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人觉经》释要
《八大人觉经》文
后汉沙门安世高译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唯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释要
佛(释迦)说八(八种)大人(诸佛菩萨)觉(觉悟、觉知)经(梵语“修多罗”之译意)
诸佛、诸大菩萨,昔已觉悟此八种事,而依此修行,乃渐证入佛菩萨位也。
△此经全文分为三章:前一行总标,后六行结叹,中间之文即别列。于别列中,再分为八节。
今先讲第一章总标
为佛弟子(出家或在家已皈依佛者),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以下第二章别列八节。第一节为主要,最宜注意,故须详释之。
△别列八节,各别标名。
△第一节无常无我觉
△今先释“无常无我”四字。以此四字分括经文如下:
┌─无常(即经云:“世间无常,国土危脆。”)
│“无常”者,时时变化。此义易知,无须详释。
└─无我(即经云:“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此义难解,详释如下。
△总论世间一切万法,不出“色”、“心”。
┌─色有形质有阻碍,无知觉之用者,谓之“色”。经云“四
│大”,又“五阴”中之“色阴”,皆属于此。
└─心反之而无形质阻碍,有知觉之用者,谓之“心”。经云
“五阴”中之“受”、“想”、“行”、“识”四阴,
皆属于此。
△前引经文“四大”、“五阴”之名,今预释其义如下:
┌地大性坚,能支持万物┐
┌─实四大─┤水大性湿,能收摄万物├以能造作一切色法
│(亦名四│火大性暖,能调熟万物│故,谓之能造四大。
四大─┤大界)└风大性动,能生长万物┘
│
└─假四大──即世间所称之地、水、火、风,谓之所造四
大。(即实四大等之假和合,据其性之最增
盛者而名之也。)
四大又可┌─内四大即正报之人身。(“正报”者,五阴
分为二─┤身心也。)
└─外四大即依报之诸色。(“依报”者,世间
国土、家屋、衣食等。)
“四大”之解释甚繁,今且略述如此。
五阴“阴”者,盖覆也,音、义与“荫”同。由此五法盖覆真性,不能显现,故名曰“阴”。
新译为“五蕴”。“蕴”者,积聚也。诸法和合,略为一聚,故称为“蕴”。
┌─色即一切有形质、有阻碍之外境-──────-色
│(经云“四大”即属于此。又经云“世间”、
│“国土”亦属于此。)
五阴─┼─受即对于外境而起苦乐及不苦不乐之感受─┐
├─想即取著已感受之印像而思想├─心
├─行即对于外境之动作│
└─识即了别外境及变出外境之本体─────┘
△经文“无我”之义,今预释如下。
“我”者,有常一之体,及主宰之用,乃可谓之为“我”。
┌─人我(于人身执有此我)──然人身─┐
妄执为我│者,乃五阴之假和合,无常一之我体。│
者有二种─┤├无我
└─法我(于法执有此我)──然法者,│
总为因缘所生,亦无常一之我体。──┘
已上释此节科文“无常无我”义竟。
△已下正释经文。
第一觉悟(已下八节,或作“觉悟”,或作“觉知”,乃译文互用也。)
世间无常等二句
四大苦空等六句——(“四大”可以并入“五阴”,因“四大”即属于“五阴”中之“色阴”故。于经文可作“五阴苦空、无我”等,而连续观之。)
苦佛谓世间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此第八五阴炽盛苦,为一切诸苦之本。即吾人现前之起心动念,及动作云为,皆是未来得苦之因也。因果牵连,相续不断,永无解脱,故云“苦”也。
空诸法皆假合而成,各无实体,故云“空”也。
无我见前解。
生灭五阴色心,从无始来,以因缘合散力故,念念生灭,相续无穷,有如流水,亦如灯焰。
变异刹那刹那,变迁转异。
虚伪虚者不实,伪者非真。
无主既非常一之体,岂有主宰之用。
心是恶源,形为罪薮上句约心而言,下句兼身、心而言。经文唯云“形”者,略也。
心是恶源既执五阴假合之身心,妄谓是我。宝此我故,即因此而心起贪、瞋、痴三毒之烦恼。
┌─贪贪一切名利之事,欲以荣之。
├─瞋瞋一切违情之境,恐损害之。
└─痴愚痴之情,非理计较。
形为罪薮既由心起三毒烦恼。即依身、口、意造种种有漏之染业,而受种种苦乐之果报。
┌─恶业因三毒猛盛而造————报在四恶道
├─善业因贪富贵等之乐而造——报在人道及六欲天等
└─不动业因贪禅定之乐而造———报在色、无色天等
以上所述,由烦恼而造业,由业而感报。于其感报所受之五阴身心,还执为我,仍起贪、瞋、痴三毒而造业而受报。如是世世生生,轮转不绝,所谓人生之黑幕,不过如此而已。
△已下续讲后二句。此二句,教人修观获益也。
如是观察,渐离生死既已觉悟上文所示之理,即依是而修“无我”等观,则身心之妄执渐轻,自可渐离生死矣。
生死者,随业轮转于六道也。
或问:若离生死,岂非弃舍众生,自求安乐乎?答:非也。观经末之文可知。
已上第一节讲毕。
△听众或应于前所云“空”、“无我”等而怀疑问。谓既一切皆空,则不须认真做事。何以今见学佛法者,于保护国土、利益众生等事,犹十分努力,认真苦干耶?
今于此略解释之。佛法所以云“空”、“无我”者,意在破除常人所执之小我,将其多生以来自私自利之卑劣丑陋之恶习惯彻底消灭。然后以真实光明之态度,于世间一切之事,皆认真实行。勇猛精进,决无倦怠,虽丧身命,亦不顾惜。
故佛经之体裁,大半皆先说空理,然后再广列应行之事。此经亦然。第二节至第八节,皆示所应行之事,绝非以空为究竟也。古人云:“上智知空而进德,下愚知空而废业。”即此义也。若执空以为究竟,则佛法所绝不许,斥为“著空魔”,斥为“堕顽空”。由此空见而拨无因果,即造极恶之重业矣。是事关系甚大,故略为解释,以息群疑。
△第二节常修少欲觉(已下七节,每节中皆可分为示过、止行两段。)
生死疲劳轮回六道不绝也。
无为即是无我之理。能修少欲,则可以悟无为而身心得自在矣。
△第三节知足守道觉
唯慧是业“慧”者,如第一节所示。非世俗之智慧也。
△第四节当行精进觉
烦恼四魔阴界“烦恼”者,见思二惑。“四魔”者,一烦恼魔、二五阴魔、三死魔、四天魔。“阴”者五阴。“界”者十八界。其义甚繁,不能详释。约大意而言,此指精进用功时,渐次所脱离之种种障碍也。
△第五节多闻智慧觉
愚痴生死因愚痴而流转轮回。
广学多闻正约佛法而言。若已通佛法者,亦可兼学世俗学问,以为弘扬佛法之工具。
智慧如第一节所示。
辩才善巧说法之才能也。已得智慧者乃有之。与世俗之口才大异。
大乐指成佛而言,即是佛果所具之德也。非世俗之乐。
△第六节布施平等觉
旧恶约已改过者言。佛谓能改过者是谓智人。
恶人约未改过者言。其人即无一毫之善可取,亦应观其佛性而赞叹之。不应起瞋心。
△第七节出家梵行觉
五欲财、色、饮食、名、睡眠。
三衣五衣、七衣、大衣。
守道等三句上二句自行,下一句化他。
守道清白趣向菩提,不杂名利心。
梵行高远唯求佛果,不起二乘心。
△第八节大心普济觉
大乐如前释。
△第三章结叹又分为四节。
△第一节结成名义
如此八事,(乃至)之所觉悟。
△第二节结成自觉功德
精进行道,(乃至)至涅槃岸。
法身船指所悟性德。
涅槃岸指修德所显。“涅槃”者,此云“真解脱”,解脱世间一切缠缚而已。若云消极,若云死灭,则大误矣。
△第三节结成觉他功德
复还生死,(乃至)修心圣道。
复还生死,度脱众生前经云“渐离生死”,又云“出阴界狱”等。或疑是为弃舍众生,自求安乐。今阅此文,应知不尔。依佛法之常途次第,先能自觉,乃可觉他。上节之文,已明究竟解脱生死,自觉圆满。故此节文,即明复还生死,而觉他也。若不能彻底真实自觉,而能彻底真实觉他者,无有是处。
△第四节结成诵念功德(即前文云“至心诵念八大人觉”也。)
若佛弟子,(乃至)常住快乐。
快乐与前“大乐”同。
已上略释全经竟。
跋
衰老日甚,体倦神昏。勉强录此,芜杂无次,讹误不免。此稿未可刊布流传,唯由友人收存以留纪念可耳。壬午八月十三日书竟并记,弘一。
(1942年9月22日撰录,24日讲于泉州温陵养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