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划)114
    【异境非唯难】这是‘唯识九难’的第九难。外人问难:既然离开自己心识之外有他人心识之境,怎么可以叫做唯识呢?论主答:那有像你这样固执的人触处生疑呢?岂是唯识的教理,但说我一人之识呢?外人问:不是这样是什么?论主答,你仔细听,假如是唯我一人有识,怎么会有十方凡圣,和尊卑因果,色心的种种差别呢?谁来说法,谁来听法,更有谁来求法呢?唯识的言说,有深妙的意趣。‘识’字的意趣,是总显一切有情各有五法,即八识心王,六位心所,自体所变的相、见二分,色、心分位的二十四种不相应行,彼二无我空理所显的真如。由识的自相,建立了识的自体;由识的相应法,建立了六位心所;由心、心所自体的所变,建立了相、见二分,由自体相、见二分的色心分位,建立了不相应行。由自体、相、见、不相应行,这四种实性,建立了真如。因为这五法都不离识,所以才总立一个识的名称。‘唯’字的意趣,是唯遮愚法二乘及一切凡夫,他们所执定那离开识外的实有色境。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唯识九难’条。

    【异熟】旧译为果报,音译为毗播迦,新译为异熟。即依过去的善、恶而得果报的总称。异熟有种种解释,据《成唯识论》卷二载,所谓异熟,谓‘因’变为‘果’,此‘果’的性质异于‘因’的性质;‘因’有善有恶,而‘果’为非善非恶的之无记性,故自‘因’成熟为‘果’,其性质已变异为别类,故称为异熟。简单的说:果异于因曰异熟。

    【异熟三义】《成唯识论述记》卷二载,异熟一词有三义:一、异时而熟︰谓‘因’与‘果’必隔世于异时而熟。即有情所造善恶之业,由造业到果熟受报,要经过相当的时间,或隔生而熟,或二、三生而熟,由造业到成果的时间不同,曰异时而熟。二、变异而熟︰谓‘果’为‘因’所变异而熟。有情由造业到受果,既然隔世,其性质必有变异,曰变异而熟。三、异类而熟,有情作善恶诸业,善业感乐果,恶业感苦果。而苦乐之果非善非恶,是无记性,此无记之果对善恶之因而言,曰异类而熟。

    【异熟生】大小乘对异熟生的解释不同。大乘唯识宗的看法:指由异熟所生。唯识宗以第八识为总报的果体,称为异熟,或称真异熟;由此所生的前六识别报之果,即称异熟生。《成唯识论》卷二载:‘异熟习气为增上缘,感第八识,酬引业力,恒相续故,立异熟名;感前六识,酬满业者,从异熟起,名异熟生。不名异熟,有间断故。’小乘俱舍的看法:指由异熟因所生者称异熟生,故与‘异熟果’为同义词。《俱舍论》卷二以四义解释其名:一、系由异熟因之所生,故称为异熟生。如牛所驾之车,称为牛车。二、所造之业至得果之时,变化而能成熟,称为异熟;此果从异熟而生,故称异熟生。三、所得之果与因互为别类,且系由因所成熟,故称异熟;此异熟即‘生’之义,故称异熟生。四、于因之上假立果之名,故既称‘因’为异熟因,所生之果即称异熟生。参阅‘异熟果’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