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二十五划)21
    【无所有处定】四无色定之一,又作少处定。此定超越识无边处定,与无所有相应,即思惟无所有之相而安住之。见‘四无色定’条。

    【无性】指诸法无存在的实体。性者体之意。一切诸法因缘和合而生,因缘离散则灭,无有实体,故称无性。此复有下列三解:一、与‘无自性’同义。《成唯识论》卷九载: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颂曰:‘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二、唯识宗所立五种性的第五种。指不具三乘无漏种子的有情。全称无性有情。又作无有出世功德种性、人天乘性、无种性。以其唯具人天有漏种子,故不起出世无漏之智以解脱生死,而永远沉沦六道不能出离。然彼能修人间之善业,遂得人天之善果,此即所谓‘无性阐提’。三、为印度十大论师时代著名的论师,生卒年代不详,曾为无著的《摄大乘论》作注释,称为《摄大乘论释》,十卷,唐代玄奘三藏译。论释中曾引用陈那《掌中论》文字,故判断为陈那的后辈。

    【无表色】指受戒时,以强盛之身口表业为缘,满身四大制造之一种色体也。此色体有防非止恶的功能,恒防止身口之过非,故以之为戒体,其物体外相不显,故名无表。又为由身内地水火风之四大而生者,故名为色。是非如他色有物质,有障碍,然由四大之色法而生,故摄于色法之中。此乃小乘有部宗之义。大乘唯论宗以之为第八阿赖耶识所有之思种子别作用,摄之于心法。此无表色有善恶,善性之无表色,有招乐果之业道功能,又有念念倍增之防非止恶功能。恶性之无表色,有招苦果之业道功能,又有念念倍增之防善止善功能。《俱舍论》卷一曰:‘无表虽以色业为性,如有表业,而非表示令他了知,故名无表。’

    【无表思】唯论宗之说。受戒之时,以第六识思心所隆盛之势力,于第八识熏其种子,此思心所之种子有防非止恶的功能,故以之为戒体。此戒体于外相无表示,故名无表思,顺小乘有部之义,名为无表色,彼宗以无表之戒体为色法故。

    【无表业】业体有表业无表业二种,旧云作业无作业。小乘有部以二业皆以实之色性为体,故复名之曰表色无表色,成实宗以为以非色非心为体,大乘法相宗以为以心法为体,而假名曰表色无表色。

    【无垢识】阿赖耶识异名之一。此识有染净二分,从有漏种而生者,是染第八识;从无漏种而生者,是净第八识,阿赖耶识转染成净,体性无垢,名无垢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