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第八品 分别定品




  



第八品 分别定品



718.从哪些方面区分因静虑、果静虑差别?

答:因静虑:于下地现前,是入定状态,唯一是善法;

果静虑:仅仅于自地现前,有入定非入定两种状态,并是善法与无记法。

因静虑是指善心一缘专注的心所,以心所的力量,心王也可一缘专注;而果静虑是指转生于一禅等处后的静虑。

719.什么是定?有部与经部对此有何不同的说法?

答:有部:定是指善心一缘专注的心所,即说定主要是指心所等持,而借助心所的力量心王也可以一缘专注。

经部:心一境相续而转时名定。

此处有部说定是单独一个等持心所,由此心所全心专注一缘;而经部则问,那谁令此心所专注,而有部说是余心心所,由此经部说:既然这样,也就是说究竟是余心心所法可以令心专注一缘,那么还要一个等持心所作什么用呢?也就是说经部承许心一境相续转时是定,而离心之外并无一个体名定。

720.四静虑各具哪些禅定支?除色想之定有哪些?

答:初静虑具寻、伺、喜、乐、等持五支;二静虑具内等净、喜、乐、等持四支;三静虑具行舍、正念、正慧、乐、等持五支;四静虑具行舍清净、念清净、非苦非乐受、等持四支。

初静虑具寻、伺、喜、乐;后三禅渐离前前支,第二静虑离寻伺支而具有喜乐支;第三静虑离前寻、伺与喜支,只具乐支;第四静虑离前寻、伺、喜、乐。

除色想之定:四无色定之正行以及后三无色未至定称为除色想之定,因为此等自地无有色法并且不缘下地。空无边处未至定并非去除了色想,因为它缘第四静虑的色法而视为粗大等之故。

721.关于无色界有无色法的观点有何分歧?自宗观点如何?

答:有部:无色界丝毫色法也是不存在的,由此才称无色。若说有色法,那么其色法的相状是什么样子呢?

(1)无色界并没有戒律,因为身语都没有,戒律又如何存在呢?大种也不存在,如何会有所造色法呢?

(2)若说有无漏戒,这也是不对的,因为无漏戒依有漏大种。

(3)若说因为其色法细微或身量小而说无色,那么中有及水中细小之虫应说为无色。

(4)若说无色与色比较更细微而说无色的话,那么唯有有顶能称无色,因为有顶较下三地更细微。

大众部等:无色界色微少故称无色。

此处自宗观点是指有部之观点,即无色界没有丝毫色法。

722.色法是否从心中产生的问题有何不同的观点?你是怎样认识的?

答:随教经部:转生无色界后,心上留有色法熏习的种子,由无色界殁转生欲、色时,色法由心上重新产生出来。(此处心产生色法,并非作为近取因,而是俱生缘。)

唯识:阿赖耶识上有色法的习气,习气成熟,色法便产生;

随理经部:心不能作为色法的近取因,故无色界存在细微色法。以此细微色法作为近取因,产生后来色、欲界之色法,即色法之因应为色法,而不会是心法。

723.为什么叫空无边处等四无色界?

答:四无色界前三处以加行名称而安立:

(1)空无边处:于加行时思维无边空,故名空无边处。

(2)识无边处:于加行时思维无边识,故名识无边处。

(3)无所有处:于加行时思维无所有,故名无所有处。

(4)非想非非想处:不是由加行而立名,而是因为有顶心识微乎其微,极不明显,故将低劣加否定而称为非想;由于也具有细微之想,所以也称非非想。

724.四禅四无色的正行的实体分多少种?

答:正行实体共分八种:四禅静虑、四无色定。

第八有顶只有染定、净定二种;余七种则有染定、净定、无漏定三种。

725.什么叫染定、净定、无漏定?

答:著味染定是指具有相应助伴的爱(而耽著于净定境界,也就是有覆无记心相应之定);

净定:与世间等至的善法无贪等相应,(是一缘专注的善心)是故称净定;净定亦是著味染定的所缘对境。

无漏定:具有出世间真谛的行相(即无漏智相应之定)。

726.一至四禅中各断除哪些支?又各具足哪些禅定支?

答:第一禅:具足五支,寻、伺、喜、乐、等持。

第二禅:具足四支,内等净、喜、乐、等持;断除初禅寻、伺二支,以内等净而对治断除寻伺。

第三禅:具足五支,行舍支、正念支、正慧支、乐受支、等持支;断除二禅喜一支,依行舍、正慧、正念三对治支断除。

第四禅:具足四支,行舍清净支、念清净支、非苦非乐受支、等持支;断除三禅乐受一支,依行舍清净支与念清净支对治。

727.这十八种禅定支归纳于哪十一支中?为什么三禅的乐支除初二禅乐以外单独安立为实体呢?

答:实体十一种:初禅中的寻、伺、喜、乐、等持;二禅中的内等净支;三禅中的行舍、正念、正慧、乐受;四禅中非苦非乐受支。

三禅乐与初二禅乐是不同实体,故单独立支。(乐受,或身乐或心乐,皆名乐)三禅乐是心乐,故可立支;而初二禅中乐并非身乐(即不是受乐),而是十大善法中的轻安心所,初二禅身乐,身识相应外观而不立支,又未得心乐,故其中乐并非受乐,而是指轻安。

另外,喜支单独安立,因其不是乐受(非身乐亦非心乐,故不是乐)。由此三禅心乐单独立乐受支。

728.关于身乐受二禅以上是否具足的问题上,上下对法论有何不同的观点?

答:下对法论,即有部认为:初二禅有喜、乐二支,若喜、乐皆为受,则一心中有二受不应理,故知乐非指身乐受,而是轻安心所。

上对法论,即经部以上认为:初二禅乐皆身乐受,即定中可以具有身识,身轻安所触(经部以心轻安为心所,身轻安是所触)之风依等持而生,引生身识相应乐受,遍融于身,故经部以初二禅乐支为身乐受,不同有部轻安之说。

729.若染定各禅定中哪些支不具足?

答:染污性第一静虑:不具喜、乐二支,未离烦恼故;

染污性第二静虑:不具内等净,烦恼令心污浊;

染污性第三静虑:不具正念、正慧,烦恼玷污了禅定心;

染污性第四静虑:不具行舍清净与正念清净,烦恼令心染上污垢故。

730.第四禅远离的八种过患是哪些?为什么第四禅叫不动禅?

答:八种过患是:寻、伺、呼气、吸气、乐受、苦受、意乐受、意苦受。

三禅以下皆如应为八种过患所动,第四禅不为八种过患所动,故名不动禅。

731.为什么二禅以上能取色、声、触等?

答:二禅、三禅、四禅,借初禅眼、耳、身识取色声触,并以初禅心等起自地之身语有表。此眼、耳、身三识及等起心皆初禅所摄,是无覆无记法。不是烦恼性(即有覆无记),已离此贪故;也不是善法,此初禅善法较上地善法下劣,以迁地而舍故。

732.净定、染污定、无漏定是如何获得的?

答:(此处之获得是指前所未有之得,即最初得,并非是指先已获得而后再获得。如净定有四分,若先已得顺退分,后加行得顺抉择分,则不能说初得净定。也就是说净定之四分,任一分已得,再得余分,得余分时就不叫做初得净定了。)

三定的获得:

净定:

(1)离贪而得,即远离下地之贪而获得(如离欲界贪染而得初禅有漏净定);

(2)转生而得,指从上地转生下地而得,不包括有顶,有顶无上地故。(上地转生下地可得顺退分净定,如初禅顺退分净定,由上地生初禅时便可于最初得此净定。)若从自地与下地转生时,因定中先已具足净定,故转生时不应名得。

染污定:

(1)退失而得,即以自地的烦恼起,净定退失而获得。(如于初禅净定中起自地染,即贪、痴、慢相应之有覆无记心,此时净定退失而得染定。)

(2)转生而得,从上地转生下地时得下地染定,不包括有顶,有顶无上地故。(如从二禅死,于初禅结生,起染著心,得初禅染定。)

无漏定:唯由离下地贪而得,没有以转生而获得的。

733.三定无间生起哪些定?写出四禅和空无边处生起哪些定?

答:无漏定无间生起自地至上下第三地之间(如果存在的话)的无漏定与有漏净定。

净定除了无间生起自地至上下第三地之间(如果存在的话)的无漏定与有漏净定外,还生起自地的染污定。

染污定无间生自地的净定与自地染定,也生起下地净定。

无漏四禅所生定:

四禅自地:相续生自地无漏定与净定;

空无边处:超越远加行顺式时空无边处无漏定,及轮番修之净定;

识无边处:超越定正行顺式时识无边处有漏定,及近加行顺式时之无漏定;

三禅:超越远加行逆式时三禅无漏定及轮番修三禅净定;

二禅:超越定正行逆式时二禅有漏定,及近加行逆式时二禅无漏定。

无漏空无边处定所生定:

空无边处自地:相续生自地无漏定与净定;

识无边处:超越远加行顺式时识无边处无漏定,及轮番修之识无边处净定;

无所有处:超越定正行顺式时无所有处有漏定,及近加行顺式时无所有处无漏定;

四禅:超越远加行逆式时四禅无漏定,及轮番修四禅净定;

三禅:超越定正行逆式时三禅有漏定,及近加行逆式时三禅无漏定。

若是四禅,空无边处净定,则各于无漏定基础上再加一自地染定,余所生定数量不变,但生定方式需改变,可以推知。

734.什么叫四种净定?

答:四种净定:

(1)顺退分净定:指随顺产生自地染定的净定;

(2)顺住分净定:指随顺产生自地净定的净定;

(3)顺胜分净定:指随顺生起上地净定的净定;

(4)顺抉择分净定:指随顺产生无漏定的净定。

735.什么叫做远加行和近加行?什么时候成就了殊胜超越定的正行?

答:为了获得殊胜超越定之正行而作的顺逆等修习是远近加行。

远加行:前定次第生后定,中间无间隔。

(1)有漏:从一禅至有顶间入定顺行而去;

从有顶至一禅间入定逆行而来。

(2)无漏:从一禅至无所有处之间上行;

从无所有处至一禅之间下行。

近加行:前定间隔一个定而生后定。

(1)有漏:一禅超越一个而至三禅,三禅至空无边处乃至有顶上行;有顶至识无边乃至初禅下行。

(2)无漏:一禅超越一个而至三禅乃至无所有处上行;无所有处至空无边处,乃至初禅下行。

殊胜超越定正行:从有漏一禅至无漏三禅,由无漏三禅至有漏空无边处,从有漏空无边至无漏无所有处之间顺式上行;再有漏无所有处至无漏空无边至有漏三禅至无漏一禅逆式下行,也就是说有漏无漏定前后不同并且是超越一个而生,则已成就殊胜超越定正行。

736.现前这些定之所依身的一般和特殊情况怎样?

答:一般情况:静虑与无色定依自地与下地所依身现前,不依上地所依身,因为上地身有殊胜定而无需生起下地心。如:初禅静虑可以依初禅及欲界所依身体而生起,而不依二禅身体而生起,因为二禅有情相续中已具有二禅殊胜定,而没有必要起下地初禅定。

特殊情况:不来圣者转生有顶,有顶自地无有无漏道,需现前最近之下地无所有处无漏道来灭尽自地漏法,也就是说,圣者在有顶是上地,需起下地定,这是特殊情况。

737.染定、净定、无漏定所缘对境是什么?他们能否断除烦恼?

答:一、所缘对境:

染定:仅缘各自地的有漏之蕴(即唯于自地境上贪染);

不缘下地,已远离了下地之贪;

不缘上地,中断了异地之爱故(即以自地心于上地境不起贪爱);

不缘无漏,若缘无漏则成了善法。

净定、无漏定:如应缘一切有为无为法。(色、无色定正行总的说可以缘自、上、下地一切。)

但其中:无色正行净无漏定不缘下地有漏法,已厌离故;

唯缘自、上地有漏无漏法,以及下地类智方面一切道。

二、断除烦恼:

无漏定:能断除所有烦恼;

染定及净定:不能断烦恼。

不能断下地,已从下地离贪故;不能断自地,增上自地爱或为自地爱所缚故;不能断上地,上地较其更超胜故。

未至净定:能断下地烦恼,因为它是能离下地贪之道。

738.有多少未至定?说明它们的本体还有其他论师的观点。

答:未至定有八个。于进入八个正行定之前有八个未至定。

未至定的本体是净定舍受相应,不是染定,因为其是能离下地贪之道故,也就是说于未至定正对治烦恼,染著禅味之心不会生起。八未至定中唯初禅未至定也是无漏定本体,因其更为敏锐、明了。

欲贤论师说:未至定具三种定之本体,即其也应是染定,正行还没有生起,则也会生起对未至定之贪,故亦是染定。

739.佛经中说的空性、无相、无愿等持是什么?

答:空性等持:是指与缘近取蕴而趋入无我、空性行相相应的等持。

无相等持:与灭谛四行相相应的等持。(涅槃离十相故名无相,缘彼三摩地得无相名。十相者何,谓色等五、男女二种、有为法三相——生异灭。见《自释》。)

无愿等持:缘前六行相以外,余谛剩余十行相相应的等持。非前六行相,因其不是可厌离处;是余十行相,因其是趋入无余涅槃时所舍弃之道,非为所愿故称无愿。

此三种等持世间者是净定,依十一地;出世间者是无漏定,依无漏九地。其中无漏三等持即是经中所说的三解脱门,是解脱之因,趋入解脱之门故。

740.什么是殊胜正禅?它与初禅有什么差别?

答:殊胜正禅:无寻唯伺的初静虑正行是殊胜正禅(也叫中间静虑,初禅之上,二禅之下故名中间静虑。)。

与初禅的差别:


具定


寻伺
三识

初禅
三种定
喜受
梵众天、梵辅天
有寻有伺


殊胜正禅
三种定
舍受(勤修之道)
大梵天
无寻有伺



741.空性空性等持等三种等持是什么?以什么身份现前此等等持?

答:空性空性等持:缘无学者相续中空性之等持后取“此非我所”的空性行相,名空性空性等持。(这里不取无我相,因为空性行相随顺厌离,较无我行相要强。简单地讲,空性空性等持,就是对空性等持亦作空性观。)

无愿无愿等持:缘无学者相续中的无愿等持后取“此是无常”的无常行相,名无愿无愿等持。(无愿等持缘苦集道十种行相,现在无愿无愿等持唯取其无常行相,不取余九。其中不取苦、因、集、生、缘,因为这五个不是无漏行相,而前无愿等持是无漏故;不取道谛四行相,因为若取道四行相,则不能厌舍故。简单地讲,无愿无愿等持,就是对无愿等持亦无所愿。)

无相无相等持:缘无学相续中无相等持只观想、缘取静行相,也就是以非抉择灭为对境(无相等持是无漏,无抉择灭,即不能以智抉择而灭之,所以不缘抉择灭)名无相无相等持。即从无学位的无相等持中起定后生起有漏心识,观其由于生起无相等持之外缘不齐全而获得非抉择灭,所谓缘不齐全,是指于无相等持中已离十种有为有漏相,此十种有漏法之相于未来不会再生,故无相等持因无对治之境而无由再起,如是观察因缘缺故,得非抉择灭,此非抉择灭是前无相之所缘境,此处唯取静行相而观。(不取余三相,其中不取灭行相,因恐与无常之灭相混;不取妙行相,因非抉择灭是无记非善;不取离行相,因为非抉择灭不是离系果。)

这三种等持中前二种缘解脱本身,第三种缘遮止解脱的灭法(指非抉择灭)而生起厌离,因此也称为出相。此三者本体是有漏法,原因是背离前三等持而观。

所依身份:智慧敏锐的不动法阿罗汉。

742.佛经中所说现法乐住、知见、分别慧、漏尽等持分别是什么?为何此四种等持次第如是安立?

答:现法乐住:于第一善静虑中入定,即修成现法乐住之等持,以此为主,实际上四种等持均具有,唯独这一等持称为现法乐住,而后面的三种等持不叫现法乐住,这是由于它们存在退失、从中转生上地、趋入涅槃的可能性。

知见之等持:与眼通相应的慧称为修成见之等持;与眼通后生起的意识相应的慧称为修成知之等持,这二者合而为一承许为修成知见之等持。因为以这些眼通来观察则能现见、了知众生身体之恶行的缘故。

分别慧之等持:加行所生的有漏功德修不净观、无染定等以及无漏解脱门等的慧称为成就分别慧之等持,因为以智慧的差异而使辨别的能力越来越高之故。

漏尽之等持:金刚喻定依靠第四禅末际,称为修成无余灭尽彼相续之漏法的等持。

四种等持次第如是安立:这是因为释迦牟尼佛于因地时四种等持次第而得,于第一静虑得现法乐住,并次第得知见、分别慧等持,最后于印度金刚座灭尽漏法得金刚喻定等持,并得无学佛果。

743.请分析描述四无量的本体等,其与大乘四无量有何不同?

答:四无量本体:

慈无量与悲无量本体:无嗔之善;

喜无量本体:了知他众具乐而悦意;

舍无量本体:无贪自性善。

四无量之行相:

慈无量:愿一切众生具足快乐;

悲无量:愿一切众生摆脱痛苦;

喜无量:愿一切众生不离喜悦;

舍无量:作意对一切众生无有贪嗔一视同仁。

四无量之行境:即所缘为欲界的一切众生,因为四无量是缘彼等之害心等的对治法。

四无量所依地:

喜无量:意乐受,只在初二禅有;

余三:静虑六地皆有。

所依:智慧敏锐、贪欲过患过多的人类。

大乘四无量行境为三界众生,而小乘四无量行境唯是欲界众生。

744.请宣说四无量心具有无量功德的原因。

答:因为四无量心是缘一切有情而修持与乐拔苦等,因为所缘境极为广大及发心极为清净,所以可以引无量福德,感无量果报,由此说修四无量心具无量功德。

745.八种解脱是指哪些?什么是内有色观外色解脱、内无色观外色解脱、净色解脱?

答:八种解脱:

(1)内有色观外色解脱;(2)内无色观外色解脱;

(3)净色解脱;(4)空无边处解脱;

(5)识无边处解脱;(6)无所有处解脱;

(7)非想非非想处解脱;(8)灭尽解脱。

内有色观外色解脱:于自内身有色想之贪,为了对治去除此贪,即行观察外色是不净,如青瘀等相,令内身色想贪欲不起,名内有色观外色解脱。

内无色观外色解脱:于自内身已无色想之贪,虽然已除贪,为了令其坚牢之故,观察外色不净青瘀等相,令内身色想贪不起,名内无色观外色解脱。

净色解脱:外观清净可爱色法,令内身色想贪不起,名净色解脱。

746.什么是八胜处?为什么叫胜处?

答:八胜处:

(1)内有色想观外色少;(2)内有色想观外色多;

(3)内无色想观外色少;(4)内无色想观外色多;

(5)内无色想观外色青;(6)内无色想观外色黄;

(7)内无色想观外色赤;(8)内无色想观外色白。

胜处:是指获得自在。发起胜知、胜见的禅定之处,于禅定中修习观想,现见所缘形色、显色净妙,胜过其他,心不外散。

747.八解脱所依、本体是什么?修持的必要是什么?初二解脱为什么第三禅以上不具足?

答:

解脱名
所依
本体
修持必要
所 缘

内有色观
外色解脱
第一禅
无贪
对治欲界色贪
欲界
不悦意显色

内无色观
外色解脱
第二禅
无贪
对治初禅色贪

净色解脱
第四禅
无贪
初二禅修不净观已疲惫;检查前二解脱修得成功否。
欲界
悦意处净色

空无边解脱
空无边处
净定、无漏定
背舍下地贪
一切上地、自地之苦集灭谛及类智品道的上下与自地。还有彼自、上地苦集谛非择灭,及彼一切类智品道非抉择灭。

识无边解脱
识无边处

无所有处解脱
无所有处

非想非非想处解脱
非想非非想处

灭尽解脱
灭尽定
入心为有漏,出心为有漏、无漏
厌背受想或所有心心所、或灭定障
受想
或说所有心心所


八解脱与八胜处不同:解脱是背离所缘,而不胜过,此胜处是随心所欲信解所缘,以不生烦恼的方式胜过(其他)。

748.八胜处的本体、地、对治和所缘等如何安立?

答:


本体、地、对治、所缘等皆相同

八解脱
第一解脱
第二解脱
第三净色解脱

八胜处
前二胜处
三四胜处
余四胜处


八解脱与八胜处不同:解脱是背离所缘,而不胜过,此胜处是随心所欲信解所缘,以不生烦恼的方式胜过(其他)。

749.什么是十种遍处?它们的本体、所依和行境是什么?

答:遍处:指能令观想所缘境的地大等行相不间断周遍之义。

十种遍处:地大遍处、水大遍处、火大遍处、风大遍处、青遍处、黄遍处、赤遍处、白遍处、空无边遍处与识无边遍处。


本 体
行 境
所 依

前八遍处
无 贪
欲界色处
第四静虑

空无边遍处
净 定
自地四蕴
空无边定

识无边遍处
净定
自地四蕴
识无边定


750.解脱、胜处、遍处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答:解脱、胜处、遍处三,前前为因,后后为果。

解脱:唯能于境背离贪心,不能自在胜伏;

胜处:于所缘境能够获得自在而胜伏之;

遍处:于所缘境作无边行相。

(《大毗婆沙论》八十五:此中解脱唯于所缘总取净相,未能分别青黄赤白,后而能作无边行相。谓观青等一一无边后,复思青等为何所依,知依大种故。次观地等一一无边。复思此所觉色由何广大,知由虚空故,次起空无边处,复思此能觉谁为所依,知依广识故。次复起识无边处。此所依识无别所依,故更不立上为遍处。)

751.八解脱等二十六种功德是如何而获得的?他们所依的身份是什么?

答:二十六种功德中灭尽解脱,即灭尽定,佛离贪染自然而得;而声缘罗汉或三果圣者等皆以加行而得。

所依身份是圣者,初起唯在人中。

余二十五种功德有两种方式获得:

(1)若是曾经修习熟练,则唯是以离贪而得;

(2)若未修习熟练,则通过加行勤作而得。

余二十五种功德获得的所依身份:

(1)四无色解脱与二无色遍处所依身份是三界有情;

(2)余十九种是唯在人中生起,因为必须依靠决定正教而生。

752.什么是产生此种功德的因力、业力、法尔力和传教力?请举例说明因力生与业力生之间的差别。

答:因力:以前世或今生串修之力作为同类因,而生起等持,是因力。如先前以人的身份从串修有顶的等持中退失,转生于色界任一处,以先前串修的同类因而生起有顶的等持。

业力:先前在人中获得无色定后退失,转生色界,以之前所造顺后世受业之力而获得无色界等持,因为需要在其后世转生到无色界之故。(若修无色定不退失则所造为顺次生受业,即下一世便转生无色界;若修无色定又退失,则所造为顺后世受业,即中间需隔一世或几世,待业成熟后方转生无色,转生前,必定先起无色定。)

法尔力:世间坏灭时,下地众生以极其强大的善法自然而然生起上地之心。

传教力:即听闻正法之力。

因力与业力差别:因力与业力并不相违,即说因力生也可说为业力生,两种力只是从两个不同角度而安立。因力是说由以前串习的同类因而生;业力是说业成熟时必定转生,而于之前先生起相应之等持。

753.这四种因当中,欲界人天、色、无色界各具多少?这四力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无色界、色界四禅:具因力与业力。不具法尔力,因为四禅无下界灾患故无法尔力;不具传教力(若就其相续而言,其最初传教力之因可以说有)。

色界初、二、三禅:具因力、业力、法尔力,不具传教力。

欲界天:具因力、业力、法尔力,不具传教力。

欲界人:具因力、业力、法尔力、传教力。

(欲界乃至三禅皆有灾患,故于世间坏灭时,皆以法尔力转生上界。)

四力之间的关系:传教力可以说是因力与业力,因为听闻正教而知道如何修习禅定等,自然是生起禅定之因;听闻正教也是善业,若非善业,善定不生,转生色界也不可能。法尔力也可以安立为因力与业力,因为若无前世串修之同类因,相续中不可能自然生起禅定;而若无此前世业力,则不可能于劫末时转为人天而法尔上生,可能成为恶趣有情而转趣余方。

754.佛法和受持佛法者指的是什么?其中“唯”字如何解释?

答:佛法有两种:一是教法三藏;二是证法三十七道品。

受持佛法:受持教法者唯是正确无误地讲经说法以及能受持者;受持证法者唯是能正确无谬实修教法之义。受持教法与证法是受持佛法。

“唯”字是指别无其他。也就是说其他如造佛像、修经堂等当然具有功德,但只可以说为受持佛法制造顺缘,而真正的佛法唯是教法与证法。

755.根据《自释》的观点,怎样才算是佛法住世?

答:《俱舍论》云:“有能受持及正说者,佛正教法便住世间,有能依教正修行者,佛正证法便住世间。”

论主的观点也即是说,不论在任何一个道场中,要看其是否有佛正法住世间,则可观察,若有能受持教法及正确宣说教法者,则说佛正教法住于世间;若有依教义正确修行者,则说佛证法住于世间。由此可知,所谓佛法住世,唯有正确受持、宣说佛法以及正确修行佛法才是名符其实,若没有这些实质内容,而是表面上做些什么,则不能称为佛正法住于世间。

756.你本人对什么是佛法的问题上有何感想?以后你怎样受持和弘扬佛法?

答:佛法是佛陀为令众生解脱而作宣说的。真正的受持佛法应当是正确受持并宣说以及正确修持法义,佛法住于世间之内含也正在于此。作为佛教徒,自利利他是本份,也就是说,如果能够正确修行自然是最妙之事,但若福慧资粮不足,而以受持及宣说来修积资粮,当是最佳之方便。在这样一个时代,若自身及外在因缘皆不具足,而要追求一种“弘法事业”,那么很容易成为世间法,自利不成,真正利他也不存在;但若是与某几个或某些众生有些因缘,少少的言语便可能利益其一生乃至生生世世,这时候逃避说法,则利他之慈悲心也无从体现。所以听闻正法时则应当努力专注闻思修,有机缘时则应当尽心尽力宣说,当修行时则放下一切。

作为个人来讲,如果有几个人我可以说法来利益他们,那我愿意为他们适时地宣说。

757.佛法住世期方面有些什么不同的说法?公认佛法住世期如何安立?

答:佛法住世期:

有些论师说:佛法住世千年。

有些论师说:证法千年,教法更长。

有些论师说:佛法住世五千年(果期一千五百年,修期一千五百年,教期一千五百年,形象期五百年)。

也有说:佛法住世五百年。但这种观点不合理,因为佛授记龙猛菩萨六百年后出世。

以公认佛法住世期算,现在是佛历二五四七年。

758.佛教是怎样分果期、修期、教期、形象期?如今已到达哪一个阶段?

答:果期:即最初的五百年多得阿罗汉果,第二个五百年多得不来果,第三个五百年多得前二果,此一千五百年是果期。

修期:第四个五百年多出现慧学,第五个五百年多出现定学,第六个五百年多出现戒学,此一千五百年是修期。

教期:第七个五百年多出现持经论藏者,第八个五百年多出现持经藏者,第九个五百年多出现持律藏者,这一千五百年是教期。

形象期:第十个五百年是唯持形象期。

759.世亲论师以何种方式造此《俱舍论》?“正法理量唯诸佛”的究竟意义是怎样理解?

答:世亲论师多以克什米尔有部观点而宣说《俱舍论》,其中也有部分观点与经部相符。

“正法理量唯诸佛”,是说讲说教法与证法的道理能堪为正量的唯有诸佛出有坏以及佛子诸大菩萨,其他人由于具有迷惑不解的情况而并非能做到这一点。

760.按本论最后偈颂,怎样理解当时印度佛教的状况?

答:当时在印度佛陀及诸持教大德皆已入灭,广严城的诸比丘大肆宣扬十种非事,根本四部分裂为十八部,对佛教进行各种各样的增益、损减。众生得不到正法,在恶见与三毒之垢染污秽的驱使下,肆无忌惮为所欲为。而佛理正教已处在命至喉结的危难之际。

761.作者最后如何殷勤教诫后学切莫放逸之理?

答:作者论主殷切教诫后学,应万分慎重、百般精进受持佛法。《俱舍论释》作者亦引佛经:“不放逸为无死处,放逸则为死之处,不放逸者不死亡,放逸之人恒死亡。”引《别解脱经》云:“具寿佛陀之菩提,彼之诸法不放逸者方可获得也。”

762.藏文和汉文《俱舍论》的翻译情况是怎样的?

答:藏文《俱舍论》是由印度堪布则那莫扎即佛友与藏地大译师华哲僧侣翻译、校正并以讲闻的方式而抉择。在藏地第八世纪国王赤松德赞时期有三大译师,嘎瓦华哲、龙幢、智慧军,当时国王建立译经院,有三百多位译师,其中这三位大译师是最著名的。国王首先培养译师,然后迎请印度班智达,由译师们根据梵文译成藏文,再进行校对。并由印度班智达传讲,他们具有从世亲论师等大论师以来的清净传承,传讲中也一一对照藏文,非常严格。

汉文《俱舍论》有两种译本,一是陈真谛法师所译,一是唐玄奘法师所译。其中现在以玄奘法师的译本传讲较广。当时玄奘法师留学印度十七年,回国后建立译场,从事翻译事业十九年,翻译经论七十三部,共一千三百三十卷。对于中国佛教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763.请说明《俱舍论释·开显世亲密意灯》当时的作者是怎样造的?此论最后发了什么样的殊胜愿?

答:《俱舍论释·开显世亲密意灯》即是蒋阳洛德旺波尊者对《俱舍论》作的解释。尊者曾在大堪布全知香巴根嘎丹毕嘉灿、圆满佛陀至尊上师嘉扬钦哲旺波为主的诸大德足下依止,幼时曾于克旺西饶嘉措、土登堪钦麦彭桑给绕吉前闻受此论旁注,后于三藏大师、伏藏大师土登秋吉札巴莲足下依止,详详细细得受此法的传授,并铭记在心,立成文字,后精心编辑成此《俱舍论释·开显世亲密意灯》。

此论释作者最后发如是殊胜愿:

愿我世世具四轮,以闻思修久弘法,
自悟一切所知处,强烈悲心授群生。

  

重校于二○○六年十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