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心的重要
颇邦喀大师造颂昂旺朗吉堪布讲授
听讲本文的前方便,先要思维人身难得。如菩提道次第摄颂所说,人身加牟
尼宝珠,在生死中,最奇希有。于六道中,得人身难;既得人身,生南洲难;虽
生南洲、遇佛法难。得能修行之身、生能修行之处真是极难的事。这种难得的机
会我们从无始生死以来,也曾遇过若干次,可惜都空过了。空过的原因,就因为
不知道人身的重要。我们看宝贵的人身还不如一两金子。如果我们有了一两金子,
谁也不肯自白的把他丢掉,可是白丢掉的人身不知有若干。要说人身的宝贵不但
一两金子比不上,就是十万两黄金也比不上,充满南赡部洲的如意宝珠也比不上。
因为如意室珠不能令人成佛了生死、不堕恶趣。一个人死了,把他的头上、腿上
都摆上如意宝珠,让如意宝珠将他的棺材塞满,也不会叫他不堕恶趣。就是有转
轮王一样的财富也不中用。惟有人身有成佛了生死的能力,就是帝释梵王之身,
也下能比。因为小乘证果、大乘菩萨发心,都必须以人身为所依。真扎米的乘颂
里说,除人身外,余趣不能发强有力的菩提心。小乘证果须要依戒定慧三学。三
学以别解脱戒为基础。别解脱戒要人身才能受,如意宝珠也下会教你修三学,所
以人身是最可宝贵的。人身虽如此宝贵,还是要利用人身来修行才会不堕恶趣。
若不能利用,就像海里龙王,虽有宝珠,只是当一个守宝的奴。有宝贵的人身,
不但要有此事实,还要能认识。不能认识,如贫人有宝藏,自己下知道,仍然受
穷。我们无量劫来,就是因为不知人身宝贵,把多世的人身空过了。
既然知道人身宝贵,得了人身,就要修行。修行,不是身体出一点力,或是
口头说一说,就算修行,主要在使心与法相应。要使心与法相应就要如理思惟。
现在的人,有多少不如理的妄想。有的人想,我今生享乐,来生得了人身再修行。
不知今生得了人身,来生能否再得自己是不能作主的。要有修持的人,方能作主,
不然只有此念头实无把握。龙树菩萨说的盲龟浮木之喻,大家想来知道。人身何
以如此难得呢?因为人身不是无因而得的。生善趣的因,以戒为主,布施忍辱等
为助,还要有清净的善愿。我们现在大布施固然不易作到,做到了也未必是为出
生死、证涅槃、度众生,总有人我见、名利心,夹杂其间。说到持戒能防护十恶,
也是很难的事。这三种因缘一种尚难成就,何况要三者都具足。因为因难得,果
也就难得了。这样难得的人身得了,又把他不当一回事,就象一个乞丐拾着一块
金子,又把他丢掉,再想发财的机会就难了。寂天菩萨的「入行论」说,如人得
了人身,不作善法,没有再比这人更愚蒙的了。
还有另一种人,希望过几年,我的事做完了,或子女长大了,再来修行。这
也是错误。因为事情下会全如你的计划,可是人命无常,决定要死,死时又没有
一定。过去的佛菩萨,大声闻弟子,大祖师,现在一个我们也见不到。那些有大
修证的人,尚且示现涅盘,何况我等。若说:「所有的人,固然都要死完,可是
我是不死的。」不是妄想吗?有大权位的人要死,有大财富的人也要死。哪年死
呢?阎王也下给送信。有人说病人才死,我没病总不会死。可是身体很健康的人,
也有突然中风死的。有说老人才死,我年轻不会就死。可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不死,
才出胎的婴儿,也有死的。有人说,凡是早死的人,都是顺缘不具,我顺缘具足,
那里会就死呢?可是大富大贵的人,也有早死的,乞丐又冷又饿,偏不会死,死
的降临,那里有一定的标准呢?
至于死了以后,今世所有的一切,那样可以带走呢?假使满南赡部洲的金子,
全是你的,一个沙子也带不走,所有的眷属,一个也带不走。连与自己最亲密的,
自投生以来没有离过一刻的这个身子也带不走。走到那里去呢?要想死了,就入
涅盘,除非你已经证了阿罗汉,不然总有一个生处。生处也许善,也许不善。有
人想死了就往生极乐或者想来世作个公子哥儿,可是受生是随业下随心的。如果
堕在恶趣里,那是怎样的情形呢!请各人去看「念住经」、「俱舍论」、「瑜伽
师地论」、「菩提道次第广论」好了。恶趣的痛苦我们不容易知道。但是可以比
例推测。我们试把自己的手,放在烧红的火炭上一会,就知道热地狱的苦我们是
否受得了。我们一天不吃,肚子就会叫起来,要打上一个饿七,更不得了。饿鬼
寿命极长,历劫不闻浆水之名,这样的苦,我们是否能受。说到畜生,不要说真
是去做猪狗,叫他是猪,叫他是狗,准也会生气的。生恶趣的痛苦既如此,能不
生恶趣,又要看善恶的强弱为转移。我们的善恶业那一样强些呢?多是善业力薄,
恶业力强。我们自以为曾经持戒、念诵、修定,就有很多的善业,是没有仔细观
察。试同别解脱戒是否能背诵!下至五戒十善条数,粗细持犯,知不知道?不知
道就敢说持戒清净,其谁信之?说到修行,第一个条件要心不散乱,一心专注。
无论是念大悲咒,或念佛,有十分钟不散乱否?有时冲一个盹,睁开眼来,灯也
燃完,只是摇一阵铃鼓,一座如法修行也作下到。「入行论」说:念诵苦行等,
若以散乱心,不能得大义。说到念诵,必须具足加行、正行、结行三支,加行时
要有菩提心,正行时要有达空慧,结行时要有清净愿。就是未修之前,要以为利
众生的心为动机,正修时要通达一切如幻如化,修后要回向我与人生悉皆成佛。
可是这三点我们都不易作到。如果是去骂人,那却很容易作到的。譬如我要去骂
一个所痛恨的人,未去之先就打定主意,见了面我怎样怎样骂他,正骂之时,骂
得惟恐不刻毒。既骂之后,自己心里非常痛快。加行正行结行,都很圆满。说到
修善法呢?下但别人作不圆满,就是法师自己也作不圆满。贪心嗔心,倒恰似念
珠样一个挨一个,相续不断。得人身尚且如此,未得人身所作的恶就可想了。既
然是恶多善少,依俱舍第九品说的业力随重,如果善恶轻重相等,就随最近所作
的受报,如果远近也相等,就随串习力强的受报。我们堕恶趣是有十分把握的,
以后再不要自己哄自己侥幸生善趣。我们既造的恶业多,热地狱与我们的距离,
经上虽说有三万二千逾缮那,实在相隔只有一口气。一息不来,真能往生极乐倒
好了,万一生在边地下贱极可怖畏之处怎么办呢?能救护我们不堕恶趣的,惟有
三宝,所以应当一心皈依,如法修行。
每天当如此思惟改正自己的思想。
皈依三宝之后,三宝能显示正因果,依正因果修行,决能生善趣。但不应以
此为足,因为生死边际毕竟是苦,今生在梵天,来生可以就堕热地狱。生忉利天
食甘露的人,忽然堕人恶趣就食不净,或食烊铜铁丸。天上以天子天女力眷属,
在恶趣就为狰狞的狱卒所围绕。境的转变元常,不可凭信,有如此者。我们无始
至今,所受过的快乐固多,所受过的痛苦亦多。所饮的烊铜积聚起来,多于四大
海水,所食的不净,亦有这样多。被怨家仇人杀害,所断的头,堆积起来,高如
梵天。若不出生死,以后所受的苦,比以前所受的还要多,三界没有一处,不以
苦为性。人趣中有八苦六苦三苦,广说起来,无量无边,天人,五衰相现,不免
死苦。未死之时,与修罗战斗,有割截身体的苦。劣天遇威力较大的天,有逼迫
怖畏的苦。究竟堕落,有为有漏业系缚之苦。修罗嫉妒炽盛看见天人的受用,自
己没有,便生热恼,要想受天人的乐,便与天人斗争。因此引生种种痛苦。色无
色界天身常在定中,似无痛苦,又享长寿,如无想天寿五百大劫,非想非非想天
寿八万大劫,该很好了。实际上,定中虽然经过很长的时间与极短的时间一样。
譬如我们冬天夜里,睡着了不作梦,很长的一夜,也像一刹那就过了。尤其是非
想非非想处天,如果依出世间定来修还有一条出路。果是修世间定,到了此处就
已经到了三界最高处,何日命尽,决定只有向下堕落的。所以,就是无色界的天
人,也是为行苦所随逐,不得自在。集聚皆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终别离,有
命咸归死。在这个以苦为性的三界中,应当求一个永久的解脱。
既能观三界苦,发出离心,还要观三界的因,以何为主。三界的主因就是烦
恼。阿罗汉的业虽未尽,因为没有烦恼就不受生死。所以烦恼与业比较,烦恼的
过患更重大,烦恼根本就是我执,亦名无明,亦即实执。实执断则烦恼断,烦恼
断则业断,业断则生死断。无明遍于一切烦恼、如身根之遍于一切身分。故要想
出生死,必须断实执。实执能不能断呢?决定能断。因为实执是错误心,好像打
妄语骗人,人知道他是欺诳就不会受骗了。能断实执的,就是通达一切法皆无自
性的空慧。引生空慧,要依大般若、中论和各家的注解,月称的入中论和注解、
宗喀巴大师的大疏,依师如法学习。还要平时有定力方能亲证。定力又须以持戒
为基础。故戒定慧三学力解脱生死的必由之道。譬如要砍一颗树,要有锋利的斧
子,持斧的手要有力量,长这双手的身体还要强健圆满。久习的实执,譬如一颗
树。空慧是斧,定是持斧手,圆满具足的戒,就是强健的身体。现在已具足有暇
圆满之身,又值遇三学圆满的佛法,如法修三学,决能得解脱,是释迦以下一切
师长所共许的。所以决定要尽力学三学。如是发心,便是中士道的发心。
但是依中士道修行,自利方面,下能得到佛的十力、四无畏等无量功德。利
他事业当然更差得远。所以说这是化城井非究竟。既非究竟要到证果以后,等诸
佛来激励发心,何如从初直入大乘呢?.所以应当发大乘心,行大乘行。
趣入大乘应如此思惟:我要求解脱,亦要令他解脱。这并不是管闲事,因为
众生都是我的父母。尊扎果米说:不管父母的苦乐,下等人尚不应该,何况菩萨?
何以一切众生都是父母呢?因为众生的生死,前前无际,大地的微尘,大海的水
可量,而无始以来所受的生死不可量,生死无量,故父母亦无量。不但一切众生
皆是父母,且每一众生都各各曾为多次的父母。虽然我们不认识,不能因为不认
识,便说不是父母。譬如一个小孩,一二岁走失了,长大回家,当然不能认识他
的父母,他们难道不是他的父母吗?如果说过去的父母便不是父母,小时是我的
父母,长大时便该不是我的父母了。过去的父母,为我作利益,与现在的父母相
同。今年布施的人是施主,去年布施的还是施主。现在父母的恩当报,过去父母
的恩,同样的当报。说到报恩,只是衣食四缘的供养,未免大低劣。最上等的报
恩,应当作如是想:我欲离苦得乐,一切众生也希望离苦得乐,发心为众生拔苦
与乐,能发这样的慈悲心,才是报恩。又观众生虽求乐厌苦,却只作苦因,不作
乐因,所希望的,决不是他的行为所能得的。要使他们能够离苦得乐,必须使他
们学佛法,修行成佛。度众生的这件事,必须我自己作,不推他人。这样的大誓
愿就是增上意乐心。有了誓愿,想到要成办这样的誓愿,我的能力还不够。能任
运度生的惟佛一人,因为佛是二障断尽的人,一一毛孔的光明,都能作无量利益
度众生的事,方能作究竟。为自他二利,决取无上佛果,就是愿菩提心。由此发
心,就可以入于上士道。发心,是三藏的精华,比定慧更重要。定慧是三乘共法,
发心是大乘不共法,发心是大乘的入门。无此心,一切功德都不是大乘法,有此
心即入大乘数。发此心之重要因缘、「华严经」「入行论」等,都说是大悲,「
入中论」起首即赞大悲,可见发心的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