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略解圆中钞卷上 弥陀略解圆中钞卷上15
    《疏》一大千世界。称一佛土。十疑论云。西方去此十万亿刹。为对凡夫肉眼。生死心量而言之耳。但使众生净业成就。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动念即是生净土时。实非远也。

    《钞》解中先依经明远。次约理明不远。一大千世界。称一佛土者。百亿日月。百亿须弥。百亿四大海。百亿铁围山。名一佛土故。俱舍颂云。四大洲日月。须弥卢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说名为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坏。是也。如此观之。极乐世界。去此甚远。次引天台大师十疑论明不远。盖言凡夫之人。以先世烦恼惑善恶业报。得此生五阴苦果。所有凡夫肉眼。远即不见。乃以不见者为远。所有生死心量远则不知。亦以不知者为远。无怪其然。若念佛之人。一心不乱。则惑道伏。净业成就。则业道清。临终之时。娑婆印坏。则苦道脱。当尔之时。化肉眼为天眼。变凡心为圣心。故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动念即是生净土时。言动念者。乃垂终得见三宝。与夫见光见华等。一有所见。便名动念。非妄念之念也。虽在此土得见。已是华池受生之时。故曰实非远也。又般舟经。明众生有三力。故得见弥陀。一者、三昧力。即论中所明是也。二者、佛力。四十八愿。经云。设我成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三者、本功德力。此有二义。一者、众生自无始来。曾有念佛求生净土种子。当时未生。今种已熟。应得往生。二者、众生心性。本具尘刹。虽十万亿之遥。无非性具。即性体性量。如帝网之一珠。影含众珠。如大海之一浪。具全潮体。非但互具。亦乃互即。故四明云。若心性不具尘刹。则生无感见之功。佛无应现之理也。

    ○四、释极乐

    《疏》梵语须摩提。此云安养。或云清泰。又云极乐者。犹言最胜也。

    《钞》安养者。对娑婆八苦交煎。所养者非安也。清泰者。对娑婆五浊恶世。所处者非泰也。极乐者。对娑婆众苦之剧。所受者非乐也。

    ○五、出四土二。初、总标

    《疏》一切国土。随机所感。有乎四种。

    ○二、别释四。初、寂光土

    《疏》一、常寂光土。诸佛究竟极果所居。

    《钞》观经疏云。常寂光者。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即般若。是三点伊。不纵不横。名秘密藏。妙宗钞云。前三在事。故从居人。修断因果而立土名。此土属理。故从本体三德为名。私谓钞中既有上品寂光之名。则知彼土亦分九品。惟上上品为极果所居。余之八品。皆圆圣分证人所居。为分证寂光也。疏云分证究竟。寂光净秽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