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之道10
有如练弓之人,初学之时很少射中,继续不断地练习,渐渐才有中鹄之望。又如水流,流啊!流啊!流到最后才进入大海一样。修道只要不中途停止,必有得悟的一天。
——般泥洹经
一如前述,睁开眼睛,到处都是教法。同样地,觉悟的机缘随时随地都可以出现。
供香的时候,明白香气的飘散,似有若无、似无若有,乃至无来亦无去的情形。有人竟亦由此而入悟。
走路时脚踩到荆棘,疼浦之余,不是本来的定心感觉到疼痛,而是先接触到缘,才引起疼痛的心。须知同一颗心,纷乱时是丑陋与烦恼,修持时便成为无上的觉悟。由此而入悟的,也大有人在。
欲望炽盛的人,须思惟自己的欲心,能明白欲之薪也可以成为智慧的火。终于也有入悟的先例。
致力于使心平静,心如平静,则世间的大地皆能安宁。听到如此的教法,明白世间的差别心是由于见解所产生,也有人依此而入悟。
——首楞严经
第三节信仰之道
(一)归依佛、教法和教团的僧众,才能称为佛教的信徒。佛教徒须具备下面述说的:戒律、信仰、布施和智慧。
不强取生物的性命、不做窃盗、不犯邪恶的爱欲、不说谎言、不喝酒,能信守这五项,就是信徒的戒律。
相信佛的智慧,这就是信徒的信仰。远离贪心和吝惜心,经常喜好施惠与人,这就是信徒的布施;更进一层,明白因与缘的道理,了解事物都是有变迁的道理,这就是信徒的智慧。
向东方歪斜的树木,有一天倒下去,必定向东方倾倒。平生经常聆听佛的教法,信心深厚的人,有一天临命终时,往生佛的国度,将是必然的。
——巴利本相应部五五·二一·二二
(二)佛教的信徒,就是相信佛、教法和教团的僧众。
佛是开了觉悟,救度一切人类而称为佛;教法是佛所说的义理;教团是依据教法正当修行的和合团体。
——巴利本增支部五·三二
佛、教法、僧团这三项,虽说是三种,但不是各别分离的。因为教法是由佛所说,又由教团去实践教法,所以三种原本是一体。
因此,相信教法和僧团,当然也信仰佛;如能信仰佛,当然也相信教法和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