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项修行的警醒:珍贵人身
    珍贵人身

    (藏文“米禄仁波切(Milurinpoche”)

    珍贵人身

    我们的存在,内显于心,外显于行为及言语;内在的层次远比外在的表现重要,因为我们行为的品质取决于我们的心。因此,在佛教的修行法道上,我们必须修心,也就是将心转向“法(梵文“达(尔)(dharma)”,藏文“却(Cho)”(注1)“达(尔)玛”这个字有两个意义:泛指一切严谨的信仰,或特指佛陀的法教——也就是引领佛弟子证得最高悟境的佛法。佛陀的法教能带来净离一切贪欲及恶行的平静。而且,佛陀的法教不仅能带给我们自己平静,也能带给他人平静。

    修持佛法就是要修心,也就是要改变我们的心,使它转向佛法。这个过程也许对某些人比较容易,但是对其他的人则比较困难。有些人很自然地觉得必须出离依因缘而存在的轮回(梵文“萨(木)萨(Samsara)”,藏文“扩(尔)瓦(Korwa”),抛弃世间俗事对他们而言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但是,其他的人则觉得比较困难,他们必须经过一番努力之后才能发展出这种意向。所以,我们到底要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心离弃轮回呢?答案是:学习并观修四共加行——修持佛法的四种基础或警醒的思维(亦称为转心四思维或四正观)。

    四共加行的第一加行是思维(珍贵的人身(Precioushumanexistence)——具有证得佛果(Buddhahood)的一切自由与顺缘的人身。具有珍贵人身的人非常地幸运,因此他具有为一切有情众生(sentientbeings)寻获真正快乐的无上机会。因此,这种人非常地罕有、非常地珍贵。可是,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一点,就会一昧地沈迷于世俗的活动,而浪费了这个珍贵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思维珍贵人身至为重要。

    大手印(梵文“玛哈慕爪(Mahamudra”)是佛教噶举派代代相传的修持法门,这是一种极其深奥的禅修法门,能使修行者产除一切染污、烦恼及不安,最后证得究竟的佛果。但是,要达到这个目标及正确地修持大手印法门,行者必须依照一定的次第,循序渐进地实修。

    这本关于禅修的法本(注2)以这几句话做为开头:“第一项禅修是思考得获珍贵人身的困难。”

    将心转向佛法

    我们已经得获了一种极为珍贵的宝物;珍贵、暇满的人身。我们不但得到了这种极为罕见的机会,也进入了佛陀法教之门。具有人身及踏上法道非常地重要,因为这就像是一种开始,一种可能性。然而,要受益于这些状况,我们的心必须持有正确的态度。若要正确、适当地修持佛法,我们必须把心导向适切的目标:佛法。

    如果能够把心转向佛法,我们的行为及言语自然也会随着转向佛法。我们也许无法立刻完全依照佛法来行一切事,但是,在具有正确的态度之后,至少能够逐渐地改进,终于有一天,我们的行为会完全和佛法一致。反之,若我们无法把心转向佛法,事情只会往坏的方向发展,并且很可能会愈来愈严重。因为我们的懒散和惰性会逐渐地增强,我们的所作所为会愈来愈偏离佛法,最后,完全脱离了佛法。这就是为什么在一开始时,将心转向佛法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在我们能够真正开始修行之前,必须具足的一项极为基本的条件。

    将心转向佛法就是要觉知三宝——佛、法及僧(梵文“桑嘎(Sangha)”,藏文“给(恩)顿(gendun”)——的功德。我们应该感念三宝的功德,并思考修持佛法的利益。然而,倘若我们不实际去修持佛法,就不能想像不修持佛法的缺失及应运而生的问题。深思修持佛法的好处会激发我们对佛法的信心,并使我们对给予这些甚深法教的佛陀产生虔敬心,也会因而对修持佛法的僧宝发出恭敬心。所以,经由思维三宝的功德,我们对佛陀、佛陀的法教及修持这些法教的僧众产生虔敬心、信心及恭敬心。如果我们对这三宝具有强烈的虔城心,那么,我们的心自然就会转向佛法。只是枯坐着想:“我要对佛法有信心、我要对三宝

    有信心。”当然不会对我们有什么帮助。思惟无常(impermarrence)才能使我们对佛法产生虔信心。

    如果我们彻底、深刻地思考无常的意义,将会对三宝产生信心,这种思维是对三宝具有真正的信心所不可或缺的因素。我们能实际唤起这种觉受,并让它开展为无限的信心。这就是为什么警醒我们修持佛法的第二项思维是无常的思维。无常很容易了解,因为当我们放眼环顾四周时,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无常;我们注意到人必定会死,也看到身体的无常性,也知道我们所拥有的财物是无常的。无常蕴涵于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所以,我们可能会以为并不真正须要去思考无常——因为它是如此地明显;但是,我们必须真正去思考无常,才能觉知无常的真正函意。

    思考无常或许并不足以激发我们对三宝的虔信心,也仍然无法觉知三宝的功德,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首先要思考得获罕有人身的困难。在我们思考无常之前,就应该要彻底地去做人身难得的思惟。

    珍贵人身

    我们所拥有的是“珠宝般(藏文“诺(尔)布(norbu)”)的人身,因为人身如同珠宝一般地非常罕见。具有人身的我们极度地幸运,因为能够修持佛法;倘若我们生为另一种形式,将无法修持佛法,也无法对人身的情形有任何的了解。由于我们具有人身,拥有聪敏的心及强壮的身体,足以支持修行所须的努力。

    这个身体被称为“珠宝”,因为它极为罕见及珍贵,非常美丽,又相当纯净。我们的身体因为两种理由而被称为“珠宝”:我们拥有所谓的八有暇(藏文“贴瓦杰(telwagye)及十圆满(藏文“究(尔)瓦秋(jorwachu”)。八有暇即八种自由(eightfreedoms):在藏文里,“自由”的字义是“安逸”或“时间”,或有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的闲暇。所以,如果我们要修持佛法或工作,或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时间这么做。称我们的身体是珠宝的第二个理由,是我们拥有十种难得的圆满修行资产(tenassetsorendowments)。通常,“资产”这个字指的是财富或良善的特质;但是,在这儿它表示我们具有修行所需的一切有利条件或福报——即顺缘或善缘。有时候,我们也许有时间去做任何我们想做的事,但可能缺乏所需的有利状况或顺缘。因此,所谓的十圆满就是拥有使八有暇发挥极致用途的一切必要之顺缘。

    当我们谈到珍贵人身时,我们往往也必须对轮回的六道有所认识。所谓的六道包括:天道(梵文“德瓦(deva”)、阿修罗道(梵文“阿素(asura)、人道(梵文“那(nara”)、畜生道(梵文“提瑞亚(克)(tiryak”)、饿鬼道(梵文“(波)锐踏(Preta)”,或“薛荔多”)及地狱道(梵文“那卡(naraka”)(注3)。人道只是六道之一。在开始时,要我们相信无法直接看到的众生的存在——例如,饿鬼、地狱道众生、嫉妒心极强的阿修罗或天神——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尤其是当我们初学佛法时。但是,不相信鬼神并没有什么害处,因为这是可以逐渐再去学习的。

    相信其他道众生的存在,在开始时可能不容易;可是,我们必须记住;不相信的理由只是因为我们无法看见他们。然而,如果我们无法看见某项事物,这并不自动地表示它不存在。譬如,假若某个人在睡觉,他可能梦到许多不同的地方及人物;一位观看这位梦者的人或许会说:“这些地方及人物并不存在。”可是,这位梦者实际上非常生动地经验到这些事件。虽然观察者没有同样的经验,但他不能因此否定这些经验的可能性。所以,即使我们无法看到或直接体验到某件事物,也不能因而否定它存在于某些众生心中的可能性。此外,我们可能有一个非常愉快的梦,梦中的房子非常华丽,座落于一个非常幽美的地方,里面住着非常和善的人;但是,在有些时候,我们却有一个非常不愉快的梦,梦中的情境非常可怕及痛苦,例如陷入一个毒蛇窟中。我们拥有这两种不同的经验,而这些经验的特质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心。我们的梦境是愉快或不愉快的,取决于极其微妙的心识印痕(识痕)或心的潜意识痕迹。

    我们觉醒的经验也是一样。如果我们有杀生、说谎或偷盗的倾向,这些恶行会在我们心中留下非常强烈的痕迹,并在来生(注4)制造非常痛苦、恐惧的经验。所以,由于在过去生所累积的一切恶业,一位“邪恶”的人将会有投生地狱道、饿鬼道或畜生道(即下三道,亦称为三恶道或三恶趣)的经验。

    相反的,如果某个人在某一生中修持布施及持戒等善业,他在未来生将有投生于人道、阿修罗道或天道(即上三道,或三善道、三善趣)的愉悦经验。所以,业力的显现过程很像是一场梦:先前的行为所遣留的痕迹将会影响到梦境的愉悦与否,而我们在清醒时所经验的一切事物都是先前行为的产物。这就是为什么佛陀给予我们关于轮回六道的法教。他给予这些法教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使人们感到恐惧,而是要告诉我们娑婆世界到底是如何运转的。

    我们是人道的众生,这表示我们处于一种非常幸运的状况,因为我们不须要承受下三道众生不幸的境遇。事实上,我们生于最好的一道,只要想像一下畜生道众生所受的痛苦,就能明白这一点。就短期而言,一位畜生道众生必须忍受许多它无法避免的痛苦和困境;就长期而言,它无法为自己设定任何目标,或设法得获较佳的生活或任何形式的解脱。畜生道的众生也没有足够的思考能力,因此无法减轻境遇的痛苦。就这些看来,人道众生幸运太多了,因为我们的身与心都具备了改善境遇、计划及进步的能力。当然,和地狱道或饿鬼道的众生相较之下,我们更能体会自己有多么地幸运!

    八有暇

    人道众生拥有免于八种逆缘的自由,也就是他们拥有“八有暇”或八种修持佛法的顺缘(亦称为“离八难”)。相对的,不利于修行的八种逆缘称为“八无暇”或“八难”。

    第一种逆缘是生于地狱道。地狱道的众生必须忍受极端的热或冷的痛苦,而且,这种痛苦是持续不断的,没有任何片刻的喘息,也无法以任何方法来缓解这种刻骨铭心的痛苦。即使他们有任何修持佛法的意向,也没有机会这么做,因为他们不断地处于痛苦之中。相较之下,人道众生极度地幸运,因为我们并没有这种强烈且持续不断的痛苦,而且,我们拥有任意追随自己的心愿而修持佛法的机会。

    有人或许会认为地狱道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其他道的情形可能会比较好。但是,让我们審视一下饿鬼道的情形。它显然并没有比较好,因为生于饿鬼道的众生,经历着持续不断又极其强烈的饥、渴之苦。所以,他们唯一想能到的事就是设法寻找食物及饮水。饿鬼道众生的心被食物及饮水所盘据,他们无地想到其他任何事情,也根本不会去想到佛法。此外,他们的资质如此地不足,永远都无法利用他们的身体及语言做任何有益的事。相较之下,我们非常地幸运,因为我们没有这种痛苦及困难,并且能去做任何我们想做的事。

    畜生道的情形是否比较好呢?不,并没有比较好,因为畜生道的众生有强烈的愚痴之苦。它们没有足够的思考能力,因此无法将心转向任何积极有益的事。它们无法想道:“我要修行!”或真正了解告诉它们要修行的人所说的话。纵使有人告诉它们:“如果你修持佛法或持诵‘嗡嘛呢贝美吽(OMMANIPADMEHUM’(注5),我就给你一千两黄金。”它们也完全无法了解这句话或持诵这个呪语。纵使有人威胁它们说:“如果你不说嗡嘛呢贝美吽,我就把你杀了。”它们也无法做到任何应变,因为它们完全不明白这个人所说的话。相较之下,我们是如此地幸运,因为我们能够思考、理解,并且能够藉由行善弃恶而创造未来的快乐之因。

    第四种逆缘是生于三种不利修持佛法之地。生于人道并不自动地表示我们能够修持佛法。佛法必须出现在我们所居住的国家,而且,佛法必须广为流传,因为如果它只局限这个国家某个非常小的地区,我们可能听闻不到佛法,也永远都无法认识佛法。纵使我们在这个国度听闻到佛法,可能也无法去修持它。处于这种境遇的人在佛法里被称为“蛮荒之人”。这些人生于没有机会接触并正确地修持佛法的文化当中;相较之下,我们很幸运,因为我们处于能够听闻并修持修佛的境遇。

    第五,我们没有生于天道。天道的天人具有非常愉悦的生活,享受着各种远甚于人道众生所能想像的喜乐及美好的事物。但是,他们之所以投生于天道是因为他们过去只专注于世俗的事物,而目前也完全沈溺于享乐。由于他们如此投入物质的享乐,所以并没有寻求其他任何事物的愿望,也从来没有想到要寻找解脱之道或希望成佛。相较之下,我们非常的幸运,因为我们并没有生于天道,而且拥有修行的机会。

    第六,我们并没有生于没有正法的地方。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宗教信仰,有些是好的,有些是坏的。例如,有些宗教信仰错误也认为杀害畜生是好的,视它们为娱神的祭品。错误的宗教信仰非常多,而我们却很幸运,因为我们所依止的宗教并没有这些不正确的信仰。我们所依止的宗教是纯净的,它是佛陀的法教,是以带来平静为要旨的法教,是已经流传了大约二千五百年的法教,是能够引领众生达到完全开悟的法门。我们能够亲自领会到这个法教如何引领了许多众生证得佛果,并如何继续引领更多的众生走在开悟的道路上。所以,我们非常地幸运,因为我们不但没有涉入导向错误的宗教,尚且能够追随佛陀清净的正法。

    第七种逆缘是出生于没有佛示现的世界。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无法知道佛陀的存在,也无法听闻佛法,因为没有人可以教授佛法,我们会对僧众一无所知,因为没有人在修持修法。所以,这是一个对三宝全然无知的世界。相较之下,我们非常地幸运,因为我们生于一个佛陀示现过并给予了法教的世界。我们可以得受这些法教、修持这些法教,并有机会证悟这些法教。

    第八种逆缘是心智不健全。有些人天生智力不足,无法了解别人告诉他们的事情。显然,心智不足的人了解佛法的希望不大,修持佛法的希望更是渺小。所以,我们相当地幸运,因为我们具有正常的智力及完整的生理功能。

    具足八种顺缘就是免除了这八种逆缘的限制,因而拥有八种有暇修持佛法的自由。这八种自由是非常贵重且难得的礼物,因为如果一个人拥有这八种自由,他就能够证得佛果。过去的一切诸佛、菩萨(bodhisattvas)都拥有这八种自由,这八种自由使他们得以证悟。同样的,如果我们拥有这八种自由,就什么都不需要了,我们现在的情境和一切诸佛、菩萨开始步入法道时完全一样。我们只要觉知这八种自由,然后依照证得佛果所需的努力而努力。

    修持佛法的障碍

    我们非常幸运能够远离八种逆缘,而拥有具足一切自由及顺缘的珍贵人身。我们甚至比这更加幸运,因为我们已经开始学习佛陀的法教,并且具有修持佛法的愿力。当我们觉知自己具足这一切不可思议的福报因缘时,应该觉得极度地快乐。我们应该明白,能够具足这一切福报因缘是多么罕见难得的机会。一旦真正觉知这一点之后,我们应该下定决心不浪费这个殊胜的人身,适当地利用它,为自己及所有的众生带来最大的利益。

    拥有这些顺缘并不表示我们在未来也会一直都保有它们。假如我们现在不善加利用这个机会,以后可能再也得不到它了。这个念头应当能抵制懒惰的诱惑。所以,明白这一点并因而著意地精进努力极为重要。如果我们能好好地观修这一点,我们将会觉知;能够为获得真正的快乐而努力是多么幸运的事。这应该足以激发我们的精进心,并开展我们实际善用这个机会的强烈决心。

    修持佛法时,我们会碰到一些障碍、一些困难。其中一项障碍是贬低自己的倾向,以为自己没有真正做好任何事情的能力。譬如,我们也许会想说:“唉,其他的人能够得受并了解法教,可是,我不能。反正,我就是做不到。他们能够学会禅修并得到很好的禅修结果,可是我做不到。其他的人能够净除他们的恶业,可是我做不到。有些众生甚至能够证得佛果或成为伟大的菩萨,可是这完全超出了我能力所及的范围。”如果我们开始有这种想法,它将会使我们完全瘫痪,且无法修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告诉自己;绝对不因任何理由而感到沮丧或贬低自己,因为我们拥有最珍贵的东西——具有真正及全然解脱所需的一切条件及特质的珍贵人身。我们必须想道:我们现在就具有这种潜能可以利用,没有理由不能得到全然了知一切现象的神奇力量;唯一须要做的,是精进地开展这种力量。感念这一切顺缘可以激励我们走出沮丧挫折的阴影。

    八种逆境

    第一种不利于修行的逆境是五毒(梵文“吉隷舍(Klesas)“,藏文”虐蒙(nyonmong)”)炽盛。在此种情况下,瞋恚、贪执、愚痴、疑嫉或傲慢的心非常强烈地涌现。虽然我们拥有了珍贵的人身并且希望修持佛法,但是,有时候这些极为剧烈的烦恼心不断地升起,使人有完全被淹没的感觉;这些极为强烈的烦恼障使人想要放弃佛法的修持。当这种情形发生时,一定要很仔细地察看、了解状况,然后精进不懈的以某种方法加以对治(注6)。

    第二种逆境是恶友的影响。虽然我们知道佛法的利益,也希望能好好修行,但是却因为受到恶友的影响而停止修法。纵使我们并不真正想这么做,但恶友的影响力却使我们放下修法并从事有害的活动。这对修行是一种极大的危害。我们必须很仔细地審察自己是否有受到恶友影响的倾向,及目前生活中是否有这类的不良影响存在。如果这种危险并不存在,我们应该感到很欢喜,并决定更努力地修持佛法;但是,如果我们觉得这种危险可能存在,那么,我们应该开始设想如何产除这种不善的影响。

    第三种逆境是不能清楚地区别修行的阻力及助力。不知道什么可能威胁到修到,什么可能对修行有利,什么会导致不知道努力的方向,而错误地去除有利的特质并发展有害的特质。如此一来,我们的修行就偏离了正途,并成为正确修行的障碍。所以,我们一定要審察自己,如果这种危险存在的话,就应该加以对治,必须更彻底地学习佛法,并精确地了解要修持什么、要避免什么,且如实地去执行。如此一来,我们将会发现修行变得容易许多,因为我们精确地知道应该怎么做。

    第四种逆境是受到懒惰的左右。我们也许很想修行,但是有时候会变得非常懒惰,这种惰性可能会使我们停止修法。纵使我们勉强还在修法,那也很有限,而且总是觉得;“噢,我可以明天再做!”或“我可以等一下再做!”因此,我们的进步很少,最后可能会完全停止修法。所以,如果我们发现这种障碍在阻挠我们的修行,我们必须下决心不受懒惰的控制,不断地鞭策自己再多添加一分努力,并更加精进地修行。

    第五种逆境的产生是由于过去生的恶业在今生成熟。我们可能会发现修行上突然产生很大的问题——例如,突然生病。当这种情形发生时,我们应该想道:这是由于过去生的某些恶行造成的,并试着加以补救。首先,我们应该经由忏悔及清净的方法去清净过去的恶业。这对克服困难会有一些帮助。如果问题很大并迫使我们完全停止修法,我们必须继续祈求困境会迅速了结。然后,当阻止修法的困难消失之后,我们就立刻以最大的精进力量新开始修法。

    第六种逆境是受到别人的主宰。虽然我们可能有修持佛法的愿望,但是控制我们的人可能想阻止我们修行接近佛法。如果这种情形继续下去的话,我们应该觉知自己具足一切成就条件的珍贵人身可能因而浪费掉了。对治的方法是去除控制我们的干扰因素,成为自己的主宰,并开始修行。

    第七种逆境是不清净的动机。有些人可能想要或实际上已经在修持佛法,但是修持的动机是不清净的。当动机不清净时,修行的结果不会很显着。不清净的修行动机包括;“若我不修持佛法,我在来生将会很穷;而我不想成为穷人,所以我将修持佛法。”或“我此生不想生病受苦,所以我要修持佛法。”当然,这些有限的动机然仍会带来一些利益,但是,真正的利益来自引领众生得到究竟的、快乐的愿望。如果行者发觉自己的修行动机不清净,他必须试着消除它,或将它转变为“为利众生愿成佛”的清净动机。

    第八种逆境也是由不清净的动机造成,就是以立即的目标为修持的动机。例如,行善的目的是为了成名或得到金钱、奖赏等直接的利益;就如有些人慷慨捐赠财物的目的是为了成名或得到赞扬。所以,当行者持有得获立即利益的期望而行善或修行时,他的动机就是不清净的。这种修行非常虚伪,因为这从外表看来很真实,大家也由于这个人在实行善事而认为这是真正的佛法;但是,这只是佯假出来的佛法。所以,当行者发现自己的心态中可能掺杂了一些这种不清净的成分时,应该不惜一切地离弃它,否则将会浪费了珍贵的人身。

    这八种逆境只是难免的、不固定的不利境遇,它们只是偶尔会发生。我们只须要保持警觉,并时常自我審视,看看这些困难是否产生了;如果任何困难出现了,我们必须试着净除它们,不让它们阻挠我们的修行。我们应该利用这八种逆境做为禅修的对象,应该審察自己是否生起了这些暂时的障碍。懒惰是我们修行上最主要的问题,假如我们不以自我检查的方法来发掘错处,将会迅速地落入懒惰的掌控中,而不设法对治问题。所以,彻底地審察这八种问题,逐一地正视每项问题,并思考:“我有这个问题吗?它是否出现在我的修行中?”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彻底地審察每一种逆境时,可能会在这儿发现一种、在那儿又发现另

    一种;接下来,我们应当有系统地应用必要的对治方法来去除这些暂时的逆境。如果能去除这些逆境,我们将能有效地修行;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那么,我们将只会变得很懒散,不能真正地修行。

    八种心障

    除了以上所提的八种逆缘(八无暇)及八种逆境之外,还有第三类不利于修行的八种情况。这类的情况完全是由行者的心所造作的,而不是与生俱有的。这八种心障是由行者的思考方式产生的。有时候,我们会产生使我们偏离正确修行方式的念头,而错误的念头会制造修行的障碍,所以,審察自己是否有任何这类错误或缺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能加以辩识,就能将之净除,并免于可能产生的障碍。

    第一种心障是对财产或名望、金钱、亲友产生极大的贪执。如果我们非常执着所拥有的财物,我们时时刻刻都会担忧失去它们,或希望得到更多的财物。贪执财物不能给予心有关切其他事情的空间或时间,因此它会变成修持佛法的一种障碍。我们会变成萦念财物的奴隶,而没有时间或机会去修去。如果我们贪爱亲人或密友,随着贪爱的增长,我们将愈来愈无法离开他们,所花在修行的时间也愈来愈短,最后完全放弃了修行。我们确实需要一些金钱及财物才能过日子,关爱他人也是一件很好的事,但是,当我们对人及事物变得过于贪执时,问题就应运而生。虽然我们依然拥有修行的自由,我们却无法这么做,因为对人及事物的贪执使我们放弃了修行。因此,贪执变成一种障碍,所以,行者必须放弃贪执的心。

    第二种障碍是行为举止极端不善。具有强烈的瞋怒心及恶习的人,很难和上师维持良好的关系,也会时常和法友争吵或冲突,而且,情况会愈变愈糟,最后因为强烈的恶习而完全无法修行。当这种情形发生时,最重要的当然是觉知问题的存在。一旦觉知问题的存在之后,行者就能努力地去净除它;但是,唯有行者能决定如此去做。当然,学习禅修会有所帮助,然而,试图净除这一切极其不善的恶习是行者必须自行开始的工作。若无法净除这种障碍将会使行者失去修行的自由,因此,審察自己是否有这种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倘若这种问题存在,行者一定要矫正它。

    第三种心障是不害怕轮回之苦,并且没有离弃痛苦的愿望。这样的人纵使看到或听到下三道的一切痛苦,他们仍然不会对轮回感到恐惧或不满,仍然不在乎,因为他们认为反正一切都是痛苦。并且不觉得他们的行为会造成任何差别,所以,也没有得到解脱的愿望,自然也不想修持佛法。然而,不修持佛法就绝对无法得到解脱。因此,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念头,就必定要净除它,并将它转化为修持佛法以解除轮回之苦的愿力。对轮回之苦的恐惧是这种转化的基础。净除这种障碍能使行者得获修行及达到解脱的自由。

    第四种心障是信心不足。有些人或许听说过佛法的一切功德及修持佛法所能带来的解脱,可是却仍然没有信心或坚信自己能证得佛果。自心似乎挡住了解脱之门。若这种情形发生了,我们一定要产除这种念头,如此才能得获免于第四种心障的自由。

    第五种心障是喜爱恶行。有些福报不足的人偏离正道而走入歧途。他们并没有任何行恶的特殊理由,但是却喜爱杀生、说谎、偷盗等恶行。五无间罪(注7)是最严重的恶行,曾导致即身堕入三恶道的后果。具有喜爱恶行倾向的人,他的身、口、意所造作的一切都是不善的,这种人无法修持佛法或找到任何平静。然而,在某些有利的情况下,他将可以看清这是不对的,因此可能可以改正这种错误的态度,并产除这种修行的障碍。

    第六种心障是天生不喜爱佛法。纵使别人为他们阐明佛法的利益,这种人依然不觉得佛法值得精进修持。他们并没有任何排斥佛法的特殊理由,只是不认为佛法是好的。这就如同把草送给一只狗,这只狗并不曾想说:“哦,这是草,我不喜欢草。”它只是不会去吃草。同样的,这些人或许面前就有佛法,并且有听闻及修持佛法的机会,但是,他们看不出来佛法对他们的帮助及利益,也没有足够的福报去理解这种机会。但是,这种福报的缺失只是一种念头,在有利的情况下,他们将能够觉知这只是阻碍修行的一种念头。当他们能够产除这种不利的心境,便得获免于这第六种心障的自由。

    第七种心障是在领受戒条及誓愿之后有所违背而未加以弥补。譬如,在领受了引导一切众生开悟的菩萨戒(bodhisattvavow)或部分的别解脱戒(波罗“波罗提摩叉(Pratimoksa)”藏文“索索(尔)塔(尔)帕(SosortarPa)”)(注8)后,破了戒而没有设法补救。在这情形下,无礼无法地修持的愿望将会有所破损。当然,几乎每个人都有破捐戒律的时候,但是加以修补的愿心很重要。所以,倘若这种障碍升起了,行者必须有所觉知,并尽一切力量去清净及补救破捐的戒律及誓愿。

    第八种心障是出于对上师或法友的嫌恶而违背誓愿,并完全放弃了修行;对上师或受学于上师的法友之强烈嫌恶,促使这个人完全放弃了修行。当这种情形发生时,他再也无法继续修持了,因此成为一种障碍,使行者失去修行及得获解脱的机会。但是,如果他觉知到这个问题,并采取必要的行动去弥补破损的誓戒,他就能够重新再修行并得到修行的一切利益,同时也重获免于第八种心障的自由。

    摘要

    我们刚刚讨论过两类修行的直接障碍。第一类是八种暂时性的不利境遇(逆境),第二类是八种由心所造作的障(心障)。尚未开始修学佛法的人,不须要关切这些障碍。但是,对已经开始修学佛法的人,这些障碍将会干扰他们的修行或导致他们离弃佛法。因此,不让这些困难升起或产除已升起的困难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我们是平凡的众生,时或遭遇到障碍是非常自然的。但是,觉知障碍的升起极为重要,因为如果我们没有觉知到这些障碍,它们将会产生不善的影响,并在我们能够加以对治之前就使我们停止修持。所以,行者要时时保持觉性,并察视任何这些问题是否升起。如果我们发现我们犯了某种严重的错误,我们不应该觉得失去了希望或我们的修行完全毁了,我们必须对自己说:我觉察到这个错误,我能够矫正它,并且重新再开始修行的另一个过程。

    珍贵人身的法教指出八种修行的自由(八有暇、离八难)。较详细地说,除了这八种基本的自由之外,还有免于八种暂时性逆境的自由及免于八种心障的自由。所以,我们必须免于共计二十四种逆缘,才能拥有真正良好的修行条件。如果没有其中任何一种问题,那么我们的修行就会极有成果,将能够达到解脱的境界。

    十圆满

    珍贵的人身也具足十种福报或圆满的善缘(十圆满),其中五种来自自已(五自圆满fiveinternalassets),另外五种则来自他人或外缘(五他圆满fiveexternalassets)。我们应当逐一地審察这每一种不同的善缘,并试着判断我们是否真正具足珍贵人身所有的条件。如果我们具足这一切,应当深感庆兴,因为我们拥有圆满的修行机会。由于我们已进入佛法之门,可以开展行善的习性,所以一切会愈来愈好,我们会愈来愈进步——而且不仅是这一生一世,还包括未来的多生多世。

    另一方面,假如我们养成了坏习性,恶业一样会因而累积,一切会愈来愈坏,为自己带来愈来愈多的痛苦。这就是为什么不断地检视自己是否具有珍贵人身的一切条件(包括各种自由及善缘)是如此的重要。其中一项可能因为某种“意”的原因——例如持有邪见——而缺失,但也可能是因为外缘的不足。无论如何,我们就应该觉知、承认缺失某种条件的事实,并试图改变现状,使自己再度具足所有的自由及善缘,如此,我们才有超越痛苦的可能性。

    五自圆满

    第一类圆满的福报来自我们自身的情况。第一种自圆满是具有生为人的善业(大中生);倘若我们生为畜生道或饿鬼道或其他轮回道的众生,我们就无法修持佛法并改善我们的境遇。第二种自圆满是我们生于佛法流传的地方(生于中土):在佛教历史的早期,这表示生于印度或远东地区一些信奉佛教的国家;现今,由于科技的发达,佛法几乎已经传播到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第三种自圆满是身心健全(诸根具足);这表示我们并没有心智不足或诸如聋哑、眼盲等严重的先天残障,而难以得获或了解法教。第四种自圆满是维生之道,不涉及杀生或偷盗等恶业(无宿业颠倒);由于佛教徒相信直接杀取人道或畜生道众生的生命

    会造成恶业,屠夫、军人和从事其他犯罪活动一样是不当的维生行业,若我们涉及这类不善的行业,那行将会继续累积使我们无法成功地修持佛法的恶业。第五种自圆满是对佛、法、僧三宝具有信心及虔敬心(深信三宝);显然的,倘若我们不相信佛陀所给予的法教是正确的,或圣僧所从事的度生活动是可敬的,那么我们永远都不会步入可以引领我们证得圆满佛果的法道。

    五他圆满

    第二类圆满的福报来自他人或自己之外的某种情况(即他圆满)。第一种他圆满是有佛出世于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值佛住世)。目前我们居住在释迦牟尼佛示现过并给予了法教的世界,这表示我们是有足够的福报,才能接触并修持这些法教。并非任何时代都有佛示现,例如,在宇宙形成的初期,并没有任何佛示现,因为当时具有福报来听闻、理解及修持佛法的众生太少了。所以,佛只有在众生可教导时才会示现。佛陀示现之后,经过一段时期——也许几千年——之后,法教会开始示微,最后完全消失。然而,我们极为幸运地生在佛陀法教仍然存在的时代及世界中。

    我们活在预言有一千位佛要出世的贤善之劫(“贤劫”,又称“善劫”;劫,梵文“喀(尔)帕(Kalpa)”)。贤劫千佛之中,有些已经示现过了(注9)。我们受学的是释迦牟尼佛,于西元前五百六十三年出世于印度,并于印度示现正觉。他给予的法教顺应各种根器的众生的需要。我们现在得受了这些法教,也能够修持这些法教,所以,我们拥有了第一种他圆满。

    第二种他圆满是来到我们这个世界的佛给予了法教(佛转法轮)。出世于世间的佛、菩萨或声闻圣者(梵文“奢瓦喀(sravaka)”或作“舍罗婆迦”,藏文“念图(nyentho)”)在直接证悟了万法本性之后,不一定会传法。或者,他们只给予简短的开示,由于教导的细节不多,众生仍然无法得受这些法教的全然利益,因为他们无法有效地实修。此外,若佛只做少许的开示,那么他的法教讯速示微及消失的危险性相当大。

    当释迦牟尼佛最初示现正觉时,他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不说法。他证悟了一切现象任运自然的本性,但是,他不知道是否有人能了解这一点!最初,他想道:“我将不说法。我将只安住于禅定而不给予任何开示。”于是,他保持静默七个星期。但是,有一些天人及其他非人众生知道了这种情形,他们前来顶礼,并请求佛给予法教。最后,佛陀才开始说法。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拥有“值佛说法”或“佛转法轮”的第二种他圆满。我们活在拥有佛陀一切法教的时代。佛陀三次转动法轮(梵文“达(尔)玛恰(克)(dharmacakra),藏文“却奇扩(尔)洛(Chochikhorlo”),分别给予小乘(梵文(hinayana)、大乘(梵文mahayana)及金刚乘(梵文Vajrayana)的法教。因此,所有的众生都有机会修持最适合他们的法教。但是,即使是最伟大的上师,有时候虽然想传法,但是发现这些众生还不适合接受这些法教时,他们就不传法。

    从前有一位伟大的印度上师叫做斯提佳那(Smrtijnana),他的学问非常渊博,证量也很高。透过他的眼神通,他看到他的母亲转世为一只青蛙,困在西藏的一块石头内。由于他的大悲心,他决定去那儿帮助他母亲。因为他不懂藏文,所以带了一位翻译随行去西藏。但是,这位翻译在路途上死亡了。当他抵达西藏时,他一句藏文也不会说。最后,他成为一位牧羊人,他所有的甚深法教全都被埋没了,因为没有人知道他是一位伟大的上师。后来,另外一位伟大的上师从印度前来,当他认出这位伟大的上师时,他说:“埋没了像您这么伟大的上师,是一件多么令人惋惜的事啊!西藏的人实在太没有福报了,您可以给予他们这一切

    甚深的法教,他们竟然无法益。”在说这些话时,他的眼睛充满了泪水,并恭敬地向这位成为牧羊人的上师顶礼,因为他明白机缘的不足,浪费了多少珍贵的法教。

    佛陀来到我们这个世界,并给予了法教。第三项他圆满是这些圣珍的法教并没有衰微或消失。如果这种情形发生了,那就如同佛陀没有来过一样,因为没有了法教,我们就无法修行。印度这个国家曾经被称为“圣地”或“吉祥地”,因为佛陀的法教一度在那儿广传,它是一个佛法兴盛的国家。当小乘法教广传时,许许多多的众生由于精进实修而得到阿罗汉的果位;接下来,当大乘法教的浪潮掀起时,许许多多的众生证得菩萨的果位;当金刚乘法教广传时,也有许多众生达到“玛哈悉达(梵文,即大成就者)”的成就。但是,这些伟大的法教逐渐地衰微、变得愈来愈不重要,最后终于在印度完全消失了;印度人再也没有修持佛

    法的善业,他们失去了修行的机会。结果是:佛法从印度消失了。

    然而,在西元第九世纪时,堪布菩萨(KhenpoBodhisattva)(寂护)、莲花生大士(Padmasambhava)及藏王赤松德赞(ThrisongDetsen)将佛陀的法教引入西藏。在他们三位的影响之下,佛法传到了西藏,并且以四大教派广为流传。每一教派都有非常伟大的大成就者、非常博学的上师及稟赋极高的禅修者。但是,这些法教也逐渐地消失,到最后人们终于失去修行的机会。现在的西藏已经没有佛法了,修行的机会已不复存在了,须要再度振兴。在西方及远东地区却仍拥有

    这些法教,我们也因而有修行的机会。

    佛法流传到一个地区是由于两个因素:诸佛、菩萨的慈悲愿力,及当地居民有领受法教的宿世善业。当这两个因素同时具足时,佛法就会流传到这个地区,例如,西方国家现在创立了许多法轮中心,佛陀的法教也在广传之中。西方人现在也拥有一切必要的善因缘——传授法教的上师、受学佛法的机会及修持佛法的机缘。他们可以在具德上师的指导之下修习禅定,或在经过灌顶、口传及教授之后持诵观音菩萨(梵名Avalokitesvara,藏名Chenrezig)的心咒“嗡嘛呢贝美吽(OMMANIPADMEHUM)”或莲花生大士(藏名GuruRinpoche)的心咒“嗡阿吽边杂咕噜贝玛悉地吽(OMAHHUMVAJRAGURUPADMASIDDHIHUM)”。

    所以,我们有这个机会修持佛法,完全是因为我们有特殊的善缘。领受佛法的机缘不仅是由于宿世善业成熟了,也因为今生修持佛法及追随佛陀的愿力同时成熟了。要具足这一切善缘极为困难,我们应该深感庆幸,并善用这个难得的机缘,如礼如法地修持。

    第四种他圆满是佛法有被付诸修持。首先,有佛住世:第二,佛有说法;第三,法教有传世;第四项条件是这些法教必须被修持,因为即使我们有最好的上师,假如没有人去修持,也不会产生任何结果。譬如,不论大阳多么明亮、天空多么晴朗无云,阳光也照射不到居住在深穴之中的人;纵使处处充满了阳光,这个人依然必须走出洞穴才能感受到阳光。所以,纵使佛陀把法教流传到每一个地方,佛法唯有在实际被付诸修行时才能显现出真实的利益。

    我们非常的幸运,因为我们已经步入法道,并且开始实修了。西方国家相当富裕,人民能够累积很多的财富,因此很容易陷入盲目地追逐物质成就、累积更多财富的旋涡中。然而,我们相当的幸运,因为我们并没有完全地迷失于物质的追求,仍然步上了正法之道,并且开始实修了。有人或许会告诉我们说:“你修的这个佛法不是十分有用,你得不到多少好处的!”但是,我们一定不要听信这类的话,要从自身去体会能实际开始修持佛法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如此将会深切地感受到佛法对我们的利益。

    第五种他圆满是有他人慈悲相助——尤其是善知识或上师的慈悲教导。若没有上师的慈悲教导,修行将极为困难。我们须要有人鼓励我们修行、帮助我们契入法道,并陪伴我们循序渐进地修行。有许多位上师慈悲地来此传法并帮助我们实修,这构成第五种他圆满。

    摘要

    四加行的第一项禅修题目是具足一切暇满的珍贵人身。它像珠宝一样非常地珍贵,因为它极难得获。如果我们不具有人身,就不可能修持佛法因为我们必须能够分辩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修持佛法。我们已经知道,所有其他道——尤其是畜生道——的众生无法做到这一点。畜生道的众生既不能以身和语行善,也无法禅修。此外,由于过去生的业力,畜生道众生有造作恶业的倾向。它们会杀生及窃取,因为它们没有得到不应该这么做的教法。

    珍贵的人身是由于宿世的善业而得获的。要具足得获珍贵人身的一切善因缘是非常困难的,它必须拥有极其庞多的善业及佛陀的加持。所以,暇满人身是很难得获的,而且今生得获它并不保证来世不会失去它。如果能善用这个人身来修行,我们为自己及所有的众生解除痛苦的机会将一世更甚于一世;但是,如果我们不利用珍贵的人身来修行,往后的情况很可能会愈来愈坏。

    注:

    1、为了便利读者,常用专有名词的定义收录于书后的“辞汇”部分。

    2、创古仁波切用于这次讨论的典籍是蒋贡康楚仁波切著《了义炬(TheTorchofCertainty)》的最后一章。香巴拉出版公司(ShambhalaPublications)的译本省略了这一章。

    3、佛陀建议绘制六道返回图,并放置于佛教寺庙外面。具有天眼通的证悟菩萨在访视六道返回之后,为一般的众生描述各道的情形。所以,这六道应该被视为真确的(而不是把它们解释为凡夫心识的见闻)。

    4、佛教徒相信众生的业力将随著转世,从这一生移转到下一生。

    5、这是代表慈悲的观音菩萨(梵文“阿瓦洛奇德施瓦(Avalokitesvara)”,藏文“千热息(Chenrezig)”)的心咒。

    6、对治这些问题的方法,详述于创古仁波切的《止观禅修(ThePracticeofTranquilityandInsight)》,ShambhalaPublications出版。

    7、五无间罪包括: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故意伤害佛或菩萨至流血的地步)及破和合僧(造成僧众的不和谐)。

    8、在家居士可以领受多至七条的戒律,包括不杀生、不盗取、不邪淫、不饮酒等,比丘及比丘尼的戒律则超过一百条。

    9、贤劫千佛包括过去的迦叶佛(KashyapaBuddha)、现今的释迦牟尼佛(ShakyamuniBuddha)及未来的弥勒佛(MaitreyaBuddha)。此外,在西藏,莲花生大士被视为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