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三十五(经文卷九之一) (经文卷九之一)8
    子二结属色界。

    阿难。是十八天。独行无交。未尽形累。自此已还。名为色界。

    孤山曰。独行无交。俱无情欲故。未尽形累。尚有色质故。○又上句明所离。下句明所住。自此以还者。自色究竟天以下直至梵众同一色界矣。四禅已竟。

    癸三四空。温陵曰。自此而上。明无色界四天也。无色者。无业果色。有定果色。依正皆然。乃灭身归无舍厌天人杂处。其类不一。皆无色蕴也。四天皆依偏空修进。初厌色依空。二厌空依识。三色空识三都灭。而依识性。四依识性以灭穷研。而不得真灭。是皆有为增上善果。未出轮回。不成圣道者也。○此中尽色趣空凡夫。是其正居。定性声闻寄居。而异计外道杂处也。分五科。子一标歧除圣。

    复次阿难。从是有顶色边际中。其间复有二种歧路。若于舍心发明智慧。慧光圆通。便出尘界。成阿罗汉。入菩萨乘。如是一类。名为回心大阿罗汉。

    温陵曰。色竟天居有色顶。与无色邻。名色边际。四禅皆依舍念修定。此言舍心。指有顶因心也。吴兴曰。色究竟天第三果人根有利钝。故分二路。其利根者。发无漏智。断尽修惑。即出三界。其钝根者。复由定心。欣上厌下。生无色界。○智慧即人空智。思惑尽而空智满。名慧光圆通。成阿罗汉。即出三界。入菩萨乘。则复离单空。下结回心有二意。一约回心罗汉。则回其欣上厌下之心而顿出三界。二约回心菩萨。则回其舍大取小之心而速入大乘。然此之一类。元是不定性人而又根利者也。反显定性而又钝根者方入四空耳。此亦顺序而谈。故就便直约色究竟人说其入四空天。其实凡夫广果外道无想俱与空邻。俱可上入四天。请观后出坠圣凡。其意可见。

    子二正列四天。分四。丑一空无边处天。

    若在舍心。舍厌成就。觉身为碍。销碍入空。如是一类。名为空处。

    首二句蹑前天。次二句明本天。温陵曰。厌己形碍。坚修空观。灭身归无。即厌色依空者也。名空处定。故报生空处也。长水曰。舍心有二。一者。若于有顶用无漏道断惑入空。即乐定那含也。二者。若于广果用有漏道伏惑入空。即凡夫外道也。

    丑二识无边处天。

    诸碍既销。无碍无灭。其中惟留阿赖耶识。全于末那半分微细。如是一类。名为识处。

    首句蹑前天果相。次句以下。即本天功行果相。温陵曰。诸碍既销而无。则不依于色。无碍之无亦灭。则不依于空。惟留阿赖末那。即厌空依识者也。名识处定。故报生识处。赖耶第八识。末那第七识也。而末那所缘色空识三。此位厌色空而依识。则色空粗缘已无。故惟全半分微细也。○问。按唯识。末那不缘外境。但内执八识见分为我。环师何谓亦缘色空。答。七缘色空。固无此理。但既内执赖耶为我。亦任运外执色为他。所以色空若在。全分末那俱在。今色空既尽。故惟半分末那入微细也。问。末那赖耶罗汉未了。凡外那含何以知之。答。此自如来明眼了见与之作名。非许彼知也。在彼固自以为离色空即性真也。迷同无想。法华云。众生住于诸地。惟有如来如实知之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