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经正宗分散善义卷第四 观经正宗分散善义卷第四10
    三从以此功德已下。正明回所修业向所求处。四从戒香熏修下至七宝池中已来。正明第九门中行者终时圣来迎接去时迟疾。即有其八。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弥陀与诸比丘众来。三明佛放金光照行者身。四明比丘持华来现。五明行者自见闻空声等赞。六明佛赞言汝深信佛语。随顺无疑故来迎汝。七明既蒙佛赞即见自坐华座。坐已华合。八明华既合已即入西方宝池之内。

    五从经于七日已下。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时节不同。六从华既敷已下至成罗汉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不同。即有其四。一明华开见佛。二明合掌赞佛。三明闻法得于初果。四明经半劫已方成罗汉。七从是名已下总结。上来虽有七句不同。广解中品中生竟。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经七日已,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辈生想,名第十五观。”

    次就中品下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七。一从中品下生已下。正明总举行名。辨定其位。即是世善上福凡夫人也。二从若有善男子下至行世仁慈已来。正明第五第六门中简机授法不同。即有其四。一明简机。二明孝养父母奉顺六亲。即合上初福第一第二句。三明此人性调柔善不简自他。见物遭苦起于慈敬。四正明此品之人不曾见闻佛法。亦不解悕求。但自行孝养也。应知。

    三从此人命欲终时下至四十八愿已来。正明第八门中临终遇逢佛法时节分齐。四从闻此事已下至极乐世界已来。正明第九门中得生之益去时迟疾也。五从生经七日者。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不开为异。六从遇观世音下至成罗汉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不同。即有其三。一明迳时已后得遇观音大势。二明既逢二圣得闻妙法。三明迳一小劫已后始悟罗汉也。七从是名已下总结。上来虽有七句不同。广解中品下生竟。

    赞云。中辈中行中根人一日斋戒处金莲。孝养父母教回向为说西方快乐因。佛与声闻众来取。直到弥陀华座边。百宝华笼经七日三品莲开证小真。

    上来虽有三位不同。总解中辈一门之义竟。

    △十六就下辈观善恶二行文前料简。即为十一门。一者总明告命。二者辨定其位。三者总举有缘生类。四者辨定三心以为正因。五者简机堪与不堪。六者明受苦乐二法不同。七者明修业时节延促有异。八者明回所修行向所求处。九者明临终时圣来迎接不同去时迟疾。十者明到彼华开迟疾不同。十一者明华开已后得益有异。上来虽有十一门不同。总料简下辈三位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