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主张缘起,认为‘诸法无我。但又承认业力与轮回。到了部派佛教时代,许多部派建立了不同名称的‘我’,做为业力寄托及轮回的主体。犊子部及其支派的‘补特伽罗’,就是其中之一。补特伽罗有下列三种特征:一、是轮回的主体:在《异部宗轮论》中,说犊子部认为:‘诸法若离补特伽罗,无从前世转至后世,依补特迦罗,可说有转移。’二、是记忆的主体:如《大毗婆沙论》卷十一谓:‘犊子部说,我许有我,可能忆念本所作事,先自领纳今自忆故。’是认识的主体:是六识之所依,如《大乘成业论》谓:‘我体实有,与六识为所依止。’照以上所说,补特伽罗和外道的‘神我’就无所差别了。故犊子部被认为是‘附佛法外道’。所以《大毗婆沙论》和《俱舍论》中都立了《破我品》。
【义寻思观】为唯识宗修行,第二加行位所修的四种观法之一。义者,依名而诠诸法之体相,如山河大地,人牛马羊,十二处、十八界等,这些色、心诸法,皆是因缘和合、一时假有,亦即是唯识所变,虚幻不实,由此推求寻思,谓之义寻思观。参阅‘四寻思观’条。
【暖位】此为修唯识行的四加行位之一。《成唯识论》曰:‘依明得定,发下寻思,观无所取,立为暖位。’明得定中的明,指的是无漏慧。在此位中,始观名、义、自性、分别四法,都是有情心识所变,假名施设,非有自性,离识即不可得,以此伏断所取之境。参阅‘四加行位’条。
【愧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善心所之一。愧者廉耻之心,做了坏事无颜见人曰愧。《成唯识论》曰:‘云何为愧,依世间力,轻拒暴恶为性,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愧和惭一样,可以止息恶行。见《成唯识论》卷六。
【嫉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小随烦恼心所之一.嫉者妒忌,他人荣盛,我怀忧戚,如妾妇之固宠,政敌之倾轧。《成唯识论》曰:‘云何为嫉,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戚为业,谓嫉妒者闻见他荣深怀忧戚。’见《成唯识论》卷六。
【势速】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之一。一切因缘和合的有为法,生灭变化,迅速流转,刹那不住,假立势速之名。《百法直解》曰:‘势速者,依于色心诸法迁流不暂停住假立。’而《百法纂释》中谓:‘言势速者,谓有为法游行迅疾之义,如日月往来,无情变坏,有情迁谢,自少而壮,壮而老,心念生灭,鸟之飞,兽之走,月运电奔,皆此所摄故。’有为法的生灭现象,其变化迁流非常迅速,而立势速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