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 第五九卷
    第五九卷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九八页,「乙九、彼果断分」。

    第五九卷

    本论的作者无著菩萨,把大乘的因果分成十科,这十科当中,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是分成三个重点:第一个是甚深见,第二个是广大行,第三个是究竟果。这个「甚深见」是讲前面的二科──「所知依」跟「所知相」,它的重点是在说明大乘的缘起,从大乘的角度来观察生命的缘起,说明「万法唯识」的道理,说宇宙的万法是我们一念心识所变现的,离开了心识就无有少法可得。这样的缘起论,简单的说就是「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我们从缘起的角度来说:就是说你刚开始起了一个恶念,或者是贪欲、或者是瞋恚,这个恶念在心中一次一次的造作,就会累积很多的种子,这个种子成熟以后,就变现三恶道的果报让我们来受用,这叫做「心生则种种法生」。反过来从还灭的角度,当我们忏悔、对治,哦,这个恶念慢慢慢慢消失了,这个时候三恶道的果报也慢慢消失了。所以说从缘起的角度,你应该要清楚外在的世界,是我们内心的世界所变现出来的,这是一个菩萨道的修学者,必须要这样子来观察生命。从这样一个万法唯识的道理,菩萨生起了二种的功德力:第一个是誓愿力,第二个是观照力。这誓愿力就是说,我们在行菩萨道之前,你刚开始要发愿,要发清净愿,你应该要设定一个生命的目标。我们都知道,每一个行为都会有一个结果,但是这个结果出现的时候,不一定是你要的,所以我们必须要设定目标。我们以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四十岁!四十岁之前当然受过去的影响,但是四十岁以后,你就深受今生的影响。我们可以这样子讲,在四十岁之前,你对生命不满意──你对正报的身心世界不满意、你对外在的环境不满意,那表示你前生根本没有设定目标,你就是跟着感觉走。如果你四十岁以后,你对你的生命还是不满意,那表示你今生也没有设定目标,虽然你修习了很多善法,但是你不知道你要什么!所以「万法唯识」的意思就是说,生命是可以由你的内心来创造的,过去不等于未来;但是你没有设定目标的时候,你就会深受过去等流习性的影响,一个人没有设定目标,你就很难从过去当中跳脱出来,你就是活在过去。所以菩萨道是先发愿,然后这个功德才出现;不是说这个功德出现了,我们才发愿,不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了解到生命是由内心所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未来希望变成一个什么样的生命?我希望到净土去,在那个地方悟无生忍,然后回入娑婆成就佛道,这些你都必须要做好你生命的规划。就是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第一个你要真正的发起清净的愿力;第二个,你应该要生起观照力。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我们身口意有过失,要随时用观照力来调整自己。在本论当中的观照,主要有二个:第一个是遍计本空,第二个是依他如幻。这个遍计本空是观察一切法的本性是毕竟空,一切法的本性没有真实的我相跟法相可得,我们讲我空、法空的真如。虽然本性是空,但是因果丝毫不爽,我们的每一个行为的造作,都会招感一种果报,所以古人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所以我们从空观当中,来消灭心中的执着,从因缘观的假观当中,来启发我们自己的愿力,积功累德成就种种的功德庄严。所以说我们在菩萨的「甚深见」当中,我们成就了菩萨的二大根本──誓愿力跟观照力,这二个就是所谓的菩萨种姓。从甚深见开始以后付出行动,「广大行」,从第三科到第八科总共六科,都是在讲六波罗蜜的妙行,菩萨从六度当中,积集福德跟智慧二种的资粮。前面的甚深见跟广大行,这个是属于大乘的因地;这以下的二科──第九跟第十科,就正式讲到大乘的果地功德。好,我们看《讲义》:

    乙九、彼果断分(分二:丙一结前问后;丙二标释正答)丙一、结前问后

    这个地方,先「结前问后」,再「标释正答」。我们先看「问」的地方:

    如是已说增上慧殊胜,彼果断殊胜云何可见?

    我们前面讲到菩萨的「增上慧」学,菩萨的慧学,从遍计本空角度,主要依止无分别智观察二空的真如理,这样的一个智慧是特别的「殊胜」,非声闻人所能比的,所以叫做「增上慧殊胜」,这个地方讲过了。「彼果断殊胜云何可见?」大乘的果地功德,本论当中讲到二种功德:一种是断德,一种是智德。这个地方先讲到大乘「断」德的「殊胜」,我们应该怎么了知呢?提出这个问。这以下整个内容,就是回答「彼果断」的相貌:

    丙二、标释正答(分二:丁一略标体相;丁二广显转依)丁一、略标体相(分三:戊一牒前出体;戊二成立其相;

    戊三重释一一)戊一、牒前出体

    「正答」当中分二科:第一个是「略标体相」,第二个是「广显转依」。先作一个简「略」的说明,「略标体相」当中又分成三段:「一、牒前出体;二、成立其相;三、重释一一。」我们先说明「断」德的「体」性:

    断,谓菩萨无住涅槃。

    菩萨在修行的时候,经过誓愿力、观照力、行动力,先发愿,然后用观照不断的调整自己,然后在人事因缘当中修福修慧,菩萨得到的第一个功德,就是大乘的「断」德。菩萨经过这样的修行,有什么殊胜的果报呢?就是「菩萨」的「无住涅槃」。我们先解释什么叫「涅槃」,「涅槃」在旧的翻译当中,罗什大师是翻译成「不生不灭」,就是说他的内心已经远离了这种生灭变化的相貌,显现出一种不生不灭的相貌。所有的痛苦,都是因为我们心的生灭变化引生的,所以这个涅槃不生不灭,就是有安乐的意思。罗什大师以安乐的角度来诠释涅槃,就是它是不生不灭的。新的翻译,玄奘大师翻译成「圆寂」,就是一种圆满寂静的状态。我们把这二个祖师的注解合起来说,就是菩萨透过断除烦恼障跟所知障,而成就一种寂静安乐的功德,这种寂静安乐的功德,就叫做「涅槃」。我们接下来解释「无住」,这个「无住」的「住」,就是贪着、或者讲执取的意思。在古德注解上说:凡夫是住在生死,声闻人住在涅槃,这个都是偏于有相、偏于空相,都是偏在一边的;菩萨以中道的智慧,他能够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而顺入中道,所以叫做「无住涅槃」。这个地方,等于是把大乘的断德,先作一个简略的说明,大乘菩萨的断德,断了烦恼障跟所知障以后,他所得到的第一个果报,就是不住生死、可也不住涅槃的一个寂静安乐的状态。

    戊二、成立其相

    这个「无住涅槃」是一个什么相貌呢?

    以舍杂染、不舍生死二所依止,转依为相。

    菩萨无住涅槃,他的第一个相貌是弃「舍」整个三界的「杂染」,这个地方是讲菩萨我空、法空的智慧,他能够不染着世间的果报,叫弃「舍杂染」。第二个,他一方面「不舍生死」的果报。这个地方「不舍生死」,我们说明一下。生死的果报有六道──在天界的时候,因为太过于安乐造成放逸;三恶道的果报太过于痛苦,使令菩萨不能专注;所以这个地方的「不舍生死」,是菩萨不能够弃舍人的果报。菩萨往生的时候,假设来生不到净土去,他一定要发愿:来生要继续得到人身。依止这个清净愿力的引导,把他所修的整个福德智慧的功德,庄严到这个「人身」上,依止这个人身,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追求增上生。所以这个地方的「不舍生死」,就是他不弃舍人的果报,因为他必须要继续的忏除罪障、积集资粮。「二所依止」,这个地方的「二」指的是生死跟涅槃,所以这个「无住涅槃」的法,是具足了生死、也具足了涅槃所依止

    的,以「转依」来当作它的相貌。这个「转依」,就是转掉杂染而依止清净,叫做「转依」。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这个无住涅槃,其实它的相貌就是转依,转染成净。我们都知道在菩萨道的过程当中,特别是一个初心资粮位的菩萨,很多地方我们所修的戒定慧,是共声闻修学的。你看我们的比丘尼戒、比丘戒,也是共声闻修学的;但诸位要知道,我们的心态、我们的目标,是不共他们的,不一样,这个后面会讲到。菩萨如果在心态上共声闻人,那这个菩萨就有过失了。行为,在行动上、断恶上可以共声闻修学;但是在观照、发愿的时候,这个地方的根本、菩萨道的种姓根本,是不能共声闻的。我们举空观来说,声闻人修空观,他是修无常观的,他观察生命是变化的,你今天跟昨天不一样、昨天跟前天又不一样,从变化当中我们知道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无我即空。声闻人观空,主要是观无常,当然微细的话,是观到剎那无常。这个无常观的空性,我们可以知道:小乘的空观是单方向的,它只能够让你从生死趋向涅槃,它不能从涅槃再回到生死,不可能,因为无常观的思考,它只有一个方向而已──趋向涅槃,所以声闻人住于涅槃,就是他的思考完全是用无常的思考来观察生命。大乘菩萨在观察空观的时候,他是观察缘起性空,就是生命的本质是缘起无自性的,它不决定是好、它也不决定是坏,简单的讲就是自性空,它是无自性的。你用杂染的因缘,这个时候生命就出现痛苦的果报;你依止清净的因缘,这个生命本身就是功德庄严。从大乘甚深见的缘起无自性的知见来观察人生,它产生的观照是二个方向的:它可以让你从生死到涅槃,也可以从涅槃回到生死。如果你刚开始一路修无常观,你的生命只有一个方向,你只能够从生死趋向涅槃,你不可能从涅槃、从无常的体会再回到生死,不可能,因为这个无常观,把生命的价值全盘否定掉了。所以这个地方,「二所依止,转依为相」,这个地方是菩萨成就无住涅槃一个非常重要的因地。我们净土宗,我们每次念完佛,古人告诉我们要回向──「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华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这个「不退菩萨为伴侣」,忏公师父觉得不太适合,就把它改成「回入娑婆度有情」。我不知道诸位的想法怎么样,我们可以了解一下:一个人「愿生西方净土中」,我们为了菩提道求生净土,可以理解,我们害怕来生退转;那「愿生西方净土中」,是怎么个受生法呢?「九品莲华为父母」,我们受生不是从母胎受生的,是莲华化生的,清净生的。莲华化生出来以后,马上见佛听闻佛法,悟到无生忍。悟到无生,约浅位来说,起码是初地;约深位来说,是八地无生法忍的菩萨。那你证得八地菩萨以后,你还跟不退菩萨在那个地方为伴侣?(呵──)这人间佛教看到你离开三界,他已经很不高兴了,他说:你们这些人啊,怯懦众生!那你成就了无生法忍,你已经不是凡位的菩萨,你还「不退菩萨为伴侣」,违背了无住涅槃的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所以我觉得忏公师父改成「回入娑婆度有情」是合理的,因为你是深位菩萨了嘛。我们不要小看任何一个回向文,这个文字在心中你不断这样的熏习,你的生命就会产生一种方向,这个方向不一定是你要的方向,所以你对所修的法门要抉择。就是说你的目标是要成佛,但是你要看看你现在所修的法门,跟你的目标是不是相随顺?

    我敢从缘起的道理上判断,你在回向的时候,你回向「回入娑婆度有情」,比回向「不退菩萨为伴侣」,你成佛的速度会比较快。为什么呢?因为它随顺于无住涅槃,它的方向是正确的。我们看《法华经》,它说「开权显实,会三归一」,是一佛乘的思想。《法华经》的意思就是说,佛陀虽然施设很多方便,但是佛陀告诉你:初学的菩萨,假藉声闻人的方便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你方向不能有错,你一开始的方向就要正确。《法华经》上说:修行最怕方向改来改去的,你到那个地方,你发觉这个法门不够用了,又开始回小向大,就改过来改过去,你中间浪费太多的时间。所以成佛之道就是说,为什么我们要研究大乘经典?读圣贤书就是明白道理,明白道理以后,我们知道我们应该要怎么来规划自己的菩萨道,所以这个地方很重要。就是说「以舍杂染、不舍生死」,虽然我们刚开始会偏重在离开生死、离开三界果报,但是我们的心态是──总有一天回入娑婆度有情,一定要给自己保留一个余地。我们修行,尽量不要单方向的修行,这个很不好,我离开三界永远不回来,这个不是大乘佛法的思想。所以这个地方,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以「转依为相」。

    戊三、重释一一

    这个「一一」,第一个「一」指的是生死,第二个「一」指的是涅槃,把这个生死的相貌跟涅槃的相貌,跟怎么转依作一个说明,我们看论文:

    此中生死,谓依他起性杂染分。涅槃,谓依他起性

    清净分。二所依止,谓通二分依他起性。转依,谓即依他起性对治起时,转舍杂染分,转得清净分。

    这个地方讲到菩萨成就无住涅槃是怎么成就的。刚开始的初心菩萨,都是在「生死」当中,所以第一个就是说,这个「生死」就是「依他起」的「杂染分」。怎么会有生死呢?当然是内心所变现的,就是我们这一念心有遍计执,这个「杂染分」就是遍计执,就是我执跟法执所造成的一种烦恼相,叫做「杂染分」。这个遍计执的意思,简单的讲,就是一种相似的影像,就是我们的内心跟外在人事的境界接触的时候,我们会产生一个感受,这个感受接下来就会产生很多很多的想法,这个想法就有问题了,心中就有很多错误的联想,而这个联想就是遍计执了,它会对我们产生一种错误的引导。

    在《论语》上说:有一天孔夫子经过斋堂,看到子路用手拿一块菜,就往嘴巴里面塞进去。我们都知道,孔夫子是一个非常重视礼节的一个人,他非常不高兴,就跟旁边的弟子说:子路这个人实在太不懂礼貌了,大家都还没有用餐,怎么能够先去吃这个菜呢?同学们就把这件事情告诉子路,子路就跑去跟孔夫子忏悔说:老师啊!我当时不是把这个菜拿到嘴巴去吃的,我是走过斋堂的时候,看到斋堂的菜上面有一只苍蝇,我把苍蝇拿起来丢掉。圣人他的观照力很强、自我反省的力量很强,他听到以后,就把所有的弟子都召集起来,他说:弟子们!这件事情,我亲眼所见的事情都未必是真实的,我看到子路把苍蝇拿起来,我就联想到他把这个菜吃下去。我亲眼所见的都未必是真实的,何况我不是们亲眼所见的呢?所以现在问题就是说,我们心中产生太多的妄想,这是一个问题。我们看到一个人,他眼睛瞄我们一下,我们觉得这个人可能对我有意见,就让自己产生很多的扰动烦恼出现,这个就叫做遍计执。所以佛陀告诉我们:我们的心跟果报接触的时候,内心当中保持安住不动,不要动,不要起任何错误的联想,这个是一个生死的根源,就是遍计执。「涅槃,谓依他起性清净分。」这个「清净分」主要的是六波罗蜜的功德,当然这个地方主要是指智慧的功德──我空、法空的智慧。生死跟涅槃「二所依止」,生死跟涅槃这二种法是依止什么东西呢?「依」止这个「依他起性」。「依他起性」古德解释:就是我们的心、心所法,心王跟心所,简单的说就是八识,八识的心王,把它会归起来就是现前一念心识。就是我们这一念心,你迷惑颠倒、起遍计执的时候,这个心就出现生死果报;你这一念心跟我空、法空智慧相应的时候,这个心就转成涅槃:所以这个心是缘起无自性的,这叫做「二所依止」。这个地方解释「二所依止」,这以下我们解释「转依」。「转依,谓即依他起性对治起时,转舍杂染分,转得清净分。」我们说涅槃以「转依」为相,那应该怎么转依呢?就是在内心当中,这个「依他起」就是我们这一念心,我们生起一种「对治」的止观,观察遍计执是毕竟空的。我们心跟人事的境界接触的时候,不迷、不取、不动,这个时候我们的内心就开始转变了,「转舍杂染分」而「转得清净分」,从这种生死的相貌,慢慢的转成一种无住涅槃的相貌。这一科第九科,其实讲这么多,就是在讲二个字──「转依」,你把「转依」搞清楚了,第九科你就全部清楚了。「转依」,当然这个「依」就是我们这一念心,心是杂染法跟清净法的依止处。那我们对心要怎么办呢?要「转」。大乘佛法很重视这个「转」字。我不知道大家修行有什么心得,我认为你要把这个「转」字弄清楚了,你就知道怎么修大乘佛法,你不会落入到小乘的着有、也不会落入到大乘的偏空,你就知道中道的路该怎么走,这个「转」字。

    日本有一个企业家,他们称他为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他的一个经营理念认为说,企业要代代相传,但是它这个代代相传不是传给儿子,它是传给公司当中有能力的人。他说:如果你这个企业的经营者,你的儿子能力很强,那传给你的儿子没话说。如果你儿子没有这个能力,你找一个有能力的人、思想理念相同的人,你要是有女儿把女儿嫁给他;你要是没有女儿,就把他当作你的干儿子,就转一下。他本来不是你的儿子,你认他做干儿子,然后你们之间就从一个外人转成家人。我发觉松下幸之助有大乘思想,这个法是无自性,谁说儿子一定有自性!转识成智。你说这一念心它起烦恼,但是你把心消灭了,你也得不到真正的大乘涅槃。这怎么办呢?把它转一下,转个方向。

    大师他在《灵峰宗论》有一段关于忏悔的开示:有一个人他在修忏悔法门,他觉得只是这样子礼拜,可能效果不好。他请问蕅益大师说:我们在修忏的时候,要怎么观照,这个罪业的灭除会比较快?如何达到最大的灭罪效果?蕅益大师开示说:你在忏悔的时候要观察一件事情,观照一下你内心──你当初在起惑造业的是谁?是谁在起惑造业?你现在开始忏悔修善又是谁?你就观察这二个。蕅益大师最后结论说:当你观察「觅心了不可得,则罪福无主,是名真忏悔。」就是说,其实当初你起惑造业的那个本性是毕竟空,你现在修善的心也是毕竟空,二个本性都是清净的,这个时候,你才能够从一种罪业的力量,转到清净的力量。比如说我们今天生起一个恶念,你看有些人他起恶念,一下子就转过来,他转念念佛,佛号马上提起来,恶念就消失掉;有些人恶念生起的时候很坚固,没有办法转的,他一定要去做的。问题在哪里呢?他就是没有达到「觅心了不可得、遍计本空」的思想。所以「转依」的根源,就是说为什么能够把杂染的心转成清净的心呢?因为它的体性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的,所以这个作用可以转过来。这个地方我们必须把这个「转」字先了解一下。

    丁二、广显转依(分二:戊一长行;戊二颂)戊一、长行(分二:己一略释六种;己二校量失德)己一、略释六种(分二:庚一标数;庚二列释)庚一、标数

    前面是略标,就是无住涅槃以转依为相。什么叫「转依」呢?转杂染分成清净分。这个转,这个地方有六种相貌,我们分成「长行」跟偈「颂」。先看「长行」的地方:

    又此转依,略有六种:

    庚二、列释(分六:辛一损力益能转;辛二通达转;辛三修习转;辛四果圆满转;辛五下劣转;辛六广大转)辛一、损力益能转

    一、损力益能转,谓由胜解力,闻熏习住故;及由有羞耻,令诸烦恼少分现行、不现行故。

    这个地方的「转」,是整个修行转依当中的第一个次第,这个次第,主要是约着资粮位跟加行位的菩萨来说的。「损力」,这个「损力」就是折损烦恼的势力;这个「益能」就是增长清净的功德:一方面折损烦恼,一方面增长功德,这样子叫做「转」。这样的「转」有二种的过程:第一个,「谓由胜解力,闻熏习住故」。「胜解力」,刚开始我们听闻大乘的法教,明白一切法是由心所变现、明白唯识无义的道理,所以这个内心的本性是毕竟空的。你心念一动,它就是一个因缘:如果你是依止迷惑的因缘,就出现杂染的果报;你依止清净的因缘,就出现清净的果报。我们对于这个万法唯识的道理,产生坚定的理解,这样子「闻熏习住故」,这个地方的「住」,就是以大乘法教的道理来安住,所以刚开始是听闻正法而产生胜解。第二个,「及由有羞耻,令诸烦恼少分现行、不现行故」,这一段是讲到如理作意。就是我们由前面的理解,产生增上惭愧,一种自我反省的力量,依止这样的增上惭愧,使令「烦恼」变成轻薄「少分现行」,乃至于完全「不现行」。这个地方意思是说,种子还没有断,但是它的对治、这种止观的对治已经生起了,这个烦恼的势力已经淡薄了,乃至于烦恼的现行慢慢慢慢消失掉。我们刚开始在转依的时候,就是这个「损力益能转」。我们受菩萨戒,我他赞叹们在持菩萨戒体的时候,跟修善是不同的。虽然说菩萨在修习六波罗蜜的时候,外道也会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等等的善法;但是外道在修善法的时候,他是没有戒体的,他心中没有那种誓愿力跟观照力的戒体。所以这个地方,是一个菩萨经过听闻正法以后,产生一种戒体,而这种戒体的力量,产生对烦恼一种扭转的力量,使令它变成少分现行、或者是不现行故。我们在过去学《瑜伽菩萨戒》的时候,讲到遮戒(性戒不算)的时候,菩萨在修行之前,他有很炽盛的──比如说贪欲的烦恼、或者瞋恚的烦恼;他受了菩萨戒以后,他烦恼还是数数的现行,但是他已经开始在扭转自己了、观照调伏了。虽然烦恼还是有少分现行,这个时候在菩萨戒是不犯戒的,因为他的戒体已经启动了,烦恼的势力慢慢慢慢的淡薄了。这个地方是我们在转依的第一个阶段,「损力益能转」。我们说过,一个人要转变自己,只有一种可能性──就是你自己想转变。你要不想转变,谁也不能让你转变。你看一个人他要跳火坑的时候,就算是佛在旁边用神通力阻止都阻止不了,佛陀的弟子都还有人堕三恶道的。一个人在生命当中,会从错误中踩剎车,扭转过来,回头是岸,只有你自己想要转变。那你为什么自己会转变呢?因为你明白道理,产生一种自觉的功能。所以孔夫子颜渊,他并没有说颜渊修什么功德,他说颜渊这个人能够举一反三,你告诉他一件事情,他能够反省三件事情,他自我反省力量很强,观照力很强。所以这个地方,是整个菩萨的一个转依、解脱的一个重点。

    辛二、通达转

    二、通达转,谓诸菩萨已入大地,于真实、非真实,显现、不显现现前住故,乃至六地。

    这个地方「通达转」,就是证入到初地以上的法身菩萨,前面只是一种作用的转变,这个地方连种子、这个潜伏的种子都转变。我们看「谓诸菩萨已入大地」,这个「菩萨」内心「已」经证「入」了二空真如的「大地」,「大地」是万法的依止处,我空、法空的真如是菩萨一切功德的依止处,所以叫做「大地」。这种进「入」到「大地」真如的「菩萨」,他有二种情况:第一个,他入了根本观,他入根本空观的时候,「真实」的「显现」、「非真实」的「不显现」。这个「真实」就是讲真实义,我空、法空的真理真实的显现出来,虚妄的这些想象就消失了,叫做「真实显现」而「不真实不显现」。第二种情况,他出关的时候,真实不显现、非真实显现,他还有一些微细的妄想,这样子是指初地「乃至」于「六地」的菩萨。也就是说这个「通达转」,他能够通达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但是他这样的一个通达,是不能相续的、是有间断的,他入关的时候通达,但是他一出关的时候又变成不通达,这个地方指的是初地到「六地」的菩萨。当然他通达已经不错了,我们这个损力益能转都还在门外打转,还没有通达。

    辛三、修习转

    三、修习转,谓犹有障,一切相不显现,真实显现故,乃至十地。

    这个地方就正式的修习真如,把这个通达的力量相续下去,修习真如。他的相貌,「谓犹有障」,这个地方的「障」指的是所知障。烦恼障跟所知障不同,烦恼障是染污的,所知障它不能说染污。烦恼障是烦恼本身就是障;但是「所知本非障,因障障所知」,所知的这种功德三昧,这个菩萨还不了知,这样子叫做障,他对种种的法门还有所不知,就是障碍他所知的一切的法,叫所知障。这个菩萨内心当中,还「有」微细的所知「障」,但是「一切相不显现」,这个地方的烦恼障消灭,乃至于分别的俱生我执都消失了,他内心已经没有这种我相的执取,所以「一切相不显现,真实显现故」,他我空的真理已经恒常「显现」了,他的俱生我执「乃至」于到「十地」,但是他还有微细的所知障,他对无量无边的功德法门,还不能完全通达。

    辛四、果圆满转

    四、果圆满转,谓永无障,一切相不显现,最清净真实显现,于一切相得自在故。

    这个是佛「果」的「圆满转」,他内心当中永远离开了烦恼障跟所知障,「一切」的「相」都「不显现」,「最清净」的「真」如「显现」(这个地方证得我空真如,下面是证得法空真如),「于一切相得自在故」,他能够通达一切法门,了知一切众生的根机,善巧的说法,这个地方是「圆满转」。

    辛五、下劣转

    五、下劣转,谓声闻等,唯能通达补特伽罗空无我性,一向背生死,一向舍生死故。

    前面的四种转依,是讲大乘的转依;这以下五跟六,把大乘的转依跟小乘的转依作一个比较。「声闻」人他发出离心,他内心的转依,是「通达补特伽罗空无我性」,这「补特伽罗」就是人我,他只能够通达人无我,但是他对法是产生执着的。也就是说,他不知道一切法是唯心所变的、是缘起无自性的,他认为法是真实有的。那法是真实有的、生死是真实有的、涅槃也真实有,所以「一向背生死,一向舍生死故」,他的内心一心一意的背离生死,他所采取的行动,也是一心一意的弃舍生死,这叫做「下劣转」。

    辛六、广大转

    六、广大转,谓诸菩萨,兼通达法空无我性,即于生死见为寂静,虽断杂染,而不舍故。

    这个「广大」的「菩萨」,他一方面通达我空,一方面知道万法唯识也通达法空,所以看到了「生死」就是涅槃,虽然「断杂染」法,但是「不舍」内心的依他起。这个地方的生死是涅槃,我们待会再解释一下。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