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二十难之一──贫穷布施难□
□□
□□□□□□□□□□□□□□□□□□□□□□□□□□□□□□□□
在这片静寂的虚空中,远处却渐渐地传来悠扬的念佛声,佛号声划破
了这静寂的时刻。外面是朝山的行者;里面是早课修持静坐、自我反省的
闻思行者。内外融合;这些无不是道场──修行处。
修行,不管在任何地方,只要自我心静、行正,便能念虑稳定。心能
静、行能正均是修行的行态。世事本已多难,况为学佛者难事更多,有的
是‘行’难,有的是‘说’难,而‘心意诚敬’更难;佛陀于四十二章经
的第十二章说:人有二十难,这二十难即包括行难、言难、心意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布施路上多荆棘□
~~~~~~~~~~~~~~~~~~~~~~~~~~~~~~~~~~~~~~~~~~~~~~~~~~~~~~~~~~~~~~~~
‘二十难’,其第一难是‘贫穷布施难’。
布施是佛教的修行方法──六度法门的第一条;布施是表示‘爱’的
方式,布施是一种‘付出’,有表示缩小自己、扩大心胸而关怀天下之人。布施两字听起来很简单,但对某些人而言,做起来却不甚容易。普天之
下,无论那个国家或那个角落,都无法缺少布施的运作,如果缺少布施互
助的运作,那个社会就不是‘人类’生活的社会。
学佛者,追求清净的爱,讲究付出的艺术,这便是‘布施’。经文中
佛陀说:‘贫穷布施难’,确实是贫穷布施难。因为贫穷的人,自己资生
之物已很匮乏,怎么会有余物布施?仅管很有爱心,也很愿意付出,却苦
于缺少生活的物质,像这样虽有布施之心,又有何用呢?所以-贫穷布施
难!
慈院曾住进来一位年轻的病人,因严重的车祸,伤到脊椎骨,全身无
法动弹。医师诊察后宣布说,已无法让他恢复原来手脚灵活的功能。虽然
如此,医师还是很用心地诊治,护士和义工也都很细心地照顾他、鼓励他
;我也常常去看他,给予他经神上的鼓舞。他有位很好的嫂子,像妈妈一
样的看护这位年轻的小叔;在周围这么多人的关怀之下,这为年轻人终于
勇敢地接受事实;大家爱的布施和细心的医疗,使他恢复了信心和毅力。
他心情热关开朗后,奇迹出现了,两只畸形的手可以动了,因此发愿
道:‘如果我可以坐上轮椅,我也要做一个帮助别人的人,我也要当个快
乐的义工!’历经无数挣扎和努力,终于能坐上轮椅,他计划要组织一个
‘脊髓损伤连谊会’。因为,他深深体会到脊髓受伤的人,由其是年轻人
,那份心灵的打击是多么痛苦;他希望组织这样的团体,由残障者鼓历残
障者,让残障的人也能勇敢地面对社会人群,使每位伤残的人,仍然能和
平常人一样,过著快乐的生活。这‘连谊会’于慈济社工同仁爱心协助下
,已经成立了,现在的成员有一百多位。他很用心地设计一张‘会讯’,
每个月都各寄一份给会友。
虽然,他的手已变成畸形不灵活了,也不能写字,却不因此而放弃自
己想做的事,他拜托复健科的医护人员,帮他想办法,经复健科同仁用爱
心与耐心教他用指套。他于是带上指套,频毅力用心学习打电脑,代替写
字的功能,很困难的一字字输入电脑,极为‘艰钜’地完成那张会讯。我
看到他这份‘会讯’,心里非常感动,很多健康的人,根本就没有心要学
电脑,而他确有这份耐力和毅力!由于他热心付出,现在已有更多的会友
加入‘脊髓损伤连谊会’。
他看到一些会友只能整天躺著,无法翻身又无亲属照应,不禁慨叹‘
久病无孝子’,可是病人躺久了,会得褥疮;因此,他发愿要买能自动翻
身的病床,送给须要的会友。于是在年底时,他去卖春联,想赚一些钱,
但一张自动病床需几十万元,他想或许可多卖些春联,来完成这个心愿,
结果他赚了一万多元,离目标还太远,又挨家挨户到人加店里募捐,可是
反应很冷淡!诸位,像他这么有心想帮助病友,但毕竟不容易!这也是‘
贫穷布施难’。
身心健康者,有力行善者,想做什么都可以,手脚很灵活;日常生活
中,只要少吃些、少用一些,将大家的力量汇集起来,就可帮忙须救助的
人;而一位脊髓损伤者,做来就没那么简单。所以我们要懂得珍惜,世间
有如此多的‘难’,而我们能去做,是多的难能可贵!要及时把握、赶快
去做。社会人间有诸多困难阻碍,而我们竟然在这么多困难的机率中,能
毫无阻碍,更应好好把握今日,及时行善布施。莫待时迁、福尽时想要再
施才真是难啊!
修行是为了突破诸多困难,修行的过程不可能都是顺境;遇到困境时
应拿出毅力、信心去克服。佛陀的修行过程,也经历十几年的磨练,在其
心灵上同样要经过一番彻底的挣扎,最后降伏魔军而成道。
‘魔’就是障碍,学佛难免会遇到障碍;不是外来的障碍,便是自我
内心的迷障。
佛说人有二十难,第一是:‘贫穷布施难’。顺者易、逆者难;于顺
境中想做什么,都可以依照自己的心意,做起事来就容易得多。比如:有
钱的人发心布施,就可马上做;有力的人想办任何事,只要付诸行动,也
是很容易达成,但情况若相反,则困难重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顺于生死、沉沦自障□
~~~~~~~~~~~~~~~~~~~~~~~~~~~~~~~~~~~~~~~~~~~~~~~~~~~~~~~~~~~~~~~~
什么是顺?什么是逆?“顺于生死易、逆于生死难”。顺于生死──
一般的凡夫、迷于生死──自己为何生于人,自己都不知道,而且也不想
探究‘生从何来’的道理,既然无心探究,那么天天便过著糊里糊涂、懵
懵懂懂的生活,顺著社会的潮流而沉迷于生死之中。有些人醉生梦死,纵
然他们财物富有,但要他提出点滴施舍帮助别人,做些有意义的事却不肯
,或根本就没有这种机缘。
我曾听一位委员说,他有一位非常有钱的朋友,这位朋友的财产多得
不知如何计算。他问这位朋友说:‘你知道慈济这个团体在做什么吗?’
朋友说:‘慈济做的事,我曾听过啊!’
‘那你想参加吗?’
这位富有的人说:‘我已经做很多了呀!佛教讲广结善缘,我也结了
很多缘啊!你想想,我一天到晚请客,那一桌桌的酒席,光一桌就一万多
元!我不是很慷慨吗?而且每次给小姐的小费都一千元以上!很多人说我
不慷慨,到底我那里不慷慨呀!’
他是非常慷慨,可是他不知一桌的酒席花费几千近万元,可让暗角的
众生,维持多久的生活费用,破茅屋中淋雨受寒的老弱贫病、孤而寡妇还
等待救助。他更不知道,一桌万把块的钱,在医院中可能就会救回了一条
人命,他或许都没有考虑到这些,只是天天过著纸醉金迷的生活,这便是
顺于生死的众生。像这样的人是不是很多呢?确实不少。凡夫不想追求圣
贤之道,这些人都是顺于生死,迷失了良知的可怜人啊!好的事情离他们
很遥远,利益人群之事,要他们做非常难,这便是‘障碍’。这种障碍都
是自我的障碍,这样的人生实是心智最贫乏的可怜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大毅力、逆生死流□
~~~~~~~~~~~~~~~~~~~~~~~~~~~~~~~~~~~~~~~~~~~~~~~~~~~~~~~~~~~~~~~~
‘逆于生死’,──外在环境有阻碍,但只要自我有充份的毅力,即
使再恶劣的环境都能突破。像泅水的人,懂得泳术可以逆水上游,不会游
泳的人就很危险,即可能被淹没或冲入大海而终至灭顶。
学佛就是要打破环境的困难,追求‘生从何来’的道理。生从何来已
不得知;更不知将来往那里去。其实也不用一直去想这过去及未来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要守好当下此刻的一念。若光想过去和未来,很容易陷于杂
乱心和妄想心,我们要把握今天的方向,和此时所站的立场,因为‘差毫
釐、失千里’,因此方向与立场一定要很正确。正信的佛法是世间、出世
间最真确的道理;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我们有幸已能听闻
佛法,应起难遇之想,要好好受用,切莫只想了脱生死,学佛是要好好的
身体力行。外境重重的阻碍不用害怕,外境的磨练可以成就我们的耐力,
一个有毅力、有充分勇气的人,绝对不会被困境所刁难,他可以随心所欲
,不受外在的困难而改变自己的方向。
另外,有一位委员告诉我一个故事,他说:‘我今天很感动,我带了
一万五千元要捐给医院,购置一张病床,是一位很“伟大”的人托我拿来
的。’
我问道:‘是什么样的人呢?’
他说:‘是我们长期救助的低收入户,是一位残障的人。’
我说:‘既然是我们救济的对象,为什么他还有这么多钱呢?’
委员说:‘他拜托我拿钱来时,我也这么问过他,他说,慈济给他的
钱(每月三千元),他每月至少节省三百元,长久累积下来已有七、八千
元;过年期间隔壁邻居和亲友也接济他一些,于是就把这笔钱储存起来,
总共有一万四千多元,然后这个月拿到三千元救助金时,又赶紧把它补足
为一万五千元。因为,他常听到人家捐病床,心里好羡慕;所以,他一直
想达成这个愿望──于慈济医院中,也有一分他的力量在里面──这是他
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当好不容易凑足这笔钱时,就很高兴的托我转交给师
父。’
这事多么感人啊!既是我们济助的人,又是残障者,一个月三千元的
生活费,还要留下三百元;三百元和一万五千元之间的差距,实在很遥远
,必须用几年的时间才能节省下这笔钱?而他有这善愿后,不怕数目少,
也不怕须长时间才能完成。大家想想,以他的环境要布施并不是件容易的
事,但却能突破这个难关。所以说,于逆境中而能突破难关,实在是不简
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克服贪欲,有心即不难□
~~~~~~~~~~~~~~~~~~~~~~~~~~~~~~~~~~~~~~~~~~~~~~~~~~~~~~~~~~~~~~~~
至于‘逆生死之潮流、逆生死之欲念’,这种情况的确是难上加难啊!就像泅水者,要有足够的勇气及毅力不断挣扎,才能逆水上游,达到安
全彼岸。修行就是修这些,不要顺著生死及凡夫心的贪念而追求享受,我
们要逆水上游──逆生死之流,要突破世间种种的难关,最主要是克服自
己内心的贪欲;贪欲有很多种;包括财、色、名、食、睡等等,如果顺著
他们,便是生死流中的凡夫;要去掉它们,却要下很大的功夫,这叫‘逆
生死之流’。虽然很难,但对有信心和勇气的人而言,并不困难,请大家
要多用心,以毅力来逆生死之流,突破心与心外的诸多障碍,即使‘难’
,也变成不难,只要能不顺生死迷失自己,即使贫穷困境,真想布施也并
不为难啊!尤其在慈济世界中,有很多清寒人家,他们立志行善,也和富
有的人一样热于布施,同样可以发挥自己的功能,‘布施’除了物质之外
,身体力行的奉献也是布施。
佛陀所说的贫穷布施难,是指一般人而言,若是学佛的人,他看透了
世间的一切,进而可以发挥人生的功能;比如前面谈到的例子,那位受本
会所接济的残障者,平时省吃检用的,竟然在年底时也能够捐一张病床,
他虽然很贫困,但是他有心布施所以也就不困难。
佛陀说‘一切唯心造’过去、未来、现在诸佛都是唯心造成的,只要
有心去做,是难亦不难!
所谓一勤天下无难事。在佛陀时代,有一位贫婆把自己的头法剪下,
换了一盏油灯,如此,她一样可以燃灯供佛,可以布施。另外一位贫女,
穷的只有身上穿的一件破衣服,于是把里襟剪一块布来供养佛。(
现在出家人穿的衣服有‘百纳衣’之名,后面都补了一块布,现在是补在
里面,外面看不到。)在慈济世界中,类似的故事很多,只要有心去做,
即使困难,也不难办倒。
对多欲的人而言,布施确实是很难之事,但对于有心人则凡事都难不
倒他啊!
□□□□□□□□□□□□□□□□□□□□□□□□□□□□□□□□
□□
□人有二十难之二──富贵学道难□
□□
□□□□□□□□□□□□□□□□□□□□□□□□□□□□□□□□
修行要追求宁静的境界,但于精舍宁境的时刻确很难得,最宝贵的时间就是每天
早晨的时后,但是经常还是有周围或近处的种种干扰,火车、飞机的轰隆之声,大卡
车飞驰之声。都会影响到我们宁静的气氛,因为静下来的人,精神特别敏感,外界
的声音可以听的很清晰;静坐时,邻座的人若呼吸的气息较粗、较重时,也都会敏感
地感受到,这一切因素,使得宁静的境界,无法达到最极致,这就是难。佛陀告诉我
们,人生处处充满著难。而最粗相的难有二十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贪瞋痴障碍学道的道路□
~~~~~~~~~~~~~~~~~~~~~~~~~~~~~~~~~~~~~~~~~~~~~~~~~~~~~~~~~~~~~~~~
第二、‘富贵学道难’,意思是指物质富有、名位显贵,这等的人要学道确实是
很难。因为一般凡夫都有心病——贪瞋痴,这是一般人的通病。另外还有贡高我慢、
疑念等等;有钱人难免会贡高骄傲,无法做到‘富而好礼’,所以说‘富贵学道难’。
即使他想学道,障碍也会比较多;多数都没有时间去选则何者才是正信的宗教,若有
信仰,也只是求神明保佑他,让它的事业更赚钱,或求事事如意,年年平安。这
都是不正确的信仰。有些做事业的人,认为关圣帝君一定要供奉、土地公也一样要
拜,妈祖更不能忽视,这种民间的信仰,只要听到那里盖庙,龙柱须要多少根,再多
的钱也毫无吝惜。曾经,有一位社会名人来访,却带了香、金纸和金牌来,他问我:
‘你们的“金炉”在那里?’我说:‘我们这里不用烧金纸啊!’他惊讶地说:‘
那有到庙里不用烧金纸的?’我说:‘佛教是不用烧金纸的啊!’又过了一会儿,他
拿出一个红包,里面有一片金牌,他说:‘我这金牌,又挂在那一“先”(尊)?’
我回答说:‘佛教不用这些,佛陀不喜欢戴的,不用啦!’他说:‘怎么这样奇怪,
以前我到庙里去,也都送金牌啊!’我说:‘我把它收下,做为就济的工作。’他说:
‘既然这样就随你处理吧!’他礼拜后,我请他到客厅坐,原本他是为公务而来,应
该是要听我报告功德会的事情。可是他谈的尽是——我到那个王爷庙布施了多少,到那
家天宫布施了几根龙柱。我的祖父母到那里去问风水、地理,然后才找到某个‘
好地理’。我听他说完这些话,心里感叹道:‘佛陀说富贵学道难,真是一点不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虔诚向道则天下无难事□
~~~~~~~~~~~~~~~~~~~~~~~~~~~~~~~~~~~~~~~~~~~~~~~~~~~~~~~~~~~
~~~~~佛陀曾说:‘富而不智则衰’,若仅有钱却没有智慧,仅可能很快就会衰败下去;
就像暴发户一样,他们的财富能维持多久呢?常见一些暴发户,因暴得大财而喜好显耀,
全身穿著都很考究,但是又不懂素雅高贵的搭配;穿金戴银的结果,却只能让人觉的庸
俗累赘;不然就是去环游世界,回来后到处炫耀说:‘那个国家我去过,那个地方我也
去玩过!’这样的人实在很可怜啊!有钱的人,应‘取于社会,用于社会’,能够如此,
必能受人爱戴尊敬;受人尊敬自然成为‘贵人’。常听人家说:还好遇到了贵人’,
而‘贵人’就是能发挥生命功能,去帮助别人的人啊!佛陀说‘富而不智则衰’学佛的
人有了钱,还要有智慧!有钱有能力,要知道如何去运用;但是世间有智慧的人到底有多
少啊?所以,佛陀才说:‘富贵学道难’。不过在慈济世界中,此难亦非难;如今社会
上不少富有财物、地位崇高的人,也都热心响应慈济的志业。比如,前行政院的李院长,
内政部许部长,前省府邱主席、教育部毛部长等四位中央首长联抉来花莲,视察慈济的各
项建设,他们看到及听到慈济的种种情形。甚为感动,也加入慈济成为会员。李院长首先
表示加入,邱主席听了也说:‘我也要加入’,许部长和毛部长也相继响应.邱主席很幽
默地向许部长说:‘我早一分钟加入,我是师兄,你是师弟!’毛部长说:‘那我是最后
加入,排行最小了!’整个会场充满了祥和的气氛。隔天初五省政官员团拜时,邱主席讲
话中,呼吁全省各阶层省政官员,都应有慈济的精神,他说:如果大家都有慈济的精神,
那台湾会变得更好’。行政院李院长于团拜时也说他已加入功德会,许部长于内政部也都
提到已加入慈济,他们都是显贵的人士,却仍以加入慈济而欣喜。另外,慈济的荣誉董事,
很多也都是富有名位显达的人士,而且能以慈济精神为依归。佛陀说‘富贵学道难’,而
在慈济的世界中,因大家都能发挥善心,因此学道就不难了。他们取于社会、用于社会,而
且能够去除贡高我慢的心态。这即是富贵学道者,即使是难,在慈济世界里也不成其难了。
精舍经常有来自全省各地的人士,有些是前一天到来,第二天清晨就组成了浩浩荡荡的朝
山队伍,大家不分贫富、同声念著佛陀的圣号,三步一拜,脚步整齐地踏上慈济的菩萨道路;
在这队伍中,有多少富贵人家啊!他们既能发心布施,也能去除贡高我慢,所以慈济世界中
‘富贵学道难’已不算难。世间没有定命定数,佛陀说:‘一切唯心造’.一个人的命运是
贵是贱也不是定数,如果是困境重重,但能坚毅突破,一样能转变自己的命运和业力;世间
没有不可转变的难事,只要是虔诚的学道者,普天之下没有不能扭转的难事。我们除了修福
之外,还要修慧——福慧双修。布施故然重要,学道也不能忽视,福慧具足的人生,才是可
贵、幸福的人生。
□□□□□□□□□□□□□□□□□□□□□□□□□□□□□□□□
□□
□人有二十难之三──弃命必死难□
□□
□□□□□□□□□□□□□□□□□□□□□□□□□□□□□□□□
日常生活中,我们天天都忙忙碌碌;一般的人,你若问他:‘你在忙
什么?’他会说:‘为了生活而忙呀!’
生,就是生活;活,就是要活命。总之,人人都很重视自己的生命;
身外之物要他舍去,都已经不易了,何况要舍去身命?所以,佛陀告诉我
们,人生的二十难中有‘弃命必死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凡夫怎堪生离死别□
~~~~~~~~~~~~~~~~~~~~~~~~~~~~~~~~~~~~~~~~~~~~~~~~~~~~~~~~~~~~~~~~
明知会牺牲生命,而能然义无反顾地舍去生命,确实很难办到。生、
老、病、死,原本是很自然的事,这道理大家也都能瞭解,但是临命终时
,也都难以舍弃。
在医院常可看到第三期、第四期的癌症病患,尽管医生已经诊断证实
了病情,但是却很难决定是否要告诉患者,甚至要经过一番考虑之后,才
决定是否要对病患的家属说明病情;家属知道以后,也常会惊天动地为之
心碎,知道自己亲爱的人,生命已近残烛,家属要隐藏自己的伤痛,还要
劝慰病人。
别说是病患的家属,就以我而言,有时看到病重的患者,或垂死的病
人,我也不忍心说:‘放下吧!你安心地去!’这句话谁有勇气说呢?因
为要人们放弃生命,谈何容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者为法忘躯成就道业□
~~~~~~~~~~~~~~~~~~~~~~~~~~~~~~~~~~~~~~~~~~~~~~~~~~~~~~~~~~~~~~~~
但是如果是一位虔诚的宗教家,这件事对他就不难了。过去不知有多
少宗教家,为了维护自己信仰的宗教而舍弃生命。
佛陀的弟子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有一天到佛的面前,很虔诚地跪在佛
前,请求佛陀让他到最南端、最野蛮的区域去弘法。
佛陀对他说:‘弘法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要弘法必须难忍能忍,你有
这分生忍、法忍的毅力吗?’
弥多罗尼子回答说:‘我既然身入佛门,就要把生命奉献给众生,生
命都愿意舍了,还有什么生忍、法忍不能忍呢?’
佛陀说:‘有这种精神很好,但是南方野蛮的人,他们根本就不讲道
理,你去弘法如果他们不愿意接受呢?’
弥多罗尼子说:‘我可以用渐近的方式,不断地说服他们。’
佛又问道:‘如果他们不但不接受,还要反抗你,那你要如何?’
弟子回答说:‘假使他们反抗,我必须忍受一切来克服。’
佛陀再问:‘如果他们对你破口大骂呢?’
弟子说:‘我要感激他们,因为他们只是骂我,而未打我。’
‘假使他们动手打你呢?’
‘那我更要感谢他们,因为他们只以拳头打我,还没有动刀拿棍来伤
害我。’
佛陀再问:‘如果他们真的拿刀棍伤你呢?’
弟子回答:‘我仍然要很感激他们,因为只伤到我的皮肉,没伤到我
的生命。’
佛陀更进一步地问:‘如果他们刀棍不留情,把你打死呢?’
弟子依旧回答:‘我还是很感恩,人生就是因为有了这个身体,才有
种种的苦。我既已听闻佛陀的教法,体会了真理,然后把这个身体奉献给
众生,为众生而牺牲、为法殉道而弃命,那我的生命已得到尊严的解脱。
所以,我要感谢他们完成我的菩萨道业。’
像这样的人才是所谓的宗教家!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以
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
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人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
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
惧一切磨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超越生死发挥人身功能□
~~~~~~~~~~~~~~~~~~~~~~~~~~~~~~~~~~~~~~~~~~~~~~~~~~~~~~~~~~~~~~~~
一般的社会大众,有些平时看起来像是勇夫,威风凛凛,对财富名利
不餍足的追求;社会若有什么问题,他们就很敏感,带头起哄示威、抗议
,但遇到危险时,他们又逃之夭夭。唯有宗教家愿意以和平方式舍身取义
、赴汤蹈火;真正超越生命境界的人,才能做到如此。
‘人生自古谁无死’,自古以来没有任何生命能保住长生不死。医院
中末期癌症病患的眷属恐怕病人知道病况,而病人虽心知肚明却故意逃避
,但最后还是会死啊!既然生命都有尽头,我们为何不在这个生命的历程
中,好好发挥它的功能呢?
宗教的信仰者,须有超越生死的情操,好好利用生命的功能。虽然佛
陀说:‘弃命必死难’,但我们应善用这段生命功能,即使是舍身为众生
也在所不惜。纵然是难,也不为难,这叫做‘难能可贵’。
□□□□□□□□□□□□□□□□□□□□□□□□□□□□□□□□
□□
□人有二十难之四──得睹佛经难□
□□
□□□□□□□□□□□□□□□□□□□□□□□□□□□□□□□□
人生好像难的事情很多!比如说:曰常生活中常会碰到‘难’,就连
口头上说话,也常会出现这个‘难’字;例如地上弄湿了,正巧看到一个
人要走过来,细心的话,我们会提醒他:‘地上湿湿的,很“难”走,你
要小心哦!’或是想打开一个瓶盖,可是怎么用力也打不开时,也会说:
‘这个盖子很“难”开呀!’反正,举手投足之间,常常就有难走、难提
、难开..等等类似的事。而现在我们所要说的‘难’,才是人生真正的
大困难。
虽然如此,我们果真有心想去做,即使是很难的事,也不成其难;反
之,若根本无心要做,那人家只说了一句:‘地板湿湿的,很难走。’我
们便停于原地,怕地上湿湿的会滑倒,就不敢走过去。这么简单的事,若
能稍加注意,小心地跨步,很容易就走过去了,那有什么难?如果我们的
人,时时都放在这个‘难’字、那我们这段人生怎能顺利过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字不足是一难□
~~~~~~~~~~~~~~~~~~~~~~~~~~~~~~~~~~~~~~~~~~~~~~~~~~~~~~~~~~~~~~~~
现在,来谈第四‘得睹佛经难’。能看到佛经很难?有些人一定会说
:‘有什么难呢?经常接到热心人士助印的佛经,经书这么多,都已经造
成收存放置的困扰了呀!’的确!数量这么多,怎么说“得睹佛经难”呢?
就现代人而言,“得睹佛经难”,其实是难在经文深涩。平常的人,
想要深入去看佛经,且加以完全体会贯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因现代人对文学,文字较轻忽,已经看习惯了白话文,对古文经书的
接受力很弱,“文字代沟”的距离很大,自然无法体会古文经中的文义。
因此,这些经典对我们来说,就不容易看懂。
佛陀在世时,他说‘得睹佛经难’,因为当时并没有佛经!佛陀是配
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及他所遇到的人与事,然后以他自身的智慧来观机逗
教。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人,他都可以运用智慧思想去教导人们:佛陀并没
有先拟稿、或先做好一篇文章才讲话,完全是依智慧的观察,照当时社会
背景需要、依智慧观机逗教。等到佛灭度后,才由弟子将口口相传的资料
结集而成。
当时,迦叶尊者、阿难尊者虽然结集佛法,也只是将所记忆和所听闻
的,由阿难重述宣讲。而有些记忆力较好的人,就把阿难尊者口述的法,
再以简单的短句方式传诵,再为他人宣讲。就像法华经里所讲的,如果听
过法华经后,能够以口宣说,让其他人也有机会听闻;不但说的人有功德
,听的人若再把‘法’传播出去,如此辗转相传,直到第五十个人,他的
功德和佛陀在世时,当场听闻的功德一样。意思是说,我们要利用各人的
记忆,用心去听,然后再去教导其他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空阻隔也是难□
~~~~~~~~~~~~~~~~~~~~~~~~~~~~~~~~~~~~~~~~~~~~~~~~~~~~~~~~~~~~~~~~
慈济志业也走由‘无’到‘有’,逐渐创立而成。在还未建立慈济之
前,根本就没有一本慈济的范本;只是凭著理想,辛苦地把它一一建立起
来。慈济建立之后,大家来看、来听,再把由看到、感觉到的那份心得,
一一口耳相传,让其他的人也觉得很欢喜,因此大家同心摄受在一起,共
成慈济志业。
佛经的结集也是由‘无’到‘有’,佛灭度后只有口头的传诵,直到
后来再以梵文记录于贝叶,但也是非常简单的记录。可见佛说‘得睹佛经
难’的原因:第一、佛灭度后一百年问,根本就没有佛经可看;第二、口
耳相传的经文,是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确呢?这也很难说。以我为例,我现
在用台语说话,你们用文字记录下来,也无法百分之百,一字不漏的写下
来。因讲的是方言、记的是文字啊!何况佛经留下来的时间已经很长远,
因此,想要体会佛陀当初的语言意境,自然更难了!
台湾的佛经数量很丰富,但其他地方可不一定看得到:就如,现在慈
济在美国已设立分会,每个月寄过去的慈济道侣和月刊,或是其他文章,
他们看到都非常高兴,为什么呢?因为‘难得’啊!要得到那些文物不容
易,因为从台湾寄过去的数量有限,所以,他们把它当成宝贝一样,而这
么有限的东西,到底有几人可以看得到呢?所以也是很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行放逸难上难□
~~~~~~~~~~~~~~~~~~~~~~~~~~~~~~~~~~~~~~~~~~~~~~~~~~~~~~~~~~~~~~~~
我想即使有无上妙法排在前面,如果无心去看,那怕是伸手可及,而
且只要花一点点时问,便可看完,却仍然不会动手拿来看,这是不是难呢?总而言之,佛所说的难,是难在我们的心。心若没有这份企求妙法的倾
向,就不会有所行动。世问没有不劳而获的便宜事,况‘出世妙法’呢!
佛陀说‘得睹佛经难’,我想现代的出版社那么多,三藏十二部经都
甚齐全。除了三藏十二部之外,还有许多学者用心研究后,再杷经文译成
白话文,但是我们若不想去看,不去了解它,那即使坐在经书堆里也是‘
得睹佛经难’呀!
经者,道也;道者,路也。我们不只要看经,还要去‘行’。如
果不肯去行,凡夫与佛的距离,毕竟是几十万亿佛土之遥呀!学佛者应该
心领神会,身体力行,要不然真的是‘得睹佛经难’。也希望大家都能站
在‘经’的道路,不要畏惧,若听了人家说‘路湿湿的很难走’,我们就
不敢前进,这短短的路都走不过去,如何去走十万亿佛土的路呢?能够把
心调整好,时时刻刻,步步向前精进,就能到达千经万论的路途尽头──
诸佛的圣域。
除了佛经之外,现代人的知识水准都已提高了,但真能用功读书的人
却不多,能用功读书,并且又能实际运用书中的理论者更少。有些年轻学
子最初选的科系是农业系,到后来却是经商;有人选商科,毕业后却从事
工业。总而言之,世间的一切学问,能专心去学习而且能学以致用的人的
确是少之又少,更何况要以出世的精神,来研究佛陀的教法,更是难呀!
如果做人的行仪和世间的学问不能圆满,不能用心,如何能做好一个学佛
者的本分?虽然当今的印刷术很发达,到处都能看到佛经,但能够了解佛
经的教理,且运用于生活中的并不多,所以说‘得睹佛经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贵在实践□
~~~~~~~~~~~~~~~~~~~~~~~~~~~~~~~~~~~~~~~~~~~~~~~~~~~~~~~~~~~~~~~~
不说现在,就是佛陀在世时,也有一位叫二十亿的弟子,他是一位很
富有的长者之子,又是独生子,父母很疼他,他一生下来,父母就请了很
多仆役来侍奉、照顾他,平日把他侍候得足不著地。小的时候是这样,长
大了也仍是这样;一个人从小到大,脚底不曾踩过土地,那要如何生活呢?当然是时时刻刻都有人侍候著他,而且在家中也时时坐著轿子,让人抬
著走,以致他的脚底都长了细毛,从这点我们就能想像得出,这位‘二十
亿’在家里是如何的享受,亲族父母又是如何的宠爱他。
有一次,佛在只园精舍讲经时,这位年轻人,虽然很少外出,但他曾
听说──佛是超世间的觉者。他从心中起了仰慕之心,所以,就向父母请
求,要去见佛。他的父母也认为这是一项增加智识的好机会,就派人用轿
抬著这位年轻人到佛的住处。
佛陀看到这么多仆从簇拥著一位小主人,扶扶抬抬地来到他的面前,
佛陀就为这位年轻的长者之子讲经,讲了很多人生道理,和生命功能的使
用价值观,也宣说生死的无常。这位长者之子听完之后,深深地觉得自己
从出世到今天的生命根本就不曾发挥过功用,他心里非常恐惧,因为生命
无常啊!他觉得自已不适合再于社会上生活,便请求佛陀让他皈依,甚至
求佛度他出家。
但佛陀提醒他说:‘出家必须和大众过著“六和敬”的团体生活,要
能和睦相处才行。’这位富家子,因出家之心殷切,他很愿意过这种生活。于是他勇敢地站立起来,跨出他人生的第一步。第一次把脚踏在地上,
迈开脚步,走到佛陀的面前皈依顶礼,并且对佛陀说,他愿意在僧团里,
付出这一、二十年当中所没有发挥的生命功能;他要做人家所难做的事,
要修人家难以忍受的苦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如琴弦□
~~~~~~~~~~~~~~~~~~~~~~~~~~~~~~~~~~~~~~~~~~~~~~~~~~~~~~~~~~~~~~~~
出家之后的二十亿很勤奋,也很用心。祇园精舍前前后后,僧团所住
的范围,他都很辛勤地打扫,处理杂物;有空的时候就不断地背诵佛陀的
教法。人们每次遇见他,总会听见他喃喃诵念的声音,甚至睡眠的时间也
一直减少,直到连眼睛要阖一下,他都觉得浪费时间,认为分分秒秒均不
能让它轻易消逝。
有人向佛陀说,长者子──二十亿比丘,已经发愤忘食,托钵的
时问不出去,甚至晚上该睡的时间也不睡,再这样下去很危险啊!佛陀听
了,就到这位比丘的住处向他说:‘你修行这么用功呀!你在家最喜欢的
嗜好是什么?’二十亿比丘说:‘我最喜欢弹琴。’佛陀问道:‘琴弦如
果太松了,琴音如何?’二十亿比丘说:‘弦太松,就弹不出声音。’佛
陀又说:‘如果弦绷太紧呢?’比丘说:‘那很危险,琴弦很容易断!’
佛陀又问:‘什么情况下,琴发出的声音最美妙呢?’比丘回答:‘弦的
松紧调得适度,弹出来的声音最好。’佛陀说:‘修行也是像调弹琴一样
,不可放松,但也不能太紧,否则过犹不及是很危险的,最好是行于中道。所以,你应该调节自己的生活,日常的作息要正常,而用功的时候则要
很专心,切不可放逸。若能把生活调节得恰当,再用心去体解道理,把所
学的法和实际的生活配合在一起、那你的修行就成功了!’
现代人学佛也应该依照佛陀在世时,所教化的方法来学习,不要把时
问浪费掉。要学得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的道理,能够清楚为人的道理,才能
体会出世间的实相。如果,学佛只是光看而不做,不把道理和生活融合在
一起,那么事与理就完全脱离了。所以,‘得睹佛经难’,意思是指:能
真正去体会,实践佛陀的教理很难,而不是要得到印刷精美的经书难。现
代人的智识水准提高了,不只是文言的经书多,白话文的经书也很多。不
过,看佛经和运用佛经之间,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因此,不能只看经书
、背经文,背得很熟稔而不思考经文意义;看书而不见理,那是没有用的。
‘得睹佛经难’。总之,一定要真正身体力行才能受益啊!
□□□□□□□□□□□□□□□□□□□□□□□□□□□□□□□□
□□
□人有二十难之五──生值佛世难□
□□
□□□□□□□□□□□□□□□□□□□□□□□□□□□□□□□□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人海茫茫,何处是归程?’这表示人生在世
间,心里茫茫然没有一个皈依处;佛经中有‘一眼之龟,适逢木孔’的比
喻─在茫茫的大海中,有一块浮木,中间正好破一个洞;有一只独眼之龟
每隔一千年才会浮出海面一次,就在它浮出海面时恰恰好穿过这个洞,把
头伸出来,这种机会多难得啊!在人生的大海中,要找一个真正的皈依处
,就像那只独眼海龟千年后浮出海面,正好把头穿过木孔那般的困难,机
会是那么的少,所以佛陀说:‘生值佛世难’。我们的生命,虽然不断地
在六道中轮回,但我们要得人身确实很难;既得人身,又能和佛同一个时
代更难;与佛同世,又同住一个地方,更是难中之难;能与佛同住一个地
方,又能见佛,那更是不容易啊!二千多年前,佛陀出生于印度,而我们
是否也曾与佛同世呢?纵然与佛同世,但地球这么大,我们不知生在那个
角落,也不一定能与佛同生于一处;即使以上两个条件都俱足,是否能见
佛面,也是一个问题,所以说:‘生值佛世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换我心为佛心□
~~~~~~~~~~~~~~~~~~~~~~~~~~~~~~~~~~~~~~~~~~~~~~~~~~~~~~~~~~~~~~~~
虽然佛陀在世的时间距离我们现在已有两千多年,如果现在的人能依
著佛陀留下的教法修学精进,必能深入佛陀的精神;只要心中时时有佛,
那我们就好像与佛同世一样啊!若听闻了佛法,却不知好好去运用,即使
是与佛同住一处,也是离佛很远。
佛经曾记载,佛陀到了一个只有九万人口的小城;有三分之一的人,
曾见过佛,听过佛说话。另外有三分之一的人,只听说佛已经来到城中,
并没有见到佛。其余的三万人,不只未曾见到佛,就连佛名都不曾听到,
怎会了解什么是佛法呢?虽与佛同世,但要见佛仍是很难!小小的一个只
有九万人口的城市,也只是有三分之一的人有机会听闻佛法啊!何况我们
离佛已经二千多年了!佛陀告诉我们‘三世一切佛,一切唯心造’仔细想
想,九万人中有三万人连佛名都不曾听过,虽然与佛同世,却如同隔世,
那有佛法可言;其他三万人,虽曾听闻佛名,却没见过佛面,那又有什么
受用呀!剩下的三万人,虽见过佛,但是否能把佛的道理领纳于心呢?如
此再三过滤,又剩下多少呢?这么说来,只要能接受佛的教化,‘与佛同
世’和‘与佛不同世’,也是一样啊!
如果我们时时刻刻以心念佛,则佛在己心,把自己的心换成佛心,如
此不只可以‘与佛同世’,而且还可以彰显佛的智慧,及启发我们的佛性。我常说,不要轻视自己,因佛常在我们的心识里,我们的心如果时时将
佛的心,佛的行为运用于生活中,佛已伴随我们同行,怎会‘生值佛世难
’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法修学善巧运用□
~~~~~~~~~~~~~~~~~~~~~~~~~~~~~~~~~~~~~~~~~~~~~~~~~~~~~~~~~~~~~~~~
现代的人,若有仰慕贤人的心,他自然会用心寻找明师,但要想找到
一位真学实德者,却也不是易事。因为‘真学’与‘实德’不是在任何人
身上都能找到的。佛陀就是一位具足真学与实德者,他的教法,我们已听
过很多;佛的事迹,我们也知道不少,若能把听来的道理用行为表现出来
,那么佛就时时在我们的心中!在我们的生活行动中了!虽说‘生值佛世
难’,但只要佛心与我常在,即与生逢佛世无异,也就不成其难了。
就像前面说过的‘得睹佛经难’,我们要听佛经,了解佛法,是不是
很困难呢?以现在而言是很容易啊!因为到处都有人在演讲,而且往往是
场面盛大的佛法演讲。听讲者也很踊跃,有时侯是几千人,几万人。但是
这几千,几万人当中,到底有几位真的把佛的教法牢记在心中,再拿来应
用呢?如果人人听了佛经,都能把它应用于日常生活,那我们的社会早就
已经净化了!可惜的是,听了以后没有实际应用;像这样,即使听过佛法
和不闻佛法又有什么差别?
现代人的知识水准提高了、看佛经那会有什么困难。学识这么普遍,
如果看了经典,能如法修学,又能把它拿来日常生活中应用,那么我们的
眼晴所看到的,无不都是佛的行动;耳朵可听到的,都如佛的声音一般;
那我们‘值佛世’怎么会有困难呢?不过现在的社会,偏偏就是离正法很
遥远,离圣人、贤人、像是隔了遥远的世代一样,不容易求得佛的教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佛闻法一念间□
~~~~~~~~~~~~~~~~~~~~~~~~~~~~~~~~~~~~~~~~~~~~~~~~~~~~~~~~~~~~~~~~
佛陀常常说:‘适值佛法、旷劫难遇。’的确,我们得遇佛法是旷劫
(长远的时间)难遇的呀!不过佛陀又说:‘瞬息之间,可以见佛闻法-
-谓见佛闻法一念间’,瞬息之间和旷劫难遇,这两者是不是差别很大呢
,如果我们不好好面对佛的教法真理,去身体力行,即使是与佛同世,也
和隔世没有两样。反之,虽然我们生离佛世已有几千年,若听到佛陀的教
法后,当下就能爱惜教法,拳拳服膺;在日常生活中去行佛所行之行,说
佛所说的话,怀佛所怀的心,如此,则我们瞬息之间所遇的,都是佛法真
理啊!
得遇真理,且能体会真理,并不一定是要在几岁的时候,或在什么特
别的环境。比如说我去参加护专开学前的会议时、我听到一位懿德妈蚂说
:‘星期天,我要回家时,在车上遇到我们的学生,我就问她们去那里?
她们说:“我们去散播慈济的种子!我们和花莲师院的学生去参加救国团
的活动,和另外的一些学生,大家登山之后,我们发现慈济的学生非常受
大家重视,我们一切的行为、言语、动作,都很让人肯定,我们现在才知
道,身为慈济护专的学生是光荣的!”又说:“在谈话当中,我们都会把
握机会,告诉他们慈悲喜舍的精神,也告诉他们上人的话──要缩小自己
、扩大心胸。在外面参加活动、大家都很爱我们;有些女同学就吃醋了,
我们就告诉她们不要不平,也不耍吃醋,因为我们散播的是大爱,是清净
无染的爱,你们不必担心。”’
看看,这些同学们在这里只有短短的四个月──一个学期的时间,她
们就能把佛教慈悲喜舍的精神付诸行动;甚至和其他学校的人接触时,也
能表现出慈济的形象,并且散播慈济的种子,散播慈悲喜拾的大爱。她们
年纪轻轻的,就能接触到佛法,是因为念了慈济护专。在学校上课时,她
们接触到的都是专业知识,很少接触佛法,但是她们的心却能在潜移默化
中,融入慈济精神和佛法教育,因而处于人群中会使人人敬爱,她们接触
的时间并不很长呀!只要有心且能用心地接受,便是:己心和佛心互相融
通,身意会合,这叫做‘见佛闻法一念间’。
学佛闻法不在时间久暂,一旦离了佛心就旷劫难遇啊!若能会合佛心
,瞬息便能见佛。所以‘生值佛世难’,我想并不难,只要我们专心,便
能于瞬息之间见佛闻法。这完全只在一个‘心’字、有心学佛的人真正要
多用心,听了法要真正吸收,记在心中,然后表现于行为,那么,见佛闻
法并无困难啊!
□□□□□□□□□□□□□□□□□□□□□□□□□□□□□□□□
□□
□人有二十难之六──忍色忍欲难□
□□
□□□□□□□□□□□□□□□□□□□□□□□□□□□□□□□□
人有二十难,其中第六难就是‘忍色忍欲难’。
‘色欲’这两个字听起来好像只是针对男女之间的欲念而言,其实,
‘色欲’涵盖的范围很广。‘色’包括一切有形有质的物品,凡是我们的
眼晴所看得见的、身体所能感受到的,全部都在形质──‘色’的范围之
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生贪爱不取难□
~~~~~~~~~~~~~~~~~~~~~~~~~~~~~~~~~~~~~~~~~~~~~~~~~~~~~~~~~~~~~~~~
所谓‘忍色难,忍欲难’,‘忍’指心理的控制。譬如说我们看到一
件东西很美、如果无法控制自己的心念,很自然就会想占为己有,并采取
行动伸手拿取。有些人是正当的取得、有的则是不正当的获取。正当的取
得虽是来自别人欢喜的给与,却也是因为见物欢喜而生贪爱心,才会有取
得的行动。有的人却偏偏喜欢自己不该取得的束西,明知不该取而生起欲
念,既起欲念,又无法控制,以致做出了犯戒,犯法的事,这就是‘忍色
忍欲难’!
我记得很多年前,曾听过一个案例──
有一位年轻的女人,她有一位妹妹,母亲非常疼爱她们,家庭生活过
得很好。后来这位年轻的女人和一位男士有了感情,论起婚嫁,母亲很赞
成,也用很多嫁妆陪嫁过去。
她先生是一位租屋阶级的人,经济没有女方那么宽裕,他们结婚之后
,她生活享受的欲望还是和以往一样,无法适应婚后的拮拘环境。于是,
经常回去向母亲要这个,要那个,她母亲什么都顺著她,女儿要什么给什
么。
这位年轻的太太经常埋怨先生无法让她扬眉吐气,希望先生赶快买一
栋房子,而且是要像样的房子。但是她先生是公务员,以他的薪水那有能
力买房子?
她的先生也算是安分守己的人,每个月的薪水总是原封不动地交给大
大,虽然省吃俭用,但是大大要把先生的薪水累积到足够买一栋像样的房
子,那金额实在相差得很遥远。这位大大只要想到别人有房子,而她却要
向人家租房子住,她就忍不下这口气。在强烈的购屋欲望驱使下,她就常
常去看房子,即使没有能力买,她还是经常去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伦梦碎只为贪□
~~~~~~~~~~~~~~~~~~~~~~~~~~~~~~~~~~~~~~~~~~~~~~~~~~~~~~~~~~~~~~~~
结果,连续几年间,她常常回娘家告诉母亲说:‘我看了一间房子,
二百多万,想把它买下来。’
母亲问女儿:‘你现在手上有多少钱呢?’
这位年轻的太太说:‘我目前有二十多万元。’
妈妈就费尽了口舌来劝她、但是没有用。
有时她也和先生说:‘我今天去看了一间房屋,总价一百多万!’
先生问:‘我们现在有多少储蓄啊?’
大大说:‘二十多万!’
听到这个数目,先生就好言相劝安抚太太。
但是,十几年间,这位大大都是为了买一栋房子而忙;她经常跑到外
面去参观。只要人家房子盖好了,她就跑去看,心里一直想要买,但总是
离自己的经济能力很远。直到结婚十二年后,她看到一间很满意的房子,
位于台北市,订价总共要三百八十万。当然,那栋房子是非常漂亮,她爱
得几乎发狂,天天都回去吵她蚂蚂、希望妈妈借她二百万!
妈妈说:‘借你二百万不是问题,但是另外的一百多万呢?你要怎么
凑?’
她说:‘我可以参加互助会,可以跟某某人借钱。’
她母亲故意问道:‘你一个月能缴多少会款?能还人家多少钱?’
事实上,她先生的薪水,全部拿来缴会款都还不够,何况是借的钱呢?所以,她母亲无论如何总是劝她:‘先把这颗心,安顿下来!’
可是,她不但没有办法控制这份欲望,甚至怪她母亲不肯帮忙,因而
和母亲断了母女之情,和妹妹也反目了。
断了娘家这方面的亲情后,她还是没有办法压制这分欲念,而且把这
种怒气完全发泄在丈夫身上。
她天天责怪先生没用,不能满足她的愿望。先生被她闹得没办法,竟
然去做了一件贪污的事,后来事情暴露了,钱还没拿到手,就走漏消息,
结果被判了刑。
虽然如此,她的贪欲是否就止熄了呢?依然没有,甚至变本加厉,常
常教她的孩子读书回来后,到百货公司去,趁人家不注意时,把东西偷拿
回来。她的孩子被她教会了这种不良的习惯,看到人家好的东西,就把它
‘拿’回来!
有一天,她的儿子在一家书局,偷拿了几枝名贵的钢笔,当场被抓到
,因此被送到观护所。最后,剩下女儿在家,这位太太似乎已狂乱了心性
,她一直骂这个女儿,也经常虐待她。有一天,她女儿放学回家途中,十
二岁的心灵不知在想什么,边走边哭,不小心就被车撞死了!结果家里只
剩下这个女人,到了这样的地步,她一无所有,终于精神崩溃了!
这是一个家庭悲剧,为了白己的爱欲而断送了女儿的命;先生因为要
满足她的愿望,结果傻事也做了,在铁窗里不知要待上几年;孩子在她不
正确的教导下,学会偷窃的行为而沦落在观护所,这孩子的一生,是不是
敢因此毁了呢?她自己也落到精神失常的绝境!这就是爱色爱欲的心理无
法压制所引起的啊!
所以,佛陀说:‘忍色忍欲难’,世间像这样的事,毁灭了多少人生
,毁灭了多少家庭?真是可怜的众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足常乐□
~~~~~~~~~~~~~~~~~~~~~~~~~~~~~~~~~~~~~~~~~~~~~~~~~~~~~~~~~~~~~~~~
佛陀常常教育我们,对于世间的物质、情爱,要有正确的看法,如果
能通情达理,对物质的取拾就会有很正确的看法,该得的是我们的,有余
的应布施;不该得的就不要想取得,我们应该控制好爱色爱欲的心,那么
就不会犯错了。
犯错的人,就是无法忍色忍欲的人,所以才会造成终生的遗憾,一念
差,步步错!不可不慎啊!
□□□□□□□□□□□□□□□□□□□□□□□□□□□□□□□□
□□
□人有二十难之七──见好不求难□
□□
□□□□□□□□□□□□□□□□□□□□□□□□□□□□□□□□
人人都有追求之心,前面说过‘忍色忍欲难’,因世间有五花八门、
形形色色的物质,足以诱惑人心,使人迷乱,要忍色忍欲不受诱惑,实在
是很难。所以佛陀又说:‘见好不求离’。
人们总是不断地追求,只要认为是好的,就要再向前追寻,对凡夫而
言,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可是人生的烦恼,多是因此而起,为了这分追
求的欲望而误了前途的,大有人在。
贪求心重的人,总是对自己目前的环境永远不能满足,他永远觉得空
虚而有失落感,因不满现实,所以常常向外追求;为了追求未来的目标,
他就会迷失了自我。所以佛陀在世时,常常用各种方法教育大家,希望学
佛的弟子们能接受他的警语。
佛陀常说:‘人生无常,一切如梦幻泡影。’不过,众生却愚痴无知
,不务现实,常‘偏执于空’,或‘著于有’,而一直追求不放;所以佛
陀不管是向富有的人家,或者是贫困的人,都以平等的智慧应机教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庸碌一生何以安此心□
~~~~~~~~~~~~~~~~~~~~~~~~~~~~~~~~~~~~~~~~~~~~~~~~~~~~~~~~~~~~~~~~
佛在世时,有一位小国王,这位国王可以说是富甲天下。他本身有印
度的传统信仰,就是婆罗门教。他深信今生此世的位高权重,是他过去生
布施,造福的结果,所以他常欢喜造福。
有一天,他启开珍宝库藏,以七天的时间为限,发出通告说:‘人不
分远近,不分种族;只要来此,一定有求必应。’他把珍宝分成一堆一堆
,每堆约六十个枣子堆起来这么大,来求助的人,固定每人给一堆。这些
财物尽管有不少人来拿,但还是剩下很多。
佛陀知道这位国王发如是心,可是他这样的造福,并不是真正的解脱
,因为他还是有所求──求来生福。
于是,佛陀化成一位婆罗门教的乞士来到国王面前。国王说:‘你有
什么困难尽管说,不用客气,我一定满足你的需求。’
这位乞士说:‘我知道国王喜爱布施造福,所以我要来求取财物。’
国王说:‘好,那你就拿一堆吧!’
乞士拿了一堆珍宝就走,可是只走了七步,他又回过头来把珍宝放回
原处。
国王问:‘咦!为什么又拿回来呢?’
乞士说:‘本来我想三餐温饱就可满足,但现在有这些珍宝,却还过
者如此流浪的生活,觉得欠缺了安全感,所以很希望盖一栋房子。’
国王听了觉得有理,就说:‘你可再拿一堆。’
他真的再拿一堆,走了几步又回头放回原位。
国王疑惑地再问:‘怎么啦?’
乞士回答说:‘我想如果把这些东西拿去卖了,也只够盖一间房子,
若想娶妻也还不够呀!’
国王就说:‘好吧!那你拿三堆去,这样就足够让你娶妻建屋了。’
这位婆罗门乞士于是拿了三堆珍宝,回过身便走;走了七步,又回头
把东西放在原处。国王很讶异地说:‘你这个人真是奇怪,三堆财宝难道
还不够吗?’他说:‘我算一算仍然不够,因为即使房子盖好,娶了妻,
生了子,我还得请一些奴婢来奉侍妻儿,或则把房子装璜得漂亮一点,所
以算起来仍是不够用!’
遇到这样的人,国王却也度量宽大地说:‘那你就拿七份去吧!’
乞士真的拿了七堆宝物离去,走了一段路,他又把东西原封不动地放
回去。
国王微怒道:‘你真是一个怪人,够你盖房子,娶妻,也够你请奴婢
了,这些你还嫌不足吗?这些财物可以让你享受一生啊!’
乞士叹道:‘我再怎样计算,仍觉得不够,即使什么都有了,可是儿
子长大也要娶媳;唉!人生一世确实是追求不完,也做不完呀!况且人生
无常,我宁可过著目前这种朴实自在的日子,没有精神的负担及家室之累
,可以清净地过一生,我认为目前的生活,就是我最理想逍遥自在的生活
方式。’
国王听了这位婆罗门乞士的分析,顿有所悟,他想:‘对!人生有永
无尽头的追求,我现在已经很好了,还想追求来生的福;若生生世世只追
求福报,那就永无解脱之日了。身为国王要为百姓,国事操劳,还得防范
他国侵犯,为此忧恼,像这样是真正的福吗?我应该去追求更超然自在的
福!’
佛陀已经知道国王的心态,这位婆罗门乞士于是向国王说:‘现在有
一位觉者──佛陀出现于人间,我要追求财物,倒不如去追随佛陀,因为
佛陀有取不完的轻安解脱的法财。所以,我想我还是去追求佛的真理比较
好。’他喃喃自语的边走边说,也就离开国王而去了。
国王听到了世间有位觉者,他心中一震,‘对呀!国内的人民、不是
也口耳相传地说悉达多太子已经成佛了!他是天下众生的导师,我何不去
求佛陀,请佛为我开示皈依?’于是他即刻传令准备马匹;动身到祇园精
舍去。
到了祇园精舍求见佛陀时,国王一见佛陀,觉得像是遇见故人一般,
他想‘我在那里见过他呢?’佛陀微笑地向他说:‘才没有多久的时间,
你怎么就不认得我了呢?’那时,国王见到佛陀这么慈祥的态度,于是会
意过来,赶紧五体投地,感谢佛陀启发他的智慧。
佛陀最善于观机逗教,甚至用婆罗门乞士的形态去接近国王,以种种
的方便法,三番两次地乞求财物又归还,这就是智慧的引导,这位国王终
于被度化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弃欲无贪最轻安□
~~~~~~~~~~~~~~~~~~~~~~~~~~~~~~~~~~~~~~~~~~~~~~~~~~~~~~~~~~~~~~~~
佛陀常说:‘人生求无止境’,所以说‘见好不求难’,像那位国王
,他身为一国之尊,又富甲天下,也还觉得必须再求取来生的福;而婆罗
门乞士(以喻世人)想要房子,又想娶妻;娶了妻又要奴仆,而且还要为
未来的子子孙孙设想。这个例子明显地告诉我们,人生求无止境,多辛苦
啊!
当然,‘追求’是好事;我们学佛也要‘求’精进、不过精进是为了
要解脱自我的心灵,‘求’突破人间色欲的诱惑,要真正用脱俗的精神,
追求心灵清净,而达弃欲无贪的轻安!
□□□□□□□□□□□□□□□□□□□□□□□□□□□□□□□□
□□
□人有二十难之八──被辱不瞋难□
□□
□□□□□□□□□□□□□□□□□□□□□□□□□□□□□□□□
第八,‘被辱不瞋难’。
每个人生气的时候都会说:‘这口气我忍不下!’为什么忍不下呢?
‘因为我被人欺负了,人家占我便宜’,或‘他不讲道理’。大多是这些
问题让人忍不下这口气。
‘气’由何而来?由‘贪、瞋、痴’而来。多数人都有贪、瞋、痴三
毒之念,这就是凡夫。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确是离不开这三毒,这就是人
的心病。
有了贪、瞋、痴、会使家庭中的每一分子不能相互忍让,社会也是由
于人有‘瞋’念而互相计较斗争。本来人生应该是很美好的,就是因为人
人有贪、瞋、痴等三项心理病态,所以稍被人家占了点点便宜,就忍不下
去。
佛陀之所以能成佛,就是在群体中,能忍下别人所不能忍的侮辱和攻
击,做人家所做不到的艰难之事,所以他能成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忍饥耐饿以德化怨□
~~~~~~~~~~~~~~~~~~~~~~~~~~~~~~~~~~~~~~~~~~~~~~~~~~~~~~~~~~~~~~~~
当年,佛的僧团中,有一位提婆达多比丘是佛的堂弟。他存有野心,
想要统领僧团,因此和阿阇世王勾结,二人互通计谋。阿阇世王想早日取
得王位,因此不惜用残忍的手段,把父王囚禁起来,禁供水谷,要让父王
活活饿死;提婆达多也用种种的方法要杀害佛陀。
有一天、提婆达多和阿阇世王共议一计,且传令下去、命令全城的人
一律不准供养佛僧,若有违犯,必遭重罚。因此全王舍城内无一人敢供养
佛陀及僧众。
佛的弟子虽只是日中一食,但每天也不可缺少这一餐饭。时日一久,
僧团己快无法维持生活。佛就叫目犍连、舍利弗、迦叶尊者等诸大弟子,
分别带著僧众分散到各个地方去,唯独佛和阿难及五百位僧众留在城内,
他们忍饥耐饿,佛陀想以这分忍辱,毫无抵抗的忍德来感化阿阇世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慈悲心调服狂象□
~~~~~~~~~~~~~~~~~~~~~~~~~~~~~~~~~~~~~~~~~~~~~~~~~~~~~~~~~~~~~~~~
提婆达多得知佛的大弟子们都已带著僧众离开佛陀而分散各地后,又
向阿阇世王说:‘佛的大弟子和很多僧众都已离去,现在城里只留下佛和
阿难以及五百僧众;我们可以趁著人少的机会,来消灭佛及僧众。’
提婆达多教国王明天请佛陀入官接受供养,而他自己就计划用酒灌醉
五百只大象,等佛来到半途时,把醉象放出使其狂奔,企图利用醉象去践
踏佛陀及僧众。象不但力气很大,被灌醉后更会发狂而到处攻击人畜,极
为危险。他们决定了计谋之后、阿阇世王第二天真的就依计行事,请佛来
供养。
佛陀虽明知他们的计谋,但仍然很欢喜的接受。于是和阿难率领五百
僧众向王官前进,到了半路,一群疯狂的大象冲出来;所有的民众都惊慌
走避,唯有佛,阿难和僧众都安然不动。醉象已冲到近前,佛陀却仍然安
立不动。
奇怪地,这群原本疯狂怒奔,惊天动地呼啸而来的大象,到了佛陀及
僧众跟前时,竟然都安静下来。而且,每一只大象都如五体投地般地跪下
,温顺驯服。佛陀安详的露出笑容,摸一摸大象,然后穿过象群,走入王
官。
阿阇世王看到这幕景象,心里很吃惊。他发觉佛陀不只具有调服人群
的威德,即使是狂醉的象群,他都能驯服。所以,他内心起了敬畏之意,
于是恭敬地供养佛陀。佛陀对这件人为的‘意外’不但不怨、不怒、接受
供养后,还真诚地祝福阿阇世王。这即是佛陀的忍德。
我们普通的人,受到他人一点点的欺侮,就要力争到底,而佛陀却是
‘被辱不瞋’。虽然受人侮辱,侵扰,甚至于到了让人断绝粮食,且以醉
象要来加害的地步!佛都能亳不动气;不把侮辱放在心上。由此可知佛陀
的心境已净如明镜,不起瞋恨等心念;心中常存著无量的爱心。
爱、慈悲、宽谅可以取代瞋恨之心,一个人若有爱心,慈悲宽容的心
,怎会产生瞋怒?我们若能消除瞋怒,又怎会有人我是非呢?
可能有很多人有这样的经验,在室内坐著,外面的雨声滴滴答答,虽
然没有冷风吹进来,但光听到雨声,就增加了几分寒意;这是心里的感觉。佛陀一再警惕我们──‘一切唯心造’。你是快乐,或是痛苦,都是从
心而起的感受。不管是你对待人,或别人对待你,一切的动作感受都是从
心而起。不但人是这样,其实世间一切众生都是如此。
我们必须瞭解,一切人我、事物接触时,心里的感受、心念,是如何
生起来?而欢喜,瞋恨──又要如何去压制、转化?培养快乐的心境,压
制、转化瞋怒之心念,这就是我们修行要下功夫的地方。
佛陀在‘二十难’中,说‘被辱不瞋难’,就是指:一个人在遭受侮
辱时,一点都不会发脾气,这个人才是真正的难得;人家若瞧不起我,而
我能一点都不在意,这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人。但是,世间能找到几位这样
的人物?
多数的人都会钻牛角尖,本来人家对你并没有不敬之念,也没有对不
起你的地方。如果,你自己内心一直要往坏的方面去猜疑,那就是一件非
常痛苦的事。
过去,孔子曾说,人如果有忍辱的功夫,天下就无事可争斗,世间的
圣人都这么说了,更何况是出世间的圣人──佛陀;他也教我们要学习‘
忍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柔心细不战而胜□
~~~~~~~~~~~~~~~~~~~~~~~~~~~~~~~~~~~~~~~~~~~~~~~~~~~~~~~~~~~~~~~~
周朝时代有一位专门养斗鸡的人叫做纪渻子。‘斗鸡’,顾名思义,
那种鸡是好斗成性的;两只鸡对立时,一只稍微一动,另一只就立即反应
,于是两只鸡就冲突起来,彼此攻击。有时斗得鲜血淋漓,遍体鳞伤,鸡
毛拔光了,它们还是不甘罢休,到最后通常是两败俱伤,甚至必须有一方
死亡。
周宣王很喜欢看斗鸡、这位纪渻子专门为他饲养斗鸡。有一天,有人
从外面买来一只很强壮的斗鸡,周宣王很高兴的把它交给纪渻子,过了几
天,周宣王就问道:‘几天前买回来的斗鸡,你把它训练得怎样了?可以
上场去比斗了吗?’
纪渻子说:‘还不可以,因为这只鸡血气方刚,斗志高昂,还不宜上
场。’
再过几天,周宣王又问同样的问题,纪渻子的回答仍是:‘还不能上
场,因它一看到其他鸡的影子,就会冲动,所以还不能上场。’
又过了多天,周宣王再问,这次纪渻子说:‘可以了,因为它看到其
他的斗鸡,听到它们的声音时一动也不动,它的心已不受外物所动,就像
是只木鸡一样,所以可以上场了!’
诸位听这个故事会觉得很奇怪吧!争斗不就是要血气方刚,斗志高昂
才斗得赢吗?平常人都以为是这样;但深入其中的道理后,就不认为是如
此;如纪渻子他认为这只斗鸡虽然很强壮,斗志很高昂,但如果一点风吹
草动就先主动攻击,那它必败无疑。因此,使它的斗志收敛于心,才可让
它下场争斗。
后来这只训练后的斗鸡果然一上场就稳稳的站立,即使其他的鸡到了
它的身边百般挑衅,它还是像只木鸡一样处处不动,只以眼晴注视著对方
,对方就会产生莫测高深的畏惧,自然的后退,不敢攻击,万物众生也有
这种心理战术,能不斗而胜;连禽类都讲究心理的运用,何况是人呢?
人,一定要有这分不瞋的涵养,不可动不动就心浮气躁,以为别人都
在与你做对。我们要以宽容的心去待人,不要有‘我如果不跟他斗斗看,
他还以为我很傻’的想法。有句话说‘大智若愚’,不要怕人家笑你傻,
要担心的是人家说你太聪明,太聪明就是狡猾,‘聪明’不是好听的话。
如果人家说:‘他怎么那么傻、任人家欺侮,一点也不在乎!’事实上,
如果我们能做到这样就是成功了。
近来,每次看电视新闻,就教人触目惊心。从国家最高的议事殿堂,
以至社会群众皆以暴力做诉求,用拳打脚踢来解决问题。原本可以是很美
好的人生,为何却变成互相争斗的情形?这都出于不肯忍让而起的争斗之
心啊!
前面也说过‘见好不求难’,经济富裕者还要追求更多的财富,地位
崇高者还要追求更高的权势,所以才会起这番争斗混乱的场面。我们每一
个人若能尽本分,以佛心为己心,那还会有什么争端?学佛的人,就是要
做到‘被辱不瞋’──被人侮辱而不发脾气;才是真功夫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忍’天下无难事□
~~~~~~~~~~~~~~~~~~~~~~~~~~~~~~~~~~~~~~~~~~~~~~~~~~~~~~~~~~~~~~~~
佛陀告诉我们‘被辱不瞋难’,虽说修行容易,但要修得忍辱的功夫
,确实很离,如果动不动就说:‘他对我如何的过分,如果我不反击,他
还以为我很傻’。像这样的人,常常会一败涂地,大家学佛要学习这个‘
忍’字,如呆稍有不如意就忍不下去,这一生就太难度过了。修行如果少
了‘忍’字、那任何‘行’都无法修,所以六度波罗密其中之一就是‘忍
辱’。
请大家记著、要像那只斗鸡般不轻举妄动,只是稳稳一站,自然其他
的斗鸡就不敢来侵犯。我们修行如果能修到‘内定’的心态、自然一切世
间的困难都可以解决。
学佛有生忍、法忍,好比外面的雨声滴滴沥沥,此时在大殿里头坐著
,如果没有这分生忍,大自然的气候就会让你坐不住,心里想:‘天气这
么冷,如果蒙在被窝里不是很温暖吗?为什么要在这里枯坐?’人和外在
的大自然无法彼此接纳,则‘生忍’的功夫就无法成就了,所以日常生活
中,我们无时无刻不是要在‘生忍’和‘法忍’中互相包容,人我之间的
对待更是如此。
多多体会这个‘忍’字,习得‘忍’的功夫,则得海阔天空,诸事无
难。
□□□□□□□□□□□□□□□□□□□□□□□□□□□□□□□□
□□
□人有二十难之九──有势不临难□
□□
□□□□□□□□□□□□□□□□□□□□□□□□□□□□□□□□
一阵阵的冷风,真正让人感觉到一般彻受的寒冷;几天前,听说高山
顶都已经下了雪,白茫茫的一片。在这人群聚居的平地,也感受得到那股
寒气,由其是绵绵的细雨,更增添刺骨的寒意。
所谓‘高处不胜寒’,通常山地比平地要冷,不过有很多人,偏偏一
有了假期,就往高山寒冷的地方爬。一个多月前,还在放寒假的时候,有
一群学生去登山,却在深山里迷路了。山难的事件虽然时常发生,却还有
那么多人要往高山爬,这是凡夫的迷执;本地的风光不会欣赏,总是喜欢
追求世间外在物质的境界,这就是人生的颠倒、迷执。
佛陀教育我们二十难中的第八是‘被辱不瞋难’,也就是被人瞧不起
时,能够不发脾气,这是很困难的事。而且大多数的人,多少会有种心态
──觉得别人高高在上,因此自己也不甘卑微,所以佛陀又说‘有势不临
难’。人总是要往高处爬,要追求显赫的地位;但是有了显赫的地位,而
能够不骄傲不炫耀的人,实在不多;或者是有很好的地位等著你,而你却
一点都不想去争取,这在凡夫来说,也是非常困难的事,这就是‘有势不
临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绝非名利中求□
~~~~~~~~~~~~~~~~~~~~~~~~~~~~~~~~~~~~~~~~~~~~~~~~~~~~~~~~~~~~~~~~
看看现在的杜会,每天报纸所报导的那一件不是为权势,为名利而争
的事情?执政者和民意代表的会议,那一天是和乐圆满的呢?每天看到的
尽是拉拉扯扯的镜头,互相漫骂,甚至于掀桌捣椅,跳到最神圣的发言台
去拳打胸踢,这为的是什么?就是争个‘势’啊!地位愈高,权势就愈大
,所以权势地位若摆在眼前,而要人们不去争取,那实在是很难啊!人人
都是凡夫,除非你懂得超越凡夫之地,追求贤与圣的境界,才可能自然地
看淡名利两不争。
释迦牟尼佛,本来是继承王位的太子,但他却放弃了一个国王的权势
,名位与富贵,而去追求人生的真理。人世间的富贵势力,对一个具有超
越智慧的人而言,就像是一只破草鞋一样,根本不值得去追求;要丢弃它
就好像丢弃破草鞋般的容易,不过平常人却不这样认为,所以苦患无穷。
佛陀有超越的智慧,视‘富贵如浮云’,‘势力如敝屐’,是不是只
有佛陀才能做到这样呢?也不尽然、在社会上也有很多人能做到啊!即使
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如果看得开也一样可以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凡中的伟大□
~~~~~~~~~~~~~~~~~~~~~~~~~~~~~~~~~~~~~~~~~~~~~~~~~~~~~~~~~~~~~~~~
比如我有一回上台北,就有一对很让人感动的年轻夫妇来找我。那位
太太身材瘦小,看她的穿著非常朴素,在那么冷的天气里却穿得非常的单
薄,她那条牛仔裤也不知已经洗过多少次,看来是件穿过多年的旧长裤,
她的手非常粗糙,看得出是双做粗工的手,这只粗糙的手拿著一个汽水罐
子,她用双手捧高高地呈献给我,我没有心理准备就去接,结果差点让它
掉下去,好重啊!那么小的罐子,为什么这么重;里面是什么东西呢?
她口中一直说:‘师父,我请求您收下;师父,我请求您一定要收下
好吗?’听她说话时,我一边用手把罐子打开,看到里面有个塑胶袋,里
头原来用纸包裹著九条金条和一些金币,炼子,加起来约有十条金条的重
量,每条金条五两重,十条就有五十两的重量。那天很冷而她却穿得很单
薄,衣服的质料也很普通,她虔诚的跪在地上,一直要求说:‘师父,请
您收下好吗?’我心里除了感激之外,也感到怀疑──这位年轻的女子为
何有这么多金条?又为什么全部要捐给我呢?我问她说:‘你为什么要捐
这么多金子,又怎么会有这么多东西呢?’她说:‘这是我的父亲给我的
,另外一些是去年才买的。’我又问她:‘你目前做什么工作?’她说:
‘在成衣加工厂做车布边的工作。’她先生也在同一个工厂做工,而他们
夫妻俩有一个共同的心念,就是要为慈济医院尽一分心力。只要身体健康
,做工维生,日子仍然过得去,他们觉得师父盖医院,是一项千秋百世的
志业;他们认为把这些东西捐给师父,可以发挥更大的功能。她说:那些
束西放在她身边不去用,有与没有差不多。
这是一对很平凡的夫妻,却有不平凡的共同心愿──把积蓄完全捐献
以为建院救人之用。看得出来他们的生活只是小康,是劳工家庭;然而一
双粗糙的手,竟然捧著这么多贵重的金条,这贵重的物品,无法比美她心
灵的美善,这份诚挚的心实在是非常的感人。
若说‘有势不临难’,像这对夫妻有这些东西,原本可以拿去变资,
用它来做生活的开销,穿得漂亮点,暖和些,但是她连穿得暖一点的欲望
都没有,更何况是‘依势追求’呢?因此,如有超凡的心,‘有势不临’
并不难啊!
社会上,像这样平凡的人很多,但就是欠缺了她那分超凡的心态,所
以佛陀跟我们说‘有势不临难’,又说‘一切唯心造’,只要你有心,就
能超越财势,功名的诱引。学佛的人,我们要多用心,多向他们学习,若
有争权,夺势的情形,就要更加警惕自己了。
□□□□□□□□□□□□□□□□□□□□□□□□□□□□□□□□
□□
□人有二十难之十──触事无心难□
□□
□□□□□□□□□□□□□□□□□□□□□□□□□□□□□□□□
我刚从室内走出来,看到天边透著一片微微曙光。开门进入大殿时,
电灯是关著的,里面很暗,倍增了寂静的气氛。我礼佛之后,坐下来把姿
势摆正;大众开始念佛;然后是静坐。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发现天空浮
现一条白白的银带,直觉地可以感受到天色即将黎明,于是闭上眼晴──
心静,境亦静。等到引磬声响的时候,我张开眼晴,外面已是一片光明,
时间亦在不知不觉中,分分秒秒如流水般的消逝。在天明与日落之间,我
们忙忙碌碌地过,虽然身体没有离开外在的境界,但是我们的心却很少去
注意外面的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我们并不曾去用心,只是让它
轻易地流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珍惜单纯的生活□
~~~~~~~~~~~~~~~~~~~~~~~~~~~~~~~~~~~~~~~~~~~~~~~~~~~~~~~~~~~~~~~~
佛陀告诉我们──‘触事无心难’,但是今早我却感受到:我们的日
常生活,时时都是在无心的状况下度过。那么,佛陀为何告诉我们‘触事
无心难’呢?佛陀是要启示我们,人生本来是可以在很单纯;很逍遥自在
的情况下生活。可是,凡夫无明一起,就会把最简单、轻安、逍遥的生活
复杂化,因之产生烦恼私痛苦。‘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句话人人
都会说,但是偏偏在生活中,尽和一些人与事过不去。时间分秒不停地流
逝,而我们的心却常记挂著以往的人我是非,直在那儿不停地打转,这就
是烦恼的凡夫心,所以佛陀在人生二十难中说‘触事无心难’。
许多人总是在烦恼中度日,为什么?因为以曲折之心去此较;对人事
起了分别心,比如工作上计较自已做得多,别人做得少,这是‘骄慢心’
;或者认为别人做得多,没什么了不起,自已做得少,也不觉得惭愧,这
是‘卑劣慢’,不管是骄慢或是卑劣慢的心,这些都是烦恼。
人生应该要‘随分随力’,有多少力量做多夕事。能够如此,才不会
在人我是非中触事而生烦恼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比较心即得安乐□
~~~~~~~~~~~~~~~~~~~~~~~~~~~~~~~~~~~~~~~~~~~~~~~~~~~~~~~~~~~~~~~~
在‘庄子’这本书中,有一个故事说:北海有一条身长好几里的大鱼
,活了几千年,有一大忽然刮了一阵大旋风,这条大鱼顺著旋风竟变成一
只大鹏鸟。大鹏鸟身长也有几里长;它乘风振翅一冲,便能飞腾到九千里
的高空。它要从北海飞到南海,需耍花半年的时间,在这半年的时间当中
,它不停地飞呀飞,从高空往下一望,则看到白云朵朵,如万马行空一样
;抬头看,则是一片无边无际灰茫茫的天空,除此之外一无他物,经过六
个月的飞行,它终于到达了南海。
那时,地面上有只小麻雀,看到了大鹏乌,它心想:飞得那么高,何
必呢?有那么大的身体,要到达南海还不是得不断地辛苦飞行?像我身体
小巧玲珑,飞行的时候可以轻轻松松地,只要一枝小小的枝枒,就可以做
为栖身之地;累了还可以到地面走走;如果想飞高一点,又飞不上去时,
我乾脆就降落到草地上,像这样地很逍遥啊!大鹏乌也没什么了不起呀!
这是一则故事,至于是不是真的有这只大鹏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小
麻雀和大鹏乌在比较的心;是否它真的比较逍遥自由呢?其实这只小麻雀
是因为白己的体型,力量大小,无法像大鹏鸟一飞冲天,就自我安慰地说
,自己能够在树梢上飞行,比较逍遥;又批评大鹏乌,何必多此一举飞得
那么高?这也正是酸葡萄──卑劣慢的心理在作祟呀!
事实上,大鹏鸟的身体大,两翅张开便有几里长,它若不冲向高空,
如何飞行?如何生活?而且有那么大的身体,便有极大的力气,自然能飞
得高,并不是刻意的费弄才华。然而小麻雀虽然小巧,但小巧有小巧的好
处,因此小麻雀无须和庞大的大鹏乌比较,大鹏乌也没有必要羡慕小麻雀
的逍遥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量力而为,若事过境迁就让它过去,不要
老是记挂著那些烦恼的往事。
我常常提醒周遭的人,杂念要随著时间的消逝而去;过去的事再去想
它,便是杂乱心,就是烦恼;忽略现在而寄望未来,这则是妄想心,何不
好好把握当下的这秒钟,在当下把一句话讲好,把一件事情做好!
我们走路虽然脚是踏在大地而行,但是,我们的脚底永远不会黏在大
地上,而是踏落前脚,抬起后脚,这样才能向前迈进,原本单纯的生活何
必一定要‘触事生心’把它复杂化了呢?
佛陀说:‘触事无心难’,只要我们能回归自己的本性,是难亦不难
了。不要把单纯的事复杂化;若能把复杂单纯化,生活自然轻安快乐,在
宇宙天地间,我们不是常常都‘无心’地过吗?像刚才我进来大殿时,大
家看不清楚彼此的脸,因为光线还很暗,而现在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彼此
的脸。这前后也才不过半个小时,有谁会记得自己是在那一秒钟,开始看
清了对方的睑?是不是大家都‘无心’地过?能触事无心,才能逍遥自在
啊!
□□□□□□□□□□□□□□□□□□□□□□□□□□□□□□□□
□□
□人有二十难之十一──广学博究难□
□□
□□□□□□□□□□□□□□□□□□□□□□□□□□□□□□□□
一个学道者,要能够专心地学习是很困难,能够专心,又能真正用心
去深入研究就更难了,所以说‘广学博究难’。
平常人只讲究‘广学’;想学的事物很多,但都不能持久,不能深入
;刚学会了一点皮毛,就又想换别的。一天到晚心不能精,行不能专,整
大都在玩花样,可是却没有一项真正做得像样,所以有句俗话说‘十学九
不成’,虽然学得多是‘广学’,而缺点就是少了‘博究’。
做任何事都需要耐心,专心!果真有耐心,即使是一件很艰苦的事,
也能够一路到底的学下去,能专心研究便能‘一理通,万理彻’,一种道
理精通了,其他的道理也都触类旁通;处理事情也就更能得心应手了。问
题就是因为我们无法专心,所以无法对道理了解得很透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管窥天徒白扰□
~~~~~~~~~~~~~~~~~~~~~~~~~~~~~~~~~~~~~~~~~~~~~~~~~~~~~~~~~~~~~~~~
战国时代,有一位自认为‘通今博古’的人,他常说过去的书籍、人
物、历史他都懂,可以出口成章;甚至对于当前社会的种种,他也自以为
完全了解。有一天,他心想,社会上的人都很称赞庄子,却没有人知道有
个才华过人的他,因此,他想去与庄子辩论一番。他抬头挺胸,非常贡高
我慢的,怀著自以为博学多闻的心态,到庄子的住处去。他一见到庄子,
就把自已一切所学,所知道的滔滔不绝,如水一泻千里般地高谈阔论,而
庄子只是微笑著,不发一言的听他讲,等到他把想说的话都讲完了,庄子
便以很温和而郑重的态度回答他的问题,反驳他不周到的理论。这位自以
为通古博今的人,听了之后非常吃惊;原来,他以为天下只有他最了不起
,最了解一切事理,当下他才知道,原来自已所知道的只不过是浮面,浅
显的道理,而真正有深度见解的是沈默稳重的庄子。听了庄子那精简而微
细的分析后,他心中的高傲之气,完全被折服,也才知道普天之下,原来
还有比他更了不起的人。
后来,他去找一位同修的学友,并告诉朋友这件事,又说:‘我错了
,原本以为自己的学问很渊博,懂得很高深的道理,现在我才知道,庄子
的学问才真的是“学如深渊”啊!’他的朋友笑他说:‘你呀!竟敢以自
己的学问,思想去和庄子辩论。’又说:‘庄子是一只脚踩在青天,一只
脚踏在黄泉,通天文,彻地理的人;庄子学问的高深,实在难以测度,其
实你所见识到的,就像是“以管窥天”一样,还没有看到全貌哪!’
看了这个故事,我们也来想想自己平日又学了多少呢?自以为通今博
古的人,到底又‘通’了多少?那位傲慢的人确实也学了不少,为什么不
如庄子?只因庄子是一个生活淡洎、精神快乐、逍遥自在的人,从庄子‘
逍遥游’里头可以看得出来,他的生活是那么的逍遥自在!两者之间的差
异,在于执看‘闻学’与‘闻学知行’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心’还要‘用心’□
~~~~~~~~~~~~~~~~~~~~~~~~~~~~~~~~~~~~~~~~~~~~~~~~~~~~~~~~~~~~~~~~
学佛也是一样,佛陀告诉我们要学以致用,在日常生活中,原本人人
都能过得逍遥自在,人我无碍。曾经有两位记者听我说了‘触事无心’之
后;提出一个问题,说:‘师父教人要“无心”,可是后面又叮咛一句说
“请大家多用心”,这两句话,是否互相矛盾啊?’我向他们解释道:‘
真正用心到最透彻的时候,就是无心。’我问他们:‘刚才你们跟著我到
慈济医院二期工程的工地,又跟我到三楼去参观,也到纪念堂及地下室去
,在上上下下之际,你们可曾用过心在你们的脚步上?’他们说:‘没有!’我说:‘你们到复健科去看看那些正在做复健的人,他们很用心的想
要站起来,可是多难啊!有的想要把手举起来,可是用尽了心力才能勉强
而困难的把手举高。我们平时走起路来,一点都不必费心,就能走得很轻
巧自然;事实上,我们平日一切的举动都是小时侯曾经用过心,现在才能
很自然自在的运用于生活中,这便是“用心的极至,就是无心”的说明。
健康人步履自在可以不用心,而有病必须复健的人,却需时时用心啊!’
我们的日常生活,应该可以很逍遥而无烦恼,可是为什么人人都有层
层叠叠的烦恼呢?因为,看人家的脸色也起烦恼,听人家的口气也起烦恼
;其实人家根本无意让你烦恼,而你却偏偏要把它记挂于心,产生种种烦
恼;如果常常牵挂外境,遇到这件事,认为他是冲著我而来;碰到另一件
事,也认为那是他故意要为难我,那么这个‘我’的生活就太痛苦了!
‘学’就是要学得化烦恼为智慧,化有心为用心。想到要多学只是‘
有心’而已,并非真正用心。庄子时时刻刻都在用心,所以他学得很透彻
,把所学的化为他的生活、思想、文化,而‘学’的深度,便在这里。日
常生活中,每一样都是我们该学习的目标,而且要学得很自在,也用得很
恰当自然,这就是深度。
那位称赞庄子的学者,评论他那位骄傲的朋友是‘以管窥天’,说他
的朋友看庄子,就像是拿著竹管子看天一样。他称许庄子是一脚踩在青天
,一脚踩在黄泉,不但是天下宇宙的道理他能瞭解,即使连生死的难关,
他也都知道得很透彻。庄子是如此,何况我们是学佛的人,是佛的弟子,
更应该要以超越透彻的态度去学习,不只要‘广学’、还要用心去‘博究
’。学佛的路上有很多难关,必须要能通过考验,才会有所成就。
‘广学博究难’;我们要以虔诚宽广的心去学习。人生本就森罗万象
,要集很多常识才能适应生存于人间;若所知粗浅,绝对无法和大家和谐
相处。因此,人必须学习很多事情,何况是学佛,想超越人生更上一层楼
的人更要广学博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博究勿忘广学□
~~~~~~~~~~~~~~~~~~~~~~~~~~~~~~~~~~~~~~~~~~~~~~~~~~~~~~~~~~~~~~~~
‘博究’的确是困难;不过以现在的社会情况来说,却刚好相反;因
为现代人,有很多是‘博究’但不‘广学’。现代的科学,知识很深奥,
大家在求学时,要选定自己感兴趣的科目,而且要专心攻读这个科目。譬
如说‘学医’,单是‘医学’这一科系,就有许多细目要分。例如选了外
科,就得专心研究,时常做解剖的工作,然后才能运用于人体,有了丰富
的经验,才能真正走入临床的工作。而外科又细分很多科,如一般外科,
胸腔外科,还有整形外科,脑神经外科..,单是外科就分成这么多种。
一般外科门诊,若来了一位头部受伤的人,医师可能不敢接诊,因为头部
受伤是属于脑神经外科处理的范围;虽然他们研究得很专精,但却不广泛
,所以和‘广学’正好相反。
过去的人是什么都要学,但是每一样都学得不彻底;而医生所学的知
识,则必定要一门专精。人生就是这么难于完美,普通的人,每一样都想
学,却没有一样能彻底的学好;而对于专业的人,他所学的知识很专精,
但是又隔行如隔山,这实在也是一种缺憾。
至于信仰这方面,有些人学佛,一开始就分宗别派,有人说:‘我要
学的是净土宗。’有的说:‘我选择禅宗或者我选择密宗。’念佛修净土
法门的人,有些只把一句佛号念到底,而不愿意再去研究法义,因为他认
为文字是多余的,并且认为只要一心念佛就行了,何必打坐。而禅宗的学
人,有些则认为学禅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打坐就可以脱胎换骨,
以为打坐入定的境界就能超凡入圣。甚至诵持,礼拜,也都各有偏执。大
家都学得专,但是却没有更进一步去体会全盘的真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仰虽异爱心皆同□
~~~~~~~~~~~~~~~~~~~~~~~~~~~~~~~~~~~~~~~~~~~~~~~~~~~~~~~~~~~~~~~~
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在一起时,难免有彼此知见的差异。佛教徒会排斥
佛教以外的宗教信仰者;认为佛陀的圣教超越一切,佛陀的智慧是涵盖宇
宙大地的大智慧。而其他的宗教也会排斥佛教,以及其他与自己信仰不同
的宗教。像天主教、基督教,他们认为信仰上帝的人一定会得救,不信的
人会堕地狱,所以因知见的差异,常会引起纷争。
常常有人问我:‘法师,佛教和其他宗教有什么不一样时?’我
都这么回答:‘只要是正确的宗教,其目标都是一样的,就是“爱”;天
主、耶稣,都以博爱的精神来爱世人;佛教讲慈悲,所谓蠢动含灵都是佛
陀所爱的对象。所以,只是名称不同,研究的经典依据不同,至于最终的
目标应该是一样,可以说是殊途同归。宗教应该像大海,所有的小溪,河
流都能归流于大海,宗教的精神应该是这样!所以我们要广学。若只知自
己的宗教,又强调偏执,那就不是好的宗教家。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他不喜欢谈怪异,凭势仗力的事,也不谈
扰乱人心的话。世间的圣人都已如此,何况是要超越世间的宗教,学佛者
应该要‘广学’,而且也希望能‘博究’,才能知己知彼──就像知道自
己的脾气,也要知道别人的脾气,不能说:‘我的脾气本来就这样嘛!’
要人家都来顺著你,那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先去了解别人的性情:‘当他
生气的时候,我就少说两句,等他气消了,我再和他评理。’若是这样,
那什么事都会很圆满,也才是‘广学博究’的心态啊!
希望人人学习时,要打开心门,瞭解自己,也瞭解别人!
□□□□□□□□□□□□□□□□□□□□□□□□□□□□□□□□
□□
□人有二十难之十二──除灭我慢难□
□□
□□□□□□□□□□□□□□□□□□□□□□□□□□□□□□□□
佛陀告诉我们,人要有深度及包容的心非常难,而学佛就是要学这分
‘深广心’。深广的心,要从何练起?在精舍听著从远处传来的佛号声,
可以想像出朝山者三步一拜的身心形态;这分虔诚的信念,像一股清流,
可以洗涤、渗透我们极为烦杂、浮动的心,使它安定下来。修行就是为了
调心,使浮动的心变为澄清、稳重的心,要拥有这分深广心,就必须先去
除‘我慢’。
前面己说到,一个学者要做到‘广学博究’的确非常难,这表示我们
的心不够开阔;况且即使心量宽阔,也很难做到广学博究,因为每一个人
都有浮动的心念,要很专心的做好一件事,实在是不容易。
佛陀又说:‘除灭我慢难’,人们的心态通常都是贯高我慢,很少有
愿意低声下气的人。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以平常心去对待每一个
人,就能时时轻柔温和。如此,这个社会及每一个家庭,必然变得祥和而
美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净则国土净□
~~~~~~~~~~~~~~~~~~~~~~~~~~~~~~~~~~~~~~~~~~~~~~~~~~~~~~~~~~~~~~~~
看看最近的社会,总让人有股动荡不安的感觉,为什么会动荡不安呢?因为心思无法安定下来,人家喊的时候,就盲目的跟著喊;于是我们所
目睹的形势是一个比一个要强硬,喊口号的声音,也是一个比一个大声,
所以,看起来让人觉得非常复杂和不安定,教人对这个社会有惶惶不安之
感。
但回过头来,听听外面朝山者的念佛声,他们那么多人的声音,听在
我们的耳根,让人觉得非常轻柔,像是一股清流,可以洗涤人们心灵的热
恼;再看他们朝山的动作,是那么的整齐划一,同样是人群,但是和电视
上所看到的混乱画面,差别多大啊!在慈济周围所见的形态和外面的一比
,好像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同样的社会,为什么生活态度会差别这么大呢?因为那群叫喊,争斗的人,抱的是瞋嫉我慢的心态;而在这里朝山礼拜
,走入慈济世界的人,所抱持的是慈爱、宽大、深广的心态。
慈济人都在为代代的子孙,建立一个美好的世界;至少也为自己的精
神,思想而努力地自我净化,将自已心灵的天地照顾得完美净明。所以让
人家看起来,是这么宁静安祥,是真、是善、是美的呈现。他们虔诚念佛
,礼拜的心灵境界,就是最美的‘即心是净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骄慢是必除的杂草□
~~~~~~~~~~~~~~~~~~~~~~~~~~~~~~~~~~~~~~~~~~~~~~~~~~~~~~~~~~~~~~~~
昨天,有一群作家来访,他们说:‘现在的社会中,要找甘于平凡,
平常的人,已经很离了,因为现代人一个比一个能干“刁蛮”,所以现在
的社会因功利竞争而变得愈来愈紊乱。’有一位作家说:‘某一天,一位
朋友来找我,聊天时,朋友告诉我说:“希望我的女儿,将来找个身体健
康,心理也健康的结婚对象,那我就很满意了。我不希望她去找个很能干
,很伟大的对象。”’我说:‘身体健康就是福,心理健康、思想平和就
能安稳,能够过著健康,安稳的生活,便是最幸福的人生。’
但是凡夫偏偏都有贵高我慢心,所以,佛陀在人生二十难中,第十二
难便说:‘除灭我慢难’;而要能广学博究又无骄慢心,那就更难了,这
两者都能做到,才是真正超越人生境界的贤人;若是有贡高心,即使再能
干、也是凡夫而已。
就像一块稻田,纵然土质肥沃,可是地面若长满杂草,那就无法让秧
苗生长得好。种田的人,在施肥之前;必定要先除草,杂草去除,稻穗才
会结得饱满,要不然光施肥而不除草,有一天秧苗会被杂草所掩盖。一个
人不管多能干,学问知识再渊博,如果有了贡高我慢心,再好的学识,也
会被这种坏习气所毁掉。
我们学佛要好好的去除贡高我慢心,必须像外面的朝山者‘心口合一
’,让心灵流过一股清泉。正如寺院里每大清晨上早课,每一个人的心境
都非常的清净,将我慢,杂念心去除,以全部心力追求佛法。如果日常生
活中,我们都能常抱持这种心念,只要我们立志改过,培养宽爱宏慈心量
,我想佛陀虽然说‘除灭我慢难’,其实是难亦非难啊!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好好自我警惕,反省自己是否有瞋、嫉、贡
高、我慢的行为?讲话是否太大声?是否自以为高人一等?如果有这些心
态、行为、则耍赶紧把它降伏下来,能够如此,就会像那一畦已经除过草
、施过肥的田地一样,必能收获丰硕的稻穗。
□□□□□□□□□□□□□□□□□□□□□□□□□□□□□□□□
□□
□人有二十难之十三──不轻未学难□
□□
□□□□□□□□□□□□□□□□□□□□□□□□□□□□□□□□
人通常都自命不凡,也因为自以为是不平凡,所以常会轻视他人,佛
陀说:‘能够不轻视未学的人很难’,因为凡俗之人稍有名气,则或多或
少都有贡高骄傲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命不凡造成社会不安□
~~~~~~~~~~~~~~~~~~~~~~~~~~~~~~~~~~~~~~~~~~~~~~~~~~~~~~~~~~~~~~~~
看看现在的社会情势,使人多么不安!因为社会有大多自认不凡的人
,他们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因而引起一些同样不肯屈服认输的反对者出来
抗争,所以叫喊示威的声音就越叫越大了,结果让人觉得杜会充斥一股暴
戾之气,人心也跟著烦躁不安。接著两来的就是拳打脚踢,如电视画面上
看到的议场暴力,这种情形,难怪很多人对台湾产生担忧之心!
社会不安定的原因就是──自以为不凡的心态在作祟,大家充满了自
大我慢之念。其实,现在的社会倒是很需要平凡的人,大家若自认平凡,
自然声色就会柔和,会互相谦虚礼让,彼此尊重,如此社会不就平和安祥
了吗?对!社会就是需要人人抱持平常心;平凡,才能身心安稳;平凡,
才会自在快乐;平凡,我们才会彼此互相敬重。如果我们能互相敬重,心
态自能安定,生活的环境品质就能提高,人生所要追求的该是这种互敬礼
让的生活,这才是美丽安和的人生!
但是,我慢心实在很难去除,每一个人要将几十年的习气去除,必定
要下一番功夫。所以佛陀才说;‘除灭我慢难’,正因为难,所以要下一
番苦功夫,若是不难,那就不需要费心了。佛陀非常慈悲,总是希望弟子
把人生之难化为不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学并不表示学不会□
~~~~~~~~~~~~~~~~~~~~~~~~~~~~~~~~~~~~~~~~~~~~~~~~~~~~~~~~~~~~~~~~
其次,佛陀谈到‘不轻未学难’。很多人不只我慢,还时常会轻慢他
人,自以为比别人能干,学问也比别人好,而主管却让他做那么卑微的小
事,于是他的心常常不能干衡;而且此种习气还根深蒂固,若看到别人能
力稍差,自然容易起轻慢之心;自以为博学多闻的人,要他不轻视未学之
人,确实很难。其实世间没有天生就是博学者,博学也需要靠时间的累积
及环境的培养;未学的人,并不表示他永远都学不会,只是还未开始学习
罢了,因此,我们要常常抱著敬重他人的心,不可轻视未学的人。
佛陀说世间有四项不可轻视的事··
第一:火苗虽小,不能轻视。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
第二:王子虽小,不能轻视。过去是君主世袭的社会,王子虽小,将
来长大也会继承王位,统领天下臣民,所以不能轻视。
第三:龙子虽小,不可轻视。过去的人,都认为四季能够风调雨顺,
都是靠海龙王的恩赐,下雨或是晴天,都执掌在龙王之手,这是前人的思
想观念。人,生活于大地间,须靠五谷滋养生命,若风雨不调,五谷便欠
收,人民就要挨饿。所以,以前的人对海龙王总是怀有极为敬畏的心态。
而龙子虽小,总有一天也会呼风唤雨啊!
第四:沙门虽小,不可轻视,从小就出家的人,虽然现在还年少、但
是随著年纪的增长,他渐渐用心去体会佛法,日渐增长佛法的智识,将来
地能于大众中说法度众生,是未来的天人师,所以出家人虽然年幼、但也
不可以轻视。
由此可见,佛陀的教育,是要我们时时存有一份尊重他人的心。世间
有很多微细的人事物,我们都不能有所轻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帝也不敢轻视牧童□
~~~~~~~~~~~~~~~~~~~~~~~~~~~~~~~~~~~~~~~~~~~~~~~~~~~~~~~~~~~~~~~~
古时候,黄帝有一次到具茨山去见大隗。他带了六位同伴向目的地去
,可是在半途中迷路了。正当不知何去何从之际,巧遇一位放牛的牧童,
黄帝赶紧趋前问道:‘具茨山要往那个方向走,你知道吗?’牧童说:‘
知道呀!’于是就指点他们路途方向,黄帝又问:‘你知道大隗住那里吗?’他说:‘知道啊!’黄帝吃了一惊,便又随口问他说:‘看你年纪这
么小,但是好像什么事你都知道得不少啊?’接著又问道:‘你知道如何
治国平天下吗?’他说:‘知道,就像我放牧的方法一样。只要把牛的野
性去除了,那一切就平定了呀!治天下不也是一样吗?’黄帝听了非常的
佩服,真是后生可畏,这小孩真是不可轻视呀!原以为他年幼可能什么都
不懂,没想到这小孩从日常生活学来的道理,就能理解平天下,统治人群
的方法,所以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人对事,都不可轻视。
佛陀说:‘不轻未学难’。每一个人的潜意识,都有轻视他人的心态
,所以,能够完全做到不轻视他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我们既然学佛
,不但不能以此为难,还要好好尊重别人,好好地调服自己,见到人就要
有尊重之心,不只对老人要敬重,就是年幼的孩子也不能轻视,因为他们
将来会成为国家社会的栋梁。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若能时时刻刻存著这
分敬重之心,则‘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
□□
□人有二十难之十四──心行平等难□
□□
□□□□□□□□□□□□□□□□□□□□□□□□□□□□□□□□
前面谈过“不轻未学难”。对人一定要平等,而且要尊重别人,如果
有了贡高我慢,时常都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别人能干,那就大错了。但
是若因某些工作自己学不会时,就认为“能干是你的事,学不会是我的事
,你不用看不起我,我也不必看的起你”,这是“卑劣慢”,同样也是不
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聪明不等于有智慧□
~~~~~~~~~~~~~~~~~~~~~~~~~~~~~~~~~~~~~~~~~~~~~~~~~~~~~~~~~~~~~~~~
学佛者要学会时时尊重别人,纵然自己才高八斗,也不可以轻视无学
识的人。俗话说“行行出状元”,不一定是懂的很多理论的人,才能发挥
良好的人生功能。若懂理论却不懂事相,那也是无济于事呀!有些人不识
字;什么长篇大论的道理他不懂,但是他知道要如何做人、如何努力做事
;知道如何做人,他就是好人,懂得如何做事,那就是好事。没有做错事
也没做坏人,这样的人生就是美好──没有错误的人生。
现在的社会有很多智慧型的犯最者,他们懂的很多理论,很会钻法律
的漏洞,因此,他们犯的都是伤天害理、惊天动地的错误。所以,我们不
要自以为很聪明而去轻视别人愚钝。聪明的人往往会漠视人与人之间的情
谊。在世间不光是要“不轻未学”,而且千万不要有“慢心”──能干者
切计自我贡高,而能力差者也不可有卑劣慢,因两者都容易漠视人与人之
间的感情。
学佛者先要学会觉有情,觉悟世间的事、理,而且必须事理圆融,这
叫做觉悟。若能事理圆融,就能广结善缘。若是只懂得的教理,而不能和
别人和睦相处,不得“人和”,这就不是真正的觉悟。真有智慧的人会扩
大心胸、容纳一切人与事物!所以说,能够器量宽宏,就是福慧双具。
“器量宽宏”就是度量宽大可以容纳很多人,好的会欣赏,坏的也会
容忍;人人在我的心目中,都被包容无遗。就像天覆盖万物,地承载万物
一样,要有天地般宽阔的心胸,才不会有贡高、卑劣慢的心态,这就是出
于内心的福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疏平等难对待□
~~~~~~~~~~~~~~~~~~~~~~~~~~~~~~~~~~~~~~~~~~~~~~~~~~~~~~~~~~~~~~~~
另外,还应努力的是“心行平等”,佛陀说:“心行平等难”,凡夫
的心行若要保持平等确实不易。佛陀说,是凡夫,心就难于平等。但是我
们甘于做凡夫吗?人人都希望超凡入圣,要不然我们学佛所为何来?学佛
就是要学得心如天地,任何微细的物品,都不会被排斥;再大的物品,大
地还是稳稳重重地承载著。我们的心地要像天地乾坤一样,不可排斥任何
微细之物,也不可拒载重物。总之,心量要宽大,不管是富有、智慧或者
贫困、愚钝的人,我们都以平等心对待他们,尊重爱护他们,这就是“心
行平等”。
但是,佛陀说“心行平等难”,可见凡夫的习气很重。现在很多人提
倡爱心,可是要人不起烦恼,使人的心行完全平等,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
事。一般人都有自己特别喜爱的人,关心自己所关爱的人,在社会上这种
情形是很常见的。孔夫子也有自己特别偏爱的弟子,他最偏爱的人是颜渊。孔子是为圣人,为什么他也有“最爱”呢?因为颜回听孔子的教诲可以
闻一知十,子贡曾说:“我是闻一知一,但是颜回却是闻一知十。”所以
,孔子对于他的弟子也有高低之分,分别的标准是依照他们能够接受多少
教诲而定,这就是“分别”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无缘、有怨者祝福□
~~~~~~~~~~~~~~~~~~~~~~~~~~~~~~~~~~~~~~~~~~~~~~~~~~~~~~~~~~~~~~~~
佛陀告诉我们,人要做到完全平等待人的程度,实在是很难;连孔夫
子都难以做到了,更何况是凡夫的我们。甚至,佛陀对他的弟子也有亲疏
之感,如对阿难就觉得很亲近,因为佛陀的生活起居都事由阿难来服侍,
所以,他对阿难倍觉亲切,而对提婆达多,他也会有无可奈何之感。阿难
非常体贴佛陀,佛陀的举止行动,对阿难而言都是最重要的引导指标,而
提婆达多则是处处想要陷害佛陀。然而佛陀对提婆达多的迫害毫无怨嫌,
并加以包容,我们读“法华经提婆达多授记品”可知,提婆达多将来成佛
得时间比其他弟子还要长,尽管佛陀能以平等心,以德报怨,但是在生活
当中,他也经常觉得无可奈何。看看佛陀,他也有这种难题,更何况我们
现代的凡夫呢!
不过我们要学习佛陀的包容,以德报怨,即使很恶劣的弟子,佛也帮
他授记祝福!对于无缘、有怨的人,我们要默默的为他祝福,祝福他将来
得大福德,若能如此则叫做“心行平等”。因为世间本就无法很平整,看
看大地,若是万事万物都平平整整,那就不是人间了。有高山深海、物质
也有大有小,外面的建筑物高低不齐,连庭院清脆的草木也是高矮不一呀!这和人心一样,人的心地也有高低、软硬,不过,既然要学佛,就要尽
量自我警惕,把自己的念调整好,对人只有关爱而没有怨恨之念。虽然对
某些人觉得无可奈何,但是,也要本著宽宏雅量以对,不可有怨憎之心,
不要说:“我怨恨你。”这样的话。我们对一个人抱著“无可奈何”的心
态,是还要教导对方的心量,若是恨他、怨他,就会结下更深的不善缘,
今生、来世、无数生的恶因,就会连连绵绵地结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养无分别心□
~~~~~~~~~~~~~~~~~~~~~~~~~~~~~~~~~~~~~~~~~~~~~~~~~~~~~~~~~~~~~~~~
春天的气候多变化,昨天是风和日丽的天气,而今天却是风雨绵绵,
前后不过二十四个小时,但天气的转变竟然这么大,这是自然界的变化,
人心也是如此。对于人的心,佛陀常常要告诉我们──要心静如水,但是
水面也难免会起波浪!
佛陀说:“心行平等难”。要每个人看到外面的境界时,心念都完全
平等,这确实是很困难,譬如昨天的天气和今天天气,明明是不一样,若
应要说成一样,的确很难。外面明明是有鸡啼鸟鸣的声音,若要说成寂静
无声,这也是难呀!其实,外面的境界在变动时,我们的心自然就会随境
而转动,这是很正常的。冷、热、风、雨,随著外境而改变,我们的身心
也都会起分别作用;但是佛陀说,要没有“分别心”。
如何才叫做无分别心?近来有很多人热衷于修行,有人喜欢跑道场,
他们认为修禅念佛,才能达到修行的超越境界,甚至认为自己所修行的法
门才是真正究竟的,才是佛的教法真传。而慈济的委员都很认真地做慈善
的工作,不畏辛苦、尽分尽力地去募捐、救济,有人就会批评道:“你们
懂多少佛法?你们只是修福而没有修慧!”像这样就是起了分别心。假使
我们的委员也和他们唇舌相争,说:“我们做的就贫就是修福,教富就是
修慧呀!像“你们只顾自了,那是有慧无福,有什么用呢?”若是如此的
针锋相对,也是叫做分别心。
我们要知道,佛的教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这是为了普应社会大众的需
要,修行人是要顺应环境而不随他转。我们有这个因缘生于人间,得闻佛
法,又能造福人群,因此要懂得惜福惜缘。有这群发心的菩萨行者,我们
尤其要好好珍惜,借重大家的因缘和力量,来成就菩萨的志业。大家和志
同道合的人,要互相珍惜缘份,努力地造福人群。若没有这分因缘,也没
有相同的志愿,就要不起分别而和他人争执或勉强他人,这就是“无分别
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施受贫富皆平等□
~~~~~~~~~~~~~~~~~~~~~~~~~~~~~~~~~~~~~~~~~~~~~~~~~~~~~~~~~~~~~~~~
佛陀在世时,不断地鞭策弟子,比如说“行布施时,要以平等心布施
;受施者,也应以平常心受施”。当时印度人的生活水准贫富差距极大,
有的人非常贫困,有的却极为富有,现在的印度仍是如此。你们若去印度
观光、朝圣,就会看到许多流浪街头、衣衫褴褛的人,这样饥饿贫困的人
,到目前仍是存在,而富有的人,却能用金银玉器来装饰他们的华厦,自
古至今,印度的生活还是没有改变。
当时,佛陀和僧众接受国王、大臣们所供养的佳肴美味时,是抱著平
常心接受。只要肚子填饱,他就欢喜感恩地为他们说法,从不多求。那时
也有极贫困的人,像贫婆,她身无一物,但是很想供养佛陀,看到大家以
油灯庄严佛说法的道场,于是她剪掉自己的头发换来一盏油灯,佛陀对他
也是无限的赞叹。因此,受供养的人,不管有钱人布施的物品有多好,没
有钱的人以何种心意供养,都应以同样的心──感激与感恩来回报,这是
受施者应有的“心行平等”。
布施的人,像有钱人以金缕衣诚恳的供养佛陀,而从贫婆身上的旧衣
撕下一块布,也是尽她所有,以最虔诚的心来供养佛陀。两位布施者都以
虔诚的心,尽心尽力供养,这也是“心行平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供佛与施贫功德相等□
~~~~~~~~~~~~~~~~~~~~~~~~~~~~~~~~~~~~~~~~~~~~~~~~~~~~~~~~~~~~~~~~
过去,弥勒菩萨供养难胜佛之后,又布施一位乞儿,然后把剩余的东
西给狗吃,那时难胜佛看到了,就非常欢喜的赞叹弥勒菩萨说:“供佛和
布施乞儿与狗,功德平等。”因为他供佛时,是以恭敬心供养,布施乞儿
是抱著怜悯心、爱心,而布施小狗时是以施舍、无所求的心来布施,所以
,难胜佛说,布施狗的功德和供养佛的功德平等。但是一般人都说:“我
们布施给修行得道的人,功德比较大!”其实,要看布施的人,是以何种
心来布施,最殊胜的布施是不计代价的付出而不求回报!虽然供佛的功德
很大,但是若有求功德的心态,就不是心行平等的供养。
记得很多年前,道源老法师仍健在时,因为有很多慈济委员很热心,
就有人请教他一个问题,说:“我听说慈济的人只修福,没有修慧,您认
为呢?”道源老和尚说:“布施给贫困的人,和供养法师功德平等,甚至
布施贫困的人,功德比供养法师还大,是福慧双具!”这是道源老法师回
答信徒的话。
有的人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布施给贫困的乞儿,比供养法师的功德还
大?道源老法师说:“因为你供养法师,是抱著有所求的心,而布施贫人
乞者是无所求的,只因有这份诚恳的爱心,由慈悲而生智慧及无所求的平
等心,所以功德很大。”由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是“心行平等”。人在多数时候都有分别心,若能尽力而无所求,不起分别,才是真正修
行的正确心态,也才是佛陀教育我们的“心行平等”。
□□□□□□□□□□□□□□□□□□□□□□□□□□□□□□□□
□□
□人有二十难之十五──不说是非难□
□□
□□□□□□□□□□□□□□□□□□□□□□□□□□□□□□□□
清早的气氛让人觉得精神清爽,小鸟的叫声让人越发感受到大地的静
谧,但一阵火车经过的隆隆之声,却破坏了这宁静自然的气氛。“声”是
我们日常生活中必然会接触的境界,如自然界的微风细雨、鸟叫虫鸣的声
音,它是优美的;而人为得机械噪音,和人们开口动舌的杂音,则是人为
的音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养在言行举止间□
~~~~~~~~~~~~~~~~~~~~~~~~~~~~~~~~~~~~~~~~~~~~~~~~~~~~~~~~~~~~~~~~
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二种表达彼此感受的方式,那就是“声”和“色”,“声”是指言语声音,“色”是表现于外的举动形态。言行举止能人
起欢喜心,就表示这个人修养好;相反的,若让人不高兴,则表示这个人
的修养还不够好。
以谈话而言,我们要把音量控制得宜,以彼此的距离,来衡量音量的
大小,通常以让对方正好听的清楚为最恰当,若声音太小,使听者无法听
清楚,这是不尊重;如果彼此相距不远,可是你说话的声音太大,不只是
无礼,也回吵到别人,这就是没有修养。想想,连讲话的音量控制,都有
这么多学问,何况还有其他的动作习气要改呀!
人们习惯上常随著自己的好恶之心待人,若对某人有好感便赞叹他,
即使他有缺点也会帮著掩护,只说好的一面;若对某人没有好感,那么即
使他有很好的才干,也会被埋没,若是他有一点点缺失,就紧抓住这个机
会来毁谤他。这就是我们的口业,随著喜欢或厌嫌所表现在外的言谈。口
舌是传达人们思想心念的关卡,而一般人的开口动舌,都是在讨论是非,
不可不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理非语言能说尽□
~~~~~~~~~~~~~~~~~~~~~~~~~~~~~~~~~~~~~~~~~~~~~~~~~~~~~~~~~~~~~~~~
释迦牟尼佛说“不说是非难”,凡夫不谈是便说非,要人们不说是非
实在是很难!佛陀又说“大道无言说”──真正的道理也是无法用言语来
诠释啊!就如我平时讲给大众听的道理,是不是最正确的呢?若想想这句
话──“大道无言说”那么我平时讲的也不是最究竟的呀!不过话又说回
来,我们有很多事情还是要用语言来表达,如果没有语言的沟通,如何传
达彼此的感情的?修行就是要修道言谈之间能使每个人“气能和”、“心
能定”达到这样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学道。
泰清不惜路远迢遥来访问,所得回答却是“不知”,因此他很失望。
后来又有人向他推介“无为”这个人,他也以同样的问题请问无为:“天
之大道,你是否瞭解?”无为很快的回答说:“知道呀!可贵可贱,可大
可小谓之道。”这几句话,他仍觉得不怎么满意。
于是,他有再去找一位叫“无始”的人,泰清告诉无始自己的访到过
程,又问无始说,“他们一个说‘不知’,一个说‘知’,到底那一个对
呢?”无始回答说:“知与不知,知是浅显的道,不知才是深远的的道。
因为真正的道不是用言语所能宣说的,天地宇宙的真理,能说的只是其中
的一点点范围而已,实在无法说尽天下的至理。”
由此可见,有道者对听和说并不刻意去表现,他无所求,因为并不是
光靠音声与研究能道断(尽)一切。平时讲话若无法传达很透彻的道理,
不如不讲的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理非语言能说尽□
~~~~~~~~~~~~~~~~~~~~~~~~~~~~~~~~~~~~~~~~~~~~~~~~~~~~~~~~~~~~~~~~
人与人之间的言谈交流,必定要格外小心,注意自己对人是否有平等
心,如果心有所篇,那么,好的将被说成坏的,坏的也会被说成好的,这
种偏见之言,会导致别人对被批评的人产生误解。所以,我们对人的看法
要很公平,不可随著自己的好恶来议论。
另外,如果是自己所不知的,偏要说知道,那就是不量己智,这样不
但会让人嘲笑,而且常会说错话。日常生活中,最好要多用心,不要以为
开动口舌很简单,心想:“我又没骂人,随便说说有什么关系呢?”有关
系,因为道在口中呀!
佛陀在“二十难”中说:“不说是非难”而我们要在此“难”中,把
它转为“不难”,像刚才所说的,有时候要说也不对,不说也不对,那要
如何呢?这就要多用心了!
□□□□□□□□□□□□□□□□□□□□□□□□□□□□□□□□
□□
□人有二十难之十六──会善知识难□
□□
□□□□□□□□□□□□□□□□□□□□□□□□□□□□□□□□
人生的是是非非,永远存在日常生活中,所以说:“不说是非难。”
我们学佛若能拨开成见,则万事万物无不是佛法,古德云:“大道无
言说”,所谓“言语道断”,是说:“道”绝对不是用语言所能表达的;
但是只要我们用很单纯的心、很纯真的意去行动,则无一不是佛法。
佛陀曾说“会善知识”难,离是非恶友的确很难,然而要和善知识相
会更加困难。什么叫“善知识”?就是能启发你的良知智慧的人。在你陷
于恼之际,他可以开导你,解除你的心结,能使你从凡夫黑暗的一面,转
向人光明的境界。世间有多少善知识?能劝导化解、圆融人我是非,以降
服我们的烦恼,能把我们的成见分析清楚的善知识到底有多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见不除则善言变恶意□
~~~~~~~~~~~~~~~~~~~~~~~~~~~~~~~~~~~~~~~~~~~~~~~~~~~~~~~~~~~~~~~~
向外寻求善知识确实非常困难,设若找到这么一位善知识,而自己的
心无法断除成见,那么即使再好的人在面前,我们还是无法吸收他的知识
与教化,所以说“成见若迷茫,则法界善知识难逢”
人人若能将成见去除,则善知识所说的话,就能解除人我是非的烦恼。修行就是要保持天真的本性。如有“妄念”就是不真实、有迷情;有些
人说话的用意很好,而听者若用妄见的是非心、烦恼心去承受,那么明明
他是一片善心,以爱心给予教导,但是我们却扭曲了他的一片好意,以是
为非。我们常常会如此,虽然别人说的是真话,但是听的人还是会起疑心
,心想他对我有偏见。或者是看到他人在交谈时,就以为他们是在谈论我
的是非,在毁谤我、中伤我。这就是自我产生的是非心,也就是妄见与痴
迷情结,若不能去除妄见,那么再好的佛法呈现在我们面前也都无法接受
了。所以说,要以天真的本性来面对人间世事,若能如此,即使是鸟叫鸡
啼...一切都是佛法,这些声音也都能启发人心于纯真无邪,因此也都
是佛法呀!
在日本有则故事,是小学教材,用来教育心灵单纯的小孩,故事如下
──
有位猎人拿枪要打树上的小鸟,有一只蚂蚁,正好在此时咬了他一口
,让猎人在拿枪瞄准时动了一下,因此小鸟得救了!为什么会如此呢?原
来是那之小鸟曾经看过一群蚂蚁,在水里拼命挣扎,正当无路可逃时,这
只小鸟咬了一片叶子丢到水里,让水中的蚂蚁全都得救了!所以当猎人要
打小鸟时,蚂蚁也赶来救他。他们以这种方式来教育幼小天真的孩子,让
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拥有“种如是因、得如是果”的观念,这也是为了要保
持人性的天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众生皆可为善知识□
~~~~~~~~~~~~~~~~~~~~~~~~~~~~~~~~~~~~~~~~~~~~~~~~~~~~~~~~~~~~~~~~
中国也有一则故事──
在晋朝时代,北方有一位十一、二岁的小孩叫毛宝,他家境很贫困。
中国大陆的北方,冬天会下雪,气温很低。有一天,毛宝到溪边看人家捕
鱼,鱼网收回来时,里头有一些鱼,以及非常可爱的一只小白龟,渔夫抓
起小白龟惊喜的说:“太好了!难得有白色的龟,瞧他白的发亮,一定很
值钱!”
有人要买他煮来吃,也有人想买他去展览赚钱。于是小孩子对小白龟
生起了一分怜悯心,便请求渔夫把他放了。可是渔夫认为难得抓得到这么
珍贵的白龟,无论如何,就是不愿把他放生。小孩注视著白龟,而小白龟
也抬头望著小孩,眼里充满求救的神情,小孩心里起了无限怜悯,于是就
把身上的外衣脱下,双手捧著高举过头,并且两膝跪地,真诚流露的拜托
渔夫放走小白龟,而他愿意以衣服来抵偿。渔夫看见小孩子这么有善心,
非常感动。尤其在冰天雪地中,他竟把身上唯一比较厚的衣服脱下,这份
赤诚的真情令渔夫佩服。但渔夫却不愿意有任何损失,便把小孩的衣服拿
走,才将白龟给小孩,说:“这只白龟不只是这件衣服的价值,但是你的
赤诚感动了我,所以只好跟你换了。”
小白龟得救了,毛宝很高兴的把他抱在怀里说:“你得救了!虽然我
受寒风透骨的苦,但幸运的换取你的性命,这也是值得呀!”他们像是极
为要好的朋友,小白龟似乎听懂小孩的话,感激的泪流了,并向小孩点点
头,于是小孩很小心的把他抱到江边放生。
二十年后,这位小孩已经出人头地,在朝廷官拜将军,经常在战场上
得大功勋,有一次他和另外一位将军一起带了万余兵马出征。但对方的兵
力很强,把他们团团围住,在九死一生之际,他带著幸存的兵卒突破包围
,逃到了扬子江,那时候有追兵,前面是大将,所有的船,他都让士卒们
先搭了,最后环顾四面,连艘小船都没有了,而后面的追兵已到,他在情
急之下,纵身一跃,跳到江中。
他在湍急的波浪中挣扎,正当危急万分时,有个东西从水下把他托起
来。他不支的昏倒了,等到他醒来的时候,看见身旁是白茫茫的雪,而自
己正躺在一只很大的白龟背上。他恍然大悟的认出了这只龟,就是二十年
前他所就的那之小白龟。他如同二十年前一样,流著感恩、报恩的眼泪抬
头看著他。这真是不可思议呀!
他上了岸之后,大白龟依依不舍地离开,往河里去了,它不断地向前
游去,但是仍然一在地回头看他,向他点点头,似乎因回报了他的恩德而
深感安慰。
被救的人非常感激,也深深觉得人与动物之间,感情竟能如此相契,
为何同类的人与人之间,要彼此侵扰杀害呢?他万分地感叹,人和动物都
可以有相亲相爱的感情,为什么人们不能彼此敬爱?他由此看开了人生,
于是舍官隐居修行。
佛陀说:“会善知识难”,为什么难?因为很多人喜欢谈是非,以是
非之心待人,常常对人品头论足。有了妄念成见,就有分别心,因此喜欢
这个人,却不喜欢那个人。喜欢这个人就想占有,若人对自己喜欢的人友
好,他就产生醋意瞋心,会产生这样的是非分别,即是来自妄情偏爱。
有些人自己心中充满是非,但却不知自我反省,若有人教导他,他却
偏偏要说别人是在讽刺他。以是非之心来分别人事感情,如此在社会上怎
能遇得善知识?
刚才那两则故事是以纯真的心来看一切事物,所以能和物类有融合的
感情,而很多人却以妄念成见相待,因此和人相处时,也就免不了会彼此
斗争伤害。
我们修行必定要回归纯真的本性,什么样的的人都是好人,我们要以
宽阔的心胸,来迎接所有的人,应缩小自己,去佐护他人,如能做到这样
,那即使是小孩的一句善言,也能教育我们,就连一个精神恍惚的人,所
表现的行为,也都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如此,世间的一切万物形态,
一切声音那一个不是我们的善知识呢?何者不能引导我们见道得法呢?只
要我们大家用心、用纯真正直的心,来面对自然与人群的境界,就能有所
领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尚且不耻下问□
~~~~~~~~~~~~~~~~~~~~~~~~~~~~~~~~~~~~~~~~~~~~~~~~~~~~~~~~~~~~~~~~
常言道:“相识满天下,知音有几人”这两句话,就可以知道,要得
到一位益友或良师的确是很难。佛陀说:“会善知识难”,意思就是说,
若希望自己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善知识、好老师,的确实是很难的事。
来到人间,每一个人所要学的实在很多,即使尽一生的时间也学习不完。
孔子虚怀若谷、谦逊好学,凡是对他有所启示的人,即使是小孩子,
他也会甘拜为师;可见贤人、圣人也仍抱著不断学习的心态。
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而不善者而改之。”这也是好学精神。三人同行时,必定就有我的老师;好的人,是引导
我人生的模范;坏的人则是我警惕反省的对象。所以坏人也是我的老师,
因为他表现出不好的行为,来让我们明显地比较,知道这要做会讨人厌,
这种脾气、行为,让人看了不会欢喜。这是活生生的现身说法,所以要感
激他,但我们更需要自我警惕反省。
好的人我们应该要追随,他的人生所展现的是光明的一面,充满了希
望,让人欢喜,受人群称赞,而我们所要学习的也是如此,所以说:“三
人行必有我师”。
但凡夫的心态都是自我封闭的,自已为能干;若是自己不好,也会想
:“不好是我自己的事,我不用看人家是好是坏,也不必去学习”,这就
是凡夫心。我们应时时提起热诚的求知心,天天勤恳不断地去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彼此勉励即互为善知识□
~~~~~~~~~~~~~~~~~~~~~~~~~~~~~~~~~~~~~~~~~~~~~~~~~~~~~~~~~~~~~~~~
回想二十六年前,慈济才只有三十个委员,但是这三十个人有共同的
观念,大家愿意节省日常的生活费,来发挥这分“爱”的功能;由于这三
十人共同一心,互相看齐、勉励与参与,才有慈济这个团体产生。而这二
十六年来,善知识不断地增加。什么叫“善知识”,向慈济的委员便是,
他们一个影响一个,不断地将影响力扩大;他们由于接触佛法、瞭解慈济
后,先改变自己的人生观,然后接著影响周围的人,且以周围的人良好的
回响,来证明自己人生的转变是正确的,也因此能感动家人和周遭亲友,
这就是不断地互为善知识。慈济是个充满了彼此教育、互相鼓励的团体,
到今天已经有数十万的会员遍布全省,可说是相识满天下。慈济的精神表
徵──委员善知识,甚至已飘扬过海到外国去了!
有位委员告诉我说:“有一位住在荷兰的华侨,几个月前回了台湾,
他因为做了一个梦而要回台湾了解慈济的精神。他曾经跟著我到台中,也
到过台北分会,他看过种种活动之后,真的被慈济人的精神所感动,所以
他立了一个很恳切的宏愿──不但加入慈济,而且回到荷兰后,要立即展
开慈济精神得宣扬工作。”果真,没多久的时间,这位华侨在荷兰已经有
会员一、二十位。我讲这件事的重点并不是说那里有会员多少人,重要的
是慈济的善知识,已经漂洋过海到异邦,在那边发挥慈济的功能及发扬佛
教的精神。
美国现在已经有超过数千位的慈济人,这也是慈济人在西方国家,以
开始把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及所信仰的宗教精神──无缘大慈、同体大
悲的佛教精神弘扬于彼国!
“善知识”真的是难遇,但在慈济的世界中,善知识却是遍满于天下。比如昨天有一幕很感人的场面,从大马路一直到静思精舍,有一对很长
的朝山行列;从精舍瞻望出去,蜿蜒极长的队伍人潮,人们虔诚地礼拜,
这礼拜同时也感化了许多人,这都是善知识。外面下著蒙蒙的细雨,而大
家却风雨无阻,无视地上的泥泞,仍以虔诚的心一路朝山礼拜,耳闻目睹
这种场面,多么的动人,这就是慈济世界的美;大家都能互相鼓励鞭策,
每一位都是我们的善知识。那会有“善知识难遇”的问题,佛陀所说的“
善知识难遇”,在慈济世界只要你有心就不难遇。
慈济世界有很多难能可贵的故事,这对一般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事,
但慈济的有心人却做得到,这才是真正可贵的人生。慈济人走的是菩萨大
道。我曾说过,佛心是大慈悲心,菩萨心是大喜舍心;我们每一位都是佛
的弟子,要培养慈悲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是佛心,菩萨是立志学佛
者,故不能欠缺大慈悲心。
要达到佛的境界,必定要行菩萨道,而要行菩萨道,就要喜舍;不只
是财物的喜舍,还要身体力行,那怕是要舍身命,也要为众生付出,这要
做“喜舍”;舍财、舍时间,舍去私爱,把小爱化为关怀普天下的大爱,
这才是“喜舍”。社会上若人人有慈悲喜舍心,则天下人,哪一位不是我
们的善知识?那一位不是我们的老师、知音?
有人感叹“相识满天下,知音无几人”老实说,只要你讲的是慈济话
,必定人人都会瞭解,而且大家都会喜欢听,那我们就不用慨叹知音无几
了!普天之下人人都是你我的知音、善知识。时时刻刻抱著学习、追求善
知识的心,普天之下的人,都是你我学习的好对象啊!
□□□□□□□□□□□□□□□□□□□□□□□□□□□□□□□□
□□
□人有二十难之十七──见性学道难□
□□
□□□□□□□□□□□□□□□□□□□□□□□□□□□□□□□□
佛陀常常教育我们——学道要以诚以实来学,但许多人却茫茫然,无
法真正了解什么是道,所以佛陀说:‘见性学道难’。真正为了彻底明心
见性而学道者,的确是很难得。
一般人刚开始发心修行时,总是很有自信,甚至追求道理也很热诚。
但是人都有懈怠性和懵懂性。‘懈怠’就是不勤精进,不能抱著‘修行如
初’的心,这就是懈怠心。如果能经常抱著当初决定要修行的那一念心—
—初发心、追求佛法和舍身入道的决心,则学佛就简单了,但对凡夫而言
却是很难。所以佛陀说:‘见性学道难’。
另外一项是‘懵懂性’。众生都有相同的本性——清净善良天真的本
性;这是人人都具有的慧性,可是我们常会把它疏忽了,舍弃它而向外追
求,因此迷失自我,浪费时日,这就是懵懵懂懂的人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佛性本具不假外求□
~~~~~~~~~~~~~~~~~~~~~~~~~~~~~~~~~~~~~~~~~~~~~~~~~~~~~~~~~~~~~~~~
春秋战国时代群雄并起,据地称王、封疆称国。当时有一位燕国的童
子,听说赵国人走路的步法很好看,因为赵国有很多戏剧文化和学道者。
那燕国的童子很希望学他们走路的样子。大家都知道戏剧艺人,在舞台上
走路和平常人不同,戏子走路每一步都有戏剧的步调;而现代的舞合剧就
比较不讲究步法,以往演戏的人,真的是每一步动作都有艺术的含意。于
是这位年轻人就到赵国去学了几年的步法,结果非但学不好,甚至忘了自
己原来走路的方式,到后来只好用爬的,爬回燕国去。
这虽是一则很荒谬的故事,但是我们人人却都像那燕国童子一般,将
本具的真如佛性迷失了。我们自然走路的步法,就像是本具的佛性;从初
生下来,只要是健康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他就自然学会走路,边爬边
学,从婴孩而至童年,走路是一件很自然的本能。但是那位燕国的童子却
偏偏要舍弃自己原来的步调,去学戏子的步伐、结果学不成,反而连原本
的功能也失去了。学佛者想求真如佛性,但是为何不懂得向原有的本性去
探求呢?
有一次,慈济护专办恳亲园游会,学生和家属及懿德母姊们,大家集
合在操场上,由学生发号施令,家长和懿德妈妈、爸爸们则听候号令,大
家一起游戏,连校长夫妻也参加了。学生是那么的天真,当需要几条领带
时,就不分是校长的或是家长的,统统拿来运用;也不分是否认识,大家
都玩在一起。要几根头发,也是很高兴地把头伸出去,要长、要短,皆任
君选择。还有拿鞋带、裤带当道具的,也一样不分认识与否,只要有就拿
来,连校长的鞋子也被借走了。
‘二人三脚’的游戏——不分身份高低,不论年龄老幼,大家玩在一
起。奔跑时,若跌倒了则再爬起来,不计较输赢,一切都由学生判定,只
要博取众人的笑声,玩得高兴就好,这也就达到游戏的目的。
人生与此相同,每一个人若能守住这份天真,人与人之间不要有任何
计较;不管输赢,只要尽了自己的本份就好。在人生道上,千万不要迷失
自己,不管老少本性都是相同的;我们学佛首先要反妄归真,了解自己的
本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握当下这一念□
~~~~~~~~~~~~~~~~~~~~~~~~~~~~~~~~~~~~~~~~~~~~~~~~~~~~~~~~~~~~~~~~
我们常常都会迷失了自己的心念,比如,说了一句慷慨话,也许等一
下就要后悔;也许因昨天的行为或人事上的疏忽,今天就感到后悔。凡夫
的人生,常会因往事而后悔,就是因为当下的那一念没有掌握好、没有彻
底的了解自己。
我常谈起——‘我们要常常守住当下现前的那一念’。有人问我:‘
您这一生有什么计划?’
我都会说:‘我有一个远大的目标,不过却是时时把握住现前的每一
秒’。因为现前的一念若能守住,就不会做错事,讲错话,也不会懈怠懵
懂了。
人生要‘认真’,掌握现前的心念,但是人们都常会迷失心念懵懂地
度日。因疏于待人处事之道,而引来许多烦恼,过了之后,又开始后悔过
去的事,当下的心念又在忧恼中空过了。
这些话如果用心听,则学道必能见性。
佛陀说:‘见性学道难’——因为人经常会迷失‘现前’的这一念;
总之,学道不难,只因无法守住当下的心念,才会变易为难。若能守住现
前的一念心,彻底了解自己的本性,那就很容易了。
就像那燕国童子一样,本来会走路,却偏偏去学戏子的步伐而把自己
原本走路的方法忘记了,人生常常都会如此,希望每个人都能好好守护在
现前这一刻的心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佛要体会佛心□
~~~~~~~~~~~~~~~~~~~~~~~~~~~~~~~~~~~~~~~~~~~~~~~~~~~~~~~~~~~~~~~~
大地众生都有其功能本性,一大清早,我们听听大地之音——有鸟叫
、鸡啼、虫鸣……鸡有司晨的功能;鸟儿在芳香的草木之间飞跃轻啼,鸟
语花香这都是众生的本能与本性。
其实人也是有原本的功能与本性。寺院的僧众们每天早上起得这么早
,不论是虔诚的诵念经典也好,拜佛如仪也好,无非都有一个心念——学
佛。为了学佛而缩短了睡眠的时间,清晨三、四点天未亮就起床,这就是
精进追求真理的一念心所使然。
但是虽有这一念心,却不知是否能够彻底见性?我们平时念佛,不知
是否已真正体会到佛的本性?暂且不谈体会到佛的本性,先说是否能反观
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及说话的习气?对于这些原来的习气,我们又了
解多少?去除了多少?多数人对自己都无法彻底了解,又如何能够了解佛
的本性?
我们常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句话说起来很流畅、很
顺口。其实我们在这简单易懂的道理上,却无法完全体会其内涵,我们所
知道的平等、天真、自由的本性,只是文字名相上的解说而已,而极少有
人能了解到真我的心和佛心很接近,于是众生与佛就离得很远。因为很多
人虽具有‘人形’,却不能发挥人身的功能,只是空有人形而已,若有人
能发挥其身体的良能,即与佛心相近,可是凡夫总是做不到,所以称之为
‘众生’,而众生与佛的距离就很遥远了!
鸡会啼、狗会叫,但它们却都无法体会真理的存在,因为畜生道的境
界暗钝愚痴,虽然它们也有天真的本性,却没有被启发和接近真理的因缘
,所以它们离佛的境界非常遥远。而人类领悟力较强,周围的环境无不是
让我们体会、学习、和及时反省的因缘境界,所以这是人接近佛性的最佳
机缘。
可惜很多人却让机会白白流失,放弃领悟本性的机缘,反而学习了无
实虚幻的玄理。例如,偏向追求神通、追求感应……,这并非学佛的本意
和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刻不后悔方才的心念□
~~~~~~~~~~~~~~~~~~~~~~~~~~~~~~~~~~~~~~~~~~~~~~~~~~~~~~~~~~~~~~~~
学佛,就是要把佛法活用,如甘露般的洗涤我们的身心,洗去无明和
染污心,这就是学佛的本意。把我们平时疏忽的功能再修炼,进而发挥净
爱的功能于日常生活中,这就是真正学佛的目的。如果只求神通,求感应
,这都是错误的观念。
我们所要求的是现前此刻的心念不要散失,求——此时不后悔方才的
那一念心。若能如此学习佛法,才能定心;如果我们常常后悔昨天的错误
、或刚才讲错的话、做错的事,心老是停留在这前念后念中,那我们就无
法专注于现前此时的人与事物了。现前的心已不能专,而想求他心通,即
易入邪道,那就离佛道愈来愈远了!我们自己的心无法‘通’如何能通他
人的心呢?
正确的学佛,应是要面对现实——现前的人生。我们要常常反观自己
有多少功能?是否已付出这份功能?
我曾讲过一个小故事——
某一间古寺之前有一个水池,水池里住了很多蟾蜍,这些蟾蜍忽而跳
入水池,忽而跳上池塘边,而寺里常有修行人跑香念佛,拿著念珠踏著方
步。蟾蜍群跳到池塘边,看到身穿海青的修行人,踏著庄严的脚步,嘴里
念著响亮的佛号,它们心里很羡慕;其中有一只,当人家在大殿开始拜佛
时,它就跳到大殿门外非常虔诚的祈祷,希望佛陀能赐给它两足站立的能
力,像人类一样的双脚走路。
因为它很虔诚,所以感动了一位天神,于是就满了它的心愿。它觉得
很欢喜,因为所有的蟾蜍都须四脚跳跃而行,只有它能两足站立而行,所
以它觉得很高兴也很骄傲。
有一天,草地上忽然来了一条蛇,很多蟾蜍看到凶恶的大蛇,就赶紧
跳到水池里躲起来,那只两足立行的蟾蜍心里也很慌张害怕,但是两足走
路总比不上四足跳跃快,而现在它已经失去了四足跳跃的功能,最后被蛇
追到了且一口咬住,当它痛苦地挣扎时,心里非常后悔,它想:‘我何苦
放弃原本具有的功能?只为了追求两足立行,竟落得亡命于蛇口,后悔莫
及!’
这虽是个童话故事,但也可以做为我们最好的警惕。学佛就是要恢复
原本的功能本性;若是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却不择手段去追求,终究
是会失败。有些人到寺院去说要学道,却迷于追求神通,因而常会走火入
魔,不但乱了精神且断了慧命,像这样就大可惜了!
希望大家都能透彻了解我们的本性功能,若无法真正了悟,即使是学
道也很难会得真理,所以佛陀说:‘见性学道难’。其实纯净的真如慧性
和自己最近,然而人们却往往舍近求远。我们的眼晴能看清别人,却看不
见自己的头脸,最近的反而看不到或被疏忽了。
同样的,学佛无非要我们从最近的地方做起,而最贴近最简单的方式
就是——发挥自己的功能;切莫舍近求远啊!
□□□□□□□□□□□□□□□□□□□□□□□□□□□□□□□□
□□
□人有二十难之十八──随化度人难□
□□
□□□□□□□□□□□□□□□□□□□□□□□□□□□□□□□□
精舍的远处传来了阵阵庄严肃穆的念佛声,刚才我在静中就如同身历
其境,和他们一同起步朝山念佛一样。这样的气氛,真是今人感到轻安喜
乐。
佛陀说人生二十难,其中的第十八难是‘随化度人难’。‘度’人,
实在是很不简单,光其是要对方一见到你就起欢喜心,由你的一切举动、
语言、声音就能够让他改过,这就更难了——佛陀如是说。不过,现在大
众于殿内打坐静思,而外面有朝山者的修持念佛声,我们的身心就好像被
他们所融合,可见‘诚’能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
记得几年前,在朝山的路旁有一排褚舍,里面养了很多很多的猪,猪
舍的旁边还有很大的鱼池;饲养的人利用猪粪导入池内喂鱼。到了夏天南
风一吹,我们的精舍周围就臭气冲天;可是土地是别人的,他们要养猪、
喂鱼,我们也是无可奈何。
有一天,一群慈济人来朝山,那时的朝山者并没有像现在浩浩荡荡的
这么多人;只有十几位吧!他们半夜从苏花公路朝山进来,三步一拜非常
地虔诚。养猪的人看见了,觉得很奇怪,心想:‘这些人怎么这样呢!寺
路不好好走,一会儿就拜一次,走不到几步又拜下去?’当时朝山的人默
念佛号而拜,所以,对一个没有信仰,又不曾见过朝山的人而言,他觉得
非常好奇,也有满腹的狐疑……。不过他也一片好心地回家拿了手电筒,
牵著脚踏车跟在朝山者的后面,为他们照明路况;因为他看到山上有些年
轻人,骑著机车飞驰而过,而朝山者穿著黑色海青,天色又暗,万一出事
可怎么办?因此他就牵著脚踏车,手里提著照明灯,让骑机车的年轻人,
和开车往来的人有所警觉,注意到前面有人。总之,他就这样一路跟著朝
山者念佛进入精舍。
他看到朝山的人,非常虔诚地回向预礼。这时天色也亮了,他原本想
回家去,刚好那时我走到外面看见他,和他打了招呼,他说:‘师父!这
些人好诚心哦!’我告诉他说:‘这叫做朝山!’。他说:‘我从来不曾
见过,真使人感动哦!’。过了一会儿,他鼻子嗅了嗅说:‘你们这里怎
么有猪粪的味道?’我说:‘这就是从你们的猪舍飘来的啊!’他说:‘
我以为只有我们那里会臭,闻久了也不大觉得,没想到这里的味道比我们
那边还浓!’我问他:‘像这种情形你认为好吗?’他说:‘不好,不好
,这样好了,我把这一批猪养大了就结束经营吧!’他真的从此结束了养
猪业。
这就是以诚来感动人,本来他们一养就是好几百只的猪,一大早拜佛
时,常听见猪群嚎叫的声音。当猪要被送到屠宰场时,听它们哀喻的声音
,真是今人心碎!幸好这群朝山者,以虔诚的举动,把猪舍的主人感化了
修行的人有时因久处于良好的环境,也许不大察觉它的好,有句话说——
‘处于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正是如此。反之,‘处于鲍鱼之肆,久
两不闻其臭’,在很臭秽的环境中住久了,也会不闻其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堂地狱唯心造□
~~~~~~~~~~~~~~~~~~~~~~~~~~~~~~~~~~~~~~~~~~~~~~~~~~~~~~~~~~~~~~~~
佛陀成道数年后,应父王之邀回国弘法。入城第二日中午,佛陀托钵
经过皇宫楼阁,楼阁上有一对恩爱佳偶卿卿我我的,那男子是佛陀的同父
异母弟弟,名孙陀罗难陀,往楼下一看,见佛庄严的身相非常感动。他赶
快下楼,来到佛陀的面前,向佛问讯。他接过佛陀的钵,将其盛满饭菜,
然后端出来要供养佛陀;但是佛陀一直往前走,他只好捧著钵,跟著佛陀
一直走到精舍。到精舍时,佛陀告诉他:世间的富贵如浮云,你若是贪恋
美色,在滚滚红尘中打转,到头来一定还是在六道中轮回。孙陀罗难陀听
了很感动,因此不顾美娇妻还在家里等他,就随佛出家了。
出家之后,他还是会想念他的妻子和家庭的生活。有一天,他一直想
偷偷地跑回宫去。佛陀知道他的心思,就告诉他:‘我耍带比丘们出去托
钵,你则留守在精舍,但需扫扫地……’。他想这是回宫的好机会,即说
:‘好!我留守精舍。’可是佛陀故意回头来问他:‘你想离开吗?在你
要走之前,我带你去看看一些境界。看完了,你要走再走吧!’于是两人
坐下来,佛陀入定后,把难陀带上天堂,在那里有一栋富丽堂皇的高楼。
远远一看,孙陀罗难陀惊讶地问佛陀说:‘世间怎有这么庄严美丽的房子
呢?’佛陀说:‘你过去问问这个房子的主人是谁?’他过去一看,看到
里头还有很多美女,就问道:‘你们的主人是谁?’他们说:‘是释迦牟
尼佛的弟子孙陀罗难陀,将来他在人间舍报往生时,就会生在天堂,到那
时这里的主人就是他了!’
孙陀罗难陀听了这些话好高兴,佛陀问他:‘如何?这里的女子漂亮
吗?’离陀说:‘哦!太漂亮了!’。佛陀又问:‘跟你的太太比起来呢?’他说:‘跟她们一比,我太太就像猴子一样;她们实在太美丽了!’
佛陀说:‘你如果好好修行,将来就是这里的主人。’他高兴极了。
佛陀又带著他到地狱去,孙陀罗难陀看到地狱中的狱卒,牛头、马面
……各式各样均有,又看到罪人受刑的种种惨状。地狱中有一个很大的油
锅,他很害怕说道:‘太可怕了,这个油锅还没开始用,将来受刑的人,
不知是谁?’佛陀还是要他自己去问狱卒。狱卒道:‘这个油锅还在加热
,等著佛陀的弟子孙陀罗难陀,他欲心未除,将来若犯戒,死后堕入地狱
,就会掉到这里面,受烈焰热油煎炸之苦。’他吓得满身大汗地出定了,
他告诉佛陀:‘我知道有天堂、地狱了,不管是天堂或地狱,都是由自己
的心念所造成,我要好好地持守自己的心念,也要用心地学佛了!’
这都是心念的问题,有时身在其境,却制伏不了自己的习气,就像孙
陀罗难陀一样,等到让他真正看到了境界时,他才知道‘回头是岸’的道
理,所以佛陀说‘随化度人难’。就如佛的当弟孙陀罗难陀跟在佛的身边
,照样还是起心动念,经过这番过程,他才开始潜心向道,若不是让他看
见这些境界,他怎么会死心呢?
学佛就是要把持自己的心,有时我们的心念精进,有时会生懈怠;精
进则成就,懈怠则堕落。不过,只要我们有虔诚的心,不仅能自救,还能
化度他人!因此,要时时抱著殷勤精进的诚意学佛。
□□□□□□□□□□□□□□□□□□□□□□□□□□□□□□□□
□□
□人有二十难之十九──睹境不动难□
□□
□□□□□□□□□□□□□□□□□□□□□□□□□□□□□□□□
佛陀说‘睹境不动难’,意思是:处身在顺逆境界之中,而能不被它
所动,确实不容易。
有一次慈济委员联谊会,数千人潮来自南北,但聚会的场所连医院的
大厅都无法容纳了,所以换了新的场地——在纪念堂工地地下室;这是临
时的场地,音效及通风设备非常差,当天气温又高,身处在那种环境真让
人觉得不是很理想。为什么不理想?因为现代的人,日常生活都已习惯了
享受,夏天家家都有冷气,连坐车也都有冷气设备。现在,忽然来到这个
大空间、大环境、人多,天气又热,也无空调设备;尽管大家都很有心,
为了想多了解慈济而来参加这个聚会,但是在这个大空间中,心却不免被
外境——闷热……所动,像这样的境界,心就被转动了。所以若能彻底了
解苦受乐受的真谛,则不会被境界所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为法忍苦所以难□
~~~~~~~~~~~~~~~~~~~~~~~~~~~~~~~~~~~~~~~~~~~~~~~~~~~~~~~~~~~~~~~~
现代人在‘白纸黑字’上做文章,文句写得很美,却只是皮毛上的了
解,懂得文字表面的意思而已!过去的人较易透悟真理,大家也听过‘千
里求师、万里求艺’禅宗二祖慧可为求一法——‘父母末生时本来面目’
,甘心跪在雪地七日七夜、断臂求法、唯得一句开示:‘不思前、不思后
,即是父母末生时本来真面目!’求法者当下体悟了个中真谛,即得不退
转道心。为什么对现代的人,讲了千经万论也安不了他的心?
过去的人走了千里路,跪地七天,只得到简单一句话,他就能受用无
穷,那是因为他能一心一志,雪地断臂都动不了他的心,再恶劣的环境他
还是一心求道;现代的人之所以不能体解妙法,是因为无法拾弃享受欲乐
,更不能为法忍苦,所以其心易随境界转动。
反观释迦牟尼佛未证道前,他在宫中,地位多么尊贵,享受的是父王
为他建筑的‘三时殿’,使他的生活永远是四季如春。父王的爱护、姨母
的疼爱,又有全国人民的爱戴,但是他却没有让荣华富贵的生活缚住他的
心,毅然修行去了。
他在五年的参访,六年的苦行期间,受了千辛万苦,忍人所不能忍的
苦。冷的时候忍受人所不能受的寒冻,饿的时候,忍受人所难忍的饥饿,
前后十一年,这种苦难的环境就这样坚毅地熬过了。直到在菩提树下,天
魔来扰乱他,他都能一一降伏魔军,即使再美的魔女来引诱扰乱,他都不
受色欲心念所动,心念益发坚固,睹境而不动心……终于成佛了;成佛之
后,佛陀依照自己的愿力,在印度恒河两岸辛辛苦苦地说法度人,广度群
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杀身之祸由贪起□
~~~~~~~~~~~~~~~~~~~~~~~~~~~~~~~~~~~~~~~~~~~~~~~~~~~~~~~~~~~~~~~~
有一次、佛陀和阿难走在路上、忽然佛陀说了一句:‘阿难,有毒蛇
啊!’
阿难以为真的有毒蛇,探头一看原来是一堆闪亮白银,但是阿难也回
答:‘是的,世尊;是毒蛇!’两人视若无睹地走过去了。
后面有一对父子,听见佛陀说:‘毒蛇!’阿难也回说:‘毒蛇!’
他们起了好奇心,于是也探头去看个究竟——‘哇!那里是毒蛇?是一瓮
银光闪闪的白银呀!’
这对父子动了心,父亲告诉儿子:‘赶快把它搬回家,我们已经发财
了!’于是父子俩把白银很快地运回去,并且把白银拿到市面去使用。
原来,这些白银是小偷从国库偷出来的,他们暂时把银子藏起来,想
避过风头后再去拿出来。没想到佛陀和阿难经过该处发现了,又被跟在后
头的那对父子取走。
在城里,官府已贴出通缉令,耍捉拿罪犯。国库的白银上面一定都会
印上‘国银’二字,那对父子把银子拿去用时,就被认为是偷国库之重犯
,因此被逮捕了,甚至被判处死刑押赴刑场。当这对父子即将被处决时,
父亲非常慨叹的向儿子说:‘儿呀!真的是毒蛇,我们现在已经被毒蛇咬
了!’
执刑的人听到他们的话觉得奇怪,于是报告国王,国王觉得这些话的
寓义很深,绝非一般庄稼人能想得出来的,因此就传令押回,亲自审问之
后,才知道整个案情经过。国王是虔诚佛教徒,他觉得一个人只要有机会
听到佛陀讲话,不管他是否领悟,总是与佛有缘;佛陀慈悲救度有缘人,
何况他们只是捡到而不是偷盗犯,所以就赦免他们。
所谓的动心与不动心,要看我们是否有贪念,佛陀说:‘睹境不动难
’,看到境界而能不动心,对凡夫来说真的是很难。像那对父子看到那么
多白银怎能不动心?而佛陀和阿难看了却当它是毒蛇,不但不动心,而且
还避得远远的,这就是凡圣之别啊!
再说,平常享受惯了的人,在环境较差的时候,你要他们接纳、忍受
,这当然不简单。气候稍变,心就跟著动,热时坐不住,话也听不入耳,
这都是凡夫的境界,况且要睹境不动,谈何容易?
我们听法的时候,心里都会觉得很好,常会认为自己都了解了,可是
离开了听法的地方,凡夫心又会起,尽管知道不可以贪、瞋、痴、也知道
瞋火会烧毁功德林,可是一旦遇到不顺意事,即时无明火还是会冒起来—
—你是你,我是我,要争个输赢——凡人就是这样,常让境界所转。明明
曾下定决心精进,且似乎与佛的境界已逐渐在接近,偏偏心一动又堕落凡
夫地。
我们学佛最主要的是要能调伏自己的心,使心能自主,来去自如;但
是凡夫俗子的心境却常被外境所缚,被牵引得团团转而落入境界之中,无
法超越六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轮回六道皆为贪瞋痴□
~~~~~~~~~~~~~~~~~~~~~~~~~~~~~~~~~~~~~~~~~~~~~~~~~~~~~~~~~~~~~~~~
六道是因自我心中的善恶而上下流转不停;心若为善,便是天堂;心
若守规矩,就是人的境界,心若起了瞋恨,就是阿修罗;心若起杀、盗、
淫的恶念,便容易堕入地狱;起了贪念就是饿鬼的境界;若乱节无伦常,
将来就会落人畜生道。这六种境界,都是由心所造,也因此心受外界所转
动而无法解脱。
心为什么会被境界所转?简单的说是因为有贪、瞋、痴;心中若有贪
念,境界一现就很容易被它迷惑。贪色的人就著迷于男女色欲,有些男人
看到漂亮的女孩就忘了自己,极易被女色所迷。轻者引来家庭不和,重者
会因而倾家荡产,更严重的会因色而引起奸杀事件,像这样就是色境引动
贪色的念头。
若是贪财,其实财不转人,而是人心自转。如一堆白银,它本身虽是
银光闪闪但其物体自在,只是人心自食迷。心如著迷财物,则轻者会引发
内心的烦恼;重者致精神失常。比如现在常有什么六合彩、玩股票的情形
,目前常听说有人为了六合彩而精神错乱,或为了股票的跌停而精神失常
,有的甚至于家破人亡,这种种已成为近几年来的社会问题。
有一次,我到台中时,有一位电台记者大清早就来跟我说:‘师父!
现在的股票已经迷惑了人心。’她又说:‘有一天我去彰化的一家医院采
访新闻时,凑巧从其他医院转来了很多患者,约有十几位,他们都是精神
病患者。那家医院本来生意就很好,忽然又来了那么多精神病患,因此没
有病房可以容纳,医生也照顾不来;有人赶紧去问院长,要如何处理这些
患者?院长说:‘那很简单,去拿个板子,上面写著股票涨停板,贴在墙
上就好了!’这帖药真的很管用,墙上张贴了股票涨停板后,那些精神病
患看了非常高兴,大家欢喜鼓掌,笑得好开心,有的安心的睡著,有的精
神也恢复了!’
只要数目字涨了,那些人精神病就好了;数目字跌了,他们又患病了
,完全只因数字的起落而定;除了那些人之外,街上还有很多喃喃自语的
人,他们的心都随著数字的起落而转。心中若有贪念,社会上就有很多引
人堕落的陷井。
有人说:‘色不迷人,人自迷;财不害人,人自害。’一个有智慧的
人,他把财、色、名、利等看得较为淡泊,他把感情运用在觉有情之上,
难得生于人间,难得有这分感情的功能,应该要好好的把这分功能散播于
人群中,这就是菩萨的智慧。
□□□□□□□□□□□□□□□□□□□□□□□□□□□□□□□□
□□
□人有二十难之二十──善解方便难□
□□
□□□□□□□□□□□□□□□□□□□□□□□□□□□□□□□□
我们若真的想学佛,就应追求明心见性。虽然要明心见性并不简单,
但是,若懂得把佛法带入日常生活中,举手投足无不是见性妙法。见性的
过程,不可缺少‘善解方便’,无法善解方便,就无法见性明心。
出家僧众每天清晨,一大早就开始拜佛礼忏,是否学佛的人都应如此
呢?是否一定要四点起床,在大殿唱念课诵?其实这也是一种方便法;早
起可以养成好习惯。我常说,人要懂得珍惜每一秒,因为佛陀说:‘人命
在呼吸间’,在能够呼吸的时候,便是活著,若一口气不来,生命也就断
了,这么脆弱无常的生命,更应该要好好地利用它。如果懵懵懂懂地过日
子;喜爱悠闲消遣时间,到处游玩观光,累了就呼呼大睡,于是生命便在
观光游荡休闲之中虚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挥人生功能即觉醒□
~~~~~~~~~~~~~~~~~~~~~~~~~~~~~~~~~~~~~~~~~~~~~~~~~~~~~~~~~~~~~~~~
佛陀希望弟子们时时觉醒,何谓‘觉醒’?当我们在发挥功能、为人
群做应该做的事时,这就是觉醒。佛希望我们发挥功能的时间长一些;若
要做事时间长一些,当然就要节省睡眠的时间,因此我们要早起,早起就
有股清新的精神接受佛法的滋润。如果睡到七、八点,那么一天就少掉了
三、四个钟头,一天总共才二十四小时,睡眠就用了八、九个钟头,剩下
的十几个小时又要吃喝、游玩又要休息,像这样,真正在做事发挥人生功
能的时间,剩下的有多少?所以,我们要尽量早起,清早的这一段时光最
清新,最能吸收智慧,因此,每一个丛林都是早起礼佛早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礼佛有益身心□
~~~~~~~~~~~~~~~~~~~~~~~~~~~~~~~~~~~~~~~~~~~~~~~~~~~~~~~~~~~~~~~~
‘礼佛’是否一定要呢?礼佛有两大益处,一种是可以活动筋骨;很
多人你要他早起,他愿意,要他去拜佛,他却不肯,说:‘我心尊敬便可
以了,为什么一定要拜佛?’他宁可去散步做运动。散步和拜佛有何差别?散步时心较易闲散,因为结伴成群,如此一来就东家长、西家短的讲个
没完;身体是在运动,而嘴巴则不停地在造业;听多了是非,心就会动念。如此一来,虽然身体在运动,但是心、口却无法清净。我们拜佛,身体
礼拜是一种运动,而口里念佛、心则观想佛,要追随佛、菩萨的精神和脚
步。拜佛和早起运动的人,精神活动是不一样的,心和口业也不同。礼佛
一方面可以促进身体健康,一方面是增长智慧,加强心理健康。礼佛之时
,我们眼观佛像,口念佛号,心中体会佛理,如此就能启发智慧,这虽是
学佛的方便法门,但由方便法也能体会真理。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没有
善加体察方便法,有时就会因此自我封闭,自我迷惑,不能善解方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佛应善解方便□
~~~~~~~~~~~~~~~~~~~~~~~~~~~~~~~~~~~~~~~~~~~~~~~~~~~~~~~~~~~~~~~~
比如说,有一位年轻的太太,她到处跑道场,跟著法师团团转,却没
有照顾家庭。先生上班、孩子上学后,她也跟著出门跑寺庙去,不肯照顾
家庭,整理家务;买一次米,半年后还有剩的没煮完,先生若问她:‘你
怎么不肯煮饭给孩子吃呢?’她就到外面买便当回来,反正有饭吃就行了。先生如果说:‘孩子的袜子要天天洗呀!他们经常没有乾净的袜子可以
穿。’她就买回来整打的袜子,让孩子天天有得穿。到底她忙什么?她忙
著拜佛、赴法会;每天除了要持诵七遍的楞严咒,以及诵念其他的经之外
,又要跑道场,跟著法师供养,她真的非常忙碌,她是不是很精进呢?她
执著于亲近三宝有功德、礼佛念经会开智慧,这即是她不能善【理】解方
便法。
念经拜佛是宗教的礼节仪式,诵经是为善解佛陀的教理,人生的道路
该怎么走才不会错,能一路直透佛的境域。所以,学佛要知道什么是方便
法。方便法重要吗?当然重要,重要的是在于‘会事启理’,使我们于人
事中领会道理,启发我们真净的本性。如果不了解方便法,且偏执于它,
就会像那位年轻太太一样,半年前买了一次米,半年后还没吃完;不用洗
袜子,小孩却天天有袜子穿!
真正的佛教徒要节俭勤快,勤俭的美德亦是佛陀教育之方便妙法,更
是我们学佛的基本道理,勤俭持家且能精进于启发良知良能,才是真正地
善解方便妙法。佛陀说:‘善解方便难’,意思是说:能适当地体会方便
法确实是很难。因为众生习性多有所偏执,有的迷执于事相,有的迷于理
论,无法事理兼顾,所以不能事理圆融,不能圆融事理则易生事障、理障
的困难烦恼,这都是不能‘善解方便’的困‘难’。如能会得‘方便’个
中之妙法者,则得诸事无难、万事无碍了!
金刚经中有:‘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我们总不能搭船渡河之后,
还把船背著不放吧?学佛也是一样,所听的一切法和礼拜的行动都是一种
方便之法——借假修真,借方便【事相】来会理启真,如能晓了方便妙法
,则能无难不解,通达诸法、智慧如海,和睦群众一切无碍了!
输入者:kftseng.bbs@bbs.c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