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划)52
    【性相二宗十异】中国大乘佛教性、相二宗差异之处何在呢?明德清大师撰《华严经纲要》,说到性相二宗在理论上的十种差别,即所谓性相二宗十异。此十异是:一者一乘三乘异,二者一性五性异,三者唯心真妄异,四者真如随缘凝然异,五者三性空有即离异,六者生佛不增不减异,七者二性空有即离异,八者四相一时前后异,九者能、所断证即离异,十者佛身有为无为异。以上差别虽有十种,最主要的只有两条,一者是‘唯心真妄异’,二者是‘真如随缘凝然异’。唯心真妄异者,法相宗谓由阿赖耶识种子而生起诸法(此即赖耶缘起);法性宗谓不生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即阿黎耶识,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此即真如缘)。真如随缘凝然异者,法相宗谓真如凝然不作诸法;法性宗谓真如具有不变、随缘二义,因随缘之故,应染净之缘而作善恶之法。

    【性境】唯识宗所立的三类境。即吾人心识所缘虑的对境,依其性质而分为三类。性境之性,是‘实’的意思,亦可说是现前的实境。性境是实种(色法种子)所生,是以因缘变而变现,不是随第七识的‘非量’认知,或第六识的分别心幻化假设,亦不是已落谢的六尘影子。所以在唯识学上,性境有三个条件:一、为实种所生:前五识的相分,第六识五俱意识的相分,第八识的相分,所缘的全走色法,都是实种所生。二、有实体之用:色法有质碍性,有其实用。三、现量所证:现量亦有三个条件,一者现前显现,二者非构思所成,三者不是在错乱情形下所见。

    【性境不随心】对于三类境,玄奘三藏有偈子曰:‘性境不随心,独影唯随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宗镜录》六十八解释‘性境不随心’曰:‘性境者,性是实义。即实根、尘、四大及实定果色等相分境。言不随心者,为此根尘等相分皆自有实种生,不随能缘见分种生故。’这段话的意是:性境、不藉心识能缘的分别力,而由自己的种子、由因缘力任运而生。因为心识的分别计度,有善有恶,而性境是如其本质而被觉知——为前五识及第八识所觉知。外境无善无恶,只是无记,这就是性境不随心。

    【性境五不随】玄奘三藏偈子︰‘性境不随心’,《宗镜录》六十八,谓有下列五种不随的情形,即:一、性不随:能缘的见分,通于善、恶、无记三性;而所缘的境性唯无记,此谓性不随。二、种不随:见分从见分种子所生,相分从相分种子所生,此谓种不随。三、界系不随:如五俱意识缘香、味境时,其香味二境唯欲界所系,而不通于色界、无色界。再如第八识缘种子时,能缘的第八识为欲界所系,而所缘的种子却通于欲、色、无色三界,此谓界系不随。四、蕴处界三科不随:于五蕴中,如五识见分是识种所收,而五尘境相分是色蕴所摄,是蕴科不随。于十二处中,其五识见分是意处所收,而五尘相分,五境处所摄,是处科不随。于十八界中,其五识见分,是五识界所收,而五尘相分,五境界所摄是界科不随。五、异熟不随:如第八识的见分,是异熟性,而其所缘五尘相分非异熟性,是为异熟不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