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坛之供置与供养
    佛坛之供置与供养

    如果我们在家修行,便应在家中有一个修持的地方,在这里安置佛坛,日常的功课也在这里修诵。在西藏,一般家庭都会把最好的一间房建为一个小佛堂。在现今的城市生活中,大家可能没有这个条件,但可以在家中一个较清静的角落布设佛坛及修持。这个角落或房间不拘大小,但最好是比较能坐得舒适自在、较少外界干扰的一个地方。

    如果我们家中尚未有佛坛,在第一次安设时,我们固然要好好地先打扫一番地方。但即使我们已布设了佛坛,在每次上座修持前,就算佛坛及修持地方十分干净整洁,我们仍要打扫一下。这种打扫并非单只为了去除外在的尘垢,而是一种具有两重极大意义的前行准备功夫。

    打扫的外在意义是为对圣众表示恭敬。我们在世俗生活礼节上,遇上有朋友或贵宾来访时,我们必定会事先把居室打扫一番,以迎接来宾及表示尊敬对方。在每次修持时,我们都会召请佛陀等圣众前来,如果不认真地打扫地方,岂不是说我们认为自己的亲友比三宝更尊贵?有些人会说:“佛陀早已超越了俗念,不会介意有尘或无尘!”以这种观念来支持自己不好好作前行打扫,是十分幼稚的想法。佛陀当然早已超越了俗念,但我们自己还没!修行的人是我们,不是佛陀。此外,我们的修行路上,亦依靠许多我们见不到的世间天神和护法来护持。这些护法及天神,很介意地方清不清洁。如果地方不整洁,他们便不会来护持。

    打扫的内在意义是,我们在清除外在的尘垢时,把这种功夫转化成同时在消除内在贪、瞋、痴等烦恼心垢的修持。

    大家可能都见过寺院中的十八罗汉像吧?这十八位圣者中,其中一位名为“小路尊者”(Chudapanthaka)。这位小路罗汉,本来是一个极为愚笨的和尚,就连一段四句偈子也背不懂,以致其它长老表示无法对他开示佛法。后来,佛陀释迦牟尼亲自赐他“拂尘除垢”这数个字,并命他去打扫寺院。小路在打扫时,怎么也扫不完尘垢,在刚扫完左边再扫右边时,左边又变回灰尘满地了,在又打扫完左边时,右边又满布垃圾了,这是佛陀故意以大悲心施展神通力所致的。就这样地,小路只好不停地努力打扫,心中念念不忘“拂尘除垢”这几个字,慢慢便把业障清净了。有一天,小路突然心生一疑念:“佛陀命我扫尘,到底祂是指外在的尘,还是指其它的甚么尘呢?”在思维此疑问后,小路便豁然开悟了,此时他的心中突然显现了三段偈子:

    此尘是贪非土尘密说此贪为土尘

    智者能除此贪欲非是无惭放逸人

    此尘是瞋非土尘密说此瞋为土尘

    智者能除此瞋意非是无惭放逸人

    此尘是痴非土尘密说此痴为土尘

    智者能除此痴毒非是无惭放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