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分-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 正宗分-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28
    《解》然法身无成[无]不成。不应论劫。报身因圆果满名成。应身为物示生名成。皆可论劫。

    (讲)此约事论三身。佛有三身。法身是本有。报应属修成。法身无相。故无成与不成。不应论劫。报身因圆果满名成者。依始觉智修因。以智断惑。见思粗惑先断。从真出假。修二利行。断尘沙惑。修中道观。断无明惑。此别教意。若一断一切断。此圆教意。惑净智圆始本合一。得根本智。成自受用报身。依根本智。起后得智。成他受用报身。故可名成。亦得论劫。

    应身为物示生名成者。应身。乃应众生机而示现。众生机缘未熟。佛不出世。物字指众生言。若众生机缘成熟。佛即示现八相成道。故可名成。亦得论劫。

    《解》又。法身因修德显。亦可论成论劫。报身别无新得。应身如月印川。亦无成(与)不成。不应论劫。

    (讲)此约理论三身。与上文互显。文法妙极。法身因修德显者。法身。是三德中第一德。虽然本具。必因修德方显。修德是三德中。第二般若德。第三解脱德。法身虽然人人本有。若不假般若智德。解脱断德。法身之性德。终不能显。如金矿虽具真金。若无人知。不开采煆炼。金终不显。必由了缘二因之功。正因方显。故亦可论成论劫。

    报身别无新得者。报身虽属修成。以智断惑。惑净智圆。法身显现。譬如磨镜。垢尽明生。别无新得。但狂心若歇。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非从外得也。

    应身如月印川者。应身。随机应现。如一月在天。影印百川。古云。千江有水千江月。千月还是一月摄。应身不出法身。并上报身。由法垂报。既法身无成不成。不应论劫。则报应亦然。

    弥陀成佛以来。于今十劫。梵语劫波。此云时分。有小中大三种。人寿从十岁。过一百年增一岁。如是递增。增到八万四千岁。以后过一百年减一岁。如是递减。减至十岁。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成住坏空四中劫。为一大劫。合有八十小劫。此约世界成坏为一劫。弥陀成佛至今。已经十劫。当依唐译。是十大劫也。种种教化成就。故声闻弟子。诸菩萨众。无量无边。一生补处菩萨。其数甚多。

    《解》[但]诸佛成道。各有本迹。本地并不可测。且约极乐示成之迹而言。即是三身。一成一切成。亦是非成非不成而论成也。

    (讲)十方诸佛成道。各各皆有本迹。本者。最初成等正觉为本。迹者。令生应化事迹为迹。如法华经。如来寿量品。释迦自谓。尘点劫前。早已成佛。此本也。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此迹也。弥勒是补处菩萨。尚不能测。一佛如是。佛佛皆然。故曰本地并不可测。今弥陀。且约极乐示现成佛之迹而言。非约本地而论。即上文所谓。一成一切成。亦即是三身。非成非不成而论成。此非偏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