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见心
├不信心┬不信圣教
│└不信果报
└疑惑心┬疑圣教
└疑果报
制重业轻(以轻心破重戒得罪轻)┬有惭心
├无邪见心
├有信心─┬信圣教
│└信果报
└无疑惑心┬不疑圣教
└不疑果报
第二项约三性示相
约三性示相中分为三支┬一善心
├二不善心
└三无记心
第一支善心
▲资持云“初善心者、虽非粗恶、然是无知。结业乃轻、违制无别。”
▲事钞云“如僧祇中。知事闇于戒相、互用三宝物。随所违者、并结上罪。或见他厌生、与其死具。看俗杀生、教令早与、勿使苦恼。此并慈心造罪、而境违重。不以无知便开不犯、由是可学皆结根本。”资持释云“初明好心犯盗。或下次明慈心犯杀。不以下示犯所以。”已上皆见事钞记卷十四
第二支不善心
▲资持云“次不善心者、谓贪嗔痴三毒所起单复等分、鼓发七支故。”
▲“识知戒相、或复闇学。轻慢教网、毁訾佛语。如明了论述云。有四种粗恶意犯罪。一者浊重贪嗔痴心、二者不信业报、三者不异所受戒、四者轻慢佛语。故心而造、则得重果。以此文证。由无惭愧、初无改悔、是不善心。”资持释云“初通叙。上二句别举犯人学不学故、下二句合明心相。如下引示。四中、初是总相、摄一切故。浊重难显、且约三时无悔名上品心。下三别相、开痴心故。二是邪见心、三即放逸心、四即憍慢心。故下二句总示业报。以下钞家结示。无惭无愧即是不善始终二心、该前四种一一相兼。初无者古记云初犹都也。”已上皆见事钞记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