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大义今释 卷第一 第一章
    楞伽大义今释卷第一——

    楞枷大义今释

    刘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注一)译

    一切佛语心品之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南海滨楞伽山顶。种种宝华以为庄严。与大比丘僧,及大菩萨众俱。从彼种种异佛刹来。是诸菩萨摩诃萨。无量三昧自在之力。神通游戏。大慧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一切诸佛手灌其顶。自心现境界。善解其义。种种众生。种种心色。无量度门。随类普现,于五法自性识二种无我,究竟通达。尔时大慧菩萨与摩帝菩萨,俱游一切诸佛刹土,承佛神力。从坐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以偈赞佛。

    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华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一切法如幻远离于心识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远离于断常世间恒如梦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知人法无我烦恼及尔焰常清净无相而兴大悲心

    一切无涅槃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远离觉所觉

    若有若无有是二悉俱离牟尼寂静观是则远离生

    是名为不取今世后世净

    尔时大慧菩萨偈赞佛已。自说姓名

    我名为大慧通达于大乘今以百八义仰咨尊中上

    世间解之士闻彼所说偈观察一切众告诸佛子言

    汝等诸佛子今皆恣所问我当为汝说自觉之境界

    问题的开始

    当释迦牟尼佛住世的那一段时期,佛在印度南海滨的楞伽山(注二)顶上,和他的出家比丘(注三)弟子,以及修大乘菩萨道(注四)的弟子们,很多的人,都聚会在一起。当时由大慧大士为大众们的上首,他对于一切唯心,万法唯识的自心识现境界,已经善于解证它的真实义理了。他对于各种各类的众生差别,以及各种各类心物色相的究竟本际,都已经了知无遗。并且深人佛法,对于无量普度的法门,都了然通达。但为了随顺一切众生各种不同的希求,才随缘普遍地显现在世间。关于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的道理,他已经彻底通达。由于佛的启示,为了解决当时与后世人们的许多疑问,他就代表大家起来问佛,提出下面的许多问题。他在提出问题之前,先说出一段赞美佛境界的偈语;其实,这也就是说明佛法精义的纲要。他说:

    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华。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这是说:万有世间的—切诸法,都是生灭灭生地不停轮转,犹如虚空中的幻华相似,倏有还无。如果离了生灭的作用,便如虚空,一无所有。当幻华的作用和现象显在空中之时,便不是“无”;当幻华的现象和作用消逝了以后,便不再是“有”。智者了知此中“体”、“相”和“用”的原因,自己便得解脱尘累,常觉不昧;既不执著一切世间是决定的“有”,也不执著于绝对的“无”。而且悲悯世间一切众生的愚迷,生起大慈悲的心愿,乃在一切世间随类现身,说法度世,拔济众苦。)

    一切法如幻。远离于心识。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这是说:一切诸法生灭无常,犹如梦幻,这一切都是从心意识所变现,如果离了心意识,便一无所有了。智者了知它是在“相”和“用”的显现上,形成了幻有。但在自体上却都无自性,本自了不可得的。因此悲悯世间的愚迷,生起大慈大悲的心愿,而果教化济度世间。)

    远离于断常。世间恒如梦。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这是说:万有世间一切诸法的存在,都如梦幻似地生生灭灭;在生灭灭生的现象中,如果说它是断灭的“无”,但它却有相续的作用。如果说它是恒常的“有”,但它却又是生灭无常的。智者了知一切诸法,既不是决定的“有”,也不是绝对的“无”,因此悲悯世间的愚迷,生起大慈大悲的心愿,而来教化济度世间。)

    知人法无我。烦恼及尔焰。常清净无相。而兴大悲心。

    (这是说:佛是大智慧的解脱者,他已经了证“人无我”和“法无我”,自觉内证一切的烦恼障和智障,都因为妄想分别而生。这些分别的妄想心,犹如火光中的烟馅和光影相似;它的自性却是本来无相,了然清静的。所以烦恼和智慧,同样的都无自性,本自了然清净的。因此悲悯世间的思迷,生起大慈大悲的心愿,而来教化济度世间。)

    一切无涅槃。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远离觉所觉。有若无有。是二悉惧离。

    (这是说:一切诸法,本来就空无自性,既无生死可了,也并无另有一涅槃寂灭的境界可得。既没有一个住在涅槃寂灭境界中的佛,也没有一个佛往来于涅槃寂灭的境界中。在本来清净自性的真如中,既没有一个所觉的境界,也没有一个能觉的本体。如果执著佛境界的是有是无,也就同执著有一涅槃的可入可出一样,仍然还是法执。因此必须要远离能觉所觉二边,了无所住才是佛法正觉的真实内义。)

    牟尼寂静现。是则远离生。是名为不取。今世后世净。

    (牟尼是佛的名称,也便是寂默的意义。这是说:佛从本性清净寂默中静观万法,得证远离生灭的作用,不取一法,也不舍一法。只得性自如如,这便是远离尘垢,远离缠缚的解脱法门。若能解脱生灭,还归寂灭清净,便无古往今来等法执。由此而解脱十方空间。三世时际的束缚,以证得毕竟寂静了。)

    (上述大慧大士的赞佛偈语,最主要的道理,是指出佛已经在无生灭的境界中证得解脱,在自性清净寂灭中得到大智慧。但为了济度世间一切众生,出离苦海,仍然兴起同体的大悲,无缘的大慈之心。但他所悲的是什么呢?是悲众生的愚迷。其实既非实有人和法的可悲,也非绝对的无人和法的不可悲。只是悲其所悲,应无所住而已。故知大乘了义的佛法,以兴起无缘之慈,同体之悲,来济度世间,才是它主要内义的精神了。)

    这时大慧大士说完了赞佛的偈语,便自我介绍说:他名为大慧。现在为了彻底了解大乘佛法的要义,所以提出一百零八个问题,请求佛的解答。佛就答应他随意发问,并且说,理当为他说出如来自觉的境界。

    (注一)求那跋陀罗:此名功德贤,中天竺人。南朝宋文帝时,泛诲至广州,帝遣使迎至京师,深加崇重。乃讲演华严,并译此经。

    (注二)楞伽山:在师子国(即锡兰岛)之山名。楞伽为宝名,又曰不可到、难入之义也。此山以有楞伽宝得名,又以险绝常人难入得名。佛在此说楞伽经,表法殊胜。

    (注三)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

    (注四)菩萨:具名菩提萨埵,谓是求道之大心人,总名求佛果之大乘众。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承佛所听,顶礼佛足,合掌恭敬,以偈问曰。

    云何净其念云何念增长云何见痴惑云何惑增长

    何故刹土化相及诸外道云何无受次何故名无受

    何故名佛子解脱至何所谁缚谁解脱何等禅境界

    云何有三乘唯愿为解说缘起何所生云何作所作

    云何俱异说云何为增长云何无色定及以灭正受

    云何为想灭何因从定觉云何所作生进去及持身

    云何现分别云何生诸地破三有者谁何处身云何

    往生何所至云何最胜子何因得神通及自在三昧

    云何三昧心最胜为我说云何名为藏云何意及识

    云何生与灭云何见己还云何为种姓非种及心量

    云何建立相及与非我义云何无众生云何世俗说

    云何为断见及常见不生云何佛外道其相不相违

    云何当来世种种诸异部云何空何因云何刹那坏

    云何胎藏生云何世不动何因如幻梦及揵闼婆城

    世间热时焰及与水月光何因说觉支及与菩提分

    云何国土乱云何作有见云何不生灭世如虚空华

    云何觉世间云何说离字离妄想者谁云何虚空譬

    如实有几种几波罗蜜心何因度诸地谁至无所受

    何等二无我云何尔焰净诸智有几种几戒众生性

    谁生诸宝性摩尼真珠等谁生诸语言众生种种性

    明处及伎术谁之所显示伽陀有几种长颂及短句

    成为有几种云何名为论云何生饮食及生诸爱欲

    云何名为王转轮及小王云何守护国诸天有几种

    云何名为地星宿及日月解脱修行者是各有几种

    弟子有几种云何阿阇梨佛复有几种复有几种生

    魔及诸异学彼各有几种自性及与心彼复各几种

    云何施设量唯愿最胜说云何空风云云何念聪明

    云何为林树云何为蔓草云何象马鹿云何而捕取

    云何为卑陋何因而卑陋云何六节摄云何一阐提

    男女及不男斯皆云何生云何修行退云何修行生

    禅师以何法建立何等人众生生诸趣何相何像类

    云何为财富何因致财富云何为释种何因有释种

    云何甘蔗种无上尊愿说云何长苦仙彼云何教授

    如来云何于一切时刹现种种名色类最胜子围绕

    云何不食肉云何制断肉食肉诸种类何因故食肉

    云何日月形须弥及莲华师子胜相刹侧住覆世界

    如因陀罗网或悉诸珍宝箜篌细腰鼓状种种诸华

    或离日月光如是等无量云何为化佛云何报生佛

    云何如如佛云何智慧佛云何于欲界不成等正觉

    何故色究竟离欲得菩提善逝般涅槃谁当持正法

    天师住久如正法几时住悉檀及与见各复有几种

    毗尼比丘分云何何因缘彼诸最胜子缘觉及声闻

    何因百变易云何百无受云何世俗通云何出世间

    云何为七地唯愿为演说僧伽有几种云何为坏僧

    云何医方论是复何因缘何故大牟尼唱说如是言

    迦叶拘留孙拘那含是我何故说断常及与我无我

    何不一切时演说真实义而复为众生分别说心量

    何因男女林诃梨阿摩勒鸡罗及铁围金刚等诸山

    无量宝庄严仙闼婆充满无上世间解闻彼所说偈

    大乘诸度门诸佛心第一善哉善哉问大慧善谛听

    我今当次第如汝所问说生及与不生涅槃空刹那

    趣至无自性佛诸波罗蜜佛子与声闻缘觉诸外道

    及与无色行如是种种事须弥巨海山洲渚刹土地

    星宿及日月外道天修罗解脱自在通力禅三摩提

    灭及如意足觉支及道品诸禅定无量诸阴身往来

    正受灭尽定三昧起心说心意及与识无我法有五

    自性想所想及与现二见乘及诸种性金银摩尼等

    一阐提大种荒乱及一佛智尔焰得向众生有无有

    象马诸禽兽云何而捕取譬因成悉檀及与作所作

    丛林迷惑通心量不现有诸地不相至百变百无受

    医方工巧论伎术诸明处诸山须弥地巨海日月量

    下中上众生身各几微尘一一刹几尘弓弓数有几

    肘步拘楼舍半由延由延兔毫窗尘虮羊毛(麥廣)麦尘

    钵他几(麥廣)麦阿罗(麥廣)麦几独笼那佉梨勒叉及举利

    乃至频婆罗是各有几数为有几阿(少/免)名舍梨沙婆

    几舍梨沙婆名为一赖提几赖提摩沙几摩沙陀那

    复几陀那罗为迦梨沙那几迦梨沙那为成一波罗

    此等积聚相几波罗弥楼是等所应请何须问余事

    声闻辟支佛佛及最胜子身各有几数何故不问此

    火焰几阿(少/免)风阿(少/免)复几根根几阿(少/免)毛孔眉毛几

    护财自在王转轮圣帝王云何王守护云何为解脱

    广说及句说如汝之所问众生种种欲种种诸饮食

    云何男女林金刚坚固山云何如幻梦野鹿渴爱譬

    云何山天仙揵闼婆庄严解脱至何所谁缚谁解脱

    云何禅境界变化及外道云何无因作云何有因作

    有因无因作及非有无因云何现已灭云何净诸觉

    云何诸觉转及转诸所作云何断诸想云何三昧起

    破三有者谁何处为何身云何无众生而说有吾我

    云何世俗说唯愿广分别所问相云何及所问非我

    云何为胎藏及种种异身云何断常见云何心得定

    言说及诸智戒种性佛子云何成及论云何师弟子

    种种诸众生斯等复云何云何为饮食聪明魔施设

    云何树葛藤最胜子所问云何种种刹仙人长苦行

    云何为族姓从何师受学云何为丑陋云何人修行

    欲界何不觉阿迦腻吒成云何俗神通云何为比丘

    云何为化佛云何为报佛云何如如佛平等智慧佛

    云何为众僧佛子如是问箜篌腰鼓华刹土离光明

    心地者有七所问皆如实此及余众多佛子所应问

    一一相相应远离诸见过悉檀离言说我今当显示

    次第建立句佛子善谛听此上百八句如诸佛所说

    不生句生句。常句无常句。相句无相句。住异句非住异句。刹那句非刹那句。自性句离自性句。空句不空句。断句不断句。边句非边句。中句非中句。常句非常句。缘句非缘句。因句非因句。烦恼句非烦恼句。爱句非爱句。方便句非方便句。巧句非巧句。净句非净句。成句非成句。譬句非譬句。弟子句非弟子句。师句非师句。种性句非种性句。三乘句非三乘句。所有句非所有句。愿句非愿句。三轮句非三轮句。相句非相句。有品句非有品句。俱句非俱句。缘自圣智现法乐句非现法乐句。刹土句非刹土句。阿(少/免)句非阿(少/免)句。水句非水句。弓句非弓句。实句非实句。数句非数句。数句非数句。明句非明句。虚空句非虚空句。云句非云句。工巧伎术明处句非工巧伎术明处句。风句非风句。地句非地句。心句非心句。施设句非施设句。自性句非自性句。阴句非阴句。众生句非众生句。慧句非慧句。涅槃句非涅槃句。尔焰句非尔焰句。外道句非外道句。荒乱句非荒乱句。幻句非幻句。梦句非梦句。焰句非焰句。像句非像句。轮句非轮句。揵闼婆句非揵闼婆句。天句非天句。饮食句非饮食句。淫欲句非淫欲句。见句非见句。波罗蜜句非波罗蜜句。戒句非戒句。日月星宿句非日月星宿句。谛句非谛句。果句非果句。灭起句非灭起句。治句非治句。相句非相句。支句非支句。巧明处句非巧明处句。禅句非禅句。迷句非迷句。现句非现句。护句非护句。族句非族句。仙句非仙句。王句非王句。摄受句非摄受句。宝句非宝句。记句非记句。一阐提句非一阐提句。女男不男句非女男不男句。味句非味句。事句非事句。身句非身句。觉句非觉句。动句非动句。根句非根句。有为句非有为句。无为句非无为句。因果句非因果句。色究竟句非色究竟句。节句非节句。丛树葛藤句非丛树葛藤句。杂句非杂句。说句非说句。毗尼句非毗尼句。比丘句非比丘句。处句非处句。字句非字句。大慧。是百八句,先佛所说。汝及诸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

    【注:(少/免),读nóu,如阿(少/免)楼陀。

    (麥廣)又作(麥黄),读kuàng,大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