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雜寶藏經》故事的類別與結構
    就狹義的觀點來說,《雜寶藏經》每則故事的經題皆有「緣」,是一部以因緣故事為主體的經典。如十二分教之一的「因緣」,指的是佛陀說法或制戒的種種因緣故事。所以日本學者小野玄妙將本經列為「因緣文學」【註1】,但這只是從表面的名稱來分類,屬於「狹義的因緣」。

    但這些故事,往往與佛陀說法的另外幾種形式─「譬喻」、「本生」、「本事」等混合在一起,形成不易區分的現象。舉例而言,同一樁故事中,可能是佛因某事而宣說法義的因緣,但其內容具有「譬喻」的故事性特質及比況作用,而又援引佛陀或其弟子「本生」故事為例證。孫昌武談論佛典的文學性質,提到文學性較強的部份有:「佛傳文學」、「贊佛文學」〈即本生〉、「因緣經」、「譬喻和譬喻經」等,多舉本經為例。【註2】魏承恩也是以本經為例,說明佛教故事從內容上分,包括「傳記故事」、「本生故事」、「因緣故事」和「譬喻故事」的分別。【註3】

    就文學的角度而論,本經被收錄在《大正藏》「本緣部」中,以雜集佛陀、弟子及其他關係者的本生、譬喻、因緣故事為主【註4】,題名雖作「ㄨㄨ緣」或「ㄨㄨ因緣」,但內容已由原始十二分教中的制戒或說法的故事,衍增擴展為佛陀、弟子或信眾〈前世與今生〉的事蹟,或因緣果報故事,以及與佛陀輝煌的事蹟無關,純為教訓意味的喻理故事等。這種與本生、譬喻、本事相互結合的關係,為佛典中文學性強的部份,可以說是宗教利用文學,將一般的教義利用文學的形式來表現,達到宗教宣傳的作用,可稱為「廣義的因緣」。

    本章將以文學的立場,探討《雜寶藏經》有關「本生」、「因緣」、「譬喻」等三種不同故事內容和結構形式。但這三者之間有近似而又不同的意義,不但關係密切,且自古以來的定義常有變異,遂將此三者的關係及界說說明在前,以便於後面的分類與討論——

    1.見小野玄妙《佛教文學概論》中第三篇二譬喻經文學。

    2.見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第十至二四頁。

    3.見魏承恩《中國佛教文化論稿》第六章,第一八八至一九四頁。

    4.見《大正藏索引》三冊,大正藏解題本緣部,第五、六頁——

    第一節本生、因緣、譬喻的關係與界說

    本生、因緣、譬喻三者,皆同樣隸屬十二分教之中。所謂十二分教〈梵文dvadaasanga-buddha-vacana〉,乃指佛陀所說的法,依其敘述形式與內容的不同分成十二部類,又譯作十二部經或十二分聖教【註1】。其意旨大抵如下:

    〈一〉契經〈sutra〉,音譯修多羅,又作長行。以散文直接記載佛陀之說教,不限定字句,即一般所說之經。

    〈二〉應頌〈geya〉,音譯祇夜,又作重頌。與契經相應,即以偈頌重覆闡釋契經所說之教法於後,以便於記頌者,故稱之。

    〈三〉諷頌〈gatha〉,音譯伽陀,又作孤起、頌。全部皆以偈頌來記載佛陀之教說。與應頌之不同者,應頌是重述長行文中之義,此則直接以偈文頌出教義,故稱孤起。

    〈四〉記別〈vyakarana〉音譯和伽羅那,又作授記、授決。本為教義之解說,後來特指佛陀對眾弟子之未來成佛所作之證言。

    〈五〉自說〈undana〉音譯優陀那。佛陀未待他人問法,而自行開示教說,又作「無問自說」。

    〈六〉本事〈itivrttaka〉音譯伊帝曰多伽。載本生談以外之佛陀與弟子前生之行誼;或開卷時有「佛如是說」之經亦屬此,故又作如是語。

    〈七〉本生〈jataka〉音譯闍陀伽。載佛陀及弟子前生修行之種種大悲行。

    〈八〉方廣〈vaipulya〉音譯毘佛略。宣說廣大、平等、方正深奧之教義。

    〈九〉希法〈adbhuta-dharma〉音譯阿浮陀達磨。又作未曾有法、希有法。載佛陀及諸弟子希有之事。

    〈十〉因緣〈nidana〉音譯尼陀那,又作緣起。述說見佛聞法或佛說法教化之因緣,如諸經之序品。

    〈十一〉譬喻〈avadana〉音譯阿波陀那,又作解語。以譬喻宣說法義,令眾生容易開悟的經文。

    〈十二〉論議〈upadesa〉音譯優波提舍,載佛論議抉擇諸法體性,分別明了其義,換言之,即以法理論議問答的經文。【註2】

    後三項是在三藏逐漸形成中,因舊有的九分教已顯然不足總攝一切,又增加出來的。而「因緣」、「本生」、「譬喻」、「本事」四者,屬於十二分教中的敘事部份,都與佛及菩薩道有關,在後來運用上常有重複和結合的現象,很難釐清界限。而在較早期小乘和初期大乘經論中,對他們則有較為清楚的界定,以下就《成實論》【註3】、《大毘婆沙論》【註4】、《大般涅槃經》【註5】、《大智度論》【註6】、《瑜伽師地論》【註7】、《順正理論》【註八】各經對有關本生、本事、因緣、譬喻所作的解釋,有助於更進一步了解〈本章所討論的內容雖以因緣、本生、譬喻為主,但本事與前三者的關係密切,亦一併討論之:

    經名

    本生

    本事

    因緣

    譬喻

    《成實論》卷一

    闍陀伽者,因現在事說過去事。如來雖說未來世事,皆因過去現在故不。

    伊帝曰多伽者,是經因緣及經次第,若此二經,在過去世名伊帝曰多伽。秦事此事過去如是。

    尼陀那者,是經因緣。所以者何?諸佛聖賢所說經法要有因緣,此諸經緣,或在修多羅中,或在餘處,是名尼陀那。

    阿波陀那者,本末次第說是也,如經中說,智者言說則有次第,有義有解不令散亂,是名阿波陀那。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二六

    本生云何?謂諸經中宣說過去所經生事,如熊、鹿等諸本生經,如佛因提婆達多說五百本事等。

    本事云何?謂諸經中宣說前際所見聞事,如說:過去有大王都,名有香茅,王名善見。過去有佛名毘缽尸,為諸弟子說如是法。過去有佛,名為式企、毘濕敷浮、羯洛迦孫駝、羯諾迦牟尼、迦葉波為諸弟子說如是法,如是等。

    因緣云何?謂諸精忠,遇諸因緣而有所說。如義品等種種因緣;如毘奈耶作如是說,由善財等最初犯罪,是故世尊集苾芻僧制立學處。

    譬喻云何?謂諸經所說種種譬喻。如長譬喻、大譬喻等。如大涅槃持律者說。

    《大般涅槃經》卷十五

    何等名為闍陀伽經?如佛世尊本為菩薩,修諸苦行,所謂比丘當知,我於過去作鹿、作羆、作章、作兔、作粟散王、轉輪聖王龍、金翅鳥,諸如是等行菩薩道時所可受身是名闍陀伽。

    何等名為伊帝曰伽經?如佛所說,比丘當知,我出世時所可說者名曰戒經。鳩留秦佛出世之時名甘露鼓。拘那含牟尼佛時名因法鏡。迦葉佛時名分別空。是名伊帝曰多伽經。

    何等名為尼陀那經?如諸經偈所因根本為他演說。如舍衛國有一丈夫羅網捕鳥,得已,籠繫隨與水穀而復還放。世尊知其本末因緣而說偈言:「莫輕小罪,以為無殃;水渧雖微,漸盈大器。」是名尼陀那經。

    何等名為阿波陀那經?如戒律中所說譬喻,是名阿波陀那經。

    《大智度論》卷三三

    本生經者,昔者菩薩曾為師子在林中住,與一獼猴共為親友。獼猴以二子寄於師子。實有鷲鳥饑行求食,值師子睡,故取猴子而去住於樹上。師子覺已求猴子不得,見鷲持在樹上而告鷲言:我受獼猴寄託二子,護之不謹,令汝得去,辜負吾信,請從汝索。我為獸中之王,汝為鳥中之王,貴勢同等,宜以相還。鷲言:汝不知時,吾今饑乏,何論異同?師子知其叵得,自以利爪摑其脅肉以貿猴子。又過去世時,人民多病,黃白痿肉。菩薩爾時身為赤魚,自以其肉施諸病人以救其疾。又昔菩薩作一鳥身,在林中住,見有一人入於深水非人行處,為水神所裐。水神捐法者不可解。鳥知解法至香山中取一葯草著其捐上,捐即爛壞,人得脫去。如是等無量本生多有所濟,是名本生經。

    如是語經者有二種:一者結句言「我先許說者今已說竟。」二者三藏摩訶衍外更有經名一目多迦,有人言目多迦。目多迦名出三藏及摩訶衍。何等是?如佛說淨飯王強令出家作佛弟子者,佛選擇五百堪任得道者,將至舍婆提。所以者何?以其未離欲,若近親里恐其破戒,故將至舍婆提,令舍利弗、目犍連等教化之。初夜、後夜專精不睡,勤修精進故得道。得道已,佛還將至本國,一切諸佛法還本國時與大會諸天眾俱住迦毘羅婆仙人林中,此城去迦毘羅婆城五十里,是諸釋遊戲園,此諸釋子比丘處舍婆提。時初夜、後夜專精不睡故,以夜為長,從林中來,入城乞食,覺道里長遠。爾時佛知其心,有一師子來禮佛足,在一面住。佛以是三因緣故說偈:「不寐夜長,疲倦道長;愚生死長,莫知正法。」佛告諸比丘:汝未出家時,其心放逸多睡眠,故不覺夜長。今初夜、後夜專精求長。今初夜、後夜專精求道,減省睡眠,故覺夜大長。此迦毘羅婆林,汝本駕乘遊戲,不覺為遠,今著衣持缽步行疲極故覺道長。是師子稗婆尸佛時作婆羅門師,見佛說法,來至佛所。爾時大眾以聽法故,無共語者。即生惡念罵言:此諸禿輩與畜生何異!不別好人,不知言語,以是惡口業故,從脾婆尸佛乃至今日,九十一劫常墮畜生中。此人爾時即應得道,以愚癡故,自作生死長久,今於佛所心清淨故,當得解脫,如是等經名為出因緣於何處出,於三藏摩訶衍中出,故名為出。云為因緣經。

    尼陀那者說諸佛法本起因緣。佛何因緣說此事?修多羅中有人問故為說是事。毘尼中有人犯是事故結是戒。一切佛語緣說事,皆名尼陀那。

    阿波陀那者與世間相似柔軟淺語,如中阿含中長阿波陀那經,長阿含中大阿波陀那、毘尼中億耳阿波陀那、二十億阿波陀那解,二百五十戒經中欲阿波陀那一部,菩薩阿波陀那出一部,如是等無量阿波陀那。

    《瑜伽師地論》云何本生?謂於是中宣說世尊在過去世彼彼方分,若柀生行菩薩行,行難行行,是名本生。

    云何本事?謂諸所有宿世相應事義言教,是名本事。

    云何因緣?謂於是中,顯示能請補特伽羅名字種姓,因而請說,及諸所有毘奈耶相應有因有緣別解脫經,是名因緣。

    云何譬喻?謂於是中,有譬喻說,因譬喻故,本義明淨,是名譬喻。

    《順正裡論》卷四四

    言本生者,謂菩薩本所行行。···。若依現在事起諸言論,要由過去事言論究竟是名本生。如羅剎私經。

    言本事者,謂說自昔展轉傳來,不顯說人、談所、談事····。或依過去事起諸言論,即由過去事言論究竟是名本事。如曼馱多經。

    言緣起者,謂說一切起說所由,多是調伏相應論道,彼由緣起之所顯故。

    言譬喻者,為令曉悟所說宗義,廣引多門比例開示,如長喻等契經所說。有說此是除諸菩薩,說餘本行,能有所證示所化。

    雖有以上的界說,但此四者的關係非常微妙,難以作絕對的劃分。就佛陀說法的宗教本質上是有區別的─它代表說法內容與形式的相異,即十二分教不同的類別。但若就文學的立場來看,則同樣都是富有教育或警誡意味的故事,在作用上並沒有什麼分別。而後在流傳的過程中彼此之間產生相互結合的跡象,以致有「因緣本生」、「本生因緣」、「因緣譬喻」、「譬喻因緣」、「本生譬喻」、「譬喻本生」等不同的姿態出現,例如律師所傳的本生故事中,重視等流的因果,將前生、今世所發生的善惡因緣業果作對比的聯結,以達教育、警惕之效,故因緣、本生、譬喻可以說是結合在一起的【註9】;「本起」〈譬喻〉與因緣,本來是十二分教的二分,但在北方,本起與因緣相互關涉,可以通稱,所以《大智度論》就稱之為《佛本起因緣經》【註10】。又「億耳阿波陀那」,《僧祇律》作「億耳因緣」;「大譬喻」,《長阿含》作「大因緣」。【註11】如《出三藏記集》卷九<賢愚經記>說:

    曠劫因緣,既事照於本生;智者得解,亦理資於譬喻。賢愚經者,可謂兼此二義矣。::三藏諸學,各弘法寶;說經講律,依業而教。〈曇〉學等八僧,隨緣分聽。於是競習胡音,析以漢語。精思通譯,各書所聞....集為一部。....此經所記,源在譬喻;譬喻所明,兼載善惡。善惡相翻,則賢愚之分也。【註12】

    《賢愚經》,又稱《賢愚因緣經》,此經所記主要是譬喻,引用於善惡業報的教訓上,而善惡業報又溯及過去世的因緣,所以又和本生有關。又《出三藏記集》卷九<譬喻經序>云:

    譬喻經者....敷演弘教,訓誘之要。牽物引類,轉相證據,互明善惡罪福報應。【註13】

    在佛教弘法的活動中,對於某一義理,舉佛及佛弟子的事蹟、業報因緣為例,以證明所說。這種舉譬喻來比況說明,使聽眾容易了解的說法方式,也是三者相互結合的現象,可見彼此混同不別的情況已相當常見。

    雖然本生、因緣、譬喻三者已難完全區別,而前人對其彼此之間的差異,提供了一些寶貴的意見,可供參考:

    ⑴一、因緣與譬喻

    糜文開提到:「譬喻經與因緣經內容相仿,但嚴格地說,因緣經是寫釋迦牟尼等故事的因緣為中心,而譬喻經則以故事作譬喻,二者是有分別的。譬喻經與寓言亦相似,有同樣功效。但寓言重心在故事,而譬喻體重心在說理。」【註14】

    ⑵二、因緣與本生

    孫昌武說:「因緣經在結構上與本生相似,但又有所不同。這主要是由二者內容不同決定的。本生講佛的前世輪迴,因緣經則講果報。後者在結構上也是分前世和現實兩段情況,然後加以聯結。本生中有動物寓言,因緣經則純為人事。」【註15】

    綜合上述說法,可得到此下的結論:

    1.因緣故事與本生、譬喻最大的差別是─因緣故事的內容完全以人物為主,沒有動物故事,後兩者的內容則兩者兼備。

    2.譬喻經的內容以說理故事為主,換言之,在借用故事的表現來闡明一個道理,性質與寓言相近,而本生和因緣所講的內容皆以佛、弟子和信徒的事蹟為主。

    3.本生與因緣皆有說過去事緣,但前者著重在前世輪迴的人物或動物故事,而後者的內容以人的業報因緣為主。

    4.本事與本生皆同指陳過去生中的事蹟,兩者最大的差別,本生在故事的最後會加上「爾時ㄨㄨ,我身是也」或「爾時ㄨㄨ,今ㄨㄨ是也」,而本事只言過去事而已。另本事與因緣之間,就經文的開卷來分辨,因緣著重說法或制戒的事緣,必顯示「說人、談所、說事」,如「爾時佛在舍衛國,告諸比丘···」,而本事則不顯說法的事緣,僅以「如是語」表示——

    1.有關十二分教的次第成立與流傳,可參見印順導師著《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第八章九分教與十二分教,第四九三至六二七頁和《初期大乘之起源與開展》第三章本生·譬喻·因緣之流傳,第一節,第一○九至一二五頁。

    2.見《佛光大辭典》一冊,第三四四頁下,十二部經條。

    3.見《大正藏》三二冊,第二四五頁上。

    4.見《大正藏》二七冊,第六六○頁上。

    5.見《大正藏》一二冊,第四五一頁下。

    6.見《大正藏》二五冊,第三○七頁。

    7.見《大正藏》三○冊,第四一八頁。

    8.見《大正藏》三九冊,第五九五頁。

    9.見印順導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第五六三至五六四頁。

    10.見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之起源與開展》,第五七八至五七九頁。

    11.引書同註13,第六○八頁。

    12.見《大正藏》第五五冊,第六七頁下。

    13.引書同上,見第六八頁下。

    14.見《中印文學研究》,第一七○頁。

    15.引書同註2,第二三頁。

    第二節《雜寶藏經》故事分類

    承前所說,整部《雜寶藏經》以狹義的觀點來看,屬於因緣文學,內容著重在佛陀說法的種種因緣。但所謂的「講經因緣」,本身只是事件的陳述,並沒有故事情節,且其中「佛在某時、某地,對某人說法」這類開經序,多半是捏造出來,而非真實的事件,所以下面討論的故事分類將直接針對經文中有故事性的內容來劃分。換言之,從表面的題稱來看本經,可稱為「總說因緣」,就佛教文學的觀點來說,《雜寶藏經》的故事內容又可分為「本生故事」、「因緣故事」和「譬喻故事」等三大類。

    有關這三者的分類方式,歷來皆有許多不同的看法,為了方便區分,筆者採取以下點原則加以界定:

    1、凡經文內容有宣說過去生中事,經文的結尾又有「爾時ㄨㄨ,我身是也」,使今生與前世的人物相結合者,歸為「本生故事」。

    2、凡經中內容佛就現世之果說過去生中所造的因,或「以ㄨㄨ因緣故,得ㄨㄨ果報」等業報因緣,歸於「因緣故事」。

    3、凡經中有修辭形式的譬喻,並舉例證來說明者,或意在言外的寓言故事,歸在「譬喻故事」。

    第一項本生故事

    本生,巴利文Jataka的意譯,音譯為陀伽。Jataka是從動詞根jan〈降生〉變來的名詞,意思是釋迦牟尼佛前世或為人、或為動物時修行輪迴的故事。古代印度相信輪迴轉生,一個動物行為的善惡就決定了他們轉生的好壞,如此因果輪迴,永無止息。釋迦牟尼在成佛以前,只是一位菩薩,他還跳不出輪迴,必須經過無數次的修行轉生,才能成佛;如《佛說梵罔經》卷下說到佛陀「來此世界八千返」。其意說明佛陀在此娑婆世界中已經過無數輪迴。佛教徒根據這種轉世輪迴的觀念,創造出描寫佛陀前世功德的故事,稱為「佛本生故事」。

    雖然佛本生故事講述的都是佛陀前生的故事,但實際上絕大部份是流行於古印度的民間、動物、滑稽、倫理、聖徒故事,神話、寓言、童話、短篇奇聞軼事、笑話等等,佛教徒只是採集並加以改造,按照固定的格式,給每個故事加上頭尾,指出其中的一個人、一個神仙或一隻動物是佛陀的前身而已。季羨林教授說:「絕大部分的故事都與佛教毫不相干,有的甚至塵俗十足。但是,佛教徒卻不管這些,他們把現成的故事拿過來,只須按照固定的形式,把故事中一個人、一個神仙或一個動物指定為菩薩,一篇本生故事就算是製造成了。」【註1】這些意寓深遠、家喻戶曉且深入人心的小故事,被假託為釋迦牟尼在成佛之前無數次輪迴轉生的經歷,其內容都是迷信的,其目的在作為宣傳佛教教義的傳教工具。

    最遲在公元前三世紀,佛教徒已開始編纂本生故事。現存南傳巴利文佛典裡,還保存著完整的《佛本生故事》,共有五四七則故事。這部經在我國南齊時可能翻譯過,但後來佚失了。【註2】北傳漢譯佛典裡本生故事主要散見於《六度集經》、《生經》、《菩薩本行經》、《菩薩本緣經》、《菩薩本生鬘論》、《撰集百緣經》、《賢愚因緣經》、《雜寶藏經》、《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等,都記載著很多佛本生故事。

    有關本生故事的分類,歷來有許多不同的說法,如:

    1、就佛陀個人修行的時期來分─遠因緣、不遠因緣、近因緣【註3】

    2、依傳持者的不同來分─經師所傳和律師所傳的本生故事【註4】

    3、依故事架構的繁簡來分─簡單型和複雜型【註5】

    4、依敘述內容的繁簡來分─詳說本生和略指本生

    5、依故事主角的不同來分─人物本生和動物本生或佛本生及佛弟子本生

    6、依發展時間的先後來分─最初本生和發展後的本生【註6】

    在《雜寶藏經》中的本生故事計有四十四則,本論文擬以故事主角的不同區分為:「佛本生」、「弟子本生」、「其他弟子」等三類,其中佛本生有可分「人物本生」和「動物本生」。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佛本生

    指佛陀尚未成正覺前,亦即在六道中輪迴,或天上,或人間,或王公大臣,甚至轉生成各種動物,完全依著業力的牽引而輪迴轉世。但不論釋尊本生屬何身分,他總是在行菩薩道,無時不刻都精進努力的修持種種波羅蜜,皆為饒益一切有情眾生,所修種種難行苦行,難忍能忍,都在為成佛做準備,最後終得功德圓滿,成就佛果。佛本生給予眾生一個重大的啟示──任何人只要精進不懈的修行菩薩道,等到因緣成熟時,都能和世尊一樣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1、人物本生

    用各種人物所做的種種自我犧牲的難行苦行,來弘揚佛教。故事中的主人翁包括小王子、仙人、大臣父、大臣、兒子、慈童女、孝子、國王、比丘、輔相、老仙人、賈客、持華者、五通仙人、婆羅門子、夜叉之子、商主、師子商主、長者等計有二十一則本生談。其中第二則有兩則本生故事,為本生中有本生者。

    第二則:敘述佛於過去生中為小王子以己身肉濟父母命的本生事;及為睒摩迦仙人時以好花□供養盲父母,一日被遊獵的國王用毒箭誤傷,因無慈悲心感動天神,令其身體平復,從此王普告天下當修慈仁,孝事父母的故事。

    第四則:佛於過去生中為大臣父,以老年人的智慧替國王解答天神所問九種難題,解除國難,王因此廢除棄老惡習的本生事。

    第六則:佛往昔為貧人子極孝順,並以錢贖回被賊擄掠的母親遠離苦難。

    第七則:佛昔為慈童女因奉養老母得琉璃城、頗梨城、白銀城、黃金城等大快樂,又因曾拔母髮而墮地獄獲大苦報的本生事。

    第八則:敘說佛過去生中為仙人時,因精氣流墮石宕被雌鹿舔後生一鹿女之事,又幫助蓮花夫人〈鹿女〉和所生的五百子相認。

    第十四則:言佛於過去生中,為一國除去活埋父母的不孝惡習。

    第十七則:佛舉過去生中為法護王子而被母親梵摩達夫人因妒忌心所殺害的本生事,來強調佛對提婆達多的慈悲。

    第二二則:佛昔有兄弟二人,遭逢凶旱,其弟殺妻而食,佛不忍心,攜妻至曠野中,以果為生。其妻卻與所救的刖人私通而害佛,佛幸不死,後又被立為王,其婦與情夫至王國中,被佛所識破並派人養活他們的本生事。

    第二七則:言昔有兄弟二人俱出家,佛為三藏比丘,因嫉妒其兄所受的供養,而生瞋恚誹謗心,後於無量劫中受大苦惱,今世猶受毀謗的惡報。

    第三四則:敘述佛過去生中為斯那輔相時,常被惡意輔相陷害的故事,來說明提婆達多惡心害佛的緣故。

    第三七則:以往昔少年仙人因嫉妒老仙人所受利養生毀謗,即失神足的本生事,來說明莫羨慕提婆達多受阿闍世王日送五百〔金*本〕供養之事。

    第三八則:舉二估客見夜叉鬼得到不同遭遇的本生事來警告比丘莫聽提婆達多的巧言。

    第七七則:佛於往昔為曾種下一把華散佛塔的善因,造就今世成佛的果。

    第七九則:佛於過去生中為五通仙人,教婆羅門得五神通,免其生死之難的本生事。

    第八十則:佛於過去生中為人子時,被毒龍所傷,性命垂危,因無害人之心,病毒全消。

    第八一則:舉佛過去為五通仙人時曾教化生瞋恚的城神來說明今世惡魔波旬來惱佛的事。

    第八二則:舉佛往昔為夜叉之子達多學少欲法得五神通,並教化諸仙的本生事,來告訴諸比丘利養的災害。

    第九七則:敘說佛為師子商主時,以勇猛精進力降伏曠野鬼的前生事。

    第九八則:佛於昔時為比圖醯智臣,以大智慧力度化因丈夫修道而欲害佛的龍王夫人和夜叉,令生敬信心,受持五戒,廣修十善的本生事。

    第九九則:佛於往昔為比舍佉商主,不貪求財寶,能捨珍寶救諸商賈,自修出家之法,得五神通的本生事。

    第一一六則:佛於過去常供養辟支佛,後得大富貴的本生故事。

    內容有單純的佛本生,也有加入提婆達多作為善惡對比的複雜本生,其中第八一的惱害者由提婆達多改為惡魔王波旬。

    2、動物本生

    佛教故事中的主人翁用擬人化的動物故事作比喻,以揭示「萬物皆有佛性」的教義。在本經出現的動物有:鸚鵡、獼猴王、六牙白象、兔子、白香象、龍王、共命鳥、白鵝王、大龜、山雞王、吉利鳥、鴈王等共十六則。

    第三則:佛過去世中為鸚鵡子常取穀供養盲父母感動田主的本生故事。

    第五則:佛往昔為獼猴王曾將墮入深坑中的母親救出的本生事。

    第十則:言佛昔日為六牙白象時,曾自拔己牙給獵師,並發願將來成佛欲拔一切眾生三毒大牙的慈悲行。

    第十一則:佛於往昔為兔時,為成就仙人得道,願自燒身供養大仙的悲心。

    第十二則:敘述佛於過去生中為善彌猴王帶群眾躲避獵人的追捕,而惡獼猴王提婆達多卻令眷屬被捕獲的本生故事。

    第十三則:敘說佛為鸚鵡時曾奮不顧身,精勤不懈救火,感動天神降雨滅火的大悲行。

    第十五則:言佛為白香象以孝行感動國王並化解二國恩怨的前生故事。

    第二九則:敘說佛於往昔為龍王時,以慈悲心及忍辱力對待惡心相向的小龍。

    第三十則:舉言佛過去中為瞻蔔龍王,以慈心救濟三次欲害他的咒師的本生事,來說明提婆達多欲毀傷佛的因緣。

    第三一則:言昔佛與提婆達多為一身兩頭的共命鳥,因心生嫉妒而食毒花使命喪的前生故事。

    第三二則:說佛過去生中為白鵝王,識破鸛雀〈今提婆達多〉的諂詭惡行。

    第三三則:敘述佛昔日為大龜,救濟落水難的五百商人,卻被一名不識恩的商主烹煮而食,後此忘恩負義者被大群象蹋死的本生故事。

    第三五則:描述佛過去世中為山雞王,不受貓〈今提婆達多〉誘誑的故事。

    第三六則:言佛於往昔為吉利鳥時,檢舉著仙人服殺諸鹿鳥的獵師。

    第七四則:敘述佛於過去生中為師子,為救被大蟒蛇所困的商賈,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併發願佛將度化一切人的本生事。

    第九五則:言佛往昔為鸚鵡王時,以大無畏心勇於覲見殘賊無道,苦惱百姓的惡受王,使其修十善道,並改正國內的風氣。

    第九六則:敘述佛過去生中為彌猴王時,以一雌獼猴點化被淫欲所惑的迦尸國王。

    第一○一則:佛於過去世中為賴吒鴈王,被獵師捕得獻梵摩曜王,佛藉此機緣向王以譬喻說法,並使王施無畏,宣令國內不得殺鴈的本生事。

    這些動物都是在印度常見的動物,其中以鸚鵡和獼猴王各出現三次為最多。因為佛本生故事絕大部份是由流傳在民間的寓言、童話等等的小故事構成的,這些小故事中,講動物的比講人的更為原始一些。所以一般說來,動物本生故事因更接近於民間故事,較早於人物本生故事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二〉弟子本生

    除了以佛為主角之外,還有些以佛弟子為主的本生故事,稱為「弟子本生」。上述的佛本生中,故事人物除了佛以外,還有佛弟子如提婆達多、難陀等人,亦可歸類於此。其中七八則是專說舍利佛和摩訶羅兩人,前者得王女,後者被割截耳鼻的本生事。

    〈三〉其他本生

    將不屬於佛及弟子的本生故事歸類於此。

    第九則:敘述鹿女夫人一生遭遇的本生故事。

    第二一則:言波斯匿王女善光於過去生中為第一夫人時,曾以珠寶供養毘婆尸佛的本生事。

    第二八則:言彌勒佛於過去生〈鳩留孫佛時〉中為定光仙人,現神通作十八變,免除五百比丘因毀謗而得重罪的本生事。

    第一○三則:惡生王於往昔為貧人時,曾以賣薪所得布施,生歡喜心的故事。

    第一○四則:惡生王於昔日為瓦師時,曾以瓦〔金*本〕供養辟支佛的本生故事。

    第二項因緣故事

    「因緣」一詞,可就兩大方面來解釋。宗教意義上,泛指一切事物生滅所依賴的原因和條件。換言之,一切事物和現象的生起,都是由相待的互存關係和條件決定的,離開關係和條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事物和現象,如「十二因緣」【註7】說明眾生生死流轉的因果聯繫,強調十二個環節按順序組成因果循環鏈條,任何一個有情識的生命體,在沒有獲得解脫前,都依此因果律,「生生於老死,輪迴周無窮」。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第四講有言:「深知十二緣起的道理,即可理解生死際的本質。」在文學形式上,十二分教中的因緣,梵文〈ni-dana〉,音譯作尼陀那,指的是見佛聞法、佛說教化的因緣或佛典開頭作為說經緣起的故事。漸漸的結合了本生、譬喻、本事等,內容因此而更加擴大。

    對上述兩種因緣的解釋較明顯的差別,一是教義,一是文學。而在漢譯佛典中的因緣故事,除了原指的佛陀說法和制戒機緣故事外,還包括了小乘佛教所著重的「業報因緣」,因小乘佛教所認為的因緣為直接產生果的因,著重在「業感果報」,即今世所得的果,乃前世重的因,與原始佛教對因緣的說法大有不同。

    大量的因緣故事主要保存在律部中,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另外在《撰集百緣經》以及《雜寶藏經》中也集錄了不少此類故事。這類故事的情節很簡單,也談不上藝術技巧,有些更是一看題目就可知道內容,如《撰集百緣經》中<長者若達多慳貪墮餓鬼緣>、<採花供養佛得生天緣>和《雜寶藏經》中的<女人以香塗佛足生天緣>、<長者造舍請佛供養以舍布施生天緣>,這些以人生事相為中心的故事,沒有本生那樣深刻的思想意義,然儘管充滿了臆測與迷信,有些作品仍包含著社會現實的某些方面的概括,反映了古代印度的社會生活狀況。

    在《雜寶藏經》中有不少的因緣故事,有佛說法的因緣、佛因事為弟子宣說過去生中的因緣事和著重因果關係的業報因緣,尤其是第四卷全卷皆言「現世報」、第五卷幾乎以「生天報」的內容為主,共有六五則,幾乎佔了全經的一半。

    〈一〉說法因緣

    有弟子向佛請法或向佛滅度後的尊者祇夜多請法的諸因緣。內容有:

    第二四則:迦栴延為被惡生王所苦惱的婆羅那比丘說種種忍辱之法,令其心開意解,煩惱盡消,倍加精進,得阿羅漢果。

    第三九則:言八天次第向佛問法的因緣。

    第七三則:佛為帝釋及三十三天宣說因緣法。

    第七六則:佛說七種不損財物的布施,可獲大果報的因緣。

    第九三則:月氏國王向諸臣說見阿羅漢祇夜多,明己往昔所種福德的因緣。

    第九四則:言月氏國王與三智臣作善親友的事緣和王對群臣說慚愧懺悔可消除其惡的因緣。

    第一一七則:言耶輸陀羅生羅〔目*侯〕羅被毀謗,到羅□羅的身分被證實的事緣,及佛為解諸釋天的疑惑而說法的因緣。

    〈二〉前世因緣

    因某事的發生,而引發佛說某人過去生中的前世業緣,此言「前世」為過去無始劫的通稱,而非僅限於前一世,屬於此類計有十六則。

    第一則:言往昔十奢王的三個兒子:羅摩、羅漫和婆羅陀等,彼此和睦恭順,以忠孝因緣故,國中風調雨順,五穀豐熟,國泰民安。

    第六則:言佛往昔母迦旦遮羅因慳貪嫉妒,遮子布施,後常生貧賤和為人做奴的前世業緣。

    第九則:講鹿女夫人生鹿腹中,腳似鹿甲,行步生蓮花,到後作王夫人和生賢劫千子的前世業緣。

    第十八則:敘述駝驃比丘過去生中為食監時,曾毀謗他人,今猶被謗和因曾出家學道和經營僧事,今得阿羅漢果及大力士力的因緣。

    第十九則:言離越比丘往昔曾因失牛,曾誣謗辟支佛,今亦受同樣的報應。這兩則皆以證道的阿羅漢猶被誹謗,來強調業力的可怕。

    第二十則:敘述波斯匿王女因過去世中曾毀呰辟支佛,今得十八醜貌,後因生慚愧懇惻心,使身體變好的因緣。

    第二一則:言波斯匿王女善光,因過去累劫中所造的福業,今生不靠他人仍可自受福報的業緣。

    第二七則:言佛往昔曾毀謗他人故,於無量劫中受大苦惱,今猶被謗的前世業緣。

    第二八則:佛說仇伽離誹謗舍利弗的過去生因緣。

    第九一則:羅漢祇夜多為弟子說過去生中欲出家受親情所累,流轉生死當中,今得見一烏為彼時孫和見餓鬼壽長,受大苦惱的因緣。

    第九二則:祇夜多為二比丘說過去生中為狗時,常困饑渴的因緣事。

    第一○○則:佛說五百女昔迦葉佛時,用心不堅毀所受戒,以犯戒因緣,墮畜牲道中作五百白鴈,後又以鴈身聽聞佛法,得生天報。

    第一○二則:迦栴延為惡生王解八夢得應驗,並說王之所以受諸國奉獻珠寶的過去生中造福的因緣。

    第一○三則:迦栴延為惡生王說往昔因曾以三錢施緣,世世尊貴,常得如是三重錢甕的福報。

    第一○四則:迦栴延書惡生王於過去九十一劫施□的因緣,今得盲龍所留盛滿金粟的五百車的福緣。

    第一○六則:言鬼子母失子的事緣和鬼子母前世因不受戒,今獲鬼形的因緣。

    〈三〉現世報

    今生所種善因,即獲現報的故事,主要集中在本經第四卷中,也有散見於其他卷者,計有十二則。筆者將獲報的內容分為六項分別說明:

    1、獲得王位

    第四○則:貧人以施麵因緣,與遠親波羅奈王相認,王病命終,繼承王位。

    第四一則:貧女以布施錢財因緣,具福德相,後得被遴選為王夫人的福報。

    2、豐衣足食

    第四九則:弗那盛白淨飯滿□施佛,隔日田中所生苗稼變成金禾,皆長數尺,收刈已盡,還生如初。國王及諸人來取,皆不能得盡。

    3、財富珠寶

    第四二則:畫師罽那將三年幫傭所獲的錢財,設會供僧,後獲得衣服、瓔珞及以鞍馬并諸乘具和一村的賞封。

    第四三則:罽夷羅夫婦自賣為僕,施設作會而修功德,王感其至心,即以己身並及夫人衣服瓔珞,脫與罽羅夫婦,割十聚落,與作福封。

    第四八則:長者子客作所得,供養佛僧及五百商人,後得到五百賈客人與一珠及一銅盔,價值連成。

    第五○則:賣薪人以所得麵供養辟支佛,現得滿屋黃金的果報,後九十一劫中,皆往生善道,享人天之福。

    4、延長壽命

    第四四則:沙彌以救蟻子的因緣,七日不死,得延長壽命。

    第四五則:乾陀衛國王命群臣修治故塔寺的功德,得延命報。

    第四六則:以團泥補寺壁孔的功德,使本應死的比丘續命延壽。

    第四七則:原短壽的長者子因謙忍恭敬心,得到鬼神長壽的祝福。

    5、得男根

    第二五則:內官因以金錢贖牛的放生功德,現得男根具足的福報。

    6、獲甘霖

    第七七則:迦布王以造金甕承香水供佛洗浴,並將所餘之水分做八萬四千寶瓶,起塔供養,以此作福因緣,天即大雨,消除本有的十二年大旱。

    〈四〉生天報

    所造善業沒有在現世受報,命終後生天享天福者。這類故事主要集中在第五卷中,且內容非常簡短,大多直說業報因緣,採「以果說因」的倒敘方式來表現,即先說已得生天的果,佛再為比丘說過去所種的善因。計有三十則:

    第五一則:天女生前以華鬘供養迦葉佛塔的功德,得生天端政殊貌和證初果。

    第五二則:天女過去以妙蓮華供養迦葉佛塔的因緣,今得莊嚴貌和法眼淨。

    第五三則:女往昔於迦葉佛所受持八齋戒,生於天宮,相貌莊嚴,得見諦道。

    第五四則:女於僧自恣日,在佛經行道頭燃燈供養,被阿闍世王殺,以此善因命終生天,得須陀洹果。

    第五五則:童女乘車道逢佛而迴避,心生歡喜,命終生天,聞法信受,證須陀洹道。

    第五六則:女將所採花散於佛上化成花蓋,發歡喜心,得生天報和證初果。

    第五七則:舍利弗摩提以香花供養佛塔,被阿闍世王所殺,命終生天,證得須陀洹果。

    第五八則:長者造作浮圖,命終生天及婦思念夫故修治浮圖及僧坊,後受夫之鼓勵供養佛僧,作眾功德,後亦生天,夫婦二人共聞法證道。

    第五九則:婦受夫言佛種種功德,心生歡喜,前去佛所頂禮,後以此功德,捨壽生天,得須陀洹果。

    第六○則:外道婆羅們女學佛弟子受齋持戒,由是善業得生天報及須陀洹果。

    第六一則:貧女見須達長者教化乞所,心生歡喜,即布施僅有覆身的白氍,由是善業,命終生天,得須陀洹道。

    第六二則:長者女不信三寶,父以金錢誘惑。女因貪父金錢而皈依三寶,受持五戒,由是因緣,得生天報和聞法得道。

    第六三則:女因掃地時見佛生歡喜心的善業,命終生於天上,聞法證初果。

    第六四則:長者造新屋舍,請佛布施,由是善因,得生天宮,聞法得道。

    第六五則:婦以甘蔗施比丘,被姑打死,命終生忉利天,所處宮殿全是甘蔗。

    第六六則:女以香塗佛足,命終得生天中,身香遠聞,聞法得道。

    第六七則:婢女聞須達長者以十萬兩金雇人皈依即皈依於佛,以是善業,得生天宮,得須陀洹果。

    第六八則:天女昔在人間,困餓垂死,佛使阿難與食,得食生歡喜心,乘此善根,命終生天,聞法得道。

    第六九則:長者婢女為主送食,值佛即施而有所延誤,主人瞋怒以杖打殺,乘此善業,命終生天,聞法證道。

    第七十則:長者因為佛造講堂的功德,命終生天,獲須陀洹。

    第七一則:長者見王造塔心生歡喜,亦復造塔請如來,由此善業,得生天上,聞法信悟,證須陀洹果。

    第七二則:賈客見人請佛供養,亦將所造新舍供養如來,乘此善因,命終生天,聞法獲報。

    第八三則:賊臨被殺之時,見佛歡喜,乘此善因,命終生天,聞法解悟,證須陀洹。

    第八四則:刖足人被擲於道頭,佛敕阿難與食免除飢餓,此人臨命終時感念佛恩,乘此善業,得生天中,聞法得道。

    第八五則:長者以好蜜漿普施大眾,以是因緣,生天得須陀洹果。

    第八六則:以擔任波斯匿王請佛遣使的因緣,後得生天,聞法悟得須陀洹果。

    第八七則:波斯匿王見須達長者勸化而仿效之,有一貧人將僅有白□布施,乘此善因,得須陀洹。

    第八八則:兄心樂正法,奉修三寶,並常勸弟發心學佛,以是福因,今得生天,聞法信解,而證初果。

    第八九則:父聞其子聞佛說法得阿羅漢道,心生歡喜,遂即命終,得生天報,聞佛說法,而證道果。

    第九○則:子為父所逼出家,本不堪辛苦欲罷道還家,後見精舍清淨而生歡喜心,而精進求道,命終生天,聞法得道。

    第三項譬喻故事

    譬喻,巴利文avadana,音譯作阿波陀那,在「十二分教」裡也屬單獨的一部。阿波陀那本來是專指表現「英雄行為的故事」的經典,但在漢譯經典裡,「譬喻」的義界,應用於通俗教化的結果變得十分廣泛:除了前者之外,從修辭上的比喻;或在說教之後敘述一個故事作為「實例」、「例證」,以印證教理並加強其說服性;到利用短小精悍、內容豐富的寓言故事作為「喻依」,附上自己的教義作為「喻體」的譬喻皆包括在內【註8】。其故事的來源和本生、因緣一樣,多採取民間流行的故事、神話,或自創的宗教故事來附會佛理,進行弘法教化。

    其中有些故事的型態實屬寓言,卻名為譬喻,而兩者的關係極為相近,又有同樣的功效,常使人混淆不清。前人曾對此兩者的差別提出不同的看法,可幫助我們觀念的釐清。如裴普賢說:「寓言重心在故事,而譬喻體重心在說理。」【註9】陳蒲清說:「寓言和譬喻在本質上是不相同的,一個是文體,一個是修辭手法。」【註10】「譬喻敘述的是一種概括性的現象,寓言敘述的是一個特殊故事。」【註11】可知從本質和重心而論,兩者有很大的差異。不過在中國古代雖有《莊子》、《孟子》等寓言故事,但「寓言」這一詞尚未被熟識,所以像《百喻經》的內容其實是屬於寓言性質,在翻譯佛經時卻只好以「譬喻」來表示,如果去掉「偈頌」及其他的宗教附加解釋,就與一部寓言集沒有什麼區別。

    譬喻故事深入淺出,寓意深遠,為說教之利器。佛陀當初說法時即善於用譬喻,後在講經的活動中被廣泛的運用,一些造詣較高的法師在闡明經義時不泛泛空言,而是常常引用一些生活故事或寓言做譬喻,使道理更易清楚明白。在漢譯佛典中包含了大量的譬喻故事,魯迅即曾說:「如大林深泉」,其中直接以「喻」為名,如《百喻經》、《雜譬喻經》、《舊雜譬喻經》、《眾經撰雜譬喻經》等,其他譬喻故事較為集中的佛經有:《六度集經》、《大莊嚴論經》、《生經》、《那先比丘經》、《大莊嚴論經》、《大智度論》、《出曜經》、《長阿含經》、《雜寶藏經》、《諸經要集》、《經律異相》等。另法國漢學家沙畹從漢文佛經中鉤稽出《佛經中五百故事》,其故事的內容也大都是寓言。

    有關修辭性的譬喻,屬於文學技巧的「比喻法」,常在敘述事件的過程中被廣泛的運用,不在本章的討論範圍之內。本節分類的對象將以故事為主,換言之,即利用說故事的形式,將佛法的道理說明的更清楚,或以「例證」式,即舉佛及弟子的過去生中事蹟來作說法的「事證」;或在寓言故事中「寄託」所欲闡明的道理者,共有一十九則。

    〈一〉例證式

    這類故事在開頭處通常有一小段事緣或道理,再舉故事來說明。

    第二八則:舉定光菩薩於過去生中怕五百仙人因毀謗而受重罪,示神通斷眾人的疑惑,與仇伽離謗舍利弗目連,不能得救反墮地獄的強烈對比,來說明聲聞人與菩薩的差別。

    第七七則:舉佛往昔以一把華散於佛塔,獲大善報,來說明莫以小善而不為的道理。

    第五○則:阿那律尊者為彌勒舉過去生中有一賣薪人因以一〔金*本〕之食供養辟支佛,得黃金滿屋的福報,來說明布施功德和聽法歡喜的殊勝。

    第一一三則:舉波羅奈王聞塚間喚的故事,來說明求法有道,若去強求徒勞無功而已。

    第一一四則:舉老比丘得四果的故事,來說明至心求道,即可證得果位。

    第一一五則:舉女人至誠得道果的故事,說明求道只要心誠,所求必獲。

    第一一八則:以老婆羅門問諂偽的事緣,來說明智者應察事情的真偽,莫被狡猾諂偽的外表所欺。

    〈二〉寄寓式

    即以寓言的型態,來說明所要闡明的教義,有些將簡單的道理直接說出,稱為「意在言內」,但可以很明白的發覺「言在此而意在彼」;另將深刻的教義潛藏在字裡行間,即所謂「意在言外」,必須經過一番思索之後才能體會。從廣義的角度來說,《雜寶藏經》中有關的寓言故事有:「棄老國」〈四〉、「鸚鵡救火」〈十三〉、「派老父看門」〈十六〉、「自業力活」〈二一〉、「共命鳥」〈三一〉、「山雞王與貓」〈三五〉「不解時宜」或「學說好話」〈七八〉、「沸釜求環」〈九四〉、「鸛鳥銜草」〈一一八〉「婆羅門婦害姑」〈一一九〉、「烏梟報怨」〈一二○〉、「婢羊相鬥」〈一二一〉等,但有些寓言已轉變成本生或因緣的故事形式來表達,就整個故事而言不歸於此類。

    1、意在言內

    第二六則:舉二內官共諍道理的事,來說明自作其業,自受其報的道理。

    第一○五則:舉毘摩天勸兄應廣修布施而不是光靠祠祀的故事,來說明「一切由行得,求天何所為」的道理。

    第一一一則:難陀王與那伽斯那共論的內容,皆以譬喻的對話方式表達。

    第一一二則:以不孝婦欲害姑反殺其夫的故事,來說明不孝所受的惡報。

    第一一九則:舉婆羅門婦欲害姑反害己的故事,來說明對事親不能生惡意,否則反遭其罪。

    第一二○則:藉著烏梟相互報怨的故事,來說明相怨憎的可怕及莫生嫌惡心。

    第一二一則:藉婢共羊□,引火燒死整村的故事,來說明瞋恚心的可怕。

    2、意在言外

    第十六則:舉弟以半雙敷屢勸諫兄年老之後亦當遭同樣對待,使兄覺醒,兄弟二人共同努力,令王廢除命六十歲老父看門的惡俗,惡習若不改革,子女如法炮製將自遭惡果。

    第二三則:舉須達長者婦供養佛獲倉庫滿盈的福報,來鼓勵人應多布施。

    第一○七則:以摩室天舉前世為天祀主,因自恣意用天祀物,後投胎為牛的遭遇告知一心想成天祀主的婆羅門,人行善惡,自得其報,光靠祈求,無補於事。

    第一○八則:舉一老公因思肉食,令子殺羊祀樹神,命終投胎至己家羊群中,仍遭逢被殺的命運,來說明自作自受的道理。

    第一○九則:舉婦女厭欲而出家的故事,說明慾望的可怕。

    第一一○則:舉不孝子舉手打母,出門即被斬手臂的現世報,來說明孝順的重要。

    從故事內容和形式結構分類的情形來看,《雜寶藏經》仍以因緣故事為主,本生故事次之,最少的是譬喻故事,至於有些內容沒有情節,則不做分類——

    見《佛本生故事》,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引自吳秋林《世界寓言史》第八一至八二頁。

    見僧佑《出三藏記集》卷二:「五百本生經,未詳卷數,闕....齊武皇帝時,外國沙門大乘,於廣州譯出,未至京都。」指的可能就是南傳本生。本書收錄於《大正藏》五五冊,第十三頁。

    以巴利文《本生經》總序中,將菩薩本生分此三期來說明。見夏丏尊據日版重譯《小部經典─本生經》,第二頁。

    參見釋依淳《本生經的起源與開展》,第二四至三○頁。

    簡單型是以佛前生的行事為主,複雜型的角色除了佛陀之外,還有另一個相對的惡友,與佛的慈悲成強烈的對比。此分類法見康義勇<敦煌變文雙恩記的題材與佛陀本生故事試探>一文。

    以上4、5、6點皆引自釋依淳《本生經的起源與開展》,第三十至四二頁。

    所謂「十二因緣」的內容為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丁敏提出漢譯佛典中譯為「譬喻」的梵語有許多,依性質約可分為三類:⑴相當於修辭學中的譬喻;⑵例證。是因明三支〈宗因喻〉中譬喻支的「喻」;⑶十二分教中的阿波陀那。前二者可稱為「本質的譬喻」;後者為「用法的譬喻」。參見《佛教譬喻文學研究》,第八至九頁。

    見《中印文學研究》第一七○頁。

    見《寓言文學理論》歷史與應用,第六頁。

    引書同上,見第十頁。

    第三節雜寶藏經的故事結構

    如前一節所討論《雜寶藏經》有本生、因緣、譬喻等故事,本節將分別討論各類故事所組成的結構。

    第一項本生故事

    有關本生的結構,前人有不同的說法,如郭良鑒、黃寶生譯《佛本生故事選》序言和譯後記中說明,每一則本生故事,皆由五個部份組成。

    1、今生故事:說明佛陀講述前生故事的地點和緣由;

    2、前生故事:講述佛陀的前生故事;

    3、偈頌詩:既有總結性質的,也有描述性質的,一般出現在前生故事中出現在今生故事中;

    4、注釋:解釋偈頌詩中的詞義;

    5、對應:將前生故事中的角色和今生故事中的人物對應起來。

    又釋依淳法師所著《本生經的起源及其開展》中也提出,有關律師所傳持的本生在文章的結構方面大體一致,是一種三段式的結構:

    1、言佛當前的事緣;

    2、佛就當前事緣,廣說過去生中事,以明非但今生如是,過去世亦曾如是;

    3、結合過去世與當前的人事。

    《雜寶藏經》的結構與後者較為相近,因經中本生故事以散文為主,只有少數幾則以偈語表現,且文中也沒有對偈語的詞句再詳加解釋的經文,故本文的結構形式將採用「三段式」的為主,為結合過去世與當前人事的部份,筆者將改為人物的「對應」,茲舉幾種不同本生結構的例子說明如下:

    〈一〉原始型

    內容以敘述佛陀前生的行事為主,人物與故事的情節比較簡單,茲舉「第三則鸚鵡子供養盲父母緣」為例,說明如下:

    ⑴1、言佛當前的事緣

    佛在王舍城,告諸比丘不供養父母,與供養父母之罪福業報。諸比丘言佛常讚歎孝順父母之功。

    2、廣說過去生中事

    佛言非但今日,於過去世亦如此。例如往昔雪山之中,有一鸚鵡為供養盲父母,常採好華果稻穀,為田主捕獲,田主感於鸚鵡的孝心,放歸並允其日日來採。

    3、對應

    佛復言爾時鸚鵡,我身是也;爾時田主,舍利弗是;爾時盲父,淨飯王是;爾時盲母,摩耶是。

    與此相同的故事有第四、十、三四、三六、三八、七四、八一、八二、九五、九七、九八、九九則。此外,三二、三七則的結構亦相似,但文中有「偈語」出現,非同前者皆為散文形式。

    〈二〉發展型

    另在結尾時加入一段簡短又富有訓示性的結論,其教訓性的結論,或有以「佛說此經已,諸比丘歡喜奉行」等。茲舉第十二則<善惡獼猴緣>說明如下:

    1、言佛當前的事緣

    諸比丘問佛:為何依止提婆達多常得苦惱;依止佛者,現得安樂,後生善處,得解脫道。

    2、廣說過去生中事

    佛告弟子,非但今日,過去亦然。往昔有二獼猴各有五百眷屬,一善獼猴攜眷屬渡河,免除被捉之難;惡獼猴因不渡故被獵者所獲。

    3、對應

    佛言:爾時善獼猴者,我身是也;爾時惡獼猴者,提婆達多是。

    4、教訓性的結論

    佛訓諸比丘:應當遠離惡知識,親近善知識。

    與本則故事結構相同的尚有第七、十一、十四、十七、三十、三一、三三、七八、七九、八十則等;又第五則沒有過去生中與今生人物相對應,但仍屬於本生故事;另有二十九則的結構與此類似,但主要以「韻文」形式表現,為全經之中,最長的偈語,且偈語的表現方式,像似十二分教中的「應頌」與「孤起」的結合。此外十五、三五則的結構亦相似,但文中有「偈語」出現,非同前者皆為散文形式。

    〈三〉省略型

    即直接由「佛說過去世中事」開始,而省略了「佛言當前的事緣」這一段,再接對應故事人物的身分。如第二二則:

    1、說過去生中事

    昔有王子兄弟二人,被驅出國,到曠路中···

    2、對應

    佛言:欲知王者,即我身是;爾時婦者,旃羅婆羅門女帶木杆謗我者是也;爾時刖手足者,提婆達多是。

    從人物對應的情節,我們可以發現,在本則故事中並沒有「旃羅婆羅門女」這個人物出現,而此女應該在所省略的「佛說當前事緣」之中。由此可知,本則故事有由別經抄錄出來的可能。

    〈四〉複合型1─本生中有本生

    即由兩個即本生故事所組成。換言之,這種故事的結構是在本生中又多了一則本生故事,如第二則:

    1、言佛當前的事緣

    阿難見一小兒將乞得食物,好者供養父母,麤者自食。佛讚嘆此兒希有難得,又言過去生中供養父母,更為艱難。

    2、廣說過去生中事

    佛言過去生中為太子時,為全父母命曾犧牲己肉供養父母的孝行。

    3、對應

    爾時小兒者,我身是也;爾時父母,今日父母也。

    4、言佛當前的事緣

    佛言非但今日讚嘆慈孝,於無量劫亦常如是,並為比丘說過去生事。

    5、廣說過去生中事

    言佛過去生中為睒摩迦仙人,供養年老的盲父母,被國王以毒箭射傷之後,能以慈仁孝順之善行感動天神,令傷口痊癒。

    6、對應

    欲知爾時盲父者,今淨飯王是;爾時盲母者,摩耶夫人是;睒摩迦者,今我身是;迦尸國王,舍利弗是;時釋提桓因,摩訶迦葉是。

    〈五〉複合型2─本生因緣

    以本生故事為主,又有因緣故事的結構,即除了上述「發展型本生」的結構外,後又加入「問佛」和「佛說因緣」的結構。如本經第十三則:

    1、ㄨㄨ問佛

    又問復以何緣,得見諦道。

    2、佛說因緣

    佛言:此諸人民,迦葉佛時,受持五戒,由是因緣,今得見諦,獲須陀洹道。另外,第九則亦屬此「本生因緣」的結構,不過「結論」放在最後,與第十三則略有不同。又第二七則也是「本生因緣」的形式,但為省略型本生加上「佛說過去因緣」和「結論」。

    〈六〉複合型3─本生譬喻

    以本生故事為主,其中又加入了譬喻的情節。如九六則

    1、言佛現世之事緣

    佛度化難陀出家得道的故事。

    2、廣說過去生中事

    言過去兩國爭一女,常相怨懟。後獼猴王挾持一雌獼猴,並教化迦尸國王。

    3、譬喻

    獼猴王以譬喻的對話情節,奉勸國王遠離淫事。

    4、對應

    爾時獼猴王者,我身是也;爾時王者,今難陀是也;爾時淫女,孫陀利是也。

    5、結論

    我於爾時欲淤泥中拔出難陀,今亦拔其生死之苦。

    此外一○一則也是屬於這種結構形式。

    第二項因緣故事

    由於因緣故事著重在講因果報應,內容多以對話問答的情節或「以是因緣,得ㄨㄨ果報」為多,其形式結構不若本生故事明顯易辨,前人對因緣故事的結構亦較少提及,筆者試著將本經因緣故事的結構分為下列幾種類型:

    〈一〉原始型

    此類故事的形式與原始型本生的結構頗為相近,但仍有所差別,前者著重在因緣故事的描述,而後者的重點在本生,尤其是本生故事得結尾一定有人物的對應,在因緣故事形式中沒有,是兩者最明顯的差別。如第十八則:

    1、今得果報。廣說過去事

    佛說駝驃比丘有大力士,又得阿羅漢,仍不免被誹謗,來提醒弟子當謹慎,莫輕言造業。

    2、今得果報。弟子問佛因緣

    諸比丘問佛:駝驃被誹謗、得大力士和阿羅漢的因緣。

    3、佛說過去生中所造的因,今得果報。

    以誹謗比丘與少婦私通,墮三惡道,今猶被謗;以出家故,今得羅漢;以經營僧事,驢馱米麵溺於深坑,即能挽出,今得大士力。

    另十九則的形式與此相同,但為「自說因緣」而非「佛說因緣」,即說因緣的主角改為離越尊者向王說過去與今生的因緣。此外結構相同的故事尚有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一○○則,還有五十則的結構亦與此同,不過為解除大愛道心中疑惑的是彌勒尊者,而不是佛陀。

    〈二〉發展型

    此形式與前相近,但在最後又加上教訓示的結論。如第二十則:

    1、廣說過去事

    言形貌醜陋的賴提,因父親、丈夫皆不敢將他示人,而心生慚愧,因誠心之故,感動佛陀,改變容貌。

    2、王問佛此女之因緣

    王見女兒容貌變好,心生疑惑,親自到佛所,向佛請示,以何因緣,能有如此改變。

    3、佛說此女過去生中所種因和今所受報。

    持食供養辟支佛故,生於深宮之中;毀呰辟支佛故,身體醜惡;生慚愧懇惻心故,得見佛;生歡喜心故,身體變好。

    4、結論

    爾時眾會聞佛所說,恭敬作禮,歡喜奉行。

    此外九一、九二、九三、九四則。

    〈三〉以因說果型

    此類故事的結構,不像前二則以問答形式表現,而是直接以順序法談論因果,尤其在結尾部份採用「以ㄨㄨ因緣故,現世〈來生〉得ㄨㄨ報」或「夫以華報,所感如此,況其果報,豈可量也」的形式。現舉二例分別說明:

    例一:第四四則

    1、種善因

    沙彌原命中註定只剩七日壽命,後歸家途中救蟻離水難。

    2、得果報

    七日不死,得長壽報。

    3、結論〈重說因緣〉

    以救蟻子因緣之故,七日不死,得延命長。

    例二:第二五則

    1、種善因

    昔乾陀衛國,有一屠兒,將五百頭小牛,盡欲刑犍。時有內官,以金錢贖牛,作群放去。

    ⑵2、得果報

    以是因緣,現身即得男根具足。並向王說其因緣,另王聞法,生敬信心。

    3、結論

    夫以華報,所感如此,況其果報,豈可量也。

    復有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則的結構與此類似,但以對話問答的情節說出「種何善因,得何果報」。

    〈四〉以果說因型

    此類因緣故事以倒敘法的方式說明因果,即在故事的開端已知所獲果報,再由佛說其生天因緣。如第五一則:

    1、緣起〈散文〉

    爾時釋提桓因,從佛聞法,得須陀洹,即還天上,集諸天眾,讚佛法僧。時有天女頭戴華鬘··諸天見是天女,生希有心。

    2、神問天女何因緣有此相好〈韻文問〉

    釋提桓因,即便說偈,問天女言:

    汝昔作福業,身如融真金,

    光色如蓮花,而有大威德···

    3、天女答因造ㄨㄨ功德,得莊嚴報〈韻文〉

    爾時天女,說偈答言:

    我昔以華鬘,奉迦葉佛塔,

    今生於天上,獲是勝功德···

    4、神復讚嘆〈韻文〉

    釋提桓因重復說偈而讚嘆言:

    甚奇功德田,耘除諸穢惡,

    如是少種子,得天勝果報···

    5、天女供佛報恩,佛為說法證道〈散文〉

    爾時天女即從天下,執持華蓋,來至佛所,佛為說法,得須陀洹道,而還天上。

    6、比丘問佛

    諸比丘等怪其所以,即問佛言:世尊,今此天女作何功德,獲此天身,端政殊特。

    7、佛說因緣果報

    佛言:往古之時,以種種華鬘供養迦葉佛塔,以是因緣,今獲此果。

    其中「神復讚嘆」的性質,相當於十二分教中的「重頌」。此外與本形式相同的故事,還有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六六、六七則的結構相似,但少了「神復讚嘆」的情節。又六五則只有前三項,後面皆無。

    〈五〉複雜型1─因緣本生

    以因緣故事為主,敘述的方式為先說因緣,再言本生。如第六則:

    1、言佛當前的事緣

    佛遇欲往昔老母迦旦遮羅,解脫她為奴之苦,並使波闍提比丘尼度化出家,得善解經第一。

    2、諸比丘問

    諸比丘疑惑,問佛此母因緣。

    3、佛說過去因緣

    佛說迦葉佛時,曾出家學道,今得阿羅漢;曾罵諸聖故,今為僕人;以貪心嫉妒遮子布施,後常貧窮。

    ⑷4、廣說過去生中事

    佛說過去生中以錢贖母,救母離難的故事。

    5、對應

    爾時母者,今迦旦遮羅是;爾時兒者,我身是也。

    6、結論

    我當爾時,已拔母苦。

    與此結構相同的事,尚有一○三則,但說因緣者為迦栴延尊者而非佛陀;問者為惡生王而不是比丘。

    〈六〉複合型2─因緣、本生中本生

    即除了因緣故事之外,又多了兩則本生故事。如第二一則:

    1、廣說過去生中事

    言波斯匿王女善光以自業力,雖嫁一貧窮乞丐,仍可得廣大財富。

    2、王問佛此女之因緣

    波斯匿王奇怪此女的遭遇,問佛作何福業,得生王家。

    3、佛說過去生中因緣〈本生〉

    過去九十一劫,盤頭王第一夫人以天冠拂飾著毘婆尸佛像頂上,又以如意珠著於帳頭,並發願將來世身有光明,尊榮豪貴。

    4、結合身分

    爾時王第一夫人,今善光是。

    5、佛又說過去生因緣〈本生〉

    迦葉佛時,以餚膳供養迦葉如來及四大聲聞,得好果報;夫因遮斷布施,恆常貧窮,後聽婦勸而改變,要因此婦才得大富貴。

    6、結合身分

    爾時夫者,今日夫是;爾時婦者,今日婦是。

    7、教訓式的結論

    善惡業追,未曾違錯。王聞佛說,深達行業,不自矜大,深生信悟,歡喜而去。

    〈七〉複合型3─因緣、因緣本生

    隨著故事的情節發展,眾生有不解時,佛或尊者即為眾生說過去生因緣,以解除疑惑。採以果推因的方式說因緣,後與本生故事形式結合。如第一一六則:

    1、廣說過去因緣

    言優陀羨王、夫人及太子今生的遭遇。

    2、問因緣

    逃過大劫的大臣問尊者:君民在一日之內被雨土淹沒的因緣。

    3、又說過去因緣

    尊者言:過去若干年劫時,女以為聚土坌比丘頭,可以嫁良夫,後得被雨土埋沒的惡報。

    4、再說過去因緣

    過去生中為狗時,常代長者請辟支佛與會受供,來世得好音聲。

    5、對應

    爾時長者,我身是也;爾時使人,阿那律是;爾時狗者,好音長者是。

    6、結論

    是故智者,應於福田,懃力供養。

    此外一○四則與此結構相似,但為因緣、本生、因緣,而不是因緣、因緣、本生的形式。

    〈八〉混合型─因緣、譬喻、本生

    即將因緣、譬喻、本生的形式皆結合在一起。如第二八則:

    1、佛說現在因果

    言仇伽離誹謗尊者舍利弗目連,佛及眾人勸諫皆不聽,最後身得惡瘡,終墮摩訶優波地獄。

    2、比丘問佛因緣

    諸比丘問佛:以何因緣,尊者會受到誹謗。

    3、佛說過去生因緣

    過去劫時,舍利弗目連曾謗辟支佛與牧牛女通,由是業緣,今雖得聖,猶被誹謗。

    4、佛舉例過去事說明因緣〈譬喻〉

    佛作是說:是菩薩人如鳩留孫佛時,有定光仙人,恐他人誹謗,昇虛空中作十八變,以證明己之清白。

    5、對應

    佛說爾時定光仙人,今彌勒是也;爾時五百仙人,今長老等五百比丘是也。

    〈九〉其他

    有些因緣故事的結構不明顯,如第三九則<八天次第問法緣>和第七三則<帝釋問事緣>的故事內容皆以對答的情節發展,又第七五的咒語和七六則以說理方式,不屬於以上所述的各種類型。

    第三項譬喻故事

    本經故事屬於譬喻經的結構形式的並不多,也不明顯,除了第一一一則整個故事皆以譬喻的形式表現之外。廣義的譬喻指佛經中所有的故事皆有譬喻的涵義,但這裡所指的是狹義的譬喻,一般可分為兩種形式,即符合修辭的譬喻,是由「喻體」、「喻依」、「喻詞」三者配合而成的。所謂「喻體」,是所要說明的事物主體;所謂「喻依」,是用比方說明此一主體的另一事物;所謂「喻詞」,是聯接喻體和喻依的語詞。【註1】另一種是以寓言的形式表現。茲分別說明於後:

    〈一〉明喻型

    即兼備「喻體」、喻依」、「喻詞」三種條件者。以第一一四則為例:

    1、喻體

    佛法寬廣,濟度無涯,至心求道,無不獲果,乃至戲笑,福不唐捐。

    2、喻詞

    如

    3、喻依

    往昔時,有老比丘年已朽邁,神情昏塞,見諸年少〈或以故事的方式表現〉比丘,種種說法,聞說四果,心生羨尚···

    4、結論

    是故行人,宜應念善,乃至戲弄,猶獲實報,況至心也。

    與此結構相同的故事有一一五則,又一一三則的喻依,除了事物之外,還包括了故事的譬喻。一一八則的結構也很相似,但「結論」的內容,增加了例證。

    〈二〉意在言內型

    故事屬於寓言式的譬喻方式,先說明一則故事,再指出其道理所在者。其結構舉第二六則說明如下:

    1、寓體

    言二內官諍道理,及各因其業力,所受的不同果報。

    2、寓意

    王時歎言:我今乃知佛語為實,自作其業,自受其報,不可奪也··

    與此結構相同的有一一二則;另一○五、一一七、一一九、一二○、一二一則的結構也與此類似,但寓意部份以「偈頌」的方式表現。

    〈三〉意在言外型

    描述一則蘊涵教化作用的故事,而內容無因果關係但含有寓言故事意味,且只明「寓體」,省略「寓意」,屬於「意在言外」型。舉第十六則為例,說明其結構:

    1、寓體

    昔者世尊與諸比丘,當知往昔波羅□國有不善法,流行於世,父年六十,與著敷屢,使守門戶。

    2、寓意

    〈省略〉

    與此結構相同的故事有:第一、二三、二四、一○七、一○八、一○九、一一○則。

    〈四〉混合型─譬喻、因緣、本生

    以譬喻故事為主,其中又混合了因緣與本生故事者。如第七七則:

    1、喻體

    若種少善,於良福田,後必獲報。

    2、喻詞

    如

    3、喻依〈廣說過去因緣〉

    往古昔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以造塔廟作福因緣,天即大雨,五穀豐熟,人民安樂。時有一人,見是塔廟,心生歡喜,即以華散塔,獲大善報。

    4、對應

    一把滑施者,我身是也。

    5、結論

    是故行者應當懃心作功德,莫於小善,生下劣想——

    見黃慶萱著《修辭學》,第二三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