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結論
    魏晉以來,佛教逐漸興盛,佛典的傳譯工作也日漸蓬勃,大量佛經的譯出與傳佈,對中國文學產生極重大的影響。不論在故事的素材、情節、內容,或者教理思想,還是表現的文體、形式,佛教的輸入均給予小說、戲曲、變文、寶卷、民間故事···等作品,無比的營養與影響。《雜寶藏經》這部內容豐富,文學性強的佛經故事,歷來並未受到重視,前人研究多半將本經當作綠葉角色,作為其他相關論述的輔證。本論文以《雜寶藏經》為研究的對象,從多方面蒐集而來的資料加以彙集整理,經由客觀的推論、分析與歸納之後,將前人混淆的觀念予以釐清,有助於世人對《雜寶藏經》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更祈能對本經的意義與價值予以肯定,為佛經翻譯對中國文學的影響,提供更具體的明證。

    值得一提的是,有關本經的筆受者劉孝標與《世說新語》的注者是否為同一人的問題。前人多認為其年紀尚輕〈年僅十一歲〉,無法勝任而予以否定,此種說法似乎過於武斷。本論文從史料上記載,推論其在北魏為奴的年代恰與本經的翻譯時期相符,又參考各方學者的見解,詳加分析、判斷之後,認為兩者應為同一人。此外,關於《雜寶藏經》卷本的問題,歷代經錄分八卷、十卷、十三卷,各有不同的著錄,前人對此問題亦未予以釐清,而本經的成書年代及翻譯過程,歷來也有多方質疑。筆者除了將各經典目錄對《雜寶藏經》的定位,重新做系統的整理之外,更從北京圖書館、大英圖書館、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俄羅斯聖彼

    得堡分所藏的敦煌寫卷與今所見各藏經和《法苑珠林》中所收錄有關《雜寶藏經》的內容詳加比對,以客觀的立場推論這三種不同本子的演變過程、流傳情形及推測早期十三卷本的原貌。

    《雜寶藏經》是一部雜採諸經而成的經典,歷代藏經解題及學者,並未對本經做過系統整理,如此龐雜無緒的內容,實無法凸顯本經的思想與風格。本論文則依照故事的主旨和佛經故事的形式和內容等類別,重新做不同的分析與歸納,以凸顯《雜寶藏經》的特色及其思想、風格。又誠如其名,本經雜糅各種不同故事會匯集而成,內容包括佛傳、本生、譬喻以及印度民間、寓言故事,取材廣泛。然而正因此種故事雜集的性質,同時保存了不少印度珍貴的史料,可供研究者參考。

    故事性宣傳教義的方式來代替教訓和說理,為宗教文學的特色之一。佛經故事文學,廣採印度民間故事,附會上佛教思想,從事宗教宣傳的工作,而故事的主旨充滿宗教意味,在潛移默化間,達到宗教的宣傳效果。如宣揚因果報應、布施求福的思想,在民間發揮極大作用。經過筆者從大藏經做地毯式的搜尋之後,發現同樣的故事題材,在不同經典中出現,或內容相近、或題裁相同、或情節發展相類似等,於是以《雜寶藏經》為主,將相關故事加以比對,發現在傳譯的過程中,因為撰寫方式、表達形式、宗旨等不同的因素,而產生了許多不同的版本,造成同樣的故事題材在各地區或各時代所流傳的佛經,內容有所出入,藉以發覺相互之間影響的關係。

    本文第五、第六章,分別從各經典中找出與《雜寶藏經》有關的故事做平行研究和溯源,從不同的角度去探索《雜寶藏經》的故事來源,藉以明瞭在印度廣泛流傳的神話傳說或民間故事,透過佛經的傳佈,在中國或日本的文學作品中被仿效到再創造,最後融合為各國的作品的過程。如此一來,許多原以為並不相關的故事,經過了這樣的「連線」之後,可發覺故事的傳播途徑與發展的脈絡,找到了故事的源頭和所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這些都是佛經翻譯的貢獻。佛經的翻譯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那些印度本土佛教以外的其他文學作品,如《五卷書》、《羅摩衍那》、《印度民間故事》等故事,也由於雜寶藏經》的翻譯,得以傳播的更廣更遠,或有些不被重視的民間故事,藉著本經的翻譯而保留下來。

    就文學影響的觀點來說,《雜寶藏經》對中國文學的貢獻,也是成績斐然。誠如第六章第二節中所論述的,不但為中國文學受到印度影響提出有力的證據,在小說、變文、戲曲、寶卷和民間故事等文學作品中,許多的故事的取材或情節的運用皆源於本經,或加以演變而來;所以《雜寶藏經》在題材的擴大、故事的類型、文體的創新、情節的運用上,皆為中國文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也提供文人更多的創作材料,使文學的發展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生動精彩。

    此外,《雜寶藏經》為六朝時期翻譯的作品,蘊藏豐富的語言詞彙,大大增加了文學的表現力,擴大了我國語言的實質,如與《雜寶藏經》有關的成語「步步生蓮華」、「熱釜求鐶」,可供研究佛經文獻語言對漢語詞彙的發展許多珍貴的資料,可惜因時力與篇幅有限,故留待日後繼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