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真人无垢
    《智慧100》(2)

    第二篇真人无垢

    ■.七佛通诫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法句经.述佛品

    这个偈子相当通俗。唐朝鸟窠道林禅师说它“三岁儿童皆道得”,可惜八十岁的老翁也做不到。实际上这四句话在很多经典中皆可看到,乃是有名的“过去七佛通诫偈”,这是过去的七位佛用来教诫弟子们的话,亦可说这四句话已涵盖全部佛法的精义。

    “诸恶莫作”是消极的持戒;“诸善奉行”是积极的持戒,“自净其意”是定慧并重、定慧双修,“是诸佛教”,是说一切诸佛都用以上三句话来教导弟子。某些译本把“诸善奉行”译成“众善奉行”,意思是相通的。

    有人批评“诸恶莫作,诸善奉行”是天方夜谭,即使是圣贤也不可能一点过失也没有,而善行无边无数,怎么可能做得完?也有人批评“自净其意”是脱离现实的梦想,因为人心充满七情六欲、恶念,不善与生俱来,连婴儿也不能免。所以有人怀疑这三句话有问题,其实这是劝勉我们学着去做,做一点算一点,“诸恶莫作”,不论什么恶,都不要做。有人认为大恶不做,小恶无妨,然而大恶是从小恶扩大养成的。

    此外,若不以小恶为恶,会逐渐失去警觉和反省心,对大恶也就不以为意了。如果知道小恶是什么,更会知道什么是大恶。能够不作尽量不作,能够少作尽量少作。

    “众善奉行”,道理亦同,善不论大小,凡在手边、在面前,需要做而能够做的,即应随喜、随分、随力、随时去做。但好事也分层次:没饭吃的人马上给他饭吃,这是一般的好事,较高的好事是使他经常有饭吃,以后永远有饭吃,最高的好事,则不但使其物质生活没有问题,而且提升其精神生活,有智慧、有慈悲,净化自己净化社会。

    “自净其意”更难,但不是做不到,要随时随地觉察自己的心念是在什么状态下。如果出现烦恼,要用观念及方法来帮助。在信仰的立足点上,当然有佛菩萨来帮我们,在心理转移的功能上,也有化解烦恼的作用。然在理性的疏导方面,可以使心灵渐渐明净,贪瞋邪见之火渐渐消灭,便是无私无我的伟大人格显现。

    ■.知不如行

    虽多诵经,不解何益;

    解一法句,行可得道。

    ——法句经.述千品

    这个偈子提醒我们,诵经不如解义,了解经义,又不如塌实地奉行;实践经义,哪怕只有一句,就可以得道。

    此偈训勉我们不要贪多诵经功德,而要明了经义,才有实益。诵经不在卷数多寡,而在如法实践。《六祖坛经》中有一位法达和尚,曾诵三千部《法华经》,自认功德很大,来礼六祖,头不至地,六祖见其

    高慢,便告诉他:“纵然诵经万部,解其经意,亦不为胜。”可见诵经而解经义固然重要,但了解经义而照着去体验,则最为重要。佛经不仅是让我们诵的,更是让我们用的。

    这个偈子是不是告诉我们不要诵经?不是。经可以多诵,但亦务须了解其义理。即使经典不易全部了解,但多诵之后若有人指点一下,整部经就可能豁然贯通,这仅算是解悟,仍需如法修行,使得理论与生活相契相印,体会更深一层,才是证悟“得道”。

    这四句话对一般人也有用处。世间的学问太多,如果什么书都看,博杂而不精,只能拿来聊天而不能实用。知识学问及技术,贵能专精,再参考其他直接相关及间接相关的学问,便可以把心胸扩大,眼光放远,才是最好的读书态度。

    ■.有大方向

    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

    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

    ——法华经.方便品

    此偈是说,小乘的声闻跟大乘的菩萨一样,听到佛所说的法,甚至只要听到一个偈子,都一定可以成佛。

    佛法虽分小乘和大乘,目的都是大乘,就像学校有小学、中学、大学,大学生是从小学中学升上来的一样。其实问题不在于小乘的声闻,愿不愿意成佛,重点是《法华经》所说的,都是成佛的大法,不论声闻或菩萨,只要有缘有心听到《法华经》的,就必定可以成佛。就像是一个学生,不论他愿不愿做医生,只要他有缘有心接受子医师的教育训练,就有做医师的资格。

    “声闻”的意思是听到佛说法而开悟解脱的人,佛经中有小乘声闻,是自了汉、是出世者,他们独善其身,他们得解脱后,不再受生死烦恼所苦,进入涅槃之后,不愿再来世间广度众生。也有大乘声闻,那就是自在的菩萨,意思是“觉有情”,他们在听闻佛法之后,就能自觉觉他,自利利人,自己悟道解脱之后,希望其他众生也能悟道解脱,自己修行成佛的方法,也帮助其他众生修行成佛的方法,自己脱离烦恼的苦海,也协助其他众生脱离烦恼的苦海。

    听了《法华经》的一个偈子,就会种下成佛的远因。菩萨根性的人,本来就已发了成佛的大愿。成佛是果,菩萨的自利利人,是成佛的因。至于小乘的声闻,本来只想早日解脱,无意要成佛,一听《法华经》,便发成佛的心,就要修菩萨行了。

    因为《法华经》除了肯定发了菩萨心的人,菩萨不断地来往世间,广度众生,也肯定小乘根性的人听了成佛之法,也会转小乘为大乘。所以《法华经》比喻先得解脱的小乘人就好像在中途站休息一下,这时再告诉他们,大乘的菩萨道,才是悲智双运的大路,让他们继续往前行,菩萨道的终极站,便是圆满的佛。

    我人立身处世,也当如此,不要因为天资不好,基础不够,便自我菲薄,而自暴自弃。不可没有大志愿大方向,宁可先从小处着手近处着力,坚定大方向,站稳立足站,步步迈向大方向,虽不能立即到达,总是有一个大目标,遥遥在望。

    ■.步步成功

    诸佛灭度后,若人善软心;

    如是诸众生,皆已成佛道。

    ——法华经.方便品

    从字面看来,诸佛灭度后,具有善软心的人,皆已成佛道,这是什么缘故呢?

    当佛住世时,亲自听到佛说法的人将来一定可以成佛,这是法华经所做的肯定,但是佛的肉身也会死亡,称为灭度,怎么办?所谓“灭度”是佛住世度众生的时间已圆满结束,佛的精神、佛的心,便进入了涅槃,进入了不生不灭的不动境界。释迦牟尼佛在将要进入灭度之前,预先告诉后来的众生,不要担忧,不要失望,不要没信心。佛涅槃之后,他的色身虽已不在世间,只要他的遗教留于世间,即是法身仍在世间,只要用佛法如法修行,等于亲自见佛住世。这是安慰并鼓励佛灭度之后的众生,还是要依照佛法修行。这是说,人类需要的是圣人的思想学问,圣人是否常住世间,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圣人之学尚在世间,等于亲聆圣人的教诲,那才是最实际的。

    “善软心”的“善”字,是慈悲,也是智慧的意思,以无我的智慧和平等的慈悲关怀众生,便是菩萨的善心。“软”是柔软柔顺,是菩萨以随顺众生之根性,需大则大,需小则小,恰如其分地给予不同的教化。柔能克刚,众生多是刚强难化的,有傲慢心、瞋恨心、嫉妒心、怀疑心等等;佛以善软的智慧和慈悲来适应众生、调伏众生,摄受、感化他们。

    众生学佛能使自己的心善,使自己的心软,这便是成就佛道的方法,将来一定能成佛。“皆已成佛道”不是成佛之路已全部完成的意思,而是多少完成了一部分。走出第一步叫成佛,走完最后一步也叫成佛。成佛不是一步即成或一下即成,而是每一步都是成佛的功德。如果我有这个信心,念念都能成就佛道,随时随地皆能成就佛道,只要有与佛的悲智相应的行为,就是做了成就佛道的功德!

    这四句话是鼓励我们要有信心,也可以用于一般人。很多人希望成功,害怕失败,其实一生中,只有成功没有失败的人,根本不曾有过,多数人是失败的时间多,成功的机会少;但若记取教训,不断重新出发,每次的失败,也就是成功的过程。经验本身就是成功的条件,人格成长、品格提升,岂不是成功?不一定要财富增长、名位攀升才是成功。做事做不成,做人也成啊!因此,也可以说,一旦有心于成功,就已跨出了成功之道的第一步,然后是步步成功,时时成功了。

    ■.真人无垢

    不怒如地,不动如山;

    真人无垢,生死世绝。

    ——法句经.罗汉品

    这偈子中的“真人”,能够“不怒”、“不动”,也无生死之忧,乃跟中国道家所说的真人,不太一样。道家的真人是修真得道之人,“得天地之道”者谓真人,长生不老、羽化登仙者称为真人,这是道家理想中的仙人,故关尹、老子、陶弘景、吕纯阳等道家人物,均称为真人。此处佛经中所讲的真人是指没有烦恼,解脱自在,不受困扰,不为人我、是非、得失、利害、成败、好坏等等所影响而生喜怒哀乐等情绪者;小乘的阿罗汉,大乘的佛,禅宗的大悟之人,能不贪生不畏,死,不恋生死,不厌生死者,名为真人。

    世人最难处理和最难接受的是生死大事,面对生死存亡,很难不贪生怕死。但对于到达解脱程度的人而言,死亡和生存是同样的,原因有二:

    第一,从信仰而明了生与死只是一线之隔,从过去世的死亡,产生现在生的出生,有了现在的生命,必定会带来最终的死亡。一个阶段的生死现象,是无尽时间中的一个小点,死亡不代表什么都没有了,死后尚有另一生死的段落在等待。因此,死亡并不可怕,如果自知生平付出的比接受的多,来生的景况必定胜于今生。

    第二,从修行的功夫来看,若能修到威胁利诱不动于心的程度,便能解脱生死。心绪不动不摇,如山如地那般稳定,不受烦恼的感染,即是无垢的真人。

    佛的智慧告诉我们,肉体的生命,是由地、水、火、风的四大组成,一旦四大分散,人的身体便会破坏、消失。一切的是非得失,如云如烟,如幻如化,有什么好计较的?若能体会生命的真谛,也就能够不为生死问题而烦心了。

    一般人当然不易做到,但也不妨学习如“地”的精神,念头一转,怒气即消:也不妨学习如“山”的精神,念头一转,躁心便歇。纵然不能做到“生死世绝”的自在解脱,总也能面对生死、接受死亡的事实了。

    ■.转苦为乐

    薄德少福人,众苦所逼迫,

    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

    ——法华经.方便品

    这是说,薄德少福的人有很多苦恼,他们所持的邪见,多得像是密林,有的执“有”,有的执“无”,这些邪见,都可能导致许多的烦恼和痛苦。

    有福有德的人,可在任何情况下,能屈能伸,左、右逢源,无比自在。知见不正确的人,有的认为世间是实的、永恒的,有的认为世间一切都是累赘,死前是暂时的有,死亡之后和未出生之前,什么也没有。执著有和执著无的两种观念都有问题。

    执有的人不顾一切,拼命追求,以致妨碍别人,损害自己,而且他们只愿意拥有,而不愿意把自己的所有利益他人。拥有财产、名位、权力、没有什么不好,正可以用来造福人群、庄严众生。如果环境不佳、条件太差,那也没关系,古之贤者,在物质那么欠缺的环境下,都能存活,尚能设法助人,我们岂会不如古人不及古人?因此不要以物质享受的多少而感到或苦或乐,否则即使拥有全世界,仍是薄德少福的人。

    执空的人玩世不恭,以致不尽义务,不负责任,只知消耗社会共同的资源。他们没有因果观念,生活方式看起来满有个性,但在其内心充满苦闷和挣扎,缺乏安定感和安全感。所以为众苦逼迫,而显出薄德少福的形象。

    在平常生活中不妨养成“能有,很好,投有,也没关系”的想法,便能转苦为乐,便会比较自在。

    ■.念念成功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法华经.方便品

    这个偈子说,如果有人,心念散乱,到了寺院里,以恭敬心,称念佛的圣号,便已成就佛道。果真有这么大的作用吗?

    这是因为只要有一个念头是跟成佛的条件相应,便是成就了佛道;从第一步踏出开始,一直到成佛为止,步步都是成佛。这个偈子很有名,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阿弥陀经》告诉我们说: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临终之时,佛来接引。这使很多人听了会气馁,因为那不是平常人容易做到的功夫,健康时都做不到,何况于临死的时候能做到呢?但这不是问题,净土法门是教我们不要三心二意,不要临事慌乱,平时认定方向,坚定信心,保持愿心,临终时,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往生西方佛国净土。此偈也是这么说的,虽以散乱心进入寺院塔庙,只要信心坚固,愿心不移,恭敬念佛,乃至仅仅一句称佛名号,皆已保证成佛。

    我们平常的心,都在散乱之中,只有专心读书、专心享乐、专心回避危险时,心念才是集中的。何况,人的心念不可能一集中就永远集中,否则身心都会疲累,需要放松;一放松心念就放松了。散乱有妄想心也有烦恼心,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想到去寺院赞佛礼佛,可见已有信心,也有愿心,只要信愿具足,无论要做什么事,都会有愿必成,有信则立,敬业则意诚.心诚则事举。“南无佛”即是恭敬礼佛的意思,既有恭敬礼佛的信心和愿心,便是种下了大菩提的种因,将来一定会得大菩提果,也就是成佛;这个大菩提因现在即使尚未发芽、尚未结果,但已有了发芽结果的成佛之因。

    任何事的原动力,都是出于人心的取舍及向背,只要有心,虽仅一念,也必有其影响的功能。如能善用自己的心念,则念念趋向成功;若不能善用自己的心念,则念念都会为自己制造出困扰的环境和痛苦的命运。

    ■.缘起成佛

    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

    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

    ——法华经.方便品

    因为诸佛的福德与智慧已经具足,知道一切现象皆无不变的自性,故也明白众生心中的成佛种子,是从因缘而产生,只要因缘具备,每一个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所以佛说唯一的佛乘。

    这个偈子的重点在“缘起”二字。缘起的意思是没有一样东西的完成是凭空而起的,一定有其原因,而且必然是由许多因素的相加相聚而成,称为因缘和合,由于聚散无常,所以也称为缘起缘灭。

    缘起观念是佛教的最大特色,不论是人生及宇宙,都是从缘起,从缘灭,没有绝对的创造者,也没有权威的支配者,既非一元论,也非二元及多元论,乃是众缘聚散的因缘论,又称为缘起论。

    此项缘起论认为,不论圣人或凡夫、有形或无形、精神或物质,皆由于众多因缘的相聚而起,离散而灭,故说“佛种从缘起”,没有定性不变的众生,只要促成其成佛的因缘够了,众生即能成佛。诸佛最初也是众生,因发现佛法、广度众生而成了佛。

    在这迈向成佛之道的过程中,福德与智慧逐渐增长,最后能以平等的慈悲和无我的智慧照顾一切众生,此时智慧与福德皆已圆满,称为“两足尊”,亦即福足慧足的意思,一切的佛都是这样成就的。

    佛之所以成佛,除了福德圆满,也是智慧圆满,以佛的智慧,发现诸法的一切现象,自性即是无常,没有不变不坏的自性,即名为空,就用发现空性的智慧,离烦恼而度众生,因为法无自性,也无定法,佛说法都是随机随缘而说的方便法。而且,从佛的立场来说,众生是自度的,不是佛度的,否则应该能于一时之间一网捞尽所有的众生才对,事实上,由于因缘尚未具备,很多众生,并未得度。所以众生是因本身的福德因缘而自度。因缘好,则容易脱离罪恶而修行佛法;因缘差,就在烦恼、罪恶之中,接触不到佛法。但是,因缘不可思议,今天无缘接受佛法,并不表示明天也无缘接受佛法,只要因缘改变,他们就会改变,所以叫“诸法常无性”。若能接受缘起的观念,你就永远不会对任何事物失望。已有的因缘要增长它,未熟的因缘要成熟它,未有的因缘要开创它:好的因缘要使它更好,坏的因缘要使它变好。尽心尽力,能做多少就算多少。

    佛法虽有声闻、缘觉、佛的三乘,但最终目的是唯一的大乘。只要努力没有永远是小乘的人,也没有永远做凡夫的人。只要因缘成熟,就能接受大乘,最后得以成佛。

    欲语说“将相本无种”,出将入相,乃至历朝开国之君,往往都是出身寒门草莽,今日的各界菁英,往往也非出于豪门大姓,而是来自升斗小民。请不要迷信“朝中无人莫做官”的论调,今日的权贵朝臣,往往也是昔年的吴下阿蒙。不论主动或被动,只要努力于缘起,人人都有成功的潜能。

    ■.差别平等

    佛平等说,如一味雨,

    随众生性,所受不同。

    ——法华经.药草喻品

    佛陀说法,视一切众生平等无差别,就像下雨,一味平等遍布大地,但随着众生根性有别,所感受到的法益也各不同。

    佛陀说法,都是为要我们众生,发起大菩提心和大悲愿心,所以佛陀平等普度一切众生,平等普结一切善缘、平等普示一切佛法。但是真的平等吗?站在佛的立场,是平等的,站在众生的立场而言,听法的大众,是有等级差别的,各有各的福德因缘,所得的利益也各不相同。

    《法华经》中有个比喻:天降大雨平等普润大地之时,地面的植物则有大小不同。大的树木所接受的滋润面和吸收量都比较大,小的草木因本身器量小,承受面和吸收量都不及大树。这也可用太阳来比喻,阳光从不选择要照射何处,但有云有雾的地方,见到的阳光就不彻底。

    因此,佛虽平等说法,众生所受利益却各不相同。佛愿度一切众生,而众生当中,有人早得度,有人晚得度,有人只学到小乘法,无法学到菩萨的大乘法;有人听了佛法学到做人的标准法,没有学到解脱烦恼的离苦法,有人听到的是升天法,没有得到入世而不恋世的成佛法。

    世上也有雷同的事,例如同一个老师所教出来的学生,有的获大成就,有的就是不行,这应该不是老师偏心,多半是学生本身的问题。同一父母所生的孩子们,也有智愚贤不肖的差别。世上不平等的事实有很多,好像是在于环境、在于制度、在于他人的不公平,其实各人自身的条件不具全,例如先天不足,后天失衡,才足主要的原因。

    ■.超越两边

    我虽说涅磐,是亦非真灭;

    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法华经.方便品

    佛陀虽然讲说涅槃寂灭之法,但也不等于是什么都没有,因为一切现象本来就未离开涅槃的寂灭相。这个偈子,把不动的真实相与一切现象的虚幻相,不即不离、不一不异的本质,一语道破了。

    此偈纠正了一般人对大乘佛教所说“寂灭”的错误看法,也纠正了小乘佛教对“涅槃”在认知上的偏差。

    涅槃并不等于消失、毁灭或什么也没有。涅槃是不动、寂静的意思。什么不动?一切现象的共同性,即是暂时有而毕竟无的空性,即是一切现象的自性皆无,无即不会变动,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若能体验此自性,便是无我的智慧现前。从烦恼凡夫的角度谈论涅槃,理解涅槃,它是无垢净无生灭的,若有垢净生灭之分,便不是涅槃,所以涅槃是“真灭”。若从悟后的智者来谈论涅槃,是离开垢净、生灭、增减等一切两边的执著,亦即超越于世人所认知的范围来看世间现象,所以涅槃不是真的消灭。

    “诸法从本来”的“法”字,有二义:(一)释迦牟尼佛所说的道理和修行的方法,(二)一切物质现象及精神现象。一切符号,一切表现,合起来叫做“诸法”。“从本”的“本”字,是指由无幻有、由幻归无的空性,即是一切法的自性,原来就是不动不变的,空的本身没有生灭、增减、垢净等一切两边的问题。生死与涅槃,烦恼与菩提,清净与不清净等,都是人为的分别认知。

    例如人的善恶标准,是从动作行为对自我中心的立场所表现出来;善与不善是出于每一个自我对行为结果的判断,与客观的行为本身无关。例如老虎吃人,对人而言是可恶的行为,对虎而言只是求生的本能,无所谓善恶。又比如用刀,善抑不善?医生用手术刀是救人,土匪用凶刀是杀人。因此用刀的行为本身没有善恶,加上各人自我立场的价值判断才有善或不善的区别。

    “寂灭相”即是一切现象的本来相,便是空相,不能说没有,但毋需执著其或有或无。如果说,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前没有涅槃,圆寂后才进入涅槃,是错的。涅槃的寂灭相既不离现实的一切现象,当然是本来就有,一直都有,不过是在佛陀成道之后才发现世间现象,本来就是涅槃。也可以说,如果当你体悟到绝对的、超越的智慧之时,你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一切都与涅槃相契相应。不是死亡之后什么都没有才叫涅槃,也不是永远离开世间才叫寂灭。

    ■.第一义谛

    说诸行处,名世界法;

    说不行处,名第一义。

    ——大智度轮卷一.缘起论

    这个偈子是说,心中有牵挂,便属凡夫世界,心中无牵挂,便见超越境界。“世界法”亦称世间法,世上凡事凡物,都有它们的界限,故名世界,世是时间过程,间是空间位置,故名世间。由此可知,人有生命过程,也有生活的范围,所以活在“世间”。如果我们的心理体验,只限于现象界,行为价值,亦局限于现象界,也是在世间,没有出世间。

    “说诸行处”的“行,,字,主要是指我们的心理行为,由于外界环境的刺激而使心理产生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等六种困扰,称为六种根本烦恼。如果心不受环境影响,也就不致产生这六种心理活动,便得解脱,这时叫做“心行处灭”,这儿形容为“不行处”,也叫做第一义谛。此时的烦恼分别相,自我中心的执著相,便不起作用了。

    第一义谛的不动相,相对于第二义谛的虚妄,一旦洞明第一义谛,一切现象都是那般的完美现成、无理可述、无心可动、无物可障碍自己的心了。第一义之中没有烦恼分别的执著,却有无私的智慧和平等的慈悲。慈悲心类似同情心,而不等于同情心,同情心是有特定对象,也有特定的时段,慈悲则是平等视一切众生,永远关怀一切众生,依众生的差别需求,以无私的智慧作反应,给予适时适切的帮助。第二义又名为世俗谛,是以自我中心出发,来看世间事,先有自我的价值判断,次有自我所执著的模式,所以是主观的,亦即《金刚经》所说的“有所住”心,这时所见的世界,就是能够引起烦恼痛苦的世间法。

    要达到第一义,很不容易,一般人能从理论知道‘有这种境界,也算不错了,虽然不能真懂,也不能真的做到,但不妨揣摩一下这个偈子。每当心里混乱困扰之时,告诉自己:不要接受环境的摆布,不要接受烦恼的作弄,对人要存慈悲心,对事要有智慧心,如此一来,也就不致于那般的痛苦和烦恼了。

    ■.种福有福

    世间人心动,爱著福果报,

    而不好福因,求有不求灭。

    ——大智度论卷一.缘起论

    一般愚人只希望得豆得瓜,而不想去种豆种瓜,只想要享福而不愿去种福。《大智度论》这个偈子把众生的愚味颠倒,很明确地点了出来。

    “世间人心动”,为什么动呢?因为有贪爱幸福的果报,却不喜好努力去培养幸福的原因。一般人都希望多福报、少灾难,所以人心就像猴子,整天处心积虑动脑筋,看看有哪些幸福的机会之门,正在等待着他们进去尽情地享受,也像母鸡带小鸡,一天到晚在地上东啄一嘴、西啄一嘴,找找看有哪些美食,正在等待着它们去享用,它们终日忙着找可吃的东西,似乎永远没吃饱的时候。是不是真有那么多的机会,是不是真有那么多东西可吃?当然没有。明知机会不多,还是不能死心,这样子虽然给人希望,也使人心变得不能安定。

    人与一般动物不同,例如老鼠,不种五谷,可以偷吃五谷,例如野兔,不种菜可以偷菜吃,但它们不知道那是不道德的行为。人类求生存,必须付出努力生产的代价,如果不事生产而坐享其成,便为社会所不容,亦被识者所不齿。要是大家只受福报而不种福因,福从何来?因此,“人心动”只要动得正确,便是智慧的奉献,动得不正确,便是投机取巧走歪路的邪念妄想了。

    这四句话的前三句,是告诉我们,人心轻躁浮动,因果颠倒,则是制造苦恼的根源:人心谋定而动,但顾努力耕耘不问收获多少,乃至只顾种福而未求享福,才是最有福,最享福的人。第四句“求有不求灭”,是说人人希望拥有福报,希望福报增长,谁都不希望福报减损、福报消失。这便是患得患失的心态,也是烦恼痛苦的原因。事实上,世事皆无常,有了福报而担心没有保障,无异自寻烦恼。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永远可靠的,连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心,都不是永远可靠的,岂能要求以身外之物来保障自己?

    事实告诉我们:种瓜可能得瓜,也不一定得瓜,不种瓜而得到了瓜,一定是借来的、偷来的、或者是抢来的,借的必须还本付息,偷抢的必须遭受犯罪的惩罚,都不是好玩的事。有的必然归之于没有,没有了还可以努力来促成其有,能知如此,必定有福。

    ■.平等不二

    道及淫怒痴,是一法平等;

    若人闻怖畏;去佛道甚远。

    ——大智度论卷六.释初品中十喻

    在一般人的想法中,正道和淫怒痴,是截然不同的东西,但此偈却说它们是平等的,这是什么道理呢?又为什么说听了这句话而心生恐惧的人,距佛道很远呢?

    在没有学佛、不知佛法的人心中,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都很清晰鲜明。但许多人也知道,大贪大瞋不是好事,所以需要修身养性。有修养的人能控制情绪,而且能调整情绪。否则不仅对身体不好,也是对自我的惩罚。

    淫怒痴就是贪瞋痴,名为三毒,是烦恼之中力量最强,而且是最难断除的三种心魔。淫是过分的贪求,怒是瞋恨,痴是不信因果、不知因缘、没有正见。

    “道”是持戒、修定、得智慧的方法,修道的人通常是运用戒定慧的三无漏学,来对治消融淫怒痴的三种心毒。在一般人看来,道与非道相对,就像智慧与烦恼是对立的一样,二者截然不同。然就佛、菩萨等已解脱的人而言,淫怒痴与戒定慧是平等的,因为已经没有淫怒痴,所以也用不到戒定慧了。这个思想,在禅宗的《六祖坛经》有“烦恼即菩提”的名句。又在《维摩诘经》<不二法门品)讲得很清楚。例如善与不善不二,罪与福不二,正与邪不二等,因为已得解脱的人,心中已没有对立的事物存在,没有道和非道等的两种极端。如果认为有道,就有非道的一面。如果认为有智慧,也就还有烦恼。世上若无邪恶,则一切的道德观念也就用不到了,世上若无烦恼,则用来除烦恼的智慧,也就不必要了。

    佛道是平等的、解脱的,没有对立的现象、感受、经验,是真正的大自在、大自由。一般人如果发生不愉快或不幸的事,能把它当成平常事来看是相当难的,不过我们必须练习着以平常心来待人处世。平常心亦即平等心,不仅烦恼与智慧平等,凡是偏执一端的,均宜知道平等不二,才能不起对立的冲突。

    ■.脱离魔网

    有念堕魔网,无念则得出;

    心动故非道,不动是法印。

    ——大智度论卷入.释初品中放光之余

    起心动念是一般人在一天当中,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事,这个偈子则说,一有念头就堕入魔网,无念则不被魔网束缚。这对一般人而言,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不过要看如何来解释有念与无念的意思了。

    首先要了解“魔”是什么?魔境扰乱我们的心,使我们自恼恼人。只要有烦恼的念头生起,便是内心有了魔动,就跟外来的魔境相应,这是物以类聚,常人说心中无鬼,心外的鬼就奈何你不得,心有弱点,外魔便趁虚而入。所以,没有心魔不会惹魔,此乃邪不敌正,如果心中有邪念,外魔很容易来利用你而做为工具。所谓外魔,也是因为你自己不能把守,受到外境的干扰,如果你能借力使力,、也可将干扰转为训练,就不是魔了。

    可见念头的有正有邪,心外便有佛有魔,不能说所有的念都会堕入魔网,有正念才能脱离邪念。正念的心念是与智慧与慈悲相应,是与持戒及禅定相应,由正念的过程更进一步,便是无念,无念不等于没有心理活动,只是不与自私的贪瞋等烦恼心相应,便是无念。一旦提起正念,魔阵虽强,也奈你莫何。一旦无私的智慧现前,烦恼平息,心中清净,正念也不需要了,即是无念,便也脱离了魔网的范围。普通人先从正念的功夫着手,哪怕短到仅仅一念保持不受环境干扰,也便是正念。无念虽不容易,总是可以略微体会。

    在正念之时,外魔已奈何你不得,到了无念的境界,魔根本找不到你了,因为无心可找、无念可着,完全解脱自在。这叫“无念则得出”。邪念、正念都没有了,才真正出离魔网、离开魔境。

    “心动故非道”,是说心有念,便是心动,心无念即不动,倘若有念,不论邪念正念,均为妄念,都不是无私的智慧,所以跟解脱道及菩提道不相应。“不动是法印”,所谓法印是指“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三句话,称为三法印,合乎这三语原则的道理,便是正确的佛法,否则便不算佛法。运用在此处,则是说如果心有妄念,心是动的,那一定没有体验到真正的佛法。如果心不动了,你可以体验到正确而究竟的佛法,佛法也可以证明你已经验到了无私的智慧。

    一般人也可以用到这四句话,在危险惊恐的环境中,至少可使心安静一点,脱险的机会大一些。平常在心理上也较为健康、客观,不会动不动就情绪失控。纵然无法永远摆脱魔网的干扰,至少不会经常被笼罩在魔网中头头乱转。

    此所谓魔,是指内心的邪念,是指助长你邪念生、邪念动,烦恼生、烦恼动的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若对正念者而言,那就不是魔,而是助长你修道得道的因缘。

    ■.生活规范

    大恶病中,戒为良药;

    大恐怖中,戒为守护。

    ——大智度论卷十三.释初品中尸罗波罗蜜

    戒是生活的规范,故在很多经典中,都可以发现对“戒”的强调和重视。因此,这个偈子说,生了大恶的疾病,戒是良药;在大恐怖发生时,戒可以保护你。

    戒律未必是教条的约束,所以并不可怕。戒是勉励我们当做则做,不当做则不得做。它的精神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大恶病的“病”不一定是生理或心理的病,杀人、窃盗、邪淫、妄语等大恶事本身就是病。身为佛教徒,就该净化自己的身心,同时净化众生的身心,达到自利利他、救人济世的目的。如果不这样做,就是害了病。生理不健康的人,明知不该做的事也会去做,明知不该说的话也会说,不该想的念头也会想。如果受了戒,就像吃了药一样,受戒时的决心能使尚未作恶的人不会作恶,已经作恶的人改过迁善,受戒与宣誓相同,就职、入党、入籍、结婚等的宣誓,便是志愿遵守共同的生活规范。

    受戒是对良心宣誓,对戒师宣誓,对佛菩萨宣誓。在隆重的受戒仪式之后,心向会转变。好比原来需要天天吸毒的人,被送往烟毒勒戒的医院:毒品的来源没有了,想吸食的时候也会提醒自己不应该。所以说戒是恶病的良药。

    “大恐怖中,戒为守护”。最大的恐怖是死亡,其次是受伤害,再其次是被人冤枉、诽谤、欺负。换个角度看,做恶事的人老是恐惧被人发现,怕受报复或遭法律制裁,一生都在恐怖之中。如果能受戒,过去已犯的错误会直下承当,该受的果报会心甘情愿地勇于接受,此外可用持戒的功德来将功赎罪。过去因瞋怨而骂人,现在因持戒而赞叹人,过去因贪欲而偷盗,现在因持戒而作大布施,过去因愚昧而伤害人,现在因慈悲而多做救生护生的工作。这是积极的持戒。由于现在行善持戒,恶报也许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了也能坦然地面对。因此,有大恐怖的话,受戒持戒最有用。

    ■.瞋为毒根

    杀瞋心安稳,杀瞋心不悔;

    瞋为毒之根,瞋灭一切善。

    ——大智度论卷十四.释初品中羼提波罗蜜

    此偈是说,灭掉了瞋恨,心中就得平安,灭掉了瞋恨,就不再后悔,瞋恨是烦恼毒的根源,所谓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许多人由于喜怒无常,常发脾气而害人害己;辛苦了一辈子的成绩,很可能只因说了一句狠话而前功尽弃。

    凡夫的烦恼心有三种,贪欲、瞋恨、愚痴,这三种烦恼心当中,以瞋心表现最明显。贪心往往可以隐藏,不易让人发现,可是只要心中有瞋有怨有恨,很快就从面色、言辞、行动上表现出来,修行人要得心安稳安定,感到喜悦安乐,一定要把瞋心除掉。有些人没有表现贪欲,但瞋心很重,他不求名位、利禄、权势,也不想追求男色、女色,但对很多事情、很多人都看不顺眼。既然对任何事都怨忿不平,对任何人都采对立的心态,心中岂能安定?

    瞋心灭除后就不会有后悔的心,“悔”也是忏悔、悔过。佛经中说“一念无明起,火烧功德林。”无明是烦恼心的潜在力量,有了瞋心,会无缘无故地动怒,用语言、动作或其他方法伤人,后悔的事就来了,这时就要忏悔。

    贪瞋痴称为三毒,其中以瞋心的毒最大。因为贪心使自己烦恼重,却不一定伤人,但瞋心一定会自伤伤人、自害害人,是双重的罪恶,所以“瞋”是“毒之根”。

    如果能灭瞋心,就能修行一切善法。当瞋心的火熄灭时,对人会生起慈悲心,会以关怀、原谅、同情的心待人,当瞋心消灭时,对一切事物的决断,会以纯客观的智慧来处理自己的问题,分析他人的问题,化解一切麻烦的问题。所以说一旦瞋心灭,一切善法生了。

    ■.不留痕迹

    若观无生法,于生法得离;

    若观无为法,于有为得离。

    ——大智度论卷十五.释初品中羼提波罗蜜之余

    从这个偈子看来,无生法和无为法是得智慧、断烦恼的依据。无生法和生法相对,而无为法和有为法也是相对的。若要明白此偈的内容,先要了解这几个名词的意思。

    “生法”是让人生起种种烦恼的执著心、分别心、生灭心。前念灭、后念灭,心有所生、心有所灭,叫生灭法,又叫生法。我们在平时无法感觉生灭法,如果安静下来体会心念的活动,非常频繁,就会知道念起念灭的心理状态,为什么要称为生灭法了。前一念想到的是某某人的恩德,下一念又想到他虽对你有恩,但也曾经使你很难堪。如此前一念“他是好人”滑过去,后一念又是另一个形像的他,这就是生灭法。

    “无生法”的意思是又名“无生法忍”,是专门用于已经断除烦恼的菩萨或阿罗汉。断尽了自私自利的心理行为,便是断除了执著、分别的各种烦恼,叫无生法,“忍”是确认、肯定、明了、无疑、可靠、实际如此,即是智慧的功能。有烦恼的心理现象叫生法,脱离烦恼困扰的心理功能,叫“无生法”。一旦悟得无生法忍的人,一样也有心理现象,且对世间事物,反应得更透彻、更明朗、更客观,甚至超越于主观及客观。故已没有自我立场的好坏、是非、得失等分别心,事情该怎么处理就恰如其分地处理掉,心中不留痕迹,但不是不留记忆,而是不留情感上的执著心。

    “有为”讲的也是人心现象,是指有企图、有期待、有计较、有得失的心理活动。例如希望要得到什么,丢弃什么,得不到生瞋恨,丢不掉起怨恨,得到了尚不满足,盼望计划获得更多。通常说:人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似乎有所为是有为,有所不为是无为,其实这两者都是有为法,因为都是心有所期、心有所寄的。

    “无为”是指离开了有为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超越了我人、是非、利害、得失的自我立场的价值观。与人相处时,只有慈悲的行为,面对事情时,只有智慧的功能。这已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心胸了。

    因此,有为也不一定全是不好,有为的心,可让人知道好坏、多少、善恶、公私、上下、苦乐等等的心理反应,虽然不得解脱,但是能够生活下去。若能从有为进步成无为,我们就能体验到自在解脱的心境,活活泼泼、无拘无束、无牵无挂,虽然时时救人、处处行善,却能随时放下随处放下,正如《金刚经》所说,纵然度尽一切众生,实无一众生得度。对众生而言,他是度了众生,对他而言,度与未度,都是一样的无有增减。这样宏大的胸怀,虽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总也可以学习向往的。

    ■.欲海回头

    著欲不自觉,以何悟其心;

    当观老病死,尔乃出四渊。

    ——大智度瓷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此偈是说,若有人沉缅于男女的情欲而不自觉,该如何使他醒悟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观想人生过程的老、病、死的苦状,才能出离苦海。

    所谓“著欲不自觉”,是指欲念强烈,房事过多,自己却不能反省约束,正当盛年时,也许不自觉有什么不对劲,纵欲的人在年岁稍长时,后遗症就会渐斩出现了。如何提醒自己不沉溺在情欲大海中?则宜首先弄清楚,欲海看起来快乐,事实上没有节制的性活动,对身心健康、对家庭和乐、对社会安宁,都有不良影响。节制的方法,便是观老!观病!观死!

    “四渊”是生老病死,也叫四苦。若不超越生老病死的四大深渊,就不得解脱。圆觉经说,众生(人)之所以有流浪于生死之间的生命,皆由于贪著男女淫欲的关系,因为有两性的需求,所以一生又一生,生了死死了生,永远沉沦在生死的大海之中。要求人人断欲而不婚嫁,乃是不可能的事,节欲少欲而勿纵欲,应该是做得到的,人类号称万物之灵,若从两性关系正常状态而言,人类的确比其他的动物优胜,如果没有节制地放纵情欲,便会给当事人带来灾难,所谓衣冠禽兽,其实尚不如禽兽。

    人生有生老病死的四苦,不过生是苦的开始,不是苦的本身,所以不需要观,大家认为出生是好事,生命也是好事,见到婴儿的生出谁都想是可喜的现象,唯有人的老病死的遭遇,一般人都不会喜欢。实际上人的老病死是从生而来的,但要一般人把“生”观成是苦,便无法了,所以观其他老病死三种现象就好。

    淫欲心重的人,观想纵欲容易衰老,容易罹病,死得快!想想自己老态龙钟时如何?再观想自己生病时如何?追求满足淫欲的念头就会减少。还有,须明了一个事实:每个人多多少少或隐或显地潜伏着一些病因,当您想到启已是个病人时,哪里还有心情去纵欲?不是找死吗?想到纵欲会死得快一点,:想到死就在面前等待着时,哪还提得起纵欲的念头!

    只要欲念不起,那就出苦海了;欲念的醒悟要从节欲少欲着手做起,到了断欲的程度,已不是凡夫而是解脱了烦恼的圣人。

    ■.忏悔安乐

    若人罪能悔,已悔则放舍;

    如是心安乐,不应常念着。

    ——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这个偈子讲的是忏悔。对自己的过失一旦忏悔了,就要把已忏悔的事不再挂在心上,这样才能平静安乐地过日子,所以悔过,不等于悔恨。

    忏悔的意思是,反省自己已犯的过失,愿意面对它,承担起过失的责任,从此改正错误,决心不再犯过。通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重要的是知过当改,所以忏悔的修行,比任何法门都重要。正因为自己还是凡夫,随时随地会犯错误,所以不但要随时随地忏悔,并且要定式定期忏悔。忏悔虽不必拘泥一定的形式,但是犯了重大过失的忏悔,必须面对当事人或几个与你共同生活的人求忏悔,小过失的忏悔,则是对自己的良心自责即可。

    当人心受到污染或被罪恶感困扰时,忏悔的方法能有助人脱困的作用,所以《阿含经》及戒律圣典中,教人要忏悔,忏悔则安乐,用忏悔来洗涤罪垢,鼓励人重新出发。一旦经过忏悔,就把罪恶感放下来,这不是说没有罪了,而是在认罪之后,心理的牵挂障碍没有了。如果犯了过失,自己不肯承认也不愿让人知道,这是没有惭愧心;从表面上看,他似乎不知有因果等着他,但在他的潜意识中,罪恶感的阴影老是笼罩着他。绝大多数作奸犯科的人,在被法律制裁或执行死刑之前,会觉得后悔,往往会叫别人不再学他。可见罪恶不悔改,心中是很痛苦的;忏悔以后,就把不愉快的、恐惧的、不安的心境改善了。所以此偈要说“如是心安乐”了。

    能知忏悔,则能把犯罪的负担和压力减轻,甚至可以摆下,这是使内心安乐最好的办法。所以要常念着:“小心勿犯罪,犯罪要忏悔,忏悔得安乐”。即使非佛教徒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帮助自己。忏悔以后不致马上再犯,即使尚会犯罪,犯罪的机率应当会越来越少,人格便越来越健全了。

    ■.精勤无难

    人有不惜身,智慧心决定;

    如法行精进,所求事无难。

    ——大智度论卷十五.释初品中毗梨耶波罗蜜

    这个偈子的重点在于“精进”两个字,这是大乘菩萨道的六度之一,用普通话说,就是勤奋不懈怠的意思。

    “不惜身”和“心决定”都是精进的表现。意思是说,只要是以智慧的抉择所认定的事业,就当努力不懈,乃至不惜奉献全部身体的生命,无怨无悔,勇往直前,再接再励,则任何困难都阻碍不了你的成功。

    不惜身命的意思,不是不顾一切的牺牲,而是有始有终的决心,如果盲目地牺牲了身命,以后就没有机会了,而努力投入之后,换得了经验,成就的还是自己,当然不是牺牲。这是非常积极的实践精神,不只成就了自己,也利益了他人。

    六度法门中,布施、持戒、忍辱的三项,都需要精进地去做,否则修行禅定和智慧也得不到力。其中以智慧指导修行,以智慧解脱烦恼,故以智慧为六种自度度人之法门的最高目标。可是,只要缺少精进,其他五项都会落空。由于不惜以身体奉献给众生,所以能用精进心成长自我的智力、财力、体力,修大布施、持清净戒、行大忍辱和入甚深禅定。所以在佛经中说到,舍身修布施、舍身护净戒、舍身大忍辱、舍身入禅定、舍身慧解脱,也可以说菩萨为了广度众生,必须不惜身命,方会难舍能舍,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以必死的肉体生命,修成不坏的金刚法身。天下无难事,只怕无决心,不怕修不成,只怕不精进。

    为了求福报求智慧,必须先要付出努力以赴的决心。如果虎头蛇尾,或者做一天休息三天,不能趁热打铁,这种心态只能做些零碎的小事,无法成就艰巨

    的大业。许多人,过分地保护身体,舍不得用,养尊处优的结果,是体能衰退,心力不济,无病有病,都是懒洋洋慵落落地,真是浪费了天生的本钱。身体的好坏,可以用心来调,心调好了,身体就不是问题。所以我主张“忙人时间最多,勤劳健康最好”。只要我们不去糟蹋身体,也不用过分疼惜身体,便能难得能得,难成能成了:只要精进,佛道易成,何况是一般的事呢?世人能够成功,条件很多,其中必然有一项因素是精勤。

    ■.心中佛国

    或有佛刹地,垢秽不平正,

    众生烦恼故,起如是佛刹。

    ——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

    有的佛国脏乱污秽、高低不平,这是因为该佛国的众生烦恼多,才形成这样的国土。这个偈子是在形容我们这个世界。

    佛刹就是诸佛所居的国土、诸佛用来度众生的舞台。佛国应该是无染清净的,是平平整整的,那是以佛的功德福报所完成的世界。我们众生虽与诸佛住在同一个世界,由于心中有烦恼,所感受的环境便是脏乱不清净的,也是崎岖不平、参差不整的,故叫“垢秽世界”。释迦牟尼佛说这个世界对于众生而言是五浊恶世,但他不论在《法华经》或《华严经》都说,他的佛国净土,就是这个世界,在他心目中的众生,也是跟他一样,具有佛的智慧、功德、福报。所不同的是,佛已体验到众生跟他无差别,但众生不知道自己也能跟佛一样,不能体会净土就在面前,不晓得福报也无量。只因众生在醉生梦死中自我作茧,受苦受难,并且继续为自己制造更多苦难的原因,也为他人带来许多苦难的事实。这样一来,越来越觉得所处的环境不安定、不安全、不清净。

    有人问我;“佛国净土是什么情况?”我说:“根据经典介绍,佛国净土实在太好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无有烦恼,不愁生死。”“如果有一个人在我们这个世界烦恼很重、满眼仇人、凡事抱怨,能不能去佛国净土?”我说;“他不能去。即使佛国净土就在他眼前,他所看到的也是众苦交煎的众生世界。”所以一定要放下怨恨、不平;贪念,才能体验到佛国净土的状况。也可以说,十方的佛国,不外乎内心的世界。

    ■.似有实无

    众生心不同,随起诸妄想;

    如是诸佛刹,一切皆如化。

    ——华严经卷四.卢合那佛品

    此偈是说,因为众生的心彼此不同,由心生起的妄想也各形各色,因此十方诸佛的净土,也是如幻如化并非真实的。

    一般人认为,现实的世界是真的,不信佛教的人,认为佛国净土是人类想像中的虚幻世界。一般信仰佛教的,知道现实世界是虚幻的临时的,诸佛的净土是真实的永久的。此偈则说,诸佛净土也是由于众生的妄想而有,其实如幻如化,并非实有净土。这是因为《金刚经》也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说有十方佛土,是对凡夫方便说,凡有方位时段,都不是究竟的净土。究竟净土遍于一切处,互于一切时,处处是净土,时时见净土,只要体验到实相是无相,无相也不离一切现象,处处有佛土,样样都是佛。但因众生的心动乱不定,妄想心尚未消灭,烦恼执著,起起落落,所以不知佛国何处,不识佛是何人。因此诸佛不得不顺应众生的所喜所求,运用悲智愿力,化现出种种佛国净土。

    希望求生佛国净土的人,一定是还带着烦恼积习的凡夫众生,这些众生在人间本来就看不到佛和净土,只听说有佛国净土,尚未觉察到人生有多苦,还没有意愿要去什么佛国净土,也怀疑是不是真有佛国净土,如果已有往生佛国的愿望,那是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经典中获得的消息。根据古来有些祖师们的介绍分析,凡是容受凡夫往生的佛土,尚不是真实的。诸佛自己的净土,只有佛与佛之间可以体会到,别人无法揣摩也无法进入:那是遍于一切时空的存在,也超越于一切时空的存在。

    由于众生的心不同,因妄想而起种种佛刹,所以种种佛国净土也是如幻如化。如幻如化的佛刹,是有形象、有方位乃至也有时限的,是一种方便的接引,不是究竟的佛土。但我们也一定要相信,诸佛各有国土,用以度化各类有缘的众生。例如跟释迦牟尼佛有缘,就生到这个娑婆世界来;跟阿弥陀佛有缘,就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众生在不同的佛国中修行佛法,称为梦中的佛事,所以佛国是似有而实无的。

    ■.众生成佛

    自归于佛,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发无上意。

    ——华严经卷六.净行品

    此偈是说,当自己认识了佛的精神,知道了佛的意思,接受了各人自己也能成佛的理念,就会盼望一切众生,都能理解佛的道理,并愿人人都能成佛。

    佛是自己彻悟,又能觉悟众生、安慰众生、鼓励众生的大觉智者、大慈悲者。佛是由众生之中产生的,是在断尽烦恼,又能常度众生而福德智慧究竟圆满了的人。

    一般的佛教徒,只知道在苦难紧急的时候,才求助于佛,等待佛的救济,没有错,佛度有缘人,有求有应。可是此偈的“自归于佛”,是自动地向佛的伟大人格致敬,但愿自己也能具备成佛的条件。不仅自求成佛,也愿所有一切众生,将来都能发起成佛的大心,走向成佛的大道。

    然而,成佛之道有顿有渐。说顿,就是在一念善心起,一念烦恼断,便能亲自体验到佛的智慧和慈悲,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便是这样的道理,但他尚不是福智圆满的佛,必得继续修行。说渐,就是要从高处着眼,先从低处起步,成佛当从做人开始,然后具备生天的条件、解脱烦恼的功力、广度众生的悲愿,最后才能成为圆满的佛。

    有的人开始信佛,就发愿成佛;有的人只是迷迷糊糊地希望成佛,但不知如何修行才能成佛,也有的人听说从初发心到真正成佛,需要历劫的修行自利利人的菩萨道,就心生气馁而畏缩不前了。

    其实,所谓历劫成佛,目的是勉励我们,不要老是在期待成佛的结果,切实的努力,无限期地来做自利利人的修行工作,是最重要的。否则,经常指望着成佛的结果出现,本身就是一种烦恼,不仅不能成佛,也就不能解脱了。最好是先学菩萨精神,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成佛是努力耕耘的事,不是计时计日的事。

    这么说来,发愿成佛岂不是遥遥无期的事吗?这倒未必如此,当烦恼重的时候,时间才长,如果心中的烦恼少些,时间就过得容易,如果没有了烦恼,至于自己何时成佛已不是问题,你的目标是在使得一切众生都能成佛。

    ■.开启智慧

    自归于法,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华严经卷六.净行品

    此偈是说,自己认识了字宙人生的道理和自利利人的方法,就要拳拳服膺地照着去实践和体验,同时也希望把自己觉得是最好的哲理,分享与一切需要它的人。更要紧的是希望大家都能自己来向佛法的宝库中探索,才能启发出你自性中深广得像大海一般的智慧。

    此处的“法”,是宇宙人生的原理,也是规范人生修养的方法,它更是指导人类离苦得乐的观念。有属于思辨的部分,有属于实践的部分,有属于内心世界的经验部分。

    佛所说的“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也不以为有一种永远的真理叫做法。佛说法四十多年,在他肉体死亡之前,却对大众宣布说:“我说法四十九年,未曾说着一字。”甚至在《金刚经》中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因为佛是应机说法,随缘应化。佛没有一定想说什么,只是为了适应各种层次的对象需要,而说离苦得乐的慈悲法及智慧法,随着不同时代环境的需要,而为人间留下慈悲和智慧的语言。

    佛是一位具有高度智慧的人,他不希望人间大众把他当作个人崇拜的对象,所以提出“依法不依人”的主张。若仅信人,是主观的、会有变动的,若仅依靠佛这个人来救济,在时空之中,都有其极限,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广大。如果以佛所说的法,也就是以慈悲和智慧的理念,作为信仰和实践的重点,情况就不一样了。

    因此,一般的佛教徒,在他们尚未知道佛法的重要之前,是以佛的人格为信仰崇拜的对象,一旦理解了佛法,便会以学佛求法为信仰佛教的目的了。所以鼓励大家“深入经藏”,开发智慧。

    ■.安众和众

    自归于僧,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华严经卷六.净行品

    这一偈子是说,自己认同了这个和乐融洽的团体,也希望所有的人都来信赖它、维护它、尊重它、尊敬它,彼此间相互关怀照顾,不为私利争执,便能够和众、安众,没有任何障碍。

    此所谓“僧”,是梵文“僧伽”的简译,是有组织规范及伦理体系的社团。佛教分有出家众及在家众,又分大众及小众、男众及女众。也分圣贤众及凡夫众,沙门众及菩萨众。而在佛教圣典中所称的“皈依僧”,必定是指出家的沙门众,它是象征着:

    (一).少欲知足,

    (二).清净无私,

    (三).和谐无争的精神。

    僧是学法、弘法、护法、依法共同修行、依律共同生活的团体及其成员。在佛的时代,主张全民民主,财物属于团体共享,个人也属于团体共有,个人在团体中有接受培育照顾及发表意见的权利,也有爱护团体、维系团体、以及遵守团体纪律、认同大众利益的责任。

    佛也尊重团体,并且主张“佛不领众,佛也在僧中。”佛是指导人生方向的导师,至于大众之间的各种问题,均交由团体的会议来处理。佛是至高无上的智者,不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心。

    佛教重视的三宝,就是因为要依“僧”学“法”,法由“佛”说,以佛为法的源头,以僧为体验佛法、弘传佛法的老师。所谓高僧,就是团体中的高明之士,能为大众以身作则,使大众安定和谐,给大众解惑释疑,异中求同,是为大家排除障碍困难的人。

    “皈依”是尊敬、认同、接受、信赖的意思。如果仅皈依佛而不皈依法与僧,只是一种神格崇拜,不能接受到提升自我精神领域的讯息。若只皈依法而不皈依佛与僧,则仅相当于学问的探究,不能接受到经验的传承。如果只皈依僧而不要佛也不要法,就好比结拜义兄义弟,或认义父义母,那仅是世俗感情的结合,而与平等超越的佛法不相关了。因此,皈依僧并不仅仅等于拜一个师父,而是以一个安众和众的清净团体,为修习智慧之学的依止及榜样。

    ■.佛在眼前

    法身非变化,亦非非变化;

    诸法无变化,示现有变化。

    ——华严经卷十四.兜率天宫菩萨云集赞佛品

    此偈是说,佛的肉体,也有生老病死,佛的法身是永不变化的,但是一切变化的现象也并未离开法身,一切有形无形的本性虽没有变化,但在显现作用之时有很多变化。

    “法身”有两个意思,一是以法为身,法是现象,以一切现象作为他的身体,只要有现象,就是法身。二是以法性为身,诸法以空为本性,叫作空性,既是空性就没有变化:相反地,正因为是空,所以不妨碍种种的变化。

    请不要把佛的法身,想像得那般的神秘,只要心中无私、无忧、无牵挂,就会发现佛的法身,根本未曾离开过现实的世界,不论是山色水声、鸟语花香,不论是春夏秋冬、风雪雨露,不论是人是物,乃至一块顽石、一粒泥沙,都是佛的法身在现身说法。所以可说,处处有佛,样样是佛,只因众生愚痴,见到心爱的就想占有它,遇到讨厌的就想排斥它,结果是佛在眼前不见佛。

    禅宗的传记中,常常可以看到,学生的问话问得非常高深,老师的回答,总是平易近人,把日常最普遍的事物说给你听,让你发现,原来踏破铁鞋寻找不到的东西,竟然是唾手可得的现成事。

    一般人总是迷信,总以为佛是神圣不可捉摸的,佛是神秘不可想像的,那是误解了佛。佛的人格,的确非常人所能相比,佛的爱心与佛的智慧也非一般人所能衡量,但是佛的人格人人可以学习,佛的法身遍于一切时空的一切现象。

    我们每一个人,根本就与佛的法身同穿一件衣服,同吃一碗饭;甚至有一位禅师说;“每天吃饭未咬着一粒米,每天走路来踩着一片地”-内内外外都是佛的法身,无分彼此。因为它是空性,它无变化;因为它有现象,它也有变化。不论变与不变,均未离开法身。

    ■.信心基础

    信为道元功德母,增长一切诸善法,

    除灭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

    ——华严经卷六.贤首菩萨品

    正确坚定的信心,是成就佛道的起步点,是成就功德的基础,可以增长一切美好的事业,可以灭除一切疑难及困惑,可以展现开发成佛之道的因缘。也就是说,要想得到学佛的利益,一定要从正确的信仰开始。

    不论何人,凡是跟人相处,都得把彼此间的关系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上。凡是交一个朋友或聘用一个人,首先要相信他是可以信赖的人,即使他不是那么可靠,如果你还是希望结交他这个朋友,或者你必须用他这个人,你仍得相信他是尚算可靠的人,否则你就很痛苦了。

    不论读哪一类的书,首先要相信它至少不会对你有害,即使人人都说那是一本坏书,你也要相信对你不致有什么损害,否则你读那本书就很痛苦了。

    不论从事什么行业的什么工作,首先你要相信,对你增加收入、成长经验等有些帮助,即使不是理想中的工作,你也得相信有胜于无,有钱赚当然好,没有钱赚可以换取经验;纵然连经验也谈不上,能有机会用手用脚用头脑,也是健康人生的表现。

    此偈的内容就是说,若求成佛,必须断疑起信)灭恶兴善,所以信心是一切源头的根本。在茫茫的人生大海中,信心就像指北针,又像船锚,它能给我们方向感和安定力。

    ■.真知灼见

    无见乃能见,一切真实法;

    于法有所见,彼则无所见。

    ——华严经卷八.菩萨云集妙胜殿上说偈品

    不要存着想见什么的主观态度,你才能见到纯客观的事实真相。但是如果你认为自己对事实真相确有所见,实际上又偏离了佛说实相无相的原则。

    在所有的佛教圣典中,都叫我们要努力,又叫我们要放下,叫我们要上进,又叫我们不要期待;叫我们要肯定,又叫我们不要执著。这就是佛法的优越处和高明点。

    我们一定要有着力点才能努力,但抓住着力点之后要能放下,亦即提得起也要放得下。提得起是方法,是着力的开始,放得下是为了进步,级级上升,就像登山的人,由悬崖绝壁向上攀登,必须步步扎稳、步步放下,否则就不上不下了。所以在全力提起之后,必得彻底放下,才能有大担当,才会有大远景;唯有能够彻底放下自我私利的人,才能把一切众人的责任担得起来。

    这个偈子的意思是说,没有可见,乃能见到一切的真实,不得有先入为主的成见,你的观察判断才会客观。人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从自己的立场看景色,从自己的角度看方位,从自己的兴趣看人、物、世界。这都是已经有了主观立场的见解。凡不是客观的,就很可能是不公平不正确的。只要设定了立场,看什么都不是完整的。从东面看到你的脸孔,从西面看到你的背影,即使从四面八方的全方位来看你,也看不到你的内脏结构。若把内部剖析出来看,整体的你又不见了。只可说你于某一时段看到某一现象,不要据以判断说你已看到全体事实的真相。

    因此,对待一切现象,须要全心全力,却也要坚守不执著、无定所、无定向、无定法的原则,这才是叫做见到了“实法”。放下主观意识、也要放下客观意识,超越了主观及客观的看法,就能体验到正确的、真正的宇宙人生的真相。

    ■.菩萨的心

    菩萨未曾染著色,受想行识亦如是;

    不住一切诸三昧,所有功德悉回向。

    ——华严经卷十五.金刚幢菩萨回向品

    此偈是说,菩萨在人间,也和我们一样,有色受想行识等五阴所构成的肉体生命,但却不像凡夫那样地贪恋执著;菩萨虽已修成一切禅定的三昧境界,但也不会耽着那些禅定境界的享受,而把他们所有的成就,都奉献给广大的众生。

    菩萨有两类:

    (一)是初发心凡夫菩萨,不论是谁,任何人只要有心学习菩萨的精神,并且发愿将来成佛,便是菩萨。

    (二)是已证无生法忍的圣者大菩萨,无生法忍是不再有烦恼生起的意思,也就是只有慈悲而没有情绪的智者。最具代表性的,如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等。

    这两种菩萨,前者必要来世间受生为人,后者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也会接受人身,以人间身来度化人间的有缘众生。一般凡夫是以所造的业力受生,菩萨则是以所发的慈悲愿力受生。同样都有五阴组成的生命,一般人迷恋贪著生命,菩萨则将生命当作自度度人的工具,使用工具、珍惜工具,但不会把此工具当做舍不得放不下的自我来执著。菩萨不恋生死,不畏生死,这叫自由生死的大解脱者,他们没有一定要活多久或不活多久,没有一定要活得如何的风光或不风光;尽心尽力,一切随缘。

    三昧是智慧与禅定的相加,即是安稳及解脱的功能。一般人在努力得到成果之后,通常是拥有它、享用它,而菩萨在获得解脱的成果之后,却不住于解脱,而用智慧将慈悲的爱心奉献给需要他们帮助的众生。

    请不要把菩萨想像成那样地高不可攀,只要有心学习菩萨精神,你就是菩萨的化现。

    ■.满月清凉

    映蔽于二乘,小智萤火花;

    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

    ——华严经卷四四.离世间品

    被小乘的声闻乘和缘觉乘所掩盖的人,虽然已得解脱智,却像萤火虫的光,是属于小智小慧的层次。不如菩萨的智慧,就像清凉皎洁的月亮,游遍于无限广的虚空。这四句话是用光的大小来比喻大乘和小乘的智慧,深浅广狭,非常地不同。

    “映蔽于二乘,小智萤火花”,是说声闻和缘觉的小乘圣人看起来似乎有智慧,其实已经把他们应该可以显现出来的大智慧盖住了。他们仅有点小智慧,然而得少为足。所以大乘经典常批评小乘的人是自了汉。

    小乘的人自求自了、自断烦恼。他们觉得在世间非常痛苦,视世间环境如毒蛇猛兽那么可怕,如洪水火宅那么恐怖,因此从二乘佛法中找到避风港,从此出离生死,不想回到生死之中度众生了。

    大乘菩萨则是着重“心”的解脱。面对苦难的众生和本身的烦恼现象,知道有烦恼,其实不存在;只因自己不能掌控自己,所以经常受环境诱惑而造恶业,故起种种烦恼。知道这个原因之后,就能不受烦恼所困所转,当下即不是烦恼。他知道众生为什么烦恼,能够放下就没有烦恼。烦恼本空,生死如幻;这些都是临时的现象,不是真有那个东西。了解之后心中就没有恐惧也没有苦恼;现象归现象,但那并非烦恼。

    二乘已经体验到,烦恼是由心造业,而得苦难的果报,所以修行解脱之法,自己离开烦恼,这也算是一种智慧!不过大乘菩萨不为自身求安乐,但使众生得离苦。拿个比喻来形容:菩萨的智慧如八月中秋夜晚的月亮,清凉圆满,辉映苍穹;小乘的智慧如田间水边的萤火虫,光度微弱,忽隐忽现,勉强自照,不足以利人。所以菩萨的智慧是自立立人,自己能离烦恼也帮助他人离烦恼,自己得大智慧也帮助他人得大智慧。这就是关怀一切众生的大慈悲心。

    “毕竟空”可解释为虚空,也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自己没有烦恼,但不离开有烦恼的众生世界中,自己不受烦恼困扰。心如虚空包容一切众生,在有如虚空的无量空间中广度众生,永远无罣无碍。故名为毕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