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悲观乎?乐观乎
生活中充满着悲欢离合,并由此引发我们的喜怒哀乐。当我们处于顺境时,会因事事如意而情绪高涨;当我们处于逆境时,又往往因困难重重而情绪低落,我们的心总是随着外境的转变而起起落落,时而悲观,时而乐观。
一、悲观、乐观究竟是什么?
悲观和乐观是我们对待现实生活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悲观的人往往只看到其中灰暗的一面,随时担心失败,因此宁愿不去尝试任何新生事物,尤其遇到困难时,悲观会使人沉溺在挫折中无法自拔;而乐观的人,则会努力寻找其中所蕴含的光明面,从而激励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
曾经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做悲观,一个叫做乐观。他们的父亲希望能够改变一下这样的状况,所以,给悲观的孩子送了一屋子玩具,又给乐观的孩子送了一屋子马粪。第二天,他去检查他的试验结果时发现,悲观的孩子依旧愁容满面,所有的玩具连碰都不曾碰过,因为他害怕把它们弄坏了。而乐观的孩子呢,则在马粪堆里玩得不亦乐乎:“父亲,您一定在里面藏了什么宝贝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的生活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取决于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人生从一张白纸开始,其后发生的每一桩事渐渐在白纸上绘满了轮廓:我们的经历,我们的遭遇……悲观者总是在生活中寻找缺陷和漏洞,所看到的是满目的黯淡;而乐观者则会从中发现潜在的希望,发现亮丽的色彩。
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幕幕悲喜剧,这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莎翁戏剧,既有情节欢快的喜剧,又有结局凄惨的悲剧。悲剧与喜剧的诞生,既是现实人生的真实写照,又在客观上反映了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认识。
二、悲观、乐观的产生和表现
人生有悲有喜,但文学作品对现实的反映还停留在生活表层,没有深入挖掘苦乐产生的实质。
悲观、乐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于一般人而言,往往和性格及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
乐观主义者,或者由于天性比较开朗,对什么事情都想得开,看得淡,重视过程多于结果;或者由于对人生无知,没有远大的理想,得过且过;或者由于出生优越,一生不知愁苦,对任何事情都充满自信;或者认为科学至上,对人生抱着必胜的信念……但这几种情况下产生的乐观,基本都属于盲目的乐观。
而悲观主义者,或是因为对自己缺乏信心,被怀疑束缚了自身的发展;或是因为性格的缺陷,对社会及世界采取对立的姿态;或是因为长期生活在逆境中,理想无法实现,自我价值无法得到体现,从而失去生活的信念。
但悲观和乐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芸芸众生中,绝对的悲观者或是绝对的乐观者都只是少数,大部分人会随着环境的改变、阅历的丰富,在悲观和乐观之间不停地摇摆。
虽说乐观的人相对要豁达一些,对社会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只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若将人生比作河流,这河流中处处隐藏激流和暗礁,谁也无法预料明天等待着他的是什么,突如其来的重大挫折和打击往往会使人变得意志消沉,转而成为悲观主义者。
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世界充满着矛盾和痛苦,充满着疾病和战争,一些哲学家对人生进行深层透视之后,看不到人生的价值,找不到人生的前景。他们认为人生是虚幻而没有意义的,生命的本质是痛苦的。
叔本华和尼采都是悲观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叔本华说:“对于人生来说,所谓的幸福,是意志达到目的的状况,而意志在追求目的时受到的压抑则是痛苦的。所以,人生的幸福是暂时的,痛苦是经常的。因为人的追求没有最后的目标,人的欲望永远无止境。”
对欲望的无止境的追求,决定了人生的痛苦。一旦追求实现了又会如何?是否会带来永远的快乐?遗憾的是,人类从来都是向往得不到的东西,一个欲望得到暂时的满足,新的欲望紧接着又会产生。社会在发展,人的欲望也随之不断提高。如果没有追求又如何呢?就容易对人生产生厌倦,所以人总是在追求和厌倦间痛苦地徘徊着。
人活着,暂时的价值当然是有的,尽管每个人的追求不同,成就不同,但在为自身谋取生存的同时,总会或多或少地对社会作出一定的贡献,但这就是人生的终极价值所在么?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以死亡来衡量,人类的一切奋斗和努力都是徒劳。历史上多少叱咤风云的人物,一旦死后,丰功伟业亦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湮没。即使权倾一时,即使富可敌国,即使名满天下,这一切在死亡面前又显得何等苍白?
从个体生命来说,要面对死亡;从国家民族来看,也会经历盛极而衰乃至消亡的过程;即使我们居住的地球,寿命同样是有限的。面对着终将消失的世界,我们努力的意义何在?因此,庄子早在两千年前就发出了“人之生也,与忧俱来”的哀叹。因为世界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直到今天,我们依旧摆脱不了对悲观主义的感慨和思索。
相对悲观主义论调而言,唯物主义者基于入世的原则,基于生而为人的自信,提出了较为乐观的论点。康有为即针对庄子的论点批驳说:“吾则以为,人之生也,与乐俱来。生而为人,诸天之物威备于我,天下之乐孰大于是!”西方的哲学萨特也曾提出类似的观点:“人实在就是这样一种东西,通过它,价值得以出现于世。”尽管乐观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的作用,但它的片面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乐观主义的进步观有两大支柱,一是进化论,二是经济决定论。进化论将弱肉强食作为自然界发展的必由之路,由此演变而来的社会进化论,则将先进文明的对落后文明的征服作为人类进步的必由之路。乐观主义者所幻想的进步是着眼于科技的发展,随着工业文明的普及,人类的物质生活固然得到了提高,但并没有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内心困惑,甚至带来了更多的社会问题。因此,二十世纪的思想家大多数抛弃了经济决定论的信仰,可见,我们现有的乐观主义,依旧是轻率而不究竟的。
三、佛教是悲观的吗?
为什么人们会认为佛教是悲观的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世人的生活方式来衡量,佛教徒与世无争,不去追逐世间的功名利禄。尤其是出家人,过着简朴、淡泊、少欲知足的生活。
其次,佛教说人生是苦,这在世人看来无疑是悲观的。在人们的心目中,苦就意味着失败和挫折。因此,人们总是以各种方式试图摆脱人生面临痛苦,将希望寄托于对财富和事业的追逐。其实佛教所认识的苦,是佛陀对人生实质的透视。佛陀昔为太子时,外出郊游,见农夫在烈日下埋头苦干,大汗淋漓;耕牛颈上勒着粗绳,稍一迟缓立遭鞭打,以致皮破血流;犁铧翻出的小虫,又被飞鸟争相啄食,生存的残酷使一切生命都陷于普遍的苦难之中。而每个人必然要经历的生老病死之苦更是难以幸免的。
除了观人生是苦,佛陀还要我们时时“念死无常”,这在人们的眼中,也是悲观消极的表现。我们平时总是忙忙碌碌,不敢让自己闲下来面对我们的内心。人在年轻时可以寻找很多乐趣来弥补内心的空虚,但现实终究要去面对的,人生的终点是什么?不是我们毕生追求的名利和享乐,而是任何人无法回避的死亡结局。请问明天远还是死亡远?生命是脆弱的,我们谁也无法保证自己可以活到明天,但在我们颠倒的观念中,我们总是拒绝将死亡和自己联系在一起,不愿接受对死亡的正确认识。
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对佛法产生错误的理解。很多人学佛后执著于空,把世界看得很虚无,对人生的种种努力都觉得毫无意义,从而产生悲观情绪。这也是世人对佛教形成误解的原因之一。
四、中观的人生态度
那么,佛教徒究竟应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认识世界?准确地说,佛教徒并不悲观、也不乐观,而是中观,即不偏不倚的人生态度。
为什么说佛教徒不是悲观的?因为学佛修行的人,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对未来充满信心,所以佛教徒不是悲观的。在民国年间的人生观大讨论中,梁启超先生提出佛法为人心建设的准则,认为佛教不仅是人类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盖应于此时代要求之一良药”。因为菩萨的救世精神正是积极精进的体现,基于此,他在《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中标举佛教“乃兼善而非独善”,“佛教之信仰乃入世而非厌世”。
为什么我们又说佛教徒也不是乐观的呢?因为生命的前景虽是光明的,但现实不容我们乐观。
首先,人生的实质是苦。这在佛教的诸多经典中都有说明,如三苦、八苦乃至无量诸苦,大千世界不过是迁流不息、变化无常的苦集之地。世人由于无明,所认为的幸福往往停留在事物表面,不曾触及到幸福背后所隐藏的真相。我们以结婚成家为幸福,不知这正是束缚的开始;我们以生儿育女为幸福,不知这正是牵挂的开始;我们以事业有成为幸福,不知道这正是争斗的开始……面对人生的现实,我们无法乐观。
其次,我们必须正视生命的无常。生命是脆弱的,众生在生老病死中沉浮挣扎,随时都会被淹没。而我们对自己的命运又没有把握,生时尚且不能做自己的主,一旦死亡来临,更没有能力做自己的主人。
第三,我们要看到轮回的现实,只要生命中还有痛苦和烦恼,将永远在六道中生生不已地流转。即使来生能够继续做人,能否生在有善知识的地方,能否听闻到佛法,都是未知数,所以,生命的去向不容我们乐观。
同时,我们还必须正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污浊和罪恶,在这五浊恶世,天灾人祸不计其数,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已经被人类的贪欲破坏得满目苍痍,无量有情都在生死苦海中挣扎。面对这严峻的现实,我们也实在无法乐观。
什么是学佛者应有的中观的人生态度呢?
佛教徒要在智慧的观照下如实观察,如理思维,正确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光明面和阴暗面。既看到人生存在的痛苦,又对通过修行所能抵达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
了解人生的真相是为了离苦得乐。佛陀帮助我们正视人生的痛苦,并不是要我们回避痛苦或被动地接受痛苦,而是要进一步找到痛苦的根源,从根本上断除痛苦。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无助地沉溺在痛苦之中,才能积极坦然地面对人生,运用佛法的智慧去改造生命,改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