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境答问(人事篇)
    谈“善美”

    善是什么?

    师言:“善就是‘智慧’——智是‘分别智’,慧是‘平等慧’;有了智慧,就有了善和美。”

    又言:“善不能以威权行之;也就是不能用善心为名,把己意强加在别人身上。”

    慈悲和“善”的关系如何?

    师言:“光有慈悲而缺少智慧,有时也会生出毛病来的。最浅近的例子,像当前社会上常发生善心人被骗的事,如此,慈悲不仅未能达到善的理想,反而助长了骗徒的罪行。我们要在智慧中发挥慈悲,才是真正的善。

    有人问:“什么最美?什么最乐?”

    师言:“宁静最美,安定最乐!’这是习禅、修心、养性,最美好、怡悦,且最崇高的境界。”

    世界上真有圆满的完美的事吗?圆满是可以追求的吗?

    师言:“有始就有终,有生就有灭;物质、名利的追求既辛苦又徒劳,既无止境又无保障——从这些地方来看,世间没有什么圆满的事。然而,人性的圆满却是可以追求的。这是一个价值观的追求——因为人性、道德,都是我们可以修为、可以提升的。这使我们看到一种反求诸己的善美的境界,透过自我的修养和努力,我们可以追求到一份圆满的价值,一种完美的人生态度。”

    一位女孩残疾,偶为人讥,心境十分懊丧。

    师言:“为何不追求心灵的完美呢?奋斗的人生才有意义!要能经得起热、熬,生命的光亮才会出现。”

    有人问:“什么样的人最美?什么样的衣服穿在身上最漂亮?”

    师言:“最美的面孔是带着微笑,微笑是世界共通的语言,爱的表现。最漂亮、最有气质的衣服,是柔和忍辱衣。”

    谈“德行”

    什么是“德”呢?

    师言:“德是下功夫,是有志于道;德在心里而行诸于外的就称为“德相”,譬如走路、行仪……都可表现出一个人的“德相”来。德也因此是自我的教育,是内心的梳理、表现在外的行为的规矩。”

    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卧”如何才能合乎礼节?

    师言:“行,是走路。要步履平稳,举止端庄。所谓“行步如风”就是走路要如风吹云动般的清飘且稳重。

    住,是站姿。站时要挺胸直腰,不要东依西靠;也就是“住如松”的形态。

    坐的规矩是要“正坐如钟”,坐的像巨钟般的稳重。

    卧。是睡眠的姿势;卧要如弓。也就是‘吉祥卧’”。

    年轻的女孩问:“穿衣服怎样才好?”

    师言:“自然最好。衣服可以保护我们的身体,也可以表现我们的气质;什么身份,什么年纪,什么情境,都要合乎自然的穿著才好。”

    又言:“穿衣要顺其自然才美;很牵强的,不自然的,也就不美了。”

    某大学社团负责人来访,寻问什么叫做“造口业”?

    师言:“我们所说的话句句皆实话,所说的事,句句负责任,就称做‘正语’。反之则造口业。开口动舌无不是业,欲不造业,则必须以无漏智慧来摄受口业。玩笑话语,或是取笑别人,也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因果啊——”

    又言:“和与敬是修行最重要的事,所以身形不可违背了生活动作。对人粗声粗气,妄言、绮语、两舌,这都是在声中造业,也就是造了口业。”

    为什么人对熟人比对生人,反而显得礼貌不周?

    师言:“有些人不熟识对方时,大家都彼此客客气气相待,讲究客套与礼节,并且和乐相处;等到彼此相处日久,熟悉对方后,就‘熟不过礼’,不再讲求礼节了。所以有人说:‘恨由爱起’。最初大家彼此客气时,能够相敬、相爱,等到熟识对方,讲究客套的礼节渐失时,就会生起一分怨恨之心。我们要保持最初相识时的那种客气态度,始终不渝,才是作人处世之道。”

    开放大陆探亲后,许多返乡同胞,看到当地的贫穷落后,而生分别心,言语行止常露骄态。

    师言:“我们回到大陆,要心存一分虔敬的平等观和道德观,不要去伤他们的心,也不要去刺他们的眼。那样清贫的生活,我们还不是曾经走过,难道大家都忘了吗?禁不住就自我炫耀,不但伤害了大陆的同胞,也将伤害了我们自己。”

    谈“生命”

    青年学者问:“佛家讲‘有漏皆苦’,生命既在成长,自然有所消逝。是不是凡是生命,本质上就与痛苦连在一起?”

    师言:“生与死本来是连在一起的。死,最痛苦的并不是死亡本身;死者已无痛苦,而是活着的人,每想到死,精神上一阵威胁的痛苦——死去的,并不只是肉体,还有爱别离苦;人生所爱的一切,都舍不得离开,而又不得不离,这是精神上最大的折磨。我们有生的那一天,就一定有死的那一刻。一般所说的苦,就苦在生与死当中的这一段人生。人生中的是是非非,是又象非,非又像是;明知云烟,总难免被眼前的人我是非牵动而烦恼。需知一旦我们生而为人,生命本身就是值得我们祝福的;应该学学林传钦这位小兄弟。人家问:‘你两条腿都给锯掉了,怎么办?’他说:‘我比脊椎受伤的人幸运得多。’你说他苦,他并不苦。”

    有会员问:“我们怎么来观看这个世界才好?”

    师言:“打个比方,一般人看世界,看到一花一草,是把它看在一张白纸上;真正的观者,在看到一花一草时,是把它看在玻璃上;这有什么不同呢?看在白纸上,看似一张画,但是就看不到一花一草的因缘,是隔开来,没有生命的、单独的观看。看在玻璃上,是透明的,一花一草与自然背景、天地万物仍然相互关连,处处都透着因缘和生趣;既是花草,但也不只是单独的花草而已了。”

    有位青年问:“人生的路,应选择平凡平淡的好,还是冒险激越的好?”

    师言:“宁取平淡。冒险应是迫不得已的作为,并非存心为冒险而冒险。”

    又言:“生命不过是广大宇宙中极微末的一点点而已;相对来看,什么才真是伟大高超的呢?怎样才算是激越呢?不如就平淡点,脚踏实地的做人做事。”

    谈“宽柔”

    一般人说:“理直气壮。”师言:“理直要气‘和’。”

    一般人说:“得理不饶人。”师言:“得理‘要’饶人。”

    若是“理直气壮”,会有什么问题呢?

    师言:“我们若认为自己有道理,什么都要争到赢,这样就太刚强了,太刚强就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睦。所谓‘得理不饶人’,我有道理就要跟你争到底的局面,因为执着于自己的理上,反而会使众生造业,这是错误的。要为众生考虑,行道时要使众生都能培养善业,因此需‘理直气和’。”

    又问:“理直气和”怎样说呢?

    师言:“人是需要爱的,太严则冲失了爱。有理的时候,气度更要宽和,才能圆融了‘爱’,烘托了‘理’;所以做人宜‘外和内正’。”

    弟子:“作人做事要怎样才能圆融?”

    师言:“圆就是圆满,待人处世要用圆的方法,不要用尖的方法。因为尖的会伤害到人,同时也会扎到别人的心。”

    一位师姊表示:“日常工作上常感到很伤心。”

    师言:“打开心门!如果门大开,任何人出出入入,直畅无碍;反之,门窄了,任何人出入都会碰到的。”

    有人刚进慈济,总会说:不知道要作什么?

    师言:“坐在那儿,起一分欢喜心,即是真功德。”

    有些人常会这样说:“师父,当我要发脾气时,想到您说的欢喜心,就会把气压下来,但却忍得好难过喔!”

    师言:“就是因为还有忍的心才会难过,若能培养时时欢喜

    的心,放大心胸去容纳一切,自然就会起清凉喜悦心,也就不需要忍得那么苦啊!这就是一步一步的修养,如同细水长流一般,再硬的脾气、再固执的心,也都会被你的这份柔和善顺所感化。”

    一位慈济委员请示:“每访问急难贫户,看他们慌然无助,不知应如何安慰之?”

    师言:“应先以柔和慈言爱语,温暖其无助惶恐的心神,再慢慢建立其宗教信仰,精神有所依止,方能应付眼前困厄。我们的工作不仅对苦难众生作实质上的帮忙,于精神上的舒解更为重要;救人急,救心更急。”

    什么叫做柔和谦虚的“菩萨仪容”?

    师言:“我们对贫困的众生,讲话语气要轻柔,态度要谦虚而亲切;贫困的众生,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物质而已,更需要爱。爱的表现,是在于形态上。所以,不能有傲慢的表现,对他们一定要温和亲切。”

    弟子请示:“如何才能宽容他人?”

    师言:“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也无我不信任之人,无不原谅之人。如果我们能俱足此‘三无’,则能使心理健康并正常发展,而自然会宽容人、爱人、信任人。”

    “谈缺失”

    有位委员,端出一杯茶,杯子稍有缺口,她说道:“师父真是抱歉,这杯子缺了—角……”

    师言:“除了那微小的一角之外,整个杯口不都还是圆的?每个人都有缺点,若不去计较缺点,则这个人就是很好的人。”

    有人问:“应如何对待犯错误的人?”

    师言:“我们该象佛陀对待罪恶众生一样,原谅他、怜悯他、帮助他;人性总有善因,犯错的人其实比被犯的人,更加痛苦。”

    做坏事的人,都会痛苦吗?

    师言:“做坏事的人,是‘自我地狱’里的囚徒。如果不承认他的苦痛,只有两种情况——

    一,是口硬,心里却很惶恐;这种人其实是内在极脆弱的人,他甚至不敢面对自己的痛苦。

    二,是精神不正常的人;这种人已经病得很深了,更需要社会治疗,需要爱。”

    积习未改,时常犯错的人,也该原谅吗?

    师言:“积习是一种长期不自觉的习惯,和预谋的犯罪不同,自应以更大的爱心和耐心来教育他,开导他。且说个故事吧:‘有位小徒弟,虽一心向佛,却总难改去他的毛病——偷;且由来已久,早成习惯。师父每回都原谅了他。某次,情况特别紧要,小徒弟竟又犯戒;众弟子无不愤慨,面陈师父,盼赶走小偷徒弟,否则大家耻与为伍,只得离去。师父回答:即使你们都走了,我也不能赶走他。因为你们都很注意修养,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唯独他,有毛病,到哪都不受欢迎,我怎能为留下你们而舍弃他呢?众弟子闻言,大受感动;小偷徒弟闻之,亦羞愧莫名,感激涕零!遂决心改过,终能自新。’”

    世界上什么人最快乐?师言:“能原谅人的人最快乐。当你原谅一个人的时候,当下心里面的烦苦也同时消失了。”

    谈“实践”

    有人请示,如何发心?师言:“发心要发在脚底上,走得正,站得稳;不是发在口中,只说不行。”

    有位青年学者来精舍小住,请示师父:“为何读书人常感苦闷?”

    师言:“大家都是知识分子,文字看得多,在事理无法圆融时自会苦闷,挣扎不已。此乃仅明理而不实践之故。如放宽心胸,该作的放手去作,该舍的毅然舍下,岂有时间浪费在无谓的苦闷中呢?”

    某社会工作者感叹世道日非,人心不古。

    师言:“不要去抱怨现在的世间怎么样了,人心彼此的感情怎么样了;倒是应该从这里生起一种很强的想法:因为现在的社会是这样子的,所以才更需要我们去做一些什么。譬如人有病的时候,才更显出好医生的重要……这些问题,正是激励我们非得去从事一番作为不可的力量,也是召唤我们该积极服务众生、实践理想的好机缘。”

    谈“做事”

    一对年轻夫妇趋前问道:“作事业应把持怎样的态度?”

    师言:“以诚以正。”

    又问:“但是在公司中常有很多的传言是非。”

    师言:“是非止于智者。如果没有是非及人事,也就不是凡夫的世界。”

    弟子:“凡夫在人我是非中常迷失自己怎么办?”

    师言:“凡夫被因果所转,轮转于他的果报中,痛了就一直钻在自己的痛苦中;而圣人却以他的一分平常心去转业,痛快!痛快!快快让自己的痛苦过去,业障也被心境转过去了。”

    一般人常把苦干与能干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是有所差别的。

    师言:“能干的人虽然能积极从事,但难免仍存有世俗的习性,能任劳却不能任怨;而苦干的人,不但尽其所能的发挥才干,最难能可贵的是能任劳又能任怨。”

    有人常为负担太重而困扰。师言:“不要担心负担多、责任重;能受天磨方铁汉,只要脚步站稳,力气是愈用愈大的。”

    人应该如何面对“休息”与“工作”呢?

    师言:“休息的意义,应该是换一个姿势,也可说是用另一种方式来工作;并非静静地坐着,全身不动。我们要多多利用人生,多一分活动,就能多成就一分工作。”

    国外回来的慈济委员在花莲静思精舍小住,随众弟子劳作,包装蜡烛。因蜡烛滑手,包装用之胶纸亦滑手,且每一包要装填数支蜡烛在内,每每不能圆满完成。师父见状即作示范,刹时而成。委员请示原理。

    师言:“作一件事,先要把心放在上面,手是随着心的意念而动。要细致的,专一的,层次分明的作去;勿需贪多,先用胶纸包贴好一个蜡烛,再慢慢往上推去,因蜡烛大小一致,即可循序完成。作事、修行,也是这样的。”

    静思精舍弟子在工作中,一时发现胶水用完了,有弟子向慈济功德会办公室借一瓶用过的胶水,师父路过得知此事。

    师言:“慈济功德会的经费,一分、一厘,都是万众会员的珍贵捐赠,是要为济世助贫用的,分毫都不可错用。如果临时要借用东西,如借胶水,就借一整瓶,过后尽快还一整瓶;事情清清楚楚,对会员才能交待。作事就是不能因事小而大意,分寸要精确的把握。”

    谈“本分”

    一位大学教师,鉴于目前教育事业愈来愈变质而伤感。

    师言:“从传统中国的礼教社会到现代功利主义的社会,师生对待的真义,都不外乎坦诚,尽本分而已。当今社会,师生关系变质,无非是附带的包袱太多、本分的掌握太少所致。”

    有人说,这是我的义务;也有人说,这是我的本分。“义务”与“本分”的差别究竟何在?

    师言:“在行事当中,常人觉得这是我的义务,所以不计代价去作了;如果换成这是我的本分来思考,也是不计代价的去作——然而义务是应然,本分是必然;义务有牵扯,是形式的约束;本分却是自然,是内容的充实。其间心里喜乐、个人觉知,自有不同。”

    一位就读某大学研究所的义工,惑于当前手段与目的不分的现实,请示:“手段重要还是目的重要?”

    师言:“要有过程,不要有手段;要有目标,不要有目的。”

    又言:“过程是本分和自然,手段是机巧与权变;目的有得失,目标,则是方向。”

    谈“责任”

    会员问:“年轻人看到社会上的不公不义,免不了要打抱不平、要伸张正义,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是否妥当?”

    师言:“要有一分‘静观’的智慧。抱不平,喊正义,会把事情变得更复杂,更混乱;许多不公不义都不是表象那样的简单,不能操之过急,一时冲动就去喊、去伸张,也许更加深了它的不公和不义。应力求自省,想想自己做了什么,能做什么?每一个人都该尽自己应尽的本分;要有责任感,甚于正义感。人人如此,这个社会就有可能更公平、更正义。”

    又问:“责任感与正义感分别何在?”

    师言:“责任感是对自己的要求,正义感是对别人的要求。责任感理性内省,是良知良能的自我奉献;正义感感性外铄,是快意是非的人我冲决。”

    凡人遇到不顺心的问题时,会生气,该怎么办?师言:“应该把握自己,及时反省。生气是对自己的失责,徒然自我消耗精神体力罢了,这是内在的破坏力量,扰乱了心性,也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慧力。人生要达到‘定’的境界,既要面对现实,又要不让现实影响我们心的澄宁。”

    谈“沟通”

    当前的交通这么混乱,毛病究竟出在哪里?

    师言:“如果人心能够好好沟通,车道上就能好好畅通了——可惜上上下下,每天都是你争我霸的,大家何尝有平静的心灵来互相沟通呢?”

    又言:“马路上东挖西补的,常常滞碍难行;没有长远的、完善的方法,交通问题自然也就时时交而不通了。”

    问:“什么是‘沟通’?如何与人沟通?不同习气、不同生活背景与知识程度的人,能否沟通?”

    师言:“以现实来说,观念、目标、习气相近的,比较容易沟通。但是起点仍在个人。要先能心思平静,先能倾听;先有了可以捐弃自己成见、虚心接受别人想法的胸襟和智慧,才有真正的沟通——故所谓沟通,不是要人家和我沟通,是自己如何去与人沟通的问题。要别人退一步,自己进一步,不是沟通,只是说服。”

    谈“改过”

    弟子:“我知道我有很多缺点,我会慢慢改啦!”

    师言:“你要慢慢改,那干脆不要改!人生无常,有多少时间可以慢慢消磨。”

    弟子:“师父,为什么其他作错事的人都不必改,老是我在改呢?”

    师言:“想要成佛的人就要改,不想成佛的人就可以多多与人计较!一念觉即佛,一念迷即凡夫。”

    或问:“听时思悟,境来思迷”应如何克制?

    师言:“应提起毅力、决心,立‘不二过’之志,随时惕励自己;有勇气即可精进。”

    d

    谈“贫病”

    为什么人生会有贫困?

    师言:“我用心追其根源,发现多数是由病而贫。只要有健康的身体就能工作,即可以平平静静过日子;如果遇到病苦,有时一个小康的家庭,就会因此渐渐被拖垮了。这也是看病功德第一的道理。”

    有问:“护理人才的重要性何在?为何要以白衣大士的精神为主导?”

    师言:“护理人才是医疗极重要的一环。人们生病时,七分身病,三分是心病;再好的医生和药物,仍需经过护理人员的关心照护,才算完成。因此,护士除要专业训练的精良外,还得焕发出观世音般的白衣大士精神——一分人伤我痛的慈悲和一分救苦救难的决心;表现在外的,是那种无限的温柔与关怀。

    谈“情爱”

    有位少女问男女之情,如何才好?

    师言:“要专,要规规矩矩。”

    又问:“专情、私情有何不同?”

    师言:“私情是占有,专情乃真诚;私情不择手段,专情宁见对方幸福。”

    某先生为情所苦,问:“人能断情否?”

    师言:“情实难断。菩萨道是觉有情,未尝断情;佛陀的爱透彻无比,亦未尝断情——私情私欲,使众生痛苦;只有大爱长情,才能使众生超脱痛苦。”

    现在的孩子受尽宠爱,仍觉不足,该怎么办?

    师言:“父母要制造机会让孩子亲自参与家里的工作;爱不要太溺,要多用智慧,多作启发和开导。倒是对外人,一般人或众生,应发挥为人父母的爱心去对待、关怀与付出;这样孩子才会慢慢了解到爱的真义。”

    有位社会工作者困惑地问:“曾见友人献身于社会服务,热心公益,而对自己家人却无暇照料。像这样爱尽天下人独忽略最爱自己之人,感觉上似乎不对吧?”

    师言:“不是‘似乎不对’,是真的不对。”

    有委员请示:“当一个人付出爱心帮助贫困的众生,应该存着什么样的心理?”

    师言:“不为任何代价、不为任何回报而付出,则能够得到更真、更善、更美的境界。”

    慈济某委员一家皆去法院见证,愿捐献器官。

    师言:“能看透爱与生命,无占有心,即是菩萨爱。”

    弟子问:“哪处方有永恒的爱?”

    师言:“当向虔敬里寻,当向最初里寻,当向宗教里寻。”

    谈“婆媳”

    有媳妇对师父说:“我对婆婆已经够好了,但是她仍对我不好。”

    师言:“婆婆对你不好是她的事,但是对婆婆好是你的本分事。要知道你的一举一动,晚辈都在看着、学着。既然对婆婆已经好到九十九分,只差那一分,那就给她满分吧!”

    公婆应该如何看待媳妇?

    师言:“子女结婚,不是出嫁一个女儿,是多了一个儿子;不是娶进一位媳妇,是多了一个女儿。”

    会员请示婆媳相处之道。

    师言:“对公婆好,使他心情好不生病,就是为人子媳的福;不顺公婆惹他生气生病,照顾看护哪样少得了你?要互相祝福关怀。到市场买菜,不要只想到孩子喜欢吃的东西,而没想到婆婆喜欢吃什么。凡事要有一分恭敬心。”

    谈“育亲”

    弟子:“要怎样管教孩子才算恰当?”

    师言:“生养子女就如同种树苗。树苗植入土里刻意加太多的水和养分,根会很快腐烂,因为大自然本来就有充分的水和阳光、空气,自然会培育它。孩子也是一样,父母生他,即是天地养育长大的;过分溺爱孩子,反而害了他。”

    常有父母为孩子吵架而烦恼。

    师言:“那只是一种游戏;是孩子们社会经验的开始,他们并不一定认为是在吵架。父母不必去加重这种意识。”

    孩子不乖,不读书怎么办?

    师言:“其实,父母对孩子只有义务,只能尽责任,没有权利;要多为孩子种福,以母亲的心怀来爱众生,以菩萨的智慧来教育子女,不要太为子女操心,这样无形中会加重他的业。”

    有年轻女子因恋爱受家长阻挠,颇多波折后,男方另娶,少女心意憔悴,顿思出家;家长虽懊悔,却难以劝说。乃领见师父,请开导。

    师言:“出家是一辈子的事,和女孩子出嫁一样,都要非常非常的慎重。出嫁,不该是激情、冲动的决定;出家,尤其是清静澄明的坚定抉择。然而出嫁是走入另一个家庭;出家则走入了如来家,要挑起如来的家业;这如来家业等于是挑起普天下的众生啊——和在家人可全然不同了。这个承担既重又远,万一承受不起,不是更苦吗?要仔细想清楚,不要在感情波折、烦恼不安的时候下这个决定。”

    又对家长言:“培养子女是家长的责任,但不能施以权威;不能因为是家长,就要子女处处都得从自己的意——这样的爱,太苦太严,连爱本身都受了伤,岂不失去了痛惜子女的本意。”

    有位医学教授,认为看病功德第一,所以儿子考大学,一定要儿子填医学院为第一志愿,儿子志不在此,不愿照填,父亲吩咐家人一定要盯着儿子这样填写。

    师言:“固然我们知道医生的功德很大,父母也希望儿子走最好的路,是善意的;然而为人父母,还是以开导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兴趣较好,不能以指令强加在子女身上,反倒苦了孩子。虽然是以善意出发,却不一定就能结出好的果实。父母应以宽柔的心胸、智慧的眼光看待子女,让子女走他愿走、能走的路,才好。”

    新春三愿

    新春到来,会员探问师父的新春愿望。

    师父的三个愿望是:

    一——不求事事如意,只求有充分的勇气面对现实;

    二——不祈求身体健康,只希望时时有一股智慧充足的精神、一分不转退的爱心;

    三——不希望减轻负担,只要求有更大的力量,来担当在这个世间所该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