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离心路过程之概要
(Vithimuttasangahavibhaga)
节一:序文
Vithicittavasen’evampavattiyamudirito
Pavattisangahonamasandhiyamdanivuccati.
如是,已依在生命期里的心路过程说示(心)生起之概要。如今当依结生时刻说示(心)生起之概要。
节一之助读说明
在前一章里,作者解释了心流活跃的一面,即发生于生命旅途里的心路过程。在这一章他将解释不活跃的心或“离心路过程心”。虽然作者在序文里只说及“结生时刻”(sandhiyam),但此章亦将解释作为有分心与死亡心的离心路过程心。
节二:列举类别
Catassobhumiyo,catubbidhapatisandhi,cattarikammani,catudhamaran’uppatticativithimuttasangahecattaricatukkaniveditabbani.
于离心路过程之概要,当知有“四个四”,如下:
一、四生存地;
二、四种结生;
三、四种业;
四、四种死亡。
节二之助读说明
离心路过程之概要以解说整个宇宙的分界为始,列出了每一个生存地当中的诸界(见表5-1)。在解说各种离心路过程心之前,作者先分析诸生存地,因为根据《阿毗达摩论》,外在世界是内心世界的反映。这并不是指《阿毗达摩论》把外在世界说成只是由心想像所有。外在世界是的确存在与真实的。然而,诸心时常识知外在世界,而且各种不同的心能决定外在世界如何呈现。心与世界互相依靠,且极其错综复杂地交织,直至宇宙的构成与心的层次相符。
由于它们是相符的,了解它们其中之一有助于了解另一者。有情死后投生至某一界是因为他在前世造下了能导致投生至该界的业,或心的业力。
每一界与特定的结生心相符,而该种果报心则继续在一世当中生起为有分心,直至死亡为止。如是当欲界业成熟时,它即会引生欲界结生心,而产生了欲界生命;当色界业成熟时,它即会引生色界结生心,而产生了色界生命;当无色界业成熟时,它即会引生无色界结生心,而产生了无色界生命。如佛陀所说:“业是田地,心是种子及渴爱是水份;而有情受到无明蒙蔽、受到渴爱所缚的心将会导致投生到另一个低等、中等或上等的生命界。”(《中部》A.3:76/i,223)由过去业所定,心之种子掉到相等的生存地、生根及依其潜在业力生长。
四生存地
(bhumicatukka)
节三:综览
Tatthaapayabhumi,kamasugatibhumi,rupavacara-bhumi,arupavacarabhumicaticatassobhumiyonama.
当中,四地是:
一、恶趣地;
二、欲善趣地;
三、色界地;
四、无色界地。
节三之助读说明
四地:虽然在此分别了恶趣地与欲善趣地,但如在节五里所指出,其实它们都是欲地的一部份。
节四:恶趣地(apayabhumi)
Tasunirayo,tiracchanayoni,pettivisayo,asurakayocatiapayabhumicatubbidhahoti.
当中,恶趣地有四个部份,即:
一、地狱;
二、畜生道;
三、饿鬼道;
四、阿修罗道。
节四之助读说明
恶趣地:直译巴利文apaya是“毫无”(apa)“快乐”(aya)。这是对痛苦远远超越快乐的诸生存界的总称。它们是造恶者由于恶业成熟而投生之地。
地狱(niraya):根据佛教,地狱是最低下的生存地,是最痛苦之地。据说在地狱里的众生从投生至死亡的期间里,必须不断地遭受自己的恶业之果,完全没有休息的机会。诸论师说其中有八大地狱,而其中的痛苦一个比一个更剧烈难受。它们是:等活地狱(sabjiva)、黑绳地狱(kalasutta)、众合地狱(sanghata)、号叫地狱(roruva)、大号叫地狱(maharoruva)、燃烧地狱(tapana)、大燃烧地狱(mahatapana)、阿鼻地狱(avici)。当中阿鼻地狱又是最下层及最为恐怖。在每一个大地狱的四方各有四个小地狱,因此一共有一百三十六个地狱。
畜生道:畜生道是诸恶趣地之一,人们因恶业的果报而投生到该道里。根据佛陀,造恶业的人能够投生为畜生,而畜生也能够因为过去所累积的善业而投生为人,甚至投生为天神。虽然畜生道的痛苦并不像地狱那么悲惨,但由于其处的痛苦还是远远超越快乐,以及由于在其处并没有适合的时机造善业,所以把它归纳于恶趣地。
饿鬼道:常被译为“饿鬼”的巴利文peta是指一类时常受到饥饿、口渴及其他病痛,而无法减除其苦的有情。饿鬼并没有自己的世界。他们与人类住在同一个世界,如在森林、沼泽、坟场里等等。一般上人们并不能看到他们,除非他们把自己显现出来给人看,或者,拥有天眼通的人也能看到他们。
阿修罗道:阿修罗包括了几种有情。诸论师指出,在恶趣地里的阿修罗是与饿鬼类似长期遭受折磨的有情。应区别恶趣地的阿修罗和在三十三天与诸神斗争的阿修罗,后者是属于三十三天的天神。
节五:欲善趣地(kamasugatibhumi)
Manussa,catummaharajika,tavatimsa,yama,tusita,nimmanarati,paranimmitavasavatticatikamasugatibhumisattavidhahoti.
Sapan’ayamekadasavidhapikamavacarabhumicc’evasankhamgacchati.
欲善趣地有七界,即:
一、人间;
二、四大王天;
三、三十三天(帝释天);
四、夜摩天;
五、兜率天;
六、化乐天;
七、他化自在天。
这十一界组成欲地。
节五之助读说明
人间:直译巴利文manussa(人)是“拥有敏锐心者”。由于人类的心非常敏锐,这令到人类比其他众生更能造作较强的善或不善业。人能够修行直至证悟佛果,但也能够造下弑父弑母极重的恶业。人间是有苦有乐、忧愁愉悦参半之处,但由于它提供了获取最上乐的机会,所以它被视为是善趣。
四大王天:接下来的六界是欲界天,诸神的住处。在这些界的寿命比在人间里的长,所享受的欲乐也比较美妙,但这一切也都是无常的。
四大王天依四方而有四个分界。每一分界皆由一位天王所统治,而其居民都是属于半神的有情。在东方,持国天王(Dhatarattha)统治干达婆(gandhabba),即:天界的音乐神。在南方,增长天王(Virulhaka)统治守护神(kumbhanda),即守护森林、山岳、宝藏的守护神。在西方,广目天王(Virupakkha)统治诸龙神(naga)。在北方,多闻天王(Vessavana)统治诸夜叉(yakkha)。
三十三天:据说古时有三十三位把自己的生命奉献于他人的福利的善男子,死后他们投生至该天界,成为该界的大王与三十二小王,如是该界即因此而得其名“三十三天”。该界的大王是帝释天王(Sakka),亦名为“因陀罗”(Indra),住在该界首府“善见”(Sudassana)里的最胜殿(Vejayanta)。
夜摩天等等:这些天界是一层比一层高。夜摩天是极乐之境,其王是善夜摩王(Suyama)或夜摩王(Yama)。兜率天(Tusita)是菩萨成佛之前最后一世的住处。化乐天(Nimmanarati)的天神能随心所欲造出欲乐之物。他化自在天(Paranimmitavasavatti)的天神不能自己造出欲乐之物,但能够控制他人所造之物而取为己用。
节六:色界地(rupavacarabhumi)
Brahmaparisajja,brahmapurohita,mahabrahmacatipathamajjhanabhumi.
Parittabha,appamanabha,abhassaracatidutiya-jjhanabhumi.
Parittasubha,appamanasubha,subhakinhacatitatiyajjhanabhumi.
Vehapphala,asabbasatta,suddhavasacaticatutthajjhanabhumitirupavacarabhumisolasavidhahoti.
Aviha,atappa,sudassa,sudassi,akanitthacatisuddhavasabhumipabcavidhahoti.
色界地有十六界,即:
一、初禅地:梵众天、梵辅天及大梵天。
二、第二禅地:少光天、无量光天及光音天。
三、第三禅地:少净天、无量净天及遍净天。
四、第四禅地:广果天、无想有情天及净居天。
净居天又分为五层: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及色究竟天。
节六之助读说明
色界地有十六界:色界地是那些在生前已修习至证得某种色禅,而且至死时都没有因懈怠退失该禅的人死后投生所至之地。此地依经教的禅那四分法分为四层。在经教里只提及四禅,从初禅转入第二禅时,同时舍弃了寻与伺两禅支;如是经教的第二、第三及第四禅个别相等与论教的第三、第四及第五禅。四禅地当中的首三个各再分为三界,第四禅地则再分为五界。本章节卅一会解释投生至禅那地的原则。
五净居天(suddhavasa)是只有已证得三果的阿那含才能投生之地。投生至该地者绝不会再回到较下层的界地,而肯定会在该地证入般涅槃。
表5-1:三十一界
地 界 寿元
四无色界地 31 非想非非想处 84,000大劫
30 无所有处 60,000大劫
29 识无边处 40,000大劫
28 空无边处 20,000大劫
十六色界地 第四禅 27 色究竟天 16,000大劫
26 善见天 8,000大劫
25 善现天 4,000大劫
24 无热天 2,000大劫
23 无烦天 1,000大劫
22 无想有情天 500大劫
21 广果天 500大劫
第三禅 20 遍净天 64大劫
19 无量净天 32大劫
18 少净天 16大劫
第二禅 17 光音天 8大劫
16 无量光天 4大劫
15 少光天 2大劫
初禅 14 大梵天 1中劫
13 梵辅天 1/2中劫
12 梵众天 1/3中劫
十一欲界地 欲善趣地 11 他化自在天 16,000天年
10 化乐天 8,000天年
9 兜率天 4,000天年
8 夜摩天 2,000天年
7 三十三天/帝释天 1,000天年
6 四大王天 500天年
5 人 不定
恶趣地 4 阿修罗 不定
3 饿鬼 不定
2 畜生 不定
1 地狱 不定
节七:无色界地(rupavacarabhumi)
Akasanabcayatanabhumi,vibbanabcayatanabhumi,akibcabbayatanabhumi,n’evasabban’asabbayatanabhumicatiarupabhumicatubbidhahoti.
无色地界有四层,即:
一、空无边处;
二、识无边处;
三、无所有处;
四、非想非非想处。
节七之助读说明
这四界是那些临死时还拥有无色禅者死后投生之地。每一无色禅导致投生到相符的界。
节八:依人
Puthujjananalabbhantisuddhavasesusabbatha
Sotapannacasakadagaminocapipuggala.
Ariyan’opalabbhantiasabbapayabhumisu
Sesatthanesulabbhantiariya’nariyapica.
净居天里无凡夫,亦无入流或一还。
圣者不生无想天,亦不投生至恶趣。
余地圣者凡夫皆可见。
Idametthabhumicatukkam.
于此,这些是四地。
四种结生
(patisandhicatukka)
节九:综览
Apayapatisandhi,kamasugatipatisandhi,rupavacara-patisandhi,arupavacarapatisandhicaticatubbidhahotipatisandhinama.
结生有四种,即:
一、恶趣结生;
二、欲善趣结生;
三、色界结生;
四、无色界结生。
节十:恶趣结生
Tatthaakusalavipak’opekkhasahagata-santiranamapaya-bhumiyamokkantikkhanepatisandhihutvatatoparambhavangampariyosanecavanamhutvavocchijjati.Ayamekav’apayapatisandhinama.
其中,在投生至恶趣地的那一刻,不善果报舍俱推度心成为结生(心)。随后即沉入有分,最后再成为死亡(心)及被切断。这是唯一的恶趣结生。
节十一:欲善趣结生
Kusalavipak’opekkhasahagata-santiranampanakama-sugatiyammanussanabc’evajaccandhadihinasattanambhummassitanabcavinipatikasuranampatisandhi-bhavanga-cutivasenapavattati.
Mahavipakanipan’atthasabbatthapikamasugatiyampatisandhi-bhavanga-cutivasenapavattanti.
Imanavakamasugatipatisandhiyonama.
Sapan’ayamdasavidhapikamavacarapatisandhicc’evasankhamgacchati.
善果报舍俱推度心成为欲善趣地里瞎眼等先天残缺的人类、(某些)地神与(某些)阿修罗的结生(心)。
八大果报心能作为一切欲善趣地的结生、有分与死亡(心)。
这九种是欲善趣的结生。
(至此所述的)十种是欲界结生。
节十至十一之助读说明
对于各种心执行结生、有分及死亡作用的详细解释,见第三章、节九。
瞎眼等先天残缺的人类:在此的“等”(adi)是指包括先天耳聋、残废、弱智、痴疯,以及生为中性、双性与无性的人。诸论师解释“先天瞎眼”是指其人由于所成熟的业少福,而产生不能发展出眼根的结生心。这一词并不包括那些由于在胎里发生意外或患上某种疾病,而导致出生时已瞎眼的人,因为这类瞎眼也能发生于结生心二因与三因的人。对于先天耳聋等的原则也是如此。对于一切先天残缺的人,他们的结生心肯定是无因的,而其残缺则早已潜伏在引致投胎的业。
(某些)地神:佛教有说及一种不住在天上而住在地界的神;他们多数住在偏僻之处,如:森林、山岳与塔或寺。这些有情即称为地神(bhummadeva)。这一类里福报比较大的神可以有二因或三因的结生心;他们通常都有一些随从,而其中有些则是福报微小、生活困苦的神。根据列迪长老,结生无因的神即是这些神。
及(某些)阿修罗:据说这些有情住在村里或村落的附近,以村民丢弃的食物为生。在没获得食物时,他们也会附上人身或折磨人类。
(至此所述的)十种:依十种执行欲界结生的心而得十种结生。
节十二:欲地里的寿元
Tesucatunnamapayanammanussanamvinipatika-suranabcaayuppamanagananayaniyamonatthi.
Catummaharajikanampanadevanamdibbanipabca-vassasataniayuppamanam.Manussagananayanavutivassa-satasahassappamanamhoti.
Tatocatuggunamtavatimsanam,tatocatuggunamyamanam,tatocatuggunamtusitanam,tatonimmanaratinam,tatocatuggunamparanimmitavasavattinamdevanamayuppamanam.
Navasatabc’ekavisavassanamkotiyotatha
Vassasatasahassanisatthicavasavattisu.
四恶趣里的众生、人类及堕落的阿修罗的寿元没有固定的界限。
四大王天的天神的寿元是五百天年,依人类的寿命来计算则是人间的九百万年。
三十三天的天神的寿元是这数目的四倍。夜摩天的天神的寿元则是三十三天里的四倍。兜率天的天神的寿元则是夜摩天里的四倍。化乐天的天神的寿元则是兜率天里的四倍。他化自在天的天神的寿元则是化乐天里的四倍。
依人类的寿命来计算,他化自在天的天神的寿元是人间的九十二亿一千六百万。
节十二之助读说明
没有固定的界限:在四恶趣里,寿元的差异是非常的大;这有视导致投生至该地的恶业有几强。因此,有些众生只在地狱里受苦几天,然后即投生至他处;但有些则必须在该地忍受种种折磨好几百万年。在人间里,人的寿元可以短至只有几分钟,又可长至上百年。根据佛教,人类的平均寿元是不断的变易,最低是十年,最长则是无数年。
天年:《分别论》(节一○二三)说在四大王天里的一“天日”等于人间的五十年;三十“天日”即是一“天月”;十二“天月”是一“天年”。在三十三天里的一“天日”等于人间的一百年;夜摩天里的一天的则是人间的两百年;如此每上一层天其长度即增加一倍。
节十三:色界结生
Pathamajjhanavipakampathamajjhanabhumiyampatisandhi-bhavanga-cutivasenapavattati.
Tathadutiyajjhanavipakamtatiyajjhanavipakabcadutiyajjhanabhumiyam,catutthajjhanavipakamtatiyajjhana-bhumiyam,pabcamajjhanavipakamcatutthajjhanabhumiyam.Asabbasattanampanarupamevapatisandhihoti.Tathatatoparampavattiyamcavanakalecarupamevapavattitvanirujjhati.
Imacharupavacarapatisandhiyonama.
初禅果报心生起于初禅天为结生、有分与死亡(心);同样地,第二及第三禅果报心生起于第二禅天;第四禅果报心生起于第三禅天;第五禅果报心生起于第四禅天(为结生、有分与死亡心)。但对于无想有情,色法本身生起为结生。同样地(在结生之后的)一世里直至死亡,也只有色法在生灭。
这些是色界的六种结生。
节十四:色界里的寿元
Tesubrahmaparisajjanamdevanamkappassatatiyobhagoayuppamanam.Brahmapurohitanamupaddhakappo,mahabrahmanamekokappo,parittabhanamdvekappani,parittasubhanamsolasakappani,appamanasubhanamdvattimsakappani,subhakinhanamcatusatthikappani,vehapphalanamasabbasattanabcapabcakappasatani,avihanamkappasahassani,atappanamdvekappasahassani,sudassanamcattarikappasahassani,sudassinamatthakappasahassani,akanitthanamsolasakappasahassaniayuppamanam.
当中,梵众天梵天的寿元是三分之一(中)劫;梵辅天的是二分之一(中)劫;大梵天的是一(中)劫;少光天的是二劫;无量光天的是四劫;光音天的是八劫;少净天的是十六劫;无量净天的是三十二劫;遍净天的是六十四劫;广果天与无想有情天的是五百劫;无烦天的是一千劫;无热天的是两千劫;善现天的是四千劫;善见天的是八千劫;色究竟天的是一万六千劫。
节十四之助读说明
劫(kappa):佛教圣典里有提及三种劫,即:间劫(小劫)、无量劫(中劫)及大劫。一个间劫(antara-kappa)是人类平均寿元从十岁至无数岁一增一减的时间。六十四间劫(等于地狱里的二十间劫)即等于一个中劫或无数劫(asankheyyakappa);而四个中劫则等于一个大劫(mahakappa)。对于一个大劫的时间,佛陀有给予一个比喻:若有一座长、阔及高度皆一由旬(大约七英里)的岩岗山岳,而有位天神每一百年以一条丝绸布轻轻地擦它一下,如此,当该座山岳被磨平时,一个大劫的时间还未结束。(《相应部》15:5/ii,181-182)
根据诸论师,形容初禅天里的寿元的“劫”是指中劫;而形容少光天及以上的则是“大劫”。
节十五:无色界结生
Patham’aruppadivipakanipathamaruppadibhumisuyathakkamampatisandhi-bhavanga-cutivasenapavattati.Imacatassoaruppa-patisandhiyonama.
第一无色禅果报心在第一无色禅天里生起为结生、有分与死亡(心);同样地,其余的(无色禅果报心)亦于各自的界执行相同的作用。这些是无色界的四种结生。
节十六:无色界里的寿元
Tesupanaakasanabcayatanupaganamdevanamvisatikappasahassaniayuppamanam.Vibbanabcayatanupaganamdevanamcattalisakappasahassani,akibcabbayatanupaganamdevanamsatthikappasahassani,n’evasabbanasabba-yatanupaganamdevanamcaturasitikappasahassaniayuppamanam.
当中,生于空无边处的梵天的寿元是两万劫;生于识无边处的梵天的寿元是四万劫;生于无所有处的梵天的寿元是六万劫;生于非想非非想处的梵天的寿元是八万四千劫。
节十七:总结
Patisandhibhavangabcatathacavanamanasam
Ekamevatath’ev’ekavisayabc’ekajatiyam.
在某一生当中的结生心、有分心及死亡心是相同的,且缘取同一个目标(所缘)。
Idametthapatisandhicatukkam.
于此,这些是四种结生。
四种业
(kammacatukkam)
节十八:依作用
Janakam,upatthambakam,upapilakam,upaghatakabcatikiccavasena.
依作用(分别),业有四种,即:
一、令生业;
二、支助业;
三、阻碍业;
四、毁坏业。
节十八之助读说明
四种业:此节里的巴利文kammacatukkam意为四种业。但事实上在这一节里会解释“四个四种业”,因此依四种分析法则有十六种业。
直译巴利文kamma是“作为”,但在佛教里则专指“意愿的作为”。在究竟界的角度来看,业是指善或不善思心所(cetana),因为思是负责造业的心所。佛陀说“诸比丘,我说为业的即是思,因为由于它的意愿,人们才会通过身、口、意造业。”(《增支部》A.6:63/iii,415)除了佛陀与阿罗汉的思之外,一切(速行心的)思都有业。佛陀与阿罗汉不再造业,因为他们已完全断除了作为业之根源的无明与爱。然而,只要名色还存在,即使佛陀与阿罗汉也都必须体验由成熟的过去业所致的果报,直至他们入灭为止。
业之定法(kammaniyama)是独立运作的;它确保所造的业依其善恶而带来相符的果报,即如所种下的种子肯定会依其种类而长出果子。在诸缘具足时,业即会产生其果,即果报心与心所,以及业生色(kammasamutthana-rupa)。
依作用:诸业执行各种不同的作用(kicca),在此提及了四种。业能在不同的时期,执行当中一个或多个作用。
令生业(janakakamma)是在结生及一辈子里产生果报心、心所与业生色的善或不善思。在结生那一刻,令生业产生了结生心以及组成新生命的身体的业生色。在一世之中,它继续产生其他果报心与业生色,例如五根、性根色及心所依处。只有在临死时成熟的业才能产生结生心,但一切善与不善业都能在生命期里产生其果报。通常执行产生结生的是“足道之业”或“完成作为之业”,但“未足道之业”也能够执行产生结生。
表5-2:四个四种业总览
依作用 依成熟的次序 依成熟的时间 依成熟之地
1 令生业 重业 现生受业 不善业
2 支助业 临死业 次生受业 欲界善业
3 阻碍业 惯行业 无尽业 色界善业
4 毁坏业 已作业 无效业 无色界善业
支助业(upatthambakakamma):这是没有机会成熟以产生结生的业,但它支助令生业,延长后者所产生的善报或恶报,或者是支助后者所产生的五蕴。例如,由于善的令生业成熟,某有情投生为人,支助业即协助延长其寿命,以及确保他健康、丰衣足食。反之,当不善的令生业带来病痛时,其他不善业则可能支助它,以令医药无效,因而延长了病痛。当某有情由于不善的令生业而投生为动物时,支助业即会援助该恶业产生更多的苦果,也可能延长其寿命,令到不善果报心之流更长久。
阻碍业(upapilakakamma):此业也是没能产生结生之业,但能够阻碍令生业,以缩短后者的善或恶报。即使令生业在过去造下时是很强,但在阻碍业的直接对抗之下,它即不能全面地产生它的果报。例如,在阻碍业的影响之下,原本能够导致投生到高等善趣的令生业,变成只能导致投生到较低等的善趣;原本能够导致投生到高等家庭的令生业,变成只能导致投生到较低等的家庭;原本能带来长命的业,变成只能带来短命;原本能带来美貌的业,变成只能带来平庸的面貌等等。反之,原本能够导致投生到大地狱的不善令生业,变成只能导致投生到小地狱或饿鬼道。
在一生当中,可看到许多是阻碍业造成的事件。例如,在人间里,这种业会阻碍业生五蕴,而支助恶业成熟,导致个人在财富、亲友等方面遭受损失与痛苦。在恶趣里,阻碍业则可能对抗令生业,而带来一些快乐。
毁坏业(upaghatakakamma):此业可以是善或不善;它中止了较弱的业,不令它继续产生果报,而引生自己的果报。例如,某人生为人,其令生业原本能够带给他长寿,但毁坏业的出现令到他早日夭折。根据列迪长老,毁坏业也能中止眼、耳等五根作用,而导致瞎眼、耳聋等,也能够导致变性。
《阿毗达摩义广释》对令生业及毁坏业之间的分别所作的解释是:令生业在引生自己的果报时并没有中止其他业,而毁坏业则先中止其他业的果报,然后产生自己的(结生)果报。但《阿毗达摩义广释》所提到的其他论师则认为毁坏业完全没有产生自己的(结生)果报;它只是中止其他业的果报,然后让另一种业有机会产生它的(结生)果报。
列迪长老举出了故意杀生作为例子,以阐明一种业如何执行上述四种作用。在某人杀了人之后,只要该业没有机会(在临死时)成熟,(以产生结生),它只能执行支助、阻碍与毁坏三种作用之一,即:它能支助其他恶业成熟;或阻碍善业成熟;或中止善业的效力。当杀生业获得机会成熟时,每一个“杀生之思”皆能导致投生到诸恶趣。过后,当它没有能力再导致投生时,它还是有能力执行其他三种作用,甚至在未来的十万大劫也都还有效。
节十九:依成熟的次序
Garukam,asannam,acinnam,katattakammabcatipakadana-pariyayena.
依业产生果报的次序,业有四种,即:
一、重业;
二、临死业;
三、惯行业;
四、已作业。
节十九之助读说明
依业产生果报的次序:这一节是关于各种不同的业产生下一世的结生的次序。
重业(garukakamma):这种业非常的强,必定会产生下一世的结生,没有任何其他业可以阻止它。在善的方面,属于重业的是禅那。在不善的方面,属于重业的有五逆罪或无间业与不能改变的邪见。五无间业(anantariya-kamma)是:弑父、弑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及分裂僧团。若人培育了禅那,但在过后造了任何一种逆罪,其善业即会被该恶业阻止,且后者必定会成熟而导致下一世投生到恶趣里。例如:佛陀的表兄弟提婆达多深具野心,(想要代替佛陀领导僧团,而在该念头一生起,他即)因此失去了神通。过后他再伤了佛陀与导致僧团分裂,而因后者之业在死后堕入阿鼻地狱。但若人是先造了任何一种五逆罪,他过后即不可能证得禅那或出世间法,因为该恶罪形成了一种无可抗敌的障碍。这是为何当阿阇世王在听佛陀开示《沙门果经》时,虽然拥有一切证悟须陀洹道的因缘,但却不能证得须陀洹道果,因为他之前已杀死了自己的父亲频毗沙罗王。
临死业(asannakamma):这是在临死之前所忆起或所造之业,也就是在临死速行心路过程即将生起之前所忆起或所造之业。若性格恶劣者在临终时忆起以前所造的善业,或在当时造了一件善业,他即可能投生至善趣;反之,若有个善人在临终时忆起以前所造的恶业,或在当时造了一件恶业,他即可能投生至恶趣。这是为何在佛教国家里,提醒临终者以前所造的善业,或劝他激起善念已成为一种传统。
在没有重业之下,一般上所造的临死业即会决定下一世的投生至那里。这并不意谓该人能够免除以往所造的善业或恶业。在诸缘具足时,这些业也能够产生它们的果报。
惯行业(acinnakamma):这是习惯性上时常造的善或恶业。在没有重业与临死业之下,一般上这种业即会决定下一世投生到那里。
已作业(katattakamma):这是所有不包括在上述三种的业。在没有上述三种业之下,这种业即会决定下一世投生到那里。
节二十:依成熟的时间
Ditthadhammavedaniyam,upapajjavedaniyam,apara-pariyavedaniyam,ahosikammabcatipakakalavasenacattarikammaninama.
依成熟的时间,业有四种,即:
一、现生受业;
二、次生受业;
三、无尽业;
四、无效业。
节二十之助读说明
现生受业(ditthadhammavedaniyakamma):这种业必须在它被造的那一世里成熟;若在该世没有具足的缘以令它成熟,它即变成无效。根据《阿毗达摩论》,在同一个心路过程里的七个速行心,第一个速行是最弱的,因此只能在被造的那一世带来果报。
次生受业(upapajjavedaniyakamma):这种业必须在它被造的下一世里成熟;若在该世没有具足的缘以令它成熟,它即变成无效。这种业是由心路过程里的第七个速行心所造,该速行是第二弱的速行。
无尽业(aparapariyavedaniyakamma):只要诸缘具足,这种业能够从它被造下的第二世以后的任何一世里成熟。这种业是由心路过程里的中间五个速行心所造;而且只要还在轮回,它即永远不会变成无效。没有任何人能够免除体验无尽业的果报,即使佛陀与阿罗汉也不例外。
无效业(ahosikamma):这一词没有指定是那一种业。它可以是没有获得具足的缘以成熟的现生受业及次生受业。对于诸阿罗汉,只能在未来世成熟的业都变成无效业,因为他们在当世即会证入般涅槃。
节廿一:依成熟之地
Tathaakusalam,kamavacarakusalam,rupavacara-kusalam,arupavacarakusalabcatipakatthanavasena.
依产生果报之处,业有四种,即:
一、不善业;
二、欲界善业;
三、色界善业;
四、无色界善业。
不善业与善业
节廿二:不善业
Tatthaakusalamkayakammam,vacikammam,mano-kammabcatikammadvaravasenatividhamhoti.
当中,依造业之门不善业有三种,即:身业、语业及意业。
Katham?Panatipato,adinnadanam,kamesumicchacarocatikayavibbattisankhatekayadvarebahullavuttitokayakammamnama.
如何?杀生、偷盗及邪欲乐行(邪淫)是身业,一般上是通过身门发生,而名为身表。
Musavado,pisunavaca,pharusavaca,samphappalapocativacivibbattisankhatevacidvarebahullavuttitovacikammamnama.
妄语、两舌、恶口及绮语(讲废话)是语业,一般上是通过语门发生,而名为语表。
Abhijjha,vyapado,micchaditthicatiabbatrapivibbattiyamanasmimyevabahullavuttitomanokammamnama.
贪婪、嗔恨及邪见是意业,一般上只发生于意门而无(身或语)表。
节廿二之助读说明
上文列出了十种“不善业之道”(akusalakamma-patha),其中三种是身业、四种是语业、三种是纯意业。首七种是指导致实行各自作为的思心所(cetana)。无论该作为是否已完成,该思都是不善的;但若已完成其作为或已达到目的,例如(达到)令受害者死亡,或(完成)获取他人的财物等等,它们即成为“足道之业”(已完成作为之业)。
一般上是通过身门发生:关于业,它是经过门所造。身门(kayadvara)即是“身表”(kayavibbatti),是一种“心生色法”;而通过它人们得以把在他们心中生起之思表达于外(见第六章、节四)。说“一般上”(bahullavuttito)是因为也可以通过言语达成杀生或偷盗,例如命令他人作;但这种业还是属于身业。
语门(vacidvara):语门即是“语表”(vaci-vibbatti),是一种“心生色法”;而通过它人们得以把在心中生起之思表达于言语(见第六章、节四)。虽然妄语等亦能通过身体进行,譬如通过书写或打手势,但由于主要实行它们的是语门,所以它们还是被称为语业。
贪婪等:一般上,最后三种业之道只发生在心里,而没有达到通过身体或言语表达于外。这种业称为通过意门(manodvara)发生;而意门则是一切心的总称。
贪婪(abhijjha)是贪心所,生起为希望获得他人的财物。即使已对他人的财物生起了贪念,但若还没有希望获得该财物,它即还不是“足道之业”。
嗔恨(vyapada)是嗔心所。当生起为希望他人遭遇危害与苦难时,它即已成为“足道之业”。
邪见(micchaditthi):当接受“没有所谓的道德”及“没有因果业报”认为正确时,它即成为“足道之业”。在经中时常提到三种邪见:
一、 断见(natthika-ditthi):此见否认人死后还会以任何形式存在,因此不承认业有善恶。
二、 无作见(akiriya-ditthi):此见认为业是不能产生果报的,认为一切业都是无效的。
三、 无因见(ahetuka-ditthi):此见认为没有污染或净化有情的因缘,所以该有情是由于偶然、命运或需要而被污染或净化。
节廿三:依因(根)与心
Tesupanatipatopharusavacavyapadocadosamulenajayanti.Kamesumicchacaroabhijjhamicchaditthicalobhamulena.Sesanicattaripidvihimulehisambhavanti.Cittuppadavasenapan’etamakusalamsabbathapidvadasavidhamhoti.
当中,杀生、恶口及嗔恨自嗔因而生;邪淫、贪婪及邪见自贪因而生;其余四者自该两因而生。依心的组别,此不善业一共有十二种。
节廿三之助读说明:
严格来说,嗔恨是嗔因的一种呈现方式;贪婪是贪因的一种呈现方式;邪见是邪见心所的一种呈现方式。如是这三业之道是上述三种心所。其他七业之道则是与不善因同时生起的思心所(cetana)。虽然有时候贪可以是杀生的潜在动机,而嗔可以是邪淫的潜在动机,但在《阿毗达摩论》的角度来说,导致切断其他有情命根的思肯定是拥有嗔因,即嗔恨其他有情的存在;而导致犯邪淫的思肯定是拥有贪因,即想要与不如法对象行淫之欲。导致造作偷盗、妄语、两舌及绮语的思则可以是与贪或嗔相应。一切不善业之道肯定与痴因相应。不善业也就是十二不善心。于此则视整个心(与诸相应心所)为业,而不是只视思心所为业。
节廿四:欲界善业
Kamavacarakusalampikayadvarepavattamkaya-kammam,vacidvarepavattamvacikammam,manodvarepavattammanokammabcatikammadvaravasenatividhamhoti.
依造业之门,欲界善业有三种,即:属于身门的身业、属于语门的语业、属于意门的意业。
Tathadana-sila-bhavanavasena.Cittuppadavasenapan’etamatthavidhamhoti.
同样地,依布施、持戒与禅修亦有三种。但依心的组别则成八种。
Dana-sila-bhavana-apacayana-veyyavacca-pattidana-pattanumodana-dhammasavana-dhammadesana-ditthijju-kammavasenadasavidhamhoti.
它也可以成为十种,即:布施、持戒、禅修、恭敬、服务、分享或回向功德、随喜(他人的)功德、闻法、弘法及正直己见。
Tampan’etamvisatividhampikamavacarakammamicc’evasankhamgacchati.
这一切二十种(不善与善业)称为欲界业。
节廿四之助读说明
依造业之门:于此依造业之门列举了十种善业。三种善身业是远离三种不善身恶行;四种善语业是远离四种不善语恶行;三种善意业是无贪婪、无嗔恨及正见。于究竟界,首七种是两种离心所,即:正业心所与正语心所;以及与该些离心所同时生起的思心所。后三者是属于三善因,即:无贪、无嗔与无痴。
同样地,依布施……:一般上,于此所列的三种及十种善业被称为三种及十种“福业事”(造福的基础,pubbakiriyavatthu)。这些善业是通过八大善心所造。
这一切二十种:这些(善与不善)业通过十二不善心与八大善心所造。
节廿五:色界善业
Rupavacarakusalampanamanokammameva.Tabcabhavanamayamappanappattamjhanangabhedenapabca-vidhamhoti.
色界善业纯粹属于意门。它是已达到安止的禅修,依诸禅支的分别而有五种。
节廿六:无色界善业
Tathaarupavacarakusalabpanamanokammam.Tampibhavanamayamappanappattamalambanabhedenacatub-bidhamhoti.
同样地,无色界善业纯粹属于意门。它是已达到安止的禅修,依所缘的分别而有四种。
节廿五至廿六之助读说明
依诸禅支的分别而有五种:这是五色界禅那。
依所缘的分别而有四种:这是四无色界定。
业的果报
节廿七:不善业的果报
Etthaakusalakammamuddhaccarahitamapaya-bhumiyampatisandhimjaneti.Pavattiyampanasabbampidvadasavidhamsatt’akusalapakanisabbatthapikamalokerupalokecayatharahamvipaccati.
于此,除了掉举之外的不善业都能产生投生至恶地的结生。但在生命期里,一切十二(不善心)都能根据情况在欲界或色界里产生七种不善果报心。
节廿七之助读说明
除了掉举之外的不善业:掉举相应的痴根不善心是最弱的不善心,因此不能产生结生。其余十一种不善心都能产生作为结生心、有分心及死亡心的不善果报推度心,以令有情投生至四恶道。所有十二种不善心都能够在欲界有情的生命期里产生七种不善果报心,即:五识、领受心与推度心。在色界里它们则只能产生四种不善果报心,即除去鼻、舌、身三根识。
节廿八:欲界善业的果报
Kamavacarakusalampikamasugatiyamevapatisandhimjaneti,tathapavattiyabcamahavipakani.Ahetukavipakanipanaatthapisabbtthapikamalokerupalokecayatharahamvipaccati.
欲界善业能产生欲界结生,也能在生命期里产生大果报心。而根据情况,它能在欲界或色界任何地方产生八种无因果报心。
节廿八之助读说明
在节廿九与三十,作者将解释每一种善心及其所能产生的果报心之间的关系。
大果报心能以四种方式出现:执行结生、有分与死亡三种离心路过程的作用,以及在心路过程里执行彼所缘的作用。
八(善)无因果报心是五识、领受心及两种推度心。后者能够在心路过程里生起为彼所缘,而当中舍俱的(推度心)也能够在先天残缺的有情里执行结生、有分与死亡心的作用。所有八种无因果报心都能在欲界里生起,但鼻、舌与身三种根识并不能在色界里生起,因为色界的有情缺少那三种根门。
节廿九:善果报及因(根)
Tatthapitihetukamukkatthamkusalamtihetukampatisandhimdatvapavattesolasavipakanivipaccati.
于此,殊胜的三因善业能够产生也具有三因的结生,而能在生命期里产生十六种果报心。
Tihetukamomakamdvihetukamukkatthabcakusalamdvihetukampatisandhimdatvapavattetihetukarahitanidvadasapivipakanivipaccati.
低劣的三因善业及殊胜的二因善业能够产生具有二因的结生,而能在生命期里产生十二种果报心,即除去具有三因的果报心。
Dvihetukamomakampanakusalamahetukamevapatisandhimdeti.Pavattecaahetukavipakan’evavipaccati.
然而,低劣的二因善业(只)能够产生无因的结生,以及在生命期里(只)能产生无因的果报心。
节廿九之助读说明
殊胜善业:依产生果报的能力,善业可分为两种:殊胜与低劣。殊胜(ukkattha)的善业是由清净无染的心所造,而且在造业之前与之后皆有良好的动机;例如:布施以如法获取的财物给具有德行的人,而且在布施之前与之后都感到欢喜。在造善业之前与之后,若心受到烦恼污染,譬如自赞自许、贬低他人、行善之后后悔,该善业即属于低劣(omaka)。
具有三因的结生等等:(在欲界里)这是指其结生心是四种智相应大果报心之一。能在生命期里产生的十六种果报心即是八(善)无因果报心及八大果报心。
十二种果报心:即除了四种智相应大果报心。
无因的结生:即舍俱善果报推度心。
节三十:另一种见解
Asankharamsasankharavipakaninapaccati
Sasankharamasankharavipakanitikecana.
Tesamdvadasapakanidas’atthacayathakkamam
Yathavuttanusarenayathasambhavamuddise.
有些(导师)说无行(心)不会产生有行果报心,而有行(心)不会产生无行果报心。
根据他们上述所讲的,果报心生起的次序是十二、十及八。
节三十之助读说明
有些导师说:记录于节廿九对果报心的见解是由古师三藏小龙长老(TipitakaCulanagaThera)所提出的,也是广为诸阿毗达摩论师所接受的见解。作者在节三十里记录了大护法长老(MahaDhammarakkhitaThera)一派所持的见解,该长老是古时锡兰摩拉瓦毕寺(Moravapi)的阿毗达摩论师。
十二、十及八:依此见解,无论是在结生时或在生命期里,无行善心都只能产生无行果报心,而有行善心则只能产生有行果报心。这就是说,在生命期里每一种具有三因的殊胜善心都只能够产生十二种果报心,即:八种(善)无因果报心,以及四种与该心本性是无行或有行相符的无行或有行大果报心。每一种第二级的善心都只能够产生十种果报心,即:八种(善)无因果报心,以及两种与该心本性是无行或有行相符的无行或有行二因大果报心。对于最弱的善心,上述两种见解都一致认为它只能产生无因结生心,以及在生命期里只能产生八无因果报心。
节卅一:色界善业的果报
Rupavacarakusalampanapathamajjhanamparittambhavetvabrahmaparisajjesuuppajjanti.Tadevamajjhimambhavetvabrahmapurohitesu,panitambhavetvamaha-brahmesu.
关于色界善业,培育初禅到有限程度的人投生到梵众天;培育它到中等程度的人投生到梵辅天;培育它到上等程度的人投生到大梵天。
Tathadutiyajjhanamtatiyajjhanabcaparittambhavetvaparittabhesu;majjhimambhavetvaappamanabhesu;panitambhavetvaabhassaresu.
同样地,培育第二禅及第三禅到有限程度的人投生到少光天;培育它们到中等程度的人投生到无量光天;培育它们到上等程度的人投生到光音天。
Catutthajjhanamparittambhavetvaparittasubhesu;majjhimambhavetvaappamanasubhesu;panitambhavetvasubhakinhesu.
培育第四禅到有限程度的人投生到少净天;培育它到中等程度的人投生到无量净天;培育它到上等程度的人投生到遍净天。
Pabcamajjhanambhavetvavehapphalesu.Tadevasabbaviragambhavetvaasabbasattesu.Anagaminopanasuddhavasesuuppajjanti.
培育第五禅的人投生到广果天。培育对想厌离的人投生到无想有情天。但阿那含则投生到净居天。
节卅一之助读说明
色界善业:五色禅的任何一种禅那都能产生与其层次相等的色界果报心。此心是该禅那善心所产生的唯一果报心。在修定的遍作阶段生起的是欲界善心,因此它们的果报是欲界果报心,而不是色界果报心。色界果报心只执行三种作用,即:结生、有分与死亡。也就是说它只生起为离心路过程心,而不会在心路过程里生起。除了出世间果心之外,一切在心路过程里生起的果报心都是欲界果报心。
每一种禅那善心都会导致(禅修者)投生到与其层次相等的色界天。然而色界天的层次是跟经教的四禅一样,只有四禅天,而不是有五禅天;因此论教禅那五分法的第二禅及第三禅都导致(禅修者)投生到第二禅天,即与经教的第二禅相等。
在下三层色界天里,每一层都有三个分界。依所修习的禅那是属于下、中、上程度,(禅修者)投生到不同的分界。禅那心本身并没有分为三种修习的层次。禅心是依其心所组合而分类,而且无论是修习到下、中或上等程度,它们的组合还是不变。然而修习的程度关系到该禅心导致投生的能力,因此每一层天都依三种导致投生的能力而有三种分界。对于临终时还有能力证入几种禅那的禅修者,他也可以随自己的意愿投生到其中一个自己喜欢的界天。例如他还拥用八定,他可以选择投生到色界天,也可以选择投生到层次较低的无色界天。
培育第五禅:第四禅天分界的原则与首三禅天不同。只要已如常地证得第五禅,无论是凡夫、须陀洹或斯陀含,亦无论其禅那是属于下、中或上等层次,皆会投生到广果天。然而,有些凡夫认为心与想是厄难的根源,因此其心对想怀著极强厌离感地培育第五禅。由于其第五禅心受到希望想止息之愿感染,他们死后即投生到无想有情天。在其地的一生里,他们纯粹只是有生命的色身,即由命根九法聚组成(见第六章、节廿八)。
但阿那含则投生到净居天:据说他们投生到这五界是决定于他们较为显著的根。信根最强的阿那含投生到无烦天;精进根最强的阿那含投生到无热天;念根最强的阿那含投生到善现天;定根最强的阿那含投生到善见天;慧根最强的阿那含投生到色究竟天。虽然只有阿那含才能投生到净居天,但阿那含却不一定须要投生到净居天。可能净居天是拥有第五禅的阿那含才能投生到其地,拥有较低层次禅那的阿那含则投生到其他色界天。无论如何,所有的阿那含必定会投生到色界天,因为他们已断除了导致投生到欲界的欲欲(对欲乐的欲求,kamaraga)。
节卅二:无色界善业的果报
Arupavacarakusalabcayathakkamambhavetvaaruppesuuppajjanti.
培育无色禅善业之后,他们投生到(与自己所证得的禅那)层次相等的无色界天。
节卅二之助读说明
这即是说对于已证得空无边处禅的人,只要他到死时都还没有因为懈怠或其他障碍而失去该禅,他就会投生到空无边处禅天。对于其他三种无色禅亦是如此,即在死时还拥有的禅那会决定他投生到那一层禅天。
与色界心相同,每一无色界善心都只能产生一个与它相等的果报心,而该果报心即在其界执行结生、有分及死亡三种作用。
节卅三:结论
Itthammahaggatampubbamyathabhumivavatthitam
Janetisadisampakampatisandhippavattiyam.
如是依界分别的广大福在结生与生命期里都产生相同的果报。
Idametthakammacatukkam.
于此,这是四种业。
死亡与结生的过程
(cutipatisandhikkama)
节卅四:四种死亡之因
Ayukkhayena,kammakkhayena,ubhayakkhayena,upacchedakakammunacaticatudhamaran’uppattinama.
死亡的来临有四种,即:一、因为寿元已尽;二、因为(令生)业力已尽;三、因为(上述)两者(同时)耗尽;四、因为毁坏业(生效)。
节卅四之助读说明
死亡的来临:一般上,死亡的定义是在一世当中的命根(jivitindriya)被切断。
因为寿元已尽:在寿元已定的生存界,这是指其地的有情在寿元尽时死亡。在人间里,当知这是在老年时的自然死亡。在寿元尽而死时,若令生业的业力还未耗尽,该业力就还能够导致该有情投生到同一界或更高的生存界;在天界里即有这种事情发生。
因为(令生)业力已尽:这是指因为令生业已耗尽而死,虽然正常的寿元还未尽,或其他能够延长寿命的条件也具足。当寿元与业力两者同时耗尽时,那即是“两者皆耗尽的死亡”。
因为毁坏业(生效):这是指极强的毁坏业在寿元未尽时中止了令生业力,而导致死亡(见节十八)。
首三种死亡名为“适时死”(kalamarana),最后一种则名为“非时死”(akalamarana)。例如一盏油灯的熄灭可以是因为灯蕊耗尽、油耗尽、两者皆耗尽或因为外来之因,譬如吹来了一阵风。
节卅五:死亡之相
Tathacamarantanampanamaranakaleyatharahamabhimukhibhutambhavantarepatisandhijanakamkammamvatamkammakaranakalerupadikamupaladdhapubbamupakaranabhutabcakammanimittamvaanantaramuppajjamanabhaveupalabhitabbamupabhogabhutabcagatinimittamvakammabalenachannamdvaranamabbatarasmimpaccupatthati.
对于临终的人,在临命终时以下的其中一者会呈现于六门之一:
一、 依情况现前的是即将产生下一世结生的业;
二、 或业相,即以前造业时所识知的颜色等,或以前造业所用的工具;
三、 或趣相:即将在下一世所到或体验的(征象)。
节卅五之助读说明
对这三种呈现于临终者的目标的解释,见第三章、节十七。当知这目标是呈现于临终者的(临死)速行心路过程,而不是呈现于死亡心。在一世里的最后一个心,亦即死亡心,它所识知的目标是与在同一世里的结生心及有分心的目标相同。临死速行的目标过后即会成为下一世结生心、有分心与死亡心的目标。
节卅六:临命终时的心
Tatoparamtamevatath’opatthitamalambanamarabbhavipaccamanakakammanurupamparisuddhamupakkilitthamvaupalabhitabbabhavanurupamtatth’onatamvacitta-santanamabhinhampavattatibahullena.Tamevavapanajanakabhutamkammamabhinavakaranavasenadvarappattamhoti.
此后,便安住于呈现当前的目标,依据即将成熟的清净或污浊之业,亦与即将前往投生之境相符地,心流继续流下去,且倾向于该境。或令生业有如重新造作般呈现于(意)门。
节卅六之助读说明
有如重新造作般(abhinavakaranavasena):这是指该业并不是呈现为记忆的影像,而是呈现于意门为有如当时正在造作一般。
节卅七:死亡与结生
Paccasannamaranassatassavithicittavasanebhavanga-kkhayevacavanavasenapaccuppannabhavapariyosana-bhutamcuticittamuppajitvanirujjhati.Tasmimniruddhavasanetass’anantaramevatathagahitamalambanamarabbhasavatthukamavatthukamevavayatharahamavijjanusayaparikkhittenatanhanusayamulakenasankharenajaniyamanamsampayuttehipariggayhamanamsahajatanamadhitthanabhavenapubbangamabhutambhavantara-patisandhanavasenapatisandhisankhatammanasamuppajjamanamevapatitthatibhavantare.
对于临死的人,在心路过程之末或有分灭尽时,代表一世终结死亡的死亡心即生起与灭尽。
一旦(死亡心)灭尽,下一世的结生心即刻生起,识知如此获得的目标,依情况而有依处或无依处支助;它是由受到无明所束缚和以渴爱潜在倾向为根本的行(业)所生。称为结生心是因为它把两世连接起来、受到相应名法陪同、作为相应法的住处而成为它们的前导者。
节卅七之助读说明
对于临死的人:在一世当中的最后一个心路过程生起之前,有分心波动了两次之后即停止。过后五门心路过程之一缘取呈现于根门的目标而生起,或者是意门心路过程缘取呈现于意门的六所缘之一而生起。由于力弱,这最后一个心路过程的速行只生起五次,而不是如平时般生起七次。这心路过程本身缺少造业的能力,而只是作为过去业成为令生业的管道。在速行之后,两个彼所缘可能会生起或没有生起。有时候是有分随著最后一个速行之后生起。然后,作为最后一个心的死亡心即生起,执行死亡的作用。在死亡心灭尽时,命根亦被切断。此后身体即只剩下一堆无生命的时节生色,直到死尸毁坏成灰为止。
一旦(死亡心)灭尽:在死亡心灭尽之后,在新一世的结生心即刻生起,缘取前一世临死速行的目标。在有色法的生存地,此心由心所依处所支助,但在无色地里它则没有任何依处。它是由行所产生;此行即是过去速行之业,而此业的根基则是两种生死轮回之根,即无明与渴爱两种潜在倾向。结生心由其相应名法(即相应心所)陪同;由于作为相应法的住处而成为它们的前导者,并不是因为它比它们先生起而成为它们的前导者。
节卅八:欲界结生心的所缘
Maranasannavithiyampan’etthamandappavattanipabc’evajavananipatikankhitabbani.Tasmayadapaccuppannalambanesuapathamagatesudharantesv’evamaranamhoti,tadapatisandhibhavanganampipaccup-pannalambanatalabbhatitikatvakamavacarapatisandhiyachadvaragahitamkammanimittamgatinimittabcapaccuppannamatitamalambanamupalabbhati.Kammampanaatitameva,tabcamanodvaragahitam.Tanipanasabbanipiparittadhammabhutan’ev’alambanani.
于此,当知在临死心路过程里只有五个软弱的速行生起。因此,若死时是缘取呈现于根门的现在所缘,(新一世里的)结生心与(最初几个)有分心也都缘取现在所缘。对于欲界结生,当由六门之一所识知的目标是业相或趣相时,该目标可以是现在(所缘)或过去(所缘)。但(作为目标的)业则必定是过去的,而且是通过意门识知。这一切(欲界结生的)目标都只是有限法而已。
节卅八之助读说明
结生心与(最初几个)有分心也都缘取现在所缘:对于在死亡时所识知的现在所缘,其寿命可能会持续到下一世的结生心与最初几个有分心的时刻,因此后两种心也能缘取现在所缘。
对于欲界结生等等:若结生心的目标是业,它必定是过去所缘,而且是通过意门识知的法所缘。若目标是业相,它即可能通过六门的任何一门识知,而且可以是过去或现在所缘。对于作为(临死)目标的趣相,不同的论师有不同的见解。有些论师,包括《阿毗达摩义广释》的作者,认为趣相必定是通过意门识知的现在色所缘。他们解释阿耨楼陀尊者在书中所写的内容为:“当目标是业相时,它可以通过六门的任何一门识知,而且可以是过去或现在所缘;当它是趣相时,它由第六门(即:意门)识知,而且是现在所缘。”其他论师,包括列迪长老,都反对这种诠释,认为其见解太狭窄。他们辩说阿耨楼陀尊者所写的肯定有较广的涵义,即是说趣相可以是过去或现在所缘,也可以呈现于六门的任何一门。列迪长老认为:《阿毗达摩论》里常提到趣相是呈现于意门的现在色所缘,但这只是基于其最为常见的呈现方式而如此说,其实它也能以其他方式呈现,譬如地狱众生的哀号、天界的音乐与香味等。
节卅九:广大结生心的所缘
Rupavacarapatisandhiyapanapabbattibhutamkamma-nimittamev’alambanamhoti.Tathaaruppapatisandhiyacamahaggatabhutampabbattibhutabcakammanimittamevayatharahamalambanamhoti.
对于色界结生,其所缘是概念,以及必定是业相。同样地,对于无色界结生,其所缘是概念或广大心,以及必定是业相。
Asabbasattanampanajivitanavakamevapatisandhi-bhavenapatitthati.Tasmaterupapatisandhikanama.Arupaarupapatisandhika.Sesaruparupapatisandhika.
对于无想有情,生起为结生的是命根九法聚。因此他们名为“色结生”。无色界的(有情)名为“非色结生”(名结生)。其余的名为“色非色结生”(色与名结生)。
节卅九之助读说明
色界结生心的目标即是产生结生的禅那所缘取的似相。这似相是概念,也是业相。第一与第三无色界结生心各自的目标是空无边与无所有的概念。第二与第四无色界结生心各自的目标是第一与第三无色界禅心,即它们的目标都是广大心。上述的目标都属于业相。无想有情是没有心的,所以在结生时并没有缘取任何目标。“命根九法聚”是其中一种拥有命根的色聚(见第六章、节十七)。
节四十:投生的法则
Aruppacutiyahontihetthimaruppavajjita
Paramaruppasandhicatathakametihetuka.
Rupavacaracutiyaaheturahitasiyum
Sabbakamatihetumhakamesv’evapan’etara.
当在无色界的(梵天)死时,他只能投生到更高层次的无色界天,但不能投生到较低层次的无色界天;他也能够以三因结生心投生到欲界。
当在色界的(梵天)死时,他不会以无因(结生心)投生。当在欲界具有三因的(天神或人)死时,他有可能投生到任何地方。其余的(即:死时是二因或无因者)只能投生到欲界。
Ayametthacutipatisandhikkamo.
于此,这是有关死亡与结生的过程。
节四十之助读说明
凡夫与有学圣者之间的投生法则有很明显的差异。上文只提及凡夫的投生过程。在此,我们将先解释凡夫的投生过程,然后再解释有学圣者的。
无色界的有情能够培育与其层次同等或较高的无色禅,但不能培育较低层次的无色禅。所以,当他们死时,他们能够投生在同一界天或较高层次的无色界天,但不能投生到层次较低的禅天。然而,若他们失去禅那,他们即会以近行定之力投生到欲界,因此是以欲界三因果报心投生到欲界。
无想有情死时会以二因或三因的欲界果报心投生到欲界。在其他色界天的梵天死时,若他已证得无色禅,他即能投生到无色界天;若他已证得色禅,他即能投生到色界天;若他造了极强的倾向欲界之业,他即会投生到欲界。对于在色界天里死后投生到欲界的梵天,其欲界结生心必定是二因或三因。
对于在欲界的三因者,死时他们有可能投生到任何一界,因为欲界的三因有情能够造所有种类的业。对于在欲界的二因与无因者,死时他们只能投生到欲界;他们下一世的结生心可以是两种无因推度心之一,或任何一个二因或三因的欲界果报心。
对于圣者,他们的死亡心肯定是具有三因,因为没有具足三因的人是不可能证得道果的。有学圣者能投生到同一界或较高的界。而阿罗汉死后则当然不会再投生到任何界。
节四十一:心之相续流
Icc’evamgahitapatisandhikanampanapatisandhi-nirodhanantaratopabhutitamev’alambanamarabbhatadevacittamyavacuticittuppadaasativithicittuppadebhavass’angabhavenabhavangasantatisankhatammanasamabbocchinnamnadisotoviyapavattati.Pariyosanecacavanavasenacuticittamhutvanirujjhati.Tatoparabcapatisandhadayorathacakkamivayathakkamamevaparivattantapavattanti.
所以,对于如此投生者,在结生(心)灭尽之后,即刻就会生起识知同一所缘的同一种心,有如河流般不断地流下去;只要没有心路过程生起,它即会如此流下去,直至死亡为止。由于它是有(即:生命)的主要因素,此心被称为有分。在生命终结时,它成为死亡心,灭尽后即完全停止。此后,结生心与其他(心)有如车轮一般继续次第地转起。
节四十一之助读说明
在结生(心)灭尽之后,即刻就……:在结生心之后有十六个有分心生起。然后就生起一个意门转向心,以及七个“有欲速行”(bhavanikanti-javana),即贪著新生命的速行。这在新一世里的第一个心路过程缘取结生心为目标;那些速行心是欲界邪见不相应无行的贪根心。当这心路过程结束时,有分心即再生灭;只要没有心路过程生起,有分心即会如此不断地生灭。如此,心之流从结生流到死亡,又从死亡流到新一世,就有如车轮一般次第地转起。
节四十二:结论
Patisandhibhavangavithiyo
Cutic’ehatathabhavantare
Punasandhibhavangamicc’ayam
Parivattaticittasantati.
Patisankhayapan’etamaddhuvam
Adhigantvapadamaccutambudha
Susamucchinnasinehabandhana
Samamessanticirayasubbata.
即有如这(一世),在下一世结生心、有分心、心路过程与死亡心也是如此生起。以结生及有分,心相续流再次转起。
常自制的智者,了知(生命)无常、觉证不死之境、完全断除了贪欲的结缚、证得永久的寂静。
ItiAbhidhammatthasangahe
Vithimuttasangahavibhagonama
pabcamoparicchedo.
《阿毗达摩概要》里
名为“离心路过程之概要”的
第五章至此完毕。
*******
章末附录
(译自《殊胜义注》英、页一二八至一三五)
十不善业之道(akusalakammapatha)
十恶业是杀生、偷盗、邪欲乐行(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粗口)、绮语(废话)、贪婪、嗔恨、邪见。
当中,“杀生”是指快速或残暴地杀害生命,意即屠宰或杀害众生。在此,于普通用语,“生命”(pana,直译为有呼吸者)是指有情;在究竟界上则是指“命根”(jivitindriyam)。“杀生”一词则是指人虽明知该有情是活的,却依旧刻意通过身门或语门致力于截断该有情的命根。对于毫无德行(guna)的畜生,杀害小的生物是轻微的恶业,杀害大的生物则是重大的恶业。为何?因为所付出的努力大;若是付出相等的努力,则因为对象的体积大。对于人类等等,由于他们能具备德行,(杀害)德行低劣者恶业较轻微;(杀害)德行高尚者恶业深重。当(被杀者)的德行相等时,恶业之轻重则有视(凶手)的烦恼是强或弱,以及所付出的努力是大或小。杀生有五个条件:活著的生命、明知该有情是活著的、杀意、致力杀生、结果(对象)被杀死了。而六种致力的方法是:亲手、煽动、抛掷、固定的陷阱、诡计及超能力。由于详细解释它们则篇幅太长,所以我们应当把它们及其他说明略过不提。有意知其详细解说者应参考律藏的注疏──《普端严》(Samantapasadika)。
“偷盗”(adinnadana)是指“不与而取”;亦即偷他人的东西、抢劫或当盗贼。在此“不与”是指别人所拥有的东西或财物。若别人对某件财物有自主权,可以任意使用而不会受到惩罚或谴责,该物即是属于那人的。明知该物是属于他人所有,而怀著贼意地致力获取该物即名为“偷盗”。若属于他人之物低劣,所造的恶业即轻微;若属于他人之物珍贵,所造的恶业即重大。为何?因为其物珍贵。若它们的价值相等,偷属于品德高尚者之物即恶业较重,偷属于品德低劣者之物即恶业较轻。(偷盗)有五个条件:他人之物、明知是如此、贼意、致力及结果移动了该物。方法则有六种,即:亲手等等。每一种偷盗的方法都能依以下的情况进行:吃秤头、强硬手段、隐瞒、设计或伪造。这是关于偷盗的大概,详述见于《普端严》。
“邪欲乐行”(邪淫)里的“欲乐”是指“性交”;“邪行”是指“低贱及实应受到谴责的行为”。“邪欲乐行”的特相是生起于身门的思(cetana,意愿),具有侵犯自己无权同其行房者的不如法意念。于此,男人无权与之行房者是:(甲)十种未婚女人,即:一、为母所护;二、为父所护;三、为父母所护;四、为兄弟所护;五、为姐妹所护;六、为亲戚所护;七、为族人所护;八、为宗教导师所护;九、已订婚;十、正受惩罚;以及(乙)十种已婚女人,即:一、以钱财买来(的妻子);二、自愿为人妻者;三、为了财富而为人妻者;四、为了服饰而为人妻者;五、由双亲执行婚礼,把新郎新娘之手浸入一只碗里的水,而如法地成为人妻者;六、从社会阶级较低阶层里获得的妻子;七、奴隶妻;八、佣人妻;九、战俘妻;十、短暂的妻子。
当中,有十二种女人是其他男人不可侵犯的,即:已订婚和正受惩罚的女人,以及后面十种(已婚女人)。所造的恶业之轻重有视被侵犯的对象是否有持戒等德行。此恶业有四个条件:有心想要享受不可侵犯的对象、致力于享受、设计占有、结果占有了。方法则只有一个,即:亲身体验。
“妄语”是欲欺骗他人者的身或语的行动,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怀有欺骗他人的意念,而致使采取身体或言语行动去欺骗的思(意愿)名为“妄语”。另一个定义:“妄”是不真实或不存在的事物;“语”是表达它为真实。“妄语”的特相是想要让他人以为不真实的为真实,而又造成相符的表达的思(cetana,意愿)。此罪业是重是轻有视他人受到损害的利益是大是小。或者,对于在家居士,若他们由于不想施舍自己的东西,而骗说:“我没有那东西”,这是轻罪;若作为证人却发伪誓,以致(他人)遭受损失则是重罪。若沙门在只得到些少油或奶油时,开玩笑地以反语说:“我想,今天是有条油河流进了村子”,这是轻罪;若对未曾见过的事物说为有见过则是重罪。此(罪)有四个条件:不真实之事、欲欺骗的意念、致力欺骗、传达该事给其他人。方法只有一种,即:亲自行动;当知这是通过身体、附在身上之物、或言语的欺骗行动。若该行动令到他人明白其意,产生该行动的思在当下即成为欺骗的行为。人能通过行动、附在身上之物或言语欺骗他人,同样地,人们亦能煽动第三者道:“跟他这么说”,或把一片写了字的贝叶放在他人面前,或永恒性地写在墙上等,期望“(他人)会因此明白其意”,这些都是欺骗他人。所以把煽动、传达和永恒的记录视为这种恶业亦是有理。然而注疏并没有提到这点,所以应当深入检讨后才好接受。
“两舌”是指诽谤的言语,说了之后会导致对方对另一者之爱降至零点。令到自己粗野的言语,或导致他人粗野的言语,它本身即是粗野的,不悦耳亦不令心欢喜;这种言语名为“恶口”。“绮语”是说毫无意义且无用的废话。
当知称为“两舌”等的即是作为这些言语之根源的思。以邪恶之心,通过身行言语播下挑拨离间的种子之思,或向他人谄媚之思即是两舌之思。其罪之轻重有视受离间者之德行是低劣或高尚。此罪的四个条件是:一、有受离间的人;二、有“让他们分裂”的目的;三、付诸实行;四、表达交流。但若他人并没有因此决裂,那么,该罪是不足罪,是“未足道之业”;只有在导致决裂时才是足罪。
“恶口”是指粗野之思,致使实行于身或语,给与他人致命伤般的重击。以下的故事可以说明这点:据说有位男孩不听母亲的话而去到森林里。由于无法制止他,其母即诅咒他道:“愿有只野母水牛追你!”果真即有一只母水牛因此而出现在森林里。该男孩即宣说真实语(之后发愿道):“愿我母亲所说的不会发生;愿她心中所想的发生!”而该水牛就有如无法动弹般站著。所以,虽然她的话看似凶恶,但其实并不粗野,因为她的心是柔软的。虽然有时父母会对自己的儿女说:“希望贼把你们切成许多块!”但其实他们甚至不愿看到一片荷叶掉在儿女的身上。教师及宗教导师有时也会对学生们说:“这些无耻鲁莽的小伙子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把他们赶出去!”然而他们还是希望学生们能获得成就。言语能因柔软之心而不成粗野,故此言语并不一定因为说得柔软即温如。譬如想要杀人时说:“让他舒适地睡觉”,这话即毫不温和;由于其心粗野,故其语亦粗野。恶口(的恶业轻重)与被辱骂者的德行成相对比。此罪的三个条件是:有受辱骂的人、嗔念及辱骂。
造成身或语作出无意义的表达之不善思名为“绮语”。其罪之轻重有视是否时常如此作为。造成此罪的两个条件是:一、心倾向于毫无意义的话题,如:巴拉达(Bharata)之战、悉达(Sita)绑架案等故事;二、叙说这些故事。但若他人并不接受这些故事则不成足罪,即不成“足道之业”,只有在他人接受这些故事时才成足罪。
“贪婪”是贪要,即看到他人的财物时想要拥有它们。其特相是如此的心思:“噢,如果这是我的那该多好!”其罪轻重之分与偷盗罪类似。它有两个条件:他人的财物及令自己倾向于获得它。虽然贪欲可能会在看到他人的财物时即生起,但只要他还没有想:“噢,如果这是我的那该多好!”,它还不是完全达到这种恶行的阶段。
毁坏他人的幸福与快乐的即是“嗔恨”。其特相是想要伤害他人之恶念。其罪轻重之分与恶口罪类似。它有两个条件:另一者及想要伤害之念。只是嗔怒还未完全达到这种恶行的阶段,只要没有欲毁坏之念,如:“愿他被砍到死掉!”
“邪见”是不依正见的错见。其特相是颠倒之见,如:“布施并没有(作用)。”其罪轻重之分与绮语罪类似,或依据其邪见是暂时性或长久性。它的两个条件是:一、颠倒对事物的正确知见;二、它依其所持的邪见显现(于心中)。已达到这种恶行阶段的邪见是:(认为)一、没有果报;二、(事情的发生是)无因的;三、没有造作这回事。其他见则不算在内。
对于这十种恶业,我们可以在五个方面确定它们,即:一、依究竟法;二、依组;三、依目标(所缘);四、依受;五、依因或根。
(一)十恶业的首七种恶行只是思(cetana);从贪婪开始的三恶行是与思相应之(心所)法。
(二)首七种及邪见八法是行,不是因(根,hetu);但贪婪与嗔恨既是行亦是因。贪婪是不善的贪因或贪根;嗔恨则是不善的嗔因或嗔根。
(三)杀生的目标是缘生法,因为它的目标是命根。偷盗的目标是有情或东西。邪欲乐行的目标是缘生法,因为它是触(所缘),有些人则说它是有情。妄语的目标是有情或缘生法;两舌也是如此。恶口的目标只是有情。绮语的目标是有情,或依所见、闻、感受及想的事物则是缘生法;贪婪也是如此。嗔恨的目标是有情;邪见的目标则是三界里的缘生法。
(四)杀生与苦受相应。因为即使国王看到小偷时可能会笑著说:“把他给杀了!”,下决定的思(心所)肯定只与苦受相应。偷盗能与三种受相应。看到他人的财物时,若愉快地偷取即与乐受相应;若惊惧地偷取,则与苦受相应,若在省思其恶果之下偷取也是与苦受相应;若中舍地偷取,则与舍受相应。邪欲乐行(邪淫)与两种受相应,即:乐受与舍受;但在下决定时则不可能是舍受。妄语能与三种受相应;两舌亦是如此。恶口只与苦受相应;绮语则能与所有三种受相应。(在此举例)阐述──在讲悉达绑架案、巴拉达之战等故事时,若听众对他喝彩及把自己的头巾抛上空中等,讲故事者即会有乐受。当如此对他喝彩的人过后走向前去对他说:“再从头讲给我们听。”讲故事的人即会对该建议感到不快,心想:“我是否应该讲其他不相关的事?”在这情形之下,讲故事时即会有苦受;若他中舍地讲则会有舍受。贪婪与两种受相应,即乐受及舍受;邪见亦是如此。嗔恨则只与苦受相应。
(五)杀生有嗔与痴二因。偷盗亦有嗔与痴二因,或贪与痴二因;妄语也同样是有嗔与痴或贪与痴二因。邪欲乐行有贪与痴二因;两舌与绮语亦是如此。恶口有嗔与痴二因。贪婪只有痴一因;嗔恨也是如此(只有痴一因)。邪见有贪与痴二因。