧侣,朝暮功课不缺。慈航法师在仰光,联络佛教居士丘宏传、陈宏宣、曾大聪、陈善乐等,于1933年佛诞日,成立了“中国佛学会”,由他任导师,在会中定期演讲,并且要会中居士们也轮流演讲,众人的演讲词,后来由佛学会辑为《仰光中国佛学会通俗演讲录》。1935年,他由仰光归国,道经香港、粤东抵达上海,然后再溯江而上,历无锡、常州、镇江、南京、桐城、九江、庐山、武汉。所到之处,随缘弘化,各有演讲,这些演讲稿,由武昌“世界佛学苑”的释曙清辑为一本小册子。慈航法师回国年余,仍回缅甸仰光,以后他活动区域扩大,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弘法。1939年,太虚大师在战时首都重庆,组织“中国佛教国际访问团”,访问东南亚各佛教国家,沟通海外文化,联络佛教徒感情,并宣扬抗战国策,揭发敌伪阴谋。11月中,太虚大师偕团员苇舫、译人陈定谟、侍者王永良等,由昆明出发。预定列为团员的慈舫和惟幻,则由香港赶到缅甸,和大师一行在仰光会合。以后四、五个月,访问团一行由仰光而印度,而锡兰,而新加坡,而吉隆坡等地,先后成立了中缅、中锡、中印等文化协会,完成了一次成功的国民外交。1940年5月,太虚大师一行由星洲乘轮返国,慈航法师仍留在星马等地弘化。慈航法师在星马地区10年有余,往返各地讲经说法,席不暇暖。他先后创办了星州菩提学院、槟城菩提学院,以及星洲、雪洲、怡保、槟城、马六甲、吉隆坡各地的佛学会,并发行《中国佛学》月刊,南洋华侨普沾法雨,皈依三宝者日众,而他也受到当地信众普遍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