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者。直示诸佛众生平等。佛性本真德用也。三世诸佛所同证。十方菩萨所同修。大千圣众所同尊。法界众生所同具也。
释迦如来。初成正觉。欲明所修之因。所证之果。欲使人人同修同证。故现千丈卢舍那身演说。文殊菩萨与阿难海于铁围山间结集。对上中下根。分为三部。上部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中部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部有十万偈。四十八品。皆自一音所演。随类各解。为上根闻此。称性遍周。刹说尘说。炽然无间。则大千刹尘未足究尽。犹以多数号之尔。中根闻此。惟悟当会之经。未极刹尘之说。故偈品稍寡。下根闻此。意局言诠。见存限量。故惟得十万偈。四十八品。传来未备。今经止四万五千偈。三十九品。在昔结集之后。秘于龙宫。龙树菩萨。运神海藏。观前二部。渺若渊海。非人世所及。乃诵后部归于五天。爰布中夏。虽丰文博义。理穷法界。事极刹尘。皆为发明当人自性故有之德。
盖大方广体。物物圆成。但局于识情。故束之令小。佛华严行。人人本具。但汩于尘劳。故失其华严。此经不离识情。示现智海。即诸尘劳。繁兴妙用。一念圆证。则大方广体。佛华严行。当处现前。不从他得。信谓自性固有矣。则诠指之要。不可不究也。
此经所诠。以毗卢法身为体。以文殊妙智为用。依智断习。则普贤妙行为因。习尽智圆。则补处弥勒为果。一藏体要。不离此四。故以毗卢为教主。所以立体也。以文殊为信首。所以起用也。以普贤发行。所以示因也。自十信而始。五位而终。乃见弥勒。所以示果也。然体用因果。必依毗卢文殊普贤弥勒。何也。
梵语毗卢舍那。此云光明遍照。在佛为清净法身。在人为本觉妙性。华严以此为体者。直欲众生见妙性而证法身也。梵语文殊师利。此云妙德。在佛为普光大智。在人为观察妙心。华严以此为用者。直欲众生明妙心而证大智也。普贤者。德无不遍曰普。佑上利下曰贤。在佛为真净妙行。在人为尘劳业用。华严以此为因者。直欲众生翻尘劳而成妙行也。梵语弥勒。此云慈氏。在佛为补处之主。在人为数取之身。华严以此为果者。直欲众生离数取而趣补处也。然则华严体用因果。诸佛众生则一。但诸佛合觉。众生合尘。故有间耳。苟于此经。一念反照。灭尘合觉。则革凡入圣信犹反掌。而自己毗卢文殊普贤弥勒。当处圆现。所谓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信不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