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禅宗
    禅病和禅定

    古:

    求药:此种禅病如何治?

    曾经在十三年前“爆炸”过,但当时身边无有明师,保任中所以有不妥当处,“种子爆发”时吃了很多苦;又“保”的火候似乎不足;如今年事已高,习染增多,脉结增染,定力渐衰;依然流浪生死,当如何救治?南无阿弥陀佛

    二麻子:

    爆炸可做为一个机会,借机有可能契入空性。当时若有明眼人在旁,更可考较正误,避免歧途。但现代,特别日本,有不少人将此类境界当开悟,那是用错字了,当为“误”!

    当年若没借此透过,后来保也不能真。

    其实可不必再将十多年前的光景当件事。为今之计,若有魄力,可从头来过。毕竟如今的知见大非昔日可比,不爆炸也未必不可入。

    若无此雄心,净密两门,可视自己因缘任入一门。若高低不就,则十年后仍如今日:摸得近门槛安不得心。

    麻子言直,或有得罪,包涵包涵。

    savelife:

    请教:归依自性三宝,但一切法无自性,则应如何归依自性三宝?

    诚明:

    提出皈依自性三宝的是禅宗,禅宗属于真常唯心系,于佛性上胜义有,故可皈依。一切法无自性,是龙树般若中观见,一切法毕竟空相。

    中观应成见,与大唯识中观见,似乎在禅宗上得到融合。

    这个问题我也不明白,还请各位方家指教。

    gentleLion:

    应该是看具体情况的吧。

    首先,无自性应该是不论哪宗最终都得证的,不是单纯中观才说无自性,其他宗就证个有自性。

    因为证无自性是根本智。而证这个根本智的方法不同是各宗派的差别所在,众生心不同故。

    归依自性是禅宗的明心见自性的殊胜路子,根本上说无非是为了‘定’。譬如净土一心念佛,也可以说归依佛号,归依净土,根本上说也是为了‘定’。目的都是为了对治散乱的众生心,是药,但不是根本,根本的仍然是证无自性,但是无自性却不是散乱的心所能证得,譬如清晰的逻辑不是处于狂乱状态下能生起的一样。这应该就是为什么有种种归依之说。你我毕竟是未到岸人,不靠船,靠什么能到彼岸?若真到彼岸,还扛着船作甚?打个比方如此。前阵,偶见二麻兄说到修定的问题,解悟或许不一定要修定能证到,小弟补充一点,若要将解悟进为证悟,恐怕非要有这么个‘定’的过程,因为所谓的证悟,即是现量,本身是[定]的,而决不是散乱依旧。至于这个定的过程,可依种种[定],未必就一定是打坐,可以是一心念佛,也可以是禅宗的首楞严定。这个看个人了……不知麻兄意下如何?

    二麻子:

    嘻嘻,狮兄……

    禅宗有句话说“如虫御木”──外边虽不见什么大动静,里面可越来越深了。

    你老兄近来不当狮子咬人,改啃木头了?嘻嘻。好好。

    怪不得不大见得到你了。

    gentleLion:

    小弟最近俗事缠身,啃啥都没时间,麻兄不见小弟还老样子么?

    还望麻兄多指点。

    二麻子:

    不敢不敢。狮兄在用功时……麻子岂敢插嘴。但麻子看得出狮兄在深入。在深入过程中,言语的表述未必特别显出提高。

    有时,深入,提高也未必发生在最“用功”的时候,倒往往发生在拼了一阵子,一松的时候。嘻嘻,当然这一松实际反映的是拼了那阵的效果。若老是松的,就没效果了。

    狮兄只管努力,小错谁都不能免,大方向狮兄掌握得蛮好的……

    gentleLion:

    多谢指点。

    二麻子:

    与古,虎等诸兄瞎罗嗦两句修定的事。要不要修禅定?

    禅定,特别是其中的“止”,对佛门学人来说并不是绝对不可离的。

    但学了却大大有利有力。有点象算术中的四则应用题,比如鸡兔同笼之类,完全可用算术来解,但可能非常难,很多人在算术范围里不能解得很顺手。这时,代数方程的方法就象禅定,不是绝对非用不可,不过如用上,就大大省了力气。本来很多难题,一下子就容易了。当然代数又会有代数的难题。

    所以,慧力大的人契入空性未必非借禅定,如六祖。但我等力小的人,大概还是要借的吧。借了是否够用还不一定呢。所以止后面还有两个观:毗婆舍那和三摩钵提,都是长力气的手段。

    禅定难不难?其实没固定答案──因缘所成法,依情况条件而变。但若仅就内外道所共的“止”来说。一般地讲,除非有意料之外的障碍,大约有以下几个条件,就会容易些:

    第一,行人得肯下狠心修止,下狠心治自己的妄想。否则就谈不到修了。问题是狠心往往难持续久,刚下时,有效三分钟。三分后,妄想重来。此时无它,重下狠心再来就是。反复多次后,妄想心就会削弱。用这法,九住心里,初住可到。二三住也有可能到。

    第二是要能体认用心用得好坏。要能分辨出如何是较好的用心方式,如何是不好的。如此,在修时能检点自己用心对不对,是不是落入昏沉散乱不自知。知,就要马上调整。这方法若也能用上,则三住可到,五住也可能。

    第三是用功的关键阶段一定要有时间,能花相当时间去修这功夫。没这条,修不了几住的。但在家人此条不易凑到恰好,往往有时间时,工夫还没到真要大量花时间的阶段,待到工夫上真要时间时,却又没有假期了。这是福缘问题,属前述“意料之外”的障碍。一般讲,若这三条有了,在家人修个五住心是能到的,甚至七住也可能。再上到八九住,对在家人来讲,不容易了。

    第四是正见。把正见放到最后是因为我们谈的是内外道共法,正见不属共法。然而,见正不正,准不准实在与行人选择修什么样的定、怎么用心都大大有关系。所以与修定难易也关系极大。严格地说,若工夫已下了,则人有什么样的见,就一定是什么样的定,而见越正,定就相对更容易。

    相比较而言,年纪所带来的身体困难是较复杂,对有些人够成极大困难,对另一些人困难不大。而年纪所积累的妄想习气所造成的困难,大约在五十多岁前并不特大,应在第一条里就解决。而对更高年龄的人,一般讲,首选应是净土法门。

    这止、这定,有什么用呢?对佛门初行人,定力只是为了下一步的内观,以期突破妄心的虚幻执着,契入空性本来。无定散心时,也能内观。定心与散心观时的差别在于,散心观时解析率低,很多东西看不到,草草过去自以为看明白的,其实往往并没明白。比如说到水,说到水波,人就讲:“噢!这个我太明白了,谁没见过水面上的波浪?这个我懂。”嘻嘻,真懂?水里还有声波呢,见到吗?就算声波也听到过,还有内波,罗斯比波,凯尔文波等,也见过吗,知道是怎么回事吗?用散心依圣教做观的人,往往就象这人,自觉的象懂了,其实还缺很多。

    依圣教借定心观者,依其定力深浅,可深入心之诸相,其中很多是散心时根本看不到的,并揭破相之虚妄,此时之观力,较散心者力用大不知多少倍。待真得破心诸幻相,体心不可得,还哪里会有“心不得安”之感,这不也是幻相吗?

    所以,依麻子一管之见,禅定还是要下点死工夫修的。

    一管之见,错误难免,自然当不得真的,仅供参考。

    生死的本质就是大恐惧

    Linkhost:

    我静坐时,伴随着默念咒语(六字真言),感觉人一层一层象滚下楼梯一样,跌到静里面去。开始呼吸还是出入有声,有不畅通的涩感,后来会突然变的无声而且通畅,不过还是可以感觉到有气出入鼻孔。这些倒是正常。但是当我达到这个层次的时候,没多久就会心生恐惧感,还有烦躁感,所以无法保持下去。产生烦躁感容易理解,请问这个恐惧感是怎么回事情?

    多谢多谢。

    zs:

    L兄最好先别静坐了。真入静前--注意是“前”,生起的就应是喜悦了。快问金爷、麻叔。你可能还是那个毛病,求状态!其实,修行的成就,不在于你闭上眼能见到满天神佛。而是在“心”上,制住那个总是有所希求的心!制住这个心的办法不仅是禅定(注意,求是得不来定的。静,也只是入定前自然生起的相,不是求来的〕,更重要的是,认真把握住自己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因为如果你有一个贪的心,就会有一个贪的环境(依报〕,和一个受贪报的“你”(正报〕。所以,不使心受贪瞋痴的沾染,不在生活中有贪瞋痴的言行,才是修行正路!要知道,学佛不是练功夫,而是要以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慧为基础,重新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然后再以佛陀为榜样,把它们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言、每一行。也就是说,做个明明白白的好人!

    L兄还望你拜个师父。即使是在网上,见不到面,他也能给你正确的指引!

    还有,别让坛上那些玩空玩有的哥哥给蒙了,那都是真不懂,在那玩呐。只有在生活中,以“出离心”为基础,老老实实做好人的才能得定、才能成就。否则,就是把腚坐穿了,也就是少两块肉,嘻嘻。不过,高兴了可以陪他们玩玩。嘻嘻。

    二麻子:

    Linkhost兄:各位跟贴大致都对,特别zs兄一贴,大有道理。只一句不对,能坐还是要坐。但大家只讲了原则,还没具体对症。

    你的情况是翻动了无明。具体症结依麻子看,是你过去的经历中留下的恐惧在静坐中翻出来。大致是幼年时留下的(还不是前世的,别大惊小怪)。解法有两类,和缓的方法正是zs所说的,有效,但慢。快的方法要学赤金的胆气。继续坐,生恐惧时全力控制自己的心别动,再深入禅定,不久自会显出,也就会明白到底当年是什么事留下这东东。若与他人有关,当在禅定当时发起大悲心化解,若只是自己事,当以般若慧照破。只要一次做到,这恐惧就不会再发。当然,如果有别的更深的东西,将来还会碰到,但那是另一档子事了。

    生死的本质就是大恐惧。这事属小恐惧,过不去,将来何以超越生死?所以,佛子,勇猛向前!

    大喇叭:

    麻师兄的帖子有道理,但是您所说的对Linkhost兄是否对症?师兄所提的快的方法对于老参,哪怕只要能得定的都会是上药。只是前提是要有点定慧之力才好。但根据弟子所观,Linkhost兄不见得有此力。

    师兄所说“生死的本质就是大恐惧。这事属小恐惧,过不去,将来何以超越生死?所以,佛子,勇猛向前!”实为精彩。若兄已证甚深成就,只此一句祝愿,其加持足以让Linkhost兄超越障境。

    我还是认为福德资粮为重,戒律为先。修定等得明师后再精进不迟,“磨刀不误砍柴功”。

    二麻子:

    喇叭兄及其他师兄所开药方是好方……

    是君药补方,治本,长期服用定见良效,实是学佛人根本。唯现时的人,多是病发时求医,不调下症状去就难以长期服用治本之方。麻子这方子只对此人此症,应急同时多少兼顾补泻。但对重症,力量也不够。好在L兄不是重症,又有肯医之心,这就好说了。其实这方也不需多高定力,调一下而已。真有定力者也不会有此病。L兄个人在观心上的潜力麻子有数,肯用与否在他了。有效与否吗,将来就知。

    痒痒

    仁:

    昨晚因身上发痒忽然……思维:痒由身有,身由业生,业从取舍生,取舍从贪爱生,贪爱从对环境的感受生,感受从六根对六尘的接触生,断了接触就完事了么?不对呀。往下思维不动了。请婆婆、麻叔慈悲指点。磕头!南无阿弥陀佛!

    二麻子:

    这位在参十二支因缘,不知如何走下一步──好事。以痒为例。

    甜笑的:

    痒,轻微之痛也。当视具体情况而定其好坏。

    1、春天来临,身体中气机发动,血脉运行通畅,能至全身皮肤毛细血管,触及末梢神经,有全身刺痒的感觉,大好事一桩。

    2、禅坐之时,运动之时,念佛之时,气机发动,同上一般,大好事一桩。

    3、长久不洗澡,污垢使皮肤毛孔堵塞,湿毒瘀内,触及末梢神经,末等坏事一桩。可以改变。

    4、皮肤干燥,表皮细胞新陈代谢加快,毛细血管血液循环加快,触及末梢神经,有燥痒的感觉,末等坏事一桩。可以改变。

    5、长久压迫一个部位,血脉不畅,等这一部位松弛,血脉一畅,有痒的感觉出现,小好事一桩。

    6、另外,虫咬,接触毒物,湿毒内发,热毒内发,毒液触及末梢神经,似痒实痛,坏事一桩,若忽视之,渐渐演变成头等大坏事一桩。

    和十二因缘无关。你是在干什么时,出现痒啊?具体事,具体解决方法不同。麻痒,嘻嘻嘻。用十二支因缘剖析痒,我个人认为,是错用心了。不知麻子可有高见指教则个,倒好解我等之痒。

    二麻子:

    仁兄;接触断不了的,至少断不全。五根就算能暂时断下,这意根怎么断?断了不过是无记,也没大用。然而暂时断五根也有用。如下。

    十二支因缘是因缘法现起的规律,作用范围从极大时间尺度(由无始无明),到极小时间尺度(一念间),用近代语言说,是自相似律。

    “截断”在任一支,轮回就得停摆。佛教导弟子说,这是菩萨当学,辟支佛自证的法。麻子自然没证,所说的仅供参考罢了──切勿当真。

    大略说,“截断”过程分二:

    粗分是止,为前行。要截断,其实离不了奢摩他──止,用以调服粗分烦恼。以刀割忍辱仙人为例,痛苦如是,仙人若不能使自心不纠缠于此痛苦,是不可忍!当然,佛陀那世已是超越人我相,比这高明得太多了。而这“不纠缠”若无止为基础是不可能的。持佛号是很好的修止手段,当然这里不是往生条件。现代人也未必非修到九次第的定,但说止就止得住可是需要的,就是说,对粗分烦恼说停就硬要能停得下,虽然不要求停下就再不起。所以,止——这内外道共法,也是忽略不得的呢。但仅靠这种止来断,无法断根本。也断不久,再起再压,终有压不了的时候。这种断只是给自己一段时间里调整出一个比较好的条件,以为再进步的基础。所以是前行。

    “截断”的细分依赖于对空性的体认,也不必要圆满,但没有是不行的。须于因缘相生之时,能现量体会到性空,并使自心不随相生的因缘流流下去。这就“截断”了大半。最后一点是,不可就此死断下去不许其他因缘再起,若如此就又落到断灭边去了,非空性正受。随起随断,随断又不抑制(其他)再起,如此才是正断。辟支佛是大智慧,非同小可的。与菩萨的差异仅在他不特意为无量众生故,留下这相生的因缘利生。但也绝非不利生,其利生之大,绝非我等现在可比的──顶礼辟支佛。如此,每于十二支因缘相生处正断,如同大河截断源泉,下游流水不久中断。

    菩萨学此深法,于调服烦恼有大利益,于深入空性有大利益,于助众生有大用。菩萨唯不取证于此,而为众生常在世间,是最值得我们恭敬的。

    相对于菩萨来讲,辟支佛福报不够大。为什么?其实在上述“截断”处,行人如果能得佛陀无上教法,就大可直上不停,干脆在无明处下手。这类无上教法,若无佛陀传下,虽大智如辟支佛,也是自己悟不到的。辟支佛出于无佛法时,得不到此教法,是不如菩萨福厚慧深。而想想我等在此五浊恶世,百无可取,唯有能得无上法要之机会,为唯一可珍惜处。

    具体细分断时的操作办法,仁兄待止得力后,如果想学的话,就找婆婆私下问。

    如何能够清心入定?

    Linkhost:

    如何能够清心入定?

    最近坐禅,困难很大,一般在我的房间一般听不到隔壁说话的声音,除非他们哈哈大笑,跑到门外面聊天。现在一静下来,隔壁说话的声音都听得见。而且外面马路的汽车声音变的很响,一开过来,我的注意力就跟着声音跑了。房间里的冰箱一起动,我的心都会猛跳一跳。无法入定哦。使劲念咒也没有用。本来没有这样厉害的,也许以前我的入定等于睡着吧。有什么好办法没有?我都想搬家了。不过搬了家冰箱还是要带上的。每天开关也不好,容易损坏冰箱压缩机。另外为什么我的身体间或会有猛的一蹦那么的感觉,好象有人在后腰上踢我一脚一样。

    二麻子:

    真的开始做了?恭喜呀。

    能被吓着比打座睡觉好太多了。发现没有,每被吓一下后的一小段时间都是清清明明无杂念的?没发现:观心不细。发现了?那就可以欢迎被吓了。注意力跑掉正说明止的基础没打好,多努点力吧,这是基础,绕不过的。蹦一下是气动,常见现象,不必理它。

    Linkhost:

    谢谢,发现了,不过被吓一下的味道不好受,好象血管要迸裂一样。也许我应该把这个“一小段时间”尽量延长吧。

    二麻子:

    难受是你仍然太偏昏沉造成的,尽管已比过去昏沉少了。如果能将心保持得更“明利”些,不仅对此有帮助,对将来进展也大大有利。成军网里有个修定指南,里面有个“止,必要的基础……”。虽写得不怎么样,也算个基本介绍,读它一下再谈如何?

    学忠:

    麻叔所说的可是前念已灭,后念未生,这一刹那的时间吗?

    二麻子:

    学忠兄:不是。这个要比前后念之间要长的多的多。这期间不是没有念,只是粗念被吓停下了。许多细念都在,但没经训练的人难以看得出来。

    作为初步工夫,能延长这段时间是有益的。但这得靠平时坐上工夫,总不能靠接二连三地“吓”吧。您能观察到前念已灭,后念未生的间隙?麻子不信奥!一刹那有90念,您能看到间隔?

    下次别瞎计较名相了,待有高人到新(注一)时,你要是老在搅这不落实的名相里,一定会浪费大好机会,自己吃亏。小心,到时候千万别忘了麻子的这话。

    注一:“新”指新加坡,该网友在新加坡。

    不是靠理解就可以的

    小夜叉:

    麻叔,某老说,无念的灵知就是我们的佛性。请问这怎么理解?佛性即空性,能所已经双亡。无念,非有。灵知,非断灭。可是,灵知是不是“有”或“常见”、“自性见”?嘻嘻,俺卡在这里了。

    二麻子:

    不是靠理解就可以的,这个是实修的事。没到那里不可能理解对。但临到那里时,若理解错也很麻烦。

    小夜叉:

    麻叔慈悲,再容俺问一下。

    这个无念灵知是否就是证到了“现量”的境界?

    在无念灵知,是否对外境不分辨,对外境不进行名相、概念、语言的理解,而处于一种类似于“不知道”的情形?虽然是不知道,但只要一动心念(妄念),就又分能所、又可以“知道”了?

    上面说的动念,是否就是“觉明为咎”?

    二麻子:

    这可是不好说的话。在坛上讨论这类东西不是很方便。

    粗说吧。这状态附近有两类“正态”,及一大堆似是而非的非正态。这些态间用语言极难分别清楚。

    你说的那样子,极可能是种昏沉。但,也有个准正态与你说的很象。但正态也罢,非正态也罢,你说的这个是种静态。若能通过并借助这个准正的静态,契入到动的正态上,才算有个意思。当然,麻子这里说“态”──状态,都是借个词用用而已,他们很难说真是种状态。嘻嘻。

    说了半天,我自己看都不知道说出了些什么,正说明语言的局限。但愿你夜叉非同常人,能嗅出些什么来。嘻嘻。

    打座是修心的辅助手段,练腿不是目的。

    问:

    我打坐已六年多,每天坚持2个小时,至今没有大进步。主要原因是大腿根部疼得无法忍耐,打坐无法突破2个多小时,更谈不上入定。我知道我妄想未断是因为心未死透、发心不痛切的缘故,但我不明白为什么打坐六年不能过腿关?晚辈明白学佛不是修腿,但我不敢不打坐,实在是定力不足随业迁流不能顺逆自在,可是修定又修不上去,如此下去生死决不能了。晚辈不甘心流浪生死,请您指教!

    二麻子:

    一管只见,您参考……

    在佛门里打座是修心的辅助手段,练腿不是目的。能坐两小时以上固然好,坐一个小时也不坏。定能不能修上去不是以时间长短来决定的。当然,多少有关。定能不能修上去,首先是远离昏沉与散乱。

    麻子想,你若在这方面下功夫,收效会比练腿明显得多。但,切勿忘记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正见,否则禅定就是修上去,也继续流浪生死的。

    腿的事,不是每个人都能练到双盘稳坐的。有的人下狠心腿打伤了,留下毛病,也未能长久双盘。有些书上的话是不可尽信的。双盘坐姿势的好处是能坐得较久较稳,有利于心静下来。但单盘对在家人也足够。散盘也可应付。关键是如何下功夫远离沉掉。然后,才是在定心下修学毗婆舍那等观法。

    止妄想如上战场

    毛:

    想起一位老师教我的一个办法,你如果真要打妄想,实在止不住,那就索性打妄想呗,等打累了,就不打了。

    二麻子:

    毛兄,麻子打了无量劫妄想,中间不知打累了多少次,至今还打──看来不对麻子机。

    麻子的对策(学自大德们)是:1、修止筑基,2、学体悟空性,3、学在弱妄想下不离空性,4、再学在较强妄想下不离空性,5、再学对平常境不离,6、再学对强烦恼境不离。

    相关的菩提心,正见等修学都略了。

    来了:

    麻子兄,止不住又当如何?

    二麻子:

    打妄想与止妄想是同一人,为什么止不住?因为自己心底下不肯。真下决心,如上战场:你不杀妄想妄想就杀你!会真止不住?不肯尔。

    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有作意吗?

    一休:

    请问:突然一声巨响,“被迫”听到了,这里面有作意吗?具体是什么过程?

    二麻子:

    有作意。你这问题可以问得更确切:熟睡无梦时,一声巨响,被迫听到,吵醒。这里有作意吗?答案毫无疑问是“有”。

    具体过程却不讲给你听。嘻嘻。这个过程,修点禅定就能自己观察到,问别人没大意思。你想知道,不如修两年禅定自己看明白。

    常青:

    对于识性微细的衍变之处,的确是很深奥,看来我也得去坐禅两年,两年能拿下来吗?

    二麻子:

    若干自己努力,方法又对,调整又正确及时,两年够。

    入静常见现象

    迷茫的梦:

    请教个问题(不要笑话俺。)

    小弟曾经练过**,“入静”后,蓝光充盈,白光一点,疑是魔境!后学佛法练安般,也曾进入过类似现象,请各位大德指点,这到底是什么境界?如何正确的修习安般?

    二麻子:

    嘻嘻,这个是入静常见现象……

    算不了什么境界,也没对错,甚至谈不到好坏。只要别去追求这些相就好。但做为路边景象,这说明,你能静下点来了。

    正定里,不会失去自主的能力,不会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就这两条就远离了催眠态。当然,若有些人修的定不正,麻子可不敢保证什么了。

    嘻嘻,麻子是相当无神论的佛门弟子。很大很大程度上支持反对伪科学的行动。嘻嘻。

    历历清明之态,是有法子在座上座下都能入的

    笑一笑:

    以我经验,在睡前打坐,虽不能入定(也许是尘劳太多),但若精进,常在夜间突然醒来,全无缘念影响,历历清明,安然无比。

    二麻子:

    与笑兄小小交流一下,笑兄明白人,麻子在坛上看笑兄贴子,常有同气相求之感。嘻嘻,一笑。

    此历历清明之态,是有法子在座上座下都能入的。且能说入就入,弹指间就入。做到这程度,虽非见性,的确对见性有极大极大帮助。

    行人至此切勿做回光返照想,若想回光,反远了。亦不可做观到空性想,如此也远了。

    睡前打座,躺下后不离打座,能入定的。功夫深些还可体验睡光明。

    笑兄继续前行就知。

    别把佛法里的正定当催眠看

    二麻子

    正定里,不会失去自主的能力,不会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就这两条就远离了催眠态。

    当然,若有些人修的定不正,麻子可不敢保证什么了。

    嘻嘻,麻子是相当无神论的佛门弟子。很大很大程度上支持反对伪科学的行动。嘻嘻。

    谈点如来禅与祖师禅

    zs:

    有文章言:“如来禅”至中国成“达摩禅”,至六祖成“六祖禅”。请麻叔指教。

    风车:

    以前看过本什么书,里面说六祖比较尊崇“金刚经”,达摩初祖则比较尊崇另一部经,是什么经来着?忘了。另加问一问题:六祖在世时候宣扬的佛法和这里的“六祖禅”是一样的吗?

    老婆子:

    那“六祖禅”与“达摩禅”本是近代那些摇笔杆子的文人标新立异搞出来的名字,不理也罢。老婆子今天有一班儿孙来,先把你的东西搁一下,待会给你详细谈。我说他麻叔啊,您老也给那主唠叨唠叨。

    二麻子:

    祖师禅、如来禅的说法始于何时,麻子未考。但至沩仰宗时,就有此说。仰山有次曾评香严“如来禅即可,若论祖师禅,尚未梦见在”。然而,祖师禅之起,非由六祖始。实际上从达摩到青原行思都是如来禅、祖师禅合用的。特别是达摩接二祖,非常祖师禅。

    二者的法印差别要详论起来,太大文章,麻子做不了,且与大家目前实修关系不大,不知ZS兄要它干什么?其差别之要,知道点对实修有点好处。

    禅宗的标准,本是要到“知有”才算跨到门槛,光体悟到“一昧”不够。可后来(唐宋)能到一昧的人还有(也不很多),知有就少了。

    于是大祖师们为向上提携后人,用种种法子言传身教,要那些到了一昧的人,于“无明缘行”的行处,即于“行”时,不可昧却本来一昧,也不可压伏“行”。此是电光石火之机,不易把握。学会把握则空有当体不二。这种借“机”而教之法,后人叫作祖师禅。同时就把能在相对静些的态下(并非绝对静)把握空性正受──一昧的,叫作如来禅了。因此,祖师禅更难也更有力,手段上也就无所不用其极:棒喝打骂全上!相对的,如来禅所需的手段就平和的多。然而,不先会如来禅就不可能会祖师禅。

    再往后,人更能糟塌了,不先契入一昧,就作出些祖师禅的样子唬人。确实,能被唬住的人居大多数。结果,偏于机锋、流于口簧成了通病。大善知识(大慧,宏志等)只好再用默照,参话头来校正。

    再往后,人的糟塌能力更长,流弊更多而禅宗能接的有根器人日少,宗门日衰……至今。

    老婆子:

    我来唠叨啦──老婆子下手先火烧那帮摇笔杆子的乱道禅,误了多少人的眼目。先撇开那些乱道禅,正正名。应是如来禅和祖师禅,麻子医生是对症下药,早己道出你的目的所在,麻药里边也下了不少好药,只是有些药的出处不明,不敢下大剂量。老婆子是采药的出身,粗人一个,就来说说药的出处,麻子医生动手术时,也好捞个助手当当。

    如来禅,又名如来清净禅,是《楞伽经》里所提到的四种禅之一,即一行三昧,此三昧即是一切三昧的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摩所传的是以如来禅为至极的心法。

    祖师禅,是不立文字、祖祖本传的禅。是指从释迦拈花达摩西来,祖祖相传的心印,是教外别传至极之禅。是沩仰宗针对《楞伽经》所说的如来禅而立的名称,如来禅实是教内未了之禅,故立此名。此名称始见于《传灯录·仰山章》

    如来禅和祖师禅一直是禅宗祖师并用的法门,麻子医生已经道破。《坛经》里也频频说如何修一行三昧,永嘉玄觉的《证道歌》里也提到如来禅。

    什么是祖师禅?即所谓威音王佛以前。什么是如来禅?威音以后。懂吗?再点破一句,威音王佛以前,是指向上本分。威音以后,即佛事门中。

    威音王佛是空劫初成的佛,禅宗是借用这位佛的佛名,来说向上本分之事,即所谓威音王佛以前或威音那畔,也就是说,威音王佛以前,本来无事!威音以后,就是指向下的佛事门中,也就是说,佛说八万四千的法门,都是在用手指指月亮,而不是月亮本身,却害了不少人钻故纸堆。呵佛骂祖,即是此意,断人活路也。

    已明自性与未明自性,烦恼有何不同

    二麻子

    月兄一问“已明自性与未明自性,烦恼有何不同”,看似简单却不容易回答。因所涉颇广,容麻子逐步将问题明确化。

    首先,麻子想在问题中改两字:用“空”代替“自”,问题成为“已明空性与未明空性,烦恼有何不同”。麻子特意这样做为的是,现时有太多的人以为已明“自性”,实际南辕北辙。对“人人本具的,众生都一样的佛性”,不要说实证,观念上搞不对的都大有人在。试比较以下二例:

    例1:设,人人(你我)都有个皮球,皮球都一模一样,放到一起就不可分辨,但你的球与我的球毕竟不是一个球。

    例2:又设,人人都有空气可呼吸,但空气不特属于任何人。

    空性更象哪个?麻子的回答是,绝对更象例2。那么“自性”更象哪个?自性、佛性、空性只是同体异名而已,自性当然也是更象例2。不幸的是,有许多佛友不肯深入经藏,望文生意或人云亦云,以为自性象例1!更有甚者,有人自以为已找到了象“我的皮球”那样的“我的自性”,唉,苍天,苍天!如果是这种“明自性”,大家都会知道,烦恼没差别。

    回到正题,明不明空性,烦恼有何差别?世上已有一批“高人”做出各种高论,麻子也听过不少,但恕麻子直言,都不可信。对此问题的正答是——没差别!不可思议?有佛经为证。佛陀当年在世时,有毒刺扎脚,极痛一时的记载,又有头痛三日的记载。佛当然彻明空性圆满福慧,然而,疼就是疼,不能说佛身上的疼不是疼吧。依佛法,受就是苦,就是烦恼,疼痛当然是。所以就烦恼说烦恼,就连佛陀他老人家示现在世,也不能不沾点边。

    那全没差别吗?没差别还学佛干什么!明空性是学佛人正修的起点。对修道位以上的人(真明空性并肯正修的人,世上有少数人能明空性而不肯努力正修)来讲,虽然由过去因等业力所导致的烦恼痛苦与常人没差别,其后续反应大不一样。一般人在烦恼痛苦下,其心纠缠于烦恼,因其纠缠,伴生的贪瞋不但大大增加了当时的烦恼,同时种下更强大的将来烦恼之因,未来苦果正生生不已。道位以上的人在烦恼时至少会努力不让妄心纠缠下去,以离苦因,避免将来烦恼,所谓“菩萨畏因”,又谓“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进一步的会“以障碍为道”,借烦恼加深对空性的体验(智慧),以痛苦加固慈悲愿力,而于菩提道步步向前。

    所以,明不明心,烦恼当时没差别,将来后果大大不同,当然前提是明心的人要肯正修。

    关于《未明自性与已明自性烦恼有何不同》的两喻

    后学:

    您好二麻子。我读过您的《未明自性与已明自性烦恼有何不同》,但我不懂您为什么要做了那俩个比喻?(喻1:设,人人(你我)都有个皮球,皮球都一模一样,放到一起就不可分辩,但你的球我的球必竟不是一个球。喻2:又设,人人都有空气可呼吸,但空气不特属于任何人。)我不明白,您能对我说一下吗?

    二麻子:

    尽管这话并非十分精确,佛门人常说:“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听的人多会里解成:“人人都有佛性”。就这样,有些人更会想成“我有我的佛性,您有您自己的”,这就错得有点离谱了,如同第一个例子。

    第二例只是说,“佛性”不属于个体。用空气作比方是不得已,真如不是用物质能比全的。

    关于“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当年佛坛,以及可能此坛早期,讨论过这个问题的。比较正确的说法都出来过,但那讨论缺乏比较总结性的一两贴。现在这里,或许、GENTLELION两位的说法都比较好。

    麻子一般不肯在公开场合详细讨论这问题,有些关联的不方便处。让麻子看看能不能把那些不方便处扔掉,然后再说好不好?

    有个不很正面的答法,可能有助你了解六祖怎么说出那话来的。却未必对契入空性有多大帮助,但却使麻子容易回避不方便。嘻嘻。

    经云,佛陀证悟实相后,说“尽大地一切众生本具如来福慧德相”。现在,假设你我也证这事,一如同六祖当年。你怎么用自己的话重表达一遍?

    空性显现万法是没错,但确实与“自己”有点关系:佛证无我空性却也不能代别人证。“本具”很容易就可能说成“能生”。福慧德相与万法也相当可通融。结果,“自性能生万法”与上面佛说的,可以非常相似了。但一般文义上的了解,上两句话看上去可以相差很大。嘻嘻。麻子可没说这一定是六祖原意,原意得找六祖问。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吧。

    狮兄说“自性哪跟喷泉一样喷出万法来?”

    如今麻子若说“没想到,白米里能生虫子”,嘻嘻,那虫子是由白米“生”的吗?

    再说句“没想到,水雾能生彩虹”,是不是更明显了?

    六祖没糊涂,狮子也没糊涂。嘻嘻,糊涂的是望文生义的哥们……

    如何是顿悟、渐修

    平凡:

    是悟后起修呢,还是渐修后顿悟,请诸位大德指点。

    风车:

    问平凡,也请大家指点。“悟后起修”中的悟是悟到什么?“渐修后顿悟”中的“顿悟”呢?这顿悟以后,要做些什么?是不是顿悟以后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还是因顿悟而有了某种认识,然后通过修证来坚持和保持和完善这种认识?

    亦云:

    试答;愚见:理上是顿悟,修上是渐行。一般说来,悟前悟后都是渐修,因为大多数行人并不能“一悟见极地”。

    二麻子:

    基本要挨揍!顿悟不光是个理,若只是理仅用思维就够了。就本质来讲,顿悟是契入空性实相。如今绝大多数初契入的人因无始串习太强,不能一悟即了,不久就为无始无明重复染。故需大力护持───悟后正修。

    “因顿悟而有了某种认识……”,若是指思维认识,根本就成了鱼目混珠。凡不离能所的认识,不是真悟。所以,“某种认识”与“某种不是认识”对真悟的人其实可以同义!不能体认这同义,恐怕就有“顿误”之可能。

    亦云:

    眼明手快。漂亮!不过思维得来的理不属悟。且思维所达很有限.佛经的教导,若无修行体悟实证,读来即使“感觉很好”,也不过得个飘飘然而已。还望利剑常舞。:-)

    枫亭:

    如是,顿悟是新的起点,不过多了对眼睛。

    平凡:

    请问多了什么眼睛,是体悟空性,还是……

    枫亭:

    再说两句。不是我不说,说了无用也不真。要自悟,先要有疑问,加上自心,当然读经也重要,但我强调自己要有问题,思之,不解,再思,思到尽头……,就悟了(?)。思要正思,要破妄离执,不正即舍,久久施功,慧根具足,不悟也难。浅见。

    成军:

    果然是个欠打的,哪位大德出棒子?靠这样思、思、思……就悟了?麻子前辈反复强调,要离能所对立,您这样对着一个问题思之,怎么都还是跳不出来能所的圈子吧?若是以为此法脱胎于参话头,可曾听说过“离心意识参”这个说法?通常的次第是先得止,再起观,而后止观双运,方可“破妄离执”。仁兄的禅法怕要掉到黑窟窿里出不来。

    另外,要通达教理、树立正见,在实修证量没到时,可以由系统学祖师的论典获得一些,而后看经才能真有眼光。否则,以己意解经,还是摸不着边。像咱们这样靠跟在大德身后讨口剩饭,也不是长久办法,大德给一口两口的是让我们尝个味,也别先饿死了,要吃顿饱的,还得自己去挣钱、买菜、支起锅灶来自己烧,多出来的还可以布施给别人。

    枫亭:

    唉呀,好痛!仁兄说的也对,我说“思”,是指法门,各有各的法门,不止是“止观”而已。“观”是什么,心动亦是静,或不动不静?不动为不生妄念,不静为不入枯寂,存正念?“悟”之前可到乎?若说“黑窟窿”,我倒没进去,不是出来了么?

    成军:

    后学力气小,舞不动大棒子,您还得有思想准备挨真正大德的重打。止观是对戒定慧三学中,修定与观慧的概括,不是狭义的止观“法门”。所有实修法门,都可以归到止观里面。

    不持戒,生不起定,不得定,也难起正观。您这段“观”法,似还有黏着,后学没那眼力,倒是说不好问题在哪,等着麻子大德明天一块收拾咱俩吧。您倒是没有进黑窟窿。当年不得其法的老参,以思维来参话头,掉进去耽误了的可有不少。

    枫亭:

    吁,轻一点:)刚才说的,是我自己的法门,不中看不中用。当我有“见”时,不知“佛”、不知“道”、更不知“禅”、“止观”,硬从“知见”、“逻辑”里逃出来,想起来后怕:)。我佛经读得少,喜欢用自己的话,难免“黏着”,谢仁兄指正,以后要所言莫非“佛言”“佛法”。

    二麻子:

    成军兄硬点麻子名,要麻子说话。麻子只能如题,风虽添了,其大概效有限。

    成军兄的看法是对的,这枫亭实在是欠棒。麻子一直再没出手打,有原因。原因是,他病得有点不同,但也有前例。当年大慧宗杲没真悟前,是个勘不破的皮笊利,他师父明知他还没通,就是一时也抓不到,明知他仅是个弄精魂汉,却一时没法下药。最后,大慧至诚请他师父下大工夫帮他找,才挖了病根。

    今天枫亭之病有相似处:别人是死了活不了,他偏是活得未曾死。但不死者不能真活,只能停在弄精魂上。麻子不是大师,没能力也没时间还没机缘面对面陪枫亭“打理一下大细法门”。只劝枫亭兄句实在话,这精魂看上去虽似不错(也仅是个似而已),却是真正银样腊枪头,真到战场上是当不得用的。如果不肯死心用功直到脚跟真点地的话,若年轻并且福慧因缘深,则要待到病苦相逼时才得回心。如果福慧浅的话就会悔时已晚,今世来不及。慎之慎之。

    雨轩:

    看不出枫亭说的东西有什么不对。

    二麻子:

    雨轩兄;不好意思,麻子昨晚梦周公去也,未及时回您。

    您说看不出枫亭说的东西有什么不对。是,话句句都看上去对───全出于思维推断。此正麻子放他不过处。

    思维不是不可用,也应该用,只是不够。一定要超越思维的限制才有点意思。一个突破思维能所心限制的人说起实修来,必能多少漏点“料”,所谓从自己胸襟里流出,决不会句句要仰赖他人牙慧。不到位的人说起来,只能引前人的话,一旦凑两句自己的就露马脚。例如,思维本身是不可能到思维穷尽处的,否则历史上大思想家们多应成就才对。相反,有了正思维后,若能停下思维(止!)对突破却甚有帮助。枫亭见不及此,整天家“活泼泼”地打妄想,妄测“不动不静”什么的,全是露马脚处。但若您自己也限在思维中,这些马脚就看不出来了。

    世上哪有“永恒的目前意”,目前念念流转,正是轮回。

    若能“永恒”即非“永恒”───时间(寿命)相已殂破,岂还有“意”哉?

    您若看不出毛病,也别急着一口吃胖,如金顶兄,成军兄等多次说过的,按次第修习吧。皈依、持戒、正见、禅定都打好基础,火到猪头烂,功到自然成。麻子好像记得您拜金三兄为师?果是如此,就好好依止,这可是个有料的。

    关于日本“禅”

    梦中梦:

    Hi,Ma-zi,Wehavebeenoldfriendsalready.Haven'twe?BeforeIusedanaddtionalmachinewithNTinstalledtalkingtoyouinHua-Tong.YouoncesaidsomethingabitnegtivetotheJapanesescholarLing-Mu-Da-Zhuo.Ihavereadhisbook"thefieldofZen"or"Chan-Tian-Chan-Di"inChineseandwouldliketocontinueourtalkregardingtoZen.CouldyoutellmefirstwhereLing-Muiswrong?

    Thanksalot.

    二麻子:

    梦兄又来了?好好。

    铃木之文麻子是近十年前看的,现手上没有。

    铃木虽说了很多禅的好话,根本问题有二。

    一、他没破关,不是真懂禅。

    二、他只知点日本禅宗的事。说实话,麻子虽不能讲日本禅宗里没能人(但麻子没见到),但在日本称为“禅”的东西,多数流弊甚大。例如,以某种境界为开悟,就害了并误导了不知多少人。许多日本禅的手法,比如冬天去野外冲山泉,满山喊“无”……等,也让麻子笑到“牙痒痒”。这些个法子偶尔(对机时)也可以用用,但作为普遍方法加以推崇,只能说主事者无眼无料。

    再聊。

    梦中梦:

    Ihaveadifferentopinion.Ialsoreadthatbook10yearsago.Ire-readsomepartofittwoyearsago.

    一、他没破关,

    Actuallywetalked破关inHua-Tong.Thequestioniswhehteryoucanknowifhe破关,byhiswordsonly?Asimliarcaseis,onceyoumentionedyoudon'tknowhowLao-ziNei4-Zheng4(orZheng4-Liang4inBuddhismterm)is.

    IrememberLing-MumentionedhispersonalexperienceonlyonceinhisbookthefieldofZen.Ofcoursehedidn'tusetheterm破关.Maybeyoumissedthisstory.

    二、他只知点日本禅宗的事。

    Idon'tthinkso.HeimpliedthatheisabletoreadChineseZenstories.Ifhedidn'treadChineseZenstories,hecertainlyreadtheJapanesetranslationofChineseZenstories.IremmebrclearlythathementionedZenisthespecialcontributiontotheBuddhismbyChinese.

    IhaveatalkwithafriendwholearnedabitZeninTaiwan.HealsoknowssomethingaboutJapaneseZen.FromhisintroductionaboutJapaneseZenIalsoknowthatJapanesedosomethingridiculousinZensuchasmakingthestandardanswerstosomeZensroies(Gong1-An4).However,whetherLing-Muissostupidisanotherquestion.

    二麻子:

    梦兄,您又来了:您好用思维心。思维虽好,用在禅上不够。

    特别是,请别用“考据索隐”方法,那对自己没大帮助。

    要判断一个人“已过关”,不太好说话,不是没办法,但判“没过关”容易些:如果看到错误就可。铃木书里错太多,麻子只是因年久不记得具体例子而已。说他没懂禅,不是说他没读过书。咱们中国人中读过禅,公案的人多着呢,几个真懂?扬眉竖目、棒喝交加就是禅?笑话了。

    禅宗虽称“无法”,实际是“无有定法”,办法多得很呢(甚至连颇瓦法都有)。目的非它,只是要将当事学人当时错用心处指出并“拨回”,助学人契入实相(非相)。这当事人用错心的错法,人人时时不同,一瞬就逝,能不能当机看破抓住校正,大大有赖于师父手眼。靠读公案,除非您真知道如何读(不过那就已经差不多通了)。想加一转语伸一指头就能通?这不行的。金头说这是嚼死尸,话冲了点,但不离谱。

    其实还有本书与日本禅有关。KAPULOR(SPELLING?)在日本学禅,得师认可开悟。回美后写了一书“禅门三柱”,后又过20(?)年,再写了“禅,西方世界的黎明”。在西方,K氏可是大大有名的禅师。梦兄如果能看出,他在写“三柱”时其实还没透,不干净得很,而写“黎明”时终于干净起来,知有行菩萨道了。也许对梦兄有点益?

    梦中梦:

    IthinkGong-anissituationandpersondependent,especiallytothepersonwhohasn't过关.Thebasicrequirmentistheteachermust过关.

    Tothepersonwhohas过关,he/shemaylearnmoreaboutthetechniquesbyreadingGong-Antotalktothepersonwhohasnot过关.

    Doyouagreewithme?

    IamnotgoingtotalksomemistakesinthebookbyLing-Mu.Ifyoureallywanttopickbugsinhisbookinyourmind,thenyoucancertainlypicknumerousones.Xiang4-You2-Xin1-Sheng1.Whethertheyarebugsalsodependsonyourmind.

    Doyouargreewithme?

    二麻子:

    Iagreewithyouatyourfirst"doyouagreewithme".

    这第二个可不成。洒脱对人来讲是好事,洒脱空对学佛人来讲是坏事。生老病死苦到的时候,您能“相由心不生”吗?若不能,洒脱就成骗己。

    梦中梦:

    OK.Iamgladthatwehavefinallyreachedtheagreementonthefirstparagraph.Itissodifficultforustoreachthispoint.MyallpreviouspostsincludingthoseinHua-Tongactuallyexpressthesameidea.Bytheway,couldyoutellwhetherMeng-Zhong-Mengguo4-guan1byreadingMeng-zhong-meng'spostsonly?Ordianryteachercan'tpassthistestproposedbythestudentMeng-zhong-meng:)

    二麻子:

    这不是个好的讨论方式,梦兄:得先说明,麻子个人极不喜欢您的这句话:“Ordianryteachercan'tpassthistestproposedbythestudent”。这不是个好的讨论方式。麻子不是老师,也没想做老师,更不想充老师,激人的方式在这没意义。有言在前,再见到这种方式,麻子就不再回您的贴子。

    麻子能对梦兄过关否作出判断,甚至麻子知道梦兄近期的进展:相当好,进步不小,但……“即心即佛”是为将病投药,能吃得进这药是大好事,但说病愈还早了点。梦兄心中能所对立比以前弱了很多,这好。但没净,这点没净处自己又没看到,就产生净了的错觉。麻子的评论坦率但未必合您心意。

    编按:个别网友在国外,只能看而不能输入汉字,故只能输入英文。特此说明。

    鉴心莫存有,上网不说禅。

    二麻子

    几位佛友在坛上终于玩起禅机来了,好,玩得高兴就好。不过千万别当了真,这网上玩的禅就是玩玩而已,不大可能跟证量扯上关系。这与当年禅宗行人真刀真枪见真家伙大大不一样。若不知不觉把阴界里捞得的玩笑当真可就成了自我陷害,让金顶兄的预言成真──成了食尸鬼。禅宗公案古德留下几千个,到底今人古人何处不同,为何今人可能会成食尸鬼?这要先看看古德是如何创下公案的。

    公案的多数格式是,一个大彻大悟的堂头和尚,是为佛法化身;一个或数个弟子,是为学人代表。和尚用些极混扰人的话引学人说话。如果学人心随话转,落到能所对立,或名相,或常断见上去了,一句话,露了马脚,则具大手眼的和尚会在电光石火这一瞬间一把揪住。不但揪住,还要向这错误再进逼一步,务使错误无所遁形,而使学人能就此认识此错。更高明的大师还能在同时“拨”学人一下,使学人有机会从心行上从此远离这错。所以公案之可贵,不在如何下一转语,而在认识和改正错用心。

    公案如何正用呢?古德也给了很好的例子。古禅师用前人公案的方法是“提唱”,而不是讲解,或加转语。如何是提唱?禅师把前人公案拿来,添油加醋一番,继续逗引在场的学人露马脚。马脚一露,当然揪住校正如上所述。

    这里的关键是学人犯错时要在电光石火那一瞬揪住并校正学人的错误心行。只稍一错过,“鹞子早过新罗国”,晚了,无效了。学人也要和盘托出,错不得一瞬。如果思维半天再说一句半句的,错了不用说,表面上不错的也都不是当下心行,而是阴界捞得──想阴也──半文不值。

    学人的错误是随时间地点人物不同而改变的,今人的错用心不可能与公案所表达的完全一样。把公案当教条真可叫作吃死人肉。

    今天,能有如古代大手眼宗匠的地方(道场)很难得了。但公案也不是没用,能正用的话,利益大得很呢。正用的方式之一,就是把自身放进去模拟公案,随时简点自己心行,一发现有错就校正。这当然不能象在大和尚面前那么有效,但还是相当有帮助的。

    回到网上。网上的环境使把握住电光石火一瞬成为不可能。由此使人无法亮真家伙,也不可能当下校正。言语往还,扬眉竖目,棒喝交加,吃茶洗碗等等,无非由阴界里捞来的,象是孩子们过娃娃家,如何当得真?若以此当真,待腊月三十眼光点地时,必有啮脐之悔。

    “我的”难放

    naturey:

    也说布袋和尚(弥勒菩萨)的放下、捡起。请指正!

    放下:放下我和我的,放下我的思想、我的知识、我的喜好、我的善恶、我的见解、我的是非。

    捡起:捡起佛法。佛知佛见我本来就有,只因不能放下,便迷失了。所以需要大觉者如佛陀,为我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我才好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开示我本有之知见,悟入我本有之佛性。

    放下:放下佛法,佛法我本具,何需扛着走。

    捡起:捡起转身就走。不明白,机缘未具,也不使众生生烦恼,走也!下次再来!

    ──从布袋和尚的故事中,一点理解。请指教!

    二麻子:

    你病不在捡起放下,在“我的”。

    “我才好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开示我本有之知见,悟入我本有之佛性。”──还是我的,不过藏得深了点就是。

    为何“我的”难放?我,我所(的)不过是能所对立相中较粗较易看到的。细微深入潜藏的能所为根,不易一下找出清理掉。这细微能所,换个名称,其实就是无明。破无明是大家的目标之一,都知道这不很容易。

    怎么办?继续在妄(无明)里尊佛陀所教,以妄修妄。直到般若火发,烧化诸妄。圆觉经里讲得很明白。

    简单地假装没有我,我不去看,不去取,不去分别……可为一期方便,但并不能真解决此问题,xixi兄对这点很清楚。嘻嘻。佛陀岂是不看、不听、不能回答问题的?但真正在能所相上超越能所幻执,人我相上超越我、人、众生、寿命等妄执,却实在不是语言能说得全的。

    麻子瞎说一通,当不得真的……

    禅宗不排斥思维

    兄弟您不懂是书没看够,所闻不广造成的。

    “依小乘、中观、唯识,“观”都是指观察思考空义”

    ──是,但不全是。观察思考是观的一部分,叫毗婆舍那。还有三摩钵提呢。你好象不知道。找经论看看,就知道了。

    “但,禅宗却是排斥思维的,这是为什么?”

    ──不是。禅宗不排斥思维,只是明白指出,仅靠思维不够。注意,唐宋时代去学宗下的,多是在教下修学过很久,思维过很久,基础扎实。这时禅宗如画龙点睛,引导其超越思维的局限。并不是禅宗排斥思维。

    “依据一般的讲法,定只是强行压制烦恼,”

    ──这是一般讲法,并没能包括一切情况……

    “但是,大乘起信论却认为:止是止于空义而得根本智,观是观察因缘差别而得后得智”

    ──起信论这段没错。但这里的止与观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而是对已经契入空性的行人来说的。否则,若仅是思维空义,就根本没法止在思维空义上,心不是这个用法的。

    禅宗提倡的顿悟到底是怎样的?

    二麻子

    对呀,禅宗提倡的顿悟到底是怎样的?是许多人心里偷偷以为的只要一悟,就圆满了三身五智,啥事甭干就万事随心所欲,不落因果?嘿,邪见!

    禅宗自二祖以下,包括六祖,各代大小禅师,有一例是一悟便罢的吗?六祖也花了十几年护持才大成。

    禅宗尽有不平凡事,只如平凡兄期望的不花力气顿悟,不消说禅宗没有,这期佛法里麻子未曾闻。平兄果真能找到这法子,敬请指教麻子,咱麻子也好偷个懒。

    错的是有些人把现在心解作“当下”

    xixi:

    当下是什么东西?守当下的正是愚痴的典范。

    当下、当下,哪来的当下?如何就不是当下?现代禅的守当下的愚蠢宗教实践,居然还很有市场。

    二麻子:

    当下有什么错?错的是有些人把现在心解作“当下”,嘻嘻,麻子也只能嘻嘻两声。

    守现在心却真是有点,这个这个……不怎么高明。

    三心不可得,守什么?不过比向外驰求要好。嘻嘻,比较起来,比贪财好很多。所以,不应说是愚痴,要看跟什么比。

    斑斓虎:

    既然麻老在,俺就问问。您说的谁说了算的事……若确是如此了,然后该咋办,这可是您让问的,不是俺没事找事麻烦您老。上不见天,下不见地,可总是这么飘着吗,有没有点别的呢。您老不会说问了也白问吧。

    二麻子:

    不好意思,俺一直没看见,这才发现你的贴……阿弥陀佛,虎兄呀,是白问还是白答,麻子真不知道。嘻嘻。

    “上不见天,下不见地,可总是这么飘着吗,有没有点别的呢。”

    虎兄,有什么飘着呐?若有个什么,佛门要改教人“性有”了吧?不放心是吧:恰是心底里常见没断,舍不得命根呀。

    此处放舍不易。别说心行上真放舍了,那马上成就。就是知见上能认识到该放舍的人,也不多。在心行上肯放,敢放,试着去放的人,就更少了。

    禅宗古德是很知道这里不容易,将些不肯松手的,称作怕死鬼。相关的公案也颇有几宗。嘻嘻。

    救火公案

    xixi:

    呵呵,要麻夫子道一道这公案,从谂过黄檗,黄闭门,从乃取火,于法堂大叫:救火!救火!黄乃出,捉住从曰:道!道!从曰:贼去后张弓。

    此中两重公案在什么处?不扮个弄精魂汉,不依书,若能道来便信你有个见地(先别高兴,行里还远在)。道不得的好应杜门细审,自欺在什么处,还信乱说乱道须堕因果也无。仍信为上根的便关机自参去,看是个什么道理,生死关头再无冒滥处也。

    二麻子:

    三重公案……!!

    嘻嘻,遵xixi命多嘴,由此的葛藤均归xixi处理……

    初,本色。

    禅云,佛法之事,不离动静,不碍动静,不是动静。

    ──从谂过黄檗,黄闭门。

    黄檗静默不答,本无过失,不离静不碍静呀。

    ──从乃取火,于法堂大叫:救火!救火!

    赵州要显不离动,不碍动,故有极端之举动。

    ──黄乃出,

    果然动也无碍。

    ──捉住从曰:道!道!

    黄檗大宗匠,明明不是动静,岂能容其惑乱,放过赵州?

    逼一步。

    ──从曰:贼去后张弓。

    果然不是动静。赵州也是大明白人呀。

    二。机缘。

    ──从谂过黄檗,黄闭门,

    不应也是一种应。静虽好,不是恒常,也依因缘和合而成坏。

    ──从乃取火,于法堂大叫:救火!救火!

    恶!硬是凑出来个让人不能不应的因缘,让老和尚动动。

    ──黄乃出,捉住从曰:道!道!

    老和尚岂是动不得的木石禅?既然动了,就从要害处挥一刀看看应手。这东西如何道得?妙手丹青画不成呀。

    要看赵州如何下台。

    ──从曰:贼去后张弓。

    赵州滑得很,从无出路处,转身倒打一耙,溜也。

    不过这遛实在是遛得太有点狡猾。既有客气又有反扑准备,黄檗眼明,不得不放他过去。若不放他,反是瞎了……

    xixi兄“一火烧出两活人”之答挺好的了。仍有二不足。一是“烧出”不如改“现出”。二是依然不够细。

    第三重,嘻嘻,麻子不说了……

    在这第二重里留了个问题,“贼去后张弓”,哪里是贼来现身处?xixi兄,你答了……

    两偈联读,正是“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两偈联读,正是“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六祖偈在神秀后,正是完满。如漏了神秀偈,就缺了一半。神秀写不出六祖偈,正是缺了另一半:后人称这为“担板汉”,只见一半了。

    南泉斩猫

    tyro:

    请教各位善知识:南泉斩猫中赵州禅师将鞋子放到头上是什么意思?

    二麻子:

    南泉杀猫刀就是活人剑,可惜当场者无人识得,只被赵州掂出──却在事后。如何是南泉活人剑?

    杀生事大,对出家人是戒之首。试想对持戒多年的僧众,突要动杀,是何等震撼?若你在场,能不目瞪口呆,其它妄想都没吓停?此时,嘻嘻,若慧利机应,当场就是转身处!且问,此与六祖“不思善、不思恶”句何别?南泉苦心在此,倒用杀业成大慈悲──是为倒。无人识得,可惜可惜。

    赵州早过此坎,岂有不识?乃补画龙点睛之笔。南泉还不放心,又补一句真正葛藤,真是老婆心切呀。

    各位,事后看公案,虽无当机之猛利,也不可离谱太远。今解这公案,下不为例,别再问麻子。

    南泉斩猫还受果报吗?

    不清楚:

    南泉斩猫还受果报吗?

    二麻子:

    受。世尊还现头痛三日之报呢。但不一样。提婆达多在地狱里大火焚身,你我看上去痛苦万分,他却不乱心,还能在回答大目键连时显出大智慧!注,提婆达多可是当年教佛法华经的师父!

    南泉辛辛苦苦领众,提撕开悟,您说是福报还是孽报?

    熟睡无梦时,心在哪里?

    笑一笑:

    心通在甚麽处?此公案笑得我倒地.}

    南阳慧忠国师者,越州诸暨人也。姓冉氏。自受心印,居南阳白崖山党子谷,四十馀祀不下山,道行闻于帝里。唐肃宗上元二年,徕中使孙朝进[贡](赏钱)诏徵赴京,待以师礼。初居千福寺西禅院。及代宗临御,复迎止光宅精蓝十有六载,随机说法。时有西天大耳三藏到京,云得他心通。肃宗命国师试验。三藏见师便礼拜,立于右边。师问曰:“汝得他心通那?”对曰:“不敢!”师曰:“汝道老僧即今在甚麽处?”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却去西川看竞渡?”良久,再问:“汝道老僧即今在甚麽处?”曰:“和尚是一国之师,何得却在天津桥上看弄猢狲?”师良久,复问:“汝道老僧只今在甚麽处?”藏罔测,师叱曰:“这野狐精,他心通在甚麽处!”藏无对。

    僧问仰山曰:“大耳三藏第三度为甚麽不见国师?”山曰:“前两度是涉境心,後入自受用三昧,所以不见。”又有僧问玄沙。沙曰:“汝道前两度还见麽?”玄觉云:“前两度见,後来为甚麽不见,且道利害在甚麽处?”僧问赵州:“大耳三藏第三度不见国师,未审国师在甚麽处?”州云:“在三藏鼻孔上。”僧後问玄沙:“既在鼻孔上,为甚麽不见?”沙云:“只为太近。”

    心通=虚空,无有不通。不空只能通那不通这。这慧忠国师够弄人的了。

    二麻子:

    笑兄老婆心,麻子也入草。

    仰山一语,如灵龟曳尾,只合私下说。

    玄沙最毒,从此疑杀天下人。

    且不谈古德行履,只说现今人人经历的,却问熟睡无梦时,是远是近,心在哪里?

    解得此问,行近思维边界处。

    切身体会的,今生努力或许有望。

    实证的,生死无惧。

    所谓生活禅如何修?

    成军:

    借这个机会,向各位前贤请教:所谓生活禅如何修?

    怎么在生活中“觉悟人生”?讲低了,流于世俗谛而不查;高了,又让人下不得手。

    二麻子:

    嘿!军兄,这前贤(嫌)二字加上后,谁敢回话?

    生活禅一词,依麻子管见,其实人人想法不同。在生活中能看开些,洒脱些,带些宗教情调,多当好人,多做好事……都很好,也都值得提倡。许多人以此为生活禅。台湾有位耕耘居士就多少有这类的提倡。

    但对实修派来讲,说实话,麻子以为,没打破那闷罐子以前,别想在生活中就能轻轻松松地就真能修禅。或许别人会反驳:多少古德是在生活中破关的。不错,不过那不是我们这种生活。例,香严锄地破竹,闻声而悟,是在生活中。锄地嘛!但实际上,香严锄地时下的工夫怕比我们在座上还紧得多。

    即使摔破得那闷罐子,多数人仍不能马上能在日常生活中护得住。此时,仍不能真的在生活里修。直要到力量大到一般生活中的思想起落不能牵走学人对空性的正受(此非麻子落两边,语言不得不如此)时,行人才开始能在日常中真修了。此即在座下能由“识妄即止”到达“蛇结自解”,不是件容易事。

    真如本来安祥,安祥不是坏事。坏事的是偷心和迎合培养偷心。吾兄无有此等事,自是不病。但现代有这偷病的人实在多。太轻松的“佛法”,如林清玄,无实际力用。

    王老师的三关

    就与大愚兄亲近一下。吾兄近日贴子甚多,有见地,麻子为能在坛上见到如此佛友高兴。麻子身高一米八几,算高个,不是高人。愿与吾兄交流学佛,互相学习(吹捧),共同提高。就聊一下您王老师的三关吧。如果麻子没记错,这三关大意是

    1、狂禅,2、睡梦,3、空不空。

    这三关设得蛮好。您都过了?麻子可不放心。

    先说第三关,麻子没过。过得此关的,是行同如来,不仅是见与佛齐噢!退一步讲,也得“知有能行”。就要能以利益众生为行处,知方便,善引导,巧说法,当言教者言教,当身教者身教,而于第一义不动。您真能吗?看来不太够呀,这一关,别盖了冬瓜印。

    再说第二关,过此关者,深体无我法印,不留细微常断边见。吾兄看上去象能过,但还不能时时不离。所谓警觉时在,不警觉时就忘。本质上就是于细微心行处尚未能把握。此时虽上路,自救未了。但现今能如此已是极难得难得,麻子佩服。愿吾兄再接再励,“小车不倒接着推”。共勉共勉。

    这第一关,好像与麻子差不多:都不怎么干净嘛。麻子当年也狂得很呢,现今也习气不净,好说三道四地欺负人。您老兄到也很象呀。与仁兄吵什么呀,“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人人根性不同,起手处不一样,岂能强求一律?佛法没个牛不喝水强摁头的法门。仁兄近来大有进步,您不知前后背景,瞎用强,该打棒子呀。然而吾兄能自省,比麻子当年好多了。麻子对当年初体会佛法高妙之时的感受记忆犹新,所谓光棍眼里揉不得沙子。

    后来才知道,不是世上沙多,是自己眼屎没擦掉。世人若个个能轻轻松松契入真如法性,还要菩萨发大心干吗?

    空不空关归根结底是在菩提心处圆,所谓菩提心为本。愿吾兄常护念众生,随顺众生,菩提道上常进不止。

    麻子和十

    王老师是著名的心狠手辣

    niwota:

    据说十地菩萨,住“首楞严”三昧,得诸佛秘密法藏,自然得一切禅定解脱,神通妙用,至一切世界,普现全身,或示现成等正觉,转大法轮,入涅槃。使无量入毛孔,演一句经,无量劫其义不尽。教化无量千亿众生,得无生忍,尚唤作所知愚,极微细所知愚,与道全乖。大难!大难!珍重。——南泉普愿

    二麻子:

    禅宗史上,王老师是著名的心狠手辣,杀人无算。

    凡招惹他的,不带伤能下场的人不多。所以最好别动他。在这里招惹的人,至今没一个不带伤的。麻子本不想多事,又实在忍不住,冒险上这贴子,希望下场时仍留得性命。

    王老之毒在于将人人认定的至理(小心,“人人认定的至理”有毛病奥,与佛无定说,因缘无常矛盾),搀上点假扔给你,看您检点得出不。检不出?死人一个。

    这次,他说了“十地菩萨,住“首楞严”三昧,得诸佛秘密法藏,自然得一切禅定解脱,神通妙用,至一切世界,普现全身,或示现成等正觉,转大法轮,入涅槃。使无量入毛孔,演一句经,无量劫其义不尽。教化无量千亿众生,得无生忍,尚唤作所知愚,极微细所知愚,与道全乖。”

    只偷藏了一点,菩萨做这些事时绝不执实有,却如对镜花水月,当体即空的,哪还在能所对立上?检点的出,自然也看得出王老师哪有真骂过菩萨“所知愚”三字?检不出,自然也看不到王老师其实是在骂这人“无知愚,极粗陋无知愚”。所以,王老师这公案,真能就此接过坎去的人极少。但对初过坎的人用来检点自己常见的用错心确极有用。

    讨论南泉如何了,其实是被人卖了还在替人数钱呢。

    麻子其实已多处损手了,还是闭嘴吧。

    心中目前能不见阎王否?

    雨轩居士:心中无法不就是觉悟吗?请指教。

    二麻子:若心行到得,就不会有疑,如阴界里捞得,就救不得急。且想腊月三十时,心中目前能不见阎王否?若尚不能,须急向生死要害处做工夫,如救头燃。

    尊贵堕处

    笑一笑:

    有一次,临济义玄禅师和王常侍来到僧堂。

    王常侍问临济禅师:“这一堂人还看经吗?”

    临济回答:“不看经。”

    王常侍问:“还学禅吗?”

    临济回答:“不学禅。”

    王常侍问:“既不看经,也不学禅,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临济回答:“都教他们成佛作祖去。”

    王常侍笑道:“金屑虽贵,在眼成翳啊。”

    临济义玄道:“你俗人,你不懂这里面的道理。”

    王常侍哑口无言。

    二麻子:

    最后一句很要紧,转不过来就成“尊贵堕处”。与笑兄共勉。

    假123:

    不太明白。后学觉得很多人不是转不过来,而是转的太早。后学理解力差,又没学问。麻兄能解一下吗?

    二麻子:

    是这样。缺句必要前文:临济回答:“都教他们成佛作祖去。”

    王常侍有唱“性空”高调而疏于行的倾向。临济说他不真懂佛子行。

    菩萨道学人正悟空性者,必不轻于利众之行。若轻,则堕自了汉,是为尊贵堕处。

    贾兄可能不小心看反了。一管之见,贾兄斧正。

    假123:

    麻兄您别客气。后学说的“转”是入有,是不是类您说的利众之行?

    二麻子:

    未体悟空性,但致力于利他,是愿行菩提心,极当称赞。且经此终将体悟空性而入于胜义。

    未体悟空性而高唱“不二”,比如喝酒与喝水不二,则是倒说空性。会成为恶行的借口。他须真能喝尿与喝水不二时,才可说酒水不二。

    初(粗)悟空性后,如不能行利生事,是尊贵堕。也是其悟不透彻的表现。

    悟后勉力利他,利他不惜损己,堪称佛子修学处。此人说不二,利他不异利己,为正说。

    麻子远没做到,只能对这些佛子赞叹不已,试着也学着做。

    顶礼十方一切佛子行。

    顶礼普贤大愿王。

    有无落空后,就是佛性吗?

    雨轩居士:

    有无落空后,就是佛性吗?以下是我根据自己的体悟,谈一下,一定有不对之处.请大家指教!

    有人用功是想把有无都除尽,这样就想见到佛性。(他能除尽吗?)于是谈有谈无,非要找出一个有无不拘的东西来。其实甚么时侯他曾经落于有无?有无就象水中之月。其实这个水中之月也是不存在的。我们说有的时候。我们生起有无之念的时侯,有无在那儿?有的只是有无之像!(我总得说话呀!),有人又要执于我说的话!以妄求妄!妄何如哉!我说的不算么,明白了也不算么。真正的大德是把佛法放在心中,行在心中。我等凡人,唯有努力前行,以求大德帮助罢了!

    酒老:

    嘻嘻!做梦娶媳妇,水中捞月。下手才有,何必空劳神思!

    雨轩居士:

    我承认下手才有!但总要知道怎样下手吧?

    二麻子:

    又是思维心串习作怪。您想要的不是如何下手,下手的办法网上诸高手已告诉您好几次了。您想要的是,在未下手前就把所有阶次及果都想明白,这是做不到的。您能在教室里学会开车并马上通过路试吗?不可能吧。您试图超越有无能所对立,这是个好的目标。但仅用思维达不成此目标。您觉得自己已超越有无,但明眼人都清清楚楚看到您仍搅在能所有无里,只是您自己看不到。禅定可以助人看透自心妄相,所以金顶兄要你学天台。如果您止修得不错,毗婆舍那(观)也有益于您。

    雨轩居士:

    我一定去作。正在思维的是我。你说本体不能得到。我不这么认为。你能不能正面指点一下我?

    二麻子:

    取决于您现时的程度。对爱好佛法人士,显教弟子,密教弟子,做法有所不同。

    您自觉近于禅宗根性,好,愿意参话头吗?如果已有些止的基本功,参话头对利根人较应机。如果没修过止,先修心中心很好啊,金顶眼明,让LINDEN引你一下很对。

    当然,麻子假设您在国内。

    顺道指出,您说“你说本体不能得到。我不这么认为。”就已经流露出心底很强的常见了。

    雨轩居士:

    我说佛性可认识,自然佛性就又不能认识,明白了这一点。我还说佛性可认识。怎么能说我说过佛性可认识哪?

    二麻子:

    此类思维循环于事无补,还是下手实修吧,好好跟金顶学。

    知之一字,众妙之门

    ZS:

    哈!哈!ZS与诸位大德叩头!还有问题。

    1、六祖以“何心”印“何心”?荷泽以“何心”印“何心”?

    2、“荷泽”的根器在那里?我们初学的根器在那里?以何因缘“众生”成就“口头禅”“狂禅”?为什么“现代人”连“口头禅”“狂禅”都成就不了?

    3、无明起后是何相?有何东西?缘“行”的东西是念吗?

    二麻子:

    ZS兄:哪来哪么多醉话?哪来那多问题问神会?你若讲得出与修行的直接关系,保证有人答你。否则,大概没人答荷泽的事了。

    答:

    1、有几个心?五祖六祖如有二心,即凡夫心,即印不得也哥哥。若五祖六祖共是一心,这心又属谁人?

    2、各有因缘莫羡人,你是你的根器。现代人成口头禅狂禅的人有,麻子认识好几个。不管什么因缘,你别成就好。

    3、现前你见的一切相,都是无明以后(的相)。单纯的无明无有明确的相,只是极细微极细微极难体会到的能所分立。这能所分立再滚大一点,就有了不很明显的主体“我”,虽然一般人还不能在这时体会到明确的“我”,但这个“我”已经要开始主动行动了,这就是“行”。此时,人还没有明确的“念”。

    再往下是识……

    ZS,饶了麻子,自己去看十二支因缘好不好。

    祁家的ZS:

    多谢麻叔指点,还待金爷棍棒。麻叔破了我心念的着落处。还请金爷慈悲,再追一棍。ZS给二位大德磕头了!

    老婆子:

    知之一字,众妙之门,说破吾人心性而无余蕴。

    五祖传六祖,麻子已说。七祖的本领是于南宗定为正宗而出力。七祖时,正是北宗兴盛时期,而七祖欲求默契之机不得,又思初祖有悬丝之记,恐宗旨断绝,遂明说“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对此如何解呀?乃曰:“诸法如梦,诸圣同说。故妄念本寂,尘境本空。寂寂之心,灵知不昧。即是空寂之知,是汝真性。任迷任悟,心本自知。不籍缘生,不因境起。知之一字,众妙之门”。而《六祖坛经》云:“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真性而常自在。外能分别诸色相,内于第一义而不动”。你能串起来了吗?

    赵州转大藏,为何只转半藏?

    xixi:

    有婆子供养赵州百钱,要求转大藏经。赵州老儿起身绕禅床转一圈,对来人说:转经毕。来人回报婆子如此这般。婆子笑日:这老儿为何只转半藏?这真是笑死人的公案,其中意思谁来说一说?

    二麻子:

    这是憋死人的公案。嘻嘻,XIXI又要嫌麻子严肃了……

    钱昭:

    如果先生是赵州禅师,碰上婆子,如何回答?

    二麻子:

    再添一百文!

    剑客:

    妙!妙!见钱眼开!!!

    可惜赵州通身是眼,时人却是不识!此眼藏于有情之身中,孤明历历,无始以来永不瞑目!未曾变异!

    大千:

    师兄什么时候抖包袱啊?弟兄们伸长脖子眼巴巴地盯着呢。

    二麻子:

    嘻嘻,大千兄别被嘻嘻骗了……

    那公案里共转了两遍全藏:赵州转了全藏,婆子也转了全藏。嘻嘻。xixi,这是个哑公案,经常憋死人很少启发人,闷着无益……你另找个启发人的,麻子就不多嘴了……嘻嘻……

    大千:

    好啊,这厮原来欺我不看公案。这下更有意思了,这怪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xixi:

    嘻嘻,释迦捏花,迦叶微笑,这如来藏就(转)传过去了。

    至于婆子说赵州只转半藏着实是幽默。那半藏在传话人那里转不动了。婆子只好笑说赵州只转半藏。婆子也是明眼人咧。

    钱昭:

    赵州喻慧,禅床喻定。

    起身绕转,定慧分家。

    不离定,转大藏。

    暂离定,转半藏。

    二麻子:

    钱兄当心,为什么起身就离定了?

    非在坐卧!

    gentleLion

    那伽定是什么定?明心见性最根本是要得首楞严定,行住坐卧无时不定,无二之定,非立入定出定之别而求入定。非也!此定是和如如实相契合,非思维分别心中的定与不定。钱兄,若有入定出定之别即是未到地之定,诸行无常,如何能定?诸法无住,如何能得个定。若了一切法皆不可得则可名"定"。这个理是目标,我们修定就以它为方向,一开始有定不定之别,慢慢修定除磨习气,除磨心垢,直至妄心灭尽,动静一如,是真入定。

    (圆觉经中:两木相因……幻幻相灭,非幻不灭)

    二麻子:

    见唯识“六七因地转,五八果上圆”。前五识与八识要到果地才能圆满转识成智。而六七识从因地修学,即开始转。注意,与禅宗顿教相比,这是渐修的过程。

    那伽定即首愣严定,异名而已。

    禅宗之难,就难在不留情。我们总是流于情见。

    钱昭:

    定慧等学,行住坐卧,语默动静,处处皆真。

    您看这则公案时,假定赵州禅师已住那伽定,如果已住,自然处处皆真。我看这则公案时,假定赵州禅师未住那伽定,如果未住,那么定有出入,打坐之时,不打之时,二时有别,入定洗心,出定起用。

    为什么假定赵州禅师未住那伽定呢?已住那伽,何必起身绕转,即定之时不能慧吗?行住坐卧,语默动静,处处皆真;这样的话,这个公案怎么解释都通,就看不出什么东西来了;这样的话,婆子不知赵州深浅,不知赵州是转大藏,还是半藏,这老儿为何只转半藏?何出此言?

    我觉得婆子勘验的是赵州行证,未必是赵州悟境,赵州禅师据实回答:起身绕转,离定不远。半径越短,越近那伽,那伽定境,不离圆点。

    赵州总是碰上婆子,一碰上婆子,就要吃亏,不挨嘴巴,就被笑话,如果赵州已住那伽,婆子不是没事找事吗?没事找事,那还是禅吗?

    二麻子:

    钱兄再想,佛陀当年,住那伽定未?却为什么还要说法?若不说,人间还有佛法流传吗。但,假如没说,真如也没少什么呀。

    赵州老若不识全藏,敢说“转毕”吗?注意,这是在赵州晚年,人称古佛时。不是年轻刚露头角时。

    那婆子必识“全藏”,否则无由说半藏。嘻嘻。说半藏虽是玩笑,却是提醒看客们如你我,别漏了那看不见的。

    非在坐卧,不离座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