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绰
    释道绰(公无562-645年),倡导口念佛号的净太宗祖师。并州汶水(今山西汶水)人,俗家姓卫。道宣《续高僧传》卷二十说他幼年时代,即以“恭让知名”年十四,出家为僧,早年研究《涅磐经》后又从慧瓒禅师研习空理。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他到石壁山玄中寺户此寺为齐时昙鸾所建,其中有关于昙鸾念佛修净土得到瑞应的碑文。道绰读后,很受感动。于是他就改信了净土法门。从此他专心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并为信众先后讲《无量寿经》近二百遍,得到当地佛教徒的普遍敬重。

    道绰自改信净土之后,只讲《无量寿经》。此外,就是口念阿弥陀佛。念佛法门,在我国最早始于东晋时代的庐山慧远。当时许多知名人士都集巾在庐山,慧远集合一百二十三人结白莲社,在佛前上供立誓,希望死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修持的方法是念佛。但是慧远倡导的念佛,不是口念而是心念和观想。后来的昙鸾,在菩提留支的启发下,也是心念而不是口念。口念佛号,实际是从道绰才开始的。

    道绰每天要念七方声“阿弥陀佛”。他劝人念佛以麻豆记数,每念一声佛号,就数一粒称豆。另外是串好木栾子作念珠。这是中国佛教徒有念珠(又称数珠)之始。

    关于念佛用麻耳记数,道宣的《续高僧传》卷二十《道绰传》中有这样的记载:道绰“劝人念弥陀佛名,或用麻豆等物而为数量,每一称名,便度一粒,如是率之乃积数百万斛者”。其数量之大,实在惊人。林子青先生对道绰倡导念佛用麻豆记数的办法,有更详细的统计,他说道绰“广劝道俗信众称念阿弥陀佛名,以麻豆等记数,每一称名便下一粒,念念相次,累积得数百斛。其中最上的念得豆量八、九十石,中等的念得五十石,最少的也念得二十石”。由此看来,假如有人念佛用麻豆记数,就必须准备专门的房间来堆积麻豆。据说当时并州、晋阳、汶水一带在道绰的影响下,念佛的人很多。七岁以上的男女,称念阿弥陀佛,成为:一时风尚。《续高僧传》卷二十说:“人各掐珠(木栾子),口同佛号,每时散席,响弥林谷”。由此可以想见其念佛的盛况。据说道绰的此种作法,当时也遭到一些人的反对,但是他们一见到道绰的风范,就又无话可说了。

    道绰的学德,在当时,声望确实很高,连唐太宗李世民也不得不尊敬他。太宗曾因文德皇后有病,到玄中寺访问道绰,并在寺内上供作祈祷。唐贞观十九年,道绰逝世,终年八十四岁。

    道绰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他为弘扬净土法门,著有《安乐集》(《续高僧传》作《净土论》)两卷行世。他为了证明念佛法门是佛所说,非他个人所创造,在《安乐集》中,引经据典达四十种之多。他除了引用净十三经之外,还引用有《维摩诘经》、《法华经》、《涅磐经》、《华严经》、《增一阿含经》等。道绰能引用这许多经典,足见他是曾经博览群籍、学识渊博的人。道绰认为:修念佛法门,首先要发菩提心。这是根本,否则既不能成就自己,也无益于他人。

    念佛法门,实际是一种修定的方法。因为念佛,必须做到一心不乱,三业相应,所以称为“念佛三昧”。所谓三昧,就是“定”的意思。

    道绰是由教下转为净土的,并无师承关系。迦才的《净土论》称道绰为昙鸾三世之下的玄孙弟子,但是道绰门下,则有善、僧衍、道抚等人,其中以善导最为著名。因为道绰死后,他在长安大弘净土,成为净土宗的实际创立者。

    道绰倡导口念佛号的修持方法,简便易行,任何人都能做到,故一千多年来,盛行不衰。由此可见道绰在净土宗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