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意识妄想的原因和唯心的辨别
这时,大慧大士又请问:“什么是虚妄不实的妄想现象?这些不实虚妄的妄想是怎样生起的呢?为什么叫作不实的妄想?在什么法中才是不实的妄想?”佛说:“世间种种的道理,和种种不实的妄想,都因为执著妄想而生的。殊不知能取和所取的作用,都是自心和现识境界。因为不识自心现识,所以就堕在有或无的二边妄见之中,由此更增长了偏差的心理,增长了妄想的习气,执著心外之法,产生种种的理论。心心念念,随时随地衍生了无数的妄想,而加深了我执和法执。”大慧又问:“依照这样说来,世间种种的理论,都堕在有或无的二边妄见里。如果舍离了有和无的妄想自性,另外就没有一个什么自性可得,也没有什么可见的了。那么,所谓第一义,也应当是这个道理。它是离心量和根尘等的范围,也不是因明理则的譬喻、分析,或归纳所可以达到的。为什么却说只要执著一处妄想,就有种种不同性质的执著妄想发生呢?那么,说一个第一义,人们也就会执著第一义,岂不也是妄想吗?若是这样,岂不是佛也等于外道们的邪说一样,说某一事理是生生不已的,某一事理是不生的哪?”佛回答说:“并不是说:有一生起的,便叫作妄想,另外一不生的,便是第一义。为什么呢?就是说:是有是无的任何妄想都不生,心外无法,离心以外,也不见有性或非性的存在。自觉内证,内外一切法,无非都是自心的现量境界,一切妄想,自然不生。大慧啊!所以我说一切无智凡夫,都是执著妄想,认为种种妄想,便是自心的现象。面对种种现前的事实,又增长发生种种妄想,更加执著它的性质和现象。那么这些愚痴凡夫们要如何才能远离我执和法执的执著呢?那就是要远离能作和所作的因和缘等的错觉,证知一切妄想,无非都是自心和现量境界。由此身心转变,就能彻底了解一切菩萨地和自觉的境界,那就可以舍离了五法——名、相、分别、正智、如如等的事理妄想自性作用。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说妄想是从种种虚妄不实的执著所生。如果了知自性本是如实无生的义理,就能解脱自心的种种妄想了。”这时,佛就归纳这些道理,作了一篇偈语说:
诸因及与缘。从此生世间。妄想著四句。不知我所通。
(这是说:世间诸法,都由因和缘所生,凡夫妄想,不执著于有,便落于无,乃至非有或非无,而不知道我所开示的通相。)
世间非有生。亦复非无生。不从有无生。亦非非有无。
诸因及与缘。云何愚妄想。非有亦非无。亦复非有无。
(这是说:世间一切法(事物),并非从有所生处而来,也不是根本就没有生。既不是有无互相发生,也不是非有非无的辗转相生。总之,世间事物,都从因与缘的和合而生,缘起性空,何以一般凡愚们,却在此中而产生妄想呢?性空缘起之中,既不是真实的有,也不是绝对断灭的无,更不是有和无的辗转相生。)
如是观世间。心转得无我。一切性不生。以从缘生故。
(这是说:由此观察世间的事物,然后转变妄心意识,就会证得无我的境界。其实,一切事物的自性,都是虽生而不生;因为都是因缘所生的关系。)
一切缘所作。所作非自有。事不自生事。有二事过故。
无二事过故。非有性可得。
(这是说:世间一切事物,既然都从因缘和合而生万法,所以就可知道它并不是自有的。一切事物的本身,因为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所以一切事物并不能独自发生。如果事物的自身能生自身,就发生果能生果的谬论;但因为果不能生果,所以一切事物却是仗因托缘而生,并无自性可得。)
观诸有为法。离攀缘所缘。无心之心量。我说为心量。
(这是说:观察世间一切有为法,能缘和所缘,都根本不可得。因缘所生法,本身是无自性可得,一切都无自性可得,都只是唯一真心的现量境界,所以我说万法唯心,只是说的这个心啊!)
量者自性处。缘性二俱离。性究竟妙净。我说名心量。
(这是说:这个真如的现量境界,也就是万有自性的根源,它是离一切因缘的作用,亦无自性之量可得。它的体性是究竟净妙,具足圆成,所以我称它是万法一心的真心啊!)
施设世谛我。彼则无实事。诸阴阴施设。无事亦复然。
〔这是说:我随世间一般习惯,也说这个我字。事实上,这个我,根本不像世间观念认为另有一个我的存在。就是身心的五阴,也是虚幻不实的假名而已。〕
有四种平等。相及因性生。第三无我等。第四修修者。
(这是说:有四种自性平等之法,就是所谓:相、因、性、生。其中第三种所谓的一切事物之自性,都是本来无我的。第四种所谓生和无生的境界,那是修行者真实修证的所得。自觉内证以后,方知这四种自性,都是平等而无自性的了。)
妄想习气转。有种种心生。境界于外现。是世俗心量。
(这是说:世间无智凡夫,因外境的鼓荡,就依它而起,产生种种的意识妄想和外在的境界,这就是世俗的所谓心量。)
外现而非有。心见彼种种。建立于身财。我说为心量。
(这是说:因为有依它而起的意识妄心的作用,才见到外境种种事物。世间一切凡夫,就在此中执著建立我身和赖以生存的一切物质资粮等等,这就是世俗的心量。)
离一切诸见。及离想所想。无得亦无生。我说为心量。
(这是说:远离一切意识妄心的诸见,乃至于远离能妄想和所起妄想曲作用。这个世俗妄心便了无所得,也就自觉内证而无生了。这就是我所说唯心的现量。)
非性非非性。性非性悉离。谓彼心解脱。我说为心量。
(这是说:但离意识妄想,既无所谓自性之性,也非不是性,所谓性和非性等等意念,都要远离,才能得到自心解脱,这就是我说的唯心的现量。)
如如与空际。涅槃及法界。种种意生身。我说为心量。
(这是说:离意识妄心以后,所谓如如、空、涅槃、法界,乃至意生身等,都是天然本具,本自现成,本自具足的,这就是我说唯心的现量。)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说,菩萨摩诃萨,当善语义。云何为菩萨善语义?云何为语?云何为义?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云何为语?谓言字妄想和合,依咽喉唇舌,齿龂颊辅,因彼我言说,妄想习气计著生,是名为语。大慧,云何为义?谓离一切妄想相,言说相,是名为义。大慧,菩萨摩诃萨,于如是义,独一静处,闻思修慧。缘自觉了,向涅槃城。习气身转变已,自觉境界。观地地中间,胜进义相。是名菩萨摩诃萨善义。复次大慧,善语义菩萨摩诃萨,观语与义,非异非不异。观义与语,亦复如是。若语异义者,则不因语辩义,而以语入义,如灯照色。复次大慧,不生不灭自性涅槃,三乘一乘,心自性等。如缘言说义计著,堕建立,及诽谤见,异建立,异妄想,如幻种种妄想现。譬如种种幻,凡愚众生作异妄想,非圣贤也。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彼言说妄想建立于诸法以彼建立故死堕泥犁中
阴中无有我阴非即是我不如彼妄想亦复非无我
一切悉有性如凡愚妄想若如彼所见一切应见谛
一切法无性净秽悉无有不实如彼见亦非无所有
言语和语意
这时,大慧大士又问:“如佛所说,大乘菩萨,应当善于语义而说法。什么叫作语义?怎样是语?怎样是义呢?”佛说:“所谓语:就是指声音单字言语的组合,依咽、喉、唇、舌、齿、龂、颊等而发声。这种言语的作用,是因为言语妄想习气的执著而发生,就总名它为语。所谓义:就是离妄想的作用,和言说的语意,而是另有所指者就总名为义。大慧啊!大乘菩萨们,得闻如来所指示的语义,独居静处,深思冥想,内证它的义理,而得智慧解脱。得到了内证自觉以后,便全心趣向涅槃之域。由此使习气逐渐转变了以后,在自觉的境界里,观菩萨初地以及上升入诸地的中间胜义相,是名菩萨善解义相。其次,大慧啊!真正善于语义的菩萨们,他看语和义,或义与语,虽是两个东西而所表示的却是一个义理。如果言语和义理是不同的,那就不能因为听到言语便能够辨别它的意义了。事实上,人们都以从言语而了解它的义理。犹如灯能照色,灯虽然不就是色相,可是色相却也因灯而被照见的啊!再其次,大慧啊!如来虽然说不生不灭、自性涅槃,三乘、一乘、心、自性等等名言,如果人们只知攀缘执著言说名相和它的语意,而不亲自内证语义的究竟,那就等于堕在诽谤佛法的知见里,就不合于如来建立名言的本意,等于是另一种不同的妄想而已。这也就是凡夫妄想的境界,只是另外又生出种种佛的名言妄想罢了。譬如愚痴凡夫们,见到幻影而产生各种幻想,并自以为实有,这都不是圣贤的境界。”这时,佛就归纳这些道理,作了一首偈语说:
彼言说妄想。建立于诸法。以彼建立故。死堕泥犁中。
(这是说:一般凡夫们,执著世俗的各种言语妄想,而以为是不易的法则,随他执著而轮转生死,接受天堂和地狱的苦乐等果报。)
阴中无有我。阴非即是我。不如彼妄想。亦复非无我。
(这是说:身心五阴之中,就根本没有真我。也就是说:五阴并不是我。可是也不像他们所想象的,根本就没有我的存在。)
一切悉有性。如凡愚妄想。若如彼所见。一切应见谛。
(这是说:一般的凡夫们,除了认为根本没有我的存在以外,有些人却妄想认为一切事物,都自有它的性能的,所以认为人我也有一个自性的存在。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一切事物和人们,也应该确实见到有一个真谛的自性了。)
一切法无性。净秽悉无有。不实如彼见。亦非无所有。
(这是说:—切事物,从本以来,就无所谓另有—个自性的存在,净和秽,生和灭等等,毕竟都是没有实在的自性存在。诸法如幻而不实,都如水月镜花似地显现,但也不是断见,认为它是根本无所有的。)
复次大慧,智识相,今当说。若善分别智识相者,汝及诸菩萨,则能通达智识之相,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慧,彼智有三种,谓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智。云何世间智?谓一切外道凡夫,计著有无。云何出世间智?谓一切声闻缘觉,堕自共相,希望计著。云何出世间上上智?谓诸佛菩萨,观无所有法,见不生不灭,离有无品。如来地,人法无我,缘自得生。大慧,彼生灭者是识,不生不灭者是智。复次,堕相无相,及堕有无种种相因是识,超有无相是智。复次,长养相是识,非长养相是智。复次,有三种智,谓知生灭,知自共相,知不生不灭。复次,无碍相是智,境界种种碍相是识。复次,三事和合生,方便相是识,无事方便自性相是智。复次,得相是识,不得相是智。自得圣智境界,不出不入故。如水中月。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采集业为识不采集为智观察一切法通达无所有
逮得自在力是则名为慧缚境界为心觉想生为智
无所有及胜慧则从是生心意及与识远离思惟想
得无思想法佛子非声闻寂静胜进忍如来清净智
生于善胜义所行悉远离我有三种智圣开发真实
于彼想思惟悉摄受诸性二乘不相应智离诸所有
计著于自性从诸声闻生超度诸心量如来智清净
识与智的差别
佛说:“我现在应当一说智与识的不同情形,你们了解智与识的不同现象后,就容易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了。大慧啊!智有三种,所谓:世间智、出世间智、出世间上上智。什么叫做世间智呢?就是一切外道和凡夫们,执著世间一切事理的有或无的知识。什么叫作出世间智呢?就是一切声闻、缘觉们,堕在自己或随众所希求出离尘世的执著里。什么叫作出世间上上智能呢?那就是诸佛菩萨们,观世间和出世间,是幻现暂有的,见到万法从本以来,就不生不灭,离有离无而入于如来果地。人无我和法无我,都本来是自性如如,不假修证的。大慧啊!那生灭的就是识,不生不灭的就是智。其次,堕在有相可得,或无相可得的,以及堕在有无种种相和因中的便是识,超有元之相的便是智。再其次,增益习气的便是识,不增益习气的便是智。复次有三种智,那就是知生灭之智,知自相和共相之智,知不生不灭之智。复次,无挂碍相的便是智,种种境界有挂碍相的便是识。复次,根、尘、识三事和合而生的作用便是识,无事于心,自性无生的便是智,复次,有所得相的便是识,无所得相便是智。智是出于修行自觉内证之法,证入自得圣智境界,不出不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所以譬喻如水个明月的境界。”这时,佛就归纳这些道理,作了一篇偈语说:
采集业为识。不采集为智。观察一切法。通达无所有。
(这是说:凡是吸收采集业力习气的便是识。反之,不吸收采集业力习气的便是智。依着无所得的智境界,来观察一切万法,彻底通达它的一无所有便是解脱境界。)
逮得内在力。是则名为慧。缚境界为心。觉想生为智。
无所有及胜。慧则从是生。
(这是说:自觉内证智相,住于了无所得之境,渐渐得到自在无碍之力,就名为智慧之力。凡是为境界所缚的,便都是妄想心意识,而自觉内证妄想心的便是智。只要常住了无所有的殊胜境界,由此就可以发生慧力。)
心意及与识。远离思惟想。得无思想法。佛子非声闻。
寂静胜进忍。如来清净智。生于善胜义。所行悉远离。
(这是说:有相或无相,空和有,出世和入世等境界,无非都是心意识的思想分别作用。无分别,离一切相,都无所住,才是真正的佛法,这是和一般声闻沉空住寂的法门不同的。由此得到毕竟寂静的无生法忍,成就如来的清净智慧,生起善解的胜义,远离一切烦恼的执著。)
我有三种智。圣开发真实。于彼想思惟。悉摄受诸性。
(这是说:如来具有上述的三种智,由此而得到圣自在的真果,不仅能够普遍了解意识妄想的思惟现象,而且也完今了解世间和出世间的内外诸法之自性。)
二乘不相应。智离诸所有。计著于自性。从诸声闻生。
超度诸心量。如来智清净。
(这是说:声闻和缘觉二乘圣人们的智慧,是不能了解这个道理的。因为他们沉空住寂,离有入无,还是著相。避有著空,便执著空为自性,还都是声闻的教法,没有真实的证觉。如果超越二乘的心量,证如万法唯心所现才是如来的清净智慧。)
复次大慧,外道有九种转变论,外道转变见生。所谓形处转变,相转变,因转变,成转变,见转变,性转变,缘分明转变,所作分明转变,事转变。大慧,是名九种转变见,一切外道,因是起有无,生转变论。云何形处转变?谓形处异见。譬如金,变作诸器物,则有种种形处显现。非金性变。一切性变,亦复如是。或有外道作如是妄想。乃至事转变妄想。彼非如非异妄想故。如是一切性转变,当知如乳酪酒果等熟。外道转变妄想。彼亦无有转变。若有若无,自心现,外性非性。大慧,如是凡愚众生,自妄想修习生。大慧,无有法若生若灭,如见幻梦色生。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形处时转变四大种诸根中阴渐次生妄想非明智
最胜于缘起非如彼妄想然世间缘起如揵闼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