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疏笔削记会阅卷第一 大乘起信论疏笔削记会阅卷第一9
    △三正造诸论。(二)初广论。二略论初广论。

    造广论于当时。遐益群品。

    《记》广论者。谓甘蔗论。释中本楞伽经。义味丰美。故立斯称。又造一心遍满论。融俗归真论。真如三昧论等。一百余部。如来灭度。方六百载。人根稍利。堪受广说。故云当时。遐。远。群。众。品。类也。即普该众类。远及未来。凡是当机。皆获斯利。故云遐益群品。

    △二略论。(三)初出所以。二正造论。三彰功益初出所以。

    既文多义邈。非浅识所窥。

    《记》既者。巳也。即印前之词。文多。诸甘蔗论六百卷。或云一百卷。此方无本。难定是非。邈。远也。文句既多。义又深远。后代虽有圆顿根性。心力劣者。于此文义广博之论。不能备览。非谓一向权小之机。名为浅识。以此略论。正为大乘顿根。令悟入故。故下文云。自有众生。复以广论文多为烦。心乐总持。少文而摄多义。能取解者。又云。为欲解释如来根本之义。令诸众生。正解不谬故。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于摩诃衍法。堪任不退信故等。斯则正为大乘信解位人而作因缘。反知于此广中。但无心力。名为浅识。

    △二正造论。

    悲末叶之迷伦。又造斯论。

    《记》悲。谓菩萨造论之心。菩萨发心。体有三种。谓大悲。大智。大愿。悲则度生。智则求证。愿则总摄。今为拔众生苦与究竟乐而造斯论。故须悲也。下论云。所谓为令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非求世间名利恭敬故。末叶。约时。迷伦。约类。以佛灭后二千五百年去。解脱。智慧。多闻。禅定。俱不牢固。但随迷见。唯起诤论。如斯类也。诚堪愍之故造此论。令其悟入。叶。世也。伦。类也。

    △三彰功益。

    可谓义丰文约。解行俱兼。中下之流。因兹悟入者矣。

    《记》文有二。初。略能含广。可谓者。印叹之词。论唯一轴。二十四纸。故云文约。约略也。所诠之法。义备河沙。故云义丰。丰。多也。斯则摄尽十方三世诸佛法藏。故下文云。诸佛甚深广大义。我今随顺总持说。又云。如是摩诃衍诸佛秘藏。我巳总说。解行等者。解。即立义解释二分所诠。令生解故。行。即修行信心及劝修利益所诠。令起行故。又云。于真如法中。深解现前。所修离相。又云。知心妄动。无前境界。修远离法等。俱即是兼。义意无别。解行两足。故曰俱兼。亦可俱则具于解行。兼则解中有行。行中有解。目足更资。方到清凉池尔。中下。二。巧被根缘。谓中根巳下之类。皆由此论开示而得悟入佛之知见。若约位说。悟当信解。入当行证。若依天台。兼于开示。总对圆教四十位人。即住行向地。如次以配开示悟入也。今以深该浅。故云悟入。然此中下之言。非谓对大指小。名为中下。以大乘圆顿之根。自有上中下别。今是圆根之中下也。如圆觉经三根之义。正同于此。今言中下悟入。以让上根。广论被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