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三结成。
是则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
渐次三位已竟。
子二干慧一位。此位分明束前渐次中所含十信总成一位。而孤山说合十信为干慧理在不疑。但亦有圆满成就之意。旧注非之者。只因彼见通教干慧名同。务欲同之。不知此名若同通教。余名当同别教。今余位既皆借别名圆。此位亦应借通名圆。何得名实皆同于通教乎。当知通教干慧在于信前。但对五品。此圆干慧乃在信后。圆收十信。岂惟于文为顺。而实于理大通也。分三。丑一不受后有。
阿难。是善男子欲爱干枯。根境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
此科束前七信而显其圆满成就也。由前心无贪淫。故至此而欲爱干枯。盖前位但得身心俱断。此则复将断性亦无。故曰干枯。是欲界生缘迥不相及也。由前六用不行。故至此而根境不偶。盖前位但得六尘初泯。此则复至心境绝待。故曰不偶。盖根尘双绝。种现俱销。是三界生缘迥不相及也。末二句正明不受后有也。现前残质。果缚仅存也。不复续生。子缚永绝也。盖续生以根境为因。欲爱为缘。干枯不偶。则因缘双绝。果报无托。不受后有复何疑哉。此显实分段身已尽。无界内系缚也。问。菩萨不取涅槃。何言不受后有。答。此言不受业缚之后有。非如罗汉并无悲愿自在之妙身也。问。此与前永无相生相杀等何异。答。大不同也。彼但且免生杀酬偿恶报而已。善净生缘尚未绝也。观下净报犹云父母肉身。盖可验矣。此则二十五有无复生缘。无复业牵之身。但随悲愿自在去住自在受生而已。旧注强以抑同五品。故不得不以彼而滥此耳。况在根境不偶之后。显是七信。顾乃执言名义虽同。粗细有异。岂有名义全同而犹分粗细者乎。甚非的确之论也。
丑二定名干慧。
执心虚明。纯是智慧。慧性明圆。蓥十方界。干有其慧。名干慧地。
此科束后三信而显其圆满成就也。执心。岳师谓即人法二执之心是也。若尔。岂合在十信前耶。由前身心快然等。故至此则二执惑尽双空智纯也。由前国土皎然等。故至此则慧体圆明。而照用遍界也。由前佛理全现。故至此则成就慧身。不由他悟也。末二句遂以结成干慧之名。释义在下科中。
丑三出其所以。
欲习初干。未与如来法流水接。
现种习三。习气最细。今言欲习初乾者。谓欲爱最细习气即断性也。初得干枯也。而未得如来真如法流之水以润之。故曰干有其慧也。入初住分真。则与真如法流水接矣。又说结名。元承多义。而释义单约欲言。似偏缺也。或可欲作欲爱。习作二执习气。干。即尽也。详之。此位分明相似等觉金刚心中初干慧地。而名亦相同。益可见也。通论三渐次位。第一位名字位中初向观行。第二位合五品。及前五信。第三位后五信耳。然此信等诸位皆依天台圆位。非取别教。又经文但分三渐。本不曾分信等。今因有三了简。故须指明。一者显后非信。以经文于此位后别有十信。名借常途义开初住。却将常途十信暗含三渐次中。若不分明释出。鲜有不将后信滥于常途如旧注所云也。二者显牒圆通。此三渐位。但是重束圆通助正始末。以为后位。初心方便。然圆通历证三空。实居十信。若不此处指明。人见经文后有十信。将屈圆通堕于观行。因兹所以一一指明也。旧注错乱。惟孤山说干慧合十信为是。然亦不说三渐中已含十信。干慧合之。前别后总成四位耳。干慧一位已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