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经正宗分定善义卷第三 观经正宗分定善义卷第三11
    十从了了下辩观成相。

    十一从华叶小者下至遍覆地上已来。正明叶叶有种种庄严。即有其六。一明华叶大小。二明华叶多少。三明叶间珠映多少。四明珠有千光。五明一一珠光变成宝盖。六明宝盖上照虚空下覆宝地。

    十二从释迦毗楞伽下至以为交饰已来。正明台上庄严之相。

    十三从于其台上下至妙宝珠以为映饰已来。正明幢上庄严之相。即有其四。一明台上自有四幢。二明幢之体量大小。三明幢上自有宝幔状似天宫。四明幢上自有众多宝珠辉光映饰。

    十四从一一宝珠下至施作佛事已来。正明珠光有不思议德用之相。即有其五。一明一一珠有多光。二明一一光各作异色。三明一一光色遍于宝土。四明光所至处各作异种庄严。五明或作金台珠网华云宝乐遍满十方。

    十五从是为下总结观名。十六从佛告阿难下至比丘愿力所成已来。正明华座得成所由。十七从若欲念彼佛者下至自见面像已来。正明重显观仪。如前次第住心。不得杂乱也。

    十八从此想成者下至生极乐世界已来。正明结观成相。即有二益。一明除罪益。二明得生益。十九从作是观者下至名为邪观已来。正明辨观邪正相。斯乃华依宝地。叶间奇珍。台莹四幢。光施佛事。上来虽有十九句不同。广明华座观竟。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想彼佛者,先当想像,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见像坐已,心眼得开,了了分明。见极乐国,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幔,弥覆其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见如此事,极令明了,如观掌中。”“见此事已,复当更想一大莲华,在佛左边,如前莲华,等无有异。复作一大莲华,在佛右边。想一观世音菩萨像,坐左华座,亦作金色,如前无异,想一大势至菩萨像,坐右华座。”“此想成时,佛菩萨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诸宝树。一一树下,亦有三莲华,诸莲华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彼国。”“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水流光明,及诸宝树,凫雁鸳鸯,皆说妙法。出定入定,?闻妙法,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与合者,名为粗想。见极乐世界。”“是为像想,名第八观。”“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