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 第二○卷
    第二○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九页。

    我们这一科是讲「未二、更约因缘互相成办」。这地方是说,既然我们内心的本觉是没有差别的,本觉在内心当中,白天、晚上不断的熏习我们,但是为什么每一个人的成佛之道,会有这么多差别的因缘呢?这当中除了烦恼的遮障以外,我们对三宝的熏习这种善根的力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助缘。我们看第三段:

    若因缘具足者,所谓自有熏习之力,又为诸佛菩萨等,慈悲愿护故;能起厌苦之心,信有涅槃,修习善根。以修善根成熟故,则值诸佛菩萨,示教利喜,乃能进趣向涅槃道。

    这地方作一个总结,说是成佛之道必需要「因缘具足」的。什么叫做内因力?就是「自有熏习之力」,就是所谓的本觉内熏。说虽然我们现在有无量的痛苦而完全没有安乐,但是我们内心深处对于离开痛苦、追求安乐这样的希望,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我们想要改造生命的这种动力是从来没有消失过。表示我们每一个众生有无量的希望,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想离苦得乐,而这个是成佛之道的主要的动力了,就是所谓的内因力。其次外缘力,「诸佛菩萨等,慈悲愿护故」。我们必需要有诸佛菩萨清净法语的开导,正确的了解到什么是痛苦生起的因缘、什么是安乐生起的因缘,能够对生命「善知抉择」。什么样的因缘会让你痛苦?什么样的因缘让你产生安乐?这都不是上帝的意思,这个生命其实是我们自己的抉择。有了这样的观照力以后,就是这种外缘力。这个时候我们产生二种的功德:第一个,生「起厌苦之心,信有涅槃,修习善根。」

    这一段法藏大师判作外凡的资粮位。外凡位他在修行,主要的是「信有涅槃,修习善根」,这当然是仰信涅槃。就是说原来我们不一定要完全认命的在三界流转,我们有另外一种选择,我们可以成就涅槃的。就是说只要肯努力,这个涅槃的功德不是天方夜谭,它是真实存在的。有了这样的信心以后,我们开始勉强自己修习佛法戒定慧的善根,虽然这个过程有一些辛苦,但是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这种刚开始是仰仗信心,我们叫做外凡资粮位。因为他对理性的观照比较薄弱,所以叫外凡,心游理外。我们在佛法当中就会慢慢进步,到第二个阶段内凡加行位。「以修善根成熟故,则值诸佛菩萨,示教利喜,乃能进趣向涅槃道。」我们慢慢的进步,从前面的信心到了「善根成熟」,佛法的善根主要就是内心的止观,我们对于这个真理的观照、对烦恼的调伏到达了一定的程度。这个时候我们遇到「诸佛菩萨」的「示教」,开导这种修行的法门,而成就种种的功德,引生内心的法喜,而慢慢慢慢的「趣向涅槃」,就从前面的信心而变成一种止观,一种信力而引生一种法力。这个地方是说明体熏习。体熏习的意思我们作一个总结。这个体熏习有三个内涵值得我们注意:第一个是真如,第二个是无明,第三个是三宝。这个地方真如就是本觉,我们内心当中有一种离苦得乐的本性这叫真如,这种真如不管白天、晚上平等的在提醒我们──我们一定要离开痛苦、得到安乐,不管我们做得到做不到,一定要往这个方向走。这种善根在那个地方的熏习是任运的,所谓无作的任运生起。这个无明就是烦恼,你想离苦得乐,但是你起颠倒了,你把这个痛苦当做是安乐。我们总是觉得追求五欲是快乐,其实五欲不是快乐的境界。为什么?这叫做无明,我们的烦恼颠倒遮障,第一个有遮障。其次,对三宝的学习、对佛法的学习不够,智慧不足,这也是个问题。所以我们今天在真如熏习当中的成佛之道有二个因缘。第一个,有些人是根利遮轻,他除了有本觉内熏,他的善根强,遮障也轻薄。他把经典学习过以后,他很快的就从障碍里面跳脱出来,因为他本身的烦恼就很淡薄,他不必做太多的加行,这种人入道如鱼得水。有些人修学佛法就是根利遮重,他在三宝当中熏习的善根也强,但是无始劫来所熏习的烦恼罪业也特别的厚重,那就必需要有一些破障法门。我们这种所谓的末法时代,大部分都是根利遮重,就是有善根,但是可也是有烦恼跟罪业。所以密宗修习教法的止观之前,一定要先修四加行。四加行:第一个是礼拜,你要拜十万拜,你拜十万拜当中是求佛力加被,等于修归依;第二个是持咒,持「百字明咒」破障;第三个是修供养,前面是灭恶,这个地方生善,修种种的对诸佛菩萨的供养,或者是身业的供养、口业的赞叹、或者是财物的供养,各式各样的供养;第四个才修上师相应法。这个礼拜、持咒、供养,其实就是在破除遮障。

    我个人的修学经验,我在民国七十九年离开佛学院毕业以后,我有一年的时间进修。进修当中,除了解门──把这三年佛学院的教理再重新的消化复习以外,我那个时候就是拜佛跟持往生咒,我一年当中拜了差不多有二十万。我自己感觉到那一年的修学,是我一生当中可以说是最受用的,那种感觉就有一点像是「茅塞顿开」,就是我这个明了的心以前跟佛法接触的时候,我自己觉得有点暗钝,就是老法师讲什么不是很明白,那个明了性就是特别的迟钝。但是你修忏、持咒以后,你那个明了性有明显的变化,就是比较明利,就像是在一间被茅屋遮盖的房间里面,突然间露出了一点小小的光明的感觉。我们说佛法是闻思修,你只要听闻思惟就产生智慧。理论上没有错,但是你有遮障,你还得要修破障的加行,否则你就是没办法相应。这个地方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他学佛会有障碍,因为你少修了破障法门。这个地方是说明真如熏习的一个差别相,就是说真如是平等的,但是每一个人的遮障跟对佛法的学习不同,这个地方就产生差别。

    辰二、释用熏巳一、略标

    「用熏」习分二科,先看「巳一」的「略标」:

    用熏习者,即是众生外缘之力。如是外缘,有无量义,略说二种。

    「用熏习」就是外在的一种资助力,外力。这个外力我们解释一下。前面的自体熏习是一种自力,内心的本觉再加上佛的善根的熏习。外力是指他力,就是诸佛菩萨的加持力。这个地方我们会提出疑惑说:那前面的外力也是三宝力,这个地方的外力跟前面的外力有什么差别?前面一科的「体相熏习」的外力,在三宝当中主要是约法的熏习,是智慧这一部分,智慧的闻思所引生的观照;这个地方的外力是约人,约佛跟僧,是一个有明了性的人的摄受:用熏习是约着诸佛、菩萨一个有明了性众生的摄受,前面的是约法,这个地方有所不同,我们把它简别出来。

    云何为二?一者差别缘,二者平等缘。

    诸佛菩萨对众生的摄受有「差别」的因「缘」,也有「平等」的因「缘」,先作个总标:

    巳二、各释午一、释差别缘

    「各释」当中分二科,先看「午一」的「释差别」因「缘」。

    差别缘者,此人依于诸佛菩萨等。从初发意,始求道时,乃至得佛;于中若见若念。或为眷属,父母诸亲,或为给使,或为知友,或为冤家,或起四摄。乃至一切所作,无量行缘。以起大悲熏习之力,能令众生增长善根。若见若闻,得利益故。

    我们先说明诸佛菩萨对众生的「差别」因「缘」,这当中分成三段:第一段先说明感应之因。说这个修行「人」他的内心当中,「依于诸佛菩萨等」,「诸佛菩萨等」是说他在因地的时候对「于诸佛」,或者「菩萨」(你对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或者智者大师、蕅益大师、道宣律祖),你能够不断地的去忆念他的功德,他有什么特殊的戒定慧功德;或者你在你的佛堂当中放一个他的身像,不断地去观想、礼拜;或者你干脆只去忆念他的圣号,心念耳听,你在诸佛菩萨这样的名号、身像、功德当中不断地造作。做多久?「从初发意,始求道时,乃至得佛」,整个过程当中,你遇到了遮障,你在佛前就祈求你的上师加被,修上师相应法,忆念上师的功德、忆念上师的身像、忆念上师的名号。这当中有二种的因缘:第一个「若见若念」。假设你福报大,你生长在正法时代、像法时代,你就能够亲自的眼见耳闻,你这个上师相应法,实际上你就是在诸佛菩萨旁边,叫做「见」。或者我们现在等于是「念」,到末法时代这些佛菩萨都灭度了,但是没关系,还有佛菩萨的相片存在,还有佛菩萨的名号存在,我们从经典上也知道每一个佛菩萨有不同的功德。我们怎么办?「若念」,我们就忆念,不断地忆念诸佛菩萨的功德。这样子「若见若念」,就等于是一个感应的因缘,这以下是说明感应之果。这样子有什么好处?「或为眷属,父母诸亲,或为给使,或为知友,或为冤家,或起四摄。」我们不断地去忆念诸佛菩萨以后,这个诸佛菩萨就有感应了,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做我们的眷属。什么叫眷属?这以下有四种的因缘。第一个「父母诸亲」,这个地方法藏大师说:现「慈爱以摄生。」现出慈悲心,以现慈爱来摄受我们,做我们的父亲、母亲,或者是妻子等等。「或为给使」,这个「给使」是「居卑以利物」,他做我们奴婢、侍者,从这个地方跟我们结缘,有因缘就方便开导我们。「或为知友」,这个「知友」是成「同类以劝发」,做我们的朋友、同参道友,大家在一起,他也示现有烦恼,你也有烦恼,大家一起修学做一种助伴,助伴当中大家有问题就能够互相的鼓励劝勉。「或为冤家」,我们要做这种罪业的时候,佛菩萨现出恐怖来怖畏我们,对恶法生起害怕。总之就是生「起四摄」,这个地方总结。或者是布施,先用财物布施令生起欢喜;爱语,用柔软的言词来鼓励我们;同事,做我们修行的助伴,陪伴我们成长;利行,给我们种种的利益。今天佛菩萨会对我们特别的摄受,就是我们因地对诸佛菩萨的「若见若念」。我们得到诸佛菩萨这样的摄受有什么好处?第三段就说明这种摄受的功德。「乃至一切所作」所为,种种的因缘,「起大悲熏习之力,能令」我们对大乘佛法的「善根」,信进念定慧的善根「若见若闻,得利益故」,我们得到各式各样的利益。这个地方是说明诸佛菩萨对众生的差别因缘;那这以下说明这因缘的功德差别,把它开展出来。

    此缘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近缘,速得度故。二者远缘,久远得度故。是近远二缘,分别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增长行缘,二者受道缘。

    我们得到诸佛菩萨的摄受,成就的因「缘」主要有「二种」:第一个是「近缘」,就是说如果我们自己对大乘佛法的栽培善根成熟了,诸佛菩萨来摄受我们的时候,他就「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直接讲一佛乘的法门,使令我们能够直接的返妄归真,从妄想里面跳脱出来,悟入真如,不必其他的枝枝叶叶,成就法身。第二个是「远缘」,就是说我们大乘佛法的善根还没有成熟,我们一定要在过程当中有一些方便,佛菩萨也会慈悲为实施权。你说你出离心不够,先修人天法;你要修真空妙有的大乘法你没有办法承当,你就先修空观:佛菩萨就先示现种种的方便,慢慢的摄受我们。「近远二缘」当中又分「二种」:「一者增长行缘,二者受道缘。」「增长行缘」是成就利他的功德。佛菩萨看到我们悲心不够,开导成就大悲的方法;有些人悲心重,但是感情情执也太重,佛菩萨就讲空性:说是「二空自调,大悲利他」。这个「受道缘」是成就自利的功德,开展出二空真如之理。这都是佛菩萨给我们的利益,或者是快速的成佛,或者是慢慢的成佛,这都是诸佛菩萨对我们的摄受。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讲本尊相应法。从理论上来说,断烦恼是我们内心自己的问题,但是我们的确不能忽略佛菩萨本尊对我们的摄受,这件事情不能忽略的。从《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诸佛菩萨悯念众生,如母忆子。」诸佛菩萨看到我们众生的心情,就像母亲平等的忆念独生子一样,他是平等的。这个地方说感应道交,为什么他就运气特别好,得到诸佛菩萨特别的加持,我就得不到佛菩萨特别的加持?经典上讲出一个理由说:诸佛菩萨忆念我们,我们也要忆念佛菩萨,这样才能够感应道交。就是说佛菩萨要加持我们不是单方面的,佛菩萨把手伸出来,我们也要把手伸出去。说我现在每天拜阿弥陀佛,当然阿弥陀佛我们拜不拜他,他的心情是平等的,他不会因为我们拜他而高兴,但重点是我们在拜他的时候,就为自己创造一个佛菩萨要摄受我们的因缘,是这个意思。就是一切法因缘生,说是「千江有水千江月」,月亮很想照我们;但是你不把水准备好,月亮照不下来。每一个人所准备的水各式各样,所以这个月亮照到水的影像也就各式各样,就是所谓的差别缘。

    在《法华经》有一品叫〈妙庄严王本事品〉。妙庄严王是一个转轮圣王,那是一个七宝千子的大威德境界,这当中讲到妙庄严王过去的因缘。说过去有四个比丘在山中的阿兰若修行(当然修行得依止色身,这个色身它会饥饿的,所以经常要从山上走到山下去托钵,托钵完再从山下走到山上去。就是说不管愿不愿意,这件事不能避免,因为肚子会饿。),因为山上到山下的路非常的遥远,所以他们为了把肚子填饱这件事,就从山上走到山下,从山下走到山上,整个精神体力都耗损掉了,回去修止观的时候就打瞌睡了。后来这四个人就想: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到时候我们四个人一生都空过了,就为了吃饭这件事情障道。这怎么办呢?就想出一个办法:这四个人当中有一个人要牺牲,就是你一个人去帮我们把四个人的饭都托好,我们三个人就专心用功。这当中有一个比丘就发心说:那这样子好了,你们三个人就专心的用功,从今以后你们就不要下山了,我下山去承办你们吃饭的所有问题。这件事大家就这样协调好了。这个比丘他就每天到了吃饭时间,他就从山上走到山下去托钵,从山下又回到山上去。其他的三个比丘因为能够专心的办道,果然三个人都成就圣道了。这个托钵的比丘(当然一切法因缘生,你很少在圣道的因缘造作,就荒废了道业。)就荒废了道业,但他也成就了福报力。有一天他在托钵的时候,刚好看到国王出巡,国王有很多很多的眷属、车乘、各式各样的庄严,他生起了一念爱慕之心。我们凡夫没什么资粮力,生起爱慕心也就罢了;他这个有福报的人生起爱慕心,就有招感力,所以他生生世世就在人世间做国王,有时候做大国王,有时候做小国王。其他三个同参道友成就圣道以后,偶尔在涅槃的境界也会观照一下:过去护持我们的这个比丘是干什么去了?哦!做一个国王,一时半刻还乱不了,就没有采取行动。后来到了这一生妙庄严王的时候,就出了状况,就是他后来信邪见外道,即将要依止邪见,造作种种的杀业,要堕落到三恶道了。所以他以前所护持的三个比丘都是大乘的菩萨,就采取行动了,其中一个做他的夫人,另外二个做他的儿子,一个是药王菩萨,一个是药上菩萨。外道的众生就是喜欢神通,药王、药上菩萨就在他的父亲的面前显神通,现种种的神变。这个时候妙庄严王的夫人就在旁边搭腔说:你看这二个儿子真不可思议啊!这个神通比外道的神通还厉害。妙庄严王看:果然如此,儿子啊!我怎么不知道你有神通,你的神通是谁教你的?他们说:我的老师是三界的导师佛陀。这个时候妙庄严王就对佛陀生起信心,这个时候药王、药上二个儿子就带着妙庄严王去礼拜佛陀。当然一个有善根的人也是不可思议,他见到佛陀就生起欢喜心,佛陀为他说法以后,他就放弃了王位出家了,后来在今生当中也成就了圣道。

    这个意思就是说,虽然诸佛菩萨悯念众生内心是平等的,说「十方诸佛悯念众生,如母忆子」,但是既然是感应道交,你对诸佛菩萨的忆念、造作、护持、礼拜、赞叹、供养的因缘不同,所以你得到诸佛菩萨的加持也有所不同。我们举一个浅浅的道理,说同样是一句佛号「南无阿隬陀佛」,这个比丘、比丘尼他心中把佛号一运转的时候,这个佛号对他产生很大力量;但是有些人这个佛号在他心中运转的时候力量薄弱。同样是一句佛号!这就是因为他已经拜佛念佛很多,他这个佛号在心中已经是熏习非常非常久了;我们才刚学。所以这个地方是说明,的确诸佛菩萨对每一个人的摄受有一些差别因缘,的确是这样的。

    午二、释平等缘

    平等缘者,一切诸佛菩萨,皆愿度脱一切众生,自然熏习,恒常不舍,以同体智力故。随应见闻,而现作业。所谓众生依于三昧,乃得平等见诸佛故。

    前面是讲到诸佛菩萨对众生差别的摄受,这个地方是讲平等的摄受。说「诸佛菩萨」的内心是平等的要「度脱一切众生」,这种平等心是「自然熏习,恒常不舍」的,是任运的在他的大般涅槃当中去加持一切有情。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因为「以同体智利故」,因为众生跟诸佛是同一个,从真如的角度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他能够加持。「随应见闻,而现作业。」随众生的见闻,他能够显现种种的妙用。不过这个地方的妙用要生起,标准比较高了。什么因缘能够生起诸佛菩萨对我们的摄受呢?「所谓众生依于三昧,乃得平等见诸佛故。」这种平等缘你要能够真实得到受益,你必须成就三昧,你不能在散乱心当中,你必须在禅定的明了寂静心中去见到十方诸佛,十方诸佛为我们或者是放光的照摄灭罪,或者为我们说法而成就解脱。

    大师说:前面的差别缘是一种事相的因缘,你对佛菩萨或者是身业的礼拜、口业的赞叹、意业的归依,种种的供养等等,跟诸佛菩萨结缘,诸佛菩萨在大般涅槃当中特别的摄受你,这种是属于外凡位的。这种摄受就是普门示现,有时候示现父母相、朋友相、冤家相,各式各样的相貌,这种都是外凡十信位的菩萨能够跟诸佛的感应。这个平等缘不是事相的因缘,是一种理性的因缘,它必需要内凡的三贤位,内凡一定是在三昧当中才能够得到平等的加持。这种平等的加持,佛菩萨出现一定是现佛身,没有第二种情况。在禅定当中见诸佛菩萨,一定是见诸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身,这个叫平等缘。

    卯三、结示

    把体熏习跟用熏习作一个总结。

    此体用熏习,分别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未相应。谓凡夫、二乘、初发意菩萨等,以意意识熏习,依信力故而能修行。未得无分别心,与体相应故。未得自在业修行,与用相应故。

    我们讲到净法熏习,有所谓的真如熏习,有体熏习跟用熏习。这当中把「体熏习」跟「用熏习」作一个判教,讲出它的浅深的次第,有「未相应」跟「已相应」的差别,就是跟真如有的时候相应,有的时候还没有相应。先看「未相应」:我们「凡夫、二乘」和「初」心的「菩萨」(这个初心的菩萨,包括外凡的十信位,也包括了内凡的三贤位,就是还没有入法身之前的,都叫做「初发心菩萨」),是依止「意意识」,就是依止第六意识生灭心的观照,当然这个观照主要的还是靠「信心」。我们刚开始就是「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刚开始在我们一天到晚打妄想的心中,我们相信打妄想心的本质,那种清净本然具足无量功能德用的那个本质,跟诸佛是没有差别的。这样子心中是依止有所得,信心当然是有所得,他有所对立,有所对立就有所得,这个有所得是不错,我们是要放弃杂染,追求清净,这个也是有所得。所以这个时候还没有成就根本「无分别」智「与」真如「体相应」;也没有成就后得智,「未得自在业」就是没有成就后得智,「与」真如的妙「用相应」。也就是说我们跟真如还有一段距离,但是我们相信:总有一天可以把这种真如的功德开展出来,「依」止这个「信」心,就支持我们在外凡十信跟内凡三贤位,渡过这么漫长的一大阿僧祗劫,这个都叫做「未相应」。为什么「未相应」?因为内心还有对立心,因为真如是不能有对立,当然刚开始你一定要对立。

    二者、已相应。谓法身菩萨,得无分别心,与诸佛智用相应。唯依法力,自然修行,熏习真如,灭无明故。

    总有一天我们跟真如「相应」以后,就是「法身菩萨」了,内心当中已经有「无分别」智了,内心当中能够真实的修一切法,修一切的善而离一切相,虽念而无能念所念,这个时候「得」到「无分别」智「与」真如的体相应,也有这种大悲的妙用跟「诸佛的智用相应」。这个时候就「依」止「法力」,内心当中有甚深的般若。这个甚深的般若就是正念真如,内心当中以平等心来断恶修善,不像我们前面是用对立的心。「自然修行,熏习真如,灭无明故」,是这样的一个意思。

    相应跟不相应是说,我们刚开始说是「返妄归真,就路还家」,我们这一念心跟真如的确是有一段距离,真如当然是平等的。但是你一开始就平等,那你这样怎么断恶修善呢?刚开始一定是有恶法可以断,有善法可以修,依止清净的戒定慧,来对治贪瞋痴的烦恼,刚开始都是从未相应开始的,先从这个对立。但是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慢慢慢慢地跟真如完全相应;虽然继续的对治,但是没有这种能所的对待。在经典上说:法身菩萨修波罗蜜跟我们有所不同,他是任运的。就像是船要从这个岸到大海,刚开始的时候你要有动力,因为地心引力会把你拉回来,就是未相应的时候要有一点动力;但是到了大海以后,船就自然前进了,这以下是「自然修行,熏习真如,灭无明故」,他的内心当中不管白天、晚上不断地进步。

    子四、结判断与不断

    前面是说明染法跟净法的熏习,这个地方是说明「断与不断」的差别。

    复次,染法从无始已来,熏习不断,乃至得佛,后则有断。净法熏习则无有断,尽于未来。此义云何?以真如法常熏习故,妄心则灭,法身显现,起用熏习,故无有断。

    「染法」它是「从无始已来,熏习不断」,它是没有开始的,到成「佛」的时候,它就会「有断」,所以它是无始有终。这杂染法在我们心中,它没有生起,它是无始,但是它有消灭的一天。「净法」它的「熏习」是「无有断,尽于未来」,它是无始也无终的。净法主要的是依止真如,或者是本觉的熏习。「此义云何?以真如法常熏习故,妄心则灭。」这个地方就太重要了。我们在断恶修善,你要永远记住一个观念,就是真如是能够破坏妄心,而不是妄心能够破除真如。就是说虽然有无量无边的烦恼,但是烦恼是虚妄相,我们所依止的戒定慧是随顺于佛性,是真实的功德。所以说「以真如法常熏习故,妄心则灭」,妄心灭了以后,「法身显现」,生起大悲的妙「用」,这样子是「无有」间「断」的。到这个地方,把整个染净的熏习全部解释完了。

    我们讲净法熏习,从本论的学习得到二个心得,就是我们都希望增长清净的法,这当中有二种的修行方便:第一个是外熏习,「外」指的是佛法僧三宝,就是我们应该要对三宝作一些礼拜、赞叹、供养的一些造作,这个就是一种善业力。先从身口的造作,在三宝的身口造作来产生一种善的力量,这个是外力的熏习,祈求三宝的加被。第二个是内熏习,你要经过佛法的听闻思惟,产生内在的观照,来调伏自己的烦恼,趣向内心的真如。不过从修学的次第上来说,我们看「十大愿王」的安排布局,佛菩萨在修学的次第上,是告诉我们刚开始先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看这个意思我们刚开始先修外熏习,就是从三宝的所缘境当中礼拜、赞叹、供养,从这个地方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先修外熏习,先成就一种三宝的善业力。慢慢地再请佛住世、请转*轮、常随佛学,再恒顺众生、普皆回向,再成就内心的止观,成就内在的智慧跟大悲。请佛住世、请转*轮跟常随佛学是成就智慧,恒顺众生、普皆回向是成就大悲。所以我们在整个成佛之道,是从外而内,先从外力的熏习,在三宝的所缘境总总的归依,然后再生起内心的观照,本论是这个意思。到这个地方,已经把整个生灭门都讲完了,这个「生灭门」的第二科「显示大乘体相用」,是把生灭门会归到真如门。我们今天先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分辨三个问难。《大乘起信论》的真如缘起,特别是在唐朝有三种问难,我们必须要了解的。

    第一个是真妄别体难。就是有一些中观的学者、小乘的学者,对真如缘起提出了真妄别体。我们先说出这个难的因缘,他说:本论安立了一心二门,真如门是平等的,生灭门是对立的,这样子把这个心分成二元论了,我们内心当中有二个自体,一个是真如,一个是生灭,这个是不合道理的。真如就不是生灭,生灭就不是真如。你如果说是平等就不是对立,你不是对立就是平等。为什么一心能够安立二门呢?这样讲是不是违背了真实相了?这是第一个对本论的第一个问难,真妄别体难。

    答:我们看法藏大师怎么回答,看第十六页。法藏大师引用马鸣菩萨的第十六页来回答这个问题。这个地方我们把它念一遍:「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就是说我们要清楚本论安立真如是怎么安立。它说:什么叫做「真如」呢?「一法界大总相」的「法门体」。真如是诸法的总相。就是说它安立二门,但不是安立二个自体,它们二个是一个自体。你现在的心当然是生灭门,你有时候起善、有时候起恶,但是你不管起善、起恶,你内心当中都有真如在那边活动,它这个地方「一心二门」是同一个自体的。蕅益大师的解释就更清楚了,蕅益大师直接告诉我们说: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其实生灭门根本就不存在的。这个妄想是不存在的,达妄本空,都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没有所谓的二个自体的问难,因为你妄想本来就是虚妄的,虚妄你怎么说有自体呢?这个真如是有自体,它的确是有这个妙用;这个生灭门是我们自己妄想捏造出来。所以说这真妄别体难是不能够这样子问难,因为它这个真如跟妄想,这个妄想是虚妄的,所以安立一心二门,没有一心有二个自体的问题。

    第二个是真前妄后难。说是真如缘起,说有真如,最后变成有无明,说是从真起妄。既然它本质是真如,它怎么会生起妄呢?你是真如,从真如生起妄想,这二个自体不同,这个地方有问题,真前妄后难。

    答:这个地方我们看法藏大师怎么回答,第二十二页讲到我们众生的觉跟不觉:「又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谓无念。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这个地方无明的定义是说:「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就是说本论并没有说是从真起妄,本论安立真如也安立无明,它说「真如是无始,无明也是无始」,本论从来没有说:我们某年某月某日无明生起,它没有明确说明有一个生起的点。所以我们应该说:迷真起妄,不能说从真起妄。就是妄为什么有?就是因为迷。什么时候迷?那这个我们就不能讨论了。总之是迷真起妄,但是不能说从真起妄。从真起妄,它既是真,怎么会起妄呢?这是矛盾的。所以真前妄后难,这个问题也不存在;因为本论是说真如是无始,无明也是无始,所以没有所谓前后的问题。

    第三个是悟后却迷难。说我们迷真起妄,总有一天把妄想消灭了,变成真如了;是不是悟后却迷,哪一天又迷真起妄,又变成凡夫了呢?

    答:这个问难,我们看第二十一页,讲到始觉智慧,我们就不详细说明。总之,智慧,有凡夫业果的智慧,二乘空性的智慧,还有菩萨真空妙有的即空、即假、即中的智慧。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以前的真如,叫做在缠真如,这个真如被妄想所缠绕,所以这个真如在凡夫只有本觉而已,就是一种本觉内熏,一种想要离苦得乐的希望,但是这个希望被无量无边的妄想颠倒所缠绕。就是说我们想离苦得乐,但是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因缘是痛苦,什么因缘是安乐,我们永远不能满足我们的希望,就是在缠真如。我们内心当中想要离苦得乐的希望,被无量无边的妄想所缠绕、所蒙蔽,这个叫做在缠真如。成佛以后的真如叫做出缠真如,这个真如它本觉以外,又多一个始觉智慧,有观照力了。有观照力,所以他不会再迷了,他有这个观照力了。本论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一念心中,同时具足二种功能:一种是觉,一种是迷。这个觉悟的功能起动的时候,会对治生灭门,趣向真如门。假设我们今天随顺迷惑,这个真如门的功能就消失了,生灭门的力量就增长。这二个功能在内心当中,互相的熏习。那我们怎么办呢?我们仰仗三宝的加持力、仰仗内心的观照力,就把这个内心觉的功能不断不断地扩大,光明不断地扩大,总有一天把这个不觉的虚妄相消灭掉,这个时候我们就从生灭门而完全趣向真如门,是这样子的意思。

    这个地方就是在真如缘起当中的三大问难,我们可以从问难当中,更加了解本论的宗旨。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