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分6
僧:是梵语僧伽,今略但称僧,译为和合众,有理和、事和二义。同证无为解脱名理和。事和有六:1身和同住,2口和无诤,3意和同悦,4见和同解,5戒和同修,6利和同均,具此六和方可称僧,凡为僧者当顾名思义。
千二百五十人俱:佛成道后,初于鹿苑度五比丘为五人(五比丘如玄义中释),次度耶舍长者子及其友等五十人(耶舍是波罗奈国,毗舍离城俱梨长者之子,故云长者子),共五十五人。其次于木瓜林,度优楼频螺迦叶师徒共五百人,于象头山度伽耶迦叶,于希连河度那提迦叶师徒合五百人,计一千五十五人(迦叶是姓,优楼频螺译为木瓜林,伽耶译为象头山,那提译为河,即希连河,此三兄弟,长在木瓜林修道,次在象山,三在希连河,皆是司火外道,各依住处立名。在世尊成道后三年度)。次度舍利弗目犍连等师徒共二百人,总计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舍利弗与目犍连,先是婆罗门教,册阇耶的弟子,遇马胜比丘而得归依佛陀),今但举千二百五十人,是标大数略零数也。问:然佛所度之众无量,在讲此经时,亦非只此少数,何独举此?答:1这是举最先归投佛陀故,2常随不离故,特以标出。俱是一同聚会的意思。
己初明类标数竟
己二表位叹德
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
【消文】上文所举出千二百五十人,非是小果声闻,都是证到四果的大阿罗汉,他们的人品、道学,是众人所公认知道的。
【释义】大阿罗汉是表位,众所知识是叹德。皆是:谓以上举出千二百五十人,无一不是大阿罗汉。大者,拣别小之义(初果须陀洹,此云预流,预入圣人之流,二果须陀含,此云一往来,以欲界九品思惑,只断前六品,还有三品未断,尚须一往天上一来人间受生故。三果阿那含,此云不来,欲界九品思惑断尽,已不必再来欲界受生故。四果阿罗汉,此云无生,已免来三界受生故。欲证四果须进断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每地九品共断八九七十二品思惑,统前欲界九品共八十一品;与三界见惑八十八使,完全断尽,方能证得四果。因见思烦恼是三界生死之根本,今已断尽故不来三界受生也)。
大:自初果至四果皆名声闻,是以闻佛说四谛声教入道故名。今此等非初、二、三果者,皆是已证最上之四果阿罗汉,乃声闻众中之极果故云大。又有定性阿罗汉,回心阿罗汉之别,若抱守真空,耽寂灭乐,得小为足者,名为定性是小。若回小向大,发菩提心,不求私利者,名为回心称大。今专指回心一类故以大称之。复有三种罗汉:1慧解脱(修性念处,直缘真理,但证无学得灭尽定),2俱解脱(修共念处,带事兼修,得灭尽定,具三明八解脱),3无疑解脱(修缘念处,缘佛三藏法,乃至四韦陀典世间文字等,一切通达无疑),现在所指皆是无疑解脱,乃名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